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急症护理基本知识范文

急症护理基本知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急症护理基本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急症护理基本知识

第1篇:急症护理基本知识范文

湖北省贯彻《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的实施意见

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精神,现结合我省实际,在贯彻《湖北省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施方案》(鄂政发〔1995〕111号文件)基础上,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企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一般不得超过企业工资总额的20%,凡超过的,力争3至5年内逐步降到20%。目前企业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尚未达到20%的地(市)、县,不得借统一制度之机,擅自提高企业缴费比例。少数地、市、县(市)因离退休人数较多、养老保险负担过重,目前确需超过企业工资总额20%或调整原有企业缴费比例的,须报省人民政府审批。

二、职工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率从1998年元月1日起为职工本人缴费工资的4%,以后原则上每两年提高一个百分点,最终达到本人缴费工资的8%。有条件的地方,可适当加快个人缴费比例提高的速度。

三、从1998年元月1日起按本人缴费工资11%的数额为职工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个人缴费全部记入个人帐户,其余部分从企业缴费中划入。1997年12月31日前已为职工建立的个人帐户储存额予以保留,并与统一制度后职工个人帐户储存额合并计算。从1998年元月1日起职工调动时个人帐户全部随同转移,1998年元月1日以前的只转移个人帐户中个人缴费部分。

四、凡1996年元月1日以后参加工作的职工,单位和个人同时缴费累计不满15年的,退休后不享受基础养老金待遇,其个人帐户储存额一次性支付给本人。

五、1996年元月1日以后参加工作的职工,单位和个人同时缴费累计满15年的,退休后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帐户养老金组成。退休时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为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0%,个人帐户养老金月标准为本人帐户储存额除以120.六、1996年元月1日前参加工作,1996年元月1日以后退休且单位和个人同时缴费(含视同缴费)累计满10年的人员,其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个人帐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三部分组成。

基础养老金按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20%的比例计发。鄂政发〔1995〕111号文件规定的基础养老金高出20%的部分,纳入过渡性养老金仍按省政府111号文件规定标准和办法计发。从2001年开始,对基础养老金仍按鄂政发〔1995〕111号文件规定调整,直到20%为止。

七、进一步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尽快适应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需要。要抓紧落实国家提出的扩大覆盖面计划,重点加快三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和个体经济从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步伐,有关部门要配合劳动部门,尽快制订《湖北省城镇私营企业员工和个体经济从业人员养老保险办法》。

八、加快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步伐,力争2000年实现省级统筹。

九、劳动行政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严格执行国家现有的退休政策,各地不得自行放宽退休条件,任何企业都不能自行办理职工退休审批手续。企业职工凡没有经过当地劳动行政部门办理退休审批手续的一律无效。

十、加强对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要保证专款专用,全部用于职工养老保险,严禁挤占挪用和挥霍浪费。基金结余额,除预留相当于2个月的支付费用外,应全部购买国家债券和存入专户,严格禁止投入其他金融和经营性事业。要加强养老保险基金的收缴。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险基金监督机构,财政、审计部门要依法加强监督,确保基金的安全。

第2篇:急症护理基本知识范文

【关键词】 急诊护士;急救技能;培训

急诊科是医院全天候对外开放的窗口,是抢救急危重患者的主战场,工作的特点就是一个“急”字,急诊和急救质量体现了医院的综合水平及文化程度。随着社会对护理人才需求的变化,对护理教育提出了更高的目标。知识+能力型是国际化医疗市场对护理的新要求,也是中国护理教育与国际护理教育接轨,主动迎接新时代新挑战的必需[1]。而护理队伍整体素质的转变尚未跟上这一变化,因此,加快护理人员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三基”培训以及急救能力的培养是摆在护理管理者面前刻不容缓的任务[2]。为此,我院从2006年6月开张以来,对急诊科护士进行多渠道、多形式的急救技能培训,以提高她们的基本技能和急救技能。

1 急救技能培训的意义

我国从事急诊、急救工作的护士在急救理论知识和急救技能方面均没有通过系统的专科培训就直接上岗,造成了人岗匹配需要长时间的适应,影响了急诊急救护理工作的开展。为提高急诊护士的综合素质,使其能适应急诊护理工作和胜任急诊护士职能,提高对急诊患者快速准确的判断力、提高抢救的成功率[3]。由于我院是新组建医院,护理队伍来自不同地方,存在着地区差异,较多护士没参加过急诊工作,因此,对她们进行急救技能的培训显得尤为重要。

2 具体实施方法

2.1 参加急诊护士适任班的培训

2.1.1 理论学习及模拟培训 被培训的护士,必须首先参加由上海市护理学会继续教育基地急上海市急救中心组织的80学时的急救护理学习班,以及为期1周的院前现场模拟急救技能培训,学习班结束后,理论和院前急救技能考核合格者方可进入急诊实训基地进行临床实践培训。

2.1.2 临床实践培训 在指定13家三级甲等医院的急诊科作为急诊适任护士临床实训基地。培训时间为2周,实践内容突出了预检护士分诊技巧;急诊护患沟通技巧;急诊常用13项急诊患者的抢救配合程序;急诊常用8项抢救技术;突发事件抢救流程和组织协调工作等。培训结束后进行急诊常用抢救技术、理论知识的书面考核和实践操作考核[3]。

2.2 外出进修 为了适应专科护理发展的需要,每年有计划地选送护理骨干外出进修。并且与上级医院协商,安排高年资、有一定临床经验的护士带教,要求带教从手把手带教开始,逐步由放手不放眼,走向放手又放眼,使她们在积累经验同时,能返院后独立上班。

2.3 院内培训 根据护士职称不同,针对护士、护师、主管护师制订相应的规范化培训和考核方案,有三基培训和专科培训,通过此类分层次培训方式要求相关护士能充分掌握护理专科基本理论,能熟练地进行各类急症患者的抢救配合和护理。

2.4 “急救能手”的评选活动 为了激励医护人员工作热情,树立榜样作用,提升急救队伍整体素质,提高急救技能,每月从急诊医生、护士中各评选一名优胜者为“急救能手”。

2.4.1 方法 心电图,心电监护,除颤术,洗胃术,呼吸机操作,心肺复苏术等操作,每月进行一项操作技能考核,从医生、护士优胜者中各选出一位评为急救能手,当选者的照片在急诊室张榜。

2.4.2 评选内容 操作技术,相关理论。

2.4.3 奖励方法 当选者每次奖励100元,连续当选3次,另外再申报院部作为先进工作者候选人,并作为今后晋升职称的依据。

3 体会

我院急诊科护士共13名,已参加急诊护士适任班的培训6名,外出进修6名,通过将近两年的这种内外结合培训方式的实行,调动了护士的积极性,增强了护士工作的自信心,掌握了一般鉴别诊断的能力,能熟练操作各种抢救仪器,并可排除一般故障,在抢救过程中能及时准确地完成各项操作,并能进行预见性的护理配合,使我院急诊护理工作逐渐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方秀新,赫玉玲.护理临床教学.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4,1.

第3篇:急症护理基本知识范文

[关键词]腹腔镜;阑尾;护理

NursingRealizeofCelioscopeAppendicesResection

Keywords:Celioscope;Appendices;Nursing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已成为临床治疗急、慢性阑尾炎的首选手术方式。该术式具有创口小、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被越来越多的病人所接受。2004年10月至2005年8月以来,我院共施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225例,临床疗效满意。现将护理要点介绍如下。

1手术方法

所有病例多采用硬膜外麻醉,标准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三孔法入路。首先在脐部做套管穿刺,置入腹腔镜常规探查腹腔,了解阑尾有无粘连、水肿和化脓,操作是否困难,决定手术方式,合理安排操作孔的位置。

2护理体会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

阑尾炎患者腹痛难忍,加上急症手术,故多有紧张、恐惧心理。护士应主动给病人讲解腹腔镜的基本知识,与开放性手术的区别、优缺点,术中、术后应注意的事项;介绍相同手术的病人情况,增强病人对手术的信心。

2.1.2完善术前检查

常规检测T、P、R、BP以及血常规、血型、凝血酶原时间、血糖、B超、病毒联检、胸腹部透视、心电图。了解病人基本情况,掌握有无手术禁忌证。

2.1.3作好术前准备

询问病人药物过敏史。备皮:剃去术区毛发,重点清洁脐眼,避免从脐眼污染腹腔而发生感染。病人术前应更衣、修剪指甲。胃肠道准备:术前禁食、禁饮。必要时,给予安眠药镇静。术前用药:术前30min肌肉注射阿托品0.5mg,安定10mg。

2.2术后护理

2.2.1硬膜外麻术后常规护理

观察记录意识、R、BP、P,30min/次~60min/次,病情稳定后改为1h/次~2h/次。由于腹腔镜手术是在二氧化碳气腹下完成,术中二氧化碳气腹高压使肠浆膜下血管扩张,加之二氧化碳弥散快、吸收快,可造成高碳酸血症,甚至酸中毒[1]。病人术后需通过呼吸的加深加快,才能排出积聚的二氧化碳。因此,术后要注意观察呼吸的频率和深度,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2.2.2观察腹部体征和伤口情况

腹部有无腹痛、腹胀,腹膜刺激征;切口有无渗血、渗液。如病人出现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快速等休克表现,提示术后出血,要加快补液,立即报告医生,给予止血、抗休克处理。必要时手术止血,对腹痛较明显的病人,要注意有无脏器损伤。

2.2.3

病人术后6h,血压稳定后给予半卧位,有利于呼吸和肠蠕动的恢复,防止形成膈下气肿。

2.3吸氧

术后吸氧3L/min~5L/min,持续3h~6h。促进二氧化碳的排出,纠正二氧化碳气腹引起的高碳酸血症、呼吸性酸中毒,尽快恢复血气平衡。

2.4输液途径

由于气腹可造成下肢静脉回流受阻,术中、术后宜选择上肢静脉输液。

2.5饮食指导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胃肠道干扰较小,肠道功能恢复快,肠道功能恢复后可饮少量温开水,而后可进食高热量、高蛋白、清淡的流质饮食,注意少食多餐。如病人有恶心、呕吐等,应适当延长进食时间。术后第1天如无异常,通常给予半流质饮食。

2.6鼓励病人早期下床活动

术后6h在床上适当翻身,术后第1天可下床活动,减少尿潴留,以及预防术后肠粘连、肺部感染、褥疮等并发症发生。

2.7心理护理

巡视病房30min/次,主动询问病人,解决生活所需,满足其心理需要。

3出院指导

术后2d~3d无并发症,即可出院。嘱病人保持切口清洁,暂勿洗澡,术后1周内只能做轻微的活动,3周内不能提大于5kg的重物;出现肩部、后颈部、腹部轻微疼痛为正常现象,服用一般止痛药即可控制。如出现腹痛、腹胀、呕吐、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第4篇:急症护理基本知识范文

【关键词】 癫痫持续状态;护理

癫痫持续状态是一种以反复或持续癫痫发作为特征的病理状况,它是一个医学急症,如果持续时间过长,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全身性和神经元性损伤[1]。癫痫持续状态定义为“一种以癫痫性抽搐为特征的状态。在此状态下,癫痫性抽搐发作持续足够长的时间或在足够短的时间内持续反复出现,从而造成不变而持久的癫痫状态”。现在临床上普遍使用的定义是:出现两次或多次癫痫发作而在抽搐发作之间没有神经功能的完全康复,或者痫性抽搐持续30 min或更长时间。通过对多例癫痫持续状态的抢救护理,对癫痫持续状态的抢救护理有深刻的认识,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自2007年1月至2009年6月本科共救治癫痫持续状态患者30例,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17~73岁,平均34岁;癫痫病史1 h~25年,首次发作即为癫痫持续状态5例;原发性癫痫8例,继发性17例(脑出血4例,脑梗死3例,脑外伤3例,颅内感染5例,脑肿瘤2例)。首发为癫痫持续状态的5例中,脑出血1例,脑肿瘤2例,原发性癫痫2例。既往有癫痫病史的患者中,诱因为停服或漏服抗癫痫药13例,换抗癫痫药8例,上呼吸道感染3例,癫痫发作控制欠佳3例,疲劳3例。

2 治疗

控制发作首选安定,静脉缓慢推注10 mg后以微量泵2~4 mg/h维持,如不能控制15 min后再静脉注射10 mg,24 h安定总剂量不超过200 mg。如6 h后无效改用氯硝安定,静脉缓慢注射1 mg后以微量泵0.2 mg/h维持,24 h总剂量不超过12 mg。经上述处理控制发作后,予苯巴比妥0.1 g肌内注射,每8 h1次维持1~2 d。可用水合氯醛、丙戊酸钠注射液作为辅助用药。发作控制48~72 h后可予口服抗癫痫药物。同时监护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常规脱水降颅压药物,积极治疗原发病,行抗感染治疗或预防性抗感染治疗。

3 病情观察及护理

3.1 把患者安排在抢救室或靠近护士站的病房,以利于抢救及护理。保持病室环境安静、光线较暗,避免外界各种刺激。

3.2 发作时尽快将开口器或压舌板置于患者上下臼齿之间,防止舌唇咬伤,同时松开衣领腰带,抽搐时不可强压肢体,以防骨折及脱臼,装上床栏,避免坠床。

3.3 保持呼吸道通畅 取平卧头偏向一侧,及时吸出口腔分泌物及痰液,持续低流量吸氧以改善脑部及其他组织缺氧状况。如吸氧及反复吸痰后仍有发绀、血氧饱和度低于90%,呼吸次数>35次/min,动脉血氧分压

3.4 监护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注意意识、瞳孔改变,监测动脉血气、血生化,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3.5 监测药物反应 静脉注射安定、氯硝安定对呼吸、心脏均有抑制作用,故注射时应严密观察呼吸、心跳情况,如出现呼吸浅表、心率缓慢,应立即减慢注射速度或暂停注射;严重者出现呼吸停止,应立即配合医生抢救,进行辅助呼吸和气管插管。故要严格执行医嘱,安定10 mg静脉注射至少2 min,一般为5 min。静脉滴注安定常见血压下降,脱水药亦会影响血压,故应严密监测,一旦出现应减慢滴速,必要时可予升压药治疗。

3.6 癫痫发作停止后未完全清醒时,表现为意识模糊状态,可出现烦躁、自伤等,应做好防护,适当使用约束带。出现烦躁时,尽量避免使用大剂量氯丙嗪注射,否则有可能诱发或加重癫痫发作。可选用10%水合氯醛20~30 ml保留灌肠[2]。

3.7 注意观察发作部位、次序、持续时间、间隔时间及发作时的症状表现和发作后情况,注意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抽搐的起始部位,眼球偏向何方,瞳孔大小,有无大、小便失禁及整个发作过程持续时间,将为正确的诊断提供重要资料。

3.8 连续抽搐者,控制入液量,按医嘱快速静脉滴注脱水剂,并给予吸氧,以防发生脑水肿;保持呼吸道通畅和口腔清洁,24 h以上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给予鼻饲,少量多次。

3.9 做好口腔及皮肤护理,保持床褥整洁、干燥。对高热患者,可予冰敷、酒精擦浴、冬眠合剂或降温机处理。

4 健康指导

4.1 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有关本病的基本知识,尤其是如何避免诱因、减少发作。提醒患者生活要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疲劳、睡眠不足、便秘和情感冲动等。告知患者有前驱症状时,立即平卧,避免摔伤。

4.2 合理饮食,给予清淡无刺激性富于营养的饮食,多吃蔬菜、水果;避免饥饿或过饱,避免淋雨、过度换气、过度饮水、声光刺激等,预防感冒,戒除烟酒。

4.3 鼓励患者参加有益的社交活动,减轻心理负担,保持心情愉快、情绪平稳,提高应付各种突发事件及增强自我控制的能力。

4.4 告诫患者勿参加带有危险性的工作和活动,如攀高、游泳、驾驶等工作,避免在炉火旁、高压电机旁作业,以免发作时危及生命。

4.5 向患者及家属强调遵医嘱按时服药的重要性,不可随意增减剂量或撤换药物,以免引起癫痫发作加重或成为持续状态。注意观察有无药物不良反应,一旦发现立即就医,调整用药。要求患者定期监测血液药物浓度、血象和肝、肾功能检查。

4.6 随身携带示有姓名、住址、联系电话及病史的个人资料,以备发作时及时联系与处理。

5 体会

癫痫持续状态是癫痫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种需要立刻积极治疗的医学急症。治疗目的是尽快制止发作,保护神经元免受发作损害以达到全面康复。用药治疗首当其冲,护士作为用药的执行者,准确无误的用药,准确及时地反馈用药效果,对于及时纠正患者的癫痫持续状态至关重要。另外,癫痫持续状态患者的大多数神经损害是持续发作时的神经化学变化引起的,但全身性因素尤其是高热、意识障碍、脑水肿、呼吸困难、缺氧引起的酸中毒等合并症会加重神经损害,故应积极纠正高热,维持通气、呼吸、循环稳定,协助医生监测生化、常规、血药浓度,给予患者生命支持、监护、护理。

参 考 文 献

第5篇:急症护理基本知识范文

【关键词】 健康教育; 盆腔炎; 梅毒

Combination of health education in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 of syphilis

DAI Li, WEN Zhichao, WANG Ruibin, ZHANG Yumei, BAI Jingxian, WANG Qingyun

Daqing Longnan Hospital, The Fif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Qiqihar Medical University, Heilongjiang 16345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s: Purpose explor combination of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latent syphilis,the effect of health education. Methods: October 2009-October 2010 hospitalized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 in the undergraduate inspection routine immunization,found in the inspection system of the overall health of patients with syphilis education, observe the effect of health education. Conclusion: After health education,treatment compliance and cure of patient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confidence.

【Key words】 Syphilis;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 Health education

盆腔炎性疾病是指女性上生殖道的一组感染性疾病,主要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盆腔腹膜炎,是妇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引起以为主要传播途径的一种全身性慢性传染病,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我科2009年10月~2010年10月共收治18例盆腔炎合并梅毒患者,我们对这类患者在使用抗炎药物的同时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在促进疾病康复,预防疾病复发方面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9年10月~2010年10月我科共收治盆腔炎患者64例,年龄28~50岁,住院患者常规免疫检查,以梅毒快速血浆反应试验(RPR)和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均阳性为依据,诊断梅毒18例。本组18例均无明显临床表现。常规抗炎治疗辅以理疗的同时,给予苄星青霉素240万U双侧臀肌注射,每周1次,3次为1个疗程。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之一,且顽固难愈,多发生于30~40岁之间的妇女。她们承担着家庭和社会多种角色,所受到的事业、经济、婚姻、人际关系、侍奉老人和教育子女等各方面的冲击和压力比较集中[1]。住院的常规化验检查中确诊为梅毒,患者对突如其来的疾病思想上准备不足,因而易产生孤独感、无助感,表现为感情脆弱、烦躁、压抑、恐惧、内疚、猜疑等。因此医护人员要正确对待疾病,尊重病人的隐私权,不得随意泄露与传播病情,调整自己的歧视心理,增加宽容和理解,平等、尊重地对待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应主动与患者交谈,注意交谈的场合、语气,鼓励她们说出内心的真实想法。针对交谈中发现的困扰患者的问题,根据患者不同的个性、文化程度、社会家庭情况,因人而异地提供个性化的心理疏导,减轻其心理压力,建立家庭支持系统,促进夫妻共治,化解夫妻间的矛盾,使患者的心理问题得到解决,从而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2]。

2.2 健康教育

营造健康教育的人文氛围。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医院应努力营造一种关心尊重患者、以患者的需求为中心的健康教育的人文氛围。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墙壁上粘贴健康宣传板,对一些妇科常见病的预防、治疗知识、护理及保健方法等,采取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形式进行宣传。病人教育是护理人员与病人之间传递健康知识的一个过程,让病人信任是健康教育的第一步。要对患者做好健康教育,首先要明白每个患者发病原因,从而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针对性健康宣教。责任护士要以真诚的态度,充分利用有限时间,随时主动与病人面对面交谈,向病人讲解引起盆腔炎的高危因素、临床表现、传播途径以及盆腔炎的预防及出院指导。如保持会阴清洁干燥,勤换内裤,月经期、人流术后禁止游泳、盆浴、性生活,要避免过劳及乱用抗生素,加强营养注意饮食调理等。在注意保护性医疗的同时,告知病人及家属梅毒除性接触传播外,也可由外界污染的环境、衣物、用具等途径引起。

向患者解释只要积极配合,坚持早期、正规、足量的治疗,梅毒是可以治愈的。如果夫妻双方都有感染,应夫妻共治。若有生育要求,应双方治愈复查正常后,定期随访2年才能再次怀孕,以确保优生优育[3]。

3 消毒隔离

指导患者及家属做好预防和消毒隔离。告知其梅毒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少数通过接吻、哺乳、唾液间接接触及被污染的衣服、被褥传染。家庭成员中不互相共用物品,避免家庭内传染;病区在患者一览表上进行标注,有条件可住单间,责任护士告知病人及家属床边隔离注意事项,病室每日紫外线消毒1次,每次30min。患者使用的一次性医疗用品用消毒液浸泡后再销毁,统一处理。患者的分泌物、体液及血液应严格按消毒与隔离原则处理,患者出院后做好终末消毒[4]。

4 小结

通过健康教育,可帮助病人消除思想顾虑,调节不良情绪,提高病人对疾病的认识及自身保健能力,建立有益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进而达到促进康复、预防慢性盆腔炎复发的目的。帮助患者及家属了解有关梅毒防治的基本知识,提高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增强防治意识,是护理工作从疾病护理转向疾病预防的关键环节。对促进病人早日康复、防止复发有着重要、积极的促进作用[2]。就护理工作而言,突出了护士在治疗、预防、康复和保健中的作用,同时通过护士与病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使患者体会到了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更加尊重护士,从而也满足了护士自我实现和自尊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马荫楠.住院个体差异与心理应激的关系及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3,28(1):31.

2 辛光怡.子宫肌瘤合并隐性梅毒的围手术期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14(2):73.

3 金爱花.妊娠合并梅毒患者及新生儿的护理[J].青海医药杂志,2002,32(10):48.

第6篇:急症护理基本知识范文

1 引起产房护患纠纷的常见原因

1.1 法律意识淡薄 助产人员缺乏证据意识,对具有法律效应的护理记录重视不够,陈述不详细,护理文件书写字迹不清、不规范;不了解病人享有的知情权;未依法履行告知义务;护理行为不严肃,说话随便等。一旦出现问题,容易导致护患纠纷。

1.2 服务态度生硬冷漠服务态度好坏是患者和家属能直接感受到的,因此,服务态度不好引起的纠纷所占比例较大。有些助产人员不注意说话方式和语气,回答问题冷漠简单,对产妇的痛苦表现得不耐烦,甚至大声呵斥,致使产妇紧张、恐惧,不能配合,而引发纠纷。

1.3 操作技术不熟练 助产人员专业操作技术不熟练,经验不足,对产科潜在性危险意识不足。表现在:接产工作粗暴;会阴缝合技术欠佳致切口对合不整齐或延期愈合;胎儿大小估计不足致使胎儿娩出困难,造成新生儿产伤及窒息。年轻助产士缺乏临床经验,应急能力差,尤其遇到抢救产妇和新生儿时表现慌张、手足无措,工作无条理,使得产妇和家属对助产士产生不信任感,同时留下引发护患纠纷的隐患。

1.4 护患沟通不到位 产妇分娩是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能否正常分娩很难预料。有些产妇和家属认为产前检查胎位正、胎心好就一定能顺利分娩,对各种意外情况(如:羊水栓塞、胎死宫内、新生儿窒息等)可能在瞬间发生往往没有思想准备。助产士如果未依法履行告知义务,不及时将产妇分娩进展情况和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与产妇、家属告知,工作中解释问题缺乏耐心,缺乏沟通技巧,不注意说话方式,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家属不理解,认为是助产士不负责、技术差造成的。产妇病情的突发性是形成医疗纠纷的重要原因。

1.5 执行规章制度不严或违反操作规程未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或违反操作规程,最终造成过失性护理行为缺陷,是引发护患纠纷的直接原因。

2 防范对策

2.1 增强法制教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学法、懂法、守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是防范护理纠纷的重要环节。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条例》、《侵权责任法》等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明确规定:体温单、医嘱单、护理记录单是医疗诉讼中的法律依据,护理记录必须及时、准确、简明、完整、真实、清洁。在产科由于母婴双方情况变化多而快,各种表格填写项目多,助产士一定要做好动态记录,内容要客观,实事求是,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护理纠纷。

2.2 提高护理质量,增强护理服务意识转变服务理念、服务模式和服务功能,提倡人性化、亲情化的服务。助产士在协助产妇分娩过程中应以人为本,尊重产妇,加强沟通和交流,及时将产程进展情况及所发现的问题和可能采取措施告知产妇及家属,以取得产妇和家属的配合及谅解。工作中要有慎独精神,不要凭主观或经验进行工作;认真观察孕产妇的病情变化,加强床边观察,多与患者沟通,多问、多看,多查,重视每一个阳性体征,对观察到的病情变化要及时报告医师,及时进行治疗处理,并认真做好护理记录,从而避免不必要的护理纠纷。

2.3 加强护患沟通良好的沟通与交流技巧有助于化解矛盾。学会换位思考,要经常了解产妇的各种需求,并尽可能满足。及时告知产妇产程的进展情况,使用通俗语言,尽量减少专业术语。孕产妇由于文化水平存在差异,在护患沟通中由于专业术语使用过多而产生概念上的误解或不理解,影响沟通效果。同时要注意说话艺术,要少说废话,说话时面对孕产妇,不要讲得太快和争辩。

2.4 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助产技术水平孕产妇的病情变化快而急,从而对助产人员业务技能及应急能力提出较高的要求,助产士除了要牢固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操作,精通专科理论、专科知识、专科操作外,还要掌握产科常用药物的药理和使用方法。要加强助产士,特别是低年资助产士的培训,并把理论运用到工作中,使她们学会观察,提高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应特别重视对胎儿宫内窘迫、重度妊高症等产科急症的诊断与处理,严密观察产程,严格掌握产科手术适应症,提高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减少母婴并发症,确保母婴安全。

2.5 严格执行规章制度,遵守护理操作规程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认真执行各种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是解决护理纠纷的准则。护士长在科室内要经常开展各种护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学习,抓好质量控制的各个环节,不可随意简化操作程序,及时发现问题,消除隐患,预防和减少产科护理纠纷的发生。

第7篇:急症护理基本知识范文

【关键词】小儿;发热;治疗;护理

在小儿时期,发热属于是较为常见的临床急症。由于诱发发热的病因有很多,进而使得发热出现不同类型和程度。另外,由于小儿时期患儿的免疫能力较弱,因而还可能引发一些并发症,因而需要对其采取及时的临床治疗与护理干预,进而及时、有效的缓解发热症状。在本文中我们将对笔者所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72例发热患儿行护理干预,均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文研究对象均选自于笔者所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72例临床发热患儿,其中男性41例,女性31例,年龄为30d~12岁(平均为4.5岁);其中高热惊厥患儿为8例,烫、烧伤患儿为3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为 47例,肺炎患儿14例。

1.2 治疗方法

药物降温。目前,临床较为常用的退热药物:美林、泰诺林以及退热栓剂等。我们建议:患儿为1~3岁,则可使用泰诺林退热剂,患儿年龄≥2岁,可使用美林退热剂;物理降温。采取温盐水(28℃~32℃)灌肠,给患儿灌入100~300ml的0.9%生理盐水,在灌肠后30min后便可排便,进而可促进排除毒素及缓解发热;温水擦拭,可采用33℃的温水擦拭患儿的全身,以此来刺激其血管而促进其扩张,这样可起到散热的作用[1]。

2 护理及体会

2.1 环境与饮食护理

对于小儿发热病症,临床环境与饮食护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发热患儿需要静卧休息,保证其充足的睡眠,以此来弥补耗损及消除疲劳;病房室温最好控制在19℃~23℃为宜,而湿度则控制在50℃~65℃为宜,病房内需保持空气的流通性。

小儿在发热时期,需给予饮用白开水,以此来稀释病菌所产生的毒素并将之排除;由于患儿发热时可能会减少消化道分泌液,导致食欲下降,因而需要给予患儿一些清淡、易于消化的流质性食物,同时可适量添加一些蔬菜(如:西红柿、豆芽、芹菜、南瓜等等),以此来补充维生素[2]。

2.3观察患儿病情

护理人员在治疗期间,需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定时测量患儿的体温(一般每间隔4h测量一次,若为高热或高热惊厥需每间隔2h测量一次)。若患儿出汗,则需立即更换衣服,目的是为了能够有效避免因捂汗而引发虚脱,而在更换衣服时需注意保暖;护理人员需密切观察患儿的精神状态及生命指征情况,若出现异常则需立即进行处理。

2.4药物发热反应护理

患儿在输液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面色苍白、发冷、寒战以及肢端冰冷等现象;在确认属于是输液而引发的不良反应时,则需立即停止输原液,同时更换原液体和输液器再次进行输液,另外需时刻保持输液管道的通畅性[3]。对于在输液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护理人员需做好预防措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要求并做到“三查七对”(三查:摆药前查、摆药中查、摆药后查;七对:时间、姓名、药名、床号、规格、剂量、用法),另外在药物配伍在时需注意药物禁忌及药物的浓度与剂量,配制药物需遵循“现配现用”原则。

2.5心理护理

若孩子出现发热症状,部分家长一日内去医院三四次, 迫切要求医生给孩子多次肌注退热针,甚至不合理的应用激素类药物进行解热,这些过度治疗都可造成严重后果,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发热恐惧症”,因而需要我们医护人员对家长及患儿讲解关于发热的基本知识以及常规护理方法,以此来有效缓解发热恐惧症,进而使得患儿能够获得合理的临床治疗。

3结果

本文72例临床发热患儿经过临床药物治疗及护理干预后,均治愈出院。通过对社区患儿家长进行随访,患儿及家长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达到83.33%(60/72)。

4讨论

对于发热患儿,由于其长时间发热可能会增加糖蛋白的分解代谢,这样将影响大脑的功能,另外还可导致患儿体内的蛋白质出现不足,这对患儿抗体形成、损伤组织修复、激素合成以及酶活性等等都会产生一定影响。除此之外,发热还可能增高患儿中枢神经的兴奋程度,进而导致患儿出现不安情绪、幻觉、睡眠质量差以及头痛等并发症状,严重者还可能出现惊厥现象。

为了能够有效缓解患儿的发热症状,避免发生上述并发症状,我们需要对该病引起高度重视,积极的开展合理治疗与护理干预措施,尤其是需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体温、血压、呼吸、脉搏)变化情况,以防止因体温聚降而引起患儿虚脱,甚至是急性循环障碍症状[4]。在本文的临床研究中,通过对72例临床发热患儿经过临床药物治疗及护理干预后,其临床治愈达到100%,未出现任何并发症状,均治愈出院。而通过对社区患儿家长进行随访,患儿及家长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达到83.33%(60/72)。由此可知,采取合理的社区治疗与护理干预对发热患儿的恢复是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的。

参考文献

[1] 刘艳萍,郝丽娜.患儿发热不同时期的护理[J].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3:382.

[2] 刘爱玲. 发热患儿的护理体会[J]. 健康必读(下半月),2010,10:68.

第8篇:急症护理基本知识范文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禁食;开放饮食;胃溃疡;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健康教育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907-01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胰、胆道病变引起的出血。上消化道出血一般指在数小时内失血量超过1000ml或循环血容量的20%,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急症[1]。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的临床表现取决于出血病变的性质、部位、出血量与速度,并与患者出血前的全身状况如有无贫血及心肾肝功能有密切的关系。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发病突然,以发展快、病死率高为主要特点,可危及患者的生命。临床上迅速抢救患者,使患者转危为安,密切观察患者病情期间患者均需禁食,待患者出血停止,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逐步开放饮食,因此对于上消化道出血禁食病人逐步开展饮食的健康教育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自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我科收治了68例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其中男性患者48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在23岁至76岁之间,平均年龄在48.4岁。其中消化道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有22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有28例,腹腔血管畸形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3例,急性胃黏膜病变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2例,应激性溃疡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13例,经过有效的治疗与护理,并认真听取护士正确的饮食健康教育最终64例患者治愈,4例患者未听取饮食的健康教育,导致再次出血,延长了住院日期,但最终经治疗与护理均痊愈出院。

2 健康教育

2.1 强化饮食的重要性 饮食不当是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诱因,患者大多数是在空腹和饥饿时过度饮酒,生活和饮食规律紊乱,经常饮用具刺激性的浓茶、煎炸、咖啡、过冷过热的食物或暴饮暴食,服用对胃黏膜有损伤的药物:吲哚美辛、非甾体抗炎药等。以上因素不及时得以纠正可使处于溃疡活动期的病变部位发生上消化道出血[2];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主要是由于胃底―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导致,发生此症状出血时往往出血量大,病情急危重,必须进行及时的抢救和有效的护理.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有关上消化出血饮食的相关知识:在急性期需要禁食,有些患者刚出血停止就迫不及待地想进食,并自以为进食可以帮助体力恢复,有助于疾病的恢复,一定要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禁食的目的、意义和重要性。告知患者开放饮食的原则:禁食、全流食、半流食、少渣饮食、软质饮食、普食,按此顺序逐步过渡,要对患者的错误观点及时纠正。可以像患者及家属讲解一些以前因饮食不当造成再次大出血的病例,使患者认识到饮食的重要性。

2.2 饮食与上消化道出血的关系

2.2.1 肝硬化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的饮食原则 在患者急性出血期间禁食。出血停止24-36小时后根据患者无胸闷气短时可开始进食温凉、易消化清淡的饮食,注意一次进食量少于200ml,密切观察进食后患者的症状,如无再出血以及其他不适症状时可以继续逐渐给予高热量、高蛋白以及高维生素的专科饮食[3]。其中蛋白质需要量按体重来计算1.0-1.5g/kg,并选用优质蛋白质,蛋白是肝脏内多种酶的组成部分,可以修补受损的肝细胞,促进肝细胞再生功能,增加肝细胞的解毒能力并有利于腹水的消退。指导患者进食足够的维生素B、C、E等,可以多进食水果,新鲜蔬菜,限制脂肪入量不宜进食动物的内脏,避免一次饮食过饱;少量多餐逐渐增加饮食量。逐渐过渡到半流质、软食,但切忌进食坚硬粗糙刺激性的食物,同时注意限制钠盐和蛋白质的摄入,以防加重腹水以及诱发肝性脑病的发生,禁烟酒。注意禁止食用过热食物或饮料,以免再次诱发出血。

2.2.2 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饮食原则 第一阶段为急性发作期,患者出现出血较为严重伴有恶心、呕吐的患者需禁食24-48小时。禁食期间禁止对出血面进行机械和或者化学性的直接刺激,减慢胃肠蠕动。第二阶段少量出血且无呕吐的患者,或出血已得到基本控制的患者,饮食的原则为温凉流质饮食,每次进食100-200mL,每日6-7次,并静脉补充足够的液体和电解质。第三阶段出血停止后的患者,约5-7天。饮食原则为温凉流质饮食的基础上给予少量无渣软食,进食量增至为300ml/餐,每日6-7次。第四阶段用于病情稳定、出血已经停止恢复期的患者,约需15-20天。饮食原则为温凉半流质饮食。第五阶段大便潜血阴性、食欲恢复时宜给予无刺激的少渣食物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饮食,限制进食对胃黏膜有损害的食物,并适当增加食盐和蛋白质摄入量。

2.2.3 其他出血原因的饮食原则 急性期间绝对禁食,出血停止后根据患者的病情遵循开放式饮食原则,逐步过度饮食。

3 总 结

对于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在入院后均进行诱因调查,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取得患者的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向患者讲解有关上消化道出血的疾病基本知识,指导患者正确的饮食、合理的睡眠和活动。指出患者诱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最可能因素,并针对诱因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指导[4],可以为患者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健康宣教和指导,将饮食的种类和忌食的种类用书面以及图形的方式列出,使患者一目了然,心中有数,提高了自我控制能力。指导患者在出院时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及生活习惯,使患者能掌握预防上消化道出血的疾病知识。

参考文献

[1]蔡玉琼.上消化道出血病人观察及护理(J)现代护理报,2011,3(26).

[2]孙丽云.肝硬化合并急性大出血的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8,2(3):7.

第9篇:急症护理基本知识范文

[关键词] 高压氧;突发性耳聋;心理护理;高压氧基础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76[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5(c)-091-02

突发性耳聋是指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耳聋,多伴有耳鸣,部分伴有眩晕,是耳科严重的急症之一[1]。常为单侧,是一种四季均可发生的常见、多发病,但在春秋季多发。其还是五官科常见的突然发生的感音性耳聋,多在3 d内听力急剧下降,确切病因不明,一般认为与病毒感染、迷路水肿、血管病变和迷路窗膜破裂有关[2-3]。2007年4月~2008年10月,我院共收治突发性耳聋患者32例,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突发性耳聋患者32例,其中,男18例,女14例;平均年龄43岁;轻度耳聋16例,中度耳聋13例,重度耳聋2例,极度耳聋1例;伴眩晕、耳鸣者15例。

1.2 治疗方法

本组采用大型空气加压舱,缓慢加压20 min,使治疗压力达到0.20~0.25 MPa,稳压后给患者戴面罩吸纯氧,吸氧40 min,休息10 min,再次吸氧40 min;总吸氧时间为80 min,然后在20 min内缓慢减压出舱。1次/d,10次为1个疗程。本组患者治疗2~3个疗程,平均2.5个疗程。效果不明显时,可休息7~14 d后,再进行第4个疗程的治疗。

2 结果

本组32例突发性耳聋患者经高压氧治疗后,痊愈16例、有效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8%。

3 护理

3.1 心理护理

由于突发性耳聋的发病原因不明,对突发性耳聋的治疗,除保证改善内耳代谢外,还应注意患者的心理反应,其表现为焦虑、急躁、易怒等,特别是双侧耳聋者[4]。做好心理护理的关键,是向患者讲解与突发性耳聋的发病因素及治疗等有关的知识,以及医护患关系的融洽。护士不但要了解疾病,更要从精神、社会、文化等方面了解患者,由于患者听力下降,在与其谈话时,单侧者应在其健侧耳边谈话,双侧者声调要提高。当患者讲话时,要耐心倾听,全面了解发病的心理因素及社会背景,有的放矢地指导患者,帮助其正确对待周围环境中的人和事。与患者交谈切忌流露出厌烦的目光和不耐烦的情绪,以免影响护患关系。

耳聋反复发作、久治不愈的患者,往往有焦虑和疑病心理,对治疗丧失信心,应采取暗示加转移法进行安慰,向患者说明这是目前最佳的治疗方案,贵在坚持,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患者在住院期间可以看一些趣味性的书籍或听一些轻柔的音乐,使其精神放松、心境平和地接受治疗,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3.2高压氧基础护理

3.2.1 入舱前的准备及护理询问患者有无感冒、鼻塞症状,鼻塞者进舱前给予1%麻黄素滴鼻,排空鼻分泌物。教会患者做咽鼓管调压动作,如吞咽、张口、打呵欠、捏鼻鼓气等。测量血压、脉搏、呼吸,检查咽鼓管是否通畅(中耳镜下,患者吞咽动作时,可见鼓膜扇动,则表示咽鼓管通畅)。换纯棉衣服,进舱前排空大小便,嘱患者勿抹油脂化妆品,禁用头油、发胶等,以免遇氧气自燃。教会患者进舱后如何与舱外医生联系。

3.2.2 高压氧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患者入舱后,舱内有经过专业训练的护理人员陪护患者进行治疗。详细介绍舱内的环境、通讯设备以及使用方法,不得随意搬弄舱内阀门、开关、按钮等设施,以防发生意外事故。做好预防各种气压伤基本知识的宣教,加压时指导患者做吞咽动作、捏鼻吸气,密切观察病情,常询问患者的感受,反复、耐心地向患者讲解开启咽鼓管的动作与方法;如有不适应减慢或停止加压,待患者症状消失后再继续升压。舱压升至治疗压力时,通知患者戴好面罩,指导患者正确的吸氧方法;吸氧时嘱患者不要讲话、吃东西,不做深呼吸,并要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头昏、出汗、恶心、面肌或口角紧张抽搐、刺激性咳嗽、胸骨后疼痛等氧中毒症状,一旦发生应立刻中断吸氧。减压时由于气体膨胀吸热,使舱温下降,应注意为患者保暖,以防发生感冒而影响治疗,嘱患者保持自然呼吸,不要屏气与剧烈咳嗽,防止发生肺气压伤。

3.2.3 出舱后的护理护送患者回病房,继续做好保暖工作,观察患者有无皮肤瘙痒、关节疼痛等减压早期症状。加强营养、注意休息,减轻高压氧治疗后的疲劳,给予能量合剂、扩血管治疗,促进活血化淤、改善内耳血液循环。指导患者合理安排生活,保证充足的休息;有的患者伴有头昏、耳鸣,更应注意安静休息,起床活动时动作要慢,有事外出时要防止发生意外;应用抗凝药物者,要注意防止碰磕,以免引起出血。

3.3 出院指导

部分突发性耳聋患者在住院期间,达不到痊愈的治疗效果,出院时告之要坚持服药、生活有规律,防止过度劳累及受凉,保持稳定、开朗的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4 讨论

心理因素在突发性耳聋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高压氧治疗期间,护士对患者有目的、有计划地施行精心、细致的心理护理,让他们心情乐观、情绪稳定、积极地配合治疗,消除不良情绪和疾病之间的恶性循环,使患者身心同治,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有利于疾病的康复。所以,对其施行心理护理以缓解紧张情绪十分重要。在患者进舱前,详细询问病史,提醒患者禁带易燃、易爆物品,介绍高压氧设备及通迅、通气情况,指导患者做咽鼓管调节动作,如含口香糖、捏鼻鼓气等,细心观察、监护舱内患者情况,以防止在加压过程中出现不适反应,使耳膜内陷而引起疼痛。指导患者间相互交流,请同种疾病的患者交流治疗情况,必要时有意安排幽默、健谈者与抑郁患者同舱,以调整患者的思想情绪。因此,良好的护理配合是保证高压氧治疗顺利完成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何彩虹.突发性耳聋误诊1例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23):144.

[2]田勇泉.耳鼻咽喉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77.

[3]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中华耳鼻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突发性耳聋诊断依据和疗效分级[J].中华耳鼻喉杂志,1997,32(3):72-73.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