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思想政治教育笔记范文

思想政治教育笔记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笔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思想政治教育笔记

第1篇:思想政治教育笔记范文

思想政治教育进公寓的必要性

第一,与课堂教育相比,公寓在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过程中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起着其他环境因素起不到的作用。在课堂上,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互动通常按照一定规则进行,其言行都要受到一定的限制;而在公寓里,学生之间的交流较为自由,有些不便于在正式群体如课堂和组织里讨论的问题,在这里可以进行自由讨论。由于高校往往采用流动教室,班级管理的作用相应减弱。而相比之下,在公寓里,学生之间的关系比较紧密,思想和行为表现得更加真实。课堂对学生品德的影响往往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的,但在公寓里,学生间的互动对思想品德的影响往往是在无意识中进行,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的。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公寓这种优势,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第二,近几年来,许多高校对公寓管理一般只注重公寓硬件的建设和维护,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缺乏必要的认识。有的高校把公寓管理委托给物业公司,因为管理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忽视了大学生公寓管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注重服务功能而忽视了育人功能。公寓的育人功能体现在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观念、道德观念、集体观念、人格修养等方面。学校应充分发挥其育人的功能,努力营造出舒适的公寓文化环境,即为思想政治教育进公寓创造良好的条件。

第三,公寓文化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有的高校不太重视公寓文化建设,多元化思潮和网络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对公寓文化建设也产生很大冲击。现在的大学生自我意识和依赖性较强,但社会责任感不足,很多问题在公寓里都体现出来,比如:管理人员与学生之间,外地生和本地生之间,贫困生与其他学生之间,都容易产生隔阂,造成人际关系紧张;部分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与他人很少交流;由于就业难等社会问题,在少部分学生中产生了一种读书无用论和厌学情绪;一些学生缺少环保意识和节约习惯,水电资源浪费严重;等等。这些问题及矛盾都急需解决,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进公寓显得尤为重要。

总之,人们的思想问题往往与日常的学习和生活紧密相连,大学生公寓是大学生学习、生活、休息、娱乐、交流的场所,思想政治教育只有融入学习和生活中,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进公寓的方法

第一,加强日常公寓管理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公寓管理。科学的规范的公寓管理可以起到理顺关系、化解矛盾、促进社会生活有序进行的作用,这在客观上为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有利于人们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及行为习惯。有效的公寓管理是思想政治教育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另一方面,公寓管理也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在科学地促进公寓管理的同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对法规、制度、纪律等管理手段产生认同感,自觉遵守它们,公寓管理的作用才得以实现。制度建设可以规范大学生的公民道德行为,维持公寓管理所制定的系列规章制度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公寓是一个群体生活场所,必须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

公寓文化建设包括公寓区的公寓成员的人际关系、道德水准、学识、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第二课堂的实施、室内设施、整体布局、卫生状况等方面。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使受教育者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目标必须贯彻在公寓的一切设施、制度和活动中。如:公寓区的整体布局、生活环境和活动设施的布置和行为规范的确定等等,必须贯彻教育目的并为实现教育目的服务。通过公寓文化建设,第二课堂活动的实施,构建和谐的公寓文化氛围,对生活于其中的每个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并直接影响学生生活习惯的形成。比如公寓里张贴的励志格言、名言警句对每一个都有激励作用,和积极的心理暗示,共同制定的学习计划,成绩好的同学带动自制力稍差的同学共同进步;组织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文化活动,如公寓间球类对抗赛、演讲比赛、书画比赛等活动,可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对公寓里的发生的好人好事、文明行为要及时宣传,弘扬正气,坚持正确的舆论引导大学生,对大学生品德教育;公寓管理老师和学生会,定期检查评比公寓卫生,并将检查评比结果公示,分别加以批评和表扬。激励学生搞好公寓卫生,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增强责任意识和荣誉感。

第二,每个公寓楼配备生活辅导员,发挥生活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导作用,同时提高公寓管理人员的素质也是搞好公寓管理的关键。生活辅导员是从教师中挑选出专职人员担任学生的辅导员,在公寓里从事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管理以及学生党团建设等方面的工作。生活辅导员要求具备一定的教学经验和社会实践经验和随时到公寓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的特殊能力,同时兼备辅导员的基本素质。

第三,发挥大学生主体作用,引导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公寓管理老师应树立以学生为本,坚持以引导为主,管理为辅的原则,帮助大学生形成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意识,充分挖掘大学生自我管理的潜能,引导大学生掌握自我管理的方法,最终内化成一种良好的道德行为,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的管理能力,让学生自主管理。组建公寓自律委员会、公寓文化宣传部、公寓党支部、公寓团支部,建立学生管理自律委员会、楼层长、宿舍长的自我管理体系,以点带面,每栋公寓楼配备党支部办公室、活动室、学习室等。我们可以借鉴国外高校学生公寓管理的经验,寻找我国高校学生公寓管理向自治方向发展的有效途径。

第四,以各种公寓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灵活运用各种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有针对性的开展各种思想政治教育进公寓的活动,通过以公寓为单位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公寓文化活动。每学年每学期有计划的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住宿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活动,丰富住宿学生的业余生活,利用社会关系,带领学生进行社会公益活动,增加学生的爱心意识和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第2篇:思想政治教育笔记范文

信息化教育技术是指在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基于信息技术的教育技术。包括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课件、视频、ppt、图片等形式以及以网络为代表的网络课堂、空中教学等。新时期的中学思想政治教学关注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自我形成与塑造。这需要我们在传统政治教学的基础上,有效的整合信息化教育技术。因此,探究信息化教育技术在中学政治教学中的应用、作用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中学政治教学中信息化教育技术的应用

中学思想政治课随着我国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以及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对知识的接受程度的变化而不断改变。当今时代,信息化已经成为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进入中学课堂也是社会进步的必然。特别是在中学政治课堂上,信息化教育技术更有着积极的意义。

首先,信息化教育技术在中学政治课堂上的应用

(一)、运用信息化教育技术这种新的载体,能够在教学模式上实现由传统的受导式教学模式向建构式教学模式转变。教学模式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选择的适应教学和学生接受水平的课堂互动形式。新时期下,学生的个性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我国教育发展的趋势。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模式上为学生创造出自主学习,自主研究的教学环境。运用信息化教育技术为新的教学载体,配合传统教学思路,在教学模式上实现由教师中心型向教师学生互动型转变。

(二)、运用信息化教育技术对中学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教师可以借助于信息化教育技术,从网络上获得更加丰富更加详实的知识背景材料,并通过计算机技术的运用,包括 PPT、视频、音频乃至于网页等形式加以编排,将更加具体多样的知识通过感性直观呈现在课堂上,课堂内容更加丰富。借助信息化教育技术,教师可以灵活选择视频课,案例分析课等多种课堂形式。

其次,信息化教育技术在中学政治课堂之外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在政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网络通讯软件、网页、电子邮件等形式实现对学生课外学习的引导与拓宽,而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渠道及时地将学习情况和学习要求反馈到老师,实现一个双向的信息流动过程。

(二)、信息化教育技术是对于课堂内容的巩固与拓展。这是由政治教学的学科特点所决定的,其涵盖的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人文学科的教学,单纯依靠课堂的内容是不足以达到有效的教学目的的。教师可以通过信息化教育技术对网络资源进行优化和整合,有效地对学生的课外学习活动进行引导和控制,既不失教学内容的宽广度,又不失去对学生受教程度的把握。

(三)、信息化教育技术不仅仅强调师生互动,也强调生生互动,即同学之间的学习上的交流与合作。中学政治教师可以依靠信息化教育技术,通过通讯软件、博客、论坛等手段开展多种兴趣小组活动,帮助学生和学生之间开展有效的学习上的互动,有助于班级精神的构建和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二、对信息化教育技术在中学政治教学中的利弊分析

信息化教育技术应用在政治课的教学中,会使得政治课变得更加形象生动,对学生也具有了更加大的吸引力,使教学开始走向立体化、动态化。

(一)信息化教育技术在中学政治课中的优点

1、扩大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

信息化教育技术相较于传统教育手段有信息存储量大、呈现直观性强、处理速度快等优点,这就决定了信息化教育技术可以使比较枯燥的知识在有趣的动态画面中揭示出来。学生能够更加形象地理解和掌握,提高教师的上课效率。教师在课堂中也能够运用信息化教育技术,对教学内容进行纲要式的归纳、归类,使课堂知识更加系统化。既丰富了教师教学手段,也调动了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提高了政治课的教学效果,有利于学生掌握和巩固所学知识。

2、突破教学难点,突出教学重点

有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主体加工信息时主要受信息特点和主体经验及需求等因素的影响。因而,学生的理解记忆效果同教学内容的性质有关,教学信息新颖有趣,就容易形成独立而清晰的记忆痕迹,让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尤其对一些难以理解的抽象理论的掌握。通过信息化教育课件来创设情境,创造气氛,再现有关场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的思维。针对以往传统课堂无法呈现的教学内容,现在也可以通过信息化教育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化深为浅、化难为易、化远为近,更加形象化、简单化,这有利于帮助教师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3、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和积极性

信息化教育技术运用多种现代化手段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显示与重放,并配之以模拟仿真与动画故事,向学生展示图、文、声、像相结合的电子课件,创造出悦耳、悦目、悦心的教学情景,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感受。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无疑会诱发学生感情上的参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

4、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信息化教育技术将图、文、声、像相结合介入课堂教学,一方面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知识,另一方面可以以问题的形式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5、缓解师资暂缺,保障学生受教育权利

在一些偏远的农村地区,由于师资配备的短缺,专职政治老师紧缺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如何利用有限师资解决政治老师短缺的问题就摆在学校的面前,信息化教育技术的出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一矛盾。通过网络课堂,在不增加师资人数的情况下,偏远地区也能够接受名师的教学,保障偏远地区学生的受教育权利,同时也保证政治课教学顺利进行。

(二)信息化教育技术在中学政治课中的缺陷

1、教师板书质量的下降

现在不少老师利用信息化教育教学时已经脱开了粉笔和黑板,但是作为传统课堂教学象征的黑板在教学课堂中的作用是现代教学媒体无法替代的。因为黑板的即时重现力强,随写随看,内容还可以方便地增删,特别是对过程性的教学内容的教学的呈现,以及教师在使用信息化教育教学有时会有突然而至的灵感,这个灵感就无法输入已经准备好的课件中去。

2、课件导致教学程序的单向性

课件一经制作完成,课堂上的教学程序也就基本固定下来,这样就会形成是教师在单方面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没有一定的活动空间。同时,因为教师无法预知学生的课堂情绪和积极性,教师就无法很好的把握教学质量,导致教学过程简单缺少双向互动。

3、影响政治教师人格魅力的作用

中学政治教学中存在着“知、信、行”的转化过程,要使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规范的行为,单单通过传授知识和操作训练是无法完成的。学生在政治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往往受到政治教师的品质、言行、教学风格等人格因素的影响,潜移默化地模仿老师的风格,并融入到自己已有的内部道德环境中来。但是长期使用信息化教育技术上政治课,就会在无形中使政治教师人格魅力的影响丧失。

结论,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新的教学发展形势要求政治课教师必须学会合理地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充分发挥信息化教育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优势,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提高学生自学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当然,信息化教育技术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应用于政治课的教学也不是万能的,在使用信息化教育技术的过程中也还有许多新的课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继续探索和解决。(作者单位:福建省晋江市南侨中学)

参考文献:

[1] 和汇等编著:《信息化教育技术》,科学出版社,2008 年

第3篇:思想政治教育笔记范文

关键词:高职高专 思想政治教育 反思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b)-0115-02

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系到学生的心理素质、道德素质和人文素养,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重要的引导作用。自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之后,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就全面开展了高职高专课程改革工作,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革新和探索就是其中的重要方面。

1 新时期高职高专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1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素质欠佳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是简单的书本知识灌输,而是一项针对“人”的工作,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道德文化素养和一定的管理能力,这样才能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影响。然而,很多高职高专学校重视职业技能教育而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忽视就直接导致思想政治工作中人才力量安排不足,人才素质不佳。很多思想政治教育人员虽然具备较扎实的思想政治知识,但是却缺乏进取精神和创新精神,在新时期依然保留老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意识,采用老套的教学方式,只是进行知识灌输而不能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理想信念等产生应有的积极的影响,没有做到与时俱进。很多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人员把思想政治教育视为“假大空”的东西,在课程安排中,经常将政治理论课程挤掉,换成他们认为有技术含量的“实惠”的课程。工作人员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忽视也是导致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后的重要原因。

另外,学校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缺乏健全的奖惩机制,很多思想政治教育人员虽然在工作中表现出色,但是却得不到鼓励,这样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也不利于优秀思想政治工作人才的保留和引流。而且,长久以来,我国对普通高校的发展高度重视,而对高职高专的重视程度却不够,使得高职高专院校的师资力量和管理水平都比较落后。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专业的思想政治教师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任务较少,辅导员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负责,使得教书与育人无法统一。

1.2 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落后

笔者发现,很多高职高专院校虽然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是却总是无法取得理想效果,究其原因,我认为是由于教育模式的落后导致的。当前,不少高职高专院校仍采用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这种灌输模式将老师和学生对立起来,学生成为被动的知识接收者,老师则成为强制的知识灌输者,学生的主体性被忽视。这种模式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导致学生只是“吃进去了”,却“不消化吸收”,教育效果自然不理想。而且,单纯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境界的影响只是短暂的、表浅的,很多学生课上忙着抄笔记,考试之前背笔记应付考试,考试之后,这些知识就抛诸脑后了。这种陈旧落后的教育模式和教育内容无法满足时代对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要求。

1.3 多元化的社会环境影响学生思想

我们正处于日新月异的计算机网络时代,网络信息使得社会环境和人们的思想逐渐多元化、复杂化,网络信息虽然极大地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但是其中混杂的各种负面信息也对学生的思维方式、心理发展、政治倾向、价值观念等产生影响。网络上常常出现的热点问题、争议问题、敏感问题,都对学生的思想认识产生着影响,使他们对社会产生了很多疑问,而对于这些问题,很多老师采取回避态度,避谈敏感问题和社会的阴暗面,而不是对这些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深入分析,这种回避态度不仅不会使学生消除疑问,反而会让他们对社会产生怀疑,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

2 新时期高职高专思想政治教育改进方法

找到了问题所在,就要对症下药,解决新时期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各种问题。

2.1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

鉴于高职高专院校是辅导员负责制,那么首先就要做好辅导员任用和遴选工作,在任用和遴选过程中,按照思想政治意识强、教育教学业务精、管理方法合理严格、作风严明正气等原则来进行。同时,要注意调节辅导员队伍结构,做到老中青比例合理分配,专兼职合理结合。加强对党政干部、思想政治课程教师、辅导员等的思想政治水平培养,提高他们的创新水平。

要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制定严格的工作规章和奖惩制度,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有重要贡献或表现优秀的人员,要给与鼓励。

注意提高思想政治教师的理论素养,重视对专业政治教师的培训,确保他们与时代先进的思想政治知识和思想政治教学方法的及时接触,确保教师的教学更加科学,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导作用。

2.2 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2.2.1 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教育联系起来

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教育是相互联系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含有心理教育成分。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对思想政治教育起到良好的补充促进作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政治教育与心理教育分离,殊不知,要想让学生真正接受一定的政治思想和理论,首先要为他们的心理“把脉”,根据学生的不同心理,设置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模式。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关注社会对个人的思想政治行为要求,但是却没有考虑学生自身成长成才所产生的心理需求。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教育联系起来,结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安排思想政治教学,重视学生处理挫折、面对挑战、处理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教育和训练,使思想政治教育告别“假大空”的状况,成为能够真正为学生所用,帮助学生解决重大人生问题。当学生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自己的心理需求息息相关的时候,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自然会被激发出来。

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多来自农村,家庭条件相对较差,在就业竞争中优势较少,但是,受到城市物质文化和消费生活影响,往往会对未来缺乏信心,或对未来的生活要求过高,当现实与理想出现落差时,他们容易产生自卑心理,或者产生“这一辈子就这样了”等错误消极意识。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与高职高专学生的心理特点相结合,给学生以积极向上的指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学生的思想和心理产生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影响。

2.2.2 将思想政治教育与技能教育联系起来

高职高专院校重视学生的职业技能培训,这无可厚非,甚至是值得鼓励的。但问题是,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很多时间都是在工厂实习,这段时间也往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薄弱时期,那么如何结合高职高专院校的这一特点,将思想政治教育与技能教育结合起来呢?首先,要充分利用学生实习单位的思想政治资源,在实习劳动中教育学生树立集体意识和吃苦耐劳精神;利用工厂所在地的红色旅游景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利用实习单位的先进人物教育学生要热爱劳动、爱岗敬业、刻苦钻研、坚持为人民服务。在学生的技能培训中,他们身边总是存在着形形的先进人物和值得学习的活生生的教材,这些教材比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更鲜活生动,更有说服力,更能影响学生的思想。

2.2.3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传统的灌输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无法引起学生的积极性,那么在教学中,我们要做的就是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首先,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学生社团,学生在社团活动中不仅可以结交不同的朋友、参加各种活动,而且,可以从中锻炼自己的管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在实践中得到的锻炼和考验是学生亲身体验得到的,比课堂的单纯的思想政治理论讲解更加直观,影响也更加深刻。

同时,学校要多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者服务等,多为学生创造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去观察、去思考、去怀疑、去探究,在实践中遇到问题之后,为了解决这些疑问,他们往往选择咨询老师或者自己主动在思想政治书籍中去寻找答案,这样一来,学生的思想政治学习积极性就被提高了。

2.3 利用健康的网络文化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已经将我们的生活和教学带入了网络时代,所以思想政治教育业离不开网络的支持。对于网络信息中的敏感问题、热点问题和争议问题,各位老师不能简单地采取回避的态度,而是应该经过深入研究之后,为学生讲明其中的道理,帮助学生消除疑问,或给学生引导一些思考方向。同时,学校应该积极利用网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网上设置法制讲堂、心理教育课堂、国情民情新闻网页、政治政策措施文件链接等栏目,为学生的网上细想政治学习提供丰富的、健康的资源。

3 结语

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新的社会形势下,高职高专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要坚持与时俱进,积极学习先进的思想政治理论和教学方法,坚持求真务实,不断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开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宋丽,王海滨.浅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J].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1):15-18.

[2] 朱婧.关于新时期创新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导刊,2009:19.

第4篇:思想政治教育笔记范文

关键词: 新媒体时代 高等院校 思想政治教育 研究解析

高等教育阶段针对大学生群体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大学生个体的价值观形成和个人长期的成长发展,具有深切的影响力量。随着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综合性文化发展形态的变革,高等教育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质量水平,对大学生毕业之后综合性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具备重要的影响力量。新媒体时代基本特征的发展强化,给今后一段时期之内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带来了强烈的变革力量。本文针对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展开论述,预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借鉴意义。

一、新媒体时代的基本特征

(一)多种形态媒介之间的相互融合。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不同形态媒介技术之间的相互融合,是新媒体时代最鲜明的发展演化特征。在新媒体领域相关技术形态的发展演进背景下,国人传统认知理念体系中涉及的多种常规媒介形态之间的差异界限日渐模糊,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等信息资讯媒介技术平台逐步呈现出明显的融合趋势。传统媒介形态之间融合趋势的不断深化,给我国大众媒体技术形态的发展,创造了强烈的推动力量。

针对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路径展开细致考量,新媒体技术形态的发展给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历史演进带来了新的实践要求和挑战,各级高校只有切实对新媒体技术形态的发展特征展开充分适应,才能切实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效发展创造充分的保障条件。

(二)大数据时代形态演进路径逐步深化。

2013年是我国“大数据”技术形态发展的第一年,时至今日,“大数据”已经极其深刻地渗透到我国网民群体的生活实践过程中,并且切实给我国大学生群体的学习和日常生活提供了极其深刻的助力条件。

大数据技术形态的深刻发展,较大规模地实现了现代互联网技术在数据存储和信息容量有效拓展层面的发展趋势特征,以KB、MB、GB等作为网络信息流量计量单位的历史时期已经归于湮没,大数据时代背景,能够切实确保当代大学生个体通过网络技术平台,实现对海量化资源和信息对象的即时获取。但是,网络信息技术空间实际承载的信息资源对象本身具备的良莠不齐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也对高等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全新挑战。

(三)网络化生活模式的日渐形成。

新媒体技术形态的稳定有序发展,使大学生群体的日常生活逐渐呈现出网络化的发展形态特征,大学生群体在开放性的网络技术空间内可以随时使用手机、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等信息与接收终端,实现对网络信息资源的访问,还可以通过建立在网络技术形态技术背景之上的社交软件应用平台,实现与全世界范围内开放性网络技术实践空间之内的独立人类个体之间的即时性信息交流和人际交往行为。高校大学生应当切实用好网络技术平台为自身学习生活实践行为提供的便利条件,通过对网络技术形态中积极因素的挖掘和运用,实现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成果的生动检验。

二、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方向

(一)切实抓好高校思想者政治教育工作的导向。

第一,建立开放性的教育理念导向,就是要在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过程中,鼓励学生主动开展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学习资料的查找行为,切实打破课堂教学空间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实务中的垄断地位。高校思想政治教师要充分尊重大学生群体的个性化发展愿望和学习兴趣特征,并在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师的科学影响下,切实运用开放性课程教学模式,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事业发展目标的实现,切实找寻更多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第二,通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备的导向功能,切实助力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回归原始初衷,在充分实现高等教育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放式发展特征的背景下,还要切实保障有关教育工作充分的教育属性,让大学切实形成有效辨识网络资源对象优劣属性的本领,保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稳定取得预期教学效果。

(二)充分引入新媒体技术形态,助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活实践的贴近。

高校针对大学生群体开展思政教育的终极目的,就是要切实完善大学生的性格特征,使得大学生能够切实实现正向积极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建制目标,用理性对行为实施科学有效的约束。因此,开展新媒体时代背景之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切实加大对新媒体技术的运用力度,逐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之间的贴近性,并以此助力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稳定有序发展。只有充分保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与学生日常化在校生活的贴近性,才能切实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效果。

针对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本文选取两个具体角度展开了论述分析,在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现有发展阶段条件下,要想切实提升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能水平就必须不断加大新媒体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工作中的应用力度,并逐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内容与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贴近性。

参考文献:

[1]张敏.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现代国企研究,2015,08:223.

[2]宋金刚.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知识经济,2015,07:167-168.

[3]郑世.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2:115-118.

第5篇:思想政治教育笔记范文

【关键词】学习共同体,大学生,思政教育,应用分析

随着当前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工作者对教育的不断改革,“学习共同体”的讨论不断增多,尤其是教育者,对“学习共同体”的关注更加明显,但是,如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运用“学习共同体”,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们面临的难题。本文将对“学习共同体”进行解释,并且对当前大学生思政课程的学习现状进行分析。

一、学习共同体的定义和特点

“学习共同体”的定义是:一个由学习者和助学者结合起来共同构成的团体,团体成员之间经常会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学习的内容进行沟通和意见交流,对学习的资源共同分享,对学习的任务会共同完成,学习成员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人际关系,这样的一个过程称为“学习共同体”。其中助学者包括教师、教育专家和学习辅导员。“学习共同体”具有组织目的性、组织系统性和组织适应性等特性。除此之外,它还具有本质性的特征,行为主体性、系统开放性、成员组织性、目标整体性和活动整合一致性的特点。

二、“学习共同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是大学生学习的核心内容,为了高效的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建立“学习共同体”,来帮助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从而提高思修成绩和思政素养。

(一)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实践是认识事物的基础,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学习共同体”必须要通过实践才能帮助大学生很好的学习。现在的大学生,由于生活水平提高了,物质条件相对优越,加之大学校园自由的学习环境,因此养成了懒散的习惯,这些问题在学习上表现的尤其明显。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比较差,上课不做课堂笔记,为了帮助学生改掉这种不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可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中建立“学习共同体”,监督学生学习,课堂上可以开展一些小活动,锻炼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让学生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课的重要性,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二)开展课堂交流活动

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开展一些讨论活动,比如提出一个有争议性的话题,让学生畅所欲言去讨论。这样做能有效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勤动脑的习惯,增加“学习共同体”成员之间的互动频率和交流机会,还能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更有利于学生学习。

(三)注重了解学生的心理

要想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在教学上应该经常了解学生的心理世界。例如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教师在提出问题以后,当学生在说出对该问题的看法时,教师要清楚地知道学生的想法,以及学生所说的答案的来源,分析学生的想法是其自己思考之后得出来的,还是用手机百度的。教师在了解学生心理活动的时候,提问的方式要恰当,不能提一些非常苛刻的问题,这样容易给学生的心理造成压力,打击学生自尊心。建立“学习共同体”,就是为了有效的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学生的信任,帮助大学生学习和生活。

(四)增加课堂评价环节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给学生带来的单一感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增加课堂评价的环节。“学习共同体”之间具有相互促进的关系,那么,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当学生回答完教师提出的问题之后,教师应该对该学生的表现和回答内容做出相应客观的评价,对学生的优点提出表扬,对学生欠缺的内容进行补充,教师对问题进行讲解,教会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提高学生对问题的整体感知能力,教会学生学习,从而有效的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结束语:总而言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中融入“学习共同体”,起到了改革教学模式的作用,同时,还丰富了学生的课堂,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改变了传统教学课堂上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的枯燥,培养了学生勤动脑的习惯,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学习共同体”对增强学生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了关键性的促进作用,帮助学生学习,让学生能够切实感受到学习为自身带来的成就感。但是,“学习共同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的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思政教师去反思和总结。对“学习共同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习中的运用,是一个需要不断研究和长期探索的问题,思政教育工作者自身应该多参加相关的学习交流和培训,总结经验,丰富教学方法,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努力。

参考文献:

[1]韩秀婷.课堂“学习共同体”在高职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1:62-66.

第6篇:思想政治教育笔记范文

实习,是大学期间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参与实习,不仅能对学生自身所具备的专业的实际检验和实地应用,使书本的知识真正转化为自己的能力,真正的活学活用,而且可以根据工作内容和工作的情况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检验,实现知识的不断更新。同时实习也是检验自己的兴趣爱好,对自己所选择的专业和将来的职业进行重新审视,为自己将来的职业发展方向提前做好前提,为尽快调整好职业发展道路,实现自己从校园到社会的无缝衔接。此外,非常重要的是,参与实习,让大学生脚踏实地的参与到工作中来,解决现在大多数大学生眼高手低,浮躁拖沓、容易推卸责任的毛病,职场的磨练,会让人更加的成熟和有责任心。为此,国家一直在很多文件中都特别强调要加强大学生的实习工作[1]。在煤矿企业实习是采矿、地质、矿建和机电等相关专业学生重要的实习渠道,长期以来一直在不断的加强和完善。通过在煤矿企业实习,相关专业的学生普遍在实践能力、工作能力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起到了有效的促进作用。

2 实习期间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等教育各项工作的基础,也是学生培养工作的纽带。因此,有很多人多,高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高校办得怎么样,首先要看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是不是合格,特别是思想政治素质是不是合格[2]。尤其是在现阶段,教育背景在转变、社会环境在转变,学生思想观念、道德观、价值观都在不断的转变,很多学生的政治信仰开始模糊,价值观扭曲,道德水平下滑严重,集体荣誉感不足等一系列问题也日趋凸显。在这种背景下,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成为高等教育最需要关注的角度之一。从现阶段高校思想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教育工作开展的一般都比较到位。但是当学生深入到实习单位以后,思想教育工作就欠缺了很多。不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尤其是辅导员都认为,学生去了实习单位,思想问题就是实习单位的事了;而实习单位,认为学生来实习,只是暂时性的,学生仍然归属于高校管理。这种“踢皮球”的行为直接导致了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在实习期间成了空白期。而实习期间,恰恰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第一步,其思想上也是最容易产生波动的时期。因此,不断加强学生实习阶段的思想教育工作,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教育工作必须要重新审视和思考的问题。本文以旨在探讨如何加强普通高校大学生在煤矿实习期间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为保证大学生在煤矿实习期间心理健康发展,思想情绪稳定,顺利度过实习期提供新的参考。

3 实习期间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开展的主要思路

3.1 加强企业与高校的沟通,拓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范围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不是一时一事的权宜之计,也不是一个部门、一个单位一蹴而就的简易之举,而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一项紧迫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有工作体系的支撑,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更是如此。但是以往很多思想政治辅导员都认为,学生去实习了,思想政治工作就该归企业管;而企业又认为学生还没有毕业,不属于自己企业的正式员工,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依然该属于学校。或者两个单位都认可该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负责,但是缺乏必要的沟通,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并不好[3]。因此,在新时期,针对煤矿企业学生的实习如何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首先还需要从企业和高校之间的沟通联系着手。这就要求高校再将学生送入煤矿企业进行实习之前,就应该针对如何对实习期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进行事先的沟通,建立一套妥善的教育体系。比如,实习期间,多长时间学校要和企业沟通一次,沟通的形式是什么;具体的沟通人员是哪些部门;对于学生实习期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考核由谁来进行,具体是谁辅佐谁开展。这些问题都需要企业与高校做好预案,在实习期间按部就班的进行,并不断完善。只有这样,煤矿企业实习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顺利的发展。

3.2 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丰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通讯终端越来越多,目前学生大量使用的包括笔记本电脑、小型掌上电脑、智能手机等都可以登录互联网,而这些设备的出现和大规模的应用,都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4]。尤其是在煤矿企业实习的学生来说,他们远离校园,甚至一些采矿点还在比较偏远的地区,要想及时的面对面与思想政治工作人员进行交流,显然还不现实。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思想政治辅导员应该更多的利用现代通讯手段,包括互联网的思想政治工作网站、思想政治交流BBS、qq聊天平台、手机短信等都可以成为对在煤矿企业实习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载体。当然,煤矿企业也可以工作这种方式,与高校辅导员通过沟通,传达和落实一些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有效的肩负起学生实习期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此,各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还应该更多的拓宽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建立更多学生喜闻乐见的交流平台,并加强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沟通,逐步形成对信息技术更好的利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率。

3.3 完善企业思想教育氛围,构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在学生实习期间,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主要还是依靠思想政治辅导员和企业相关的思想政治工作人员。而由于在企业之中实习,学校的具体政策很多已经不能在继续落实或者采用。因此,在有必要的时候,可以让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要定期或者常驻的方式进驻企业,并协助企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要在企业中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营造一种特殊的氛围,保证学生在企业之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5]。在这里,我们一定要注重思想政治教育氛围的建设,因为企业不同于高校,其氛围往往是更侧重安全生产,高效生产等方面的要求来构建的。因此,辅导员还要具体的协助企业来营造一种有利于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比如,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宣传栏,组织学生与企业员工一起观看有教育意义的影片,举办思想政治教育宣讲会,成立实习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学习小组,成立煤矿职工-学生三个代表联谊小组等。通过这些实际操作性很强的活动,来更好的营造一种思想政治教育的氛围,促进学生更好的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这也是对企业职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良好措施,有利整个企业和谐氛围的构建。

3.4 强化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促进学生自我思想政治教育

长久以来,我们过分的重视应该是由谁来引导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际上,对于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除了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引导之外,学生自我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也不容忽视。因为,任何人都不可能每时每刻都跟随在学生身旁去说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

而且,在有些时候,学生个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让他自己从内心里意识到思想问题的重要性,反而更有效。尤其是随着社会变革和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竞争愈演愈烈。大学生处于青春期,青年人的生理、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不稳定性和可塑性性,使得大学生极易受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6]。这些问题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思想问题,而是心理问题,需要自我调节,通过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用心理商谈的程序和方法,分析自己,解决大学生在人生、理想、前途等方面的疑难问题,减轻其心理压力,使他们处理好在人生、事业、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问题,增强心理承受力和应变能力,逐渐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而且,在企业中,学生有了更多自我思考和反省的空间,通过自己在工作中,与人接触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可以更好的联系自己行动中哪些是对的,哪些是不妥当的,这样更容易使自己的思想进步。

第7篇:思想政治教育笔记范文

通过调研,得到以下信息和数据:学历上,思想政治教育在读硕士生中非普通高校毕业的学生约占到6%,这部分学生由于未经历正规的高校教育培养,在知识能力等方面相对有一定的欠缺;本科所学专业上,录取的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生中本科为同一专业的仅占到调查人数的约24%左右,而且多分布在师范类大学,其它专业占到大约76%,既有学工商管理、法学、市场营销、国际贸易、英语、公共管理、金融等文科专业的,也有学机械、通信工程等理工专业的,这一状况在以理工为主的院校尤为突出;是否有工作背景上,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往届大学毕业生所占比例相对较高,大约占到调查人数的28%,这其中包括一部分在职就读的,也有一部分是已参加了工作,在工作过一段时间后,又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重新回归大学学习的。出现这种个人背景多样化的状况,主要是由以下几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1.政策原因。我国政策规定,报考硕士研究生的人员,既可以是本科毕业生也可以是专科毕业、具有同等学力的学生;既可以是普通高校毕业生,也可以是非普通高校毕业生(电大的学生、自学考试的学生等);既可以是应届毕业生,也可以是往届毕业生。[1]考取研究生的学生,也就来自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大学;既有工作过的,也有一路学习考过来的。同时,教育部研究生扩招政策的实施,以及社会对高学历人才的需求,也吸引了更多的考研者。

2.学科原因。由于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它与众多学科和专业本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着诸多交叉之处。就其研究内容而言,它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多个方面,而它的理论和方法涉及哲学、伦理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这些情况使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客观上难以与其它学科较为清楚地“划界”。同时由于其知识体系呈现弱连贯性的特点,其它专业的学生转向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较容易适应。[2]而且近年来,随着研究生的扩招,一些设点较晚的以理工为主的高校生源较差,甚至有的还出现了“生源”荒。为了招到学生,不惜降低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专业课的难度。这就使得一些专业水平不高,甚至一些以前从未涉足过该专业的人也能较容易考上。

3.个人原因。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学历人才在社会上的地位不断上升,用人要求越来越高,报考研究生的人数也在不断递增。就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看,有的希望继续深造,读完硕士读博士,这部分人本科一般是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或相近专业的;有的是希望通过读研在学识和能力上有更大的提升,适应就业的需要;有的是不喜欢本科时的专业或本科专业就业前景不佳、考研难度大,想通过考研改变专业方向或有助于未来的就业,如将来考公务员、事业单位等;有的是出于工作上的压力和需要,如党政机关的公务员、高校的政治辅导员及从事相关专业的教师等;还有的是想逃离职业困境,如职业不理想、工作不如意,一时又无法通过重新选择职业解决,便选择报考就业面相对宽泛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二、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生个人背景多样化对人才培养的利与弊

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生个人背景的多样化对人才的培养可谓利弊兼有,但从总体上看是弊大于利。从利的方面看,一是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生不同的学科专业背景使他们有更加开阔的视野和多向的思维方式,有助于他们在知识、能力和方法等方面取长补短、文理融通。因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身就是一个多学科知识融合的专业,除了自身的理论范畴,还强调相关学科的交叉、渗透,这样比较容易形成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新思路。二是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生有工作背景的占比例较大,工作的经历使他们更珍惜学习的机会,更知道应该怎样学。特别是有高校政治辅导员工作背景的,他们本身从事的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丰富的实践经验,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寻找到研究的突破点。从弊的方面看,一是由于部分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生来自电大或自学考试的学生或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他们没有专业知识基础或专业知识基础薄弱。虽然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具有弱连贯性的特点,但那只是针对突击考试而言,从人才培养教育看,本科教育是大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培养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的一个阶段,如果只为考研才学习本专业的课程,这对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是不利的。硕士生的培养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投稿邮箱:《教育现代化》杂志教育现代化传媒品牌培养专业研究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这就需要前期的专业知识积累和融会贯通。通过调查,我们也发现这部分学生专业自学能力、问题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有相当程度的欠缺。二是在职硕士生主要是公务员和高校政治辅导员,由于工作繁忙,精力有限,学习时间难以保证,专业学习成了应付的差事。三是学生报考目的多样性,带来了学习背景、能力层次、学习态度和要求等的差异性,特别是读研不是自身的主动要求,而是迫于外界原因的那部分学生,不论其继续深造的初衷是回避就业压力,还是其它目的,很多人追求的最终目标是以个人经济利益为中心的高薪水的满意工作,他们对读书或做学问失去浓厚的甚至是最基本的兴趣,虽然也面临毕业压力,也只是马马虎虎应付了事。出现学风不正,混文凭现象。这些都影响到了培养的质量。

三、个人背景多样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生培养模式的合理选择

第8篇:思想政治教育笔记范文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是民族振兴的基石,也是重要的民生问题。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核心,是提升中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手段和途径。笔者通过对甘肃部分农村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考察研究,发现农村中学由于所处教育环境的特殊性,面临着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和问题,加强和改善农村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成了一项艰巨的任务。

一、甘肃农村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中国作为一个文化礼仪之邦,从先秦诸子百家到如今学校德育教育都十分重视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强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学校作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阵地。要发挥自身优势,集中、系统、有序、严格地对青少年进行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培养他们对劳动人民的感情,形成正确的信仰,为他们走问社会,成为具有高尚道德品质的公民打好基础。”[1]甘肃地处西部地区,经济文化欠发达,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农村中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很多问题。去年九月,笔者有幸以一名师范生的身份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赴甘肃陇南西和何坝镇中学的教育实践活动。此次活动使我深深地感受到农村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特别是主阵地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教学课时投入不足,效果不佳

作为七年级两个班的思想品德课教师,每周总共四节,相比较于语文、数学、英语等主干课程,在学校领导、教师甚至学生的眼里思想品德课就是一门副课,甚至可有可无。因为不受重视的原因,思想品德课在课时量不足的情况下呈现出效果不佳的特点。例如:在我们任教一个月后的第一次月测中,通过对试卷的分析,发现较有难度的多选题和分析题的得分都很低。可见,只通过每周两个课时,一次作业的教学投入量,学生的学习效果明显不佳。

(二)教师专业不对口,专业师资缺乏

在何坝镇中学,教师的来源大多为省内各类师范院校的本科及大专毕业生,虽教师总量充足,但除了语文、数学、英语、体育等课程能保证教师专业对口外,其余很多课程特别是历史、地理、思想品德课的教师专业不对口的现象十分普遍。在大家眼里思想品德课不是很重要,所以只要是老师都可以带。上课的时候读一读教材,划一划重点就好了,并没有做到贯彻和落实中学思想品德课中要求的以“品德与公民”为主线的教育任务。

(三)教师教学内容单一,方法呆板

在刚开始的一周内,我们的任务基本上就是观摩教学活动。在《享受学习》和《世界因生命而精彩》两课中,老师的教学方法仅限于读教材、划重点和做笔记。教材中小组活动,师生互动等环节都匆匆带过。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下学生对思想品德课没有积极性。在此次活动中,我不但快速完成了学生―教师角色的转换,而且经过与老师的沟通和一行其他同学的集思广益,利用网络资源,收集资料使课堂教学内容充实,在上课的过程中尽量使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变“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

二、农村中学思想政治课存在的问题

上述情况只是笔者在实践中的所见所闻,然而在我省很多地方尤其是一些远离城市的农村,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中学思想品德课的处境就更为尴尬。

(一)对思想品德课重视程度不够

农村中学由于受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影响,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充分,没有意识到对于青少年来说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学习了解如何做合格好公民的重要性。“当前的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旧是以课堂教育为主,用单一固化的传统说课教学方式对中学生进行思想知识灌输,以灌输式的教育方式传授政治信仰和思想观念。思想政治课、班会、升旗仪式成为例行公事。这种方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没能做到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脱离中学生实际需求的思想政治教育易使学生产生排斥心理和抵触情绪”[2]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没有意识到在学生智育发展进步的同时发展德育的重要性。对思想政治课的轻视使得,学生们也将这门课定义为副课,甚至对于一些老师来说其任教的课程也不是多么的重要。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在教学排课的过程中对思想品德课的安排也是少之又少,甚者这些课程的课时经常被一些主干课程老师无故挪用。学校德育工作的弱化,使育人功能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二)教育资源严重不足,教学方法落后

农村基础教育中教育资源严重缺乏,在专业师资方面尤为严重。在贫困地区一些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老师,由于缺乏与时俱进的学习,只是采取老一套的灌输式方法,使得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学生昏昏欲睡。在新课程改革中,中学思想品德课的内容已经完全打破了传统的理论式的品德教育,变得更为贴近学生的生活,更加人性化。例如:七年级上册第一课《珍惜新起点》,学生所要掌握的重点知识就是热爱新的学习环境和珍视新的个人人际环境。新课程要求通过“初中生活新体验”“友谊大放送”等课堂活动既贴近生活又能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生动活泼的方式来完成。思想品德课程要求在扩展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为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处理好与他人、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提供有益的帮助和指导。

三、加强和改进甘肃农村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一)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

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是改变思想政治工作尴尬局面的首要途径。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并不只是单一的局限于思想品德课中,其形式可以是包括班主任工作、学校的德育教育、团组织的各类活动等丰富多样。“先成人,后成才”,学校教育必须坚持德育为先,明确“教书”的最终目的是“育人”。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各门学科特点形成一套渗透德育的教学方法。一方面,教师要摆正态度,树立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教育观。另一方面必须加大对农村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支持,尤其是政策上的支持,制定有利于贫困地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政策,以解决农村地区教育人才流失严重的现状。

(二)优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在调查中不难发现,新课改之后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教材,基本上是开放式的。改变了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面对改革后的新教材,受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农村中学的思想品德课教师往往表现得措手不及,不知道“怎么教”。很多老教师表示本次改革不仅改变了他们的教育观念,而且改变了他们曾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新版的思想政治教育课教材基本上都是每一单元一个主题来帮助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和品德评判。老师要上好这样的课,就必须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搜集大量的资料。与此同时,学校就应设立专门的多媒体教室,以实现思想品德课的教学需要。老师们利用多媒体设备就可以更为直观地为学生提供案例和材料,开展丰富的课堂活动,让思想政治教育课更为生动。

(三)融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的思想政治教育为一体

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就是将价值观教育与人生观教育紧密联系,要克服农村中学思想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仅依靠学校的努力是不够的。必须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向家庭,走向社会,拓宽品德教育的途径,给学生营造一种健康向上的道德氛围,融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的思想教育为一体。

首先,学校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直接影响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文化是人的主观世界的展现,也是它的建构。人类自我与自我观念是在一定的文化中形成的,由文化决定。即便是客观世界,也必须借助文化充当中介和桥梁才能进入并作用于人,人必须通过文化才能最后找到自我。”[3]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氛围,可以使学生在文明的校园环境中塑造人格,规范言行,主动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

第9篇:思想政治教育笔记范文

一、群众路线是反观思想政治教育时代性感召力差距的“正衣镜”

用群众路线来反观当前部队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应该说,教育还存在着相当大的改进空间。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教育者调查研究不精不深与兵员结构复杂化、官兵思想多元化之间的矛盾曾指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军兵员结构发生深刻变化,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呈现出多层次的特点,加之各种社会思潮激荡,官兵思想空前多元化。新形势新情况要求我们必须深入、细致地开展调查研究,摸清官兵的思想脉搏,使教育“有据可依”。当前,部队调查研究“粗枝大叶”,缺乏科学的调查研究方法,教育与官兵实际结合不紧,存在“三多三少”的问题。一是看到明显问题多,发现隐性问题少。许多教育者缺乏“一问到底”的精神,往往以士兵思想汇报,骨干开会汇报,个别越级反映来代替严谨的调查研究。即使着手开展调查,也是侧重了解官兵明显思想问题的多,下功夫发掘隐性思想问题的少。一些基层单位掌握的重点人多是伤病号,或是问题突出的“刺头兵”。而真正发生问题的,却往往是“城府”较深并善于“包装”的人,那些问题“写”在脸上的人,教育者往往比较重视,反而很少出问题。二是关注普遍问题多,重视特殊问题少。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贯彻主题主线,解决普遍问题作用明显,但对特殊问题关注较少。现在普遍存在的情况是:有的教育者调查不细致、不深入,对面上的问题过问得多,对点上的问题和发生在少数人身上的问题却不去做深入调查。三是掌握静态情况多,了解动态情况少。现在的政治机关和干部骨干掌握着官兵的详细信息,有的单位还建立了官兵的思想档案,对个人经历、家庭情况、爱好特长、身体状况记载详尽。但对官兵由于家庭变故,社会影响、工作环境等因素带来的思想变化了解掌握不够。因而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不能及时跟进官兵的思想动态。

(二)教育者自身能力不强、不密切联系群众与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入情入理要求间的矛盾只有教育者对宣讲的理论做到笃信躬行,教育对象才能信服,理论才能有力量。同时,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人是有感情的,一言一行往往受到感情的驱使。离开了“情”字,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就会存在情感隔阂,教育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感召力和时代性不强,教育者作风不硬,不密切联系官兵是重要原因。主要体现在“三个缺乏”上。一是缺乏言教身行、率先垂范的人格力量。从现实情况看,一些搞教育的干部骨干自我要求不严,所作所为与自己宣讲的理论相悖。台上强调艰苦奋斗,台下却铺张浪费;台上要求尊干爱兵,台下却歧视战士;台上讲一视同仁,台下却私开后门。许多官兵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说一套,做一套”的假把式,内心并不认同,出现了“台上他讲,台下讲他”的怪象。二是缺乏同甘共苦、同心同德的情感基础。在教育外,一些干部骨干不密切联系官兵,生活中不同官兵打成一片,不注重在直接接触官兵中增进双方感情。在教育中,教育者多是由政治机关选派的理论功底较好的干部,而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却往往来自不同的单位,没有在一起同吃、同住同学习、同训练的生活经验,缺乏情感基础。情感是连接人与人之间的纽带,思想政治教育离开了情字,自然就失去了以情动人的力量。三缺乏生动活泼、紧接“地气”的教育语言。现在少数官兵一提到思想政治教育就提不起兴趣,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育者的语言运用出了问题。许多教育者只顾语言的准确性,不顾语言的生动性;只顾把理论讲全,不顾官兵的接受能力。当前教育中,许多教育者语言枯燥乏味,翻来覆去“炒冷饭”,搞“概念大杂烩”,正如所说:“真是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直接导致官兵听不懂、不愿听。

(三)思想政治教育缺乏互动性、开放型与官兵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地位之间的矛盾思想政治教育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影响的动态过程,需要思想的交流和碰撞。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中必须坚持官兵的主体地位,着力增强教育的互动性和开放型。当前教育中,官兵的主体地位不明显,教育大多拘泥于封闭僵化的传统模式,具体来说就是“三个缺位”的问题。一是在开展教育过程中的缺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官兵的自我意识增强,表达自我的愿望强烈。但有的教育者往往对官兵的想法不屑一顾,有的甚至“打压”喜欢表达自我想法的战士,导致大家有话不愿说、不敢说。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与教育对象间思想和情感的互动过程,如果只走“单行道”,就难以引起教育双方的思想共鸣,更难以激发官兵的积极性,使教育沦为“一言堂”。二是在政治教员队伍中的缺位。有调查表明:超过六成的官兵认为教育者的能力素质不强。目前,教育者多是政治机关和各单位指定的政治干部或行政骨干,来自基层官兵的教育者较少。过去是最优秀的干部当政治教员,现在是知识业务水平低的改政工。在教育中,简单问题讲不透,通俗道理说不明,经常是台上讲的不如台下坐的,让听课者没法相信,教育难以服众。一些来自基层的优秀分子,本可以“现身说法”走上讲台,却往往因为学历和职务原因被挡在教育的“门外”。三是在教育评价体系中的缺位。广大官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对象和目的归宿,对教育效果最有发言权。但当前的教育评价多是“自上而下”,主要由上级政治机关进行考评和检查。且教育评价的关注点多在教育的天数、笔记的页数和教育登记本的规范上,对教育效果缺乏有效检验。在教育评价中,官兵往往说不上话,没有一个自下而上的反馈机制。教育者缺乏来自官兵的评价压力,消极应付教育,教育效果自然不好。

二、群众路线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时代性感召力的根本出路

(一)落实完善思想调查分析制度,增强调查研究的科学性指出,开展调查研究就是走群众路线,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就没有决策权。调查研究蕴含了的理论和方法,是贯彻群众路线的重要要求,是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前提。思想政治教育要增强时代性和感召力,就必须从调查研究官兵的实际情况做起,在增强调查的科学性上下功夫。一是调查要向基层延伸,着力实现调查的常态化。官兵是军队的细胞,基层是军队的血脉所在。调查只有从基层做起,点对点面向每一个官兵,才能获得第一手的材料,才能掌握官兵的真实情况。曾说:“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因此,调查者必须要有“眼睛向下”的决心,必须要有“放下架子”的态度,必须要有“甘当小学生”的精神,要实现常态化,成为教育者的“本能”。二是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着力增强调查的针对性。我们常说:“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官兵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就必然会遇到一系列的现实问题,如法律纠纷、家属就业、子女入学等问题。这些问题最容易引起官兵的思想波动,直接影响官兵的生活和工作状态。因此,教育者在调查时,必须树立问题意识,要善于发现困扰官兵的现实问题,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现实问题结合起来,“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三是科学研究调查结果,着力提高调查的实效性。认识论告诉我们,感性认识是主观的,不能直接用于指导实践。只有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分析和综合,才能实现认识的飞跃,形成能够指导实践的理性认识。正如所说:“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2]110通过调查,我们可以获取大量的直接材料,涉及官兵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但教育者往往缺乏对直接材料的细致研究,致使调查的参考价值不高,指导意义不强。调查要取得实效,就必须对调查结果进行科学的研究,透过现象看本质,为教育提供有力的参考。

(二)强化教育者自身作风建设,树牢密切联系群众的自觉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威力,既要靠真理的力量、又要靠教育者的人格力量;既要靠教育者过硬的能力素质,又要靠教育双方真挚的情感基础。教育者只有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扑下身子与官兵打成一片,搞起教育来才有说服力,说话才有人听,做事才让人服。脱离广大官兵,表里不一,言行不符,是起不到应有效果的。一是将是否密切联系群众作为检验教育者自身作风的基本标准。在生活中,官兵往往愿意听亲友的话,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双方拥有情感基础。同样,思想政治教育要增强时代性和感召力,就必须扭住“情”字不放。教育者必须树立密切联系群众的意识,尊重官兵、爱护官兵,在与官兵的直接接触中增进双方感情,改进自身作风。唯此,才能积累深厚的情感基础,凝聚起以情动人的力量,增强教育的时代性和感召力。二是把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作为人格力量发挥作用的关键一招。在实际工作中,凡是那些自我要求严格,作风过硬的教育者,说话就有分量,讲道理官兵就信服。而对那些“说功好,做功差”的教育者,官兵却往往嗤之以鼻。教育要有信服力,教育者就必须在笃信躬行,言行一致上下功夫,积极改进自身作风,取信于广大官兵,就要有“全军模范理论工作者”严高鸿同志那种“我讲的就是我信的,我做的就是我讲的”执着精神。三是以贴近官兵的语言作为提升教育感召力亲和力的重要工具。当前存在一种普遍现象:官兵对讲不了课,回答不了疑问,语言枯燥乏味的教育者普遍持不欢迎、不信服的态度。说:“如果我们没有学会说群众懂得的话,那末广大群众是不能领会我们的决议的。我们远不是随时都善于简单地、具体地、用群众所熟悉和懂得的形象来讲话。”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必须考虑官兵的接受能力,说话要通俗化、要明白、要有趣味。多用官兵的语言,多引官兵身边的事例,深入浅出、生动幽默地讲道理、说问题,增强教育的亲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