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能源管理系统的功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合同能源管理,节能前景
1概述
合同能源管理(EnergyManagement Contract)简称EMC,是一种新型的市场化节能机制,其实质就是以减少的能源费用来支付节能项目全部成本的节能投资方式。这种节能投资方式允许客户使用未来的节能收益为企业和设备升级,以降低目前的运行成本。博士论文,节能前景。随着合同能源管理(EMC)模式在企业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其“零投资、零风险、零浪费、高效益”的特点越来越多地被企业所关注和接受。
2 选题背景
莱钢动力部水力车间1#泵房6#泵汽蚀严重致使流道腐蚀不顺畅,导致水泵的效率下降,供水电耗增加;2#水泵额定扬程为74米,而实际运行压力仅为0.50-0.55Mpa,造成富裕水头24%左右,使水泵运行效率偏低。随着型钢区热线单位用水量的增加,这两个机组的运行台时逐渐增加,使车间制水综合能耗不断升高,给车间的节能降耗工作带来一定影响。北京贝尔佐那有限公司和山东雷奇电器有限公司针对我们的具体情况,测定当前的用能量和用能效率,找出节能潜力所在,并对各种可供选择的节能措施的节能量进行预测,提出了解决方案。博士论文,节能前景。
3 方案设计
3.1 6#泵方案设计
6#机组的参数如表1:
表1. 6#机组参数表
关键词:城乡一体 土地管理 信息系统
中图分类号:P2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7(b)-0016-02
城乡一体化是指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城乡之间通过资源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相互协作,优势互补,以城带乡,以乡促城,互为市场,互相服务,实现城乡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持续协调发展的动态过程。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性趋势,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的自然历史过程。城乡一体化体现为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城乡“空间―― 人口―― 社会―― 经济―― 生态”这个复合系统演化的终极状态。其本质就在于消除现存的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最大限度地缩小现存的城乡差别,使高度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达到城乡共享。
在土地资源管理方面,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地城市建设发展速度很快,大部分城市主城区和近郊区的土地利用日益融为一体,城乡土地利用一体化已经成为各地城市建设发展的共同趋势。但是,各个城市近郊区域土地管理所依据的资料,仍为按八十年代国家土地资源调查规程调查的土地利用现状资料,这已远远不能满足当前城乡土地统一管理的需要。因此,加强城乡土地的统一管理已经刻不容缓。
1 总体结构设计
系统总体设计又称为逻辑设计,是为系统确定整体框架和结构,它是系统研制工作的核心和系统开发的依据。城乡一体化管理信息系统充分利用在大型GIS上的开发成果以及多年在土地资源领域各个业务方面的已有成果和IT业界最新的网络技术,综合考虑土地资源管理的特点和系统开发限制条件等,对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进行划分合并,形成系统总体结构。
2 功能设计
系统结构决定了系统功能,系统功能的多少、是否完善直接影响和决定了系统的使用价值。各个功能模块相互独立,总体上又构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9]。本系统共分以下几大模块,如图2。
该模块提供了常用的数据绘制和编辑命令,主要有对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的编辑功能,包括对空间数据添加,修改,编辑,删除等绘制和编辑功能,以及对属性数据的修改、导入、导出等功能。数据的编辑和维护是建立土地管理信息系统所必须的功能。
2.2 土地管理模块
城乡一体化管理信息系统是在统一的数据组织管理模式和数据结构分类体系下,按土地利用管理、产权产籍管理、规划管理(含矿产规划)、定级估价管理等的业务要求,实现农村土地和城镇土地的无缝一体化多专题的国土管理。该模块提供国土管理的各个业务管理功能,是整个信息系统的核心,其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系统设计的成败。此模块按功能分为地籍管理子模块、定级估价子模块、土地利用管理子模块、土地利用规划子模块、土地评价子模块等模块。各个子模块提供国土管理的各个业务管理。如地籍管理子模块,主要完成以下任务:完成地籍调查与地籍测量数据的录入、编辑工作,包括地籍图的编辑、地籍调查表的录入;实现土地登记全过程的计算机管理;能够输出地籍成果资料;完成日常查询统计工作,可以检索土地权限情况;具有方便的变更,历史查询等功能。土地评价子模块,此模块属于专家系统模块,通过对影响土地质量因素的综合分析,揭示农业用地的土地特点、质量等级、数量分布,为编制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合理开发及利用土地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2.3 数据服务模块
此模块为系统提供空间数据分析、数据查询、数据转换等功能。数据的查询包括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的查询(分类查询、组合查询和模糊查询)。空间数据分析主要包括图形对象的更新、合并、分割、叠加分析、缓冲区分析等。数据转换功能,为系统间的数据交换提供方便,可以在***.shp,***.dxf,***.tab,***.e00,***.cov等多种格式的矢量数据间进行转换,实现多源数据的融合。
2.4 数据维护模块
此模块主要是为管理员维护系统数据库提供添加或删除用户,并设置用户或角色的权限。管理员可在此模块中进行系统数据的备份和恢复;对系统参数设置,数据库设置等关系系统稳定的项目进行管理。
3 开发的软硬件环境
3.1 硬件环境
硬件环境是指系统运行的物质基础,硬件是GIS的物理外壳,系统的规模、精度、速度、功能、形式、使用方法都与硬件有着密切的关系,受硬件指标的支持和制约的设备包括:计算机、数据存储设备、输入和输出设备、多媒体设备以及网络设备等。近年来,计算机的迅速发展为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提供了良好的硬件环境,无论是在系统的存储方面,还是在系统的运行速度方面都有了质的飞跃。但在我们建立土地管理信息系统时,不能一味的追求高配置,而不考虑自己的经济实力。我们应该在所开发信息系统的资金允许范围内,为系统的开发提供最好的硬件环境。本系统所选用的硬件有:工作站、服务器:双CPU PⅣ2.66 GHz以上,内存2 G以上,显卡256 M以上,硬盘160 G以上;输入输出设备:扫描仪,打印机,绘图仪,刻录机,可擦写光盘等。以上硬件环境直接影响到系统的运行速度和系统的稳定性,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使用较高的电脑配置。
3.2 软件环境
本次系统建设选用MAPGIS平台及其强大的二次开发的接口,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配合数据库软件Mierosoft的SQL SEVER2000企业版,程序设计语言Visual Basie6.0等,以及网络和新技术支持下,进行相关设计和研究。
MAPGIS是武汉中地信息工程有限公司研制的具有自主版权的大型基础激励信息系统平台。它是一个集当代最先进的图形、图像、地质、地理、遥感、测绘、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于一体的大型智能软件系统,是集数字制图、数据库管理及空间分析为一体的空间信息系统,是进行现代化管理和决策的先进工具。MAPGIS连续四年在全国GIS测评中名列第一,并成为唯一连续四年获得国家科技部向社会推荐的国产GIS软件平台。考虑到实用性和经济性等因素,本系统选用MAPGIS作为开发平台。
4 数据库结构
4.1 数据库服务逻辑结构
本系统数据库是构建在以大型商用数据库为基础的大型GIS上,包括多种专题的土地资源数据,以及按一定标准建立的访问这些数据的规范、规则与方法。数据库依据标准来建设并通过相应的组件提供标准服务,业务系统不再是传统的直接访问数据库,而是通过数据库提供的符合统一标准的服务来发出请求获取服务,充分的实现了系统与数据之间的异构。处在的业务系统模块正是基于这些标准的服务来构建的,通过访问规则,数据库根据需求对外提供符合标准的服务,从而调用数据。数据库服务逻辑结构如图3。
4.2 数据库基本结构
土地信息数据种类繁多,体系复杂,在数据库设计时不仅要充分考虑数据结构的普遍性和数据的多样性、准确性,还要坚持实用性、先进性、扩充性的设计原则,力求建立一个开放的、灵活的数据库,保证数据资料现势性和共享性。本系统根据城乡一体化土地管理的特性,设计数据库结构。整个数据库由一体化数据库、业务办公数据库和元数据库三部分构成。一体化数据库是本系统数据库的主要的组成部分,它包括区划子库、地形子库等基础地理要素数据库,以及权属子库、地类子库、规划子库等各个专题要素数据库。土地管理涉及到许多业务的办公,包括地籍业务、规划业务等。在土地业务办公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业务数据,业务办公数据库主要是对这些业务数据进行存储管理。元数据信息是数据库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通过对数据的描述保证了应用的高效与可靠的数据共享。元数据库是描述数据库、子库和子库中各数字产品的元数据构成的数据库。元数据库包括系统各数据库及数字产品有关的基本信息、空间数据表示信息、参照系统信息、数据质量信息、要素分层信息等。
5 系统实现与功能演示
某城乡一体化土地管理信息系统在统一的数据组织管理模式和数据结构分类管理各类专题数据,系统负责实现对各类专题数据进行动态管理和分析,为土地调查、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建设用地审批等业务活动提供支持,具体功能包括空间数据库维护、管理、查询、分析、统计和输出等功能。
5.1 数据管理
(1)数据的存储:以区为单位合理存储和管理各类地籍管理数据,包括空间图形数据、属性数据等。(2)数据的调阅:用户可以方便通过鼠标点击来调阅每专题的数据。
5.2 基本查询
(1)属性信息查询。
①用户通过鼠标点击图形能够查询各类地籍专数据信息,如宗地的基本信息、界址点信息、界址线信息、土地利用现状信息、基础地理要素信息等。②用户还可以通过输入条件查询空间图形信息。
(2)历史信息查询:用户可以查询某一空间图形的历史信息。
5.3 综合查询分析
对所有的专题图层均可以通过综合查询分析功能进行查询统计,在使用该功能时,可以事先指定对哪些专题图层进行查询分析,也可临时指定专题图层进行查询分析。
(1)任意范围综合查询:对任意给定的范围(可以是坐标数据,也可以是空间图形)能查询范围内各种专题数据,并能对查询结果按给定的条件统计、输出图形和表格如图4。
(2)缓冲区查询统计:对选定的线状、点状地物按给定的缓冲区半径(线状、点状地物可以从图上直接选取,也可以是提供的坐标或空间图形数;缓冲区半径可以人为设置)查询该缓冲区内各种专题数据,并能对查询结果按给定的条件统计、输出图形和表格如图5线缓冲区查询。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R541.6
文献标 识码:B
文章编号:1009_816X(2011)04_0306_02
DOI:10.3969/j.issn.1009_816X.2011.04.23
B型尿钠肽(B_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是近年来最受关注的心血管生物学标志物 之一,对于诊断和监测心力衰竭不仅是有益的手段,同时为评估患者预后和治疗提供有益信 息。而肿瘤相关糖类抗原125(CA125)已广泛用于临床卵巢癌、肺癌、乳腺癌、 胃肠癌等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断。但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CA125水平与慢性充血性 心力衰竭(CHF)的严重程度有关。本文通过观察115例不同心功能级别的CHF住院患者CA 125和BNP水平情况,对它们之间的关系做初步探讨。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 者共115例,女45名,男70名,年龄45~82(62.42±10.84)岁,其中冠心病42例,扩张 型心肌病28例,高血压性心脏病30例,瓣膜性心脏病15例(排除二尖瓣狭窄)。按纽约心功 能分级标准,Ⅱ级43例、Ⅲ级50例、Ⅳ级22例。同期有心血管病但无心力衰竭的患者45例为 对照组,其中女18名,男27名,年龄40~78(61.20±9.62)岁。所有病例均排除自身免 疫性疾病、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病及结核病。两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均无统计学差 异(P>0.05)。
1.2 方法:所有受试者于入院后第2日空腹抽肘静脉血4ml,采用美国雅培公司生产的ARCH ITECT i 2000SR仪,运用化学发光法检测CA125及BNP水平。所有步骤均严格按操作说 明书进行。
1.3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13.0版统计软件包统计分析,数值均以(x-±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 SNK检验。相关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P
2 结果
2.1 入院时各组间CA125及BNP水平的比较: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各组CA125 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
2.2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CA125与BNP的相关性分析: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各组 患者间的CA125与BNP呈正相关(r=0.76,P
3 讨论
CA125是存在于胎儿体腔上皮中的糖蛋白抗原,主要用于间皮细胞及Muller管衍生物 所发生的恶性肿瘤如卵巢癌、间皮癌等的诊断和随访[1]。Bergmann[2]等 研究认为CA125是腹水的一种非特异性标志物,且腹水中的CA125水平较血清中 高;此外少量人群中用心包组织抗CA125染色证实心包膜能产生CA125[3 ]。在心血管领域,Nagele[4]等在心脏移植患者中发现CA125随着心功能 的恶化而升高,好转而下降,认为与神经内分泌和右房充盈压密切相关。Duman[5] 等认为,炎症、创伤或体液淤积激惹胸膜、心包膜、腹膜可刺激间皮细胞分泌CA125,充血性心力衰竭时主要表现为体循环和肺循环的淤血,而CA125升高与静脉淤血激惹 胸膜、心包膜、腹膜等部位的间皮细胞或增强的信号肽有关。因此,CA125的产生和 升高不仅可反映肿瘤的存在,也可反映非肿瘤性疾病的存在,如非肿瘤性浆膜炎症、刺激或 渗出。
B型尿钠肽,是由心肌细胞合成的具有生物学活性的天然激素,主要在心室表达,同时也存 在于脑组织中。当左心室功能不全时,由于心肌扩张而快速合成释放入血,可以用来指导利 尿剂和血管扩张剂的应用。近年来,认为它的高低与心力衰竭程 度成正比,认为BNP可作为诊断和治疗心力衰竭的有益评价手段[6]。
本文发现CHF患者血清中的CA125及血浆中的BNP水平明显高于非CHF组,并且随着心功 能的恶化而升高。CA125水平与BNP水平呈正相关,说明CA125可以与BNP一样作 为心力衰竭的诊断和评价指标,已有多个研究[7~9],也表明CA125与慢性 心力衰竭存在密切关系,能反映病情严重程度及预测预后情况。因此,认为联合检测CA 125及BNP两个指标对CHF的诊断及严重程度的评估比单一指标更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Menon U, Talaat A, Jeyarajah AR, et al. Ultrasound assessment of o varian cancer risk in postmenopausul women with CA125 elevation[J].Br JCancer,1999,80(10):1644-1647.
[2]Bergmann JF, Bidart M, George M, et al. Elevation of CA125 in patient s with benign and m alignant. ascites[J]. CANCER,1987,59(2):213-217.
[3]Seo T, Lkeda Y, Onaka H, et al. Usefulness of serum CA125 measurementfor monitoring. pericardial.effusion[J]. Jrn CircI,1993,57(6):489-494.
[4]Nagele H, Bahlo M, Klapdor R, et al. CA125 and its relation to cardia c function[J]. Am Heart J,1999,137(6):1044-1049.
[5]Duman C, Ercan E, Tengiz I, et al. Elevated serum CA125 levels in mi tral stenotic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J]. Cardiology,2003,100(1):7-10 .
[6]刘梅颜.大力推广BNP检测的临床应用-记2008中西方专家BNP共识高峰论坛[Z/OL].ht tp://省略,2008-7-7.
[7]Monteiro S, Franco F, Costa S, et al. Prognostic value of CA125 in ad vanced heart failure patients[J]. Int J cardiot,2010,140(1):115-118.
1、家庭能源管理系统是智能电网在居民侧的延伸,是智能电网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2、介绍了智能电网环境下家庭能源管理系统与传统家庭能源管理系统的不同和智能电网环境下家庭能源管理系统的新功能需求提出了智能电网环境下家庭能源管理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模块,接着给出了智能电网环境下家庭能源管理系统的技术体系从检测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优化调度算法三方面综述了该领域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存在的技术挑战,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EMS;能源计量;能源管理系统
中国经济在迅速发展的同时,节能减排也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提高能源管理水平也成了而今企业管理内容中的重点。信息化和工业化高度融合的今天,能源管理系统EMS(Energy Management System)的出现和应用为企业能源基础管理提供了一种选择。
1 实施EMS这类系统的背景和意义
1.1 从能源管理角度出发,提高能源计量检测水平是节能减排工作的基础。
《“十二五”计量发展规划之四:工业和能源计量发展规划》建立两级能源信息监控系统,安装配备现代化能源计量、检测、分析设备和软件,实现计量工作科学化、系统化管理。利用系统实时监测功能,及时排除能耗异常情况,应用系统智能化分析功能,寻找挖掘节能潜力,实用系统统计汇总功能,提高能耗统计数据的准确性,促进能源消耗精细化管理、定额管理、考核管理和对标管理。
1.2 实施应用EMS能源管理系统的实际作用和意义
1.2.1 海量的能源数据积累
能源数据是开展能源管理工作的前提。目前大部分企业能源二级网络都安装了计量表,极少部分企业做到了三级网络覆盖。但都面临着企业能源管理部门人员不足,甚至缺少能源专职管理人员的问题。根本无法做到各级网络海量能源数据的实时有效计量,更无法分解企业各部门各区域的能源指标,无法了解各区域部门的能源使用情况,这将对今后的能源体系的建立带来阻碍。所以能源管理系统EMS将会成为企业能源管理基础工作的重要帮手。
1.2.2 信息化数据采集系统将大大提高能源计量的准确性
能源计量准确性是计量工作的一项重要指标。企业的能源报表是日常工作不可缺少的部分,数据的准确性一直是各企业统计部门不断追求完善的。信息化数据采集通过实时监控,每隔几分钟记录备份一次,上位机、下位机双重数据储存等功能将大大提高能源数据的准确性。
1.2.3 有效挖掘企业节能潜力,提高管理水平
EMS能源管理系统的应用将会使企业更了解自身能源的使用现状,能源消耗的趋势,挖掘节能潜力、有效控制企业运营成本。另外,将会改变原有的能源管理工作模式,可将能源平衡测试,能耗异常情况报警、故障诊断等更科学化的管理手段带到企业中来。
可以得出结论:EMS能源管理这一类的系统将会在今后能源管理工作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2 介绍EMS能源管理系统的软硬件结构及其在企业能源管理中的应用
2.1 系统硬件部分介绍
系统硬件结构图:
图1 为基于工业以太网、RS485通讯的EMS系统硬件结构
系统硬件部分组成:由数据库服务器、数据采集计算机、智能电表、智能水表、流量积分仪及其他种类数据采集模块、现场总线及转接器、交换机、通讯光缆等组成的分布式数据采集系统。
工作原理:数据采集计算机通过数据采集网、现场总线以太网转换器巡检各智能电表、智能水表、流量积算仪,并将各仪表测得数据读回、显示、保存并送服务器数据库。
系统硬件部分具有如下特点:a.采用独立的数据采集局域网完成电量、水、蒸汽、天然气、压缩空气等数据采集后,也可实施WEB与公司其他系统进行对接、集成。b.数据采集网采用光缆连接,具有通讯准确可靠、抗干扰性强、通讯速率高、安全等优点。
2.2 系统软件部分介绍
因为能源工艺系统分散、面广量大,建议采用工业级的组态软件进行定制开发,开发简单,通用性强,支持绝大部分下位机数据采集设备。
数据采集对象的选择应按照工艺监控的实际要求、能源系统输配和平衡的要求、能源管理的精度和粒度要求谨慎选择。数据采集系统宜采用分散方式,以减少系统风险和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可维护性。
根据能源系统的特点和具体情况,综合采用与之适应的基本技术:①行业标准监控和管理技术;②现代安全网络技术和数据通信技术;③数据库及实时数据处理技术;④预测和平衡优化技术;⑤集成式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⑥数字化运行和调度技术;⑦异构系统无缝集成技术。
2.3 EMS能源管理系统在企业中实际应用案列
当鼠标点击某给水点红色编号时可进入实时\累积数据显示页面
图2为企业给水卫星平面图 图3为总水表实时累积数据显示页面
当鼠标点击某给三角闪电标志时可进入配电柜仿真界面,使得系统直观
图4为企业供配电卫星图 图5为科研办公大楼一进线配电柜仿真图
当鼠标移动到某一个抽屉柜点击可进入该线路实时\累积数据显示页面。
其他系统管理功能实现:
2.3.1 制作能源报表
能自动对全厂的水、电、蒸汽等进行实时计量,并生成月报表、季报表、年报表等其他种类能源报表。并可进一步在此基础上实现企业能源定量管理,分解指标的同时可配合相应的考核管理办法。
2.3.2 实现各能源数据查询分析(同期对比、能源支出统计功能)
通过WEB各种水、电、蒸汽数据,供有关部门查询,能源分析,预计能源消耗支出,便于企业能源管理及运营成本管理。
2.3.3 实现测试报警功能(水平衡测试、漏水预警、电压波动等报警)
可对过压、缺相、超负荷等用电故障,水流量异常、不平衡,蒸汽、气体超温超压等异常情况进行实时报警。
2.3.4 实现数据恢复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任何系统都会出现故障,尤其是在通信网络中。一般的EMS能源系统只能在上位机端进行数据备份。其实可以从下位机端出发,选择带数据存储的智能仪表,数据采集的同时进行第一步存储,在数据服务器端再进行二次数据备份。这样在数据服务器或网络通信故障时也不会丢失采集数据,确保了EMS能源管理系统数据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现场总线与工业以太网及其应用技术》李正军编著,2011-09-01,机械工业出版社.
1.功能(1)实时显示各仪表数据,实时监控一级计量和二级计量能源数据偏差,并将所采集计量数据形成对比图,出现不合理偏差系统立即报警。系统对电能供应质量进行实时监控,并有报警提示和报警记录。(2)定期保存采集数据,系统自动采集能源计量点的实时瞬时量和累计量,采集周期在1min~24h范围内可调,采集数据项目完全符合能源统计和能源计量管理部门的要求。对于采集到的数据,可在采集器内定期保存,即使在采集器失电的情况下,内部的配置数据和采集到的数据仍可存储,保证了对历史数据的保存和溯源。(3)能够在客户机上查询流量、压力、温度、累计量及差数等信息,实时监控车间、设备能源实时消耗量,监控各项用能指标不超过定额指标。超过定额指标经报警提示查找原因,及时进行改进。(4)能够进行数据汇总和计算分析,对能源消耗计量数据进行汇总,并按照系统设定各种能耗定额指标,并自动生成对比分析图表,超过指标系统立即报警提示。通过报警提示,企业能够及时发现能源浪费现象和能源消耗异常情况,及时进行纠正与改进,及时有效控制能源消耗和能源成本开支。能耗定额指标和节能量化指标主要包括企业单位产值综合能耗、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企业和车间能源消耗定额及用能设备单耗等。数据汇总和计算分析能够对每个产品能源成本、每个车间能源成本和企业能源成本进行监控分析,并自动形成对比分析图表,用能成本超过预定费用,系统立即报警提示。(5)能够根据各级部门需要,自动生成各类报表,如企业耗能设备一览表、能源消耗统计及分析报表、生产信息报表等,并能够在客户机上打印日报、周报、月报及历史曲线、棒图等。(6)能够将系统软件与企业生产系统联网,系统数据与生产系统数据可以通过联网共享,生产管理人员增加监测点不需修改程序,能自动添加,合理安排生产计划和生产调度;能源管理人员可以根据生产计划核算出企业、车间、主要用能设备和工序的计划用能量,可以通过网络设置仪表的参数及累计量清零等,并逐级下达用能指标,用能单位按下达用能指标合理有效控制能源的消耗量。
2.能源管理系统利弊能源监控系统对能源系统实行集中监控和有效管理,有如下作用:(1)通过对能源系统集中监控,大幅度提高钢铁企业能源系统劳动生产率。(2)运用系统在线监视功能能源调度实现调度指挥,充分利用钢厂二次能源,确保系统经济合理运行,节能和环保效益贡献突出。(3)在能源系统异常和事故时,系统通过集中监视提供实时数据,利于调度及时、快速和准确地处置,把能源系统故障所造成的影响控制在最低限度,确保能源系统稳定运行。能源管理系统在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第一是如果现场仪表计量不准确,输出到能源管理系统的数据也会不准确;第二由于是无线传输,短距离内两个无线网间会有干扰。
二、能源管理系统在企业节能降耗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啤酒厂;能源管理系统;构建
0.引言
随着世界各行各业对节能工作的更进一步推进,大多数啤酒企业也逐渐意识到,能源数据可以为企业和社会带来非比寻常的效益,都开始对能源数据进行采集。由于传统做法有手工操作效率低,一致性差,分析效果差等缺点,因此,当务之急是建立一套有效的企业能源管理系统,它不仅为实现能源自动化调控打下坚实的数据基础,也为企业能源统计分析、能源预测及成本核算奠定了可靠地基础,更是对提升企业管理、强化企业正常运营有着无法取代的影响。
1.啤酒厂能源现有使用情况
啤酒厂主要的能源消耗为煤、水、电、CO2等。据统计,2010年全国啤酒产量4483万t,按照平均每吨酒的成本为1500元计算,全国每年生产啤酒的成本为672亿元。假设按照啤酒使用能源占成本的17%,则每年生产啤酒使用能源大概是114亿元。全国啤酒厂大多没有有效的计量分析手段,导致能源浪费现象十分严重。本文主要以某啤酒厂能源使用情况为例,简要介绍啤酒厂能源计量管理系统。
2.啤酒厂能源管理系统简介
2.1能源管理系统的目标
(1)对啤酒厂能源设备的运行状态以及使用的安全性、合理性进行实时监控及科学化的管理。
(2)围绕啤酒厂的能源进行统计、分析、决策,进行啤酒厂能源降耗管理。
2.2能源管理系统原理
能源管理系统总体结构基于管控一体化思想,将分散的能源控制系统、生产用能系统有机地集成起来,提供分散控制、集中管理的开放式体系结构,借助OPC技术,实现监测数据传输与集中管理,方便连接第三方软件数据,有效地进行实时界面操作,强调对历史数据的存储管理与统计分析,形成时/日/周/月/年报表。系统提供系统数据备份、系统日志和用户权限管理等功能。
2.3能源管理系统的特点
整个系统具有操作方便、易于使用的特点,且可以显著降低用户维护费用。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开发,使系统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可扩充性等特点,体现了当前生产管理计算机系统开发技术的发展趋势。
3.啤酒厂能源管理系统的构建
啤酒厂的能源系统构架分为三层:现场仪表、数据采集、存储分析。
3.1现场仪表的选用
应该根据能源的类型进行现场仪表的选用,啤酒厂使用的能源主要是水、电、蒸汽、CO2和压缩空气。水一般使用电磁流量计进行计量,电一般使用电量表进行计量,气体一般使用涡街流量计加压力(温度)补偿的方法进行计量。
3.2蒸汽的计量方法
在现场仪表的应用中,水、电的计量设备技术成熟、采集的数据准确性高,在设备的安装使用方面被广泛的认可。但是,气体形态具有可压缩性、不易计量性的特点,导致了气体测量的难度很大。尤其是蒸汽计量,在管道传输过程中会出现部分降温变为液态的情况,计量的难度系数大大增加。
以下以饱和蒸汽计量的方法为例进行简要说明。饱和蒸汽的质量流量计算公式为:
M—K*ρ*G
M——质量流量;
K——系数;
ρ——蒸汽密度;
G——体积流量。
可以看出,整个公式的难点是蒸汽密度ρ的计算方法。
现在国际流行的蒸汽密度计算方法都是根据蒸汽特性的通用国际公式IAPWS-IF97得来的,主要有表格法与简化公式法。由于查表法对计算内存与计算速度有较高的要求,所以在一定压力范围内尽量使用简化公式法,大大的简化计算公式,控制误差在一定的范围内。
例如:在0.1MPa~0.32MPa压力时使用简化公式ρ—5.2353P+0.0816;在0.32MPa~0.7MPa压力时使用简化公式ρ—5.0221P+0.1517,在0.7MPa~1.0MPa压力时使用简化公式ρ—4.9283P+0.2173(ρ:蒸汽密度;P:蒸汽压力)。经过测算,在上述压力范围内,使用以上简化公式密度误差在±0.2%以内,完全可以满足啤酒厂对于蒸汽计量的精度要求。
由于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管道内传输的可能不是完全是饱和蒸汽,会有部分蒸汽降温变为水,即蒸汽有一定的湿度,使得真实密度会比计算得到的密度略大,所以计算根据传输管道的长度进行系数K的修正。
3.3现场仪表的数据采集
现场仪表将各种质量流量、体积流量、压力、温度等信号转换为标准电信号,通过仪表总线将数据传输到数据采集系统,仪表总线的类型一般为PROFIBUS总线协议、串口总线Rs232/RS485协议、HART总线协议、4-20mA信号等。在数据采集系统中,进行能源数据的中间计算过程,得到最终需要的能源数据类型。
3.4能源管理软件的功能
在计算机上编制软件实现能源管理的目的,记录、储存现场仪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各种分析,进行分类、整理、对比,按照车间、工段、设备、能源类型生成报表及曲线,方便查询,实现工厂的以下实际需求:
3.4.1操作流程规范化
对于许多手动操作的工段,能够尽可能的避免由于人为操作不当原因造成的能源浪费。
3.4.2制定能源消耗计划
根据以前同期、同生产量的能源消耗情况制定出未来的能源消耗计划,方便工厂进行本计划安排。
3.4.3故障的回溯
对出现故障的位置,认真查询能源消耗记录,回溯当时的操作、运行情况。
3.4.4能源消耗报警
对于每个车间、工段、设备的能源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测,一旦有故障泄露等情况发生,可以立即报警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针对啤酒企业研发的能源管理系统,应该充分利用企业能源计量的真实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提高企业能源管理效率和质量,建立有效能源管理体系,节能减排,提高效率,缓解能源压力为目的。
【参考文献】
[1]朱宏清.热电冷联供系统设计探讨[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9.
[2]北京有色冶金设计研究总院.余热锅炉设计与运行[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7.
一、山东省重点用能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建设现状
2009年以来,山东省部分重点用能企业探索建立能源管理中心,通过对能源的自动化控制提高能源保用效率。
(一)国家激励政策促进作用明显。
2009年,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开始在钢铁、有色、化工等行业建设企业能源管理中心,下发了《工业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建设示范项目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对工业领域开展能源管理中心建设示范项目给予财政奖励。山东省部分重点用能企业根据办法规定,积极建设能源管理中心,目前已有65家企业开展了项目建设工作,其中济南钢铁集团、莱芜钢铁集团等12家企业获得了国家财政支持。
(二)示范项目节能效果显著。在国家支持建设的企业能源管理中心中,济南钢铁集团示范项目已于2010年12月建成投入使用,莱芜钢铁集团、祥光铜业、成山集团示范项目正组织建设。其中,济南钢铁集团能源管理项目总投资1.23亿元,年可节电20亿千瓦时,水3298万吨,高炉煤气2.5亿立方米,焦炉煤气4291万立方米,合计年节能量8.4万吨标准煤,年综合经济效益1亿元。莱芜钢铁集团项目计划总投资18116万元,中央财政补助资金1800万元,预计实现年节能量24.4万吨标准煤,产生年经济效益6750万元。
(三)部分重点用能企业能源管理基础夯实。
在国家重点管理的万家企业中,山东省有1188家重点用能企业,这些企业的自动化管理程度比较高,具备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建设的基础条件,其中有68家企业建立了能源管理体系,各项能源管理基础工作比较扎实。如山东山水集团,实行“母子公司、两级管理”模式,集团所有水泥生产线全部采用新型干法生产工艺,自动化水平高,所属的24家子公司均拥有自己独立的局域网、专业机房、应用系统服务器,集团总部建立核心局域网,与子公司通过网络连接,实现全集团虚拟局域网模式的无缝联接,为能源管理中心建设搭建了较好的网络软硬件基础。
(四)省内能源管理中心技术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
强大的能源调度、分析、平衡功能是实现企业能源系统优化的必要手段,目前,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MOX中国自动化公司等企业具备较强的能源管理控制技术能力,在宝钢集团、天津钢铁、湖北兴发化工、湖南华菱湘钢等企业建设了能源管理中心项目,节能效果十分明显。山东省能源管理中心技术支持企业起步较晚,但是借助广阔的省内市场,企业成长迅速,山东积成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青岛高校软控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发挥自身技术优势,积极开拓市场,已经成功实施了成山集团、东方汽轮机、莱钢、潍柴动力等企业能源管理中心项目。积成电子企业能源管理中心系统于2009年3月通过了山东省级技术成果鉴定,认定“iES-E1000企业能源实时监测与管理中心系统技术先进,运行稳定可靠,整体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二、企业能源管理中心项目建设存在的问题
尽管企业在加强能源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企业生产的自动化程度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在能源管理中心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部分企业能源管理控制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能源管理中心项目对企业生产现场的自动化程度要求较高,从目前全省重点用能企业来看,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调查的156户企业中,63%的企业生产现场尚不能满足能源管理中心项目建设要求,能源供应、使用和产出的计量没有实现自动采集和汇总,存在企业节能管理基础薄弱、自动采集系统不完善、能源信息技术落后等问题,难以满足企业深入开展节能降耗工作的需要。
(二)已建成的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功能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在已经建成的企业能源管理中心项目中,部分能源管理中心不够完善。调查企业中,有8家企业对生产现场改造不完备,部分生产环节的能源数据不能实现即时的采集上传。6家企业能源的控制调度功能不完备,虽然对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和集成自动化控制改造,实施DCS、PLC、QIS等工业过程控制系统和相应的生产制造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但是在能源的单独控制、调度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优化。
(三)企业认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部分企业对能源管理中心建设的必要性认识不足,对通过能源的生产、输送、分配和使用优化实现节能的认识不到位。大部分企业只注重扩大生产规模或改造生产工艺,缺少对各个生产环节能源供需的平衡,根据生产环节用能的平均值或峰值供应能源,不能动态控制调节,造成某段时间或部分环节能源供应时供大于求,降低能源利用效率。
(四)激励政策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2009年国家出台了对能源管理中心项目建设的扶持政策,对钢铁行业的示范项目给予奖励,2010年后,又陆续增加了有色、建材、化工等行业,支持范围进一步扩大。但省级以下的各级政府还没有建立相关激励政策,仅依靠国家政策支持,很难覆盖到中小型企业,不利于能源管理中心的普及。
三、推进山东省重点用能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建设的途径
(一)统一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建设标准。
尽管部分企业建立了能源管理中心,但是建设内容和功能还不完善,不能很好的发挥企业能源管理中心的作用。要探索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建设标准模式,充分发挥能源调度优化作用。
能源管理中心应包括“三个系统”,即现场控制系统改造、数据采集系统建设和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实现能源计划、能源计量管理、能源监控、能耗分析、数据报送、重点设备能耗管理等功能。一是现场控制系统改造。现场控制系统是能源管理中心建设的基础。主要是通过企业对能源输送、生产、应用控制系统进行改造,为能源管理中心的采集、传输、调控提供用能现场数据支撑。包括能源输送控制系统改造、能源生产控制系统改造和关键生产环节现场改造等。二是数据采集系统建设。数据采集系统是能源管理中心建设的保障。企业各能源介质存在于工业现场的不同环境中,因性质不同,计量设备的计量方式差异较大,针对不同介质和不同计量方式,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采用不同采集方式建设数据系统。包括配备能源计量器具、定期检定计量仪表和健全能源计量管理制度等。三是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信息管理系统是能源管理中心建设的核心。通过基础软件、控制系统、基础硬件、现场视频监控和能源管理中心大厅建设,实现企业能源管理的集中控制。包括基础软件建设、控制系统建设、基础硬件建设、现场视频监控建设和能源管理中心大厅建设等。
(二)加快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建设。
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核心,综合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在全省重点用能企业中建设能源管理中心,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相互融合,推动重点企业能源利用由粗放式管理向集约化管理转变。坚持“三个结合”的原则推进建设进度,即坚持整体部署与分步实施相结合,坚持重点推进与全面实施相结合,坚持企业实施与政府引导相结合。通过建设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实现企业能源管理的“三个转变”,即由条块分割的能源管理向以远程综合监控为基础的扁平化、高效率的运行管理模式转变;由分散的能源管理向以集中管控为核心的一体化能源管理模式转变;由传统的能源管理向以建立能源系统评价和考核体系为宗旨的价值管理模式转变。“十二五”期间,以钢铁、有色、建材、化工、煤炭、纺织、造纸等行业为重点,争取建成100个省级能源管理中心示范项目,实现年节约标准煤120万吨以上。
(三)加强政策扶持和技术研发。
一是企业利用好资金扶持政策。建设能源管理中心的企业要积极争取国家节能奖励资金,享受国家财政补贴。同时,积极争取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组织资金支持,推进项目建设。二是拓宽能源管理中心项目建设渠道。通过合同能源管理财政补贴政策,鼓励以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组织项目实施,通过节能效益分享型、融资租赁型等多种形式进行合作。利用各类金融机构开辟的绿色通道和直通车,争取金融机构的贷款支持。三是完善激励约束政策。各级财政应通过奖励、补贴、贴息等不同形式加强对企业的资金扶持。各级节能主管部门应加强管理,对建设能源管理中心示范项目的企业,可列入各级节能目标责任考核内容。四是加强技术研发。企业要加强与高校、科研单位及有关专业服务机构的合作,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产品和适用于能源管理中心要求的软件系统,不断拓展能源管理中心功能,优化系统配置,充分发挥能源管理中心可监测、可分析、可调控作用,为企业合理使用能源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同时,要不断提高生产现场自动化程度,培养能源管理中心应用专业人才,熟练操控管理系统,根据企业生产工艺、流程变化情况,及时调整优化,实现能源管理中心对企业生产的全覆盖。
“真是很抱歉,上午参加停产仪式,刚忙完!”与首钢总公司副总工程师滑铁钢通话时,他刚刚参加完首钢北京厂区1月13日举行的停产仪式,这也意味着在北京石景山历时91年的首钢完成了它特有的历史使命。迁往河北唐山则是一个新的开始。
与以往不同的是,“循环经济”的理念被提到了公司建设的战略高度。2005年2月18日,国家发改委下发“发改工业[2005]273号《关于首钢实施搬迁、结构调整和环境治理方案的批复》”,批准首钢“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结合首钢搬迁和唐山地区钢铁工业调整,在曹妃甸建设一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钢铁联合企业”。
新首钢以“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下称“首钢京唐钢铁”)的名称在唐山市注册成立。在“循环经济”的理念之下,新公司最大的一个亮点就是海水淡化。“以海水淡化的方式进行节能减排,我们还真是全国首家。”滑铁钢有些兴奋。
用IT管理能源
一直以来,我国钢铁行业都被看成是产业耗能大户。据统计,2009年我国粗钢产量突破5.6亿吨,占世界总产量的46%,但是我国钢铁企业的吨钢能耗远高于世界先进水平,重点钢铁企业的吨钢能耗比国外先进水平高出10%。在我国,钢铁业能源消耗约占全国总能耗的16.1%、工业总能耗的23%。
目前,在钢铁生产总成本中,能耗费用竟占了总成本的20%-35%。为此,工业和信息化部曾在2009年7月份专门了《关于印发钢铁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下称《通知》),鼓励钢铁企业建立能源管理系统(EMS),以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首钢京唐钢铁总经理助理李杨在接受《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采访时表示:“现代化的钢厂是既要满足供给,又不能放散。为了保证煤气、水、蒸汽、氧氮氩的零放散,我们计划共投入2亿多元来盖楼和购买系统设备,目前我们大概已经花了1/3的额度。”
而对于工业产值占到GDP的51%,钢铁工业又占到整个工业GDP的55%的唐山市来说,能源管理中心的建立被看成是钢铁企业“节能减排”的新突破口。
不过,“能源管理中心并不等于能源管理系统,这是两个概念。”李杨解释道。能源管理系统它本身是一个生产操作系统,不过是凌驾于各个工序节点之上的这么一个操作系统,类似于Windows、DOS;而能源管理中心的控制范围更大,它可能会涉及到能源设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等。
李杨将能源管理中心的作用概括为两个字:“输”和“配”。输就是运输,它掌握着所有的网(管道、线缆)上能源介质的运输;配就是平衡和调度,既能满足供应,又不能排放。值得指出的是,首钢京唐钢铁的能源管理中心因为有了信息化的支撑,而不再是只具备传统的“上传下达”的功能,它还可以通过大量的网上操作进行直接调度。比如通过控制“网上阀门”,提高了“开关阀门”的反应速度――如果派人去关阀门,可能由于速度太慢而造成放散,从而造成浪费。
在李杨看来,所谓的能源管理系统“实际上是一个能源网”,比如说水网、电网、蒸汽网,在这些网上有很多节点,这些节点中又包括高炉、发电厂、海水淡化等等。管理能源管理系统是要控制这个网,而控制这个网则要通过对这些节点的控制来实现。
比如能源网上的水、电、热、煤气几种介质,都可以在某个节点进行转化。海水淡化和发电厂都是能源网上的重要节点,那么海水淡化环节可以把海水蒸汽转换成淡水,在发电厂则可以把蒸汽转换成电。
目前看来,首钢京唐钢铁在能源管理系统上已有所突破,但事实上它的发展也经历了一次艰难的抉择。
为何不复制宝钢
2005年,为了更好地实现用“循环经济”的理念建立属于自己的能源管理系统,首钢京唐钢铁在筹备前就开始四处拜访取经。
“我们考察了全球很多冶金系统能源中心,我们的看法是:欧洲的不如亚洲的。”李杨认为,这是因为欧洲覆盖全流程的钢厂比较少,大多数厂只做焦化、热轧、冷轧,而随着日韩两国钢铁业的崛起,它们的冶金技术相对更为先进。
众所周知,宝钢的能源管理系统早先也是引进于新日铁,不过由于宝钢经过近30年的改造完善,目前的技术也是比较完善的。但实际上,首钢京唐钢铁最终并没有采用宝钢的系统。这其中又有怎样的缘由?
对此,宝钢集团信息化总监在接受《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采访时,并不愿意回答相关问题。
“关键问题还是管理体系和理念有很大的差异和冲突。比如,对于‘零排放’的认识,宝钢就认为没必要做到‘零排放’。”李杨解释道,“我们从一开始就被国家要求‘零排放’,所以这是我们没有照搬宝钢系统的主因。”
据了解,目前全球多数的钢铁厂都比较认同“零排放”的概念,只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多数人还是比较抵触的。
因为做到“零排放”之前,有两道很难跨越的坎儿:其一,技术能力――能源管理系统的响应速度是不是够,硬件缓冲能力是不是够?比如,好多公司的煤气柜体积很小,如果突然停电导致大量煤气聚集,大部分的煤气柜就缓冲不了,能源很容易就此浪费掉。
其二,技术可行,但成本不支持。比如正常情况下,一个厂有两个煤气柜就够了,但考虑为事故风险做预备,就需要设置十个煤气柜。“那谁会去做这样浪费成本的事情。”所以在李杨看来,只有把响应突发事件的时间缩得足够短,才是正确的方法。
不仅仅是观念认识上的差异。首钢京唐钢铁也意识到建设能源管理系统是一个不断的磨合、改造、升级的过程,不管运行中出现什么问题,都需要自己对系统进行调整。“也正因如此,我们后来成立了一个班子,并依赖于我们的自动化公司,开始自主研发能源管理系统。”李杨说。
截至目前,通过结合国家的“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863”科技项目,首钢京唐钢铁能源管理中心的基础_生工作业已完成,并初步实现了“零排放”。而成功的关键因素就在于它走出了一条适宜于自身区位优势的路子――海水淡化。
海水淡化炼新钢
“我们为什么做这么大规模的海水淡化,除了自身炼钢需要之外,主要是为了回收污水。”李杨解释说。从传统上来讲,一个冶炼循环系统中,生产链上的水是越转越浓的,因为其间有蒸发损失等等,过去的常用处理办法就是排放一部分污水,补充一部分新水保持平衡。
面对“零排放”的挑战,既不能排放污水,又要保持生产链中水的平衡,怎么办?
首钢京唐钢铁的做法是:用海水淡化的水,这种远远低于污水浓度的水去兑,不仅可以达到平衡也可以实现不排放污水。当然这里有一个问题,用这么
多海水淡化的水,企业的成本是不是支持?现在1吨的污水,大约要兑0.8到1吨海水淡化水。
李杨表示:“如果不能把海水淡化的成本降下来,这从成本角度看就不如排一部分污水,补一部分新水划算。因此,企业就必须找到很多降低成本的手段,而做到‘零排放’也要比理论上复杂得多。”
据了解,首钢京唐钢铁每天可以生产5万吨的淡化纯水,从钢铁冶炼的角度看来,它比传统的地表水、江水等级要高。特别是生产板材需要大量等级高的淡化纯水,比如汽车板对钢材质量要求非常高,也就要求用更好的水。尽管过去首钢主做长材(钢铁业中钢材分长材和扁平材工字钢,前者对水质要求更高),但是拥有了高质量的纯水,也就使得钢厂能够接更多精细钢材的订单。“我们钢厂自己淡化出来水的水质甚至高于很多海水淡化厂的,后者很多时候是用于市政用水的,等级相当于地表水。”李杨说。
对于能源管理系统能否给企业带来收益这个问题,李杨表示,严格来讲这种收益很难说,它很难直观地展示利润,只能从降低和减少成本来看。他解释说:“一般来讲,国内先进钢企的排放成本都占总生产成本的3%左右,一些落后企业这一数字可能高达20%~30%。”
大多数钢铁企业负责人对此有着类似的看法,“避免风险,就是能源管理中心创造出来的价值。”比如,如果舍不得建设能源管理中心所需要投入的两亿元,倘若遭遇一次大停电,一次中途停产就会把这两个亿砸进去。“建设能源管理中心,就是改造提升钢铁工业的正确手段。”
三改部门的意义
近两年,国内很多钢厂都在建设能源中心,因为这个东西很“时髦”。但是由于认识不深刻,很多企业仅仅停留在了信息采集的阶段。
李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事实上现在大部分冶金企业做的能源管理系统只是数据采集系统,这个就比较低端了。我们认为更高的层次是要做到供能和用能的平衡。”
事实上,首钢京唐钢铁对此的认识也是一个逐渐完善的过程,这从他们部门机制改革经历的三个发展阶段可以看出。
2005年2月成立动力作业部,正是第一个阶段的开始。把老首钢的3个能源生产部门――动力厂(煤气、水)、制氧厂(氧氮氩)、电力厂(供电、发电)进行整合。具体是把所有涉及到能源的水、电、气、热都归到动力作业部,以更好地协调原有分散的部门。
2009年5月,动力作业部被统一改成了能源部。据李杨回忆,之所以这么改,是因为他们发现能源生产和能源管理有着本质区别。能源管理包含了供能、转换、用能三大段,而能源生产只居其一。
第三次部门改革发生在2010年6月,能源部改称呼为能源与环境部。这体现出钢厂对节能和减排关系的更深认识。
前前后后3次改名,不仅体现出了首钢京唐钢铁在管理意识上的跟进,从信息化的层面剖析,也证明IT技术使得管理精细化成为可能。在过去粗放管理的模式下,生产运营过程中产生了多少能耗,哪些能耗环节缺少统计信息,这些问题最高管理者都无法回答。“没有测量就没有管理,缺少对能耗的准确测量就无法实现更有效的管理。”赛迪顾问信息化中心高级顾问杨鸿鹏引述管理学的一句名言,印证了能源管理精细化的正确性。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钢企负责人表示,企业管理架构仍是国有钢铁企业在发挥能源管理中心效能时面临的最大问题。据悉,在大部分钢铁企业,如果给企业各部门排个队,铁定还是铁老大、钢老大。“这种状况是改变不了的,但没有一个部门的地位能和生产部门平等,做起能源管理系统来确实挺难。”该人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