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产品经济社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同家电产品研发一样,会议作为服务产品,也是要不断研究并争取做到最好的满足参会对象的需求。可以说,每届会议召开前半年,组织工作的重点都是放在需求分析和新需求的研究上,研究怎样提高参会企业的满意度上,这也叫做产品的目标管理。
我们分析任务后,营销年会,大家的需求主要反映在如下几点上:
需要对市场当前状况和未来走势的分析做出良好的判断,以便确定市场应对之策和商机重点。包括线上的商机和占有率的分析。
协助解决渠道变革、业态消长的挑战上。本来传统渠道就面临成本增高的难题,电商台风又快速降临。于是在机遇到来的同时,难题也接踵而至:年轻顾客流失,门店经营清淡;不能“触电”等死,上线“触电”又碰壁;初步触电,如何协同内外物流、资金、服务、资源等管理,难度不小;各类渠道价格管理困难,线上线下冲突加剧。如何破解?几大电商平台下步还有什么动作?同行成功突破的诀窍在哪里?需要帮助工商服务企业交流经验观点,启发或整理思路。
同行经验交流。对家电业界,我们对企业是按产业群划分的。有商,有零售商,有服务商包括系统集成方面,有制造商,还有线下专卖店,线上电商经营者,线上电商大平台。同行有共同语言,需要交流,借鉴经验,分享管理做法和经营模式。
跨行需要合作和沟通。商、零售商、服务商、电商经营户、电商平台需要好的上游资源,如好的品牌授权、好的商机产品。而制造商更需要优化渠道,选拔优秀渠道商特约集成商来合作。不同平台之间尚有矛盾,需要倾听,需要答疑解惑,因此需要沟通。
需要结识朋友。家电行业特别是营销界,藏龙卧虎,高手如林。相识相知岂不是快事?即便同行有竞争,甚至有矛盾有冲突,但沟通化解,“相逢一笑泯恩仇”不也是好事乎?
从需求分析看,大会见面,确有必要,确有价值。
组织工作就是建立在如何满足上述需求上了。有人可能问:当今会议很多,你们提供的营销年会有什么特色?你别说,还真有些特色,主要是需要特色。
比如,过去一些企业也做市场分析,但偏于传统渠道的宏观分析。这次安排,线上线下都有,增加了线上市场分析。即便线下市场分析,也是按行业做个性化分析的。
还比如,电商问题,会议不仅要安排走在前头的同行介绍经验和做法、突破的模式,还将安排平台与企业的沟通和交流。
又比如,其他会议大会多,个性化需求满足不够。而营销年会,有大会,也有分会。大会满足大家的共同需求。分会满足不同群体的个性化需求。预计两天的会议要安排十个会场。会上还安排了商沙龙、零售商俱乐部会议、净水行业俱乐部会议的各类活动。
《现代家电》提供的会议服务,务实也是一个特色。企业在商言商,希望能有客户或资源合作。会议对一些企业的这个愿望自然也做了安排。
为了加快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本市住宅和公共建筑质量,强制淘汰不符合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要求与质量低劣的材料和部品,积极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资源节约型材料和部品,根据建设部、国家经贸委、质量技监局、建材局联合颁发的建住房〔1999〕295号《关于在住宅建设中淘汰落后产品的通知》的要求,结合本市实际情况,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自2000年12月1日起,在本市新开工的住宅工程中禁止使用螺旋升降式铸铁水嘴,推广使用符合《陶瓷片密封水嘴》(JC663-1997)及《水嘴通用技术条件》(QB/T1334-98)标准的陶瓷片密封水嘴。
二、自2000年10月1日起,在本市新开工的住宅工程中,禁止使用长江、黄河上中游等天然林保护、生态建设工程地区的天然林及天然珍贵树种为原料生产门窗、地板。
使用速生丰产林木材生产门窗地板要经过干燥、防虫、防潮、阻燃改性处理,提高其使用寿命。
要提高木材综合利用率,积极开发生产、推广应用新型复合木质门窗、地板。鼓励采用木材采伐加工的剩余物、竹材、农作物桔杆、回收旧木材为原料生产复合门窗、地板。
三、在本市建设工程非承重墙体以及围墙中,禁止使用粘土砖,零零线以上的承重墙体中,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
建设工程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在2000年10月1日起编制的设计施工图和2001年1月1日起开工的住宅及公共建筑中,应当按前款规定执行,推广使用非粘土类新型墙体材料和非粘土瓦。
四、在本市建筑结构高度100米以下的建设工程中,禁止设计、使用铸铁排水管,推广应用硬聚氯乙烯排水管。
自2000年10月1日起编制的设计施工图和2001年1月1日起开工的建筑结构高度100米以上的住宅及公共建筑中,禁止排水管道使用砂模铸造铸铁管,推广应用符合《排水用柔性接口铸铁管及管件》(GB/T2772-1999)的柔性接口机制铸铁排水管。
五、在本市多层住宅以及多层公共建筑中的生活给水管道,禁止设计、使用镀锌钢管,推广使用塑料给水管。
自2000年10月1日起编制的设计施工图和2001年1月1日起开工的本市高层建筑的给水管道和各类建筑的煤气、消防管道,禁止设计、使用冷镀锌钢管。
六、自2000年12月1日起,在本市新开工的建设工程中,禁止使用一次冲水量在9升以上(不含9升冲洗水量)的便器,推广使用一次冲水量6升的座便器。
便器与水箱配件应配套供应,保证便器的密封性能和冲洗性能,便器生产企业作为产品质量的第一责任人,保证其配套产品的节水功能和质量,并在产品上标明冲洗水量。
七、在本市住宅、商办楼、公共建筑中禁止设计、使用普通钢窗,推广使用符合《PVC塑料窗》(JC/T3018)标准的塑料窗以及符合《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95)要求的建筑用窗。
积极开发木塑和铝塑复合窗、钢塑和钢木复合节能保温窗、隔热保温型铝合金窗等新型节能窗。
八、对《上海市建设工程材料管理条例》中规定实行准用管理的建材品种,除国务院《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试行条例》规定实施管理的产品外,用于本市建设工程的,应当取得《上海市建设工程材料准用证》。
(1黄河科技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63 2东北师范大学 吉林 长春 130024)
摘 要:民办高校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天然的依存关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民办高校有需求、拉动、调节作用,民办高校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有推动、支撑、保障作用,二者只有加强互动良性发展,才能取得共赢的局面。
关键词 :民办高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中图分类号:G526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10.001
*基金项目:2014年度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倒逼机制下河南民办高校内涵式发展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4A880009);2014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河南民办高校与区域经济社会互动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14—QN—199)。
收稿日期:2015-03-16
高校不仅从事知识的传播活动,更重要的是开展知识的创造活动,特别是开展各种专门知识、科技知识的创造,这种以传播和创造知识为核心的活动需要以区域经济社会为落脚点,因为区域经济社会可以为高校的知识活动提供方便和现实的舞台。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逐步推进、高新技术广泛应用,民办高校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决定了其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办学定位。同时民办高校作为依托区域社会力量兴办起来的高校与区域经济社会体系是相互作用的,二者只有积极以正能量相互促进,互动发展,才能取得共赢的局面。
1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民办高等教育的需求、拉动、调节作用
1.1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民办高校的参与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全球化的视野,更重要的则是要基于本地资源。由于民办高校自身对区域经济发展这个指挥棒具有更加灵敏的嗅觉和反应能力,更善于利用本地资源,发挥区域的优势,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民办高校这个为了自身发展需要与区域经济社会建立紧密联系的教育实体此时更加凸显出其作用。民办高校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发展起来的,其存在源于市场的需求,所以专业设置针对市场急需的人才,这样就在客观上为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必备的人才。
1.2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民办高校的拉动作用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带动了民办高校的生源。民办高校办学经费的主要来源是举办者的投资和学生的学费,可以说生源在一定程度支撑着民办高校的生存。民办高校的生均学费一般比较高,且生源大部分还是本地学生,要想生源充裕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经济条件许可,二是意识形态认可。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了地方经济的活跃,带动居民思想状态的改变,经济条件的提升为许多家庭让孩子到民办高校上学提供了物质基础。另外,知识带动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共识,家长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也认同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民办高校生源充足为学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缓解了民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民办高校要想得以可持续的发展,解决好学生的“出口”问题很重要。学生是否选择某一民办高校,就业率是一个关键性的参考指标,毕业能否掌握一项生存技能,成为广大学生和家长关注的焦点。而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直接影响民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区域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更新和增加,在客观上为民办高校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要求的同时,也增加了民办高校学生的就业岗位,对民办高校学生就业问题有一定的缓解作用。目前针对学生就业问题比较有效的做法是民办高校与区域企业合作,与之建立起长期的、稳定的人才培养计划和供求关系。使学生能够在企业中进行实习,在实习的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技能,提升实践能力,增加就业的筹码。
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加强了民办高校与各方面的联系,为民办高校进一步的发展提供了各种资源。教育质量是民办高校的生命线,但民办高校可支配的教育资源有限,要提升教育质量,与企业和政府建立紧密的联系非常必要。校企合作一方面企业可以直接为民办高校提供资金上的支持,学校可以增添高新技术设备为涉足新的科技领域创造条件,为提高教学水平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企业又能为学生提供实验基地和实习岗位,使学生和老师真正参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课题,产学研相结合,增强学校发展动力。政策的支持对民办高校的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地方政府通过宏观调控、政策指导,出台相关制度优化民办高校发展的外部环境,推动了民办高校的健康发展。
1.3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民办高校的调节作用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调节民办高校的办学定位。民办高校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公办高校教育资源的不足,是满足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需求,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民办高校的办学定位有着重要影响。民办高校应服务社会、办出特色、错位发展。民办高校只有致力于服务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才能获取生存和发展的源动力,使学校保持活力;才能使人才培养目标紧跟时代的需求,使学校的科研创新引领产业发展;才能取得政府更高的扶持力度,以利于解决办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才能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点为依托,建设具有较强竞争力、有区域特色的学科专业。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调节民办高校人才培养的结构。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地更新,作为依赖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得以存在的民办高校需要准确把握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方向,做出科学的判断,并以此作为选择人才知识结构的依据。及时调整专业结构,找准学科专业与区域经济建设的结合点,优化资源配置。只有这样民办高校才能建立自己的学科优势,有针对性地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 民办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支撑、保障作用
现代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以知识的再生产和综合运用为基础的,这就要求民办高校在基于自身培养人才和科学研究的本能之上要更好的履行服务社会的职能。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民办高校的职能所在,也是其自身发展的需要。
2.1 民办高校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民办高校通过培养一线技能人才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民办高校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很重要的一项就是为企业培养从事一线工作的技能人员。学校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也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得学生能够在企业处于稳定的工作状态,保证企业工作人员充裕,能够持续生产,也有利于企业对员工进行培训,完成企业内部对人才的培养。
民办高校通过创新科技,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推动区域经济建设。民办高校能够快速捕捉科技发展动向,明确经济建设对科技有怎样的需求,并迅速做出反应。积极促进本校的科研力量与地方产业相结合,创新科技成果。民办高校更重视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成生产力的速度,只有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和生产力,才能实现科研的价值,凸显民办高校的实力,而这一切从客观上就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民办高校通过继续教育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民办高校可以为非统招在校生提供再教育的机会,通过培训的方式使有学习意愿的人能够获得自己需求的知识技能,满足社会居民学习新知,提升生存能力和生活水平的期许。
民办高校利用学校的人文资源推动区域社会的发展。民办高校可以通过发展文化产业、发动学生志愿者举办文化艺术活动、带动区域社会优秀文化传统传播、共享校区的知识资源、提供给社区居民免费的信息支援等促进区域社会和谐、健康发展。
2.2 民办高校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
民办高校依托地方文化资源建设校园文化、传承精神文明,借此服务于企业文化,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文化支撑。
民办高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社会进步需要科技创新、企业发展需要技术革新,民办高校聚集了具有科学研究能力的人才,利用地方资源优势并与区域经济社会的特点相融合,研发适合区域企业的技术和促进区域居民生活质量提高的产品,为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民办高校为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作为以人才输出为目的的民办高校最容易了解区域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所以能以最快的速度调整专业设置,形成经济社会发展所急需的人才培养结构;再者可以利用其丰富的信息资源,预测新形势对人才的需求,对学科专业做出前瞻性的调整,在人才市场抢占先机,为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2.3 民办高校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作用
在知识经济时代,高素质的员工成为企业在激烈竞争中得以保持优势的关键,所以企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而获取高素质人才的方式也多样化。有媒体公开招聘、中介机构推荐、招聘会现场招聘、企业内部培训等。通过猎头公司和媒体公开招聘成本较高,同时还面临新人入职,要经历一个较长的磨合期,也存在“水土不服”的可能性。招聘会现场招聘受现实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对招聘人员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更容易受招聘人员个人素质的影响,造成优秀人员的流失等现象,因为招聘会现场多数是学生应聘,相对缺乏实践经验。当下企业对内部培训的方式比较认可,同时又具有民办高校合作的先天条件,所以利用民办高校的高级人才资源成为一种趋向性的选择。民办高校通过人才资源对企业进行知识的支援给企业注入了活力,为企业长效发展提供了保障。
民办高校除了可以间接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也可以直接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民办高校可以通过产学研一体化,建立科技园,参与商业区的建设,与企业联合开发新产品;还可以走进社区、服务群众、丰富居民生活、提升生活质量。无论参与地方经济建设还是服务地方群众生活,都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保障作用。
参考文献
1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改革开放30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经验专题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关键词:碳循环;低碳经济;农户行为;农地管理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265(2013)04-0022-05
一、引言
低碳经济,其内涵主要描述的是在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变革背景下,通过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制度创新、产业转型和新能源开发利用等多种手段和工具,在经济社会生活中最大可能地减少消耗煤炭、石油等高碳石化能源数量,减少大气温室排放效用,从而达到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人类社会福利持续提高的新型经济社会发展形态。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快速工业化、城镇化阶段,根据有关学者的测算,2030年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将达到60%左右,2050年达到70%左右(汪冬梅,2005)。根据国际经验,我国未来工业化和城镇化引起的能源消耗,以及由能源消耗引起的碳排放量将居于全球前列(余猛、吕斌,2010)。
人类的各种经济活动都离不开一定的国土空间。因此,本文将从国土空间利用视角出发,研究目前社会经济条件下的国土空间利用总体控制以及具体的农户家庭资源配置和农地利用行为,探讨提高我国政府农地利用政策管理效率的调整方向,为解决我国碳减排承诺与工业化、城镇化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寻找有效路径。
二、低碳经济与农地利用
碳循环可以区分为碳源和碳汇两个方面,其中碳源是碳排放过程,碳汇是碳存储过程,这两个过程具有相反的运动方向,共同构成封闭循环过程。按照该理论,如果要实现控制全球气候变暖趋势的目标,需要在一国国民经济循环中考虑碳循环因素,要求两种循环达到某种科学意义的均衡。在此均衡路径上,要求在国民财富形成与积累过程中维持碳源与碳汇达到一种动态均衡,只有在这种状态中,才能既控制碳源排放引起的温室效应,又不断增加国民财富和社会福利。上述两种循环的均衡构成了当代以低碳经济视角研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基本前提。
尚处于发展中国家的现状要求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更高程度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而工业化和城镇化中,建设用地上涉及的经济投入、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由此引起的巨大高碳石化能源消耗无疑将构成我国现在和未来碳循环中碳源的主要组成部分,而农用土地上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的森林、草地系统则在碳循环中发挥着重要的碳汇作用。另外,与森林、草地系统相比,农田系统是在人类干预下地球碳库中最活跃的部分,在碳循环中发挥着多重角色:一方面农作物的短生命周期决定了农地与林草地的碳汇功能有强弱之分;另一方面,农田的不当利用不但不能起到碳储存的作用,反而可能会增加碳排放(徐玖平、何源,2010)。在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必然要进行大量碳排放、放大碳源功能条件下,重视农用地碳汇功能,不断提高其碳储存能力,是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
无论是工业化、城镇化,还是农用地农业利用,都要在一定的国土空间范围内进行,研究我国国土空间的分布状态对于问题分析具有基础意义。我国国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国土组成中复杂的地质、地貌条件和区域水热组合条件共同构成了我国土地资源系统的多样性特征。而且,西高东低的整体地势特点必然使我国土地资源系统呈现出山地丘陵居多而平地少的地貌特征。据统计,平地、丘陵、山地三种形态的土地资源分别占我国国土面积的33.6%、20%、46.4%。根据2006年的调查数据,我国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土地面积分别为98.58 亿亩、4.85亿亩、39.17 亿亩,占我国全部土地面积的比例分别为69.1%、3.4%、27.5%。其中按照土地二级分类的方法,98.58 亿亩农业用地具体分布状况为:耕地18.27 亿亩、园地1.77亿亩、林地35.42 亿亩、牧草地39.29 亿亩、其他农用地3.83 亿亩。
假设我国国土面积中未利用土地处于碳循环平衡状态,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则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碳循环平衡的两种重要土地形态。进一步分析,在农用地中,草地和林地占到我国全部农用地面积的75%,为叙述方便,本文将剩余农用地中的耕地、园地和其他农业用地统称为耕地,其面积占比为25%。如上文所述,耕地利用中的碳循环发生机制是复杂多变的,其碳源、碳汇功能是否能够平衡关键在于耕地利用的方式,而耕地利用方式主要取决于农户家庭的具体经营行为(凯萨琳・B,2003)。总体而言,从低碳经济视角考察国土空间利用方式,强化控制建设用地面积,尽量降低碳源排放水平,引导农户低碳排放的农用地利用行为,不断扩大森林、草地面积,改变耕地利用中的不当碳排放经营方式,对于我国实现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低碳经济与农户行为
(一)低碳经济与农户家庭收入
如前文所述,农地利用在整个地球碳循环中发挥着重要的碳汇作用,在我国目前农地利用制度条件下,农户家庭是农地利用的主体,因此发挥农地碳汇作用离不开对农户家庭的具体经济行为分析。西方经济学通过对欠发达国家农村农户家庭经济行为的大量研究,形成了具有重要分析价值的农业家庭收入模型(Agriculture Household Models,AHM),该模型不是将农业人口个体,而是把农户家庭作为一个独立的生产和消费决策单位,运用收入内生和预期效用最大化两种基本经济学分析方法,对农户家庭在外部因素扰动下的行为进行了比较详尽的理论分析(泰勒,2003)。我国目前的经济结构正处于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结构转型阶段,AHM模型虽然能够为分析我国农户经济行为提供启发性的思路,但其严格的假设条件并不符合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
从收入角度分析,农户家庭的收入离不开土地、资本、技术和劳动力等要素的投入,直接与农户家庭组织上述要素的经济行为密切相关,因此,从收入角度分析农户的家庭经济行为也是一种可行的研究路径。总体上,我国的农户家庭收入可以分为农业经营收入、外出务工收入和政府补贴收入三大部分,其中农业经营收入显然离不开农户家庭对农地资源的利用。在理论上,根据舒尔茨理性小农行为假设,目前我国农户家庭在经济活动中会主动按照经济理性原则高效率地配置资源禀赋以实现收入最大化(孙文凯等,2007;任旭峰、李晓平,2011)。
根据低碳经济条件和前文分析,农地资源依然是当前我国农户家庭收入函数中重要的影响变量。由于在地球碳循环中的不同作用,低碳经济条件要求构成农地资源系统的林草地和耕地必须占有一定合适比例的国土空间,二者缺一不可。但是,林草地和耕地经营对于农户家庭而言,是两种具有不同物质产出的经济行为,其对农户家庭的收入影响机制和效果是不同的,而正是这种不同的影响机制为政府农地利用管理调控提供了必要的弹性空间。因此从农户家庭收入最大化视角,分析低碳经济转变对农户不同农地利用行为施加的影响,对于政府农地利用管理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具有基础性理论支撑作用。
(二)收入最大化条件下的农户家庭行为
由于在地球碳循环中的不同作用,林草地和耕地必须占有一定比例的国土空间,二者缺一不可。为问题分析需要,可以将目前我国农户家庭农业经营收入进一步细分为林草地经营收入和耕地利用收入两种类型,同时假设农户家庭经营林草地和耕地将获得不同的政府补贴,将政府补贴看作是两种收入的函数(斯托尔特等,2005)。根据上述分析可以得到以下农户家庭收入函数:
[y=y1+y2+y3+y4+y5] (1)
在公式(1)中,[y]代表农户家庭整体收入,[y1]代表农户家庭林草地经营收入、[y2]代表耕地利用收入、[y3]代表外出务工收入、[y4]代表农户家庭林草地经营获得的政府补贴收入、[y5]代表农户家庭耕地利用获得的政府补贴收入。因为我国目前的农户家庭经营建立在小规模经营基础上,因此可以进一步假设农户家庭的林草地经营和耕地利用皆不需要大的资本性投入,即两种经营方式不受资本方面的限制;同时假设林草地产品和耕地利用产品的市场结构是完全竞争的,产品价格外部给定,且林草地规模和耕地利用规模窄幅变动。农户家庭在林草地经营、耕地经营和外出务工中分配自己的劳动力资源以获得收入最大化。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到:
公式(2)中[p1]、[p2]分别代表林草地产品价格、耕地产品价格,[q]代表产出量,[w]为工资收入,[l1]、[l2]、[l3]分别代表林草地经营、耕地利用、外出务工的农户家庭劳动力资源投入,[la1]、[la2]分别代表林草地经营和耕地利用需要的土地资源数量,[k1]、[k2]代表林草地经营和耕地利用需要的资本资源数量,[s1]、[s2]分别代表林草地经营和耕地利用获得的政府补贴收入。根据公式(2)构建拉格朗日函数如下:
该收入最大化条件表明,在农户家庭自由配置劳动力资源条件下,通过合理的劳动力资源匹配能够实现自身的收入最大化。同时也应当注意,我国二元经济结构正在向一元经济结构转型,行业比较利益落差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继续存在,因此农户家庭外出务工投入的劳动力边际收入贡献将大于劳动力投入林草地经营和耕地利用获得的边际收入贡献。在此背景下,政府应当根据林草地经营和耕地利用产品价格的变动趋势,运用财政补贴手段增强农户家庭林草地经营和耕地利用劳动力资源投入对收入的边际贡献效应,才能刺激低碳经济条件下农户家庭劳动力资源对林草地经营和耕地利用的投入,从而保证农地利用在地球碳循环中发挥积极主动的碳汇作用。
(三)农地利用规模变动条件下的农户家庭行为
考虑农户家庭林草地和耕地规模因不同经济因素导致的动态变化情况,放松前文农户家庭收入函数中关于土地资源投入数量固定的条件,在农用地总体规模固定情况下,林草地经营与耕地利用变动必然会引起农户家庭经营行为的改变,从而对整体碳循环系统造成非预期的扰动。在上述放松条件下,农户家庭收入函数将加入新的变量和新的约束条件,公式表示如下:
同样利用构建拉格朗日函数的方法求解农户家庭收入最大化函数,可以得到放松条件下的农户家庭收入最大化条件:
继续使用公式(5)中符号的意义,同时令[MRLa1]、[MRLa2]分别代表林草地经营用地和耕地利用用地对农户家庭收入的边际贡献[?ql1,la1,k1?la1]、[?ql2,la2,k2?la2],令公式(8)说明,政府根据林草地经营和耕地利用不同产品的价格变动趋势、不同劳动力资源和不同农地利用的边际收入贡献等因素调整财政补贴水平,仍旧能够保证农户低碳经济条件下实现家庭收入最大化的条件。
四、政策建议
寻求碳循环与经济社会发展两者之间的平衡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政府农地利用管理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将影响我国国民经济中各种不同的经济活动,而不同经济活动对地球碳循环系统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效用是不同的。针对各种类型经济活动的不同碳循环效应状况和现实经济条件下农户具体的经营行为,积极地进行农地利用管理政策调整,引导科学合理的农地利用方式,对于我国发展低碳可持续经济是必要的。
(一)科学进行国土空间主体功能区规划,严格控制农用地转用
从我国整个土地分类和低碳经济发展要求的视角分析,建设用地上进行的经济社会活动与碳循环中的碳源循环极具有正向相关关系,而农用地上的经济社会活动则与地球碳循环中的碳汇循环极具有正向关系,二者之间相互制衡,共同构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碳循环均衡过程。一定水平的碳循环均衡必然要求一定规模的建设用地和农用地规模与之相适应,因此在总体上,我国政府应当根据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和水平,按照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和政府的减排承诺,测算建设用地和农用地上所开展经济活动对碳循环均衡造成的扰动,科学合理地进行国土空间利用全国层面和区域范围内的主体功能区规划,并以此科学规划为纲对我国土地管理政策进行总体动态调整。在建设用地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边际贡献效应远远大于农用地利用的边际贡献效应的现实背景下,宏观上严格控制农用地向建设用地的转用,使二者保持适应低碳可持续经济发展要求的规模。为保护农用地规模,逐步扩大林草地占全部国土面积的比例,除严格执行现有的耕地占用占补平衡制度、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和强制国有建设用地出让收入按比例投入农地建设制度以及农地征收补偿制度外,在条件成熟时,可以根据建设用地上开展经济活动形成的不同碳排放量,实行标准定价基础上的差异化价格,并将该部分超出利益用于对农地科学利用的奖励,以达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碳循环均衡。
(二)通过政府财政补贴,引导农户家庭加大农地投入
农地合理利用能够充分发挥地球碳循环中的碳汇极作用,抵消建设用地上所开展经济活动中形成的碳源极作用,达到低碳经济社会发展模式下的碳排放量控制目标。通过上文分析,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阶段决定了二元经济特征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继续存在,这种经济发展特征决定了农户家庭外出务工的收入效应将在很长时间内高于林草地经营和耕地利用对农户家庭收入的边际贡献效应。因此,为达到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的农地合理利用,政府有必要对农户家庭农地利用实施财政补贴。只有对农户家庭农地经营行为实施政府补贴,提高其边际收入贡献效应,才能在总体上引导农户家庭加大农地利用和保护投入,科学合理地利用农地。另外,政府在实施财政补贴时,应与农地管理政策的整体目标相适应,一方面刺激农户家庭在农用地上科学地进行林草地经营,充分发挥林草地的碳汇极作用,另一方面应当通过政府补贴引导农户家庭进行低碳排放的耕地利用,尽量减少耕地利用过程中的碳排放量。同时,为提高政府补贴对农地合理利用管理的调节作用,应当将影响政府补贴的基础变量确定为林草地和耕地利用的实际数量,以提高农地利用管理政策调整的动态弹性和政策的实施效果。
(三)规范农户农地利用行为,保持各类型农地比例适当
从林草地经营和耕地利用角度分析,由于二者投入形成的最终产品不同,必然会存在对农户家庭收入边际贡献率不同的可能性。特别是在林草地经营边际收入贡献率低于耕地利用边际收入贡献率的情况下,如果不通过价格干预或财政补贴手段的调节,在农地利用总体规模内,大量的林草地可能转变为耕地,反之亦然,从而在总体上可能会形成破坏碳汇功能极发挥作用的不当国土空间利用行为。因此,政府需要积极跟踪林草地经营和农地经营产品价格变动,根据该变动价格测算二者对农户家庭收入的边际贡献水平,从而通过财政补贴、价格控制等手段建立科学的价格补偿机制。运用该机制引导、规范农户合理利用农地,使各个农地利用类型保持经济社会低碳发展要求的适当比例。另外,应当尊重自然规律,严格限制在不适宜耕地利用区域内进行的毁林开荒行为,对已经毁林开荒的区域应当投入必要的财力尽快予以恢复,扩大林草地覆盖面积。
(四)加大研究力度,提高农地利用管理政策调整的灵活性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各种经济社会活动的广度和深度都在延伸,动态变动的经济社会结构决定了我国国土空间中各种类型的土地利用规模都处在动态变化之中。在国土空间利用宏观控制层面上,需要进行大量的实证调查,掌握各类土地规模的变动情况。为达到该目标,需要加大国土使用动态变化研究投入,为研究提供必要的技术手段和保障,例如通过卫星遥感等现代科技手段及时了解各类国土空间利用的动态变动数据等。另外,政府制定和调整农地利用政策,提高政策的实施效应和效果,增加政策调整的灵活性,需要及时跟踪了解各类经济数据的变动情况,这些数据的获得需要政府多个部门提供大量的实际材料。总之,只有持续加大研究投入和力度,切实掌握部分关键经济变量的变动规律,提高政府农地利用管理政策调整的科学性和灵活性,才有可能保证实现低碳经济条件下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Burt, O.R.1986.Econometric Modeling of the Capitalization for Farmland Prices[J].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68).
[2]Catherine, B.2003.The Famer as conservationist[J]. American Journal of Alternative Agriculture.(18),4.
[3]Stolte J.R., Istsenma C.J., Bouma J.D.2005.Developing Interactive Land Use Scenarios on the Loese Plateau in China, Presenting Risk and Economic Impact[J]. Agriculture 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105).
[4]Taylor J.E.,Adelman I.2003.Agriculture Household Models:Genesis,Evolution,and Extensions [J]. Review of Economic of the Household.1(1).
[5]阿弗里德・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中文版.华夏出版社,2006.
[6]哈尔・瓦里安.微观经济学[M].中文版.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
关键词:公路交通建设;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率
0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公路交通建设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和载体,不但能够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而且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公路交通建设能够挖掘地方的潜在经济效益,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公路交通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只有做到共同促进,协调发展,才能够优化地区产业结构,增加消费或投资需求,带动沿线新兴产业发展,保障社会经济快速增长。
1我国公路交通建设的现状
交通运输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不仅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产业,而且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强力保障。随着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交通运输行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公路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公路里程和等级显著提高,公路通车量始终保持持续增长。近年来,公路交通建设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速度”,截止2017年底,全国公路总里程477.35万公里,公路密度49.72公里/百平方公里,公路养护里程467.46万公里,占公路总里程97.9%。其中农村公路里程400.93万公里,高速公路里程13.65万公里,国家高速公路10.23万公里,高速公路的城市覆盖率高达97%,国家高速公路年平均日交通量为26328辆。随着公路里程、技术和等级的不断提高,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国公路交通发展的落后面貌,使区域公路运输发展差距大幅缩小,公路建设带动了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大大增加了地方就业机会,促进了运输业和制造业的发展,改善了地方的投资环境,从而不断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2公路交通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联性
公路建设是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工程,在公路交通建设过程中,通常需要地方产业提供原材料、机械设备等,沿线会增加大量产业,从而拉动沿线产业的经济增长,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在公路项目建成通车后,区域之间的交通状况能够得到改善,区域间的文化与经济交流不断增加,利用市场优胜劣汰的规律还能够改善区域之间各类产业,从而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与此同时,公路交通现状改善后,能够使招商引资变得更容易些,不断为地方经济注入新活力,解决剩余劳动力,降低运输成本,方便产品的加工与运输,从而推动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公路交通建设能够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而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也影响着公路交通建设。在改善区域经济和公路状况时,当地的医疗水平和人才交流得到改善,公共娱乐和文明建设有效提高。另外,便利的交通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不同地区的文化有了更深的交流,从而改变人们落后的思想观念和管理水平,能够通过取长补短来科学制定发展思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公路交通建设的主要目的就是满足人们出行需求,通过出行的变化衡量公路建设项目对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影响。
3公路交通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的贡献
(1)降低了市场交易成本。公路建设作为城市的基础设施,是各行各业经济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生产要素。加强公路交通建设不仅能够提高货物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而且能够扩大生产规模,降低运输成本,进一步增强区域综合运输协调能力,提升社会财富水平。在公路交通建设时,需要对耗能结构、资源占有量以及环境污染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不断改善运输状况,减少交易费用,对物质、信息、商品以及人员进行高效的输送。公路交通建设与通讯技术的发展还能够使企业花费的仓储成本大幅降低,从而确保企业可以针对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在市场经济活动过程中及时作出调整,使生产有效率得到提高。(2)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布局。交通是城市发展的直接动力,能够提高交通的通达性,使工业、农业、商业等单位的运输费用有效节省,周转资金得到流通,运输效率大幅提高,货物损耗大量减少,不断提高的产业流通效率能够满足区域运输需求,从而带动产业的升级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由于公路交通设施的改善,能够适应运输频繁、附加值高、运输条件严格的高新技术对基础设施的要求,因此良好的道路条件可以吸引高新企业前来投资建厂,从而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布局。(3)带动了沿线新兴产业的发展。在公路交通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后,四通八达的公路运输网络使货物和人员运输更加便捷,大量与交通运输密切相关的产业被带动,其中以物流、客运为代表的新兴市场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改善地区交通状况以后,休闲旅游等产业也会逐渐兴起,从而带动当地的农家乐旅游、农产品销售、停车管理等产业的快速发展,不但解决了当地闲置人员的工作岗位问题,而且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对于促进区域经济繁荣意义重大。(4)提升了沿线土地的价值。公路建设不仅对经济增长有着巨大的贡献,而且对资源的“盘活”作用也极其明显。公路交通建设会转变当地区域区位,而区域的相对位置变化会直接影响到土地价值。一般在改善交通状况以前,由于土地及旅游资源难以同其他要素相配套,从而造成土地资源闲置,旅游资源浪费,自然资源荒废,无法实现脱贫攻坚。当公路交通畅通后,能够使区域空间内的闲置资源得到有效整合,显著提升资源的市场价值,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缩小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5)推动了经济总量的增长。经济总量增长是社会经济增长的明显标志,区域内商品数量和劳务价值的增长能够体现出经济容量。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公路交通作为一条重要纽带,能够紧密联系商品的生产、交换、消费等各个环节,并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沿海地区发展、市场宏观调控。另外,加强公路交通建设的投资能够促进交通运输市场的发展,有效降低物流成本,缩短运输距离,节约运输时间,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获得利润后,能够在实际生产中投入更多的资金,从而使商品质量更好、品种更全,提高国民生产总值。由此可见,公路交通建设不但能够促进区域经济总量的增长,而且能够拉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实现区域“经济发展一体化”和“产业发展规模化”的目标。
4推进公路交通建设发展的建议
4.1优化区域产业结构
在我国公路交通建设中,要坚持引入科技创新机制,使产业的科技含量得到提高,提升交通运输数字化和网络化,有效推进“智慧交通”建设,整合科技资源与产业资源,通过科技引导沿线产业带。各地区能够根据公路交通的建设情况,适当调整产业结构,在道路畅通区域建立科技工业园和高新技术园,通过市场机制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促进资源要素向优势产品和优势行业流动,使高新技术产业群带建设在公路交通的沿线,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推动区域产品的升级换代。
4.2加强城市资源布局
加强交通运输建设能够实现对农村资源的集约化利用,促进沿线地区的农业经济与工业经济紧密结合起来。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城镇化建设,不同规模的新型城镇逐步形成,非农业人口不断增长,这就需要对公路交通进行合理规划,对周边资源进行吸纳,使城市规模合理扩大,提升城市的综合品质。
4.3协调区域经济发展
基础设施是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一般物质条件,交通基础设施是三大经济性基础设施之一。于经济增长来讲,交通基础设施影响巨大。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很多地方经济的发展不仅仅依靠自产自销的经济模式,更需要引进外界资源拉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实现地方经济与社会经济的共同发展。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要符合各省市的发展规划,以合作共赢为目标,加大地区间的沟通能力,缩小区域经济差距,最大限度降低交通基础设施负面空间溢出效应。此外,公路交通建设具有较快的运输速度、较广的覆盖范围以及较少的影响因素,能够加强区域之间的联系,对资源配置进行有效优化,使产品的生产成本大幅降低,从而扩大企业利润空间,协调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促进地方经济的总体发展。
4.4推动新兴产业发展
公路交通建设不仅能够推动物流业的发展,而且能够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公路交通是物流业发展的主要条件,加强公路交通建设能够使运输成本大幅缩减,中转站大量减少,运输时间有效缩短,很大程度上提升运输效率。而旅游作为现代生活的一种时尚,对公路交通有着较高的要求,加强公路交通建设能够将颠簸小路变为水泥道路或沥青公路,促进了自驾游、农家乐等旅游形式的发展。
关键词 运输经济 运输业 经济社会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1运输经济学的由来与发展
交通运输是人们借助运输工具,实现运输对象空间位置变化的目的性活动,是经济要素的空间流动,是经济活动和经济联系诱发的物理活动。
运输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生产和生活中旅客和货物借助各种运输工具进行位置转移的经济问题的学科。其主要思想的发展历程如下:
(1)亚当・斯密的运输经济学思想
经济学家很早以前就开始注意运输问题了。亚当・斯密1776年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也译作《国富论》)中论述过运输对城市和地区经济繁荣所起的促进作业、政府在交通设施方面的开支等问题。
(2)李斯特的论述
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在19世纪20-30年代也把交通作为国民生产力的一个因素进行研究。
(3)马克思的运输经济思想
马克思在他的经济学研究中提出了大量非常宝贵的运输经济思想,他在《资本论》中用大量篇幅论述了铁路和航运对资本主义大工业的作用。经典经济学家的关注反映了资产阶级工业革命前后运输业在经济活动中地位的明显上升。
从总体上说,运输经济学是一门正在发展、尚未完成成熟的学科。在西方,人们一般认为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运输经济学才真正加快了自己前进的步伐。这是因为,它的发展一方面要等待与运输有关的社会经济实践积累得比较充分,另一方面,要等待基本经济理论、数学方法等基础和工具也变得足够完善起来。
2交通运输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交通运输业(以下简称运输业)是国民经济中专门从事货物和旅客运的活动的生产部门,一般包括铁路、水运(海运、河运)、公路、管道、航空等五种运输方式。运输业负责完成社会经济生活中人和货物的空间位移,它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和影响。空间位移量的增加、人类自身的完善和成熟,与经济水平及生活质量的提高过程是一致的。
运输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生产部门,尽管在生产特点上不同于工业、农业、建筑业等其他物质生产部门,但也增加物质产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活动日趋频繁,物质产品使用价值的最终实现需要依赖交通运输业来完成,而且随着经济大发展的到来,运输业发挥的作用日益增大。
同时运输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包括:(1)运输促进分工、大工业和规模经济的实现;(2)运输在经济发展中起了突出的作用并与经济发展相互影响;(3)交通运输是现在社会的生存基础之一。
3运输经济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3.1社会经济发展与交通运输业的内在联系
社会经济发展与交通运输业相互影响相互联系,对相互间的联系进行分析能促使两者更好地发展。交通运输是我国社会经济的基础行业,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如果没有交通运输发挥的纽带作用,就无法使劳动力和资源转换成经济效益。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不仅关系自身,更是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各方面。
3.2经济社会发展对运输经济的影响
经济社会的发展作为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大环境和背景,是运输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服务对象,其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经济社会的发展能够促进运输经济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交通运输需求量增加,对运输质量的要求也在提高。
(2)经济发展的水平是运输经济发展的基础。建立和发展先进的交通运输体系,高效的运输经济都需要高实力国家经济提供相应的技术、资金支持。
3.3运输经济问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3.3.1运输经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正面影响
(1)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发展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和前提条件。一个高效、完备的交通运输系统不仅可以联系不同的城市、地区,使区位优势发挥,还能促使资源在不同地区有效配置,从而给经济发展提供许多需要的条件,如资源、劳动力等。
(2)交通运输对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影响。交通运输条件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人民生活水平。高效廉价的交通运输系统,不仅使人民的出行和生活更加便利,促进了人们之间的交流沟通,更是带动了社会经济尤其是旅游业的发展。
(3)交通运输对区域资源开发的影响。良好的交通运输系统对开发自然资源提供了沟通市场的渠道,能促进市场对资源的需求。
3.3.2运输经济发展带来的问题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前提下,必然也伴随着许多运输经济问题的产生,例如,运输安全问题,运输业发展与人们需求之间的矛盾。
(1)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和交通基础设施总体规模尚不能满足人民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的需要。
(2)各种运输方式分工不合理,不利于交通运输优势的发挥,运输经济市场管理的不规范,缺少有利的国家宏观调控,市场竞争不足,进而影响了交通运输业的运行效率。
(3)运输安全问题突出。随着经济迅速发展,道路运输需求不断增加,可是由于监管不力,人们不够重视,这就带来交通事故频发的问题,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损失。交通业的不安全因素突出进而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4总结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运输市场也将在这个环境下不断深入发展,交通运输的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也将越来越重要,它深入影响着社会及经济发展的各方面。因此,我们必须重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视对运输经济问题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徐剑华.运输经济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 许庆斌,荣朝,等.运输经济学导论[M].中国铁道出版社,1995.
内容摘要:农业的生态化回归是人类进入生态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然而生态农业以生态功能为核心的多功能性使其具有公共物品特征,难以避免市场失灵,使其功能拓展受阻,需要政府在宣传引导、制度建设、资金投入以及科技创新等方面予以支持和保护。
关键词:生态需求 公共物品 政策需求 政府责任
农业的生态化回归是人类进入生态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然而生态农业所具有的社会功能、文化功能,特别是生态功能都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市场无法体现其完整价值,其功能拓展必然受阻,由此产生了对政府政策的需求及政府责任问题。
社会需求的演进与农业功能的拓展
一般而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业的经济功能不断弱化,而其非经济功能特别是生态功能则不断强化。
(一)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分析
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生态需求已成为一种基本的社会需求,这是农业生态功能拓展及生态农业发展的历史前提。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现代生产力的巨大发展,科学技术的飞跃进步,人口的迅猛增加,人类消费的极大增长,使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需求日益扩大。而这种需求的实现是建立在大量消耗资源和能源的基础之上的,使现代经济社会出现资源短缺乃至濒临枯竭;同时人类又将自己经济活动所产生的废物还给自然界,超过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吸收和净化能力的限度,使现代经济社会出现环境污染乃至环境危机:这两种生态现象使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需求正在急剧增长,成为现代经济社会中人的基本需求。
另外,随着现代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生产过程以体力劳动为主转变为以智力劳动为主。这种变化虽然相对减少了人体筋肉的能量消耗,却增加了劳动者神经能量的消耗,而这种消耗的补偿不仅要丰富多样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而且还要有优美健全的生态环境,人们越来越需要同作为体力和智力恢复与发展源泉的生物界交往,人们对安静休息、愉快旅游和接触大自然的需要就大为增长。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实际上生活在一种脱离自然环境而过分依赖人造的生活环境中,这种倾向对人的体力和智力充分发展很不利。因此,通过生态农业的发展创造一个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人类本性的良好生态文化环境,已比以往历史时期更加重要。
关键词:四轮驱动;体制机制建设;新发展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1)01-0027-03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建立起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体制机制。西部地区要在今后十年内完成这一艰巨任务,必须克服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基本障碍,不断探索有效的一体化模式与途径。我国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建设,可以区分四个要素或驱动轮:城乡一体化的制度结构建设、城乡一体化的激励结构建设、城乡一体化的组织结构建设和城乡一体化的能力结构建设。就这些要素的相互关系看,前两项是核心和前提,后两项对其有促进作用和制约性。考虑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体制机制的统一性,对这四个驱动轮的建设应该是一个同步的过程。本文将运用新发展经济学的“制度一激励一组织一能力”框架,对西部城乡一体化的体制机制要素进行分析,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体制机制建设提供一种系统性的解决思路。
一、以制度结构一体化为支撑平台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根源于传统发展战略的失误,我国城市与农村存在制度和待遇的不平等问题,形成农村发展农业,城市发展工业的格局,在产业进入制度、融资制度、户籍制度等诸多方面存在不同,造成农村经济社会制度变迁中存在着“脱节”与“空挡”,是造成三农问题的重要制度原因。因此,城乡一体化的体制机制建设就是农村与城市的制度结构如何结合成为一体化的制度体系问题。
由于我国城市经济社会制度的现代化、市场化程度高、农村经济社会制度的现代化、市场化程度较低,从区域角度看中东部地区经济社会制度现代化、市场化与规范化程度较高,西部地区较落后。这种特点决定了西部地区在城乡制度结构一体化上,不能完全依赖大中型城市,而是以大中型城市为中心,以城镇为平台逐渐推进。城乡制度一体化主要是以城市带动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市民支持农民,进而提高弱者的收入水平、公平满足城乡社会成员的经济社会需求与福利,实现城乡共同发展为根本目标,通过城市制度结构改造和重组农村制度结构,改变制度规则自身的二元体系,把原来的二元性制度规则代之以城乡一体化的制度规则,使农村制度平台得以重构,为后改革时代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制度基础。相应的城乡一体化的制度规范,要包括经济制度中的一体化规范、社会制度中的一体化规范、行政制度中的一体化规范等内容,其设置和创新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市场化、现代化展开,按照减少制度创新的成本和提高收益的原则,既注重规范的连续性、稳定性,又要使其内部结构协调一致,使之成为一个有效存在与运转的制度整体。在制度一体化的内容上,要依靠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共同基础上,把农村产权制度和市场制度的现代化作为资源和生产要素实现资本化的动力,遵循制度变迁与创新的基本规律,先产业后农业,既要分步实施又系统布局,既引入创新的制度要素,又作好要素的系统耦合,使制度的创设与功能发挥有效协调,形成城乡一体化、现代化的经济制度架构。在做好经济制度一体化的同时推进社会与行政制度一体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依法行政理念为依据,根据后改革时代的要求不断调适社会行政制度规范的架构和要素系统,通过组织、设备、标识、行为人等制度角色系统的重构和创新,坚决打破前改革时代城乡分割的制度结构格局,建立统一的制度架构。
二、以激励结构一体化为基本方向
经济社会一体化的体制机制建设,实质和基本动力是城乡经济社会激励结构的建设。要完善城乡经济社会激励结构的功能发挥,突破各自的传统范围相互结合,促进激励功能的现代化、融合化,构成一体化的激励体系,确立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体制机制建设的基本方向。根据激励结构的内容和功能,可将这个融合过程分解为经济、社会与行政三个子结构的融合。
首先,以经济激励的融合作为城乡两大区域激励结构融合的基础层次。我国农村经济的激励结构大体有两种类型或具有二元特征:一是基于集体所有权的经济组织、行为人,如农村集体所有制企业所面临的激励结构;另一类是依托使用权和经营权的经济行为人,如联产承包户群体所面临的激励结构。相应地,城市经济存在依托所有权的经济组织(如国有制、城市集体所有制、三资企业等)所面临的激励结构,与依托使用权和经营权的经济行为人(如公司化、合作化、承包制、租赁制等经济组织)所面临的激励结构。西部地区要在确保农村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集体所有权的前提下进行城乡激励结构的融合,必须在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的层面有所创新。从后改革时代的基本要求看,按照是否以土地这一基本生产资料为载体,可以分为两种情形:第一,以土地之外农业生产资料为平台者,可借鉴城市经济激励结构设计,以市场化模式为主。第二,以土地为平台者的激励结构设计,在同城市经济结合时,必须从解决三农问题的导向出发,有步骤、分阶段改变城市偏向型二元化土地产权制度,推进激励结构一体化、现代化进程。即对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主体、农业生产经营合作社、农业企业公司等,在与城市的各种经济组织结合时,一方面要采取市场化模式,更重要的是,要对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探索发展农村土地合作社新形式,完善土地流转机制,以在承包制基础上对农民家庭形成新的激励结构,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奠定激励基础。
其次,把社会激励的一体化作为城乡社会经济激励结构融合的服务与保障层次。城乡经济激励结构的一体化、市场化,虽然深化了人们经济活动的激励空间,满足生产经营性活动市场化、现代化的激励需求,但经济活动激励需求满足之后,必然会产生社会活动的激励需求,包括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方面、文化、休闲等生活方式方面,社会优抚与社会保障等非市场权利体系方面的内容。这些方面的满足与解决,依靠传统的相对分割的城乡激励结构的有限功能,无法完成后改革时代社会激励结构一体化的任务要求。按照社会主义新和谐观,要建立包括市场权利和非市场权利(如养老、教育、医疗等社会权利)在内的城乡统一权利体系,特别是把其中的非市场权利作为建立正确的社会激励结构的前提,有助于推进经济社会激励结构融合的进程。
再次,把行政激励一体化作为经济社会激励一体化的中枢层次。要打破原有激励结构分割,建立城乡行政体制与机制的一体化平台,在城乡行政激励结构的融合中,整合、管理、创制与服务于经济社会激励结构的融合。从后改革时代的要求看,我国城市所形成的行政体制和激励结构,今后其发展主要是一个逐步完善的问题。但是,由于目前农村行政组织的体制与机制实际上是前改革时代城市同类型体制与机制的复
制与同构化,经济、社会功能纠结一体,现代化程度低,加之农村人口数量与需求限制,缺乏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益,其效率与功能发挥并不理想,变革不仅滞后而且缓慢。考虑到我国区域经济社会仍然存在分割的现实,城乡行政体制与机制的一体化,必然既涉及同一地区不同部门激励结构的横向融合,又涉及城乡不同地区同类部门激励结构的纵向融合两类,由于前一类结合是关联性部门的激励结构重构,后一种结合是地域间的功能协调机制的确立,应首先推进前者然后推进后者。首先,要以农村乡镇或县级小城镇为基点,推进行政体制的分工深化与流程再造,构建经济与社会激励结构城乡一体化的基础。然后,区分以大中型城市为主的经济社会区、以小城镇为主的经济社会区两种类型,在推进区域内行政、经济、社会激励结构系统化的基础上,坚决打破不同区域的行政界限,为激励结构融合创造相适应的组织和群体系统支持,最终构建城乡统一的激励系统。总之,激励结构一体化将使城市中全方位的现代激励结构发散辐射到农村,形成网络化激励模式,扩大城乡经济社会主体的活动舞台。
三、以组织结构一体化为实体基础
城乡经济社会组织运行的一体化是体制机制建设的纽带。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建设,离不开城乡经济社会组织的一体化和现代化。如果说制度和激励的一体化是体制机制建设中的“制”,则城乡经济社会组织的一体化是体制机制建设的“体”。组织一体化的具体过程,要通过还权于民,“确权到户”,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使制度的连接顺利进行,使组织之体与制度之制相互耦合。
基于中国不同地区农业产业化组织发育不平衡,从东到西递减的事实,按照新发展经济学中的竞争优势理论,应通过合作社、经营网络等组织形式,提高农村、农业与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为农村创造出可持续的增收手段和财产性收入,逐渐生成能够与公司企业平等竞争的现代农业组织。要推进建设城乡一体化的公平获取生产要素的机会和机制,在培养职业化农民的基础上,进而培育壮大一批产品特色明显、带动面广、市场竞争力强、运行机制健全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增强其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带动作用,提高农村经济的组织化程度。要以农民组织为中介,以政府和农民组织的合作为前提,构建政府――农民组织――农户的协作链,并通过公共选择机制形成崭新的治理结构,完善基层农村经济社会组织架构。要根据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战略要求,通过土地使用、新农村建设、运输、通讯设施建设等,健全中心城区―中心城镇―小城镇的体系结构,形成布局合理,有效连接的城乡网格结构,探索网格化、现代化的城乡一体化组织模式。
四、以能力结构一体化为发展动力
对农民还权赋能,对农村微观基础加以再造,实现城乡经济主体能力结构一体化是西部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建设的发展动力。实现城乡一体化要以提高农民能力为前提,以农民而不仅是政府为一体化的主体。首先,加强城市向周边乡村辐射和渗透,建设适应于网格化模式的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的坚实平台。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等物质资本建设,分阶段、分层次进行布局合理的信息高速公路和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提升农村信息化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要加强产业、产品、技术、资本的关联度,促进改造传统农业的生产要素的加速形成,推进农业技术进步和转变农村发展方式,实现城乡基本物质能力和技术能力的整体协调发展。其次,要加强推进城乡市场的有机衔接,实现城乡市场特别是生产要素市场一体化,进而推进城乡市场赋权体系或能力的均等化。要改变城市导向的金融资源配置体制,推动金融市场一体化,减少市场失灵所致的农村金融资源稀缺。要鼓励有条件的农民创业办厂,取消各种歧视性准入限制,同时,为本地创业或跨地创业的企业家活动安排好新型产业集聚和剩余劳动力流动与吸纳,促进劳动力转移和配置更为彻底高效。再次,要大力解决农村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薄弱这一基础性问题,夯实城乡一体化的能力基础,不断培育乡村发展的主体和能力。树立小农社会化的新农村发展观,推进社会立法,将农村、农业和农民作为一个整体实施社会保护。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大力培养农民的基本技能,引导更多农民学习一定科技文化知识,掌握一门致富就业本领,拥有一个相对稳定职业,使其更好应对一体化的挑战与机遇。加强农村公共服务,改变单一依靠土地作为农民基本保障的落后局面,实行基本养老、医疗、社保、社会救助等城乡全覆盖,大力推进城乡非市场权利体系或能力的均等化。
总之,在新发展经济学的视角下,城乡一体化的体制机制建设由能力结构一体化、组织结构一体化、激励结构一体化和制度结构一体化四个子系统为要件构成,四者分别从支撑平台、基本方向、实体基础、能力体系、发展动力上,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共同构成城乡一体化的体制、机制模式和架构,将这些子系统的建设在分头推进的基础上加以相互协调统一,为城乡一体化的体制机制建设提供一个可行路径。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招标项目(09JZD0029)和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08ZD027)的前期成果。
参考文献:
[1]任保平,“后改革时代的主要矛盾、改革趋向及其重点”[J],新华文摘,2010,(15)
[2]任保平,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制度、激励、组织和能力视角的分析[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1)
[3]白永秀,任保平,未来三十年改革主题判断和路径选择[J],改革,2010,(01)
[4]桑加亚・拉尔,《对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成功的解释》,《发展经济学的前言问题》[M],中国税务出版社,2000
[5]薛敏兴,我国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建设模式与路径选择的社会学思考[J],理论导刊,2009,(05)
[6]魏礼群,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J],求是,2008,(20)
[7]曹钢,新农村建设与城乡一体化[J],求是,2009,(08)
关键词:独立学院; 服务地方;启示
服务社会是高校的三大职能之一。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也必然成为独立学院的一项重要的任务。独立学院是新生事物,在很多方面都需要学习、借鉴和研究。目前,对独立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理论研究很少、经验总结的也不多。因此,对独立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理论和实践进行研究,提高独立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能力,必将成为提升综合竞争能力,拓展独立学院的生存与发展空间的必由之路,也是独立学院肩负的神圣使命和推动自身发展的良好机遇。
一、独立学院服务社会存在的问题
独立学院是在原来民办专科院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时间较短,在服务社会方面还只是刚刚起步,存在许多不利因素和突出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独立学院自身存在的问题。
1. 社会服务意识淡薄。
在调研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大部分独立学院的董事会或独立学院的投资方,在投资教育之前都是企业家。俗话说,“隔行如隔山”,他们对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认识不是很深刻。特别是在发展的初期,由于投资较大,急于收回成本乃至盈利,对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关注不够。
2. 组织协调不力。
独立学院成立的时间短,管理机制不健全不完善在所难免。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大多数独立学院没有服务社会相应的管理机构,没有专人负责;有些独立学院在服务地方上有口号无行动;有些独立学院虽有自己的专门机构,但组织散乱,单兵作战多,集体攻关少。
3. 专业设置不科学。
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一般都紧随市场,本身无可厚非。但存在“一窝蜂”的现象,专业结构不合理,培养规格单一,低水平重复比较普遍,不能按照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
4. 科研实力总体较差。
独立学院的师资队伍不合理:教师非老即少,中年教师甚少,老教师基本都是原高校的退休教师,知识结构相对老化,科研积极性也不高;年轻教师大多是刚刚毕业的本科生或硕士研究生,缺乏科研能力,更缺乏与社会进行沟通的能力;中年教师有一定科研能力,但数量较少,难以形成梯队建设。这导致独立学院的教师科研实力总体较差。
(二)社会方面的问题。
独立学院在社会服务方面相当滞后,除了独立学院自身的原因外,社会各方面的因素也严重影响独立学院社会服务的发挥。
1. 宏观政策方面的原因。
独立学院要想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就要求在学科专业设置上具有更大的自主权。教育部在公立院校,特别是在重点院校给予了较大的专业设置的自主权。而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一般要求与母体学校相一致,否则,学生毕业时的学位授予就成问题。这导致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往往在母体学校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重复,妨碍独立学院根据人才市场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灵活地办学和进行社会服务。
2. 地方政府方面的问题。
地方政府方面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是地方政府对独立学院的认识不清,把独立学院的发展与兴起当作地方的民办企业看待,对独立学院办学条件、科研水平、专业设置等问题要么无权管理,要么怠于过问。二是地方政府利用独立学院智力支持的能力不足。地方政府对于如何利用独立学院的人才、技术、信息和思想来提升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这一重要问题考虑不多。三是地方政府缺乏充当“红娘”的意识。地方政府往往怠于“插手”独立学院的发展,缺乏充当独立学院与地方企业沟通与结合的“红娘”的意识。
3. 企业方面的问题。
独立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最直接的对象就是地方的企业。由于地方企业与独立学院之间缺乏沟通和了解,地方企业对独立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能力大多持怀疑态度。在有需求时,往往舍近求远,寻找重点院校、公立院校提供服务。
二、广州大学松田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实践
广州大学松田学院,始建于2000年9月,属广州大学的二级学院。2004年4月,由广州大学申请,经教育部批准为独
立学院。学院校园占地540亩,建筑面积20万多平方米;目前设有8系3部, 21个本科专业。
(一)举办者高度重视。
松田学院董事长马云珍先生历来重视学院服务增城经济社会发展。马云珍是增城民营企业家、民办教育家,2004年,被中国教育家协会评为“全国优秀民办教育家”,在办学之初提出了“立足珠三角,服务广东省、放眼全中国”的办学指导思想。在松田学院被批准为独立学院之后聘
请了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原宁波大学校长张钧澄担任学院执行院长,之后聘请的历任院长都十分重视科研与社会联动工作的发展。
(二)学院领导大力扶持。
广州大学松田学院的历任院领导均具有多年的高等教育管理经验,深谙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对独立学院的发展具有清醒的认识。在服务地方的问题上,精心组织,大力扶持,为学院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能力不遗余力。
1.成立科研联动发展处,全面负责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松田学院在2006年专门成立科研联动发展处,作为学院的处级单位,负责学院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全面工作,下辖独立学院研究所,专门立项研究独立学院服务地方经济是发展的理论和实践。
2.制定一系列支持教师和学生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一是资金支持,凡获得立项各级各类课题,均给予相应的资金支持;二是教师进行科研联动工作均折抵一定工作量;三是积极支持校级、院级科研立项;四是积极打造科研团队。
3.大量培养和引进高层次、高学历人才,不断提高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学院为进修的教师提供资金支持,报销学费,设立专项资金引进高端人才。
4.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专业结构调整,培养适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专门人才。如学院结合广东省经济发展的实际和产业情况,成立了广东省独立学院中唯一的社会体育系、电子信息工程系、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结合增城打造广州物流基地的现实,开设物流管理专业、市场营销专业等。
(三)加强师资建设。
在学院一系列政策的鼓励下,教师队伍建设渐趋合理、科研积极性高涨、科研能力不断提高、科研工作团队基本形成,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意识显著增强。
(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取得成效。
1.培养合格人才是独立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根本。松田学院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凝成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办学理念,“扬长避短,力创特色;远近结合,立足长远;加强内涵,质量立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学院与区域经济社会联动发展”的发展思路。把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学院工作的中心,努力实现教育“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构建和谐松田。每年学院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高达95%,高质量完成了人才培养的任务。
2.主动出击,在“学院与区域经济社会联动发展”方面成效显著。2007年增城市委、市政府正式批复了学院上报的《广州大学松田学院关于服务增城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方案》。在此基础上,学院向增城市政府推荐专家学者参政议政,与增城市法院、检察院、教育局、体育局、邮政局等多家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学院还主动与企业联系,建立实习基地,送服务上门。
3.成立科研院所,加强科研研究,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能力。学院先后成立了岭南营销管理研究所、独立学院研究所、松田艺术研究所、汽车与摩托车市场营销研究所和珠江经济研究所,对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展开研究。
4.全院共同参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形式多种多样。各系部根据专业特色,设立了特色社会服务项目,增强了师生的服务意识。如法政系师生为社会提供司法援助、法律咨询服务;管理系师生为增城市邮政局提供策划、宣传服务;艺术系师生为豪进摩托车进行衍生产品进行设计服务;外语系师生为“广交会”提供志愿服务等一系列活动。
三、广州大学松田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启示
(一)举办者的办学指导思想是独立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关键。
独立学院一般都适用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独立学院的办学指导思想往往取决于董事会,甚至是董事长个人。松田学院董事长马云珍先生实施专家治校的思想直接推动了松田学院服务社会功能的发挥。
(二)苦练“内功”是提升独立学院服务地方能力和水平的基点。
服务地方的能力和水平取决于教师、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松田学院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过程中不断完善教师队伍,努力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切实提高办学水平才获得社会认可的。
(三)主动出击是目前独立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唯一出路。
独立学院相对“年轻”,服务地方的能力有限,“等靠要”是没有出路的,要有一股闯的劲头。松田学院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道路上,主动联系政府、企业,以点带面、由弱到强,靠的就是一股闯劲儿。
四、关于独立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实现形式的思考
尽管独立学院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道路上已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地方院校、重点大学相比,差距依然十分明显。因此,研究独立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实现形式,借鉴著名大学和国外的高校服
务社会的形式就相当必要。
(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实现形式上,独立学院还存在形式单一,内涵有限等方面的问题。而一些著名大学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经验、模式都值得独立学院学习和借鉴。如有的学校加强了图书馆、物业、后勤、实验室等一系列的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功能的开发,这些都是独立学院可以做,应该做,也能做好的方面,在今后的发展中应大力挖掘这些方面的服务功能。
(二)广修栈道,打通“关节”。
独立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主要障碍是中间环节受阻。这要求独立学院要多渠道地联系社会。学院可充分利用中介组织,通过中介组织把学院服务的能力介绍给社会,弥补教师与社会打交道能力不足的缺陷。如可把学生动员起来,特别是一些企业家子女,让这些学生充当学院与企业之间的“红娘”,必将大大缩小学院与企业的距离,节约学院开展服务的成本。
(三)广结善缘,请佛诵经。
在服务社会方面,独立学院的起步较晚,经验有限。广结善缘,就是要求独立学院要与政府、企事业单位保持良好的关系,积极寻求支持。请佛诵经,就是要聘请政府、企业的专家学者参与到学院的建设与发展中来。这样,一方面可以增进政府、企业对学院的了解、认同,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学院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四)中间开花,服务“零距离”。
中间开花,就是在企业集中区域建立服务公司,让企业在家门口就能获得资讯服务,实现服务“零距离”。
总之,独立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尚处于蹒跚学步的阶段,只要增强意识、苦练内功、坚定方向,独立学院服务社会的功能一定可以厚积薄发、大有作为。
[本文系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课题(课题编号:10y84)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吕祖善.高校与地方发展紧密结合 实现良性互动与合作共赢——浙江省省长吕祖善在高校服务地方发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7,(1).
[2]李源潮.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高校党的建设[j].求是,2008,(4).
[3]徐铜文.区域大学的使命[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