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临终护理综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目的:通过临床病例的调研,为重症监护室气管切开患者寻找更优良的护理方案。 方法:笔者选取2012年1月1日-2014年5月1日间我科收住的48例气管切开病人作为观察研究对象。其中男27例,女21例,年龄19岁-63岁,平均年龄45.3岁。基础疾病情况:重症颅脑损伤28例(颅脑外伤11例,颅脑手术9例,重症脑炎5例,脑血管意外3例),心肺系统疾病15例,格林巴利综合征5例,对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措施。 结果:气管套管伴发堵塞者7例,及时发现并给予处理复通较好,最终48例患者中无一例发生明显肺部感染及其他严重并发症。 结论:对无法表述不适和痛苦的重症监护室气管切开病人而言,综合性护理措施是较好的临床护理举措,值得我们重症监护室医护人员推广。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 气管切开术; 综合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
R24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7-0009-01
气管切开术(traceotomy)系切开颈段气管,放入金属气管套管,气管切开术以解除喉源性呼吸困难、呼吸机能失常或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所致呼吸困难的一种常见手术。重症监护室病人常见于各系统严重损伤,病人常伴发呼吸道梗塞导致呼吸不稳定或者衰竭,气管切开是重症监护室抢救这类病人的最首要措施。但是气管切开术后病人的护理至关重要,护理不当可致严重后果,病人可出现呼吸困难或者窒息。本文着重于对两年多来我科收住的48例气管切开病人术后综合护理措施进行探讨分析,为此类患者的临床综合护理给出自己的见解,希望为重症监护室气管切开病人的康复做出自己的贡献。具体如下:
1 一般资料
笔者选取2012年1月1日-2014年5月1日间我科收住的48例气管切开病人作为观察研究对象。其中男27例,女21例,年龄19岁-63岁,平均年龄45.3岁。基础疾病情况:重症颅脑损伤28例(颅脑外伤11例,颅脑手术9例,重症脑炎5例,脑血管意外3例),心肺系统疾病15例,格林巴利综合征5例。对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措施过程中,气管套管伴发堵塞者7例,及时发现并给予处理复通较好,最终48例患者中无一例发生明显肺部感染及其他严重并发症,取得了较好的护理效果。
2 方法
2.1 病室内清洁度和湿度、温度的保持:
对病室内空气和地面每日定时进行严格消毒并定时进行室内的通风换气(2~3次/日,每次半小时),对家属进行必要的宣教,使其依从限制探视人员进入的条例,以保持重症监护室内的清洁度;通过对室内置放温度计的随时检测,及时调整室温使其保持在22~25℃,湿度应在50%~60%[1](可通过室内定时洒水或置放湿化器保持适宜湿度)。
2.2 气管切口的护理:
保持气管切口周围的纱布垫清洁,一般每日更换2~3次,必要时可随时更换以尽量减少气管切口的污染可能。
2.3 气管套管的护理情况:
气管套管垫一般使用4~8层的无菌纱布,能起到充分的隔离作用,并且透气较好。套管的固定要牢固,不可选用松紧带和具有伸缩性的纱布条进行固定,一般使用无伸缩的布绳固定,并将系带打死结以防止滑脱(外套管脱出时应立即重新插入,否则可致病人窒息),并随时检查其固定松紧度的情况并进行调节,亦不要过紧否则可致颈部血流障碍,以带下可探入一指为宜[2]。另外,气管切开后,呼吸道应很通畅,如若病人出现呼吸困难,应及时检查及时处理。①为防止套管堵塞,应及时拔出内管清洗。②拔出内套管后仍不能缓解呼吸困难,应想到是外套管堵塞。此时应多滴入生理盐水,反复吸引,将深处的分泌物或干痂吸出来,必要时更换外套管。但更换外套管时应有充分准备,以免发生危险(易发生窒息)。
2.4 气道的护理: 1)呼吸道每日流失水分为350~400ml,因此,每日需要应用200~300ml的湿化液通过超声雾化吸入的方法进入气道来湿化气管黏膜。如果发现病人谈液粘稠,可在病人吸气相延气管套管内缘滴入湿化液3~5ml,湿化液进入气道后有助于将粘稠痰液湿化变稀,所以护理人员可在滴入湿化液1~2分钟后将痰液吸出,防止痰液行成干痂造成气管阻塞。2)另外正确的吸痰对气道的护理非常重要,首先据气管套管的大小选择合适大小的吸痰管,吸痰操作前加大病人吸氧程度,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每次操作不应超过三次吸痰,一次吸痰不应超过15秒钟,吸痰管插入深度要适宜,不能过浅,应采取左右旋转式吸痰方法,动作要轻柔,吸力不易过大,压力应
2.5 气囊的护理:
要定时(2~4h)对气囊进行放气,5~10min/次,防止持续的高压压迫导致气管黏膜糜烂,每次放气前均要充分吸净气囊上方的积存分泌物以及鼻咽部分泌物,防止放气后流入下呼吸道造成感染。
2.6 并发症的预防:
对并发症进行严密的一级预防,并密切注意一切并发症存在的早期反应,及时报告给医生进行对症处理。重症监护室病人气管切开后机体抵抗力较低,容易并发各系统并发症,并给此类病人的康复造成极大阻碍,所以在给此类病人加强营养,提高抵抗力[3]的同时,护理人员细心的全面综合护理对此类病人的康复亦很重要。
3 讨论
对于气管切开病人而言,病人不能表述痛苦及不适,所以医护人员的细心观察和精心护理是至关重要的,可以及早的发现病人的异样改变和异常体征,及时给于病人救护,解除病人的痛苦、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最重要的是及时避免呼吸道梗阻。本文通过对48例临床病例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后效果的分析可知:气管切开病人采用全面综合性护理后,48例病人无一例发生明显肺部感染及其他严重并发症,是较好的临床护理举措,值得我们重症监护室医护人员推广。
参考文献
[1] 殷素华.32例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体会[J].当代医学,2010,16(4):115.
【关键词】听力学检查;睡眠呼吸暂停;阻塞性;腺样体及扁桃体切除术;儿童
鼻咽顶壁和后壁互相移行相连,呈倾斜圆拱形,常合称为顶后壁,此壁的粘膜下有丰富的淋巴组织,呈桔瓣状,称咽扁桃体,即腺样体,在婴幼儿较为发达,6-7岁时最大,一般10岁以后逐渐萎缩[1]。腺样体邻近咽鼓管咽口,腺样体肥大时常堵塞咽鼓管咽口,影响咽鼓管调节中耳气压功能,造成鼓室负压,引起渗出,导致分泌性中耳炎等引起听力下降。而扁桃体及腺样体肥大常阻塞鼻咽及口咽部呼吸道平面,导致儿童睡眠呼吸障碍,切除肥大的腺样体和扁桃体是解除阻塞的首选。故我科采用纯音测听和声导抗监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儿童手术前后中耳功能,评价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2012年01月至今在我科住院治疗的扁桃体、腺样体肥大所致OSAHS的患儿48例,无耳聋家族史,无耳毒性药物使用及耳外伤病史等。其中男23例,女25例,年龄5-15岁。主要临床表现:睡眠打鼾46例,呼吸暂停28例,呼吸费力19例,听力下降43例,夜间遗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27例,生长受限、腺样体面容16例。
1.2方法
1.2.1诊断标准儿童OSAHS诊断标准采用中华耳鼻喉头颈外科杂志编委会提出的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诊疗指南的标准[2],即阻塞性呼吸暂停是指睡眠过程中口鼻气流停止,在呼吸暂停过程中同事有胸腹的运动,低通气为睡眠过程中呼吸气流强度(幅度)较基础水平降低50%以上并伴有0.03以上的血氧饱和度下降和(或)觉醒呼吸时间的时间长度定义为≥2个呼吸周期、每夜睡眠过程中阻塞性呼吸暂停指数(obstructive apnea index,OAI)>1次/小时或AHI>5小时,最低氧饱和度(lowest saturation of blood oxygen,LSaO2)
扁桃体肥大诊断标准为双侧扁桃体≥II度或一侧III度大。腺样体肥大诊断标准以张亚梅等提出的纤维喉镜下腺样体阻塞后鼻孔50%以上伴临床症状以及鼻咽部侧位X线片腺样体厚度与鼻咽腔宽度比率(A/N)>0.6为标准[3]。48例患儿中单纯腺样体肥大6例,单纯扁桃体肥大4例,扁桃体和腺样体同时肥大38例(78%)。
纯音测听按照WHO(1980年)分级标准:0.5、1、2kHz平均听阈26dB以下为正常;26dB-40dB轻度听力障碍;41dB-55dB为中度听力障碍;56dB-70dB为中、重度听力障碍;71dB-90dB为重度听力障碍为参照。声导抗结果判定标准为鼓室压曲线A型、镫骨肌反射可引出为正常,As型、B型、C型曲线为异常。
1.2.2治疗方法选择的48例患儿均有手术指征,入院后予以完善术前检查,进行纯音测听和声导抗检查。声导抗在纯音测听室内进行,纯音测听室符合JJF1191-2008和GB/T16403标准。手术采用全身麻醉,先切除双侧扁桃体,并在鼻内镜引导下用电动吸切器切除腺样体,注意保护双侧咽鼓管圆枕。术前鼓室高负压者术中行鼓膜置管术,术前30分及术后24小时给予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术后漱口、雾化吸入,激素全身应用等,随访过程中出现鼓室高负压患儿补充行鼓膜置管术并随访。
2结果
所有患儿均于术后1周,间隔1月、3月不等时间复查听力学检查、电子鼻咽镜及鼻咽部平片或CT,对比术前及术后的检查结果,我们得出48例OSAHS患儿中有43例伴听力下降及中耳功能改变(占89.58%),听力明显提高39例(占81.25%),听力未改善有4例(占8.3%)。术后随访6-12个月。有17名患儿中耳功能下降,鼓室导纳图负压,对其中13名患儿术中及术后补充行了鼓膜置管术,其中9名患儿中耳功能改善及听力明显提高,4名患儿虽经补充鼓膜置管,听力仍无明显改善,但此4名患儿中耳功能改善。
3讨论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是由气道固有和动态的狭窄引起的,而这种气道狭窄可发生在多个部位,腺样体和扁桃体肥大是儿童鼻咽和口咽部狭窄的最常见原因[4],其中腺样体肥大也是小儿中耳炎的独立病因。OSAHS的患儿白天的表现多为经口呼吸、慢性流涕、吞咽困难、行为及神经认知功能障碍、学习成绩差等,白天嗜睡尽管是成人的常规表现,但在儿童并不常见,反而表现为睡眠持续性打鼾、多汗、张口呼吸、呼吸暂停、白天嗜睡、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和发育迟缓[5]。由于儿童不能清楚的表述自我感觉,而听力的下降多被忽略,所以容易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导致孩子听力下降,部分患儿甚至需要助听器等与外界交流。我科采用听力学检查(纯音测听及声导抗检测)动态监测患儿扁桃体、腺样体切除前、后听力及中耳功能改善情况,发现89.58%的患儿有中耳功能异常、听力下降。术后随访6-12个月,81.25%伴有听力下降的患儿有听力提高及中耳功能有效改善。因此,对伴有听力下降或中耳功能下降的OSAHS患儿行全麻下双侧扁桃体摘除联合鼻内镜切除肥大的腺样体,既可解除鼻咽及口咽平面的阻塞,还能提高患儿听力及改善中耳功能。近年人们对OSAHS患儿的关注焦点大多集中在神经系统症状、生长发育迟缓等方面,而忽略了听力下降对患儿将来的重大影响。本文旨在通过对OSAHS患儿术前、后听力及中耳功能的动态监测,评估听力损失的程度,从而引起医师及监护人的足够重视,争取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使绝大多数患儿听力等能恢复至正常范围;同时,该方法也取得了患儿家属对手术治疗的远期效果的认可,具有良好的社会效应。
参考文献
[1]黄选兆,汪吉宝.实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87.
[2]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委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诊疗指南草案(乌鲁木齐).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7,42:83-84.
[3]张亚梅,张天宇.实用小儿耳鼻咽喉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313.
关键词:老年人;临终关怀;社会工作
一、研究背景
随着中国逐步步入老龄化社会,我们不得不将老年人的临终关怀问题提上议程。按照国际通行的标准,凡是步入60岁的群体,都可以称其为老年人,如果国家总人口的10%以上的人都超过了60岁,亦或是总人口的7%以上的人都超过65岁,那么该国家就是老年型国家。我国人口年龄分布比例已经远远超过国际标准,过早地进入老龄化时代。老年人占了绝大多数数量,在这个过程中,如何使老人无痛苦、少遗憾地度过最后的人生是社会最应该关注的层面。这些家庭的儿女为生计奔波、劳累,无论从物力方面,还是精力方面都决定了家庭临终关怀难以实现。
二、文献综述
在美国,社工介入老年人临终关怀服务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美国政府对于临终关怀予以很大的财政支持,并且以立法的形式保障资金源,临终关会已发展成为一种产业。在英国,临终关怀机构已经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英国在个案社会工作介入老年人临终关怀中非常人性化,根据临终者年龄、性别、种族的不同,提供不同语言的服务。我国的临终关怀失业还没有建立起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行之有效的运行模式。但是,我国的临终关怀研究已经在个案、小组、死亡意识等方面都有所猎。
三、相关理论
老年人临终关怀是指对生存时间有限,一般是6个月或更少的老年人进行适当的医院或家庭的医疗及护理,以减轻其疾病的症状、延缓疾病发展的医疗护理。它包括旨在减轻身体病痛的身关怀,旨在缓解对死亡的恐惧感、焦虑感的心关怀以及旨在重塑生命价值意义的灵性关怀。马斯洛需求理论指出,人由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受到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五种需求。老年人临终关怀倡导“身、心、社、灵”的服务理念恰恰与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息息相关。“灵”相当于马斯洛需求理论的最高层次“自我实现需求”,因此,在个案社会工作介入老年人临终关怀服务过程中,要注重灵的理念。
四、临终老年人的需求
(一)临终老人环境需求
1.医院临终关怀
医院临终关怀缺乏舒适温暖的感觉,我国现有的医院临终关怀仍不及健全,在医院的环境中,多是采用白色床单、棉被、白色墙壁,天花板也十分压抑。不利于给临终老人带来舒适温暖的气氛,这点我们每个人也同样深有感触,医院总是给人一种死亡、恐惧的心理暗示,我国对于被为临终关怀的老人提供专业的医院以及温暖舒适的环境也十分重要。
2.家庭临终关怀
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对于大多数老年人来说,还是会选择居家养老的养老模式,但传统的居家养老模式是无法满足临终关怀老年人的需求,大多数普通家庭往往能提供的是最基本的临终关怀,实际上与居家养老并无明显区别。
(二)临终老人精神上的需求
1.战胜死亡恐惧的需求
临终老人都面临着对死亡的恐惧,由于对生命存在眷恋和不舍,人们对死亡充满了恐惧,虽然案主明白生老病死是一种自然规律,但这种心理活动也在情理之中。个案社会工作在老年人临终关怀中的介入,可以对老人进行情感疏导,减轻他们对死亡的恐惧感和焦虑感,减少一些想象空间,安详地面对死亡。
2.受尊重、被接纳的需求
临终老人在生命的最后阶段都会有强烈的社会脱离感、个人无助感,感觉已经被社会所抛弃。特别是在家庭生活中,他们都曾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对家庭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他们迫切需要家庭,甚至社会承认他们对价值,肯定他们曾有的贡献。老人有强烈的受尊重、被接纳的需求,明确这一点后,社会工作者需要运用专业技术和手法帮助他们找到自身的价值,重新融入社会。
3.了却心愿的需求
临终关怀根据每位老人的不同身体状况、生活经历、性格特点等去满足临终者心底的愿望。也就是说在满足临终者“身、心、社”需求的同时,临终关怀更注满足临终者未完成的心愿。迫于现状现,临终者也许会有许多遗憾,如果至死不能了却心愿,老人很难了无牵挂地离开人世。
六、社会工作理念在临终老人关怀中的运用
(1)在进行个案社会工作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应该将尊重、接纳、自觉、个别化的价值理念运用到老年人临终关怀服务中。同时,社会工作者要以实事求是为原则,时刻从临终者的实际需求出发,并尝试影响医护人员的工作方法。
(2)与临终者建立信任关系,了解其最迫切的需求。以案主的角度来说,我们既不属于医护人员,又不属于他们熟知的其他部门人员,所以很难建立信任关系,这就需要社工不断地去解释自己的身份,这样才有利于建立起专业的社工――案主关系。在工作过程中要有换位思考的思维,站在案主的立场分析他们的需求,推广社会工作价值理念。
(3)要结合临终者自身状况灵活处理突发状况。本身关于临终关怀的理念和实践经验大多是从香港、台湾和国外引进而来的,所以在个案过程中,很容易照搬他们的东西,而这些并不一定适合服务对象自身的情况以及大陆的独特背景。
(4)观念会对临终老人、临终老人家属的行为产生很大的影响。只有树立积极的死亡观,坦然面对死亡,才可能保证个案社工的顺利介入。此外,动用佛教、道教等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来辅助介入,达到安抚临终老人情绪的目的。
(5)除做好一线工作外,社工还要学会资源开拓与协调。社工要联系到一切可以得到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司法资源等等。
参考文献:
[1]陈娟,癌症病人的临终关怀狐狸.[J].中华国际护理杂志,2004.
[2]成彦,临终关怀中的社工介入.[J].社会福利,2007.
[3]范明林,社会工作方法与实践.[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5.
关键词:烟台市 老年护理院 市场需求
进入21世纪以来,养老问题日趋凸显重要性、紧迫性。文章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方法对烟台市老龄化现状、养老机构现状进行分析,总结了目前养老机构的缺陷,探讨了老年护理院模式优势及发展前景。
1.烟台市老龄化现状及发展趋势
烟台市人口年龄结构早在1987年就进入了老龄化阶段。如图1显示,烟台市老龄人口呈逐年增长趋势。预计2015年,老年人口数量将增加到148万人,占总人口比重达22.7%;到2020年将达到181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将达到27.7%,平均每4个人中就有1位老年人,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1]。
此外,烟台市老年人口也在逐渐呈现出高龄化和空巢化现象。至2011年底,全市百岁以上老人的比例为73.73/百万,80岁以上老人的比例为3.22%。全市共有老年人家庭55.79万个,其中纯老年人家庭(空巢家庭)32.05万个,占比达到57.43%,高龄化、空巢化问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日益突出[2]。
2.养老机构调查现状综述
(1)供给不足。截止到2010年底,烟台市各类老年福利机构已发展到208处,床位20625张,每千名有养老需求的老人仅拥有床位17.22张,数量上远满足不了需求。
(2)各类养老机构存在诸多不足
① 老年福利院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管理知识,聘用的服务人员90%来自下岗职工及无业人员,没有经过专业化培训,对于如老年人康复保健、临终关怀等多项服务技能缺少,只能实现低端服务功能;
②敬老院的对象主要是五保老人,县区街道财力有限,难以有效保障敬老院的运营。此外,敬老院还存在管理服务人员老化、待遇低等情况,老年人养老存在较大隐患;
③老年公寓是具有开放性特点的老年人养护和生活社区,然而政府办的老年公寓限于资金问题,数量上无法满足需求。随着“社会福利社会化”政策的实施,一些民办老年公寓也开始发展起来,但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多数仍然处于敬老院的发展模式,硬件设施局限在休闲、健身的功能上,软件条件仍然没有得到改善,服务项目单一,层次不高;
④社区养老在一些大中城市仍处于探索阶段,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独居老人、不能自理老人、残疾老人等特殊老人,需要更加优质的服务,但费用较高,一些老人无法承受;社区方面提供的服务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要,服务人员较少,专业化程度不高;同时,社区养老不能处理好盈利性与福利性的矛盾关系,政府给予的支持力度不大,无法使社区养老得到顺利发展。
3.老年护理院的独特优势
老年护理院是为老年人提供集体居住,并具有相对完整的生活起居、文化娱乐、康复训练、医疗保健等多项配套服务功能的养老机构,也是为老年人提供长期医疗护理、康复促进、临终关怀等服务的医疗机构。
随着经济及收入水平的提高,传统养老机构设施配置低,服务功能不全面无法满足现阶段养老需求。在此背景下,唯有老年护理院模式才能满足老年人的多元化、高端化的需求。
老年护理院服务功能:
(1)提供日常起居、餐饮、医疗保健护理、文化休闲娱乐等服务,既能使老人感受到居家养老的生活氛围,又能享受社会化服务;
(2)按照入住老人的不同需求,提供多种租住模式,满足不同收入的老年人的多元化需求;
(3)综合医院和普通养老机构的优点,填充医疗、保健、护理功能。弥补了普通养老机构的缺陷,对老年人养老无疑是最优选择,尤其为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提供极大便利。
(4)配备老年大学,为老年人提供学习交流场所。开设各类课程如舞蹈、书法、乐器等,为老人继续学习提供便利,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使老年人仍能有充实的生活感受。
4.老年护理院发展的政策建议
老年护理院是个具有集成功能的养老机构,需要整个社会,尤其政府对这种新兴的企业模式积极的推广,在政策角度,宣传、引导角度做好保障工作,才能使烟台市老年人多元化的养老需求得以满足。
(1)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重点扶持护理院产业龙头企业,积极引导民营资本进入护理院的建设当中;
(2)政府引导设立老年护理院的旗舰企业,形成养老市场的竞争机制,使护理院功能齐备,收费趋向合理;
(3)政府应承担养老机构服务人员的培训及上岗监督工作,保障护理院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烟台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烟台市人力资源保障局
一、家庭病床服务存在问题
(一)人员配备不足
护理人员作为社区家庭病床卫生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其配置情况对是否能够满足人们的健康需求尤为重要。但目前我国社区家庭病床护士配置人数不足,服务人次多,工作强度大;社区护士工作职责不明确,存在一人同时承担多项工作任务的情况。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护理人力资源与护理质量呈正相关,护理质量的分值随着护士人数的减少而降低。家庭病床护理人员配备不足,家庭病床患者的医疗安全就得不到有效保障。而社区医务人员的职称晋升难度较高,薪酬待遇欠合理,都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家庭病床护理人员的结构不合理。
(二)自身专业技术水平较低
受我国长期“重医轻护”观念的影响,护士的社会地位不高,且许多社区护士对自身专业方面的要求也较低,认为只需基础护理操作技术过关就行,很少主动给患者做健康宣教;此外,医疗服务价格的下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医疗服务含金量的认知。有研究显示,由于家庭病床护士专业技术水平有限,大量的护理项目由医生替代实施。这些都可能导致患者看轻家庭病床护士,觉得她们只会打针输液。
(三)社区医院相关制度及入户相关设施不完善
对于一些年老且有多种疾病集一身的患者,家庭病床服务存在较大的风险。而社区医院在家庭病床的收治范围、组织领导、制度纪律和器械设备等方面都没有统一的规范,护理人员在家庭病床服务中的消毒隔离和医疗垃圾处理等方面也比较混乱,这些因素进一步加大了家庭病床服务的风险。
(四)护理人员服务意识不够,法律意识缺乏
家庭病床护理的内容较为广泛,需要定时上门服务,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要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和病情程度不一的患者。需要给予辅助治疗、生理、心理护理以及健康教育服务等。而一些护理人员自律性不够,时间观念不强,在工作中不注意沟通方式,对患者的隐私不尊重,造成医疗纠纷隐患。
二、防护策略
(一)加强正面宣传,正确定位家庭病床护理人员
社会媒体应做好宣传工作,使公众对家庭病床护理人员有一个理性的认识,科学认识医疗风险,增加对护士工作的理解,减轻护士的心理压力;同时,家庭病床服务护理人员也需将治疗服务扩大到预防服务,从生理服务扩大到心理服务,从技术服务扩大到社会服务,从单纯的护理工作者转变为家庭病床服务的管理者、支持者、协调者、教育者和咨询者。
(二)合理配置家庭病床护理人员,适当提高其待遇
建议政府部门制定关于家庭病床护士的准入制度和配置政策,合理配置家庭病床护士,并适当降低社区医务人员的职称晋升难度,改善家庭病床护理人员的薪酬待遇,从而吸引更多的优秀护理人员从事家庭病床护理工作。
(三)制定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规范操作流程
现行的相关规章制度已无法满足现实需要。应建立和完善包括家庭病床的准入和撤出制度、护理工作制度、医护人员行为规范、护理病历书写等制度,以明确医患双方在家庭病床规范化管理上的权利和义务;同时,规范管理家庭病床的医疗废弃物处理,提供必要的防护设备,严格按规范操作。
(四)加强护理人员培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应建立起一套完整正规的针对家庭病床护士的培训体系,严格考核制度:同时,家庭病床护士应转变观念,提高对工作的重视程度,积极参加各项新知识、新技能及家庭病床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同时,还要具有灵活的应变能力,能很好的处理紧急事件,在病情突发时,可以快速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为患者的生命安全起到有效的保障。
关键词:全科护士; 工作规范; 护理质量
全科护士是相对于医院专科护士而言的,它是以个人健康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范畴,面对社区的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团体,集预防、保健、护理康复为一体,以维护和促进人群健康为目标的主动性、综合性、连续性、协调性和可及性的卫生服务工作。它体现了全科医学的全病种服务(不分科)、全病程服务(未病、欲病、已病)、全生程服务(优生、临终关怀)、全面(生理、心理、社会)、全方位服务(时间、空间、人间)的特点。全科护士是向社会、群体、家庭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的卫生管理者,更是健康教育者和不良生活习惯的干预者。由于社区是慢病管理的主阵地, 护士是社区慢病管理的主力军。全科护士除具有一定临床工作经验外,还经过社区医疗服务知识和系统培训,获得结业证和上岗证,其思维模式和服务模式已向社区卫生"全科"转变,且利用在医院工作的优势,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以规范化培训与考核为切入点,以规范护士行为为重点,提高护理质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分析现状 我院是一所集体所有制的一级甲医院,本中心参与了2005年海珠区创建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的工作,全院护士有 65人,年龄18~53岁,其中副主任护师5人,主管护师8人,护师22人,护士 30人。本中心管辖的社区居民有9万人。存在情况是:①护士数量少,护士人力配置难以满足社区日益递增的护理需求,护理工作压力过大,造成护理人员流失多,护理队伍不稳定;②护理队伍整体力量薄弱,护理质量难以提高,护理安全存在隐患;③护理工作面临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和引入,加大了护理风险,扩大了专业的内涵。以上情况提示,加快护士的培养是提升护理质量的关键。
1.2方法 制定培训计划以6个月为一阶段,分脱产和半脱产两部分学习:①前两周脱产学习,第1w培训从护士的礼仪举止到训练语言沟通技巧,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通过专题讲座来提高社区护士文化传统的修养,伦理道德的修养,人际关系的修养和语言文字的修养;。第2w主要为规章制度、职责、环境、规范要求培训。②专业知识学习,根据2007年卫生部科技教育司制定的《社区护士岗位培训大纲》将培训内容确定为:理论课,内容包括社区卫生服务概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特殊人群的保健、慢性疾病患者的护理及康复、社区紧急救护等;操作课,内容包括外科换药技术、心电图基本操作方法、包扎、吸氧、导尿、灌肠、心肺复苏等。计划中详细列出每月须了解、掌握的相关制度、操作标准、护理工作方法,集中培训内容、授课时间、考核方式。按达标要求开展阶段性的规范化训练,提高护理人员的规范化操作水平,使护理人员在培训活动中有共同的关注点,能参与交流切磋,培训后有所得益,在工作中能切实运用,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保证质量。
2考核
由护理部、科室护士长组成规范化培训考核管理小组,分别对参加规范化培训护士进行阶段考核和全年总考核。
2.1 护理部根据培训目标及内容,对参加培训的人员定期进行业务(临床实践,理论水平,操作技能等)和思想政治,工作态度(包括职业道德,服务态度)等方面的阶段考核。
2.2 各科室根据专科特点制定科室规范化培训计划,护士长定期检查科室培训人员基础护理完成情况及手册登记情况,由护士长对其进行理论和操作考核,每次考核合格后方可参加下一阶段培训。参加培训的人员积极参加并严格执行计划,如实填写《护士规范化培训登记手册》。
2.3 参加规范化培训的人员应积极参加并严格执行培训计划:认真填写《护士规范化培训登记手册》,按时完成基础护理量化指标,按时完成综述或论文。
2.4 每月定期进行业务学习,并对相关的内容进行测试。平时要加强技能操作训练,特别是对一些常见急救操作要不定时抽查考核。采用经常性督查、随机抽查等方式,加强日常检查监督力度,
2.5 护理部年终对规范化培训完成情况进行集中审核,对不能完成计划及相关要求者,取消其年终评优评先的资格,年终考核定为"基本合格",对连续3年不能按计划达标者则实行解聘。
3 结果
①全院护士"三基"考核合格率从2011年的83.5%提高到2012年的98.3%。②患者满意度从2011年的91.5%上升至2012年的97.8%。③护理差错发生率从2011年百张床年一般差错发生率8%下降至2012年的2%。社区护理人员在素质、护理水平、护理业务技术和工作效率都有相应的提高,有效地保障了工作质量。
4讨论
4.1 提高了护理队伍整体素质 以护理规范保证护理质量和水平的提高.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
4.2 规范了护理行为 从言行举止、服务态度到护理操作,使护士通过规范纠正偏差,强化服务意识,从而达到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 。
4.3 提高作工作效率 通过规范工作,取得患者及家庭的配合,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差错发生,从而保证护理质量。
5结论
社区网格化管理中的全科护士工作规范使护士的交流沟通、综合应用各科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及灵活应变能力得到了有效提高。通过系统全面地对护士进行教育培训,使护士在任何岗位、任何时候都能胜任工作以确保护理安全,有效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建辉,张选,禹震.网格化管理信息化支撑建立城市社区慢性病管理新模式[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9,23(2):23-34.
[2] 王春香,杨颖,来彩芬,等.责任医生团队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作用调查[J]. 浙江预防医学2007,19(7):73-74.
[3] 马晓伟.立足国情加强建设开创我国护理工作发展新局面[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11):801-806.
[4] 王秋韵,陈娴洁.中华现代临床护理学杂志,2006,1(8):750-751.
【关键词】下肢截肢;康复;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181-02
下肢截肢是指对于一些下肢严重创伤、肿瘤、感染及周围血管疾病的患者以手术方式切除部份或全部下肢肢体。截肢造成的永久性肢体缺失,从形体上、生理功能和心理上都给患者带来严重影响因此其术后护理及康复就显得尤为重要。[1]近年来,不少学者对截肢术后病人的心理护理,幻觉痛护理,残端包扎塑形护理,残端皮肤护理,残肢护理,残肢功能护理等进行多方面的研究,为使护理同行进一步了解掌握截肢术后病人的康复护理,提高和改善截肢病人术后生活质素,促进护理专科发展,本文对其护理现状及进展综述如下:
1 截肢术后病人心理护理
1.1 心理分析:通过护士与患者的交流,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言语表达,情绪变化,对治疗护理的配合程度等进行综合分析。病人存在自我概念的改变,不确定感,社会适应力改变。
1.1.1 自我概念的改变包括自我形象紊乱和自尊下降,患者截肢后必然带来不同程度的躯体残疾和缺陷,影响形象,术后恢复期往往更加关注自己的外表。[2]
1.1.2 不确定感主要表现在几乎所有患者都担心失去肢体对今后的生活影响。尤其是下肢截肢后,更担心以后的生活而出现患病性焦虑。对陌生的环境和人以及病情的认识产生焦虑、恐惧及强迫的敏感性增高。
1.1.3 社会适应力改变主要表现为害怕与人交往和无助感。 截肢术后的日子里生活习惯会有所改变。截肢后往往感到前途一片漆黑,整天沉浸在悲伤中不能自拔,内心感到无助,这种无助来自于个人、家庭和社会。
1.2 心理护理
1.2.1 大部分患者因躯体缺陷而导致自我概念降低。对于医护人员来说,了解患者心理状态,热情与患者交流,帮助正确认识疾病,接受现实,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使他们认识到虽然失去了肢体但同样可以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患者方面,他们对自己的身体需要重新认识,对别人的反应也要重新评价,而且必须适应与接受这些改变,以符合其形象,才能重新适应自我概念。
1.2.2 不同程度的截肢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截肢平面越高,心理问题越重,有必要选择性向病人通报病情,介绍治疗的必要性及预后,促使病人心理转变,对截肢有充分的准备和认识,并帮助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说明截肢治疗的必要性和目的,介绍手术的具体方案和日后假肢的安装及功能重建。
1.2.3 引导病人注视残端,加强对肢体截除事实的心理感受。要针对性地疏导和帮助病人,具体分析每一个病人的性格、气质、心理特点,鼓励积极对待人生,与他们密切接触,亲切交谈、聊天,谈家庭、孩子、家乡、事业等,鼓励其振作精神,克服截肢后人格缺失,面对现实,重新选择生活目标。讨论术后假肢的选择、装配、训练等康复计划;充分发挥家庭、亲友、单位等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保护其自尊心,克服自卑心理,使之既要面对现实承认残疾,又要树立勇气战胜伤残,回归生活,回归社会。
2 截肢术后幻觉痛护理
截肢术后仍有已截肢的手或脚的幻觉即幻肢,发生在该幻肢的疼痛即为幻肢痛。幻肢痛多为持续性疼痛,表现为针刺痛、挤压痛、烧灼痛、痒、冰冷感,以夜间明显。幻肢痛的发病机制尚无定论,其可能机制为:(1)截肢后,感觉伤害的神经纤维、背根神经节细胞受到损害,从而对机械、热、化学刺激异常敏感,而致异常性疼痛。(2)截肢后周围神经损伤,脊髓突然失去外周向心性传入冲动,背角发生一瀑布性形态、生理和神经化学变化,导致背角神经元去抑制,兴奋性增高,对非伤害刺激也出现反应,从而引发幻肢痛。(3)截肢后的大脑皮层功能重组尤其是大脑皮层躯体感觉区的功能重组与幻肢痛有直接的关系。[3]
2.1 幻觉痛原因分析:主要原因包括术前疼痛控制不好,多次手术,伤口愈合不好及焦虑等因素。
2.2 幻觉痛诱因分析:主要诱因包括接触残端,排尿排便,感染,刺激,冷暴露及等因素。
2.3 幻觉痛的护理
2.3.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关心患者,理解其痛苦,使患者充分表达真实想法,通过平等交谈,使压抑的情感得以释放。医护人员热情耐心的态度,可使患者具有一种安全感,从而减轻不良情绪影响。
2.3.2 评估疼痛: 通过与患者交谈,对患者的表情、活动、睡眠及饮食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采用数字分级法(NRS),方法是将疼痛分为0~10分,用0~10的数字代表不同程度的疼痛,0为无痛,10为最剧烈的疼痛,让患者自己圈出一个最能代表其疼痛程度的数字。并将计分粗略分为三级,即轻度(3分以下)、中度(4~6分)和重度(7~10分)。[4]
2.3.3 评估病人引起疼痛的因素,护理操作动作轻柔,避免诱发因素,同时重视心理护理,转移注意力,调节患者的情绪。
2.3.4 给予充分止痛治疗,客观评估,认同病人感受。指导按摩残肢,遵医嘱给予止痛药物或肌松剂,必要时给予理疗针灸辅助治疗。
3 残端包扎护理
截肢术后早期残端包扎塑形对病人康复后假肢安装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残端妥善包扎,包扎前要评估病人皮肤情况,骨突处要用软棉垫保护,弹力绷带裹扎,直至安假肢为止。弹力绷带包扎不可过紧,斜形环绕,直至关节近侧。注意不能在残端近端加压,以免远端缺血引起疼痛水肿。包扎绷带的力度应有远侧到近侧渐渐减轻,尽可能把残端塑成圆锥形利于配戴假肢。[5]
4 残端皮肤护理
保持残端皮肤完好,提高皮肤耐磨耐压很重要,避免往后病人皮肤与假肢摩擦出现破损甚至溃疡。伤口愈合后,指导病人每日用中性肥皂清洗残肢,不能浸泡或在残肢上涂冷霜或油,以免软化残肢的皮肤,也不可擦酒精,酒精会使皮肤干裂。早期加强残端护理,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并注意残端皮肤的摩擦,拍打,提高皮肤的耐摩、耐压。
5 残肢护理
为了预防关节屈曲、变形而延迟义肢装置时间,应随时维持正确姿势。站立骨盆应保持水平位置,患肢应尽量保持向收及自然伸直姿势。同一坐姿或坐轮椅每次勿连续超过一小。
5.1 为防止残肢屈曲畸形,应尽量保持肢体残端于伸直位。术后固定或包扎患肢时,维持残肢残端于伸展位,必要时用支具、石膏托,避免挛缩畸形。应禁忌的姿势有,不要放枕头在膝关节之下;坐轮椅时不要长时间
弯曲残肢;躺着时不要长时间弯曲残肢;不要将残肢垂放在床沿;半坐卧时不要在臀部垫枕头,以免残肢翘起。
5.2 预防残端水肿,截肢术后肢体残端可适当垫高,但应注意截肢后因肌肉力量的均平衡导致下肢截断部位以上的关节常易发生屈曲、外展、畸形,可严重影响以后安装假肢。故应维持截肢残端位于伸展位,保持残端固定于功能位,即使为了防止出血或血肿而垫高残端也不能采用膝下垫枕的方法,而应该整体抬高床尾。[6]
6 残肢功能锻炼
残肢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对预防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畸形及日后病人更好操纵假肢非常重要。有研究表明卧床休息一周即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肌肉萎缩。残肢功能锻炼在于改善截肢患者全身状态,促进残肢定型,增强肌力,提高关节活动力,有利于充分发挥存留肢及假肢的功能。
6.1 残肢功能锻炼时间:术后指导患者早期功能锻炼,指导患者尽早床上坐起或下床进行残肢主动活动,上肢残肢1~2天可以锻炼,肢2~3天以后练习坐起。患者情况良好,术后1周开始扶拐走路。截肢的功能锻炼应循序渐进,逐渐增加活动量。
6.2 不同卧位残肢功能锻炼方法:分别是仰卧将身体向内旋转仰卧将患肢尽可能下压仰卧将患肢尽可能由外往内移动俯卧将患肢尽可能上举卧向患侧将患肢尽可能往内移动。[7]
6.3 残肢肌肉加强锻炼:包括有6病人双大腿夹枕锻炼大腿肌肉股四头肌舒缩锻炼直腿抬高运动患肢髋外展运动。
6.4 其它康复训练:可评估病人不同阶段具体情况指导病人站立平衡训练迈步训练步行训练
上下楼梯训练及上下斜坡训练。
近年来,国际上采用术后即装假肢即在手术台上,截肢手术结束后,麻醉尚未清醒,给截肢者装上临时假肢,术后一、两天可下床练习走路或作其他功能训练,这种方法不仅对截肢者心理上有很大的鼓舞,对加速残肢定型,减少幻肢痛和其他痛苦,也有采取环境控制治疗法CET在手术后将没有任何敷料覆盖的残肢置入一个空气调节器相连的透明气囊中练习走路。容器内压力可以调整变化使残肢收缩定型,达到残肢早日定型。[8]
7 小结
截肢术是临床医生对严重外伤、感染、恶性肿瘤等治疗的重要手段,是一种严重的破坏性手术,为保全生命不得已的选择。随着肢体的缺如,体形外观不同程度破坏,造成躯体相应的生理功能障碍,自理能力下降,导致病人出现严重心理失衡反应。截肢术后病人的生活质量目前缺乏系统的长期的追踪调查,因此,本人认为对截肢病人实行全人护理,早期介入,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幻觉痛护理,残端包扎塑形护理,残端皮肤护理,残肢护理,残肢功能护理对病人的康复及重新回归社会,促进护理专科发展有举足轻重作用。
参考文献
[1] 檀智, 丁桂丽, 魏红 16例下肢截肢患者术后护理体会,齐鲁护理杂志,2004年11期
[2] 洪敏玉,郑万芳: 截肢病人术后护理,医学理论与实践,2003,16(7):840-841
[3] 侯晓玲, 聂忠惠, 李晓玲.截肢患者幻肢与幻肢痛的护理, 华西医学,2001年02期
[4] 唐晓春, 林峰, 蔡讯, 姚阳.骨肉瘤截肢术后幻肢痛的临床观察, 中国医学工程,2006年04期
[5] 吴梅祥, 严广斌, 吴景明, 伍有棠, 黎文.现代截肢术的新观点,广东医学,2001年03期
[6] Amputation,省略,Revised November7.20073.香港医管局骨科专科指引,Revised July 1.2007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128-01
颅脑外伤是神经外科常见的急诊,常发生于交通事故、坠落和斗殴中,具有来势凶猛、病情危重、变化快、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的特点。因此,迅速准确的判断病情和有效的救护在抢救颅脑外伤患者的生命和预后中至关重要。近年来为了提高颅脑外伤病人的治愈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临床护理工作者作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许多的成果。现将近年来有关颅脑外伤的急救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1 急救护理
1.1 院前急救
1.1.1 现场急救 院前急救的原则是先救命后治病,抢救人员到达现场后,迅速将患者脱离危险环境,排除可以造成伤害的原因。清除呼吸道血块、分泌物、呕吐物,对有舌后坠的患者立即置入口咽通气管,有开放伤动性出血者予以包扎止血。
1.1.2 安全转运 经现场急救处理后,呼吸循环一经建立,就应立即转运,在转运过程中,应严密观察神志、瞳孔及生命体征的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警惕中间清醒期,防止再昏迷,应避免搬运过程中的二次损伤。抢救生命,减少致残,安全转运是院前急救的目的。
1.1.3 院内交接 同时与院内联络,及时将病情告知急诊科或颅脑外科做准备工作,需急诊手术患者,还要通知手术室及CT 室人员做好准备,为尽快手术争取时间。到达医院后与急诊室医护人员做好交接班工作,详细说明受伤时间、原因、意识、瞳孔、合并损伤、现场及途中呼吸情况等。
1.2 院内抢救
1.2.1 急诊接诊 在颅脑外伤病人入院接诊时,立即将患者安置在抢救室,简单迅速的了解病情及受伤的原因和经过,立即对患者进行体检和护理,包括测量血压、脉搏及呼吸,观察患者的瞳孔变化及意识状态,迅速进行护理评估和GCS 评分。对危重患者要积极配合医生就地进行抢救,做好术前准备(备皮、备血),早期治疗是抢救成功与否的关键。
1.2.2 保持呼吸道通畅 颅脑外伤患者多因意识障碍,加之误吸及舌后坠等都可引起严重呼吸道梗阻,故接诊后要首先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血块、呕吐物及泥沙等。及时充分给氧是颅脑外伤患者最重要的急救措施之一,因此一定要做好呼吸道管理,必要时气管插管。
1.2.3 迅速建立静脉通路 颅脑损伤患者常常会被血压无变化的假象所迷惑,所以即使在血压正常的情况下,也应该有治疗休克的防范措施。在院前救护中,应及时建立静脉通路,一定要选择粗直的血管进行穿刺,保证血管通路非常重要。在脑外伤的急性期,有不同程度的水钠潴留,为了减轻脑水肿,应该限制钠盐的摄入,在补液的同时,应该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
2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2.1 意识 意识的变化是判断重型颅脑损伤病情变化最重要的指标。通过病人睁眼、言语、运动的反应,了解意识障碍的程度。先判断伤患者神志是否清醒。如对患者呼唤、轻拍面颊、推动肩部时,患者会睁眼或有肌体运动等反应。并可根据格拉斯哥昏迷分级法,确定患者意
识障碍程度。并要了解昏迷时间及有无特殊类型的意识障碍,如中间清醒期、去皮质状态(双上臂内收,肘、腕及指间关节屈曲僵硬,两下肢过伸,强直并稍内旋,双足蹁屈)及去大脑状态(患者多昏迷,全身肌张力高,尤以伸肌为著。上肢过伸僵直,双手旋前,下肢过伸内收)。
2.2 瞳孔 瞳孔变化是反映颅脑损伤程度及病情变化的重要标志,如一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提示脑受压;双侧瞳孔大小改变,或出现眼球分离,提示有脑干损伤;如果先一侧瞳孔散大,后双侧散大,对光反射消失,眼球固定,患者呈深昏迷,是病情危重接近临终的表现,应积极采取措施抢救。
2.3 生命体征 血压升高、脉搏慢而有力、呼吸浅慢(二慢一高),常提示颅内压升高;血压下降常提示循环功能不良,尤其是中枢性循环功能衰竭时病情更为严重 ;脉搏细快常见于有效血容量不足; 呼吸频率不规则、深浅不一常提示呼吸中枢受损; 体温升高则提示有体温调节中枢障碍或感染。
3 病情监测
3.1颅内压监测
颅脑损伤后常常出现脑水肿反应一即伤后2h脑体积即有明显增加。早期快速输入20%甘露醇并配合应用地塞米松对降低颅内压有极好的效果。甘露醇不仅可以形成压力梯度,脱水减压,还具有降低血液粘滞度、疏通循环、增加血流量、保护脑组织、延迟对血脑屏障的损害等作用。七叶皂苷钠由于其具有抗炎、抗渗出,提高静脉张力。加快静脉血流,促进淋巴回流,改善血液循环和微循环,并有保护血管壁的作用,在临床上亦得到广泛应用。
3.2 血糖监测 血糖水平已成为评价颅脑外伤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对颅脑外伤患者的治疗和预后的改善有着重要的意义。颅脑外伤容易并发应激性高血糖,而血糖的变化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大量研究表明,颅脑外伤后血糖越高,预后越差,血糖增高持续时间越长,继发性脑损害加重越明显。血糖升高可导致血浆渗透压增高,病人昏迷时间延长,伤口愈合不良以及并发肺部感染。因此,颅脑外伤患者在入院时就应立即进行血糖监测,严格交接监测血糖的时间,并准确记录结果。及时发现血糖变化,尽早使用胰岛素,尽快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以减少体内乳酸生成,改善脑组织代谢,将继发性脑损伤降低到最低程度。早期动态血糖监测及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降低血糖水平,降低患者病死率,提高救治水平。
4 治疗
4.1 使用脱水剂治疗脑外伤后由于脑血管破裂、脑细胞损伤,使脑功能处于紊乱状态,引起脑水肿、颅内压增高甚至出现脑疝。在早期护理中,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瞳孔的变化,预防脑疝尤为重要。对于长期昏迷者颅内高压持续时间较长,脱水剂应用时间宜长。在应用脱水剂时输入速度要快,20%甘露醇250ml在20min内输完。有资料研究发现,局部血一脑脊液屏障破坏后甘露醇随血浆蛋白成分渗出血管外脑组织间隙内,从而使局部渗透压升高而吸入大量水分导致局部脑水肿加剧,应引起重视。此外大量应用脱水剂易并发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及急性肾衰竭。
4.2 营养支持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由于意识障碍,吞咽功能障碍无法正常进食,其伤后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能量消耗增加。如不能及时补充营养,病人容易出现低蛋白血症,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和致残率。伤后早期实施营养支持疗法,不但避免了低蛋白血症,提高了机体免疫力及救治成功率。常用的营养支持治疗方式有:肠外营养(TPN)和肠内营养(EN)两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因卧床肠蠕动慢、应激性溃疡出血及呕吐、腹胀、腹泻等不能耐受因素,进食较少,无法达到机体所需能量要求,早期单纯的肠内营养很有可能导致热量供给不足,故早期采用肠内肠外联合营养方法,比较符合生理要求。临床上早期以TPN 为主,为机体提供所需的各种营养要素,以EN治疗为辅,主要是给与少量肠内营养液维持肠道的正常的生理功能。根据病情的进展和恢复调整TPN 和EN 的比例,逐渐过渡到EN,最后完全自主进食。
4.3 亚低温治疗 亚低温是治疗颅脑外伤病人早期行之有效的方法。近年来研究结果表明,轻、中度低温(35~30℃)治疗能明显改善脑缺血后神经功能障碍,减轻脑病理组织学和生化损害程度。降温越早越好,须抢在脑水肿发生前开始,以阻断恶性循环,保护脑细胞。应保持较低的室温( 18~20℃),降温前先行人工冬眠,待病人反射消失 进入冬眠状态后再开始降温。降温速度以每小时1℃为宜,降温标准以肛温32~35℃为宜,一般持续3~7d..冬眠降温期间严密观察病情,监测生命体征,防止冬眠所致低血压发生,防止降温而致局部冻伤。做好基础护理。因此,早期亚低温治疗可以有效的改善脑组织代谢、降低颅内压、减轻继发性损害、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
综上所述,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变化快,伤情复杂。随着交通业和建筑业的发展,颅脑外伤的发生率也随之上升。为降低颅脑损伤的死亡率,及时、合理的急救和护理措施必不可少。抢救颅脑外伤患者要有充分的急诊意识、敏捷的思维,主动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病情变化要有预见性,做到熟练准确地判断病情.保持呼吸道通畅,掌握颅内高压早期表现及处理措施,严密观察病情,熟练使用现代化仪器,适时作好术前准备。只有这样,才能使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迅速、准确、及时、有效的抢救处理,保证抢救方案的正确与抢救措施的及时和准确,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 颅脑外伤的急救护理。邹国飞[J]健康必读。2013.(3)178-179
[2] 327例颅脑外伤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分析.杨雪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111
[3] 颅脑外伤的院前急救与护理.范玉玲[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 .06 ..517-518
[4] 58例重型颅脑外伤院前救护体会谭辉,魏琳.[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8.2085-2086
[5] 颅脑外伤院前急救的护理刘艳清,刘玲花[J]实用临床医学2011.(12).3.108-109
[6] 126例颅脑外伤护理体会.吴晖[J]家庭护士.2006.7(4)32-33
[7] 试论颅脑外伤急救护理的观察与实践 王洁[J]医学信息.201 3.4(26).168
[8]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进展.李莲芬[J]护理学杂志2001.12(16) .755 -757
[关键词]慢性病;老年人;养老方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慢性病健康管理为健康人、高危人群、患者提供综合、主动、系统的健康管理措施,是我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点内容,也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重要职能之一[1]。实践表明,社区综合干预的方法是有效防控慢病的最佳手段。在我国,以社区为基础,开展慢病综合防治已大范围实行[1-3]。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均为慢病患者进行有关防治慢性病知识的健康教育,发放健康教育相关资料,为居民提供健康教育讲座、社区义诊等;专业人员定期为居民进行体检、建立健康档案,并定期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相对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慢病患者提供个性化专业人员上门服务及社区日托服务,引入老年慢病患者专业化服务[2-4]。因此,为探索老年慢性病健康管理模式,在成都市郫都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实践中,利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管理平台实施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通过对比慢性病健康管理实施前、后社区老年人慢性病管理和服务情况,及其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服务上的差异,以更完善的模式及规范的流程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慢病管理工作,提高管理质量。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设计干预性调查
2014-06与2016-06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在慢性病健康管理内容上的实施情况。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成都市郫都区10个社区的常住老年人,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公园、老年活动室等场所实施调查。横断面调查研究调查2016-06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同服务主体在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内容上实施情况。抽样方法同前。
1.2对象
干预性调查研究对象:在成都市接受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服务的老年人。横断面调查研究对象:慢性病管理服务区域的老年人与同时段接受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服务的老年人。纳入标准:①年龄≥65周岁,有一定的读写能力,意识清醒;②同意参加本调查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配合度较高;③经三级医疗单位确诊的慢性病患者;④接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时间≥6个月(前瞻性随访调查)。
1.3方法
1.3.1慢病管理内容
以多种卫生服务主体为核心、利用多种卫生服务资源,在特定的管理协调体系中,对正常人群、高危人群、慢病人群实施卫生服务,并且适时调整服务策略,针对性开展慢病健康管理:健康咨询、健康教育与促进、健康档案动态管理、年检与监测。
1.3.2干预性调查
本研究采用自行设计的慢性病健康管理问卷调查的方法,分别于2014-06和2016-06采用面对面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成都市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500位老年人进行数据收集,主要包括基线调查与干预结果评价两个部分。调查内容包括基本信息(姓名、年龄、性别、联系方式等)、健康教育与促进、健康咨询、年检与监测、健康教育、高危因素干预、健康档案动态管理、满意度等相关信息。
1.3.3横断面调查
采用自行设计的慢性病健康管理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数据收集。于2016-06/2016-09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慢性病管理服务区域的500位老年人进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同前。
1.3.4指标定义
1.3.4.1管理人数
最近1次随访所有慢性病患者进行建档管理的人数。1.3.4.2管理率管理率=慢性病管理人数/辖区内估算的慢病患病总人数×100%。
1.3.4.3控制人数
最近1次随访慢病指标达标的人数。
1.3.4.4控制率
最近1次随访慢病指标达标的人数/已管理的慢病人数×100%
1.3.4.5满意人数
问卷调查中对所有慢性病管理满意的人数。
1.4质量控制
调查前,根据调查内容对调查员进行统一培训,使其理解各项调查内容以及注意事项;调查期间,调查员相互核查问卷填写内容,检查是否有逻辑错误或者遗漏,及时改正错误;数据录入阶段,用Epidata3.1软件进行数据的录入,数据录入的时候设置自动跳格、错误报值等功能,减少录入过程时的错误。在数据录入前,对数据录入人员进行统一的培训,强调数据录入时注意事项。数据录入过程中执行双输入录入法,并进行双录入实时校验,及时发现错误并更改。在数据录入完成之后要进一步进行逻辑查错和抽查,以保证数据质量;数据分析阶段,运用SPSS21软件对数据进行逻辑查错和清理,保证数据质量。
1.5统计分析
采用SPSS21.0进行数据整理及统计描述分析;采用χ2检验比较计数资料的差异性,检验水准为P<0.05。
2结果
2.1基本情况
干预性调查500人,回收问卷495份,有效率为99%;对基线495人进行干预,回收问卷482份,回收率为97.4%;平均年龄为72±3.2岁。横断面研究调查500人,回收问卷492份,有效率为98.4%;平均年龄为69.6±4.3岁。在不同服务主体中,慢病患者基本情况(年龄、性别、文化水平、经济状况)和患病情况等因素上均衡,差异无统计学差异。
2.2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慢病管理情况
针对性开展慢病健康管理服务后老年人的满意度明显增高。其中健康咨询提高31.7%,健康教育与促进提高31.2%,年检与监测提高32.3%,健康档案动态管理提高28.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3不同服务主体之间慢病管理情况对比在慢病管理中,相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对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健康咨询高出11.7%,健康教育与促进高出16.2%,年检与监测提高21.2%,健康档案动态管理提高29.7%,满意度提高28.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慢性病管理是一种综合社会、社区和家庭各方资源的新型养老模式[5]。以家庭为基础、对老年人进行健康评估干预,并提供健康管理服务,不仅带动影响家属对老年人的照顾能力,而且提高老年人的慢病自我管理能力[6]。
3.1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在慢性病健康管理中效果显著
3.1.1实施慢性病管理后,社区居家养老中心的慢病管理内容实施效果显著
成都市郫县社区几家养老中心在开展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后,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在5个维度上水平(健康知识咨询、年检与监测、健康教育与促进、高危因素干预、健康档案动态管理)均显著的提高(P<0.05);且慢性患者对社区居家养老中心的满意度由71.5%提高到85.6%,慢性病管理人数、管理率及控制率也明显上升(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某些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并对其进行个性化管理。因此与管理前比较,加强了对老年人进行健康检查、健康教育、家庭访视等,故社区老年人对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的满意度提高14.1%。慢性病健康管理的实施加强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与医疗机构合作,促进了养老和医疗康复的更好融合[7]。因此,必须大力推广以慢病管理服务为核心的社区居家养老理念,并不断的规范服务流程,使得老年人慢病管理取得一定成效[8]。
3.2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在慢性病健康管理中优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随着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的不断增高,自我照顾能力下降[9],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打破传统的仅由老人自理或者子女、亲戚照顾的固有模式,建立以家庭为依托,以社区化服务为辅助的居家养老新模式。使得老年慢病患者在自家门口就能享受到舒适安全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慢性病管理对象年龄层次不等,依存性较差,难以全面考虑老年人的特殊化需求,优化性欠佳,老年人满意度较低。
本研究结果显示,相对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慢性病患者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满意度则更高,慢性病管理率、控制人数、控制率等都较高,可见老年人更希望能在自己熟悉的家庭环境或社区里获得定期、就近、方便、专业的健康护理照顾的服务,以减少其家庭依赖程度,减轻家庭负担,促进自身健康养老[10]。因此,社区居家养老护理服务在老年慢性病患者中开展具有着必然性[11]。
4参考文献
[1]杨敏,钱英.基于老年慢性病患者养老服务需求的调查研究[J].健康研究,2012,32(2):139-142.
[2]孙海燕,王峰,杜冰,等.盐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护理服务项目实施现状调查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8):4-7.
[3]张波.我国居家养老模式研究综述与展望[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8(4):10-14.
[4]路颜羽,路雪芹,白琴,等.城市社区老年人护理意愿及临终关怀需求调查分析[J].社区护理,2009,24(20):82-84.
[5]林军,赵加奎,等.城市居民慢性病预防素养及影响因素分析[J].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2013,8(3):177-179.
[6]纪珊珊.金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现状调查报告[J].改革与开放,2010,5(10):75-76.
[7]周育瑾,吴江,张升超,等.深圳市桃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探讨[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15):1738.
[8]孙海燕,孙国珍,周滋霞.盐城市不同养老模式下高龄老人生活质量的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2):61-63.
[9]何婷婷,洪倩.合肥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慢病防治能力建设的现况研究[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38(3):311-316.
[10]黄方超,王玉环,张宏英.社区一居家式老年人长期护理的服务内容[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1):2056-2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