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急诊医学的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急诊医学本科教育在医学院校已普遍展开。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临床学科,理论课程结束后的临床见习或实习教学对于学生理解、把握这门学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常各临床学科都会按照教学计划通过临床病例见习、示教、病例诊治的教学思路和模式,让学生逐步从单纯的课本理论学习过渡到实际临床工作中,稳定充足的临床病例、规律的工作作息时间保证了临床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与一般临床学科不同的是,急诊医学不是以独立的器官系统来界定自己的专业范围,而是以疾病的急缓和危重程度来界定。临床工作涉及的范围很广,包括危重症医学、院前急诊、院内急诊、复苏学、灾害医学、中毒医学、创伤学、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管理等内容。这也使得急诊医学的工作内容和方式与一般临床学科有很大不同,临床工作以救治各类急危重症病患为主,没有单一固定的病种,没有稳定持续的病源,工作场所多变,工作时间颠倒,病人的数量无法预计和控制等,这些学科特性也影响了临床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急诊医学在临床教学中面临的突出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①一是缺乏可控的临床病例这使得教学工作不能按计划实施。例如在对心肺脑复苏、中毒、创伤救治等内容进行临床见习或实习教学时,常会出现在既定的教学时间内没有相应的临床病例,原因是急诊病例具有突发性、偶然性、不确定性和夜间发病多等特点。②按照常规作息时间安排的临床教学与急诊医学的工作特点和规律不相符。急诊医学临床工作的特点是白天清闲重危病人少,夜晚繁忙抢救多,晚上才真正进入了急诊医学的工作时间,这与其他临床学科有很大的不同。按照常规作息时间安排的临床教学往往会出现白天教学时没有合适病例、到晚上有了病例但教学已结束的现象。③急诊医学在全国的发展状况很不平衡,没有一致的运行模式,不利于临床教学的开展。目前,全国不少医院的急诊科仍以分流转运病人为主,包括部分教学医院的急诊科至今都没有建立自己的急诊病房,仅有少数留观床位,急危重症患者经短暂处置后就转入其他科室,没有系统、全程的救治过程和经验,许多急诊医学应有的工作内容和研究领域也未开展和涉及,缺乏开展临床教学的场所和内容。④常规的临床教学模式容易引起医患矛盾。急诊抢救室是急诊医学临床教学的重要场所,学生在此可以亲历各类伤病的救治过程,学习各种急救技术,感受紧张的救治氛围,体验急诊工作的状况,深入了解急诊医学这门学科。但由于急诊抢救病人病情危急复杂,家属紧张焦急,情绪不稳定,抢救场所又不能完全封闭,在这样的情况下再按照常规的模式进行临床示范教学,患者和家属不易理解和配合,容易引起误解和不满,引发医患纠纷,影响临床教学的开展。在一些已经开展急诊医学临床教学的单位,上述问题常使教学计划的实施受到影响,长此以往,势必会影响临床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不利于急诊医学的学科推广和人才建设。这也提示我们,急诊医学的临床教学不能照搬其他学科以掌握某一具体疾病、症状或体征为目的病例教学方式,亟须在教学思路和模式上作出调整,探索出能适用于不同急诊条件和环境的临床教学思路和模式。
2转变急诊医学临床教学思路和模式
急诊医学作为一门涉及面广、内容繁杂、实践性很强的临床学科,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无法做到面面俱到的逐一学习,而以学习某些代表性急诊或急症的教学方式既受到学科特性和临床条件的限制,也不能充分反映急诊医学的内容和特点。这促使了我们对临床教学思路和模式的反思,不再刻意地对某一病例、症状、体征等的见习、示教,转为对学生现代急救理念、基本急诊技能、急诊人文精神的教授,最大限度地体现现代急诊医学的学科特点和内涵,也能让绝大部分今后不从事急诊医学工作的医学生在临床其他领域工作时也能终生受益,这或许才是开展急诊医学教学的主要目的。
2.1现代急救理念的学习
新的急救理念推动着急诊医学的不断发展,通过急救理念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急诊医学的发展变化和新理论、新技术,培养基本的急救意识,更好地理解急诊的内涵,这较之对某一具体疾病救治的学习更有意义。在临床教学中,比如对“早期救治”理念的学习,我们会以颅脑损伤、心脏大血管损伤的救治为例提出创伤救治的“白金时间”、“黄金时间”等概念,借助具体的案例让学生理解“时间就是生命”的含义,懂得“早期救治”理念中时间因素对于急救的重要性。又通过心、脑血管急症的院前救治为例讲述“早期救治”理念已要求急诊医学走出医院围墙,从院内向院外延续,让学生了解急诊医学“早期救治”理念已从以往单纯的时间要求转变到时间和空间的统一、抢救和防治的统一、这也是现代急诊医学的发展方向。在这一理念的学习中我们主要以案例教学的形式向学生讲授,期间还会安排每位学生参加一次120出诊,以获得现场体验。又如“整体救治”的理念也是现代急诊医学重要的理念之一,这是因为急诊医学面临的患者往往不是单一系统的单一疾病,多系统、多器官的复杂急症也越来越多,要求急诊医师在疾病的救治中必须具备“整体救治”的理念。对这一理念的学习,我们会以急诊ICU和全院综合性ICU为教学场所让学生了解、见识对重危急症患者的病情分析,以及器官、系统的支持治疗,学习把病人作为一个整体而不是单一、分离的器官的整体观念,这也是目前其他学科医师普遍欠缺的理念。再如“循证医学”的理念,近年来,循证医学理念在急诊医学理论和方法的变革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以《国际心肺复苏指南》每一版的变化为例,充分体现了循证医学的理念和原则。通过对这些理论、方法变化的对比学习,可让医学生了解到在现代急诊医学中,各种方法的应用不再是仅仅依据医师的经验,而是更加注重科学依据和科学论证,专业化急诊医师的培养和急诊专科的建设是现代急诊医学发展的方向。
2.2基本急诊技能的学习
急救技能是急诊医学的重要内容,也最能体现急诊医学的学科特色和水平。急救技能复杂多样,包括了非手术性的急救技能,如心肺脑复苏术、气管插管术、电击复律术、呼吸机呼吸支持技术等,和手术性急救技能,如开颅探查颅内血肿清除术和去骨瓣减压术、开胸探查心脏缝合修补术、膈肌修补术、胸腔闭式引流术等。教学中对于较为复杂、专业性较高的急救技能,主要通过安排学生到急诊手术室见习急诊手术和到急诊ICU了解重危病人的救治来开阔眼界,使其更为全面地了解急诊医学的工作内容。对于心肺复苏、气管插管、电除颤、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等基本急诊技能则要求每名学生都要熟练掌握,掌握这些基本急救技能将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终生受用,这也是开展急诊医学临床教学的目的之一。对基本技能的学习,我们以医院的临床技能培训中心为教学场所,采取模拟教学的方式,先由老师讲解示范,再由学生在模型上训练掌握,最后设置各类急诊场景进行考核,做到人人过关。
2.3急诊人文精神的学习
医学人文精神是人文精神在医学卫生实践中的应用与体现,是反映人类对生命根本态度的精神,忽略人文精神的学习只会培养出重技术而漠视病人病痛、感情和心理的冷面医生,这也是临床医患矛盾和纠纷突出的重要原因。急诊医学面对的是各类急、危、重症病人,所从事的临床工作与生命息息相关,也是最易出现医患矛盾和医疗纠纷的学科,因此,在临床教学中除了教授给学生基本的急救技能和知识外,培养学生“善待生命,敬畏生命”的品质和尊重病人隐私,尊重病人人格和以人为本的医学道德观和价值观等急诊人文精神也应是急诊医学的临床教学目标。对学生急诊人文精神的培养应贯穿临床教学的全过程,这就要求带教老师具有良好的急诊人文精神素养,让学生在教学活动的每一环节和细节中体验人文精神的存在和效力。如让学生学习体会在与病人和家属谈话、沟通中的人文关怀,学习在救治病人过程中关爱、珍视生命的品质和精神,学习对弥留病人的尊重和家属的抚慰,让初入临床的学生能尽早感受到医学人文精神的教育和熏陶,为成长为兼具医学专业知识和人文精神的医师奠定基础。
3结语
1研究急诊医学教学的必要性
进入21世纪以来,急诊医学科作为医院窗口科室,直接关乎现代化城市的形象以及所在医院医疗服务水平。人们对急诊的需求量逐渐放大,对急诊诊疗水平的要求愈来愈高,培养一支未来可能从事急诊医学的卫生人员队伍已是社会需要。鉴于急诊医学是多学科交叉专业,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人口老龄化问题、精神异常、创伤和中毒以及感染性疾病等复杂性问题,正日益困扰从事急诊医学医、教、研者[2],迫切要求急诊医学教学顺应形势,与时俱进。教学医院理应主动成为急诊医学常态化教学培训机制的排头兵,只有建立这样的机制,才能在所属医院形成一支平急结合、反应迅速的卫生应急队伍,并辐射带动周边地区。急诊医学是一个有确定功能定位的临床科室,有确定的生命支持、急病诊治、医患沟通、医学伦理等学科理论,有进行各种脏器功能支持和监护的急诊专科操作。执行着从病人来诊到专科治疗之间的病情判断、疾病分诊、危重抢救、病情观察、确定诊断和初步治疗等系列医疗活动。在实施教学过程中要凸显对病情判断、危重抢救和病情观察、初步治疗的中心内容。要求教学对象具备鉴别和处理各种疾病和创伤的能力,具有应对大型灾害事件的能力,还要有应对突发传染病的能力。
2对急诊医学教学独特性的思考
2.1急诊医学诊治对象独特急诊医学科作为独立学科,其诸多特点决定了教学有别于传统临床教学。独特性之一是它的整体性。现代医学的分科越来越细,但人毕竟是一个整体。不同的专科以解剖学脏器为划分基础,它们的研究对象是单一的“树木”,而急诊面对的则是“森林”。众多树种和树木聚集在一起时,就发生了超越单种树木自身规律特点以外的新规律和新特点。也即传统专科诊治疾病从脏器深入到器官、组织,再深入到到细胞乃至基因水平,急诊医学则是针对众多脏器和功能的聚集体,需要探索当多种脏器功能聚集体异常时所发生的新现象及规律。
2.2急诊医学的临床切入点独特传统专科通常以解剖学的脏器为基础,侧重病理解剖学,如肿瘤、炎症及栓塞等,治疗因而也相应是切除、引流、抗生素、血管再通。急诊医学是将人的整体活力分解为若干功能组成部分,这些功能部分既可能与解剖学脏器相关,也可能超越解剖学。因为单纯的解剖异常并不直接致命,只有功能衰竭才死人。基于对功能的研究,急诊医学拓展了一系列临床新理论,如大血管内循环的血流动力学理论、大血管内循环与微循环关联的理论、氧输送与组织氧消耗的理论等。
2.3急诊医学的诊治思维独特传统专科临床遇到患者是通常思考有无疾病,发生疾病的可能部位以及性质,至于何种性质疾病?病情严重程度是否危及生命,恰好是急诊医学思考问题的顺序。急诊医学只有采用这样的逆向思维,面对急症病人就诊时所表现出千变万化的面貌,能够迅速识别其中真正危及生命的部分,立即加以干预及抢救。
2.4急诊医学诊治过程紧迫性由于是急危重病,变化快,如能早期控制病情,可能取得较好预后。因此在实践中,急诊医学引入了“时间窗”、以及在时间窗内实行目标治疗的概念。争取在机体发挥代偿的短时间内实施对最不稳定因素的迅速纠正,实现保全生命的目标,为后续专科治疗搭建平台。
3对急诊医学教学现状的思考
3.1急诊科的教学对象目前教学医院急诊医学科教学对象主要为轮转的专科医师、受训的住院医师、各级实习医师以及进修医师。他们教育背景、既往工作或实习的环境不同,无论是基础理论还是临床技能水平均参差不齐,实习医师和部分研究生虽完成医学基础课,并经历临床见习课程,求新欲望强,动手热情高,自信心强,但缺乏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训练;与之相反,全科医师和部分研究生具备一定的医学实践经验,但不规范的陋习、对所学医学知识更新的相对滞后,导致在临床工作中往往力不从心。要达到良好的均齐化效果,需设立专职带教老师,并且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也十分重要。
3.2急诊医学教学的阻力就诊患者轻重缓急不同,临床表现各异,诊断鉴别诊断困难,有时甚至需要先行抢救,再酌情设法明确诊断,所谓先“射击”,后“瞄准”。不仅要求带教老师学科相关理论基础好,而且临床诊治及综合判断能力强。
3.3急诊医学的教学及人文关怀急诊患者大多由于罹患病症的痛苦而表现出恐惧、紧张、焦虑甚至精神明显异常,陪同的亲友也会有不同程度的急躁甚至言行失控,对待这样的特殊教学氛围,如何既做好教学,又充分将人文关怀不着痕迹地渗透至教学当中,是培养合格的从业人员重要环节。将重视急诊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理念渗透到教学之中尤为重要[4]。
3.4急诊科的床边教学利用教学医院病源丰富,病种复杂的教学优势,让学员调动自己的眼、耳、手、鼻,通过视、触、闻亲身感受有意义的临床表现,获得书本以外的亲历经验。教师教学过程重视床边教学,不只是引导学员看,还要引导他们亲自操作,言传身教。
3.5急诊科的“反馈”教学由于经急诊医学科初步鉴诊和稳定性处理,不少患者随即被收入专科予进一步目标性诊治,如何印证初步诊断及处理的正确性,同时加强教学效果,需要引导学员到所收治的专科随访病人,不断勘误,加深印象。
3.6模型以及计算机作为教学工具急救技能培训是急诊医学教学的重轴戏。理论及技能教学相结合,二者不可偏废,但急诊医学临床教学中的难题日益突显:一是急救技能多为救命技术,无法在患者身体上实施的;二是由于急诊医学临床教学病例一般多为急危重症患者,在临床中没有时间和机会应用于教学;三是急诊病人具有特殊性,在最短时间内需要进行抢救生命的处理。近年来我院逐步使用了急诊医学临床技能模拟训练装置,如模拟气道管理技术训练、急救技术训练、创伤学技能训练、血管穿刺技术训练等功能单位。更好地对各层次学员进行相关训练,尤其夯实对抢救生命的心肺复苏技能及相关技能的教学。
4教学医院急诊医学教学实践
4.1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教学急诊医学跨学科的专业特点,决定了需要及时准确并有较强的综合能力专业要求则将更为突出。提倡向学生灌输换一个视角;换一种思维,具体体现为:诊疗活动围绕急危重症,以临床表现为切入点,以病理生理为主线,以胸痛这一急诊常见症状为例,冠心病、肺栓塞、胃食管反流病、肋骨骨折和惊恐发作都可能造成胸痛,却分属心脏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胸外科和心理医学五个专科,如不引导教学对象从病史,尤其是症状和体征着手,则不但浪费医疗资源,增加患者负担,更可能延误病情,造成严重后果。面对急症患者,常要求采用独特的反向思维,即该患者目前有提示危及生命的变化吗?可能的病因有哪些?可能的病灶等等。概括起来即是快速鉴别诊断,快速评估伤(病)情,快速干预,快速支持,为后续治疗成功赢得时机。
4.2强化技能操作讲解及实地练习对急诊医学临床技能培训的目的在于强化他们的诊疗技术和操作的规范性,熟练程度和应变能力。做到理论及技能教学相结合,两者不可偏废,我们主要应用三种临床技能培训模式:一是由临床经验丰富的副主任医师职称以上的人员,担任专项操作的指导教师,进行集中培训,主要教学对象为完成阶段培训医师以及轮转住院医师;二是跟随教学秘书及科室住院总医师,随时得到一对一的操作指导,主要针对实习医师;三是依据培训大纲要求,培训或轮转医师对自己所管辖的患者、手术、技术操作的数量做好相应记录和登记,最后交医院教学主管部门进行量化审核。这三种模式使不同层次医师均能得到最直观、最简便、最快速的技能培养。
4.3建全教学保障与考量体系我们通过一系列的考试、考核来度量教学对象的临床理论和技能,针对不同层次的对象,采取有区分的考量方式,对于我院对无执业医师资格的医师用标准化多站式考试,对有资证的医师则直接在临床诊疗过程中考试。建立健全保障体系是急诊医学教学和培训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5],为此近年来医院制定了一系列以培养住院医师临床能力为核心的制度,如:《住院医师“三基”培训及考核方法》、《住院医师轮转培养方案》、《住院医师晋升、任聘有关规定》等,力求以制度确保急诊医学专科培训、教学工作保质保量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急诊医学 教育培训体系 建议
中图分类号:G719.2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6-1533(2015)05-0062-04
Analysis of emergency medicin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system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ZHOU Jia1, ZHANG Kan2
(1. Luwan Branch, Ruiji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the Medical School,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20, China;
2. Shanghai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Commission, Shanghai 200125, China)
ABSTRACT The process and project of training and the guarantee of funding in the emergency medicin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system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were deeply analyzed and studied, and the effective proposal for the improvement of emergency medicin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system in China was also put forward.
KEY WORDS emergency medicin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system; effective proposal
急诊医学是一门研究急性病、慢性病急性发作、急性伤害和急性中毒诊治的学科,它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或跨科的学科。从1979年被国际上公认为独立的学科至今只有30余年的历史。虽然急诊医学是一门新兴学科,但目前国际上非常重视急诊医学的教育,设置专业的培训体系,以培养合格的急诊医生。而在我国,1983年协和医院成立第一个急诊科,1987年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成立,1995年国家卫生部联合人事部正式批准急诊医学为一门独立的临床学科[1]。虽然我国的急诊医学起步较晚,发展尚不平衡,技术力量和设备还较落后,但随着国家层面的重视,大型医院急诊科的建设,我们的急诊、急救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同时,我国对于急诊医学培训体系也投入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更好地借鉴和学习国外的成功经验,本文对中国和美国急诊医学教育培训体系的异同进行分析研究,对中国急诊医学教育培训体系的建立、完善提出建议。
美国急诊医学教育培训体系
教育过程
美国的急诊医学教育主要有本科教育和毕业后教育两个阶段。医学生经过4年医学院本科教育毕业后,才能进入住院医生培养体系,这是由美国毕业后医学教育委员会(Accreditation Council of Graduate Medical Education,ACGME)认证的[2]。而在此之前,必须要通过美国医师执照测验(United States Medical Licensing Examination,USMLE)的第一步和第二步。急诊医学在美国是竞争非常激烈的学科,它是申请难度排名第三的专科。而整个住院医师的培训时间大致为3~4年。完成住院医师培训后,就能获得专科执业医师协会认证,成为一名能独立执业的主治医生,可以选择教学医院或者社区医院进行执业。而有一部分医生则可以继续选择专科医生的培训。专科医生的培训是住院医生培训后的亚专科教育,一般为1年或2年,在此期间通常还能获得额外的硕士学位[如公共卫生硕士(MPH)]。
培训项目
为了应对各种紧急情况,美国要求“所有的医生都要上过急诊医疗服务体系课程” [3],同时还规定了“全职型的急诊医生不仅需要大量的急诊知识, 还需掌握整个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知识”。为此,美国急诊医学委员会(ABEM)、美国急诊内科医师学院(ACEP)、急诊医学住院医师导师理事会(CORD)、急诊医学住院医师联合会(EMRA)、急诊医学住院医师评议委员会(RRC-EM )、学院急诊医学协会(SAEM) 联合制订了急诊医学临床实践模式。
急诊住院医生培训计划包括内科、外科、创伤、心血管病、骨科学和产科学,以及对药物中毒和家庭暴力的识别和干预技能等,此外,还应该加强其他非专业技术的培训,如计算机技术、客户服务、商业管理、咨询技巧等。美国每年有950名住院医生通过这项培训。美国急诊医学会还为住院医生提供各职业阶段的培训,以确保各地的美国民众都可以获得同样高水平的急诊医疗服务。
全美急诊专科医生获得批准的培训项目共有467个。主要包括:医院管理、临床法医学、临床药学、科研、重症医学、灾难医学、院前急救系统(EMS)、环境卫生、老年急诊医学、全球急诊医学等。绝大多数急诊医学专科培训项目属于以下几类:院前急救系统(EMS)、超声、儿科急诊医学、全球急诊医学、科研、毒理学、重症医学、医学模拟、医院管理、医学教育、灾难医学和运动医学。
资金保障
专科医生在急诊培训期间的工资大致与住院医生相似,约为每年6万美金。培训项目基金一般不来源于联邦政府,而是由接受培训医生所在的急诊室工作盈利部分提供,另外,大多数受训医生都会参与科研工作,以获取一部分的劳务报酬。
中国急诊医学教育培训体系
虽然,我国的急诊医学起步较晚,但我们充分认识到急诊医学是一门涉及面广、实践性强的临床医学二级学科,是临床各学科的基础学科。近10多年来, 我国的急诊医学迅速发展,已形成了院前急救、医院急诊、危重病监护三位一体的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 system,EMSS)和一支由临床、科研、教学相结合的急诊专业人员队伍。但全国现有专职急诊医师仅约5 万人,其中80%~90%为其他专科医师[4],且学历层次参差不齐。因此,我们必须加强急诊医学教育,尤其要做好毕业后的教育工作。
教育过程
与美国不同,我国是从2010年才开始在上海先行试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项目的。完成院校医学教育的医学生,将以社会人的身份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项目[5]。根据其学历和培训医院的不同,开展2~3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急诊科培训。培训结束将统一参加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试,结业综合考核采用客观结构式临床考核(OSCE)的方式。考核合格者将获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合格证书,当然,在此之前必须先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书。同时有部分优秀医生还能获得硕士学位。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医师可以选择继续参加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2014年上海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新增了急诊专科培训基地。通过2~3年的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急诊科医生将获得更专业的亚专科教育,同时,优秀的还可通过自身努力获得博士学位。
培训项目
与美国众多的培训项目不同,我国专科规范化培训主要包括:院外急救(包含灾害紧急救援等)、院内急救(包含创伤、中毒等)和急危重病救治(ICU)这3大类[6]。通过培训,应掌握急诊患者的病情分级;掌握常见急症的症状鉴别诊断,对常见急症进行基本正确和独立的急救诊治;熟悉和初步掌握各种常用的急救技术和方法。另外,在科研方面,能阅读有关急诊医学的外文书刊并了解临床科研方法,结合实践,写出病案报道和综述。值得一提的是,上海专科医师培训将有2个月的集中培训,这是培训的一大亮点与特色,主要包括:院前急救、基础生命支持、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高级创伤生命支持、急危重症抢救技术(血液净化、呼吸支持、有创血液动力学、急诊B超、营养支持、监测等)、灾害医学、急诊沟通技巧等。
资金保障
与美国不同,我们建立的是政府投入、基地自筹、社会支持的多元投入机制,并加大对全科以及儿科、精神科等急需紧缺专业住院医师培训的财政补助力度。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探索社保基金增加划拨基地医院经费的长效投入机制。
另外,为保障上海市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市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经市卫生计生委、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等多部委讨论,拟由市财政拨付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专项经费。按照专款专用,统筹管理,合理有效的原则,对委派医院、培训医院和市卫计委行政管理部门这3个主体进行专项经费支持。
对急诊医学教育培训体系的建议
加强政策导向
虽然我们的毕业后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但这4年实践下来,为各级医疗机构培养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能独立、规范地承担本专业常见多发疾病诊疗工作的急诊临床医师。目前,急诊医学还属于紧缺专业学科,据统计,上海市二、三级医院急诊和ICU医护人员共有6 022人,医生占29.5%,其中医生硕博高学历的仅占25.9%。上海市100所二、三级医院急诊年工作量达到914.27万人,实际抢救和留观均超负荷。工作强度高,人员配备不足,医护高学历人员所占比例偏低是目前的主要问题。所以更需要我们加强政策导向,加快政策扶持、加大毕业后教育培训的力度与强度,培养出更多学历高、医术精、医德高的优秀急诊医生。虽然政策的推行与执行过程中有些障碍,但我们会贯彻始终,为培养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的医生、为促进临床医师培训和管理法制化与规范化,为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和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而发挥积极的作用。
加强培训监督
虽然在不同的医院进行规范化培训,但我们希望结果是同质化的。所以,对于基地的标准、培训的标准、考核的标准都做了统一的规范度量。如:对急诊科相对独立、合理的区域;科室设置与人员配置;医疗设备;医疗工作量;医疗质量以及师资条件都做了细致的规范。在培训标准里对于相关科室轮转计划,要求达到的培训目标都做了规范。在培训结束后将统一参加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试,结业综合考核采用客观结构式临床考核(OSCE)的方式。但好的培训计划还需要有力的监督机制,以求达到从“进”到“出”都规范同质的结果。对基地的督导、对师资的培训、对考试过程的全程录音……都是我们加强培训监督的保障。为使急诊医学教育培训体系越来越完善,我们一定会把监督机制落到实处,绝不走过场。
加强急诊医学建设
上海作为国际性特大型城市,老龄化突出,交通、工伤事故,化学事故和中毒意外伤害,群体性突发事件,气象灾害等引起的急危重症已成为威胁生命的重要因素。积极应对人民群众对急诊医学发展需求、提高急诊、急救的管理和综合救治能力是政府加强公共卫生事业建设的迫切任务。目前我们已经完善了全市院前急救系统网络规划和标准化建设,另外经两轮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已建立了5个创伤急救中心、 2个烧伤急救中心、3个儿科急救中心、2个心脏急救中心、2个核化救治中心和1个脑外科急救中心。例如,上海市东方医院形成了创伤急救院前、院内“一体化”的优良模式。考虑到地域分布和伤病分类,结合5+3+1规划实施,我们已经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全市覆盖,医疗救护基本实现“就近急救”。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探索开展分类救护模式、地理信息系统(GIS系统)的建立和应用,转运服务可实行预约或排队的服务制度以及加强救护车和急救装备配置,按每万服务人口不少于0.25辆的配置标准,确保救护车道路优先权,完善应急联动协作机制,确保急救专业队伍的建设和院前院内的序贯救治。
加强人员保障
美国急诊医生学会认为,急诊医生的健康是他们能够长期成功担任急诊工作的前提。他们的健康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轮班制的影响,这种影响具有累加效应,而且这也是急诊医生放弃这个职业的最重要的原因。因此,该学会建议轮班制度的安排应尽可能符合人的生物节律,推荐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专职上夜班和三班制的排班方式;避免在连续数天内上班时间过长,每一班的工作时间应小于12h,并且在轮班的过程中应规律地安排24h休息;将夜班医生的日间工作量降到最低;在排班的时候还应该考虑到急诊科的工作量、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以及医生的人数情况。这种人性化的处理模式值得我们学习,很大程度上显示了对于一名医生的尊重和理解。这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地方,也是我们能留住人才、培养人才的关键。
总之,急诊医学是一门新兴的、充满活力与希望的学科,是一门拯救生命、对抗伤痛的学科,是一门速度与激情的学科。为了让这门学科生机勃勃,我们一定要做好急诊医学的教育培训,因为这是人才、科教、兴国的重要使命。
参考文献
范肃林, 王庆丰, 范维. 急救医学的建设与发展[J]. 人民军医, 2002, 45(5): 305-307.
朱宗信. ACGME六大核心能力于一般医学教育与冲击[J]. 医疗品质杂志, 2009(3): 75-78.
Debra E. The value of the out of hospital experience for emergency medicine residents[J]. Ann Emerg Med, 2000, 36(4): 391-393.
沈惠云, 施小燕. 我国急诊医学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2(5): 20-21.
薛迪. 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发展与改革[J]. 中国卫生改革政策研究, 2011, 4(12): 21-23.
【关键词】创伤 急诊 体系 探析
中图分类号:R605.9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5-087-01
1 我国目前创伤急救医学发展现状分析
急诊医学是一门用最少的数据和最短的时间来挽救生命减轻病痛的艺术,急救医学是急诊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跨专业的独立学科,是指对生命有直接危险或对于预知的急性伤病立即进行抢救的救命、救急医疗科学。急诊科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依赖型:急诊科只有专职主任,个别的固定医师,其日常工作主要依赖专科医师完成;(2)支援型:有固定的医师,能完成大部分工作任务,但还需要各专科经常性的支援;(3)自主型:急诊科有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与各专科只有会诊和协作关系。目前,全国各大、中城市都建立了急救中心,小城市和县、镇也基本建立了急救医疗站,并开通了 “120”急救呼救电话专线,急救医疗的社会化、专业化的格局已经初步形成。经过5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急救医学从组织机构、设施建设、队伍建设、设备装置以及业务学术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急救医疗体系建设所广泛采用的依托模式,是促进急救医学事业迅速发展的重要基础。急诊医学在我国的发展不仅还处于初级阶段,且发展很不平衡。急诊医务人员结构不够合理,设备配置不足,其原因可能与地域环境、服务对象、经济条件、医学科技水平有关在运作过程中,依托模式具有其独特的特点:院前急救与院内医疗一体化为急救科研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必备的条件,有利于急救系列医教研的平衡发展。
2 急救医学发展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
2.1 急救人才队伍缺乏,急诊救治水平较低,急救功能不到位,难以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急诊科缺乏急诊专业固定人员,无论是固定人员还是轮换人员都人心浮动,不安心急诊本职工作,这就是全国大多数综合性医院急诊医师的配置现状。大多数医务人员不愿到急诊科工作或者不安心急诊工作,急诊科医生专科性太强,对急诊科的专业知识及急救技能缺乏全面及系统的掌握,不能独立完成重危患者的抢救。很多优秀人才因为职称晋升困难或急诊科工作辛苦而放弃急诊工作。这对急救人才队伍的建设带来困难,很多医院急诊科面临无人可用或留不住人。
2.2 医院急救应急能力不强,急救网络覆盖存在许多盲区。急救组织和应急人员在紧急医疗救援的各个环节及有效衔接上应急能力是急救网络应急系统医疗救援能力发挥更大作用的基础。目前大部分急救网络已能初步覆盖主成及周边区县,但只是粗略的覆盖,城乡仍有较多死角不能触及,主城很多新增的社区仍然面临急救难的问题, 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目前因通讯和运输工具落后,也严重影响创伤救治反应时间,尤其在山区,往往缺乏公路交通,需要靠人力运送,常常较长时间才能到达县级医疗中心,大部分严重创伤病员因此很难活着到达医院,即使到达,也可能使各种并发症大大增加而影响创伤救治的质量。
2.3 急救系统科技含量低,与我国的科技发展水平不同步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科学化、现代化、快速化、准确化的发展空间,对急救中心的指挥、协调、救护的统一、快速、高效发挥了重要作用。虽然急救系统近年来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一些先进技术也引用到急救领域,但信息化程度仍较低,少数医院的急救车上安装了GPS定位系统,大多数特别是区县的急救车上仍没有装备,重危患者人群没有建立信息跟踪系统,不能对重危患者人群进行及时监控和随访。
2.4 创伤急诊外科模式面临严重困境 创伤急诊外科模式(Trauma/Emergency surgeon model):包括创伤外科和急诊外科。住院医师接受各种急诊情况训练;包括急腹症等急诊科经常遇到的情况。优点是反映了目前许多创伤医师工作的现实。同时能够使创伤医师进行非手术治疗,且使手术技术得以保持。 不管何种培训模式都离不开广泛的普外科基础训练。目前为止,尚没有适合所有地区、城市中心和郊区医院的创伤外科医师的培训模式。我们推荐以普外科为主,逐步到多发伤急诊治疗,到广泛系统创伤治疗需要的训练方法。我国急诊外科也面临同样的困境,与其比较,差之更甚。多数急诊外科是由外科各专业轮转住院医师组成,专业队伍混杂,多数采用专科会诊制度,专业基础薄弱。多数住院医师不愿留在急诊外科工作,认为没有专业方向,无专业认同感,工作时间长,疲劳,且医疗差错的风险高。我国目前没有系统的急诊外科医师培训项目和制度,缺乏急诊外科医师职称晋升制度,甚至连急诊外科医师的概念都十分模糊。
3严重外科创伤急诊与急救体系思考与对策
3.1 努力打造创新急救医疗人才队伍和急救医疗服务质量,通过在职岗位培训和专业学习进修等渠道培养专业人才;大量引进高学历、高素质、高技术的专业人才;留住现有急救医学人才,保持急救队伍的相对稳定。急救医疗质量:①反应快速;②救治有效;③降低成本。服务改变单一的院前急救服务为综合性的院前、院中、院后服务;在服务过程上改变以接送患者为主的服务为救护、诊治、康复、护理、生活等全程。
3.2加大急救系统高科技成果投入
将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全球公用数字无线讯技术、无线网络数据传输系统、移动车载调度终端等引入到急救网络中,以达到适时准确定位、及时跟踪监控、快速协调调度、患者信息的快速录入与及时有效的处理,这将大大提升我市快速急救及周边地区的急救能力。综合型创伤急救模式已形成快速发展,建立一体化、专业化、网络化,规范化的创伤急救医疗护理势在必行。我们要不断强化急救意识,重视急救医护人才培训,推动医疗急救事业的发展,使急诊急救整体水平和服务满意度得到不断提高。
3.3 构建基于“三环理论”创伤急救模式,突破创伤急救发展的瓶颈。院前创伤急救院内创伤救治和进一步创伤救治治疗。三个环节环环相扣,实现院内院外和重症监护治疗一体化的医疗服务模式。完善急诊科急救创伤快速临床反应机制,集中力量进行严重创伤全程复苏,建立创伤救治的院内衔接和柔性反应机制以确保创伤急救模式顺利进行。建立合理人才结构,规范创伤病房管理,促进医院创伤急救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佩燕. 迎接21 世纪,直面新挑战――急诊科建设探讨. 急诊医学,2000 (5) :353~354.
[2]李春盛,樊寻梅,急诊医学进展.急诊医学,1999.
关键词:急诊;四级三区;管理模式
伴随急诊医学的发展,按病情的危急程度分诊,是国际分诊所倡导的科学预检分诊方法[1]。这种工作流程可提高分诊准确率,避免遗漏重症患者,为抢救赢得宝贵的时间[2]。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欧洲及中国香港等地区,急诊科都有完善的分诊制度与分诊标准[3]。我国内地尚缺乏统一的急诊预检分诊标准,大多数医院的急诊分诊标准都是根据患者的疾病病种的分科进行分诊[4]。根据卫生部2011年颁布的《急诊患者病情分级试点指导原则》[5],为了使危重患者得到及时的救治,切实提高急诊科的服务能力,使之符合卫生部对急诊科的要求,我院对急诊科的流程重新进行了设计,于2013年2月起对急诊患者进行分级分区管理,按照病情分级标准进行预检分诊,并根据患者病情进行分区域救治,通过一年的临床运行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急诊科总体设置 我院急诊科分为急诊诊疗区、急诊抢救室、急诊观察室、急诊输液室和急诊重症监护室,其中抢救室6张抢救床位,1张复苏床位,洗胃室床位1张;急诊观察室床位37张;输液躺椅30张;急诊监护室6张床位;诊疗区包括内科二个诊室、外科一个诊室,另外在诊疗区设立密切观察区,可容纳4张急诊转运床,便于对急症患者进行初步救治和观察。
1.2急诊护理人力资源 我科现有护理人员41人,男性2人,女性39人,平均年龄27岁,学历:本科25人,大专16人。职称: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8人,护师13人,护士19人。
2急诊分级分区诊治模式
2.1急诊预检分诊
2.1.1急诊预检分诊设置 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决定提供医疗服务的优先顺序, 目的是为了确保患者能够根据其病情的紧急程度得到及时和恰当的治疗,因此急诊预检分诊处设在急诊科入口的醒目位置,与挂号收费处、抢救室和保安亭相邻,视线宽广,救护车通道、候诊大堂和诊室环境均能一览无余,分诊台采用目前提倡的高低台设计,高台的设计可方便护士与患者家属填写信息,低台设计可缩短护士与患者之间的交流距离,患者可坐在护士对面,接受预检分诊护士的初步评估与登记。
2.1.2预检分诊护理人员资质 预检分诊工作选派经验丰富的高年资护士承担,急诊患者到急诊科后由预检分诊护士根据患者病情及生命体征进行分级,及时安排就诊,并做好各项登记工作。
2.1.3仪器设备 分诊台仪器配备齐全,包括水银体温计和电子耳温计、快速血糖检测仪、心电图机、血压计、指脉氧监测仪及标准预防用物,通过这些仪器设备可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客观的判断并提高分诊的准确性。
2.2病情分级标准 急诊患者病情分级不仅仅是给患者排序,而是要进行恰当的分流,使患者在合适的时间去合适的区域获得恰当的诊疗。分诊护士根据患者病情评估结果进行分级。
2.3急诊分区管理模式 将急诊科诊治区域从空间布局上分为三大区域:红区、黄区和绿区,红区为急诊抢救室,黄区为密切观察区,绿区为非急诊患者诊疗区。密切观察区设在分诊区附近,与医生诊察室相对,配备有设备带,护士可配合医生进行吸氧、输液等必要的救治措施,当出现病情变化时医生可立即查看,病情恶化的患者则立即转入红区;诊疗区适用于轻症患者就诊,该区域的患者可按顺序等待医生进行诊察。
3效果评价
①患者满意度情况,2012年2月~2014年2月随机每月发放急诊患者满意度调查表200份。②对比实施分区分级前后危重患者的候诊时间。③统计2012年和2013年患者因候诊时间过长而发生的纠纷。
4结果
4.1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见表1(t检验)。实施急诊患者分级分区管理模式后,急诊科在布局和功能上得到了改进,提高了护士的专业能力和主动服务质量,规范了各类急诊患者的就诊秩序,使患者得到了高效、及时、优质的急诊护理服务,患者的满意度由未实施分区分级的(94.5±1.1)%提高到(96.2±1.3)%(满分100分)。
4.2缩短了1、2级患者的候诊时间,由原来的(8±3.2)min缩短至(7±3.1)min。分诊护士第一时间对危重患者进行评估与分级分区,使危急患者迅速在不同区域得到了抢救和充分有效的护理,改善了急诊室患者侯诊时间过长,轻重患者混合排队就诊的现象,见表2(t检验)。
4.3降低了由于候诊时间过长而发生的各种纠纷。2013年2月~2014年2月,共接诊急诊患者54750例:其中3395例患者经病情分级进入红区,38420例患者进入绿区和黄区,由于患者病情变化调整到红区抢救患者178例。全年因分诊、抢救不及时等原因的纠纷共2起,远远低于分区分级前的16起,抢救成功率由2012年的96%增加到2013 年的97%,期间无护理差错发生,患者及其家属对抢救工作的满意度在不断上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5讨论
近年来,急诊医学发展迅速,急诊患者数量日益增长,《急诊患者病情分级试点指导原则》提出在急诊建设中应重视区域布局的科学性,提高急诊医疗工作效率,但如何对急诊科进行合理配置尚无系统方案。
有研究表明,在急诊科就诊的急诊患者只有20%为真正意义上的急诊,80%的为非急诊患者。因此急诊分级分区就诊模式直接关系到急诊的流程是否合理, 能否满足急诊患者特别是急重症患者的需求。急诊预检分诊能及时疏导了患者,缓解了就诊的矛盾,避免患者产生不满的心理,减少了医患纠纷及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投诉。
现代急诊预检的概念已不再是简单的" 分科分诊" ,急诊预检分诊窗口时间是入院时的5~10 min, 即"铂金10 min",急重症患者在医院及时得到快速救治,可以减少和减轻病情延误和疾病伤害。
实施分级分区管理,根据急诊患者病情轻重分诊,将患者合理划分至不同区域救治,从而使相应区域的责任护士分工明确,工作更细化,可有效地降低护理风险。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医疗护理安全,改善了患者的预后。同时以有限的急救医疗资源取得优质的医疗服务结果,发挥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施分级分区治疗模式以来,患者及其家属因分诊、抢救不及时而对医护人员的工作投诉为零,而患者和家属对医护人员积极实施抢救工作的满意度在不断上升,取得了令人满意的实施效果。
参考文献:
[1]田凌云,李映兰,张莹,等.危重病病情评价系统在急诊分诊中的应用现状[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10):956.
[2]张杰.中法急诊预检分诊制度对比及借鉴[J].护理学报,2009,16(17):20-22.
[3]赵洁,王红萍,潘曙明,等.上海急诊医患分诊认知调查[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1,20(7):763-767.
关键词:急救护理;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4-0095-01
急救护理学以现代医学科学为基础,以提高抢救成功率、对患者的生命给予最大限度的挽救、减少伤残、降低死亡率、改善生存质量为目的,是护理专业理论和急救医学研究的延伸[1-3]。本次研究就急诊护理内容及其研究进展进行分析,旨在为临床护理模式的改善提供参考依据。
1 急救医疗体系分析
急救医疗体系(EMSS)包括院前急救、急诊科院内急救、专科生命绿色通道急救及重症监护病房(ICU)急救等内容。为完善的现场救护、通迅指挥、可供急救及监护的运输工具等共同构成,是医院强化治疗和急救服务水平的体现。我国急救医院发展于上世纪80年代,目前已逐步实现了急救现代化,大部分医院建立了急危重症监护病房,由急诊科统一管理[4]。
2 我国急救护理工作现状分析
我国急救医学发展迅速,但在急救通讯网络的建立,院前急救,远程空中急救等方面相较发达国家尚有一定差距。随着急救医学的兴起,急救护理学也有了一定程度的进步,但在急救护理工作的范围上尚待加强,主要限于急诊静脉输液室治疗的患者、急诊观察室患者及急诊抢救的患者,一部分急诊患者未得到有效的护理评估及干预[5-9]。急诊护士对整体护理实践及概念模糊,在急诊科实践中整体护理相对落后。
3 急救护理人员结构
急救护理人员结构在发达国家已层次分明,我国在医疗模式转变的大环境下,也有了一定程度的进展,急救护理队伍包括普通实践护士、急救实践护士、助理护士、注册护士、护工等[10]。可依据患者病情提高针对性、个性化的服务。实践护士在急诊科引进已有30多年历史,护士短缺和急诊流量激增为实践护士引入的主要原因。高级实践护士需具备高度的责任心、经验、常识、协助能力及识别自身极限能力。包括的临床操作共71项,其中局部麻醉、四肢外固定、包扎伤口、去除软组织异物、数字减影神经阻滞术等为常实施项目[11-14]。我国急救护理队伍虽为初级阶段,但近年来护士学历不断提高,培训及考核制度也相应加强,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护理水平。
4 急诊护理科研分析
科学研究是对学科发展推动的前提条件,西方急救护理管理模式包括急诊科护理管理模式对患者满意度及护士流失的影响、电脑分诊系统的健立、急救职业的防护、急救器具、设备的运用等[15]。我国急救护理研究主要包括临床急症护理、并涉及教学等多方面内容,我急症如中毒、重症哮喘、心肌梗死等[16]。近年来,急诊护士的健康问题也引起相关研究者的重视。并在目前社会法律意识提高的前提下,对急救的效果、急救护理的时效兴、急救制度的执行、开放性急救环境、危险环境出诊、特殊群体救治方面均有了一定程度的完善和研究。为“以患者为中心”的新型医疗模式的体现[17-18]。
5 小结
我国急救护理与发达国家比较,虽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其重要性已引起国家、社会及相关医疗部门的重视,卫生部《卫生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已提出,要加强急诊护士培训工作,紧跟急救医疗进展,建设合理急救流程,对急诊科规范布局,提高护理专业队伍素质,是急救护理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张磊冰,张静萍.以腹部创伤为主的多发伤的手术室急救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5,20(5):459-460
[2] 马红,千艳丽,曹思维.创伤患者院前急救护理[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6,9(6):643-644
[3] Lui J,Hong Y,D,Agostino RB Sr,et al.Predictive value for the Chinese population of the Framingham CHD risk assessment tool compared with the Chinese Multi-Provincial Cohort Study.JAMA,2004,291:2591-2599
[4] 林瑞琼,张英俭,林小全,等.创伤急救护理程序在严重创伤病人中的应用[J].中原医刊,2006:33(18):49
[5] 张文英,王建清,魏雁涛.严重胸腹部复合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人的护理[J].全科护理,2009,7(12B):3217-218
[6] 徐爱民,李春盛,顾征,等.微创穿刺术在急诊抢救外伤性颅内血肿中的应用[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7,16(10):1066-1069
[7] 黄惠娟,马钦丽.严重复合伤的急救及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2):274-275
[8] Beckstrand RL,Srnith MD,Heaston S.Emergency nurse,s Perceptions of size,frequency,and magnitude of obstacles and supportive behaviors in end-of-life care[J].Journal of Emergency Nursing,2008,34(4):290-300
[9] 廖继鸿.严重多发伤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8,25:205-206
[10] Lott M E,Sino way L l,What has micro dialysis shown us about the metabolic milieu wthin exereising skeletal muscle[J].Exerc Sport Sci Rev,2004,32(8):69-74
[11] Simoons M L,Maggioni A P,Rnalerud G, et al.Indivedual Risk Assessment for Intranial Haemorrhage during Thrombolytic Therapy[J].Lancet,1993,3249(9):1532-1538
[12] 张会文.严重创伤患者急诊急救护理[J].医学信息,2010,7.23(7):2385-2386
[13] 黄春英.重度创伤50例急救抢救体会[J].海南医学,2009,20(5):156-159
[14] 陈立梅,孙伟.细节管理应用在医疗服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8,27(1):22
[15] Donnino MW,Miller,Goyal N,et al.Effective lactate clearance is associated with in proved outcome in post-cardiac arrest pstients [J].Resuscitation,2007,75(2):229-224
[16] 韩润生,宋炜.多发骨折并发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早期诊断和治疗[J].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06,8(5):662-663
关键词:不抛弃,不放弃;急诊护理;以人为本
急诊科是医院抢救急、危、重症的第一线,随着现代急诊医学的发展以及人们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突发性事故的不断增加,人们迫切需要高质量、高效率、服务好的急救工作,对急诊护理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急救护理人员,应该不断加强学习,具备牢固的护理知识,树立以人为本的护理意识,坚持“不抛弃,不放弃”的职业操守的服务理念。
1、牢固的护理知识是急诊护理的前提
“不抛弃,不放弃”是一种对病人强烈的责任感。掌握牢固的护理知识和正确、熟练的急救技术是有效展开急救护理的前提。急诊工作的突出特点是抢救生命,要求急诊护理人员具备高度抢救护理意识。急诊护理在抢救中时刻处于应激状态,各项抢救操作是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抢救的效率往往决定于某项操作的瞬间。因此不仅要求急诊护士有敏捷、快速的反应和果断处理问题的能力,还要有精湛娴熟的操作技术。一要快,即动作熟练,手急眼快,干净利落,用较少的时间高质量的完成操作任务;二要准,即操作起来准确无误,恰到好处;三要稳,即动作轻柔,灵巧,有条不紊可使病人获得安全感;四要好,即质量高,效率好。娴熟的技术在急诊抢救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往往能为病人赢得抢救时间。
2、应具备良好稳定的心理素质
急诊工作充满风险,具有不稳定性,无规律性。面对突发事件,如自杀、他杀、酗酒、电击等,情绪稳定性差的护士可能心理准备不足,心理防线易被突然升高的瞬间压力所冲垮。若想在处理突发事件和抢救病人时处变不惊、泰然自如,就必须在平时训练中提高心理适应能力时刻作好处理突发事件的心理准备,把紧张的抢救变成得心应手的工作,以筑起稳固的心理防线。稳定的心理素质,有助于专业技能的正常发挥,同时在抢救中要注重病人的心理护理,改变以往急诊护士动手不动口的作风,根据病人的特点掌握与其心理沟通的技巧,反复说明情绪对疾病的影响,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气氛,帮助病人自我放松,积极主动配合治疗。
3、应具备四种意识
一是树立强烈的紧急意识。急诊的特点突出一个“急”字,作为一名急诊护士,必须要有“急”的意识。凡到急诊科的病人都是较重或危急的病人,急诊护理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和灵活的操作技能,善于处理紧急情况。接诊病人应在短时间内问清病史,首先从看、查,准确、迅速地评估病情。若有外伤,及时止血,临时包扎。心脏停搏、呼吸骤停是临床上最紧急的情况,如未能得到及时正确的抢救,患者将因全身严重缺氧而由临床死亡转为生物学死亡。相反,如能及时、正确地抢救,则部分生命可被拯救。二是树立责任意识。护理人员要热情为病人服务,具有高度责任心。在抢救和护理工作中,对待病人要态度和蔼、热情真挚、诚恳,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对病人一视同仁,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抢救中即使只有一线希望,就要付出最大努力,才能得到病人的信任和合作。应具有高尚的道德感和真挚的同情心。三是树立自我保护意识。急诊工作充满着风险,因此要求护士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各种高危性的操作业务不断增多,对病人机体的危害性增大,在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的情况下,向病人及家属说明操作的必要性和危险性,采取理解,给予支持,这样既成功抢救病人,又保护了自己。四是树立团队协作意识。急诊抢救工作是群体劳动,既分工又协作,工作目标是一致的,即抢救病人生命。在抢救危重病人时,无需下命令,大家齐心协力,能力互补,即成为高尚医德、浓厚的集体意识加精湛技术的医护战斗集体,时刻树立护士集体意识,培养她们的集体荣誉感和“集体”就是家的概念,使她们在情感,心理上互相依附,充分发挥非正式组织作用,在抢救病人的时候最大程度地发挥团队协作能力
4、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服务理念
人性化服务的理念是“病人第一,质量第一,服务第一”。护理人员要树立“尊重病人,关心病人,方便病人”的服务文化意识,实行“以人为本与全程服务”的行为准则。病人走进医院后,由于角色的转变、对环境的陌生、对各种诊疗器具的恐惧易使其在心理上产生猜疑、紧张、焦虑、不安,可采取相应的服务措施,消除病人负面情绪。尊重病人的生命价值,是开展人性化服务的内容之一,也是护理工作的要求。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及生存期望值的提高,护理人员首先要满足病人求生存、求健康的需求。在开展急救护理过程中,“不抛弃,不放弃”,尊重生命。
5、尊重病人个人尊严和隐私
维护病人的人格尊严和个人隐私,在病人入院时护理人员应立即接诊,主动问候,介绍自己的名字,住院环境和设施,礼貌的称呼病人。在检查、治疗、护理时不直呼病人的姓名或床号,应尊称病人的姓名和职务,并遮盖病人身体的隐私部位,减少暴露,护理危重病人时更应注意这一点,卧床病人大小便及一些特殊部位检查,应用屏风遮挡或安装吊帘,使病人处于相对封闭空间。人性化服务体现在护理工作中的方方面面,给病人做告知时,要合情合理,保证不给病人造成不良后果。
6、结语
“不抛弃,不放弃”,是急诊护理人员医德的突出体现,是对生命的尊重,是急诊护理人员对病人高度负责,不断提升职业素养的表现。同时,这种高度负责的态度与强烈的责任意识,也能增强护理人员工作自豪感。
参考文献:
[1]《急诊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郭静,中外医疗,2009年05期
【关键词】 中医; 皮肤性病学; 教育; 体会
How to improve education for dermatovenereology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AO Shentao
The Third Hospital, Beij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100029
【Abstract】The dermatovenerology in Traditional Chinese(TC) medicine is a branch of science which integrates ancient philosophy, natural science and clinical experience. Considering the present education approaches for dermatovenerology and the author’s personal teaching experiences, he makes the following six suggestions: 1. Multi approaches should be integrated in the class of TC dermatovenerology to enhanc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2. Teaching methods should be reformed to improve teaching efficacy; 3. Students should be motivated to foster self-learning ability; 4. Teaching of TC dermatovenerology should be closely connected with clinical practices; 5, On-line learning should be advocated to increase after-class learning activities; 6, Clinical internship training should be strengthened to foster the talents of the new era. As an educator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dermatovenerology,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more exploration, cooperation and efforts are needed to find a way suitable for the education for TC dermatovernerology.
【Key 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ermatovenerology; education; experience
中医皮肤性病学是古代哲学、自然科学和临床经验融合一体的经验科学,这也是中医学的学术特点,因此,中医经验(实践)便是中医得以继承和发展的核心。培养学生的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精通中医整体观和辩证论治,具有现代气息的中医皮肤性病学接班人。中医皮肤性病学教育应将传统师承教育方法有机地融入现代高等中医教育体系之中,不仅可扬长避短,优势互补,也是实施个性化教育,培养高质量中医皮肤性病学人才的有效途径。中医皮肤性病学是一门医学临床学科,是临床医学各专业的必修课,随着医学教育与经济发展、医学进步、社会医疗保健需求增长的同时,作为临床学科的中医皮肤性病学也面临考验和挑战。我国中医皮肤性病学高等教育(本科),目前仍存在以教师为中心、书本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缺乏自主性,学生毕业后难于与实际接轨,这些问题亟待解决。因此,探索适合本学科专业特点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显得非常重要,笔者根据当前的教学现状和临床中医皮肤性病学的教学经历,谈六点体会。
1 融合多元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目前国内外主要的医学教学方法包括:传统教学法即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lecture basedlearning,LBL)教学法、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法、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教学法、以案例为中心的学习(case- based learning,CBL)的教学法、问题导向式教学法以及临床路径(CP)、以文献为导向的自我学习(RISE)、标准化患者(SP)、急诊医学仿真模拟系统(ECS)、问题-讨论-指导(PDG)式、多媒体等辅助方法。中医皮肤性病学在总论时,首先会遇到一系列的全新的概念和无法想象和推断的临床表现,即皮肤病损害(皮疹)。皮肤病的表现离不开皮疹,而皮损的表现又是多种多样、变化万千,通过认识皮疹的形态特征、分布特点和演变过程来认知疾病,因此在总论的学习中,采用传统教学法即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lecture basedlearning,LBL)教学法,以大班课形式集中系统地讲授本专业疾病的基本概念、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使学生对疾病先具备总体的认识,基本的皮疹掌握了,各论的各种皮肤病就是皮疹的量化和细化。在这个阶段, 采用了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法,即采取病案讨论式教学,即展示一些皮疹表现和介绍简单病历后,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把问题逐一讨论,一一解答,在教学过程中加入指导、启发、讨论。通过这种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能够培养学生学会从多角度、多层面、多方位来分析病情,养成科学的临床思维习惯,启发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临床实际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从而锻炼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改进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中医皮肤性病学是一门很直观的学科,主要通过视诊形成感性认识,再通过形象思维得出诊断。多媒体教学方法的积极使用,还使得同样一堂课给予学生的信息量是以往的几倍,每堂课灌输的内容很多,极大地丰富了教学信息,优化了教学结构,克服了传统的粉笔加枯燥的板书的课堂沉闷气氛。在多媒体教学制作课件中增加部分动画内容,帮助学生建立临床表现与病理改变紧密联系的概念,使学生易于理解。作者从皮肤性病学图谱中、互联网中以及本科室在临床实践中收集的典型病例中选择了大量高质量的图片,向学生展示,包括模式图、临床和病理图片,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动态环境,为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形象的表达工具,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典型病例给予讲解和启发式引导,从而培养了学生们的观察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同时在课件中运用一些简明的表格,对知识进行横向联系和综合分析,如湿疹、神经性皮炎和接触性皮炎的对比等等,使学生对疾病的特点理解得更加深刻,锻炼了学生们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3 改进教学技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教学中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努力学习教育理论,多听别人的课,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一套独特的教学技巧。由于中医皮肤性病学的专有名词、概念和术语较多,如原发皮损和继发皮损等的鉴别,学生初始学习时一般难于区别,就在授课的时候注意引导学生理解这些原发/继发皮损的概念,采用形象、生动、自然的比喻,例如猫眼疮(多形性红斑),做到深入浅出、浅显易懂,应用逻辑推理、实物比喻、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对比教学等各种教学方法,增加直观教学手段,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大量的临床信息和数据,采取病例讨论分析,录像教学,专题讨论,总之,让教学气氛活跃起来,以学生听明白和理解为原则,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这样的教学才是行之有效的。
4 强调中医皮肤性病学与临床学科的相关性
中医皮肤性病学是一门与多学科存在密切联系和相互渗透的临床医学学科。这样一个特点,就要求在授课时,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和综合素质,对于与之相关的基础医学学科以及各临床学科的主要相关内容应比较熟悉,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接近临床的内容更多一些,使教学内容更具有连贯性,从而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提出一些综合性的题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培养学生对医学的兴趣,使学生注重了解本学科在医学中的重要意义;皮肤是人体内脏器官功能的一面镜子,因此皮损要注意与系统疾病的联系,切忌单纯看到皮损局部而忽略整体,例如恶性肿瘤患者可以以皮肌炎、副肿瘤性天疱疮、泛发性带状疱疹及皮肤骚痒等皮肤疾病或症状为首发表现,此时如果对皮肤症状保持高度警惕,就可早期发现内脏肿瘤,提高临床诊断水平。
5 开展网络教学,增加第二课堂
中医皮肤性病学是一门理论性强且突出形态学特点的临床学科。医学生除了在有限的时间内了解掌握皮肤性病的病因、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特点、治疗原则等理论知识外,皮肤性病的皮疹形态学特点是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因为各种疾病的诊断和鉴别都离不开皮疹的形态学特点。尽管目前的教学安排,已精简大课学时,提高临床见习的比例,但本院中医皮肤性病学教学总时数仅有80学时,且皮肤病病种及就诊人数受季节影响大,学生在临床见习中并不能见到教学大纲所要求的病种的典型病例及部分病种的多形态皮疹,因此开展中医皮肤性病学的网络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它主要包括网络皮肤性病学课程、个性化答疑辅导、师生交互式探讨、皮肤病与性病教学素材与图片库、皮肤性病学期刊文献数据库、皮肤病与性病视频演示等内容。这些内容不仅提供了虚拟的教学空间,而且转变了教育观念,开拓了师生视野,优化了教学资源;同时增加典型病例讨论、课题研究、社会实践等不同形式的第二课堂,以补充第一课堂教学的不足。例如在社会实践中,我们走向小区开展医疗咨询、皮肤美容、护肤选择和性健康教育系列讲座等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熟悉社会,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增强了同学服务于社会之能力。
6 抓好临床实习阶段的教学,培养新时代的人才
注重基本功培养,加强专业技术学习。临床技能操作是临床实习的关键,是医生的基本功,是培养合格医学人才的基础。在实习生进入医院后的前几节大课安排“病历书写”、“处方书写”、“皮肤科换药”、“手术室无菌隔离制度”等,让实习生必须掌握,对他们将来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至关重要。在他们刚刚进入临床时,给他们一个规范、明确的指导,以病历书写为例,病历书写的质量直接影响正确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是临床工作重要的基本功。在病历书写中,严格要求每位实习生认真、正确的书写病历,字迹要清晰,格式规范正确,收集病历全面、真实,体格检查细致准确,杜绝错字、掉字、缺页和涂改出现,特别要求使用书面用语,文字通顺,文理通畅,最后修改处不得超过三处。实习结束时本科生交二份大病历,研究生交六份大病历,同时进行“皮肤科换药”的操作时间不低于临床实习的六分之一,并将对实习生进行临床技能考核,将成绩纳入实习考试总成绩之中,这样要求对实习生既是压力也是动力,有利于培养新时代的人才。
重视思想教育,树立良好实习风气。在每批实习生进入临床实习之前,都坚持进行入院前教育。在宣读制度、强调制度的同时,加入了“实习生仪表和礼仪”、“院内感染知识”等内容,并列举出过去实习生最容易犯的错误事例,并将这些典型事例所产生的严重性、不良后果和处理办法告知他们,用事实来警示他们、教育他们,使他们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遵守规章制度的重要性,引导他们走稳走好进入社会前的关键一步。
总而言之,作为中医皮肤性病学的教育工作者,深感工作任重而道远,只有不断探索、改革,适应当前形势的变化,不断努力进取,向同仁学习,才有可能找到一条适合皮肤性病学教学特点的教学之路,为培养新时代的人才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何黎,龙庭凤.皮肤性病学教学改革探讨[J].昆明医学院学报,2007,3(10):98.
2 王茹.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05,6(26):619.
3 孟繁铭,等.整合教学方法,优化外科教学结构[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3,3(16):258.
[关键词] 全科医师培训;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 R19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6(b)-0159-04
全科医学在欧美很多国家被称为家庭医学,起源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1]。全科医学于20世纪80年代末引入我国,其发展和建立基于我国国情,是为实现国家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至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普及和发展。但由于我国的全科医学与社区卫生服务事业开始时间较晚,一直以来存在对全科医学观念及认知上的偏见,所以目前我国全科医学发展中仍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本文旨在分析医师规范化培训中所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及对策,以促进我国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良性发展。
1 我国全科医师培养现状及存在问题
自1999年我国全科医学教育全面启动以来,通过十几年的探索与实践,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一直处在不断发展、深入的调整过程中,目前我国全科医学教育体系初步形成,“六位一体的功能”和“三基训练”初见成效,医务人员、患者对社区全科医学有了一定认识。随着政府对全科医师培训加大管理投入,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全面推行,准入制度和执业注册及规范化培训师资队伍都应运而生。然而,在我国全科医学的快速发展的背后,诸多问题同时凸显,现总结如下:
1.1 全科医学认识不系统,全科制度尚不完善
我国长期以来对全科医学、全科医师缺乏系统的认识[2]。我国全科医师制度尚不够完善,准入及执业注册制度因为各地区发展水平的差距也并不统一,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模式。对全科医学的认识在医学界和整个社会还不普及,更谈不上深刻。我国全科医师培训工作尽管经过了多年的实践,目前与欧美国家完善的培训体制依然存在较大差距,具有较大的上升空间。
1.2 全科医学重要性不明确,全科学员培训态度消极
全科医师对全科医师培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2010年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对辽宁省沈阳市、建平县及浙江省舟山市目前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站工作的268名全科医师进行问卷调查显示,在建平县认为培训对实际工作有很多帮助全科医师比例为50%,在沈阳市和舟山市,认为培训有一定帮助的全科医师比例也仅为50%[3]。此外,浙江省曾开展一项全科医师培训学员对社区卫生服务影响因素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37.3%的学员认为,自身存在对全科医学重要性认识不足的问题,并已成为影响自己参加全科岗位培训积极性的第一要素[4]。还有调查显示,约20%的全科医师学员不愿向他人推荐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对待培训态度较为消极;造成学员对全科医学发展前景普遍不乐观的因素很多,主要为现行医保体制、居民的传统观念、全科医师收入待遇以及日后的继续教育等问题[5]。
1.3 全科培训领导重视不够,培训实施上级监管不严
某些地区尚存在领导对全科医师培训不重视、不支持的情况。浙江省卫生厅在2008年对该省乡村卫技人员的一项检查和调研中发现,某些地区领导未能准确强调全科医师培训实施重要性,存在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4]。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为部分培训相关管理人员及教学人员自身素质不高,对全科医师培训以及社区卫生服务功能的认识不足,责任心不强。这些因素直接导致了培训实施过程中监管不严、培训质量差的现象,也导致培训学员对全科医师培训的重视度下降,对全科医师培训的认识产生偏见,从而对参加培训产生一定程度的抵制情绪。
1.4 全科医师待遇普遍不高,激励保障机制尚不健全
全科医师待遇较低,职业发展不够明朗,缺乏有效激励机制及保障制度,导致我国全科医师严重短缺[3]。全科医师对目前岗位不满意的原因较多,包括工资待遇低、患者数量不足、职称晋升不顺利、业务水平不能得到快速提升等。换句话说,全科医师待遇和职业发展问题正妨碍着全科医学的发展,也影响着培训的顺利高效开展。全科医师职业发展及待遇得不到应有保障,确保医学人才愿意加入全科医师队伍也必然将成为一句空话。此外,我国全科医师短缺的原因还包括,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出来的“正规”全科医师中有相当一部分并没有留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工作,而转向选择去待遇更高、职业发展更好的综合性医院工作。
1.5 全科师资队伍数量短缺,全科师资质量尚有不足
在我国全科师资流失严重,缺乏质量较高的全科医师培训师资队伍,缺乏统一规范的全科教学模式[6]。全科师资数量、质量上均存在不足。目前全科医师培训中,具备全科医师培养理念的教师队伍建设不够健全,大多为来源于专科临床科室的专科医师,而通过规范全科医师培训过程培养出的全科医师的流失,更加不利于后续全科师资力量的可持续发展。
1.6 全科医师基地发展不一,全科轮转模式尚不成熟
全科医师培训基地发展参差不齐,多数医院并没有成立单独的全科医学科,临床基地及社区基地培训衔接尚存在一些问题,培训规范及轮转模式等尚不成熟。目前全科医师培训多采用临床培训基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这符合我国目前国情,具有一定科学性,但临床基地与社区服务中心之间多存在沟通不足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科医师培训的成效。
1.7 全科培训内容实用性差,培训模式与工作内容脱节
全科医师学员认为培训内容与日后具体岗位需求存在不适合之处。在一项研究中显示,住院医师反映3个月的理论课学习时间过长,与临床实践培训脱节;在临床基地科室轮转期间很少运用全科医疗的临床思维分析和处理问题,容易忽视全科医学专业技能的培养;社区实践部分的培训内容和要求不够细化,缺乏在全科医学科轮转期间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在培训内容方面,住院医师希望接受全科医学概论、急诊医学理论与技术、各科临床实践技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慢性疾病防治与管理、常见病和多发病的治疗、识别急危重症疾病的能力等方面的培训[7]。
1.8 全科培训教学设置不健全,全科医学核心地位难以体现
全科医师培训的教学设置中并未将全科医学作为核心凸显。培训课程设置中,全科医学的核心地位不够突出,可能有以下两个原因:一是培训师资多来源于综合性医院专科科室或者专科医院,平时这部分师资力量从事的均为专科医师工作,对于全科医师工作以及带教经验不足,从某种意义上说,培训呈现出“专科医师培养全科医师”的奇怪现象;二是至今尚未有规范的全科医师培训教材,目前全科医师培训中多数使用的相关教材为从专科教材中截取编成的,编写这些教材者也是从事专科临床工作的专家及老师,甚至培训中会直接使用相关轮转科室的专科教材。
总之,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尽管目前认为全科医师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具备包括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医疗、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六位于一体”的综合功能,但这一功能仍然比较概念化,落实到具体实施操作层面,至今尚未建立起社区卫生服务模式以及全科医师的标杆,“六位一体”的功能也暂时不能完全体现[8]。
2 相关建议及对策
2.1 健全全科医学体系,提高全科医学地位
2010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委联合印发《以全科医师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明确提出3年内培养6万名全科医师,并对3万名本科医学毕业生进行全科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目标任务,这可以表明国家对全科医师培训的高度重视。目前社会及民众对全科医学认识不足,这与我国国情密切相关,我们应建立起一个完善的全科医师培训体系,包括人才评价、培养、职业生涯发展等在内,更加规范、合理、系统、科学的全科医学人才培训体系。在这一体系下,全科医学或者全科医师在社会上的合理价值必然会不断凸显,全科医师对社会的贡献也会不断被社会民众所认知并给予回馈。当得到民众认可和需要时,全科医师这一职业也将不断发展普及,依靠市场的力量,全科医师的待遇等问题也会不断解决。当然,这一体系的建立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需要政府、社会以及医疗体系的多方支持与努力,尤其是需要现有的全科医学岗位人员的不懈坚持和不断成长。
2.2 完善培训规章制度,培养全科服务人才
全科医师培训不是权宜之计,更不是短期行为,绝非是讲几次课就可以完成的。全科医师培训必须遵循医学教育规律,必须有稳定的培养模式及完善的规章制度。制度本身具有激励性和约束性,没有制度工作搞不起来,我国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制度建设,在完善相应的管理规章、准入许可制度、考核、培训、薪酬等各单项制度的同时,关键在于要使制度的约束性内蕴于各项制度环节之中,用制度的力量来保证质量,使制度真正发挥作用。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完善不仅仅属于制度建设的范畴,同时也涉及到社会公众的普遍认可。目前迫切需要结合社区基层卫生人才现状,强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以目前推行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为基础,将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放在首要地位,不断创造适合全科人才培养的政策环境,从而逐渐建立起一支服务能力较高、社区居民较为信赖的社区全科服务人才队伍。建立全科医师制度是一项重大改革和制度创新,有助于缓解“看病难”和“看病贵”的问题,建立全科医师制度势在必行。
2.2.1 准入许可制度 全科医师和培训基地的准入许可是衡量和保障未来全科医师质量的关键,是医师从事社区医疗执业活动的法律依据。在建立完善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同时,应与相关部门对全科医师的准入制度加以重视并达成共识,建立步伐统一的全科医学专业执业注册规定和准入制度,加强专业注册的跟踪监管,真正做到全科医师准入许可制度的完整性、严肃性和规范性。同时,也应不断完善全科医师任职资格制度,用制度的方式逐步引导社区医生向全科医师方向转化,并鼓励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毕业后,选择去全科医师培训基地进行规范化培训,从而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全科医师[9]。
2.2.2 培训制度 目前来说,我国的培训制度体系本身并不完善,而确定规范统一的培训制度有利于集中优势整合资源,提高全科医师的素质和临床技能。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全科医师将成为我国的社区卫生服务的主力军,这个队伍将会越来越大。加强基层医疗人才队伍建设便成为重中之重。在培训内容上方法要全面,重点要突出,重视实践能力和强化岗位制度,更新学员在常见病处理和重危患者处置上的工作理念,对一些多发病和需紧急救治的科室轮转时间可延长,锻炼其全面救治的能力,多开展专题讲座讨论和小讲座,从而提升全科医师队伍水平和社区卫生机构服务质量。要规范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培训过程管理,重视培训效果的评估,通过调查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培训计划和教学大纲,并注意学科间知识的衔接,使学员达到职业道德、基础理论和临床技能考核标准。同时,加快正规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的步伐,使之成为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后备主力。
2.2.3 薪酬制度 薪酬制度是较为敏感的一个环节。全科医师建设为什么如此缓慢,因为目前我国全科医疗理念还不完善,与临床医师相比全科医师地位低待遇较低。逐步改革实施合理有效的薪酬制度是全科医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一套薪酬制度设计得是否合理,有两个衡量标准:一是具有稳定性,使工作人员有安全感;二是对外具有竞争力,能吸收优秀人才。我国全科医师薪酬制度的设立是为了保障全科医师能得到合理的收入,创新全科医师的激励机制有助于合理薪酬的实现,比如家庭医生的逐步推行,可以签约居民并提供约定服务,同时按照年度或季度收取服务费。同时,最关键的是,政府应尽快出台提高全科医学规范化培训学员经济待遇的相关政策,培养一批用得起、留得住的社区全科医学人才,从而有效防止逆向流动,促进全科医学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建立有效的薪酬制度是保障全科医师队伍发展壮大的关键,要吸引优秀人才进入全科医师队伍,增加职业吸引力,必须在薪酬上有一定的竞争力,这对增强社区的向心力、保证全科医师队伍稳定增长有着重要作用。
2.3 建立优良师资队伍,保障培训高质发展
以全科医学为思路的教师队伍,是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指路人,可以说,其素质和教学水平将影响着全科医师的培养质量。原卫生部全科医学培训中心对全科医学培训师资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全科医学教育师资中,大学本科学历占67.3%,大专及以下学历占23.1%,硕士及以上学历的人数仅占9.2%[10]。这一调查结果与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中心所制定的全科医学师资标准相差较远。此外,全科医师培训师资流失较为严重,对接受过全科医学培训中心培训的全科师资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在原卫生部全科医学师资培训的学员之中,仅有41.7%学员在培训结束后仍然从事全科医师培训相关工作[11]。在新医改的今天,全科师资队伍培养和建设必须立足于实际,建立规范的师资认证标准、考核制度,制定全科住院医师带教师资准入制度及遴选标准,保证师资队伍的质量;树立带教师资的全科医学理念,提高师资教学能力、带教意识,规范全科医师医德医风的评价认证体系,由此避免学员的水平不一;专科医院的带教师资必须先经过全科理念及全科诊疗模式的培训并通过考核取得全科师资培训合格证书,能理解全科医学与专科医学理念的差异,了解全科医师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功能及定位;制定以岗位责任与绩效为基础的考核激励机制和优惠政策,改善其工作环境和增强师资队伍的岗位吸引力;运用外部政策环境和内部激励机制相结合的方式来逐步改善师资队伍的学历层次,明确教学职责和管理责任,并举办各内容层次的全科医学师资培训班,创造一定的学术环境;对优秀全科医学师资提供出国进修、访问交流等学习机会,优先发展全科师资精英和导师,将人才培养落到实处,以提高我国全科医学师资培养的速度和水平,保证社区卫生服务健康快速地发展。在社区卫生服务一线的全科医学培训师资作用重大,他们是未来全科医师的学习对象和榜样,随着规范化培训学员的不断成长,全科医师师资也将越来越多。北京地区开展全科医师培训就有着一支德高望重、资历深厚并热心于全科医学教育的专家师资队伍,他们有着丰富的临床实践和教学经验,在编写全科医学相关教学大纲和教材、指导全科学员、培训全科师资等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2.4 促进培训交流沟通,强化培训基地建设
全科医师基地培训涉及到医院和社区两个部分,临床轮转由教学医院承担,实习由社区卫生机构承担。调查显示,全科医师培训学员认为临床基地和社区服务中心缺一不可。临床基地主要在于培训学员接触更多社区不多见的病种、病例,获得更多的技能操作机会。同时,通过临床基地的三级查房以及定期的业务学习,学员可逐步形成清晰的临床思路。而社区基地的培训则是为其以后的培训做准备,除了相关技能的学习也能加强与患者交流,学习医患沟通的能力。除了基地实践之外,全科理论学习应更偏重内容的实用性,使全科学员更为系统、综合、高效地学习全科相关知识。应加强各全科医师培训基地的交流合作,同一地区的全科医师培训基地培训水平存在差异,在我国急需全科医学人才的今天,各培训基地应加强交流合作,珍惜培训资源,改进基地教学方法。应加强临床培训基地与社区实习基地的交流与沟通,临床基地应加强对社区培训基地的督导工作。全科医师培训工作小组(由医院与社区领导共同组成)进一步明确职责,加强管理,进一步加强医院与社区的沟通协调,并对社区中心管理人员及师资队伍全科医生进行相关培训及交流,有助于社区基地明确工作规范,保证社区中心全科医师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11]。就目前而言,三级医院的专科分类过于细致,这对全科医师的培养不利,师资来源隶属不同的系统,这长久形成的专科带教观念使其要转变是很难的。全科医师的培养基地可以重点放在在二级医院建设,三级医院对其起着指导监督的作用。
另外,规范化培养全科医师是一项长远持久的培训体系建设过程,政府重视和财政支持是首要,财政不支持、没有投入,基地建设只能是空谈。将社区建设和全科医师队伍发展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稳定投入机制,合理设立专项资金,按照原卫生部制定的全科医师培训基地标准,加快完善培训基地的建设,这对保质保量地开展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至关重要。
2.5 改进原有教学手段,注重培训模式创新
全科医师培训模式以及教学手段必须要有创新。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以及相关网络资源,调动学员参训的积极性,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培训效率;集中组织更多全科理论培训,促进学员掌握全科医学最新的理论知识;不断加强实践技能训练,在重视理论的同时更不应放松对实践技能的培训,通过培训,不断提高其防治社区常见病、多发病和解决社区常见健康问题的能力;集中开展全科医学岗前培训,使学员对全科医学有更清晰的认识,为高质量完成培训奠定基础;与继续教育结合,全科医师相关理念及思想应纳入医学继续教育中,让广大医师不断了解到全科的意义;与职称晋升等挂钩,在全科医师晋升职称时,应尽可能将关注点放在其全科理论及诊疗能力上,对其学历、科研水平相对降低要求,以培养出能真正满足基层卫生服务需求的全科医师。
教学手段的和培训模式的创新需要带教师资和管理人员理念的不断改进,比如2010年上海市[12]便针对住院医师培训管理人员及师资队伍展开一系列培训,各医学院校和培训医院相关人员参加了培训,对于改进培训管理人员管理理念及师资带教理念意义重大。这种方式在目前已经得到推广并应用于全科医师培训过程中,值得进一步加强。
综上所述,全科医学理念内涵丰富,有着很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全科医学体系的建设不仅仅是完善全科医师规范化培养的各项制度,还与建立优良的全科医学师资队伍及建设、完善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基地医院和社区等关系密切。相信随着我国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相关研究将会不断丰富、完善,全科医学体系将为居民的健康保障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戴玉华,乌正赉.全科医学和社区卫生服务在我国发展的历史、现状和展望[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1,22:99-102.
[2] 廖庆伟.“专科助全科“加快培养全科医师[J].中国全科医学,2004,7(7):1023.
[3] 施萍,吴静雅,付肖冰,等.建立全科医师制度意见的调查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4):362-366.
[4] 李勤.浙江省全科医师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09,7(6):569-572.
[5] 单炯,赵洁,刘瑜婕.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回顾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4):353-355.
[6] 门寒隽,韩建军.当前我国全科医学师资队伍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全科医学,2006,9(3):185-187.
[7] 杜改燕,齐殿君,王爽,等.全科医学住院医师培训实施方案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10):1109-1111.
[8] 沈国星.全国医师岗位培训工作的几点体会[J].中国全科医学,2005, 8(8):1048.
[9] 顾国煜.我国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现状和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7,5(4):317-318.
[10] 迟宓宓,郭爱民,路孝琴,等.中国全科医学师资准入要素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05,8(1):9-11.
[11] 王敏,王家骥.广州医学院开展全科医学教育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全科医学, 2005,8(9)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