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人文素养的培养范文

人文素养的培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人文素养的培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人文素养的培养

第1篇:人文素养的培养范文

一、注重生活体验激发学生的人文情感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到“写作要写自己说的话,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作文教学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如今多媒体教学设备普及,我校也实现了每个教室安装一套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师和学生都逐步从传统的黑板授课过渡到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具有传统教学无可比拟的优势,在视听感受、课件制作展示、教学反馈等方便提供了许多便利。教师可以把以往传统单一的文字、图片式的写作题材,用一些具有人文涵义的优秀影视作品、新闻报道、电视台某个节目等,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捕捉信息,更便于大脑里多通道的信息加工。

其次,借鉴日本所倡导的“生活作文”让学生处于一种非写不可的情景。所谓的“生活作文”是指“通过以生活世界为对象的写作(文章表达活动),在培养语言能力的同时,通过以作品的内容为中心的讨论,使学生形成主题性的人格”。从“生活作文”的定义来看,正好和本论文的如何在写作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这个中心思想是一致的。作文离不开生活,学生不能总坐在教室做生活的旁观者,远离生活脱离实际,闭门造车,需把学生“推”出教室,以行动来体验生活,用智慧来完善写作。

二、创新具有人文素养的写作评价

教学评价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部分,是教学活动改进和完善的重要参考,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经过广泛的了解,目前许多教师对作文的评价方式较为简单,往往是在几个分数段内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打分,这种评价方式没有清晰的向导性,学生可能在下一次的写作中更多地是会去模仿,而不会去思考去创新。参考国内外一些评价方式,虽然我国目前尚未有对人文素养培养的标准,但是根据国外一些人文素养培养目标,笔者尝试整合人文素养的培养目标到高中作文评价系统中。综合打分可以将高中学生作文分为几个分数段的档次:35分以下,36-41分,42-49分,50-60分,以此划分学生作文的优劣,或者会加上一些四字词组:层次分明、语句通顺、中心突出、首尾呼应、字迹工整、构思巧妙等,这些公式化的评语让学生的写作热情遭遇了冷却,内心的真情实意被冰封起来,以至于为什么许多学生一提到写作文,更倾向于翻开一本《优秀作文精选》来复述别人的故事。

其实学生的作文都是自己和自己的对话,也是自己和老师的对话。这个时候教师如果能用对话的形式来完成评语就会让他们感受到传达的文字信息得到了回复,跟教师的感情能够得到进一步的交流,更多的人文情怀才会流露出来。

三、阅读名著名篇 吸纳人文精华

对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学生需要培养自己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是把握好课内阅读的资源。这里是指学生要充分发现和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写作资源。“在对语文教材的阅读中很容易形成对写作能力的迁移”,因为教材里面的选文既是阅读教学的范文, 也是写作仿写的典范之作。语文教材可以说是学生写作的后花园。纵观我们的语文教材,有丰富的史实故事、名言警句、哲理故事,有传统气息的地方民俗、令人神往的异域风情,这些学生都可以当素材运用到作文中,来表达自己正确的情感价值判断。

其次,重视经典著作的阅读,课内阅读的资源毕竟是有限的,人文素养的提高并非一日之功,而是需要长久训练、慢慢发展提高的过程。经典之作有优美的意境,和谐的音韵,是真正中国特色的文化。阅读经典著作,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通过阅读经典著作,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精华,接受中华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

四、总结

第2篇:人文素养的培养范文

关键词:高师院校;人文素养;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10-0077-02

一、人文素养的内涵

人文素养也被称作人文素质,是公民在参与社会生活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有形与无形的修为与品质,“具体体现为一个人的思想品位、道德水准、心理素质、思维方式、人际交往以及情感、人生观、价值观等个性品格”[1]。其核心内涵是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人文知识是指人类历史发展中积淀和传承下来的优秀文化成果,包括语言、历史、文学、哲学、宗教、艺术等学科的知识;人文精神是指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尊重人的尊严与权力、关怀人的生活、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与自我完善的思想和行为,包括价值取向、情感态度、道德水准、行为规范等思想品位和人格修养;人际交往能力是指个体在与他人交往和处理与他人关系过程中所形成的理解表达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人际融合能力等。三者中,人文知识是人文素养形成的基础,人文素养的提升离不开人文知识的积累,但人文知识又不完全等同于人文素养,必须经过有效的人文素质教育才能将人文知识内化为个体自身的品质和智慧,否则就会出现“有知识没文化、有学历没教养”的错位情况。而人文精神是人文素养的核心,人文精神的提升有赖于人文知识的内化和整合。以上两个方面属于人的心理状态,它只有通过个体的人际交往才能发挥作用并表现出来。所以,人际交往能力是人文素养的最终表现形态。

二、高师院校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

人文素养的高低是一个国家、民族文明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志。高师院校学生是未来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更应具有深厚的人文素养,这对其从事教师职业、服务社会和提高个人生活品质是十分重要的。美国康奈尔大学校长弗兰克?H?T?罗德斯指出,家长和社会要求应届生在“某一特定领域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热情”;“做一个有责任感的公民,包括对他人的尊重和与其他人友好相处的能力;具有自我约束、个人价值观和道德信仰的方向感”等7种品质[2]。但长期以来,受拜金主义思潮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再加上学生主体的变化、大众教育的推动,致使一些本该由学生自我习得的能力如人际交往、社交礼仪、口头表达、思维判断等,需要被作为专门的学问来传授。“大学开始逐渐变为提供就业帮助的训练营[3]”。如今,大学生人文素养滑坡的现状令人十分担忧。许多大学生人文精神、人文情怀缺失,追求物欲,拒绝进步,躲避崇高,缺乏责任意识、正义感和道德感,不重视个人修养与品德的提升,缺乏爱心和公德心。某高校曾组织一次师范大学学生的人文素质调查。当问及“您对社会上丑恶行径所采取的态度”时,选择“痛恨之而无力制止”的占74.2%,选择“不想制止”的占21.7%,而选择“试图制止”的还不足5%[4]。以如此的人文修养和人文追求,将来要去从事基础教育教学工作,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担忧。因此,我们在不希望中学变成中考、高考训练营的同时,也绝不允许培养教师的摇篮——高等师范院校——成为批量生产教师的流水线。

“现代大学应高度重视的第一件事就是对学生的人文教育,这是具有战略眼光的教育思想与办学方向[5]”。高等师范院校必须明确办学目标,要力争培养审美品位高、人格魅力大、文化底蕴深、人文情怀广的基础教育师资,使他们能够承担起情感教育、审美教育、心理健康辅导、知识教育、能力培养和增强学生道德感、公德心等方面的责任。“国培计划”、“硕师计划”是一种应急的补救措施,并不能从根本上扭转我国中小学教师人文素养相对较低的现状,关键问题还是要在本科教育阶段加以解决。要加强师范生人文素养的培植,使学生将来成为高素质的人文教育工作者,即人文知识的传承者、人文精神的传播者和人文情怀的传递者。

三、高师院校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策略

第3篇:人文素养的培养范文

【关键词】 人文素养 老师 教育 文化

【中图分类号】 G4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5(b)-0125-01

人文素养的缺失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要提高整个民族的人文素养,培养教师队伍的人文素养是关键。因为只有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才能确实提高老师的综合文化素养,才能真正懂得并尊重科学,努力去把握科学的本质,并把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探究能力当成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进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教师必须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才能承担起历史重任,完成教书育人的历史使命。

1 提升教师队伍人文素养的必要性

1.1 新时期教育发展的需要

新时期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考能力、时间能力。重新能力等,促进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这在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提升教师队伍的人文素养。因为只有具备人文素养的教师队伍,才能真正树立“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孩子”的现代教育理念,在教育与管理中充分发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把学生真正当做“人”来看待。即把学生当做有情感的、鲜活的、思想性格各异的、独立的人。教育应该是通过主体、为了主体的发展,而在主体间进行的一种精神交流和对话。通过这种对话交流,教师要引导、激发学生的自觉意识、自尊意识,使其主动地寻求自我发展和进步的目标,不断完善自己。

1.2 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自身灵魂的塑造与净化至关重要,教师应该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科学的价值观。做好学问,先要学会做人,一个具有良好师德的人才能真正承担起“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职责;要爱热教育事业,现身教育事业,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要为人师表,就应该具备健全的心理素质,拥有渊博的知识,广泛的兴趣与爱好,积极向上的情绪,努力进取的健康个性,能正确对待教学中的成功与失败、困难与挫折、机遇与挑战等;教师首先应该是知识的传播者,学习的发动者、组织者和评定者。同时也应该是长者、朋友、管理员。学习是一项双边活动,教学的效果是通过学生来实现的。把握师生关系的“度”,对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很重要。教师要努力去做学生的朋友,只有和朋友在一起,才能无拘无束,轻松愉快,在没有任何思想负担的情况下学习,效率才会提高。应该看到的是,老师和学习的朋友关系并不是一般的关系。老师是学生的榜样,由于教师特殊的社会地位,一个善于沟通的老师很容易就会成为学生的效仿对象。因而,教师平时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极大,要实现与教育人,老师本身就必须从内心提高自身的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学生不仅学习上有进步,而且在整体素质与文化上也会有大大的提高。

2 提升教师队伍人文素养的途径

学习是现代人的第一需要,是每一位教师的认识必修课。没有学习,就没有教师的成长。在当今经济社会,对教师的知识结构的要求更高,即要求教师成为纵横交替的复合型人才,教师不但在教学中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还必须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与修养。并将这些素质融入到日常的教学中,这样即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量和学生自身的素养。

同时,教师在教学管理和管理活动中就会做到从容不迫,游刃有余,把握有度。因此,教师要学会学习,在博览群书中思考、积累、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思想。教师尤其要阅读经典,学习他们的研究成果,增加知识储备量,提高文化修养,尤其要提高人文素养,并在此基础上培养科学精神,这是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智慧形成、发展的基础,也是教师成长的必备条件。

第4篇:人文素养的培养范文

近年来,学习钢琴的人越来越多,各学校也纷纷开展钢琴教育,但在教学的过程中,由于教学观念、教学模式等因素的影响,在开展钢琴教学活动时,教师太过注重学生演奏技巧的培养,忽视了学生人文探究能力的培养,难以实现钢琴教学中的素质教育目标,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钢琴教学应该积极转变教学观念,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方法,为学生设置一系列的探究任务,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探究能力,从而提高钢琴教学的有效性。本文在分析当前钢琴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在钢琴教学中对学生人文探究能力进行培养的策略,以期提高钢琴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

钢琴教学;人文探究;能力培养

在当前钢琴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同时,人们越来越重视钢琴教学的“育人”功能,但在钢琴目前的钢琴教学中,部分教师还未认识到钢琴教学对学生人文探究能力进行培养的重要性,一味地给学生传授钢琴演奏技巧,导致学生钢琴演奏音乐性不强,不但难以提高学生的钢琴演奏水平,而且难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钢琴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钢琴教学中人文精神和探究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在钢琴演奏技巧的教学中向学生讲解相关的历史背景、文学意义等精神,并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思考钢琴曲中蕴含着的思想内涵,提高钢琴演奏的音乐性和审美性,从而增强钢琴演奏中人文内涵,提高学生应用钢琴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能力。

一、钢琴教学在人文探究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加强人文探究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在钢琴演奏中,学生需要具备相应的音乐基础知识,才能准确对音乐作品中的思想钢琴进行解读,并应用钢琴把这些思想钢琴表现出来,让观众在其中获得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实现钢琴演奏的价值。而在目前的钢琴教学中,部分教师过分强调学生练习手指力度和速度,没有给学生讲解相关的音乐基础知识。虽然说在钢琴的音乐教学中,让学生掌握基础的演奏技能、技巧是演奏钢琴的基础,但掌握了技能与技巧之后,学生需要应用这些技能和技巧把音乐作品中的情感表达出来。因此,在钢琴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美育”,既要注重锻炼学生的钢琴演奏技巧,又要让学生把握音乐作品中的人文内涵,在亲身体验、深层解读音乐作品的基础上,演奏出更具审美性的钢琴作品。通常情况下,在钢琴的演奏过程中,要弹奏出更加优美的旋律,必须要合理的把握好弹奏的速度、力度、节奏、多声部层次、旋律线等因素,但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具备深厚的人文素养对作品内涵的理解,如果学生单一地专注于技巧表达中,缺乏主动性而导致演奏的“机械感”,音乐缺乏表现力和感染力。

(二)提高人文探究能力考核机制在钢琴作品中,总是不可避免地包含着作曲者生活时代、成长经历中的情感因素,从一定意义上来说,钢琴作品其实是作者当时思想感情的浓缩,作品蕴含着浓郁的时代特色与生活特征。因此,教师应该给学生讲解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让学生深入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从而准确、自如的将其中的感彩和人文精神表现出来,让钢琴演奏更加具有内涵。但在现阶段的钢琴教学中,无论是学校,还是培训机构,在钢琴教学的考核中均未涉及到人文探究能力的考核,过分强调演奏技巧的考核,学生也自然而然地忽视了对钢琴作品的情感解读,导致钢琴演奏“枯燥”。

二、作品分析在钢琴教学中对学生人文探究能力进行培养的重要性

在本质上,音乐是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与文化有极其紧密的联系,钢琴作品也是如此,作品中既有音乐历史发展的影子,也包含着社会发展的缩影。在演奏钢琴时,不但需要具备熟练的演奏技巧,还要具备深厚的文化修养,在充分领悟作品中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应用演奏技巧把这种内涵自如地表现出来,引起听众的共鸣。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在技巧讲解和训练中融入人文知识,让学生“投身”到文化素养中,探究其中的思想感情和文化内涵。由此可见,在钢琴教学中对学生的人文探究能力进行培养,不但能够提高学生表现音乐的能力,让学生演奏出的钢琴更具审美性,而且能够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练习钢琴作品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除此之外,随着现代教育改革的深入,人们越来越重视各科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钢琴教学也不例外。对于学习钢琴的学生而言,要应用钢琴演奏出具有灵魂的音乐不但要具有娴熟的钢琴弹奏技巧,还要具备人文修养与综合素质。而在钢琴演奏教学中对学生的人文探究能力进行培养,有利于实现钢琴教学中的“素质教育目标”,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培养,丰富学生钢琴演奏的内涵,提高学生钢琴演奏的艺术性,从而提高学生钢琴演奏水平,实现理想的钢琴教学目标。

三、在钢琴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探究能力的策略

(一)更新教学观念纵观我国的钢琴教学史,大部分教师使用的教学模式都与音乐学院的钢琴专业教学有一定的相似性,教学形式不够丰富,单一地强调技巧训练,忽视了钢琴教学中演奏情感的教学。而在国外及部分国内钢琴教学中,教学重点已经逐渐从单一地强调技巧训练转移到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中,在教学中既注重培养学生的演奏能力,又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与人文精神。对于学习钢琴的学生来说,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需要具备一定的钢琴演奏能力,而这种能力不仅体现在能够演奏出较难的钢琴曲目上,还体现在准确理解音乐作品、表现音乐作品、传递音乐家情感上。而要培养出探究型的钢琴人才,钢琴教师应该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摒弃灌输式的教学方法。首先,教师应该把人文历史文化知识的讲解贯穿于整个钢琴教学过程中,在给学生讲解某一钢琴作品的过程中,给学生讲解作品创作之时的社会背景、作家生活状况等,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从而提高钢琴演奏的人文性和艺术性。其次,在钢琴练习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应用情境教学、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钢琴作品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以合作的形式分析作曲家的生平、相互探讨钢琴演奏的技巧。例如,在选用贝多芬的《悲怆》奏鸣曲的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在给学生讲解了相关的演奏技巧后,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引导学生相互合作,从贝多芬创作这部钢琴作品的创作背景、贝多芬当时的生活状况等方面入手,自主探究、解读《悲怆》钢琴作品,融入自己的思想情感。c小调第八钢琴奏鸣曲《悲怆》,创作于1798年至1799年初,作品献赠给他的赞助人与仰慕者利赫诺夫斯基王子。本曲是贝多芬早期钢琴奏鸣曲之顶峰的杰作,也是因其戏剧性的优美旋律而为世人所熟悉的作品。本曲无论在内容、旋律和结构等诸多方面,都渗透着一种日耳曼民族特有的理性,这也是贝多芬等德国音乐家共有的特质。第一乐章,c小调,极缓板,转辉煌的快板,宏伟的奏鸣曲式。开头是一段相当长的充满悲怆情绪的极缓板,后转为快板,依旧悲怆的旋律中透露出一丝坚定。重复的引子部分充满古希腊式的悲剧气氛,雄辩的语调具有巨人的气概,对命运的激愤之情和身处绝境却刚毅不屈的气度使听者热血沸腾。第二乐章如歌的柔板,似乎是贝多芬在第一乐章的激愤之后,而刻意放缓的节奏。十分的柔和优美,使听闻此声的人如沐春风,仿佛在微风和煦的日子里安闲而惬意的生活。第三乐章,快板,c小调,2/2拍子,回旋奏鸣曲式。乐章主题与第一乐章主题动机有相通之处,优美的旋律中带有欠稳定的游移情绪,似乎处于一种徘徊不定的心态之中。一开头便是如雨珠倾泻而下的连奏,主部主题洋溢着青春的明快和不可抑制的生命活力,而在欢笑的背后,是微微的不安和骚动。大调的副部主题虽然明朗,却也以急速的运动暗示着心态的不稳定。插部以一种“宣叙式”的坚定语调表达了真正坚强稳定的意志。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拓展训练,钢琴作品的解读和训练不能局限于课堂上,在引导学生学习了一个钢琴曲后,不但应该要求学生在课下自主练习,还应要求学生阅读相关的音乐文学作品,引导学生充分应用多媒体、图书馆等资源,查询相关的钢琴知识,以丰富学生的音乐内涵。此外,教师应该对学生的课外活动进行一定的“干预”,引导学生观看音乐会、参观音乐作品艺术展览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音乐知识,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应用钢琴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

(二)优化钢琴基础课程的设置音乐是一种时间的艺术,是人类历史文化发展进程中的一种文化形态,而文化是音乐产生的土壤。本质上,无论作曲家的创造意图是什么,乐曲一旦被表达出来就具有了一定的社会性,好的音乐对人们的生活有重要作用。在人们压力过大时,弹奏或听一曲音乐会使人放松下来,在人们感觉到失意时,好的音乐可以给人鼓舞。只有基于文化背景下,音乐才能发挥出其中社会功能,否则音乐知识单一的声响,毫无社会意义可言。因此,在钢琴教学中,教师应该以人类文化为视角,把音乐与文学、音乐与历史、音乐与民俗等知识结合在一起,为学生设置出科学、合理的钢琴课程,在提高学生演奏技巧、演奏能力的同时,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从而实现钢琴演奏的社会功能。

(三)增设人文课程钢琴具有悠久的历史,在长时间的发展历程中,各个国家、各个时期的钢琴家为学生留下了大量优秀的钢琴文献,在这些钢琴文献中,由于作曲家生活时代、思想观念、作曲方法等因素的影响,钢琴作品有着一定的差异性。要实现良好的钢琴演奏效果,把钢琴作品中的内涵准确表达出来,需要了解作曲家的艺术风格,而了解作曲家的艺术风格需要从历史、文化等方面入手。可见,在钢琴教学中增设人文课程已经成为一种违悖的趋势,在钢琴的人文课程中,学生既可以清晰掌握钢琴发展的脉络,了解不同流派钢琴曲的特点,掌握不同钢琴作品之间的关联性,又可以在钢琴文献阅读中获得情感体验,学会在钢琴演奏中合理融入、运用自己的情感体验,从而增强钢琴演奏的情感因素。完善钢琴教学中的人文探究能力考核机制,在完成一个阶段的钢琴教学后,教师通常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考核,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在演奏能力、技巧考核的基础上,增设人文探究能力考核环节,并把此作为学生钢琴水平评价的一个依据,让学生在钢琴演奏中积极融入人文素养,弹奏出更具审美性和生命力的钢琴作品。

(四)注重作品思想情感的理解在对钢琴乐谱进行弹奏时,弹奏者要认真了解作曲家创作乐曲的时代背景和创作意图,在尊重作曲家创作意图的基础上,在演奏中融入自己对乐谱的理解,充分表达自己在乐曲中的感受,这就是钢琴演奏中的“二度创作”。只有通过钢琴演奏者的“二度创作”,钢琴乐曲才具有生命力和感染力,引起听众的情感共鸣,这才是成功的钢琴演奏。因此,在钢琴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演奏情感的训练,引导学生在充分研究钢琴作品内涵的基础上,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其中,不能刻意去模仿作品中蕴含着的思想感情,而要全情投入,把自己在作品中的情感体验表达出来,以实现良好的钢琴演奏效果。综上所述,在当前的钢琴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因此,教师应该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注重学生人文探究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自主探究能力,提高学生音乐素养,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钢琴演奏水平,增强钢琴演奏中的审美性和艺术性。

参考文献:

[1]杨鸣.高校钢琴教学中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J].音乐时空,2014,(21).

[2]靖敏.钢琴教学中应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J].大众文艺,2013,(06).

[3]赛欢欢.关于大学钢琴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思考[J].雪莲,2015,(08).

[4]江闽媛.论在钢琴教学中音乐能力的培养[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4,(11).

第5篇:人文素养的培养范文

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这一项目的研究,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价值。

1.为高职学前教育人才培养中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供切实可行的途径与方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为融入高职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项目及内容的选择提供依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浩如烟海,如何选取其中对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最具典型意义的项目和内容,是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前提条件;本项目研究成果,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选择原则、方法及内容方面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其次,为高职学前教育人才培养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方法提供参考。在高职学前教育人才培养中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多途径、多维度和多层次的。多途径主要体现在传统文化教育实施的途径包括课内与课外,而课内又包括专列的传统文化类课程和其它课程中传统文化的渗透;课外又包括大学生社团活动、各种素质拓展活动等;多维度主要体现于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包括理论阐述、技能操作、实践训练等多种方法;多层次主要体现在对传统文化项目及内容的认知程度要求,包括熟练掌握、基本了解、感知体验等。

2.为高职其他专业人才培养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方法提供参考和借鉴: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下称《纲要》)的通知,明确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针对大学阶段,《纲要》提出要“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并“鼓励民间艺人、技艺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参与职业教育教学。”可见,在高职院校各专业人才培养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已是势在必行,本项目针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结合进行研究,研究成果也将为其他专业在人才培养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方法提供参考和借鉴。

3.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的传承提供参考路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培养人的需要,同时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开辟了新路径,本项目研究将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的传承提供方式与方法,同时也为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打造师资力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与传承。

二、项目实施方案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前教育人才培养,首先要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包括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课程体系的构建、传统文化类课程的课程标准制定和特色素质拓展活动的设计等;其次是组建学前教育专业实验班,根据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人才培养;第三是根据实验班学生的就业情况分析,本项目实施后所取得的人才培养效果;最后,将项目进行总结与完善,并予以推广。

三、项目实施过程

1.组建研究团队:本项目研究跨学前教育、古代文学、中国传统艺术和中国传统武术等多个学科领域,因此,在2012年项目实施之初,便组建了由以上各学科领域专家构成的研究团队,经过两年的分工协作,研究团队成员不管是在各自领域的研究,还是在跨领域的合作研究上,都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研究模式。

2.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本项目研究的核心,是探寻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途径和预期达到的目标。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指导性文件,其中包含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所需具备的各种条件,包括课程体系的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的设计等。比如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浩如烟海、门类众多,哪些内容可以构建成一门课程进入课程体系、哪些内容则可以作为素质拓展以活动形式呈现,都是需要斟酌研究的。所以欲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结合,首先必须研究制定出科学的、切实可行人才培养方案。

3.研究制定传统文化类课程的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学前教育专业开设传统文化类课程,主要服务于以高文化素养、深道德涵养为目标的一线幼儿教师的培养,所以在各课程目标的定位、课程内容宽度与深度的选择、以及教学方法的选用上都必须进行深入研究,以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4.开设学前教育专业国学实验班,在研究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实施人才培养,进行实践研究,形成研究报告:在对实验班的培养期间,将实验班学生,从待人接物礼仪、日常行为规范、学习生活态度、职业素质状况、文化修养水平等多个维度与非实验班学生进行比较与分析,考查实施传统文化教育对学生所产生的影响。同时,通过对实验班的人才培养评估,进一步反思和完善课程体系、课程标准和素质拓展活动内容。

5.对学前教育专业国学实验班学生的就业以及职业发展进行跟踪调查,形成调查报告:学生毕业后,通过跟踪调查,将实验班学生,从就业质量和职业发展等两个方面与非实验班学生进行比较与分析,考查实施传统文化教育对学生的职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第6篇:人文素养的培养范文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与地位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这就是说,人文素养的提高是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之中,在指导学生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之中与培养语文能力同步进行的,绝不是在培养语文能力之外另外“附加”提高人文素养的环节。

关键词:职业中专语文 人文素养

职业中专语文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走向纵深方面,改革中所探究和实践的国内外大量的课程理论和课程建设,无疑对职业中专语文教育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对教师的人文素养和职业的专业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趣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附加的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作为职业中专语文教师,我们在教学中传承的是传统文明,并为整个社会的人文素养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石。语文教师要传承优良文明,奠定社会进步发展的基石,更要具备内在的人文素养。

一、人文素养的内涵

《辞海》对人文的解释是:人文“旧指诗书礼乐等,今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在西方,体现人文精神的“人文主义”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代表资产阶级文化的主要思潮,它主要指资产阶级的人性论和人道主义。可以说,对于人文的含义,每个社会、每个时代都有它各自的理解和内涵。一般认为,人文精神是以人类文化为文化基础,以珍视人的自由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它追求一种对真理的认识,对道德的完善和美好的情感的体验,即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

人文精神提倡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信仰,从这个角度来看教育应该在传授知识技术的同时重视人文精神、人文关怀对培养一代新人的重要作用。同时,教育职业中专生人文素养更多的体现在个性、自我、人内在的主体精神品格。人文的价值取向是追求崇高的价值理想,向往塑造健全、完善的人格,追求真、善、美,更注重培植、潜移默化,通过心灵的体味,精神上的熏陶,促成人格、信仰等的形成等。

二、优化课堂评价语言,提升人文素养的高度

在课程理念上,新课标体现以学生为本:在价值观上一切为了学生,在伦理观上高度尊重学生,在行为观上充分依靠学生;在教学方法上,不再是“居高临下”地训斥学生,而是“蹲”下身子去与学生平等对话,与学生进行心理沟通;在学习评价上,尽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与肯定和鼓励。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善于鼓励学生,是教育中最宝贵的经验。”课堂上,只要经过自己的思考、努力,积极举手发言的就要进行肯定,差生的努力尤其要给予鼓励,不要因为答案的不标准或错误就冷落他。这样,使学生在受尊重的同时学会尊重人,在受到鼓励的同时学会鼓励人,被宽容的同时学会善待人。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提升人文素养的高度。

三、职业中专语文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人格发展

教师不仅仅是教学还要育人,要在完成自己的课程要求以外的时间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我们一切的教育教学工作都是围绕着“人”来进行的,离开“育人”“,教书”也无从谈起。语文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训练的学科,语文与我们的生活联系密切,好多都是源于生活,升华于生活。学生的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发展,是语文学科人文性的一个重要体现。在职业中专生这个年龄阶段对于培养他们的人生观极为重要。教师要充分抓住这个年龄段孩子的特点,用自己的大爱去融化他们,让他们感受到这个世界上好多事情都是好的。教师要关心每一位学生尤其是那些成绩比较差的学生,不能歧视他们,更不能以成绩的好坏去评论一个学生的好坏。教师要尽可能地触及学生的精神世界,用宽容和感动来聆听他们内心深处的声音,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四、精心塑造人文素养品行

身正为师,学高为范。语文教师一方面要坚持身教重于言教,要善于将教材中提倡的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见诸行动,体现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中,使课外做的与课堂讲的相一致,为学生树立好榜样,当好示范。另一方面,要努力引导学生躬行实践,自觉做中华民族和世界先进人文精神的传人。既要尊老爱幼,扶贫助弱,伸张正义,又要要求学生关心同学,乐于助人,明辨是非;既要自强不息,发奋有为,也要要求学生刻苦学习,知难而进,拼搏进取。同时要教育学生爱护环境,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要讲道德,重信誉,发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热爱党、热爱祖国,做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人民的人。若能长此以往坚持不懈地精心疏导,言传身教,那么,在传统文化精神的潜移默化中,在优秀人物榜样力量的激励下,在教师本人师德及人格魅力的感召下,学生的人文品行是可以逐步培养塑造出来的。因此,延伸语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阅读欣赏能力应该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有意识地传授阅读的方法如指点学生勾画圈点、浏览、精读等读书方法,培养阅读整技巧和能力,为学生的独立学习创造条件,协助学生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等,不仅扩大了学生语文学习的资源,增加了学生语文积累。同时也可结合教学的实际需要安排朗诵会、读书报告会、出读书墙报、制读书卡片、写读后感等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既丰富多彩,又生动活泼。这些举措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前提下,使学生受益终身。

参考文献:

[1]王德俊.语文新课程教学设计[M].沈阳: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温正胞.语文教育的内核是什么[J].当代教育论坛2003 (6).

[3]张宏喜.教育:跨越功利主义复归人性关怀[J].当代教育论坛, 2003 (3).

第7篇:人文素养的培养范文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呢?我在实际教学中尝试着从以下几方面切入:

一、更新观念,创设民主的氛围,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传统教育中的“教师中心”“教材中心”的做法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学习被动,个性发展受到压抑。确立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对于人文素养的培养尤为重要。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从人文关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不断唤醒学生蛰伏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尽情地展现自我;师生的交往活动也应当充满尊重、宽容与关爱,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以轻松、愉悦的心情去欣赏课文,领略课文中作者流露的真情实感。摆脱了传统的师道尊严,允许学生对老师的讲解和课文说“我不理解”“我认为应当这样”,还学生质疑权和商榷权,让学生有更多的勇气和胆量发表自己的看法,要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根据课文进行二度创作,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去体悟人文精神。常言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要让学生变为被灌输的容器,而应该让学生以生活体验来理解文章。建立平等对话教学,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地融入到课堂中,才能与教师、与作者产生更多的情感共鸣、精神共鸣,而原来机械式的学习也才能回归到诗意的、审美的语文教育。

二、利用好语文教材,仔细品味,透悟课文的人文内涵

语文课本中佳作连篇,几乎每篇中都包含着人文精神,如果在教学中能有意识地加以引导发挥,把人文精神挖掘出来,对学生进行有意的熏陶。日积月累,无疑会逐步形成学生的人文意识,养成良好的人文习惯。

1.反复品味,激活情感体验,透悟课文的人文内涵。 叶圣陶说过:“辞的情味,可从好几个方面去辨认,有的应从字面去推敲……”可见语言蕴含的情味。教材中的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只有在反复品味中才能体验。

课堂上对美文佳作进行讲析时,抓住精彩段落、重点词句,引导学生领悟课文的人文内涵,只有学生对课文的内容特别是人文性有了感同身受的认识后,才会油然而生认同心理,进而被其中的人文精神所感染。

2.多读、熟读,在联系延伸中培养人文素养。 佳作美文,往往渗透着作者不可遏止的感情:或者热爱祖国;或者热爱人类;或者热爱大自然;或者热爱人类文化与文明……虽然语言风格各不相同,但人文性却是明晓的。学生充分理解了课文,懂得了什么是爱,怎样善待生命,如何关心他人他物以后,再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经历谈感想,然后形成书面文字,使人文精神深留学生的脑海中。如学习了《藏羚羊的跪拜》后,教师启发学生思考从课文中体会到了什么?结果学生们所叙述的都是母羚羊对自己孩子的母爱,这时,教者就为学生揭示了课文更深一层的含义,那就是对“爱”的渴望,不光是母爱,还有对一切自然生命的热爱。这样加以引导,学生很快就会意识到自己认识上的欠缺。

三、开发语文学习资源,在扩展阅读中拓宽学生视野,发展学生语文素养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除了充分把握好课堂资源外,更要开发课外语文学习资源。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因此学习资源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我们应该构建开放的语文学习体系,树立大语文教学观,拓宽学习渠道,开发和利用生活中丰富的课外资源,如课外书籍、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各种标牌广告等,以及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等,以让学生充分地受到文化的熏陶与启迪。

1.引导鼓励学生课外阅读。语文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阅读教学要建立一个开放的,以语文课本为扩散点,开展扩展性阅读,让学生阅读更新、更活的大教材。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同时要加强课外阅读的组织与指导,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和鉴赏能力,引导学生用心去欣赏语言文字运用之妙,丰富学生的知识。在扩展性阅读中,学生的视野不断扩大,探索能力不断增强,与此相伴随相统一的语言的感受能力,人文精神也必将厚积而薄发。这样的学习既是我们语文课堂的延伸,又是孩子们培养阅读习惯、感受文学魅力的契机,与此同时,学生的语言能力也在大量阅读中获得了发展。看的东西多了,积累在“肚子”里,能慢慢地发酵。在适当的时候,它会自然地通过言语倾吐出来。

第8篇:人文素养的培养范文

关键词:生物教学;人文素养;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0)12-0046-01

生物学科隶属于自然学科,是研究生物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生物教学重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轻学生人文素养的熏陶。很多生物教师认为,德育教育的渗透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应是语文、政治、历史等学科的事情。生物作为一门理科当然应更注重教给学生科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科学的精神。在这种教学理念的支配下,生物课堂教学往往把人文学科和科学学科截然割裂开来,把人文知识和科学知识严重对立起来。然而,笔者在多年的生物教学实践中始终觉得这种理念和做法违背了生物学科的精神实质,也违背了教育的真谛。

《初中生物课程标准》明确规定:生物教学除了从多层面、多角度地“了解我国的生物资源状况和生物科学技术发展状况”,了解世界基础和先进的生物科学与技术,鼓励学生“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还“强调了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教育的重要性”。它明确指出,要“培养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增强振兴祖国和改变祖国面貌的使命感与责任感”;要让学生“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要让学生“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要激励学生“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还要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那么,在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呢?笔者认为可以紧密结合文本,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拓展课前,关注生活引思考。任何一门学科教学的主阵地都在课堂,但它的外延绝不局限于课堂。生物教学也是如此。教师的知识传授主要在课堂上,但学生的获得、人文素养的培育有时却在课前。在多数情况下,教师在讲授新课前,都可以让学生做一些准备,或开展社会调查,或搜集有关资料,或初步尝试实验……这不仅可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浓厚兴趣,还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社会调查、自己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学生把自己融入社会,真切地让自己变成了社会生活的一份子,而不仅仅是旁观者。这有助于强化生物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有助于让学生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有助于引发学生主动思考的过程和思考。

2.立足课堂,结合文本共商讨

生物学科和其他学科一样,离开了课堂这块主阵地,就犹如水中浮萍失去了根。课堂离开了文本,教学就变成了无本之木、空中楼阁。课堂教学如果是照本宣科、一言堂,不与学生互动,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又会变成死水一潭,毫无生气。这样的课堂还谈什么创新精神的培养、人文精神的培育呢?因此,生物教学必须牢牢立足于课堂,紧紧扣住文本,深入挖掘潜藏于文本之中的丰富的人文资源,通过共同商讨的形式来使学生既学到科学知识,又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例如,学生在学习“人的生殖”这一节内容时,由于我国的国情,许多学生总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羞羞答答,不肯正视人的生殖系统和生殖问题。怎么办呢?我在教学过程中先抛开这个问题不谈,却出人意料地向学生提出了这样的两个问题:一是“我是谁”?二是“我从哪里来”?这两个问题的提出一改过去教学这一内容时的沉闷气氛,学生们变得活跃起来。这好像不是在学习令人“难以启齿”的生殖知识,而是在作自我介绍,在发表演讲。气氛达到一定程度后,我紧接着抛出第三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感恩父母?学生们自然而然就谈到了伟大母亲十月怀胎的辛苦。那么胎儿是怎样形成的呢?问题到这儿,我觉得已经水到渠成了。再跟学生们讲生殖系统和生命的孕育、诞生时,我发现学生们的神情十分专注,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也很高。从表面上看,生物教学好像与人文精神形同陌路,但通过深入分析我们不难发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人文素养实际上是相辅相成的。在生物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有时是可以“人文”搭台,“科学”唱戏的。

第9篇:人文素养的培养范文

1.注重跨文化交流意识的培养

语言和文化犹如船和浆,二者在互相依托中行进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不理解文化对理解语言会有障碍,语言不能理解更不能了解文化。什么是文化,个人粗浅的理解是能体现出一个国家精神和物质的所有事物包括地貌、人文、风俗、价值观等等。我们常会看到或听到因为外国人不懂中国文化在语言表述时出现的一些笑话或产生误解,那么反过来呢?当我们学习英语时,缺少了对它的文化背景的理解也会出现很多的笑话或错误。现代高中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比较快,他们的视野也比较宽,但由于缺少对文化的了解,往往在英语的运用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提高理解和恰当运用英语的能力和发展跨文化交际意识的能力在英语教学中也变得尤为重要。当我们翻开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各个模块时,我们不难发现它们之间的共同点———文化。正是有了这些与学生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才使学生们与英美文化有了进一步的交流和沟通。因此在教学中我创设各种方法和情景,让学生感受文化的不同,也利用一切契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开拓他们的思维。

2.注重环保意识的培养

近些年随着北方雾霾天气的增多,人们开始对环保意识有了提高,而这一条也在十报告中有体现。而在我的课堂教学中,我也会结合教学实际,不断地向学生们输入提高环保意识的信息,并结合此类文章让他们总结缺少环保意识带来的危害,以此激起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形成环保意识。

3.注重合作意识与和谐人际关系的培养

现在的中国是一个和谐的大国,她有着博大的胸怀迎接全世界的关注。作为新时代的高中生尤其是独生子女,更要有宽容的心态、与人为善的品格和合作沟通能力。在教学中我非常重视合作意识的培养,一对一合作,前后桌合作,小组合作,交叉合作,都是非常有效的。在各种有效的合作中,他们增强了彼此的了解,提高了交流与沟通的能力,建立和谐融洽的关系,由于我教学中采用不同的合作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每个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并学会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

4.注重过程评价的培养

评价是高中教学中重要的环节,也是很难把握的部分,以前教师更注重的是总结性评价,随着新课程理论对教学评价的重视,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在教学中起到主导作用,而我在教学中更注重的是过程评价,不完全以结果定论,在过程中、在相互评价中,肯定自己的同时还让他们看到别人的闪光点,激发学习兴趣,同时在学生的合作和活动中,也注重培养学生的评价意识,因为现在的高中生,三观已经基本形成,但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他们总是要拿别人短来比自己的长,当看到更多不满意时就会产生逆反或厌烦的情绪。几年来,通过对学生树立正确评价意识的培养,他们都能够较公正客观的看待身边的人和事,在看待问题和对待他人上都有了很大的改观。

5.注重非智因素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