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网络传播的特征范文

网络传播的特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网络传播的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网络传播的特征

第1篇:网络传播的特征范文

就第一个层面而言,作为信息传播工具和技术手段的网络博客,无疑可以被视为一种媒介,即网络博客媒介。对于网络博客的媒介特征,很多传播学者都进行了不同角度的阐述。

方兴东、胡泳在《媒体变革的经济学与社会学――论网络博客与新媒体的逻辑》中从网络博客使用层面上归纳得出了网络博客的“五零”特点,即零机制、零技术、零成本、零编辑、零形式。②

罗慧在《网络博客网络传播新锐》一文中总结了网络博客传播特征如下:自主化――个性化的行为、个性化的角度、个性化的思想;平民化――没有技术门槛,任何人都可以成为网络博客;感性化――网络博客是一种“体验式写作”,借助电脑和网络技术为现代人提供了一个精神交流的归宿;非商业化――网络博客的诞生纯粹是出于人们渴望共享的精神,而不是为了商业利益和功利目的而推动的。③

李萌在《走向主流的网络传播模式――从传播学角度探析的发展趋势》一文中指出,网络博客在传播学上具有个人性、开放性、交互性三大特征。结合网络博客在传播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及其在网络中所发挥的功能和效用,笔者认为,网络博客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它能够将多种截然不同、完全对立的特点集于一身,将这些特点辩证统一地结合在一起,既是矛盾的,又是有机的统一体,这正是网络博客独有的特征。

个人性与开放性的统一

网络博客是真正意义上的个人传播工具,具有个人性。这种个人性首先表现在传播内容的个人性上,它是一种纯以个人兴趣为出发点的个人行为,成为网络博客仅仅是一个自由状态人的自发行为,即便是对其他网页的链接,也是从个人的认知、个人的兴趣等出发来选择的,在这个领域,网络博客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个性化的行为、个性化的角度、个性化的思想是网络博客吸引流量的主要力量源泉。其次,这种个人性还表现在它是一种非组织机构所进行的传播行为,即网络博客的传播主体是个人,而不是某个组织机构。现有的大多数媒体都是由企业、社会组织和政府拥有的,需要受到一定制度的制约,而网络博客不同,网络博客不需要像其他传统媒体那样被纳入社会制度的轨道,在网络博客领域里,每个个体都是传播主体,都可以任意地进行信息传播。因此,丹吉尔默说网络博客是个人媒体或自媒体,孙坚华说网络博客的内容主要为个性化表达,戴维温伯格说网络博客是个人的声音。④

同时,这种个人性还表现出高度平民化的特征,基于的网络博客软件是一种开放性的社会软件,使网络博客可以是“零壁垒”进入,任何个人,只要通过网络,都可以建立自己的网络博客。

同时,网络博客又具有开放性。网络博客开放了网络原代码,降低了人们在网络上发表个人观点的门槛,不需要掌握更多的网络技术就可以在互联网上实现个人出版的目的。开放的技术使人们能够自由地共享信息、思想、经验、情感等,网络博客一方面是信息的者,同时又可以参与其他互联网信息的共享。可以说,网络博客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共领域,网络博客作为一种传媒工具,意味着个人空间直接变成了公共领域。传统意义上个人进入公共领域的门槛和机制在网络博客里完全消散于无形。

网络博客作为一种“低进入壁垒”的网络个人出版方式,它代表了一种个人传播的兴起。网络博客为用户提供了一个自我传播的平台,通过信息的,形成一个交际网络,以体现个体的独立和个人价值。在网络博客世界里,个人就是中心,每个人都是互联网中自主的主体,公众的这种自我意识的觉醒是网络博客存在并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但是,网络博客精神的核心却不是个人表达的自由,而是网络博客体现的开放性和共享性。网络博客的开放性使作者与读者之间没有了明确的界限,网络博客作为开放的媒体原代码,实现了网络博客传播的无边界,真正体现了网络博客的价值。所以说,网络博客既是个人性的,又是开放性的,网络博客是个人性与开放性的统一。

私人性与共享性的统一

网络博客是私人性的网络空间。首先,从其命名上看,“网络博客”一词,源自英文单词的简称,是网页和日记或日志的组合词,由此可见,日记体的形式和个人化的内容是网络博客的重要特征,这体现了网络博客的私人性。其次,从形式上看,网络博客是以个人主页的形式存在,具有私人空间的属性特征。在内容上,也大多以个人情感、生活、思想为主,具有私人性。同时,开放性和共享性又是网络博客最显著的特点。网络博客传播的内容既可以是纯私人的,也可以是公共传播的形式,既可以是私人的,不向外界开放,也可以实现与外界的共享,供外界浏览、链接和评论。网络博客虽然是个人性的私人空间,但是网络博客的传播内容、传播形式等,也都体现了公共性与共享性,概括地说,网络博客是开放的个人空间,是私人领域的公共化。

从网络博客的传播方式上看,网络博客传播分向内和向外两种传播方式。向内,它是以个人的生活经历为来源,对个人生活、情感、思想等进行记录和传播。向外,它展示个体的生存状态、传播个人思想、表达对外界事物的态度。无论是向内还是向外,都是立足于个体本身进行传播,但其目的却是指向外界。网络博客通过日志的,表达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看法和态度,积极地介入公共领域,在网络博客领域里,人们很少受到外界的干扰。议程的设置和信息的传播更加自由,网络博客通过知识共享、信息共享的互动过程,积极地参与到公共事务中,实现了个人由受众向公众的转变,网络博客也因此由私人领域向公共领域延伸,实现了网络价值的最大化。可见,网络博客体现了私人性与共享性的统一,体现了私人空间和公共领域的融合。

继承性与批判性的统一

网络博客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传播工具,继承了以往传统网络传播工具的某些特征和功能,比如说,网络媒体的即时性、互动性、开放性、包容性等特点及超文本、多媒体等传播功能,这些特征是网络传播时代下赋予网络传播工具的共性特征,这体现了网络博客对以往网络传播工具的继承性。网络博客是以个人的生活经历为来源,展示个体的思想并表达对外界事物的态度,在网络博客之前,个人网站、电子邮件和网络即时通信工具等都不同程度地以个人信息为内容,网络博客采用了日记体的记录方式继承了网络传播工具展示个体的需要。同时,众多的网络博客个体在网络博客网站中汇聚成群体,依据共同的兴趣爱好进一步细分为小群体,个体与个体之间通过链接建立联系,从而形成一个紧密联系的大群体。可见,网络博客的各项功能都可以在已有的网络个人传播工具中找到蓝本。

同时,网络博客作为一种新媒体,必然会对现有的传播工具形成冲击,在功能上会有所突破,表现出一种“批判性”的继承,而且,网络博客具有的传播力量形成了对社会的深刻影响。在一定程度上,网络博客代表了一种前卫、个性化的生活方式,本身就具有一种“叛逆性”,网络博客通过对传统势力包括传统大众传媒势力、政治势力、商业势力、文化势力、社会道德伦理势力等的挑战来证明自己的存在、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顽强地生存、批判地生存。

商业性与非商业性的统一

网络博客的产生之初是没有功利目的和商业动机的,从技术到内容,网络博客都秉承着低门槛、不收费的宗旨。网络博客的核心是自由、个性、张扬以及参与,在当今这样一个实利主义、消费主义、物质主义的时代,网络博客的魅力就在于其非商业性,在于其不经包装的真实性。网络博客用户不需要花费任何技术成本,也不需要支付注册费用及网络博客空间费用,就可以建立自己的网络博客,享受网络博客服务。网络博客的诞生纯粹是出于个人的兴趣和爱好,是人们渴望表达与共享的愿望,而不是为了商业利益和功利目的而推动的,可见,网络博客发展的第一动力绝对不是商业利益,而是源于个人自主的追求。

但是,任何一个产业要想长足地发展下去,都必须实现盈利,于是都会走上商业化操作。网络博客也不例外。随着网络博客的迅速发展,网络博客的商业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网络博客工具体现的交互和及时的特点,网络博客内容传播的深度和广度,以及网络博客用户数量的剧增,已经体现出了网络博客巨大的商业价值。很多广告主也开始倾向于在网络博客网站上投放广告,网络博客的商业化趋势开始显现,网络博客的营销逐渐成为一种趋势,网络博客逐渐由非商业性向商业性转变。

注释:

①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147页。

②方兴东、胡泳:《媒体变革的经济学与社会学――论网络博客与新媒体的逻辑》,《现代传播》,2003(6)。

③罗慧:《网络博客网络传播新锐》,《新闻记者》,2004(10)。

④徐晓波:《论网络博客现象及技术基础和传播特性》,传媒学术论坛,省略。

第2篇:网络传播的特征范文

论文关键词:复杂网络;灾害信息;传播特征

灾害是指由某种不可控制、难以预料的破坏性因素引起的、突然的或在短时间内发生的、超越本地区防灾力量所能解决的大量人畜伤亡和物质财富毁坏的现象。由于灾害发生的突然性和破坏性,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在灾害信息传播上采取了谨慎的态度。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新的媒体形式层出不穷,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以及即时通讯软件、“博客”等新型网络形式使得信息传播的渠道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因此灾害信息传播已经不可能受到单方面的控制。

“非典”前期,由于政府和主流大众传媒保持沉默,使得各种谣言通过网络和手机等新型信息传播方式在全国范围内大量传播,导致了严重的社会恐慌。由此可以看出灾害信息传播一旦失控,会使本来失序的社会更加混乱,并由此带来衍生灾害,造成不必要的社会恐慌和经济损失。因此,在当前的信息传播状况下对灾害信息传播方式和特征进行相关方面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目前国内在灾害信息传播方面主要是从新闻学的方面来研究:灾害报道应该实现新闻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平衡、新闻媒介在公共危机事件中起到重要作用,以及系统介绍灾害信息的发展史等。没有从灾害传播本身的特征进行研究,忽视灾害传播特征对灾害信息传播的影响。为了更有效地实现对灾害传播的控制,有必要针对灾害信息传播特征进行相关研究。

本文首先对灾害信息传播过程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复杂网络相关理论对灾害信息传播方式和特征进行了初步探讨。

1灾害信息传播的过程分析

根据当前灾害信息的多样化,其传播内容主要可以分为政府和主流大众传媒的灾害信息和各种谣言、负面信息两大类。各种谣言、负面信息是指由于在灾害信息传播过程中出现的隐瞒或虚报、延迟报道而产生的各种、负面的受众不信任的信息。

本文以Fink(1986)提出的危机4阶段论为基础,对灾害信息传播过程进行了相关分析,给出灾害信息传播的4个阶段,分别为潜伏期、突发期、蔓延期、解决恢复期。以2007年台风罗莎信息传播过程为例(数据来源:百度指数),分析这4个阶段(图1)。

(1)潜伏期由灾害发生到灾害信息开始传播的这一阶段。随着现代信息传播的速度加快,潜伏期的时间越来越短。要对灾害信息传播进行控制,最好的方法就是在灾害信息传播的潜伏期对灾害进行有效控制,减小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台风罗莎10月2日08时在菲律宾以东洋面上生成,4日02时加强为强台风。即10月2日至10月4日为台风罗莎信息传播的潜伏期。

(2)突发期从灾害信息开始传播到灾害信息开始迅速传播的阶段。突发期是年阶段中时间最短、对受众心理冲击最严重的一个阶段。如果在突发期内对灾害信息进行刻意隐瞒或虚报、延迟、模式化报道,会使受众失去对传播者的信任,增加公众的疑惑,导致社会危机及衍生灾害的产生。10月5日、6日为台风罗莎信息传播的突发期。

(3)蔓延期灾害信息从迅速传播到平息的一个阶段。在新的信息传播环境下,灾害信息从迅速传播到平息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即时通讯软件、多种传播形式使得灾害信息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破坏性强。即使当灾害得到平息和解决时,在新型传播媒介中仍会存在很多议论和大量负面信息。台风罗莎在我国大陆l0月10日结束,但其仍然受到大众的普遍关注。10月7日至l0月16日为台风罗莎信息传播的蔓延期。

(4)解决恢复期灾害妥善解决、人民生活恢复正常、物质生产得到恢复、社会恐慌得到平息、整个社会恢复到灾害发生前的状态。在解决恢复期中,做好灾害信息的传播机理和影响的研究工作,总结灾害信息传播的经验和教训,为完善和健全相关的防灾体系提供依据。以10月17日起为台风罗莎的解决恢复期。

2灾害信息传播网络

2.1灾害信息传播网络的形成

目前国际上在流行病传播、计算机病毒在In.ternet上的传播等领域利用复杂网络进行研究是比较多的。此外,国内外专家对谣言的传播也进行了相关工作Zanette研究了在小世界网络中的传播情况;Moreno等发展了Daley等在1964年提出的谣言传播模型,认为非均匀网络传播过程最终听过但不传播的人数与感染概率有着紧密联系;

Dotts和Watts认为无论是社会网络还是信息网络中的传播蔓延现象,相应的模型都可以归结为泊松模型和临界值模型。

灾害信息传播的基础是社会网络,因此可以应用复杂网络的观点来阐释灾害信息传播的特征。灾害信息传播的网络模型示意图如图2所示。

用节点表示灾害信息传播中的个体,如果两个个体之间可以通过某种方式直接发生传播与被传播关系,就认为这两个个体之间存在连接,这样就得到了传播网络的拓扑结构,进而可以建立相关模型来研究这种传播行为。而灾害信息传播模型研究的关键是传播规则的制定和网络拓扑结构的选择。

2.2灾害信息传播网络的结构

2.2.1灾害信息传播网络结构的划分

灾害信息的传播途径与谣言基本一致,可以参照Moreno等人提出的谣言传播模型。的研究方法对灾害信息传播网络模型的结构进行分析,将灾害信息传播网络中的个体分为灾害信息未知者(Igorants)、灾害信息传播者(Spreaders)、灾害信息知情者(Stiflesr)三种类型。i(t)、s(t)、和r(t)分别代表这三种类型在人群中的比例。

如图3所示,灾害信息在灾害信息传播者、灾害信息未知者之间传播。灾害信息传播者向它的邻居节点传播信息。当接到信息的节点是灾害信息未知者的时候,灾害信息未知者以入的概率变成一个灾害信息传播者。而如果信息传给了灾害信息传播者或者灾害信息知情者,则前者以1/a的概率变成一个灾害信息知情者。

2.2.2网络结构中各参数的分析

参数A代表着信息传播过程中数据会出现丢失的情况,并不是每次连接都成功。参数是表示一个灾害信息传播者在变成一个灾害信息知情者前连接的灾害信息传播者或灾害信息知情者的平均次数。

灾害信息传播者把灾害信息传递到它的相邻节点时,如果该节点为灾害信息未知者,后者也将以入的概率变成一个灾害信息传播者,信息传播成功。如果后者已经知道了灾害信息,则会导致灾害信息传播者失去传播信息的兴趣,从而以l/a的概率变成一个灾害信息知情者,此次信息传播的小过程失败。

2.3灾害信息传播网络的统计性质

灾害信息传播网络的统计性质反映着网络内部结构的不同和系统功能的差异。它的统计性质有以下几个方面。

(1)平均路径长度是指所有节点之间的最大距离的平均值,它描述了网络中节点间的分离程度,即网络有多小,也就是灾害传播网络中所有传播途径传播信息的平均长度。

(2)聚集系数用来描述网络中节点的聚集情况。在灾害信息网络中表示灾害信息传播者与灾害信息未知者、灾害信息知情者的关联程度。

(3)度和度分布一个节点与其他节点相连的边数称为该节点的度。节点度分布是指网络中度为k的节点的概率P(k)随节点度k的变化规律。在灾害信息传播网络中,度就是表示一个灾害信息传播者向k个灾害信息未知者或灾害信息知情者传播信息。顶点的度指标用于描述该传播者对传播网络中其它传播者的直接影响力。节点度的分布函数反映了灾害信息传播网络的宏观统计特征。

(4)介数分为边介数和节点介数。节点介数为网络中所有的最短路径中经过该节点的数量比例;边的介数是网络中所有的最短路径中经过该边的数量比例。介数反映了相应的节点或者边在整个网络的作用和影响力。在灾害信息传播网络中,节点介数说明该节点对于网络中信息流动影响的大小。介数的分布特征反映了不同传播者在网络中的地位,即其传播速度、传播范围和影响程度。对于评价各种传播媒介的重要性、评价防灾体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基于复杂网络的灾害信息传播特征分析

3.1网络节点的大规模性

一个重大灾害发生后,其信息传播网络的节点数必定十分庞大。要做到灾害信息传播既维护了公众的知情权,又不会造成社会恐慌和由此带来的衍生灾害,就应该对大规模的灾害信息传播网络节点进行分析,找到网络中的关键节点,即公众信任度高、社会责任感强、在网络的影响大的节点。衡量这些节点是否关键的主要依据是它们的介数和度分布。

3.2网络连接的稀疏性

在灾害信息传播网络中,并不是所有节点的聚集系数和度分布是相同的。主流大众传媒由于其传递信息的真实性、全面性,受到公众的普遍信赖,那么主流大众传媒所代表的节点的聚集系数和度就要比其他节点的高。在这一区域的网络连接就比较密集。反之,过于失实的灾害信息会受到公众的质疑,其传播范围就比较小,则这部分的网络连接就很稀疏。

3.3连接结构的复杂性

灾害信息传播网络的节点是由主流媒体、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传播者和受众组成,因此每个节点都具有自己的动力学特征,且各个节点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从而整个灾害信息传播网络也就具有极为复杂的动力学特征,不能简单的用规则网络和随机网络对其进行分析。因此,灾害信息传播网络具有连接结构的复杂性。

3.4信息传播的时间复杂性

信息在网络中传播所花费的时间与下一节点对信息的敏感程度、传播节点的度和介数及信息的可靠度等有关。沿海的人们对于有关台风的信息就会比较关注,而对于内陆城市的人而言,此类信息就不很重要。这就体现了灾害信息传播的时间复杂性。

3.5信息传播的变异性

在一个灾害信息传播者向灾害信息未知者传递信息的这一过程中,信息内容是否不会发生变异以及信息来源是否真实可靠,这就是信息传播的变异性。

3.6信息传播引发衍生灾害的可能性

灾害本身具有破坏性,由于灾害信息内容不同,公众对灾害信息的关注程度也不同,必然导致信息传播的速度不一样。而灾害信息的传播也可能引起各种社会问题,甚至形成衍生灾害。例如在“非典”期间各种有关SARS的信息肆意传播,引起某些药品的短缺、物价的抬高以及社会不安定因素突增。在灾害信息传播网络中可表现为信息中心增多、传播过程的重复性。

4结束语

本文将灾害信息传播过程分为潜伏期、突发期、蔓延期、解决恢复期等4个阶段,并以台风罗莎信息传播过程为例对4个阶段进行分析。

第3篇:网络传播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网络; 突发事件; 传播

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网络作为“第四媒体”的影响力日益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由于突发事件的突然性与网络舆论跟进的快速性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使网络舆论对突发事件舆论的影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考察网络突发事件的传播特征及其生成机制必然有利于我们从源头上为网络突发事件的解决提供一些参考性的意见。

1 研究样本和方法

本文选取2006年到2010年这五年间发生的重大网络突发事件作为研究对象,共得到样本110个。本研究主要是运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对2006年到2010年的网络突发事件进行系统分析,运用spss13.0建立分类标准和数据库,对传播内容进行数据描述和分析,得出结论。

2 网络突发事件的传播特征及其生成机制研究

所谓网络突发事件无非就是指通过网络媒体进行传播的突发事件。网络的开放度高、信息量大、互动性强、介入成本低等特点,打破了传统媒体的时空界限,成为影响巨大、最具潜力的大众传播媒体,也使得通过网络得到传播的突发事件显得尤为重要和受关注。

2.1  网络突发事件的基本信息分析

(1)网络突发事件的时间分布

年份

案例数量

所占比例

2006

10

9%

2007

16

15%

2008

33

30%

2009

23

20%

2010

28

26%

合计

110

100%

我国网络突发事件在时间上呈波浪状不断上扬的发展态势,2009年有所回落。其中,2008年发生的网络突发事件最多,有33件。2008年是近几年来网上思想交锋最激烈的一年,在这一年,各种突发事件、各种思想都得到了很广泛的传播,由此2008年被称为网络舆论监督年,是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一年。

那么,为何网络突发事件一直呈增长趋势呢?首先,网络技术本身的发展为网络突发事件的传播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和支持。进入2006年以来,web2.0以其巨大的传播优势迅速占领了整个互联网世界。web2.0阶段的特点就是传播者和受传者的角色交换,网民不仅单纯接受网络媒体传播的信息,而且可以随心所欲的传播自己想要传播的内容,这充分体现出了网络的互动性。而依托于网络媒体诞生的一些诸如博客、微博、论坛、贴吧以及即时通信工具等次生媒体更是为网民对于信息内容的传播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其次,网民数量的不断增长也是网络突发事件逐年增长的一个重要的原因。网络时代的主体是网民,网民在传播突发事件的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事实上,很多网络突发事件就是由网民直接报出来的。因此,网民越多,网络突发事件得到不断传播的可能性就越大。再次,随着整个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各种不同的思想、不同的观点、不同的新情况都在网络上得以传播,这必然会诱发各种不同的网络突发事件。

(2)网络突发事件的类型以及议题内容分析

一般来说,网络突发事件可以分为两类:网络公共突发事件以及网络个人突发事件。所谓网络公共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并经过网络不断传播扩散的紧急事件。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为以下四类: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以及社会安全事件。

网络个人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对于整个社会造成重大影响,在一定时期内引起社会公众的关注和讨论、经过网络不断传播的紧急事件。根据突发事件所涉及的内容,我们可以将个人突发事件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官员腐败事件、交通事故、科教文卫体、民生以及社会道德等。

类型

案例数量

所占比例

网络公共突发事件

48

44%

网络个人突发事件

62

56%

合计

110

100%

从表上不难看出,网络公共突发事件所占比例要小于网络个人突发事件,但是其差距并不是很大。其中,网络公共突发事件有48件,所占比例为44%,网络个人突发事件有62件,所占比例为56%。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结果完全是由于二者的性质所决定的。一般来说,网络公共突发事件比网络个人突发事件的稳定性更强,诸如自然灾害、矿难等公共突发事件的发生频次和整个社会的大环境关系不大,但是网络个人突发事件的发生是与网民的素质、网络环境、社会环境等密切相关的。由于网民素质的高低不同、网络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不确定性,网络个人突发事件频频发生也是在所难免。

公共议题内容

案例数量

所占比例

自然灾害

6

13%

事故灾难

12

25%

公共卫生事件

9

18%

社会安全事件

21

44%

合计

48

100%

在网络公共突发事件所呈现的议题内容中,社会安全事件有21件,所占比例最大为44%。由于和社会安全有关的突发事件的整个发生过程都对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安定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因此一旦有此类事件的发生,立即就会通过网络媒体的传播成为大家关注和讨论的焦点。

自然灾害和事故灾害分别有6件和12件,所占比例为13%、25%。可以说,对于自然灾害和事故灾害的关注,是关注网络公共突发事件的又一大热点。自然灾害和事故灾害是与很多普通百姓密切相关的问题,而受害群众的遭遇往往能够引起全国人民的关注和同情。因此,网络媒体对于这两部分事件的报道也往往能够成为被关注的焦点。

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1]在48件网络公共突发事件中,公共卫生事件有9件,所占比例为18%。公共卫生事件由于涉及到很多人的健康,备受瞩目。

个人议题内容

案例数量

所占比例

官员腐败

11

18%

交通事故

3

5%

科教文卫体

15

24%

民生

9

14%

社会道德

18

29%

其他

6

10%

合计

62

100%

网络个人突发事件的议题内容非常广泛,但主要集中在官员腐败、社会道德和科教文卫体这三两个方面,分别有11、 18件和15件,所占比例分别为18%、29%和24%。在当前社会中,很多官员由于经受不住现实各方面的诱惑,腐败受贿现象时有发生。而一旦诸如此类的事 件发生,就必然会通过网络媒体引发讨论的。

第4篇:网络传播的特征范文

网络新闻以网络为传播平台。一方面,网络传播的特点势必影响着网络新闻编采特点;另一方面,网络新闻在编采过程中也要时时刻刻注重网络传播的特点,只有这样网络新闻才能更好地发扬技术带来的优势,才能有别于传统媒体的新闻形式,有独立存在的理由与持续发展的可能性。

本部分将通过对网络传播特点的分析、以及网络编辑与传统媒体编辑工作的对比研究,探索网络新闻编辑的基本规律----开放式规律。以下各部分的论述都将建立于这一基本规律之上。

一 、 网络传播特点分析

关于网络传播的特点,目前存在多种解说。

例如:有将网络媒体特点归结为:1)超越时空限制;2)海量信息;3)多媒体;4)交互性;5)小众化(实质上强调的是个性化服务);[1]有将网络传播特点归结为:1)传播主体多元化;2)传播方式多媒体;3)传播关系的交互性;4)信息接收的个人化和主动化;5)信息传播的快捷性;6)传播内容的广泛性;7)传播环境的全球化;[2] 还有将网络传播特点归结为:1)交互性;2)海量性;3)即时性;4)超文本信息检索方式;5)媒体个人化;[3]

将散见于各报章、论著中的表述归结起来,尽管各方表述在选取词汇与着重要素方面有所不同,但是在网络传播的基本特点方面,大家还是有一定的共识。简言之,就是普遍承认网络传播在如下方面拥有与传统媒体完全不同的特点:交互性、海量性、多媒体、即时性、个人化、超文本等。

1)交互性:传统媒体将信息单向传递给受众,网络传播则提供一种双向传输的信息渠道。用“逻辑拓朴结构”(它是描述不同网络系统中信息传输逻辑过程的方法)分析,传统媒体的逻辑拓朴结构是星型结构,即中心制作,四面传输。其特点是1)中心节点:报社、电台、电视台是传播中的唯一信息来源;2)单向流动:信息由信息源向终端点“受者”流动;3)终端点彼此孤立,没有联系;4)中心节点批量复制同样信息,单向传诸终端点。这种结构使得传统媒体基本上只根据自己的判断决定什么样的信息,受众只能照单全收,形成了“我传你受”的传播定势。网络媒体基于完全不同的一个平等交流的信息平台。网络传播的逻辑拓朴结构是环形分布式的,其特点为:1)拓朴结构中无中心节点,每个节点都可向其他节点发送信息成为信息源;2)双向流动:任何节点都可以向发送信息的节点传回反馈信息;3)网络各节点之间不是孤立的,任意两点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双向信息交流;4)任意两点间的交流路径不只一条。采用这种逻辑拓朴结构的网络传播本身就具有双向交流的特点,这使得传受双方较之传统媒体而言,双向交流的发生更为经常也更为深入。[4]

2)海量性:因特网将全世界的计算机和计算机连接起来,从而形成了一个巨大无比的数据库。世界上任一时间任一地点发生的任一事件都有可能成为网络的信息被广泛传播。与传统媒体相比,由于它得天独厚的技术优势,它可以逃脱报纸版面、广播电视固定时段、节目容量等诸多限制。技术创造的电脑网络时空,几乎可以将全世界的新闻信息全部包揽;此外,由于传播主体的多元化,“人人皆可成为信息源”-----使得网络信息得以最大限度的源源不断;其次,由于数据库的存在,得以纵向保存历史新闻信息,正是信息集纳的广度与深度形成了网络传播的海量特点。

3)多媒体:报纸通过纸质媒介利用文字和图片传递新闻,广播以声音发送信息,电视借助声画播放节目。网络媒体则兼容了文字、图表(片)、声音、动画、影像等多种传播手段保存信息、表现信息、发送信息。网络传播的多媒体特点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各种传播形式的“兼容并包”,丰富了新闻传播的手段。受众也有了众多的自由选择,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欢选择有字无声、有声有像、图文并茂等多种形式,各种感官得以充分调动。

4)即时性:报纸使用纸质媒介传递信息,传递速度受制于交通手段和零售环节;广播电视采用无线电磁信号的形式,由于受到信号传输覆盖面的限制,传输范围之外的地方还需其他手段帮助来获得信号,增加环节会大大影响传播速度; 网络新闻传播的载体是光纤通讯线路,光纤传递数字信号的速度为每秒30万公里,瞬间可达世界上任何地方,从而在技术环节上保证了网络新闻传播的即时特点。此外,传统媒介需要制作周期,有截稿时间的限制。而网络新闻传播则不受此限,新闻稿件可以随到随发,24小时不间断发稿,受众可以在第一时间知道所发生的一切。

5)个人化: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中曾指出:大众传媒应该重新定义为“发送和接收个人化信息和娱乐的系统”。网络传播的个人化特征非常明显,技术带来的优势可以使得受众从容地利用各种检索工具在各类数据库中“各取所需”;受众还可以自由的选择信息接收的时间、地点以及媒介的表现形式;与此同时,作为网络传播另一端的传者也可用一种“信息推送技术”,根据用户的需求为他推送信息的专门化服务。信息的传播在网络中显得个性张扬、特色鲜明。

6)超文本:与传统媒体不同,网络传播是建构在超文本、超链接之上的全新传播模式。超文本,与用字符串来表达,以线性形式进行组织的传统文本信息的处理方式有很大不同。它不是以字符,而是以结点(Node)为单位组织各种信息,一个结点是一个“信息块”,结点内的信息可以是文本、图像、图形、动画、声音或其组合;它的信息在组织上采用网状结构,结点间通过关系链加以链接,从而构成表达特定内容的信息网络。它对信息的存储可以按照交叉联想的方式,从一处迅速跳到另一处,打破了原文本系统只能按顺序、线性存取的限制,可以方便灵活的检索。超文本赋予网络传播许多优势,比如说,形成网状的复杂信息结构,系统能按不同查询条件链接,从而使网络传播拥有强大的检索功能;此外,它有良好的编辑功能,可以进行多窗口编辑,使得网络编辑可以方便地容纳更多元素。

二、 开放式------网络新闻编辑的基本规律

对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的新闻编辑工作而言,除了共同遵守的诸如宏观的“把关”、“发言”以及微观的“文稿(声像)通顺”、“节(栏)目整体感强”等编辑规律外,它们还有各自突出的、根本的特性,比如说,报纸编辑突出“版面和谐”,广播编辑强调“口语化、符合听觉规律”,电视编辑则非常重视“声画合一”。正是这些特性构成了不同媒介的不同编辑规律,那么网络新闻编辑的根本特点、基本规律是什么呢?

网络是一个平台,它本身可以容纳报纸、广播、电视的所有的传播功能,因此,可以说,在网络新闻编辑中,如果偏向文字(如网络报纸)则要重视“版面和谐”、偏向声音(如网络广播)则要重视“口语化、符合听觉规律”、偏向声像(如网上电视)则要重视“声画合一”。从这一角度讲,网络新闻编辑要遵循传统媒介编辑的所有规律。但是它有没有自己的规律呢?有没有自己区别与他者而独享的又是最基本的规律呢?

本文认为,除去一切表象的呈现,更深入研究网络新闻编辑,我们发现“开放式”是网络新闻编辑的基本规律,是渗透到网络新闻编辑工作各个环节中的一条主线,它是网络新闻编辑区别于他类媒体编辑工作的一个基本特点。

因特网实质上是一个时空开放的网络空间。正是这种“时间与空间上的最大限度开放”赋予网络传播以“交互性、海量性、即时性、多媒体、个人化、超文本”等众多特征。通过对网络的这些传播特征深入分析,不难发现“开放式”是它们共有的也是最基本的特性。所以,笔者以为,如同报纸的“版面和谐”、广播的“口语化、符合听觉规律”、电视的“声画合一”等为上述媒体的基本编辑规律一样,“开放式”规律是网络媒体的基本规律。

这里指出的“开放式”包含三个层面:时间层面的开放、空间层面的开放、技术层面的开放。下面我们依次对网络传播的“交互性、海量性、即时性、多媒体、个人化、超文本”6大特征进行分析:以此论证“开放式”规律是网络媒体的基本规律这一命题。

1)交互性:交互性包含“一人对一人、一人对多人、多人对一人、多人对多人”的传播方式。交互的形成正是时间层面、空间层面上的开放性带来的。时空开放,从而可以实现“此时与彼时、此地与彼地、此人与彼人”的共时或异时、同地或异地传播,时空的开放赋予传播更多的深度与广度。

2)海量性:海量性特征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其一、网络传播实现了地域上的全球覆盖(这是空间上的开放性导致的);其二、网络传播实现了信息的海量存储(这是时间上与空间上的开放性导致的-----网络传播可以横向容纳世界各地的所有信息,巨大的数据库可以纵向容纳历史信息);其三、网络传播中信息存储的质的多样性(网络传播中的信息可以以“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形式存储,这是技术开放性带来的结果)

3)即时性:得益于技术带来的优势,因特网可以不受印刷、运输、发行等因素的限制,实现信息的“瞬间”传输,传播速度快、时效强。时间上的开放性是新闻即时传播的前提与保证;此外,每一个网民都是一个新闻线索提供者,也是新闻者。“地球上没有一家报社、广播公司或电视机构有实力把他们布置到世界上所有的地区,去应付突发事件” [5], 从这个意义上讲,网络传播即时性的前提正是在于“空间上的开放性”。

4)多媒体:网络传播实现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多种手段组合的多媒体传播,这正是技术开放性带来的直接成果。技术的开放增强了网络本身的容纳力,技术的开放延伸并调动了人类的各个感觉系统。

5)个人化:个人化特点意味着受众“可以自由地选时收看”(时间上的开放性)、“可以自由地选择世界各地、古往今来的内容”(时空上的开放性)、“可以自由地选择接收模式(有声有像或有声无像或图文并茂----不同媒介功能的任意组合)”(技术上的开放性)。正是时间、空间、技术上的开放性使得“个人报纸”、“我的新闻”等个人化的传播得以实现。

6)超文本(超链接):超文本(超链接)本身就是技术层面上的一种开放模式。超文本的文本构成模式与超链接的传播结构使得信息检索得以时间、空间全方位开放,从而轻松实现了“此时或彼时”、“此地或彼地”、“共时或异时”、“同步或异步”的查询功能。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网络传播最本质的特征在于“开放式”,正是“开放式”这一特征,使得网络传媒能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特征、不同分布的各类受众的多样、动态、个性化的需求。这决定着,网络新闻编辑也要遵循开放式这一基本规律,网络新闻编辑工作中所涉及的“编辑思想、编辑策划、编辑实务”等都应是基于“开放式”这一规律之上的。

[1] 参见:张海鹰、腾谦编著《网络传播概论》第77页----第80页,复旦大学出版社

[2] 参见:雷跃捷、辛欣主编《网络新闻传播概论》第54页---第70页,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3] 参见:《网络季风丛书:人人都是国王》,山东文艺出版社]

第5篇:网络传播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网络传播;高校;学生管理

学生管理是高校教育实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多样性、系统性、以及教育性等特征。为了确保高校人才输出与社会发展需求之间相互吻合,就要求高校进行教育内容安排时,应充分考虑到社会资源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而网络传播作为新型资源管理形式,在高校后勤管理中发挥着重要性作用。

一、网络传播与高校学生管理之间的关系

网络传播,是指以互联网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网络信息沟通体系,它很好的利用了虚拟空间中转区域,打造一个丰富、多元的信息互动渠道[1]。高校学生管理,尤其是后勤工作环节的工作包括了日常学校事务安排、学生生活方面情况统筹、以及教育教学资源安排等方面,工作种类繁杂,工作内容多样,且各个方面的关联密切性较高。如果将网络传播方式巧妙的融合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之中,后勤管理人员就可以采取集中性统筹规划法,将多重管理信息都承接起来,同时进行多重后勤服务工作的安排,从而大大的提高了工作实践效率,这是新型高校管理工作实践的有效形式。反之,高校后勤管理环节的工作内容,就无法与网络信息传播时代的特征结合在一起,后勤管理工作就需要逐一进行安排,这种方式的工作效率不仅较低,而且无法保障后期管理与学生需求之间的相互承接。也就是说,网络传播为高校学生管理(后勤工作为代表)提供了互动窗口,也保障了信息沟通的流畅性;同时,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统筹性安排,更是应从做好社会保障环节开始,平稳而有序的进行目标性规划,这是当前教育工作与网络传播协调对应的重要性保障。

二、充分发挥网络传播对高校学生管理的影响渠道

充分发挥网络传播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作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分析:

(一)做好网络传播趋向定位网络传播形态多样,信息种类多元,高校教师进行学生日常工作安排时,首先是要摆正网络传播在后勤工作中所占的位置,科学有序的利用这一资源进行工作实践。其一,网络传播作为一种辅手段,主要在工作实践期间起到资源优化规制的作用,它是高校资源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方面,为此,要在网络传播过程中应该科学的进行信息整合,而不是鱼龙混杂的同时进行信息传导。其二,无论网络信息传播的渠道形式多么灵活、多元,依旧需要工作者结合具体情况,有序进行生产条件的统筹化安排[2]。比如,某高校后勤管理教师利用网络渠道进行信息传播时,就首先是从网络传播手段的趋向定位层面上进行分析:(1)结合高校后勤管理的基本情况,相应进行后勤实践信息的集中化整理的传播沟通;(2)按照教学、学生管理、校园日常管理三个方面,实行社会信息资源的统筹性安排与多样化调整;(3)后勤管理教师进行各项工作安排时,除了利用大数据进行信息管理资源的分析,还结合个人工作经验,适当的进行生产因素的协调安排与最优化分配,进而将人文化理念之下的高校后勤服务工作做到最好。从高校教育工作安排的具体情况入手,合理有序的进行后勤管理工作的系统化分析和客观性整理,可以将网络信息传播高效率、结构化的特征体现出来;同时,高校教育工作的规范化引导中,有序做好各类工作要点的系统化分析,也可以帮助后勤管理教师形成一个清晰的实践思路,为后续工作的统筹性安排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二)合理应用网络传播渠道网络传播渠道在高校后勤管理工作中的运用起到了整合调节性作用,它是社会资源结构科学化规制与协调性安排的重要条件,但若教师不能很好的将网络传播与日常工作结合起来,就根本无法将其作用展示出来。为此,教师一方面需要充分结合网络虚拟环境下信息迅速化传播的需求,一方面需要在具体工作实践期间不断的进行创新,这两方面均是合理应用网络传播渠道的保障性条件[3]。比如,某高校后期管理教师利用网络传播进行工作实践安排时,就主要是从网络传播渠道视角上寻求资源运用的方式:(1)教师在办公室综合活动安排环节上,直接利用网络信息程序,实行生产因素的多为化整合,并通过系列性程序安排法,将琐碎、细小的办公室工作内容串联起来,以提高办公室综合活动任务实践效率;(2)日常采购环节中,教师通过中微信、QQ的终端交流体系,直接对各个部分的校园工作实践情况进行了系统化收集,然后统一化进行采购资源、采购种类、采购数量等方面信息的统计;(3)日常教学资源发放、以及学生入校前的准备工作开展时,按照学生入校的数量,实名制进行资源领取。日常教学资源发放时,也应做好日常应用情况的在线记录,定期对后勤管理工作中的基本情况进行统计反馈;(4)日常工作安排期间,采取人工安全管理和终端监控设备协调同步的控制法,在校园安全监管环节发挥作用,做好校园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安全控制。同时,针对校园工作安排中的问题,也对应给予问题应对准备,以确保出现安全问题时可以及时处理;(5)校园内部人事档案信息统计、计算机程序开发等部分,均采取“一站式”资源管理法,在具体工作安排期间进行协调规制,结合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有序进行生产资源的统筹规制和协调性安排,避免校园后勤管理中网络传播渠道应用混乱。将网络传播资源巧妙的融合到高校后勤学生管理服务工作中来,在于结合高校日常工作实践的基本情况,协调而多元化的进行网络传播窗口的因素规制,它不仅可以减少社会资源探索中的阻碍,还能够促进社会资源开发层面的灵活性,是高水平高效建设实践战落实的具体表现。

(三)完善网络传播应用制度网络传播在高校后勤管理工作中融合,是高校后勤管理工作协调有序规制和优化配置的体现,但由于网络传播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则进行实际工作安排时,也应创建与其相互对应的管理制度作为实践性保障。一方面,网络传播资源在高校后勤管理中的运用,需明确何种网络传播方式可以起到信息传播助推性作用;另一方面,网络传播在高校后勤管理工作中的融合,也需要逐步提升资源实践能力,这样方可实现高校后勤工作网络传播工作协调化安排的效果。比如,某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网络传播化管理时,实践传播体系就进行了系列性应用传播管理制度调节层面的因素把握。本次工作协调而有序安排时的系列性策略可归纳为:(1)具体进行网络传播工作统筹性分析时,规定所有校园中运用的网络传播渠道应用均坚持正面性应用。即,严格禁止利用校园后勤管理程序开展校园日常事务之外的信息统计,不得以权谋私;(2)网络传播渠道在社会中的融合,在于结合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有序进行生产要素的多维化调节,形成后勤数字化管理。在线监管、以及网络传输渠道信息规制性审核等策略,严防高校后勤管理资源应用期间存在的隐藏性问题;(3)在校园网络传播资源运用时,应逐步提升后勤管理人员的能力,进而创建更多维度的产业资源规制体系。

三、结语

综上所述,网络传播对高校学生管理的影响探究,是高校教育资源最优化安排的直接体现。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做好网络传播趋向定位、合理应用网络传播渠道、完善网络传播应用制度,分析网络传播对高校学生管理的影响。因此,文章研究结果,为国内高校人才培养提供了新思路。

参考文献:

[1]马天琛.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行为分析与引导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9.

第6篇:网络传播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网络诉求;网络传播;作用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8197

1网络传播与大学生的网络诉求

W络传播融合了大众传播(单向)和人际传播(双向)的信息传播特征,同时,网络传播具有人际传播的交互性,受众可以直接迅速地反馈信息、发表意见。而且,网络传播突破了人际传播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局限,在总体上,是一种多对多的网状传播模式。网络传播具有信息多元化、表现形式立体化、传播互动化、信息传递即时性、传播个性化、传播成本费用低、权利平等性等特点和优势,当然网络传播也有信息良莠不齐、束缚人们的思想和行动、传播的隐蔽性等劣势,所以网络传播也是一把双刃剑。

根据CNNIC在2016年1月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03%,半数中国人已接入互联网。[1]2015年新增加的网民群体中,学生群体的占比为464%。

大学生,作为对新技术的学习和接受能力异常惊人的群体,能够较好地掌握了互联网知识与应用技能,尤其是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应用,使得大学生更愿意在互联网上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追逐自己的利益诉求。同时这也给大学的思想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笔者在兵团高校石河子大学开展的调查显示:3679%的学生第一时间首选网络来表达诉求,8534%学生将网络作为如果第一选择诉求方式不畅时的表达方式。根据福建师范大学林明惠等人在福建高校开展的调查显示:8057%的学生知道可以通过网络表达诉求;7503%的学生认为有必要通过网络表达诉求。相比传统的诉求途径,3748%的学生选择“网络”作为表达诉求的首选渠道,这是所有诉求表达途径中选择人数最多的。[2]数据显示,网络诉求已经成为高校大学生密不可分的诉求方式。

2大学生网络诉求现状

大学生是中国网民的最大群体,在网络舆论中起着主体作用,高校学生在思想上更加活跃、成熟,价值观多元,行为方式具有个性,所处环境自由开放,加之网络的开放性,交互性、快速及时性,网络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选择、生活方式、对网络舆论、校园稳定和人才培养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根据问卷的统计与数据分析,我们得出下列数据。

大学生网络诉求需求分类

需求娱乐网购学习生活社会热点国家政策其他

比例292%205%203%152%127%46%

根据以上数据,本文将大学生的网络诉求大致概括为以下四类:第一,以娱乐、聊天、游戏、影像、网购为主的自我情感表达与自我愿望的实现和满足;第二,以高校助学金制度、高校公平、民主等与求学相关的现实表达;第三,以社会事件、为焦点引发的社会责任感表达;第四,以重大国家战略、国民民族意识为核心的民族认同感和国家认同感的表达。

3网络传播如何影响大学生的网络诉求

31网络传播为大学生的各类情感的表达提供了更便捷的方式

加拿大传播学家M麦克卢汉曾提出“媒介即讯息”。该观点的核心思想是,从人类社会的漫长发展过程来看,真正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具体传播内容,而是各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及其开创的可能性。正如麦克卢汉所表达的那样,在这个网络传播占据主导地位的时代,大学生不仅可以从网络获得自己想要获得信息,更可以在网络上与人交流,完成自己想法的表达和计划的实现。对于新上映的电影、电视剧,大学生更多的也是选择网络来观看,不仅可以节约时间而且更经济,符合大学生本身的特征。同样的一切的衣、食、住、行都在网络上可以得到实现和满足,在时空上充分满足了大学生衣、食、住、行的情感诉求。调查研究已经充分表明,大学生已经热衷于在网上开展一切活动。

32网络传播有利于大学生自我赋权的实现

赋权一般被定义成“给予权力或权威;给予能力;使能,给机会”。哈佛大学著名管理学家奎因・米勒指出:“赋权是描述一种管理风格,其含义非常接近于授权,但是如果要进行严格的定义,赋权是指下属获得决策和行动的权力,它意味着被赋权的人有很大程度的自和独立性。”换一种角度来理解,赋权是指发展积极的自我能力意识,对周围的社会政治环境有一个批判性的、分析性的理解和认识,同时可以增强个人和集体的资源。

我们看到这些年有很多大学生网络诉求事件,比如大学生消费侵权事件,如2015年的博士中关村买电脑被坑事件;大学生勤工助学、实习侵权事件,大学生暑假打工被骗的案例每年都会发生;大学生在校侵权事件,如被冒名顶替上大学,在学位、学历的授予上存在问题等。我们看到,近年来,这些问题一旦发生,大学生最多的诉求或者寻找路径往往是网络。一方面说明我们相关的管理机制不太完善,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大学生对于网络传播重要性的认知。

作为大学生来说,网络传播的开放性、平等性、互动性、及时性满足了大学生对自身在高校发展和管理上的建议和意见表达,提供了对社会不公事件的发声平台,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大学生自身所追求的公平、平等的新闻舆论得到表达。而且,网络传播所带来的事件的解决效果,如厦门PX项目事件、“华南虎”事件等都让更多的大学生看到了网络能够为大学生权利的实现提供更好的平台。

第7篇:网络传播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受众 角色 主动 匿名性

南昌大学50美女图事件

2008年11月份的猫扑大杂烩和天涯论坛等社区差不多整月充斥着一个话题。那就是“南昌大学的50美女图”。11―12月份在百度风云榜。排在“今日上升最快Top50”第一、“今日搜索量”达10100多次。遥遥领先于其他关键词的同样是“南昌大学50美女图”。

在经过一系列的网络传播之后,“南昌大学50美女图”成了在全国网民中热议的一个话题。在随后的事件调查中,笔者经过走访调查得知了事件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和发展过程。事件的起因是南昌大学外国语学院的一名女生出于自我娱乐的目的,在校内网上了原始资料(即一组南昌大学漂亮女生的相片)。随后"50美女图”的相关信息在短期内被众多校内网网友争相欣赏,并被一些好事者转帖传阅,之后在众多网友的密切关注和积极参与下“南昌大学50美女图”越传越广,不断占据各种搜索排行榜的头名。在整个信息传播中,“50美女图”的资料也被知情者不断地丰富,相片、生日、专业、班级、电话、寝室号等私人资料也被知情者更新,这样越来越完备的资料让“南昌太学50美女图”成为了轰动的话题。

从“南昌大学50美女图事件”这一网络事件的传播路径我们不难看出,这个点击率超高的网络事件并不是传统的由传播官方所进行的传播,甚至是在没有记者参与下而完成的网络事件,在传播中的信源信宿都是网民,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受众。这一事件也最能体现出受众的角色特点。

一、受众的概念

受众,指的是一对多的传播活动的对象和受传者。简而言之,受众指信息传播的接受者,包括报刊和书籍的读者、广播的听众、电影电视的观众。第四媒体网络和第五媒体手机的兴起使得受众的范围越来越大了。

在早期的大众传播学研究中,不少传播学者认为受众实质上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受众在大众传媒有计划、有组织的传播活动面前是被动的、缺乏抵挡力的。代表理论有“魔弹论”、“皮下注射论”等。但是随着信息传播的不断发展和传播手段的不断进步,随着对受众研究的发展,传播学者们发现受众并不是单纯被动的接受者,受众的需求使媒体扩充内容来满足,受众的角色转变开始受到重视。

真正实现从传者中心论到受众中心论的转变是在20世纪60年代。受众中心论的研究者认为,受众是传播的主动者,媒介是被动者。受众并不是消极地“接受”信息,而是积极地寻求信息为自己所用。这也就是所谓的受众本位意识论。施拉姆曾这样解释:“受众参与传播就好像在自助餐厅就餐,媒介在这种传播环境中的作用只是为受众服务,提供尽可能让受众满意的饭菜(信息)。至于受众吃什么,吃多少,吃还是不吃,全在于受众自身的意愿和喜好,媒介是无能为力的。”换句话说:“这个理论假设的中心是受众。它主张受传者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个人的需求和兴趣来决定的,人们使用媒介是为了满足个人的需求和愿望。”

网络传播是一种点对点的双向或多向的交互式传播方式,是人通过机器与他人的实时互动与交流。网络传播中受众的被动地位被消除,受众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可以主动搜索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信息的内容,通过网络与信息者对话,直接发表自己的观点,参与节目的制作过程等等。网络中的受众不仅是网络信息资源的消费者,也是生产者与提供者。总之,受众的概念在网络传播中发生了变化,它是指网络传媒的使用者,既包括传统意义上的传播者,也包括信息接收者。

二、网络受众在网络传播环境下形成的角色特点

互联网造就了一个新的信息空间。网络传播是来自不同终端的、数字化了的人脑思维的交流与互动,其实质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主体之间的互动。网络传播中的人具有极强的个体性、自主性和参与性,而主体之间以网络为共同载体,通过其对信息的传递实现意义上的共享。与传统受众相比,在网络新闻传播活动中,网络受众具有信息时代鲜明的印记,体现出一些鲜明的特点。“南昌大学50美女图”这一事件的发展演变体现了网络受众“个性化”和“互动参与”这两个主要的角色特点。

(1)网络受众的个性化

在传统媒体中,受众是一个“规模较大”、“分散异质的”概念。而网络技术的出现使受众作为一个“个体”存在有了意义。网络媒体突破了传统媒介“点对面”的传播方式,使“点对点”的传播成为可能。网民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所想接受信息的内容。

网络传播技术的发展为网络受众的个性化需求提供了可能性。面对海量的网络新闻,网络受众具有主动权,表现出较强的决策判断能力,独立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新闻。新闻的传播也由传统的报社“送出”新闻。转化为网络受众“拉出”新闻。网络受众依靠网络这个交流平台。追求在群体面前将自己的优势体现和个性表现。比如网友常常会提出个性的观点,发表独到见解的帖子,并以帖子被大量回复为“荣”。“南昌大学50美女图事件”的源头只是一名在校生无意在自己的网络空间上公开了部分照片。而后众多网友对这系列照片进行发帖评论,彰显了网民的个性化。帖子的不断刷新和增多,网民各种各样的评论在这一事件的发展过程中同样体现了网络受众鲜明的个性化特征。可以说,网络媒体的传播优势使满足对网络受众的个性化需求成为可能,也成为一种必然。

(2)网络传播下受众充分发挥互动的作用

在网络环境下,受众不仅可以摆脱对媒介的依赖从而主动、自由地从媒介中获取信息。而且可以适时由接受者身份转换为传播者身份,实现受众在传播过程中应有的参与权和话语权,而这在传统媒介传播中是被长期剥夺和忽视的。在传统媒介中,受众往往扮演接受者和旁观者的角色,传播者在传播活动中拥有强势。然而在网络传播中网络受众更多的是能动地参与到传播活动中,表达自己的看法。提出需求和发表意见。网络独特的即时交互性,使网络受众拥有了在网络上的话语权,传递自己的观点意见。网民在对“南昌大学50美女图”进行转载过程中,他们将自己搜集的最新资料。如QQ号、专业、年龄等内容进行更新,“50美女图”的资料就像雪球越滚越大。网民之间通过评论、回帖、留言等交流形式形成网络舆论,影响着网络媒体。网络传播中的信息可复制性也使

得受众更容易发挥互动性。“南昌大学50美女图”在网民阅览之后。被部分受众复制、粘贴,放在不同的网络论坛和社区中,作为一个新的网络新闻存在。围绕“南昌大学50美女图”这一网络新闻而产生的人际互动交流、辩论和思考,成为网络传播的热点,网民之间的这种互动使他们表现出作为一个整体的力量。网络受众的能动平等参与意识越来越强。

从“南昌大学50美女图事件”我们可以加深受众这两大角色特点的认识理解,网民在自己的网络空间展示的相片,却被众多网民争相转帖,传播越来越广。如果没有受众的“个性化展示”和 “主动地参与互动”,那么“南昌大学50美女图”将不会像现在这样能引起网民轰动,而仅仅仍是在南昌大学学生校内网上存在的一些相片而已。

三、受众角色引起的道德思考

“南昌大学50美女图事件”是一件由网民主导的网络事件。而同样更是一件典型的网民道德缺失而引起的网络事件。“南昌大学50美女图”的私人资料(相片、生日、专业、班级、电话、寝室号)的外泄,给她们带来了很多生活上的麻烦。网络传播道德的缺失该如何正确认识,这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网民道德缺失主要是由网络受众的匿名性所直接导致的。匿名性使网络受众的身份不需要明确和认知,网络上受众的参与只是一种符号,网络传播中身份的隐匿。使人们能够抛开各种局限,创造并扮演自己所期望的角色。这种虚拟角色不受身份及环境的影响,并且完全遵从于个体的意愿。这一匿名性导致道德的自律与他律失去了作用,进而出现种种失范行为,最终会对网络传播条件下的社会造成一定危害。

在网络传播的过程中,网络的虚拟匿名性特点对受众心理、对受众之间的交流互动、对网络传播等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网络传播中受众可以虚拟身份,且彼此之间没有面对面的接触,这便使得匿名性心理的发生机制得以存在,网络受众之间互动,也许互动机会仅此一次,但由于受众人数众多,每个人都追求自我满足,再加上网络并没有严格的限制,所以网络受众能根据自己的心情、自己的喜好去编辑网络新闻发表在一些论坛或者是贴吧或者是新闻社区中,很容易在网络传播环境下出现各种帖子。“南昌大学50美女图事件”就是由于匿名性的特征,众多网民发表各式观点,才由简单的相片发展为有众多跟帖的热帖,甚至演化热点网络事件。

日常的社会交往,我们通常是在获悉或者熟知对方信息的情况下进行的。一定程度上就意味着身份的确认。然而,现阶段的网络传播多是一种“虚拟”的文字交流,受众的真实身份被符号所代替,匿名心理的作用造成了受众社会身份的隐匿与社会角色的虚拟,这就使得道德约束失去了根基与权威,因而,网络传播进入“失范”状态也就成为一种必然。“南昌大学50美女图事件”的发展也是一种必然。

第8篇:网络传播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网络传播 权威 话语权

所谓权威,通常是指在某一领域占有绝对高度,的信息值得信赖并能引以为行动标准的人或部门。它由两个方面组成,“一方面是一定的权威,不管它是怎么形成的,另一方面是一定得服从,这两者都是我们所必需的,而不管社会组织以及生产和产品流通赖以进行的物质条件是怎样的。”①长期以来,权威的作用机制是通过命令来安排或联合其他各个行动者的行动,但是权威不同于强迫性控制,因为后者需借助其赏罚能力而使人们遵从其命令和规定,而权威通常是采用制定规则或信息来展示其强大的影响力。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权威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权威的作用方式也一度表现出单向传导的特征,但随着社会发展,权威更多倾向于政策解读、信息公布、技术鉴定等方面。进入网络传播时代后,权威的构成、特征、作用方式都表现出新的特点,传统的权威正遭受前所未有的质疑。

一、网络传播时代,权威遭受质疑

权威在网络传播时代正遭受前所未有的质疑,如“专家”一度被戏称为“砖家”;那么,是什么让权威陷入如今相对尴尬的境地?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1、话语权的消解。权威的形成,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握有话语权。长期以来,传统权威通常与政治权力结合在一起,对信息的有着足够掌控的力量,当权威人士或权威机构发出声音后,人们听不到与之相左的意见。从传播学角度分析,信息传播的完成需要信源发出信息,经过传播渠道抵达信宿,如果在传播过程中,传播者与受传者只是单方面的“给予”和“接受”的关系,那么这种传播可以认为是单向传播。传统权威形成了媒介控制,报纸、广播、电视都可以成为权威展示力量、信息的地方,更重要的是,报纸、广播、电视这些媒介尽管能一定程度上将信息反馈给信息者,但是信息接收者与信息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非常困难。因此,权威在传统媒介中表现出很强的单向性,握有绝对的话语权。

网络传播的出现,改变了权威对话语权掌控的状况。网络传播最大的特点是信息传播的双向乃至多向性互动。受传者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传播者也可以成为信息的接受者,话语权不再为传统权威部门独占。因为话语权的消解,人或组织参与和交流信息增多,当问题出现,而权威不能及时有效的解释、解决时,对权威的质疑也就随之出现。

2、大众知识水平提高。网络技术的进步,满足了人们的教育需求,学习者变得更加积极主动。首先,各类网络学校的兴起可以使人们接受系统的文化教育;其次,互联网提供的海量信息可以方便需要的人随时查询;第三,网络教育准入门槛低,人们只要具备最基本的知识水平就可以接受教育。大众的知识水平随着网络信息的传播和教育机会的增多而提高,知识水平的提高必然会提升人们的思想认识和专业水准。在这样的背景下,权威个人或机构的信息就需要经受更多的考验,对信息的准确性、知识性都有更高的要求,大众的知识水平达到独立思考、提出疑问的层次时,对权威的质疑也就相应地产生了。

3、后台的可见,导致权威走下神坛。权威在形成和接受的过程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神秘性”。当权威被看作权威时,其前台表现要足够优秀以及的信息本身足够权威之外,更重要的是人们对于权威的表现和的信息的认同与反应,换言之,即是对权威是否“拥护”。权威是否能获得拥护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它的隐秘性。例如一个权威的医生不会在病人面前阅读医学参考书,一个位高权重的人不会展现出惊慌失措或生理冲动的一面。在网络传播出现之前,权威能很好地隐藏在后台空间,保持自身的“神秘性”,但是网络传播出现以后,权威的后台空间遭到破坏,网络媒介扩大了对权威后台行为的接触和意识,危害了权威的传统抽象性。更重要的是,当权威自身的问题被网络曝光后,即使不涉及专业问题,大众对权威的质疑也会加剧,而且这种质疑很难消除。如某知名裁判被曝生活作风不检点,人们在关注“八卦”新闻的同时,会随之对其执法水平产生质疑,这种质疑将会伴随很长时间。

在网络传播时代,对权威的质疑是社会发展必然经历的过程。网络传播给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都发生改变。权威置身其中,要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必然会受到严峻的考验。

二、网络传播时代需要权威

网络传播是一把双刃剑,它具有传播迅速、互动性强、信息量大、综合性强等优点,但是,在具备明显优点的同时,网络传播的缺点也不容忽视:信息量巨大,甄别困难,信息真假难辨;信息安全难以保障等等。网络传播带来的话语权的分解、大众知识水平的提高、权威走下神坛等导致质疑权威的产生,另一方面,应对网络传播的负面影响又需要权威的出现和引导。当纷繁芜杂的海量信息汹涌而至,权威的声音能消除谣言、解决疑惑、指明方向。

权威不同于权力,权力通常依靠强制性力量,而权威主要依靠隐形的影响力。一般来说,人们有一种“安全心理”,即人们总认为权威人物的思想、行为和语言是正确的,服从他们会使自己有种安全感。同时,人们还有一种“认可心理”,觉得权威的要求和目标往往和社会的要求和目标一致,按照权威的要求去做,会得到各方面的认可。权威的这种影响力可以成为社会强制力量的有效补充。网络传播时代,权威的这种正面影响力更显得尤为重要。

三、网络传播时代,权威的素质提升与受众认可

网络传播时代,一方面质疑权威,另一方面需要权威的引导,如何协调两者,最大可能发挥权威的功能,同时得到大众的认同,这需要我们共同做出努力。

1、提高自身素质

权威素质包括两个方面:专业水平和自身修养。网络教育的优势提高了普通大众的知识水平,专业领域的藩篱被打破。权威面临普通大众、甚至同层次专业人士的挑战,任何细微的错误都可能被放大。这就要求权威人士或机构信息要足够的精准和专业。权威面临的质疑和压力是一个挑战,另一个角度上讲更是机遇,外部环境的不利因素有助于权威内在的提高和锤炼。权威素质的提高还包括自身修养。权威在网络传播时代有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高的透明度,无论是权威个人还是组织,专业之外的自身形象对权威信服力的影响非常深远。权威是一种影响力,这种影响力的形成和作用方式有赖于权威的专业水准和自身形象,权威积极提高自身素质是应对网络传播时代挑战的首要途径。

2、进一步获得受众认同

网络传播时代,受众具有明显的主动性,对权威信息不再是完全的被动接受。网络传播能融合多种信息系统进行信息交换,“当信息系统是孤立的时候,权威得到了加强,当信息系统融合后,权威就变弱了。”②同时,网络传播对权威后台行为的暴露更是加重了权威的危机,为了改变这种不利局面,梅罗维茨认为“从长远看,我们必须重建距离感和神秘感,或者对许多过去高地位的角色重新给予一个低级的定义”。③首先,受众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权威同样有普通人的一面。长期的“神秘化”在增强权威影响力的同时也把太多的权威推向神坛,当网络传播将权威推到普通人中间时,受众应该认识到权威不是人类之外的“外星来者”,能走在某一领域的前沿引导普通人前进的人或组织就可以被认为是权威。另一方面,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网络传播时代,知识更新速度加快,权威也不能做到任何时候不出一点失误。权威自身要做到足够优秀,受众对权威抱着成熟、理性的态度也是社会进步的有力表现。

网络传播使权威遭遇挑战。权威的转型、获得认同的过程需要时间。权威依靠的是他人信任并愿意遵从的能力, “权力依靠威胁,而权威依靠激励”。④网络传播时代,对权威的质疑不会消失,权威的树立需要长远、有效的努力。■

参考文献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②③④梅罗维茨 著,肖志军 译:《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第9篇:网络传播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网络传播;负效应;监督机制;实名制用

马克思原理来说明的话,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在矛盾中进行的,事物总是具有两面性。互联网亦是这样的存在,其存在为人们生产、生活都带来了便利,但是,由于互联网的匿名性、开放性等特点,也相应地产生了一系列负效应,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诸如网络暴力、暴露隐私、个人信息倒卖等现象。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就要了解其现状和成因。

1网络传播负效应现状

1.1网络暴力使得人们变成“两张脸”

从明星出轨事件,再到贴吧人肉搜索事件,这些现象的存在催生了一批人的出现,他们被称为“网络暴民”。他们活在互联网创造的虚拟世界里,滥用自己的权利,触及道德、法律的红线而不自知。而很大程度上,他们仅仅是为了发泄自己的情绪,满足自己的猎奇心理,不断探听别人的隐私,甚至用自己的价值观审判别人,而在现实生活中也只是一个普通人而已。

1.2信息的快速传播使人们开始快餐式阅读

网络的发展促进了信息的流动,各种信息充斥于网络中,无论是娱乐、社会还是民生等,人们无法像以前一样进行深度阅读,只是快速浏览,浅尝辄止。久而久之,人们越来越欢迎信息的大量输入,而不进行深度思考,变得远离智慧,缺乏客观地判断问题的能力。

1.3网络传播影响人们的生活状况

网络传播的快速发展使人们患上了各种网络综合征,颈椎、眼睛等不同身体部位出现问题,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此外,信息的丰富性使得人们越来越沉迷于网络,不愿意走入人群,走出室内,都变成了低头一族。社交能力下降,变得越来越孤僻,造成了心理障碍。

2网络传播负效应的成因

造成网络传播负效应的原因有很多。首先,从网络传播自身谈起,网络本身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就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互联网使得信息能够不经过滤、筛选,快速传播至受众,并且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者,造成信息的整体水平下降,且杂而乱。其次,从网络的参与者来看,由于网络的匿名性,每个人都戴上面具掩藏在了网络背后,生活中不肯示人的另一面都表现在了网络上。再加之免责心态的影响,网民们在网络上缺乏理性的控制,肆意表达自己的情绪。再者,从网络运作方面,每一个热点的引发都有幕后推手,他们无视道德的束缚,受利益的驱使,对待信息不加辨别甚至直接捏造信息,利用大众的从众心理满足自身的利益。最后,从网络的监管者来看,缺乏相应的惩罚机制,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也是造成网络负效应的重要原因之一。

3针对网络负效应的措施

3.1要健全网络的监督管理机制

要加强网络的法制建设,政府要在其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完善立法,规范网络语言,净化网络环境,使互联网也能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政府要以积极引导为主,保证言论自由权,要注意适度原则,因为我们不能忽略网络传播本身在大众生活中所带来的积极作用。

3.2提升网民的个人素养

利用媒体、报纸、电子网络等各种宣传渠道进行网络规范使用的宣传,提升大众的媒介素养。引导大众不要盲目从众、跟风,明确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也要遵守道德、遵守法律的要求。

3.3实行网络实名制

一些大的网络运营商可以实行网络实名制,一旦追究不会再无迹可寻,对网络参与者的身份进行严格审核。这样有利于提高参与者在网络上发言发声的公信力,同时又能够约束发表言论者注意自己的言行。当然,网络实名也有一定弊端,我们在实行的同时要完善相关立法,避免影响了人们的自由表达。

3.4完善网络举报渠道,增强网络新闻公信力

公信力是网络传播新闻信息所必须遵守也是最不能抛弃的底线。要建立网友的信息举报电话和举报邮箱,保证网络传播信息的真实性和公正性,这是网络信息不造谣、不传谣的基础。

4结语

在享受互联网所带来的益处时,我们要时刻警惕网络传播的负效应。从自身出发,无论处于什么样的位置,都要提升自己的个人素质,不信谣、不造谣。净化网络传播环境,发挥互联网的正效应。

参考文献:

[1]斯蒂夫•琼斯.新媒体百科全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李凌凌.网络传播理论与实务[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4.

[3]徐小立,秦志希.新闻传媒的消费主义文化变异[J].现代传播,2007(2).

[4]钟瑛.我国互联网管理模式及其特征[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