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文学价值的流动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民谣 对比分析 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1-0045-02
一、民谣的含义
民谣,又称顺口溜,是流传于民间的歌谣。《诗经园有桃》中说过,“心之忧矣,我歌且谣”。所谓民歌民谣,就是民众的歌唱或韵语,其内容无所不包,小到织布采桑,婚丧嫁娶,大到天子朝政,人生哲理,最多的还是男女之情,正所谓“无姐无郎不成歌”。民谣创作者多为只字不识的牧童村妇,或者是落拓士子、深闺怨妇等社会底层的众生。它之所以被人们所深切喜爱并不是因为它们的技巧,只是在于它们的天然无雕饰。民谣是一种社会语言学现象,研究民谣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社会和历史,对社会语言学、民俗学、文化学等的理论建构以及对民族精神文化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民谣发展史
(一)中国民谣发展史
1.中国民谣发展史。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我国各民族的民间歌谣蕴藏极其丰富。从《诗经》里的《国风》到解放后搜集出版的各种民歌选集,数目众多。南北朝是民谣创作极为发达的时代,吴声的柔情似水,西曲的爽朗健康,无不意气风发。隋唐五代的民歌在曲子词,宋元的民歌在小令。以宋代著名民谣《月子弯弯》为例:
月子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几家夫妇同罗帐,几家飘零在他州。
那简短活泼而又自由灵活的形式,使其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流行歌曲。
明代是民谣创作的又一个高峰时代,卓文月在《古今词统序》中说:“我明诗让唐,词让宋,曲又让元,庶儿《打枣杆》《吴歌》之类,为我明一绝耳。”民谣在中国的发展主要从三个主要时期来看,即从南朝到明代,再到现代,民谣一直不断发展着。衣食住行历来是民谣反映的题材,从这一实事方面来说,民谣的艺术价值远远低于其政治价值。因此,人们一方面将民谣视为民间口头文学的形式之一;而另一方面,人们透过民谣来看事物。
2.中国民谣的特点。
语言是文化的一面镜子,它不仅能反映出他们的历史文化背景,也能对当时人们生活的方式、思考的方式进行描述与归纳。同样,民谣中的一些词语也能反映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一些特征。无论是产生于明朝的民谣还是出现于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民谣,二者共同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民谣具有流动性。刘建明先生曾指出“作为浮动意识的舆论,所表现出来的第一种外部特征,是它经久不息的流动性。”民谣,作为舆论的重要形式,也同样具有流动性特点。民谣的这种艺术特征为民谣传播插上了翅膀,民谣的这种艺术性实现了民谣作为舆论传播的流动性的要求。
(2)民谣具有口头评述性。无论时代的大众媒介多么发达,民谣总是悠然地在这个社会中显示其应有的力量。一个生活在社会中的人,总会产生一定的新闻求知欲和评说新闻的舆论欲求,尤其是当社会出现动荡和危机时,人们的舆论欲求变得十分强烈。这时,如果大众传媒媒介不能及时、充分的解释和评述这些社会矛盾,民谣就会充分显示出超乎寻常的舆论作用。
(3)民谣具有表层性。与哲学、政治、法律、艺术这些深层意识形态相比,民谣只是一种表层意识形态,作为艺术的民谣,是术语知识世界的内容,而作为晕轮的民谣,则是属于经验世界的产物。民谣既反映出社会的某些真实现象,表达出人们的真切的情绪,又表现出一种过度否定式的偏激。
(二)英国民谣发展史
1.英国民谣发展史。
起源于中世纪末期,即12、13世纪,兴盛于14、15世纪,复兴于18、19世纪,是英国最古老的诗歌形式之一。英国文学史中,尽管在任何一个时期内都有民谣产生,但在这一时期内,主要有两个里程碑:(1)十五世纪的流行民歌民谣;英国文学在十五世纪时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民间文学的繁荣,民间文学以民谣最为突出。这一时期内George K.Anderson的The Geste of Robin Hood(绿林英雄罗宾汉)尤为著名,并得到了人们的认可与青睐。(2)十八世纪中后期罗伯特•彭斯所做的民谣。其中《一只火红火红的玫瑰》家喻户晓。
2.英国民谣的特点。
英语民谣的特点之一是它的开头都是贴近故事的风土人情的小片段,而很少给出任何写作背景。在故事被陈述之前,很少让听者了解其特征。英语民谣的另一个标志性特征是故事叙述者的客观性。创作者的感情和反应几乎不能在文章中有所发现。
三、从民谣对比看中英文化异同
(一)词汇方面的对比分析
明代民谣主要以吴歌为主,吴歌与英语民谣都有着地域性的特征,即以方言的形式说唱。在决定区别地域特征以及歌词的区域性起源上方言扮演着主要的角色。如 《月上》:
约郎约到月上时,那了月上子山头弗见渠。
咦弗知奴处山低月上的早?咦弗知郎处山高月上的迟?
其中这里面用“奴我,弗不”。类似的在其他诗篇里面还用到了奈,侬你,俚,伊奈他。同样,英语民谣中也出现了大量方言,如苏格兰方言:Waewoe,aneone等。尽管两者在方言的使用上都表现了相似之处,但在词语的选择上表现出了中国人自谦语使用的频繁性,英语和汉语一样有尊称,但鲜有谦称。汉语则不然,谦称有且相当繁杂。古今常用的谦称“鄙人、奴、在下”等,往往是贬低自己,让对方产生优越感;而西方人则要求自己不卑不亢,充满自信。所以英语中很少有谦称。这种自谦语的产生与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并一直奉行着“中庸之道”有着密切不可分的联系,而在西方,一切都是由实力决定,突出得体原则。
(二)内容方面的对比分析
民谣是对平民百姓的真实反映,这是所有民谣应具有的共同特征。明朝时期出现的民谣内容大多数都是鞭笞、讽刺封建婚姻制度的爱情诗。拿明朝一短民谣《梦》为例:
正二更,做一梦,团员得有兴。千般恩,万般爱,搂抱着亲亲。
猛然间惊醒了,教我魂神不定。林中的人儿不见了,我还向梦中去寻。
嘱咐我梦中的人儿也,千万在梦儿中等一等。
文中把女主人公对爱情的强烈渴望和执着追求,表现得淋漓尽致。明朝时的大量私情歌谣,都充分展现了晚明时期的社会风气。而在英国民谣中尽管有部分是描述爱情的,但大一部分都是关于社会平等的。十五世纪,文艺复兴的春风并没有对英国造成太大影响,所以当时英国社会还是比较黑暗,广大穷苦农民备受欺压,民不聊生,因此反映出来的多是民生民权问题。
(三)风格方面的对比分析
明朝时期,以口头方式阐述的民谣内的重要因素就是词语的重复和不间断的变更,同样的文章绝不会以完全相同的方式展现出来,且必须是由预先编造好的短语和主题来加以构成。如下面这首民谣:
我唱山歌来问询,我唱山歌不算多。
我唱山歌来问正,我唱山歌乱说多。
江南水乡地区的民谣,有其鲜明的特色,通常是用委婉清丽、含蓄缠绵来概括它的特点。具有浓厚的水文化特点。
然而,英国的民谣与下个世纪的民谣本身有着很大的区别,它们有着自己惟一的风格。
O shall I kill her,nourice? Or shall I let her be?
O kill her,kill her,Lamkin,For she ne'er was good to me.
英国民谣最显著的特点即是他们以一种非常实际的吟唱方式来转述故事并对故事中主人公的感情给予少量描述。爱情死亡以及背叛之类的话题经常是被着实表现出来。并非同中国一样委婉、含蓄。同时,英国诗歌的另一个特征是缺少细枝末节。对人物、地点、时间的描述往往是比较零散的,风格上体现出了两国文化的大不同。
四、结束语
总结来说,民谣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的体现,对民谣的分析也是我们追溯历史、分析两国文化异同的一个有效手段,它不仅是地区中至今仍然存活在民间的口头文学形式,具有一定的认识价值(社会、世界观等)和审美价值(艺术),而且也是研究方言的珍贵资料。作为一种口头文学,它的艺术研究价值和人文研究价值越来越高,它是艺术创作上可资借鉴的丰富源泉。
【参考文献】
[1]Antoinet Schimmelpenninck.Chinese Folk Songs and Folk Singers.Chime Foundation. Lxiden,1997.
[2]M.H.Abrams.The Norton Anthology of English Literature (Fourth Edition).New York. London,1979.
关键词:音乐;审美;特殊性
音乐是一种特殊的“情感语言”,是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恰如其分的表现形式。音乐所要表现的是代表生机与活力的诸如喜、怒、哀、乐之类的生命意识,但它并不是这些内心情绪毫无节制的自然发泄,而是一种有准备、有目的的情感表现形式。在审美对象中,音乐美是艺术美的一种形式,它毫不例外地遵循艺术美的普遍审美法则,但是作为审美对象,音乐又有着明显的特殊性。音乐是通过听觉感受到美的对象,它没有具体的语言,而是以乐音的有序组合作为情感的诱因进行流动的抽象语言,虽是一过即逝,却更能深入内心,并按照联想的规律,把那些和它们在自然形式、内涵所结合着的审美观念传达出来。它表达出一种特有的思维逻辑,联系全部的审美观念,契合某一特定主题,从而统领着乐曲中的情感,最充分地表现出其艺术的价值。它是形式和意蕴的高度结合,使人们随声赋形,引起共鸣,并能将内心情感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这就形成了音乐审美的独特性。
一、抒情性与表现性
抒情与表现是音乐的特长,也是其艺术的审美追求。虽然,情感性是文学艺术的共同特征,但绘画、戏剧、叙事类作品中的情感是融入叙述的事件、描摹的对象之中的,是叙事中的情感渗入,它们遵循的是再现的逻辑;而音乐所传达的则是情感本身,音乐之声作为情感的载体,不必遵循再现的逻辑,可以直接披露人们的情绪,映射人们的心灵,其表现手段和表现目的是高度统一的。诚然,音乐不是情感唯一的运动形式,更不等于人的生理或心理机制的全部承受。音乐所直接呼唤、激发的是情感与情境、情绪与情怀。由于从情感体验出发,不同的个人,因生活经历不同而联想到的具体对象也很不相同。因此,可以说音乐的内容具有情感的确定性和对象的不确定性相统一的特点。
音乐突出的抒情性和表现性,源于其物质媒介――声音。声音的非具象性造型、非限定性语义,决定了音乐不能像绘画、戏剧等再现性艺术那样再现生活,却能够通过力度的强弱和节奏的张弛等运动变化形式传达人的情绪状态、激发人的情感体验。贝多芬曾说过:“音乐应使人类的精神爆发火花。”音乐抒发的情感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音乐情感表现的这种主观性与不确定性往往可以给人的审美心理插上想像的翅膀,让音乐的美感情思在广阔的天地间自由驰骋。这种精神不是空洞贫乏的思维方式,而是洋溢着情感和意志的心理反映。人们在领会与感受音乐情感时,不可避免地注入自己的参与意识,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如我国时期以《黄河大合唱》、《义勇军进行曲》、《大刀进行曲》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救亡歌曲在传唱过程中所激起的爱国情感的轰动效应,成为音乐史上的一段佳话。
二、节奏感与韵律性
从音乐本身来看,音乐的审美形式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听觉的感受,是心灵与之相契合的过程。构成它的基本物质材料是音响。音乐的音响是独特而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形式,最鲜明地体现在节奏感和韵律感上。节奏是客观事物运动的属性,是符合规律的周期性变化的运动形式。音乐没有具体的形状,却有抽象于人内心的“形状”,它纯粹在时间中绵延,必须通过节奏强化显示其运动的生命属性,从而构成音乐艺术鲜明的节奏感。音乐中的节奏主要由长短音的交替和强弱音的反复构成。有了节奏,声音的组接才会产生鲜活的生命力,因此,节奏被认为是音乐的生命。在节奏基础上变化,给节奏以一定的情感贯穿而形成了韵律。韵律在音乐中表现为起伏变化的旋律线条,旋律使音乐节奏具有鲜明的个性。如在肖邦《革命练习曲》中的基本动机,对于所有听众来说,是一种反抗的形象,是人激动的感情、高昂的士气像浪潮一样不断增长的形象。这种形象可以解释为多种多样,但是这种解释的界限范围却有一定的指向,它明显地受音乐运动类型决定,没有一个人会把这个形象理解为温顺的祈祷或海浪的平静。
三、过程性和流动性
人们把音乐称为“流动韵律的时间艺术”,这是由音乐艺术的时间特征所决定的。音乐在时间里的存在价值是以一种独特的流动形态提供审美信息的。时间上的流动性或不可逆转性,就成了音乐艺术的基本特征。只有那些按照一定的高度、长度、力度、韵律等要素发出的音响,经过空间传导,在时间里流动才具功效性的审美意义。
音乐进行中,还有一种占有时间的特殊形式,即休止符所提示的音响暂停间隙。从审美的观点来看,这种无声的音乐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取向。在作曲的系统工程中,结合其它表现手段综合使用,往往可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美感效应。如坚强有力、英勇果断或含蓄等情感的表达往往与休止符的运用相联系。当然,无声的音乐只能在局部状态中调节控制使用。
音乐对时间依存关系的审美价值,是通过二度创作的手段和表演的途径并最终在聆听欣赏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创作固然要在一定的时间里进行,但其审美意义主要在于对包括时间段的因素在内的各表现手段的综合设计,而音乐表演则是具有共同性的特点。从生物的生理机制来看,作曲家、演奏家和听众有着时间体验方面的共同情感和经验积累,才能在时间上融通音乐审美观念,从而达成一致。因为对于音乐本身来讲,音乐是在一定的时间过程中流动展开的艺术,流动又是时间过程的流动,这个时间过程是一个人情感流动发展的过程。突出的过程性和流动性,带来了音乐艺术在表现时间上的序列性,从而使音乐艺术的境界随时间的延进而逐一展开,而欣赏者也正是在这样一个特定的时间序列结构中获得逐层深入的情感体验。
在人类艺术的长河中,音乐具有其它艺术不可替代的特殊性,我们只有把握住音乐审美的特殊性,才能更好地去领略音乐艺术的美妙。
参考文献:
[1] 修海平,罗小平.音乐美学通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对于这篇文章主旨的解读,一般人都会放在诚信上,而我认为从“信客”的职业特点来说确实和诚信有很大联系,但是就文章本身对于信客一生的描述上来看我认为更多的是表现“乡情乡谊”。所以为了让学生能够理解这个主题,我凸显了中国传统乡邻社会这个大背景。
为什么要提出这个主旨呢?为什么诚信不是这篇文章最重要的一个主旨呢?我们知道,大家对诚信寄予了很高的期待,于是在很多作品的解读上,都习惯性地将诚信作为一个重要的主旨进行套用。事实上,有些作品表面看似与诚信有关系,实际上还有更贴切的主题。比如《信客》这篇文章。
“信客”每天劳碌奔波、三餐不饱,甚至料理后事不嫌脏、不怕怨,原因何在?这绝非从诚信就可以简单进行阐释的,中国农村是传统的乡邻社会,看重的就是这个“乡情乡谊”。
“信客”所做的不仅仅是投递信件、物品这么单纯,“信客”既是这个乡邻社会中的一员,又是这个乡邻社会与外界接触的最敏感的神经末梢。他们做的是一个乡邻对另一个乡邻的关怀、理解和尊重,所以传递的还有浓浓的乡情乡谊。这是“信客”与现今邮递员最大的不同。而乡邻社会的情感基础也正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扶持、依靠、信任和理解尊重。为了帮助学生对此进行理解,我特别引用了电影《那山那人那狗》中的一个情节,这段影片反映的是上个世纪80年代奔波于中国农村的山乡邮递员的一段经历,影片中交代了三件事,这都说明“信客”是懂人情,知世故的。看了以后孩子们更容易理解在“信客”心中这不仅仅是一个拿薪酬的工作而已,更多的是怀着对乡邻们的那份情谊的良心活。
文章中讲述到了两个信客,其实从他们的一生看起来生活的艰难大过于对他们的褒扬,老“信客”是自己失信于乡邻而不做,年轻“信客”因为信任和乡情接过重担,任劳任怨,又因被乡邻侮辱人格、否定诚信而不做。没有了这个“信”与“乡情”,就像是歌者失了声、舞者瘸了腿一样,“信客”不能再用脚力去丈量城乡的距离了。诬陷矛头直指年轻信客的诚信,别人都不相信他了,他的价值也就不存在了。这应该是对他们的最大打击,也是我们觉得最可叹、可怜、可悲之处。
“信客”的不做从另一个侧面更说明了他的艰辛与不易,信客是一个人,而不是一个神,神是万能的,人却常常不堪忍受痛苦,“信客”的痛苦来自于艰辛与别人的否定。但真正能感动我们的是人而不是神。赞扬也好、同情也好、感动也好,都在于此了。我们理解年轻“信客”了,年轻“信客”也理解“老信客”了,所以死后要葬在一起。从这里,我想到让学生以墓志铭的形式来综述自己对于“信客”的理解。这样通过动笔的方式促使学生对“信客”的一生进行思考,能够得出自己的理解。
“信客”这个人让我们看到生活的不易,诚信的大不易,我们应该理解他、同情他、尊敬他。《信客》这篇文章让我们看到在传统古老中国的乡邻社会中“乡情乡谊”有多么的珍贵和平凡。他们都足以感动我们,甚至能够让我们重新审视我们当下的生活。
比较而言,过去的生活世界中,“乡情乡谊”的基础是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几个因素铸造而成的。首先是儒家的伦理价值体系,儒家价值观非常重视家族文化,家族文化中又以“孝”为纽带,在流动性不强的情况下,一个家族就逐渐形成了非常稳定的家族文化。同时,农耕文明下各种姻亲关系的建立,使得这种家族文化的各个团体之间因为各种亲戚关系而产生了更多的联系。这就使得乡情乡谊更加稳固,并成为人们内心重要的情感基础。其次,中国社会结构以村庄为基本的聚居形态,几千年来都如此。因此这就构成了一个非常有特点的乡土、故乡文化和情结。而能为家乡、为乡邻做点事情就成为大家最重要的精神寄托。因此,我们看到信客就是这样将相亲的事情当做自己一生的事业来完成。这种精神追求和乡土情结是分不开的。第三,还有一个重要的文化基因,那就是舍小我,成就大我的传统文化。我们一直非常强调集体的利益,强调将小我的利益融入到大我的利益中去。因此,我们才看到,诸如“信客”这种工作,依然能让人在长期的艰苦工作中找到成就感和意义,这就是非常独特的文化使然。
在他的书中,有句话对我的印象很深,那就是“只有残缺的肢体,没有残缺的生命”。
小星他所做的一切,会让我们想起自强自立,坚毅不屈永不放弃身残志坚等等我们从小就熟识而长大以后才后悔自已做不到的字眼。在他眼中没有满目疮痍的世界,只有碌碌无为的人,热爱生活,痴痴追求。
也许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不少的挫折,会让我们失去对生活的热诚。对生活失去信心。但你们有没有想过比自已的挫折更大,更不幸的人大有人在。小星他是个患小儿麻痹症的残疾人,双脚萎缩不能行走。但他为了证明人生的价值和命运抗争的勇气,弘扬中华人民族的自强不息的精神,坚持自已的理想,孤身上路,凭着投稿和朋友们的帮助,踏篇了中国三十一个省市自治区。凭着顽强的毅力,征服了华山,泰山,黄山等20多座名山,甚至创建了基尼斯记录,穿越了世界第二大流动性沙漠—塔克玛干沙漠,见证着小星的今天的成功,而在成功的背后,他又付出了多少的辛酸?多少的挫折?
小星有一个愿望:如果我能站起来三分钟,一分钟品尝一下跑步的滋味,一分钟拥抱一下父母,一分钟去看我心爱的姑娘。这一个对于普通人来说能轻易实现的愿望,但对于小星来说却是个遥远的梦呀!
但他依然坚持着自已的理想做一个记者,因为他从小就对文学有很大的兴趣和天份。在书里他曾说过残疾人的心灵是健全的,残疾人不像人们想象得那么弱,身体残疾,只是人生苦难的一种有形象征。心灵上有翅膀,一样能飞翔!
生活不可能永远都是一帆风顺的,生活常常会遇到挫折,不要灰心,人生是公平的,总要历尽苦难后,才能翻云见日。总有一些赐予你的微笑,在生命的某个角落守候着你,我们不必一遍遍的用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样的诗句。抚慰自已受伤的心灵,因为生活本身就是气势磅礴的诗剧,尽管可能悲壮,但是值得我们去用整个肉体和灵魂去受去聆听。
【关键词】扬州诗 扬州 主题 地域文化
"诗文地理"历来受到专家学者的关注和研究,山川大湖、城市边关在诗人的笔下显现出浓郁的地方特色。这种区域性的创作特点使得诗歌形成别样风格。扬州作为城市,它也是人类文明孕育出的产物。但是作为具有浓厚本真自我意识的中国古代文人为了表达他们的精神世界与价值观念往往寄情于山川村野,特别是在唐诗中城市文明是处于一种相对弱势的因素。而正是在这种大前提之下,历代描写扬州的诗词却不在少数。《扬州历代诗词》中就收录了2500多人的近2万首诗词,李白、高适、刘禹锡、白居易、杜牧、欧阳修、苏轼、王安石、秦观、陆游等都有脍炙人口的诗篇留世,而作于唐代的诗词为394首,其中见于《全唐诗》的为369首。这虽不比二京诗的创作数量,因为那里是全国的政治中心,自然也是诗歌创作最为繁盛的地方,但相对于在隋唐以前作为南方文化中心的金陵,扬州诗的创作又占有一定的优势。
因此本文依据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有几大文学主题,就扬州诗所涉及的方面描述阐释扬州在唐代诗人视角下所呈现的"千姿万态"。
1. 怀古诗之"兴亡多少事,回首一长吁"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怀古主题可以说历久弥存,怀古咏古之作更是浩如烟海,俯拾皆是。而形成这种主题又有其深刻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心理成因,从先秦《诗经》开始,这种"赋诗言志"的创作思路一直延续至今。正如《小雅?小宛》中:"我心忧伤,念昔先人", 这种思古念古的思想逐渐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固定的审美模式,特别是自汉末之后,社会的大动荡,命运无常,导致士人们对于自我价值的重新审视,今非昔比的落差感,使得文人们往往在挥毫之间尽显追古思今之叹。作为一代之文学,唐诗中诗题直接以"怀古"题扬州的只有李益的《扬州怀古》,诗云:"故国歌钟地,长桥车马尘。彭城阁边柳,偏似不胜春。"
唐人在描写扬州之景时往往夹杂着怀古的诗文,写扬州的景色多在春秋季节,描写的内容多为大运河以及一些古迹盛地,其背后所包含的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多数情况下都是隋炀帝及其有关的事件。这种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与典型事件,只不过是渲染出诗人抒情感怀的基调与布景。据统计直接以"隋堤柳"为题的有6首,"隋堤"4首,"隋宫"7首,"汴河"4首。在初唐卷王泠然《汴堤柳(一本作题河边枯柳)》以写现实秋柳的枯败来追述当年隋炀帝开凿大运河时盛况,表达诗人对炀帝生前荣华与生后凄凉的慨叹。晚唐时期刘沧的《经炀帝行宫》:"此地曾经翠辇过,浮云流水竟如何。香销南国美人尽,怨入东风芳草多。残柳宫前空露叶,夕阳川上浩烟波。行人遥起广陵思,古渡月明闻棹歌。" 皮日休《汴河怀古二首》:"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馀里地无山。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可以说这两首是晚唐咏史怀古诗中描写大运河的佳作。它以一种"翻案法"创作方式,欲贬于褒地将隋炀帝开凿大运河与大禹治水作比,反证炀帝的荒无道。
据统计,慨叹往昔隋代兴衰的扬州诗绝大多数作于晚唐时代,将浓缩于眼前的运河、隋柳定格在叙写前朝衰败的基调之上,自然而然的,这些物象也就带有凄凉落寞之感。唐诗作为整个唐代诗人的灵魂写照,而扬州的自然环境及其形成的社会生活为诗歌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题材。晚唐时期,王朝统治已经走向衰亡,回望盛唐时代的豪迈气势,此时的社会生活更多的是一种沉沦与背弃,一向对政治敏感的文人不得不痛定思痛,行文之间从特定的物象当中提取警示性的信号,拷问历史以求得对现实的解答。这也正是晚唐诗人偏爱运河隋柳的主要原因所在。
2.咏妓诗之"人来多不见,莫是上迷楼"
唐诗中有关的诗文有两千多首,无怪乎甚至有人称唐文学是"倡妓文学",而唐文学史为"进士与倡妓的文学史"。扬州自古多美女,这句话隐含着扬州青楼甚多之意,其实青楼到了唐代才逐渐演变成了烟花之地即妓院的代名词。值得一提的事,一个地方的青楼业的繁荣与其社会经济的发达是紧密相关的,李唐近三百年,几经浩劫,却均未波及扬州,使其保持一种相对安定的局面。而且由于扬州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形成为重要的南北交通枢纽和对外贸易港口,《资治通鉴》中叙述了:"扬州富庶甲天下,时人称扬一益二。" 这种优越富足的经济环境不免会孕育出享乐安逸的温床。
自然吟咏唐代扬州的诗亦属常见,见于《扬州历代诗词》中的有15首,特别是以杜牧的三首七绝为代表。《赠别二首》都是抒写分别之时诗人对于妙龄歌女的依依不舍之情,文意缠绵,含而不露,不著一字而尽得风流。更有徐凝的《忆扬州》虽为怀地实为怀人之作。另外还有晚唐张又新的《赠广陵妓》:"云雨分飞二十年,当时求梦不曾眠。今来头白重相见,还上襄王玳瑁筵。"在诗题中直接点明,是赠予一位青楼知己,二十年宛如隔世,相见唯遗恨。《夜闻商人船中筝》刘禹锡的"大高帆一百尺,新声促柱十三弦。扬州市里商人女,来占江西明月天。"表现了对扬州的赞美之情。
3.送别羁旅诗之"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英国阿瑟・韦利曾说中国诗有半数是描写别离之情,也不为过。而严羽的《沧浪诗话・ 诗评》中也论述道:" 唐人好诗, 多是征戍、迁滴、行旅、离别之作, 往往能感动激发人意。" 的确友人行将别离之际,自是饱含诗人的离愁别绪。而送别诗中,可以体现出两种不同的地域文化内涵,一个是送别地点的地域文化,一个是友人将至地点的地域文化,扬州,在诗篇中既作为送别地点又作为将至地点出现。唐诗中多送别诗,而其在扬州诗中又占有绝对的优势,共104首。这也另外一个方面说明了,文人生活空间流动性是非常大的。有唐一代,知识分子想取得功名,途径是非常多的,除了朝廷的科举制之外,在地方上盛行"入幕"之风,士子们必须跋涉于各地。正如上文所提及的扬州特殊的地理位置与其繁荣的社会经济又吸引了大批文人骚客游历于此,且流动性比较大。朋友匆匆而逢,匆匆而别。
李白的一首《送孟浩然之广陵》可以称得上是唐代送别诗的佳作,"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刘绮庄的《扬州送人》:"桂楫木兰舟,枫江竹箭流。故人从此去,望远不胜愁。落日低帆影,归风引棹讴。思君折杨柳,泪尽武昌楼。"有关扬州的送别诗,多出现的物象是"江水"与"杨柳",可见这与扬州地域的特色是有关的,通过以景托意,借物而言别。
4.登临冶游诗之"寄远悲春草,登临忆使君"
扬州诗里写登高之作的绝大多数非扬州人士,登高而望,望尽繁华,却是举目苍茫。正如孔子所云"登高望下,使人心悲"。 而登扬州栖灵塔的诗作更是引人注目,其中三首最为精妙。高适诗中对于登高之后所见之景作了一番精心的描述,最后的四句"轩车疑蠢动,造化资大块。何必了无身,然后知所退。"写出了诗人慷慨激昂的博怀。刘长卿亦在诗句的结尾道出了:"向暮期下来,谁堪复行役。"表现一种寄寓离乱之悲切感。"宝塔凌苍苍,登攀览四荒。顶高元气合,标出海云长。万象分空界,三天接画梁。水摇金刹影,日动火珠光。鸟拂琼帘度,霞连绣张。目随征路断,心逐去帆扬。露浴梧楸白,霜催橘柚黄。玉毫如可见,于此照迷方。"虽然李白的这首《秋日登扬州西灵塔》中描绘的是那种宏大万千气象,但是思乡怀人之情还是包藏其中的。
由上可观,唐代扬州诗中以赠答送别题材为主。这主要是与扬州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其高度发达的经济水平分不开的,因为扬州,诗人慕名而来,因为扬州,诗人知兴而返。延伸开来,这也是大唐气象的一种显性抒发。诗在唐朝,流动于诗人行南走北的足下,缠绕在诗人忆昔作别的袖端。扬州诗中描摹自然风光多与历史结合紧密,特别是隋炀帝与扬州的关系,注定扬州会带上几许萧瑟。扬州诗多写市井生活,将商人、文人与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印刻于篇幅之中,将扬州商妇之作与蜀地商妇之作对比,白居易诗说过"本是扬州小家女,嫁得西江大商客"(《盐商妇》),刘禹锡诗也说过"扬州市里商人女,来占西江明月天"(《夜闻商人船中筝》),在她们的感情世界里似乎饱含着一种凄苦和落寞,"商妇怨"情节浓厚,而后者,在唐代诗人笔下几乎未曾着迹。不可否认蜀地商妇怨的存在,但是文人笔下的这种差别,不得不分析一二,"成都与维扬,相去万里地",两者不同的地理位置和生活环境,一个造就了扬州"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的繁华娱乐型都市,一个造就了巴蜀"小儿学问止《论语》,大儿结束随商旅"的艰难谋生型群商,作为背后的女子自然会流露出不一样的心境。
参考文献
[1]戴伟华.地域文化与唐代诗歌[M].中华书局.2006年2月
[2]扬州历代诗词[M].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7月
[3]蔡镇楚.龙宿莽.唐宋诗词文化解读[M].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9月
[4]蔡燕.唐诗宋词艺术与文化审视[M].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11月
中华文化是孕育在神州大地上的文化,其地理环境从整体性来看,《尚书》中是这样描述中国的地域范围的,“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根据《尚书》理解,中国的地理格局是,东临茫茫大海,这是古人难以预约的天然屏障,西北则是荒凉沙漠,西南这是高原耸立。由此可见,创造中华文化的人民们生活在一个与外界基本隔绝的领域,概括起来说,中华文化的生成环境是一个半封闭的大陆性环境。但也正是这个半封闭的大陆性环境,使中华文化避免了许多西方游牧民族的侵袭,因这种天然屏障是当时生产力落后的游牧民族无法跨越的鸿沟,这正好使得中华文化在一个相对安定的环境下,不断的繁荣与发展。从气候与地形方面来看,中国的领土版图跨寒带、温带、亚热带与热带,地形则是西高东低(以平原为主),呈三级阶梯状分布,降水量也是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减,因此在中国大地上形成了许许多多不同的民族,。
西方文化的生成环境主要集中于地中海、两河流域以及尼罗河流域,例如苏美尔文明、爱情海文明、迈锡尼文明、埃及文明,巴比伦文明以及希腊罗马文明都诞生于此。这片区域最主要的特征是宽阔的海洋性特征比较明显,于是西方文化是由游牧文明(捕猎文明)进化演变而来的。总而言之,西方文化的生成环境是宽敞的海洋性环境,这种环境在古代社会,使得游牧民族流动性强,而政权也不断的更迭(这种更迭不同于中华民族政权的内部更迭,而是外部政权的取而代之),经常使得某些地区的文化不能得到平稳发展,是西方文化导致断层的重要原因。
二、中西方文化在类本质层面的差异性
中西方文化的类本质突出的是两种文化的主要特征,并不是说中华文化有的特征西方文化就完全没有,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两种文化毕竟还是存在着文化的共性特征。中西方文化的类本质特征到底是什么呢?本文仅从中华文化的主“静”特征与西方文化的主“动”特征作简略论述。
从中华文化的生成环境来看,中华文化发展的经济基础是农业的发展,在中国的传统农业社会,“民以食为天”是很正常的现象,农业不仅是立国之本也是人民的生存之基。农民也就不得不禁锢在土地上进行自己的农业生产活动,加上沉重的封建租税,徭役负担,人们只愿专心从事农事活动,而不愿意冒着风险去下海经商或者另谋生计。同时封建社会高度的中央集权制度和严密的户籍制度等,减少了人口的流动性。于是中国的古代社会是宁静的村庄和勤勤恳恳的农民组成的平静画面。因此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文化也多少带有“主静”色彩。诗经中的《硕鼠》篇描写的生活场景,陶渊明的“种豆南山下”,陆游的“把酒话桑麻”等许多的诗词歌赋都凸显了中华文化的“静”的意境。尤其是15—17世纪的中国文化“静”得像一滩死水。在八股取士的影响下,几乎失去了生机,史学界的乾嘉学派没有创新,思想界的万马齐喑,文学界除几部《红楼梦》、《西游记》可圈可点外,这种“静”的特质差点断送了中华文化的命脉。
然而西方文化截然不同,从古代时期,西方文化的基础是城邦文明的兴起,无论是希腊罗马还巴比伦,其游牧民族是创造的主体,他们驰骋草原,繁衍生息,创造了不逊于农业民族的文化。就是他们这种流动性强的民族造就了西方文化“动”的特质。早期他们四处奔跑狩猎,后又进行海商贸易,这使得在他们眼里“商业的价值高于一切”,从某种程度上说,西方文化也是商业文化的代表。近代以来,西方文化“动”的特质愈发明显,他们开始侵略扩张,使其他民族臣服于他们的铁蹄之下。
三、中西方文化在连续与断层层面的差异性
所谓文化的连续性与断层性就是指这种文化从产生到发展的过程中有没有出现过中断的现象,按照这个逻辑来看,我们分析中西方文化时,不难发现,中华文化是连绵不绝的,西方文化是断断续续的。
[关键词]当代文学;中学生;中学语文教学
一、分析当代文学与中学生之间的联系
当代文学在中学的融入,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文化和学习生活,同时也加强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满足了中学生的精神和发展需求。随着初、高中语文教学新大纲的颁布和实施,我们可以看出其内容大部分都是以往语文教学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凸显出一定的时代化,充分体现出现阶段社会和学生对语文教学的要求和标准。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将素质教育精神贯彻落实到实际教学当中,并明确提出语文这门学科要注重“人”的培养,加强中学生人文素质的全面培养和提高,使学生能够具备一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有利于中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中学生健康、个性化地发展。从生理学角度来看,“健全人格”和“健全个性”的形成,必须要将大脑功能得到充分体现和发挥利用。到目前为止,通过科学研究证明,人的大脑从作用方面区分,可以分为左脑和右脑。对于左脑来说,其主要作用为掌管理性思维。而对于左脑理性思维的训练,必须要给予重视。对于右脑来说,其主要作用体现在情感、审美掌管。不仅“左脑教育”重要,“右脑教育”也同样重要。如果忽视了“右脑教育”,那么对于人的身心健康将有着严重的不利影响。提高对“右脑教育”的重视,则会为文学负担带来重要的责任和义务。由于当代文学比较活跃,并且有着频发的争议,所以其责任和义务更加不可推卸。对于以“人”为本,加强“人”的意识,促进文学本体回归,在一定意义上意味着当代文学已经开始步入到一个新的时期,但是这并不代表着其他时期的文学没有体现出以“人”为本,而是代表着受社会历史因素的影响,导致多种文学观念的形成,只是一味地注重“总和”,而往往忽视了“人”的主体。或者也可以说,“总和”所注重的是社会阶级的“人”、社会学意义的“人”、集团的“人”以及戴着面具、抽象意义的“人”等。在新时期背景下,对于当代文学所凸显出的“人”,更注重的是实在的“人”和个性化的“人”。他们不仅仅是鲜活的生命个体,同时也是卸掉各种面具和伪装的“人”。中学语文教学在充分了解和掌握这一成果后,积极帮助和引导学生融入当代文学当中,促进中学生有一个健全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形成,使中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初、高中语文教育新大纲中明确提出,要加强中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对于创新精神来说,既是当代中学生所应具备的,又是现代社会的要求标准。与其他自然基础的学科相比,语文学科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所以,语文学科创新精神培养也有着同样的重要性。创新教育的实施,可以使文学通过其他时期进入到新时期。但是由于当代文学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流动性,并且具有较强的争议性,所以一直处在不断创新和完善阶段。忽视以往时期,就新时期文学来说,有关文学界早已对当代文学进行了公认,距现在已经有十多年时间,在欧美有着近百年的历程。由于其不断地创新和创作,使社会争议频多,并且各种流派、各种思想、各种潮流出现了“层出不穷”的现象,正所谓“各领”。虽然这种说法凸显得比较夸张,但是事实上确实如此,逐渐成为文坛界和圈内的“焦点”。如果将当代文学融入中学语文教育当中,那么将会使中学语文教学凸显得更加活泼、张扬,具有鲜明的生命力和活力。所以,必须要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和提升,提高中学生创新意识,为中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除此之外,初、高中语文教育新大纲中还明确提出,要提高对母语教育的重视。语言作为人类交流和思维的一种重要工具,不仅包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同时也严重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思维方式。在开展母语教育过程中,既要注重民主化,又要提高现代化。对于中国文学来说,如果说现代文学和古代文学使母语的民族化能够得到充分体现和发挥,那么当代文学则更能体现出母语的现代化。当代文学坚持以母语的规律和特点为原则,以普通话和白话文为根本,在社会历史不断变化的影响下,不断地创新和演变。就目前来看,当代文学语言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中学生的书面表达和口语表达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如果说《柳眉儿落了》体现的是20世纪80年代中学生的书面语,那么《零下一度》则体现的是20世纪90年代中学生的书面语。除此之外,在进行母语教育时,教师要让中学生对作者的文字和情感表达以及生活感悟有一个深入研究,帮助和引导学生良好语感的形成,加强学生语言表现力的培养和提升,促进母语教育质量和水平的提高,使语文教育逐渐趋于现代化方向发展。
一、人文教育的定位:关于"成人"的教育
教育本来是人的教育,但是现在我们却看到它在不知不觉中放弃了育"人"的责任,消解了自己的本质,人的教育被忽略了,知识的教育、专业的教育被强化了。而教育一旦离开了人,离开了人的灵魂或人的精神,严格说来就不成其为教育。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 ① 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的重要本质特征就是它的人文性,人文教育是不可以从教育中包括大学教育中抽出的,人文教育在大学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基础性地位。
正因为如此,人们不断地呼吁加强人文教育。但是,对于加强什么样的人文教育,我们却面临着不同的选择和定位。
一般来说,人们谈到的人文教育,并不是一种确定的公认的含义,而常常表达着多种含义,最常见的有三种:一是人文主义教育,二是人文学科教育,三是关于"成人"的教育。下面是这三种表达的基本含义。
所谓人文主义教育,特指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教育。这是当时进步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们从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和人性论出发,冲破中世纪经院哲学和教会蒙昧主义教育的统治所倡导的以人为中心,歌颂人的价值和力量,要求自由平等和个性解放,提倡以培养身心健康、知识广博、多才多艺的新人为教育理想并据此进行教育革新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在近代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进步意义,其基本精神对今天的教育仍有着有益的启示。然而,由于其历史的局限和随后发展中脱离现实的倾向,以及越来越注重于知识掌握的目的,这种教育思想对当时以及以后欧洲的教育也产生过一些不利影响。 ②
关于人文学科的教育,系指以人文学科为基本内容的教育。这种教育在中国古代的"六艺"教育和希腊的"七艺"教育传统中就已有体现。早期的人文学科教育更加重视其心智训练和情感陶冶的价值,不以培养专家为目的。然而, 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及学科分化的日益加剧,教育的专门化日益显着,人文学科教育也走上了不断专业化的道路,脱离了它的初衷。同时人文学科教育在教育的根本目的上也常常受到文化视野的局限,仅仅囿于纯人文学科的范围,这对人文教育的开展也形成了不应有的障碍。
关于"成人"的教育。这是针对教育中无视人、把人当作工具,或者强化人的片面发展,忽视人的身心协调发展而言的,它以全人教育为理念,力求通过德、智、体等多方面的教育培养完整的人,而不是"半个人"或者"机器人",强调给人以广博训练而不仅仅是专业训练,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使人的身心全面而协调发展,使人成为真正的人并实现人的全面价值。近代以来以人本主义哲学为指导的多次教育改革和一些大学所采取的自由教育、博雅教育、通识教育、普通教育以及文化素质教育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讲都是这一教育思想的体现。当然,这一教育思想在实践中关于人本位和社会本位的争论也从未停止过。
面对上述三种人文教育概念的表达,这里将人文教育的基本内涵定位于第三种,即关于"成人"的教育。如果我们注意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的统一性,树立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并在价值观上确立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辩证统一观,强调基础性教育与专业性教育的一体性而不是分离性,并吸收前两种人文教育表达的基本精神,那么,人文教育就是"成人"的教育的观点则更显示出教育的意义与现代的高度。
二、人文教育的界定:实质是人性教育,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可以给人文教育作如下尝试性界定:
所谓人文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其实质是人性教育,其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这种精神的养成一般要通过多种途径,包括广博的文化知识滋养、高雅的文化氛围陶冶、优秀的文化传统熏染和深刻的人生实践体验等。这一教育既重视由外而内的文化化成,更强调自我体悟与心灵觉解,归根结底,它使人理解并重视人生的意义,并给社会多一份人文关怀,在根本上体现教育的本质人与理想。
首先,这一界定把人文教育视为人性教育,是使人"成人"的教育。事实上,关于"成人"的教育有着不同的要求,最低要求是使人成为人;较高要求是使人成为较完整的人,即德、智、体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的人;最高要求是使人成为一个完美的人,这当然是一种理想追求。夸美纽斯早就指出:"假如要形成一个人,就必须由教育去形成。" ③ 这就是一种基本要求。而孔子所说的则是一种高要求。"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④ 关于人性的善恶,历史上争论不休,实际上,性善论和性恶论都有失偏颇,人性既有恶的一面,也有善的一面,就此而言,也许正因为有前者,人才需要教育,需要不断改造自己,也因为有后者,人才可能教育。可以肯定的是,人性教育是必要的。通过教育抑恶扬善,以至于"止于至善",一直是教育的一种追求。也就是说,人性不仅有善和恶之分,而且其境界有高下之别,我们的教育应当把引导学生做一个高尚的人作为努力的方向。
本来,教育的根本使命就是"培养人"。但是,随着教育的专业化发展及人们求职生存的需要,人的教育被忽略,人力的教育成为时尚,加上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在教育中的盛行,人们逐渐忘掉了教育的根本,忘掉了人的灵魂。我们应当把被肢解成专业教育与人的教育两部分的教育整合起来,把人的教育作为教育的灵魂贯穿于教育的始终,否则我们的专业教育很难成功,人的教育也就只能成为一件虚无的东西或一种用以点缀的装饰品。
其次,这一界定把人文教育的根本目的确定为促进受教育者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上,而不是培养专业工作者,是一种非职业性的非专业性的教育,其核心是涵养和充实人文精神,而不是停留于获得有关的人文知识。知识的获得当然是必要的,但它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要通过自我体悟与心灵觉解达到人性境界的提升。同志早就说过,"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这种精神就是人的精神,民族的精神,人类的精神。这种精神就是把人性不断提升的精神,而不是把人性降格为兽性或动物性。事实上,一旦人没有了人性,其所造成的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因此,我们今天讲人的教育,人性的教育,还不只是要求人们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社会,还要善待自然,善待我们今天生存的环境,充分理解人生的意义,并把人生意义升华和社会价值实现统一起来。
其三,这一界定是用整体文化的视野与知行统一观来看待人文教育的,而不 是仅就人文文化而言的,也不仅是从教育者的角度考虑的,基于此,界定中提出了人文教育目的的达成过程,它是通过广博的文化知识滋养,高雅的文化氛围陶冶,优秀的文化传统熏染和深刻的人生实践体验而达成的。通过人文教育涵养人文精神的过程是一个自我心灵觉解、人性境界提升的内在生长和文化化成的过程,是一个 知行统一的过程,而不是一个纯粹的内在生长过程,也不是纯粹的文化化成的过程,当然,更不是一个知行脱节或者知而不行的过程。
长期以来,教育认识与实践中有一种误解,以为人文教育就只是人文学科的教育。毫无疑问,人文学科教育是重要的一面,但不是全部。如果只限于此,那就不仅窄化了人文教育的内容,而且误解了教育本身,是在人的教育中置广大教育工作者包括专业教师与教育管理工作者于无所作为的地步,也把自然学科、社会学科中一些重要的文化经典着作置于阅读范围之外,致使人文教育的对象缺少了必要的滋养成分,也使人文学科的教育工作者失去了广大教师的支持,其结果对人文教育的开展极为不利,也影响了人文教育的实效。我们必须在人文教育的实践中扩大教育的视野,确立正确的教育观,结合教育对象的实际,以提高教育的效果。其中,指导学生广泛阅读文化经典,开设必要的经典导读课程是人文教育的重要途径,因为人类几千年来积淀起来的文化经典中含有丰富的人文教育的思想养分。
另外,我们的人文教育常常重在课堂、重在教,而对文化氛围的营造与学生个体的人生体验却予以忽略。从这个角度分析,文理科较强的综合大学有着学科文化的优势,并无声地影响其校园文化氛围,而单一的工学院、科技学院、甚至理工学院,都存在某些先天不足,以致常常花很大气力也难以营造应有的文化氛围,而这种氛围又降低了学生自我体验的文化蕴涵。更严重的是,这种缺陷还深深地印在学校传统中,深刻地影响着教职员工的心理,形成某种不利于人文教育的思维定势。
所有这些考虑,力求给现代人文教育一个合理的界定。但由于力所不及和缺乏深度的思考,其不足在所难免。也正是因为如此,这种界定是描述性的,这种描述也期待着通过人的认识的发展而加以深化,如同人文教育的多种表达一样,具有其历史和认识的流动性。
三、人文教育的核心学科:文、史、哲、艺等人文类学科
诚然,这里将进行人文教育的视野放在整体文化观上,即不仅限于学科知识范围,而且涉及文化氛围与学生体验;学科上也不仅限于人文学科,而且包括人类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领域里所沉淀的认识自然、认识社会与认识自我的思想精华,人们可以从中受到智慧的启迪与心灵的撞击;而且所有这些,都要透过其层层外壳而深入到内核去吸取其中的精神养分。这是前面已经讨论过的。这里单列一个问题要讨论的是:从学科上讲,进行人文教育的核心学科是什么?答案是:哲学、文学、历史和艺术等人文类学科。也就是说,人文教育尽管涉及人类文化的广泛知识领域,实施途径也多种多样,但就学科范围而言,它仍然有自己的核心学科,这就是哲学、文学、历史、艺术等人文类学科。这是因为:
1.人文学科有独特的研究对象
《国际教育百科全书》的解释中有这样一段话:"人文学科研究人类活动的历史并观察被人类经验和想象所塑造的对象。哲学的研究,文学和历史学的解释,对艺术、音乐及戏曲的批判,都探讨了人类精神的限度、深度及能力。" ⑤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也指出:"一般认为人文学科构成一种独特的知识,即关于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的人文主义的学科。" ⑥从现代学科而言,人文学科主要包括语言、文学、历史、哲学、艺术及具有人文主义内容或运用人文主义方法的其他社会科学。总之,人文学科有着独特的研究对象,它构成一种特殊的知识,是研究关于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的学问。正如杜维明先生所言,"文学的真实情感、历史的集体记忆、哲学的睿智和宗教的终极关怀都是紧扣人的存在、人的生存条件和意义等方面展开的学术领域" ⑦ 。这一学术领域的成果,特别是其中的文化经典,无疑是关于人的教育的难得教材。
2.人文学科有独特的思维模式和研究方法
人文学科的思维模式既区别于自然科学,也区别于社会科学,这是由它特定的研究对象所决定的。这种特定的研究对象---人、人的价值、人的精神、人的心灵世界具有某种特殊性或个别性,它难以像自然科学那样重复地进行实验,难以采取完全量化的分析方法,因为人文社会现象包含着人的思想、情感、价值观念等,具有个别性、不确切性,不可能被纯粹客观地加以描述和分析。因此,理解、阐释、反思、体验、感悟等是其根本的研究方法。也正是这种思维模式与研究方法,帮助人们以正确的态度认识自己、理解他人、处理人际关系和社会上各种复杂问题。
3.人文学科有独特的社会批判功能和批判精神
浪漫,意味着某种层面的幽默,作为教学的幽默,它并非在课堂上插科打诨,哗众取宠,而是通过妙语解颐,隐含着对人生和社会的深邃的理性思索。幽默和理趣的和谐统一,就构成语文教学“浪漫”的教学艺术特征。
语文本身就是富于浪漫的,编入现行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课文,读起来让人灵魂得到净化,心灵得到美的享受,在新教材中,有大量表现婉约阴柔之美的篇目,如传统篇目《荷塘月色》中描绘的朦胧、宁静的“荷塘月色”,以其“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给人以无穷的艺术享受,让读者情不自禁的陶醉在作品所形成的审美氛围中;王勃的《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迷人秋日晚景;还有沈从文的被称为“散文化的小说”《边城》为我们描绘的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湘西边城景色……它们或是人化的自然,或是自然的人化,但都在写景中表达或隐含作者的某种感情,都是人的活动与自然规律的和谐体现,令人赏心悦目。除了这些表现自然之美的篇目以外,还有《项脊轩志》中归有光通过回忆在项脊轩里发生的家庭琐事来表达对已故的祖母、母亲、妻子的哀哀深情,《归去来兮辞》里陶渊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这些社会生活的美,或是表现人际关系的和谐,或是表现一种恬淡的心境,乍看无甚惊人之处,但读完之后,只觉回味无穷,令人唏嘘不已。还有如《琵琶行》中让人拍案叫绝的弦乐美,不愧为社会生活与自然事物中优美事物的集中体现,令人心驰神往。
教材中表现的即使在最晴朗的日子也要穿上雨鞋带着雨伞的从躯体到思想都被套子包围的“套中人”——别里科夫;为了满足一时的虚荣而弄丢了朋友的钻石项链从而付出了十年青春代价的玛蒂尔德;还有那个对金钱的占有欲达到难以想象程度的到临死之前还想抓住十字架的著名吝啬鬼——葛朗台先生……这些作品,都以作者特殊的风格和方式表达了一种幽默和理趣,充满了文学的浪漫。
要在语文教学中找到浪漫,要学会营造“语言场”。物理学告诉我们,实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通过有关的“场”来实现。这里所说的“语言场”就是群体语言实践形成的和谐关系和良好氛围。物理学中的“场”都有能量,且“场”中不同的点存在差异。“语言场”中也有能量,这就是各种语言材料、语言技能的积蓄,是与教材课本中的语言资源相并列的另一个巨大的语言库,其能量不可小觑。我们的学生经由各种渠道,随时随地汲取语言,由这样的学生个体组成的班级群体,必然见多识广,有相当的语言储存。一旦遇到机会,这个群体就会释放能量。“语言场”中不同个体之间也存在差异,正如电场中位置不同的电子其电势不同一样,每个学生的语言素养是有区别的,而教师的工作并不是要消除他们的差异,而是要利用差异,来整体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就像江河里由于水位高低不同会形成水的流动一样,教师脱口而出的浪漫,教师在分析课文中的情感流动,不久就会出现在学生的作文中,出现在他们的思想里,因此,在“语言场”中,我们应让教学处于活跃的“流动”状态,让学生感染到语文教学的浪漫气息。
浪漫是具有创造性的,语文教学实际上就是一种艺术创造的过程,是一个教师的智慧、学识和教养的表现。富于浪漫的教师,不仅教学艺术高超,教学风格洒脱,教学语言幽默,更可以使教学方法生动,潇洒自如。
一个善于营造和运用“语言场”的教师,也能够正确对待积极参与语言实践而又不合“老师心愿”的学生。在一些课堂教学中,学生回答问题有失误,会招来老师的不满,特别是在一些公开观摩课上,要求学生一步到位答到“标准答案”,据说为了达到这个效果,课前要精心排练,以免失误,殊不知,课堂的流动性有低才有高,有偏差才有准确,有失误才有成功,生动浪漫的教学境界只有在不断修正失误的过程中才能出现。因此,我们要保护每一位参与者的积极性。笔者曾从教材中抽取一些语言片段,作为语言教学的话题,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进行审美的探讨。朱自清先生的《绿》是学生喜爱的名作,虽然已从新教材中消失了,但是笔者在执教中有自己的体会,故而举此例以起仿三之效。其中的名句“那醉人的绿啊,我若能裁你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能明眸善睐了……”脍炙人口,为了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笔者对此句进行了艺术分析,既能“裁你为带”,那么前提必须是可裁之物,如丝绸锦缎一类,因此这里有一个暗中的比喻可以补出来,即“梅雨潭碧绿的水面就像丝绸锦缎”,但作者却把这层比喻省去,十分生动简洁。分析到此,一个学生故意出怪论,“何必丝绸,羊皮也可以裁成带”,一语引得学生哄堂大笑,笔者知道该生智商很高,此语纯属出风头,但简单批评并不解决问题,于是笔者面带微笑地走到该生面前说到:“丝绸裁带可以临风飘举,羊皮举得起来吗?举起来有飘逸感吗?”又一阵哄堂大笑,笔者见时机已到,就抛出事先设计的题目作者面对奇异醉人的潭水,发挥联想,要“裁你为带”,“挹你为眼”,我们也可以接着联想,要“酿你为酒,赠与那诗仙,他必能下笔入神了”。试着仿照文中的句式“我若能……我将赠……他必能……”,再续写一句话。此题一出,教室里立刻活跃起来,讨论的焦点集中在酿酒赠给谁,一个说“给诗人李白”“斗酒诗百篇,笔下生花”;一个说给“杨贵妃”,“贵妃醉酒”更显风韵。这两说都遭到反对,理由是朱自清的原句是把“带”给“”,给“盲妹”,都是给最缺少此物的人,而李白和杨贵妃有的是酒,不能再给他们。于是下面的发言者得到了某种启示,一个说给交通警察,饮酒解除一天的疲劳,一个说给边防战士,饮酒可以御寒,理由是原文中的“”“盲妹”都为女性,且文章最后称潭水的绿色是“女儿绿”,均与男性无关,这样交相问难,形成了良好的教学气氛。
本应该是浪漫的语文教学,却变成“枯燥乏味”的代名词,以致学生不爱学,老师不爱教。长期以来,我们总是提“知识与能力的关系”,且做了许多有价值的探讨,但这是适用于每门学科的通用公式,是普通规律,是共性的概括,而语文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和特点,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激发出来的浪漫,充实了语文学科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