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文创产品的设计思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文创产品概述分析
(一)文创产品概述
文创产品,顾名思义是指文化创意产品依靠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借助于现代科技手段对文化资源、文化用品进行创造与提升,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而产出的高附加值产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物质水平的提高,民众已经从单纯地满足生活需要上升到有文化内涵、有创新意识的精神需求,需求的转变加速了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国家也出台各种政策,大力扶持文化类产业。在这种新形势下,借助外界利好政策和平台,提升文创产品的品质尤为重要,设计作为产品的外在直观化的表现,更需要将文化创意融合进去,从而吸引顾客的眼球就是文创产品的内核。
(二)从文化角度分析文创产品
1.自然文化
文创产品要深耕独特的自然文化资源,在文创规划、研发、整体包装等各个环节都要重视凸显其产品的唯一性、稀缺性,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变,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更快的进步,中华大地历史悠久、地大物博,值得深挖的自然景观、历史文化还有很多。那么现代文创产品设计就要站在中华大地的肩膀上发展,将文创产品与其结合、继承、发展和创新。
2.人文文化
文创产品要主动适应现代人群的品位,现代人崇尚高品质、年轻化和个性化,那么深入研究消费者的生活、文化和审美需求,告别单调与僵化,走向丰富与灵动,以更接地气、更深入日常生活的形象,真正使文化“活起来”。
(三)从互联网大数据和市场消费趋势分析文创产品
1.互联网大数据趋势
文创产品要积极拥抱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和线上传播平台,在保持特色的基础上,积极利用现代营销观念和手段,让文创的“朋友圈”越来越大,让特色文化借助一个个卓越产品的载体“走出去”,散发独特魅力。将文化创意赋予生命,引领生活风尚。
2.市场消费趋势
因为互联网时代的飞速发展,现代人消费的趋势已经更加偏向于在网上“逛街”与购物,从最开始国外的亚马逊平台到中国的淘宝、天猫、京东和苏宁易购等大型购物平台的崛起,再到现在的抖音、快手等短视频直播平台,大批的“网红”“主播”直播带货已经成为一种现象和风潮。不管是怎样的手段,这种现象都说明了现代人的消费习惯已经是更加依赖于互联网的连接和宣传。而根据各个宣传和购物平台的大数据分析得出现代人不管购买日常生活用品、服装、饰品、电子和电器产品时,月成交量最高的都是那些设计感更加突出并且其中的设计元素更加符合潮流发展或更加清新自然的产品。例如在淘宝商城几家店铺中,通过对比餐具的销量得出,传统的纯白色的碗、盘等销量惨淡,月销售量只有几百甚至几十单,而带有设计感、文化内涵、潮流元素的餐具则可以达到月销量过万单。显而易见,消费者对于市场中产品的选择与消费趋势,更倾向于具有设计感的商品。
二、国内外文创产品设计现状
(一)国内文创产品设计现状
1990年以来,伴随着居民收入的显著增长,旅游业也迎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旅游纪念品行业作为旅游消费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协调社会经济产业结构,促进城镇经济的发展,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保护当地区域文化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而在对旅游文创产品设计的不断探索中,发现市场中涌现出一些无名的品牌或者是小众的品牌,产品设计感不足、质量性能不过关和价格低劣等系列问题。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的现代文化创意产品行业和产品制造行业,仍长期处于高速发展初期,目前主要是由于产业发展不平衡、形态结构单一化、品牌没有自己的产业特色、经营规模严重失控等诸多突出问题,直接影响着当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水平。20世纪90年代,中国引进了文化产业,也就是1998年文化部文化产业司正式成立,标志着当今我国的文化产业由被动走向了自发自觉。近几年,国内由于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快速发展,在国家政府扶持下,逐步组建并形成了一条较为有规模的文化产业链,国务院总理2014年初主持召开的国务院第十二次常务会议,研究了文化创意与产品设计行业的深度融合问题;决定制订推动各类文化艺术创造性单位的文化艺术创意商品研发的具体措施,致力于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和国家的软实力。
1.以故宫博物院、杭州西湖系列文创产品为例
故宫博物院系列文创产品以及杭州西湖系列文创产品,都是充分体现文化且富有创新创意的产品,只有这样的产品才能打造出一个个“现象级IP”,获得市场和消费者的认可与青睐。卓越的文创产品,不仅能够成为“爆款产品”,也能成就“粉丝经济”,而且能够成为一个产业链,带动诸多上下游的相关产品,这就是文化生产力的价值所在。做大做强文化创意产业,关键在于产品设计;研究推广更多文创精品,核心需求在于“特色”二字。只有在设计上做足文章,让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碰撞出美丽的火花,文化创意产业才会开辟出转型升级的新天地,特色文化的弘扬与传承才会在市场上走出新天地。
2.以腾讯公司“英雄联盟”衍生文创产品为例
从腾讯的企业角度来看,在中国大陆上市的公司中最具有发展潜力的项目就是互联网和文化媒体两个板块;腾讯不仅将网络和娱乐板块做到国内最强,更是从旗下具有代表性且人气较高的游戏、虚拟人物当中提取元素,将其形象加入文创产品的设计中,如英雄联盟衍生产品,包括人物、道具、logo,色彩等在内的元素融入电子产品的设计中,并赋予其故事性,这也正是当前的文创产业发展的现状。
(二)国外文创产品设计现状
西方国家自20世纪四五十年代就已经开始发展传统的文化和教育产业,其中比较早期的国家主要是英国,发展最好的国家之一是美国。在许多西方发达国家,文化和旅游产业都已经发展成了一个支柱产业。比如英国的传统文化产业可以说是在世界上是仅次于金融行业的第二大产业,也可以说是世界第二大进出口的文化产业国家。整体而言,西方国家的文化创意产业相较于我国而言发展起步较早,比较成熟,并且已经形成了极具地域特点和独具风格的品牌化效应。
1.以法国路易威登为例
目前,全球的大多数消费者都非常喜爱法国LV品牌商品、香水以及红酒,究其原因,主要是其不仅能够充分体现法国的传统与文化,而且能同时满足现代消费者的心理需求。1896年,路易•威登的儿子乔治用父亲姓名中的简写L及V配合花朵图案,设计出到今天仍蜚声国际的交织字母印上粗帆布(MonogramCanvas)的样式。从设计最初到2013年,印有“LV”标志这一独特图案的交织字母帆布包,伴随着丰富的传奇色彩和典雅的设计而成为时尚经典。
2.以日本的动漫产业衍生产品为例
日本的动漫产业是日本设计师很大一部分文创产品的原型和灵感来源,如近几年兴起的“熊本熊”形象系列及《鬼灭之刃》漫画形象系列,而这些元素系列就应用在了生活用品及旅游商品当中,这些系列商品已在世界上成为炙手可热的商品,并且价钱被一度炒到不可思议的地步。在对日本的文化元素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之后,带来的直接效果便是了解到了整个日本的意识形态是对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视和创新。2018年,日本文化产品行业的从事人员就已经达到了超过350万,位居世界第一。
三、文创产品设计法
上述国内外案例从不同程度上运用了一些设计方法,创新是设计的本质也是终极目标。那么如何运用设计法进行创新就是设计中最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头脑风暴法
头脑风暴法是一种让灵感思如泉涌的方法。它的基本思路是通过组织不同领域但思维活跃的人,来向其提出设计的主题并鼓励其提出客观的想法或思路且规定只允许补充别人的想法而不可否定或批判,立志于构成新思想的联合。往往通过这种方法得来的信息是最原始的信息和灵感,而将这些纷乱的信息通过设计师有效地整合重组,再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进行分析筛选后,最终得到更多的创新设计思想。
(二)实质分析法
实质分析法是设想方案的本质进行推展、扩散研究的一种方法。例如:现要设计一种盛调料的工具,首先不查找和参照已有的盛装容器和使用方法,暂时抛开“调料”的问题,从动词“装”“倒”的概念出发、进行实质性地分析、同时列出“装”“倒”的多种方法,如瓶装、罐装、袋装、盘装等等,然后再将以上的方法具体到装调料的问题,从而受到启发。
(三)逆向思维法
逆向思维法是“从反面设想的思维方法”。这种方法要求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通过反向的思考来打开思路。任何的人类思想都存在正反两种形式。一般来说,正向思维是人们习惯性地思考、思维模式。而逆向思维则是与惯性思维相反的一种思维方式。例如广告的宣传,正向思维通常是宣传产品的优点和亮点,那么通过逆向思维法来思考的话,如某乳制品广告就宣传:产品某种微量元素的处理不够完美等,因此对这批产品停止发售。这样的思维方式和宣传方式就会使消费者更加容易产生信赖感。再比如说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惯性思维是“人走,路不走”,所以人们通过这种思维发明了自行车、汽车等交通工具,可通过逆向思维的方式来思考,“路动,人不动”,这样就发明设计了传送带和自动扶梯。
(四)仿生设计法
仿生设计法是大自然给予人们的一种创新设计的方法,神奇的大自然创造了许多鬼斧神工的东西,启发人们发明了许多的产品,如仿照鸟类羽翼发明的飞机机翼,仿照鲸鱼外形发明的潜水艇形态,还有仿照瓢虫外形设计的甲壳虫汽车等。仿生设计法并不是单纯地对生物外形的模仿,而是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是要对自然界的动植物的形状、结构、功能和肌理进行研究,从中得到启发从而产生创造力并形成新的产品。
四、基于紫荆花元素的现代文创产品设计
文创产品的设计创意及设计手法有多种方式,以人物、动物、植物、图腾和传说故事等都可作为创意元素,以植物中的紫荆花元素为例,可以从其“寓意”及“形态”入手,采取紫荆花元素与视觉符号结合的设计策略,总结一种抒发紫荆花的人文情怀、产品功能或地域特色等为主要内容的紫荆花纪念品设计。
(一)将紫荆花元素的寓意和形态结合现代文创产品法进行创新设计
1.取其意
紫荆花花瓣分为5瓣,可寓意家庭兴旺和多子多福,而花叶叶端分为两瓣,而叶柄又合并在一起,寓意家庭和睦、幸福、团员、美满。其中美好的寓意也将成为在设计过程中的创意点。
2.取其型
紫荆花花型与大部分的花型不同,一般的花朵形态多为对称分布,而紫荆花分五瓣且花瓣并不完全对称且边缘呈现一种优美的曲线,现代人对产品的审美与多年前的不同,更喜欢简单、明了且不失美感的设计,因此紫荆花的花型就有了充分的故事性和可塑性。
(二)利用现代文创产品设计法对紫荆花元素进行创新设计
结合国内外成功案例,对紫荆花寓意和形态的分析中可以得知,这种融合不仅具有可行性并且是一种具有创新性的思路。通过前人对紫荆花的解读,为人们结合现代的思维进行整合和思考提供了基础。
1.利用实质分析法结合紫荆花元素进行创新设计
如利用实质分析法对紫荆花元素进行设计创新设计的调料罐。调料罐的实质就是盛装与倾倒,从功能性入手设计出契合“盛”与“倒”的器型,在进行产品形态设计时,将紫荆花花叶分为两瓣,但底部却连接在一起,将其与调料罐的设计加以融合,就产生以紫荆花花叶为基础并进行变形美化等创新设计处理,从而设计出集“装”“倒”、紫荆花花叶和调料容器结合的容器外形构造,实现以实质分析法对紫荆花元素文创产品的创新设计。
2.利用仿生设计法结合紫荆花元素进行创新设计
如利用仿生设计法对紫荆花元素进行创新设计的餐具套装。紫荆花的自然形态呈现一种渐变的紫红色或纯白的色彩,花型分为5瓣,结合其原有的色彩和形态,创新设计餐具的外观形态,仿生设计法在餐具中的运用,能呈现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使餐具并不单纯地具有功能性,而是更具有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
五、结语
在产品设计的过程中,首先,要充分认识和了解当前的市场需求,对产品做一个合理的定位,以此来分析其市场需求;然后,要更加充分研究产品设计的基本内涵和其特点;最后,从产品设计的方法上,充分考虑文化和设计方法融合后的优势和特点以及市场前景,提出完整的设计方案。文创产品的设计并非单纯体现功能价值,更应包含特定的情感价值及审美价值。
参考文献:
[1]巴典曲查.文创产品:“特色”是核心需求[N].日报(汉),2021-03-01(005).
[2]郭万超.当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和问题[EB/OL].
[3]胡子骄.中国元素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J].科技与创新,2018,(05):155-156.
关键词:产品语义学;文创产品;包装风格;包装设计
产品语义学主要讨论的是如何将产品形态、其在日常生活情境中象征的特征融入到包装设计的一种设计方法,其突破了传统人机工程学中对于人体生理机能方面的考虑,将设计因素有效的深入到了人类的精神中,实现了对人机工程学范畴的有效拓展。因此,在社会不断进步的全新背景下,为了保证文创产品包装能够满足人们在精神方面的实际需求,真正体现出产品的文化内涵,当前需要将语义学有效的融入到文创包装设计中。以此保证能够跟随时展的潮流,体现出特定时代背景下语义学的价值,为更加有效的提升文创产品包装设计价值提供一定支持。
1产品语义学概述
1.1产品语义学概念
产品语义学是在20世纪90年代左右艺术设计行业中流行的一种设计思想,经过专业设计师的大力推动,在90年代中期成为了遍布世界的一种全新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为带来更加活泼的设计灵感,对于当代文创产品设计、设计教学的发展,产生了非常重要的意义[1]。从本质上分析,其主要是一种对设计定位进行分类定位进行研究的学科。产品语义学是设计师将这些定位分析进行研究和构想运用到产品设计中,进而形成了产品设计的定位。广义上一般将产品语义学定义为:产品的语义能够反映出社会、心理、文化之间一种连贯性,产品是人、物体、环境之间的一个连接者。通过产品语义能够构定位出一个准确的设计环境,远远超过了纯粹主观意识的凭空想象设计。
1.2文创产品包装设计中的语义学概念
针对文创产品的包装来说,其主要作用是能够为消费者的使用提供便利,因此包装设计必须要满足消费者的实际需求。文创产品包装设计中的产品语义学,在于语义学具备的传达性和定位性特点,通过传达将包装设计和消费者联系在一起,以此保证文创包装设计定位准确,设计能够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真正被人们理解和接受。如针对儿童群体的文创产品包装设计,设计者一般需要从外观、颜色、体积等多个方面尽量周全的开展设计工作,这主要是由于对于儿童来说,小型产品搭配变化多端的造型,更能够吸引其注意。
2产品语义学对文创产品包装设计产生的影响
2.1文创包装设计产业实现了积极的发展
在人们物质文明不断满足的情况下,人们对于精神文明的要求也在日渐增长,以往单一的产品包装,无法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在经济、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之下,文创包装设计产业实现了积极的发展,获得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其与其他的设计学科,属于需要不断发展的阶段,容易受到多种多样因素的限制。通过对语义学进行定位分析和研究,通过大量实验研究发现语义学属于精神的范围,而文创产品中的"文创",有着打破传统文化和标新立异的概念,因此在文创产品设计中融入对应的语义学概念,是通过时代语言改变已有文化、产品束缚,设计出具备一定附加价值精良产品的重要途径,也是真正满足人们实际精神需求的一个有效途径。
2.2文创包装设计整体上处于探索的阶段
由于文创产品在我国的起步比较晚,并且在文创包装设计上没有明确的设计规范、产品设计定位,主要是以投资方的意见为主开展设计调研。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文创展品设计与发展脉络不清晰,朝着过度商业化的方向不断发展,在市场定位上逐渐偏离设计本位[2]。同时,一些不良设计现象在市场中的出现,加上文化创意产品在种类上比较多,造成了文创产品包装设计的文化内涵、设计针对性较差。造成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主要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一,设计体现出了一定的盲目性特点,在包装设计上体现出的盲目性特点,主要是由于包装设计并没有形成良好的设计流程,设计活动在整体上处于探索的阶段。这就造成一些设计师在实际设计工作中表现出盲目跟从、盲目模仿等特点,无法体现出文创设计的特点。二,设计朝着同质化方向发展,产品包装设计上体现出的同质化现象,是当前设计市场中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尤其是在文创产品的包装设计中更加严重。这主要是由于早期我国的文创产品并没有细分出对应的设计科目,包装设计仅仅局限在形状、贴标等方面,造成包装设计出现了同质化发展的趋势。最明显的一种表现,就是在旅游类的文创产品包装设计中,一般都是将各个地区的著名景点作为主要包装内容,在造型和风格定义上基本上雷同,没有真正突出区域性风景名胜的产品语义,当地的历史文化内涵定位肤浅。在这种情况下,非常容易造成人们出现审美疲劳,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对文创产品的消费兴趣。
3基于产品语义学的文创产品包装设计对策
3.1建立正确主题认知,准确表达包装风格语义
文创产品由于其自身具备的特殊属性,在包装设计初始阶段就需要明确包装设计的第一点就是吸引力。因此,首先,针对文创产品的包装设计来说,需要在准确理解语义学内涵、不违背包装功能的基础上,体现出一定的经济性、实用性和是时代性特点。同时,由于文创产品一般可以分为旅游纪念品、重大节庆和会展、娱乐文化衍生品、企业品牌衍生品等,在实际的设计中需要给予整体定位,有效呈现出产品包装具备的艺术性、民族性和地域性特点。只有正确的将这些设计理念应用在文化产品包装的设计中,才能够真正保证文创产品的包装实用性,真正体现出应有的作用,满足人们在包装方面的精神需求。其次,针对文创产品的包装设计工作来说,设计师在开始设计调研过程中,需要寻找对应实现整体设计定位想要呈现出的产品语义意向图,进行确定,其中包括功能语义、美学语义、感官语义、形象语义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这就要求设计师需要通过前期市场调研和分类,实现对产品语义的理解、总结和确定,并且在此基础上找到创新设计的关键点,结合当前流行的视觉语言开展包装设计工作。同时,在实际的市场调研工作中,需要在保证设计师实现对设计主题正确认知和明确的基础上,有计划、有目标、按照一定设计方法开展设计工作,并且通过有效的数据分析,获得预期的设计效果。此外,在设计调研的开始阶段,需要先确定好对应的目的、方法,最后形成具备一定价值的调研报告。这样不仅能够实现对受众群体、包装设计文化内涵进行确定,同时也可以按照实际的设计结果,对包装设计的整体风格、产品包装功能语义进行确定,为更加有效的开展产品包装设计提供一定支持。
3.2准确提取设计元素,分析产品功能语义
针对文创产品的包装设计来说,准确对设计元素进行提取,需要建立在设计定位的基础上,是一项相对比较复杂的设计活动,需要与多方因素结合在一起进行考虑,并且最终设计效果图和三维建模文件需要与项目发起者、主设计师、消费者三方综合需求相符合。因此,首先,设计的初期阶段,设计师需要与设计活动发起者共同开展设计沟通,保证能够最大限度的对设计要求和方案进行明确,同时需要提出专业化的设计意见[3],形成完整、全面的设计思路,为后续设计工作更加有序的开展提供支持。其次,按照市场调研后的结果,可以将设计分为定位需求、设计展示两个方面,前者是从物质文明、精神文化两个方面入手,主要体现了地域性文化、现代主流设计效果等。通过对这些文化进行分析和总结,找到原始文化体现出的文化密码,分析消费人群的真正需要,对设计风格、包装风格进行功能语义的定义,并且以此作为依据,通过设计思维的发散,精准提炼出文化元素符号实施趣味性、差异化、精致感、稳定性的改良,将全新的文化语义赋予到设计中,使其能够满足当下人们的审美标准,成为文创产品的一个重要结点。最后,针对设计元素的应用来说,需要建立在文化语义分析基础上,通过筛选后将智能化、人性化、科学化、绿色低碳化融入到其中,保证包装设计与时代精神相符合。同时在实际的包装设计中,需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将产品的差异性凸显出来,改变产品包装设计中现出的同质化情况,保证设计出的产品包装能够在保证功能性的基础上,尽量美观和大方,整体的设计风格和产品风格保持一致,具备一定的系列感,并且需要融入一定的环保理念。通过这种方式开展文创产品的包装设计,不仅能够体现出产品的设计理念,同时也可以实现与文化语义的有效融合,真正设计出具备一定特色的产品包装。
3.3重视包装细节功能,体现不同造型语义
文创产品包装作为一种物质产品,其需要通过一些材质、新颖的内容,将自身具备的特殊性体现出来,以此保证能够构建出属于自身的媒介,充分吸引使用者的兴趣,提升使用者的审美情趣。首先,由于文创产品包装设计造型一般需要通过包装图形、形状和色彩之间的关系,创建出一种适合的氛围,激发出使用者的心理认同,为使用者带来一定的亲切感和使用舒适感[4]。同时,不同的包装设计、图形和形状语言,都能够带来不同的感受,如方形包装设计可能会为消费者创造出一种严肃的感受,而不规则、色彩丰富的包装,可能会为消费者带来活泼的感受。因此,在实际的设计中,需要通过对包装设计造型语义的研究,将产品具备的不同功能、语义体现出来,起到一定的暗示作用,保证能够凸显出商品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为人们带来不同的心理感受。其次,当前在包装设计中有必要加入一些创造性的元素,保证消费者能够在实际消费中,享受或者使用产品过程中,能够通过包装体验到不同的乐趣,可以通过在体现造型语义的过程中,通过设计出独特的包装造型形态,展示出产品的独特特征。将包装使用方法暗示给人们,如可以在包装细节上体现出如何开启产品包装、如何按压、弯曲等,当前这种方式已经被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的包装设计中,并且获得了人们的一致欢迎和认可。通过结合这种具备一定特色的造型语义,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帮助消费者如何使用包装,同时也可以提升消费者的兴趣,促进文创产品的积极发展。
结语
产品语义学在文创产品包装设计中的有效融入,为包装设计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实现了对包装设计方法、理论的有效丰富和扩展。因此,在实际的包装设计中,需要通过正确认知主题、准确提取元素、设计细节功能等,实现产品语义与产品包装的有效融合。以此保证能够更加有效的开展文创产品包装设计工作,为文创产业实现更好的发展提供一定支持。
参考文献
[1]陈鹏.基于产品语义学的文创产品包装设计研究[J].轻纺工业与技术,2020(11):128-129.
[2]倪仁杰.工业产品造型设计中的创新元素运用与品牌研究[J].品牌研究.2019(11):94-95.
[3]乔宇.基于设计符号语义学下的《红楼梦》文创设计应用[J].曹雪芹研究,2020(03):134-143.
〔关键词〕文化创意 南京城墙 文创产品
“文创”指的是文化创意产业,它和一个城市的软实力密切相关。笔者感到,首先文创不只是一个产业概念。狭隘地说,它是一个品牌,能够增加文化附加值。再高一层来说,它是一种产业升级,达到城市创意、城市文明、市民文明的提升。因此,文创的价值不只是一个产业,而是一种发展策略。
文创产业发展最难的部分是如何实现自下而上的全民参与。一个城市,盖几座高大上的标志性建筑,那只是少数人享受,城市的文创氛围是出不来的。千千万万的市民如何参与?如何让文创的理念落实在普通消费者身上?如何提升市民的审美水平?如何让城市的消费者接受本土民族品牌?这其实是最难的。
文创在大城市、小城市、农村各地都一样,一定要有一个起点,而这个起点绝对是从年轻人开始的,必须要搭建低门槛、高效益的文创平台。今天,文创已经无所不在,因为文创的起点非常低,就是创意市集和街头艺人。
南京这座南北文化交融、古老与现代并存的城市赋予了文创设计师们独特的设计视角与兼容并蓄的设计风格。她们能够在纷杂的世界中独善其身,并保持好奇又单纯的童心,是件很难得的事情。都说,设计师讲究设计灵感,她们眼中的灵感,20%来自于天生的敏感与悟性,80%来自于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可是,很多人很难把生活和工作完全分开,工作是生活的重要部分,旅行、看电影、听音乐、陪孩子,也是生活的重要部分,不管哪个,都是在不断修正自我,不断收获。旅行、逛街、看展、参观博物馆等等,在此过程中,看产品和陈列、看装修装饰、看色彩搭配、看材质工艺、看版面布局等等,只要是美的事物,总能吸引设计师对其一探究竟。设计是相通的,时间长了,平时关注与积累的元素和表现手法会自然地融汇贯通到文创的设计中去。
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定都南京,建立统一的大明王朝,南京进入影响中国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明代南京以其龙蟠虎踞的自然形貌、山水城林的秀丽风光、群英荟萃的社会环境屹立于神州大地,其城市建设也成为世界都城的典范。
举世瞩目的明代城垣体系,于1366年到1386年,历时21年建成,以“高坚甲天下”而“称世界雄城之冠”,是世界第一大城垣,建造之时不遵循古代都城取方形或者矩形的旧制,而是“因天时就地利”,依山傍水而建,设计思想独特、建造工艺精湛、规模恢弘雄壮,在钟灵毓秀的南京山水之间,蜿蜒盘桓达35.3公里,外廓城周长更是超过60公里,其营建思想既有创新又有继承,在中国都城建造史上标新领异,独具魅力。
南京明城墙,据初步估算共耗费了数亿块城砖。城砖一般长40厘米,宽20厘米,厚10厘米。其材质土性丰富,铭文形式多样,是南京明城墙的一大特点,也是南京明城墙历史文化遗产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确保城砖烧造质量,明朝政府在城砖上采用严酷的“责任制”,保证了南京明城墙建造过程中的高质量。以南京天地为展厅,与南京山水城林融为一体的南京明城砖铭文,为后人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化信息和十分珍贵的历史资料。
南京城墙在文化创意产品方面应该说是一个“老字号”, 从1997年成立南京市明城垣史博物馆开始,就一直立足南京文化,躬耕于本土文创产业。其中,由104张单票、26幅画面组成的《南京古城墙》门票被列为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后来经过学习,看见在许多文化创意产品商店里,有很多实用性、趣味性很强的创意产品。学习以后,我们一方面坚持历史性、知识性路线,另一方面也对文创产品进行了一番探索。近三年来,在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南京城墙积极用各种方式方法和众多机构开展合作,设计创作了三百余种富余城墙特色的文创产品,将文化遗存与当代人的生活、审美、需求对接起来,让游客把城墙文明带回家。
2016年,“南京文创展”在六朝博物馆举办,南京城墙的一大波融合了城市文化、城墙历史的文创产品悉数登场,其中很多还处于研发阶段,实属第一次与公众见面。文创产品是景区的形象浓缩和宣传载体。南京城墙现已完成了三百余件文创产品的设计,其中,城墙明信片、聚宝盆、金陵扇等已投入生产,得到游客一致好评。
一、文创产品既有观赏性,又具实用性
南京城墙“龙吐水”茶具:提取了南京城墙和城门元素,结合南京城的山水城林特色,并根据南京雨季城墙“龙吐水”现象设计出此款茶具。此设计由三部分组成:代表城楼的茶壶、代表城墙的茶海和代表南京“山水城林”特色的四个茶杯。(图1)
南京城墙蜡烛杯:将玄武门、中华门等的仿真模型放在长方形蜡烛杯里,点燃时就仿佛一轮金日映照古老城墙。
“五福临门”南京城墙手工皂:蓝色、橙色、粉色、白色、绿色一组城门形状香皂,环成一圈,犹如玉璧。
“拍砖、搬砖”是较为流行的网络语言,其和城砖铭文结合在一起设计的电脑鼠标垫,具有一种诙谐的意味,更适合当今年轻人的欣赏习惯。
二、文艺路线
“有诚有善”小扇:古朴典雅,寓意美好。
南京城墙铭文包袋:由“造砖、筑城”文字和城砖铭文为设计元素的帆布包袋,以时尚清新文艺的设计风格,体现了南京城墙文化内涵。
“爱上一座城”帆布包:以南京城墙为元素,将南京具有代表性的城门:中华门,仪凤门,神策门,玄武门和挹江门作为造型,设计一套讲述南京城墙文化的插画,由此衍生出一系列插画风格的帆布包。
三、给孩子们的礼物
“城门、城门几丈高”儿童身高测量尺:十分有趣,标尺用老南京童谣中的“几丈高”的词儿,结合城砖铭文中不同官级的职位名称为元素,设计了这款身高测量尺。
城墙模型玩具:让孩子分分钟就能造出一座城。
四、可以看、可以玩,还可以吃
“令牌”糕点、巧克力:是由南京城墙馆藏文物令牌衍生而来,口味则有抹茶、红豆、绿豆等多种选择,是一款充满趣味的食品。
五、打造“书香满城”文化品牌的同时,书房和文创中心共建互补
中华门:聚宝书缘和南京城墙文创产品展示中心
解放门:台城书房和大明茶砖(图2)
大树根:创营书会和三文化创意中心
下一阶段,南京城墙作为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试点单位,将选拔抽调相关专业人才,专门成立文创产业部,博采众长,开拓思路,在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内涵的基础上,继续打造一批富有城墙特色的文创产品,一手抓合作,一手抓研发,双管齐下,推动南京城墙文创产品的新拓展。
现在可喜的是,从国家到地方,各级政府都大力发展文创产业,越来越多的文创公司在崛起,老百姓的文化修养与品味也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提高,这对地方文创产业的发展都是利好。一件事情大家都在做,就会形成市场形成产业,但同时也会形成竞争,笔者想说,我们文创企业一定要共同维护好市场环境,杜绝恶意的低价竞争,在创意和质量上形成良性竞争,用开放的心态谋求合作,大家抱团共同形成行业标准,才更有利于文创产业良性、持久的发展。这几年来,我们看到,南京创意设计中心作为融合平台,为南京的设计企业做了很多实事,带领大家走出去,把好的资源引进来。希望今后南京创意设计中心能继续发挥平台作用,多举办各种活动,多嫁接各种资源,多开拓各种渠道,带领南京本土设计企业和设计师向世界发声。
参考文献:
[1]郑孝清.不负重托 共创未来 .古都南京,2016
关键词:保护;传统手工艺;文化创意;发展现状
传统手工艺是民族文化瑰宝,是现代艺术设计的源泉。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以“互联网+”、创客基地、用户体验、交互设计等为核心的新型文化形式遍地开花,极大地改变了现代人的生活、生产方式。身处民间的传统手工艺被竞争挤压了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一些传统手工艺逐渐消亡,另一些传统手工艺求新求变,在文创产业的带动下重获新生。衍生、移植、包装、抽取审美元素的传统手工艺成为文创先锋,传统手工艺正走在文创发展的道路上。
一、今天传统手工艺之现状
1.传统手工艺的特点
其一,实用性和审美性并存。实用性是传统手工艺的核心,传统手工艺以用为主,并不是为了纯粹的审美或者观赏而制作,如祭祀用鼎,上面的纹样起初就承担着图腾的功能。传统手工艺也包含艺术审美,它除了具有实用功能之外,还具有美化、装饰的功能。其二,生活性和社会性并存。传统手工艺的价值体现在能够满足人们的现实生活需求,是地域民俗文化、礼乐伦理文化的载体,是联系社会的纽带,是积累社会资本的重要媒介,也是构建社会关系的特殊载体。其三,物质性和文化性并存。传统手工艺以一种物化的形态服务于人们的日常所需,也是人们精神需求和情感表达的载体。它的文化特质在无形中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审美情趣、情感表达。在有形和无形之间传承,延续着最为核心的传统文脉。其四,传承性和变迁性并存。传统手工艺是一种基于经验和智慧的劳动形式,口口相传、母女相传、父子相传等形式构建了独特的传承方式。
2.原生的生态系统逐渐消亡
养蚕、吐丝、结茧、抽丝、纺线、织布、染色、缝衣、刺绣……这些工序构成了成熟的传统手工艺门类,它们是在大众生活需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工业文明的发展打破了这一生态系统,一些传统手工艺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壤。
3.现代方式的保护和传承
如今,许多城市都兴建了文化博物馆,申报国家级、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文化创意集市活动、文化创意公司遍地开花,政府也着力发展地域文化旅游,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传统手工艺。
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背景
传统手工艺以手工劳动者为创作主体,具有一定的技巧性和艺术性,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范畴。如今,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全面开展,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投入其中。2014年2月,《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明确提出“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等新型、高端服务业发展,促进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助力。
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分析
1.文化源点为核心,文化形态为元素,积极开发衍生文创产品
四大名绣之一的蜀绣,集中于四川成都、绵阳等地,被称为“蜀中之宝”。蜀绣以软缎和彩色丝线为主要原料,针法包括12大类共122种,讲究“针脚整齐,线片光亮,紧密柔和,车拧到家”。蜀绣充分发挥了手绣的特点,形成了浓厚的地方风格。蜀绣题材多为花鸟、走兽、山水、虫鱼等,《芙蓉鲤鱼》就是其中的代表。蜀绣的文创衍生品开发思路是把蜀绣传统元素作为文创衍生品设计开发的构想源点,与综合材料、现代工艺、视觉设计及数字媒体等表现手法结合起来,诠释包括生态环境、传承谱系在内的有机文化整体,兼具承载群体意识、价值观念和情感需求的历史传承性。
2.多门技艺整合创新,带动内外三产联动
四川自贡市是“中国彩灯之乡”,具有几百年制灯兴会的历史。彩灯产业是自贡文化产业中最具活力的一部分,其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已被列入自贡市“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创意兴灯、以灯强文、以文强业”的文化创意理念,把彩灯与剪纸、恐龙、龚扇、扎染等自贡的“大三绝”和“小三绝”结合起来。以彩灯文化创意产业为核心,实现产、学、研结合,结合乡村文化旅游,辅以农业融合发展,全力打造最具地域文化特色的三产联动的发展模式。彩灯产业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景区相结合,与传统文化艺术相结合,形成“内发性产业”的发展策略。
3.新理念派生新生活,构建生态系统
我国台湾很早就提出“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开展文化品牌建设、文化故事传播、综合性视觉设计、传统手艺制作体验等活动,构建“人—手工艺—市场需求”三者共生的生态系统。如,以台湾高山茶概念衍生出来的文创产品,既宣传、推广了高山茶文化,又促进了当地茶产业的健康、良性发展。
四、保护传统手工艺背景下的文化创意发展的几点建议
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创意进化、交叉、跨界、抽取都是扩散的表现。其中,文创产业的基本特点表现为以一个非物质化的“创意源”为扩散的核心,由非物质化向物质化转换,由无形向有形转换,跨行业生产不同类型和属性的多样化、智能化创意型产品。
1.跨行业资源整合
文化传承偏离、与市场需求不对接、手工艺生产力弱等问题保护传统手工艺背景下的文化创意发展现状解析王烈娟摘要:传统手工艺源于民众的生产、生活需求,它是民间艺术和技术的综合体,是大众智慧的结晶和审美情由来已久。“跨行业资源整合”是对原有资源的重新梳理与盘活,是传统与现代的整合、设计师与工匠的整合、城市与乡村的整合、低技术与高技术的整合,进而形成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产业经济。以地方特色文化为基础,整合传统手工艺、先进技术、观念意识,积极发掘地方文化与手工艺特色,保持地方文化的独立性、原始性,最后再融合创新性与科技性,完善文创产业的发展路线,力求传统与创新兼容并蓄。通过发展文创产业,开发地方性、传统性、创意性、手工性文化资源,并将其与地方产业进行生态性的有机整合。
2.以传统技术和艺术为核心的衍生品开发设计
传统蜀绣文化可以为文创衍生品提供创意灵感和设计语言。以蜀绣为基础的文创衍生品大致有服饰类、现代家居软装类、日常生活用品类等,这些具有蜀绣文化符号和审美的衍生品出现在锦里、宽窄巷子、太古里等成都知名景点,在带动旅游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保护和传承了蜀绣传统手工艺。这种发展策略使传统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意成为地方产业发展的共生环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可以拉近民众与文化的距离,提升生活品质,透过文化、艺术和产业的结合,拓展民众参与文化的深度。
3.加速孵化,让创意落地
创意不能仅仅停留在创意阶段,更要转化为产品。好的创意可以让创投买单,资本让梦想插上腾飞的翅膀,让文化创客实现创业梦想。传统手工艺具有机械化产品无法取代的独特品性,不仅可以满足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也会对旅游产业和其他文化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4.培养传统手工艺人的创新能力
传统手工艺人具备丰富的工艺知识,因此在手工艺制作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些传统手工艺人的文化素养不高,对新信息的接收和消化比较困难,导致手工艺产品难以满足现代消费市场的需求。因此,文化创意产业需要将传统手工艺人纳入创意体系。综上所述,传统手工艺文化在文化创意方面占据重要的地位,对于传承优秀民族文化、提升个人审美情趣、丰富艺术设计方式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现代产品设计中,要让传统手工艺术形式历久弥新,守正创新是基本法则,优化集聚是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科技驱动是发展的内在动力。
参考文献:
[1]陈少峰.促进文化内容产业发展的对策性思考.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
[2]王天岚.从品牌形象推广角度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创新和发展.大众文艺,2016(5).
杭州自然风光清秀隽永,人文历史积淀深厚,“人间天堂”的美誉千古流传。而西湖位于杭州市的中心,西湖的山水与百姓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交织相融,影响着杭州的人文修养和生活方式,形成了的“仁山智水”的精神气质。围绕杭州西湖展开文化旅游衍生品设计,能够充分反应杭州的地域文化特色,提升西湖的影响力并促进营造良好的旅游文化氛围。
1杭州西湖文化旅游衍生品现状
作为中国的一线旅游城市,杭州具有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应该在旅游文化 产业方面做出更多的尝试并成为城市旅游纪念品开发的先锋。然而其相关的文化旅游衍生品并不多。作者考察了杭州西湖景区及周边河坊街、西湖博物馆等地,发现传统型文化旅游产品占绝大多数,主要有西湖龙井、西湖藕粉、西湖纸伞、王星记扇子等,而这些产品在全国的中大型超市均有专柜,并未充分体现景区的特色,且产品良莠不齐,游客很难辨识真假与好坏。另外,部分创意型产品也开始显现,如明信片、文化衫、环保袋等, 这些产品具有一定的文化含义,但产品品种少,产品利润小,主要靠这些产品聚集人气而带动传统型产品的销售。总体来说,杭州西湖文化旅游衍生品的市场空缺较大,在产品的设计上有较多发挥空间。
2西湖文化旅游衍生品开发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通过对杭州文化旅游衍生品的市场调研,发现其存在诸多的问题。而提升西湖文化旅游衍生品的设计水平能提升产品竞争力,解决关键性问题,为杭州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是具有必要性的。
作者通过SWOT分析法对杭州西湖文化旅游衍生品的开发进行可行性分析,SWOT分析主要包含内部优势(strengths),内部劣势(weaknesses),外部环境机会(opportunities)及外部环境威胁(threats)四个方面,根据这一方法,做出如下分析:(1)内部优势;西湖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可品开发的素材较多。(2)内部劣势:文化衍生品产品市场占有率低。(3)外部环境机会:杭州市政府对旅游文创的支持,杭州成功举办G20,城市知名度与影响力也得到提升,有利于衍生品的发展与推广。(4)外部环境威胁:消费者对创意类的衍生品接受度有滞后性。综上所述,加大西湖文化衍生品的开发力度并提升产品设计水平,打开旅游文创的市场,是具有可行性的。
3西湖文化旅游衍生品的设计思路
3.1突显西湖文化的主题
2011年6月,杭州西湖作为自然美和人文美完美?Y合的典范,正式被列入 “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西湖不仅是一个自然景点,还蕴含了许多文化的故事。西湖文化衍生品的设计要突显西湖文化,可从西湖故事、西湖风景、西湖生活这三个面体现。西湖故事中比较知名的有,白娘子与许仙的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南齐歌妓苏小小的传说、花和尚鲁智深等。可设计相对应的卡通形象,将这些故事表现地更加生动形象。西湖风景主要以“西湖十景”(包含老十景与新十景)为主,如著名的苏堤春晓、曲苑风荷、断桥残雪、花港观鱼 、三潭印月等。可更多地从外观的角度考虑,从景点中提炼标志性的形式语言,并运用在产品造型上。西湖生活主要围绕与西湖文化契合的生活场景展开,如书法、闻香、品茶、弄花等,可设计相适应的产品如文房器、花器、茶器等,传递西湖的慢节奏、雅生活的生活方式。
3.2坚持人性化设计的理念
人性化设计是当下产品设计中一个重要的设计理念。其含义可理解为为人考虑的、注重人的情感的设计。文化旅游衍生品,承载了文化传递功能与旅游纪念的意义,其设计要以人为本,从消费者需求出发,坚持人性化的设计理念。例如,针对大部分背包客,设计小巧而便于携带的产品。对于一些易碎易变型的产品,如陶瓷、玻璃等,则需要设计更加可靠牢固的包装以免在旅途中破碎。另外,对于不同消费人群的喜好也可做针对性设计,当以中老年人为目标消费群时,可更加注重产品的功能与耐用度 ,而对于年轻消费群,可大胆尝试一些时尚而有新意的产品,充分发挥人性化设计理念的价值。
3.3运用传统与现代结合
西湖文化旅游衍生品在制作上可以考虑运用杭州传统手工艺生产,如纸伞工艺、竹扇工艺、扎染与刺绣工艺等。这些传统手艺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亦是好几代工匠们创造积累的文化财富。合理运用并改良传统手工艺,可以制作出具有现代感的产品。杭州“品物流形”品牌就在改良传统手艺方面做了很好的示范,所开发的产品“飘”宣纸椅,将糊伞的工艺改造,使原本柔软的宣纸具备良好的硬度,而可以作为椅面供人们使用,极大地发挥了传统手艺的价值。另外,文化旅游衍生品也存在科技含量低的普遍情况,对此可在产品设计中引进先进科技,如3D打印,手机控制等、智能感应等,促成产品个性化、智能化的升级,提升产品的竞争力与吸引力。
4西湖文化旅游衍生品的设计实践
通过前期市场调研与设计思路的分析,作者围绕西湖文化的主题进行了产品设计实践。以“逸品西湖”为品牌名,打造独具特色的西湖文化旅游衍生品。在文化主题上,选取“西湖十景”的主题进行产品设计,产品涵盖了日用器皿、生活日用品、食物包装等。以下对部分产品进行设计说明:(1)以“断桥”为灵感设计的茶具套装,见图1,壶把的设计采用了断桥的简化造型,壶身施以青釉,象征清澈的西湖。(2)“三谭映月”小夜灯,见图2,灵感来自西湖的“三潭映月”景点,中间内嵌led灯, 点亮后犹如三潭印月的夜景,简洁美观,同时灯的颜色与亮度可用手机控制,体现产品的科技感与人性化。(3)“九曲桥”置物挂钩,见图3,灵感来自西湖的九曲桥,可供放置一些生活用品,如钥匙串、手提包等。(4)“花港观鱼”的鱼食袋,将“花港观鱼”的图案卡通化,设计在鱼食袋上,袋子采用彩色的纸材,在使用后还可折叠成几何形状的锦鲤,可作为纪念品让游客带走,达到绿色环保的功能。“逸品西湖”西湖文化旅游衍生品的设计实践,探讨了产品设计的方法,为西湖文化旅游衍生品的发展做出了实践沦证。
崛起十年,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群雄逐鹿,杭州、深圳异军突起。
去年,杭州“文创”产业实现增加值843.3亿元,占全市GDP12%,成为经济发展新引擎。而深圳这两个指标分别为900多亿元和8%,文创产业跃居高新技术、金融业、物流业之后第四大支柱产业。
“文化雄心” 有容乃大
不到1平方公里的范围,聚集了刘恒、余华、麦家、邹静之、高满堂等一批著名影视编剧,不到3年便形成国内独具优势的高端影视原创基地布局。杭州西溪创意产业园的产业成效可谓立竿见“影”。
在一个没有专业美术院校的城市,在一个没有西洋艺术氛围的村庄,在一个没有相关产业基础的地方,短短十多年却崛起了一座全国最大的商品油画基地。深圳大芬油画村写下了“无中生有”的发展传奇。
横空出世,为何是它们?
杭州:杭州因西湖而名,更因文化而美。这给了杭州人文化自信的底气。近年来,杭州引进了数十位文化名人,都是“来去自由”,没有每年住多长时间的“硬杠杠”,也没有每年写多少作品的“硬指标”。自由的创作空间、宽松的生活环境,为艺术家提供了肥沃的创作土壤。许多文化名人与杭州“结缘”之后,激情迸发,成果迭出。
深圳:婉约的西湖孕育了大气的杭州!源于南国边陲小渔村的深圳,也有一种“吞吐八荒”的大气度。“来了,就是深圳人”,一句简单质朴的口号,沉淀的是领时代风气之先的“深圳观念”,张扬的是这个新兴移民城市包容的性格及其独特气质。就是冲着这里独特的创业、创新氛围,一批又一批的“孔雀”南飞深圳,筑巢圆梦。
作为我国现代平面设计的发源地,深圳被称为“设计之都”。这里,数千家设计公司,云集了全国最优秀的设计师、6万多名从业人员,包括创意、策划、美术、音乐、电影等艺术人才,以及数字技术、信息技术、自动控制等科技人才。
杭州:开放包容的怀,是因为有瞩目长远的大气魄。对文化,杭州有一种深刻的自觉。“既提升经济硬实力、更提升文化软实力,既修复自然生态、更修复人文生态,既打造投资者天堂、更打造文化人天堂”——这样的文化发展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杭州在全国较早地开启了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产业发展的大幕,发展目标直指文化名城、文化强市、全国文化创意中心。杭州提出构建“3+1”的现代产业体系,在一、二、三产业这个“3”之外,文化创意产业就是单独列出的那个“1”。文创产业被提高到“第四产业”的高度。
深圳:的确,自信,方能包容;自觉,才有动力。文化设施曾经只有戏院、电影院、展览馆“三家店”。在许多人眼中,深圳是一片“文化沙漠”。但是,特区人的文化自觉丝毫不亚于任何城市,反而在全国率先提出“文化立市”战略。“以文化论输赢、以文明比高低、以精神定成败”。曾经只为经济“搭台唱戏”的文化,在深圳“摇身一变”,成为战略主角,站到了发展舞台的中央。无论是曾经规划的四大支柱产业,还是着力打造的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创意产业都赫然在列。
跨界“融合” 如虎添翼
国内首个以“文化科技”冠名的企业——华强文化科技集团,原是深圳一家老牌电子企业,在传统模式陷入低谷时,大胆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的新路子,短短几年时间创新开发出特种影院、数字动漫、大型文化科技主体公园等高端文化产品,环幕4D电影畅销美国、加拿大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成功典范。
华策影视、宋城集团2010年10月、12月相继在创业板上市,分别成为“电视剧第一股”、“旅游文化演艺第一股”。至今,杭州已有16家文创企业上市。创意与资本“对接共舞”,激活了文化生产力。借助上市带来的新优势,华策影视在夯实电视剧主营业务的基础上,开始布局全国性院线建设、进军新媒体等,拓展产业链。
文化跨界融合,为何能催生裂变?
杭州:今年5月,杭州市成为全国首批“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科技借文化腾飞,文化借科技绽放。现在,杭州发展势头看好的几大文化新业态,“文化+科技”的特征都很明显。动漫游戏、数字出版、数字娱乐等,已经形成了优势产业。
华数数字电视传媒集团凭借“新媒体、新网络”双轮驱动,短短几年间,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建成国内最大的数字化节目库,并率先涉足“云数据”平台,打通互动电视、手机电视、互联网电视等全媒体业务链。
深圳:高新技术产业,本就是深圳第一支柱产业。文化与科技“联姻”,深圳具有先天优势。文化家底薄的深圳,大力实施“自主创新”和“文化立市”两大战略,双轮驱动,迅速发挥出“1+1>2”的叠加效应,涌现一批以高新技术为依托、数字内容为主体、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的高成长型文化科技企业。
腾讯、华强文化、雅图、第七大道、A8音乐……在深圳高新区,文化制造业不再占文创产业增加值“大头”。“文化+科技”型产业收入和净利润的增长率,分别高出园区经济增长率的3.79倍、1.17倍,奏出高新区产业发展“最强音”。
杭州:文化不与科技携手,创新很难;而文化不与金融对接,做强很难。
寻找文化与金融资本有效对接、融合发展之道,杭州屡出妙招。市里专门设立了文创专项资金,规模从2008年1.52亿元增加到去年4.11亿元。5年来,享受扶持项目共1600多个,带动社会投资约250亿元。
针对文创企业无形资产比重大、回报周期长、担保能力差等特点,杭州“度身定制”了“动漫版权质押贷款”、“艺术品贷款”、“服务外包订单质押贷款”、“无形资产抵押贷款”等一系列金融创新产品。同时,协调金融机构推出“宝石流霞”、“满陇桂雨”等集合信贷产品,为144家次的中小文创企业,提供了2.6亿元信贷支持。
深圳:“文化+科技”、“文化+金融”、“文化+旅游”……深圳、杭州两地不谋而合。为了突破资金“瓶颈”,深圳没少动脑筋。市政府每年集中5亿元专项资金,以空前力度支持发展创意设计、文化软件、动漫游戏等十大产业。在全国首创以艺术品质押获得银行贷款的融资模式,出台了扶持创业投资基金发展的优惠政策……深圳充分发挥区域性金融中心城市特色,不断创新对文化企业的金融支持方式。
“文化引擎” 驱动转型
如果不涉足文创产业,易尚展示公司也许至今还是一家默默无闻的展柜生产商。但是,引入文化、科技元素之后,易尚摇身一变,融文化、科技、设计和多媒体展示于一体,登上深圳品牌营销商的榜首。董事长刘梦龙庆幸自己选对了路:“不借文化之力,哪有易尚的今天?”
拓展“新蓝海”、培育“增长点”,“从文”何以成为突破口?
杭州:杭州是资源小市,缺矿产、缺港口,发展工业有较大局限;又是文化大市,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资源。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这一“无烟”产业、“黄金”产业,从拼资源、拼环境转向拼技术、拼文化,势在必行、志在必得。
搞建筑起家的吴建荣,只有小学文化,面对资源“瓶颈”的现实,看到动画产业蕴藏的巨大潜力,毅然投身动漫这个“烧钱”的行业。“现在烧小钱,将来赚大钱。”这个农民出身的企业家,抱着这样的信念,积极培育以原创动漫为核心的动漫产业链,开始了“以老养新、产业升级”的二次创业之路。不到10年,中南卡通就已经发展为我国动漫产业的一艘巨舰,年收入过亿元,年利润逾5000万元。未来,中南集团销售额大盘子里,传统产业和文化产业将各占半壁江山。
深圳:深圳身负土地、能源、环境、人口压力,深圳的选择是:率先转变发展方式、创造“深圳质量”。在全国新一轮大发展的总体格局中,再度闪光,发挥先导、引领和“试验田”的作用。
2009年开建的“中国丝绸文化产业创意园”,将南岭村原来4家来料加工企业的旧厂房,“蝶变”成集设计制作、科研创新、展示交易、旅游休闲等为一体的高档丝绸与刺绣制品及其延伸产品的产业平台。这张深圳文化产业的新名片,也是南岭村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实现产业升级转型的杰作。
杭州:当然,拼文化,并不是简单地以“抓经济”的手段“搞文化”。浙江以民营制造业为支撑的块状经济发达,嫁接这一发展模式,杭州文创产业集聚效应逐步显现。截至去年底,全市已有16家市级文创产业园区,使用面积超过215万平方米。
这些园区并不简单类同于一般的工业园区,而是各具文化特色。像诗意流淌的西溪创意产业园,紧邻曾作为电影《非诚勿扰》外景地的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将影视产业作为特色定位水到渠成。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心紧密围绕学校党政工作要点,以进一步健全完善“333”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为主题,以创新、创意、创造、创业意识与能力培养为基础,实现专业与通识、课内与课外、理论与实践的三融合。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
一、树规矩,创新创业管理制度逐步健全
完善建章立制树规矩。一方面协助西安市教育局起草创新创业方面文件。另一方面内部修订管理制度,做到有章可循。
协助市教育局起草相关文件,提升工作影响力。起草《三明市关于深化市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意见》《三明市建设国家产教融合型城市试点方案》(高校版)。加强内部管理,修订出台管理文件。修订印发三明学院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大学生学科竞赛管理及奖励办法(试行)》文件,从政策方面加强引导。
二、明方向,创新创业调研开展扎实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走出去,迎进来”开学初我们从内到外开展了扎实调研,做到了了解创新创业教育前沿,明确了我们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现状和未来努力方向。
围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现状、大创、学科竞赛、互联网+、激励措施等热点和焦点问题在校内各二级学院和市级主管部门开展了调研。同时对校内各二级学院开展创新创业工作开展调研,把需求和问题一一梳理反馈,做好全校双创工作的管理及服务。接待了区雁塔区科创中心、教育厅及其他兄弟院校的来访,共同探讨创新创业的教育模式,也为我们的工作带来了新的思路。
围绕众创空间管理运营、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开设情况、学科竞赛管理方法,激励措施、创新创业类竞赛,特别是互联网+大赛辅导机制,辅导机构,支持方式,激励措施等调研主题,我们选取了中国创新创业TOP100的北京和江浙一带同类型高校,赴北京、杭州、宁波、合肥等地开展创新创业工作调研,并形成调研报告。了解创新创业教育前沿,明确了我们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现状和未来努力方向。
三、突重点,高层次创新创业成果显著
积极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训练项计划,2019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训练项目校级立项111 项,省级立项85 项,国家级立项27 项,均比2018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全年学生获高层次科技创新成果、学科竞赛成果较上年增长10%。2018年全年学生获高层次科技创新成果、学科竞赛成果共计175项。2019年度全年学生获高层次科技创新成果、学科竞赛成果共计225项(2018、2019年数据统计不含团委第二课堂部分)。比2018年增长28.6%,每百名学生有 项高层次成果,超额完成2019年目标任务。据《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白皮书》统计,我校在2014-2018年大学生竞赛状态数据排行榜(本科)榜单中平均排名553位,2018年在榜单中排名407位,在整体榜单(1118所)中属于中游位置,位居省内同类院校第一名。我校竞赛贡献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赛事: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等在我校学科竞赛A类目录中的竞赛。
互联网+大赛。我校共有280项创新创业项目报名参加校赛,参与人次达到1298人次。学校推荐7个项目参加省赛,最终《钢琴线上综合服务平台》《梦之园儿童剧》《三明曲艺》获得省赛铜奖。
四、抓课程,专创融合成效初现
进一步深化我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不断提高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
建设94门创新创业试点课程。根据2018版人才培养方案,年初每个学院专业都报了各自的试点课程。目前94门试点课程都完成了教学大纲。
启动专创融合试点教程编写工作。按照学校学科门类,分师范教育、电子信息、生物化工、智能制造、文化创意、商贸物流、社会治理、康养服务等八个专业集群研发创新实训教程。同时编写创新创业实训教程,最终完成创新创业课程体系“1+X”。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以《地方高校“三递进、三融合、三协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研究》为题申报了2019年福建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五、办活动,创新创业氛围日趋浓厚
为进一步提高我校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意思维和创业能力,弘扬和传播校园文化精神,展示学校形象,打造富有校园文化特色的产品,从而开发出系列拥有学校自主知识产权、体现我校文化发展底蕴、表达文理情愫的校园文化创意产品,形成学校名片,展示学校风采的校园文化创意产品,我们举办了西安文理学院首届校园文化创意产品原创设计大赛。围绕大赛我们安排了三场专题报告《文创的破逼思维》《无创意,不生活,创意源于生活,生活享受创意》《短视频创新趋势及大学生原创视频市场潜力》。
开展形式多样的创新创业文化沙龙和圆桌探讨活动,不仅有大咖的专题讲堂,还有校友讲堂,以文理学院校友亲身的创业的经历,进校园分享给在校的有创业想法的学弟学妹们。
开发校园纪念品。从设计到开发再到生产销售全由我校在校学生和校友完成。目前已开发出茶具礼盒、抱枕T恤系列,融入了校园的文化元素和创新理念,相继投入校园市场,备受学院及全校师生的欢迎和认可。
主办了2019 全国高校行暨青年电竞论坛活动的第四站竞赛活动,受到广大师生的关注和好评。
六、谈合作,创新创业资源有效拓展
与千里马伯乐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千里马创投分别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与相关政府和企业签订战略合作意向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未来几年,三方将从空间打造、运营服务、创业支持、人才交流、项目孵化、创业学院、政策支持等多个方面共同打造校园文创科教空间。目前三方正在协商正式协议的签订。
开展创新创业师资培训。由学校主办,通道教育(新安新区) 科技有限公司承办,举办了创新创业思维训练与专创融合金课建设
师资培训。
邀请董国华教授开展“商业计划书撰写”专题培训,我校100名师生参与了培训,为2020年互联网+大赛打下了基础。
七、精孵化,创新创业项目落地开花
开展了项目遴选,共有39个团队进行了项目路演,通过5位校内外创业导师对项目进行评审,10个项目团队成功入孵。并且均已注册成立公司,法人均是我校在校学生。
由于改制后公司各二级单位均为独立法人,在经营方式上较为灵活,介入市场运营较早,市场意识较强等特点。在日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发挥好国企的金字招牌作用,应在同质同价的基础上多争取到一些市场份额。即使改制后包钢西创仍有很重的人员包袱,企业在很大程度上沿袭了包钢的用工制度、干部选拔制度,特种技能岗位的人员缺失与普通岗位人员过剩的形成矛盾,工资体制内的僵化和市场工资水平的脱轨,入职职工多种身份与同岗不同酬等多种矛盾已经成为公司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市场同类型同规模的私企相比,改制后的企业运营成本偏高过高,主要体现在人员成本、税务成本、设备陈旧等方面,直接体现到产品价格没有竞争力,但也促使改制企业的转型升级。
二、辅业改制后企业经营发展的思路
(一)加强科技创新,打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产品
加大技术创新力度,采取产、学、研、用结合的办法,对市场前景好、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技术创新项目的重点投入,对于像无缝钢管产品要研发专业用管,关注国内市场需要进口的空白产品,制定相应企标建立技术壁垒,以此获得较高收益,避免因低端同质化产品的价格战而丧失企业利润。
(二)适应新形势,及时调整产业布局
在国家倡导建设生态环境,绿色发展的导向下,改制企业必须淘汰落后产能,关、停、并、转、投同步实施。因为钢铁行业污染物排放量很大,大规模的环境治理首当其冲剑指钢铁行业,这同时催生了强大的环保产业崛起,这正是改制公司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设计研究院大力研发环保技术,装备制造业研制环保装备制造,建筑工程业承揽环保项目的施工建设等等。
(三)加强税务筹划,合理避税减轻企业压力
税收对企业的影响很大,税收筹划的作用对企业越来越重要。合理避税是指以合法的手段和方式来达到减少缴纳税款的经济行为。改制公司在充分利用好辅业改制税收扶持政策的同时,还要通过不违法的手段对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精心安排,在满足税法条文所规定的前提下,达到减轻税收负担的目的。包钢西创拥有众多的二级单位,这些单位有些经营效益非常好有的却较差,通过内部关联交易等方式进行税务筹划可以有效减低企业的整体成本。
(四)不断扩展外部市场份额
目前包钢西创总体市场份额中包钢占50%左右,包钢西创内部为15%左右,外部市场占35%左右,可以看出对包钢的依赖性很强,今后辅业改制公司要在已经拥有成熟的市场基础上扩展外部市场,作为钢铁企业的辅助产业建立完善、成熟、高效的服务及保产保修配套体系,不仅可以为主业提供服务还可以承揽同行业其他企业的保产保修项目。
一、文化创意产业园与公共
文化服务融合发展可行性分析
文化创意产业园长期以来被认为是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地,是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力,是经济价值生产的地方。而公共文化服务在一般的概念中是由政府推行的、公益的、供民众免费享用的文化生产。两者似乎没有必然联系,但是在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过程当中,文化创意产业园作为城市新兴空间,不同于一般产业集聚区的空间性质,以及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空间转向都为二者的互融提供了具有可行性的基础。
(一)文化创意产业园具有经济和文化双重属性
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发端于2003年的文化体制改革,通过将文化区分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厘清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个新经济门类的发展制度和认识。文化创意产业园萌芽,主要是一种自发性的艺术家群体和创意工作者的群体集聚,一般是对废弃的旧工业厂房或临近街区进行改造,变成工作室和住处,别样的空间氛围和艺术气息不但吸引了圈内的同伴,更吸引了不少市民和游客,形成独特的空间样态。如北京的798和上海的田子坊等。此后,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数量和产值获得了极大的提升,全国各地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建设数量从2008年的586个猛增到2012年的1167个,产值从1700亿元增长到3800亿元。
文化创意产业园有助于企业之间形成互动,促进信息和知识的交换,激发创新和竞争,降低中小企业进入门槛,从而增进整个产业的生产力和活力。但是在过于重视文化创意产业园的经济功能的时候,往往会忽视一个事实,那就是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作为一个创意工作者和艺术家群体聚集之地,同样具有一种独特的文化氛围,而这正是创意生产不可或缺的。因此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空间性质从本质上来说既具有经济属性,又具有文化属性。
(二)公共文化服务空间转向
党的十提出我国到2020年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战略目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中国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
传统上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都来自于国家文化事业单位,在特定的公共文化空间中进行文化生产,再由市民主动到这些空间中来消费这些文化资源和文化产品。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文化馆正是承担这样一个公共文化产品生产和享受的传统空间。整体来看,经过10来年的发展,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服务水平也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特别是公共文化服务内容还不够丰富,管理模式和产品还缺乏系统化的创新机制和手段。与此同时,人们对以文化为代表的精神文明的要求更为多元,对公共文化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需要政府管理者拥有更广阔的理论视野和大胆创新的实验精神。
公共文化服务具体落地,还涉及市民社会文化生活和城市文化空间拓展的问题。传统的公共文化活动空间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大众的需求,必须寻找或重建新的文化空间。这种文化空间重建的前提正是基于公私界限重新勘定、分隔的总体事实;重建的条件是空间功能的重新定位,即文化空间的“中心”,应该从国家权力全面支配的单一形式转向国家、社会、市场、个体多中心主体。近年来,我国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重心逐步下移,更加重视面向社区、面向文化资源共建和共享。以著名的空间研究思想家列斐伏尔的理论来看,“空间生产”的本质是一种社会关系的再生产,当社会关系的再生产出现一种多元主体协作的模式趋向时,也必将生产出新的空间。从这个意义上看,文化创意产业园正是一种政府、市场、企业、社区民众等多元主体充分互动、博弈的独特城市空间,可以进行公共文化的生产及实践。
二、文化创意产业园和公共文化
服务互融发展机遇
文化创意产业园和公共文化服务互融发展是建立在当下多学科学术研究前沿成果之上的创新路径,其机遇和可能性来自于对文化创意产业园上一个发展阶段产生问题的反思,以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入深化阶段,对新的城市文化空间和新的公共文化服务产品需求的寻求和满足。
(一)文化创意产业园单一的地产租赁经济模式难以为继
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建设由于牵涉到用地审批或土地性质变更,因此通常与政府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动力和决心息息相关。为了吸引开发商投资园区建设,往往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土地租赁优惠政策。这个由政府补贴而让渡的地租价差,往往成为短期盈利导向的开发商借以牟利的投资动机。这就造成在全国出现了大量跟风建设的文化创意园。其投资者和经营者很多并不具備文化创意企业运营能力,也没有相关运营经验,或者根本就是将其作为一个商业租赁地产项目进行操作。这也正是业界和学界对大多数文化创意产业园集聚效应缺失、商业导向严重等问题进行批判的来由。
随着问题的显现和反思声音的扩大,文化创意产业园慢慢回归到理性期,政府对园区的认定越来越严格,而不断跟进的理论研究也使得社会对文化创意产业园的理解趋于深化,开始思考如何在简单的物业出租之外真正激活“集聚”效应,在园区运营中通过主动营造创意生态获得可持续发展途径。在激烈的竞争中,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为了争夺市场,开始更加重视自身的文化创意氛围建设,注重创意生态和创意网络的营造。根据对创意产业运营规律的深化认识,不仅考虑创意生产者的集聚问题,更考虑创意产品的受众集聚问题。这就使得园区的经营者需要重新明确和定位自己的工作目标,即一方面需要为入驻企业做好服务,另一方面需要以城市为目标,为市民或者潜在的消费者做好服务。就目前园区的发展趋势来看,大多数园区已经认识到园区作为创意企业的集聚地,除了具有物理空间上临近的优势之外,更应该从经济组织的性质上重新思考。越来越多园区运营者开始将自己视为一个平台,为企业提供孵化、知识产权保护、投融资辅导等增值服务,而把园区作为城市公共文化空间来认知的还不多。随着后工业时代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关系的不断演进,消费者作为生产者的角色日益凸显,公共文化服务将成为园区提升知名度,增进消费与生产循环、互促活力的重要路径。
(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深化也需要新的文化空间
新的文化产品创作和供给,离不开新的文化活动空间。尤其是纳入市场和社会的公共文化生产主体之后,原有公共文化空间的意涵和概念有了突破。公共文化服务的深化来自于人们对多样性文化产品的需求。目前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公共文化场馆和公共文化机构建制于计划经济时代文化事业建设的语境,立足点还是为市民提供满足基本需要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具有主流性和经典性的特征,多样性和时代性较为欠缺。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认识的提升,从“文化经济”的“文化属性”入手,公共文化服务依托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独特空间发展新的形式则成为可能。另外,从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物理空间来看,其文化属性则表现得更为直观。旧厂区依附型、旧城改造型、大学依托型、新区依附型文化创意产业园都具有独特的气质,往往带有城市文化的记忆,建筑和街道肌理都具有獨特的文化内涵,它们在空间形态的文化属性本身就强烈吸引着后工业城市的市民和消费者。大学依托型和新区依附型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则体现着强烈的创新文化特质。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化建设的语境下,善加利用此空间的公共文化服务生产功能,将成为新的路径。
三、政策建议
从全球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国际共识来重新审视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将其看作是后工业城市新兴的经济空间和文化空间,为我们重新理解文化经济、公共文化服务打开了思路。而这种新思路恰好也因应了公共文化事业发展多方参与模式的新趋势。那么,在这样一个新的历史转型节点上,政府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主动激励这种融合发展呢?
一是鼓励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专门的公共文化空间,打造独特的园区文化生态,促进城市物理空间重构。文化经济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经济样态,不是简单的空间地理上的聚合,就能产生创意,也不是简单地给予地租补贴就能够帮助到创意企业的存活、发展。事实上,文化经济是一项跟人的体验、情绪和主观感受密切相关的后工业经济样态。因此,在园区中鼓励建设有特色的公共文化空间,看起来不是直接的经济行为,但却是符合文化创意经济规律的空间生产机制。在国外关于文化创意产业集聚的研究当中,园区中文化生态的营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手段。而文化生态的建构要求多元主体均能在园区当中形成某种联结和互动。公共文化空间的有意打造,对于园区来说,就是一个文化生态的涵养池,它以看上去与市场交换无关的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吸引了更多的人群聚集到文化园区,增强了文创企业与民众的互动,涵养了园区的文化氛围,从而也将吸引更多的文创企业和创意社群来到园区,增强园区持续发展的活力。
而从城市物理空间的重塑来看,文化创意园区的特色公共文化空间是原来传统的工业城市所不具备的空间形态。这种新的空间形态的生产将重塑城市的物理空间。政府鼓励文创园区进行特色公共文化空间的营造也将是创意城市建设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例如深圳华侨城OCT-LOFT中将旧仓库改造的OCAT当代艺术馆长年面向公众举办高学术性、纯公益性的展览,一方面对国内艺术社群形成磁吸力和影响力,另一方面也塑造了园区高端文化品格的品牌,持续吸引更多业界有影响力的文创企业入驻,甚至在这里诞生了中国著名的创客空间“柴火空间”;吸引了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总策展人的目光,园区接连成为第一、第二届双年展的主展场。不仅宣传了园区空间构造的独特性,也为深圳创意城市的建设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二是政府应鼓励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生产优质文化节庆活动,丰富公共文化活动产品的同时促进市民文化消费和企业的创意迭代。举办公共文化活动,对于营造人流、提升知名度、聚集人气、建构生产和消费密切互动的生态链都极为重要。文化创意产业园可展示创意产品,让创意者与居民、消费者互动,通过话题关注,文化主题聚集,吸引民众逛创意市集和参观园区中的画廊、展览,在园区中进行餐饮消费、文创产品消费、手工体验消费,增进消费者与创意工作者的交流,促进其优秀创意品牌得到成本很低而效果直接的推广。
三是以融合发展的思路,鼓励主题性或由工业遗址改造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为城市新型文化地标,促进旅游和休闲经济的同时重塑文化身份与认同。以一种融合发展的眼光,鼓励支持由历史工业遗址改造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发展为城市文化地标,从文化观光休闲的角度促使园区进行系统化的空间设计、旅游导览设计,吸引大量文化旅游的观光客、消费者,提供一个新型文化休闲的去处,提升园区的知名度,带动城市旅游经济,为城市在全球竞争的“文化转向”时代,重塑文化身份,增进市民的文化认同奠定基础。为此,政府应该首先对具备这种文化观光旅游潜力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做好摸底调查,对于那些有多重旅游资源优势的,例如位于市中心、交通要道、有海港水域资源等地域便利的文化创意产业园,要做好文化观光服务的辅导、补助、补贴,鼓励它们举办更多吸引民众和游客的公共文化活动。
[参考文献]
[1]唐燕,(德)克劳斯昆兹曼.创意城市实践:欧洲和亚洲的视角[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2]褚劲风.创意产业集聚空间组织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3]莫健伟,崔德炜主编.文化创意空间——艺术与商业的集聚与融合[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4](澳)戴维.思罗斯比.经济学与文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5](英)查尔斯.兰德利著.杨幼兰译.创意城市:如何打造都市创意生活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6]方坤.重塑文化空间: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空间转向[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5(6).
[7]马树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与城市文化空间拓展[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6).
[8]黄文学,连.文化创意产业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互融发展[J].人民论坛,2016(14).
[9]王趁义.文化创意产业要积极参与公共文化事业及其服务体系建设[J].民主,2012(9).
[10]张帆.我国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MPA学位论文,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