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西方思维差异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设计;思维;中国红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2-0054-02
社会文化制约着建筑设计语言及其表达,建筑设计语言饱含或反映了社会文化。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每个国家的展馆主题不一,设计外型各式各样。中国馆是以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为主题,表现出了“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中国文化精神与气质,以“东方之冠”和“中国红”等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风格元素及传统文化用于中国馆的建筑设计和建筑语言中,而此刻令我感到好奇的是中国馆的“冠”字和“中国红”这一颜色,对国人来说这些没什么特别难理解的,而对于西方人来说,他们可能不能准确的体会到我们展馆的用意和其蕴含的意思,那么“红”和“冠”字会给西方人什么样的感受和理解呢?
在思维的层次上,设计思维包含了科学思维与艺术思维这两种思维的特点,或者说是这两种思维方式整合的结果。艺术思维则以形象思维为主要特征,包括一种灵感思维(或直觉)在内。科学思维与形象思维是人类认识过程中的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形象思维这一特点,最能直接表现的应该是韩国馆,他们更好的应用了自己的文字特点,于是韩文被直接体现在展馆的外观设计及建筑设计中,韩文特有的几何特征也在建筑上得到完美诠释,他们把韩文的字形与建筑设计有机结合,创造出了极为精致的建筑作品,充分发挥他们具有的形象思维这一特点,值得我们的设计师去学习和借鉴。
在所有展馆中,中国馆的设计令国人赞不绝口,并且从视觉上和听觉上都让国人津津乐道的,而西方的参观和欣赏者则可能达不到我们预想的视觉效果和听觉效果,正如东方之冠的“外衣”所用颜色―中国红,这种颜色为中国老百姓所普遍钟爱,它象征着高贵、华丽、吉祥、喜庆等,意味着百事顺遂、弃恶扬善……由于这种颜色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崇高的精神境界,古往今来,人们对它倾注了无限的爱恋。中国红是中国人的魂,尚红习俗的演变,记载着中国人的心路历程,经过世代承启和扬弃,传统精髓逐渐嬗变为中国文化的底色,弥漫着浓化不开的积极入世情结,象征着热情、奋进的民族品格。中国红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这令我们引以自豪。而红色在西方眼中,是否令他们引以为豪呢?答案是否定的。在西方人的眼中红色代表的意义正好和中国的观点想反。西方文化中的红色是一个强势贬义词,是“火”、“血”的联想,它象征着残暴、流血,如残杀和暴力统治、血腥复仇;它还象征着放荡、,如他那因放荡而浪费的青春、花街柳巷。至于红色的褒义,如喜庆的日子、隆重的接待等,则得益于不同文化之间的交融。设计思维的不同,所以导致考虑事情也不尽相同,试想象一下,一尊红色的硕大建筑矗立在世博园中,西方人看到后也许会不安和焦虑,也许会认为这样的色彩会给世博园带来噩运,如同我们看到一个黑、白、蓝三色相间的巨大物体放在那里一样。中国人都知道只有在灵堂上才能见到黑、白、蓝色的共同出现,所以这些思想和观念不得不存在于西方的参观者思想中,这些足以说明中国和西方的设计思维中有很大的差异性,而且是一直影响着作品的出现。因此,设计思维的中西方差异也受其影响,在一定时间程度上是不可改变的!
各国悠久的文化历史和民族民俗也影响着中西方的设计思维。譬如今日之美国,她到目前为止仅有200余年的发展历史,和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文明的中国相比,他们的历史又能算得上什么呢?但是为何有那么多杰出的建筑大师和优秀的建筑作品出现在美国呢?而中国却是少之又少呢?根源就在于他们的现代设计没有受那么多的本国历史文化的约束和具有冒险和开拓创新的精神,不去考虑诸多的传统历史文化因素。美国人认为,不冒险就不会成功,胆小鬼永远不会有大作为。不是有组织的文化单位,而是一批对于传统制度已失去好感的亡命者,他们的头脑为叛逆精神所主宰,身上绝少传统思想的保守性,再说即便有,也没有发挥的土壤,因为险峻的环境迫使他们只能确立与传统不同的生活方式,这种冒险精神成了美国人民的传统。他们把冒险探求新大陆看作寻求生活的机遇。这种冒险精神一直渗透到美国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基于此,美国人特别强调创新精神,他们认为机会到处都有,关键在于主动发现和利用。
正是这种因素,使他们具备了其他国家的设计师所不具备的创新、大胆的想法和超脱的创意。美国人认为,他们的国家虽没有灿烂的过去,但由于具有创新精神,因而他们拥有光明的未来,所以美国人勇于向传统和权威挑战,勇于向已有的一切挑战。比如美国馆的主题是“顶层花园,瀑布外墙”,他们的设计没考虑任何有关国家传统文化的因素,也没考虑这会不会被人民的文化和意识所抵制,更没考虑造型是否与本国的文化相关,未受传统文化法则的约束,大胆地发挥创造来完成场馆的建筑设计和建设。而中国馆及中国其他地方展馆的建筑设计,都是按照当地的传统文化和特色来设计,去体现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我们可以逆向思维一下,不考虑中国的文化,去展现一个全新的中国,去创造超前的设计并不掺杂任何中国文化元素,给人以全新的造型,这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正是这种观念上的差别造成了设计思维的发挥,西方人能在这个上面大做文章,而中国受文化观念的制约就很难大胆的去设想、去创新。如果我们的民族不那么保守,中国设计师完全可以抛弃那些被中国的传统所不允许的因素,做一些自己想做的设计,使自己的才华得到最完美的展现。这一因素也使中西方的设计思维产生了一定的差异。
现代的设计思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也是在相互融合着,差异有,但共同点也存在。从古代建筑发展的轨迹来看,西方的古代建筑形式在不断的演变,随着政治状况的更改,宗教派系的归属和统治者的更迭而大起大落,风格各异、流派纷呈,“变革”一直是西方建筑文化的主调,而古代西方人对待社会实践的态度,重在创新求变,不断发现美的规律,并利用规律去创造美、发现美。中国古代的建筑形式,结构以及技术从秦朝到清朝的两千余年中,并没有根本性的变化。在建筑的形象上,从秦朝到清朝,台基、柱子加斗拱、大屋顶这三段式的造型依然如故;在平面组合上也往往不分实用要求,都以单体和院落沿地面向外扩展,形成层层相套的院落;梁柱组合的木构框架从上古一直沿用到清朝末期,虽然早已认识到木材易腐烂、不坚固,又容易引起火灾等弊端,而且我国古代的石结构建筑也并不亚于同期的西方国家,但“祖宗之法不可变”的思想束缚了人们的精神,人们往往选择“守成”,而不会轻易“变革”。由此可见,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审美意识和审美心理一直处于十分保守、封闭自持的状态,在这种心理状态下,改造自然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无疑被压抑、被否定,而对美的认识只能局限在宗法制社会的小圈子里,自然会产生中国古代和谐中庸的审美理想,在这种情况下,建筑的个性化与创新自然就无从谈起了。中国馆的设计并不全都具有中国本土设计,也有很多西方的先进理念设计。例如在展馆顶层景观设计中,加入循环自洁要素,具有雨水收集系统,可以实现雨水的循环利用;在地区馆南侧大台阶水景观和南面的园林设计中,引入小规模人工湿地技术,利用人工湿地的自洁能力在不需要大量用地的前提下,为城市局部环境提供生态化的景观,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空中花园。另一方面中国馆的建筑空间布局侧重节能环保。架空的设计,使得基底平台能自然通风,而层叠出挑的造型起了遮阳作用,而且能达到冬暖夏凉的效果――夏季太阳高晒时,阳光是照不进观众等候的基地平台的;冬季遇上大晴天,平台能有6个多小时沐浴在阳光里,中国馆在地方馆的屋顶设计了一个名为“新九州清晏”的中国传统园林,这个园林同时也是调控温度的“天然空调”,能产生8℃-10℃的降温效果。在中国馆的整体建筑设计中,提倡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而这两方面是和其他国家馆的设计理念相同。例如美国馆采用了先进的垃圾处理系统、使用可回收材料制成的建材、在建筑中加入绿地,用植物降低展馆的“热岛”效应,同时收集雨水。日本馆在设计上采用了环境控制技术和展馆外部透光性高的双层外膜配以内部的太阳电池,更好的去节能和环保。意大利馆采用了在冬天利用太阳能辐射,而在夏天则利用自然的空气气流和水流降温,控制辐射的同时,热能又能集中在带有光电集成模块的透明玻璃上,可以充分节约电能等等。一些国家还更好的使用了环保节能的措施。这些相同点足以说明中国和西方国家的一些设计思维是相同的和交融的,并更好的和国际一些先进技术相接轨。这也显示了中国的设计思维的进步、包容和创新。而西方国家的一些展馆都是利用着现代技术去打造了自己国家的这艘展馆航母。显而易见,科学思维在这里面起着很大的作用,科学思维在世界上的很多国家都互相交融和学习借鉴着。
中国和西方的一系列的设计思维的差别造成了各自的设计特点,给世人们呈现了各种不同视觉的建筑设计精品,而中国也正在学习借鉴西方一些优秀的设计思维去完善自己、打造自己,但是在取经之道上务必要做到“取其精髓,去其糟粕”,这样才能缩小设计思维的差异所带来的差距,与世界顶级设计水平接轨。
参考文献:
[1]李砚祖.工艺美术概论[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
[2]叶邵宁、吴敏.试论中西文化中颜色词语的象征意义[J].湖南:湖南教育学院学报,1995(6).
关键词:思维;文字差异
中图分类号:H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11[2008]09-051-02
作者:温宏社,陕西教育学院外语系教师、硕士;陕西,西安,710061
一、引言
语言与思维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家、心理学家、语言学家、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深感兴趣并争论不休的问题。从公元前古希腊的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开始直至今天,仍未定论。概括起来,影响较大的有以下几种理论:第一,语言决定思维,思维只能在语言基础上进行;第二,语言对思维有较大影响,对思维起着指导和调节的作用;第三,思维决定语言,语言是在思维基础上产生的;第四,思维即语言;第五,语言和思维的关系错综复杂,二者间的作用既非单向的。也非直接的。
语言和思维究竟是什么关系?笔者同意这样的观点:思维的载体是语言,同时语言也反作用之思维。思维创造了语言,语言又影响了思维。语言符号当然更是人类思维的产物,它对人类思维的作用也是两方面的,既有刺激的作用又有规范的作用。文字是语言的一部分,它的产生,发展也必然影响思维方式。英语和汉语分别属于印欧语系和汉藏语系,它们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符号系统,作为视角符号系统一文字,汉语是表意文字,英语是表音文字。两种语言都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它们所属的两个民族在漫长历史长河中,由于各自所处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背景等诸方面而不同,他们用各自的独特的方式观察世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因此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带有民族色彩的语言体系,孕育出各自独特的思维方式,从而造就出各自独特的文化氛围。思维方式不同其结果是语言方式不同,而语言表达方式不同又反过来直接影响着思维方式。因此,有学者甚至认为文字是文化的基因,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差异是从文字体系的不同开始的。
下面笔者从中西文字差异的角度来探讨其对思维方式的影响。
二、文字的差异
中西文字的差异主要体现在音、形、义、语法四个层面。
在语音层面,最突出的特点是:汉字是单音节,同时汉字每字都有声调,而且严格地分一、二、三、四声,是规定的,也很规则,而且它的声音很响。而印欧语既有单音节,又有多音节,无声调之区别,但有轻重音之分。
在字形层面,汉字是惟一现存的象形文字。汉字的结构是一种方块形、建筑型的结构,是立体的。它的笔划是上下左右都可以通,各种笔画几乎多和某种实物有联系,所以有很强的具象性。而西方文字,以希腊字母为例,它借助于菲尼基字母,它是完全符号化的,因此它具有高度的抽象性。
在字义的层面,汉字的立体结构导致汉字的总字量的有限性,不能随时根据语音造出新的字(词),也正因为如此,汉字常常采用一字多义的办法弥补。一字多用,字义就容易宽泛、笼统。而西方语言的造词功能很强,有很多种构词方式如:派生、合成、拼缀、缩略、逆构词法等。这样,西方文字的多义词相对少得多,新造词能满足西方人表达比较确切概念的需要,而且很精确,但相对而言,词的分类要多一些。
在语法层面,汉语文字在词法方面没有性、数、格、时态、前缀、后缀等,这使得汉字的定位功能相对灵活,也造成汉字具有很高的创造性。而印欧语系有严格的性、数、格、时态、前缀、后缀,以及主谓宾定补状,词的定位灵活性差,词的位置限制性很大。因此汉语的词法和语法都不发达;而西方语言的词法,语法系统比较发达完备。
总而言之,英语和汉语分别属于不同的语系,各有自己的思维特点。英语是声音语言,汉语是形象语言。英语强调刚性定位、固化指谓,汉语强调意义的积聚性。英语多为形合句,汉语多为意合句。英语是线性因果推理,汉语是因果相生推理。英语是原子论语言结构,注重单词、句子、段落之间的关系,汉语注重整体定位法,强调位置的重要性。英语求衔接而多推理,靠逻辑而非灵感,重论证而轻直觉:汉语求简捷而少推理,靠灵感而非逻辑,重直觉而轻论证。
三、文字与大脑
现代脑科学研究证实,大脑左右两半球的分工是不同的。右半球主要处理各种各样的形象,左半球主要处理形形的语言符号。这表明左右两半球的思维工具不同,右半球的主要思维工具是形象,也可称为形象思维;左半球的主要思维工具是语言,也可以称为语言思维。语言是形象的象征性符号,形象是语言代表的意义。
文字有三个方面:字形、字音、字义。研究发现,字音作为语音,主要由左脑语言中枢处理。字义则由右脑处理。拼音文字字形由左脑处理,汉字字形由右脑处理。文字作为字形、字音、字义的综合符号系统,左、右脑都参与了处理。现代的计算机核磁扫描,也证明也这一点。但是使用表音不强、有序不强汉字的人,则偏重使用右脑。研究也表明如果由左脑处理汉字则比右脑慢得多,如果由右脑处理拼音文字则比左脑慢得多。
研究还表明,不管信息是以什么方式进入大脑的,一般人的左半脑处理的是有序性信息,而右半脑处理的是各种继续性即混沌信息。生理研究也表明,大脑左半球的神经元的分布排列整齐有序:大脑右半球相应位置的神经元的分布排列,不如前者有序。
拼音文字具有很强的序列性,所以由左半球处理,而汉字类似象形文字,有序性不强,由右半球处理。汉字与拼音文字它们的词意都是由右半脑处理,看拼音文字字符和理解词意必须左右脑并用,看汉字则主要用右脑,它的表音功能不强。拼音文字利于大脑的均衡发展,左右脑不同功能的并用才是科学的用脑方法。
因此,文字的差异可以对大脑不同区域产生刺激。中西方人长期接受这种不同的刺激,使大脑的某些局部区域发达,从而为中西方思维差异奠定了生理基础。
四、文字差异与思维
关于思维方式差异的分类很多,笔者在这里只探讨几种最主要的思维方式: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综合思维和分析思维。
(一)文字与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中国人侧重形象思维,而西方人侧重抽象思维。导致这种思维差异的主要根源是:西方语言和汉语分别属于不同的语系,各有自己的特点;汉语是形象语言,英语是声音语言。
汉语以形象为主导,汉字是象形文字,“六书”就以象形或取象为主,都是对客观自然现象的模仿,指事也以形象一符号显示自然关系、模拟自然关系。会意则是对事态的复杂关系的显示,不是单纯的象形。这基本上决定了汉字的形象性。转注、假借则是语义的延伸,是把象形文字的形象性延伸出去。语义的延伸也代表了形象的延伸。这种音、形、意互相联系的文字,为形象思维提供了方便的工具,使中国人长于形象思维。
西方语言的书写形式是字母文字,这种文字既不表形,也不表意,而仅仅表音,也就是说,它完全割断了与形象的直接联系,是一种纯粹的记录语言的符号。这种纯粹记录语言的字母文字频繁地、广泛地刺激人们的大脑,就逐渐地形成了西方人长于抽象思维的习惯,使之抽象思维特别发达。
(二)文字与综合思维和分析思维
中国人重综合思维,西方人重分析思维。综合思维是指在思想上将对象的各个方面联系并综合起来。分析思维则指在思想上将一个完整的对象分解成各个组成部分,或将其属性、特征等各方面分开考虑。
汉语以单音节为主要的意义单元,并表现为字的形象。因此,形象语言则以字的形象决定字义。汉语中一音多词现象很普遍,形象语言中的声音独自看来是模糊多义的,必须整体上把握。汉语很注重整体性,个别现象反而变得很模糊,导致意义的多样性。汉语采用相对定位原则,用相对定位来规定词与词之间的关系。因此汉语是整体定位法,强调位置的重要性。汉语的条理是隐性的。整体决定部分,对整体了解越多,对个体了解也就越多。整体与个体之间互相决定。
英语把元音和辅音组合为音节,然后形成意义单元。因此,声音语言是以声音组合来决定字义。英语中,一个形象(即一个意思或意义)可有多个声音与之相应,声音语言中的意义独自看来是模糊多义的。声音必须要有意义,要掌握声音的意义,必须产生概念,人们依赖这些约定俗成的概念进行定义和推理。英语强调固定不变的指谓,每个意义必须加以固定而不能积聚,于是能够产生多元的概念系统和理论系统。英语则必须用明显的语法结构来表达现象,强调词的形态。
汉英语言这方面特征的差异可以使中国人长于综合性思维,而英国人长于分析性思维。
关键词: 中西思维方式 英语学习 常犯错误
一、前言
对于绝大多数中国学生而言,他们的外语学习一般都是在掌握了母语的情况下开始的。其语言知识已经深深地打上了母语思维的烙印。由于中西方思维方式存在诸多差异,这就使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经常犯一些错误。
二、由中西思维方式差异导致的错误
1.从形合与意合看过渡词的使用
意合指的是句中各句法成分通过语序和内在逻辑发生联系,比较少用介词、介词词组和连接词。汉语形态比较稳定,没有定式和不定式;几乎没有数、时态、语态等动词形式上的变化;句法上常常动词连用。汉语各句之间的联系比较松弛,由于含义清晰,其内在的主从或并列关系靠读者自己去体会。而与汉语相比,英语则是一种更为形式化的语言,这在语言学中称为形合。形合指的是句中各语法成分表现在句法形式上,即语句之间的联系方式上,名词、形容词、分词、句子通常要靠相应的介词、连词、关系词、功能词和词组来表达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形式上比较严谨,缺乏弹性和想象空间。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使汉语强调综合性、整体化思维,而英语则注重分析性、个体化思维。不同思维方式导致语言处理方式的不同,英语修辞学要求文章必须具有连贯性,即文字间的逻辑联系,一段语篇以适当的衔接手段连接在一起给人一种和谐的感觉,就满足了连贯性的要求。汉语则更注重内在含义,不受形式的约束。汉语句子往往只要达意就行。也就是说,英语更注重段落的衔接、句子间的过渡。而确保文章合理衔接和过渡方法是使用过渡词,用过渡词把读者引向段落展开的方向,过渡词能把句子连接在一起,而且能使读者明白作者的思路。无论一个段落是对单一的主题展开的,还是对几个相关主题展开的,段落的连贯性都离不开过渡词。一般来讲,一个段落包含的内容越多,用的过渡词也就越多。英语中的过渡词很多,诸如关系代词、关系副词、连接代词、连接副词、介词等。可以是单词,如:thus,therefore,moreover,nevertheless,however。也可以是词组,如:in fact,to conclude,on the contrary,for instance。代词经常作为过渡词指前面提到的词。一些形容词也可以作过渡词用,如:first,second,连接代词如and,but,for等位于句首时可用作过渡词。
正是由于在汉语中不需要用太多的过渡词,而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由于受到母语思维的影响,在英语写作及口语表达时经常忽略连接词的使用,这就造成学生的英语文章衔接不够紧凑,逻辑性不强。
2.从主体性思维与客体性思维看主客体的倾向
西方人重视客体思维而中国人重视主体思维。西方人的客体思维方式表现在英语句式中就是物称表达法比较普遍,英语常选择不能施行动作或无生命事物的词语作主语(无灵主语)。相对而言,汉语思维形式的主体性体现在汉语表达重人称,有灵主语占绝对优势。习惯于主体性思维方式的中国人,往往从自我出发来理解、解释、描写客观世界中的事物,使语言表述带有种种主体性特征。因此,汉语常用人称作主语,当人称不言自明时,就用“有人”、“人们”、“大家”等泛指人称或省略主语的无主句,多用主动语态及主动形式被动句,即使用被动语态,动作的施事十有八九需要表明;而习惯于客体思维方式的英美人却常把观察或叙述的视点放在行为、动作的结果或承受者上,因此,英语中多用被动语态,动作的施事十有八九被隐去,而且多用物称代替人称作主语,以明确区分主体与客体,强调客观性。试比较:
(1)她突然想到了一个好主意。
A good idea occurred to her.
(2)人们迄今对这一问题尚未进行过彻底探索。
The issue has not yet been thoroughly explored.
由于受汉语思维的影响,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常用I estimate,we predict,I think,we must,someone said,you should等主观倾向明显的词表达,也惯用“I”、“we”等人称代词作主语。这样的句子符合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但在西方则会给人感觉很不舒服。如:I was unable to take part in the English exam because my illness.若把这句话改为“My illness prevented me from the English exam.”就会更加地道。
3.从归纳型与演绎型看主题句的写作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注重直观经验,习惯于直觉评价,从主体意向出发对实践经验和内心体悟加以总结归纳。而在西方,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开创了形式逻辑,他强调演绎法,把演绎看作是一种高级的、能推导出未知的思维方式。此后演绎法不仅成为西方学者构建理论体系的一种手段,而且成为西方人比较习惯的一种思维方式。
归纳型与演绎型的思维差异在语言上的表现即为语篇结构上的归纳式和演绎式。收到演绎型思维的影响,英文的段落中都有主题句。主题句表达该段落的中心思想,清楚地提出要讨论什么问题。一般情况下主题句置于段落开始,使读者一目了然。与英语写作不同,由于受到归纳型思维的影响,汉语写作不太重视主题句。只要段落或篇章的中心思想清楚,作者就无须以主题句的形式把它表达出来。而段落中即使有主题句,它也是出现在段落的末尾。汉语文章中,最后一段要对前面论述的内容进行概括和总结。
由于以上的不同,中国学生在写英语作文时喜欢在切入正题之前做一些铺垫。谈话的开始句不是主题句,因此它不能使读者了解整个段落的意思。因而英美国家的读者会感到困惑,认为这是在毫无必要地兜圈子,因为他们不知道重要的信息将在段落的什么位置出现。因此,从汉语的思维来看,这样的表达毫无问题,但从英语的思维来看,这样的表述主题不明确,思路不清晰。
三、教学过程中的对策
1.加强英语思维和文化内容的导入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加大反映英语思维习惯的材料输入,在英语教材中导入西方思维方式的内容,并且与中式思维进行比较,使学生意识到英汉两种思维对语言的不同影响。把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纳入教学中,培养学生对西方文化的敏感性,善于总结其特点以克服母语负迁移的作用,逐步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针对不同文体的文章,介绍地道的、常用的表达方式,以及中西方人在遣词造句上的不同。这种不断的积累会在头脑中形成一种知识结构,久而久之形成一种文化沉淀,使学生对英语运用自如。
2.加强语篇分析教学
语篇教学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都有重要的帮助。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堂英语教学,通过课文分析,向学生传授各种体裁文章的写作技巧和方法,重点是主题如何开展,如何通过比较、因果、转折、让步等过渡词来衔接展开的各个层次及内容,以此来揭示文章中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对英语的连接方式有一个较为立体的认识。
3.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总体来说,西方人的思维具有较强的抽象性,这是重理性所致。抽象表达法在英语中应用很广泛。其中,大量抽象名词的使用,不仅成为现代英语的一个特点,而且形成了与汉语表达的一个重要区别。例如,要表达“没过几年我把英语全忘了”,大多数人会这样表达:“In a few years I have totally forgotten English.”而实际上更符合美国人思维的说法是这样的:“In later years English have totally escaped my memory.”显然,抽象名词的表达更具生动性和简洁性。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人学英语,如果不掌握抽象表达法,特别是抽象名词的表达和使用,是很难真正学好英语的。
4.提高学生的客体意识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进行主客体、主被动语态的转换,以实现思维模式的转变。比如对于习惯主体思维方式、频繁使用主动语态的中国学生来说,引导他们根据语义逻辑改换或增添句子主语,调整句子语态,以符合英语表达和思维习惯就成了教学中的关键。
四、结语
综上所述,语言和思维密切相关,中西思维差异客观存在并且影响着学生的英语学习。因此,英语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有必要从中西思维和文化导入入手,使学生从根源上了解英语语篇的特点,熟知英语语言规律,从理性认识的角度掌握英语运用技能,学会运用英语思维组织材料,尽量排除汉语思维习惯对英语学习的干扰。
参考文献:
[1]胡曙中.英汉修辞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
[2]李瑞华.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3]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4]刘必庆.汉英对比研究与翻译[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89.
[5]许建平.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中西方文化;差异
1前言
全球化促进了“跨文化交际”的发展,“跨文化交际”一词最早在美国著名人类学家霍尔的《无声的语言》中出现,指文化背景各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活动。不同的民族因独特的社会历史环境和地域环境形成了风格迥异的民族文化,这些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体现在思维方式、交流方式、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给“跨文化交际”带来的天然的屏障与阻碍。文化价值观和行为文化特征是国际间“跨文化交际”的主要内容,结合当前“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误解和冲突,接下来笔者将从思想观念和日常生活两个方面出发多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做一详细分析,并探寻有效解决文化交际冲突的方法途径。
2中西方思想观念上的差异
2.1思维方式的差异
中西方在对待事物的理解和看法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内在的表现在中西方思想观念的差异。我们中国的思维方式在注重直接感受的基础上实现从一般到具体的认识过程,而西方的思维方式恰恰相反,西方的认识过程是从具体到一般的过程。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还体现在认识的模式上,中国素来重视“天人合一”,即人的发展与自然和谐统一,整体性思维中国认识世界的基础;西方在自然科学的指导下,建立了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的关系,保护个人的利益和自由、独立发展等西方观念体现出了西方的个体性思维。
2.2价值观念的差异
有学者提出“跨文化交际”的核心是价值观念,要想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真正发展,必须正确认识中西方价值观念上的差异。在家庭观念上,中国传统的家庭有浓厚的家族观念和血脉观念,家庭内部长幼有序、辈分有别。但是在西方的家庭中,儿女18岁后就离开父母,对父母也不承担赡养的职责。在对待个人隐私上也存在很大差异,中国人注重团结和坦诚,隐私观念比较薄弱,而西方人比较注重个人隐私的问题,贸然问一名西方女子的年龄,会引起西方女子的极大反感。
2.3法律观念的差异
法律是在文化土壤中盛开的鲜花,不同的文化催生了不同的法律精神,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还体现在法律观念的差异上。中国注重“以和为贵”和“家和万事兴”,打官司在中国人的意识里是有伤和气和不光彩的事情,制定法律的理论基础也是中国传统的纲常伦理,由于缺乏明确的公共意识,法律的执行也要依靠道德的规范。西方的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比较浓厚,法制精神已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在西方法制化国家里有一个著名的例子,一所大型商场因建筑不恰当形成旋风致使老人摔倒,商场被告上法庭,老人获取了高额赔偿金。
3中西方日常生活中的差异
3.1风俗习惯的差异
在跨文化交际中要十分重视中西方文化在风俗习惯上的差异,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尴尬和误会。“狗”在中国的语言环境下多用于贬义,影射坏人、笨蛋或背叛的人,如“狗东西”、“狗屁不通”和“走狗”。但是西方的语言环境下,从“a luck dog”中即可看出与中国的“狗”意象就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再如中西方在数字使用习俗的也存在很大差异,中国人喜欢偶数,例如“好事成双”“十全十美”等都寄予了中国人的美好愿望,而在西方国家了人们偏爱奇数,认为单数是吉利的数字。
3.2交往习惯的差异
跨文化交际加深了国际之间的交往和交流,强调了把握中西方交往习惯的差异的重要性。首先在称呼上,中国重视“长幼有别”,所以不能直呼长辈的姓名,而在西方亲属之间直呼姓名是亲切和礼貌的表示。其次在见面问候时,中国人为了表达自己的关心之意,常常说“你去哪里?”或“你吃饭了吗?”,而面对西方人“你去哪里?”明显冒犯了他人的隐私,“你吃饭了吗?”西方人会误解为你要请他吃饭。最后再告别用语上,中国人注重表达自己的关心和感激,例如在告别时说“多谢您的指点,学生我受益匪浅!”,而西方在告别时多说“Happy talking to you !”来表达自己对他人的欣赏之意和交往过程的评价。
3.3教育方式的差异
教育方式直接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教育方式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中国对孩子进行教育的目的着眼于未来找到一份高薪、稳定的工作,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在这一教学目标的指导下,片面注重学生的成绩高低,忽视了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此外,中国孩子缺少必要的社会教育,造成社会使用能力比较低。目前,中国教育不断进行素质教育的改革,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西方的教育重视孩子多元化的发展,希望通过教育培养出具有自由民主精神和探索精神的人才,在教育目标和教育方式上与中国的教育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3.3饮食文化的差异
“民以食为天”,中西方在饮食文化上的差异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中国具有悠久的饮食文化,对食物强调“色、香、味、意、形”俱全。中国人习惯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吃“团圆饭”,中国人的饮食工具“筷子”成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形象代表。西方人在饮食上追求简单和营养,十分重视进餐礼仪。西方人出于卫生的考虑,在进餐是实行分餐制,以“刀、叉、匙”为饮食工具。
4在中西方文化差异下实现跨文化交际的途径
4.1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加深中西方之间的沟通了解
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加深中西方之间沟通和了解,是在差异下实现共同发展的根本途径。文化没有贵贱之分,跨文化交际的终极目标是为了实现世界人民之间的平等交流和共同发展,在文化交流中,我们中西方要相互尊重对方的文化,尊重对方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对话,最终实现世界文化的多元化。
4.2在坚持入乡随俗的原则上提升和完善自我
“入乡随俗”是跨文化交际过程避免出现误会和尴尬的有效方法,实现“入乡随俗”的前提是了解西方的文化和风俗习惯,即通过交流和学习不断完善和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有效的语言交流要考虑特定的语境和交流环境,如见到中国朋友仍旧以“你吃饭了吗?”的形式打招呼,见到西方人则说:“How are you !”此外,跨文化交际者要汲取世界文化营养,不断提升自身的社交知识和社交技能,扫除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阻隔和文化障碍。
5结语
综上所述,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交往习惯、饮食文化等方面,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加强沟通交流和完善自身文化素养是扫除文化差异障碍的有效途径。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中西方的文化不断交流和碰撞,跨文化交流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和共融,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最终也将在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逐渐消失。
参考文献:
[1]董芳.跨文化交际背景下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比较研究[J].理论观察,2012(4)
[2]邵彤.中西方社会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表现[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3]黄耘.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J].南方论坛,2010(3)
[4]陈星伊.论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4)
中西方茶文化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些文化差异中蕴含着丰富的跨文化交际元素,因此对当代英语跨文化教学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和作用。英语教学应充分利用中西方文化差异中蕴含的文化元素,将中西方茶文化差异的比较引入英语跨文化教学实践中,将茶文化与教学内容、方法密切结合,促进学生提高跨文化意识,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
中西茶文化;英语;跨文化;作用
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迅猛发展让中西方文化之间拥有了更多的交流机会,作为中西方文化中较具代表性的茶文化在跨文化交际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也越来越引起广泛关注。中西方茶文化虽然同根同源,但是仍然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也造成了很多的文化冲突和误解,如何在文化全球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以中西方茶文化差异培养英语跨文化应用能力;如何通过中西茶文化学习为契机,帮助学生了解掌握西方文化习俗,提高文化适应能力,促进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的质量,现已成为当代文化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1从跨文化角度看中西方茶文化的差异
从跨文化交际角度分析,中西方由于地理、历史及人文环境的不同,在茶文化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可以归纳为语言交际及非语言交际两个方面:
1.1中西茶文化语言交际差异
中西方茶文化重要的交际手段就是两者的语言形式,茶叶相关的语言内容反映了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尤其折射了茶文化在不同语境中的文化底蕴和发展情况。总的来说中西茶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首先,我国茶文化语言交际范围较广,涉及士农工商各个阶层或各个文化领域,而西方茶文化的语言交际范围较窄,并且数量较少。我国茶饮及茶文化有数千年发展历史,而西方茶文化虽然源于我国,但只是随着16世纪中西方茶叶贸易的发展流传至欧洲各地,直到17世纪在英国及法国贵族或统治阶层的推动下,舶来的茶文化才与西方语言逐渐结合,因而具有典型的阶级特性。例如西方茶文化词汇中“皇家茶”、“伯爵茶”等贵族型词汇比比皆是,直到19世纪后期茶文化才走入寻常百姓家,但与我国相比语言应用范围较窄。其次,茶文化语言交际在我国文化中以质朴和简单为主,而在西方文化中相关语言应用多发生了阶级性或暗示性的“喻义”或“转义”现象,茶文化语言交际的内涵与西方社会发展结合较为紧密。尤其西方工业革命及资本主义物质文化的推动,让茶文化语言在交际中成为特色文化内容,甚至某些词汇摆脱了东方文化内涵。
1.2中西方茶文化中非语言交际差异
从跨文化角度看,中西方茶文化除了语言交际方面差异外,更存在着明显的物质、行为、价值观方面的差异。首先,中国茶文化中茶叶主要由绿茶、红茶、白茶、青茶、黑茶、黄茶六大茶类构成,尤其推崇非发酵性绿茶为主,在茶具上以瓷为主,包括:茶壶、茶杯、茶托、水方、水盂、各式茶具,形式多样。而西方茶叶以红茶为主,种类较少,茶具以维多利亚贵族特点为主,崇尚华贵瓷器活银质茶具,包括:茶虑、茶碟、点心盘、餐巾等凸显物质条件奢华要求。其次,中西方茶文化在品饮方式上,中国注重茶的单纯,以清饮为主,而西方为增加口感和个性,以“混饮”为主,同时在饮茶时间上,中国并无固定时间要求,而西方对饮茶做了“早茶、午茶、下午茶、晚茶”的规定,并其饮茶成为重要的餐饮内容和社交方式。最后,在精神层面上,我国茶文化以“儒、道、佛”等哲学思想为思想精华,茶文化的内涵被提升到道德等价值观层面,“天人合一”等思想成为我国茶文化精神主旨,但是西方茶文化突出“实用主义、物质主义”等阶级思想为主,以茶凸显统治阶级的财富和生活方式,彰显贵族特性和品味。
2中西茶文化差异对跨文化教学的影响和作用
2.1培养跨文化交际的意识
英语教学的总体目标就是培养能够适应中西方文化交流,熟练掌握和应用西方语言技能的文化参与者。中西方茶文化差异的学习对于我国文化环境下的跨文化交际者来说,为他们认识西方茶文化及创建茶文化交流氛围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让我国文化学习者在我国文化内了解西方茶文化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事实上,在中西方茶文化差异的学习中,学生不仅感受到茶文化带来的茶叶相关语言交际差异带来的冲击,更在茶文化的理解上受到多元的挑战,对中西方思维习惯、价值观念、文化习俗等中西方茶文化内容进行适当的、客观的反思。因此,通过中西茶文化之间的对比,学生能以茶文化在中西方语言、物质、行为、精神层面的差异为契机,接受、理解、处理跨文化交际中的问题,进而在丰富多彩的茶文化中重新认识西方社会,正确认识文化现象和语言应用的价值,促进跨文化意义的提高。
2.2减少跨文化交际的错误
中西方茶文化差异为英语跨文化学习者来说,不仅提供了语言学习的多元素材,而且让英语学习者以更有趣、快捷、形象的方式适应西方茶文化等抽象文化内容。中西方茶文化差异让英语学习者在文化比较中,形成对中西方文化正确客观的认知和理解,并对以西方文化审视我国价值观念及思维方式,形成对中西方跨文化的深刻理解。当然,茶文化在中西方文化中涉及内容多种多样,涉及的文化冲突也非常普遍,难以避免,但是通过两种茶文化与英语学习的结合,可以让英语学习者认识到中西文化冲突虽然不可避免,但是可以通过茶及茶文化的对比,尽量减少文化冲突,并对中西方文化冲突做出应有心理预警和准备。
2.3形成英语跨文化教学体系
中西方茶文化在语言、茶叶种类、茶具、饮用方式、价值观念上的种种差异,已经让茶文化成为凝聚了文化和语言学习的重要内容。在英语跨文化学习中,中西茶文化无时不刻的渗透着西方文化重要内容,尤其对于英语基础较弱的学生来说,中西文化差异对比可减少语言学习的心理负担,增加对英语学习兴趣。同时茶文化在中西方之间的比较,让英语教师在语言教学中容易确定跨文化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以茶及茶文化导入设计安排英语文化学习内容,将文化学习内容具体化到各种茶文化的实际案例中,进而实现英语学习与文化学习的双管齐下。
3以中西茶文化差异促进英语跨文化教学的途径
中西方茶文化差异内容五花八门,不能简单的在英语课堂上生搬硬套,必须着眼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目的,对现有英语文化学习进行改革,要想让茶文化对比进入课堂,必须从以下方面入手,切实提高英语跨文化教学的发展。
3.1以中西茶文化差异,确定教学内容
如上所述,中西方茶文化内容涉及语言、茶叶、茶具、茶饮、价值观等各个层面的内容,如果直接生搬硬套,很难形成系统化的跨文化学习体系,同时茶文化信息量过大,可能会影响英语认知层面教学的质量,所以必须确定中西方茶文化差异学习的具体内容,对中西方茶文化及跨文化教学的方向予以明确。首先,立足中西方茶文化语言对比,茶叶物质、茶叶行为、茶文化精神为辅助的理念。英语跨文化学习的主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英语跨文化能力,语言能力是其学习的主要目标,所以以中西方茶文化差异为教学内容时,必须强调中西茶相关语言应用差异,同时用茶叶对比、饮用方式、茶文化作为语言学习或调解英语学习的辅内容。其次,确定中西方茶文化差异与英语跨文化教学的结合方式。中西方茶文化之间存在很多差异,但是在英语跨文化教学中不能随机参考,必须树立跨文化交际能力发展的目的,从课程导入到课程内容都要认真、科学的分析,找到合理的结合方式。
3.2以中西方茶文化差异,创新教学方法
要想通过中西方茶文化之间的对比和分析,提高英语教学中学生的文化交际能力和意识,就必须要在实际教学方法上将茶文化对比融入其中,主要包括:首先,中西茶文化注释法。茶文化对于学生来说属于较为陌生的文化范畴,在英语跨文化教学中教师要考虑到西方茶文化属性及学生文化程度,对中西方茶文化涉及的语言及文化知识进行注释,尤其特殊词汇和行为进行跨文化性对比。如“中国清茶、英国混茶”或“redtea”和“blacktea”进行适当注释。其次,中西茶文化实践教学法。中西茶文化虽然为英语跨文化教学提供了素材,但是如果只局限于茶相关资料对比,很难强化中西文化差异和学生的理解。因此,必须开展中西茶文化差异的跨文化实践训练,在茶饮及茶叶相关活动中对茶叶语言、词汇、茶会、茶俗等内容进行训练,组织学生参与到茶文化的氛围中,并对中西茶文化感受进行分析和讨论,进而促进对中西文化的理解。最后,中西茶文化的多媒体对比法。茶文化在我国和西方虽然属于传统文化,要想在当代英语活动中激发学生兴趣,必须与现代多媒体技术结合,适应学生的现代心理特性及文化需求,让传统茶文化彰显时代色彩。
4结语
中西方茶文化虽然同根同源,但是却在语言、茶叶、饮用方式、茶俗、价值观念等各个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些文化差异中蕴含着丰富的跨文化交际元素,因此对当代英语跨文化教学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和作用。我们必须在跨文化教学的实践中,正视中西方茶文化与英语语言、跨文化交际能力之间的关系,以中西方茶文化之间的差异为契机,探索如何以文化现象推动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既保护和传承中西茶文化的精华,又为我国跨文化交际实用型人才培养做出贡献。
作者:王云羡 胡玉辉 单位:石家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吕春.中英茶文化的内涵差异分析[J].贵州茶叶,2014(1):13-14.
西方茶文化虽然源于中国,但中西茶文化在语言习惯、行为习惯、精神内涵及物质文化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中西茶文化的差异尽管对语言及文化交流造成了一定的障碍,却也为我国英语教学提供了非常丰富的学习资源和素材,对于拓展英语教学范围,培养英语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英语教师应该将中西茶文化引入日常教学中,通过文化对比激发学生语言学习兴趣,提高语言学习效果。
关键词:
中西;茶文化;英语教学;应用
茶文化虽然源于中国,但是随着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茶文化已经与西方文明逐渐融合,形成了与中国传统茶文化截然不同的西方茶文化。尽管东西方茶文化存在很多差异,但毋庸置疑,它已经演变为联系东西方文化重要的桥梁之一,而茶文化这种与生俱来的跨文化特点也让其逐渐受到英语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并被积极地引入到英语教育课堂中。在两种茶文化激烈的碰撞中,英语学习者可以形成对西方文化直观的认知,激发英语学习兴趣,这对于提高文化理解力及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鉴于此,本文通过中西方茶文化对比,探究其对于英语学习的意义,以期推进中西方茶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顺利应用。
1中西方茶文化差异分析
尽管中国是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但是自从茶文化传入西方世界,并与西方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物理环境密切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与中国茶文化截然不同的西方茶文化,而中西方茶文化的差异具体来说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1.1语言差异
语言不仅是文化的构成,更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语言反映出不同的社会文化内涵,而中西方不同的语言应用将中西茶文化的差异淋漓尽致地反映出来。两者语言差异主要表现为:首先,中西方茶文化词汇应用范围不同,代表不同的文化底蕴。我国茶文化历史久远,文化语境中词汇涉及囊括茶及茶文化方方面面,例如“明前茶”等与社会活动密切相关的词汇比比皆是。而西方茶文化历史较短,茶叶仅是从17世纪末才逐渐与西方上层社会有所接触,茶文化词汇数量较少,同时受到上层社会生活方式影响,相关语言中如“Royaltea”具有较强的阶级性。其次,词性和词义不同。我国茶文化相关词汇多为名词,而在西方文化语境中,词性变化较明显,甚至很多词在英语中多作为动词使用。另外我国茶文化中多数词汇词义简单质朴,指向性较强,而西方文化中相关语言具有“喻义”、“转义”的变化现象,语言内涵与西方文化语境结合,很多词汇成为特殊文化的符号。例如,“blacktea”(红茶)完全摆脱了中国茶文化关联,再如“teahound”(花花公子)直接暗示西方资产阶级其糜烂的生活方式,可以说西方茶文化词汇具有较强的时代烙印。
1.2行为差异
中西方饮茶习惯、饮茶礼仪等行为由于受到不同的传统文化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别。首先,饮茶习惯差异。我国茶文化一直遵循“天人合一”的儒家思想,重视日常饮茶行为中对茶叶天然品质的保持,尊重茶的自然属性,以“清饮”的方式保持茶叶的单纯,旨在寻求人和自然的联系。而西方茶叶消费者一般推崇饮茶的个性需求及多重口感,将牛奶、糖等各种材料掺入茶叶中,以“混饮”激发个性化的生理感受。其次,饮茶礼仪差异。我国的茶文化中饮茶已经融入生活的各个阶段,不受时间的限制,而礼仪也遵循儒家思想自上而下的伦理要求,而西方社会大都根据贵族及宫廷礼仪传统,将饮茶视作社交行为,严格遵循西方绅士礼仪。
1.3内涵差异
我国茶文化受到封建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成为培养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可以说我国茶文化凝聚了儒家、道家、佛家等诸子百家的学说内容,尤其天人合一、中庸自然的观念让我国茶文化超脱了物质的局限,升华为道德感悟和更高的精神修养。相较而言,西方的茶文化历史较短,没有与西方传统哲学和价值观形成密切结合,但是受到工业革命的影响,茶文化具有典型的实用主义特点,茶更多的局限于物质层面,茶叶、茶具或茶俗等大都成为修养和财富的代表,阶级意蕴非常明显。
1.4物质差异
物质文化是揭示异质文化差异最明显、最直观的外在形式,中西方茶文化在物质文化层面的差异主要表现为:首先,茶叶选择不同。我国是茶叶出产国,无论种类还是出产量都远超西方国家,在我国,无论是六大茶类还是地方特种茶叶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但总体上以未发酵的绿茶为主要消费种类。而西方世界,如英国受到气候和地理环境影响,更青睐于易储藏的发酵性的红茶。其次,茶具差异。我国的茶具受到儒家和道家思想影响,以淳朴自然的瓷器为主,并且讲究器具的“雅趣”。而西方茶具大都以奢华为主要特点,茶具和其他辅器具具有典型的贵族和宫廷特点。
2中西茶文化比较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中西茶文化尽管在语言、行为、精神、物质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但是这种差异反而成为语言学习及文化学习中重要的资源,对于提高英语学习的文化性、娱乐性,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具体来说主要包括:首先。有助于培养学生文化思维。通过中西方茶文化的学习,英语学习者可以在课堂学习中养成文化比较思维,尤其可以通过文化比较可以让学生形成对英语语言习惯、英语社会行为习惯较为直观的认识,以西方的文化视角理解西方民俗、礼仪及行为,进而培养英语思维及英语行为习惯。其次,扩充英语跨文化教学知识。中西茶文化的学习和比较,能让英语教师和学习者由小及大,以茶文化为基点探究其他文化领域的异同,同时茶文化内容弥补了英语跨文化教学语料缺乏的现实问题,让英语教学更加具体形象,形成对中西方文化辩证性的认知。最后,创新英语教学方法。中西方茶文化中蕴含丰富的、极具趣味性的英语学习元素,尤其生动、形象的案例能极大激发学习者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在实践活动中参与跨文化交际和语言应用。可以说,茶文化教学有利于英语课堂摆脱传统的书本灌输模式和方法,形成以文化体验、体验式教学为主的现代教学方法。另外,茶文化中具体、形象的文化元素相较枯燥的语言知识,容易与现代多媒体教学、互动式教学结合在一起,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和语言交流的积极性,提高其语言实践能力。
3中西方茶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要想让中西方茶文化成为英语教学中重要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必须根据中西方茶文化差异和学生英语学习规律,选取合适的视角和内容,将其导入日常英语教学中,具体来说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
3.1立足茶文化差异,强化学生文化认知
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习者探究中西茶文化差异,在教学实践环节中进行具体的比较,让英语学习者意识到是文化差异导致中西方思维模式的差异,而思维模式差异有直接导致语言风格和应用的不同。在强调文化差异的基础上,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建立对中西文化的认知观念,以茶文化对比为基点,让学生去认识其它文化的异同,并由此帮助学生逐步形成对英语语言习惯、语法规则、词汇句法全面的认识,以提高英语学习者语言学习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例如在讲解词汇是,教师可以通过“红茶”、“黑茶”与“Blacktea、redtea”的不同,讲述相关词汇的差异及其历史背景,由此延伸至“lowtea、hightea”(上午茶、下午茶)的行为习惯,加深学生对英语社会文化的认识和把握。
3.2选取茶文化作品,拓展英语学习范围
茶文化著作引入英语教学,对英语学习者来说,可以让其领略西方文学艺术的魅力,同时也能调动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对原版英文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茶文化相关的英文典籍,拓展了英语教学的范围,既能帮助其理解原文内容,又能提升其英语语法、词汇及句式的认识,弥补了英语教学过于强调语法、句式的弊病。英语教师可以将英美文学中《简爱》、《傲慢与偏见》等涉及茶文化内容的名著作品引入课堂,通过文学作品中茶文化内容展示西方社会生活态度及行为方式,让学生感受英语社会民俗文化传统及与中国茶文化的不同,进而帮助学生形成对跨文化交际的认识,同时提升学生语言理解能力。
3.3立足文化学习规律,重视学生认识能力
英语教学中以茶文化推动英语学习者学习质量时,教师必须重视对中西方茶文化学习的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能力,循序渐进,且勿生硬灌输,这就需要英语教师应该首先,理解掌握英语及文化教学相关理论,让学生技能学习到英语知识,也能在教学活动中品味茶文化丰富的内涵。同时,教师应该善于总结茶文化相关语言规律,并与教学内容形成有机衔接,保障英语教学的完整性和目标性。其次,教师必须要保证中西方茶文化与英语教学的完整性和系统性,立足英语教学内容,整合茶文化和英语学习的课堂教学体系,并要符合茶文化历史背景及现代跨文化交际需求。最后,教师应该以茶文化学习为起点,将其他更为丰富、形象、具体的文化内容引导到英语教学中,帮助学者着建立系统的语言文化学习体系,由丰富的语言材料帮助学生建立英语学习能力,加深对语境、语法、词汇等元素的理解。
4结语
中西茶文化在语言、行为、精神、物质等方面的巨大差异,虽然为跨文化交际造成了一定的障碍,但是也为我国英语教学提供了非常丰富的语言学习资源,对于提高英语学习者文化理解力及语言应用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英语教学中,无论学校还是教师,都应该从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高度将中西茶文化引入日常教学中,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由茶文化学习开始,逐步形成对中西方文化更大范围的比较和学习,提高文化认知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
作者:施维 单位: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国际交流学院
参考文献
[1]杨勇.茶文化在英语专业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福建茶叶,2016(7):255-256.
[2]吕春.中英茶文化的内涵差异分析[J].贵州茶叶,2014(1):17-18.
一、中西方教育思维的差异
(1)中西方教育思想中,对知识获取方式的界定不同。中西方自思想文化产生以来就存在了强烈的对比和差异性,同时也为教育理念的不同埋下了伏笔。中国古代有著名的教育家孔子、墨子、孟子,在古希腊同样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三大哲学家。孔子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主张,他尊重学生“材”的多样性,针对学生的特点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案。而苏格拉底认为人的一切知识均从疑难中产生,教师的作用是“助产”,通过不断地引导和诘问,用剥茧抽丝的方法使学生逐渐发现自己的错误,从而建立正确的知识观念;(2)中国教育求“稳”,而西方教育求“变”。季羡林教授认为。东西方思维模式的不同在于东方文化体系的思维模式是综合,而西方文化则是分析。东方人思维缜密做事谨慎,西方人个性张扬直截了当,反映到教育思维模式上就表现为东方教育重“和谐、统一、稳定”,而西方文化重“竞争、创新、变化”。中国人都有较强的群体文化心理,很注重“别人怎么看”,这种从众倾向的思维模式导致了在教学过程中,很少有学生主动表明观点,很少有学生敢反驳老师。与中国文化求“稳”截然不同,西方的个体文化鼓励独特、推崇个性、倡导变革。
二、中西方教育内容上的差异
傅斯年认为,由于中国与西方的社会结构(性质)不同,所以形成了中、西方教育内容上的不同。中国是一个政治型的国家,其教育内容首先是为政权、为政治服务的。这就形成了中国的教育重视人文学科而轻视科学技术的传统。而欧美等西方国家以工商立国,加之它们的实用主义哲学和抽象思辨的民族思维方式,它们的教育内容也就以科学技术和实用技能为主。
三、中西方课堂教学方法的差异
(1)中西方课堂教学中知识的讲授顺序不同。顾泠沅教授曾用一个学游泳的例子来说明中西方教育的差异,西方:先把学游泳者全部扔入泳池中,他们相信总有一部分人会浮出水面,当然也有部分会淹死,然后捞上来进行动作教学。中国:在学游泳前将动作要领说清楚,然后将学习者扔入泳池,绝大部分人不会淹死,然后继续进行巩固。从学游泳例子中可以看出中西方课堂教学最大的不同是理论与实践的先后之别,中式的课堂教学当中,虽然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差一些,但学生所学内容都已经总结成纲,这要比探究性学习更节省时间、效率更高,而且中式课堂教学的最大好处就是低错误率。这两种课堂教学模式都有其精妙之处,但这样的教育模式是在固有的文化思维模式和教育思想及背景下产生的,别人的方法固然优秀,如若生搬硬套拿来就用必然会造成自身的不适应,因此中西方教育者不断地寻求两者之间的融合,以提高教学效果;(2)中西方课堂教学中信息的传递方向不同。本研究按照中西教育思维的不同,将这些教学方法进行分类,即中式课堂教学法和西式课堂教学法,中式课堂教学法更侧重于讲授式、解说式、示范式教学,其知识信息是从教师向学生单方向传递的,教授顺序是先理论归纳后实践练习;西式课堂教学方法更偏重于讨论式、探究式、提问式、情境式教学法,其知识信息是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双向传递的,教授顺序是先实践练习后理论归纳。
四、教学目的的差异
中国教育重视基础知识的巩固,西方教育重视创造力的培养;中国教育注重知识的灌输和知识的熟练掌握,重视“精”和“深”,西方教育注重对知识的灵活应用,重视“广”和“博”。西方人比较重视儿童自我意识的自然发展,鼓励儿童自由且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力图使儿童通过自身的体验和经历发现自己的存在和认识与开发自己的能力。中国人认为孩子都是富有可塑性的,其必须经成人的帮助才知道去发现社会的存在和要求,于是老师和家长比较注重通过不断引导孩子了解自己的位置和调整自己的行为来成为适应和符合社会需要的人。
五、教学活动的差异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酒文化,中西,差异
一.酒文化的内涵
无论中方或是西方,都存在着酒文化。酒最初是一种物质财富和精神享受的载体,随着 时间的流逝,文化的集聚,酒本身也被赋予了文化层面的意义,酒渐渐演变成了酒文化。酒 文化是指酒在生产、销售、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总称。酒文化包括酒的 制法、品法、作用、历史等酒文化现象。酒文化既有酒自身的物质特征,也有品酒所形成的 精神内涵,是制酒饮酒活动过程中形成的特定文化形态。酒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在人 类交往中占有独特的地位。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酒文化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中 的各个领域,对文学艺术、医疗卫生、工农业生产、政治经济各方面都有着巨大影响和作用。
1.1中国的酒文化
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自古以来,就有“上天造酒说”和“猿猴造酒说”酒在当时被 赋予了神话色彩,由此可见,酒在中国人民饮食中的重要地位。后来,又出现了“杜康造酒 说”,据历史记载,历史上确有杜康其人,甚至出现“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之类的诗词,这 使得“杜康”渐渐成为酒的代言人,酒的重要地位更加确凿了。
在经济繁荣的唐宋时期,诗 人常常饮酒作赋,写下许多名垂千古的诗篇,其中,“诗仙”李白就与酒有着千丝万缕的渊源, 在他的生命中,酒不可或缺,于他而言,酒不只是饮品,更是抒怀的慰藉,也是诗作的 灵感之源。同时代的杜甫亦是如此,他与酒也有着不解之缘,杜 甫《饮中八仙歌》种曾吟诵道“醉里从为客,诗成觉有神。”,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酒乃是 情感的寄托所在。
此外,中国酒文化博大精深,包含万千,在民间,关于酒的名目繁多,也无处不在,比 如,满月酒、生日酒、订婚酒、饯别酒、饯行酒、出师酒、庆功酒、欢聚 酒、团圆酒、清明酒、端阳酒、中秋酒、重阳酒、腊月酒、除夕酒、……还有名 目繁多的往来酒、答谢宴、节日酒、宴会酒。至于敬酒、劝酒、祝酒、行酒,酒趣、酒话、 酒令,已成为各种礼仪、交际交往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礼节。
1.2西方的酒文化
在西方,多产葡萄酒,随着葡萄酒工艺的成熟,西方酒业有了一定的文化含义。西方以葡 萄种植业和酿酒业之神狄奥尼苏斯为象征,将西方酒神精神上升到理论高度,德国哲学家尼 采的哲学使这种酒神精神得以升华,尼采认为,酒文化精神喻示着情绪的发泄,是抛弃传统束缚回归原始状态的生存体验,人类在消失个体与世界合一的绝望痛苦的哀号中获得生 的极 大快意。其中,欧美的酒吧文化就是酒神文化的一种典型表现。酒吧成为人们消遣娱乐,和释放快节奏生活压力的场所,同样,那也是朋友之间休闲聊天或聚会的好场所。酒吧文化是 西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中西文化差异原因
2.1地理位置的差异。西方多为岛国,周围环海,以捕鱼业为主,谷物种植业相对 不太发达,常以海上交通进行交流。而中国大陆位于欧亚大陆的东部,大陆中的长江、 黄河、淮河等河流自西向东流淌入海,大量河流的存在非常有利于农业的发展。中西方 文化由于地理条件和历史情况的不同,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文化。
2.2历史传统的差异。中西方文化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从而出现不同的变化。中 国是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东方大国,几千年来儒家思想一直占统治地位, 历史文化源 远流长,因此经济交流相对较少,思想较为保守,追求务实的生活。而西方国家深受宗教文化的影响,有着强烈自我中心观念,强调通过个人奋斗达 到个人价值的最终实现,西方又就出现工业文明,人们的思想也得以真正解放,因此西方人追求自由解放,具有冒险精神,思 想比较大胆。由于历史的渊源不同,发展的经济基础不同,演化过程的社会环境不同,因此 造成了中西文化的差异
2.3思想观念的差异。西方国家强调个人主义,主张个性的发展与自由,西方社会 的人们喜欢创新、观点新奇、思想比较开放。我国作为一个受到几千年儒家思想影响的 一个社会,人们重视道德修养,比较中庸,价值观念有别于西方国家。同时,这种传统 文化不利于人们的理性思考,缺少对理性和科学的追求。正是由于中西方思想上的差异, 也造就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三.融合中西文化差异
3.1理解中西方思维方式。中国人表达常常比较委婉,是曲线的思维方式,而西方人是指向的思维方式。另外, 中国人多谦虚,讲求"卑己尊人",把谦虚看作一种美德。因此中国人在听到别人的赞美、 夸奖或赞扬时往往倾向于不接受或不正面接受,有时还使用"自贬"的方式等词来回答别 人的恭维。而西方社会面对别人的恭维或赞扬,他们会人人方方地接受,习惯用"Thank you"来表示接受对方的赞扬。因此理解中西方的思维方式,交往习惯对于我们理解彼此 思想交流沟通十分重要。
3.2培养文化的敏感性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中国人和西方人所面对的是来自陌生民族的文化,面对的是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行为 方式迥然不同的人,在交往的过程中不可会出现文化冲突的现象。要使交往得以继续下去, 必须设法沟通以减缓冲击,提高适应能力,最终达到文化融合。而酒作为中西方交流的桥 梁和纽带,必须要了解掌握。同时,了解西方的历史文化、文学、风俗习惯等也十分必要。 我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品品酒,以培养自己的文化敏感性,提高交际能力。
关键词:中西方教育;差异
中西方教育的差异.自古以来就存在。近代以来,随着“西学东渐”运动的兴起和国门被西方列强打开后.国人开始瞩目西方教育的另一种景观。中国近代著名启蒙思想家严复、学贯中西的大学者王国维等,对中西方文化、教育上的差异已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严复首先从宏观方面分析了两种文化体系的根本区别,指出:“尝谓中西事理,其最不同而断乎不可合者,莫大于中之人好古而忽今,西之人力今以胜古;。”其次在“为学”方面,严复也意识到,“中国夸多识.而西人尊新知。”的确,国人勤学苦读、博闻强记,可谓满腹经纶,但探索新知的勇气和精神却不足。而自由的原则是西方教育中的一条重要准则,但在我国避讳很深,强调的是“顺从”。”将中西方教育内容方面各有倚重的情况看得非常真切。
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后,对中西方教育差别的讨论更为深刻。著名美藉华裔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也指出,中国传统的教法是,一步步地教、一步步地学,这与中国的整个社会都强调“守规矩”有关。这种教学方法有好处也有坏处,最大的一点好处是,比较有耐心,比较了解要学好一样东西,需要努力,有个过程,不能一下子学到手。传统 教育方法训练出来的小孩,可以深入地学到许多东西,这对于他进大学、考试有许多帮助。但是,对做研究工作来说则有妨碍。由于过去的学习方法是由人家指出来的路你去走,做研究所需的方法则要自己去找。这里有个习惯问题,忽然一下于要自己去找路.就有点觉得茫然。当代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教授在对比东西方教育的不同后总结:西方的教育,重视培养学生广阔的知识面、创造力、适应性、独立性和实践能力。这种教育模式突出地表现在以培养学生适应性为基础,训练动手(实践)能力为手段,增长创造能力为根本,发展个性为目的。东方的教育模式,则重视培养学生精深的知识、逻辑思维、理解能力、统一规范和集体主义精神。这种教育模式突出地表现在以理解知识是基础,崇尚读书(理论)为手段,发展逻辑思维为根本。追求统一规范为目的。
中国的教育方法,强调上行下效,要求教师以身示范,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出表率;学生则亦步亦趋,机械摹仿。不能有丝毫的违背。西方的教育概念中的教育方法没有什么限制,这也是西方课堂气氛活跃、师生相处比较随意的原因所在。教育教学方法差异产生的根源之一,就是东西方教育宗旨的不同取向。由于中国看重教育的“道德教化”功能,便要求中国的教师努力成为道德和行为的“表率”。于是。教师在课堂上、在学生跟前显得一脸严肃.装出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教师一本正经,学生自然也不敢造次。这样,中国的课堂内外有了许多的规矩,连学生的坐姿、举手的姿势都要“标准”。难怪国外一教育考察团参观了国内一所幼儿园,看到孩子们两手背后、一动不动地端坐着,误以为自己走到了“军营”而不是学校。另一方面,中西方为教育设定的宗旨要在学生身上体现,中国需要一个从无到有的培养(外铄)过程,西方的教育观念则是把学生内在的潜质发挥出来即可。为达此目的,中国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是满堂灌.大搞“一言堂”,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做,学生看;教师考,学生背;这已成为为中国学校教育的一道主要风景线。与中国课堂气氛过于严肃相比,西方的课堂则显得融洽和宽松.外在的规范少了.教师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也就是说,省去了形式上的繁文缛节,让学生的思维更专注于各种各样的问题,使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凸现其创造性。
教育活动主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教育活动过程中两个基本的人的因素。由于中国的教育观念中对学生是一种不信任的态度,不相信学生具有自觉学习的积极性,要求教师必须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所谓“师高弟子强”、“教不严,师之惰”等,都反映了中国教育把整个教育活动的重心放在了教师方面。西方把教育定义为“引出”.如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教师只是一个“助产士”,教育的主体却在学生一边。也就是说,中国的教育常披理解为他动性社会行为,西方的教育则被理解为自动行为。受此影响,中国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习惯于接受而不习惯于思考和怀疑。相反。西方国家的学生喜欢提问,教师也鼓励学生要敢于向权威质疑。热衷于辩论,使自己混乱的知识体系在辩论中剔除糟粕和谬误,从而获得迅速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