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伯牙鼓琴的意思范文

伯牙鼓琴的意思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伯牙鼓琴的意思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伯牙鼓琴的意思范文

伯牙正弹奏到意在描绘泰山的乐曲。其中,“方”的意思为:“正在”。“方鼓琴而志在太山”出自先秦吕不韦的《伯牙破琴》。

原文: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非独鼓琴若此也,贤者亦然。虽有贤者,而无礼以接之,贤奚由尽忠?犹御之不善,骥不自千里也。

翻译:伯牙在弹琴,钟子期听他弹。伯牙正弹奏到意在描绘泰山的乐曲,钟子期(仿佛就看到了高山)说:“弹得真好啊!我好像看到巍峨的大山!”一会儿,伯牙又弹奏到意在描绘流水的乐曲,钟子期(仿佛就看到了江河)又说:“弹得真美啊!我又好像看到浩浩荡荡的江河!”钟子期死后,伯牙悲痛万分,拉断了琴弦,把琴摔破,并发誓终身不再弹琴。他认为这个世上没有值得再为之弹琴的人了。不仅仅是弹琴这样,对人才也同样是这个道理。虽有能人,而不能以礼相待,为什么要求人才对你尽忠呢?就好像不善于驾驶车马,好马也不能发挥日行千里的才能。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伯牙鼓琴的意思范文

一、品读――渐渐入味

读在语文教学中显得十分重要,对于文言文教学更是如此。教师可以通过学生读的情况了解学的程度,以便更好地顺读而导。

比如,笔者在讲授六年级上册《伯牙绝弦》这篇文言文时,首先抛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从而引出重点句子。

师:读了这个故事,你们发现伯牙和子期各有什么特点?

生:伯牙善弹琴,子期善听。

师:你们是从哪些句子看出的?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伯乐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然后把焦点引向对重点字的理解上)

师:“善”一共出现4次,它们分别是什么意思?

生:“善鼓琴”和“善听”中的“善”是擅长的意思。“善哉”的“善”是“好”的意思。

师:这种一字多义的现象在古文中很常见。“善哉”表示赞叹、表扬,用我们现在的话可以怎么说?

生:太好了!妙极了!

师:请大家带着这样的赞叹读句子。

(生读)

师:你读时为什么把“哉”和“兮”字的音拖得这么长呢?

生:为了把赞叹的语气体现出来。

接下来的教学是结合注释和语境理解双音节词(峨峨和洋洋),进而体会句子内涵。

师:你们通过看注释理解了“峨峨”和“洋洋”的意思,它们分别用来形容什么呢?

生1:“峨峨”和“洋洋”分别形容泰山和江河。

生2:这个回答不对。

师:请给出理由。

生2:我从“若泰山”和“若江河”中看出“峨峨”和“洋洋”是形容琴声而不是形容泰山和江河。

师:你说得有理有据。那“若”字是什么意思?

生:好像。

师:“峨峨”和“洋洋”形容琴声怎样呢?

生:“峨峨”和“洋洋”形容琴声雄壮和宽广。

师:雄壮、宽广的琴声与泰山、江河又有怎样的关系?

生:雄壮、宽广的琴声像泰山一样巍峨,像江河一样广大。

师:伯牙表达的仅仅是琴声吗?古人往往喜欢托诗言志,那伯牙是否借助琴声表达什么呢?

生:伯牙借助琴声表达泰山一样高大的志向。

另一生:伯牙借助琴声表达江河一样广阔的胸怀。

师:这高山流水般的气度是谁听出来的?

生(齐说):钟子期。

师:他真不愧是伯牙的――

生(齐说):知音!

师:请大家带着自己的感受再读句子。

(生读)

师:从你们的读中我感受到泰山更高了,大家的朗读水平也更高了。

笔者考虑到学生学《伯牙绝弦》是第二次接触文言文,教学从一个难度适中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引出要品读的句子,然后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并结合注释理解字意,一步步理解、体会句子的内涵。在理解、体会句子的同时,学生也渐渐地读出古文的韵味。

二、对话――渐渐入境

由于文言文比较抽象,又距离学生的生活比较遥远,因此,长期以来学生对文言文学习兴趣不浓。笔者在教学中借助师生对话,丰富和充实文言文的语言,化抽象为形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触动他们稚嫩的心弦,领悟文言文的意境。在《伯牙绝弦》这课的教学中,笔者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引导对话。

首先,让学生充分想象伯牙琴声的表意之丰,体会他的善弹。

师:伯牙琴技妙绝天下,他的琴声肯定不仅表达高山流水,同学们想一想,还会表达什么呢?

生:清风、芳草、春雨。

生:瀑布、晚霞、乌云。

接下来让学生把自己当作钟子期,想象他从琴声中听出的具体内容,体会他的善听。

师:你们就是钟子期,正在听伯牙弹琴,学着文中的句式,或用平常的句子赞一赞伯牙。

生:善哉,徐徐兮若清风!

生:妙呀!善哉,萋萋兮若芳草!

生:我想知道,如果伯牙用琴声表达对女人的朝思暮想,子期是否也能听出来?

师:你的想象与众不同。伯牙与女人是什么关系呢?

生:他们是一对恋人。

师:哦,是恋人关系呀,那是否将“女人”一词换成更贴切的词表达呢?

生:“姑娘”“女子”或者“美人”。

师:恋人一旦坠入爱河,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那急切的心情被子期听出来了,他会怎么称赞伯牙呢?

生:妙呀!切切兮若思美人。

最后,笔者在学生充分想象的基础上,小结学生的发言,并引出句子(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让学生理解句子,在对话中悟情。

笔者在学生理解句子(伯乐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基础上,通过对话,让学生想象伯牙善弹和钟子期善听的具体内容。学生入情入境,领会知音的难能可贵。

三、练笔――渐渐入心

练笔应该是阅读教学的自然延伸,这样才能使得读写顺理成章。但必须在触动学生心弦时,为学生搭设练笔的平台。

教学《伯牙绝弦》时,笔者在学生充分感悟文本、感知知音的基础上,着重从两个方面引导学生练笔。先让学生写下对伯牙摔琴绝弦这一举动的看法。

师:对伯牙失去知音时采取摔琴绝弦的举动,你有什么想法?请写下来。

生:我觉得伯牙失去知音的痛苦可以理解,但他用摔琴绝弦的方式了结绝妙琴技是不可取的,这分明是对自己和他人以及社会不负责任的表现。

师:我从你的表达中体会到了你为伯牙感到遗憾。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所写,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伯牙摔琴绝弦的举动。为了使学生进一步走进人物内心,接下来笔者设计了让学生劝说或者述说伯牙心声的练笔。

师:看到如此痛苦的伯牙,你想劝劝他或者说出他内心的真实想法吗?

(学生动笔写)

生:我是伯牙的妹妹,我想劝劝他:哥呀,你千万别因失去知音而消沉,振作起来吧!子期在天上看到你现在这个样子会很伤心的。

生:我要当一回伯牙――你们就别再劝了,我知道你们都是为我好,但你们是无法体会子期在我心中的地位和分量的。子期死了,我的心也死了,就让我的琴追随他而去吧。

此时能深切地感受到同学们的内心与作者的情感产生了共鸣。笔者顺势对学生所写进行点评,点明了主题。正是这摔琴绝弦体现了知音难觅、珍惜知音的难能可贵,才使得故事更加美丽动人、荡气回肠。从此,一代又一代的人们传颂着这千古佳话,高山流水成了知音的象征,伯牙、子期成了知音的代表。

第3篇:伯牙鼓琴的意思范文

伯牙鼓琴,钟子期善听①。伯牙鼓琴,志在高山②,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③!”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④!”伯牙所念⑤,钟子期必得之⑥。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⑦,乃破琴绝弦⑧,终身不复鼓。

(选自《列子》)

【注释】

①善:擅长,善于。②志在高山:心里想到高山。③峨峨:高。兮:语气词,相当于“啊”。④洋洋:广大。⑤念:心里所想的。⑥得:明白。⑦谓:认为。知音:理解自己心意,有共同语言的人。⑧绝:断,绝。

管鲍之交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①。少时常与鲍叔牙游②,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③,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④,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⑤。鲍叔遂进管仲⑥。管仲既用⑦,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⑧,一匡天下⑨,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⑩,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遇时。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选自《史记》)

【注释】

①颍(yǐng):颍河,发源于河南,流入安徽。②游:交往。③欺:这里是钱物不平均分而多占的意思。④事:侍奉,辅佐。小白:齐襄公的弟弟,姓姜,名小白。公元前685年,齐襄公被杀,他与另一个兄弟公子纠争夺君位。公子纠被杀,公子小白即位为齐桓公。⑤囚:被拘禁。⑥进:进荐,推举。⑦用:被任用。⑧九:古汉语中“三”和“九”往往指多,非实指。下文中的“三仕而三见逐”中的“三”也指“多次”。⑨匡:纠正,扶正。⑩贾:做生意,经商。不肖:不贤,无能。召忽:人名,当初与管仲都是公子纠的手下。

【阅读与训练】

1. 用“/”划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划分两处)

(1)峨 峨 兮 若 泰 山

(2)及 小 白 立 为 桓 公

2.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1)伯牙鼓琴( )

(2)终身不复鼓( )

(3)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 )

(4)吾尝三战三走( )

3. 下面加点的虚词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①钟子期必得之

②管仲之谋也

B. ①管仲囚焉

②且焉之土石(《愚公移山》)

C. ①乃破琴绝弦

②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陈涉世家》)

D. ①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②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醉翁亭记》)

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2)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5. 根据两则文段,将下面内容填写完整。

《伯牙绝弦》文中“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可见钟子期是一个 之人。《管鲍之交》中“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可见鲍叔是一个 的人。

6.“伯牙绝弦”“管鲍之交”都是交朋结友的千古典范。读了这两段古文,你在交朋结友方面得到什么有益的启发?

【知识链接】

《列子》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著名的典籍,相传为列子所撰。列子,名御寇,战国时期郑国人,道家学派著名的代表人物,著名的思想家、寓言家和文学家。主张虚静无为,独立处世,善于修身养性。《列子》一书又被称为《冲虚经》或《冲虚真经》,是道家重要典籍,与《道德经》《庄子》《文子》并列为道教四部经典。该书共八卷,一百四十章,内容形式多为神话、传说、寓言。作者善于把“道”融汇于故事之中,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浅显易懂,寓道于事,饶有趣味,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并包含深刻的哲学思想。

管仲,春秋时齐国政治家,古代名相。名夷吾,字仲,亦称管敬仲。在齐国公子小白(即齐桓公)与公子纠争夺君位的斗争中,管仲曾支持公子纠。小白取得君位后,不计前嫌,重用管仲;管仲亦辅佐齐桓公,施行改革。在政治上,他推行行政管理系统的改革,规定士、农、工、商各行其业;在经济上,实行租税改革,采取了若干有利于农业、手工业发展的政策。辅佐齐桓公成为“一代霸主”,他自己也被誉为“华夏第一相”。

第4篇:伯牙鼓琴的意思范文

【关 键 词】 小学语文;文言文诵读教学; 《伯牙绝弦》

【作者简介】 江帆,孝感市青年教学能手,国培计划湖北省优秀辅导教师,曾获2014年湖北省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大赛一等奖,现任五年级语文教师及年级教研组长。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 (2015) 25-0108-04

文言文虽文字简约,却寓理其中,意义深远;虽语言凝练,却不失形象生动。新编人教版教材初中语文课文中文言文占30%,高中语文课文中文言文占40%;小学教材相比起老教材,有意识地选入4篇文言文,实现了零的突破。新课标强调:在小学阶段安排文言文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感受文言文的语言,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文化,进一步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并为初中学习文言文打下基础。

“读”是阅读教学永恒的主题,“以读为本”是阅读教学的基本理念。文言文教学更应体现这一特点,以读为主线,在读中知其意,感其情,明其理。同时,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采用有效的教学模式,选取精当的教学策略,创设轻松愉悦的教学情境,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使其乐学、会学。基于以上认识,在多次对六年级上册《伯牙绝弦》这篇文言文盘磨与雕琢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总结出了几点小学文言文诵读教学有效实施的途径与方法。

一、反复吟诵,读通文律

朱熹有言:“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朱熹《训学斋规》)朱老夫子为我们指出了一条文言文教学的康庄大道,即反复吟诵。但值得一提的是,因为文言文时代久远,阅读难度高,这对于鲜有古文语言积累的学生来说,光靠自身的反复吟诵,恐怕不但不能达到流畅阅读之目的,反而使学生失去阅读文言文之兴趣。故此,教师还须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导因素,引领学生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读出文言文应有的节奏和特有的韵律。

笔者执教《伯牙绝弦》时,在“读通文律”环节中,充分尊重学生的学情,一步步搭建朗读的阶梯,朗读指导力求层次清晰、有实效。一是读音,抓易读错的“弦”的正音,有的放矢;二是停顿,从学生的亲身体验出发,让学生自己说出难读的句子,一般集中在“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谓世再无知音”这几句上,直接告诉学生该如何断句吗?显然是生硬的灌输。读准节奏是建立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的,教师抓住关键字“谓”“哉”“兮”抽丝剥茧,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其意,学生不仅知道了怎样断句,更重要的是知道为什么要这样读,语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既突破了朗读上的难点,更为学生读懂文意奠定了基础;三是韵律,这是文言文朗读的难点,老师适时地进行范读,并在语气词“哉”和“兮”处重点引导读出感叹语气,使课堂弥漫一种浓浓的古韵味,大大激发了学生朗读文言文的兴趣,进而提高其朗读水平。

二、潜心会文,读透文心

读透文心,就是不轻易放过一个字,咀嚼字里行间的含义和意趣。要读透文本,首先就要引导学生“潜心会文”、“切己体察”,与文本进行深入的对话,悟出它的个中味来。只有让学生亲历阅读过程,走进文本的语言深处,才能倾听到文本的声音,触摸到作者的心灵,体验到文本的情感,惟有如此,学生才拥有与别人进行高质量对话的“底气”,才能创生出灵动的课堂。

方法1――直入重点,深度对话

新课程改革倡导“简简单单教语文”。这就要求我们教师精心解读教材,高屋建瓴,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真正读出文章的主旨。文言文相比现代文短小精悍,却留给学生更多的思维空间,因此教学时更须找准文章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切入点,直入重点,引领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度对话,从而省时高效地读透文心。

在《伯牙绝弦》这篇课文品读切入点的选择上笔者进行过多种尝试,开始设计从第一句话切入,以“从哪里可以看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的问题引领潜心会文,这个切入点看似能从头到尾顺畅引导学生往下品读每句话,但几次试课下来,总感觉不太畅快,后面教学环节的转换有些生硬,于是重新审视课文。题目是“伯牙绝弦”,文章讲的就是伯牙绝弦的故事,要传递的主题是中华民族渊远流长的知音情怀,教学应自始至终紧扣主题。那么这篇课文就应紧紧抓住知音,由课题生发疑问:伯牙为何绝弦?继而指向文中最后一句谓世再无知音,提炼出主题――知音,再反向追溯“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子期是伯牙的知音?这样一来从头到尾便贯通了,师生紧紧围绕“知音”进行追问、品读、体味,对知音之情的体会层层加深,慢慢与文本产生强烈共鸣。因此,笔者认为要想引领学生与文本深度对话,切入点至关重要,一定要深入解读文本,找准直通中心的那条线,切入点找准了,就如同打通了任督二脉,教学便通体舒畅,水到渠成。

方法2――发挥想象,创生文本

创造性思维往往从丰富的想象中产生。文言文以其独特的语言与悠文的背景,为读者提供了联想与想象空间,能唤起已有的知识积累与生活经验。教学时要充分挖掘教材因素,善于启发和指导学生展开想象,更好地理解文章主旨,并能与文本碰撞出精彩的火花。且看教学片断:

师:当伯牙鼓琴心里想的是高山,琴声流淌出来,钟子期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生:高大巍峨的泰山……气势磅礴的高山……高耸入云的泰山。

师:是啊,你们说的这些景象钟子期用了一个词来概括,就是――“峨峨兮”。

谁能读出“峨峨兮”的气势?

生1读:善哉,峨峨兮若泰山!(比较平淡)

师:嗯,听出了一点山的气势,能读得再高大巍峨一些吗?试试!

(生再读,明显比刚才有进步)

……

师:真有味道!(追问)这里的“善哉”用现在的话说就是――

生:好啊!

师:表示赞叹,还能怎么说?

生:弹得妙极了!

生:真不错!

师:我注意到在文章的第一句中也出现了“善”字,和这里的“善”意思一样吗?

生:不一样,第一句中的“善”是擅长的意思,而这里的“善”表示赞叹,是“好”的意思。

师:说得对,一词多义在文言文中很常见。谁能像钟子期一样赞叹伯牙的琴声?

生1读: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师:你的朗读老师也想说“善哉!”咱们一起来由衷的赞叹――(齐读)

师:钟子期被伯牙的琴声深深吸引并由衷的赞叹,我想,他在赞叹的同时一定情不自禁地有一些表情和动作。你们入情入境地想象一下如果你是钟子期会带着怎样的表情和动作来赞美伯牙的琴声。

(学生自由尝试)

生1:我觉得钟子期会边说边抬头向上望,手会情不自禁地抬起来。

师:很会想象,你试着这样读一读。

(生1配上动作读)

师:有意思多了!

生2:我觉得钟子期会闭上眼睛摇晃着头说这句话。

师:试试――(生2摇头晃脑读到最后还伸出了大拇指)陶醉其中,如品茶品酒一般,有味道!

生3:我觉得钟子期会情不自禁地抬起双手,仿佛要融入高山。

师:很有想法!你试着这样读一读――(生3读得非常投入,掌声响起)

以上教学片段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进入文本的字里行间。首先抓住“峨峨兮”“洋洋兮”两个点生发想象,以“钟子期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激发学生想象、表达。那么“峨峨兮”与“洋洋兮”的意象便在学生的头脑中充分地呈现出来。胸中有了意象,那学生再来读这句话便会读出自己的感受,能迅速地读出“峨峨兮”与“洋洋兮”的气势。接着为了深化文言文的诵读韵味,笔者让学生再次入情入境地想象钟子期赞叹时的表情动作,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浮想联翩,当孩子们把自己当做钟子期,带着表情与动作再来读这句话时,顿时朗读变得鲜活而韵味十足。在手舞足蹈,眉飞色舞的角色体验中,学生的古文诵读一下子上升了一个层次,这里的想象有一种画龙点睛的妙处。由此笔者悟到,文言文的教学要尽可能地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也要尽可能地让学生的身体动起来,“手之舞之,吟之诵之”,学习文言文的意趣才能在小学生的身上得到彰显。

方法3―― 情境创设,秋水长天共一色

认知理论认为,教学过程中,学生是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要形成一种学生能独立探究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可见,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从挖掘课文本身入手。小学语文人教版教材入编的四篇文言文里有丰富的知识、优美的景物和动人的故事。《伯牙绝弦》中“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是景;“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是情;《杨氏之子》、《学羿》中“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是理。根据文本内容的特点,可以创设不同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笔者在《伯牙绝弦》课例中多处利用音乐创设情境,使音乐与文本、与学生情感有机交融,和谐共振,无比美好。尤其是在感悟伯牙失知音之悲的情景创设以及最后利用情境感受这个故事的渊远流长:

师:伯牙与子期是多么希望能像高山流水一样相依相随,他们相约来年的中秋节还乘在这里相见。第二年,伯牙满心期盼,如约乘扁舟而来,然而,等待他的不是子期本人,而是子期冰冷的墓碑。伯牙心潮翻涌,他是多么希望能再为子期弹奏一曲啊!于是他在子期的墓碑前坐了下来,拨动了琴弦,将千言万语寄托在琴声之中。

师:孩子们,请闭上眼睛,用心去聆听这琴声,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什么?

(播放音乐,学生闭眼感受,很快进入音乐情境之中)

生:我仿佛看到伯牙在一边抚琴一边流泪。

生:通过琴声我感受到伯牙非常的痛苦。

生:我仿佛又看见伯牙与子期初相遇时是那么默契,那么心有灵犀,而如今只剩伯牙一人的孤单背影。

师:真是个感情细腻的孩子!带着你的感受读读文章的最后一句。

(大屏幕出示:“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指名两生读,很有感情)

师:破的仅仅是琴吗?断的仅仅是弦吗?

生:不是,还有伯牙的心也碎了,绝望了。

(学完全文后这样进入整体回归)

师:伯牙跟子期这个故事感动和温暖着一代又一代渴望着心有灵犀心心相印的中国人,这个故事发生了三百多年后的战国时期,古书《列子》就记下了这个感人肺腑的故事,记下了这对知音的名字,我们一起读。

生:(齐读)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师:时间在流逝,五百多年后,古书《吕氏春秋》又为我们展现了这对知音相遇时那最美好的瞬间。请男生――

男生齐读: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师:“借问人间愁际遇,伯牙弦绝以无声”一千多年后的唐代,人们又在古诗中为那伯牙的破琴绝弦而叹息不已呀。

女生齐读: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师:两千多年后的明代,人们又在小说中传颂着这个千古佳话。

(全班齐读全文)。

师:两千五百年后的今天,就在这个课堂上,我们六年级一班的孩子也在朗朗传颂着这个高山流水的知音故事,能背诵的同学背诵,不能背诵的同学高声朗诵。

第5篇:伯牙鼓琴的意思范文

在小学文言文教学中,如何根据文言文与儿童特点,彰显古文化魅力,实现以上教学价值呢?

(一)营造氛围,弥漫古味

小学生初学文言文,常常觉得深奥、难懂,这是因为年代的隔膜所造成的。教学中,教师应着力营造浓厚的古文学习氛围,使课堂弥漫浓浓的古味,激发学生阅读古文的兴趣。如,在《伯牙绝弦》教学中,可出示《伯牙鼓琴图》,在古色古香的图画中介绍主人公;可将古文设计成一幅竹刻卷轴,让学生吟诵涵咏;可播放《高山流水》的片段,让学生在古音古韵中想象感悟;还可呈现无标点、竖排、繁体字的课文让学生反复吟诵,既让学生了解古代文化的表达方式,体验古人的读书方法,又让他们觉得兴趣盎然。这些做法,不是简单的历史轮回,而是一种古文教学价值的确认,是一种文化的提升。

(二)多样诵读,感知古韵

对小学生来说,文言文学习是在一种“弱语境”下学习语言的过程,要学好,就应以诵读为主。清代姚鼐等人提出“因声求气”之说,“声”就是文句的音韵、节奏美,“气”就是作者所表达的精神、气势。就是说,要让学生在丰富多样、充满情趣的诵读中,感知古文一唱三叹、回环婉转、抑扬顿挫等韵味,实现“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的教学旨归。1.范读———初读文言文,学生一般都存有畏惧情绪。此时,字正腔圆、抑扬顿挫、节奏分明、音韵优美的教师范读就成为学生感受音韵之美的“见面礼”。正如叶圣陶所说:“当范读的时候,把文章中的神情理趣,在声调里曲曲传达出来,让学生耳与心谋,得到深切的了解。”2.对读———教师可以先读或说译文,然后再给学生读原文,使学生产生强烈的阅读期待;接着,进行文白对读,感知文本大意。文白对读,降低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难度,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3.思读———引导学生对照注释思考阅读,学会运用变通的方式说说每句话的意思,不理解的字、词、句或问题可以圈出来质疑。思读,使学生学习古文的能力得到增强。4.自读———在基本了解内容后,要强调学生个性化自读,入情入境、反复吟诵,做到“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动于心”,读到文章脱口而出,韵味十足。5.趣读———古人吟咏诗文之情状是“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教学中,可根据文言文的特点,如古人一般,采用表演读、拍手读、跺脚读、快读、慢读、辩读、转换角色读等多种趣读方法,让学生乐此不疲,感受无穷的乐趣。6.品读———叶圣陶在《语文教学十二韵》中指出:“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引领学生在字里行间仔细揣摩,在想象、对比、感悟中,读出情趣理趣、韵味意味。

(三)穿越体验,化身古人

古人与今人虽相隔遥远,但对生活的感悟、情感的体验却是相通的。教学中通过“穿越”,化身为古人,进行角色体验,可以促进学生对人物心理进行揣摩,对人物情感进行体验,从而变阅读古文为经历生活,变旁观者为当事者,变感悟人物情感为自我流露情感,实现与古人的“心灵相通”。如,教学《伯牙绝弦》一文,通过“面对如此善听的子期,面对如此难得的知音,你就是伯牙,你最想说什么”“此时,如果你就是伯牙,满怀希望而来,等待你的却是一块冰冷的墓碑,一抔无情的黄土,你会是什么心情”这两个问题,让学生进入角色,感同身受,与伯牙同喜同悲。这样学生就能和伯牙产生共鸣,更深地感动于“知音”之情,领悟到“知音”的文化内涵。

(四)品悟积累,模仿古言

经典文言文,语言精辟洗练、晓畅准确,而又神形兼备、蕴涵深厚,令人回味。教学中,应通过品味,引导学生深入语言内部,感悟古言神韵,发现其内在的“美丽”。只有让学生感知“言”,积累“言”,仿照“言”,创作“言”,由表及里,步步深入,才能真正达到感受语言、领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之目的。如,《东施效颦》一文,虽然只有三句话,但每句都蕴藏着不同的写作方法。其中,第二句就借“邻居们的躲避”反衬出东施效颦的丑陋形态,这种侧面描写的方法相当巧妙。特级教师姜树华在教学中,运用比较的方法,通过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的对比阅读,让学生发现语言的秘密,领悟作者的表达智慧,品悟出侧面描写的妙处。随后,姜老师又出示《陌上桑》片段加以佐证,让学生又一次受到古典语言的熏陶。最后,让学生大胆想象村子里其他邻居的反应,扮演角色表达出来,学以致用。课堂上,学生在学故事,更是在饮一杯语言的琼浆。

(五)“言“”文”相融,感悟古意

第6篇:伯牙鼓琴的意思范文

[关键词]互文性文本广告广告翻译

一、引言

互文性(intertextuality),也称“文本间性”,是当代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中产生的一种文本理论,是由法国著名符号学家朱丽娅?克里斯蒂娃(JuliaChristeva)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在她看来,每一个文本都是对另一个文本的吸收和改造,都是在与过去写成的文本、当代正在创作的文本、甚至未来将要写就的文本相互联系着的。也就是说,互文性“强调文本与文本之间的相互指涉、感应、接触、渗透、转移等作用,它关注的是文本的非确定性和非中心性”(秦文华,2006:2)。叙事学家杰拉尔德普·林斯(GeraldPrince)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认为:“一个确定的文本与它所引用、改写、吸收、扩展或在总体上加以改造的其他文本之间的关系,并且依据这种关系才可能理解这个文本。”(Gerald,1987:46)因此,“互文性”理论强调任何文本都不可能脱离其他文本而单独存在,每个文本的意义产生于它跟其他文本的相互作用中,这种相互作用是永无止境的。

尽管“互文性”的概念来源于文学批评和文化研究,近年来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其他领域,极大地拓宽了研究视野和思路。本文拟在探讨互文性在广告创作中的运用,重点阐明广告翻译中所涉及的互文现象。

二、广告文本中的互文性

从传播学角度看,“文本”是指由传播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符号与符号所组成的某一表意结构。广告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也逐渐建立了一套属于自己的符号系统,即广告文本。与其他文本相比其特点是具有开放性、多重性、边缘性,因此更具有互文研究的价值。广告中互文手段的运用可以巧妙地暗示所推销产品的特征,更重要的是可以引发消费者进行思考,产生相关的联想,从而吸引受众注意,传递广告信息,实施有效传播广告的目的。广告中常见的互文关系包括引:引用(citations),即直接借用前文本,也就是说将一段已有的文字放入当前的文本中;典故与原型(allusion),即在广告文本中使用出自神话传说、寓言、历史故事、宗教故事和经典作品等等中的原型;戏拟或仿拟(parody),模仿的一种手段,只是在某些部分或结果中对原文进行解构或转换,或以变异的形式反映原文,或者挪用原文,或者用原文但不用原义,甚至扭曲原义(马中红,2006:74)。也就是说有意模仿已有的语言形式以构成新的语言形式的一种修辞手段。下面笔者将举例分别说明广告中常用的这三种互文关系。

1.引用。有一则广告中一位两鬓苍白的老奶奶拿着一瓶药说:“《渴望》播出这么多年了,观众朋友还惦记着,知道王沪生经常气得我头疼,所以寄来了头疼药。”这则广告明显地指涉20世纪80年代深受全国观众喜爱的经典电视连续剧《渴望》。看过该剧的观众马上会心领神会此广告的背景,引发许多温馨的回忆和共鸣。另一则是关于海王金樽酒的广告。画面呈现的是中国古代皇家场景、人物等要素,由国内观众喜爱的琼瑶版电视剧《还珠格格》主要人物之一“皇阿玛”的扮演者张铁林作代言。广大观众由此会产生熟悉之感,这样的组合又产生了新的具有趣味的创意,巧妙地传达了广告的诉求点。

2.典故。“高山流水觅知音,星河音响成佳友”。这是关于星河音响的广告语。其中“高山流水”有个典故,出自春秋战国时代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根据《列子》所载;“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伯牙鼓琴,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后来人们就把“高山流水”作为“知音”的代名词。这则广告语中“高山流水觅知音”就是寻找知音的意思(魏星,1999:111)。知道此典故的消费者不由会想到星河音响就是俞伯牙,正在等待知音的出现,而自己就可能是善解琴音的钟子期。这样的互文手法的运用不仅使语言生动,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显现出别有的文化底蕴。

3.仿拟。牛郎织女于每年农历七月七日“鹊桥相会”的传说表达了对爱情忠贞不渝的高尚情操,在民间广为流传。绿箭口香糖的电视广告就在此基础上进行富有创意的仿拟,给消费者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画面呈现的是七夕之夜明月当空,星河璀璨,喜鹊搭桥,浮云漂动,流彩奕奕。美丽的织女如约而,牛郎欣喜万分,迎上前去欲亲芳泽。但是织女闻到了牛郎的口气,掩嘴离去。正当牛郎不知所措时一只善解人意的喜鹊衔来了绿箭口香糖,从而使牛郎织女共享美好时光,聊慰相思之苦。这则具有动漫色彩的广告增强了民间传说与口香糖之间的互文关系,仿拟修辞的运用在保持原由浪漫的氛围的基础上增添了现代气息,深受观众喜爱。

从上述广告实例中可看出在广告中巧妙地应用互文手法可激发人们记忆储蓄中对已有的文化知识,引起他们的联想,增强广告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促使人们购买该商品,同时也使广告的创作更具发展空间。

三、广告翻译中的互文性分析

广告语是一种非常特殊的语言,引人入胜,说服力强。广告的目的就是推销产品,使消费者有愿望购买该产品。由于广告侧重的是效果,广告翻译的标准应该是功能对等基础上的等效原则。也就是说译者在翻译中从事二度书写的工作,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创作出合适的广告译文。译者的互文性知识储备和互文性调动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我们不妨从下面诸例中说明互文性在广告翻译中的重要性。

1.今日的风采,昨夜的“绿世界”。该广告词的英文译文是“GivemeGreenWorld,orgivemeYesterday”。这句英文译文很容易使人想到美国独立战争时期(公元1775年)著名政治家帕特里克·亨利(PatrickHenry)的演讲名句“Givemeliberty,orgivemedeath”。在此广告翻译者互文运用了此名句。在原语广告词中“今日”与“昨夜”不仅是字面上的差异,也表现出随着岁月的流逝,人的皮肤渐渐老去,不复年轻时的风采。而“风采”与“绿世界”之间是一种因果关系,意思是昨夜用了“绿世界”化妆品后今日就“风采”照人。这会使受众联想到用了该化妆品会青春常驻,容颜不老。译者在翻译该广告时采用了互文套用名句的戏拟手法,独具匠心地将名句中的“liberty”和“death”换成了“GreenWorld”和“yesterday”,象征美好的“自由”与“GreenWorld”相对应,恐怖的“death”与需要抛开的“yesterday”相对应,不禁使人想到:即使青春的流逝像死亡一样灰暗和可怕,“绿世界”化妆品也会让你抛却昨天,还你青春的风采。这样的互文手法将原文的“风采”、“绿世界”和“昨天”的关系清楚地表现出来,且颇具人生哲理,向英语消费者提供了该产品的信息,使人产生购买的冲动,达到了广告的效果。

2.Theonlythingwedidn’timprovewastheroad。这是日本一汽车的广告语。广告翻译者巧妙地将其译成“万事俱备,只看路况”。此译文利用互文性原理拼贴、仿拟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草船借箭的典故中的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诸葛亮摇着扑扇,手触胡须,运筹帷幄的潇洒形象映入广大受众心中,仿佛该汽车生产商就是神机妙算的诸葛亮,一切都为消费者考虑周全了。通过此修辞手段夸张地指出了该车无可挑剔地完美性,激发受众购买的欲望。试想如果按字面意思翻译为“我们惟一没有改善的就是路况”,对受众产生的影响力是远不如前者的。3.红玫相机新奉献。这是一则关于红玫牌相机的广告,广告翻译者将其译为“MyloveislikeaRedRose”。显然译者互文运用了苏格兰农民诗人罗伯特·彭斯(RobertBurns)的名诗“ARed,RedRose”中的第一句“O,Myloveislikearedredrose”。诗人用红红的玫瑰比喻自己的爱人,抒发了对心上人的浓浓爱意和依依惜别之情。或许该产品命名者与彭斯一样受到大自然赐予的美丽娇艳的红玫花的熏陶,或许命名者受到彭斯诗句的感染,抑或是广告翻译者受彭斯诗句的互文联想与触动,这些便不得而知,更说不清谁互文来自于谁,因为文本之间本是互动的,都存在显性或隐性的联系。但毋庸质疑的是英文消费者在读到该广告译文时心中便会涌现出美感的感觉和浪漫的情怀。用这款相机拍摄出生活动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将一切美好的东西永远定格的冲动会促使消费者购买该相机,达到广告促销的目的和功能。

当然,由于不同民族有各自的文化传统、历史背景、心理特征、价值观念,有各自的喜好和禁忌,在一种文化中能引起互文联想的语言形式在另一种文化中可能没有什么特殊意义,甚至可能产生相反的联想。这正是广告翻译中需要注意和避免的问题,如果翻译不好,往往会直接影响到产品的销售。比如我国生产的“孔雀”牌彩电原译文为“PeacockColorTv”,因为在中国孔雀象征着美丽和鲜艳的色彩。用“孔雀”作电视机的商标自然暗指电视机色彩逼真、质量上乘。可是英语民族通常视孔雀为污秽、猥亵之鸟,常给人带来厄运,且“孔雀开屏”被认为是骄傲、自大的表现,如“asproudasapeacock”(非常骄傲),“playthepeacock”(炫耀自己)。因此英语中用“peacock”会引起消费者不好的互文联想,影响该产品的销售。

四、结语

上面所举的广告创作和广告翻译的例子都是巧妙地借他人之名言佳作、传说典故或家喻户晓的故事作为触发自身思想火花与创作灵感的动因,创作或翻译出精妙的文本,最终达到以他山之石攻自身之玉的效果。广告翻译的构思要注重向译入语国家的消费者传达某种消费咨讯、产品特点以及心理联想、购买需要。广告创作人和广告翻译者为了使自己的广告更具吸引力以及让消费者在耳熟能详的同时又能耳目一新,他们往往煞费苦心地将古典的、时尚的、现代的、流行的各种元素杂糅在一起,或援引、或改写、或借用、或戏拟;文学形象、历史故事、传说典故、名篇佳句等都可以成为其互文素材,引发受众的联想,最终推销产品,获得效益。互文性理论在广告创作和广告翻译中的运用极大地丰富了广告的意义世界,是一块值得研究和开拓的处女地。

参考文献:

[1]Prince,Gerald.ADictionaryofNarratology[Z].Lincoln:UniversityofNebraskaPress,1987

[2]马中红互文性:一个无限广阔的广告创意空间[J].中国广告,2006,(8)

第7篇:伯牙鼓琴的意思范文

一、赏前,带疑学思

学生的每一次聆听,都是对音乐新的鉴赏与思考的开始,也是真正意义上的初听作品。如何让学生在聆听中有想法,有疑问,并对音乐作品有自己的评价呢?我是这样做的:要求学生在聆听作品前“想、疑、究、评”步步落实。

聆听的自我提问:

1.我把音乐作品听通听顺了吗?

2.音乐作品中的哪些因素对你的鉴赏情感有触及?你认为这些因素是怎样触动你的共鸣的?

3.音乐中最精彩的旋律或段落是什么?

......

例如,在聆听古曲《梅花三弄》时,学生提出疑问:“三弄”是何意?为什么它们要停在“三”上?这个问题很有价值。课堂中学生提出的疑惑,并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就此问题展开讨论。古曲中为何常用“三”这样的曲体?经过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学生发现中国传统乐曲常见的结构中“换头”“合尾”式的曲体很多,如:“三叠”、“三弄”及绘画中的“岁寒三友”,我国语言中有“一而再,再而三”;“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可见“三”是极数,这可以说是中国人形式感中或审美尺度中饶有趣味的现象之一。一个音乐主题反复三次,既能让听觉捕捉并记住,又符合心理承受的长度。跨度适量,恰到好处。这可能就是许多中国乐曲采用三段体的心理基础。

通过指导,我发现这种“带疑学思”的聆听不但调动了学生聆听音乐的积极性,更提高了聆听的实效性。教师从中也得到了学生鉴赏作品后的信息反馈,易于教师把握教学难点,在课堂教学中能真正做到“点在关键处,拨在疑难处”。

二、赏中,设问导思

教学中放手让学生自听自悟与引导其对音乐文本深入理解,在新课标实施以来就一直困扰着教师。笔者在教学:古琴曲《流水》一课时,偶有一得。

师:请同学们闭目聆听音乐,想想音乐会带给你怎样的心境?

生:音乐带给我优雅恬静的心境;音乐带给我灵动而又深远的心境;......

师:你想过为何有如此心境呢?

生:(大多学生处于茫然无语状态)

(评析:学生的理解看似“深刻”,但却只浮于表层意思。鉴赏音乐若仅停留在这一层面显然对提高学生的鉴赏质量,培养学生融入音乐益处不大。)

师:同学们都知道一曲《高山流水》激荡出“伯牙遇知音”的故事千古流传,那同学们对故事中伯牙遇知音后失知音做出的摔琴之举是如何理解的?

生:知音难觅......曲高和寡......

师:请同学们继续静心聆听音乐,并随琴音的起伏拨动你手中的“弦”(注:课前分发的皮筋),把自己置身于鼓琴的的心境想想你在述说什么?传递什么?

生(1):我在述说:“一位老者,在山谷间优雅的抚着古琴,在他的周围一缕缕青烟袅袅升起,青烟中,仿佛隐约看见山涧细流地清泉......”

生(2):我在表现山涧流水的声音和山谷令人幽叹而神往的美妙超脱感觉......

师:刚才同学们对琴曲《流水》有如此奇妙之感受,那你们想过琴曲是通过什么手段和手法来演绎如此神韵的吗?那接下来,我们来欣赏一段介绍古琴音色及演奏技法的视频,想想琴曲《流水》是如何通过琴音及演奏技法来表现其深邃意境的?

(评析:听读音乐文本,就是要跨越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帮助学生全面理解音乐文本中的内容和表达形式。这里,我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感觉流水之“形”与流水之“境”,然后呈现音乐文本,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赏乐之感对音乐文本加以解读。)

可见,巧借课堂生成,通过设疑层层递进,环环相扣,这样的课堂更有利于学生参与音乐,解读音乐,更有利于提高赏乐效率。

三、赏后,练笔促思

听写结合一直是语文教学中富有成效的教学方法。在音乐鉴赏教学中引入这一方法将大大提高学生参与鉴赏音乐的主观能动性。实际教学中注意将音乐作品的训练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进行赏乐小练笔,其形式有续写、扩写、补白等。这些小练笔可以让学生对音乐作品内容作进一步的理解、吸收、探究、拓展、创新,可以帮助学生由接受性鉴赏向创造性鉴赏迈进。

如聆听《二泉映月》之后就写《我与阿炳的对话》;聆听《梁祝》之后就写《化蝶遐想》;聆听贝多芬的《月光》之后就写漫话《贝多芬与窗前少女》……

第8篇:伯牙鼓琴的意思范文

[关键词]视觉;听觉;影视;绘画;艺术

一、引言

一部音乐作品有华采乐段,一幅绘画作品有主题中心,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会有令人回味久远的经典镜头。绘画与电影之间所存在的深刻关联作为一种美学现象已成为共识。艺术作品不论由哪种技术手段制成,它总是意味着艺术家用这些手段来表现自己的创作意图,自己对材料的态度以及自己对作品的主题与内容的思想和艺术的理解。影视作品要鲜明而深刻地揭示出主题形象,就得充分地运用影视艺术的表现手段,如语言、音响和造型因素等。在影视作品的创作中,电影摄影师的艺术是电影绘画艺术,摄影师是真正的电影绘画艺术家,以非常鲜明、真实而富于表现力的绘画形式来表现影片中各个镜头的思想和内容。优秀影视作品可以做到声画相融,有虚有实,有藏有露,视觉和听觉相互映衬,相互补充,创造引人入胜的优美意境。

二、视觉、听觉和谐的影视作品

影视作品设计的关键在于必须具有一个个性化的视觉解读。影视作品视觉化过程的第一步是设计包含有影片思想或剧本精神的画面,为影视作品创造一个整体的画面基调。《英雄》选择的是旖旎奔放的自然景观和沉稳厚实的秦王宫,空间横向调度气势磅礴,场面阔大,浓墨重彩的气氛渲染和造型视觉的张扬,营造了一种历史气度与人物的英雄悲歌。《无极》作为带有神话色彩的故事影片,不仅色彩艳丽,而且时空写意,使得影片带有一种神秘虚无的诉求语境。此外,不管是《英雄》还是《无极》,其中的电影音乐恰如其分地渲染了故事主题,给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从电影美学的角度来看,影视艺术具有时空统一性、声画可融性、表现综合性、形象逼真性等审美特征。影视这一艺术门类的各种形象都是在画面和声音的统一中,通过造型而表现出来的。影片的整体形象结构、情节发展的顺序、在具体环境中进行的动作,都是由导演构思,而形成了一套连贯的绘画处理。形象的各个场面在胶片上构成画面,乃是摄影师艺术创作劳动的成果。摄影师,这个掌握着一种新的造型形式、活动的电影绘画的表现手段的艺术家,其任务就是把影片的内容作为许多活动的绘画构图一一肖像、室内景物、战斗场面以及群众场面,在胶片上表现出来。现代影视编导在构思时,不仅要善于吸收美术、戏剧的特长,要考虑画面的安排,关注画面美,同时还要善于通过各种音响来构成节奏感与和谐美。声画可融性传统艺术如绘画艺术等,也要借鉴影视艺术的这一特点,进一步用画面和声音来塑造和完善绘画艺术,形成视觉和听觉统一和谐的优秀绘画艺术作品。

三、绘画艺术的视觉和听觉

1、绘西艺术的视觉和听觉

绘画艺术又称造型艺术或视觉艺术。绘画艺术作品都是可见的视觉形象,美术创作是形象思维活动。绘画艺术创作者在创作中可以通过写实或写意、夸张或变形等多种手法来创造美术形象。这种创作活动是绘画创作者以客观世界的存在为依据,加上自己主观的创造性劳动而创作的,它是瞬间性的创造。塞尚说绘画是“眼睛的思维”,古往今来,绘画艺术家不得不为吸引眼球煞费苦心,绘画自身的形式积累也很丰富,视觉质量方面,前辈大师们给现代绘画创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每个优秀的绘画艺术创造者不得不面对的挑战和机遇。总之,绘画艺术就是以造型和色彩体现人的本质力量,就是实现视觉信息与精神和思想的同构。

音乐与绘画似乎是两种毫不相关的艺术,前者通过音响诉诸人们的听觉的感受,能使人直接感觉到在时间中的运动与发展,但是没有视觉形象;后者通过线条和色彩诉诸人们的视觉感官,具有视觉形象的直接感染力,但不能表现出形象在时间中的运动与发展。但在现实的绘画艺术创作活动中,绘画作品中视觉和听觉的律动往往是绘画艺术家们经常谈论的话题。人们在长期的艺术实践和艺术感受中形成的一种感性经验不仅表明了音乐与绘画之间的某种联系,而且也表明了音乐中可以表现绘画性的内容。

音乐史学家安勃罗斯曾经说过:“音乐是心灵状态的最伟大的绘画家。”我国古代伯牙鼓琴,钟子期听音的记载充分说明了在绘画艺术中音乐的重要作用。《吕氏春秋・本味》记载;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伯牙能用诉诸人们听觉的音响描绘高山大河的视觉形象,钟子期能听其声见其形,在琴声中感受到高山大河的视觉形象。音乐是以声音为表现手段塑造形象的听觉艺术,它只能诉诸于人们的听觉,但并不是说人们只能用听觉来感受音乐。实际上,在艺术创作活动中,创作者不止通过听觉的渠道而是用整个身心去感受,体验和认识生活的,在优秀的绘画作品中所表现的思想情感不单是听觉感受,而是整体的感受。在绘画艺术创作中,作者可以发挥联想、类比、象征、发展再现等音乐手段来表达作者自身的内心感受,这种感受不是一时一景所引起的,而是经过较长时间对社会与现实生活事物的思考后形成的。

2、绘画艺术视觉和听觉的通感

通感是指人们的感觉器官,即: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之间的相互感通。在“艺术通感”中,最活跃的是视觉和听觉,通常人们把它称之为“视听通感”。音乐艺术和绘画艺术由于“视听通感”的广泛存在,它们在美术和音乐这两门视觉艺术和听觉艺术之间搭起了桥梁。在绘画艺术中视觉与听觉的通感是历久存在的现象,艺术家们一反过去学院派和伪古典主义的重理性、重写实的传统,而要以音响、色彩、光线等抽象形式直接表现瞬间即逝的视听印象和内在感情,这种抽象性、表情性的艺术倾向,使得在绘画艺术中音乐与绘画之间有了更多更好的亲和力和契合点。

绘画艺术创作者在创作时,通过线条的长短变化、粗细的控制、刚柔并用等来表现画面空间感和质感,通过线条的美勾勒出画面。然而不同的线条在相互制约中产生了不同的节奏,节奏是艺术的生命,犹如音乐中高低、长短和强弱不同的音和不同的节奏组成的旋律线条时而悠扬、时而回旋,构成了画中无声的旋律。画面中线条的长短变化、粗细的控制和抑扬顿挫、跌宕起伏的音乐旋律线具有本质的共性。音乐通过声音在时间持续中表现感情,不同的声调、节奏、旋律组成的乐章,可说是一条情感的流水线,绘画以线条的长短、粗细、曲直、刚柔结构形体,创造形象。绘画中的线条是经过审美情感净化了的,虽静犹动,富于节奏感,韵律感,与音乐无形 的流水线有着心理动力学上的相似性。这就使得绘画艺术家能够把时间持续的音乐与空间并列的绘画沟通起来,用无形的声音画出形象,用有形的形象表现出音响。总之,绘画创作中,视觉艺术和听觉艺术具有一种共通的、本质上相感应的和谐,使绘画创作者受到心灵的震撼和灵感的冲击。

3、我的绘画艺术创作感受

为了在自己的绘画艺术作品中表现视觉与听觉形式的和谐,在平凡的事物中,我发现为自己,也为他人而去捕捉的美。这美的含义包涵着色彩、光影、形体以及音乐中的旋律、节奏感等。不论这些事物只能存在于瞬间、几小时或已存在了数世纪,只要它们之中有某种东西能引起我的兴趣和美感,我就用画笔尽力去表现时空瞬息和音乐般的旋律。为了这一目的,我常到原野中去写生。自然中的山川日月、房屋建筑、人物都深深吸引着我。当进入绘画时,景物似乎又是创造力的障碍,我不希望被具体的观察所束缚。我是用感觉、激情和理智来绘画,我所完成的作品一般同视觉与听觉唤起的灵感联系着。音乐是一种感染力很强的艺术形式,它有很多东西与绘画是相通的,它确曾给我的创作以巨大而实在的影响与帮助。笛的清新悠远箫的沉静、深挚,圆舞曲的优美、绚丽而匀称;清音乐的优雅、自然……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有些音乐不只是优美、使人神往,还能给人以生动、具体的联想,它能把人引向广阔的空间和纷繁的彩色世界。从音乐的旋律中听出色彩、节奏,感受到力量,触及到实在的自然。此外,我探索不同的艺术语言,通过增进情感认识,让我的认识在作画的进展中变化翱成长。这使我有足够的主张、估价自己构思的灵活性。当一个视觉形象浮现时,我会在色彩、阳光、节奏、旋律的感动中去构思、去探索、去发现。长期以来,我总是在生活中兴趣盎然地搜寻,发现那种由明与暗、光与色交织而醉人心灵的感受。那种感觉一直保留在我的心里,力图用绘画来表达一种音乐和绘画的综合效果。

山城重庆是我近年来绘画表现的主要对象,大都是从本土民宅的建筑中去寻找一些认为有意思的感觉给予提升,给予构成,采用和谐的色调,细腻的表现和文雅的笔触,用一种色彩世界的重构表达非具象思维的抽象性。我在《阳光的节奏》的绘画创作中,采用了传统的油画技法和现代构成的平面图象,力求构图平衡中具有节奏感,画面大胆运用了阳光的虚幻与几何图象的构成,黄色的高调与深略的重音对比,给人一种既现实又梦幻、音乐与视觉的和谐之美。人类在阳光下建造的巢穴,也只有阳光才能赋予它真实形色,叮当作声的金辉泼洒在砖石土木之间时,人与太阳的协奏曲才真正奏响。

第9篇:伯牙鼓琴的意思范文

关键词:楚声 历史文化特点

楚声,是“南音”的一种,包括楚歌、楚乐、楚舞等艺术形式,西周时期在楚国兴起,成长于春秋时期,鼎盛于战国秦汉间。因楚俗尚巫,楚声亦有“巫音”、“巫风”之称。汉代以后,楚声仍然有新的发展,对后世音乐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上古“南音”――楚声之滥觞

中国古代以中原文化为正统,南音是相对于中原音乐而言的南国音乐。崔述在《读风偶识》中说“南者,其体本起于南方,北人效之,故名以南。”这里的“南”、“南者”就是指南音,以《诗经》的“风”命名就叫南风。南方,特别是楚国山清水秀,气候温和,自古以来物产富饶。受地理因素的影响,南方音调柔和优美。

传说远在原始氏族社会时期,舜“弹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史记・乐书》)其词曰:“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这首歌上下两句长短参差,还加一“兮”字,十足的楚声风味,可以将此视为“南音”之始。这是文献中对历史传说的记载,舜的时代,能否唱出这样的乐歌来?无法求证。史书上还记载虞舜制作《韶》乐,吴公子札称赞《韶》乐:“德至也矣哉!大矣!如天无不帱也。如地无不载也。虽甚盛德,其蔑以加于此矣。观止矣!”(《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孔子在齐国闻了《韶》乐竟三月不知肉味,感叹:“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论语・述而》)这样“尽善尽美”的《韶》乐,其中有“凤凰来仪”的记载。凤凰是南方氏族的图腾标志,该乐舞是否包含有“南音”的成份在内?答案应该是肯定的。

“南音”的概念,正式起于《吕氏春秋・音初篇》对涂山氏之女作歌的记载。比舜要晚的禹,去南巡时,他的妻子涂山氏怀念他,令其妾守于涂山之阳,作了首歌曰“候人兮猗”,《吕氏春秋・音初篇》说其“实始作南音。”“南音”表明远古时期的人们就有对东、西、南、北不同地域音乐风格的认识。

涂山氏之女的歌,总共才四个字,有两个是助词。闻一多先生说这是音乐的启蒙,未化的语言。相比之下,舜唱的“南风”歌,则可能是后人的伪托,但是却反应了南风的特色――生长繁育的歌声。《史记・乐书》说:“舜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而天下治;纣为朝歌北鄙之音,身死国亡。……《南风》之诗者生长之音也,……朝歌不时也,北者败也,鄙者陋也。”在古人地域音乐观念中的北方音乐为“败也”、“陋也”,是“北鄙之声”。《论语・先进》说:“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子路气质刚勇鲁莽,乐为心声,他的音乐传达出“北鄙杀伐”之意,所以被孔子批评。北方冰天雪地,北风刚烈,气候寒冷,土地干燥,方言刚直。这样北方民歌也多勇武刚健,慷慨激昂。用儒家以“中和”为美的音乐观来评价,说“北风”为“北鄙杀伐”之声是不为过的。

周时“采风”,当时南方民歌不在其范围之内,南方民歌大多散失。《诗经》里只留有《周南》、《召南》,里面的《汉广》、《江有汜》是楚声。季札对《周南》、《召南》的评价是“美哉!始基之矣,犹未也,然勤而不怨矣。”(《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也是褒奖有嘉。《诗・鼓钟》:“以雅以南,以a不僭。”南风和雅乐相合,中正和平。这些都是早期南音的记载,在很大的程度上是符合“南音”的特点。

南方最大的国家是楚国,当时南方最重要的音乐当然是楚声。《左传・成公九年》有记载:“使与之琴,操南音。”杜氏注:“南音,楚声。”把南音和楚声并提为同一概念。楚声于春秋时期迅速地发展起来,到战国晚期,取代郑卫之音,成为当时各国最流行的音乐,当时是“举国上下人人喜为楚歌,大江南北处处能闻楚声”。楚声风靡汉代,一直到魏晋之时才渐渐消退,融合于“华夏正声”吴歌西曲。有意思的是,成熟时期的楚声是以一种与上述“南风”完全不同的风格特色存在于世。

与“南风”的生长繁育、和于“雅乐”不同,楚声好“悲”,无论高歌低吟,都慷慨激越,常常表达人们深沉悲壮的强烈感情;楚乐“以金石匏竹之昌大,嚣庶为乐”(《国语・楚语上》)规模庞大,杂声并奏;楚舞既有粗野犷放、热情激昂的祭祀舞蹈,又有折腰,舞袖,轻盈,柔漫的“楚腰”。表演时“男女杂坐,乱而不分些”。可见,成熟时的楚声与“南音”已经是完全不同的面貌。此时楚声是以南方音调、艺术形式为基础,兼容并收,溶入了各国各方音乐文化因子,特别是受到当时郑卫之音等俗乐的影响而艳丽开放的一朵奇葩。

二、楚声与巫

巫是传说中能沟通人神、人鬼的神秘人物,女的称巫,男的叫觋。巫能歌善舞,在进行巫术活动时,都跳着奇诡而神秘的歌舞。夏商文化是巫文化,其音乐大多也是巫术活动中的音乐,称“巫音”或“巫风”。

周朝建国以后,在北方,史官文化取代巫史文化占据统治地位,在南方,巫文化却蓬勃发展起来。商代遗声――巫音,在南方各民族的文化生活中茁壮成长,流入徐淮和楚地以后称为“徐楚之声”。

东汉王逸《楚辞章句・九歌序》:“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敬鬼神,于夜必作乐鼓舞乐以乐诸神。”当时楚国民间往往在夜间有女巫唱歌跳舞,以女子的美色引诱取悦神灵,求其恩赐。这样,“巫音”,“巫风”深刻地影响了楚声,在某些场合她们甚至是不分彼此的。《吕氏春秋・侈乐》就说“楚之衰也,作为巫音。”“音乐亡国论”者把楚国的衰亡归结于巫音使统治者丧失心志。陈奇猷《吕氏春秋校释》说巫音“椒诡殊瑰”,并推知楚国巫音是以奇异之乐器组成之乐队,而且演奏奇异之乐调。这样的巫音和巫舞在楚国从宫廷到民间,从统治阶级到平民百姓上下盛行,赋予了楚声丰富的想象,使楚声情调浪漫、绚丽。

蒲享强先生在《寻千年楚声遗韵》说湖北阳新一带自古以来盛行的一种为“夜戏”助兴时演奏的“祀稷锣鼓”民间吹打乐,可能是《九歌》里的《东皇太一》和《东君》中所描述的“钟鼓之乐”的遗留,用现实考证的方法证明了楚国音乐与巫音的联系。

《楚辞》中的《九歌》、《招魂》、《天问》、《九章》都是源于楚国民间的祭祀歌舞。《招魂》是根据民间招魂的习俗和招魂词的写法而写成的。《九歌》最体现《楚辞》的特色,也是屈原以当时民间巫觋在祭神时表演的乐歌为基础创作的。《九歌》有11首歌曲,它们分别是:《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其中《云中君》、《少司命》描写了男人向女神求爱,《大司命》、《河伯》中是男神向女神求爱,《湘君》、《湘夫人》、《山鬼》叙述了女神的失恋。楚国这些祭神的歌,借人神的关系描写男女恋爱,伴以粗野离奇,热情狂放的舞蹈,充满原始宗教气氛和浪漫神话色彩。

三、楚声慷慨好悲

与儒家“乐者,乐也”的音乐情感不同,楚祭祀歌曲里有很多是悲歌,如《九歌》里的《湘君》、《湘夫人》、《山鬼》、《国殇》,反应了楚声好悲的一面。

楚声在战国秦汉之际取代郑卫之音风糜全国,当时见于记载的艺术性较高、流传较广的大多是悲歌。荆轲在易水之上悲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利用了“变徵之声”渲染他的悲伤情绪,令“士皆垂泪涕泣”;接着转变调性“复为羽声”,又令人慷慨激昂,“发尽上指冠”,可见其艺术感染力之强烈。楚霸王项羽兵困垓下,“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以为汉军已全面胜利,自己到了穷途未路,夜起作歌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史记・项羽本纪》)项羽在生死关头,悲叹他的骏马“骓”、美人“虞”无从安置。汉高祖刘邦想立戚夫人儿子赵王如意为太子,没能成功,他就为戚夫人作歌:“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翼已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又可奈何?虽有D缴,尚安所施?”(《史记・留侯世家》)唱得戚夫人泣涕流涟。汉武帝的《秋风辞》,刘友的《幽歌》,细君的《悲愁歌》,李陵的别苏武歌,少帝为董卓所鸩与妻姬道别作的歌,都是楚声,也都是悲歌。歌者情不自禁痛哭流涕,闻者也生痛楚哀愁之情。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变迁,人们奔波流离,人性也进一步的觉醒,加上周朝礼崩乐坏,一种肯定悲乐,实践悲乐的审美观在郑卫之声中已经流行起来。事实上,当时比“楚声”影响力大的北方郑卫之音早已经十分“悲”了,《乐记・乐本》说郑声的特点是“亡国之音哀以思”,《淮南子・泰族训》认为郑声“不则悲”,是“怨思之声”。当时民间音乐蓬勃生起,悲乐大量出现,冲击着“雅乐”,冲击着传统,更何况没有像北方那种严格“礼”的教化束缚的楚国!于是楚声吸收熔化郑卫之音中“悲”的这一精神,依靠自身坚实而健康的音乐文化根基和底蕴,终于以不可阻挡之势后来居上。

事实上,悲乐比欢乐之乐更能激起人强烈的共鸣,带来更大的审美愉悦。楚声多悲歌,说明楚声在情感上是直抒胸臆,真切地表达人的真实感情,用音乐艺术释忧愤抒悲情,陶醉自己,感染别人。

四、楚声之美

楚声之美,以及楚声之所以如此之美,我们可作如下分析。

1、楚声的音乐形态特点

为表达感情的需要,楚声旋律使用外音,大量转调,并用新音阶,还出现新的曲式因素。

《宋玉对楚王问》记载了这样一段文字:“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己。”关于“引商刻羽,杂以流徵”,有的记载为“引商刻角,杂以流徵”,还有认为是“含商吐角,绝节赴曲”,不管怎样,这些都反应了当时楚歌者在音阶上使用了外音,并能作微妙细致的转调。荆轲《易水歌》中:“为徵之声”说明了外音的运用,“复为羽声慷慨”,反应了调性的转变。蒲享强先生在《楚声研究》中例举湖北天门民歌《薅草歌》在短短10小节内转了三次调,让人叹为观止。

楚国音阶早就超越了四声音阶,完善了五声音阶,开始使用完整的七声音阶,而且这七声音阶不是雅乐音阶,而是“楚调”。“楚调”又叫“楚商”,是半音位置在“三、四”度与“七、八”度之间的新音阶。

在《九歌》中还出现了乱、少歌、倡这些新的曲式因素,能够安排组织大型的乐曲,表达更为复杂多样、深刻的感情。

2、楚声的词曲句式的特点

楚声句式有四言、五言、七言等,长短不齐,参差错落有至,摆脱了垂死单调的“雅颂”四言体。歌词在语言上常用“兮”、“些”表示音节,无论是唱起来,还是读起来都是抑扬顿挫,高低起伏不定,有利于胸中感情(特别是愤闷之情)的抒发。长吁短叹,令人不知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此外,在歌辞中楚歌使用了大量的楚国方言,使其别有一翻风味。

3、楚声中楚乐

战国时期记载的楚国乐器有钟、鼓、竽、瑟、琴、排箫(参差)、篪、笙等,吹、弹、打俱全,特别是楚国的笙有“冠中国”的美誉。令举世瞩目的是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音域有五个八度,中间的三个八度十二音俱全,每钟“鼓部”与“隧部”分别能奏出相差三度的二个音。律制兼用“三分损益律”和“纯律”,能够便利地“旋相为宫”。

4、楚声的表演技艺

楚声、楚乐的从事者技艺十分高超。许多专业人士对楚乐加工、改编,产生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如《九歌》就是屈原根据民间祭祀歌舞改变而成,促进了楚声向专业水平的发展。而关于专业艺人的记载也有很多,《左传・成公九年》中那“操南音者”的楚囚钟仪是最早见于记载的琴人。《论语・徵子》“太师挚适齐,亚饭干适楚……”春秋未鲁国乐师亚饭干来到楚国,使楚国具有高技艺的乐师。伯牙是楚人,他的琴曲《高山》、《流水》能表现山之巍巍,水之汤汤。《荀子・劝学》说“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虽有奈张成分,但也确实反应了他的技艺精绝。刘允济《咏琴》说:“巴人缓疏节,楚客弄繁丝”,楚客弹琴是繁声促节,当然要求高超的技艺。

5、楚声的审美特点

春秋战国之时,人们已在实践悲乐,在审美观上慢慢地肯定悲乐,并自觉不自觉地以悲为美。楚声好悲,实际是说明了楚声在追求美。蒲亨强先生在《楚声研究》中说楚声“神伟逸而独立”,形式“精彩绝艳,形斑斓而陆离”,音色“五彩杂呈,音缤纷而繁饰”,品种是“众乐争艳,芳菲菲而满堂”。所以从艺术效果上来看,楚声十分的美观美听。但是古代文人从儒家审美观念出发,对楚声予以否定、排斥甚至漫骂。但恰是这样“亵慢荒杂”的演出却令人流连忘返,“羌声色兮娱人,观者儋兮忘归”,反而证明了楚声的魅力是不可抵挡。楚乐演奏规模巨大,声音繁富,鲜明强烈,加上楚舞翩翩高翔,整个就是“惊彩绝艳,难以并能”。《招魂》说:“《激楚》之结,独秀先些”,《激楚》的美超过了先秦时的“郑舞”、“吴觎”、“蔡讴”,反映出整个楚声在当时已蓬勃兴起,后来居上,比先前的郑卫之音在艺术上更高一筹。从审美的角度来看楚声,楚声悲,就因为悲,楚声更美。 再者,楚声与巫音联系密切,具有极浓厚的原始色彩,其中有某些非理性的东西,给人以神奇神秘和离奇荒诞的美感。巫音想象丰富,声音奇诡,鲁迅说《离骚》“甚思甚幻,甚文甚丽。”由于没有被儒家“中和”礼乐诗教束缚,在艺术上能健康自由地发展,产生了比《诗经》更为大胆奔放的想象和绚丽的文采,给楚声以强烈的吸引力。

结 语

楚声以上古南音为蛹,因楚文化“有容乃大”的博怀,兼容并蓄,广泛吸收各国各方音乐文化养料而“化蝶”,取代“郑卫之音”,成为春秋战国秦汉间最流行的音乐。楚俗尚巫,“巫音”,“巫风”,“巫舞”给予楚声以神秘的色彩,使楚声绚丽烂漫,富于浪漫情调。楚声又常常是悲歌慷慨,音调高亢激越,具有能够震动人心灵的强烈魅力,在艺术感染力上,艺术形态上,真是美不胜收。

参考书目:

1.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版

2.黄翔鹏:《溯流探源--中国传统音乐研究》,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年版

3.李泽厚,刘纲纪:《中国古代美学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4.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资料注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版

5.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版

6.《中国音乐词典》,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年版

7.《中国音乐文化大观》,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8.王耀华、杜亚雄:《中国传统音乐概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9.冯文慈:《中国音乐史学的回顾与反思》,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年版

10.夏野:《乐史曲论――夏野音乐文集》,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年版

11.郑祖襄:《华夏旧乐新证――郑祖襄音乐文集》,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年版

12.蒲亨强:《寻千年楚声遗韵》,巴蜀书社,2005年版

13.袁禾:《中国古代舞蹈审美历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4.黄德磬:《楚国史话》,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