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关于乡村生活的作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散文 气韵 古朴 和谐 悟 苦 恋
贾平凹从80年代初期开始写作发表散文,每个时期均有佳作问世,他在90年代中期以前的创作展现出他的既细腻又粗犷、既童心又通透的特点,作品中充盈着一种空灵静虚之美。内在的悲悯之心使他目光触及之家乡的人、物、事多呈现出一种古朴的和谐,多描写粗犷荒芜的西北生活,浸润的却有南方的温润灵巧。从这个时期他的散文的内在气韵上体察,大致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悟、苦和恋。
一.悟
贾平凹的散文中常见“悟”,且是“顿悟”,于常物常理中见出不同,如《丑石》末尾感受到的丑石的伟大,继而“深深地感到它那种不屈于误解、寂寞的生存的伟大。”[1]《静虚村记》中对“静”之悟,《观沙砾记》记中对小小的沙粒之悟,“世上什么东西生存,只有到了它生存的自然职工中,才见其活力,见其本色,见其生命,见其价值。”[2]
贾平凹尤喜月亮,认为月亮“是佛性的圆满,是了悟的透彻”,以《月迹》为题的散文集三十余篇散文中月亮成为主角。他把佛禅的理趣融化到对自然物象的觉悟之中,角度精准细微,异于常人,在顿悟中发现自然万象的禅趣,显示出特殊的格调。
二.苦
贾平凹出身于“深谷野凹”中的贫寒家庭,贫穷始终伴随着他的成长,一直到他工作多年后才慢慢发生改变。贾平凹在散文中不止一次地谈到父母在抚养自己和操持家庭时所受的苦,这种苦味弥散于他的心绪中,浓得化不开,如《读书示小妹生日书》中无钱读书之苦、《喝酒》中父亲担心儿子被流言所累之苦、《祭父》和《我不是个好儿子》中细数父母亲一辈子的劳苦和人生连绵的苦难境地,让人读之动容。
他的苦还来自于自己身体所患之肝病,《人病》中对那种因患病而被无辜歧视之苦和因患病不得亲近家人,自设障碍之苦写得极为细琐。
三.恋
从写对童年的回忆到写所寻访的关中乡镇,贾平凹显示出对乡村生活的眷恋。如在《秦腔》《入川小记》和“商州三录”中显示的天人合一的和谐人间,古朴木讷的商山人甘于“洋芋糁子疙瘩火“的生活,并自诩这种生活“除了神仙就是我”,他们喝“包谷糊汤”,吃“搅团土豆“却自得其乐,优哉游哉。《通渭人家》中写连“火车都在说”――“穷,穷,穷,穷……”的甘肃通渭人家,吃水困难,无畜饮之水,不能用净水洗衣擦澡,但他们却一点不嫌弃自己的家乡,于待人接物中显示出他们“精神的高贵”,这一切使作者在离开通渭时已暗下再次来访的决心。
贾平凹所恋的是一种原初古朴的桃源式的乡村生活,他尽力追寻这种田园生活,《静虚村记》中避闹市而至“风止月瞑,露珠闪闪,一片蛐蛐鸣叫”的“静虚村”,他可以“静静地坐地,静静地思想,静静地作文”。即使是写城市,也常写有保持了乡村特点的城市的小街小巷,如《五味巷》、《河南巷小识》等。
小说和散文构成了贾平凹文学创作的两翼,互为影响。1993年发表的长篇小说《废都》也给他的个人生活和处世态度都带来了非常大的甚至“灾难”性的影响,这种影响开始反映在他的散文中,并使他的散文逐渐从前期散文的追求空灵虚静的审美境界,以禅宗妙悟安抚内心转向了后期的灵魂焦躁,心灵的驳杂矛盾。这时期他创作出了一些反映城市生活的散文,如《说房子》《说女人》《说美容》《说打扮》《说花钱》《说奉承》《说孩子》《闲人》《忙人》《人病》《名人》等等。他写出了城市生活的种种怪诞病态,表达了对城市的疏离甚至厌恶。这些文章有精锐的感觉,能观常人所障,言常人所蔽,在一定程度上触及国民劣根性的内容,但常顾影自怜地纠结于琐屑的事情,絮叨中显油滑,缺乏厚重感和透彻性,让人读来只感受到现代人生活和生存的逼仄和压抑。这类作品缺乏前期作品中宽容和仁厚,有时缺乏对生命的敬畏和对个体的尊重。
对于前后风格的转变,贾平凹自己做了这样的解释:“生命个体在每个时间段里的体验是不一样的,如草木在四季的变化。早期的散文写得清丽,有冲动,现在我写不了了,也不再想那样写了。五十岁的人经世已多,心态要紧是从容平和,所写虽混沌,但都是自己在生活中的体验。能贯通世事的就是智慧,智慧在家常中、口语中。”[3]
90年代中后期的贾平凹在创作中显示了与城市和现代人的隔阂,城市和现代性本来可以成为他创作的一个生长点,可是他却摈弃了这个生长点,带来创作的局限与狭隘。
注 释:
[1]贾平凹著 《贾平凹散文选》第2页 人民文学出版社
[2]贾平凹著 《贾平凹散文选》第2页 人民文学出版社 第25页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学习积极性 教学形式 能力整合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把握好课堂,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所在。其实,无论语文教学被注入什么新的精神,有一点是不变的,那就是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务实高效的。什么是务实高效?即课堂应该实在一些,尽量做到在短短一堂课里,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方法,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的学习情感和兴趣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提高。可以说,高效是教学目标,务实是课堂教学的根本。
一、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语文这一学科是非常灵活的,它的意境优美而且无限,语文教师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要达到这个目的,最根本最重要的是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只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才能使学生以饱满的情绪投入到学习中,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任何学科的教学要想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都要切实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语文教学更是如此。如在上《自然之道》时,讲完课文内容以后,我还为学生介绍了一些关于大自然的其他现象。学生很感兴趣,一些学生还根据自己平时的观察提出问题。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答不上来,那么这个老师在学生中的形象就会大打折扣,“打铁需要本身硬”,所以语文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过硬的基本功。在实际教学中,那些知识渊博、素质好的教师,往往很受学生的欢迎,对学生有着无穷的吸引力。又如在上《渔夫的故事》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充分主动参与,我让学生分别扮演课文中的角色,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反复揣摩人物的语言,仔细地分析人物性格,排练好后,各个小组在班上演出,他们惟妙惟肖的演出逗得同学们捧腹大笑,不时博得同学们的阵阵掌声。同学们看了他们的演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深了。
二、课堂教学形式灵活多样
语文教学方法千变万化,终究离不开最要紧的一条,就是读。“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诌”。“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显而易见,培养学生的“读”的能力,很重要。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大量文质兼美的佳作,教师应该指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作品的情感。如翁卷的《乡村四月》《麦哨》等都是描写乡村生活的美文,学生又是农村的孩子,一下子拉近学习和生活的距离。接下来是品:品就是在读的基础上想象作者描绘的画面,作者给予的情感,是对事物的赞美还是褒贬,对人物是爱还是憎。品出了这层内容,学生才算是真正弄明白课文了,写读后感就会容易得多。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教给学生品味语言的方法,引导学生见微知真,叩问弦外之音,这样的品味,要抓住凝聚作者情感的、闪烁作者思想精华的词段,从而既训练学生对词句的理解,又了解作者的思想,达到理解课文的目的。在各种教学中,讲授是向学生高效率地传授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智能。优秀的教师总是认真讲授准确无误,方法灵活多样,重点突出。每堂课,教师要讲授的内容很多,但是,究竟开头怎样讲、中间怎样讲、结尾怎样讲,哪些应精讲,哪些应提问,哪些应练习,哪些应自学,所有这些,都应全面安排,做到心中有数,切忌盲目、无计划、照本宣科、平铺直叙、轻重不分。在各教学环节都安排恰当的前提下,课堂讲授主要是通过语言来进行的,即取决于教师语言的艺术。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在实践教学中,常用的课堂教学形式还有:朗读擂台赛、课本剧表演、小记者采访、开火车、猜谜语、做游戏等,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实际,着眼教学目标和提高教学效率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如课文《月亮湾》,在分析时,采用“我问你学”的方式进行简笔画板书,画出月亮湾、村子、小河、石桥、绿树、青山、农田的美丽。学生通过简笔画不但能理解课文内容,还能背诵课文。
三、有效整合听说读写能力
听说读写,是语文学习能力的四个方面,也是语文教学中要抓的四个重要环节,它们之间紧密相连,任何把它们孤立和割裂开来的想法都是错误的。以前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已经有了太多的惨痛教训,重“读写”轻“听说”的现象不能再出现了。听说读写必须齐头并进,不可偏废任何一个方面,必须把它们当做一个整体看待。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在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一种现象,那就是课文与作文完全脱节。也就是说,上课归上课,作文归作文,“读”与“写”完全脱离。其实,小学语文课文所选的文章都是一些极好的范文,甚至有一些经典的文章,在思想教育、题材选取、体裁安排、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等方面无不匠心独运,是学生模仿习作的典范。如果在教学中把阅读教学与学生的作文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根据教材特点,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给学生提供有效借鉴的对象和创造的依据,及时有效地进行模仿和创造性练笔,那对于提该学生的作文水平是有帮助的。在新课程背景下,通过学生从读中悟写,以读带写,充分发挥阅读与借鉴的仿效作用,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至关重要。
有效教学是一种教学理念,是一种教学追求,更是一套教学方法与教学技艺。“有效教学”的实现,要通过确定科学的衡定标尺来规范和督导,其指标内容应多维。
参考文献:
关键词:农场;大语文;实践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要有“大语文”观念,我们必须认识到社会处处有语文,处处是语文,语文教育是在新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拓展语文教学的外延、丰富语文教学的内涵、增加语文教学的渠道、凝聚语文教学合力的变革性教育实践。如何利用好这块小小的农场,开展大语文教育,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呢?笔者就从以下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利用小农场,促进课文教学
人教版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关于田园、乡村、动植物等内容的课文,如一年级上册的《菜园里》《一次比一次有进步》,五下的《祖父的园子》,六上《山中访友》《草虫的村落》等。如果利用好农场,就能对这些课文的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理解课文内容
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是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所以我们的教学中很多环节都会辅以直观的手段,特别是低年级教学。以一年级上册的《菜园里》为例,在对这样的内容进行教学时,我们老师常常采用的是看图法,如在教学“萝卜地下捉迷藏”这句时,学生也能理解,但是只能局限于平面认识。现在有了农场之后,我们就可以这样来教学:
师:小朋友们,我们现在到了农场。请找找看,萝卜在哪?
生:老师,萝卜在这里。
师:可是我没有看见萝卜啊!
生:老师,萝卜在地下呢!
师:哦,原来它藏起来了,它是在和我们――
生:捉迷藏。
师:所以这个藏字上面是草字头,盖上一些伪装的东西,别人就找不到啦!再找找看,农场里还有哪些东起来了?
生:土豆。
生:番薯。
生:大头菜。
师:那么,我们也可以说土豆地下――
生:捉迷藏。
生:番薯地下捉迷藏。
生:大头菜地下捉迷藏。
这样的教学不仅能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萝卜地下捉迷藏的意思,而且还能让学生了解到其他蔬菜的一些知R,同时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最主要的是,学生在这样新鲜的环境中充满兴趣,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还培养了其他方面的能力,如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
2.体会课文情感
教材中的一些课文与学生的生活有一定距离,不采用一些手段,学生很难理解其中蕴含的情感。以二年级上册《农业的变化真大》为例,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孩子观看农业科技成就展览,感受科技带给人类的好处,增强热爱科学的情感。但对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杂交水稻、大棚、彩色棉花、无土栽培是不太容易理解的。刚好我们的农场里就有大棚,这不是让学生能直观感受的绝佳场所吗?于是就有了以下片断:
我把学生带到大棚里,让学生看看大棚里种植的草莓以及其他的一些蔬菜、多肉植物等。
师:小朋友们,我们走进这大棚里有什么感觉啊?
生:这里非常暖和。
生:这里有很多外面没有的蔬菜和植物。
师:这就是书上说的――
生:(齐读)这种大棚能准确控制温度、湿度和光照,在寒冷的冬季也能让百花盛开,瓜果飘香。
师:如果没有这种大棚呢?
生:我们就吃不到美味的草莓。
生:我们就吃不到很多新鲜的蔬菜。
生:这些多肉植物也会死亡。
师:以前可是没有这样的技术,所以人们想吃脆脆的黄瓜、甜甜的西瓜只能等到夏天,可是现在,我们就能吃到很多不是这个季节的东西了,这都是科技带来的啊,所以书上说――
生:有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农业的变化真大!
有了这样亲身的体验,不用教师再出力不讨好地解释各种知识,学生自然而然就体会到文章要表达的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二、利用小农场,积累作文素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就是说,小学生的作文只要能以自己熟悉的事物为素材,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即可。
人教版教材中,有很多单元的口语交际、作文内容都是关于农村、动植物的,如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口语交际《春天在哪里》、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口语交际《有趣的动物、植物》、三年级上第一单元的口语交际作文《我们的课余生活》、四年级下第一单元作文《我们的校园》、第六组《走进田园,热爱乡村》等。遇到这样的内容时,如果学生平时没有注意积累,作文就会言之无物,套话连篇,缺乏真情实感。我们可以把学生带到农场去观察、体验,获取素材。
1.积累观察类素材
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那么关于励志电影观后感有哪些呢?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励志电影观后感作文,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
励志电影观后感作文1
这个暑假,我观看了一步励志影片,名为《当幸福来敲门》
这部电影取材于真实故事。讲述了一位濒临破产,家人离家的落魄业务员如何刻苦地善尽单亲责任,奋发向上成为股市交易员,最后成为知名的金融家的故事。
这部电影后,我被主人公为梦想为生活的永不放弃的精神深深感动了。主人公开始是一个医疗机械推销员。他所推销的东西不容易卖出,可他并没有放弃,而是继续努力着,直到他卖出仪器。他的生活状况并不好:不能按时交税,也不能按时交不起房租和幼儿园的托管费。之后,他的妻子因为不能忍受过于贫穷,离家出走了。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中,他还是没有放弃对生活的希望,依然对未来的充满信心。经过他的努力,他得到在一家大公司的实习机会,最终他成功地成为这家公司的正式职员。几年之后,他创立属于自己的公司。十年后,他已是一位知名的金融投资家了。
他的故事使我深受启发。让我明白了,不管生活环境怎样变化,我们都应该有股永不放弃的精神,应对生活,对未来充满信心。当我们面对艰难困苦时,我们一定不能放弃“我一定可以战胜困难”的信念,因为这个信念会成为我们战胜困难的动力。正是有了这个动力,我们才会不断战胜一个又一个的困难,解决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最终到达成功的彼岸。
我们在生活中、学习中就应该有永不放弃的精神。在学习中,如果我们遇到了一个难题,我们的第一反应应是:即使这道题再难,我们也不应放弃,而是仔细地钻研它,想办法解决它,最终我们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我们不能放弃“我一定可以战胜困难”的信念,我们应该相信自己,去战胜苦难。
在实现自己的梦想时,也应是如此。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困难,这些困难往往就是成功路上的绊脚石,它阻碍自己的前进的步伐,它就是想让你放弃自己的梦想,可就是不能放弃,就是要坚持不懈地努力。所以,我们一定要有永不放弃的精神。
永不放弃的精神是实现梦想,也是成功的前提。我就要培养这种精神。这是我看《当幸福来敲门》后的最大的收获。
励志电影观后感作文2
今天我观看了《美丽的大脚》,其实很久以前就看过,可是当片子展现那灰黄的背景和那群灰不溜秋的人,他们寒伧着、嗑碰着上演这些伟大的情感时,除了得到很多的思考外,泪水还是抑不住流了出来,我被美丽真切地感动了。影片讲述了一个普通农村妇女张美丽的故事。她被愚昧夺去了丈夫和孩子,为使农村的“娃儿们”不再愚昧,她开办了一所乡村学校。青年志愿者夏雨的到来让这个原本平静的山村躁动起来,山外的世界让张美丽和孩子们惊奇和困惑,同时也看到了希望。后来夏雨苦于条件恶劣准备离开,但山里人的淳朴感动了她,她决定留下来与山里的孩子共度一段难忘的时光,还说服丈夫带张美丽和孩子们到北京见见世面。可正当张美丽满怀雄心为孩子们的未来而奋斗时,她却遭遇了一次夺命车祸……?
城市与乡村,这是影片里最大的对照。故事的主要场景是一个西北的穷乡僻壤,夏雨的到来把这个小山村与北京联系了起来,把它置于现代大都市的高大背影里,也更彰显它的贫瘠。它的贫瘠主要来自自然与精神两个层面,小山村已经三年没下过雨了,夏雨的洗脸水被珍惜地拿来给孩子们洗脸,最后还要给驴喝。三次重复利用水的细节,完全展示了这种自然贫瘠的程度。片中还有一个场面,他们在课室里上课时突然听到一声雷响,便全体飞奔出来,拿着坛坛罐罐到空地上摆放等雨,那一双双凝重的祈求的目光,却等来了阴云转晴的绝望。生活的贫困带来精神的贫瘠,山村人们平常最大的精神享受是看电影,电影片子很老,中间还会断掉声音,要人临时来配上。这种场面总让人觉得那是五六十年代的事情,与现代社会有整整半个世纪的差距。小学校也只有一个学历不高的张老师,她不知道什么叫电脑,还会把千里迢迢的迢字读错了。好不容易等来一个夏老师,她又很快就要回到城市里去。在我的感觉里,乡村与城市是如此的格格不入。城市人的养尊处优,使他们物化的心灵不再有关注的热情,也永远不会真正把自己完全奉献给那块贫瘠的土地。而乡村人呢,城市是他们的希望,因为贫瘠,城市显得那么高远,只有不懈的努力,获取教育的机缘,才有机会进入那个新世界。我思考的是,每个城市人其实都是乡村来的,可为什么城市人总不愿回望,面对乡村的贫瘠像有一种先天的恐惧感呢?影片一些人物的起名有着深刻的含义,王树,王大河,寄托了对水的美好愿望;夏雨,真像一场精神的大雨,把现代城市的甘
露洒进这个宁静的小山村,激活了所有的希望;而张美丽,她无疑是主角,她没有选择城市,没有人能像她那样,用自己的全部身心守望那一片贫瘠的土地,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真正实践她人如其名的美丽人生。
平凡与超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常规轨迹,平平常常地过好自己的日子,这本是每一个平凡人不错的选择。只是张美丽没有这样安排自己,她总想“成功”,因为她深深知道生命苦于短暂和无常,总得做些有意义的事,来慰藉平凡的人生。她痛感愚昧的伤害,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愚昧落后的生存状态,使孩子们能够好好读书将来做个有文化的人。她是个坚定的理想实践者,义不容辞地承担起教育后辈的责任,用她的母性去关爱孩子们。这也是一种人性的关怀,完成了她一个平凡人的超越,也因此在她身上,我更多地看到一种豪情,一种英雄气质。英雄气质总是光芒四射的,她的人格魅力深深地影响了身边的人。夏雨本也是个耐不住苦寂的城市人,她最终被感化,把心留给了这片土地,也完成了从平凡向不平凡的过渡,得到了人生的升华。影片还有一难得之处,英雄容易被塑造成高大全的人物,但片中的张美丽拥有平凡人的七情六欲,塑造了一个更为真实和丰满的人间形象。
美丽与粗糙。何为真正的美丽?有人说,人是因为美丽才可爱,又有人说,人是因为可爱才美丽。张美丽常说自己不成功,一是“脚大心大”,二是长相。对一个唯美的人来说,那一群黄土地上灰暗粗糙的面容和衣着,实在谈不上美丽,当城市丽人夏雨靠他们一站,更显得他们的寒伧。而影片探讨的正是这“美丽”二字,把这种美丽放到外形缺失的背景中去展现,揭示了更为深刻的美的主题。张美丽的心灵是至纯至美的,她所展现的“大美”让人震撼。影片最后有一个镜头,一身城市衣着的夏雨纵身跳下高高的黄土坡,飞扬的尘土蒙满了她的脸,两行悲痛的泪水从粗糙的黄脸上流了下来。在这种精致与粗糙的交会中,精致的外貌被完全蒙盖了,被包容在最本质的心灵内涵里。
女人与男人。影片所极力彰显的教育事业是由两个柔弱的女人来承担的,张美丽把学校里的“娃儿们”都视为
己出,全心全意以“母爱”和人性的关怀去照顾和教育孩子们;夏雨不顾夫妻出现的危机,毅然把爱心倾注给山村的教育。相反,男人在这里却缺席了,甚而充当了反角。村里的“大款”逼张美丽喝完一整瓶白干,夏雨的丈夫冷漠地远离了她。女人总是温柔与爱的象征,她们对孩子们的关爱是人类走向光明的希望,在从贫困走向富裕的“成功”路途上,永远闪耀着她们“人性关怀”的美丽光芒。而男人的缺失,不能不成为我们的一个思考点。
诙谐与酸楚。影片还透着一种淡淡的诙谐,张美丽跟王树明明在暗中说些情人的体己话,却要装模作样大声地说着公家话,被夏雨戳穿后,还慌得摔了一跤。还有王树给残旧的电影配音,王大河的造句……但诙谐的背后有无尽的深思。那是他们真实的生存状态,但那就是他们所应得的贫困和愚昧吗?当然不是。我们国家已经发出了西部大开发的号召,农村的发展刻不容缓。当我们安逸舒适地躺在家里的沙发上看《美丽的大脚》中那些因寒伧而起的诙谐画面时,我们是否感到心里涌起的一阵酸痛!想起要为贫困地区的孩子做些事情,支持教育,改变他们贫瘠的命运,尽一个平凡人应负的社会责任。影片最后,电影放映员王树将光束打到小学校舍上,把学校装点成了一座庄严的圣殿,那庄严的画面除了缅怀张美丽圣洁的人性光辉外,就是要唤起普通人心底的这种酸楚,被美丽感动,让更多的张美丽、李美丽、王美丽能够为这片土地献上更多更美丽的关爱,这也许是影片主题的最大体现
励志电影观后感作文3
最近看了威尔史密斯的获奖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一直都知道这是一部励志电影,也一直没时间去看,看完后我才知道,这部电影能教会我们很多!
很值得大家一看的一部电影!以下是这部电影的观后感!亲子、励志,这样用于定性的字眼放在这部电影上其实是多余的;努力、奋斗、幸福,这样的过程放在这部电影里其实也是多余的。艺术来源于生活也高于生活;一部成功的电影也许并不需要一个万众瞩目的新奇题材,回归于生活,最真实的生活也许也是最高的艺术了。这部挣扎在贫困底线里的励志亲情电影来得平易近人,也更容易引发我们对生活诸多情绪的共鸣。
梦想;不管在什么时候突然来临,其实都不算太晚。只要我们还有气力去追逐;于是我们也有了实现梦想的祈望。这部电影里对于梦想的定义显然是浅显而直白。史密斯饰演的克里斯走在路上,遇到一个开着法拉利跑车的男人,问他:你是做什么工作的,以及你是如何做到的;他所羡慕的并不是名贵跑车或者体面的工作,而是那些人们发自于内心深处幸福的笑脸。
幸福。什么才是幸福,什么样的生活才称得上是幸福呢。美国的《独立宣言》规定了每个公民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也许,正是因为幸福总是遥不可及,所以必须不停地去追求。克里斯,一个落魄的中年黑人站在街道上喃喃自语的时候;也许,所有的人都会想到这个故事的最后结局。(励志电影)可以说,这部电影其实一点都不出人意表;然而,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们自然而然地被它感动。励志并不那么刻意,煽情得不做作,在细节处理上细腻而温情;这也许是这部电影让人喜欢的原因。
奔跑;不停地飞奔。这是符合一个活在繁忙都市里成绩一般的推销人员的日常生活场景的。为了什么而奔波;什么样的生活节奏才称得上奔波呢。像克里斯;为了赶上那一班公车,为了赶下一个商务会面,为了这一个夜晚的容身之所必须赶在其他人前面去排队进入收容所……这也许是生活在美国最底层的人们无奈而艰辛的奔波。为了保住一份工作;然后养子糊口、房租、国税、吃饭和一瓦遮头。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无家可归的父子留连在地铁站上的长椅上相顾无言。玩一个并不好玩的游戏,想像着周围凶险的环境以及可怕的猛兽,找一个山洞,父子俩相互依靠着取暖睡觉。当然,地铁站里不可能有山洞;克里斯带着儿子躺在用卫生纸铺在厕所里的地板上蜷缩着。一个男人的泪水;纵然这个男人已经两鬓斑白,这个场景依旧让人感动。那是一个中年男人对自己五岁儿子的愧疚、责任、年介中年却依旧一事无成的挫败感以及对幸福最热切的渴望。捂着儿子的耳朵不让他听到外面喧嚣的拍打着门的声音,那是他唯一有能力保护儿子的表现。电影在描绘克里斯对物质财富的追求的同时,这种父子间的亲子交流则成了精神财富的积蓄。史密斯的儿子贾登?史密斯(JadenSmith)给这部恶俗的励志电影增色不少。不需要做作的父子亲情,小史密斯饰演克里斯的儿子克里斯托弗,而贾登的本色出演完成了这部电影煽情却不让人反感的所有细节。可能是由于是和儿子对戏,以顾家出名的威尔?史密斯演来格外真情流露,他成功诠释出一位濒临破产、老婆离家的落魄业务员,如何刻苦耐劳的善尽单亲责任,奋发向上成为股市交易员的励志故事。
置之死地而后生,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多少次曾经想到这个词;当一个男人处于他的这种境况的时候,多少人会绝望呢。诉求无门,求助无路,离梦想只有一步之遥却因为现实的问题无法解决而放弃或者继续努力。
也许,没有得来的艰辛;也不会在得来之后知足而感恩。当克里斯最终得到那份年薪80万美元的股票经纪的工作里喜极而泣,走进熙熙攘攘的街头对着所有人幸福地微笑时,当他带着儿子走在繁华的住宅区走向他自己的房子时;物质的财富也许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幸福,他和儿子在这段艰难时光里的相依为命也许才是他最大的财富。
不再对儿子愧疚,不再对生活失望,不再只经历挫败。《独立宣言》规定了所有美国公民享有追求幸福的权利,然而它却不曾对所谓幸福下一个定义。也许,是不是因为幸福的含义过于广泛而且抽象呢。然而在这部电影里看起来,幸福其实也可以很简单。所谓幸福,也许是当我们对着我们深爱的那些人们时;我们可以问心无愧地说,我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给他们我所能给的最好的一切,不论是贫困或者富足。
励志电影观后感作文4
这是一部美丽的电影,是一件艺术品。
没有特效,没有华服。不用让你辛苦的戴上眼镜在大屏幕前目不转睛屏息凝神两个小时兼带大呼小叫,这部电影不负责锁牢你的眼球,不负责点燃你的荷尔蒙,它只管兀自绽放着360度全方位无死角的美丽,仿佛夜半时分盛开的昙花,明明安静而没有,却每一秒每一分都是,雍容华贵得需要用慢镜头去体会。《国王的演讲》仿佛一出内敛而精致的戏剧,在低调中酝酿出深厚,在深厚中铺展出令人动容的力量。
乔治六世是一位口吃的国王,然而每个人的痛苦都有症结,他每次在讲话中痉挛,都表现出不可抑制的恐惧。愿意帮助他也有能力帮助他的人意识到——若结果是恐惧,则原因亦是恐惧。这个人,是语言矫正师罗格。
罗格与乔治六世身份不同,地位不同,但在日复一日的治疗中,他们却成为了永远的挚友。然而战争不可避免的发生了,英国对德宣战,乔治六世需要通过无线电对全体国民演讲。事关重大,所有人的心都缩紧了:这是战争中的特殊时刻,是一切将至之前的寂静,是宣扬正义、鼓励勇气之时,是蔑视强权、展现坚定之时,是容不得丝毫差错之时。罗格守在国王身边,引导他放松大胆,陪伴他完成这艰难而重要的演讲。终于站在播音室,大门紧闭,只有国王和罗格两人,国王坦陈罗格的帮助巨大,他无以为报,罗格调侃一笑,在最后时刻低声说,不要多想,只当说给我听,说给我这个朋友听。时间准点,指示灯闪亮又熄灭,门外的王后紧张地闭上了眼,一众大臣和工作人员都凝神屏息,国王终于开腔,有些缓慢,但不迟疑。在成千上万的角落,曾经参加一战的士兵已是平民,留下伤痕的脸平静肃然;年迈的老人眼含悲悯,仔细聆听国王的每一句言辞;工厂里的工人、军队里的士兵、宫廷中的仆佣、国王的母亲和兄长,都在国王的演讲中听到了澎湃的激情、不屈的精神、强大的勇气和必胜的信念。人们欣然,这是伟大的演讲。
影片对国王的描述,是用的一种平视的镜头,国王虽然有着崇高的地位,但同时有着普通人的缺点,影片把乔治六世饱受口吃之苦的情状展现得淋漓尽致。在别人以为当众说话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在乔治六世那里,却是一件艰难无比的事情。乔治六
世的勇气、隐忍与坚持,在面对缺陷时体现出了独有魅力与张力。一次次的挣扎与努力,自然而然又令人肃然起敬。在这个意义上,《国王的演讲》也是一部励志片,而且因为是国王克服内心困境的努力,励志的力量就显得更大。当国王在麦克风前憋得满脸通红,痛苦万分,但终于完整做完演讲,影片的励志力量也让人生出了绵长的感动。
《国王的演讲》在一个普通和细微的故事中,拍出了深厚、浩渺的意味,感动人心的力量不一定个来自于宏大的命题,国王的口吃,同样能让人思索良多。
励志电影观后感作文5
经老师推荐,我观看了电影《弹钢琴的盲童》,看后非常感动,在这儿和大家分享一下心得。有一个不幸的小男孩,他叫刘浩,因为出生时身体不好在温室里输氧过多而失明。但他又是幸运的,老天爷关闭了他眼睛的同时却给了他超强的音乐细胞。
这个双目失明的孩子,非常坚强,非常努力,非常懂得坚持。有一次,他的手因为帮妈妈做饭而受伤,却恰好赶上电子琴比赛,老师和父母都认为他的状况不合适比赛,而他却坚持要去。弹琴的时候,受伤的手指撕心裂肺的痛,鲜血从琴上一滴一滴的流下来,他却硬是咬着牙认认真真地弹完曲子,而且获得了优异的成绩。
刘浩想外出到北京学钢琴,可生活在贫苦山村的他家离北京太远了,去北京变得很困难。但是刘浩的妈妈相信他一定能行,想办法坚持要把他带到北京。在北京学习期间,为了节约钱,晚上,他们就睡在公园。但他一直没有放弃,为供他学琴,刘浩的爸爸把老家的房子卖了。
后来,刘浩终于成名了,还跟钢琴王子郎朗一起合弹了曲子。看完电影后,我有三点感想,第一、命运是公平的,上帝不会偏向哪个人;第二、坚持就是胜利;第三、每个成功人士的背后都有一个支持他的人。
我觉得我非常幸福,因为我的生活环境非常好,但我没有向刘浩一样去珍惜,我以后一定要学习刘浩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认真把落下的钢琴抓起来。
一、材料与题型
今年的18套作文试题无一例外都是新材料作文。新材料作文是在材料作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作文样式,给定材料,但不给定话题,材料的功能主要是为考生规定范围,提示思维方向,而考生的审题、立意、行文必须以此为依据来进行。作文命题材料来源很广泛,从形式上来讲,可以是文字叙述类,可以是漫画图片式,也可以是现代诗歌式。但今年的材料全都是文字叙述类,这可能是命题者考虑到漫画图片式与现代诗歌式的解读困难,从这一层面上来说,这又是替考生着想。命题者心中有考生,这不得不说是一种进步之举。因为无论是漫画图片还是诗歌,想要在考场上那么紧张而短暂的时间内全面正确地把握是极困难的。
今年的文字叙述类作文命题的材料,从内容上大体可分为四种:一是寓言故事类,二是假想图景类,三是真实生活类,四是思考讨论类。
寓言故事类指材料引述了一个寓言或故事,需要考生从这则寓言故事中提炼出寓意。如全国卷Ⅱ中“山羊过独木桥”的故事;湖北卷中游客询问风景美在哪,是山脚、山腰还是山顶?假想图景类是命题者为了更好地引导考生审题立意,虚构出一个情景,而这个图景中又孕育深刻的内涵。如天津卷中假想人类植入智慧芯片后会出现的结果,要求考生思考;辽宁卷则假想夜间祖孙二人倚窗远眺富有诗意的图景。真实生活类是指命题者所选取的材料源于生活或新闻事件,都是真实发生的事情,需要考生从该事件本身中提升出观点。如湖南卷中最美乡镇干部的某乡党委书记的事迹;重庆卷中游客去波罗的海海滨度假的遭遇;全国大纲卷中农民工老王受医院开绿色通道救治的事件。思考讨论类是指命题者根据社会生活或人生中出现的一些现象,提出一定的思考方向,或是留有余地的思考,或是几种不同观点的思考,需要考生以此为方向进行立意。如上海卷对人生“自由”与“不自由”的思考;江苏卷对青春是否永恒不朽的思考;浙江卷对人生的“门”与“路”的思考;安徽卷对谁有权改台词的思考;福建卷对空谷的思考;江西卷对探究学习的思考等。
作文命题的材料不同,故审题的方向与方法也不尽相同,也就是不一样的作文题型。为了便于分析,笔者姑且将其分为三种题型。
(一)引申主题型
引申主题型主要是针对寓言故事材料类。寓言故事类大多以非人类的东西为叙述的主体,但又都具有象征性。这类题需要抓住故事中主体对象关键事件的变化处,将其引申到人类社会或个人的人生本身思考,要善于寻找人生或社会与之相似的点进行立意。如全国卷Ⅰ中“给野生动物喂食,易使它们丧失觅食能力”引申到人生,那就是人需要自立自强,才能立身于世。又如全国卷Ⅱ中“山羊过独木桥”的比赛中,敌对双方前后战略转变,关键在于后面出现的新情况,“双方选手相遇时,互相抱住,转身换位,全都顺利过了桥”可引申为人与他人(尤其是竞争的对手)相处时的智慧。
(二)提升主题型
提升主题型主要针对假想图景类和真实生活类的作文题。无论是假想图景类还是真实生活类,它们都是真正源于生活的,或是艺术中的真实,或是生活中的真实。这类材料作文,需要考生从材料本身进行更高的提升,提升到具有社会或人生普遍性规律的思想。如全国大纲卷中,主要叙述对象是农民工老王,他被医院及时救治后,还欠下医院4000多元的医疗费,而医院却默许他出院。最后,他以一种感恩的方式,在医院打工抵债。这则事件本身提升出的则是人的最传统最纯朴的美德――感恩。心怀感恩,这就是人性的光辉。又如湖南卷中最美乡镇干部的某乡党委书记,八年如一日,以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带领村民建设美丽乡村,并深有感触地说:“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提升到人类普遍道德,那就是甘于奉献。只要用心奉献,处处都是人生亮丽的风景。
(三)选择思考主题型
选择思考主题型适合思考讨论类的材料。这类材料的作文题,命题者一般以一个问题为引子,或是直接提出自己的思考,或是提出两种或三种不同的看法,需要考生作出更深的思考或选择某一方向进行思考。考生对这类题一定要记住一个原则,就是看这些不同的观点能否辩证地融合为一种观点,如果能,则需进行综合辩证思考。如上海卷中,人一方面是自由的,另一方面又是不自由的。自由的是生活的方式、人生的道路选择,但一旦你选定了生活方式、人生道路,就必须义无反顾地走下去,即便这条路上充满荆棘。又如福建卷中的材料,“提到空谷,有人想到的是悬崖,有人想到的是栈道桥梁”,这需要考生从这两种观点中选取其中一种进行立意。
二、主题与趋势
高考是一种公众性选拔考试。从作文角度来讲,它要实现考试的公平性、公正性,主题就必须是具有普遍规律普遍价值的。从今年的18道作文题的主题来看,它们基本上都做到了这一点。笔者认真研读这些作文题,并试图将其分为三类主题:
(一)对传统文化流逝的思考
随着现代科技文明的发达,传统文化的东西也在悄然走出我们的生活。这已经引起了许多有志之士的关注,他们在通过种种努力保护着传统文化,就连我们国家也提出要对传统文化的抢修。而作为即将步入大学,即将承担起建设中国重担的知识青年,就不能不对此进行一些理性思考。可见,这种具有意义的东西将会是高考作文的一大趋势。
比如天津卷中,随着科技的发展,也许将来有一天,人脑中可植入智慧芯片,它将带给我们许多学习的便利,获取信息的快捷。可是,它却在吞噬着我们传统学习的思维。如果真有那么一天,那么人都将会是机器的奴隶,一旦离开机器,就会变成一架没有思想的躯壳。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无独有偶,辽宁卷中,科技文明的高度发达,到处霓虹闪烁,可却失去了最自然最淳朴的美景。广东卷中对黑白胶片的留恋,因为它为我们留下的是永不褪色的记忆瞬间,而数码科技的发达,照片似乎更方便,但却失去了感动人心的瞬间。这些都是一种对传统文化流逝的思考。
(二)对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弘扬
语文和其他学科不同,它不仅仅是为了教会学生一些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一种人文情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能够积极面对自己的生活。而这些目标的实现,作文就是一块主阵地。高考作文作为选拔人才的重要一块内容,就责无旁贷地要承担起弘扬社会主流价值观的重任,引导考生去思考,以便他们在未来的生活中更好地去践行。
如全国大纲卷中农民工老王的心怀感恩的美德。感恩是一个人最起码的道德,只有懂得感恩的人,才会懂得用自己的努力去回报社会,回报亲人,才会懂得将心比心,去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人。如果失去了感恩品德,那们他的能力越强,对社会的危害可能会越大。又如北京卷中对“老规矩”的传承与发扬。材料中的“老规矩”都是一种生活中的“礼”,懂礼的人、知书达礼的人才是社会需要的。“人而无礼,胡不遄死”,尤其是现代,独生子女占多数,长期以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惯了,目无尊长,毫无礼貌,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又如湖南卷中最美乡镇干部,不正是一种“当好人民公仆,站好自己的岗,甘于奉献”的至善美德吗?尤其是现在社会,、、的事件太多,这种美德就更应该去弘扬。
(三)对个人为人处世原则的思考
说到底,作文还是一块个性性灵的抒发主阵地。作为刚跨入“成人门”的高中毕业生,有必要去对个人的为人处世原则进行思考。只有懂得去思考自己的人生,才能更从容地去面对生活中出现的一切问题,而高考只不过是将这些思考进行一次有条理的重现。对个人的为人处世原则的思考,对高中生来说尤为重要,因为他们即将迈入大学之门,即将步入社会。如果对自己的人生都不能思考清楚,他又怎能更好地迎接自己未来的人生呢?因此,这类主题的作文题也占着大多数。
全国卷Ⅰ是对“人应凭什么立身于世”的思考。全国卷Ⅱ是对“如何与对手相处达到互惠互利”的思考。上海卷思考的是人处于世的“自由”与“不自由”的矛盾统一。江苏卷是对青春的“朽”与“不朽”的思考。人如何才能做到青春不朽?古人强调人不朽的三种途径,即“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也就是说,人应珍惜青春,有所作为,留笔青史,那就是“不朽”。又如浙江卷对人生的“门”与“路”的思考。进什么门,走什么路,都需要自己审思之,慎行之。福建卷强调人处于世,也许向前一步就是“空谷”。面对“空谷”,你如何去想?把它当作悬崖峭壁,畏惧不敢前,那是一种悲观的人生观;而由它想到栈道桥梁,则是一种乐观向上的人生观。山东卷强调人应保有一颗优雅宁静的心。四川卷则强调“人只有站起来,世界才会属于他”,是一种自立自强的人生观。
高考作文以这三类题为主要趋势,这是由高考作文的本质属性决定的。高考作文是一个公众性作文,它与私人写作有着截然不同的特征。公众性写作,就是指写作者以一种公民的身份进行写作。公民的身份就意味着对公共空间与社会事务的介入姿态,既要关注自己的生活空间与生活方式,也要关注现实的社会生活,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中。
三、写作与教学
在紧张的高考考场中,读懂了材料,审对了主题,接着最重要的就是写作。高考写作(本质上就是一种考场作文),有一定的外在技巧。诸如“留有充足时间从容写作”、“卷面干净整洁”、“结构完整新颖”、“拟个好标题,开个好头”等,这不得不说是考场作文取胜的终南捷径。但笔者在此所要强调的写作,主要是针对内容而非这些形式,因为形式的技巧毕竟是在短时间内可以学会的,但写作的内容则必须要长期的积累。
今年的18套作文题,整体上来说,都注重现实社会与个人生活的思考。无论是写成什么文体的文章,似乎都不好引用他人的例子,写出来的文字都应侧重自我的独立思考。这体现了写作的本质――“我手写我口”,每位考生写出来的东西都应带有自己个性化的思维印迹。这就有效地避免了以前的“代圣人写作”的传统写作。一写议论文,就是“明星开会,古人聚会”,毫无自己的思想。写作本就是一种认知活动的再现,其本质是将自己的认知过程通过一定的理性语言进行表达。有自己独立的思考,不迷信任何权威,不迷信古人,一切均由自己进行判断与选择,实事求是,合乎逻辑,按一定的思维程序将其表达出来。
这些作文题其实也给了我们以后作文教学一些启示。首先,多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用心去感知自己的生活。要让学生明白,平常点滴的生活才是作文的活水源头,没有生活感悟的文章是没有生命的。其次,帮助学生建构正确的道德体系,关注社会现象,建立正确的审美理念。再次,多引导学生读一些名篇,以便使自己的认识更深刻更全面。当然也可以名篇为借鉴,学学别人的理性表达。正如南宋史豪卿所言:“读书如销铜,聚铜入炉,大鞴扇之,不销不止,极其费力。作文如铸器,铜既销矣,随模铸器,一冶即成,只要识模,全不费力。此所谓劳于读书,逸于作文也。”
就读学校:江苏省海门中学,理化班高三(15)班
座右铭:事在人为
敬佩人物:钱钟书
喜欢书目:钱钟书的《写在人生边上》等
创作悟语:
想起穿行在大街小巷繁芜世界里的龙应台说的“以相机做心的批注,眼的旁白”,我所理解的写作,大概就是这样,当对于生活有了所感所想时,就用文字来表达、来记录。
我们蔡老师常说的“且行且思”,也让我学会用生活中的体会与思考去赋予文字活力。如果说写作是半亩方塘,生活无疑是源头活水,两者结合,才可见到“天光云影共徘徊”。
而以生活入文,需要有一颗善于体察细微之处的心。佛偈有“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只要我们学会体会细微之处的深意,那么半朵百合花里也能嗅出生命的馨香,一墙爬山虎亦可唤醒沉睡的记忆。
而有时候,我们却一味停留在空洞乏味的说教上,陶渊明、司马迁、李白、杜甫在我们的作文里反复出场,脱离现实生活的枯燥文字使我们的作文陷入“假、大、空”式的困境。
古龙笔下的花满楼说:“你有没有听见雪花飘落在屋顶上的声音?你能不能感觉到花蕾在春风中慢慢开放时那种美妙的生命力?你知不知道秋风中常常都带着从远山上传过来的木叶清香?”我感动于他双目失明仍带有一颗细嗅蔷薇的心,而写了这番话的古龙之所以成为大家,大抵也是因为他在一股干云豪气之外有一双细细端详生活之美的眼睛。
抛开“假、大、空”,怀有一颗体察生活的心,我想在写作这条路上,我们会走得更远。
达人作品
半朵百合花
黄文杰
穿越这个城市大街小巷的繁芜,刻骨铭心的始终是与你的两次相遇。是曾经两度有意无意飘落在我心湖上的你,让我嗅到生命持久而又绝美的芬芳,轻唤你的名字,百合。
尘世里初相见,你着一袭白裙,裙摆处绽放一个生命美的极致。轻轻下垂的硕大花瓣,像是含羞低首,脸庞上挂着浅浅的笑,那样淡然脱俗的气质一下子吸引了我的目光,使我久久停驻。经过你身旁的一刹那,一股芬芳似乎就要甜到我的心房。只一眼,你便触动了我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部分。从此,甘愿为你疏远那娇艳婀娜的月季,也不再流连那热烈似火的玫瑰,心田半亩只有你,那一枚清丽淡雅的花影。
每每想起你,便好似揽入了一季的芬芳。可是你绝美的素颜怕早已不再,早已“零落成泥碾作尘”了。怀抱着这样的遗憾,直至你再次出现在眼前。
我是先嗅到了一股馨香,乍然抬头,是你!像在水中起舞,橙色的花瓣轻轻舒展开来,一片,两片……你散落的花瓣在茶水中沉浮,渐渐旋转着向下。可是半朵百合花,再也无法串起我心中美好的回忆。怀着无奈,浅嘬了一口,淡淡的香一直蔓延到心里,一如初次相遇,你醉人甜美的芬芳。如今,纵使素颜不再,却是“香如故”,甚至更浓郁。恍然惊悟:即使是破碎的你,也依然如此美好,因为岁月无法带走你的芬芳。那一刹那,打动我的已不再仅仅是那明媚的花影,更是你生命深处终年氤氲的馨香。
此刻我才了解,其实很多东西,即使曾经美得令人驻足、回望、流连,也终有一天,会承载不了岁月无情的变迁,而那些经历了岁月琢磨更能触动人心的东西,才是真正的美,就像偶然间拾起一盘落满尘埃的磁带,拂去表面的细灰再次聆听,你会发现那些遥远的歌声依旧动人——时光掩盖了美丽的包装,可消释不了沉淀在流年深处的旋律。
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即使曾经众人爱慕的容颜,也会成为照片上发黄的记忆。人生奔赴夕颜的那一刻留下的,应该是经岁月淘洗更醇厚的馨香,更动人的旋律。感谢那半朵百合花,在我心中留下的不是花冢的憾恨,而是花香的觉悟……
桥 黄文杰
新桥端跨在小河上,白色的水泥,暗红的三个大字,到底是叫什么呢?我见过有桥名叫“镇中桥”的,然而不能用给它,这里太偏僻了一点;市里有座桥叫“丹心桥”,也不适合它,这两个字在乡间田野里太刺眼。我想不起来了,大概也没人会记得。桥建得很漂亮,然而远远地看,却像是褐色大地上打的一块补丁,显得突兀了些——旧衣服上的新补丁。
这桥并没有多少人走,然而桥不寂寞,隔了几十米,还有一座老桥,深灰色水泥板搭成的,两边没有护栏的那一种,现在已经被废弃了。桥边有棵老桑树,桑葚掉落在桥上,染下深紫点点。桥两边的人家几乎不来往。从外婆的话里,我知道那边叫作“西边”。外婆在东边住了这么长久的时间,她可以告诉你东边人家的许多琐碎,然而她说不上西边的人家房前有没有小围墙。
对于西边的些许记忆是我自己得来的。老一辈的人担心孩子跑得远,常用一些故事来唬我们别过去。可我们还是溜过去了。那天午后,我们去捡桑葚,树在那边,踩着桥过去了。我清晰地记得踩在桥上水泥板轻微的振动和石板缝里瞥见的那一点墨绿湖面。过了桥,再也收不住脚步,我只走出去一小段路,便看见一座老屋,屋前种着许多花。这里的一切,与东边是一样的,流水,人家。
那是我幼时第一次打破“家规”的经历,从此,长辈们的故事便失去了神秘性。他们自己与那里是不来往的,一条浅浅的河,把什么都隔开了。后来,我常在楼上听见有人向外婆问路。我想那些人大概是问过才来的,然而看见了河便总以为没有路了,连桥也没有,于是外婆热心地告诉他往北走,沿着河找还有一条桥,末了叮嘱人家过桥要小心。但是桥依旧寂寞。
修这座新桥的时候,似乎两边的人都不热心,村子里剩下的老人们已经到了无意去了解和熟悉新事物的时候。但是桥,最终还是端跨在湖面上了,寂寞地庄重着。
新补的水泥随温度冷却而凝固,能走上去了,可是除了必需的交通外,人依旧很少,只有这两座桥依旧相伴。
对于彼岸的陌生,年深月久地成了生活的一部分,心里最初可建一座桥的岸边一旦杂草丛生或一片荒芜,便再也跨不过去了……
我属于那儿 黄文杰
我一度以为自己习惯了这座城市快节奏的生活,然而在穿越过这个迷宫里的所有街巷,听过这里所有的喧嚣繁杂后,我开始怀念一种安静、一种温暖、一座老屋和关于它的种种过往。
那个我曾经依赖过的地方,墙壁上有我刚会拿笔时留下的“鬼画符”,窗台上有我用来捉萤火虫的小瓶子,屋前还有葡萄架,葡萄架上结着仲夏的故事和无忧的童年。
时光斑驳了老屋的粉壁,也敲击着我成长的跫音,我终究只以一个年轻的背影告诉老屋:我属于前方。匆匆的脚步声里,我无法得知,那早已模糊的一笔一画的稚气,那萤光闪烁中单纯地喜悦着的眼,那满架青碧的葡萄藤是否始终等着我回头再望一眼,含着不舍与留恋。
于是我走进城市,开始像很多人一样于两点一线间奔忙,疲惫让我渐渐抹去老屋的记忆,也让我渐渐习惯于安睡在喧嚣里。很多个夜晚,老屋院前的月光静静流淌,知了声伴着屋里的人沉入安稳的梦乡时,静静伏在书桌前的我正被谁家防盗门砰然关上的声音惊醒。
那个趴在桌上睡着的晚上,蒙蒙眬眬醒来后,我只是半睁着眼,静静枕着手臂。窗外仍传来汽车驶过的声音,一束灯光斜照进房间,在天花板上划过光影,匆匆而已,却在本不安静的夜里显得愈加刺眼。那一刻,我突然厌倦了我一直试图习惯的喧闹繁杂。我累了,多想有一个只属于我的静好角落。我想起了老屋,只有在那儿,我才是自由的、无忧的。如果我在那儿,我可以在夏天看萤火虫飞舞,可以听满院的蝉鸣此起彼伏,可以在葡萄架下看星空,这一颗是牵牛星,那一颗是织女星……
我忽然明白,我从未离开过,我一直是属于老屋的,一直依赖着它给我的安详,给我的温暖。我始终是老屋墙壁上那一株爬山虎,始终枕着它的手臂做着少年的梦。而城市,我只能去习惯,却不能完全依赖。喧嚣纷繁如流水,我的心,只是一叶浮萍。在这里我无所归依,老屋,才是我心安睡的地方。
时光啊,能否请你慢些走?能否留下我与老屋的一切一切,留下孩提时的涂鸦,留下萤火虫浅绿的光影,留下葡萄架上结着的青涩岁月?能否慢些走?让老屋永远屹立在我心灵的最深处,有那么一天我累了,还能回到那儿,枕着它的手臂安然睡去……
教师观察
作者善于观察,即使是“半朵”百合花也能够悟出人生的哲理——人生奔赴夕颜的那一刻留下的,应该是经岁月淘洗更醇厚的馨香,更动人的旋律;即使是生活中常见的桥,也能够发现人与人交往的关系——“心里最初可建一座桥的岸边一旦杂草丛生或一片荒芜,便再也跨不过去了”,强调了沟通的重要;即使是走得很远,也依旧想到曾经的“老屋”,那个给“我”安详,给“我”温暖的“老屋”,明白自己“始终是老屋墙壁上那一株爬山虎”,“在这里我无所归依,老屋,才是我心安睡的地方”,表达了对生命原点的思考,对人生解读的皈依。
可见,善从一花一叶中挖掘对生命、对人生的意义是人生不断提升的关键要素。
这些,作为高考后的一种心理缓冲,挺好。说实话,第一份名单里的人,我大都也很陌生。不过,我上网把这些人的生平业绩检索了一下,发现这些人有些是一代名相、一代清官,有些是一代史学家、一代文学家,最不济的也修过国史,参与编纂过《康熙字典》。因此,即便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最朴素的正道来看,第一份名单上无疑有更多的人作出了贡献。但是,历史的拓扑学显然在当生了一些突变,或者说,采用了新规则和新术语。比如在关于高考的问题上,就一味地在那里痛斥中国高考的种种“荒诞”,而全然不想,如果没有高考,大学各自为政的话,又会产生多么恐怖的荒诞。千千万万的寒门学子,拿什么去应对自主招生?
因此,盲目地批判高考,势必带来更深重的教育危机。毕竟,要批判高考太容易了,青春的日子、可怕的考场,谁提起来都可以倒出一肚子的苦水。但是,那些乡村中学,没有能力强大的老师,死记硬背可能跟高考一样,还是最公平的法则。火热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上,来自甘肃那些偏远地区的孩子,人没有贵族学校的孩子精神,衣服没有贵族学校的漂亮,但是,他们能一路杀到中场,靠的是什么?“每天早上5点起床,一直背字典,背到晚上11点”,这就是他们仅有的方法和可能。
好小说如果没有好老师,绝对成不了好教材,就像《红楼梦》改编成电影、电视剧,有时也会惨不忍睹。而且,“创造性思维”在什么意义上可以永葆“创造性”呢?这些年,我参与评选了几届“新概念”作文,中学生的思维真是蛮有创造性,但是,怎么那么容易面目相似呢?比如冷漠的父母、焦躁的青春、远方的召唤。在满篇满章的全球化青春臆想中,我总是给老老实实描写中学生活的孩子打高分。这是“新概念”给我的刺激,所谓的“新”,其实多么容易沦为一种新八股。而某种意义上,我们甚至可以说,新调更容易弹。
“乡下人进城”这一类文学描写,已经成为现实“底层写作”的重要部分。粗粗算来,仅2005—2006年,《文学评论》当代部分有关这方面的研究与评论文章就有十来篇,像2005年第一期,南帆的《启蒙与大地崇拜:文学的乡村》,徐德明《“乡下人进城”的文学叙述》,同年第四期,丁帆《“城市异乡者”的梦想与现实》;2006年第二期,轩红芹的《“向城求生”的现代化诉求——90年代以来新乡土叙事的一种考察》,第三期,邹贤尧《现实介入与底层书写——先锋诗歌的另一面》,第四期,南帆的《曲折的突围——关于底层经验的表述》,还有多篇对这一类题材具体作家作品的分析与评论,这还不包括有关乡土文学的历史研究。《文学评论》是一份集古代、现代、当代和理论为一体的文学研究综合类刊物,《文学评论》当代部分每年发表的文章,字数大约在三十五到四十万之间。近两年,关于“乡下人进城”和“底层写作”的论文,约占当代部分总字数的百分之二十几,这是值得注意的一种现象。而且这些论文几乎全部属于自然来稿,也就是说,不是编辑部“命题作文”,更不是上级动员、领导号召的人为所致;研究者的关注与视角是一种不约而同的集中呈现。
这种社会学意味的考察表明,现实主义仍然是当前文学最富于魅力的特征之一。继承新文学勇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和“直面现实”的传统,这一时期描写底层生活和“乡下人进城”题材的作品,与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乡土文学又有所不同,尽管有些方面是相似的。比如作者的生活经历,多是由乡村而城市,由出身农家而为知识分子或城里人,如鲁迅所言:他们“在还未开手来写乡土文学之前,他却已被故乡所放逐,生活驱逐他到异地去了”。然而,明显的差异是他们的作品更表现出一种文学想象的力度。这一点与鲁迅当年对乡土文学作家的形容:“回忆故乡的已不存在的事物,是比明明存在,而只有自己不能接近的事物较为舒适,也更能的” [1]已十分不同,甚至在风格上有一种文野之分。
如果说二三十年代的乡土文学,在“美丽的乡愁”里往往带有浪漫的想象和儒雅的气息;那么现实有关“乡下人进城”的“底层写作”则显得更为粗犷,甚至有以“经济的和的”刺激性描写来豁人眼目。或者说,作品试图调动更为强烈和刺激的艺术手段,宣泄写作者的不平、愤懑、惶惑与焦虑。这种表现风格也许更符合现实主义的原意,因为现实主义作为一种现代哲学观念,它的“总体特征是批判性的”,而与富于感伤的浪漫的美感格格不入。在伊恩·P·瓦特看来,相对西方以往文学传统中那些民族迁徙或英雄史诗,相对那些善恶有报的甜蜜的故事传奇,现实主义文学另辟蹊径,“经济的和的动机被给予了至尊地位”,如果换一种说法,就是对社会生活令人压抑的本质进行了批判的、悲剧性的揭示,并由此和古典的、浪漫的文学划开界限[2]。
着眼于作品风格的差异,不是说过去的现实和当前的现实哪一个更值得批判,而是想说,作为一种艺术风格,作家的艺术冲动来自何方?上个世纪30年代,与乡土文学同时取得成就的,是社会学家对乡土社会的认知:“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的。我说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的,那是因为我考虑到从这基层上曾长出一层比较上和乡土基层不完全相同的社会,而且在近百年来更在东西方接触边缘上发生了一种很特殊的社会。这些社会的特殊我们暂时不提,将来再说。我们不妨先集中注意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他们才是中国社会的基层。”[3]从那时起,文学作品不断描写“乡下人”,也就是现代社会为传统中国人心理上带来的变动。城市不再是乡下人梦想中的天堂,而故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所在,身份变异使人物心理处于虚空状态。对这种失落感和落寞的人生意绪的描摹,一直延续到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的“留学生文学”。查建英用安徽小保姆来比喻她的小说《丛林下的冰河》中的主人公,在当时“出国留学生”十分光鲜的表象背后,其实心态却很像在北京生活的安徽小保姆,城里人不理解她,把她看作“土气”的乡下人;如果回到乡下,原来的生活方式她也适应不了,换句话说,她已不再为故乡所接受了。
这样的比喻仍旧带着比较温婉的气息。随着都市化进程加剧,现实乡村城市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读书,“学而优则仕”,不再是乡下人摆脱农村的独木桥和唯一出路;不仅学校扩招,大批农村青年通过打工、就业等各种渠道流向城市,即使留在当地,乡村的城镇化改造也在急速进行。这一切彻底结束了革命时期“农村包围城市”的局面,使“城市包围农村”,改造农村的模式,在努力实现现代化和人生而平等的旗帜下大刀阔斧地得以实施。然而,人就是一种十分复杂的动物,物质生活提高并不意味着人的幸福指数也相应提高。有资料说,1959年7月,美国副总统尼克松到苏联访问,在苏联电视台发表演讲时,趁机宣扬美国生活方式的优越性,他对苏联观众说,美国人拥有5600万台电视机,有3100万美国家庭购置了自己的住房,他们每年能添置9套正装和14双鞋子。在美国,供人们选购的房子可以有近千种不同的建筑风格,而且这些房子多数都比电视演播室还要宽敞。但西方学者对此却说:“物质的进步是如此令人炫目,然而同时出现的还有一种不太明显的、令人困惑的现象,那就是西方各国普通民众对自己身份的焦虑不断加剧,他们越来越在意自身的重要性、成就和收入,对此,尼克松在对苏联人演说时却只字未提。”[4]在政治家和经济学家都无暇顾及或有意忽略的地方,文学却将个人身份的焦虑问题,通过乡下人进城这样的表现方式,醒目地掷于社会读者面前。
传统文化观念讲究上天的安排有一个完善的秩序,“这个秩序超于人力的创造,人不过是去接受它,安于其位,维持它”。但“现代的文化却是浮士德式的”,即把冲突看成存在的基础,把前途看成无尽的创造过程,不断的变[5]。或者说,在传统社会,无论做工、务农、经商、从戎,各行各业的社会地位由出身或先天决定,一旦获得就不易丧失。而“现代社会的身份主要取决于经济成就,身份的得失非常不确定,致使人们经常处于焦虑状态”[6]。描写乡下人进城的作者,未必就是正在建筑工地的农民工本人,也许有这种情况,但不很普遍,因为他们必须通过自己所从事的劳动来维持生计,无暇顾及其他。而且将他们的生活表现得如此富于力度,恰恰是作者把自身的内心焦虑与抗争表现了进去,使作品具有更为普遍的感人效果。其中,粗犷的写作风格表现出现代生活真实的一面:这里的生活并非只有“小资情调”的滥觞;充满了生命力的较量。这不是指人体力和智力作为资本付出的较量,而意味着一种思考的力量,在社会急速发展、人们唯恐跟不上潮流的时尚化趋势中,仍然保持思想的定力,不乏对现实生活和生命本身冷静的判断和理解。这也是我赞赏“乡下人进城”文学的理由,它为都市文明抹下一笔鲜亮而刺目的颜色,提醒人们看到,在“历史终结及最后之人”的后面,还有不屈从现实的人性意志。
参考文献:
[1] 参见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且介亭杂文二集》。
[2] 参见伊恩·P·瓦特《小说的兴起》,高原、董红钧译,三联书店,1992年。
[3] 《乡土中国》,第1页,三联书店,1985年。
[4] 小贝《身份的焦虑》,《三联生活周刊》2007年第12期。
前两天,与郑老师讨论何为善。他说:“善是助人自立的,大善是无我的,如果秉承了这样的想法,放手去做,一切皆得圆满。”我却仍旧困惑不安。困惑的是作为一名乡村志愿教师,我注定只能陪伴我的学生们走过短短一年的生命旅程,而不能给予他们真正需要的归属感。那么,如何既能获得学生信赖又不令其过于依赖?如何拥有助人自立的力量,让他们有能力找到自己在这个世界生存的支点?不安的是如若真的“放手去做”,会不会犯错,从而给他们带来伤害或坏的影响?
正烦恼时,收到郑老师的邀约,嘱托我为其《江湖夜雨十年灯——我的学生时代》作文。郑老师用极为平淡质朴的语言细述了他学生时生的二三小事,表达了他对恩师孙宏杰老师和对母校的深深感激。读罢此文,我不自觉地回忆起我的学生时代,惊讶地发现自己脑海中郑老师的样子与他文中孙老师的形象竟一点点重叠起来。于是我豁然开朗,困扰我许久的难题突然消弭于无形。果然一切偶然都是必然的,原来有一些特质一脉相承,润物细无声,却能实实在在地改变彼此的生命。
回忆起我在建平中学三年的美好时光,回忆起郑老师,许多细节早已模糊,只有一些“凝固的时间点”永久地定格在我的记忆里,带给我极大的精神安慰,帮助我走出沮丧和绝望。于我而言,能遇到这样一位好老师,能在建平这样一个重视社团文化、重视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学校度过学生时代是我最大的幸运。
最难忘的是郑老师被同学们戏称“像花儿一样”的笑容。犹如赤子般无所顾忌不加修饰的大笑总能让人心情明朗。它不是少年的单纯无畏,而是看透世情后的洒脱和坦然。在看遍了人间的丑陋不公与灰暗后,你还愿意爱这个并不完美的世界吗?你还愿意相信只要心灯不灭,坚持前行,彼岸就一定会有光吗?郑老师用他的笑容给出了肯定回答。毕业多年后我与郑老师夫妇饮茶,他们依旧年轻,让人不由得感叹“会笑的人果然受上苍眷顾”。后来我们谈起生活中得意的事情,郑老师突然说:“我们最好的作品当然是点点小朋友!”(“点点”是他们儿子的小名)然后夫妇俩相视而笑。我说:“这句话要记下来,可入选世界情话精选!”郑老师转过头朝我大笑,笑里有两分腼腆三分狡黠五分得意十分幸福。那个笑容定义了爱。往后无数次面对世事艰难,一想起它,我就依然充满信心和希望。
郑老师为学校图书馆写对联的姿态也令我印象深刻,他全心投入,神态端凝,挥毫果断。我们在一旁看着,呼吸不自觉地随之放缓变轻,心也慢慢沉静下来。进入大学后自己开始写书法学画,兴趣的源头大概就是想再次体验那种沉静之美。当我渐渐懂得在线条与色彩的变化中体悟作者的心情,开始学着放慢步调去欣赏一朵花的开放时,终于懂得了高三那年郑老师对我说的“不要急,慢慢来”的真谛。彼时我对未来充满迷茫彷徨,于是执著于“寻找我自己”,颇有些“少年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妄自深沉,常常找郑老师讨论“形而上”的人生终极命题。郑老师无疑是很好的倾听者,他从不给答案,也不随便议论,只像朋友一样与我随意聊些艺术和生活趣事,最常说的是“不要急,慢慢来,现在就想得那么明白那今后该有多无聊啊”。现在想来,的确如此,有些事情,想是想不明白的。那就投入到大自然投入到艺术投入到每一天实实在在的生活中去吧,总有一天“生活之美”会带给我们答案。郑老师说书法于他而言是“心里最后的逋逃所”,是“感知自己心灵的自由与尊严的所在”。他试图把自己关于美的感受潜移默化地传递给他的学生们,也许他想说的是“一切能对世界永葆新鲜美感的人才是幸福的”。
“不能设色也,淡之至也。”(《呙氏家绳集序》)袁中郎认为“淡”是山水美学的最高审美理想,他说“唯淡不可造,不可造,是文之真性灵也”。“淡”是不可强求的,理应顺其自然。做人与做文一样,只有表里如一,“真性灵”的人才能达到“淡”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