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特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习语 文化 差异 翻译
一、引言
语言是文化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保存文化、交流文化和反映文化不可获缺的工具。同时,文化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特征,包含着语言,并影响着语言。习语堪称语言的精华,习语的翻译与其丰富多彩的文化来源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中西不同的地理环境、历史背景、和生活习惯及其各自文化作品中产生了大量的习语,而这些习语也反映了各自的文化差异。本文试从地理环境、历史背景、及社会生活几方面入手,探讨和分析文化因素对汉英习语翻译的影响。
二、起源和特征
汉语和英语是两种高度发展的语言,在语言文化发展的进程中,产生了大量的习语。习语,idiom,源于希腊语idioma和idiomatiks,是人民长期沿袭使用的、结构基本固定的短语或短句。其结构紧密、意义精辟,是从语言中提炼出来的特殊成分,也是该语言修辞手段和文化积淀的集中表现。习语是语言的精髓,由许多社会和文化关联因素构成。习语在反映文化特征方面显得尤为典型,富含大量的本土文化和观念,包括谚语、格言、名句、成语、俗语、典故、歇后语及俚语。有些习语与东西方不同的环境有关,有些源自文学作品,有时,生活习惯也反映在习语中。
三、文化特征及其差异
总的来说,中国人偏好形象思维,而西方人偏好抽象思维。汉语习语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并折射出东方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中国人注重对事物的直观把握,语言的表达具体生动,因此在汉语中有许多鲜明的形象,如:“杯弓蛇影”。中国人尊重历史,看中对前人思想和文化的传承,在习语中产生了大量的历史典故和民间传说,如:“太公钓鱼”。中国传统文化以均衡匀称为美,使得许多汉语成语结构对称、音律协调。而西方人注重逻辑思维,这就使得英语非常严谨和理性,如:汉语习语“说曹操,曹操到!”而在英语中却难以被理解。
(一)地域因素的影响
地域文化是由所在地域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所形成的。地理及自然环境是一个国家、一种文明最表层的外部条件,它们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各个方面有巨大影响。“人并没有创造物质本身,甚至人创造物质的这种或那种生产能力,也只是在物质本身预先存在的条件下才能进行”。不同的地理位置造就了不同的文化与习俗,而不同的文化必定会对各自的语言产生不同的影响。
传统上,英国是一个岛国,人民在生产和生活中往往与海、水紧密联系,由此在语言上折射出不少海滨文化。中国是一个领土广袤的内陆国家,人们更加关注陆地。两种不同的文化很大程度上对其习语产生了影响。如:表示“浪费钱”,英语中表达为“spending money like water”,而汉语表达为“挥金如土”。在英语习语中,我们还能发现许多与船和水有关的习语。如:“To 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奋发图强);“All at sea.”(不知所措)。
许多习语鲜明地反映了各自的地域特色,往往拿特定的地域和事物来作比喻。要译好这类习语,就必须了解这类习语的比喻和特征。
如:不到黄河心不死 not to stop until one reach Yellow River
有眼不识泰山fail to recognize someone eminence,entertain an angel unawares
邯郸学步 lose one’s own individuality in imitating others
Take a French leave.不辞而别
shoot Niagara孤注一掷
Do as the Romans do.入乡随俗
(二)历史因素的影响
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文明历史中积累了大量精彩的典故;同样,世界其他民族也有大量精辟的历史沉积。现在部分习语就反映着中西古代的人名、地名,有的出自寓言和历史典故。其中的许多历史背景,字面翻译是无法被外国人所理解和接受的。若是加上许多的解释性文字,又失去了习语精粹的特点。对于这部分习语,我们在了解其历史内容的同时,最好的办法就是绕开其历史文化背景,译出其本意来。
Trojan horse 特洛伊木马(暗藏的敌人或危险)
as wise as Soloman 像所罗门一样聪明(非常具有智慧)
毛遂自荐 to volunteer one’s service (毛遂――战国时期人名)
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Like fish rising to Jiang Tai Gong’s hook-less and bait-less line-willingly play into someone’s hands.(太公――西周人名)
(三)宗教因素的影响
东西方文化在中,存在着极大的差异。西方人多信奉基督教,认为上帝创造一切,宗教多有“洗礼、教堂、上帝”等词。而中国人信奉佛教、道教,多有“玉帝、和尚、佛主”等词汇。
在中国文化中,宗教故事丰富多彩,如“开天”、“女娲补天”等。
例: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此话出自《西游记》,原是佛家用以告诫修行人要警惕外界诱惑的话。比喻正气难以修得,而邪气却容易高过正气。可译为:The more illumination,the more temtation.
例: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As long as I remain a bonze,I go to toll the bell.
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The monk may run away,but the temple can’t run with him.
在西方文化中,许多历史典故来源于古希腊和罗马神话及圣经故事。
例:You are just a doubting Thomas.You won’t believe what I tell you.
此句中的doubting Thomas源于圣经故事,Thomas是耶稣12门徒之一,生性多疑。后来,英语中使用doubting Thomsa表示多疑之人。理解了其中的文化内涵,我们可以将其译为:你这个人真多疑,我说什么你都不信。
例:Being a teacher is being present at the creation,when the clay beings begin to breathe.
基督教认为,上帝创造了人,而人来自尘土。因此,英语中creation指“上帝”;而clay指“上帝创造的人”。理解了creation和clay这两个词的宗教涵义后,可将原文译为:老师是创造的见证人,目睹生命呼吸成长。
例:Achilles’heel 阿喀琉斯之踵(比喻致命的弱点)
(四)习俗因素的影响
英汉习俗差异是多方面的,最典型的莫过于在对狗和马这两种动物的态度上。狗在汉语中是一种卑微的动物。汉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都含有贬意:“狐朋狗友”、“狼心狗肺”、“狗腿子”等。而在西方英语国家,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英语中有关狗的习语除了一部分因受其他语言的影响而含有贬义外,大部分都没有贬义。在英语习语中,常以狗的形象来比喻人的行为。
如:lucky dog幸运儿
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
top dog重要的人
相反,中国人十分喜爱马,用马来作比喻的词语,常有赞许成份,如:“龙马精神”、“马到成功”、“千里马”等。在西方文化中,马却被用来比喻低贱。
如:Beat a dead horse.事后诸葛亮
Bet on the wrong horse.看走了眼
五、结语
东西方文化中不同的文化浸透在各自的语言表达之中,只有深刻了解东西方文化个性的差异,理解语言中的文化内涵,才能避免错译、误译,使习语翻译真正起到文化交流的作用。翻译作为文化交流的工具,加快了国际间的交流,使很多的科学技术与科研成果能得到大家的认同,并得到发展,使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Eugene Nide说过:“就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译者的双文化功底甚至比双语言功底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起作用文化语境中才富有意义。”可见文化差异对习语翻译的影响不可低估。随着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不断发展,加强对语言文化差异的敏感度,是做好翻译工作必须认真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参考文献:
[1]Jeremy Munday.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M].London:Routledge,2001.
[2]陈宏薇.新编汉英翻译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3]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1.
[4]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5]江峰.实用英语翻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6]陈林.外国常用典故故事.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
[7]郭建中.文化与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0.
[关键词] 电影片名;文化差异;翻译;直译;意译;换译
电影身为被受众广泛接受的影像艺术,自其诞生之日便以其绚烂夺目的画面征服着一代又一代观者,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世界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电影又被赋予文化使者这一崭新的角色,成为世界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域、风土、民族的差异,往往造就电影自身浓郁文化气息的形成,影片的片名如同一部电影的窗口,自然亦赋予诸多文化色彩,宛若一双奕奕明眸,光影处眸子的光辉,娓娓道来,令人遐想万千。如何确保在反映影片的中心内容的前提下,使用简练、独到的文字,将观众准确快速地领入影片所构建的影像空间,在电影片名翻译时首先要考虑电影片名本体存在的文化语境。本文自中西文化关系及其差异切入,深入探讨文化差异对中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作用和影响,提出建设性与实践性并存的片名互译方法、技巧。
一、电影片名翻译特点
鉴于东西方文化间的差异,电影片名的翻译工作并不是一如想象般,唯有精确表达英文电影名所要传递的深层影片内涵信息,方可构成合理、有效的翻译行为,进而在确保正确的基础上明确传达电影内涵,最大程度地保持电影名称与内容的一致性。在对电影名翻译的过程中注重源语的含义与原片内容的同时,更需关注源语及译入语中所涵盖的文化信息,应严格忠于原文的语言文化特征。否则翻译出来的影片名称将会在文化内涵上与其电影本意相去甚远,令受众迷惑不解,故而丧失文化传播的意义。鉴此,对于电影名所承载的本国文化内涵的了解与否直接影响到电影名翻译的正确率与准确度。
二、文化差异对电影片名翻译的影响
介于东西方语言文化的差异,其产生的某些文化意象也是不等值的,势必直接影响到影片自身美学价值与商业价值的体现。实践层面上,电影片名的翻译处理可被视作文字、词语或短语间的线性罗列,倘若从宏观视角,不如说是东西方两大文化的交融。以《卧虎藏龙》为例,假若直译,其译名将是 Crouching Tiger,Hidden Dragon。在传统文化中,虎、龙作为中华民族的权利、力量的象征,已经被世人广泛接受。龙则更是权力、尊严的象征,与“龙”字相关的词语多数皆为褒义的。将“ 卧虎” 译为 Crouching tiger无可厚非,因为中、英文中 tiger一词的外延义相同,但是将“藏龙” 译为hidden dragon则会令英语区国家受众产生相当的抵触情绪。因为在英语文化体系中,龙是邪恶的象征。鉴于这种文化意象的错位现象,以 Roaring Lion取而代之无异于一种上上之选,因为英文中雄狮除了象征着力量外,也是权力、 威严的代名词。同时“Crouching Tiger” 与“Roaring Lion”都采用现在分词,动态感极强,极其适合表现动荡不安的江湖,音韵上也较为和谐美观。
三、西方文化对片名翻译的影响
较中国剧作家,西方剧作家更为热衷于通过心理等细致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注重人格的完整性与人性的独立性的表现,致力于在典型环境中凸显典型人物的典型性格。因而不难发现诸多影片都直接以主要人物的名字命名,这样既直观又明确,如:Pygmalion、Rebecca、Hamlet、Ghost等。如电影American Beauty,其中文名被译为《美国丽人》或《美国美人》,令大多看过电影的中文为母语的人都大为不解其名称何来,因为电影内容与片名似乎毫无关系。事实则不然,American Beauty是一种玫瑰花的名字,而不是“美国美人”的意思。由此足以见得,对东西方文化内涵的正确理解直接影响了电影译名的准确率。作为翻译的基础,为接下来将英文电影转化为吻合中文母语国的受众接受心理打下坚实基础。
四、中国文化对片名翻译的影响
西方文化体系下重物质,轻人伦,描写竭力追求尽善尽美,恐有所失,使用科学手段对文化进行解读。与之相较中国文化着眼于综合归纳;重人伦,轻物质;从语言表现层面,重暗示,主张谨言慎行,较人文的属性特征令中国文化显示了其不同于西方文化的差异。这种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的差别最终集中在了电影片名之上。
纵观诸多电影的中文命名不难归纳出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灵活运用诸多成语、四字词及其他修辞手法,囊括句式、辞藻之美。四字句灵动流畅,形式美观,特色鲜明,在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文的辞藻与意蕴的同时,深刻地传达了中文形式之美。如此实例众多,如The Age of Innocence――《纯真年代》,Bathing Beauty――《出水芙蓉》,Shooting First――《先发制人》,The Italian Job――《偷天换日》,Moonlight――《披星戴月》,Dances with Wolves――《与狼共舞》,Man in Black――《黑超特警》等。这些译名通俗易懂、雅俗共赏,在忠于原文的基础上充分传达原文的思想意境。
其次,动词及动词词组的巧妙搭配,为片名增添几分动感与感染力。如《十面埋伏》《独自等待》等。
第三,片名富含诗意,富有艺术气息。如《像雾像雨又像风》《大红灯笼高高挂》《红玫瑰白玫瑰》《金粉世家》《一帘幽梦》等。鉴于中国文化的内敛气质,中国影片在命名上多归为朴实淡雅,如《绿茶》《子夜》《伤逝》《推手》《喜宴》等。
五、 电影片名的翻译策略与方法
如何协调好翻译中东西方文化差异呢?具体有两种方法被经常使用:“异化”( foreignizingmethod)与“归化 ”( domesticating method)。异化法要求译者向作者靠拢 ,忠于原作的表达方式充分传达原文的内容,保持原文的语言习惯及文化间差异所产生的理解错位;归化是文化差异化解的主要途径,归化法要求译文在文化积淀与语言习惯上,力求极力吻合中文的行文规范、中国的文化习俗、受众欣赏习惯、逐步淡化原文感、强化译文的可读性。并且电影片名具有相当的商业广告价值,其目的在于触发受众的行动进而对价值观产生影响,为此电影片名的翻译往往将目的语言与受众置于首要地位,规范性的翻译无疑可以俘获广大影迷的兴趣。
一如文学翻译般,电影片名的翻译中亦有不可译的情况存在。承认其有限可译性的同时,积极探索有效方法加强文化衔接,潺潺溪水般的情感、智慧与思想的碰撞是人类拥有的共同财富。为了促使文化交流达到充分和准确的目的,电影片名的翻译工作不可简单化地采用归化或异化的单一翻译策略,应依据各电影片名实际情况,参照文体类别以及翻译的目的和功能,结合两者特点取长补短,最大程度地吻合目标语文化的主流价值观,迎合译入语受众的心理与文化需求。尽可能关注原始语言和文化意象。具体的可操作性翻译技巧可归为以下三种:直译法、意译法和换译法。第一,直译,即不考虑过多文化差异时电影片名的最佳译法。音译法也视作直译法中的一类。此类电影众多,如:Beauty and the Beast――《美女与野兽》,Pride and Prejudice――《傲慢与偏见》,Brave Heart――《勇敢的心》,Roman Holiday――《罗马假日》,Lion King――《狮子王》,Sleeping Beauty――《睡美人》,Sound of Music――《音乐之声》,等等。倘若电影片名是人名或者地名时,直接采用音译。如Ryan――《瑞恩》,Jane Eyre――《简•爱》,Chicago――《芝加哥》,Romeo and Juliet――《罗密欧与朱丽叶》,Harry Potter――《哈里•波特》等。
第二,当直译的方式已经无法准确表达影片内涵的时候,若某些电影片名涉及东西方文化差异,蕴含深刻的文化意蕴,则需依据电影的情节对原名采用意译的方法。进行意译时,要同时考虑到目标语的表达习惯及译入语国受众的价值观与审美观。设想,电影Seven,讲述天主教中有七种死罪,然而一场离奇的连环杀人案,受害者都是死于这七宗罪其中的一种。倘若将其直译为《七》,则未免让观众感觉空洞,甚至无法领会其含义。翻译为《七宗罪》,则避免了中国观众由于西方宗教历史文化背景知识的缺失、地域文化差异而引起的迷惑。诸如此类的事例众多。如:Sleepless in Seattle――《西雅图不眠夜》,The Net――《网络情缘》,Once Upon a Time in America――《美国往事》,Home Alone――《小鬼当家》,Oliver Twist――《雾都孤儿》,Hamlet――《王子复仇记》,《大腕》――Big Shot’s Funeral等。
第三,如若直译和意译都不能充分地传达原片名的信息和意图时,采用换译的方法就成了上上之选。换句话说,就是彻头彻尾地改变原电影片名,依据电影内容和主题用另外的完全不同的名字予以替代。例如,《投名状》――Warlords,《不见不散》――Be There or Be Square,《霸王别姬》――Farewell,Top Gun――《壮志凌云》等。
六、结 语
电影作为一门视听综合艺术,电影片名的翻译直接影响到观者对于影片本体的理解与体味,甚至可以称之为翻译艺术,是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是国际间信息传播的纽带、重要途径。一部影片的优秀译名不单单是语言间的简单切换,更是文化间融合的充分体现。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是绝对不可忽视的。真正理解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进而创造性地融合,是成功译名的坚实基础。加强对文化内涵的重视程度,努力克服翻译过程中语言的障碍,才能真正实现文化交流的意义。所以,翻译片名需多方考虑,注重多方因素。
[参考文献]
[1] 王东风.归化与异化:矛与盾的交锋? [J].中国翻译,2002(05).
[2] 吴源.英文电影名翻译中的双文化现象 [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7(04).
[3] 贺莺.电影片名的翻译理论与方法[J].外语教学,2001(01).
关键词:东西方体育文化;间性;特质;同质;变迁
中图分类号:G 80-054 文章编号:1009-783X(2017)03-0213-04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By 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 and logical analysis, based on analysis of three main viewpoints of differences, homogeneity and fusion concept between modern Chinese and western sports cultur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nter-sexuality of Chinese and western sports cultures. It is concluded that nature is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sports culture sense of value, homogeneous provides the platform for dialogue and exchange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sports culture, that change is the norm of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and western sports culture, and that it must reflect the change and guarantee the stability of the quality.
Keywords: eastern and western sports culture; inter-sexuality; nature; homogeneity; change
按照季羡林先生的观点,世界共有4大文化体系:中国文化体系、印度文化体系、阿拉伯文化体系、西方文化体系。前三者合称东方文化体系,后者可称西方文化体系。关于东西方文化的关系的论争从近现代以来一直存在。20世纪30年代起,张岱年就试图在理论上彻底驳倒“全盘西化”论。他主张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肯定中国文化的独特性。他认为:对于近代中国而言,中西学术的会通成为了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同时,民族间的差异是长期存在的。中西文化交流的加强并不能消除中西文化的特点。 在吸取西方近代文化的先进成就的同时,更应努力发扬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1]。尤其批驳了把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完全对立起来,在理论上是错误的。传统文化除了有阶级性、时代性以外,还有人类性和超时代性的一面。这种人类性和时代性的内容,决定了文化的历史继承性和连继性。中国文化虽然在近代落后了;但是,中国文化作为世界文化的一种重要典型,它独立发展,源远流长,不仅在历史上有其独特的贡献,在今天乃至未来仍有它深厚的民族性基础和坚韧的生命力。中国文化不仅不会被淘汰,相反,只要中国人民敢于正视自己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中国古老的文化传统的根干上就一定能开出现代化的奇葩[2]。
中国与西方体育文化是中西文化在体育层面上的体现,中国与西方体育文化的关系一直是学界存在较多争论的议题。关于中国与西方体育文化的关系,主要存在3种观点:差异观、同质观和融合观。
差异观观点认为中国与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表现在:中国传统体育植根于农耕文化,西方现代竞技体育根源于工业文化。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主静,强调情感,主张内敛;西方体育文化主动,强调理性,主张竞争:这2种文化具有明显不同的文化特征[3]。这种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从文化根源上讲,中国与西方体育文化是人类文化的因子,是中国与西方文化在体育层面上的不同体现,是不同民族文化和地域特征共同影响的结果。
在中西体育文化差异观的基础上,有专家在差异中寻根溯源,尝试在表象差异的基础上寻求二者的同质关系,提出了中西体育文化的同质观。同质观主张中西体育文化同根同源,只是处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是发展先后的关系。主要观点在于:1)从文化根源上说,西方体育文化同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一样都诞生于农耕文明;2)中西体育文化的不同表象是由于二者处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是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所表现出的差异;3)这2种文明是人类文化同一形态在不同阶段发展的不同产物,是同质的,而非独立的不同的文明主体[4]。
20世纪初期,中国社会出现了深刻变化,、使中国的思想文化发生了巨大变革。一些知识分子对西方思想和先进文化进行了深入研究与大力倡导,作为西方文化重要形式之一的现代体育活动也开始逐渐传入中国。这些西方现代体育活动的传入与发展,一方面打开了中国面向世界体育的大门,另一方面也对在中华大地上土生土长的中国传统体育文化造成了强烈的冲击。双方的碰撞和交锋促使更多的人冷静地思考中西体育各自的长处和短处,于是中西体育文化的融合成为学者关注的问题。卢元镇[5]认为: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是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动力。如果说一部中国的近现代史就是一部中外文化的交流史,那么也可以将一部世界的近现代史看成是一部东西方文化冲突与融合的历史。奥林匹克运动作为一种世界文化,对各民族文化具有强大的感召、同化、融合、兼容和统摄的能力。这些学者认为应大力推进中西体育文化的融合,西方体育给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带来了现代因素,与此同时,中国传统w育文化可以使西方体育克服自身存在的不足和顽疾,中西体育在融合中互补互惠,共同发展。
以上3种观点都有其合理的价值,却从未平息中西体育文化关系多方论点质疑的争论;而文化间性的提出,从一个新的角度,以更加客观全面的态度审视中西体育文化关系及各自的发展。
1 文化间性的几个核心概念
1.1 差异哲学
差异哲学源远流长,世界存在于差异之中。霍尔在《表征》一书中对差异作出了以下描述:差异是意义的根本,是事物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意义只有在与他者的对话和比较中才能生成。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而不同”理论不谋而合。 “不同”或是差异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本,但事物之间的差异和“不同”又不是毫无关联的,各种异质因素相互关联,即产生了“和”,“和”是事物之间相互关联、和谐互补的共生关系。“和而不同”深刻地揭示了众多异质因素共生存在又和谐共处的规律。
1.2 视域融合与交往原则
文化之g的对话既是自我视域与他者视域相融合的过程,也是当前视域与过往视域相融合的过程。在文化的对话和交往的过程中,必须保证平等与尊重2大原则。文化之间的对话与交流必须在平等的基础上,以相互尊重为前提,没有优劣之分,只有特性的各异。接触、对话、变迁,这是文化间性的体现,也是文化存在的常态。
1.3 与“多元文化”和“文化融合”的区别
对文化间性的定义,不仅仅是彼此的差异与相互关系,还必须厘清其余2个概念:“多元文化”和“文化融合”。“文化间性”不同于多元文化。多元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和政治环境中被定义的,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澳大利亚和加拿大为避免移民与当地人发生冲突而采取的政治策略,也是美国在消除种族差别的政策失败后所采取的政治文化策略。“多元文化”提倡不同文化传统互相交融、互相渗透,基本上等同于双语混合和文化混合。“文化融合”是以原来的2个文化体系中选取的文化元素,经过调适整合融为一体,形成一种新的文化体系,例如现代美国文化就是多种文化融合的结果。
1.4 文化间性
“间性”一词来源于生物学,但在人文社会科学的使用中指一般意义上的关系与联系。在全球化语境中,文化间性已成为很多研究的关键词。文化间性指的是一种文化与他文化际遇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交互借鉴的内在关联。“文化间性”与“多元文化”“文化融合”等概念有着本质的不同,它以文化间的差异和开放为前提,强调文化间的对话和交流,在交流对话过程中,尊重差异、,扩大相互理解宽容的空间。文化间性致力于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宽容,并以文化间的相互开放和永恒对话为最终旨归。在这个过程中,差异的存在是关键。正是由于差异性的存在,各种异质文化之间才有相互交流、相互对话、相互借鉴的可能,并在这一过程中彼此烛照,发现自己、反观自己并诱发创造性灵感,从而革新求变。
2 中西体育文化间性剖析
2.1 特质:存在的价值
2.1.1 中西体育文化特质的产生
差异或特质是间性理论的基础与出发点,而文化差异的产生可以从文化学的历史主义学派和功能主义学派中找到依据。从19世纪末,美国人类学家博厄斯和他的弟子们向进化论主义的方法和成果发起了一系列的质疑,提出了“历史主义”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在历史主义的观点中,每种文化都有一个属于它自己的、独一无二的过去,每种文化都是“与众不同”的,即独特的和特殊的。每种文化之所以特殊,是因为过去的所有沧桑对它的现在都有影响,何况文化不同,经历的沧桑也不同。在历史主义主宰美国人类学期间,一种迥然不同的研究方法在英国兴起,即“功能主义”,其代表人物是马林诺夫斯基,主要观点是:在解释社会和文化特征时,应联系它们服务于人与社会的功能。历史主义和功能主义理论从历史和共识的角度为中西体育文化的各自存在提供了必然性的理论支持。中西体育文化的产生深深地植根于当地的地域、经济、社会等各种关系和需求之中,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体育文化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历史积淀中,在社会文化背景中,自然孕育而成的。这种存在是复杂的、必然的,且是客观的。
最初,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中,将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分为3个阶段,即蒙昧―野蛮―文明,并将文字的产生和工具的使用作为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从广义上讲,人类以生产力水平作为参照物,先后经历了采集―渔猎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现代文明和后现代文明等几个阶段。如此看来,文明的发展是历史的概念,但世界文明的发祥与发展又有着极强的地域色彩。正如斯塔夫里阿诺斯所言:“第一缕文明之光出现在烈日暴晒之下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滋润的一片荒原上。”[6]自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苏美尔人创造了灿烂的两河文化之后,世界上出现了古埃及文明、米诺斯―爱琴海文明、古印度文明和东方的华夏文明及中美洲的玛雅文明等[7]。每种文明都有其在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地域环境下孕育产生的特质,这是必然的存在,也是其存在的价值。中西体育文化作为文化的一类分支,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产生并发展的,适应当时、当地人们的需求,有着各自鲜明而各异的特质。
2.1.2 中西方体育文化特质的表现
1)价值观念的差异。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植根于天人合一、阴阳八卦、五行观念之中,在古代中国自给自足的农耕经济下孕育了独特的“养生文化”,崇尚自然、注重伦理教化,但缺乏竞争意识。而西方体育则在西方哲学中重规则、重争斗等观念指导下产生了以个体性、激进性、流变性、开放性为特征的“竞技体育文化”,西方体育崇尚规则,注重精确,有强烈的竞赛意识,讲究更高、更快、更强,重力量、速度、形体。
2)表现形态的区别。古希腊人崇尚自然科学,以客观理性作为一切思维的逻辑起点,这样的哲学根基孕育出了独特的体育文化。于是,古希腊人创造了跑步、跳远、铁饼等极具竞技特性的体育项目,并倡导和实践着一套严格细化的竞技规则;因此,有学者认为西方体育就是“物理体育”和“立法体育”。然而,中国体育却表现出另外一种形态,中国文化的核心是探寻人存在的价值。这样的文化情怀孕育出的体育理念是:注重天人合一、人际和谐、身心愉悦;注重度的把握,不刻意追求超乎常态的体格与体能,拒绝以单纯的量化指标衡量优劣。
2.1.3 中国传统文化存在的意义
近现代中国的一部分知识分子认为中国的积贫积弱与传统文化有着必然的联系,于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避之弃之。鲁迅和梁启超先生认为中国人的肌肉不够发达,必须提倡斯巴达精神,甚至认为西方体育文化代替中国传统体育是时代的进步与文化发展的必然。这样的观点有明显的时代局限性和片面性。中国传统文化植根于中国本土文化土壤之中,在其悠久的演变过程中,依靠其相对独立的运行轨迹,获得了源源不断的生命力。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存在是必然的,是不可替代的。人类文化形态是多元与瑰丽的,中西方体育文化在差异中体现出彼此的价值,没有东方体育的内敛,就无所谓西方体育的张扬。奥林匹克运动虽已拥有全世界的影响力,但也无法掩盖和代替中国体育的内敛张力。世界需要中西方体育文化的特质共存,中国文明需要传统文化的承载与复兴,而西方w育也需要中国体育文化的平衡与调整。
2.2 同质:共同视域下的对话与交流
2.2.1 中西体育文化的同质
中西体育在价值观念和表现形态上的巨大差异,是其特质的体现,也是其存在的价值。这是客观存在且不可忽视的,但是中西体育文化同为人类体育文化,人类在生理、心理、社会和发展等各个方面又有着极大的共同之处。人类文明因为地域的不同,划分出了不同的文明类型,却在很长时间内经历了共同的发展阶段和阶段交叉。这就使得中西体育文化在各自拥有不可取代的特质的同时,在较为广泛的区域内体现出或明显或隐蔽,但必然客观存在的同质化因素。中西体育文化同为人类的体育文化,在追求健康、娱乐身心、磨练意志、不断超越、向往和平、尊重规则等方面都有着相似或共同的认知,这使得中西体育文化有着同质的根源。比较中国古代体育和西方古代体育,二者在某些体育运动形态上存在着惊人的相似。在人的基本运动能力,例如跑、跳、投掷、摔跤、举重等方面,中西方不存在差异,除此以外,在身体技巧的表现上,中西方也出现了雷同。据记载,春秋时期的“燕戏”便是表演手倒立、鱼跃等动作,出土的汉化石像记载了20余种的倒立,有单手、双手、直臂、屈肘、屈体、直体、地上、搏上、盈案上手倒立,甚至绳索和马背上手倒立等[8]。这些种类繁多的倒立和技巧与雅典体操乃至现代体操有着极大的相似。中西方体育在骑射、狩猎等休闲体育活动形态方面的结构样式也大同小异[9]。于是,在文化间性理论的分析下,中西体育文化的特质与同质是并存的。
2.2.2 中西体育文化的对话与交流
文化同质与特质的存在提供了共同的视域,使得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和交流成为必然。特质性使得中西体育文化各有长处,人类的共性使得中西体育文化可以相互交流,而这种基于文化间性的交流是基于平等和尊重的基础之上的。中西体育文化差异性客观存在,但不能以简单的优与劣、好与坏、先进与落后、科学与不科学进行区分与比较,任何文化都有其存在的必然。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对话,必须建立在平等和尊重的基础上。在一定程度上,文化依赖于生产力的发展,我们不可否认文化势能差的存在,在某些特定的历史状态下,一种文化会对另一种文化产生强势的作用和影响,比如战争、殖民等,但是这绝不是常态,且不会长久。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它的内敛、谦和、儒雅、自在、柔美与西方体育的刚劲、张扬、对抗、规则、超越各有风格,只有在平等与尊重的基础上进行对话与交流,才能实现文化的沟通与互鉴,这是世界文化繁荣的基础。
2.3 变迁:量与质的控制和时代的变迁
2.3.1 “度”的变化与“质”的稳定
在文化交流和对话的过程中,文化系统的开放,会受到他文化的影响,在自然选择的基础上,会发生适应性的调整和变化。吸收与借鉴,是常有的形态,但是不同文化的进入,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的习惯与思维,于是原有文化系统会产生排斥性的反应。就是在这种排斥与吸收之间,自身文化系统会进行自然的选择和适度的调整。在这个过程中,双方的文化形态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但是这种变化是在“度”的范围之内,并不会影响自身文化系统的根基,即保持“质”的稳定。在1840年之前,中西体育文化的交往一直存在,西汉时期丝绸之路的开辟,唐朝对外政策的开明,明朝时期的郑和下西洋,一直到清代中后期的闭关锁国,中国与西方的交往从未停止,并在这个过程中,中西体育文化互学互鉴,互通有无。1840年之后,西方现代体育伴随着殖民入侵, 西方近代体育迅速在中国发展,学校体育基本上全盘西化。可以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在中西体育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中国自身体育文化体系遭受了严重的质疑与诟病,这不仅仅是度的变化,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危及到了质的稳定,所以在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对话过程中,中西方文化自身会进行兼收并蓄的调整与变化,这种对话与变化是客观存在的,但必须是平等的,且各自应该在“度”的范围内保证“质”的稳定。
2.3.2 时代的变迁
中西体育文化各自有其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并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发展变迁。学界之前对于中西体育文化对比的讨论,很多情况下混淆了2个层次。对比中西体育文化时,应该进行2个层面的分析,一是中国对西方,一是传统对现代。前者是时间的纵轴,后者是地域的横轴。中西方体育文化由于产生地域的不同,根据人类学中功能学派的解释,必然会产生风格各异的体育文化形态;但是这2种文化形态,不可避免地都会随着时间的变化,发生适应性变迁与调整。文化的变迁是社会变迁的反映,也是社会变迁的载体。西方体育文化也经历了变化与发展,同样是力与美的展示,同样是对于和平的追求,但商业和科技因素的加入,学校体育、大众体育及竞技体育3大体系的构建,使得西方现代体育的张力得以充分地体现。中国传统体育同样经历了千年的发展与变迁,创造了辉煌的文化,但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外来文化的影响,特别是在近代中国基本上停滞不前。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必须要在传承历史、保持东方特质的基础上,找准时间的坐标,不局限于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而是应该致力于中国现代体育文化的创造。
3 结束语
关于中西体育文化关系的议题讨论已有多年,差异论、同质论、融合论等观点虽各有价值,却依然争议不断。在全球化的语境中,文化间性指一种文化与他文化际遇时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借鉴的内在关联。文化间性以差异和开放为前提,强调文化间的对话与交流,并关注对话中彼此的变化。以文化间性来分析和诠释中西体育文化的关系,得出“特质”是中西方体育文化存在并体现各自价值的基础,这种特质的存在可以在历史主义学派和功能主义学派中得到印证;中西体育文化同为人类体育文化,人类在生理、心理、社会和发展等各个方面又有着极大的共同之处,于是形成了中西体育文化在追求健康、娱乐身心、磨练意志、不断超越、向往和平、尊重规则等方面都有着相似或共同的认知,这使得中西体育文化有着同质的根源。而这些同质的因素使得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和交流成为必然,而这种对话与交流是平等且互惠的。在文化交流和对话的过程中,双方的文化形态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但是这种变化是在“度”的范围之内,不能影响自身文化系统的根基,即保持“质”的稳定,并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发展变迁。于是,中西体育文化各自的特质是其存在的价值基础,同质所产生的共同视域为其提供了交流的平台和自身的需求,而变迁是中西体育文化在对话交流与时展过程的必然。
参考文献:
[1] 张岱年.中西文化之会通[J].北京社会科学,1993(2):54.
[2] 张岱年.中国文化与现代化[J].河北大学学报,1992(1):1.
[3] 杨树安.奥林匹克运动与世界体育的发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7):865.
[4] 李可兴.中西方体育价值取向比较[J]. 体育学刊,2005(2):37.
[5] 卢元镇.东西方文化对接中的奥林匹克运动[J].体育学刊,2006,13(6):3.
[6] f义,白晋湘.对“中西体育文化差异论”的质疑 [J]. 体育学刊,2007(3):124.
[7] 招子明,陈刚.人类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9-11.
关键词:对外文化传播 跨文化 本土化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5.020
1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世界范围内产生一种内在的、不可分离的和日益加强的内在联系。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促进着各国政治及文化层面的深入交流。跨文化翻译在中国文化对外传播中的重要性尤为突出,是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桥梁与纽带,是文化传播的必经之道。随着近年来跨文化翻译活动的激增,翻译的本土化问题也逐渐升温了。本文将从跨文化翻译本土化的成因及必要性入手,讨论其对文化传播尤其是对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影响,并针对其传播中国文化的目的研究翻译本土化策略的原则。
2 跨文化翻译中本土化的必要性
语言即是信息的传递工具也是文化的承载者。每一种语言都承载着其独特的文化质素。翻译是两种不同语言的对接,更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翻译与文化密切相关。翻译是不同文化间交流的桥梁和纽带,不同的语言文化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这种差异来源于不同的文化起源,不同的语言结构,以及不同的思维方式,因此两种不同的语言系统必然无法完全对应。当用一种语言文化文本去再现另一种语言文化文本时,译文会不可避免地反映出两种语言文化的这种差异,进而导致翻译中出现“文化缺省”甚至是“文化冲突”。目的论对翻译失误的定义是“如果翻译的目的是实现某种服务于译文预期读者的功能,那么任何妨碍实现该翻译目的的现象就是种翻译失误”(Nord,2001:74)。为了避免这种翻译失误,译者必须考虑到由于文化差异引起的“文化缺省”及“文化冲突”,以译文读者可接受的程度为前提,以实现译文预期功能为出发点,在准确传递原语文化内涵信息的基础上,分析原文语言成分及结构并将其与译文语言进行比对,用译文读者所能接受的、与译文预期功能相符的内容和表达形式进行重新组织和调整,这就是跨文化翻译的本土化策略。
跨文化翻译的本土化策略就是借助译语的文化维度对原语的文化进行加工、重构和输出,以达到文化传播的最佳效果。例如“柳眉倒竖,杏眼圆睁”此句中“柳眉”和“杏眼”在中国文化中很容易联想到一个美女的形象,但是在西方文化中却没有这样的联想。如果直译的话就会给译文读者带来很大的阅读障碍,以至于影响文章整体思想的传达。但是译者能够在本土化策略的指导下,充分考虑到译语的文化维度对其进行重构后,将其翻译成“Her beautiful eyes blazed with anger.”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跨文化翻译中本土化策略对文化传播的影响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东西方文化从其起源、发展及意识形态等诸多方面仍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正是由于这种差异,东方文化在西方人眼中往往既充满着神奇的异域风情又带有一种强烈的恐惧感。翻译本土化过程中译者按照译语文化的特点,接受程度重新审视原语文化,并进行一定的调适,最终以新的形象出现在译语文化中。这种新的形象即保留了原语文化独特的异域情调又尽量避免了由于文化差异对读者造成的恐惧与排斥情绪,即在差异中寻求认同。原语文化的输入必须寻求译文读者的接受,文化性越强越应遵循译语文化中的认知、审美、历史、语理和语性。基于对外文化传播的跨文化翻译,其主要任务是让译文读者了解中国文化以期达到让世界了解中国及中国文化的目的。但由于东西方文化的文化差异及中国文化暂时的弱势地位,使得西方人很难在没有很好接受或学习中国文化的前提下接受我们原汁原味的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如果我们一味的强调译文中文化的原汁原味,很容易导致译文读者在无法理解的情况下放弃阅读,从而无法达到对外文化传播的目的,甚至会背道而驰,让译文读者对中国文化产生晦涩难懂,无法接受的错觉。
因此,针对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目的,在中国文化还处于相对弱势地位,西方国家的读者对中国文化的了解还不是很系统的情况下,恰当的使用翻译的本土化策略不仅不会影响中国文化的传播,而且还会使中国文化的传播达到最佳效果。
4 跨文化翻译本土化对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的启示
跨文化翻译本土化是文化融合和文化差异的要求,想要达到文化的融合,就必须先了解文化的差异。现今,中国文化还处于弱势地位,要想在跨文化交流中达到最佳传播效果,跨文化翻译就必须在差异中寻求认同。因此,在翻译教学当中要注重培养学生从跨文化视角分析和解读相关的翻译文本的能力,同时要把语言和文化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跨文化翻译的能力并不是简单的英美文化的输入,还要让学生对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异同进行对比分析,加强学生对本民族即中国文化的翻译及传播能力,避免出现“本土文化失语症”现象,即翻译人才可以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但是对本民族的本土文化却无法用英语表达出来。
5 总结
在21世纪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国间的文化交流已是一种必然。中国文化在接受他国文化影响的同时也必然要走向世界。基于中国文化对外输出的目的,跨文化翻译需要把不易被译文读者接受的东西方文化差异通过本土化策略转变成能够在差异中寻求认同的文化融合。译者在本土化翻译过程中应兼顾原语文化的传递与译语读者的需求及接受能力,既要达到文化传播的目的又要注重传播的效果,为中国文化对外输出搭好桥铺好路。
参考文献:
[1]Berman, Antoine. Translation and the Trials of the Foreign, in Venuti, Lawrence (eds.) 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85:284-297.
[2]Christiane Nord. 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 Funcit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 [M].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0:25.
一、美学价值以及艺术特性的基本含义
美学是人们独特的感官感受,主要是以艺术为研究对象,从个人的现实审美角度出发判断事物美丑的审美意识以及审美范畴。而美学价值就是通过这种意识对事物价值的一种衡量。因此理解艺术特性的话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出发:①精神层次。艺术从精神角度分析可以看成一种文化价值的表现形态,基本上就和哲学、伦理、宗教以及习俗等性质差不多。②最后结果。艺术的最终成果展现是艺术品,主要是供人们欣赏的。③艺术的整个活动过程实际上也就是艺术家在自我创造一种活动,在表现自我。通过分析美学价值以及艺术特性的基本含义,不难发现从两者的含义可知,美学价值是艺术特性的基础,在美学价值追求的过程中,艺术特性是一种形态表现,两者应该是相互依存的关系。翻译英语文学的过程中应该同时注意美学价值以及艺术特征两者,一部好的翻译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也有极好的艺术特性。
二、美学价值以及艺术特性对于英语文学翻译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越来越多,人们日常生活交流也越来越多,尤其是精神交流显著增加。其中文学和电影是交流最多的两个部分,对于我国来说,英语系文化交流还是最多的。想要深入地了解、掌握英语系文化,良好地借鉴、吸收英语系文化的精华,英语文学作品是一种很好的途径,但是因为汉语言和英语之间的差异,想要将英语文学作品转化为中国人可以阅读的文本,就必须依赖翻译。英语文学作品是英语国家文化的承载和浓缩,具有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以及韵味,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翻译者必须深入了解、分析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尽可能了解英语文学作品原著想要表达的含义,同时还应该善于利用各种表现手法,使得翻译的作品更加生动、传神。这实际上也是对于英语文学作品中美学价值的追求。追求英语文学翻译中的美学价值以及艺术特征的主要意义是为了促进国家之间更好的交流,为我国文学研究和发展提供一种全新的方向。
三、英语文学翻译中的美学价值
和我国文学作品一样,英语文学也有诗歌、小说、散文等多种形式,具有非常独特的美学价值。不同的国家,文学思想以及文化价值都会有所差异,文学形式诠释的情感也会有所差异,不管是诗歌、小说,还是散文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以及情感,因此在翻译英语文学作品的过程中首先最应该将其风格美体现出来,在体现其风格的基础上再重点突出创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这也就是感情的形式美。众所周知,一部译作的美学价值有多方面的表现,首先是分析作品翻译的准确性,如果翻译的内容和原著有很大出入的话,根本就不能算是翻译,更不用说美学价值了。同时,还应该注意在翻译过程中有没有运用到各种修辞手法对翻译文字进行美化装饰,是不是可以给人们一种联想的空间。因为如果修辞手法运用恰当的话,可以为人们营造一种非常美好的情境,带领人们进入想象,这是一种美的享受。比如,《布哈拉历险记》是一部非常优秀的英语文学作品,下面我们主要对这部作品翻译的美学价值进行分析。《布哈拉历险》这部小说中,有这样一句话“ThefullmoonstoodhighabovethecityofBukhara.”如果不加修辞手法直译的话,意思就是说“布哈拉城的上面站着一轮满月。”如果是这样翻译的话,会让读者觉得枯燥、单调、乏味,无法产生美的感受,而且相信很多人都不能理解为什么月亮会站着?这样并不能将原著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完全表达出来。但是如果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进行翻译的话,其意思就是“一轮满月高挂在布哈拉城市的上空。”这种翻译方式可以让人马上联想到一幅城市夜景,夜晚月光的照射下整个城市的静谧美,可以给读者创造一个联想的空间,让读者体验一种画境美。其次,翻译的美学价值还需要注意观察在翻译的过程中是否准确的抓住了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不同的国家都有自身独特的文化,在英语文学作品翻译的过程中,如果直接进行翻译,并不进行其他的解释的情况下,或者也没有采用其他的表达方式的话,中国读者可能很难真正的理解、把握英语文学作品的内在含义,这样我们也不能通过英语文学作品了解外国文化。比如,“Hewasintheseventhheavenlastnight。”这句话在翻译的过程中,如果不理解东西方文化差异的话,可能就会翻译为“他昨晚去极乐世界了。”显然这种翻译方式显得尤为荒谬。因此,在英语文学作品翻译的过程中一定要联系历史、环境、文化、语言等各方面,如果在翻译过程中分立它们的话,没有真正把握东西方文化差异,是根本不可能翻译出好的作品的,自然也就无法使读者体现到英语文学作品原著的美学价值,更加无法体验到语言的独特魅力以及博大精深。
四、英语文学翻译的艺术特性
艺术特性实际上也就是表现手法,比如比喻、讽刺、渲染、拟人、抒情、夸张、描写、议论、双关、对比等。但是在英语文学翻译中不管运用哪一种表现手法,都必须是建立在充分理解原文内容的基础上,对于文字的处理并不是局限于文,更是应该执着于文字,整个文字处理过程可以视为一种创造性思维活动,因此英语文学翻译也可以视为一种艺术,应该具有其自身独特的艺术特性。英语语言自身就有一词多义的特性,因此英语表达方式中常常会采用双关的表现手法,很多翻译者也会为了追求英语文学翻译中的美学价值而采用多种多样的表现手法。但是,在翻译中并不是采用了表现手法就会突出翻译的美学价值,而且也不是表现手法应用得越多就越好。只有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运用恰当的表现手法才可以将英语文学翻译的美学价值真正的体现出来,不然的话应用表现手法只会是雪上加霜。对于翻译者而言,不仅要熟练掌握我国文学作品中的各种表现手法,同时应该了解英语文学作品表现手法的特点以及表达方式,找出两国之间的差异,这样才可以在英语文学翻译的过程中灵活应用。为了突出英语文学价值的艺术特性,翻译者在翻译时首先应该满足中国读者的自身的审美习惯以及审美需要,一定要突出传达其形象。而且由于不同民族的人们,由于生活方式的不同,人的思维方式也有很大不同,因此翻译者一定要抓住思维定势,在翻译英语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不能孤立任何一个词,同时应该结合具体的语境,联系上下文,选择最佳的改词含义,尽可能确保翻译出来的文字和原文文字最为贴近。另外,传达原文风格是英语文学翻译中最大的艺术特性。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工作身份、不同的作家、不同的性格,创造的文学作品都会有不同的情感,英语文学翻译者在翻译原文的过程中应该将译语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在充分把握英语文学原著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民族的美学规律以及文学规范选择合适的文学词汇以及文学格式进行翻译,尽可能使译文富含感情,语言流畅且优美,将英语文学的艺术特性充分展示出来。
五、结语
一、“中国文化失语症”的原因
1.对跨文化交际的理解具有片面性
在英语教学阶段,对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已经日益受到重视,但是在教学实践中,不少人曲解了跨文化交际的真正含义,误以为有能力理解并吸收目的语文化就算是跨文化交际了,本族文化则被视作“秦砖汉瓦”或是有悖于现代社会生活的东西被搁置乃至遗弃在交际之外。正因为如此,在跨文化交际中,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屡见不鲜。殊不知,无论是汉语里的“交际”、“交流”,还是英语里的“communication”、“exchange”,跨文化交际都应该是双方交互的行为,“一边倒”式的交际模式并不是真正的跨文化交际行为。正像Widdowson(1991)所强调指出的,“交流本身是双向而不是单向的,交流的进行意味着吸纳和传播,两者不可或缺”。“吸纳”主要指对目的语文化的理解和兼容并收,而“传播”则是向目的语国家输出本族语文化。跨文化交际绝不是以一方对另一方的理解为交际终端,还应同时包含文化的共享和向另一方输出本族语文化。
2.对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理解具有片面性
文化教学经常会被片面地理解为在英语教学中单纯地导入外国文化,有时被更狭义地解读为西方文化的输入甚至仅仅是英美文化的输入,中国本土文化则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张红玲(2001)认为,单向地导入西方文化已无法满足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要,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尚未考虑中国文化之英语表达,现有的教师、教材和教法都无法满足文化学习的需要,“失语”就不足为奇了。长期以来,关于如何实施目的语文化教学的研究论述很多,然而关于中华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以及对英语教学效果的积极影响方面的论述却很少。我国英语教学无论从政策上还是实践上,都存在着重英文、重目的语文化传授;轻中文、忽视中华文化学习的倾向。跨文化交际只注意传授西方文化,把学生引入英美文化的包围之中。英语教育所造成的文化“逆差”,直接导致了对中华文化所代表的价值和审美在现代社会里失去了认同感,造成对中华文化层面上的东西缺乏起码的了解,一味地顺应目的语文化就等于否定自我,最终导致中国本土文化的缺失。
3.对母语与英语学习的关系理解具有片面性
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研究院教授Nation,对母语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作过专门研究。Nation认为,“母语在外语学习中会发生重要的作用,外语教学分为四个层面,即以意义为核心的输入性教学(通过听、读进行教学)、以意义为核心的输出性教学(通过说、写进行教学)、以语言为核心的教学(通过有意识地强调语言形式教学)和语言流利教学。在每一个层面,母语都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利用。”
课堂教学中,当学生的母语为同一种语言时,则倾向于以外语开展诸如会话这样的活动,以便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而以母语讲解精读材料和进行写作准备。首先,对学生来说,用母语讲解词汇和课文时,显然要自然得多,因为母语在翻译时通常比较明晰、简洁和熟悉;其次,学生们在写作之前以母语作为媒介对题目进行充分的讨论,不仅能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理解题意,而且能使学生积极参与进来,表达自如,激发学习兴趣。这种借用母语实施外语教学的方法并非毫无道理,在外语教学中灵活和适当地利用母语,不仅不会阻碍学生外语水平的提高,还会增强其语言敏感和领悟能力,达到尽快掌握外语的目的,这是由人类语言的共同性决定的。可见,母语学习和外语学习不是互相排斥,而是互相促进。
二、解决中国文化失语症”的策略
1.调整思想
面对中外跨文化交流中西方文化逐渐取得话语霸权和日趋严重的“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我们必须从思想上入手,建构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英语教育教学模式,并以此作为实际工作的指导。我们要认识到,在英语教学中导入中国文化是一个全新的理念,是深化英语教学改革中值得探索的新课题。因此,我们应当在思想上做好这样的准备:从战略上高度科学地总结我们自己的实践经验,重新审视原有的语言及文化观念,尽快提高自身的汉文化修养及其英语表述能力。具体来讲,应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1)认识中国本土文化的精髓。所谓精髓,就是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历史和人们的生活有正面影响,能被其他人所认可且具有研究和发展价值的那一部分文化。例如我们的儒学、道学、佛学、诸子百家,文学、诗歌文化和酒文化,古代建筑和艺术,传统民俗和特色服饰以及悠久的历史等等。我们能从这些资料中找到大中国延续至今的仁爱礼让、包容海外、齐家治国平天下等等一些令人敬仰的有中国特色的思想和文化内涵,并将它们发扬光大。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多鼓励学生阅读人文经典书籍,培养学生文化底蕴,重视学生本土文化素质的培养。作为学生,英语学习要有一个立足点,既要关注英语语言与英语文化学习的重要性,更要关注本民族语言、维护本民族文化,强调汉语言在多元文化中的重要性。只有对中国的历史文化有一定的修养,才能有辨别世界文化的能力。
(2)建立平等的交流意识。在跨文化交流中,除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不平衡及中国文化的缺失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平等交流意识的缺失。大部分中国人在与外国人的谈话出现了不符合英语语言习惯而导致对方产生误解甚至不快时,都会认为是中国人的责任,而实际上这是由于不了解对方的文化造成的。所以我们应该意识到,在中西方交流中双方文化是平等的,应该互相尊重、互相理解。
(3)合理结合文化与教学。将文化导入教学中去,就要改变传统的机械教学方法,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对学生都会形成一种突然改变带来的较强烈的思维反差,因此要完成这一跳跃是需要相当完善的准备的。
另外,课堂的时间和内容是有限的,教师不可能在课堂内完成教学中的所有文化教育任务,这就要求教师积极开展课外活动,让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也能得到锻炼。教师可以布置一些文化差异的任务让学生完成,也可以介绍一些有益的书籍、报刊和电影等,以此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让他们有意识地去留心有关东西方国家的文化习俗、民族特性等方面的知识。语言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语言离不开文化,语言的本质差异是文化差异。这种文化差异带来的学习影响是多方面的。多学习和了解经典文化,如艺术作品等,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增长他们的见识。
(4)拓宽国际视野。在英语教育中,国际视野教育不仅包含充分吸收西方文化中积极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等内容,同时还应包含将中国本土的优秀文化介绍给其他民族与国家,得到认同、接受并给予相当的评价。没有民族文化的民族,终究是要失去自我的。在英语教学中,要加强本土文化教育与西方文化的融合,摒弃中国文化的失语现象。
2.调整教材
我们在英语教学上的偏差,不能不说是我们教材编写方面的一大失误。我国各类的英语教材,几乎没有关于中国文化的文章。这就导致了大多数教师和学生忽视母语文化,不知道怎样用英语来表达中国文化的问题。没有统一的有关中国文化的英语教材,也很少有能查阅到的相关资料,教师和学生们对带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词句的翻译只能是各自发挥,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不准确性,这就给文化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基于以上原因,我们一方面应该促进融入中国文化和中西文化比较的教材的编写,提供可供一线教师参考的系统性的教材和资料;另一方面,在现行教材还不够完善的情况下,我们应该采取一定的替代措施:首先,通过各种渠道搜集中国特色词汇的英语翻译,进行比较和汇总,确定其中最合适的译文;其次,参考一些中国文学作品的英文译本,借鉴其中的中国文化内容;再次,开设中国文化类的选修课,以中文相关教材为选修教材,向学生讲述中国文化,并在课堂上展开关于如何用英语表达中国特色文化的讨论。由于在英语教学中导入中国文化仍处于构想阶段,还应该咨询语言文化专家,与其他学校相互交流,鼓励学生和教师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通过多方面的努力加强教材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 Widdowson,G.1991.Aspect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ulture and Language.Paris:Didier-Erudition.
关键词:文化差异 翻译 情感意义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2(c)-0245-02
翻译并不只是向其他语种人群传达表浅的字面意思,更重要的是一种不同文化间的互通与交流,翻译工作也不仅仅是一种语言上的转换,更深层次的是两种截然不同文化间的互相认识。在对非本土语言的文化作品进行翻译时,译者必须要对该地域的文化、语言、情感、习俗、宗教等均有足够的了解,才能翻译出更好的作品,不使原著中的情感意义表达丢失。该文主要就中西地域间的文化差异背景下,文化作品中的情感流失进行探讨。
1 文化差异具体体现探析
中西两地因为地域差异的关系,其文化背景差异甚大,其具体体现包括肤色、语种、生活习惯、文学差异等等。在语种方面,中西方在表达相同的意思时,所采用的词汇、语言顺序、语法等差异大有不同,所以在进行翻译工作时,不可对一项作品采用直译的方式,否则所表达出的意思必然会大相径庭,造成文化笑话。更有可能因文化差异而对对方传统文化造成误解,从而给两方交流造成障碍,不利于双方文化交流的积极开展。该文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具体体现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说明:(1)科学文化。西方国家在科学研究上面所花费的精力要远远大于我国,进而所取得的科学成就亦为世界之首。相比于我国,他们在科学文化的探索上更加的勇于创新,敢于表达个人观念,与传统理念相驳,由此更加能推动西方科学文化的前进与发展。而反观我国,更加注重的是尊重前人的成绩,甚至是对其有一定的依赖思想,从而将我国的科学文化发展更多的放在对前人思想的总结与延续上面,缺少了新的探索,因而中西两地的科学文化差异自古至今一直存在,且差距甚大。(2)民g习俗。受到地域差异的影响,中西两方的民间习俗差异非常之大,具体表现在我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例如从饮食上来看,中国美食更注重作料烹饪,以味重、味多为特点,而西方国家口味却较为单一,且两方的食物味道与特色亦有较大的差别。(3)艺术差异。我国与西方国家的艺术差异十分的明显,我国的传统艺术一般是以委婉、古典著称,这与我国古代人们的生活习性有关,而西方国家的文化却是更加的奔放与自由。(4)宗教差异。宗教差异是民族差异中最为显著的一点,科学、民俗、艺术最终会随着地域距离的淡化而形成互通,而宗教是数千年来的一种民族信仰,而且从近几年的传播与接受度来看,这些信仰正在逐渐的远离人们的生活。我国的主要宗教有佛教与道教,西方则主要信仰基督教,以耶稣上帝为尊。
2 翻译中情感意义的丢失体现
受到上述中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所体现出来的不同差异影响,在对文化作品进行翻译时,常会因此而产生局限,导致翻译后的作品与原著意思出现了误差,有时甚至是大相径庭。在翻译作品中的情感意义方面,常会受到不同文化背景下信息的误导。就中西方文化情感而言,在进行翻译时,如果只从我国的文化角度出发对西方文化作品进行翻译表达,最终所表现出来的意义与原著所呈现的情感会因信息的误导失去其准确性。因而在进行语种翻译时,深刻的了解每一句话所要表达的具体意义是翻译工作必须要探析的重点。如西方文化作品中常会出现一句“hand writing on the wall”,从字面上直译所得出来中文表达意思为“在墙上写字。”而通过对西方文化的解读之后,我们发现,这一句所表达的真正意义是指“即将到来的严重灾难。”其中涉及到了西方国家的一项著名典故,即巴比伦王伯宴会。而对于学习汉语的其他国家人群,有一件非常经典的小故事。我国人说“方便”包含着许多的意思,而对于刚开始学习中文的国际友人,常会因这一个词而出现一些误解,从而引发笑谈。
因中西方文化上的巨大差异,若翻译人员对两方的语言文化不够了解,那么在进行翻译工作时,错误的翻译便会出现。机械式的语言直译并不能将原著作品中的情感意义表达出来,造成文化情感上的缺失,失去原著韵味。在现如今较广泛使用的英语当中,有一个受到罗马文化与基督教文化影响而出现的短语“Achilles’ hell”,翻译为“致命弱点”,另有“black sheep”,翻译为“道德缺失的人”。这些翻译都是结合了当地的文化与情感所翻译出来的简单词汇,若是从字面上来直译,必然会引起诸多的误会,致使词不达意,无法让我国读者了解到原句中的真正内涵与情感意义。而将我国的古代文学进行西方语种翻译,要想体现出其中的智慧与韵味则更加困难,需要翻译者投入更多精力。
受到现代社会发展下地域性差异的逐渐缩小,中西方的许多文化已经互相传播,且彼此接受度较好。饮食差异正慢慢变小,而在语言方面,我国的常用问候语用在西方国家却会成为不礼貌的打探隐私的行为,尽管近年来中西方文化交流有所增进,但是民间的这些传统习俗却很难改变,我们所能做到的便是入乡随俗与相互尊重。东西方之美所呈现出来的差异是当地人们思想与生活差异的具体体现,含蓄的东方之美与热情的西方之美发生碰撞,所体现出来的却是文化互通的结果。所以,艺术无国界,地域差异间的互通更能表现出更多的艺术风格。因而这些方面的文化差异在翻译时的情感流失会越来越少。另外于方面,要想实现融合却较为困难,但是这种随着千年历史一直被延颂至今的宗教文化并不会真正消失,但是一个个体的人不可能同时信仰两种不同的宗教。
3 结语
在对文化作品进行翻译时,首先必须要求翻译者对两种语言地区的本土文化有着深入的理解与表达能力。只有真正理解到了两地的文化内涵,在进行作品翻译时,才能将另一个地区文化通过语种翻译变换成为能被本土文化、本语种读者所接受的文化形式及内涵。然而,从目前的翻译界所出作品来看,亦会有许多的文化作品因为地域文化的差异,而导致原著作品中的部分内涵被丢失,尤其是文化情感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凌.从文化差异角度看色彩词命名的服装品牌翻译[J].山东纺织经济,2015(6):42-44.
[2] 力提甫・托乎提.从文化差异看语言间的异同――以英语、汉语和维吾尔语疑问结构构成对比研究为例[J].语言与翻译:汉文版,2015(2):5-14.
[3] 李家元.从文化差异看四大名著英译本中称谓语的翻译策略[J].读与写,2013,10(2):16-18.
[4] 王健,马千里.从文化差异的角度浅析影视字幕翻译――以《老友记》和《布莱克书店》为例[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29(3):114-115.
关键词:跨文化教学;案例分析法;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 跨文化教学的趋势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国际交流日益增多,不管是跨国公司之间的经济往来、旅游爱好者之间掀起的出国旅游热、还是出于爱好主动学习第二语言,这些都不可避免的要进行跨文化交际。正因为有交流的需要,相对应地跨文化教学及其研究也应运而生了。为此,我国各大院校也纷纷开设跨文化相关的各种课程,教师们也结合教学经验采用了诸如讲课、小组讨论、调查报告、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和素材,这些方法都有其各自的优点和特点。在这诸多方法中讲课仍然是最主要的,因为它对于传授知识的作用最明显,但对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所起的作用并不是很突出。而案例分析,尤其是对影音资料进行的案例分析,这种方法对于提高学生兴趣及跨文化交际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因此我们要把这种方法应用到跨文化教学中去。
二、案例分析法的选取途径
案例教学法起源于1920年代,当时是通过采取真实情景或事件的案例型式的教学,这种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从而取得教学的成功。这种方法受到重视则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事了。下面着重选取了三个途径来具体介绍一下案例分析法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 真实的生活场景
生活是最好的舞台。教师应善于发现并充分挖掘特殊的生活场景,多方面多角度利用外教提供的资源,多和外教交流,充分发挥外教在西方文化传播中的作用。也可以组织一些东西方文化交流活动,通过讨论各国之间文化差异、各种西方节假日庆祝方式、以及赴外企进行实地参观等等的各项活动,使学生在外企的实训和上岗实习等教学活动中,面对面地和外国人进行交流。然后把他们交流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冲突,进行总结并分析原因,以消除摩擦和误会,从而取得跨文化交际的成功。这些生活中真实具体的案例,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 生动形象的文学作品
我们现在了解到的西方文化,大部分都是通过学习、阅读文学作品了解到的。因为它能够提供最生动、具体、深入、全面的文字材料,使读者在阅读中对于西方文化进行有血有肉的了解。文学作品通过对人物形象在社交场合的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的描述,能够帮助学生更清楚地理解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在目的语使用环境下产生的心理条件,从而间接地提高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学校里,课堂上学习的东西非常有限,因此我们不能仅仅依靠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来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空闲的课外时间广泛阅读西方文学作品、报刊杂志和时事评论等材料,从中吸取文化知识,增加文化素养,拓宽西方文化视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 多媒体技术的影视资源
影视资源用于教学,尤其是跨文化教学中具有其特殊的优点和特点。因为电影电视对学生来说是非常熟悉且受欢迎的一种媒体,它比别的教学手段更能引起学生们的兴趣;也因为电影电视比起教学课本和其他书籍更戏剧化、动态化。而且它也能更加直观化地展现出人物的心理特点或是社会文化习俗,也可以使一些抽象的理论概念变得更加具体形象,易于理解。随着电影科技的发展,将呈现给人们更丰富、更具体的观影体验,使人们能够获得更加强烈的视觉冲击感。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增长学生对他国文化的了解,提高意识兴趣和好奇心,还可以促使我们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跨文化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西方优秀的电影情节进行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对电影情节案例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三、案例分析法的优势
案例主要是提供了他人的经验和教训,而案例分析主要是通过分析案例情境中人物的语言、表情、动作等来了解人物的行为,评价其对错,进而告诉我们在实际的跨文化交流中如何应对。在跨文化教学中案例分析法的优势也显而易见,下面从三个方面对跨文化案列的优势进行分析。
(一)跨文化案例能够给学生提供真实的生活情景
对于大多数中国的学习者来说,与外国人打交道的机会不是很多,对一个国家的学习只能依靠书本和电视等,书本上面的东西都是死的,仅仅可以用来积累知识,但生活是活的、流动的,无时无刻都处在变化之中。如此便导致很多人往往书本上功夫很到家,学得很好,但在实际生活中却不能为其所用。然而,跨文化案例它本身就是生活的缩影,是真实生活的演绎,里边不仅涉及了语言知识、行为动作,还涉及了为人处世、文化习俗等生活的各个方面。生动形象的场景往往给人更深的心灵感触,这样也有助于学生对文化知识的了解与学习。更重要的是,对案例的分析及相关问题的解决为学生以后的实际生活和教学工作也提供有效的参考和借鉴。
(二)跨文化案例有助于促进学生对跨文化交际中非言语行为的理解力
调查表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通过语言进行表达约占30%,通过非语言进行交际则占70%。非语言交际也是一种重要的交际方式,尤其是外国人的非语言表达特别丰富。而非语言交际指的是在特定的情景或语境中使用非语言行为交流和理解信息的过程,它们不是真正的语言单位,但在生活和交际中有时候却能表达出比语言更强烈的含义。一些特定的非语言行为往往代表着特定的含义,在跨文化交际中必须加以重视。东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非语言文化内涵差异非常大。将这些差异在跨文化交际教学案例中呈现出来,学生能根据背景知识进行分析,对因非言语行为引起的误解、冲突作出正确的判断,能增强对目的语非言语交际的理解力,从而减少跨文化交际的冲突。
(三)跨文化案例有助于培养学生思考和解决冲突问题的能力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一件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不同文化的人看法肯定也不一样。通过对跨文化案例进行分析培养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使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问题。我们知道交际冲突的主要原因不是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造成的,而是东西方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差异造成的,在比较和分析中加深对多种文化的了解,逐步学会站在不同立场看问题,促进多元化视角的形成,这种能力是跨文化交际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能力。不仅这样,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怎样避免误解、冲突,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就锻炼了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培养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结语
跨文化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使学生能够顺利地进行跨文化交往,在实际教学中,通过案例分析法能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但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并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国家、社会和教师的共同努力,在教学中运用案例分析法,能增长学生的知识以及对异文化的了解程度,使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要求,从而达到跨文化交际的成功。(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 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2] 许力生.语言研究的跨文化视野[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关键词]文化;电影;中西融合
一、李安电影风格形成的文化背景
李安的作品都暗含东西方文化的冲突和交融,这与他本身的文化背景及人生经历是分不开的。李安是一个精致内敛的人。他出身于台湾知识分子家庭,自幼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儒家文化思想根植于他的文化积淀之中。后来移居美国专修电影艺术。个人的生活以及求学经历使李安能够自在地游走于东西方文化之间,而心灵的沟通跨越了文化和国界,心心相印自然引起东西方观众共鸣。他的身体里流淌着源自东方文化背景的血液:温和、儒雅、负责;同时也闪耀着西式的华彩:多元、随性、欲求。他在仔细研究好莱坞电影剧本结构和制作方式的基础上,尝试着将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相结合,创造一些全新的作品。
二、《断臂山》一一以电影进行跨文化对话翻译
李安在西方的生活长达46年,但这并没有动摇他根深蒂固的中国文化根基,而相反在西方文明的参照下,他开始以现代电影为媒介,对中西文化进行对话翻译。在他众多优秀的电影作品中,《断臂山》是一部将中国的文化内核深深融入西方题材之中的电影。《断臂山》引发的争议和文化歧义的探讨非常之多。对《断臂山》讨论最多的,是李安以电影进行跨文化对话及文化翻译的工作。在一些西方的华裔学者那里,一致认为跨文化翻译一直是被西方的人类学家所把持的。而李安以流行的现代文化形式――电影进行文化翻译,或者说把东方文化暗度陈仓、偷运到西方。在导演《断臂山》时,东方文化理念的积淀决定了李安在处理具有悲剧意味的作品时,刻意冲淡令人压抑的沉重,避免使用狂烈暴躁的处理方式,而是充满了东方式的温情,形成了“中和”的美学风格,并且成功地“跨越华语或称为母语文化的局限,而成为一种国际的、世界背景的共同文化主人”。
三、把握两种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像李安这样脚踏东西文化的电影人并不少见,但能够从商业性强的奥斯卡到艺术含量高的威尼斯、柏林“通吃”的却在导演圈里屈指可数。李安的长处在于把握了两种文化碰撞中产生的火花,将东方文化的神韵用西方人能够理解的电影语言来包装,从而让两种文化圈都能认同。
1 东方的神,西方的形。
东方文化一向注重神韵,中国的绘画以及诗歌词赋等注重韵律与神韵之美,而西方的文学与艺术更注重模仿与再现的形似美。在《断臂山》之中,李安不追逐时尚潮流,不为技巧而技巧,一如既往地以平实的叙事风格和熟练的电影技巧――朴素、流畅的摄影,干净利落的剪辑和场面调度,沉静、平和的叙事笔触,理性而睿智地演绎着独具东方情调的伦理人情,追寻永恒的文化命题。我们在影片中可以看到类似于中国山水画的美丽风景,在风景如画的山脉上演绎一场两个同性之间的缠绵故事场面。这是一个很具有美国式的同性恋题材,如果用西方的形似模式可以设计一场刺激或暴力的同性恋情节,但李安没有采用西方电影中惯用的宣泄、爆发、冲突等戏剧手法,而是用一种细腻抒情的手法来讲述这段“超越和穿透文化差异”的爱情故事,它的思路、手法、意境、色调却都弥漫着中国的味道。例如影片用大量的篇幅来展现山区的美景,悲欢交集与世迁中绵延了22年之久的同志情意,与苍郁高远的山脉遥相呼应,以一种寓情于景的抒情手法将牛仔对于同性之爱的渴望与彷徨不安融于这苍翠寂静之美景中,这种舒缓、含蓄的表现手法极富东方的诗意。如诗如画的景色,动人心弦的歌谣,广角镜头中的断臂山并非粗犷的西部风格,而几乎变成了中国古典式的世外桃源。另外,李安还借用中国古代爱情特有的含蓄方式――以物传情来表达这种细腻的感情。例如以月亮和镜子传达爱意,使得倾诉衷肠的台词显得多余。影片结尾,当年迈的安尼斯送走女儿回到屋里时,发现女儿的外套忘记拿了,他只好又回到屋里,把衣服放在柜子里,这时,他看到了一直珍藏的两件带着血的衣服――他与杰克因争执而留下的“血的证据”,此时,安尼斯怅然若失,在西方人脸上展现的是“此恨绵绵无绝期”的悠长韵致。
2 东方的集体主义与西方的个人主义。
西方人十分珍视个人自由,喜欢随心所欲,独往独行,不愿受限制。中国文化则更多地强调集体主义,主张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主张同甘共苦,团结合作,步调一致。所以中国文化以“和”为贵,主张包容、“隐忍”,并体现出一种中庸之道。在《断臂山》中,李安表现了一种东方的家庭观念、儒家思想和包容的亲和姿态。李安擅长从一个家庭着手解剖社会,解读文化。家庭观念是东方传统文化的核心。在影片《断臂山》中,李安除了对杰克与安尼斯之间同性之爱那种超越性别的态度之外,他对影片中每一个人物都用一种无责备的眼光在看待,他认为这部影片中的每一位人物都是无过错的,或许正是这个社会的错误造成了每个人的痛苦。宽容是李安影片的态度,也是他的电影能被各方所接受的原因。从这一点出发我们可以看到中西方文化体现在婚姻观念中的差异。西方重视个人感受,所以对婚姻缺乏一种责任与隐忍的姿态。崇尚个人主义的西方人在婚姻观念中,当他们认为夫妻之间已经没有爱情时,他们就会考虑并最终选择离婚。而中国人受传统伦理观、道德观的束缚,以及考虑到对家庭其他成员的影响特别是对孩子的影响时,也许会维持所谓的没有爱情的婚姻。所以,在这部影片中,李安用中国人对婚姻的传统观念和态度去诠释杰克与安尼斯面对情感与责任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影片中无处不在散发的是孤独和寂寞,李安让整个影片节制隐忍而充满张力,他用中西文化共通的朴素情感去表达原著。他选用普通人的感情或家庭矛盾作为表达自己对人性关照的切入点。李安是人世亲和的儒者,中庸文化的根基决定了他能既表达出内在的自我又能为世人接受。无论轻喜剧还是悲剧,李安都用一种相当人性的方法将面临的问题克服、化解,这也是中国的儒家文化所推崇的方式,横扫天下,得到东西方的广泛认同。
3 中西融合的“人伦”内核。
中国自古以来就注重“天伦”、“人伦”,“人伦”思想也可以说是中国儒家文化的基础。“人伦”在中国古代本来是封建礼教所规定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特指尊卑长幼之间的等级关系,然而,在《断臂山》中,这枚“人伦”内核的棋子已经被衍生到一种对人性关怀的高度。人文主义关怀是艺术作品不会过时的母题,也是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信仰,奏响了沁人心脾的主旋律。《断臂山》虽然是以美国西部为背景,描写同性恋题材的,但里面互相爱慕的两个牛仔也是因为背负着人伦的压力不得不分开、各自成家,以至于留下了终生的遗憾。在好莱坞纵横驰骋的同时,能依然固守着东方文化中那份生生不息的人伦精神,“脚踏东西文化,一心做人伦文章”;通过“人伦”这枚棋子,李安激活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棋局,使中国的传统文化焕发勃勃生机。人与人心灵的沟通是不分东方西方的,真正的艺术,如音乐、歌剧、电影、各国文化的精粹都是跨越文化和国界获得人类普遍共鸣的。
四、中西合璧,创造更优秀的国际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