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奇妙的生物知识范文

奇妙的生物知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奇妙的生物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奇妙的生物知识

第1篇:奇妙的生物知识范文

终于,我们在一个秋日的清晨出发,沿街梧桐的叶片虽然已经开始泛黄,但依然繁茂得可以遮住天空。儿子一路蹦蹦跳跳,从远远望见博物馆开始,他变得更加兴奋。在一片绿荫的包围中,有着白色镂空外墙的上海自然博物馆显得现代感十足。巨大的建筑犹如静静蜷缩的海螺。我也早早和儿子查过资料,得知博物馆的设计理念正是源自在地球延续了几亿年的鹦鹉螺,也寓意着博物馆人“管理自然遗产、守护地球家园”的神圣使命。

按照馆员推荐的路线,我牵着儿子的手,沿着有岩石质感的宽广螺旋形通道缓缓走到二楼。一个神奇的天地就这样出现在我们的眼前。从天花板上垂下的是无数活灵活现的海洋生物,巨大的鲸鱼、优雅的海豚、飘逸的水母……好像天空中出现了一个海洋世界。走道边,鸟类、熊类、鹿类、猫类……一个个动物品种以家族的形式出现,精致的毛绒标本栩栩如生,可爱得让人想拥入怀中。而趴在栏杆边向下望,巨型的模拟恐龙还会摇动脖颈、甩起尾巴。

起源之谜、生命长河、演化之道……我们走过这样的一个个展馆,最先进的声、光、电技术与最古老的化石奇妙碰撞,为我们展现了地球46亿年的浓缩历程。我们看见,在浩瀚的宇宙中,生命的产生是多么伟大的奇迹;我们看见生物历经孕育、变异、繁盛和衰亡的跌宕起伏,在进化中顽强的生生不息。博物馆的互动做得也相当出色。触摸池中,孩子们可以接触到许多奇妙的海洋生物;各个展台边,都有电子显示屏供游客自行翻阅更详细的资料,而这些资料多以图片形式呈现;在“人类的发展史”展馆中,孩子们甚至可以在头骨玩具中装沙子,通过装沙量来亲手感知人类脑容量的不断增进。

在这样的玩乐氛围中,儿子学到了很多知识,却一点也不觉得枯燥,直到闭馆还迟迟不愿离开。看着他快乐的笑颜,我想,这趟“博物馆奇妙之旅”应是不虚此行。

小贴士

1.上海自然博物馆每日开放时间为9:00-17:15(周一休息)。票价:18岁以上为30元,60~70岁为25元,在校生或1.3米以上未成年人为12元;70周岁以上、1.3米(含)以下或6周岁(含)以下、离休干部持证免票入场。

第2篇:奇妙的生物知识范文

现在的教室,用木板做黑板,铁片做讲台,木材做桌椅,每天背着沉重的书包.那么2050年的教室是什么样的呢?

2050年的教室大概是这样的!

黑板换成一个大屏幕,上面会显示老师一节课听讲的内容,这样,老师就不会因为每天讲课而口干舌燥了.对了,讲台上还应该有台电脑,用来控制教室的布置和中心,如果哪为同学上课时开小差,电脑会自动说出那位同学的名字.当然,每个同学的桌子上也应该有台电脑,老师把讲课的内容编成孩子喜爱的游戏,这样,既放松了心情,又学到了知识,真是一举两得.

咦,同学们怎么都不背书包了呀!喔,原来讲课内容都刻到光盘上了.教室里的桌椅也变成了可以活动的桌椅,它根据同学们的高.低.胖.瘦.前后.左右.上下自动调节成舒适的桌椅.

教室当然也会有一个生物角,生物角的陈列是更不一样.有在动画片看到的小兔,在月亮上长得树,和各种用科技研制成功的果树.

第3篇:奇妙的生物知识范文

人工智能经典的一句话:

1、花了一辈子来研究人类和人的潜力之后,伟大的心理学家阿佛瑞德安德尔说,人类最奇妙的特性之一就是“把负变为正的力量”;

2、人工智能是一门极富挑战性的科学,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必须懂得计算机知识,心理学,哲学和生物学;

3、所谓智能,就是人脑比较过去有预测未来的能力。

(来源:文章屋网 )

第4篇:奇妙的生物知识范文

关键词:幼儿教育 信息化应用

教育信息化在快速推进中,但是,作为一名西部地区的幼儿园教师,我走访考察了中东西部的幼儿教育状况后,对我国幼儿教育中信息化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情况有些失望与感慨。目前,幼儿教育中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比较落后,只有部分幼儿园安装了多媒体设施,成规模的多媒体教室则少之又少。加之,幼儿教室信息化技术和教学观念的滞后,大部分幼儿园在教学中很少使用或者可以说很少想到利用信息技术教学,信息化与幼儿教育严重脱节。

2010年,我国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其中强调要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抓住教育信息化的机遇,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必须加强基础教育数字化建设,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等等。国家颁布了这一纲要,不仅表明了教育部门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决心和方向,还为创新和改变我们的教学模式提供了大好机遇。面对这样的机遇与挑战,幼儿教育工作者应当进行深入的反思,思考如何充分运用信息化,使幼儿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要放眼世界,学习国外

欧美各国都很重视应用信息技术对幼儿进行思维、品格、兴趣的培养,并且都有非常丰富而且值得借鉴的经验。在美国,为了培养幼儿的独立精神和探索精神,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美国幼教工作者将幼儿园布置成不同的活动区域,比如电脑区、图书区、泥塑区、植物区、动物区、积木区、玩沙区、玩水区、烹调区等,让幼儿自己选择活动区域,引导不同的兴趣。在英国,教师在课堂上很少用讲课的方法传授知识,而是以小组和个别辅导为主。幼儿可以自由选择做点心、玩电脑、学画画或者玩各种游戏,通过自己的操作和探索得到知识,培养技能。此外,教师还让幼儿在电脑上通过游戏认识形状、数量,还利用下棋、走迷宫等充分满足幼儿的好奇心,让他们体验到探索的乐趣。可以看出,国外是将电脑作为幼儿认知的一部分,并且通过幼儿亲自操作或者教师演示,认识抽象事物、探索有趣的事物,培养幼儿的求知欲望。

二、要考虑实际,合理选材

我国幼儿教育的目标主要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培养幼儿对社会、对集体、对别人、对自己的正确态度;激发幼儿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创造的强烈愿望;发展幼儿的观察、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陶冶幼儿的情操,发展幼儿的美感等。总体而言,逻辑思维、抽象价值观教育与引导占很大比例,这种无形的心理渗透是教育目的,也是教育的难点。因此,需要教师借助信息化这种高科技来降低教育的难度,提高教育的成效。时下,我国可以利用的常见信息载体主要是启蒙教学软件、视频网络资源、多媒体技术等等。因此,教师应针对教学的内容,选取合适的信息资源。比如,将原本枯燥的抽象概念化为实际物品的教学。网上有很多关于数学的教学软件,尤其开发幼儿数学能力的软件特别多,如《聪聪儿童乐园》此类软件包含幼儿的启蒙教学,内容丰富。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模拟故事、视频播放等,增强古典文学的形象性与生动性,从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如百家讲坛。教师还可以选择在优酷等中国优秀的视频网站上寻找合适的资源,普及幼儿对中国古典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又如,在学习时代久远而文字抽象的《贝瓦三字经》《中华弟子规》等时,教师可通过播放动画视频进行解释与教学,达到朗朗上口,渗透于心的效果。此外,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进行自然知识的教授,如古生物教学,可以通过播放动画《冰河世纪》,让学生认识恐龙、猛犸象等古代生物,并与此同时教授地球演变、生物进化以及环境保护等生物知识。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枯燥的生物学知识,形象地展现在幼儿面前,使原本抽象的内容变得直观易懂。如进行自然生长过程的模拟――“可爱的小蝌蚪”中喂食这一环节时,我们可以设计一个移动交互,画面上一排蝌蚪,一排食物,幼儿可以根据已知的经验,一个个移上去喂,蝌蚪喜欢吃的可以停在那儿不返回,不喜欢吃的随便怎么喂也会退回原位。这样一来,幼儿通过自己的探索,知道蝌蚪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发现平常观察不到的糠、豆渣原来蝌蚪也喜欢吃。这一发现使他们欣喜若狂,因为这是通过他们的实践、摸索得出的结论。最后,电脑博士的一番话引起了幼儿的思考:“哎呀,这个世界真奇妙,这么一个小小的卵,变变变,最后变成了一只小青蛙。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发现奇妙的事情?让我们一起去发现自然、探索自然,寻找更加奇妙的东西。”这一番话出自电脑博士之口,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好奇心,增强了幼儿探索的欲望,同时培养了幼儿的创新精神。

三、要正确引导,循序渐进

信息化教学不仅仅在于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教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引导幼儿自主利用信息技术来学习、探索、创新。很多家长认为,幼儿过早接触计算机会使孩子沉溺于网络游戏、网络电影、动画片等等,耽误孩子的学习。其实,这是成人世界的一个误区。幼儿应该而且必须学会自己操作计算机,探寻自己想要的答案。这就需要教师与家长的正确引导,循序渐进引导幼儿通过计算机学习、探索未知世界。教师可以通过教授简单的信息技术,如搜索引擎技术,让幼儿自己动手解决自己书本上或者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同时也把打字教学渗透在了里面。此外,教师还要通过人机交互学习,增强幼儿操作计算机进行探索、创新的能力,即多媒体环境下的个别化学习。幼儿在这样宽松的环境中互教互学,随时发现问题,完成知识的意义构建过程,并真正实现了在“玩中学,学中玩”。当然,家长也要注意引导培养幼儿的计算机技术观,少玩游戏和看电视。有能力的家长可以教给幼儿编程的基础知识等,使幼儿更早地接触计算机更加重要的用途。

第5篇:奇妙的生物知识范文

学生学习生物往往枯燥无味,学生难以集中精力听生物课,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感兴趣的情境中学习生物知识,体验和理解生物,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才会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

对于失去中考应试压力的中学生物学教学,如何让学生真正的投入学习,兴趣教学显得尤为重要。我想,达尔文之所以能在进化论方面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除了他的坚持和努力外,也离不开他对生物学的兴趣。兴趣是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是学习的强大动力和内在力量,是激发人思考的内在动力。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学生的智力起着促进作用,是开发智力的钥匙。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曾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生物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呢?本文试从课堂教学的角度提出一些激发学生对生物课学习兴趣的方法,如以前沿高科技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以奇妙的实验现象引起学生的思考动手兴趣和以联系实践生活寻求学生的观察解释兴趣。

一、以前沿高科技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

21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微观上,以细胞工程、遗传工程等代表的生物工程将有突破性的发展;在宏观上,由于人口“爆炸”,粮食短缺,资源枯竭,能源耗费,环境恶化,生态失衡等因素日益困扰着人们。引导学生对这方面知识的了解,促使学生认识到:生物学知识对于解决这些问题将发挥重要作用。另外向学生介绍我国的科研工作已将生物学列为高科技研究发展的重点。当代学生是21世纪的主人,都希望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主力军,无生物知识便等于无稽之谈。受过这样的教育,使学生明白学习生物知识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未来发展的迫切需要。从而激发了他们学习知识的欲望与兴趣。

二、以奇妙的实验现象引起学生的思考动手兴趣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做好实验,不仅对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还可以巩固课堂知识,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如教学《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础单位》时,可以充分利用显微镜,组织课堂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植物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将微观世界展现在学生面前。将学生带进实验室,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观察洋葱鳞片表皮细胞的结构。这些在平时的生活中很难观察到的现象会激发学生的动手兴趣,促使他们想了解更多。在实验过程中,学生时时有兴奋和满足的心理体验,会不断的提出新的问题进行新的思考:“其它动植物的细胞会是什么样的呢?”、“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从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生物实验中充满了发现的乐趣和未知的魅力,学生必然会兴趣大增。

另外,实验的成败往往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生物实验的信心和学习兴趣,因此,一定要对实验的有关细节加强辅导,尽量使学生实验一步到位、马到成功,让学生品尝自己实验成功的喜悦,从而给学生学习生物带来浓厚的乐趣。

三、以联系实践生活寻求学生的观察解释兴趣

“兴趣的基础是需要”,通过课堂和实验来激发培养学生的兴趣,未必能使学生的兴趣持久;现代社会处处离不开生物,作为生物教师,只有使学生认识到生物课在当前的学习和今后的实践运用中是必不可少的,学习的兴趣才是自然的。学好生物学,学生就能运用生物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如:在学习人体生理卫生时,利用投影、挂图、录像或课件,让学生感受各种器官在自身的实际位置、生理特点。同时可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针对学生坐、立、行、走姿势不够端正的现象,在学习了骨的成分和物理特性后,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要保持坐、立、行、走的正确姿势。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把知识学活,又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生物学基础知识的理解。经常训练,必然会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我们要充分利用周围的环境,在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之后,要经常开展一些课外活动,如利用电视、录像、电化教学等使学生开阔视野,谈谈生物与生活,参加实践、组织学生到农田进行土壤的酸碱度的实地调查、测试,以及对学校的绿化进行综合评价,通过田间、校园等实验调查,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知五彩缤纷的生物世界。

另外,带领学生进行课外的探索活动也是新课改的目标之一,对素质教育的提升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最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语言的表达,不仅要做到具有简明扼要、清楚准确、言之有物的内在知识,还应具有抑扬顿挫、生动活泼的外在形式,这样,教学的效果才能得到提升。

第6篇:奇妙的生物知识范文

关键词:生物课堂;生物教学;措施

生物是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在目前主要还是应试教育的局面下,多数学生觉得生物需要记忆的东西多,理解的东西少,因而感到生物就是背,联想到自己学习生物也有类似的感觉。生物需要记忆的东西多,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仍然是一个普遍现象。如何发挥教师的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确实把活生生的生物讲“活”,是吸引学生的关键所在。下面就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谈谈自己的体会。

首先,教师应该用心感悟纷繁的生物界,热爱生物,并将感悟到的东西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生物界缤纷多彩,生物科学是近半个世纪发展最快的学科,任何完美的教科书也不可能包容所有的生物知识。作为本科毕业的教师,如果不继续学习,不热爱生物这门科学,知识很快就会老化,跟不上学科的发展,所以,作为知识传播者的中学教师,要不断追求新知识,了解生物相关学科的最新进展,特别是每年度诺贝尔奖获得者的重大科学成就;了解年度国际、国内重大科学新闻,平时注意主要媒体的新科技介绍;重新感悟在大学阶段学过的知识。很多知识,当时就事论事地学过,但是后来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比如,DNA复制,为什么要先复制出有一定差错的新链,而不是复制出绝对没有错误的链?这其实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案,即先走过去,回过头来再校对,如果在第一时间保证复制很高的准确率,过分追求完美,那么DNA链在反复校对中延长将非常缓慢;DNA新链有若干起点也是保证合成效率的一种机制,此种方案在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同样有启发意义,就像修一条公路,为了在短时间内使公路贯通,应该在不同地点同时开工建设一样;再如,SOS修复和“好死不如赖活着”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细胞能量转换体系实际上是膜系统将细胞分割成能量不同的区隔,当能量流跨过膜系统时就发生了能量转换,这和水力发电有几分相似。学习生物重要的是向大自然学习,我国东北部最高峰太白山海拔3767 m,植物垂直分布明显,去那里旅游可以学到很多教材上没有的东西,如,太白山金背杜鹃和冷杉在一定区域都是优势种群,它们形成优势种群的机制很不一样。金背杜鹃出苗后,叶片平铺散开,光线几乎不能透到地面,其他植物种子即使发芽,没有光线,也没有了生存机会,待长起后,金背杜鹃枝干又歪歪曲曲,茎干直的植物也几乎无法穿过密密实实的杜鹃林形成扭曲空间,而长不起来;而冷杉林,小树苗一出来就使劲往上蹿,接触不到阳光就会死亡,让人不禁感慨,每种植物都是哲学家。将这些东西介绍给学生,确实可以引起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

有了这些感悟,还需要教师有意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体会自然界的绝妙之处,认识每一种生物能够在生态系统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内在原因。学生学习繁忙,不可能有很多时间考察自然界,但周围都是生物,自身也是生物,在教学中贯穿学生熟悉的例证,探讨植物生命现象的本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活动,猜想大脑活动的秘密;根据自己的经验探讨做梦的原因和可能机制;广开学生思路,从青春期发育和学习动物的发育过程,让学生感觉到我们就是生物,我们处于生物的包围之中,从而养成热爱生命、尊重生命、保护环境的习惯。

积极开展课外活动,组织课外兴趣小组,充分利用现有的多媒体软件,不定时让学生观看国内外有关的科学专题。例如,“Discovery”这个专题节目有关大脑、植物繁殖、动物迁徙等科学性和趣味性都很强的节目,使学生了解我们没有接触过的更奇妙的自然,极大地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使他们在欢快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与此同时,根据物候变化,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及时带领学生观察周围动植物的生长和繁殖情况,让学生切身感受到生物是一门有哲理性和实用性的学科。

第7篇:奇妙的生物知识范文

    根据初中学生好奇、求知欲强、思维活跃、学习从兴趣出发的特点,我充分利用生物学本身独具的内容丰富、趣味性强等特点,努力挖掘各种趣味因素,创设情境,以各种教学形式诱发、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使他们由被动的“要我学”转变为主动的“我要学”,从而搞活了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巧设质疑,诱发兴趣

    渴望了解生物的各种生命现象及活动,揭开生命运动的本质、规律,这是学生们普遍存在的心理状态。依据所教内容,结合学生的知识基础,有意识地创设一些富有趣味,含有质疑性的问题,在课堂上巧妙地造成悬念,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种子和果实的形成》中,我先简略介绍了大千世界中百花种种、果实繁多,然后设问:“为什么一朵桃花能变成一个又大又甜的桃子?”“为什么果实都结在开花的部位?”在介绍“显性基因遗传和子代性状”时,提出了“为什么有的父母都是双眼皮或一单一双,可子女却是单眼皮?”

    这些问题必然引起学生的好奇,开动脑筋思索,积极发言,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了课堂气氛,使他们很快进入学习状态。

    另外,也可结合生活中趣闻轶事,巧设疑点,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介绍“遗传”时,我先给学生讲了一个小故事:美国的一位舞蹈女明星,拒绝了许多风流潇洒的公子哥们的追求,却写信向长相普通,不修边幅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求爱。她写道:“如果我们结婚,我相信我们的后代一定会像您那样的聪明,像我一样的漂亮。”请问:“如果他们结了婚,她能梦想成真,遂其心愿吗?”同学们几乎同声回答:“可能的。”“为什么呢?”同学们议论纷纷,虽答不全,但对此都产生了浓厚兴趣。趁此时机,我再由浅入深,层层分析基因组合的特点和结果,同学们听来饶有兴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巧用诗词、成语,提高兴趣

    古往今来,不少文人墨客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赞美自然界生物,课堂上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二,插入某些课中,既可丰富教学内容,又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唐诗“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形象地描述了植物的顽强生命力及根的作用。又如宋词“双蛾来翩翩,慕此堂上烛,附炎尽何功,自取焚如酷。”把飞蛾的夜生活习性和趋光性描述的维妙维肖。这样的诗词,只要我们平时注意收集,在课堂上巧借善用,能使生物课变得生动,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外,适当引用成语、谚语,也能增强学生的兴趣。例如,我引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来描述食物链的关系,通过“树蝉螳螂黄雀”这一食物链的有机联系,引伸出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转递过程,学生听来有趣,简明易懂。

    3.介绍趣闻、趣事,增强兴趣

    在动植物王国中,有着数不尽的奇闻趣事和探索不尽的奥妙。这些恰是学生极感兴趣、乐于汲取的知识养料。结合教学内容,适当利用3~5分钟时间,介绍一些植物的生活、繁殖特点,动物的觅食、争偶、护幼、御敌的趣事,例如物种间的竞争;鸟类的筑巢、育雏方式;猩猩、猴群的社群生活;狮子王国;奇妙的动物“语言”等,通过教师形象的讲述,学生听来乐此不疲,充分感受到生物学习的乐趣,同时,也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4.课堂抢答,以赛促趣

    中学生争强好胜心理特强,将“竞争机制”引入生物教学中,对激发学生兴趣有极强的催化效果。对此,我尝试了“课堂抢答积分制”,以学生的自然分组为单位,课堂提问或复习以每组轮流回答或抢答的形式展开,答对的为该组记分并当堂公布每组得分结果。课堂抢答,激发了学生显示自我、争胜好强的意识,人人积极思索,举手抢答,课堂气氛显得异常活跃,学生的激情也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而且有利于巩固知识。

第8篇:奇妙的生物知识范文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课本中的素材和生命教育的结合点,如此才能把生命教育有效渗透于生物教学中。要知道,生命充满了美,从细胞到个体,从个体到类群,从类群到整个生物圈,都体现出了不同的美。如在讲到“种子的萌发”和“植株的生长”时,我使用多媒体将课件展示给了学生,使学生感受到了生命的奇妙,不禁发出惊叹。在讲解“生物链”时,告诉学生生物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依存关系,生物链中如果其中一环出现问题将导致整个生态系统的失衡。如此让学生在摄取生物知识的过程中,去发现美、感受美、表达美,深刻感受到生命是美好的,从而产生对生命的热爱之情。

(二)巧妙设计教学内容,体现生命教育的主题

人教版的初中生物教材结构清晰、内容新颖、体现形式丰富,非常适合在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为此教师需通过适当加工教学内容,来为学生建立一个以“生命教育”为主题的课堂。拿“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来说,其中主要讲到了植物的类型、生长以及作用等,教师应巧妙设计教学内容,适当调整教学内容,以突出“生命教育”。在讲解“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时,我为学生准备了一些他们熟悉的文学作品,例如“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等,让学生找出诗词中所涉及到的植物,然后让他们学习这些植物的种类与形态。这样安排教学内容,方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够促使学生深刻认识生命的意义。

(三)举办校本讲座,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的热情

初中生思维活跃,兴趣广泛,具有较强的求知欲。为了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热爱之情,可通过在课外开展校本知识讲座或者通过引用名人作品的方式,来从多个角度向学生阐述生命的含义。如在讲解“人的繁殖”一节时,可以向学生讲述人的生命的诞生过程以及父母养育孩子的艰辛,使学生懂得善待父母,感谢他们赋予自己生命。校本知识讲座是课堂知识的延伸,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开拓学生的知识面,使其掌握书本以外的知识。如在讲解《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一章时,我将目前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一一介绍给学生,如:环境污染、水资源缺乏、土地荒漠化等,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责任,从而学会保护环境,珍惜资源,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一节中,我让学生展开深刻的讨论,讨论怎样使生态环境更加美好,以此使学生认识到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一定要妥善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四)合理布置课后作业,渗透生命教育

在初中课程体系中,生物并不是“重点科目”,加上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学校对该课程缺乏足够的重视,同时家长也认为该课程与中考关系不大,因此也不够重视。但是,生命教育完全可以渗透到生活中,就算学生课业较为繁重而不能投入较多时间用于生物学方面的课外探索,同样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接受生命教育。例如给学生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促使其在生活中领悟生命的意义。如可以给学生安排实践报告,让学生自由选择方向、确定题目。当学生将实践报告上交之后,教师应对其进行合理评价,同时选择其中相对较好的实践报告展示出来,以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从中受到启发,对实践试验产生兴趣。教师要将有无渗透生命教育作为评价实践报告的标准之一,以此来引发学生对生命意义的重视。

(五)结语

第9篇:奇妙的生物知识范文

走进大自然去细心观察生活,感受大自然的奇特,带着趣味和疑问走进课堂,进一步体会生活中生物的科学原理。充分的课前准备就是良好的开端,对一堂课的成功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教师课前根据教材内容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有意识安排学生课前结合生活实例进行预习、观察生活现象,让学生获得一定的感性认识,将观察的现象和存在的疑惑带进课堂,让学生在知识接受方面变被动为主动,为优质高效打下基础。例如,在学习“遗传与变异”时,让学生通过生活调查和观察:“所有的双胞胎是否长得都非常像?有不大像的吗?为什么?”等一系列生活问题,让学生在识趣的前提下来主动探索、分析和钻研教材内容,进而让学生明确“同卵生”和“异卵生”两者的概念,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二、课堂激趣,趣味话题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生物学是一门十分有趣的自然科学。趣味化、形象化、生活化的课堂情境创设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引起学生较多的无意注意为教学服务。例如,在讲解“鸟类的繁殖和发育”时,我们在课前可以如此导入:“在生物界中,成千上万的鸟类在不断地进化和繁殖,其中在鸟类的繁殖中,有一种鸟称之为不称职的妈妈,因为它在生殖和发育的过程中既不筑巢也不育雏,而是将卵产到其他鸟类的巢中,让这些鸟类为她扶鸾和育雏,自己却一切置之度外,自由自在。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这类鸟是什么鸟吗?你还想了解更多的鸟类的繁殖和发育的特点吗?”让学生带着趣味和奇妙走进课堂,主动探索,碰撞出学生学习、探究的火花。

三、动手实践,身临其境感受,还学以致用之情

理论知识作用于实践,为社会的发展起推动作用,才能体现知识的价值。因此,教师尽可能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将课堂上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之中,让学生真正感受学习生物的现实意义和价值之所在。例如,学习植物激素的种类时,指导学生利用植物激素(生长剂)如50x10—6浓度的ABT6号生根粉浸泡5小时催根,加强葡萄生根的数量和质量,提高扦插的成活率和质量。讲无性繁殖时引导学生对草莓等通过压条等方法提高繁殖速度,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生物知识的乐趣,感受生物知识在经济中带来的巨大价值,从而让学生增加学习生物知识的渴求和学以致用的愿望。

四、走进自然,细心观察,养成用生物知识解释现象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