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能源考核管理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企业;能源管理;管理制度;提高
企业是能源管理的主体,企业的科学管理离不开能源计量管理。能源计量是降低能耗、提升效益的根本,同时也是企业管理水平提高的需要。要想实现能源节约,必须进行精确的能源计量。并且,能源管理制度的完善是能源管理的重要基础,只有如此,才能实现能源管理的科学合理性。所以,企业需要结合自身能源管理需求,提升企业能源管理的实效性,促进能源的节约,使企业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 目前石油储运企业能源计量管理的情况
1.1 石油储运企业能源计量管理的概况 近些年来,原油管道技术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管道输送具有持续性强、安全性高、输送量大以及能量消耗低等特点,在当今世界已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近几年,中石化管道储运公司输油量持续增加,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扩大,企业输油量将会进一步提高,在此期间,加强企业的能源计量管理工作十分重要。
1.2 石油储运企业能源计量管理所存在的不足 虽然中石化在能源管理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然而就实际情况而言,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以改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缺乏对能源计量足够的重视,企业侧重于经济产量,在能源计量管理方面所做的工作远远不够;第二,企业部分能源计量器具不符合国家相关标准,部分能源计量器具已经损坏,此外计量器具的检修及更新都不及时,严重影响计量工作的精确程度;第三,企业能源管理以及成本核算没有将能源计量数据纳入考虑范围,造成企业管理制度上的缺失。据统计,企业在2010年燃料油消耗将近5万吨,天然气消耗达到了2000万立方米,电力消耗达到了10亿千瓦时,这些能源均产生了较大的消耗。所以,健全能源计量管理制度,加强能源计量管理,管理采用先进的管理系统、数据搜集和分析,对能源计量数据进行实时监测,从而实现能源使用的有效控制,是企业目前所需落实的工作。
2 企业能源计量管理的提升策略
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和标准,再根据企业能源计量管理的现实,本文提出以下提高企业能源计量管理效率的方法。
2.1 健全企业能源计量管理的制度 企业能源计量管理体系和制度是企业能源计量管理的重要基础,企业应该建立各部门能源计量管理体系,明确企业管理人员的管理责任,使企业能够快速有效地对能源计量问题进行处理。并且还应健全企业能源计量管理制度,包括能源的质量管理、责任管理、统计管理、设备管理等。改进企业的能源计量器具,保证器具的使用价值,使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持续提升能源计量检测的控制效果,强化企业能源计量数据的整合,对能源计量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管理,使企业能源计量检测数据在成本核算以及生产经营等方面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从而有效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2.2 加强能源计量有关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针对能源计量有关人员制定专门的培训考核体系,给予计量人员一定的在岗培训时间,提高计量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使其符合实际岗位的需求。定期进行相关培训考核计划的制定,安排好培训的时间、内容与规模。在培训的过程中,落实好培训教案、专业传授、培训记录等一系列工作。强化能源计量有关人员的培训考核,保证在岗人员都能通过考核。努力促进计量有关人员的学习交流,参考其他企业先进的技术与方法,促进能源计量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
2.3 加强企业能源计量器具的管理 企业应将能源计量器具进行分类、分级管理。根据分级管理的需要,企业应建立关于能源计量器具的档案,档案的内容应包括计量器具的使用方法、产品合格证、检修记录等。健全档案资料管理制度,设定专门的人员进行档案的管理,明确其管理责任和注意事项,包括档案的整理、收集、分类、查阅等工作。加强档案的安全管理,避免档案意外失窃或丢失等情况的发生。计量器具的档案按照一个档案记录一种器具的方法进行存档。进行计量器具产品说明书、合格证等资料的收集,此外还应包括器具的技术报告、检修记录等。
企业应定期对计量器具进行检查,有关部门应根据分级管理的需要,明确计量器具检修的时间安排,并且还应明确计量器具的种类、作用、检验方式等。国家严格要求的计量器具,进行检测时应按照国家有关标准执行,保证检测的合理性、全面性。对于企业引进的新型计量器具,必须事先进行检测,确定其质量可靠时才能投入使用。对能源计量器具设定独立的编号,有利于计量器的使用情况。
2.4 加强企业能源计量数据的管理 企业的能源计量数据管理涉及计量数据多方面的工作,主要有数据的获取、整理及分析等。其中,数据的获取必须严格按照计量检测的实际情况,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从而真正地体现企业能源的损耗情况,有利于数据的有效分析和企业相关措施的制定。除此之外,企业可以结合实际需求,通过计算机完成对能源计量数据的网络管理,使用先进分析手段,结合实际需求以生产周期为单位对能源的损耗进行及时而又精确的测量,进而推出可行的企业能源节约措施和提高能源管理的办法。
3 结语
总而言之,企业能源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对企业能源的节约、效益的提升具有重大的影响。而完善的能源管理制定是实现企业能源有效管理的前提,因此,企业必须建立并完善其能源计量管理制度,从而保证其管理工作的实施。本文以井下测试公司为例,指出能源计量管理工作所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为广大企业的能源管理提供参考,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付建新.建立完善能源计量管理制度提高企业能源计量管理水平[J].东方企业文化,2014(13):202.
[2]马海虎.我国合同能源管理中能源审计的法律问题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
关键词:港口;财务管理;思路创新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7-000-01
引言
对于任何的企业来说,财务管理工作都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健全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会促进企业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企业的发展。对于港口建设来说,财务管理就更加重要了。但是,随着港口建设的不断扩大,其管理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也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发展。所以,港口建设在财务管理上应该进行一定的创新以适应现有的经济环境。
一、建立并完善港口企业的经营考核制度
在我国快速发展的经济体系当中,港口经济是发展速度相对较快的一个部分。所以,国家也加大了对港口经济的重视。对于随着港口建设规模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的一系列财务问题,我们可以在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对经济实行全面的预算管理,建立相应的奖惩、执行、反馈等预算机制,健全完善财务管理体系。在港口的财务预算方面,我们应该特别注意的是执行力度要足够并且对支出进行严格的控制。另外,要严格考核管理体系和制度制定的整个过程,确保制度体系的完善。有效的利用绩效考核,确保财务预算能够在港口管理中发挥充分的作用,能够对港口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二、健全并完善港口企业的财务制度
在健全并完善港口企业的财务制度的整个过程中,我国的相关部门加强了财务制度的建立及财务资金的管理,并且根据实际的需求进行不同阶段的实施。在最近的几年里,相关的会计政策的研究与应用得到了强化,财务会计的管理制度也得到了相应的完善。为了帮助财务人员以后更好地管理港口的经济,相关部门总结了一些涉及港口关税的问题。通过不断创新健全会计管理制度,为做好资产的管理及人员的管理打下基础,进而健全完善相关的港口企业的财务制度。
三、加强对港口企业资金的回笼能力
财务管理对于企业的发展十分重要,所以其资金的管理情况就关乎到港口经济的发展状况。港口企业资金回笼能力的加强可以很好的促进财务管理的完善。资金回笼是企业得以正常运转的有效保障。在港口收费问题上,要及时的考核和清欠所有收费的项目。建立相应的责任机制,明确的划分各个部门的职责;在遇到问题时能够使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并且能够追究相应人员的责任。另外,在账款的管理上要建立完善预警机制,关注资金的流向,避免出现死账、坏账,造成港口企业的损失。
四、建立资源节约型港口
港口经济在管理上应该采用“开源节流”的管理模式。其中“开源”指的是寻找新的发展项目来促进企业的发展。而“节流”指的是在企业资金的预算上要进行控制,避免资源的浪费,降低成本的消耗。通过“开源节流”的管理模式,港口企业就能实现节约型港口经济的目标。
1.建立健全能源消耗目标管理制度
对于任何的企业生产运转来说,能源的使用都是必须的。能源作为生产成本存在,合理的使用能源就能够有效的降低成本的消耗。所以,如果港口经济想要降低成本的消耗,可以从合理使用能源方面入手。合理使用能源不仅是在材料的合理使用上,还表现为改进生产工艺,运用科学高效的方法实现能源的高效使用。另外,还应该合理的安排调度生产,要避免能源的浪费或者尽可能的避免能源的不必要使用。在员工管理上,要培养他们的节约意识,建立健全相应的奖惩机制;对于严重浪费能源的员工进行批评教育并且追究其责任;对于表现得好的员工进行相应的奖励。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对于企业的发展也是有利的。降低能源消耗的管理模式可以减少企业不必要的损失,这对能够实现财务的有效管理有很大的帮助。
2.加强对资源的循环可持续利用
随着港口经济的快速发展,因发展所需,必然会产生许多的废料,这对港口经营活动存在着一定隐患的同时也造成了港口经济效益的损失。对于这种情况,港口应该设置专人来管理这些废料,将其统一进行回收然后再处理,加以循环利用,这样可以废物利用,从而提高港口经济的效益,促进港口经济的发展。对于其中存在的隐患,港口管理人员应该及时的发现并且管理,不能让非相关人员干扰到港口经济的发展。加强对资源的循环可持续利用也间接的减少了港口建设的成本消耗,也是提高港口经济效益的有效办法。
五、切实提高港口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随着新会计制度的出台,港口企业也针对此进行了相应的企业改革,在财务管理上积极的响应政策的号召,利用已有的信息数据建立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平台。这样既提高了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同时也加强了企业间各个部门的交流沟通,对于信息的交流传递有很大的作用。也可以简化财务管理中对人员的考核环节,使财务管理工作更加的公开透明。这样对于企业精细化管理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财务管理系统,利用已有的技术手段,有机的结合人事管理系统、生产管理系统及设备管理系统等,加强港口企业各个部门的合作及协调发展。在港口的资金收入上,可以利用已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会计核算系统和计费系统的有效连接,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管控。在成本控制上,利用信息平台进行生产成本控制;对资金使用的每个环节进行记录,以便提供港口收费数额依据。
六、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港口的财务管理,无论是管理措施还是创新管理方式,都强调了港口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健全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强化财务管理机制,积极创新,通过不断的创新找到适合于自身发展的管理模式。总的来说,要解决目前港口财务管理所存在的问题,不仅要建立健全已有的管理模式,更重要的是不断的创新。
参考文献:
[1]丛建华.关于港口财务管理思路创新的相关思考[J].财经界(学术版),2015,18:264.
计量是节能和管理的眼睛,缺少科学的计量数据,节能和管理就是一句空话。质检部门主管的标准化、计量、质量管理、质量监督、认证认可、特种设备监察等工作,都与节能降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是,计量数据却是最重要的,它是一切经济活动的重要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计量数据不准或不真实,什么成本、经济效益都不可能真实。
没有准确和必要的计量数据,能源审计的能量平衡表无法编制,能源网络图无法绘制,能量平衡测试工作也无法进行,也无法找到节能降耗的关键环节。没有可靠的计量检测数据,企业的能源消耗就是一本“糊涂账”,更谈不到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率。在《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中第三十六条规定:加强能源统计和计量管理,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督促企业合理配备能源计量器具,加强能源计量管理。“树立了计量就是计钱的理念!”节约开支、降低成本,没有计量这把尺子可不行。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不解决企业领导的思想认识问题,或者企业领导对能源计量工作重视不够,想把企业节能工作搞好,就是一句空话。近年来,随着各地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的专项整治和节能降耗工作的开展,应该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技术和管理上,相当一部分企业能源计量基础工作不扎实,能源计量管理手段落后、水平不高,存在对国家能源计量管理的法律法规不了解、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不足或不适用、能源计量管理人员队伍不健全、能源计量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和能源计量管理体系不完善等问题。
通过广泛的能源计量法规宣传和国家节能政策的宣传,要转变企业负责人对能源计量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片面追求产量和产值、忽视能源计量数据管理和使用、不把计量数据作为能源管理节能降耗和成本核算依据的错误观点,进一步促进企业自觉开展节能降耗活动,推动了全市计量节能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服务中我们注意这几点:一是带着热情搞服务,对企业既管又帮、管帮结合,不能乱施权威,更不能居高临下;二是带着原则搞服务,寓监督管理于服务之中,在监管中加强服务,在服务中加强监督,对企业存在的问题,既要敢于直言不护短,又要苦口婆心帮助企业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因此,我们更要在企业领导面前多为他们说话,多为他们撑腰,多为他们创造好的工作环境;三是带着主动意识服务。充分发挥质量技术监督计量服务职能优势,着重帮助指导试点企业建立科学完善的能源计量管理网络,完善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开展能源计量检测、实施能源计量数据统计和能源消耗数据间的平衡、追溯、比对,用科学的数据控制节能空间。质检部门应抓住当前的机遇,积极推进能源计量工作。领导重视是关键,思想统一是保障,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通过有效的技术服务,推动企业节能降耗工作,计量工作是能够有所作为的。
二、计量管理工作要融入到企业节能降耗中去
1.完善各项能源管理制度
为做好节能降耗工作,要制定严格的能源管理制度,这些规章制度明确规定各有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标准,理顺了工作流程,各项管理规范、顺畅。这些制度包括:用电管理制度、用水管理制度、燃料管理制度、统计管理制度、定额管理和奖惩制度。特别是定额管理制度在节约用能、合理用能、控制能源消耗生产成本的过程中发挥较大作用。通过在能源使用全过程的各个环节上安装的能源计量器具,使得各个环节上的能源是否按定额消耗就有了依据。通过严格的检查、考核、评比,确保奖惩结果在每月的绩效工资中予以兑现。
2.构筑计量管理平台,为节能降耗提供技术保障
计量确认体系是一个“标准化”的系统,有组织机构、职责、程序和资源五部分构成。计量确认体系在计量设备的规范、计量检测设备的配备及性能要求、储存与保管、量值溯源、记录、标记、环境条件、计量人员以及管理制度等方面要有明确要求,并对应形成的适宜程序文件。
3.完善能源计量网络
按计量数据的收集、处理、储存、反馈、控制的需要,逐步形成各种能源的检测计量网络,同时,还根据能源计量管理的需要,绘制《电能计量网络图》、《供煤计量网络图》、《蒸汽计量网络图》、《供水计量网络图》等,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计划严格按照网络图实施。
4.做好能源计量器具的溯源、检定等管理工作
计量工作的核心就是通过量值溯源,出具准确可靠的计量数据,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技术保障。为了保证使用的能源计量器具的量值统一、准确,计量管理部门积极发挥职能作用,按照计量管理体系文件要求,对公司能源计量范围内的各种计量活动进行管理、监督。建立企业能源量值传递系统。依据《量值溯源管理程序》制定能源量值传递溯源图。明确规定标准器的名称、精确度、测量范围,器具的型号、数量,被检定/校准的计量器具的名称、精确度、测量范围、数量、使用地点、检定周期等,使能源计量器具的受检率要达到100%。对那些精密度高、本企业不能检定的计量器具,及时提请政府计量部门安排检定。实行周期检定。根据能源计量器具所检测对象的重要程度和使用环境的优劣,来确定各计量器具的检定周期,要求能源计量器具的周期受检率要达到98%~100%;检定/校准合格的计量器具才能投入运行。对能源计量器具的购置,严格按照《测量设备采购、贮存、发放管理程序》执行。能源计量管理部门、使用部门要保证投入服役运转的计量器具的可靠性和精确度。
三、做好能源数据的采集、分析,为生产提供服务
扎实做好生产过程中的能源计量数据统计是整个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企业在能源供应、输送和消耗全过程各个环节的数理现象和运动规律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统计分析的结果以《质量月度分析》的形式,及时上报给主要领导和主管部门。统计分析包括:能源供应、消耗、节约和储存等方面计划执行的情况并加以分析;指出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特别是要提供统计期产品单耗(指单位产品如吨盐、吨汽等所耗用的某种能源,如多少千瓦时电力,多少千克焦炭)和产品综合能耗(单位产品耗用的所有能源)。这些数据为公司合理组织供应,分配使用能源,能源消耗定额制定,计划节能目标的制定等各项能源管理活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证。
综上所述,计量工作是企业管理的基础,只有依靠科学的能源计量手段和管理方法,促进节能降耗,才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企业 管理 节能 降耗
计量工作是企业管理的基础,要根据计量检测数据的分析,探索合理的改进方案,进行技术改造,就能够使能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为企业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1 强化计量管理的意义
计量是节能和管理的眼睛,缺少科学的计量数据,节能和管理就是一句空话。质检部门主管的标准化、计量、质量管理、质量监督、认证认可、特种设备监察等工作,都与节能降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是,计量数据却是最重要的,它是一切经济活动的重要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计量数据不准或不真实,什么成本、经济效益都不可能真实。
没有准确和必要的计量数据,能源审计的能量平衡表无法编制,能源网络图无法绘制,能量平衡测试工作也无法进行,也无法找到节能降耗的关键环节。没有可靠的计量检测数据,企业的能源消耗就是一本“糊涂账”,更谈不到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率。在(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中第三十六条规定:加强能源统计和计量管理,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督促企业合理配备能源计量器具,加强能源计量管理。“树立了计量就是计钱的理念!”节约开支、降低成本,没有计量这把尺子可不行。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不解决企业领导的思想认识问题,或者企业领导对能源计量工作重视不够,想把企业节能工作搞好,就是一句空话。近年来,随着各地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的专项整治和节能降耗工作的开展,应该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技术和管理上,相当一部分企业能源计量基础工作不扎实,能源计量管理手段落后、水平不高,存在对国家能源计量管理的法律法规不了解、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不足或不适用、能源计量管理人员队伍不健全、能源计量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和能源计量管理体系不完善等问题。
在计量管理中要抓好以下几点:一是带着热情搞服务,对企业既管又帮、管帮结合,不能乱施权威,更不能居高临下;二是带着原则搞服务,寓监督管理于服务之中,在监管中加强服务,在服务中加强监督,对企业存在的问题,既要敢于直言不护短,又要苦口婆心帮助企业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因此,我们更要在企业领导面前多为他们说话,多为他们撑腰,多为他们创造好的工作环境;三是带着主动意识服务。充分发挥质量技术监督计量服务职能优势,着重帮助指导试点企业建立科学完善的能源计量管理网络,完善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开展能源计量检测、实施能源计量数据统计和能源消耗数据间的平衡、追溯、比对,用科学的数据控制节能空间。质检部门应抓住当前的机遇,积极推进能源计量工作。领导重视是关键,思想统一是保障,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通过有效的技术服务,推动企业节能降耗工作,计量工作是能够有所作为的。
2 计量管理如何推进节能降耗
2.1 完善各项能源管理制度
为做好节能降耗工作,要制定严格的能源管理制度,这些规章制度明确规定各有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标准,理顺了工作流程,各项管理规范、顺畅。这些制度包括:用电管理制度、用水管理制度、燃料管理制度、统计管理制度、定额管理和奖惩制度。特别是定额管理制度在节约用能、合理用能、控制能源消耗生产成本的过程中发挥较大作用。通过在能源使用全过程的各个环节上安装的能源计量器具,使得各个环节上的能源是否按定额消耗就有了依据。通过严格的检查、考核、评比,确保奖惩结果在每月的绩效工资中予以兑现。
2.2 构筑计量管理平台,为节能降耗提供技术保障
计量确认体系是一个“标准化”的系统,有组织机构、职责、程序和资源五部分构成。计量确认体系在计量设备的规范、计量检测设备的配备及性能要求、储存与保管、量值溯源、记录、标记、环境条件、计量人员以及管理制度等方面要有明确要求,并对应形成的适宜程序文件。
2.3 完善能源计量网络
按计量数据的收集、处理、储存、反馈、控制的需要,逐步形成各种能源的检测计量网络,同时,还根据能源计量管理的需要,绘制《电能计量网络图》、《供煤计量网络图》、《蒸汽计量网络图》、《供水计量网络图》等,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计划严格按照网络图实施。
2.4 做好能源计量器具的溯源、检定等管理工作
计量工作的核心就是通过量值溯源。出具准确可靠的计量数据,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技术保障。为了保证使用的能源计量器具的量值统一、准确,计量管理部门积极发挥职能作用,按照计量管理体系文件要求,对公司能源计量范围内的各种计量活动进行管理、监督。建立企业能源量值传递系统。依据《量值溯源管理程序》制定能源量值传递溯源图。明确规定标准器的名称、精确度、测量范围,器具的型号、数量,被检定/校准的计量器具的名称、精确度、测量范围、数量、使用地点、检定周期等,使能源计量器具的受检率要达到100%。对那些精密度高、本企业不能检定的计量器具,及时提请政府计量部门安排检定。实行周期检定。根据能源计量器具所检测对象的重要程度和使用环境的优劣,来确定各计量器具的检定周期,要求能源计量器具的周期受检率要达到98%~100%;检定/校准合格的计量器具才能投入运行。对能源计量器具的购置,严格按照《测量设备采购、贮存、发放管理程序》执行。能源计量管理部门、使用部门要保证投入服役运转的计量器具的可靠性和精确度。
3 对企业能源数据抽好统计分析
扎实做好生产过程中的能源计量数据统计是整个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企业在能源供应、输送和消耗全过程各个环节的数理现象和运动规律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统计分析的结果以(质量月度分析)的形式,及时上报给主要领导和主管部门。统计分析包括:能源供应、消耗、节约和储存等方面计划执行的情况并加以分析;指出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特别是要提供统计期产品单耗(指单位产品如吨盐、吨汽等所耗用的某种能源,如多少千瓦时电力,多少千克焦炭)和产品综合能耗(单位产品耗用的所有能源)。这些数据为公司合理组织供应,分配使用能源,能源消耗定额制定,计划节能目标的制定等各项能源管理活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证。
[关键词] 煤炭资源;回采率管理;强化措施
[作者简介]张海志(1970—),男,山西阳煤集团平舒公司办公室采煤助工。(晋中寿阳 045400)
煤炭是不可再生资源,当前中国市场对煤炭需求不断扩大,中国已经成为煤炭进口依赖程度较高的国家。然而,中国许多小煤矿企业缺乏珍惜资源的意识,造成煤炭资源回采率低下。能源专家、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原局长张宝明呼吁:“越是能源紧缺,越要摸清家底、加强管理。”小煤矿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煤炭资源回采率管理水平。
一、小煤矿煤炭资源回采率管理的必要性
(一)倡导节能意识,推行循环经济
我国煤炭资源开采强度太大,近十年中国每年以平均每年约2亿吨的速度增加,2011年煤炭产量超过35亿吨,照此速度发展,专家预言中国的煤采量四十年将枯竭。中国煤矿业包括所有的小煤矿,应该立足长远,培养煤炭节约观念,始终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以提高煤炭综合利用水平为重点,强化煤炭资源回采率管理,严把资源开采关,健全管理制度,逐渐提高煤炭资源回采率,全面推行循环经济,为子孙后代造福。
(二)贯彻国家政策,达到国家标准
2012年12月9日,国家发改委了《生产煤矿回采率管理暂行规定》[1],规定要求,井工煤矿采区,煤层厚度
一些小煤矿在现有条件下无法达标则应大力整顿,停开或者寻求资源整合的机会,积极采取科学管理方法,将回采率提高到国家标准水平。
二、小煤矿煤炭资源回采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人才匮乏。
小煤矿呈现专业技术人才数量逐年下降、学历下滑、人才补给困难等现象。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局长李毅中说过:“煤矿若再招不到大学生,将会面临灭顶之灾。”
小煤矿管理人员多处本土化趋势。管理者的应付生产任务的心态严重,忽视煤炭资源回采率低下问题。管理者与普通员工间流动性较差,易造成思想守旧的情况。许多管理者是文化水平不高的农民工,工作年限较长,没有专业知识,缺少开采设计与规划,选用落后的开采技术,管理过程中凭老经验,往往不听取专业技术人员意见,管理松散等。
(二)制度建设缺失
煤炭资源储量管理制度不健全。没有定期测量制度,没有配备专人负责,设计、地测、开采与储量之间的沟通缺失,储量档案整理不详细,不精确等;考核制度不健全,对于生产技术部、地测部、采掘队等考核标准模糊,无法辨别月报数据、验收报告、统计台账的真伪;激励、约束制度不健全,薪酬激励不当,有失公平;激励方案不全面,对于创新项目、修旧利废、节能降耗方面的能人,不能及时发现上报,没有生产问责制,约束未形成威摄力,容易姑息。
(三)监督管理薄弱
上级监管力度不够,各部门职责划分不明,上级监管主要负责人未能经常实时监督,仅凭上报数据,无法辨别真伪。比如,地测科、储量管理人员上报数据未实时更新,照搬老数据,回采队超出设计规定的顶煤、底煤、浮煤、煤柱损失数据容易造假。煤矿监督岗位选用一线工人的现象不多,群监会的成员监督意识不强,现场监管作用不明显,群众的协管积极性不高。
三、小煤矿煤炭资源回采率管理的强化措施
(一)加强人才梯队建设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煤矿应该加大资金,创设环境,储备人才。首先,做好人才引进工作。与一些高校联手建立见习基地,或者主动参加高校招聘会,着重培育一些专业种子选手作后备管理人才。其次,做好内部选拔工作。注重从“德、能、勤、绩”四方面进行考核,按1:3的比例选拔,每个岗位将并未选拔上的后几位考核对象作为后备人才。后备人才纳入信息库,进行建档,经常培训,跟综调查,定期考核,动态管理,与在岗管理者实行优胜劣汰的管理模式。
(二)健全管理制度
严格按《资源储量管理规定》,健全储量管理制度,设置专门的地测科,定期进行测量,并及时与生产技术科沟通,一起优化采区及采面设计,留设各类煤柱。制定常态检查制度。定期对储量数据、开采数据、丢煤数据进行核查,如煤巷队在采、掘工作面施工时,探厚工及时跟进探查煤厚点,并上报数据,发现丢煤现象,如实汇报。健全奖惩制度。设计奖惩方案,公示由员工探讨,补充建议,高度重视创新人才、节能人才,“三违”现象一律重罚。如《生产煤矿回采率管理暂行规定》矿井开采煤层群时,对可采煤层丢弃不采的煤企,或将处 30 000元罚款[2],责任到各部门,罚款由责任人承担,并视情况轻重,定比例罚款。
(三)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
各级主管部门权责分明,相互沟通,强化对煤矿矿井设计方案审批措施,经常深入一线矿井进行现场核查,至少一月核查一次。对于回收率较低的小煤矿半月核查,不定期抽查,为了确保检查效果,上级委派一名监督员下到小煤矿进行常态监督,并进行实时指导,动员煤矿管理干部和一线工人自觉参与到监督工作中来。煤矿企业内部可以建立煤炭资源回采率监督网络[3](包括手机网络),畅通员工的反映渠道。最后考核标准中加入一条,由监督部门和监督网络给予评分,占总考核成绩的20%,高度重视监督管理的效能。
[参考文献]
[1]发展改革委网.生产煤矿回采率管理暂行规定[EB/OL].
各县区、各部门要在全面客观分析总结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基础上,结合末能耗总量、结构和水平,深入分析本级、本部门、本系统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发展趋势等,科学编制本级、本部门、本系统公共机构节能规划,合理确定期间的节能目标和指标、基本原则、主要任务、节能重点领域、保障措施,切实增强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指导性、科学性、系统性。
二、建立健全制度,完善管理体系
依照《公共机构节能条例》、《省公共机构节能办法》和《省公共机构节能考核评价办法》,抓紧将出台《市公共机构节能办法》,《市公共机构节水节电节油管理制度》、《市公共机构能源审计制度》、《市公共机构节能考核评价办法》等规章制度。各县区、各部门要切实按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十一五’公共机构节能考核和督查工作的通知》(陇政办发电〔〕76号)的规定和要求,紧密结合各自实际,逐条逐项检查对照,进一步建立健全适应本级、本部门、本系统的考核评价、目标管理、岗位责任等相关基础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工作思路,强化工作措施,健全工作机制,促使公共机构节能工作迈入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轨道。要进一步强化节能联络员和能耗统计员(以下简称“两员”)制度,在现有“两员”队伍的基础上,切实将素质好、业务精、责任心强的干部充实到公共机构节能工作队伍中来,努力形成分管领导主抓,节能负责人主管,“两员”主办,一级抓一级,层层有落实的公共机构节能管理体制和机制,畅通市、县区公共机构节能工作信息的交流、沟通、反馈渠道,确保公共机构节能工作顺利有序开展。
三、狠抓能耗统计,夯实工作基础
一是要积极开展公共机构基本信息普查。各县区、各部门要认真摸底、调查、核实本级、本部门、本系统公共机构的数量、建筑面积、用能人数、公车数量等基础数据,建立各自的公共机构名录库,准确掌握公共机构的有关能耗数据,实现公共机构能耗统计、监督、考核的全覆盖,避免漏报、漏管、漏查现象。二是要大力推动公共机构能耗分户、分类、分项计量改造。通过实施节能项目改造,认真开展“三分”能耗统计计量工作,切实提高公共机构用能计量的准确性,不断加强日常用能管理。三是要认真做好能耗统计台账。建立健全能耗统计台账制度,做到月月有笔账,月月有比较,月月有分析,确保能耗数据真实、完整,如实反映能源资源消耗情况。四是要按时报送能耗报表和能耗分析报告。各县区、各部门要严格按照《市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工作实施方案》的有关要求,按时汇总、报送能耗统计报表及能耗统计分析报告,确保全市能耗统计数据按期汇总上报。
四、拓宽工作思路,推进节能改造
一是争取省上和地方财政支持。在积极向省机关事务管理局争取公共机构节能项目和资金的同时,市、县区负责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部门要主动与发改、工信、财政等部门协调沟通,依据相关政策,争取解决本级公共机构节能项目改造经费。二是积极将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将公共机构节能工作专项经费纳入本级年度财政预算是公共机构节能工作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大力推动公共机构节能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省公共机构节能办法》明确要求市、县区要将公共机构节能资金纳入本级财政预算,用于公共机构节能改造、推广应用节能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等。市、县区财政部门要切实按照相关要求,认真研究,认真落实,想法设法安排年度公共机构节能改造和专项工作经费,并从年开始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三是大力推动“节能型”机关建设。各县区、各部门要把“节能型”机关建设作为今年的一项重点工作抓紧抓实。要在注重日常节水、节电、节油、节煤管理的同时,更加注重节能项目改造工作。要多渠道筹集资金,采取向省上对口部门争取一点,市上补一点,自己挤一点“三个一点”的工作思路,认真开展节能项目改造,推广应用节能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推进照明、空调、采暖、电梯、电热水器等重点耗能设施设备的节能改造。四是认真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模式。通过联系专业节能服务公司,采取社会化融资方式,采用合同能源管理的模式实施节能项目改造。今年,市上拟确定10个节能改造项目(八县一区各1个,市直1个)作为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试点。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认真做好项目遴选、前期论证等有关准备工作并及时上报市政府办公室。
五、抓好宣传培训,营造浓厚氛围
一是要积极开展公共机构节能宣传。要充分利用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体覆盖面广、信息传递快的优势,特别是依托“市公共机构节能网”,大力宣传《公共机构节能条例》、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制度、节能先进典型以及节能新技术、新材料和新产品。二是要认真组织开展各类活动。按照相关要求,及早谋划公共机构节能宣传周、节能减排倡议、节能知识竞赛等活动,大力营造“节约非小事,大家齐参与”的良好氛围。三是要以典型示范积极推进公共机构节能工作。通过组织经验交流会、现场观摩会等形式,推广各级公共机构在开展节能工作中的先进经验和先进模式、不断增强各级公共机构干部职工的节能意识、环保意识和责任意识,增强开展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努力推动全市公共机构节能工作上新水平。四是要加强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培训。各县区、各部门要根据各自实际制定培训计划,分期、分批地对公共机构节能工作负责人、节能联络员和能耗统计员、物业管理人员、能源岗位管理人员进行专项节能知识培训,提高节能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1.有助于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电厂绩效考核管理制度对于电厂发展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能够大大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有时候会发现这样的情况,一些明明工作能力、工作经验都要更好更高的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却没有一些工作能力相对较低的员工那么好。这就说明一个事实,对于员工来说,决定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的不仅仅是自身的专业知识能力,更重要的是面对工作的积极性。一个建立完善的员工绩效考核管理制度能够有效的提高电厂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对于员工工作绩效的考核激励也能够有效提高员工工作的认真态度。当员工认识到自己的努力工作能够换来回报之后,就能大大提高员工对于工作的热情,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一方面员工能够在这样的激励之中获得更好更多的物质或精神奖励;另一方面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工作态度都有所提升时,也能够实现电厂整体的更好的发展。2.有助于电厂更好的激发员工的潜力。员工绩效考核管理制度对于电厂发展来说第二个重要作用就是能够有效的激发员工的潜力,从而实现电厂更好更合理的对人力资源进行配置工作。当电厂内部形成一个完善的员工绩效考核管理制度之后,就能够帮助电厂建立起一个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所有员工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不断提升自己,不断激发潜力。根据国际研究,在已经形成激励的环境中,人的潜能能够开发出十分之八,而在绩效考核管理制度建设不完善的环境中,人的潜力往往只能激发出十分之二。因此,一个合理完善的绩效考核管理制度对于电厂的发展是意义重大的,电厂员工在绩效考核的推动下能够更加积极努力的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更加积极的去迎接工作中的困难和挑战,最终帮助员工在这样的环境中突破自身原有的极限,在工作和实践中不断挖掘自身潜力。这对于电厂发展是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的,电厂的发展离不开一群优秀的员工,电厂的核心竞争力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电厂所有员工所具备的竞争力。在员工绩效考核管理制度的指导下,电厂员工能够以一个更加积极向上的态度去提升自己,但员工发现自身工作能力的提高是能够给自身带来一定立竿见影的好处时,员工就会开始不断提升自己。
二、我国电厂绩效考核管理工作中存在着的问题
1.绩效考核标准不够明确。目前在我国电厂绩效考核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首要问题就是绩效考核标准的不明确。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是员工薪酬增长的标准不够透明,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对于员工进行完善的绩效考核。其次,员工奖金发放方面没有明确的评选制度,往往是依靠管理人员的主观经验与个人喜好进行判断,这就导致在电厂的员工绩效考核管理中存在不公平的现象,这会严重伤害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导致电厂全体员工的凝聚力下降,不利于电厂的长远发展。2.绩效考核管理缺乏市场化管理。目前,在我国电厂的员工绩效考核管理工作中,非常普遍的存在着一刀切的现象。这一点具体表现在员工薪酬的发放工作中。在实际的员工薪酬发放中,依照的标准是员工所在岗位的级别,在同一岗位不同员工之间的薪酬水平都是一个水平线,没有按照员工实际的工作能力与工作表现进行薪酬发放。这一现象是我国企业的员工绩效考核管理工作中缺乏市场化管理的重要体现,没有根据员工实际的工作情况来进行的绩效考核就很容易导致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下降,从而不利于电厂的健康持续发展。3.绩效考核管理方式比较单一。目前,在我国电厂的绩效考核管理工作中,对于员工的绩效考核主要依据的是上级管理人员对于下级的评定。因此,在这种单一形式的评定工作中容易存在考核不全面的情况,管理人员对于员工的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的评定往往来自于上级的第一印象,而人的主观判断往往具有片面性。并且,在考核工作中,如果只是单一的有上级来进行评定,那么就很容易出现上级处于个人情感或者下级贿赂上级从而影响到绩效考核的公平性与准确性。
三、针对上诉问题的解决措施
1.合理设置绩效考核指标。对于电厂绩效考核管理工作来说,首先就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指标来实现绩效考核管理工作的合理性。对于绩效考核标准的制定主要有以下几点要求。首先,绩效考核管理的指标要与电厂的长期发展相结合,要立足电厂的实际发展状况,要提高电厂的经营管理水平来作为目标。其次,考核指标的确定要有稳定性,指标一旦确定,在绩效考核管理工作中就要严格执行,不能够因为人情或个人情感而改变。最后,考核指标的确定要有全面性,要全面考核员工的综合情况,避免一刀切的情况。2.建立绩效考核的沟通和反馈机制。绩效考核管理中需要注意沟通与反馈的情况。首先,绩效考核沟通就是指在考核的过程中,上级考核人员与下级被考核人员要做好彼此的交流工作,保证重要信息的共享。从而保证被考核人员能够在考核过程中明确自身不足,从而实现不断提高。其次,要做好绩效考核的反馈工作,就是指绩效考核管理工作要重视在考核结果公布之后员工对于考核结果的认同感,从而保证考核工作能够在员工的监督之下,同时考核工作也需要员工的反馈建议,不断进步,促进合理化。3.要坚持公平公开的原则。电厂员工绩效考核管理制度是促进电厂员工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因此在电厂绩效考核管理制度的建设中必须坚持公平公开的原则。在电厂中,对员工绩效考核的奖励往往是以物质的形式发放,如果没有按照公平公开的原则来进行工作,那么就很容易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不但不能够提高员工的积极性,还很容易降低员工对电厂的认同感。因此,电厂在进行绩效考核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公平公开的原则。这就要求相关管理人员首先认识到公平原则对绩效考核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在进行相关考核评测时坚持公平公开的工作原则,让每一位员工的付出都有意义。另一方面,电厂要建立起健全的绩效考核管理工作监督体系,将绩效考核管理工作的全部内容都清楚的展示在所有员工面前,欢迎所有员工共同监督。一个公平的电厂员工绩效考核管理制度,才能更好在电厂中树立榜样,当员工的努力工作能够真正的被电厂认同,得到绩效考核管理时才能够实现员工的更好发展,实现电厂凝聚力的提高。
四、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为了能够跟得上时展的潮流,就需要我国电厂不断更新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电厂员绩效考核管理制度是电厂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是促进我国电厂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做好绩效考核管理工作能够有效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员工在工作不断提高自身潜力,从而提高整个电厂的凝聚力,促进电厂健康发展。
作者:王婧娟 单位:国网能源哈密煤电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郭鹏.医院绩效考核中全成本核算经济管理模式的应用问题初探[J]-中国集体经济,2017(07).
关键词:国营酒店 经营成本 管理 策略
长期以来,受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国有酒店在我国酒店业中所占的比重比较大;受经济性质的影响与制约,我国国有酒店在成本费用的控制、经管理的方式方法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我国国营酒店已经在很多方面无法适应当前的竞争环境,必须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才能进一步实现国有酒店的发展,才能与外资酒店逐渐缩小差距。因此,加强对国营酒店成本管理是提高我国国营酒店市场竞争力的有力保障。
一、明确国营酒店成本战略规划,努力提升国营酒店的核心竞争力
(一)树立精细化经营成本管理理念
随着酒店行业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我国国营酒店必须坚持“服务大众,面向社会”的战略定位,在追求工作质量、服务质量提升的同时,实施市场效益、成本效益、资源效益共同发展的战略理念,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对经营成本进行全程化、精细化、全方位管理。在不断创新经营成本管理的同时严格对成本管理的责任考核、开源节流,实现经营成本的降低增效。另外,国营酒店除了要紧紧把握市场主动权、拓展市场空间,还必须在此基础上加强对企业内部结构的优化,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最大限度的发挥每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最大限度的开发每位员工的潜在创造力。
(二)建立全面的内部成本管控体系
针对我国国营酒店在经营成本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必须扩大成本管理的深度与广度,特别是要将经营成本管理控制体系覆盖到酒店的每一个经营环节中,例如:采购部门、餐饮部门、客房部门、库存等各环节。一定要明确成本管控中各项规章制度与流程,指出相应的责任对象,切实将成本管控落实到实处、落实到每一个人的头上。另外,可以在国营酒店内部建立完善的成本管理内部挖掘激励机制,在完善的奖惩措施下,酒店员工既感到压力,又有工作的动力,进一步固化了成本管理的关键流程,避免了在经营成本管理中出现的漏洞。优化成本管控机制,切实实现降本增效的目的
(三)不断完善酒店的财务管理体系
建立完善的、健全的、符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的、规范严肃的财务管理制度是保证国营酒店经营成本管理的基本前提。这就要求国营酒店在财务预算、收支管理与控制方面实现全覆盖式的管理,对于经营绩效考核、奖惩机制的兑现要实现全参与的形式,对于资金的回收、债权的结算要实现全天候的管理,将开源节流作为酒店经营成本管理的重要手段,并坚决制止各种浪费现象的发生。国营酒店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在酒店内举办各种劳动竞赛、修旧利废等由全体员工参加的节能降耗活动,从每一位员工做起,坚决杜绝各种浪费现象的发生。
(四)进一步明确经营成本的管理职责
为了进一步稳步推进国营酒店经营成本管理水平的提升,必须在经营成本管理上讲求细节、落实责任,在不断拓宽酒店经营渠道的同时完善酒店经营成本费用管理制度,实现经营成本管理的制度化、信息化、标准化。例如:酒店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细致的核定各部门的能源消耗、办公费用、维修费用、培训费用等成本控制指标,对这些目标实现责任化管理。
(五)进一步完善酒店的成本管理体系
国营酒店可以编纂《酒店管理手册》,使其内容能够涵盖酒店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制定与修改酒店的《绩效考核管理办法》、《价格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切实夯实酒店的基础管理工作;不断完善酒店的预算管理与成本管理机制,不断规范化酒店的资金管理;加强对酒店采购成本、制作加工成本的监控力度,从源头抓好经营成本的管理工作;遵照酒店《能源管理办法》,加强对酒店水电气的管理,制定出节约的量化指标并严格进行考核,最终实现能源消耗的科学、合理控制;按照酒店人力资源管理办法的基本原则,调整酒店部分岗位与部门负责人的职务,任人唯贤,充实酒店的管理力量
二、固化经营成本控制环节,夯实酒店成本管理基础
(一)严格酒店的预算管理制度
酒店要严格按照预算管理制度来细化、执行预算内容。使酒店的全部支出纳入到预算管理中。酒店要定期在本单位召开经营活动分析会,及时发现其中的问题。加强对酒店各项资金、票据的统一管理,严格按照预算的金额来执行。另外,还必须加强对物资采购供应的管理,严格按照预算规定的内容进行采买。例如:要及时对酒店的餐厅主食、副食等采购价格进行市场调查,确保物资的物美价廉。加强对各部门执行预算指标的监督与考核,在酒店内部做好开源节流、增收节支的工作动员,让员工从节约一滴水、少用一方气、节约一度电等小事开始,坚决杜绝各种浪费现象的发生。
(二)制定统一的成本费用标准
面对酒店经营成本管理存在的诸多问题,必须统一制定出成本和费用支出的核算标准,财务部门必须对成本费用支出标准的实施全过程进行严格的监控。在财务、经营成本管理上一定要全面推进全方位整体优化、全过程系统控制的精细化管理模式。要在广大酒店员工心中树立精打细算、节约能源从我做起的思想,实现对酒店经营成本的有效管理与控制。
总之,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我国国营酒店要想在竞争中谋求发展、站稳脚跟,就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而竞争力的提升是需要酒店加强对经营成本的管理来完成的。因此,国营酒店必须在保证自身服务质量的同时,不断寻求降低经营成本方式,努力挖掘降低经营成本的内在潜力,努力提高酒店的经济效益,实现国营酒店的长足、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摘 要 风力发电作为一种新型清洁能源,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近几年的发展也是越来越快。在风电场大力发展的同时,人们也在研究风电场发展过程中和本身存在的问题,风电场企业文化建设也进入了人们研究的视角。
关键词 风电 企业文化 文化建设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以及市场经济的多变,为了适应社会市场的需要,企业的生产发展管理结构不断的调整变革,企业文化建设的改革完善已成了必然。风电场作为新兴的能源建设,必须紧抓文化建设配套企业经济建设,提高企业职工的认同感,建立企业核心价值观,培养职工的职业素养。
一、抓好风电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权责机制,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目前国内风电企业发展最广的地方主要集中在西北、华北、东北及沿海城市,尤其西北一带,风电企业建设显得尤为重要。西北地区深处内陆,风沙大,自然环境恶劣,在风电企业管理上缺乏科学的建设管理经验。完善风电场企业权责机制,分解落实风电场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以完善的权责赏罚机制,激励风电企业职工自觉遵守企业规章制度,保障企业物质文化建设,提高风电企业职工职业素养。
二、风电企业文化建设的打造
(一)风电企业的建造
首先,风电企业建设选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址,体现以人为本的特点。风电企业建设选址过程中,尽可能做到与自然景观相结合,规范风电发动机组建设,尽可能将风力机外观颜色同当地整体环境协调,设计工程师要科学合理地安排风轮机到周围住户的距离,尽可能消除减少噪音危害和电磁干扰,保证周围住户正常的生活活动和人身安全。其次,风电企业建设选址要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要减少风轮机对鸟类和其他动物的伤害,工程师在风电企业建设选址要尽可能地避开鸟类和其他动物的栖息地以及迁徙路线,保护它们的生存和繁衍,进而保护大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落实风电管理项目建设,创新管理经营新模式
明确风电建设重点,促进风电的开发建设,制定并严格执行风电安全运行操作规程及管理制度,加强同其他风电企业的交流,及时引进高素质的专业技能人才和高新技能,加强对风电企业员工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培训,提升风电企业职工的整体素质;改革管理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根据实际制定各级工程建设管理制度,加强人才交流和企业合作,实行领导责任分工负责制,强化企业监督效果;重点项目重点关注,落实责任计划,加强财务管理;推进信息化建设,做好基础工作,让每一个人都明确自己的职责任务,健全完善规章制度,提升风电企业的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创新管理经营新模式,提高工作效率。
(三)加强人才梯队建设,为风电发展提供人力保障
加强人才选聘培养工作,完善薪酬福利管理制度。风电建设是一个高新能源项目建设,相较于国外发达国家对新能源的开发力度和技术水平,国内在新能源开发的很多方面还需要去完善。首先,国内风电企业建设要注意加强人才储备建设。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基础,高新科技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对于复杂的风电技术工种,要预留人才,加强人才的梯队建设,强化教育及培训工作,完善风电管理制度,为风电发展提供人力保障。
(四)风电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打造
风电企业的发展与创新,其本质就是风电企业的企业文化发展与文化创新。制定符合地方特色的风电企业文化,大力发展创新,打造廉政企业文化建设,绿色环保企业文化建设,落实风电安全文化建设和团队合作文化建设,有众多的企业文化精神建设组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创新的管理制度,引导员工进行观念更新,居安思危,加强风电企业管理薄弱环节方面的管理,制定完善企业激励机制,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只有有效的保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打造风电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检验风电企业文化建设成果的唯一标准。
(五)风电企业创新力的打造
科学技术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主要动力,企业员工是企业的基础,他们技能的扎实和创新能有效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产生巨大的企业效益。风电企业创新力的打造,可以从动态化管理、细化考核过程、简化考核模式、扩大信息开放和信息共享等方面入手,提高风电企业信息管理体制,实现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风电企业文化建设的要求,实现对企业文化建设全过程的有效控制,实现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利益价值,实现对企业发展建设过程的有效监督,保证企业内部建设的公平性,保证风电企业文化建设创新力不断发展,实现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经济建设的腾飞。
结束语:
风电企业文化建设对风电企业整体建设水平有本质性的提高,为风电企业建设奠定了良好的职业理论基础,为风电企业建设提供了有效的技能水平,为风电企业建设腾飞带来了不歇的动力,有助于风电企业核心价值观念的完善,有效提高风电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推动国内新能源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