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等教育的性质范文

高等教育的性质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等教育的性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等教育的性质

第1篇:高等教育的性质范文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众化;扩招;办学思想;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07)12-0088-030

每一次社会的变革都会给社会带来一定影响,教育界也不例外。近几年,我国的高等教育规模急剧扩张,教育投资过度,普通高校在校大学生的人数从1998年的300万增加到了2002年的900万,据此速度发展,会提前3-5年实现《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的到2010年高校入学率要达到适龄青年的15%的目标。普通高校持续扩招,使得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成为可能。面对新形势,我们必须对高等教育的办学理念、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深刻的思考,研究对策,以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迎接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学习化社会的到来。

一、高校扩招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

(一)普通高校扩招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

高校扩招是国内政治、经济生活中具有极为重要影响的事件之一。实行高校扩招,既有直接的经济动因,也有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动因。普通高校扩招大大加快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前进步伐,并产生了正面影响,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笔者认为这正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普通高校扩招是大众化教育的起点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学者马丁·特罗(Martin Trow)提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理论,认为从高等教育发展的结构、规模来看,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经历了精英型、大众型、普及型三个阶段,他给出了三个数量指标:成长率一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巨大化一高等教育机构规模的扩大:在校率——在校大学生人数占适龄青年的百分比,即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入学率在15%以内的为精英型高等教育阶段,15%以上的为大众型高等教育阶段;50%以上的为普及型高等教育阶段。2000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11%,2005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几近15%。,提前2-4年达到原定目标,可以说我国的高等教育已进入高等教育众化阶段。

这样大众化教育的局面容易形成高层次的人才储备。目前经过一个培养周期,形势已经初显,扩招后的第一界普通本科生已于2003年毕业、扩招后的第一界硕士也于2006年毕业,这些毕业生有相当一批在短期内不能就业,形成高层次的人才储备,这批高层次人才的储备,势必对现在的从业人员及待业人员形成压力,逐步成为在岗人员及待业人员强有力的就业竞争对手。面对严峻形势,作为在岗人员及待业人员,也必然会深刻地意识到如何迅速完善与提高自己的适岗生存能力,会更加主动地接受高等教育。这样就形成了大众自觉主动接受高等教育的良性循环。

2 高等教育大众化将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

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实际上也是社会和家庭消费结构发生新的变化的过程。在计划模式下,高等教育作为计划性的、福利性的一种教育,个人基本上不负担有关教育经费,然而在大众化阶段,国家虽然提供一部分教育经费,但高教的主要支撑者是老百姓。高等教育投资作为一种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消费将纳入公民的消费结构体系,从这个角度上讲,高等教育大众化实际上也是高等教育投入的大众化,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国民收入密切相关。

社会普遍认为高等教育具有国家和个人“双重”受益性质。高校扩招中根据家庭实际承受能力提高家庭个人教育成本分担比例的政策得到认可,因此,高校扩招所需正常教育经费的相当一部分是靠学生交纳学费解决的,而且家庭个人在教育成本中所分担的比例有较大提高,一般占到估算成本费用的25%左右。其中民办高等教育投入增长幅度较大。

3 减少我国优秀文化传统和教育资金的流失

这一点不得不引起我们重视。由于过去我国高等教育的入学门槛相对于我国实际的整体人口素质略显不平衡,加之欧美一些教育较发达地区由于本国生源不足而把目光投向了包括我们在内的人口大国,使得越来越多的家长过早的考虑将孩子送出国门接受高等教育。望子成龙的家长们的这一举措不仅使孩子们过早地失去我国优秀传统的文化根基,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我国个人教育经费的流失。所以以我国优秀的办学质量和传统文化抢滩我国高等教育市场不失为一明智决策。

(二)普通高校扩招也带来了一定挑战

在肯定了普通高校扩招对我国高等教育正面影响的同时,我们不可也不会否认普通高校扩招对我国高等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

1 高校在校生大幅增加,高等教育的师资却增幅不大

“普通高校在校大学生的人数从1998年的300万增加到2002年的900万,但是高等教育的师资却几乎没有增加或增幅不大(教育部高教司司长谈高教“质量工程”:2003)”。由于招生规模的扩大,各高校都出现了程度不同的教师紧缺现象,特别是公共课、外语课、基础课的教师。另外,扩招后生源质量参差不齐,但我们的高等教育还在沿用精英教育的模式、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肯定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毕不了业:如果教学管理跟不上,必然会有一部分学生滥竽充数地走上社会。

2 政府部门对学校在硬件环境上的投入有待加大

学校扩招以后,学生大量增加,食宿、教学用房、仪器设备、教材和图书等学习生活必备的硬件条件不能满足需要的问题已突显出来。政府部门对学校在硬件环境上的投入仅为所需投资的50%,据有关部门统计,缺口至少为500亿元,并没有达到实际要求。

3 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

毕业生就业状况是高等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反映,是高校对社会经济发展适应程度的重要表现,连续几年的扩招,对毕业生的就业造成了巨大的压力,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甚至有人说大学生毕业了就等于下岗了,虽是调侃,值得我们深思。

新的形势势必要求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采取新的措施办法和手段开创新局面。

二、转变思想提高质量,应对新形势和新挑战

(一)转变教育教学思想,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

高校扩招的重点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标准将不再一味以学术价值为追求取向。衡量学生质量的标志是思想品德、适应社会的能力、创新能力、专业理论修养标准的有机统一。新形势下要转变单一的精英取向的僵化的教育目标观,树立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多样化、多类型、多层次办学的培养目标。1998年在巴黎召开的首届世界高等教育会议通过的《21世纪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宣言》特别指出,要“考虑多样性和避免用一个统一的尺度来衡量高等教育质量”。因此我们应该及时调整我们的思想,不能再用精英型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与标准来规范大众化高等教育,就像不能用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与操作能力标准来规范精英型高等教育一样。重视文化素质观、全面质量观、全面发展观等教育思想,努力适应大众化教育的趋势和要求,切实采取措施,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在适应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中,每所高校都应该为自己准确定位。不同规格,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校,要适应大众化教育的趋势和要求,按照各自的质量要求,努力形成特色,切实采取措施,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加强教学质量,探索新的教学手段

教育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教育规模的扩大又为教育质量的提高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如何提高大学的教育质量成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核心和关键。面对扩大规模和提高质量的迫切要求,以及教育资源和经费不足的矛盾,在努力开发资源和增加投资的同时,努力提高办学效益是特别关注的问题,因此要实施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进教育信息化,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

影响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两个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教师素质水平和学校的管理水平,学校的硬件设施条件只是第二位的要素。因此我们做如下建议:

1 完善师资队伍建设制度

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包括两个主要方面,一是新教师的引进;二是在职教师的培养。在引进上应结合学科与专业发展需要,要着眼于学校师资队伍整体结构的优化。要重视在职教师的继续教育,通过提供各种进修和培训机会,促进他们知识的更新和教学技能的提高,从而为教学质量提升提供有效支持。

2 通过教学和科研的结合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

鼓励教师从事相关学科和工程课题的科学研究,使学术视野不断开阔,开发新的教学实验,科研成果与教学经验相结合,可以对课程的某些经典内容加以创新处理,提高学术敏锐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营造出活跃的课堂学术氛围。

3 完善课程教学和教学资源管理制度

成立课程审议机构,制定课程审议制度;建立包括专家、教师同行、学生在内的教学评价制度,制定制度确保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反馈。此外合理配置和规划教学资源,以使教学资源得到最大程度地利用。目前各高校普遍存在资源短缺与资源浪费并存的现象。从学校总体上来讲资源短缺,但同时不同院系间教学资源缺乏共享造成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可以通过增加投入和完善制度来辅助解决。

4 积累教学经验,探索新的教学手段

第2篇:高等教育的性质范文

论文摘要:当高等教育大众化实现之后,人们开始关注其教育质量如何。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质量高低,不能简单地以人才培养质量来衡量,需要综合认识。发展性就成为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本质特征与表现。科学把握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发展性特征,可以调整好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各个方面的关系,统一和提高社会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认识,真正实现高等教育为社会、为人民服务基本目的和要求。

一、大众化阶段的高等教育质量及其表现

(一)科学把握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质量观

科学把握高等教育大众化质量观,就要正确认识什么是高等教育质量。

一般说来,提到教育质量,人们习惯于从传统的角度去理解,即培养人的教育角度去解释什么是教育质量或高等教育质量:

《教育大辞典》对教育质量的解释是“教育质量是对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优劣的评价,最终体现在培养对象的质量上,衡量标准是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前者规定受培养者的一般质量要求,亦是教育的根本质量要求,后者规定受培养者的具体质量要求,衡量人才是否合格的质量规格。”可见,传统质量观认为教育质量关注的是教育所培养人才的质量。

在新世纪来临之际召开的首届世界高等教育大会通过的《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宣言》中指出,高等教育质量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应包括高等教育的所有功能和活动,各种教学与学术计划、研究与学术成就、教学人员、学生、校舍、设施、设备、社区服务和学术环境等。高等教育的质量还应包括国际交往方面的工作:知识的交流、相互联网、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以及国际研究项目等,当然也要注意本民族的文化价值和本国的情况,应考虑多样性和避免用一个统一的尺度来衡量高等教育质量。可见,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质量是一个综合的概念。

因此,那种传统的高等教育精英时期的人才质量观,与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形势以及社会对高等教育质量要求越来越不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性,学校层次、类别的多样性,学科门类的多样性,学生个性的广泛性,使得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呈现出多元化的表现模式。可见,大众化阶段的高等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机构在遵循教育客观规律与科学发展的自身逻辑基础上,在既定的社会条件下,培养的学生、创造的知识以及提供的服务能否满足社会现实和长远需要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为前提。或者可以总体概括为“高等教育质量是指高等教育系统所提供的服务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

二、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质量表现特点

(一)多样性。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的多样性是指随着高等教育需求多样化,办学主体多样化、教育目标多样化、培养方式多样化,而办学主体、形式.、教学内容、培养目标的多样化决定了教育质量的多样性,原来单一的质量观已经不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整体性。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整体性是指不能用单一人才培养的质量来判断一所大学的质量,还要对其所有功能和活动进行全面评价。即要用不同标准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形式、不同地区、不同基础的高等学校进行衡量。而评价的主体除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以外,还包括教师、学生、家长、用人单位、社区、政府和社会,以及其他与高等教育利益的相关者。

(三)适应性。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的适应性是指高等教育要适应受教育主体内在的自由发展的需求,适应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要适应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学科发展的需求,后续阶段学习的需求;要适应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需要。适应人才市场的需要,能够胜任工作岗位的需要。

(四)特色化。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的特色化是指由于学生和用人单位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要求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形式的高等学校必须在众多的需求中做出选择,形成自己在学科专业和在人才培养规格上的特色,最终形成各自办学模式和特色。

对高等教育质量科学的把握,以上四个特点从逻辑上是统一的:高等教育质量的多样性决定必须从整体上把握高等教育。

二、发展性: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质量特点的高度集中

(一)多样性与发展性

多样性与发展性的关系,首先在于高等教育质量的多样性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必然阶段,由单一到多样本身就是一种发展。高等教育由精英向大众化发展,必须实现办学主体、培养方式、教育目标、教学内容等的多样化,以适应不同人学对象对高等教育不同需求。而对教育质量的评价也由原来单一的质量标准发展为多元化的标准。其次,多样的质量也是在最基本的质量基础之上为了后续更好的发展而客观出现的。

(二)整体性与发展性

整体性与发展性的关系,首先在于高等教育质量的整体性是建立在多样性的基础上的,多样性必然要求整体地看待高等教育质量。其次,整体性是对质量内涵的一个发展,整体性的质量观是包含高等教育所有功能和活动、所有类型的学校和所有高等教育利益相关者。而原来对高等教育质量理解,将高等教育质量等同于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的质量。

(三)适应性与发展性

适应性与发展性的关系,首先在于高等教育质量的适应性是适应大众化阶段不同相关利益主体的需求,即适应个人全面发展的需要、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其次,适应性不是消极的适应,而是着眼于未来,着眼于发展,着眼于积极主动地推动各相关利益主体需求的发展。

(四)特色化与发展性

特色化与发展性的关系,首先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发展,不仅是在办学形式等方面多样化发展,更是不同类型、不同地域的高等学校形成各自在人才培养规格、教学内容等方面的特色。其次,应当树立“特色就是质量,特色就是核心竞争力”观念,特色是一个学校在大众化发展阶段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没有特色就没有发展。

三、发展性的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质量观

(一)高等教育质量的发展

质量是不断发展的,高教发展是持续的质量改进,“质量是旅途,而不是目的地”。质量既然是不断变化的,发展的质量观就是在承认质量动态变化的基础上,促进质量向好的方向不断变化。在此基础上,以发展的眼光看教育质量,认为质量高低是比较的结果,是从传统的静态的看待某一点的质量转变为动态的看待某一段相对质量。

(二)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发展

高等教育所处的社会环境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身处其中的人们对质量观的内涵,质量观所涉及的范围、质量观主体的需要等也不断变化。因此质量观是历史的、具体的、有现实针对性的,高等教育质量观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不存在一个绝对的、永恒的质量观。

(三)质量观存在主体及方式的发展

质量观的发展不仅体现在客观的理念及内涵更新变化,更重要的是主观的对质量观的理解、把握及升华。这种理解、把握及升华是一种由外在到内在,由片面到全面、由被动到能动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不仅体现在单个个体之上,更主要的是体现在不同个体之上,体现在高等教育各个相关利益主体之上。

第3篇:高等教育的性质范文

 

2013年德国注册上大学的人数首次超过了开始双元制职业学习的人,这表明对于高等教育的需求近年来在持续增长。[1]德国第三级教育(高等教育)正处于一个深度的变革期。经济形势的挑战、人口结构的变化和工作领域的调整使得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对专业素质的要求日益苛刻,激烈的人才竞争和复杂的工作任务也让企业重视员工的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近年来,就业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已逐渐成为德国高校的共识,大学教育也应适当由基础理论知识向应用型知识迁移。企业为保持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也需要既有理论功底、又有实践技能的人才。近四十年来,在德国大学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分界处涌现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双元制高等教育,该理念将德国享誉全球的双元制职业教育(职校的理论学习和企业的生产实践交叉进行)成功地移植到大学教育体系当中。无论是传统的综合性大学,还是近年来发展迅猛的更加注重实践的应用技术大学,其双元制大学课程赋予实践领域更大的空间,理论和实践不仅在大学层面上做到有机的结合,大学常规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也获得了紧密的衔接。

 

一、新时期德国高校的角色定位

 

德国著名教育家洪堡提出,大学的角色在于它是“知识的总合”。现代大学理念是教学与研究并重。在学术自由的口号下,大学是以知识学术的获取为最终目标,而非培养应用型人才。1999年欧洲29国正式签署的博洛尼亚宣言推动了德国高等教育的根本性变革,明晰了德国高校体制的区分维度:既有着眼于培养科研能力的综合性大学,又有注重实践能力的高等院校和应用技术大学,还有多维模式并举的私立大学和其他高校。“博洛尼亚进程”为德国高校改革创设了必要的框架条件,其中两级职业能力培养体系将德国传统学制分割为学士和硕士。学士学位课程重在传授基础科学理论,培养学生运用方法的能力,使其具备进入职场的相关素质。硕士学位课程根据培养类型又可分为“应用型”和“学术型”两种。在德国工业4.0构想的背景下,本科毕业被视为“职业素质教育”的第一阶段,对学生就业能力的要求逐渐构成了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新取向,职业能力教育处于高校人才培养的焦点位置,而学术教育和通过科学研究培养学生的社会化能力则退居其次。[2]新型的双元制高等教育使高中毕业生在纯粹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和大学教育之间又多了一份选择。

 

在德国,随着博洛尼亚改革的初见成效,新建专业发展迅速,一大批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学士和硕士学位课程应运而生。高校体制、机构和培养模式得到进一步优化。长期以来横亘在职业教育和大学教育之间的传统分界线开始变得模糊、出现趋同,因为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双元制大学课程,高校也积极接受并扩展这种教育模式。值得注意的是,德国大学在观念转变和教育创新方面走在了职业教育的前面。德国职业教育领域的变化主要体现在缩编(适当减少职校教师的数量)和体制内重新定位(以行为和能力为导向),但大学教育却切实显现出朝职业领域方向发展的新态势。例如对学生科研能力的要求不再像以前那么重要,而很难被定义的就业能力却得到了凸显。在职业教育和大学教育相互渗透、彼此融合的发展趋势下,人们在很大程度上摈弃了以往的传统思维,即大学教育是更高层次的教育模式,转而尝试接受这两种教育体系的等值。

 

二、德国双元制高等教育的当前现状

 

德国的双元制高等教育近年来呈现不断差异化和扩大化的发展态势。双元制大学教育体系惠及了参与的各方,也受到了广泛的认可。企业可以参与对后备员工的技能培训,学习者可以通过职业教育及早融入企业,并在大学学习之外获得一份收入和毕业后进入企业的良好机会。双元制大学的学习课程是由在高校和职业学院的理论学习和企业的职业培训共同组成的。和传统课程不同,双元制课程通过其高度的实践性质独立于高校的其他课程体系。双元制课程最为典型的是在两个学习场所即高校、学院和企业中的学习与实践,而二者通过教学和组织形式紧密地融合在一起。

 

(一)双元制课程模式

 

大学学习与职业教育相融合(ausbildungsintegrierend):入学申请者要取得高中毕业证书。学生除了获得学位证书(通常是学士学位),还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学习阶段和培训阶段在时间安排和教学内容上相互穿插。校企合作(与企业签订职业教育合同)是保障此类课程成功运行的前提。

 

大学学习与企业实践相融合(praxisintegrierend):入学申请者要取得高中毕业证书。大学注册的前提条件是和企业签订的工作合同或者实习协议。学习者在企业有较长的实践时期,高校的课程与企业实践在内容上关联一致。

 

大学学习与职业融合或并行(berufsintegrierend/berufsbegleitend):这是面向已入职者的课程类型。大学学习和所从事职业内容上相互联系,因为学习者从事的是全职工作,所以主要采用远程和自学这两种学习方式。但鉴于这两种课程模式的模糊属性,2013年以后的双元制高等教育数据库统计并没有涵盖此类课程。

 

(二)双元制课程数量

 

依据德国联邦职教所(BIBB)“培训+”(Ausbildung Plus)数据库,截至2014年10月,为初次职业教育者提供的高校双元制课程数量达1505门,而在2013年是1014门,增幅约50%。从统计中还可以看出,与企业实践相融合的课程受到更多人的青睐,占总比48.9%。与职业教育相融合的课程比例是39.3%。同时还有一种占11.8%的混合形式课程,其并不能明确归于上述哪一类模式,而是以学生与企业所签订的合同形式为区分标准。以西部鲁尔大学的能源信息专业为例,大学提供与职业教育相融合、与企业实践相融和的混合形式课程。在与职业教育相融合的课程框架下,学生在头4 个学期里在企业进行职业培训,同时压缩高校学习。在学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后,从第5 学期开始进行全日制大学课程的学习,此时学生可以以实习或假期打工的形式继续留在企业。在与实践相融合的课程框架下,学生在整个的大学学习过程中,要同时进行企业中的实践工作,包括实习、假期打工、部分时间工作等。[3] 根据统计,在1505门双元制课程中,双元制高等教育的承担主力依然是应用技术大学,以1014门位居前列。巴登-符腾堡双元制大学作为独特的高校形式也提供了203门专业课程。职业学院则提供了188门。与2013年相比,各个高校的专业课程数量呈明显增加趋势,其中综合性大学开设的双元制课程两年内从 30门上升到71门,充分说明向来以学术素养为指标的综合性大学在此问题上的积极应变。2014年,选择双元制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数量约95000人,比2013年增长约50%,与高校进行合作的企业也达到9220家,提供的实践场所有41000个,这里不排除一家企业和多所高校合作的情况。[4]

 

(三)双元制专业的选择

 

在双元制高等教育中,学习者的专业选择多集中在经济学、工程学和信息学等学科上。目前社会学、教育、卫生、护理等专业也出现了强劲的发展势头,达到了总体的11%。同时学生在某些双元制专业获得学士学位和职业资格证书以后,还可以继续修读硕士学位或其他培训证书。以比勒菲尔德应用技术大学的卫生和护理专业为例,双元制学提供创新化和模块化的学习方案之外,还将高校和合作学校、实践场所紧密地联系起来。学业结束后,毕业生有资格能力进行住院护理和病人护理的特殊工作,或者选择继续攻读硕士学位。[5]

 

三、德国双元制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

 

“质量、持久、渗透”是2015年以后双元制高等教育的努力方向,重点之一是双元制模式分类化和系统化评估的继续发展。相关机构和教育专家对双元制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又指出了当前的问题所在,提出了针对性策略。

 

(一)双元制课程作为高校的多元化特征

 

增设双元制课程是高等教育多元化进程的组成部分,这不仅仅局限于应用科技大学和职业学院,原则上所有类型的高校都可设置双元制专业,以区别于大学的传统课程。从中期来看,这种新的高教类型将大学理论与职业实践相关联、科研与应用相关联、高校与企业相关联。2009年巴登-符腾堡州在合并多所职业学院的基础上,创办了一种新的高校类型,即巴登-符腾堡双元制大学。但这并不意味着各方要照搬巴符州模式,而应结合实际情况,构建丰富多样的课程类型和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以保证双元制专业课程和常规大学课程的和谐共生。目前,双元制高等教育课程只占德国高校所有课程设置的10%左右,但学生和企业已经对这种培养模式表现出了强烈的兴趣和需求。在现有高等教育体系内强化双元制模式,这一新特色在未来具有广阔的前景,因为双元制高等教育相比以往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可迁移能力和职业实践能力,这与二十一世纪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也契合了德国力争实现工业4.0构想的精神宗旨。

 

(二)拓展新的专业和职业领域

 

迄今为止德国双元制高等教育的专业热点主要集中在经济和技术领域,这使得大学课程的专业涵盖范围较窄,人才输出路径单一,不能够满足社会各界对于“大学教育+职业教育”双元人才的需求。德国科学委员会正在积极创造条件,促使高校和来自不同实践领域的合作伙伴共同开发新的专业和职业课程。一是积极有效应对人口结构变化和社会老龄化现状,在卫生和护理领域增设双元制大学课程;二是将双元制专业设置引入到社会福利和学前教育领域,这会有效刺激社会需求,激发申请者对此专业的兴趣;三是双元制课程对于从事司法、师范、文秘和图书馆管理的职业同样具有广阔的前景;四是双元制高等教育模式同样适用于综合性大学的人文科学领域,它能够避免此类专业的毕业生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通病;五是设置传媒方向的双元制专业,目前已经有成功案例,如巴登-符腾堡双元制大学的“新闻/公共关系”专业,哈瑙格林兄弟职业学院的产品规划和设计管理专业。

 

(三)职业教育体系向高等教育体系渗透

 

过去十几年,在德国中学的第二进阶(文理高中的高年级和职业学校)出现了明显的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亲近趋势。除了实施普通教育的学校之外,各联邦州的职业学校也在获取就读大学资格方面做出了努力。以巴登-符腾堡州为例,将近一半的大学录取资格是学生在职业学校获得的,接近三分之一的高中毕业生来自于职业高中。[6]这里所说的职业高中是指在职业学校开设的文理高中课程,学生在上到文理中学十年级,实科中学毕业,或者职业预科中学十年级以后,都可以参加这种为期三年的高中教育课程。此类课程的特点是通过概述性讲授工程技术、经济贸易、饮食营养、医疗护理等专业领域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专业素养。此外,巴登-符腾堡州还给学生提供机会,通过共同参与到职业学校的职业培训,以获得应用技术大学的录取资格。

 

(四)双元制高等教育的海外输出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世界各国对专业领域和职业领域的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不断上升。德国双元制高等教育对于许多国家而言是一种极具吸引力的人才培养模式。理论学习和培训实践相融合的课程能够在加大实践型教育比重的同时,实现职业教育和大学教育的无缝对接。双元制高等教育向海外的输出不仅服务于德国的经济利益,也有利于输入国教育政策的良性发展,优化当地的就业及经济结构。

 

德国高校对双元制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也做出了积极的反应。近年来,一些高校不仅与海外友好院校在此领域进行合作,而且还直接帮助海外院校开设双元制专业课程或者参与建立双元制大学。早在2001年,青岛科技大学就与德国帕德博恩大学共同组建了中德科技学院。学院被纳入中德两国政府间教育合作框架,长期获得德国教育科研部和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的重点资助。2015年,《中德双元工程大学框架协议》在山东青岛正式签约。中德双元工程大学由青岛科技大学与多所德国高校开展合作,采用理事会指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学校招生纳入国家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计划,学生毕业后可同时获得中德两国承认的学历。[7]

 

四、德国双元制高等教育对于我国转型高校发展的启示

 

(一)改革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创新驱动等发展战略的实施,人才供给与需求关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2015年10月,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印发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进行转变,培养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创新应用型人才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德国双元制高等教育的成功模式可以为我国地方本科高校优化高等教育布局结构和人才培养类型提供良好的范例。开展双元制专业的高校已经不仅只局限于高职院校,地方教学型、教学研究型、甚至研究型大学的专业集群也可纳入其中。毕竟未来要从事学术研究的学生只占少数,多数毕业生都要走向具体的社会工作岗位。地方高等学校可以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结合学校定位和实际情况,把办学思路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采取多种形式建设以职业为导向的实验性双元制课程。笔者认为,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目前有几种途径可循:一是在高校设立有别于普通专业的双元制专业,相关的校企合作项目是必要前提。二是在全校范围内设立以职业资格证书为目标的职业教育选修课,学生在课程结束后可以参加职业资格考试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三是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进行本科阶段或本硕连读的应用型人才中外联合培养,这种形式在系别层面上就可以操作。四是高校要树立融入地方行业企业发展的服务意识,共建企业实习基地,为双元制办学模式创造条件。总之,转型高校要在办学方向、人才培养和区域服务等方面进行重新认识和明确规划。高校转型期的课程设置、专业建设、教学模式、发展定位可以参考借鉴德国双元制高等教育的经验。转型高校要构建以学校和企业为依托的课程体系,完善课程质量标准,提升专业技术能力,从而实现创新性的转型发展战略。

 

(二)建立健全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互融机制

 

在德国,双元制专业的课程在所有高校专业课程中还处于较低比例,在读学生还不到所有大学注册生的5%。在我国,本科高校以需求为导向的应用型专业培养模式则刚刚兴起。在现代生产方式日新月异、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今天,普通高校参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高水平的创新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办学理念重复、办学模式趋同、一味追求精英教育和一流大学的趋向中,可以使高校明确目标定位,保持优势特色。德国双元制高等教育就是将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继续教育深度融合起来的教育理念。同时笔者也认为,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最为关键的一环是如何健全机制,即“在普通高校和企业、行业组织和学生等各相关方面之间通过制度与政策构建良好的互动和互助关系”。教育主管部门在此要起到牵线搭桥的作用。而职业教育法律法规的出台,一方面会调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例如德国政府对于参与“双元制”的企业会有相关优惠减免政策,这会促进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意愿;另一方面会对“双元制”的各方规范质量标准和考核要求。因此,国家要以立法形式为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相互协调搭建平台,促进现代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渗透发展,这也是我国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技术大学成功转变的重要前提。

 

(三)发挥省级政府在高校转型发展中的统筹作用

 

国家在政策方面为高等教育的结构发展做了宏观布局,而具体落实到地方本科院校则需要省级政府的进一步统筹规划,因为将一所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为应用型技术大学是一个系统的教育改革工程。依据中国国情,高校一直以来是一个只与主管教育部门相对接的独立领域。因此转型仅依靠高校自己的力量不可能实现,而是需要建立各级政府、管理部门、行业企业、地方学校的协调联动机制,在政策、法规和协议的引领下,共同受益于产教融合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德国的双元制高等教育也是历经了多年的发展和调整,在政府、行业和学校的多方努力下,形成了一个从职业学院到应用技术大学再到综合性大学的部分专业所支撑的双元制高等教育体系。在转型伊始,各省教育厅对所属管辖的本科院校要根据学科分类和地方经济特点进行转型进度的具体规划,循序渐进地推进转型进程。例如辽宁省在2015年启动了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试点工作。沈阳大学等10所高校开展整体转型试点;辽宁大学环境工程等116个专业开展专业转型试点。2016年,辽宁省内又有11所高校被拟定为第二批转型发展试点高校,84个专业为第二批转型发展试点专业。到2017年,辽宁省要建成一批国家级和省级转型发展示范学校和专业集群,形成两级示范、辐射引领、全面带动的格局。[8]

 

高校转型发展的核心要素是“应用型”,转型发展的目标是建设高水平的应用型大学,指向是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国内高教界对本科院校在转型过程中可能遭遇的挑战进行了基于政策层面和院校层面的积极讨论。由于国内尚缺乏运行应用型技术大学的经验,因此将中国国情和国际经验相结合,以德国双元制高等教育为借鉴,在理论和实践上对进一步探索办好一批应用型一流大学和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大有裨益。

第4篇:高等教育的性质范文

关键词:台湾技职教育;应用型本科;借鉴

作者简介:熊颖,女,同济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在读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9.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08)15-0055-03

我国台湾土地面积狭小且又四面环海,自然资源缺乏,但仍创造了经济奇迹,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丰沛的人力资源。技职教育特别是高等技职教育在台湾经济的发展史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其经济的腾飞培育了大批的技术人才,是创造台湾经济奇迹的功臣。

一、台湾的高等技职教育及其发展

台湾的高等技职教育涵盖了科技大学、技术学院及专科学校。学制包括专科、大学部即本科与研究所。具体来讲,台湾的高等技职教育(higher technolog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包括科技大学、技术学院、大学附设技术院系及专科学校等技职教育领域。随着时代环境和教育发展的变迁,台湾的高等技职教育关切的主轴重点亦有所不同。在1990年以前,高等技职教育的探讨以专科学校教育为主;但在1990年以后,技术学院、科技大学的数量及在校生人数都远远超过专科学校,从而成为高等技职教育的重点。因此,台湾的高等技职教育目前所探讨的范畴,除专科学校外,主要以技术学院、科技大学为重点。从学制上看,主要以大学部的本科为主。

台湾高等技职教育的发展同样受到经济的制约和促进。1950-1970年代是台湾经济发展的新时期,其经济结构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型产业调整。为了配合经济发展的需要,台湾教育的重心由普通教育向技职教育倾斜。1968年台湾实施九年“国民教育”,停办初职,鼓励增设职高,同时优先扩充专科教育,以提升基层技术人才的水平并培育中级实用专业人才。此时,台湾的专科教育获得了较大发展,专科学校逐渐从普通高等教育体系中分离出来,并成立了“专科职业教育司”,进一步为台湾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培养技术人才。1974年,台湾成立了第一所技术学院――台湾工业技术学院,招收专科学校及职业学校毕业生入学,以培养高级技术人才。从此,台湾的技职教育开始进入高等教育层次,并形成了职业学校、专科学校和技术学院三阶段实施的技职教育一贯体系。1980年代起,为缓解升学压力,台湾积极筹建大学附设技术院系和专科学校。并在1996年推动绩优的专科学校改制技术学院并附设专科部;鼓励绩优的技术学院改名科技大学。这些措施使得台湾的高等技职学校及学生数都得以快速扩增。1997年,台湾成立了台北科技大学以培养研究生和博士生。至此,台湾的高等技职教育形成了以专科学校、技术学院、科技大学为主体的完整而独立的教育体系。

二、台湾高等技职教育的特点

(一)定位明确

台湾对技职教育的定位力求与普通教育差别明显。目标主要在于配合经济建设的需要,提供优质、适量的技术人才。台湾的高等技职教育尤其强调技职教育“适应产业与社会发展需要”的立命准则。“其系科(专业)设置以职场工作为核心,而不是以学术研究为核心。课程设计基于职场的工作需要及技职教育系统学生的特质,培养职场所需能力,使学生得以衔接所学,成为各级各类技术人才或专业人才。”在这一系列的原则指导下,各类高等技职学校确定了自己的职责和培养目标。专科学校主要是提供应用科学和实用技术技能等方面的课程,以培养中级实用专业人才为宗旨;技术学院则是以培养技术、工程和管理领域的高级专业人才为目标。

(二)体系完备,纵横交错

台湾的高等技职教育不仅自成体系,而且体系内部也是纵横交叉。专科学校有两种学制:一是招收初中毕业生修学5年(简称五专);二是招收职业高中学校毕业生修学2年(简称二专)。技术学院和科技大学属于本科层次的高等技职教育,学制上分为大学部和研究所两部分,大学部又分为2年制(简称二技)和4年制(简称四技)。五专和二技的毕业生都可以在技术学院再读两年以达到本科学士水平,相当于大陆的“专升本”教育模式。四技的毕业生可直接达到本科学士水平,并且技术学院和科技大学都可以培养硕士、博士。由此可见,台湾的高等技职教育已经构建出有专科(二专、五专)、本科(二技、四技)、硕士和博士的多层次、多规格的完整而合理的立交桥式教育体系,打破了直达车式的传统教育模式,允许与普通高等教育之间的生源交叉,建立了一种交互的多轨式可分段选择的升学渠道。从而,既保证了经济发展对人才技术能力提升的需要,又满足了学生与家长对升学深造的渴望。

(三)本科层次的高等技职教育规模逐年扩大

台湾的高等技职教育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是以专科为主,本科阶段的技职教育比率较小。然而,近年来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发生了变化,专科层次的技职教育已经不能满足台湾民众及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台湾当局出台了一些措施,逐步扩大本科及以上层次的技职教育规模,为技职学校的学生提供更多的深造机会。其发展的重点是放在大学以上层次的技术学院和科技大学,培养较高层次且实务能力强的技术人才,以适应经济建设的需求。如台湾的教育主管部门在1996年制定了《大学及分部设立标准》,规定独立学院具有12个以上系科,三个学院的规模,办学优良者即可申请改名为大学。在普通高等教育体系方面,台湾于1996年出台一项政策,让普通大学附设二技,以衔接专科学校的课程。通过改革,台湾高等技职教育层次已经逐渐高移,本科层次的高等技职教育规模也逐年扩大。

(四)课程建设的特色化

台湾高等技职教育本科开设课程的最突出特点是制作“实务专题”。本科阶段的技职教育没有毕业设计,而将实务课程作为本科阶段高等技职教育的重要教学环节,在实务中学习掌握技术是其关注的重点。在第三、第四学年安排专门“实务专题”制作课程,一个实务专题一般需要1年到1年半的时间才能完成,题目来自各行各业,可由教师确定也可由学生自己获取。“实务专题”是台湾技职教育本科课程与普通大学本科课程相区别的重要标志之一。其目的与作用非常明确:是为了满足科技与产业发展的用人需求,通过实际专题的制作来培养学生自行获取信息和应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实务专题”课程的实施,在培养学生分工、协调工作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的精神;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以及在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格品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与职业素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三、台湾高等技职教育的两个问题

台湾的高等技职教育特点和优势明显,特别是本科层次的技职教育比大陆应用型本科的发展更为成熟。但是,台湾的高等技职教育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定位问题

通过下表可以概览台湾技职教育发展过程中技职院校数的变化。不难发现,以2005年与1998年相比较,科技大学差不多翻了两番;技术学院增加2.6倍多;大学附设二技院增加了1.5倍多;而专科学校、职业学校却分别减少了三分之二和四分之一。呈现出专科学生人数比例大幅下降,大学部及研究生人数大幅上升的情形。

由于高等技职教育的大幅扩充,技职体系的学生升学道路拓宽。专科改制为技术学院的风潮,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对学历的追求,但也导致了高等技职教育的教学转变为以升学为导向,未必符合社会对人力资源的要求。

台湾早期高等技职教育的工具色彩较浓,其目的是为适应台湾经济发展需求培养产业技术人才,各级技职教育均以培养劳动力及安置就业为目标,具有终结性教育的性质,与普通教育的差别十分明显。但随着教育对象普及化、课程多元化、学制弹性化的发展,高等技职教育的目标已逐渐失去以往终结性职业养成教育的特色,而转变为以学生个人生涯发展准备为主,其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会日渐模糊;未来高等技职教育,特别是如何理清硕士和博士的培养定位问题,实在是非常重要。

(二)师资问题

目前台湾的高等技职教育教师主要是由师范院校培养,虽能保证一定的学历和学识水准,但缺乏产业的实务经验。对于如何将师范院校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职学校所需的实际相结合这一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与此同时,技职学校为了快速升格和改制,大量招收具有高学历的师资。这些教师虽有完整的基础理论知识,但缺乏实践经验和技能知识,上课仍以理论导向授课,难以适应和满足学校教学的需要,以致教师的专长与现实环境相脱节。此外,台湾高等技职教育的教师晋升的审查制度与一般大学并无不同,虽然也考虑年资及服务成效,但关键的依据是博士学位,或是学术研究成果。技职教育原本就是以培养技术实务导向的学生为目标的,鼓励技职教师钻研实务技术,发挥技职教育的实务特色才是重点。而且技职教师的进修对提升教师的教学业务和待遇并没有太大的帮助,故大部分教师进修意愿不高。长此以往,技职学校的教育质量也就很难提高了。

四、对大陆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借鉴和启发

当前,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已提高到大学本科层次,有的国家和地区还通过大学本科和研究生层次共同来培养技术型人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不仅要求人才数量的增加,而且对人才的结构有新要求。从人才市场发出的信息可以看出,目前较缺的是两类人才:一是高层次的尖子人才,二是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我国高等学校虽然每年有近百万的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但这两类人才远远满足不了社会需求。培养高层次的技术人才迫在眉睫。

(一)高等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定位

大陆的高等应用型教育应明确定位于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即应用型本科教育。应用型本科层次人才可定义为主要在生产第一线或工作现场从事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运用成熟的技术和智能将工程型人才的设计、规划和决策转化为物质形态的产品,并能参与工作现场和生产第一线管理的人才。

目前,大陆本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处于起步阶段,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已认识到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也认识到必须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从重学术教育转向发展多样化的高等教育。我国台湾地区的本科及以上层次高等技职教育比大陆的应用型本科教育先行一步,我们应学习台湾在发展高等技职教育方面的经验,为大陆发展应用型技术本科、培养高层次的技术人才提供借鉴。

(二)给予应用型本科教育应有的地位

在台湾,高等技职教育与普通教育是平行的两条通道。两者的差别是在教育类型上,而不是层次上。作为第二条通道的高等技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一样有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这不只是为了教育层次的平等而平等,而是从经济发展、社会需求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我国台湾地区高等技职教育的发展切合由劳动密集型到技术密集型再到高科技知识密集型的发展趋势,相对应的由中等技职教育到专科教育再到技术学院和科技大学等一系列推进发展。大陆目前的产业结构比较复杂,处于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高科技知识密集型共存的状况。但是不同地区,所占比重各不相同。因此,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必须因地制宜,走多样化道路。在大力发展专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的同时,在经济发展比较发达、文化基础较好的地区,可以允许优先开展本科层次的高职教育。

(三)若干问题思考

1.理念问题。台湾的高等技职教育已经形成了发展高等技职教育的理念、价值观和学术氛围,使高等技职教育的定位、教育目标、课程设计、评价等在人们的头脑中形成了符合高等技术人才培养规律的共识与做法。在大陆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也需要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形成符合客观实际的办学理念。

2.实训问题。台湾的高等技职教育十分重视所谓的“建教合作”,就是大陆所说的产学结合和校企合作办学。台湾学者对建教合作下的定义是:建教合作是一种在政府鼓励、监督与制订的办法下,为发挥教育与训练的功能,学校与事业机构合作办理与教育目标相关的教学方案。政府对致力于校企合作的企业给予政策上的鼓励和奖励,特别是对在建教合作中接受学生的企业。由于政府有明确的政策引导,这样就能调动企业的积极性,这点和德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做法颇为相似。我们要依靠企业、行业办职业教育,就必须首先明确政策导向,解决企业关心的问题,而这恰恰是大陆的企业对校企合作积极性不高的原因之一。

3.职业资格证书与学位问题。台湾的高等技职教育非常重视“证照”,即大陆所说的职业资格证书。目前台湾主要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分为两大系统:一是考试院办理的专门职业及技术员考试,共分高级、普通和特种考试三类;二是“行政院劳委会职训局”办理的技术士技能鉴定,共规范162个职类,实施办理124个职类,每个职类分甲、乙、丙三级。学生考取“证照”的数量列入教育主管部门对升格学校的审查范围。目前,大陆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证出多门,标准混乱,多头管理,无序竞争。如何在大陆的应用型本科教育中鉴定职业技能、建立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制度、完备职业资格标准体系、整合职业资格培训资源是发展应用型本科必须面临的难题。

学位是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程度和取得成就地位的象征,台湾的高等技职教育和普通教育是不同类型但等值的关系。在大陆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也应建立相应的、得到社会认可的学位,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确立应用型本科的法律地位。

参考文献:

[1]刘振天.关于大学理念的再思考[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7(5).

[2]康乃真.发展迅速、形式多样的台湾技职教育[J].南京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2).

[3]张晓峰.台湾职业技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01(25).

[4]杨金土等.对技术、技术型人才和技术教育的再认识[J].职业技术教育,2002(22).

[5]黄鸿鸿.台湾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特点[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11).

[6]黄志坚.台湾职业技术教育的成功经验及启示[J].教育与职业,2005(22).

第5篇:高等教育的性质范文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养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2-0047-02

一、引言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与“职业教育”两个概念的复合。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从20世纪80年展至今,无论从规模上还是从办学质量上都显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然而,师资队伍建设的不足已制约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更快发展,解决好高等职业教育的师资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1]。因此建设一支数量足够、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

二、“双师型”教师的内涵

到目前为止,没有权威部门给“双师型”教师下明确的定义,所以大家对“双师型”教师概念认识不一。对“双师型”教师概念的理解不能停留在字面上,不能简单认为“双证”教师或“双职称”教师就是“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应同时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既具有教书育人,又具有进行职业指导等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同时还要具备与讲授专业相对应的行业、职业素质,要求具备宽厚的行业、职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

三、“双师型”教师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

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实现从“知识本位”到“能力本位”的转变,教师不仅要具备教师的基本能力和素质,还必须有丰富的现代新型知识和实践能力。“双师型”教师应具备职业道德素质、现代教育理论、教育科研能力、专业知识与技能等方面的能力和素质。

1.职业道德素质。“双师型”教师除应熟悉并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外,还要熟悉并遵守相关行业的职业道德,清楚其具体内容及其在行业中的地位、作用,言传身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2.现代教育理论。掌握高等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知识、熟悉职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了解本行业职业岗位群对人才基本知识、能力的要求,能以能力为本位开发课程内容。掌握现代先进的教育技术,能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计算机辅助教学设备、网络技术及仿真模拟等技术增加教学的直观性,提高教学质量。

3.教育科研能力。积极参加教学研究、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注重科研与现场生产实践相结合。注重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等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4.专业知识与技能。关注行业发展变化趋势,了解工作岗位群对从业人员的能力素质的要求和变化,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培养目标、教学内容,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实践技能、综合能力的培养,进行专业开发和改造。

四、“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高校要根据专业发展对专业教师的需求,制定教师培养计划和阶段目标。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精神,大力加强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双师型”教师培养要以满足专业现状与发展和教师个体现状与发展需求为出发点,以重点专业师资培养为核心,以职业道德和教师基本素质培养为前提,以专业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以校内校外、校企双元为培养途径,以企业实践、送高校进修、校本培训或教师自学为基本方式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思路。[2,3]

1.依据政策建立健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制度。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中指出:“高等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要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按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内在要求,根据国家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总体部署,改革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要增加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学校要根据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有关教育发展规划的要求,拟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目标[4]。鼓励青年教师到对口企业、公司、科研单位兼职,选派中青年教师定期到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锻炼,强化专业技能,逐步成为“双师型”教师。对“双师型”教师在政策上要给予一定的倾斜。

2.深化校企合作加强在职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学校与企事业单位密切联系,企事业单位为学校培养“双师型”教师提供实践的平台。有计划地组织专业教师到企业、科研单位进行专业实践,加强工程实践锻炼。通过专业实践了解相应专业生产、技术、工艺、设备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在教学中及时补充反映生产现场的新技术、新工艺。专业教师每两年要有至少两个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坚持新任教师深入企业社会一线顶岗实践。鼓励教师面向企业,面向生产,直接参与技术开发、技术转化与技术改造,通过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开发产品,转化科研成果,使教师得到进一步的锻炼和提高。学校要充分利用企业的物质资源和智力资源,把企业的设施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充分利用起来,一方面作为专业教学的环境条件,另一方面作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的重要基地。组织教师开发或改造学校实验实习设备,提高实训设施利用率和效益,提高其科技含量和档次。

3.聘请高素质的专业人员作为兼职专业教师。从行业企业聘任一些技术骨干和在生产工作第一线直接从事专门化技能劳动的能工巧匠,到高职院校担任实习实训指导工作的兼职教师,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在不影响企业生产和工作的情况下让他们利用业余时间来学校授课。积极引进专业基础扎实、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操作技能,具备教师基本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以优化教师队伍整体结构,加大实践教学教师的比重,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兼职教师有丰富实践经验或操作技能,熟习本地区、本行业情况,可以给学校带来生产、科研第一线的新技术、新工艺及社会对从业人员素质的新要求,使教学工作能够紧跟时展的步伐,培养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性人才。另外,高校要安排兼职教师与青年教师结对子,通过相互间的交流,提高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

五、结语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打造品牌专业,办大、办活、办强学校,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通过体制机制的完善,深化校企合作,建立长效机制才能实现高等职业教育教师“双师素质”的目标,从而达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职业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拜五四.论高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J].学术论坛,2005,(2):194-196.

[2]王伟.关于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J].辽宁高职学报,2005,(5):127.

[3]王秀娟.示范性高职院校“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内涵及建设途径的探究[J].职业技术,2009,(4).

第6篇:高等教育的性质范文

关键词:德国高等职业教育;运行机制

中图分类号:G5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在数量和规模上是跨越性的,如何协调好发展的数量与质量的关系,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技术人才的需求,是当前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德国作为已经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社会市场经济”制度的代表国家,有着可供借鉴的职业教育体系和职业教育模式。

一、以企业为主导的市场运行机制

1、以培育企业人力资源为导向的动力机制。在德国,企业有自觉参与和支持职教的理念,德国企业界有个共识――“职业教育是对未来的投资”,因为企业是经济的主体,一个经济体最为宝贵的资源是人力资源,因为“只有好的员工,才会有好的产品”。德国企业不把培训任务完全交给学校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一方面学校不可能配备与当前正在使用的完全相同的设备、设施;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面对面直接考核本企业未来员工各方面的表现,这对保障企业员工的高素质十分必要。

2、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合作教育机制。在德国,企业在职业培训中起着主导作用,学校的理论教学与企业的技能培训是合理渗透的。根据相关法令,培训企业始终对培训负有完全的法律责任,因而可以根据劳动力市场对劳动者能力素质的要求、企业对劳动者专业知识和生产技能的要求自行选择培训内容和方式,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也正是由于企业在职业培训中起主导作用,职业教育所需要的培训岗位、场所、设备、师资、资金等办学条件、甚至学生的就业问题等都能妥善解决。

二、以“双元制”为特征的职业教育运行机制、

德国的职业教育的发展首先是得益于“双元制”这种有效的运作机制,“‘双元制’是一种制度,是国家立法、校企合作、企业为主的一种办学制度”。

1、“学徒/学生”双重身份。根据1968年《德国高等专科教育的发展协定》,明确职业学院是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承担培养技术型、应用型的高级“桥梁式”职业人才。学员在职业学院的学习是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在高等教育阶段的延伸。为保证职业学院的学员质量,学院主要接受来自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或少量具备高中学历文凭且接受过企业实践的毕业生;同时,学员还必须与提供培训岗位的企业或社会事业机构签订培训合同。由于企业培训合同有限,一旦签订合同,学员就可享有企业津贴,并在毕业后有机会成为企业的正式员工。

2、“师傅/教师”双重身份。由于职业学院极强的实践性、应用性的教学特征,其对理论和实践的教学人员具有很高的要求。德国职业教育实训实习教学的指导老师有明确的资格要求,专职教师必须获得博士学位,且要求在企业至少5年的专业实践经历。兼职教师主要来自于专科学校、大学和职业实践领域,他们需要掌握最新的技术和工艺,熟悉企业生产过程和管理过程,保证职业学院的教学内容紧紧跟上科学技术和企业生产发展的步伐。德国有很多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专门负责师资培训的学校(俗称“师傅学校”),它为德国的工业、手工业和其他行业培养了大批高素质、能力强的人才,而且是实训实习教学指导老师(含兼职)的主要来源,这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职业技术教育实训实习教学的质量。

三、以“社会市场经济”制度为基础的国家宏观调控机制

1、行之有效的宏观调控机制。国家宏观调控机制,是社会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它指的是国家利用各种经济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积极干预的各种制度的整体。在德国职业教育体系中,联邦政府的具体行为主要体现在:把职业教育作为经济发展、积极就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每位职业者或准备就业人员提供就业本领和选择工作机会是政府的职能。政府不仅按各校在校学生规模拨放教育经费,还利用税收减免政策鼓励企业接受学生实训实习等。为了调动企业在职业教育中承担主要责任的积极性,联邦政府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照顾,如规定企业的职教费用可计入生产成本,可减免税收。此外,国家还拨专款,与州政府和工商联合会等部门联合,设立“跨企业培训中心”,支持中小企业和特殊行业的职业培训。

2、发达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按德国基本法的规定,福利制是为德国社会结构所建立的四大原则之一。“追求利润当然是市场经济的动力,但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目的却是为社会公众造福”。职业教育是德国社会促进就业,保障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德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德国社会构筑了一张劳动就业的安全网,职业教育制度也是这张网上的一个环节。德国政府始终坚持发展职业教育,强调“双元制”职业教育是为大多数青年人夯实持续就业能力的一个基础平台,以确保青年人具备终身职业学习能力,促进其职业发展及个性发展。

3、目标明确的国家立法机制。德国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管理、监督、组织实施,主要采用立法的形式来保

证。“他们坚持依法治教,颁布了许多职教法规,形成了一套内容丰富、互相衔接、便于操作的法律体系,有力地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法律、法规制度的完善是对规范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的根本保障,市场经济决不应该是无序的经济。规范德国职业教育基本的法律有三个,即《职业教育法》、《职业教育促进法》和《手工业秩序法》,以法律形式完善了职业教育的管理和运行,促进了职业教育有序地发展。如对18周岁以下已完成普通义务教育而未进入普通高级中学就学的青年实行义务职业教育,原则上不允许一个年轻人不经过正规的职业培训就开始职业生涯。

四、以行业协会为“桥梁”的良性互动机制

1、职业教育和培训政策的宏观决策者。在德国,凡在某一区域的企业、商会、个体经营者或工商企业界的法人单位,都必须参加本地区相应的行业协会。德国《职业教育法》明确规定:每个行业协会都应设立一个职业教育委员会,作为专业决策机构。组建职教机构的每个职教委员会由雇主、雇员、职业学校教师代表组成,受理行会有关职业教育方面的事宜。

2、职业教育和培训质量的监督和评价者。德国有480个地方行业协会,其所属的职业培训委员会享有对培训的监督权。它的职能包括:对提供学徒培训企业的资格认定、通过培训顾问对所有提供培训的企业的培训质量进行监控、对培训质量不合格的企业进行惩罚。行业协会对本行业人员的素质需求情况最好的判断者,行业协会教育委员会对职业学校教学中的问题,及时向政府教育部门反映,并进行相应调整的交涉。由行业的同业公会所建立考试委员会,举行同一职业的全国统一考试。联邦政府通过颁布《职业培训条例》,规定每一职业考试的最低考核标准。学生完成职业教育后,要接受全国统一的结业考试,考题由考试委员会共同审批通过,而考试的执行单位是同业公会,由其统一向通过考试的学生颁发合格证书。

3、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咨询和指导者。行业协会处于政府和企业之间,他们必须密切关注经济结构调整和培训岗位的变化,密切关注培训质量并及时调整行业教育政策。为使职业教育的改革方向、目标、任务、措施等有可靠的科学依据,由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牵头,吸收2,000个德国代表性企业,建立职业资格早期识别系统。对劳动力市场动向加以观察,对职业资格的产生、发展、消亡进行分析,进而为制定政策、构建职业结构,实施职业能力开发、创新科学研究提供有力保障,从而对职业市场需求进行早期,以达到迅速应对职业市场变化、开发培训方案、实施调整专业结构的目的。

五、结论

综上所述,在高等职业教育运行过程中有以下四个基本要素:企业、职业学院、政府和中介组织,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方式影响着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中各构成要素之间的结构及其功能的发挥。

1、企业要素。这是产学合作中的核心要素,它是一切职业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无论何种职业教育,离开了企业与行业的需求,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2、职业学院。这是实现产学合作教育的必备条件,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非常贴近市场的人才培养模式,它必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及时调整,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职业技术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

3、政府部门。该要素为建立公平有序的人才市场、为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提供必不可少的政策和法规,以保障各方的权益不受侵害。

4、中介组织。它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催化要素,通过它来构建高等职业教育的信息平台,为政府提供政策建议和咨询,向企业和学校传递有益的讯息,促进社会各类资源的合理配置。

(作者单位: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主要参考文献:

[1]K.Happold,R.Stripf.Bildung und Bildung von Humankapital.

第7篇:高等教育的性质范文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全球化

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

我国的高等职业院校源起于20世纪末的非师范、非医学、非公安类的专科层次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高等教育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截至2008年,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已经达到1168所,占普通高校的60%,有880万的在校生,700多种专业,涵盖一、二、三产业和新兴产业。

高等职业教育的特征可以总结为从中学毕业后的早期阶段开始的重视实验、实习、实际技能的实践性技术教育。教学采用一般科目和专业科目以楔形组合,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平衡配置的方式。五年一贯制的高等职业教育,支撑着我国生产制造产业发展的底盘。作为培养技术人才的高等专业教育,可以说达到了最初设置的目的,满足了社会的要求,得到业界高度的评价。

二、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的新形势

随着20世纪末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口老龄化社会的来临,以及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以信息化、环境问题为首的各种各样的社会变动日益显著,而与之相伴的社会结构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对于由社会结构变化带来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凭借以前的意识及价值观是无法准确应对的。

1.环境问题

20世纪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丰富的物质资源,但是增长至上型主义和大量消费也带来了自然被破坏以及资源枯竭等问题。人类的社会活动产生的废弃物超越自然处理所承受的范围,过度消耗自然资源等引起了地球环境或者说生活环境的恶化。因此,21世纪在提高对环境问题的认识的同时,还必须认真地思考和环境相协调的社会经济体系的构建。

2.老龄化社会

目前,中国也已经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随着人口老化,企业中老人的比例会越来越高,年轻人的上升空间缩小,其创新和创业活力受到制约会显著下降。因此,现有社会体系的变革以及适合老龄化社会的社会体系的建立就不得不提上日程。

3.全球化进程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经济全球化使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深化,步伐加大。中国可以利用这个契机,遵循立足现实与着眼未来的有机统一,主动协调好世界范围产业结构调整和国内产业升级的关系。既要继续引进发达国家技术先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增加国内就业,扩大出口,完成工业化进程;又要利用经济全球化提供的机会,加大对发达国家先进技术的引进和学习,发展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特别要在某些关键环节上占据优势地位,抢占未来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加速国内现代化进程。

三、高等职业教育的新课题

1.高等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

面对社会结构、产业结构以及世界大环境的变化,高等职业教育也正在变化着,而且社会和企业对于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的素质要求也在发生着改变。承担着社会以及产业界,技术者培养这一职责的高等职业院校,不能再停留在过去的满足“生产现场”的实践型技术者的培养这一层面上,而是要培养富有创造力、应用能力的创造型以及实践型的优秀人才。未来社会所需要的技术者,要能够灵活地面对不断变化的社会状况,并且具有创造性的思考能力。

因此,要发展中国的工业技术实力,对于技术者来说,要求具有崇高的使命感、国内外通用的交流能力,能够应对技术革以及能够独立解决问题。

2.富有个性的教育体系确立

在推行以“如何培养学生”为基本课题的教育改革的同时,突出每个学生丰富的个性教育体系的确立也是高等职业院校改革的一大课题。高等职业教育五年一贯制的实践型、创造型技术人员的培养目的,从早期开始就重视专业教育的特色,明确区别于大学普通本科的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还要担负起培养富有应变能力的专业型、创造型的技术人才的责任。在教学模式上,不能再遵循传统的教学方法,而是应该通过多样的教授形态、指导方法以及学生的自学自习来满足教学的要求。

未来的高等职业教育,要以培养具备适应社会结构变化的新型技术者为基本理念,通过教学改革引入多样的授课形态、指导方法来提高教学效果,并以一贯性的开发型、创造型教育的构筑为主要课题。

参考文献:

[1]刘颖涛.对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辽宁高职学报,2013(9).

第8篇:高等教育的性质范文

关键词: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一引言

高等教育对个人,对社会,对国家而言,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和作用,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国家市场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弊端暴露的越发明显,对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迫切性也不断增强。

二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义

(一)对高等教育的发展而言

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在高等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改革的成效,以及方向;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发展状况和发展方向,还会影响甚至决定着高等教育的其他发展领域。因此,对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有利于整个国家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对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对政府和高校的关系而言

受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在政府权力的下放方面存在着下放范围和限度的问题。在发展过程中,为了能够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我国近些年来一直在强调简政放权,然而对放权的把握并不是很好:放权过少,不利于调动学校的积极性;放权过多,又容易造成管理的混乱。对高校行政管理机制进行改革,有利于更好地简政放权,发挥出政府的服务职能,使双方的优势都得到充分发挥,协调融洽政府和高校之间的关系。

三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一)高校提高自主办学能力的需要

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受以前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较大,在进行行政管理时,任何事物,不论大小,都要接受统一的管理,长此以往,就会严重限制到高校办学的自主性。因为长期依赖于政府的管理,领导,甚至是学校发展方针的制定和资金的使用,高校因为由国家的指导,不用对自身的发展投入太大的精力,就会降低对学校办学质量的关注程度,以及对提高学校竞争力的努力和投入。为了提高高校的自主办学能力,使其得到更好的发展,就需要对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划清权限范围,给予学校适当的办学自。

(二)高校培养浓厚学术氛围的需要

高等教育本身就是用来为国家培养人才,进行学术研究,科学发明的地方,但是由于我国高等教育院校的行政管理体制与国家的行政管理体制存在一致性,导致我国高等院校内的官僚气息重,专家学者在进行科研,学生在学习时,总会受到这些不良气息的影响,高校内的学术氛围难以营造,或者不够浓厚,使得高校的办学目的受到扭曲。为了保证高校办学的纯洁性,为国家输送更高质量的人才,就需要对现在的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清除这些不正之风,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

(三)高校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市场经济的需求,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发生变化,高校只有具备对市场变化的适应能力,才能够得以立足和稳定发展。但是在我国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中,因为受到长期的中央集权管理模式的影响,不具备能够自主及时调整的能力。为了使高校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就要通过对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通过政府的力量,在高校不能掌控的事情上提供帮助,为我国高等教育市场化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支持。

四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行政管理工作的认识和理解不够

在很多高等院校中都存在这样的现象:虽然有人员在行政管理的位置上任职,但是职员本身就对自己所在职位的任务不了解,不知道到底应该怎么做;还有一部分行政管理人员,受的影响,存在官本位思想,高校内存在着严重的行政等级划分现象,这对于行政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是极为不利的。

(二)高校领导机制难以发挥出作用

我国的高等院校实行的是“统一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领导机制,然而在这个机制的实际执行中,并没有对各个部分进行明确的职责划分,也缺乏相应的机制对领导机制执行过程中的监督,导致领导机制的作用难以发挥出来,还容易造成对行政的盲目崇拜,破坏高校学术氛围。

(三)行政管理的组织结构复杂,权责难分明

为了使更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近些年来,我国高等学校的招生力度不断增大,招生数量增加,就需要设置相应的机构进行管理,就需要开设更多的专业容纳这些学生。于是,不必要的管理机构越来越多,高校的工作重心也逐渐从学校的发展,转移到对学校的行政管理上;学术研究减少,行政管理的数量不断增大。这就造成高校的行政管理的组织结构愈发的复杂;而且虽然行政管理人员数量越来越多,但是实际权力的划分并没有处理好,许多管理人员只是有个空职,不具备任何实际的行政权利。

(四)制度缺失,存在对行政权力的滥用

除了对行政管理的监督机制不够以外,与行政管理体制相配套的法律和规章制度的制定也不足。这样就会很难保证行政管理体制的正常运行,以及行政管理人员责任和义务的履行。因为这些制度的缺失,使得行政管理人员肆意行使自己的权利,为自己谋取利益,严重影响了行政管理体制和制度的权威。

五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

(一)借助宏观调控推动高校自主办学

国家在这方面也做出了许多大胆的尝试,比如政府批准企业能够和高校一起联合办学;政府还扩大了高校自主办学的权利等。虽然高校的自主性和能力在不断地得到开发和使用,但是有很多事情是学校控制不好的,就需要政府进行辅助帮忙。学校和政府之间要不断地协调和磨合,逐渐明确各自的职权范围,明确政府和高等院校之间的关系、政务和校务的关系,借助政府宏观调控的力量,推动高校自主办学能力的提高。

(二)破除不正之风,营造浓厚学术氛围

只有淡化高校内部的官僚之风,增强对学术的重视程度和投入程度,才能够促使学者投身于学术的研究和人才的培养之中,实现高校的目的和任务。1、需要改变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理念,认清自己所在职位的职务究竟是什么,自己需要做什么工作,理解高等教育的宗旨和目的是什么,而不是浑浑噩噩,以为自己在行政管理的位置,就可以依靠这个职位随便行事,为自己谋取利益,避免对高校内学者和工作人员的不以引导;2、除此之外,要有相对应的法律和制度规范,对领导机制,以及行政管理体制的实行,行政管理人员的管理工作进行监督,以保证行政管理工作的正常执行,避免行政管理工作中对权力的滥用,不仅会影响到学校的管理,还会造成对学者的误导,养成对行政权力的向往,不利于良好学术氛围的培养;3、最重要就是提高对学术的投入力度和重视程度,把学术权力放在中心的位置,引导资深的学者参与学校的行政管理,实现重视学术的良性循环。

(三)配套相关制度,推动管理体制改革

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只有放在良好的社会环境下才能够正常的进行,并取得成果,如果没有良好的改革环境,就会使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难度加大,改革受阻。因此,首先必须要做到国家法律法规的大力支持,从国家的角度为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提供支持,在国家的范围内为改革提供保障;除此之外,在高校内部,也要根据国家的要求,结合本院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的行政管理体制,以及与之配套的监督机制,奖惩机制和检查机制,实现高校内部规定与国家的法律制度的一致。

六结语

国家提供法律法规的支持,政府提供宏观调控进行辅助,高校内部也要主动进行改革,重视学术建设,完善行政管理工作。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推动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提高我国高等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李思林.对国内外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分析与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5(3):73-76.

[2]安琪.浅谈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趋势[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4(8):121.

[3]刘婧.探析我国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J].高考:综合版,2015(5):86.

第9篇:高等教育的性质范文

1.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意义

1.1推动职业教育价值回归

高等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的发 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高等职业教育的对象是人、是学生,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往往会追求职业的工具性。但是切忌过度追求职业技术性,而是应该全面注重高等职业教育的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其中就包括教育最本质的需求,对人的本性教育。在现代社会的高等教育中往往缺乏少了对学生主体性的教育,学生仅仅只是被当做职业知识、职业技能的接收器。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结构中最为重要的类型也需要遵循教育的内在规律,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职业素养、职业道德等一系列学习能力的培养。但是不可置否的是,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社会生产生活之间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之而已教育的改革不单单要遵循教育的内在本质规律,同时还要兼顾社会生产生活的相关联系。基于高等职业院校培养“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的重点应该落实到职业教育质量的改善方面,将培养职业人作为提升教育质量的根本途径,兼顾工具性与非工具性的教育,以培养出拥有职业教育、职业素养、职业道德等多种综合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以便使得高等职业教育的供给可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

1.2优化职业人才供给结构

职业教育肩负着向社会各个领域、各个行业输送高素质、综合型人才的重要责任。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状态将会直接影响到社会的人才的供给结构以及供给质量。而高职教育供给侧改革作为经济社会改革,人才发展创新的基础内容之一的重要职责就是保证职业教育提供人才与社会市场人才的需求相匹配。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长期存在“技工荒”的问题,尤其是制造行业较为发达的东部区域,对于人才的需求十分强烈。然而从当前劳动力的供给来看,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十分普遍,人才资源形成了巨大的浪费。因此,开展高职教育供给侧改革不单单可以提升高等职业教育的供给质量,还能够优化劳动力市场人才资源的配置。总的来看,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可以深化事业技术人才供给结构对产业的灵活性,对我国产业转型有着重要的作用。

2.高等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可行性分析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了社会各个行业、各个领域改革的整体方针。如果要使得供给侧改革发挥其真正的效用就需要对其理论依据与现实依据进行研究。

2.1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的理论依据

供给侧改革最早是由西方供给学派的学者所提出,主要应用于经济淋雨的发展。在上个世纪30年代前,在西方经济学发展中供给学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在其所著的《国富论》中指出,政府要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发挥调节与引导的作用,并且同时指出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劳动力、社会资本等供给端要素十分关键]。在上个世纪3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爆发了巨大的经济危机,出现了产能过剩这一严重的经济问题。有的经济学家认为,是由于社会需求不足,才会导致自由竞争市场出现危机,并且提出政府要干预市场经济,并且通过制定政策来刺激社会需求,以缓解经济危机。直至上世纪70年代,美国再次出现了经济危机,长达十余年的高通胀以及高失业率问题十分严重。经济学家意识到国家干预经济政策失效。同时,强调供给侧管理、反对国家干预市场经济发展的供给学派再次兴起。西方供给侧学派的核心是国家所制定的经济政策需要从人力资本、城市化、科技技术、工业化程度等不同角度出发,提倡政府要放松对市场经济管制,使得市场经济可以自由发展,让市场可以获得更多的活力。相对于西方国家的供给侧改革来说,我国的共基层改革主要是针对当前结构性产能过剩、资源配置错位等问题进行优化,以扩充社会供给,改善供给结构对外部需求变化的灵活性,以便更佳的满足社会的需求。

2.2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的现实依据

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我国已经成为全球十分重要的经济结构,国内全新的生产力也在不断的发展、进步,并且θ肆ψ试吹闹识结构与水平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下,实行创新改革的推动策略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创新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技术领域的优化,而要实现技术领域的升级就需要着重培养研发先进技术的现代化人才。同时,在“中国智造”的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中,要实现创新与技术的发展不单单需要高等院校培养科研创新人才,通水还需要高等职业院校培养出更多能够服务于社会发展的一线技术型人才,将科研技术转变成为实际生产力。为了更好的适应经济发展的全新局面,则要高度关注实施高等职业教育的供给侧改革工作。全面提升实践技术技能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比例。利用高等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来实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颠覆性变革,让职业院校变得更加灵活、更有活力。

3.高等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实施内容

3.1改善高职教育布局,规划高职教育设置

高等职业教育的共基层改革最为重要就是清晰的明确社会的全新需求。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等职业教育不能够单纯的停留在“群众化”的表面,而是需要长时间的提供高质量的职业技术要求。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对高职院校提出了全新的专业需求,而高职院校则需要全面观察经济发展需求,转化教育布局,削减就业率相对较低的专业。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严格按照高等职业教育规定以及职业岗位工作要求来转变高职教育布局,剔除社会需求量较小、就业率难以提升的专业,开设就业率加高、深受市场欢迎与学生喜爱的专业,有针对的建设教学重点项目。第二,选择合适的企业开展校企合作模式,收集数据来进行产业调查,把职业教育专业融入企业生产实践中欧弄欧冠去,以便能够更加具有针对性的进行专业教学。第三,将产业需求为为高职院校布局优化的质点,对当前院校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深化院校专业与行业企业的适配度。针对服务行业等新兴产业的发展需求,提升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匹配程度,以满足社会产业化对人才的高质需求。

3.2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水平技术型人才,为经济产业提供专业技术型人才是高等业院校办学教育的根本教学任务。要培养出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就需要大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推行现代学徒制度。高等职业教育最为主要的就是培养出能够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贡献的人才,校企合作是满足企业需求以及实现学生就业的重要途径。现代学徒制度是一种基于传统学徒制度下的新型教育模式,企业与高职院校一同合作教育学生,让学生能够在企业生产的过程中同时学习,将教育融入到企业生产中去,实现校企双主体办学。第二,建设教学质量责任制度。将质量作为办学核心,进行教育质量的层次管理制度。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仔细落实每一层次,把职业教育的质量与效果切实落实到每一位教师身上,切实落实到每一位教育管理者身上。以提升教师的教育责任心,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实训教学的每个关键环节入手,全面提升职业教育质量。

3.4 建设双师型教师团队,满足高等职业教育教学需求

双师型教师就是不单单可以满足现代职业教育需求,同时还能够担任生产实践的综合型双职教师,双师型教师需要拥有熟练的教学技能、专业的实践能力、高超的职业技术等。具体来说,高等职业教育要建设双师型教师团队就需要对新入职教师进行样的入岗培训、试岗训练以及在岗磨练等三个环节的培养,以便能让新入职教师可以尽快进入到职业化教学在的状态中。这是高职教育建立双师型教育团队的重要步骤。对于已经入职的职业院校教师则要提升教师的时间技能与教学技能为最终目标,对教师开展阶段式,渐进性的培训,将企业与院校合作作为培育双师型教师的途径,从而全面提升教师的职业技能,完成职业教师团队的专业建设。同时,要关注专业教师的培训内容,有意识的融合公共课程教育,深化专业教师与公共理论课程教师的互动性,帮助公共理论课程教师能够改革理论教学模式,为技能实践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4.结束语

总的来说,高等职业教育的供给侧改革本质在于满足产业、企业的发展需求,深入高等职业教育中的问题,明确高等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意义与可行性,以理论指导实践,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的供给侧改革进程。通过改善高职教育布局,规划高职教育设置;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建设双师型教师团队,满足高等职业教育教学需求等策略能够进一步使得高等职业教育满足经济发展求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从而使得高等职业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