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文化育人的核心理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宏观透视:有效针对职业素质
“职业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出适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的问题,一直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核心问题。近些年来,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在接受了企业这一终端客户的检验后,暴露出的主要弱点就是职业素质欠缺。诸如,道德修养失范,缺乏责任意识;社会情感冷漠,缺乏感恩意识;挫折经历有限,缺乏吃苦精神等。企业对职业院校毕业生职业素质非常重视,职业素质已经成为判定员工优劣的重要指标。
职业素质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它既是系统的,又是长期的培养过程。职业素质不是强加到职业教育身上的附属品,而是与职业教育的目标相一致的,是职业教育的职责所在,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如同职业教育的职业性与职业教育的教育性,能力和素质并存,职业性和教育性共生。只是职业素质培养与职业技能培养相比较,在考核评价上具有“软实力”特征,比较隐形,经常被忽视而已。目前,如何有效提高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质的问题亟待研究解决,全面发展与职业素质提升正成为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新视点。
目前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偏低在顶岗实习中可窥一斑:职业期望值较高,岗位意识较差;合作意识较差;吃苦耐劳、脚踏实地的工作品质较缺乏;劳动纪律和责任意识较缺乏等。分析其内在原因,主要与学生思想意识中轻视基层劳动、缺乏合格劳动者的意识与行为规范等分不开,而这与我国“工业文化的传统薄弱”有着不解的渊源。工业文化是“现代产业的共同精神财富”,包括工业文化素养在内的产业文化素养,是劳动者职业素质的深厚基础。增强产业文化素养,是提高劳动者职业素质的活水源头。在这一背景下,《产业文化读本》一书应时而出,令人耳目一新。它以产业文化教育为主要内容,直接指向了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根源问题。
二、微观审视:理念先行,恰当引入产业文化
产业文化的融入,使职业教育无论在育人理念还是育人方式上都前进了一步,它有效凸显了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使得职业教育内涵更加丰富。
1.从文化的角度切入,追根溯源
文化育人不失为有效提升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质的一种有效方法和途径。《产业文化读本》一书重视文化的力量,从文化的角度追溯源头,抓住“文化是变革的先导”这一核心理念,在职业教育中引入产业文化,从文化育人入手。
(1)文化的力量是思想的力量,是精神与信仰、理想与信念的力度。文化育人在于它的力量巨大,文化育人在于它的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文化育人是育人的最高境界。普通高校重视文化育人,用文化育人手段将文化素质教育作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要素,解决学生“做好人的问题”“做好中国人的问题”“做好现代中国人的问题”(杨叔子)。同样,职业院校可用文化育人这一有效手段,将职业素质培养作为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一环,解决职业院校学生做好员工、做好企业员工、做好现代企业员工的问题。《产业文化读本》采用文化育人的方式,用文化的力量实现学生职业素质的提升。
(2)该书编者提出进行产业文化教育的初衷是因为我国“工业文化底蕴相对薄弱”,“表现为企业产业文化底蕴不足,劳动者产业文化素养不高,社会产业文化氛围不浓。”这些原因正是职业院校毕业生职业素质成为“短板”和企业员工职业素质低下的深层原因。如在实习上岗前,学生虽然经过岗前培训,对企业的相关制度和规定有所了解,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仍有许多学生因不能遵守企业的制度和纪律而受到处罚,甚至导致生产事故的发生。究其原因,是学生意识深处缺乏对企业制度和规范的敬畏感,缺乏对岗位职责的责任感,自身的知识结构中缺乏支撑职业素质形成的深厚文化基础。
(3)该书围绕相关产业的生产经营服务方式、工作环境和对从业人员职业素质的要求、工作价值观、工作法规等四个方面内容,没有对学习者进行条文式耳提面命的说教,而是让学生通过一个个具有代表性的行业文化,在了解现代产业简要发展历程、先进生产经营服务管理方式以及优秀企业和典型人物的过程中,体会和感受行业文化特色,不知不觉提高产业文化素养。
2.从典型行业入手,由浅入深
现代产业体系包括工业产业、农业产业、基础产业、现代服务业、科技产业、信息产业、文化产业等。职业院校的学生本来对于产业文化和许多行业就比较陌生,再加之周围环境工业文化的缺失,造成他们工业文化素养比较低。正如该书主编余祖光所分析的:“家庭教育缺工业文化传统,企业教育缺工业文化自觉,社会教育缺工业文化环境。”所以,如果让职业院校学生接受产业文化教育,应选好切入点,使他们乐于接受、善于接受。该书在遴选典型行业时,从贴近生活的衣食住行用等相关行业入手,遴选了九个具有代表性的行业文化,由浅入深,由熟悉到陌生,逐步促进读者对产业文化的吸收。
3.从具体的企业深入,以点带面
“现代产业文化主要包括先进企业文化、先进行业文化、劳动者正确的工作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以及符合现代产业发展的制度和舆论环境”,“现代产业文化的实质是现代生产方式和工作方式,它的核心是尊重一切劳动,尊重一切劳动者的现代工作价值观”。这些具有真知灼见的睿智的观点统领着《产业文化读本》一书的内容。该书的每一章都从不同行业与我们生活的关系开始,在引导学生了解相关行业的生产经营服务方式的同时,认知该行业的文化特色,了解该行业职业发展或行业文化传承的状况。
在认知“行业文化特色”这一抽象内容时,选取了具体的企业为载体,介绍具体企业的文化特色。如第二章“食品产业文化特色”,就选取了肯德基的企业文化,并具体分析其精神文化、行为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等要素。透过企业文化特色的提炼,学生可以感受企业的生产方式、工作流程和企业自身的文化内涵,体味蕴含在其中的工作价值观,从而产生对企业的认同度和深厚情感,并会带着对肯德基的认识去联想或认同食品行业中其他企业的文化,最终形成对整个行业文化的认识。再如第五章“石油和化工产业文化”中,选取了我国石油和化工产业具有代表性的四大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和中国中化集团公司的企业文化。通过对四大集团公司典型企业文化的介绍分析,使职业院校学生形成对石油和化工行业文化的初步了解。不仅如此,编者还选取了国外知名石油和化工产业的优秀企业——美国杜邦公司和德国巴斯夫公司的企业文化进行介绍,扩大了学生的视野,提供了参考和比较,藉此产生对石油和化工产业文化的深刻认知。“石油和化工产业文化”一章给出的丰富案例,有助于学生形成对企业文化的深刻认知,又有助于职业院校学生对本章其他内容的学习。此外,还选取了区域产业文化建设成果突出的企业作为案例,进行“大”与“小”、“远”与“近”、“前”与“后”的对比。可以说,“产业文化特色”正是借助有形的企业载体,在具体的企业文化中得以生动体现并辐射到整个产业文化的,这也正是该书的特色之一。
三、客观预示:先锋探路,期待迎来百花争春
《产业文化读本》一书在产业文化育人方面进行了先锋式的探索,可圈可点。但笔者认为它还有以下几点有待完善。
一是在个别章节还有斧凿刀砍的痕迹。由于产业文化在我国的普及还很有限,个别的行业缺乏成熟的文化,或是虽有文化却有待于归纳整理,所以在个别行业文化介绍上缺乏“浑然天成”之势,还存在“刻意而为”的现象。
二是行业的选择范围有待于扩大。或许受篇幅所限,选择介绍了九个典型行业的文化特色,由浅入深,使职业院校学生易于接受。然而我们应该看到,目前中国的行业分类还有很多,这些行业从产生到发展,有着独特的生产经营服务管理方式,有着独特的行业文化特色,也有待于研究、发展和传播,从而使产业文化更加丰富具体。
关键词:职业教育;文化原动力;可持续发展
作者简介:郭琴(1961-),女,山东q南人,上海市第二轻工业学校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为职业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与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32-0037-04
当前职业院校发展越来越注重文化建设,越来越关注文化对于学校发展的引领作用。文化引领已成为职业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和精神源泉,也成为体现一个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标准。本文所说的文化是指校园文化,校园文化的内涵是丰富的,它并非纯粹的学校文化,它必须要融合社会价值体系,并基于职业教育的特殊性,亦包含企业文化的内涵。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是我国德育体系构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和谐校园建设的切入点。校园文化作为学校发展的精神动力系统,凝炼着特定群体的价值观和发展力。因此,在职业院校发展中,文化建设日益凸显出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一、校企深度融合的文化品格指向
文化是历史的载体,是特定群体的共同性格特征和发展渊源的表征,它也是人类文明活动的历史积淀反映。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空g,以学生、教师为主体,以教学行为和课余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文化领域广泛交流及特有的生活节奏为基本形态,具有时代特点的一种群体文化,其融合了社会文化和企业文化。
校园文化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是教育的核心竞争力,是构成一所学校办学实力、可持续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和所有校园文化一样,职业院校校园文化也是职业院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通过学校各个环节和层面的运行而逐步形成的一种与时展紧密结合、有时展特征、展现学校特点与学生特点的一种人文氛围,其根本特征是校企深度融合中所创生的具有强大生命活力的文化语境,是社会文化在职业院校的一种反映,本质上具有亚文化的性质。在内容上,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可以划分成理念文化和具体文化。理念文化包括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精神、办学思路、办学价值观,以及校风、教风和学风等等;具体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等。
我们所构建的和谐校园应当是一个追求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实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和谐发展的文明校园。和谐校园文化是指校园文化的整个系统中,多项因素处于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的状态之中,学校的各项指标都处在一个协调、有序的开放态势之中,它既包括浓厚的学术氛围、科学的人文精神、正确的舆论环境、精彩的文化生活、良好的人际关系、文明的生活方式、优美的校园环境、共生的价值取向,还应当包括整洁的校容校貌、有特色的校园建筑、现代化的教育教学装备等等。它以和谐为内涵,以各种文化活动为载体,是校园文化的终极价值追求。由于职业院校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色,因此和谐的职业院校校园文化除包含先进文化所蕴涵的人生信仰、道德信念、审美情趣等丰富多彩的文化因素外,还应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主动融入企业的内涵,与企业紧密衔接。具体来说,就是主动引入作为企业精神内核的效率文化、责任文化和价值文化,形成以实验、实训为载体的体验式环境和情景,在深度校企融合过程中,营造浓厚的实践文化氛围,凸显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特色。如此,才能构建和谐的职业院校校园文化,使学校的发展状态与师生的内心状态内外和谐,促进学校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二、多元互动的校园文化价值追求
校园文化体现了学校的价值取向,在职业院校中,无论是对学生的文化素质和品德培养,还是对学校的德育工作,以及对社会文化的建设都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核心
建设和谐校园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使学校持续发展,必须花大气力全面建设和谐校园。和谐校园文化作为和谐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特征,显示出极大的适切性。
构建和谐校园,需要与学校办学思想和办学目标相和谐的校园文化,包括学校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先进的办学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并尊重人才的工作氛围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共同的文化是和谐校园建设的核心,也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符合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要求,符合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成效会直接影响到职业院校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和谐,影响到职业院校发展和职业教育规律方向的和谐,影响到和谐校园建设的进程,也影响到职业教育的特色体现。因此,我们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合理建设职业院校和谐校园文化,并有效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二)文化建设是德育建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对于外部的社会环境,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更直接、更显著。当今职业院校学生思想道德上出现的种种问题,与校园文化环境的不足有着更直接的联系。校园文化环境包括学校建筑形式、文化设施设备、校园绿化设计等基础物质形态,学校的规章制度,学校的领导体制和教师制度,学校的建设思想、校训,校园内的思想意识、文化价值观念、生活观念和行为方式等等抽象形态因素。校园文化具有感染性和现实影响力,如师德的高低、校风的好坏、管理的严谨与懈怠等,这些要素的作用方式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
校园文化蕴涵着学校教育与发展目标,对学生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它会影响学生的未来发展方向,特别是影响学生的价值取向、生活习惯、情感需求的选择。因此,从实际意义上看,职业院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的道德品行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价值,它是德育建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校园文化与德育也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互为依存的关系。校园文化可以映射到学校的办学精神和办学目标、办学宗旨,而学校的办学精神、办学宗旨又成为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学校德育的实际成效可以体现在诸如校风等文化载体上。因此,校园文化建设也是德育的重要表征,两者互相影响,不可分割。
(三)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是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和谐校园文化的形成对建成高尚、文明、健康的校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建设和谐校园文化是新时期素质教育对人才培养的需要。从更深远意义上来看,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是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在学校的体现和延伸,是社会文化和校园精神的有机结合。校园精神是校园群体共同的价值认同感和行为方式标准。
文化所涵盖的内容极其广泛,从不同的社会活动领域来看,它可以包括社会文化、区域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等。校园文化可分为基础设施文化、自然人文环境文化等。职业院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需要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的人才,因此,校园文化就成为文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职业院校的改革发展对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进步有着深远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与发展不仅能够为主流价值文化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对未来社会文化的发展方向也起到启示和借鉴的作用。职业院校建设和谐校园文化,能为学生提升知识与能力水平提供有益的成长环境,并且通过校园文化的熏陶,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以文化影响着学生,形成学生独特的文化素养。建设和谐校园文化就是要积极发现校园内外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各种文化要素,通过总结、提炼,逐步形成校园文化,为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提供积极向上的氛围,让学生感受、认同并深深沉浸于这种文化。
和谐文化必须包含和谐校园文化,和谐校园文化可以培B并塑造出具备一定文化修养的优质学生,这是基础。这些学生在之后的社会分工中从事不同的工作,并再一次接受与环境相适应的新文化,这时,学生所受到校园文化的影响将重新发挥作用,影响学生的价值取向和对新文化的感受度及接受度,也影响学生对新文化的判断和分析能力。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和谐校园文化由于其影响对象的特殊性,成为和谐文化建设的关键。
三、“六大”理念引领的校园文化建构
文化建设是一个目标,更是一个艰巨的建设过程,它需要职业院校的管理者和教育工作者不断提高综合协调能力和创新能力,创新思维方式,促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顺利实施,并最终与学校共生、共长,和谐发展。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观念,有效锤炼校园文化的核心理念和校园精神
核心理念和校园精神是学校教育得以持续发展的根本,也是学校改革创新的重要轴心力。作为稳步发展中的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在合理制定好学校的发展目标,并正确处理好目标、距离和速度之间的关系,掌握好发展的节奏的基础上,在学校管理者和教育工作者转变观念的前提下,确定体现校园文化基本取向的核心理念和校园精神,它们是学校师生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源泉,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尤其重要。校园文化理念和校园精神的凝炼,必须充分考虑社会发展的现状和特征,以及社会文化的价值取向,遵循“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的原则,并结合学校的发展特色,确定适应学校当前发展和持续发展的核心价值取向。应当明确,核心理念必须经得起时间的变迁和发展的考验,必须具备动态调整性和迁徙性。先生倡导的北大办学方针“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历经百年,与时俱进,成为北京大学发展的灵魂。
(二)校园文化建设应当体现“六大”基本建设理念,并贯穿始终
职业院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在其建设中应当体现文化性、时代性、协调性、创新性、职业性、发展性这“六大”建设理念,并应当贯穿于建设始终。校园文化建设要切实关注环境的文化内涵挖掘和建设中的文化渗透,让每一草每一木都能育人,都能读出其潜在的审美情趣和思维情感。校园文化建设需要根据时展要求实现各要素间的协调发展。创新性要求校园文化建设体现建设者的思想价值观念和意志形态。职业院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必须特别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比如校园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雕塑、格言警句等,从造型、功能等多方面都应体现出职业教育特色。这些富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建筑和场所,不仅可以使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而且可以激励教师和学生对职业热忱,激发师生的进取精神和凝聚力。发展性是指校园文化建设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的适度超前性,使文化建设具有张力并适应特定历史时期的变化要求。
(三)校园文化建设必须融合不同发展思路的辩证统一和兼容共包,做到“三个”坚持
校园文化建设不同发展思路表现上看似相背,其实并不矛盾,它们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建设和谐校园文化必须做到三个坚持:
一是坚持开放性和选择性的统一。开放、交流是保持校园文化生命力的源泉,校园文化建设中一方面要以开放、宽容的胸怀接纳各种社会文化和国外先进文化,另一方面则要根据学校教育的实际和我国的国情,有选择性地挑选适合自己的文化理念和文化建设走向,抵制一些腐朽思想的不良影响。因此,开放性与选择性必须要高度统一。
二是坚持创新性和传承性的统一。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创造性的工程,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必须通过创造性地改造学校的各项工作,改造学校的物质环境、制度环境、人文环境,才能符合时展的要求和学校进一步的价值追求。但是创新性必须与传承性相一致,传承性要求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注意传承优秀的社会文化和校园历史文化,对于历史文化不能全盘抛弃,必须传承优秀的传统,才能在创新中突破。因此,创新性与传承性是统一的。
三是坚持协调性和个性化的统一。和谐统一协调,也要特色鲜明,不能压抑个性,要在处理解决好矛盾和问题的前提下张扬个性,不能落于俗套。以“和谐”为理念的职业院校文化,既要体现学校的个性,体现学校教育中诸因素的个性,包括教师的个性、学生的个性、教学设施的个性、教学模式的个性等,又要依据社会发展的现状和要求,与社会文化相协调。但是,两者在协调过程中不能由于协调的需要而压抑校园文化的个性价值,两者必须是统一的合体,不能割裂而论。孔子说过“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就是指要在差异和个性中实现和谐,个性与和谐是辩证统一的。同样,在和谐教育中,培养学生以一颗能包容差异的心,也是协调性发展的重要方面。
(四)校园文化必须与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和各类文化有机结合,并内化为具有校园特色的独特文化
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不能脱离社会文化谈校园文化,它必须与社会主流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家庭文化、企业文化等有机结合,并内化为具有校园特色的独特文化。社会是育人的大学校,是学生学习的大课堂,这也是陶行知先生提倡的“生活即教育”的价值所在。社会的主流文化必然会在校园文化中进行传递和渗透,并形成有机的结合。家庭文化和环境对学生创造健康人格、形成积极向上精神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校园文化必须要融入家庭文化的核心理念和变革趋向,才能形成一种更有益于学生成长的文化环境,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学生的言行和品格养成。在学校教育中,应当通过和谐来营造一种新型的秩序,使学校与社会、家庭形成默契,形成合力,真正发挥“文化育人”的整体效应。
(五)校园文化建设必须遵循以人为本及人本教育的基本原则,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特征的发展
和谐校@文化建设必须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终身教授赵勇认为“好的教育,应该是以人为本的教育,为大多数人提供同等机会和同样优质的教育”。人本教育正是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强调师生间的人格平等,并以知识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个性以及创新精神。孔子的教学主张和教育思想就充分体现了人本教育思想,孔子主张“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他认为只要获得良好的学习条件,通过学生的主观努力,都可以形成“君子”的品德。孔子十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并由此发展其潜力,他特别注重师生间营造互爱互尊的和谐氛围。两千多年前的古人尚且如此,我们又岂能等闲视之。和谐建设的实质就是强调以人为本的思想,因此,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建立在人本教育的基础上,充分发展人的主体性,提升人的生命价值。
(六)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与人才的培养和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紧密结合起来
专业形态、教学形态、环境形态构成职业院校文化的显在形态,如何在这三大形态的互动生成中,有效织入企业的效率文化、责任文化和价值文化,是职业院校校园文化能否真正引领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充要条件。效率文化着眼目标达成的时效需求,本质是投入产出比例的优化和时间、资源投入的节约。价值文化则是对教学实践成果的社会化、产业化贡献度的考量,是一种踏雪留迹、抓铁有痕的文化。责任文化的内在品质是担当,亦即对他者、对社会兑现品质、仁义、忠信等等的承诺。这些都是职业院校文化区别于普通学校文化的根本性特征所在。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是生产一线的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这些人才肩负着国家建设的重任,也是我国成为制造业大国的主体支撑力量。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并始终坚持为经济建设的服务功能。因此,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决定了它与其他教育类型的不同。职业院校的和谐校园文化对学生的素质和品行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影响作用,因此,在建设和谐校园文化过程中,必须密切关注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和学校的办学方向,立足于职业院校的全面发展要求和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在各种文化构建中体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追求,注意发挥校园文化在职业院校学生道德品行、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学习方式、生活态度养成方面的积极导向和渗透作用。
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群体长远发展的重要凝聚力。我们相信,通过文化氛围的营造,通过文化的内生发展,在文化引领下,必然能带动职业院校专业发展、课程发展、学生发展,并最终带动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为社会创造更大的财富。
参考文献:
[1]应俊峰,王俭.中学校长如何理解素质教育――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校长研修班结业论文综述[J].教育发展研究,2000(3):49-52.
德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灵魂,针对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缺乏顶层的架构和引领,缺乏校本的特色和品牌,缺乏实践的体验和历练,缺乏有效的评价和激励的现状,缙云县实验小学通过梳理、提炼、整合,构建了“五育人”德育模式,并从“文化、课程、实践、评价和管理”五个方面对提高德育工作实效进行了有效探索和积极尝试。
【关键词】
德育教育;五育人;模式;实效性
学校德育是多方位、多因素、多层次、多变化的一项系统工程。它不仅需要宏观的顶层架构和引领,也需要搭建校本的特色和品牌,在具体的操作中,更需要改变“重说教轻实践、重灌输轻内化、重控制轻引领”的浅表化做法,同时也需要有效的评价和激励加以保障。近年来,我们开始对原有德育系统进行了梳理、提炼、整合、重构。立足学校百年办学精髓,挖掘学校厚重的教育资源,汲取古圣先贤的智慧,融入现代教育理念,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学校德育优良传统。紧紧围绕“为每一位孩子的五彩人生奠基”的办学目标,依循“诚而有德,慧而通艺,学而明理,行而知新”的育人目标,构建“五育人”德育模式,即文化育人、课程育人、实践育人、评价育人和管理育人(如右图)。“五育人”的“五”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源自老校名五云小学,衍生出五色云天、五彩云娃、五彩德育,“为每一位孩子的五彩人生奠基”;第二层含义是要用自己的双手托起明天的太阳。人有五指,各有长短,代表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特点和个性,学校的德育工作要顺应儿童的天性,扬其所长,补其所短,用赏识的眼光,激励孩子的自信,帮助孩子成功、成才。在飞扬孩子个性的同时,重视小组文化、班级文化建设,让团队的力量彰显魅力。
一、文化育人———让德育熏陶“润物无声”
浓厚的校园文化具有强大的教育力量,也是学生接受良好品质教育的无形教材,起着润物无声之功效。学校借助创建“省市美丽学校”的有利时机,利用独特地势的校园,整合各种教育资源,让每一块绿地、每一处景观、每一堵墙“说话”,达到“处处有德育,时时可育人”的教育效果,做足做好“环境文化浸润”这篇文章。①景物无言,亦能育人:在校园的大小磐石上题刻校训“厚德博学,敏行求真”和校风“敏学,敏思,敏行”。在校园内显眼处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中小学生守则》等内容,让人人耳熟能详。②圣贤经典,智慧启蒙:在各楼道上展示轩辕黄帝、孔子、朱熹、等古今圣贤及计倪、杜光庭、李阳冰等乡贤的事迹。同时在教室内装饰经典诗文,让传统文化行走校园。③主题展区,飞扬个性:把各个主题展区布置成书画长廊,用学生的创意作品装点校园,如“食堂文化墙”“书香小港湾”等,让学生在优化校园环境中展示自己、教育自己、提升自己。④榜样励志,引领风尚:利用星光璀璨的“百佳地图”“校园两星”“荣誉殿堂”等载体,让身边的榜样登上校园舞台。这些充满人文精神的标语、字画、展示台等,无不提醒着学生如何做人、做事,无不潜移默化地感染和教育学生。学生在这样有声有色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心灵受到美的感染,行为得到美的熏陶,品德得到美的升华。
二、课程育人———让常规教育“落地生根”
紧扣“弘圣贤之学,育现代英才”的办学核心理念,秉承“求是致真,艺能并进”的教育宗旨,强化“圣贤教育,国学启蒙,体艺润校,化育新知”的办学特色。学校构建了“五彩云娃”课程体系,梳理出体现学生全面发展的五项必不可少的基本素养,即“品德与心理素养”“语言和人文素养”“思维和科学素养”“体能与艺术素养”和“生活与致用素养”。通过课程引领来培养这五个方面的素养,实现育人目标。以德育为例,德育基础课程系列有学科德育、专题教育和活动德育,重在促使学生形成“品德与心理素养”和“生活与致用素养”。①学科德育:德育课堂教学是对学生实施德育的主阵地。在发挥品德课程主渠道作用的同时,在语文、数学、英语、科学、艺术等课程中有机渗透思想道德教育。②专题教育:在一周心语、升旗仪式、班队活动课、微成长小课、周五新六艺、开学第一课、开学典礼等时段,实施德育地方课程《小公民》、校本课程《生活指导》以及安全教育、法制教育等为主体内容的专题教育③活动德育: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实施德育的有效载体。开展消防演练、远足拉练、入学入队仪式、国学经典诵读、百佳敏行之星颁奖等活动,并将这些活动分别纳入节日、家长培训、心理健康、安全知识等系列课程,制作相关课程规范,严格按课程要求实施教育。
三、实践育人———让道德教育“根植于心”
真正有效的德育需要实践体验,一次真切的实践和一次触动灵魂的体验远胜于教科书。学校积极为学生的成长搭建实践和体验的平台,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嘴巴去说,用自己的大脑去想,用自己的行动去践行,让德育根植于心,落实于行。
(一)主题德育,点亮人生
在美丽成长“1+1”德育主题教育系列活动中,前“1”专指每一学期落实一项以“敏行之星”内涵发展要求为主要内容,以培养学生“实验小学十大好习惯”为抓手的养成教育;后“1”专指每月进行一个重在培育学生五大基本素养,着力培养敏学敏思敏行少年的主题教育,变德育的“碎片化”为“主题化”“序列化”,让德育真正滋润到每个孩子的心灵,落实在生活实践中。
(二)缤纷四季,快乐成长
利用学校周边丰富的教育资源以及家委会的平台,积极开展以庄重仪式洗礼和五彩节日浸润为抓手的“缤纷四季”系列实践体验活动。根据季节设定实践体验活动内容,分为“探春、嬉夏、品秋、暖冬”四个篇章。每个季节设计菜单化的主题,可选择的内容,通过既贴近学生实际,又充满童趣的各种形式的实践体验活动,融通各种教育因子,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引领学生深入到家庭、社区、社会和自然之境中,学会生存、学会生活。丰富多彩的实践体验活动丰富了同学们快乐的成长记忆,据不完全统计,仅2015学年第一学期全校“缤纷四季”体验活动就有60余项。
四、评价育人———让德育评价“多元并进”
品德教育有别于一般的学科教育,单纯的知识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显然难以奏效。为了有效地实现德育的目标任务,寻求一种机制唤醒学生,激励其成长,学校专门制定了《缙云县实验小学学生奖励制度》,旨在探索过程性、激励性和发展性的德育多元评价模式。
(一)“敏学敏行”展风采
依据“敏学、敏思、敏行”的校风,构建了“2+1”评价体系。其中的“2”就是“敏学敏行之星”和“才艺之星”评价体系。“敏学”侧重学业评价,“敏行”侧重行为评价,“才艺”重在个性特长评价。敏学敏行系列的评价,根据学生日常的综合表现,实行周评价、月评价、学期评价滚动推进的方式,在过程性评价中为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才艺之星”评价,则更关注学生潜能的挖掘,个性的彰显。
(二)“云娃美少年”亮新招
“2+1”评价体系中的“1”指的就是“云娃美少年”评比,“云娃”喻指在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中成长的素质全面、个性鲜明的五云学子。“云娃美少年”每三年评选一次,分提名推荐、入围筛选、投票评选三个阶段进行。只要在博学、礼仪、特长、爱心、孝亲、环保等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学生都可参加,经过个人申报、同学推荐、微信推送、相关人员投票评选,最后评选出一定数量的“云娃美少年”,在颁奖典礼上与推荐人手拉手走上红地毯接受表彰。
(三)“奖励约定”显魔力
对于学生日常行为品德的评价,学校辅之以奖券这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发放给表现好、达到一定标准或积分的学生,期末时兑换各种小礼物。为了鼓励班级殊的学生,如通过自己的努力仍达不到一定积分的、已有的积分不能兑换自己满意理想的小礼物的等等,我们专门设置“奖励约定区”,由老师与其进行约谈:自己的微心愿是什么?自己将准备用多长的时间,通过怎样的努力达成这些目标?等等。按照约定,定期观察,达标的学校再给予相应的奖励。通过奖励约定的方式,引领后进生自我定标,明确努力的方向,从而让不同层次、不同个性的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五、管理育人———让家校合作“荡起双桨”
在建立健全“学生自主管理—教师全员管理—家长参与管理”管理网络的同时,学校大力构建“全员、全科、全程、全域”育人的德育双轨制新模式,积极开展“百名教师访千家”活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合力。近两年来,学校充分挖掘家长资源,主动把家长委员会推到前台,让家委会对学校重大的决策和活动知情、参与、评议与监督,与学校管理形成合力。2014年3月,学校组建了新一届家委会,同时也相应建立了校级、年级、班级三级家校合作管理机制,每月定期召开一次家委会常务理事会,定期开展家委会成员培训、家长沙龙、家长开放日、优秀家长评选以及“缤纷四季”体验活动等。尤其是“爱心护学岗”“彩虹义工队”“家长志愿者”等项目在各项活动中崭露头角,成为了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每天早、中、晚,在学校的各门口都有家长们忙碌的身影;每次学校的大型活动,都有穿着“红马甲”的家长穿梭其中;运动场上,他们是尽职尽责的裁判员,也是协助班级管理的好义工;不少家长发挥自己的专长,在校内开设“小小理财师”“常见意外急救方法”“法制教育”等家长微课……家校携手,荡起双桨,把德育之舟不断向前推进。
校园文化建设一直是我校发展中的一个重要主题,我们注重从文化的角度考量学校的发展,通过一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来达到学校的育人功能。几年来,学校积极打造“阳光教育”这一品牌,从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特色文化等几个方面加强了建设,极大地提升了学校的文化品位,使文化育人这一教育理念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谋――只有在办学理念统领下的学校文化,才能做到行散而神聚,这个“神”,就是学校精神和办学理念。
建校21年来,几代城南人凝心聚力,守护着教育的温情。我们本着适度超前、科学谋划、追求卓越的发展原则,确立了“阳光教育”的核心理念,把“灿烂留给别人,阳光留给自己”的校训,确立为学校的育人目标和教师主流价值观。同时完善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使制度文化之“魂”紧紧附着于教育的“体”。城南在21年的发展历程中,养育了踏实勤奋、好学善思、勇于创新的学子;造就了严谨、求实、热诚、敬业的教师;塑造了平等待人、给予人性关怀的管理者;实践着宽松自在、严格要求、和谐统一的管理思想。城南的文化已经深深地融入到校园的一草一木、石峰小径之中,融入到学校人文遗迹、校史资料等课程资源之中。
“凡事预则立”,为推动学校长足发展,学校在“谋”字上下功夫,在“划”字上做文章,制定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下学期拟推出的城南小学“管理备课本”,是我们追求制度文化、管理文化的重要一笔,“管理备课本”中包含学期计划(工作思路、工作目标、具体措施、具体安排等)、双周工作(工作要点、开展情况、工作小结等)、具体计划(针对某一项具体工作的计划:如一次活动、一次会议等)。计划的先行和执行,使我们把对教育的爱和追求,融入到办学的具体细节之中。
习――学校成长的核心是人的成长,所以我们校园文化的建设也聚焦在人的发展上。
“秀外慧中阳光少年”是我们城南“阳光教育”的培养目标,即:好读书,知礼仪;健身心,远志向;会倾听,善思考;厚基础,有潜质。我们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践行“阳光教育”的德育思想,培养以“习惯养成”为中心的德育特色,加强德育实践,推进德育创新,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奠思想之基、心理之基、品格之基。我校科学规划德育内容,持之以恒地开展“十四颗好习惯星”评选活动。这十四颗好习惯星包括:感恩的习惯、诚信的习惯、读书的习惯、运动的习惯、合作的习惯、卫生的习惯等等,在每个班级的墙壁上张贴“班级星星榜”,每月对每个孩子进行全面的评价,使孩子们的好习惯在反复中不断地养成,把好习惯融合到学生的人生里,让他们终生受用,我们想这就是教育化人的目的。
爱――校长对学校文化引领,首先是思想文化的引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学校不仅要形成良好的环境,关键还要校园中的所有人能否形成与遵循某种道德风范。
教育是一首诗,诗的名字叫热爱,在每一个孩子的瞳孔里,有一颗母亲的心;教育的名字是一首诗,诗的名字叫未来,在传承文明的长河里,有一条破浪的船。城南小学“学校精神”的第一个字就是“爱”,学校文化应该具备的是一种召唤的力量,在这所校园里师生都能感受到一种责任,秉承了这种精神,就会有所追求。请看一个小例子,今年开学,学校更换一批学生用课桌凳,二年级班主任曹玉兰找到我说:“校长,我想跟您要套旧桌凳,我班的一个学生是单亲家庭,父亲残疾靠捡破烂维持生计,孩子连张学习用的桌凳都没有,平时就趴在床上学习,您能不能批给我套桌凳?”当我毫不犹豫写好批条交给曹老师时,她连声替学生致谢,我说:“应该道谢的是我,谢谢学生有你这样的好老师,谢谢你心中有爱。”爱!是一种向善的力量!这样的好老师在城南有好多,这样的事情也不胜枚举。每年一度的“感动城南人物”评选在诉说着关于“爱”的许多人和事。爱是通行证,教育者要做点事情,完全是秉承自己的道德、良心和爱心。这就是我们城南的思想文化!
润――走廊文化生命力正在于文化的流动性。
有的学校重金打造,在走廊的两侧墙壁永久地镶嵌着各类主题经典,这种设计思路固然精美大气,文化气息固然雅致浓郁,但再美的形式,一旦被固化,必然会遭遇“审美疲劳”的尴尬,只有坚持“流动”,才能延续走廊文化的生命力。走进我校的大门厅,迎面是一堵大大地“笑脸墙”,上面是整整一个班孩子灿烂的笑脸;教室门口的班级名片上,每月定期评选五名“阳光少年”;走廊的墙壁上,有以本校学生为主人公拍摄的行为规范提示语;教室的外墙上,有用钢丝绳拉起的简易班级展示栏,定期展示学生的书法作品、手抄报、征文、绘画作品等等,流动的作品、流动的人物、流动的走廊,学生徜徉其中,浸润其中,流动的走廊文化,是物化了的校园文化精神。
特――从文化育人诉求出发,对校园文化内涵进行深度挖掘和整合,切合学校办学特色和发展实际是关键。
城南小学作为“亚洲展望足球试点学校”、青岛市“校园足球”试点学校,多年以来一直将足球作为学校的办学特色。现在我校的男子足球已经连续十年获得即墨市冠军;女子足球也连续三年获得即墨市亚军。我们想学校文化的建设要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找准一个恰当的契合点,而我校的这个契合点就是足球。学校每年都要举行“春蕾”杯足球比赛,每个班级男、女分别组队参加校联赛,历时近一个月,一个重要的目的是先让小足球在校园里滚动起来,让孩子们在快乐和玩耍中爱上足球,等待孩子们爱上足球这项运动,在运动中体会到快乐,变得强壮起来。现在的运动场上,课间经常看到孩子们三五成群团着足球玩,有时没带球的孩子还会追着个石块踢得不亦乐乎。他们已经把足球当成是他们生命中的一部分。
浸――将书香文化与办学特色有机结合起来,时时刻刻都给师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静静的文化氛围熏陶着学生的身心,而琅琅的读书声,更是一种流淌着的灵动的文化。
几年来,学校以“读书是一种需要、读书是一种乐趣、读书是一种有益的生活方式”为指导思想,在全校师生中常年坚持开展“书香为伴”读书活动。学校多渠道创建读书氛围:学校图书室每天对师生开放;建设好有班级特色的读书角;鼓励学生和家长多添置一些书籍,在家中建一个小书库,营造书香家庭;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全校性读书活动:利用好城南小学教师“阳光讲坛”,鼓励老师们多读书、多思考,做工作上、生活中的有心人,留意平日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就学生教育、教学中的典型事例进行教育叙事和教学反思,通过“阳光讲坛”进行全校性的交流活动,让大家共享。并在学期末把每人的我的教育故事结集形成“主流价值观践行――之我的教育故事集”,记录教师专业发展足迹,留下个人成长印痕;在中高年级学生中开展优秀读书笔记展示评比活动;开展全校课本剧表演比赛;开展“我读书、我快乐”读书征文(中高年级)和书配画(低年级)活动;开展“书香伴我成长”手抄报比赛(中高年级)和“读故事、讲故事、演故事”活动(低年级);评选“书香班级、书香家庭、优秀亲子征文”,评选班、校两级十佳“读书之星”。
7月9日,我市小学校长提高(异地)培训班一行48人冒着上海地区三十年来创记录的高温,风尘仆仆地来到上海市北京东路小学考察学习。步入小巧精致的校园,巨幅的标语、精美的壁画、别致的班牌、整洁的环境映入眼帘,清新的充满细腻人文关怀的文化育人气息扑面而来。主人亲切的问候、如花的笑靥更是像一股清爽的凉风让人不觉七月流火。八点半,北京东路小学校长张烨题为《关注个体差异,提供导学服务》的报告准时开始。报告共分五个部分:1、在德育活动中开发“导学价值”;2、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导学策略”;3、在课程设置中建立“导学机制”;4、在学业评价中发挥“导学功能”;5、在教学管理中完善“导学服务”。张校长结合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和典型案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导学服务”的理论内涵和实践活动及丰硕成果,其涉及到的“十条导学建议”、“富有小班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学业评价的学生成长记录册”、“教师专业化成长项目引领的核心培训模式”等引起了各位学员的浓厚兴趣。报告结束后,各位学员还就教师评价、经费保障、用人机制、班级工作考核等话题与张校长进行了互动交流。活动结束后,每位学员都深感受益匪浅。
北京东路小学的前身为上海市私立民生中小学,1920年由金熙章先生创办。1956年小学部更名为北京东路小学。学校位于繁华的商务区,占地1816平方米,建筑面积5018平方米,校舍小巧精致,教学设备完善,除教室外,还有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等14个专用教室,两个塑胶操场。1994年建成闭路电视网,XX年总校建成校园网,XX年分校建成无线校园网,计算机÷实物投影仪等现代化教学设备遍布教室及办公室。学校现有教学班27个,学生687人。学校拥有一支年轻的教师队伍,其中包括特级教师、市区级骨干教师十多人,校内有首席教师3人,学科带头人6人,具有小学高级教师职称的占一线教师总数的80%,在职45岁以下教师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达到100%。
从1984年起,学校开始“乐学、能干、创新”的教育改革整体实验,形成鲜明的办学思想。1994年起,在上海市教委基教处的支持下,率先在国内开始“小班化教育”实验,成功开创素质教育新模式,从而成为教育改革的领头羊。XX年,学校在二十年“乐能创”教育和十年“小班化”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关注个体差异,提供‘导学’服务”的办学策略,在发挥小班优势,满足差异发展上尽力为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
学校对外开放任务频繁,境内外教育使团频频到访。由于学校对文化基础知识与个性充分发展的重视,学生学习基础扎实,善于主动求知,综合素质较强。近年来不断涌现如中科院小院士、全国故事大王、全国计算机竞赛一等奖等优秀学生。学校曾先后获得“全国雏鹰大队”、“上海市办学先进单位”、“上海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黄浦区文明单位”、“黄浦区三八红旗集体”等荣誉十几项。目前是“上海市素质教育实验校”、“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校”、“上海市课程教材改革研究基地”、“上海校长培训实践基地”。
上海市北京东路小学基于小班化教学的“在导学服务中智慧育人”、“关注个体差异,提供导学服务”的核心理念,根源于教育的价值取向是“尊重人的生存发展”和教育的本质是给予“生命的关怀”、“智慧的启迪”的思想,颇具前瞻性和先进性。尽管受教育资源的限制,要想在我市开展小班化教学还言之尚早,但我认为,上海市北京东路小学先进的理念和方法还是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特别是以下几点对我市的教育教学工作有现实指导意义。
一、强调“服务”的办学目标。上海市北京东路小学把四种服务作为办学目标,即:导学服务---指的是从学生个体的不同实际出发,对其进行有一定针对性的学习指导、引导和诱导,并提供多种机会和条件,指导学生进行选择,促进其个体获得更充分、持续、稳定的发展的教育教学专业服务;充分的教育服务---学校致力于全员、全程、全域、全方位地为学生创造和提供各种机会、资源和条件,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均能获得充分的提高;优质的教育服务---“优质”体现在拥有先进的办学理念、严谨的管理机制、优良的育人环境、现代化的教育教学设施、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卓越的教育成果、良好的办学声誉等;个性化的教育服务---学校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尊重学生人格发展的需要,为学生设计满足个性化发展的课程,并在学校管理、环境建设等各个方面建立相应的配套措施。四种“服务”充分体现了新课改以生为本、全面发展的核心理念,也体现了现代教育的办学方向。
二、十条导学建议。即: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存在个体差异的不同学生,认知目标可以适度调整,情感表达尊重个人感受,认识判断不必高度统一,学习方法鼓励自主有效,教学活动多予合作交流,组织形式提供多种选择,重点难点要有个别指导,媒体技术支持学习互动,作业练习布置弹性要求,目标达成允许存在差异。这无疑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每一位学生个性化的全面发展。
三、差异性、发展性的学业评价。上海市北京东路小学改革过去传统的“鉴定式”学业评价方式,开展学生差异性发展性评价研究,目标指向不是用一个共性的标准去甄别学生,而是基于学生的差异处境与需求,为其提供促进自我发展的引导。所谓差异性评价,就是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事实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多元的方法,引导并促使他们在各个领域或层次都获得充分发展的评价服务;所谓发展性评价,就是以学生获得发展为基本目标,通过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激励方式,使学生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自主发展需求获得充分满足的评价服务。学校研制出了具有个别化、建设性、自主性、纪实性、开放性、可操作性的学生成长记录册,促进了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项目引领的核心培训模式。上海市北京东路小学坚持“教师自主、学校岗位自培、社会化进修”的教师教育原则的前提下,积极推进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形成“校本管理、校本培训、校本研修”的模式,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与条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主要有以下三种途径:以实践中生成的问题作为内容,加强实务培训;以案例分析经验分享作为形式,注重研究实效;以互为资源逐层互动作为策略,带动整体提高。这三种方式务实高效,其《智慧育人---班主任工作研讨会》这一成功培训案例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这次研讨会起源于一位教师在区级教育技能赛上的一次失利。这位班主任在技能大赛复赛中失利,止步于决赛。当时这位教师还未得知结果,兴冲冲地跑来细述她参加第二关“案例分析”时的经过。从她的言谈中,张校长感到这位老师确实有“以学生为本”的意识,但她在叙述中所采用的操作行为是不够到位的,而且这位老师并没有意识到这点,张校长从她身上也看到了学校教师中的普遍现象。
于是,她请这位老师将参赛时的案例记述下来,同时将具有典型性的或是校内近期发生的事写成案例,让所有班主任、分管教导作文字分析,此举的目的很明确,就是通过自我诊断,帮助教师提升育德能力。在阅完所有试卷的基础上,学校正式召开“智慧育人——班主任工作研讨会”,对所有个案逐个进行剖析,发扬教师思想上的闪光点、操作中的好办法,明确指出不正确的观念与行为,并邀请区德育室的专家作诊断评价。一人虽然失利,团队从中受益。从这次研讨会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位校长细腻敏锐的捕捉能力、务本求实的工作作风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利催化剂。
五、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的课程管理。上海市北京东路小学不断探索与实践更为灵活机动的组织形式供参与。以班级授课制为主,实行课程组织形式的“三个打破”:打破班级限制实施横向走班,打破年级限制实施纵向跑课,打破学科限制实施跨学科综合探究活动。对于我们来说,这一点或许过于前卫,而且对于教师资源和财力要求过高,但是否能为大胆打破陈规、全面创新学校工作在思路上提供一些借鉴?
在欣赏和悦纳上海市北京东路小学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的同时,我也在不断地反思我们的现状,从中得到了几点启示:
一、我们必须真正树立起正确的人才观、发展的学生观和全面的质量观,进一步加大加快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力度和进程,特别是学校要建立起科学、发展、全面的学生评价体系、教师评价体系,教育行政部门也应该建立适应时展的学校评价机制,为办现代化教育和一流学校进行导向,同时,要鼓励和保护校长自主办学、开门办学。
作者:朱承学 成海英 舒志华
论文关键词:高校教育 儒学人文精神 化育之道
论文摘 要: 儒家文化是中国人文精神的代表,以儒学人文精神的化育之道丰富高校人文教育的内涵是十分必要的。儒学人文精神的化育之道——“仁、义、礼、智、信”是人内在超越的根本之道。高校教育中应当启发学生的内在自觉,唤醒学生的内在生命意识,引导大学生进行道德践行,追求德性的圆满。
卢梭提出教育就是创造良好的环境,让人性中固有的那些美好的禀赋显现出来。这一观点指明了现代高校教育的两个基本功能:一是科学教育,引导和促进受教育者注重专业知识的获取,是开发人的智力的教育,体现的主要是以社会发展需要为标准的教育价值观;二是人文教育,使受教育者文化素质和品格得以提高,体现的主要是以个人发展需要为标准的教育价值观。高校教育要以人的发展为目的,就必须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人文思维能力,也就是说,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在高校教育中都各自有其合理的内核与现实价值。
然而,随着市场化、经济全球化的逐步加深,我国高校教育实践中,正在经历传统的断裂和经典教育的断裂,出现了教育的功利性和传统道德教育模式的政治化倾向,使人的价值理性在实用理性的全面进攻下显得落寞而无力,人的训练取代人的生存成为高校教育的现实取向,作为人的灵魂而存在的高校人文教育处境窘迫。由此看来,中国高校人文传统基础建设迫切需要从根本上奠基。而教育只有深植于人类文明的文化灵魂与精神动力的人文传统,才能深植于人性,才能拥有真正的人文精神。儒家文化代表中国6500年的悠久文化,博大精深,以儒学为核心的儒家文化是中国人文精神的代表。在深化高校教育改革,全面推进高校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以儒学人文精神的化育之道丰富高校人文教育的内涵是值得实践和研究的。
一、人文教育研究现状
重视人文素质教育是上个世纪末全球性教育改革的热点。我国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人文素质的培养。但是,由于历史条件、社会发展的局限和教育发展的不均衡,人们对科学技术的重视程度远远大于人文学科,因而人文教育受到忽视,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暴露出来,特别是当今,这种情况更加突出。上世纪80年代,我国一些哲学家、伦理学家、教育家及国家教育部门,纷纷呼唤人文素质教育,并开始了人文教育地位的探讨。
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兴起,在大学教育中兴起人文教育的热潮,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人文教育和儒家人文传统,产生了不少有影响的学术观点和研究成果。如朱小曼的“道德人和知识人的统一”、顾琰珏的“追寻人文精神的光芒”、朱汉民的“儒家人文教育的审思”、余治平的“董仲舒仁义之学的特殊性”、甘剑梅的“以儒学文化为根基的教育运动”、郭齐勇的“让儒学的活水流向世界”、卢卫林的“儒学的和、仁、知、勇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等。从1996年以来,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陆续出版了《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系列。这些思想和著作比较集中的观点:第一,人文素质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薄弱环节,人文素质教育应成为高校全面素质教育的重点,重塑人文精神已成为当代大学教育中的一个核心理念;第二,儒学人文精神可缓解人与自然的生态危机、人与社会的文明危机、人与人的道德危机、人的心灵的精神危机、文明冲突的价值危机的危难;第三,儒学已经淡泊衰微了百余年,需要我们开拓自己的民族文化资源,需要从传统文化汲取理想、价值和道德资源,为民族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目标、动力和凝聚力。但目前儒学的实践在高校教育领域基本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并且运用儒学人文精神化育受教育者的人格论极少。
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英国、美国和日本等代表国家。英国政府在1987年颁布的《高等教育——应付新的挑战》白皮书中,明确地把增进人文学科学术成就作为高等教育目标之一。1984年,美国人文科学促进会发表文章《挽救我们的精神遗产——高等教育人文科学报告书》,对衰微不震的人文教育表示深切关注。在美国,每个大学本科生都必须接受西方古典和经典教育。美籍华人、第三代现代新儒家的领军人物杜维明先生,秉承着儒家的命脉,承担着儒者的使命,关怀着儒学的复兴。日本提出用优秀的文化遗产教育面向国际社会的日本人,要加强人文教育,以克服环境恶化、人的素质退步,以及人的相互间的接触和关心淡薄等带来的负面影响。国际教育组织也对人文教育给予了特别的关注。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了“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把“学会关心”作为会议的主题。1988年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会议宣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4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1998年北京大学百年校庆时,来自世界各地的数十位大学校长在“21世纪的大学”主题下几乎一致地强调了人文精神与人文学科教育的重要性。
二、儒学人文精神的化育之道
对于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而言,“‘儒学’不仅是一种‘资源’,更应理解为一教化之本或‘教养的本原’”。儒学所体现的人文精神有美学的价值、伦理学的价值、宗教哲学的价值,等等。儒学知识典范的“为己之道”是人性贯于“仁、义、礼、智、信”的五常规范,修己成仁、义在正我、以礼立人、以智育人等是不可须臾而离的“伦常日用之道”,这种“伦常日用之道”是一个人内在超越的根本之道。
1.修己成仁。
“仁”的思想和学说是儒家人文体系的价值核心,是表达人的情感活动的概念。董仲舒曰:“仁者,憯怛爱人,谨翕不争,好恶敦伦,无伤恶之心,无隐忌之志,无嫉妒之气,无感愁之欲,无险诐之事,无辟违之行。故其心舒,其志平,其气和,其欲节,其事易,其行道,故能平易和理而无争也。”
仁必须在具体清澈精诚恻怛的真实生命中表现,“为仁由己”,一切外在的戒律在很大程度上被否定了,强调知识的修养、美的修养、善的修养等都要靠“己”——主体自身完成,并由内向外发显(推己及人),以维护和建立合理的社会秩序。
《中庸》曰:“仁者,爱人也。”仁的本质性内容是爱,基于自爱、亲爱,到仁爱、博爱,仁者积极地、主动地承担起对于他人和社会的义务。仁者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仁者“见利思义,见危受命”;“仁”要求将外在的社会道德内化为人的内心欲求,也就是从生物人转化为社会人。从主观的“立己”到客观的“立人”,从亲情孝悌到济助众人,从个人的主观修养到社会风气的培养……无一不包,无所不至。以修己为本,在“修己”基础上建立社会的正义和规范,促进社会稳定。从修己到济众,成就于“民兴于仁”。
2.“义”在正我。
《中庸》曰:“义者,宜也,尊贤为大。”它是针对我而言的适宜、恰当,立足点是我而不是他人。义与我之间一定存在着某种内在的、密切的关联。董仲舒说:“义者,谓宜在我者。宜在我者,而后可以称义。故言义者,合我与宜以为一言。以此操之,义之为言我也。故曰:有为而得义者,谓之自得。有为而失义者,谓之自失……以此参之,义,我也,明矣!”义与我不可分,义的落实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们主观的情感、意志、心理、态度的作用。在个人内在超越中,仁义是不可分的,如“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可见,仁是一种最高的精神境界,义则是仁的落实,是仁涉及存在世界后被具体化了的仁的原则规范,义是仁向外在社会存在过渡时所生发出的精神规范或道德律令,是人从内在心性领域向实践世界跨越所走的正道、正路。正如董仲舒所强调的“仁在爱人,义在正我”。
3.礼的社会担待。
“礼”是儒家思想学说的一个重要范畴。“礼”作为一种社会行为规范,其精神主要体现为“仁”、“恭”、“敬”、“让”、“情”等方面,它包含内在精神和外在形式两方面。 转贴于
其内在精神是相应的各种伦理关系。“非礼,无以节事天地之神也;非礼,无以辨君臣上下长幼之位也;非礼,无以别男女父子兄弟之亲,婚姻疏数之交也”。“不知礼,无以立也”这是对人的最起码要求,是一个人道德修为的重要部分。礼起着和谐人际关系,促进社会秩序的功能。
“礼”的外在形式,包括祭祀、军旅、冠婚、丧葬、朝聘、会盟等方面的礼节仪式。“礼”的精神是调整和规范人们之间的矛盾分歧,加强外在约束,使社会生活能够有序地进行。没有“礼”的约束,社会生活就会失去平衡,就容易发生一些道德失范现象。一个人若只在学习上下功夫而不在礼仪方面加强自身修养,就不能达到完美的人生境界。
4.智的培育。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由此可知,知识的获取是追求智的过程,是智的培育过程。
儒学的“智”不是纯粹理性的认识运动,也不是一种抽象的知识体系,而是更趋向于本体性的“智”。“智”有理有情,有知有欲,有仁有义,是包容一切的心理原真。孔子曾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戎;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仁、知、信、直、勇、刚是受教育者应具备的道德品质,智为仁、义、礼之首。求智的过程是求真、求实、求利的过程,也就是获得知识,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它和“仁、义、礼”所指的求真、求善、求美真正整合起来,才更具体真实,不会迷失方向。人文教育在完善个体人格时既要重点强调“智”,又要不失时机、抓住一切时机地进行“仁、义、礼”的渗透,因为智是建立在“仁、义、礼”深厚的文化底蕴之上渐长而日趋完美的,呈一种“厚积薄发”之势,威力无穷,而仁、义、礼、信是“格物致知”坚厚的基石,使受教育者在“厚乎德行,博乎道术”的过程中追求自身的完善,获得“厚德载物”的人文品格。
5.“与命与仁”的生命超越。
儒家的终极关怀突出表现在“与命与仁”思想上。“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自然宇宙赋予人的生命就是性,人的生命依附于“天”的自然之性就是“道”。人通过“道”修习其身就是人性的教化、社会化、人文化。“天道”与“人性”通过“内外修为”,方达于仁、义、礼、智根于心的“修身”之本。人性的“人文化”和人性的“自然化”是儒道的终极关怀。儒家主张“天人合一”,天与人是息息相通融为一体的,人与自然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和谐整体;敬畏自然,也就必须尊重自然所赋予的人性,更要珍惜人的生命。
总之,儒学本身以教化为目的,视教育比其他任何问题都重要,儒学人文精神重个体的生存品位和品质,重道德的教化,重人格理想的追求。儒学人文精神提倡的仁、义、礼、智等价值,在剔除其历史附着的负面性之后,完全可以提炼、转化、活化其合理因素,渗透到今天的高校教育中去,进而作为正面、积极、健康的力量参与高校教育,治疗现代大学生的某些病症,恢复人的尊严,重建“天、地、人、物、我”的良性互动关系。
三、高校儒学人文精神的化育之策
1.启发学生的内在自觉,唤醒学生的内在生命。
首先,注重人的内在生命力的激发。如上所述,儒学教育对人生传统早已有了充分的示范。高校教育应从根本上关注人的生命,始终将生命意识的唤醒、人的生存放在核心地位。这就要求一方面,高校教育应重视学生自身的践行与体验,尽可能地帮助学生丰富人生体验,而不仅仅是简单的课堂说教。另一方面,要充分融合大学生的本性与境遇,深切地关怀和引导大学生的内心,触及存在真实生命感受的大学生,说明和回答人类应该怎样存在,人生应当怎样度过这些人类最重要的问题。
其次,注重教育的人性化。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寻求自己的精神家园,获得追求人性完善的精神动力。在教育过程中要从根本上关注人性,注重人性的陶冶,使大学生的内在素质随教育的发展而提高,强化大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培养其创造力,引导大学生反省自身的存在,以使大学生成为一个内心世界丰富、品位高尚的人。
2.引导大学生进行道德践行,追求德性的圆满。
高校道德教育作为学校精神活动中的主导力量,需要为科学知识的教育提供充满张力的基础环境。从这个意义看,高校教育应立足于德,引导大学生认德、体道,充分挖掘“仁、义、礼、智、信”等传统道德的现实意义,纠正大学生形成的不正确认识,开展“仁、义、礼、智、信”传统道德的教育。应改变高校人与人之间的淡漠关系,调整抑制极端个人主义的发展;调整大学生个人利益与社会、国家利益的关系,以及个体道德行为、人格追求与对物质利益追求之间的矛盾,在义利之间,既反对“见利忘义”,又鼓励大学生追求正当合法的物质利益;提倡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使大学生明智、明理,增强大学生对是非、善恶、美丑的判断能力,进而使高校和谐有序;使大学生有诚信的观念,养成诚信的品质。
参考文献
[1]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1)卷[K].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74.
[2]杜维明.杜维明文集(第四卷)[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2:589.
[3]余治平.董仲舒仁义之学的特殊性[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2,(2):12-13.
[4]中庸[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2001,(87):203-204.
[5]褚宏启.论仁在道德中的地位关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3):32.
[6]于亨利,周方.理想化的人格——仁[J].西北师大学报(社科版),2003,(5):23.
隐性课程是学校教育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它既包括隐含在显性课程中的隐性课程,也包括表现为其他以非课程形式存在的实践活动、管理制度及精神文化的内容。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课程,隐性课程在学校教育情境中,通过隐蔽的、无意识的、非正式的教育因素,对学生产生影响,在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发挥独特的作用。在高职院校,通过营造职业文化的精神导向,进行工作过程的学习设计,重视实践活动的过程历练,可以有效地发挥隐性课程在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一、隐性课程在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中的作用分析
职业核心能力是指人们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它适用于各种职业,能适应岗位的不断变化,是伴随人终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国家技能振兴战略》中把职业核心能力分为八个大项,包括自我学习、信息处理、数字应用、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解决问题、创新革新、外语应用等。而职业核心能力并不是一种单纯智能结构的能力,其组成还包括非智力因素。是一种知识和技术应用的能力,是一种行动实践能力。行动是职业核心能力形成、培养和训练的基础。因此,其培养需要有一个来自多方面的教育实践体系的支撑。在体系中既要有体现为显性课程的课程培训专题点拨,也要有体现为隐性课程的、来自环境和行动的历练养成。隐性课程通过在学校环境中提供场景、营造氛围,感染和熏陶受教育者,以其独特的方式,在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中发挥以下作用:
1.导向作用隐性课程的资源隐藏于学校活动及整体环境之中。这些资源以暗示的方式向学生发出信号,对学生具有潜在的规范、导向及个性发展塑造作用。学校的活动、学校的环境、学校的制度、学校的氛围等都在认识上给学生提供参照体系,它以隐蔽的方式,在暗示中把有关道德的、审美的、知识的经验传达到具体的人、事、物以及活动过程之中,并传递给学生。这些因素作用于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为学生提供行为导向。隐性课程对于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属于现实教育,具有很强的影响和导向作用。
2.渗透作用隐性课程是在无意识状态下对学生产生影响。对学生来说,学校的一切隐性教育因素都具有发挥影响的某种潜在可能性,他们在从事一定活动的过程中,也就不知不觉地接受了隐含于其中的隐性课程的教育。隐性课程中学生进入角色的过程是自然而然地实现的,没有人向他们发出指令,他们在无意识中得到教益。体现在个人身上的职业核心能力会受到个人潜质或先天性格的影响,往往在潜移默化的过程或环境中养成。例如:沟通交流的能力会受到人的心理、生理和社会环境等诸多方面的影响,而个体之间会存在较大的差异。在环境或氛围的影响带动下,个体的这种能力或潜质可以得到强化和提高,环境或氛围具有带动养成的作用。再例如,学习能力是从事各种职业必须具备的职业核心能力,这种能力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及学习中广泛使用,是人的社会本能和生命的原动力,需要显性课程以外的隐性课程在多渠道发挥渗透作用,给予强化和提高。
3.强化作用隐性课程具有长期性、间接性,通常以其丰富多彩的内容、多种多样的途径持续地影响着学生的态度、价值观等精神世界,这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不断强化的过程。学生从学校隐性课程中通过情感融合过程的习得,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潜入学生心灵的每一个角落,在一直持续的作用下不断强化,进而固化。其效果也可能在走出校门经历与社会的磨合后还会产生作用,渗透到学生的思想、观念、态度中,一旦养成就很难发生改变,会持久、深刻地作用于人的心理和言行,甚至影响人的一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养成通常以“冰山模型”来解读,水面上能看到的是人的职业能力和行为,而基础部分的培养,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互容、互补、互动,可以起到强化学生的意识和行为的作用,从而增强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效果。
二、基于隐性课程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探索
高职院校利用隐性课程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途径,主要存在于精神文化、课程教学和实践活动领域。应注重在校园氛围中营造职业文化的精神导向,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工作过程的学习设计,在行为培养中重视实践活动的过程历练。
1.营造职业文化的精神导向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基于职业理念及相应价值观的形成。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着力营造职业文化(包括企业文化、专业文化等)氛围,是贯彻高职院校育人目标,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有效途径。作为培养现代企业人的高职院校,应倡导具有职业文化特色的校园精神导向,广泛开展职业价值观文化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鲜明、自然、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以此强化职业核心能力养成的氛围。职业文化的精神导向具体体现为校园文化与专业文化相连接,与企业文化相融合。专业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与行为准则来自相应的职业文化。高职院校的专业根据职业或职业岗位群设置,具有明确的职业指向,每一个专业都明确地指向一个或多个职业岗位,因此,高职院校的专业文化有很强的职业性。专业的价值理念是为培养合格的职业人才服务的,专业的内部成员的精神风貌和行为规范,也必须符合相应职业或职业岗位群的职业形象和职业规范的要求。在高职院校里,时时处处营造专业标志,烘托专业气氛,使校园文化与专业文化相连接,能够更好地为学生的职业精神养成做铺垫。比如:水利类高职院校在校园内设计水利设施(人物)景点,倡导水利人不畏艰苦、爱岗敬业、勤奋工作的精神风范;电力类高职院校吸收先进的企业文化的理念,把电力企业所崇尚的安全意识、质量观念,服务至上理念、敬业精神渗透到学院的校训、校风、学风、教风等核心理念中等做法都值得借鉴。另一方面,应注重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相互融合。高职学院在精神文化的培育、提炼和形成的过程中,引进企业文化,校企文化融合,是优化育人环境,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有效途径。作为培养现代企业人的高职院校,更应加强体现社会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形成传承办学传统、突出办学理念、富有高职特色的育人环境。要加强与企业的衔接,借鉴和吸纳包括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经营理念的企业精神文化,从而使学校精神与企业精神有机结合,相得益彰,产生共鸣。建设具有企业文化、行业精神、价值导向鲜明的校风、教风、学风,广泛开展行业价值观文化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鲜明、自然、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是职业核心能力养成的重要途径。可以通过成功企业的经营案例、企业文化选粹为素材,大量充实和应用于教学活动和学生第二课堂中;通过校企联合办学、订单培养、产学结合的载体,搭建校企业文化对接的平台,实现企业文化的渗透;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设计,传播和实践企业文化,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品质。
近年来,我校在营造校园文化,充分发挥环境育人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校园文化生活异彩纷呈,校园精神不断升华。众多主题鲜明、寓教于乐的校园文化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充分展现了实中学子的精神风貌和实中教职员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水平,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升,成为实验中学在实现跨越式发展、建设重庆市示范初中学校进程中,最具生机与活力的组成部分。
1 完善了学校的理念文化
学校理念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的共有和共享的、具有鲜明特色的信念,她可以将学校组织的内部力量统一于共同的指导思想,汇聚到一个共同的方向,提升为学校特有的文化,从而对学校的发展和教育教学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我校首先完善了学校的基本理念:包括学校的核心理念、学校精神、学校使命、学校愿景、学校价值观、学校座右铭、学校形象定位、教师形象、学生形象、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完善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包括办学宗旨、办学方略、办学特色、办学目标、办学追求;完善了治校理念:包括发展理念、管理理念、用人理念、质量理念、服务理念、分配理念;完善了口号誓词:包括学校口号、教师誓词、学生誓词、学校宣言等。
其次,确定了学校的校旗、校徽及阐释。校旗:以蓝色和白色为主色调,中间是校徽。蓝色代表宁静、明亮、干净、深邃、梦幻、智慧。白色寓意公正、纯洁、正直、少壮。蓝色的线条用宽度和深浅度的变化体现视觉的动感。整体设计风格简洁、大方、典雅。校徽:将点线面有机结合,看上去和谐统一,给人以很强的视觉冲击力。背景图案为彩色,流畅,代表的是乌江,形象的传达了学校的地理位置。三颗红色渐变的星星代表着学校“三个面向”的办学方向,中间由三个蓝块组成的图案,像一本展开的书籍,富有动感和韵律,寓意着学生正在像海绵吸水一样孜孜不倦的从课本中获取知识、获取人生感悟,也是激流中的帆和桨,寓意实验中学的学生在人生的航程中远航,同时也传达出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严谨的治学态度。
2 多种活动打造校园特色文化
科技艺术节。我校每年举办的“科技艺术节”是4千多名学生科技艺术展示的盛会。从2002年至今,实验中学已举办了八届“科技艺术节”,主题如:“展示学生风采,创建和谐校园”、“科学、健康、快乐”、“展示成就 扩大影响 凝聚力量 再创辉煌”等,参赛的学生人数逐年递增,活动的新颖性、趣味性、挑战性也不断提升,主要比赛项目有学生科技四小制作、桥梁模型制作、即兴书画比赛、文艺表演、才艺展示、信息技术创新竞赛等。其中科技四小制作竞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学生参加重庆市科技之星竞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信息技术创新大赛为每年全国中学生信息技术创新比赛作了很好的铺垫。
演讲比赛活动。学校坚持每学年举办一、二次主题演讲比赛。在每年的5月或者12月我校都将举办主题鲜明的演讲比赛,迄今为止共举办了八届演讲比赛。主题是结合学校实情和时政热点,如:“知荣明耻树新风”、“文明礼仪伴我行”、“清洁校园 关爱健康”、“中华魂”等。
经典诵读比赛活动。为传承民族文化精华,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与热情,学校规定每天上午有10分钟时间学生以班为单位集体诵读经典,各年级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比赛活动,如:6月4日,结合当前的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和学校承担的县级课题“中学生阅读兴趣研究”的研究现状,七年级组举行了“诗词诵读”比赛。主要内容有背诵诗句、诗词大比拼、诗词风险题、诗歌表演等。
运动会。每年春期(4-5月),学校举办全校性的田径运动会或者体操比赛;秋期(10-11月),举办篮球运动会。至今已举办了十二届篮球运动会和十四届田径运动会,培养了大批的特长学生,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了大量的体尖。
特色班级创建活动。学校承担了国家级德育重点课题“城乡结合型初中创建特色班级与健全学生人格促进和谐校园发展的研究”,通过特色班级活动展示,专家引领(市教科院王院长就我校的课题研究困惑进行了专题讲座;市教研员胡方亲临指导,并对我校德育课题研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特色观摩课,分层培训等活动,促进了该课题的研究,成为学校德育建设的一大亮点。
此外,各教研组、课题组发起或者组织的校园文化活动也独树一帜,各具特色。如政治组举办的“模拟法庭”、英语组举办的“英语书法赛”“英语演讲赛”、语文组举办的“课外阅读和古诗词比赛”、市级课题“县城初中学生不良心理成因及预防研究”课题组举办的“心理健康周活动”、“青春期的奥妙”讲座等,使校园文化之葩争奇斗艳、竞显芬芳。
3 辛勤的耕耘带来硕果累累
学生才艺得到展示:刘极为、陈露同学分别获得全国中学生首届和第三届正泰品学奖;田博宇获得第五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重庆市应用数学竞赛初中组一等奖;冉横溢获得第六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初中组“网络中文”竞赛市级二等奖;刘瑜获得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幻绘画类比赛一等奖;2009年,我校2010级学生李俊青参加重庆市首届中学生科技之星比赛,获得重庆市小发明二等奖等。在武隆县第二十四届、二十五届中学生运动会上,我校均获得团体第一名,特别是全县第二十五届运动会在田径项目的比赛中,初中组4×100米、8×25米、女子跳高、女子立定跳远等9个项目我校有32人次打破县田径纪录,打破纪录的项目和人数创历届运动会之最。
学校的教学质量不断提升。从2004年开始,我校教学质量上了三个台阶:连续五年摘取全县中考桂冠;超额完成全县前1000名指标;教育教学成绩位居全县前茅。
提升了学校品牌,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我校先后被评为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学校、全国中小学德育研究规划课题重点实验学校、重庆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重庆市德育示范校、武隆县初级中学窗口示范学校、武隆县办学水平优秀学校、武隆县基础教育改革先进集体等,成为全县首批科普示范合格学校。
北京东路小学的前身为上海市私立民生中小学,1920年由金熙章先生创办。1956年小学部更名为北京东路小学。学校位于繁华的商务区,占地1816平方米,建筑面积5018平方米,校舍小巧精致,教学设备完善,除教室外,还有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等14个专用教室,两个塑胶操场。1994年建成闭路电视网,xx年总校建成校园网,xx年分校建成无线校园网,计算机÷实物投影仪等现代化教学设备遍布教室及办公室。学校现有教学班27个,学生687人。学校拥有一支年轻的教师队伍,其中包括特级教师、市区级骨干教师十多人,校内有首席教师3人,学科带头人6人,具有小学高级教师职称的占一线教师总数的80%,在职45岁以下教师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达到100%。
从1984年起,学校开始“乐学、能干、创新”的教育改革整体实验,形成鲜明的办学思想。1994年起,在上海市教委基教处的支持下,率先在国内开始“小班化教育”实验,成功开创素质教育新模式,从而成为教育改革的领头羊。xx年,学校在二十年“乐能创”教育和十年“小班化”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关注个体差异,提供‘导学’服务”的办学策略,在发挥小班优势,满足差异发展上尽力为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
学校对外开放任务频繁,境内外教育使团频频到访。由于学校对文化基础知识与个性充分发展的重视,学生学习基础扎实,善于主动求知,综合素质较强。近年来不断涌现如中科院小院士、全国故事大王、全国计算机竞赛一等奖等优秀学生。学校曾先后获得“全国雏鹰大队”、“上海市办学先进单位”、“上海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黄浦区文明单位”、“黄浦区三八红旗集体”等荣誉十几项。目前是“上海市素质教育实验校”、“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校”、“上海市课程教材改革研究基地”、“上海校长培训实践基地”。
上海市北京东路小学基于小班化教学的“在导学服务中智慧育人”、“关注个体差异,提供导学服务”的核心理念,根源于教育的价值取向是“尊重人的生存发展”和教育的本质是给予“生命的关怀”、“智慧的启迪”的思想,颇具前瞻性和先进性。尽管受教育资源的限制,要想在我市开展小班化教学还言之尚早,但我认为,上海市北京东路小学先进的理念和方法还是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特别是以下几点对我市的教育教学工作有现实指导意义。
一、强调“服务”的办学目标。上海市北京东路小学把四种服务作为办学目标,即:导学服务---指的是从学生个体的不同实际出发,对其进行有一定针对性的学习指导、引导和诱导,并提供多种机会和条件,指导学生进行选择,促进其个体获得更充分、持续、稳定的发展的教育教学专业服务;充分的教育服务---学校致力于全员、全程、全域、全方位地为学生创造和提供各种机会、资源和条件,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均能获得充分的提高;优质的教育服务---“优质”体现在拥有先进的办学理念、严谨的管理机制、优良的育人环境、现代化的教育教学设施、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卓越的教育成果、良好的办学声誉等;个性化的教育服务---学校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尊重学生人格发展的需要,为学生设计满足个性化发展的课程,并在学校管理、环境建设等各个方面建立相应的配套措施。四种“服务”充分体现了新课改以生为本、全面发展的核心理念,也体现了现代教育的办学方向。
二、十条导学建议。即: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存在个体差异的不同学生,认知目标可以适度调整,情感表达尊重个人感受,认识判断不必高度统一,学习方法鼓励自主有效,教学活动多予合作交流,组织形式提供多种选择,重点难点要有个别指导,媒体技术支持学习互动,作业练习布置弹性要求,目标达成允许存在差异。这无疑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每一位学生个性化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