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美术文化理解素养的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高中美术 美术核心素养 素养培育
2014年正式印发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并指出了各学段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了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此后,在教育部《学科核心素养的测试框架和命题》会议上,华东师大杨向东教授提出:“核心素养是指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不是看你学过什么,而是看你是否学到了在生活情境中运用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必然要在各学科的教学中实现,因此学科核心素养成为各学科教学研究的重点。
一、“基于核心素养的美术教学”的提出和意义
我们过去的教育历程大体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是2000年课程改革前的“双基”时期。第二时期是2000年到2015年的“三维”时期。第三时期是基于2014年由教育部推进《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修订背景下,我国教育课程进入“核心素养”时期。
在美术教学层面,我们过去习惯于偏重“技”的层面展开教学,在此之后则需要进入“道”的层面,就是理解知识、运用智慧综合性地发现一些问题,并用艺术的手段解决它们。因此,提出“基于核心素养的美术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观念的变革。这也体现了美术教学将更好地造福于学生、造福于国家。
二、高中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实现党的教育方针与学科具体教学实践过渡的中间层次。为此,教育部要求每个学科都要根据本学科独特的教育功能提出各自的核心素养。
经过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修订组的深入讨论和探究,美术学科提出了五大学科素养: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我们不能孤立地看它本身,而首先应该把它看成是一种社会需求、一种人的成长需要。下面我结合自身实践谈谈对美术核心素养培育的若干思考。
三、高中美术核心素养培育的实践探索
1.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
在教学模块设置上,现使用的人美版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共九本,它们分别对应高中美术课程设立的九个模块。美术教学课程的开设,其根本目的就是对学科素养的培育。而今按规定开足美术课,尽心上好美术课,就是在行动上坚守了基础美术教育之阵地,贯彻了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普及性”、“针对性”和“全面性”的路线。
同时,每个模块对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会有一些侧重。比如鉴赏模块,更侧重对学生图像识读、文化理解、审美判断三个核心素养的培育,绘画模块在美术表现、创意实践这两个核心素养的培育上更明显。但这并不意味着模块教学割裂了这五个核心素养的关系。因此,在教学设计时要针对模块学习的特点来构建合理的模块教学目标和教学体系,才能优化对模块中单元课教学目标、教学环节等的设计。
在教学活动中,利用好各类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率。课堂不等同于教室,学习内容不局限于教材。在互联网应用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可以合理搜集运用网络教学资源,也可以运用好地方教学资源,为教学所用。丰富而适切的教学资源会大大提高学生学科素养养成的主动性,促成核心素养培育效益的最大化。
在教学评价中,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结合模块特点,设置适切的评价机制与方式,使学生明晰对自我核心素养现状与不足的认识,才能更好地发展自我,提升自我。
2.在课外美术特色活动中发展学生美术核心素养
高中美术教学不局限于课堂教学,亦不止于课堂教学。丰富多彩的课外美术特色活动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有着不容忽视的优势。以学校美术类社团、研究性学习和校园文化艺术节等所涵盖的所有美术特色活动为平台,给予学生发挥自身学科核心素养及能力的机会。教师在学生活动的同时,实时关注、引领、指导并应给予学生活动成果的评价及鼓励,让学生能在活动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勇于探究、发现、解决乃至创新,从而获得自身学科核心素养再培育。
3.在学科竞赛活动中提高学生美术核心素养
学科竞赛活动需要师生齐心地做好赛前、赛时、赛后三个阶段的工作,这包含了指导与训练、沟通与鼓励、反思与总结等具体环节。教师需要结合自身学科核心素养制订高效的竞赛辅导方案及策略,形成适切学生的辅导风格。
每一次学科竞赛都是对师生自身学科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的历练。重要的并不在于竞赛的结果,而是我们在竞赛中收获了由能力到心智的成长,收获了核心素养。
综上,高中美术教学在时间和空间范畴上有一定的延展性。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育工作者不仅要重视课堂学科素养的培养,更要注重课堂内外对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这样才能使美术教育更均衡地发展,才能培养出未来社会需要的具备核心素养的人才。
参考文献:
每个时代的艺术,更多是以艺术作品作为载体呈现出来的,作品本身是体现一个时代的艺术面貌的重要方式。今天的社会愈来愈趋向自由开放与多元化,呈现“消费社会”“信息社会”等后现代社会特征。高等院校艺术专业发展急速膨胀,学院美术教育在办学规模上进入超高速发展的时期。不难发现,各种原因导致了学院美术教育出现内部体制暂时紊乱和教育价值取向迷失的现象,其中,文化的缺失和人才工具化倾向的加剧是一个关键的问题。伴随单一性的材料研究和艺术语言表述技术技巧化的流行,一些学院养成的艺术家最终以技术工人的身份尴尬亮相。培养出大批规范划一的工匠型人才的现状说明,日趋严重的偏重于技能技巧的学习而忽视引导求学者内在学理、人格构造的健全,以程序化、标准化的理性工具技能教育来取代充满个性化和人文精神的艺术创造性教育,严重背离了高等艺术教育的本质。
首先,美术教育的规模化发展助长了学院美术教育人文教育的缺失。20世纪90 年代后期,美术专业设置的热潮一夜之间席卷大专院校,包括一些本来与艺术毫无关联的理工科学校。艺术教育只是一种“个性铸型教育”,而不是“共性铸型教育”,那种批量化和快餐式的艺术教育导致了人文精神生发和积淀的不可能性。其次,进入学院前的美术应试教育的操作使美术专业基础教育已经处于一种失控和泛滥的状态。一些高考无望的年轻人加入了专业美术这一捷径,名目繁多的强化班,其共性就是抽取美术学习中的技巧和技术成分,进行公式化的机械训练,功利性的教育让学生的学习内容只局限在应对考试的技术上,形成了唯技术是尊的极端美术学习理念。美术应试教育在学生基础素质和学习理念上给学院美术的文化性建构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让功利性的工具技能思想在学院美术中具备了一种先天的生发基因。再次,一些美术学院从教学大纲到教学计划再到具体的教学实践的着眼点,几乎都是统一模式:低年级的基础教学是纯粹的绘画技能训练,到了高年级的创作和设计教学,也仍然只涉及专门的制作和追求形式效果等技术内容,没有培养学生以文化和观念为依托自主地去发现和创造新的语言和形式。由于对现实关注和介入的缺失,使得美术作品更多的是一种纯粹的语言游戏,表现出封闭和满足于自我的形式世界,技术训练同样成为一些学院教学的唯一重点。一些学生对人文经典缺乏基本的了解和认识,对丰富的不断更新的思想观念显得麻木和冷漠,他们不能理解和分析一般艺术作品所包含的思想性和观念内涵,对当代诸如行为、装置、影像等观念性作品更显示出隔阂和陌生,没有要求也没有能力去阅读和理解这些作品所隐藏和包含着的思想意义和时代精神。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和对教材作品的分析评判,主要依据和讲授兴趣也是止于技巧和形式,自身的文化局限使他们对学生进行深层的教育和引导显得力不从心,更不能在专业学习中主动渗透和介入一定的个人观念和个人语言。师生在教学和研究中对一些经典美术作品的吸收也都停留在语言形式的层面,只对已有的绘画文本进行语言的复制和挪用,把其中宝贵的人文批判和人道关怀的精神完全忽视或彻底丢弃。于是,一些学生的学习只停留在一个表面的技术层次上,造成了美术教学和创作中技术程式和制作泛滥,越来越远离艺术的文化批判性,失去了美术在文化批判和文化参与中所显现出来的深刻性和张力。一旦作为我国美术人才培养主基地的美术学院也出现这种教育价值取向,将会直接导致整个美术界文化价值观念的失衡。
没有什么固定的绘画技术可以或必须学习。艺术教育的根本目的并不在于艺术技巧和技术本身,而是通过包含技术训练的艺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艺术教育中的人文精神及人文素养最终极的目的,是落实对人的尊严的一种信念,一方面是不断追求的责任心,另一方面是一种开放、宽容、仁慈的胸襟,对生命的关怀与尊敬,由此确定人性的深邃内涵。
美术学院系统文化素质的普遍薄弱,不仅仅是指学生,还包括师资队伍。这种薄弱反映在对人文学科如文学、哲学、美学、社会学等知识把握上的空白和陌生,导致了一些专业教师往往把美术史论、哲学类的学科有意识地降低为低层次的知识性的学习,无法也无力做到融会贯通。毫无疑问,美术教育有助于培养具人文素养的国民。所以,要培养优秀的师资,必须注重大学教育,注重高师美术教育系统的再发展。
一、在美术师资的培养过程中添加人类学课程,加强有关后现代艺术的认识
艺术是人类的自我发现。作为美术师资培养单位,课程应配合多元化、专业化、未来化的需求,添加人类学课程,了解不同时间、空间的文化和不同时代人类社会与文明的演进,关注与人的存在息息相关的人类生活各领域(如宗教、道德、神话传说、政治、经济、家庭、社会、社区人文等),这些均可以是后现代艺术创作的主题。教导学生加强对自己国家或民族文化的了解,学习如何适应大环境并接纳、尊重其他不同的文化,如跨文化的美术研究及比较、校园环境设计、生活与科技、复合媒体艺术、前卫艺术赏析、艺术家工作室访谈、文化人类学等,能反映后现代主义艺术思潮精神及美术教育趋势的课程,使受教者具有全方位认知的胸怀,进而去教导、推动与组织具有各地方特色的美术教育活动。
二、在美术师资的培养过程中添加非遗类课程
通过大力推进和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使整个社会的每一个公民正确认识和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新视域,最终构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行为。大学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力量,其保护和参与意识的增强和提高,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极为重要,具有战略意义。对于高等美术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类课程的实施有助于创作语言的创新――继承是主要的目的和手段,创新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继承,创新是在文化建设和现代生活需求的基础上表现,使其进入新的生活。
1.题材。由于社会风俗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传统题材在今天已经失去了意义,因此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上,题材的可变性最大,其发展的空间也最广阔。
2.材料。传统材料在今天社会科技高速发展的状况下,有些已经可以被新材料所取代。
3.技艺。将传统的技艺进行记载和整理,在对这些资料进行充分收集的基础上来创造新的技艺,积累新的经验。
4.形式和风格。这一点是最关键的,因为形式和风格是唯一不能变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标志和符号,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所以还是传统文化的底线。
非物质文化遗产类的课程将有助于帮助学生知识结构、自我判断能力的创生和变化。以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识教育课程为起点,配合多元化、专业化、未来化的需求,使受教者具备全方位认知的胸怀,进而去教导、推动与组织具有各地域特色的美学教育活动。这些受教者未来择业时,将有很多回到自己的家乡从事农村中小学教育工作,这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在原生态地的宣传提供了可能,并且在民族情感、国家意识上树立起精神根基。
三、艺术教育对多元文化的教学研究
高等师范美术教育对多元文化的教学研究应更加重视。批判作品能以扩散性的思考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切入,诠释艺术活动或作品也要避免过于单一的意识形态价值。现代艺术不是根据一个固定的审美标准去制作艺术,而是由每个从事艺术的人创造个人的方式,对人的问题做出回答和解释。这是一个极高的要求,它并不对立于高度技巧训练,而是在训练完了之后,对学生的进一步追问。
美术符号的创造是生活与艺术的结合。美术创作不仅仅是关于符号的技术性创生,不仅仅是在符号意义上的技术化理解,更要看到在文化的保存和个人的修养之外,有责任创造传统,创造将来可以圈点的艺术史篇章。那么,只是技术内部的完满或已有的艺术风格传承是不够的。艺术家,包括高等师范美术专业的学生要直接面对社会、生存问题,面对文化现状做出回应,要做公共媒体、科学技术、哲学思想不能做到的事情。实施如此艺术教育的社会,才有资格期望学生离开学校成为社会人之后,具备艺术探索和创造、思辨、文化理解的能力,能成为艺术领域的欣赏者、探索者及文化的护卫者。
此外,美术教育有助于培养具人文素养的国民,这点是当下流行文化、快餐文化绝对做不到的。正因为此,任何一个国家想要富国强民,其教育方针一定会强调该国文化艺术的发展。因为唯有重视艺术人文发展的国家,它的生命力才能源源不断。
[注:本文系教育部2009年人文社科规划项目《“活态流变性”规律上的“一村一品”》(项目号:09YJC76004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四川省教育厅2009年人文社科重点项目《民间美术产业化观念的学院式研究》(项目号:09SA08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四川省哲社规划项目《多举措元素并行下的独特文化品牌――从北川重建到灾后非遗的有效保护体系研究》(立项编号:SC10B02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威廉・弗莱明.艺术和思想[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
[2]当代世界教育思潮与各国教改趋势[J].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3]National Science Education Standards,National Academy Press,1996.
[关键词]视觉文化;时代特点;高师美术教育
当社会文明不断进步,信息技术革命推动着人类社会进入以信息为表征时代特点的当下,视觉文化概念被提出并传播开来。“在一般的范畴里,视觉文化有两个组成要素:一是含有视觉成分、涉及以视觉手段来传递的信息;二是人类的生活经验,包括物质和精神的。它所涉及到的多种学科包括哲学、美学、社会学、艺术学、文学、心理学、现象学,等等。”[1]高师美术教育培养的是基础美术教育师资,其素养将对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产生直接影响。当代高师生生活在一个被视觉文化包围、浸染的环境中,其思维方式及行为习惯必然会无法避免地受到视觉文化的影响。因此,高师美术教师应当对高师生及高师美术教学所受到的视觉文化影响予以足够重视,在秉承传统绘画技能及审美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加强美术理论知识教学、建设适宜的师生对话平台、培养学生的美术教学思想,使学生能够得到美术素养、师范技能等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一、培养学生视觉素养,加强美术基础理论教学
视觉文化环境下,高师美术教学要打破已经形成的传统教学观念,因势利导,借势造势,“通过拓展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式,以视觉性为主线,兼容并蓄,赋予鲜明的时代人文精神品格,来培养学生的视觉素养,建构独立思考的视觉审美、意义和表达视觉图像的能力,以应对视觉文化大潮对传统美术教育的冲击。”[2]鉴于美术是视觉艺术的特点,在视觉文化环境下,高师美术教学理应通过对学生视觉素养的培养和利用,加强美术基础理论教学。高师美术教育的目的是对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思维模式进行培养,使之具备一定的美术审美能力、创作能力和教学能力。那么,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就应该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和采用有益于培养学生视觉素养的方法和途径。学生的美术视觉素养必须符合美术审美理论的要求,但仅仅通过学生的视觉感受是无法达成教育目标的,因为视觉得来的印象需要通过教师所传授的美术基础理论和审美观点予以导向。例如,教师可采用文学作品的熏陶来培养学生的视觉素养,这样能够促使学生深刻体味到美术作品和美术理论深层次的蕴含,将自身获得的视觉信息进一步内化为美术素养。此外,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平静的心理状态下,保持不断思考和自我反省的静读境界,与艺术大师进行深层次的精神交流,从而使学生能够更清晰明确地掌握美术基础理论、理解美学艺术、提升美学意识,得到自身艺术修养的应有积淀。教师还可以将美术基础理论中的重点和难点通过视图和视像的方式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在提高学生视觉素养的基础上,提高美术基础理论的教学效率。
二、建设适宜的对话平台,实现美术教学中师生间的互动交流
高师美术教学应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关注并重视学生的所想、所需的基础上向学生传授知识,在学生“乐学”的基础上提高教学效率。在高师美术教学中,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引领者,也是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毅力、学系风气、学习效果的打造者和检验者;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关系是平等、合作、信任的关系、知识和能力输入与输出的关系。因此,学生和教师的互动交流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与能力的输送带;学生的学习效果是检验教师教学活动的标尺,保障学习效果是教师的教学准则;教师和学生间需要加强了解,教师要在掌握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状况的基础上调整教学活动,追求教学实效。因而,教师与学生之间良好的沟通交流是促进高师美术教学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高师美术教师应当注重建设适合师生之间对话沟通的平台,加强与学生彼此间的情感交流、学习状况和学习需求的交流。在视觉文化环境的影响下,图形与图像虽然能够通过直观的形象对思维内容进行快速、直观、准确的展现,但却难以展现语言所能传达出的丰富精神内涵和抽象思维。因此,高师美术教师应当对师生间的语言沟通交流给予足够的重视,不仅可以利用互联网,建立起适合师生对话交流的论坛,还可以利用网站、留言板、微信等形式,鼓励学生交流学习需求和学习感受,也可以通过开展座谈会、讨论会、研讨会等,引导学生对图像作品进行共同探讨,使学生逐步从看图转变为读图、辨图,并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实现阅读知识的积累和美术素养的提高。
三、开发利用视觉图形图像资源,提升美术教学效果
视觉文化是通过动态及静态的图形图像进行信息传递的,具有直观、生动、形象的特点。借助视觉图形图像开展美术教学,可以有效引导学生解读名作和各种美术流派的创作风格,将美术基本知识的底子打牢、加厚,并激发其创作意识。因此,高师美术教师应注重开发利用视觉图形图像教学资源,并借助视觉图形图像的优势开展美术教学工作,提升教学效果。提升个人艺术修养的最佳途径就是赏析名家的美术作品,所以,高师美术教师通过解读名家的作画技巧和作画理念,可以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美术思想。但因传统高师美术教学中美术作品鉴赏所展示的多是复制品或照片,不仅画幅小、色差大,而且清晰度较低,难以达到美术作品鉴赏的目的。多媒体方式教学可以通过形、声、光、色等形式将原作品准确无误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仿若身临其境,更真实的感受到美术艺术美感,得到美术鉴赏力的提升。进一步说,多媒体可以使学生对画面中的美术视觉元素尤其细微之处,进行反复观赏和反复揣摩,在视觉感官的直观映像下,提速和加深观赏印象,得出观赏判断。譬如,电影海报是电影作品向观众传达信息的重要手段,如何抓住观众的视线,在最短的时间里完成信息元素的传递,就需要将画面的视觉元素有效地组织起来,按照视觉审美规律,协调平衡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形成清晰流畅、富于节奏的画面,使海报的版面更具有时代感和审美性。高师美术教学同样可以这样利用视觉元素,将抽象化的美术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的审美思维得到升华,美术修养得到提升。[3]
四、积极培养学生的美术教学思想,突出师范性特色
首先,高师美术教学应当改革传统教学理念,将教学目标定位在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的美术师资之上,突出高师美术教育的师范性特色。高师美术教师应当以身作则,用自己的高风亮节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对美术教育事业的热爱,并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使其日后能够为发展美术教育事业而奋发图强;其次,高师美术教师应帮助学生正确区分美术教育的专业性和师范性特点,并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专业性美术教育是以培养美学研究和设计人才为目的,而师范性美术教育是以培养基础教育教学人才为目的。高师美术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利用美术教学的专业性,提高自身的美术鉴赏力、美术创想力、美术素养,利用美术教学的师范性,培养自身的教学能力;第三,高师美术教师不仅应当帮助学生掌握全面系统的美术基础理论知识,而且应当引导学生掌握科学规范的美术创作技巧,还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课外活动指导能力等综合素质。
五、结语
当今美术教育的发展同科学技术的发展日益相关,新媒体、新手段、新材料越来越多地被引入到美术教育中来。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也催生了视觉文化的兴起,视觉文化对高师美术教育的影响已不可忽视。探讨视觉文化下的高师美术教育具有契合时代特点、创新高师美术教学、促进高师美术教学发展的意义,通过对学生视觉素养的培养和利用,加强美术基础理论教学;通过建设适宜的对话平台,实现美术教学中师生间的互动交流;通过开发利用视觉图形图像资源,提升美术教学效果;通过积极培养学生的美术教学思想,突出师范性特色等举措,能够指导视觉文化影响下的高师美术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李蕾.构建视觉时代的高校美术教育课程[J].教育艺术,2014,(4):46-47.
[2]姜兆元.视觉文化时代背景下美术教育的新选择[J].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15,(4):90-91.
【关键词】美术理论;艺术;高校;教学
一、美术理论现状之维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的“美术理论”定义是:关于美术实践的科学总结。分广义、狭义两种含义:广义指史、论、评; 狭义指基础理论。美术理论学科的研究对象是:所有的美术现象自身、美术与社会外部的关系、美术理论自身;其任务是:原理研究、技法研究、史学理论研究等。我国美术界在最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几大艺术浪潮,如“85美术”、“玩世”、“波普”、“艳俗”等等。在美术界的艺术浪潮之中,美术从业者创造了不少既有中国特色又具世界特点的艺术作品,但是也存在对西方艺术迎合简单模仿的情况。更有甚者对艺术进行变卖。之所以有如此现象的存在,追究其根源折射出部分美术家的理论知识基础不牢,没有形成关于中西方艺术发展的系统认识。叔本华说“人类通常难以避免同样的错误”现阶段,美术界中有部分人认为理论是以美术创作的附属品的形式存在着的。在他们视角中,艺术家进行创作并不需要理论的支撑,他们需要的是情感经验、是手上工夫、是创作灵感。毋庸置凝,艺术创作是不能离开理论的,没有了理论的支撑,就失去了灵感的来源,也就难以创作出好的佳作来。因此,对当前存在的对美术理论轻视的现象,我们必须充分重视,并采取措施来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马克思说“...美术批评则是基于美术欣赏的基础之上的,是按照相应的标准对美术现象与美术作品进行价值判断及理论分析”。
二、美术理论的解救之道
1、尽可能的还原历史文化在历史的框架中认识和理解美术
把理论和批评建立在一个更为坚实真切均基础上。这个基础就是中国美术的历史。令人信服的理论应该既是逻辑的又是历史的,理论的发展不仅需要思想资原,更需要历史资源,而这一历史资源只能在民族美术的长河中去寻求。在中华民族美术的坐标系中历史是一个需要尊重的对象,而不是一个拿其他民族的理论来批判的对象。尊重自己的历史是民族自信的表现。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向现代人提供理解当时艺术品的重要信息;同时,新的文化视角也能对传统作品给出新的阐释。而且,这种新的理解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或许更接近作者的本意,这既丰富了对作品的阐释,同时也对学术研究注入了新的血液。在新的研究思路的指引下,用一种开放和多元的视点看问题;黑格尔说:“每种艺术作品都有属于它的时代和它的民族,各有特殊的环境,依存于特殊的历史的其他的观念和目的。艺术的发展与特定的历史阶段紧密相连,是与社会综合的意识形态、经济、政治、文明传统与文化教育水平相关联的复杂现实的问题。要认识和了解它,必须将其放到为之诞生、为之存在的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加以考察,即在历史的框架中理解和研究视觉艺术。脱离社会历史语境,就会造成无解。
2、正视艺术现象在高等教学存在的意义
美术理论课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即艺术概论和中外美术史等课程的总称,是普通高校美术专业的基础课和必修课。通过美术理论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美术发展的历程,掌握中西一美术风格样式的演变,探究其本质及发展规律。学好这类课能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论素养和艺术鉴赏能力,建立起既有宽泛容量又能纵深发展的认识空间,获得包括专业知识在内的广泛的文化教益,对学生艺术思维的开拓、潜能的挖掘、人格的培育都会产生深刻影响,尤中西画论、中西绘画比较等美术理论在这个平台上展开,可为学生探究美术创作规律、深化理论层次、端正审美理想、发展专业力一向起到重要指导作用。美术理论在高校美术教育中举足轻重,但当前实际的教学效果却不容乐观。在具体的教学中要建立起美术史论知识与社会历史知识的真实联系,充分挖掘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及审美内容,引导学生把握美术史发展规律,认识美术流派产生、发展的历史进程,了解艺术的独特性,还要注意审美文化史的补充与发展,让学生从精神层去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把握艺术最为本质真实的东西,使其在技能提高的基础上,涤荡身心,升华灵魂。在历史的框架中认识和理解美术,不能陷入只讲历史和古人的误区,让历史中的艺术作品与当今的社会生活构成对话。
3、全球化下的民族美术文化自觉走向
进入新世纪以后,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明显提高,影响增大。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强调弘扬中国文化。政府逐步重视文化战略发展、。从文化战略高度重视美术的精神价值取向;加强建设有民族特色美术的自觉性,加强研究和遵循艺术规律的自觉性,克服文化追求的盲目性。普遍重视传统与当下的关系,认识到深入研究民族美术传统对今天的创新有着重大的意义。强调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是新世纪以来美术理论研究最突出的表征。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用中国立场、中国文化身份、中国眼界来分析评述外国美术,成为研究外国美术史专家的共识。…挖掘民族民间美术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底蕴,对其进行审美)态分析。系统地论述了民间美术的文化根源、审美形态及其独特的美学体系;对其造型方式、创造主体、与非民间艺术的联系等。
4、美术理论的发展建设度向
打破传统学科的封闭性和狭隘的话语方式,促使研究者从“技术知识分子”的角色中走出来,提倡总体性、传统的思想家意义上的知识分子,使理论研究者能够批判性地介入社会政治问题。中国的艺术学科不够规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美术理论界著述最多的在交叉学科,不在基本理论。在论文撰著方面,边缘性研究已成为现时存在的普遍状态。目前,中国美术理论学科建设正处于飘浮替变阶段,已不能阐释对象的本质内涵和意义,无法提供对象以本真的存在方式。建设性的研究比文化批判和种种理论颠覆更重要。只有建立学科范型的道路,才能达到跨学科研究的目的。举办学术活动,可以与各地美协共同举办活动。应有国际视野、自己的品牌、学术立场和发声的途径,认真研究艺术规律,建立美术批评标准,努力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美术理论仍系是当务之急、责任重大,对美术批评标准要认真研究,认为建立中国的艺术标准是当前的重要任务,首先是要有文化自信心。中国的美术史论在国际上重要的是话语权问题。对中国当代艺术的阐释是美术理论家不能回避的责任。
美术理论家的一个重要使命,是做中国当代艺术的阐释者和推广者,研究中国当代艺术,塑造中国美术在世界上的形象。积极参与、关注当代艺术,理论家不要自我边缘化。设青年理论家评奖的平台,大力扶持青年美术理论家,开展青年美术学术论文评奖活动,表彰优秀的青年美术理论家。中国的美术理论家对西方美术史应该有自己的立场和判断。加强中外美术交流与世界各国美术家、美术理论家建立密切的联系,对于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意义尤为重大,它对全民审美意识的形成于发展而言意义深远。针对当前人们对美的需求不断增加的现状,美术界应该肩负起对人类历史和社会的职责。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职教育;艺术教育;文化索源现代中国,综合国力日益增强,经济发展速度让世界侧目,对传统文化源头求索走在艺术创作与艺术教育的前面尤为必要。
1高职艺术教育的文化基因源于民间艺术
民间艺术承载着整个民族最初的记忆。在经典艺术作品中,总能体现热恋芳香泥土的永恒情结和无法摆脱地乡村烙印。高职艺术教育发展的方向需“礼失求诸野”,乡土艺术为高职艺术教育提供营养的源乳。民间艺术作为农耕文明的结晶,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承传性等特点。在傩戏、木偶戏、皮影戏、说书、戏曲、神话、史诗、传说、故事、歌谣、寓言、谚语等口头艺术表演中,当我们惊呼剪纸、年画、刺绣、风筝、泥塑、陶瓷、玉器等精湛的民间手工艺以其顽强地存活力承继下来,展示着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与辉煌绚烂。这些由广大劳动人民担任传承主体的文化艺术珍产,给中国艺术教育的更新发展提供了丰厚广袤的文化土壤;它像酵母一样激活高职的艺术教育事业。高职艺术教育现代进程倚赖其对民族文化资源的优化整合。民间艺术需要高职教育理论指导来归纳整理使之系统化。在新历史时展下,高职艺术教育培育具有独特技艺技能的艺术工作者必然离不开对本土民间精髓文脉的发掘与承传。
2高职艺术教育文化素质与美育功能培养
现代化发展充满机会与挑战,高职艺术教育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经济利益,置身在布满后殖民主义的文化陷阱中发展,在教育的文化层次中能否坚持自己正确地对长远目标与短期行为利益的轻重权衡抉择立场,清醒而理智地保持艺术的民族性和文化创新力,致力于高职教育的人文责任与文化艺术发展。高职艺术教育对文化的内容理解上有了很深的偏见,在忽视或无视文化内容情况下,要对艺术传统文化和其历史的进行大量的阅读消解,往往只是用自己学科语言进行自以为是的翻译,在此种现代语境和学科差异下造成的双重误读和误解,难免造成文化意义差异性流失和专业术语的偏颇理解,对古今理性思维和物质文明的片面理解,直接导致高职艺术教育文化生态和人文精神欠缺的深重危机。对此,我们应将传统经典置于高职艺术双重语境下来进行建设性地考虑,对文化内容进行真诚严谨地塑造和学习发扬;使中国艺术文化传统在高职艺术教育领域这块得到细致深入的科学阐释。中国的传统审美给当代的高职艺术教育带来发展新曙光,它在艺术教育功能上有着可持续发展的远期效应,能使中国艺术精神越过现实时代审美传至久远。高职艺术教育审美要避免“高技术,低情感”的悲剧教育范式,高职艺术教育应用足够的精力研究传统美学与现代艺术教育的共通之处。对克服高职艺术教育在精神上的现代性危机,把中国文化传统进行现代重构和对传统文化批判性的艺术翻新,使当代高职艺术教育内容自觉适应文化现实需求,使高职艺术教育在重构文化传统课题中的文化发展成为一种常态,如张道一先生认为“关于传统文化的现代诠释不是单纯地将古文翻译成白话文,更重要的是抓住实质,探讨规律,发扬精神”。高职艺术教育创新即赋予传统以积极进取的态度和批判的继承方式,对传统文化在借鉴吸收过程中勇于寻求突破和创新。高职艺术教育的美育任务是牢牢把握传统的自觉遵循及其文化传统常态的保持;只有这样,具有教育特色常态的高职教育才能赢得教育界的一席之位。作为传统古典艺术教育思想和方式上有着极其值得借鉴的部分,“仁”“礼”就是当今高职艺术教育所缺失的人文素养。在高职艺术教育中,以传统的人文精神为基,构建一种现代的新人文精神传统是一个实非容易的复杂工程,其目标是以当代人文精神的现代语境来推动整个高职教育的审美化进程。高职教育的艺术寻根方式,主要以在乡间习俗,乡村自然及传统哲学文化中找寻艺术意义和新的人文精神,使学生们在艺术的文化寻根教育活动中重视本民族的现实生活权利和保持清醒的民族现代文化传统意识。高职艺术教育不应只停留在技艺层面上,还应对审美传统、文化传统进行寻根索源,将文化理想与技艺技能具体统一,培养具有传统艺术之道的高素质人才。
3结语
高职艺术教育对传统的艺术文化寻根求索并不是简单地崇拜传统和对原始事物的盲目眷念,而是一种对民族文化历史在现实的反思,是对曾经传统习俗和民间工艺所遭到巨大破坏而进行自觉修复整合过程。参考文献:
[1] 李泽厚.美的历程[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美术教育这一术语最早出现在19世纪的德国。美术教育是一种以美术为教育媒介,充分挖掘美术的素质教育功能,追求普通教育意义的人格素质教育效果的教育行为或教育活动,也就是说教育活动的目标是为了完善人格而协调地发展人的整体素质。所以,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专业是以美术为基点、以教育为载体、以人为本位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教育,这是美术教育的本质含义。美术教育分为以美术为取向的美术教育和以教育为取向的美术教育。以美术为取向的美术教育是以美术为着眼点,从美术本位出发,以教育为手段,发展和传播美术文化,同时借助一定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传达美术知识和技能,促进美术文化的整体发展。以教育为取向的美术教育的着眼点在教育,从教育的价值来看待美术教育,把美术作为一种媒介,建构以美术为学科的教育教学理念,培养人的道德观、情感观、审美观、智力和创造力等基本素质和能力,以便促进人的全面素质发展[1]。因此,高等师范美术教育可完整地被表述为:以教育为手段,向学生传达一定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发展和传播美术文化;以美术为媒介,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审美能力,发展智力和创造性,获取一般教育学意义之功效。
2合理定位美术教育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一所大学或学院的出发点,也是其最终的归宿。有研究者从宏观角度指出,本科教育培养目标是一个体系,一般由3个层次组成,即国家层次、学校层次和专业层次。国家层次的本科教育培养目标是宏观性的培养目标。它根据国家的教育目的、教育方针、社会需求和本科教育的特点规定了本科教育人才的基本规格和质量标准。学校层次的本科教育培养目标是中观性的培养目标。它依据国家层次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规格和质量标准,学校的科类性质、在整个高等学校系统中的地位、所在经济区域、办学传统和条件等,制定培养目标。不同科类、层次、区域学校的本科教育培养目标不尽相同,即便是同一科类和层次,由于所在区域不同,其培养目标也会有所差异。专业层次的本科教育培养目标是微观性的培养目标。它既要依据国家层次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规格要求和质量标准,又要依据学校层次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一般规格要求和质量标准及专业性质等做进一步的具体规定。可见,不同层次的培养目标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不能等同,也不能相互替代。所以,应根据具体国情、区域特点、学校类型、学科特点制定合理的美术教育专业培养目标。
3民族地区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特点
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仍未能脱离专业美院美术教育培养模式,未把美术与教育真正结合起来,以技能型专业美术教育为主的教育理念仍占主体地位。具体表现:培养目标过于技术化、专业化。当前民族地区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培养目标基本沿袭了其他高等师范美术教育培养目标,自己没有突出的特色。故此,笔者认为民族地区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培养目标应在以下几方面进一步加强。
首先,突出师范性。不少师范院校的学生,谈专业多,论教育少,只想经过个人的奋斗成为艺术家,轻视美术教育。这种态度是缺乏师范意识的表现。要学生树立正确的师范观念,院校就要明确培养目标。师范院校的培养对象是中小学美术教师,要专门研究中小学美术教育的方法和规律,而美术学院培养的是社会需要的专门的美术人才,是一个个性很鲜明的专业。目前,由于高校扩招,师范类和美术类美术专业招生的考试形式几乎一样,都是以绘画为主,录取的文化分也是国家统一划定的,在这种招生制度下,学生的志愿容易混乱,考生往往以为美术学院和师范院校的美术专业差别不大。因此,考生在选择的时候含糊不清,不清楚它们之间的区别,进入了认为美术专业就是画画的误区,导致了学习目标不明确。师范类高校美术专业的课程设置也不能真正体现师范性,学生容易认为师范生就是多学点教育学和心理学,与美术类专业区别不大。这些都是缺乏师范意识的表现。抱着画家梦去完成师范学业,出发点就是错的,更别说有满腔的热情进行教学研究了。所以,师范生要实事求是地立足专业,认真研究师范美术教学,这样才能胜任今后的工作。重技巧轻理论或是重理论轻技巧都是不可取的。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一定要明确师范是什么,美术师范生该干什么,这样才能清楚专业的学习方向,认识师范教育的意义,师范性教育才能得到进一步强化[2]。
其次,深化美术教育的文化内涵。民族地区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价值取向应是美术教育的文化化,使得美术教育从片面追求美术技术转向追求美术文化。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是培养一种文化人,而不是“匠人”,这是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美术教育的文化化要求我们在培养文化人的同时,也要在美术技术学习中加大文化的含量,对任何一幅作品的解读都不能脱离该作品的文化环境、文化演变和风格形式等特点。多元文化理念要求每个学生都与具体的社会历史和文化相连,学生不仅是一个自然人,更是一个社会人、文化人,他需要的是课程对自身文化的接纳和认同,因为他总是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历史文化境域作为基础来理解他所面对的复杂的现实世界。民族地区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文化化提出,使人们对美术的学习从以往过多关注技能方面转向了关注美术的文化内涵方面,从而把美术与相关文化结合起来,以便达到美术教育培养人文素养的目标。
再次,强调民族化。民族地区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本质特点就是民族化,这是民族地区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的本质所决定的,也是民族地区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的强大优势。民族化是多元文化社会对教育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过去尽管也强调民族特色,并以此打造自己的品牌专业、特色学科。况且民族特色与民族化也是不同的,民族化可以体现在教育的方方面面,在培养目标层面上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民族情感,尤其是对民族美术的深厚情感,要热爱民族美术,关心民族地区,自尊自强。长期以来,失之偏颇的美术教育理念使得许多人对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美术文化有着错误的认知,好像只有现代的美术及其教育手段与理念才是先进的,一提到民族的艺术,似乎都是土气,甚至是落后的,是狭小的地域性的,不能融入现代美术。因此,在民族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中,不仅要加大民族民间美术的知识容量,使其系统化,更要加大对民族民间美术的情感培养力度。换句话说,民族地区高等师范院校本土美术的教育工作不能只强调教育内容的知识性及其系统性,要同时重视教育内容的情感性与思想性,要将思想观念的教育寓于知识技能的教育之中,通过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形成正确的情感与观念。
最后,与地方需求相结合。民族地区高等师范院校美术院系培养目标的归宿是培养目标与地区密切联系。民族地区高等师范院校美术学院的培养目标与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密切关联。多元文化社会所要求的多元性和差异性,也必然包含美术院系培养目标的地方性要求。高等教育的本质是育人,人才培养的质量也是衡量一所大学成功与否的标准之一。在激烈竞争的高等教育市场上,作为市场追随者的大学或学院,如何突破重围,树立自己的品牌和特色,笔者认为,需扎根于本土特色,从本地区产业经济和文化发展中获取源源不断的动力,走出一条人有我有、人无我有的差异化的道路,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这就要求地方大学或学院充分考虑地区经济及专业领域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从过去过分强调国家整体性向地方性转变,在培养目标上突出鲜明的地方特色;在人才规格、专业设计和办学形式上有较强的为地方服务的针对性,及时了解区域经济的发展趋向,适时根据相关专业领域的发展进行调整,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地区经济和行业领域,在不断满足地方需要的同时,自身得到更快的发展与提高。作为民族地区高等师范院校美术院系的培养目标,不仅要突出地方特色,而且要全方位实现地方化,避免盲目地向内地综合大学或专业学院行列迈进的误区,在创办地方特色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打造区域教育品牌。
4培养能为民族地区服务的人才
在古代社会,人文学科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占据着至高无上、不可动摇的地位。到了近代,随着科学的发展,自然科学进入了学府殿堂,动摇了古典人文学科教育的地位和基础。然而,随着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和广泛应用,学校教育中人的因素日益被忽视,人文教育缺失的危害也日益显现。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危机、人炸等一系列全球性灾害,使人类陷入了困境,这就迫使人们对科学的社会功能和科学的教育价值取向进行痛苦的反思,科学教育应该定向于人而不是物!要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重建人文精神,关注人类,关注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我国的学校美术教育在前苏联教育模式的影响下,作为一种实用技能,一种服务于社会目的的宣传手段而受到重视。美术教育在强调技能、技巧的基础上,注重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但通过美术教育加强人文素养的培养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发挥美术的人文教育功能,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对实施素质教育,培养跨世纪复合型人才,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美术新课程标准》中“人文性”的提出,正是社会发展对美术教育的必然要求与迫切期待。
一、突破传统束缚,树立人文教育理念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许多学者和美术教育家已经认识到中国的美术教育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一个大的弊端:学校美术教学侧重对学生技能、技巧的训练。这自觉不自觉地使学生形成一种画得象与不象就是学得好与不好的错误导向。这种错误导向客观上制约了美术教育的其他功能的发挥。美术教师要善于突破传统观念,充分认识技能、技巧并非美术教学的全部。学校美术教育要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牢固树立技能、技巧训练与人文素养培养并重的思想,培养学业技能与个性情操共同进步的全面发展的人。
二、充满人文精神的教学情境
良好的教学情境,是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创设的适宜的课堂环境氛围和特定的教学情景,能使学生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达到加深理解课堂教学理论,熟练掌握教学内容的目的。在美术教学中,精心设计适宜的教学情境,可以使学生的情感随着情境的推进,自然地进入角色,从而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励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学习的欲望,同时让学生有意无意间感受情境之美。美术教师要构建自己的精神世界,让课堂充满人文精神,营造充满人文精神的教学情境。
旅美画家陈丹青,曾在美国一家美术馆偶遇一堂美术课:一位教师吹着长笛,悠扬的笛声回荡在寂静的画廊,学生散落在周围,观赏着画廊内陈列的经典作品……“润物细无声”,这样的美术课使学生不知不觉中受到人生之美、人性之美的熏陶。然而,我们现在的美术教育功利性很强,社会上美术班多如牛毛,美术班的学生有的并不爱画画,只是为学习不好作二手准备的,家长、学校出于对学生兴趣爱好考虑的并不多,导致本应充满审美愉悦的美术课堂,竟变成让学生讨厌或轻视的副科。
三、大力开展探究性学习
新课程调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调学会学习,而自主探究性学习不失为新时期一种先进的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注重从人的境界、情操、意志、责任感等方面去界定目标,更多的是一些隐性的具有人文价值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传统课程目标外在于过程,学生受外在目标的控制失去主动性;而探究性课程目标内在于过程,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及时调整目标,使学生主动地学。
中小学美术教育不同于专业美术教育,它为发展学生整体素质服务: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感知力、想象力、表现力等,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美术教育中,要开展自主探究学习,合作互动学习,调情感体验,注重学习的过程,注重跨学科学习,通过美术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最终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四、注重学生人文精神的塑造
教育的品质需要经由学生及其文化的品质来印证,而学校文化同样以一以贯之的传承与发展体现在一代代学生身上。为此,在以人文精神为核心的学生文化建设过程中,应注意以下方面。
1.正确认识学生文化的性质和功能
学生文化的过渡性与非正式性、多样性与互补性等特征,决定了它在学校活动以及学生生活中能够发挥一定的作用,如提供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一种可供选择的文化形式,并能透过其文化要素为学生提供一种有意义的、与学校生活多少有些不同的生活方式等。因此,对学生文化性质的正确认识,有助于我们对学生文化与学校主流文化的区别、学生文化与学校文化的联系等作出准确的判断,进而实施积极的教育引导。对教师来说,“一个与儿童文化相对立,或试图取消儿童文化的教师,不可能是一个儿童可接受的非常有效的领导者”,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交往也因实质上的强制和无自由只能止于单向度的流动,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也就无从谈起。
2.注重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增强道德文化力
知而获智,智达高远。只有持之以恒地学习人类的文化遗产并积极把握其中的文化要素,才能最终通过长期的文化实践逐渐积淀、升华为人文精神。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必须使学生在学会学习的同时,积极引导他们不断充实自身的人文知识。为此,学校的课程不能单单局限于课堂教学或学科课程,也要涉及哲学、科学和艺术,努力实现知识、习俗、民族心理特征等文化要素的整合。但是,拥有知识并不意味着就有教养。所以,在学生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还应引导他们善于挖掘和展示知识、能力背后的精神,努力将知识转化为学生的个性特征和人格特征,转化为学生的行为习惯并体现于他们日常生活的细节之中,真正做到化理论为方法,化知识为德行。
3.积极创设学生文化的发展环境
学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受学生身心特征和外部诸多文化形态的影响。从教育社会学的层面看,家庭文化、同辈群体文化以及学校文化中的教师文化、课程文化等均与学生文化互为关联、相互影响。因此,在创设学生文化发展环境的过程中,应当正确认识外部文化形态与学生文化之间的关系,准确区分文化形态中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在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各自正面作用的同时,努力将各种文化形态汇合并使之显示出某种特定的文化特质,进而逐渐演变为学校特有的文化品格。
关键词:泛在学习;视觉艺术;通识教育
共时性空间退化,历时性时间暨越,观看场域的转变,视觉艺术资源从各种渠道奔涌而至,复制技术、网络传播,艺术随意移植、拼贴、再造,堂而皇之地移入到设计、摄影及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物质和精神范畴,庄重而神圣的经典艺术化为生活中的细小环节,褪去了历史赋予的神秘,标志着一个“泛艺术”时代的来临。在“泛艺术”主控的视觉文化时代,视觉无处不在场,在此环境影响下,通识艺术视觉课程的教育由传统固定的教学模式向多元、多样的方式转向为历史的必然。
一、“泛在学习”与视觉艺术教育有效融合的可行性
“泛在学习(Ubiquil-Learning)”专指任何人在任何地点、时间,基于计算机设备和网络资源获取任何所需的学习知识,享受无处不在的学习服务、学习过程。“泛在学习(Ubiquil-Learning)”具有可获取性、永久性、即时性、交互性、适应性和学习行为场景性等特征,集课程内容设置历时性和媒介传播共时性于一体。持后现代主义课程观的学者们认为:只要我们有效、合理地应用媒介来开展艺术教学,这种新型的“泛在学习”教育模式、教育教学方式将为我们提供广阔的艺术教育视野。数字化媒介对艺术教育的介入,不仅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更拓展了课堂教学内容,丰富了课程实施的方式,甚至将艺术教育充实到广阔的“泛教学”的大环境之中。当下,计算机数字拟像的虚拟时代的来临,开启了集三维动画、游戏、互联网络、空间数据、多媒体交互等日常生活中视觉媒介的视觉革命。艺术教育学者清醒地认识到,艺术教育须与生态环境和人文因素结合作为教育的主导思想,将艺术各学科以及文、理、史、地、科学等内容融合为一体。如贝伦特•威尔逊(BrentWilson)建议教师采取一种“把社区艺术文化带出来,把在外面的艺术文化带进去(InsideOutandOutsideIn)的交互、沟通策略”[1],强调生活环境中的社区是艺术教育的存在场域,在艺术教育实施中力求形成一种全球和当地文化融通的效应。众所周知,相对艺术资源的丰富、种类的繁多,鉴别、赏析的不确定性、多样性、多角度性,传统的课堂教学显然力不从心,不可能满足艺术素养的提升和艺术实践的开展。网络时代为“泛在学习”提供了可能性和可行性,也为艺术教育突破制约,提供了具体的可操作性。视觉艺术到视觉文化的演绎可以说是视觉媒介和材料的不断推进、变化、生发,进而在日常生活中延展出的一部文化转向史。从古希腊古罗马的青铜到文艺复兴的雕塑,从印象主义的创作到现代视觉艺术的综合材料表现,呈现出多种艺术承载媒介,具有典型的历时性和动态性。“泛在学习”教育模式与艺术教育有效融合,突破原有课堂教学的时间、空间的限制,将课堂与课外学习过程相结合,学生既受到课堂的引领又能与课下学习环境融为一体,只要有无处不在的学习资源和无所不能的网络服务,此类学习便可以在师生之间、教师之间、学生之间进行。以当下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OOC)、爱课程等为代表,学习者可以借助新媒介,享有高效、高质、便捷和针对性的艺术教育资源整合的学习机会,无疑能极大的唤起受教育者充分的自由、兴趣,提高媒介素养和艺术创作能力。
二、“泛在学习”通识教育模式以“日常生活”为依托
进入20世纪之后,西方思潮中存在着回归日常生活的潮流,艺术逐渐走入大众的日常生活中并有意识的消解着艺术与日常生活中的界限,倡导“审美日常生活化”。“‘日常生活’是自发性、自在(in-itself)的生活样式,包括日常消费、日常交往、日常意识等领域,与之相对的‘非日常生活’则是自为(for-itself)的、自觉地生活样式,包括物质、精神领域以及理论、科学宗教、艺术等实践形式。”[2]现代以来,艺术与生活的界限被打破,一方面在于日常生活中的“现成品”取代了艺术品或成为艺术品,另一方面,艺术可以呈现在日常生活中的任何地方。艺术家应用日常生活中的对象、空间、行为等元素,进行艺术创作形式的变革,展示空间、场所的转向,艺术创作和艺术参与、互动的尝试,甚至应用现代媒介的声光电效应,跨界、融合变换着艺术创作的过程和结果。视觉文化理论研究的发起人,美国学者尼古拉斯•米尔佐夫认为:“视觉文化是一种策略,每日的生活就是视觉文化。”我国台湾地区视觉文化研究学者郭祯祥先生指出:“每天的日常生活中能建构并传达吾人态度、信念以及价值观念之视觉经验。”[3]中国美术教育大陆学者张舒予教授提出:“人类创造的文化形式丰富绚烂,在我们的生活里,新的视觉曾出无穷……大众传媒渗透于日常生活中。”[4]“以日常生活为核心的视觉艺术教育”[5]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它将艺术看成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提高普通人生活的工具。“日常生活中的艺术”是这次思潮的口号,是“审美日常生活化”的具体表述形式,它的目的在于利用艺术解决那些影响现实生活的、实际的审美问题。视觉艺术通识教育离不开对日常生活中视觉事件的解读,对视觉文化事件的解读借力于视觉文本或视觉语言,以合理的视觉语言或视觉文本从视觉事件的材料和媒介分析开始。视觉艺术通识课程涉及视觉传播的内容、元素及手段,涵盖精神与物质两个方面,无论是实体的诸如建筑、雕塑、影视等还是虚拟的如视觉现象、事件,共同构建个体的视觉感知,诸如动漫艺术赏析、设计与生活、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等,他们不断丰富学生的视觉经验、视觉感受,共同构成学生的日常生活空间,为“泛在学习”模式打下坚实的融合平台。“泛在学习”是一种普适计算机技术支持下的新型学习模式,即让学习与生活融合,实现真正生活中的学习,狭义的学习彻底淡出或消失。这一全新的学习模式非常适合通识艺术课程教学,它将艺术教育引入生活、导向社会,朝服务与人本的方向发展,以“日常生活”为依托的“泛在学习”成为必然。
三、以“泛在学习”通识教育模式提升艺术素养
当今艺术教育已经普遍使用信息技术为支撑,多媒体教学替代了板书,机房也实现了网络覆盖,高亮度的投影直接取代了黑板。教学工具到媒介实现了质的飞跃,但就技术本身而言,教育媒介多被理解为一种简单的物化工具。“教育媒介技术所代表的是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学生以不同于传统学习的精神状态和行为方式所开展的主体活动,新式教育技术较传统教育技术的创新之处,其本质特征不是使用某种新型传播技术,而是在应用了这种技术之后所带来的教育转变,这种转变包括师生关系的变革、教学活动结构的变化等等。”[6]全球丰富的艺术资源在数字化技术支撑下变更着艺术教育的理念,将数字化的“泛在学习”模式应用于视觉艺术教学成为艺术教学的发展趋势。此外,大众的视觉经验在日常视觉文化艺术之中难以构建个体的价值观,在文化交流中不能表现出身份的认同,艺术创作欲望的达成、实现记忆和想象未能落到实处,迫切需要由“数字化教育(E-Learning)”向“泛在学习(Ubiquil-Learning)”转向,提升学生自身的认知、解读、思辨能力,在通识艺术教育中进行有效的艺术素养训练。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环境的营造与架构,必须打破教学资源的局限,借助视觉艺术通识课程提升媒介素养,成为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品格和能力。“20世纪90年代初,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的卢克和彼得推出四个资源模型的素养教育。该模型假设,成为一个有文化的公民需要:编码能力(解码文本的能力,即拼音)、语义能力(尽意的能力,即理解)、语用能力(日常读写功能,即写支票、看报纸、填写工作申请等);关键能力(批判性地选择和分析文本的能力,如避免诈骗,确定可靠的信息来源等)。”[7]艺术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可以通过学习艺术来了解社会。所以“艺术教育的目的不是仅仅教授艺术的技巧和形式,而是去拓展艺术背后的意义,以及显示艺术在人类生存中的重要作用。”[8]“即分析读图时代和媒介文化环境下的‘观看’行为特点,剖析艺术作品中视觉素养、媒介素养、信息素养的概念内涵及其三者的关系。”[9]众所周知,认知一种文化最有效的表达方式是观察它的交流工具,解读一种文化最重要的能力是媒介素养,屏性媒介及因特网是我们可以支配的工具。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视觉文化时代,优质的通识艺术教育将结合媒体技术与艺术的知识和技能,运用视觉素养和媒体素养相交错的方式,进行对模型中图形图像的编码能力、语义能力、语用能力和关键能力的培育与拓展,毋庸置疑,视觉艺术通识教育起着重要作用。
四、结语
艺术类通识课程基于网络科技的支撑,集文字、图像、音频,融声光电于一体,教学内容丰富,优势明显,融入“泛在学习”教育模式,可以紧密结合互联网和多媒体等多种教育媒介,根据实际需要,在课程教学实施中调用各类优质教育资源,甚至将全球的艺术作品以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在学生眼前;此外,视觉艺术课程的教学与研究乃至艺术表现离不开日常生活中视觉事件等相关材料的构建,依托“日常生活”,借助“泛在学习”教育模式,在人文底蕴、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和实践创新等视觉艺术素养方面有所提升。
参考文献:
[1]刘仲严.艺术教育学新论:后现代艺术教育[M].香港:香港艺术发展局,2004:87.
[2]汪民安.文化研究关键词[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268.
[3]郭祯祥.视觉文化与艺术教育——台湾地区“实施视觉与人文”课程的现状与思考[J].中国美术教育,2004(5):43-47.
[4]张舒予.视觉文化概论[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7.
[5]王伟.从现代到后现代:20世纪美国视觉艺术教育的模式变迁[J].美育学刊,2012(2):85-90.
[6]彭少健.2016中国媒介素养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16:303.
[7]钱初熹.视觉文化的转型与学校美术教育的发展[J].美育学刊,2014(3):1-8.
[8]DuncumP.VisualCulture:Developments,definitions,andDirectionsforArtEducation[J].StudiesinArtEducation,Vol.42,No.2.(2001)103,106.
关键词:教学目的;意义;素质
学校的课堂作为教师教书育人的重要战场,如何利用好课堂四十五分钟,将素质教育融入其中就尤为重要了。我们知道,教与学是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同样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我所担任的速写课程的教学中,要如何融入素质教育呢?下面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深入认识“速写”课程的教学目的
速写在绘画艺术中,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是造型艺术中最单纯、最概括、最传神的绘画艺术语言。而其作为艺术表现的形式之一,是与素描、色彩、美术创作和艺术设计等科目一道,作为综合考查造型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学习美术专业的学生而言,它是教学阶段的一门基础课程。通过对速写的学习能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造型能力,因此,速写就不仅仅是基础训练中贯穿始终的基础课程,更是造型艺术中的一门必修课程。同时,它以美术知识为基础,结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于一体,可达到考查学生艺术素质的目的。
二、充分了解素质教育的积极意义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美术专业的教育教学方式也在一步一步地改变。从前,我作学生时,美术老师在教学中总是不断地练习绘画技能,对于为什么这样画,绘画最终所达到的艺术目标讲解较少,这种只重视技巧能力,不重视艺术美感的教学方法,现在看来已经不能适用于美术专业的课堂教学了。在教育改革大潮中,我作为一名美术专业教师,应该要意识到过去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及思想理念有一些是需要去改革和创新的,特别是在对学生的专业技能教育教学中,除了绘画的技巧能力,更重要的是对艺术综合素质的培养,也就是要知道什么是美的,懂的去欣赏美的事物。综合来说,在美术专业的课堂教学中,要将强调学科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在学习技能的基础上,加强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和综合性,关注学生多方面的发展,让学生从课堂上更多地去体会艺术的内涵和文化价值,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艺术的兴趣,并且提升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
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素质教育完全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为了跟好的将素质教育融入到课堂教学,作为教师首先要对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方面的理论知识进行深入学习,用理论知识来充实自己,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接着,作为美术专业教师要对自己所教艺术课程有深入的了解。就速写这门课而言,其价值体现在:能表现出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对物质世界的新鲜感受,画面生动感人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最后,我们一定要明确自己的美术教育目标。在教授美术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激发其学习兴趣,学会自主创新。在不断地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查缺补欠、总结经验,完善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能力,力争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三、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深化素质教育内涵
在速写这门课程的教学中,将素质教育融入到课堂教学是有利于教学实践的,最重要的是明确了一个正确的教学目标。我们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引导学生认识美、发现美和表现美,加强学生对“美”的感受。这一目标使用以往的教学模式是不能很好地达到的,如何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呢?首先,就速写这门课而言,它是以描绘对象的形态、比例、结构等真实性为感受依据,但不以反映准确性为优劣标准的,所以在课堂教学是,可以适当允许学生采用一些自由夸张的手法进行绘画创作。可以安排学生进行采风写生,让学生在写生中发现一些最能吸引他们注意力的形象,这些形象往往是最生动的,对学生而言是最真实的艺术感受和“美”的吸引。在安排课堂教学时,还应该去了解每个学生的艺术基本认识程度,并在教学中观察每个学生的阶段变化,从而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个性的差异是存在于每个学生之间的,有画得笨拙的,也还是要给予鼓励和引导,这样才能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根本,是我改革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依据。
以一堂课为例:在四十五分钟的课堂中,我首先注意的是学生速写意识地培养。很多学生可以用大量时间完成一张长期作业,却不能在短短5分钟内完成一张速写,这充分表现出现在的学生缺乏速写意识。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整体去观察,根据自己最初的感觉去勾勒眼睛所看到的东西。通过这样的练习有助于他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以敏锐和深刻的感受力,迅速把握对象的个性差异,做到手眼心的联动,达到培养学生速写意识的目的。紧接着,就可以对于学生在速写基本技能方面进行培养,主要培养的观察能力,分析和判断能力,同时强调用线条描绘对象的能力,加强他们对速写基本规律的认识,不断促进他们对速写的感知和理解,使他们的速写水平向更高层次发展。最后,要让学生学会自我评画和互相评讲。以往练习后速写作品多是由教师进行评述,其实完全可以把这样的工作交给学生自己,让学生在自我评画中能更好地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不足之处,同时也可以适当引导其他同学帮助其找到可取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