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财政政策的优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监控;风险评估
经济的发展加大了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流动,这也提高了对财务监控的要求,尽管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中的财务监控采取了相关措施,但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监控上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实际工作通过实践不断的完善。基于此,本文以当前财务监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展开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具体如下。
一、分析财务监控存在不足的原因
财务监控对行政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转有着重要影响,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中在财务监控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财务管理的重视相对淡薄
首先,行政事业单位中很多领导对财务管理中内控制度监控意识淡薄,不能保障财务管理工作的稳定开展。其次,财务人员缺乏必要的财务管理培训,财务工作中大多承担记账和跑腿工作,管理财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2.内部信息沟通不顺畅
信息沟通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监控的关键点,信息沟通上出现问题,就会对财务监控产生影响,情况严重时会对整个单位的运行产生影响。⑴行政事业单位中的财务监控必须要确保信息的准确性,信息如果不准确,工作人员就无法依据政策和对财务进行准确的监控。⑵员工在工作中无法对准确的掌握信息,不了解与谁沟通,向谁报告,掌握信息不清不楚。行政事业单位中各种不确定因素,都会使沟通上出现误差,从而产生错误信息,影响工作人员的判断,使财务监督效果大打折扣,影响行政事业单位工作的正常开展。
3.缺少风险评估体系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风险评估体系建设还有待完善,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在风险评估体系建设上起步较晚,部分工作上存在细微问题。例如,会计信息收集不足,风险评估目标不够明确,风险分析工作力度不足,风险评估报告存中细微的错误,这些都造成了风险评估体系无法完全满足财务监控工作的顺利开展,从而使财务监控力度受到影响,因为为了使风险评估体系为财务监控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应当逐步完善风险评估体系。
二、优化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监控的策略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信息化管理方式在财务管理中的到了应用,信息化管理方式加强了单位在财务管理监控上的意识。目前财务单位在财务监控上存在许多不足,因此需要在工作中需要通过提高财务管理意识,加强对票据的控制等方式加强对财务的监控。
1.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监控上的意识
单位在提高财务监控的道路上,要加强单位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在财务监控上的意识,通过培训等方式不断提高领导和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单位领导在工作上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⑴加强财会队伍建设。单位中的会计人员必须要持证上岗,会计岗位应当采取竞争制度,选取业务更加优秀的人员。⑵对单位内的工作人员要进行定期培训,确保财会人员可以不断的扩充自己的财会知识,使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得到了提高。同时,各单位在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过程中要加强职业道德和国家财政法规等方面的培训。⑶在单位内部应当建立相应的约束制度,对报账员的工作进行规范,提高报账员工作的准确性和工作效率,使会计人员适应新时期的预算单位财务管理工作。
2.加强内部审计监督
在加强单位领导的内部控制概念后,应当针对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内部监督制度,不仅要加强单位的会计岗位设置,同时需要对财务人员的工作定期开展专项审查,若发现工作中出现问题,要及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修正,逐渐健全财务制度,提高会计的工作质量,从而确保财务监控的顺利进行。同时在监督审计工作中要注重创新,组织财务人员进行交叉检查和对口检查。
3.建立信息交流平台
建立信息交流平台,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中财务监控信息的流动性,确保财务监控人员能够对外部环境发生的变化做出及时反应,对工作策略进行技术调整。财务监控工作中要对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进行合理应用,确保工作中的数据能够及时的传输到工作人员手中,为财务监控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财务监控工作中,以计算为基础,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实时向财务监控者提供准确的数据报告,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上的水平。
4.建立风险评估体系
风险评估体系的建立,可以对财务风险带来的影响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在操作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⑴收集会计信息和财务资料,对行政事业单位中的风险和与风险相关的信息进行收集。⑵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分类,并进行合理的总结,将风险合理的划分为诱发因素和主要风险。⑶利用专业手法对主要风险产生原因、性质和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估,制定合理的风险管理措施,并建立风险评估委员会。
三、结束语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中财务监控对单位合理运作有着重要作用,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财务监控的手段也变得更加丰富。但在财务监控过程中仍热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在日后的工作中还需要工作人员对财务监控工作进行不断的完善。
参考文献:
[1]乔叶.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研究――以A局为例[D].西南财经大学,2013,11(8):15-16
[2]胡慧霜.分析强化单位财务监控的策略[J].时代金融,2014,4(9):17-19
关键词:行政自由裁量权;滥用;对策措施
一、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概念
按具体行政行为受法律拘束的程度,可以将其分为羁束性行政行为和自由裁量性行政行为。其中法律赋予行政机关在自由裁量行为中有一种特殊的权利,谓之为自由裁量权。所以简单地说,行政自由裁量权就是法律法规赋予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活动中依据立法目的和公正合理的原则,根据具体情况自行判断行为并自行决定实施其行为或不作为以及如何作为的权力,是行政机关常用的一种权力。它有如下二个特征:
1、行政自由裁量权相对于一般法定行政权来说,是一种“自由”的权力,灵活性大。行政机关享有自行判断、自行选择和自行决定是否作出某种行为,在何时何地行为,怎样行为的广泛自由。
2、行政自由裁量权的自由不是绝对的。它具有行政权的国家意志性、法律性的一般特点,有其标准和目标,受合法性的限制。自由裁量是在法律法规规定的一定范围内的自由裁量,而不是完全没有范围没有边际的裁量,与毫无准则限制完全不同。
行政自由裁量权是现代行政的必然要求。首先,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存在是提高行政效率之必要。针对纷繁复杂、发展变化的各种社会现象,为使行政机关能够审时度势,对各种特殊、具体的社会问题能够灵活果断地处理和解决,在适用的方式、方法等方面应有一定的自由选择的余地。为此,我国的法律法规赋予行政机关在法定范围内行使自由裁量权,以增强行政的能动性,提高行政效率。其次,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存在是法律调整各种社会关系之需要。面对复杂的社会关系,法律法规不能概括完美,作出非常细致的规定。因此,从立法技术上看,有限的法律只能作出一些较原则、富有弹性的规定,作出可供选择的措施和上下活动的幅度,促使行政机关灵活机动地因人因事作出有效的行政管理。 同时,行政自由裁量权也是一把双刃剑,在缺乏程序约束及必要有效监督的情形下又极易被滥用,对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造成侵害。
二、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滥用表现
1、裁量行为畸轻畸重
所谓畸轻畸重是指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和幅度内选择明显有失公正的措施。我国很多的法律法规中都授权行政机关在法定的范围、幅度内有自由选择的方式。行政机关的处罚措施应公平地施加于相对人,才能使自由裁量行为与相对人的具体情况形成一定的比例,做到标准基本统一、合理公正。否则,就会出现行政机关的具体措施与相对人的具体情况间的畸轻畸重,造成自由裁量权的滥用。
2、对法律法规作扩大或缩小的解释
在有些法律法规中,立法弹性较大,意味着行政机关适用时有一定选择和解释的自由。行政机关在选择和解释这些弹性规定时,必须根据法律法规的立法精神和目的,遵循惯例和先例,使之成为有一定标准和原则的规则。只有这样,社会才能稳定正常,行政相对人对行政机关活动的预测才会有一定的标准或参照系数。否则,就会形成行政机关对自由裁量权的滥用。
3、自由裁量行为前后不一致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基于法律的规定和立法目的的要求,为使社会生活形成一种比较稳定的秩序, 在具体行政行为中采取措施时, 同样的措施应针对事实、情节、后果相类似的行为,使行政相对人能够预测自己的行为结果。但由于一些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作出选择和决定时从本单位、本地区的利益出发以及考虑到某个人的政治、经济等社会背景,对同样的事情或行为处理起来区别对待,前后不一致。
4、拒绝或者拖延履行职责
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中,对履行法定职责有时限要求的有两类:一是行政许可行为:二是行政保护行为。对于这两类行为中,法律法规的时限规定,有的明确,有的含糊,但无论哪种情况,行政主体于何时履行法定职责都有自由裁量的权利。根据行政管理的效率原则,行政主体应及时行使行政权,履行法定职责。但在实践中,违反效率原则或者出于某种不廉洁动机,拖延履行法定职责的行为大有其在。这种行为也是对自由裁量权的滥用。
三、解决滥用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对策和措施
1、完善程序立法,建立公开、公平、统一的行政程序,促进行政行为程序化。
首先应确立程序的公开和公平原则,通过立法确定规范的程序,对行政机关行使自由裁量权的依据、资讯、条件、过程、决定意向、结果予以公开,对涉及相对人利益较大的及与公共利益关系密切的或过于集中的权力领域予以公开,使权力行使为公众所瞩目;赋予行政行为双方相应公平的程序权利。要处理好法律条文的“弹性”和执法的“可操作性”的关系,尽量做到明确、具体,减少“弹性”,尤其是对涉及到公民合法权益的条款,更应如此。
2、建立完善行政监督机制。监督主体不仅有党、国家机关(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还有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层群众组织和公民。对已有的法定监督方式还应当根据形势的需要,继续补充、完善;对没有法定监督方式的,要通过立法或制定规章,以保证卓有成效的监督。同时,要有对滥用职权的人采取严厉的惩罚措施,还要有对监督有功人员的奖励和保护。“行政三分制”中的监督,也属行政机关的内部监督,更多体现在事后的监督。在现行的行政监督体制中,行政监督权被虚化已十分明显,如行政机关擅自设定行政程序、不作为等,相对人通过行政机关的监督部门申诉效果并不理想;再如每个行政机关都有错案追究制,真正执行错案追究的没几例。行政机关的自我监督,总有自己监督自己之嫌,在民众中缺乏权威性。因此,增强行政监督的可操作性,实行严格的执行责任,树立监督的权威性,对控制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泛滥,防止执行权的膨胀至关重要,可以说是改革成败的关键所在。
3、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水平。现在行政执法人员素质不高是个较普遍的问题,这与我国正在进行的现代化建设很不适应,有些行政执法人员有“占据一方,唯我独尊”的思想。为此,一方面要加紧通过各种渠道培训行政执法人员,另一方面对那些不再适宜从事行政执法活动的人坚决调出,使得行政执法队伍廉正而富有效率。
4、全面纳入司法审查。现行审判机关对行政行为的审查只限于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对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司法审查力度不够。应把行政自由裁量权全面纳入司法审查,一则可以增强司法监督的力度,二则避免自己监督自己之嫌。
5、建立行政严格责任追究制度。对于那些滥用自由裁量权的行政权行使主体,才用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使其不敢或者迫于畏惧而不敢滥用自由裁量。“离开了责任行政的原则,合法性原则、合理性原则将失去存在的基础,也失支了判断合法、合理的意义”,通过对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双方的责任追究,形成既定的成文规则,从而促进其更好地用好权力。它的形式可以是首长负责制、公务员的执法责任制等。
参考文献
1桂步祥:《论行政自由裁量权及其法律规划》.《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8月
2杨建顺:《论行政裁量与司法审查》.《法商研究》2003年第1期
【关键词】 财政支持 农村产业 食用菌 尤溪
近年来,尤溪县把发展现代食用菌作为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和农民增收的主要产业来抓,坚持以资源培育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综合加工利用为龙头、以科技为支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大财政扶持力度,积极打造食用菌品牌,食用菌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已成为该县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之一。
一、尤溪财政支持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一是对年加工食用菌鲜品3000吨以上、年销售额达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每个企业补助20万元;二是对投资额在300万元以上、年栽培食用菌200万袋以上、人工气候菇房占地面积达2000平方米以上的,每个企业补助10万元;三是对当年度新建钢架大棚栽培食用菌、且占地面积达10亩以上的企业,每亩补助0.3万元;四是对实行水帘式养菌出菇房栽培食用菌的,每100平方米补助0.7万元;五是对新上年生产菌包1000万袋以上的企业,每个企业补助10万元;六是对运用液体接种生产的规模企业,新技术应用单项补助10万元;七是对工厂化栽培珍稀品种的企业,对栽培面积20亩以上、实现菇房环境智能化控制的,每个企业补助10万元;八是对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的商标权企业,当年上缴税收300万元以上的奖励100万元,当年上缴税收不足300万元的,奖励30万元;获得“中国名牌农产品”的奖励30万元;对获得“福建名牌产品”的企业、“福建省著名商标”的商标权主体,各奖励8万元;对获得“福建省名牌农产品”的企业奖励5万元;九是对当年晋级为市、省、国家级龙头企业的,分别奖励1―5万元;支持龙头企业上市融资,对进入上市辅导期的龙头企业奖励20万元;十是对被评为县、市、省级示范性合作社的,奖励0.5―2万元。
二、尤溪财政支持食用菌产业发展的现状
截止2014年底,尤溪县共有食用菌企业10家,专业合作社12家,参与农户2500多户,种植食用菌1.6亿袋,年鲜品产量10.14万吨,实现年产值6.37亿元。
1、规模化生产程度不断提高
近年来,尤溪县紧紧抓住创建省级农民创业园有利时机,以建设农民创业园食用菌产业核心区为载体,引进多家食用菌生产大企业,有效地促进了我县食用菌产业提升。食用菌产业核心园区的500亩工厂化食用菌生产聚集区、400亩食用菌家庭菇场生产区、100亩食用菌产品加工区、150亩食用菌科研试验示范孵化区和物联网应用平台、食用菌园管理服务平台等“四区二平台”建设已初具规模,食用菌产业引擎和驱动着我县农民创业园发展,将成为我县农村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2、产业特色更加凸显
尤溪县新开发或新引进的食用菌品种具有明显的特色优势,实现了“五突破二转变”,即突破银耳、锈球菌、灰树花、长袋菌包工厂化生产和低海拨地区香菇周年化栽培,食用菌产业由低技术、低效益向高技术、高效益转变,由分散型、作坊型向规模化、工厂化生产转变。食用菌种类不断丰富,以发展香菇、黑木耳为主,多菌种开发的食用菌产业化发展格局加快形成。
3、生产方式快速转型
尤溪县已成立各类专业合作社12家,积极推广设施化栽培、工厂化运作、智能化管理,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致力探索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种植、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的发展路子,提高了规避市场风险的能力。食用菌生产不仅从一家一户粗放型栽培转型升级为工厂化集约型栽培,而且实现了由季节性栽培向周年设施栽培转型。
4、品牌创建与保护生态意识强
目前,食用菌已注册商标4个,有机食品认证1个,绿色产品认证2个,无公害产品认证1个。同时,从农村到农民对生态循环经济发展达成共识。在原有的产业结构中补充食用菌产业,形成了“作物生产+ 动物生产+ 食用菌生产”三者之间相互平衡的循环经济体系,不仅有利于动植物生产废弃物的资源化处理,而且加快农村节能减排,平衡生态环境的目标。
三、尤溪食用菌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规模经营不够普及
尤溪县食用菌种植户多面广,小户分散生产比较普遍,生产分散且无序。生产单位多以家庭为主,生产技术科学含量低,整个产业的发展还处于劳动密集型。食用菌产业化经营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工厂化生产、规模化经营还不够普及,标准化生产程度还比较低,抗风险能力较弱,规模化经营企业或基地数量不多,难以满足市场需求。据工商部门统计,全县66户食用菌企业中,注册资本在500 万元以下为20户,仅占28.9%。
2、技术力量比较薄弱
尤溪县食用菌专业技术力量严重不足,生产方式还比较粗放。目前在职专业技术人员仅7人,难以适应设施化栽培、工厂化运作、智能化管理的现代食用菌产业发展。随着食用菌产业的快速发展,粗放的生产方式导致废弃物处置随意和浪费,造成对森林木材资源的损耗,加重了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因此,科学化技术手段需要尽早研发并利用到生产食用菌过程中,降低对生态平衡的破坏。
3、市场发育不够完善
食用菌生产周期短,价格受国际市场影响波动大,很多菇农种植食用菌是随着市场走,极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影响了食用菌种植群体的稳定。加上食用菌市场发育滞后,有菌无市、有市无菌现象时有发生,直接影响菇农的经济效益,严重挫伤菇农的生产积极性。
4、菌林矛盾比较突出
原材料紧张,尤溪县有丰富的油茶壳、野草、松杉木屑等食用菌生产代料资源,但由于推广力度不够,很多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随着森林资源保护力度加大,香菇等木腐生菌类的产区面临着原材料缺乏的问题,“菌林矛盾”日益突出。
5、食用菌加工产业发展缓慢
我县的食用菌通常采取盐渍、烘干、罐头等粗放的加工方式,深加工程度不足,产业链条短,经济效益不明显。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用菌产业的多样化消费需求也日渐明显。但目前各地农村生产规模小,难以承担较为复杂的深加工业务,辐射范围窄,生产加工标准化不健全,产品质量难以严格控制,满足不了更为高端的消费需求。因此,农业、财政部门有必要投入更好、更多地科研推广,改善食用菌加工企业落后的生产管理方式,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创造名优品牌。
四、加快发展食用菌产业对策及建议
其一,进一步加强规划引导。要立足尤溪县实际,制定完善食用菌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认真做好食用菌生产布局规划,明确主攻方向和发展目标。要重视食用菌栽培品种结构调整,引导食用菌产业从木材、料食向农副产品下脚料和菌草方向发展,减少对森林资源的消耗,不能以发展食用菌而破坏生态平衡,有效缓解“菌林矛盾”。要综合运用政策、资金、技术等措施,进一步完善“公司十农户”、“公司十协会十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全力打造食用菌研发、生产、加工和市场营销的产业群。
其二,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要活用好中央和省市鼓励发展食用菌产业的优惠政策,制定并完善我县加快食用菌产业升级发展的扶持措施,加强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确保扶持政策惠及广大菇农。要积极协调银企关系,不断丰富金融产品,进一步提升食用菌产业的金融服务水平,探索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担保、龙头企业融资担保、菇农小额贷款联保机制,有效解决食用菌产业抵押担保难问题,扶强龙头企业和优势品牌。同时,要积极探索建立县领导挂包食用菌重点企业帮扶责任机制,全力推动食用菌产业发展。
其三,进一步发挥人才作用。相关部门要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和鼓励技术人员深入生产一线,为菇农传授技术、指导生产,及时帮助解决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难题;要发挥好掌握实用技术的食用菌“土专家”作用,鼓励他们积极投身食用菌技术推广工作;要把食用菌人才引进列入紧缺需求人才行列,专业技术人员列入紧缺人才予以录用,不断充实我县食用菌专业技术力量。
其四,进一步强化科技支撑。要建立健全食用菌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实施科技攻关,提高食用菌生产水平;相关部门要通过电视、网络、宣传资料、培训班等形式,积极开展品种选育和栽培技术的普及推广工作,提高菇农科技致富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要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引进高新技术成果,加速食用菌新资源和新种类开发,优化食用菌品种结构;积极开展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的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和推广工作,增强食用菌产业发展后劲。
其五,进一步推进品牌创建。要制定食用菌产业注册商标培育规划及驰著知商标培育计划,引导食用菌生产加工企业增强品牌创建意识,鼓励其开展横向联合、纵向发展,大力推进食用菌标准化生产,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努力打造特色鲜明、质量稳定、信誉良好、市场占有率高的名牌产品,以产品创品牌、以品牌促发展,靠品牌拓市场、靠市场增效益。同时,要引导和鼓励食用菌生产加工企业发展电子商务,促进市场开拓,提高食用菌产业生产效益,不断推动我县食用菌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五、结语
在资源与环境约束日益加剧的今天,政府应更加关注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鼓励农民增收的同时,降低农民对环境的破坏和过度依赖,确保食用菌产业发展在良性循环的生态环境中健康发展,处理好人与自然资源之间的关系。鼓励农民创办企业和创新产品生产销售方式,加快政府对食用菌产业科学发展的财政支持力度,搭建科学研发的创新平台,加强种植户之间的经验交流,促进企业间相互培育和激励,更好、更快、更和谐地带动地方农业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2012年度全国食用菌产业基本概况[J].中国食用菌,2013(1).
[2] 安树立:浅谈食用菌产业发展对农村经济的促进作用[J].食用菌,2012(8).
[3] 弓志刚、高川:基于产业整合的城乡休闲产业协调发展路径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2(12).
关键词:中小企业;财政政策;发展;支持
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中小企业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在不断发展的过程和调整过程中,面临着市场经济的局限性,特别是近年来发生的经济危机的影响,国家有必要通过宏观调控等手段促进中小企业度过难关,实现在“市场失灵”情况下的政策性支持,其中财政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它直接影响中小企业的发展,具有快速反应性和直接利益相关性,所以研究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财政政策对于中小企业的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都有重要的意义。
一、中小企业发展现状以及财政政策支持必要性
1. 中小企业发展现状
从中小企业的界定来看,根据不同的界定标准,每个国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对中小企业制定相关标准,其目的是更好的实现管理和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对中小企业的定性界定可以总结为:企业拥有独立的经营权和所有权,但是企业受到资金和融资的限制,相比大企业来说,其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弱;从定量界定来看,主要看的是一定时期内,从事企业生产性和服务性雇员的人数,资产总额以及营业额。无论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中小企业是相对概念,其区分的主要标准是企业的规模实力和企业的竞争能力。
在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速,截止2013年底,我国注册中小企业数量超过1500万户,这其中还并未包含个体工商户,在不断深化改革的时代大背景下,中小企业的规模和数量将不断增加,它是解决劳动力就业,提高经济市场活力,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重要力量,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对象,财政政策必须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提高中小企业的发展活力。
2. 财政政策在中小企业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财政政策在中小企业发展的必要性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结合中小企业的特点,中小企业的数量庞大,但是实力较弱,更方面发展不够成熟,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国家为了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必须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利用财政政策,提供优惠政策,推动中小企业发展;其次,国家宏观调控有效性的必要内容,在国家宏观调控不断完善的同时,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尤其是利用财政政策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相当关键。
二、财政政策在中小企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1. 财政统筹协调不到位
对于中小企业的财政政策支持较为分散,资金规模和中小企业的发展实际不同步,特别是财政资金控制在多个部门手上,实行的是多部门管理,不能形成合力,最终导致财政政策的整体效果不好,许多地方把注意力放在大企业的招商引资上,导致小企业发展空间受阻,较高的政策门槛,让中小企业望而却步,对中小企业的参与度,造成了巨大的阻碍。
2. 财政资金引导不明显
财政政策的资金使用效率较低的情况,在国家一些地方表现的较为突出,财政资金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基本都是无偿资助的形式实现,资金的引导和放大作用不明显,由于过多的依靠财政政策,对于中小企业的发展内生动力来说是不利的,特别是贷款门槛的问题,导致中小企业的贷款门槛升高。
3. 财政政策导向不突出
国家推行财政政策其目的是为了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具有加强的行业倾向性,但是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变化,在中小企业的发展需求和发展过程中,财政政策需要进行及时的调整和优化,对于人才的引进和科技人才的扶持上以及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和完备上,国家的财政政策倾向明显不足。
4. 政策支持管理不到位
财政支持管理不到位,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部门协调能力差,政府相关部门的政策配合能力较差,对于项目资金的监管和使用上,不能形成良性管理机制,导致在项目申报时,脱离了实际情况,增加了成本,甚至造成了资金的浪费;其次,财政资金的使用和管理规范性不足,许多项目资金还控制在较少企业手里,容易滋生腐败。
三、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财政政策
1. 突出中小企业财政政策设计
中小企业主要是以自主创新型企业为主,是各级政府在实施财政政策的重要支持对象,但是受到单一政策的影响,其推动作用较为式微,所以在财政政策进行时需要统筹规划,提升财政政策的设计效果;要把系统性和协调性相结合,突出重点解决主要问题,特别在中小企业的政策制定和管理环节,要保证政策的支持力度,提高政策的实施效果。除此之外,建立完善的财政政策体系,统筹专项资金,提高政策的引导性和适应性,减少企业使用优惠政策的成本,并建立完善的信息提供机制,加强宣传。
2. 强化财政政策的统一化管理
在财政政策的实施时,最主要的是执行能力,所以要坚持管理和执行,达成财政政策的预期目标,首先要加强管理,强化政策落实,通过统一领导,统一的规划能够形成政策合力,保证专款专用,政策的执行到位;其次,强化监督管理,保证资金使用,在实施财政政策之后,需要对项目资金进行科学的管理监督,保证资金的使用,防止资金的挪用和占用;最后,建立绩效评估制度,提高政策的支持力度,以及中小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其创造性。
资源优化配置是市场的本性,利润驱使下,资源会涌向能够创造更多经济价值的领域或产业。市场经济使部分经济基础较好、条件较为健全的地区得以聚拢更多的资源,同时也使部分条件较为欠缺的区域在市场环境下形成资源流失、经济发展更加困难等问题,最终拉大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市场经济环境下,民族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经济基础、基础设施、体制管理等方面的因素制约,在资源聚拢方面缺乏优势,流向民族地区的资源较少,同时民族地区既有的资源也因市场的驱使而流失严重。因此市场环境下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必须借助政府的帮助和推动,通过财政政策来平衡因市场手段调节而形成的各种问题。通过民族地区财政政策的合理调控,民族地区才能在资源分配方面保持相对的平衡。根据政策科学原理,财政政策调控必须根据所要调控对象所处的客观情势、矛盾症结和基本需求等情况来调控,在此基础上确立政策调控目标,选用政策工具,并对政策调节的具体实施进行有效论证,由此,财政政策的推出才能达成预期目标。发展经济改善民族民众生活是民族地区的主要目标,资源缺乏、环境脆弱是民族地区的基本情况,结合市场环境下民族地区发展需要以及资源分配的相对公平需求,民族地区财政政策调控的民族关怀主要在经济发展、环保、资源、生活改善等方面。
一、财政政策调控以优化民族经济为基础
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提高民族地区经济水平一直是民族地区的重要问题。虽然民族地区人口较少,但是民族地区的区域面积占到国土面积的一半还多,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不仅是本区域经济的增长,更关系着国家经济总量的提升。另外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关系着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和平和稳定。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民族地区经济已经形成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模式,根据民族所处区域不同,不同民族区域的经济发展或狩猎经济、游牧经济,或农业经济,第一产业比重较大是大多数民族地区经济结构的共同特征。根据市场发展规律,第一产业在区域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大,区域经济发展就越落后,工业和服务业的比重增加将有效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速度。民族地区单单依靠小农经济的生产模式或者初级加工工业的模式已经远远不能实现市场环境下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必须依靠财政政策等财政杠杆撬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附加值低、经济发展活力不足等问题都是大部分民族地区在经济发展方面的普遍问题。结合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依据财政政策来推动民族区域经济发展,可以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支持和发展新兴产业,推进产业升级等几个方面来着手。首先是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新产业,拉动经济发展,动力不足是民族地区普遍问题,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必须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新产业,在此基础上财政政策调控就要向新产业增加支付,为新产业发展进行资金倾斜,从财政方面解决新产业发展中的资金不足问题。其次,推进产业升级,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民族地区已经在当地资源基础上形成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系统,农业、工业、服务业各有发展,但是由于技术水平和需求制约,民族地区的农业、工业、服务业等方面明显存在着技术因素不足等问题,农业依靠经验,工业主要是初级加工,而服务业方面更多地局限于区域的生产生活服务,技术服务等服务业的发展不足,要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就必须推进产业升级。产业升级主要在于成本、技术等因素限制,因此借助财政政策推动产业升级,就需要结合产业升级需求,根据相关问题,通过税收、补贴、转移支付等手段来推进产业升级,最终推进产业附加值提升。最后,产业结构方面,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发展不足、第一产业比重过大是民族地区经济的基本特征,财政是导向,财政政策导向下的资本流动可以使更多的资金进入到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最终推动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的转移,优化产业结构。
二、财政政策调控以合理利用民族资源为方向
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手段,广泛利用资源是市场的基本特性。在利润导向下,因供给和需求的复杂作用,资源会流向更加符合其经济利益最大化特性的领域,优化资源配置是市场的基本功能。市场对资源的自发调节在经济利益层面来看是合理的,但是从社会层面来看,市场对资源的自发调节功能很容易使区域之间的资源分配失衡。由于多种因素制约,少数民族地区在经济基础、管理体制、基础设施等方面都缺乏聚拢资源的优势,因此市场环境下民族地区的资源很容易流出民族地区,而外部的资源也因为民族地区缺乏市场吸引力不愿意进入民族地区。国家经济的发展,不是某个或某些地区的单独发展,而是多个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虽然部分区域由于条件不足发展较晚,但是在目标上,所有区域、所有人群的共同发展是国家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市场环境下的资源分配不平衡使得经济发展本来就缓慢的民族地区更缺乏资源支持,因此借助国家政府的力量,调整市场环境下的资源流向不平衡,有助于民族地区缩短与其他区域的发展差距。配置资源、公平分配和稳定经济是财政的基本功能,财政政策是财政功能发挥的主要表现形式,民族地区在市场环境下的资源流失问题可以通过财政政策的资源配置等功能来化解。市场环境下民族地区的资源流动包括自然资源流动和人力资源流动。以自然资源来看,民族地区地域广阔,资源丰富是大部分民族地区的共同特征,在资源优势条件下,不少地区以资源开发为方向,形成了资源开发输出的基本经济模式。因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需求不足,在这种环境下,民族地区的资源在当地的加工利用较少,更多的初级资源因其他地区的市场经济发展需求而从民族地区流出,而对民族地区而言,自然资源以低廉的价格流出使资源对于经济发展的贡献有限,同时也使得该区域在之后的经济发展中资源缺失。从人力资源来看,近年来,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较快,接受高等教育的民族学生越来越多,民族人才素质水平在不断提高,但是,由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不足,市场上的人才需求不足,市场经济下自主就业政策使得民族学生走出来的多,但民族地区可以选择的岗位并不多,由此更多的民族学生流出民族地区。另外由于经济水平有限,市场环境下民族地区对人才所能提供的薪资待遇等方面和其他地区相比并不具备优势,因此进入民族地区的人才也较少,一方面是本地人才的流出;另一方面是外地人才的不愿进入,人才资源匮乏成为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对于因市场经济而带来的民族地区的资源流失,需要财政政策在调控方面对相关问题予以平衡。首先是资源方面,可以财政补贴的方式推进民族地区自然资源深加工,尽量使民族地区资源在本地提高附加值再进入流通领域,增加资源在民族地区的效益。其次是人力资源方面,可以通过财政政策方面的倾斜,鼓励外地高素质人才进入,同时也为吸引本地高素质人才的回归提供财政方面的便利,如创业补贴等,增加民族地区对人才的吸引力。
三、财政政策调控以保护民族生态环境为前提
由于地理条件、气候条件等影响,少数民族地区大多生态环境脆弱。西南、西北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区,也是我国多数水系资源的发源地。自然地理上的区位特征使得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与整个国家的生态环境息息相关,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维护具有国家战略意义。市场环境下,为了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民族地区通过各种措施来推动当地产业发展,提高经济水平。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使得当地的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湿地资源、自然资源等资源的利用更多地局限在经济领域内,过度开发、滥砍滥伐的现象在民族地区时有发生,经济发展中的经济主导性使得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维护处于被忽略的地位,极大地损害了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因此也使得民族地区生态灾害频发,严重影响了民族民众的生活。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是民族民众的生存依赖,建立在生态环境损害基础上的经济发展实质上是暂时的短暂的发展,只有建立在生态环境维护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才有利于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和生态关系密切,生态效益较好的地区经济水平往往也较高,不少发达地区或国家中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已经从实践上证明了经济和生态的正相关性。因此无论是从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来看,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维护都十分必要。市场自发调节带来的生态损害需要通过国家政府的力量来调节,财政政策作为国家经济调控发展最为重要的手段,在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维护方面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维护也是财政政策调控需要考虑的重点内容。财政政策对生态环境的维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首先,通过财政税收等手段遏制生态环境损害的企业或产业发展,同时减少对生态环境不利的产业方面的投资,通过资金方面的流动,提高损害生态环境的成本,减少损害生态环境方面的资金流入。其次,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等手段,对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进行维护或修复,鉴于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财政政策需要对生态环境问题较为突出的地区进行专项资金支持。最后,立足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推动民族地区生态经济的发展。生态也是资源,立足生态,发展经济是民族地区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方向,通过财政政策鼓励生态经济方面的资金投入,可以有效推动民族地区生态经济下的各种产业发展。
关键词:区域经济;辽宁;沿海经济带;财政政策
中图分类号:F81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1)07-0059-05
一、引言
辽宁沿海经济带由大连、丹东、锦州、营口、盘锦、葫芦岛6个沿海市所辖的21个市区和12个沿海县市组成,长约1 400公里,宽30~50公里,土地面积约占辽宁省的1/4,人口约占1/3,地区生产总值占近1/2。辽宁沿海经济带地处环渤海地区重要位置和东北亚经济圈的关键地带,作为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桥梁和纽带,建设辽宁沿海经济带,可以充分释放东北产业基础雄厚和人力资源成本低的潜在优势,增强对国际国内产业资本吸引力,带动东北地区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产业分工与合作。2009年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辽宁沿海经济带由此被列入国家级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财政政策可通过强大的资源配置功能改善经济空间结构,协调区域经济发展,有效带动资金、技术和人才等资源向辽宁沿海经济带聚集,使经济带能有效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加快经济带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经济带经济布局,形成面向沿海的发展模式,全面提升经济带的优势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从而实现辽宁沿海经济带的跨越式发展。支持辽宁沿海经济带的财政政策,不仅能提升经济带的产业水平,加快经济带的对外开放,实现辽宁沿海经济带的跨越式发展,打造我国北方新的经济开放热点和经济增长点,还能加快东北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东北地区经济布局,提升东北地区对外开放水平,从而全面提升东北优势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全面带动东北振兴。
二、辽宁沿海经济带的财政政策实施现状
财政政策支持区域经济发展主要通过财政收入和支出、固定资产投资、利用外资等途径来实现。2005年,辽宁省政府提出“五点一线”的沿海开发战略,成为辽宁沿海经济带的雏形,并开始从财政资金投入和相关配套政策等方面给予支持。因此,我们以2005年为起点,从财政收入和支出、固定资产投资、利用外资等角度分析支持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的财政政策效果。
(一)辽宁沿海经济带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更新、改建、扩建、新建等活动,是反映财政政策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上海浦东新区开发、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和福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固定资产投资都得到国家和地方财政政策的有效支持,并成为这些地区开发中的主动力。因此,从固定资产投资的角度分析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有重要意义。
通过分析表1的统计数据发现,固定资产投入是推动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的重要动力。自2005年以来经济带的固定资产投入占辽宁省的比重在40%以上,并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到2009年其比重提高到44.34%。在经济带的六个地市中,大连市的固定资产投资所占辽宁省的比重最大,2005年大连市固定资产投入占辽宁省的比重为24.80%,到2009年该比重缓慢提高到25.33%,虽然大连市的固定资产投入占全省的比重提高幅度较小,但其总量较大,2009年固定资产投资额为3 113.7亿元。除大连外的其他五个地市的固定资产投资所占辽宁省的比重都在10%以下,其中营口市的固定资产投资所占辽宁省的比重相对较高,2005年其比重为5.05%,到2009年该比重提高到6.20%;其次是盘锦市的固定资产投资,其所占辽宁省的比重在4%上下波动;2004年,丹东市的固定资产投资占辽宁省的比重虽然较低,仅有2.77%,但增长较快,到2009年该比重提高到了4.00%,固定资产投资额达到492.02亿元;在经济带中锦州和葫芦岛市的固定资产投资最少,这两个市的固定资产投资占辽宁省的比重都维持在2%的较低水平,其中锦州市的投资占全省的比重呈上升趋势,而葫芦岛市占全省的比重呈下降趋势。总体来看,辽宁沿海经济带固定资产投资占辽宁省的比重较大,达到44.34%,2009年经济带的固定资产投资额达到1.23万亿,但是辽宁沿海经济带各地市的固定资产投资差别极大,大连市投入最多,其他地市投入过小,地区间固定资产投入极其不平衡。
(二)辽宁沿海经济带的财政收入情况
财政收入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实施公共政策和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需要而筹集的一切资金的总和,政府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范围和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财政收入的充裕状况。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公共基础设施等投资主要来自中央和地方的财政收入,因此,深入分析辽宁沿海经济带以及各地市的财政收入状况,是选择财政政策支持经济带建设的基本前提。本部分主要从财政收入(见表2)和财政支出(见表3)两方面分析财政收支对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的影响。
稳定的财政收入是支持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的物质基础,是财政政策实施的前提。自2005年辽宁省沿海经济带的财政收入由304.83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636.27亿元,增加1倍多,沿海经济带财政收入占辽宁省财政收入的比重也由2005年的46.68%缓慢上升到2009年的47.47%,总体来看沿海经济带的财政实力在不断增强。从经济带各地市分析,沿海经济带各地市的财政收入分布极不均匀,大连市的财政收入最高,2009年大连市财政收入达到400.23亿元,占经济带总量的近2/3,2005―2009年大连市财政收入占辽宁省的比重基本保持在30%;而丹东、锦州、营口、盘锦和葫芦岛市2009年的财政收入基本在40亿元左右,这些地市的财政收入基本差别不大,其占辽宁省的比重也基本维持在3%~4%。总体来看,2005―2009年辽宁沿海经济带的财政实力不断增强,其占辽宁省财政总收入的比重在提高,但经济带各地市的财政收入差别极大。
(三)辽宁沿海经济带的财政支出情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支出是政府为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满足社会共同需要而进行的财政资金的支付,其中的基本建设支出是财政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中的中央和地方财政主要用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因此,从财政支出的角度研究财政政策对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的影响就具有重要意义。
财政支出是支持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的重要形式,经济带的财政支出由2005年的412.7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976.0亿元,在这五年期间辽宁沿海经济带财政支出占辽宁省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基本上在43%以上,经济带的财政支出占辽宁省的比重略低于财政收入所占的比重。从辽宁沿海经济带各地市的财政支出来看,各地市财政支出额极不均匀,2005年大连市的财政支出为218.42亿元,到2009年增长到471.16亿元,其所占辽宁省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在21%~23%之间波动;而丹东、营口、盘锦、锦州和葫芦岛市的财政支出相对较少,其占辽宁省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基本在4%左右。2005―2009年丹东、营口、盘锦、锦州市的财政支出占辽宁省财政总支出的比重略呈现上升趋势,而葫芦岛市的财政支出占辽宁省财政总支出的比重略呈现下降趋势。总体来看,2005―2009年辽宁沿海经济带的财政支出数额不断加大,其占辽宁省财政总收入的比重在提高,但经济带中各地市的财政支出差别极大。
(四)辽宁沿海经济带利用外资情况
外资是支持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的重要资金来源,充分利用辽宁省沿海的区位优势,发展外向型经济是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提出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对外开放既是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的出发点,也是经济带发展的落脚点。经济带的对外开放是经济带建设的重要源动力,因此深入分析沿海经济带的利用外资情况,是建设辽宁沿海经济带的重要内容之一。
利用外资水平是反映一个地区对外开放程度的重要指标,由表4可知,自2000年以来辽宁沿海经济带利用外资基本呈增加态势,由2000年的164 404万美元增长到2009年的775 123万美元,沿海经济带利用外资额占辽宁省的比重也由2005年的34.8%上升到2009年的50.19%;从沿海经济带各地市看,大连市利用外资方面呈现一枝独秀的态势,2005年以来大连市利用外资额占全省的比重由2005年的27.89%上升到2009年的38.86%,在沿海经济带的六个城市中占有绝对优势;丹东、锦州和营口利用外资的数额远远低于大连,这三个城市利用外资额占全省的比重在2009年都达到2.5%左右;盘锦和葫芦岛市利用外资水平最低,其利用外资额占辽宁省的比重都在1%以下,是沿海经济带中各城市利用外资水平最低的地市。总体来看,辽宁沿海经济带地区利用外资占辽宁省利用外资的一半以上,但各地市利用外资方面发展极不平衡。
从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和支出、利用外资等方面对辽宁沿海经济带的财政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财政资金投入是支持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的重要力量,辽宁省的财政收入和支出、固定资产投入以及利用外资额都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但是,辽宁沿海经济带各地市情况差别极大,大连市在财政收入和支出、固定资产投入以及利用外资额等方面都占有绝对优势,而丹东、营口、盘锦、锦州和葫芦岛市的财政收入和支出、固定资产投入以及利用外资额等所占辽宁沿海经济带的比重都较小,地区间财政投入极不平衡。因此,平衡区域发展,缩小沿海经济带各地市间的地区发展差距就成为辽宁沿海经济带财政政策的重要目标。
三、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的财政政策目标及政策措施
辽宁沿海经济带被确定为国家区域开发战略以来,该地区经济社会得到快速发展,但也存在着区域经济发展失衡、渤海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在今后的开放建设中辽宁沿海经济带的财政政策目标是:缩小辽宁沿海经济带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平衡区域经济发展;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促进生态环境改善;利用辽宁省沿海的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将辽宁省沿海打造成为我国北方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根据我国目前的财政税收体制,辽宁沿海经济带的财政资金来源应该坚持以中央财政为主,地方财政为辅的基本原则,用足多方面的国家政策,争取更多国家相关财政支持政策。按照我国东、中、西部的区域经济成分划分,辽宁省属于沿海省份的地理区位和计划经济时期的经济成就,使得辽宁省在经济成分上同北京、天津、上海、山东、浙江、广东和福建等一起成为“富人俱乐部”,辽宁省在“区域经济”成分划分上也处于尴尬局面。在开发福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过程中,福建积极改变其所属“经济成分”,在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等资金时,福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等参照执行中部地区政策,福建原中央苏区县参照执行西部地区政策。辽宁省应当借鉴福建的经验,积极争取区域经济“成分”的转变,辽宁省置身于老工业基地的特殊区域,为共和国的重工业发展做出了特殊贡献,在沿海经济带的开发过程中应当力求全部或部分比照中部或东北地区的财政税收优惠政策。
(一)支持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的中央财政政策
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和建设过程中,应该积极争取区域开发建设的中央专项补助、各种税收优惠和土地使用政策,同时充分抓住财税体制试点改革的有利时机,争取辽宁沿海经济带作为我国的增值税转型改革试点。第一,充分利用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区域开发建设的中央专项补助是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中的重要资金来源。上海浦东新区开发所形成的浦东发展基金是由财政部拨给上海市财政局作为中央投资,专门用于浦东新区重点项目建设;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中央财政也每年给予10亿元的专项补助;海西经济区的建设,中央也通过转移支付每年多给福建几千万元以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同时适当降低中央投资项目地方投资比例,对海西经济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给予专项补助。辽宁沿海经济带要借鉴这些地区争取中央财政专项资金的经验,通过适当方式获得中央财政支持。第二,积极争取优惠的土地使用政策。土地转让收益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资金来源。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在一些地方土地直接税收及城市扩张带来的间接税收占地方预算内收入的40%,而土地出让金净收入占政府预算外收入的60%以上。在目前的财税体制下,土地出让收益就成为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被称为“第二财政”。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过程中要积极争取优惠的土地政策,通过合理方式将土地转让收益转化为当地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来源。第三,积极争取增值税全面转型试点。当前增值税改革是不彻底的,固定资产应该全部纳入抵扣范围,辽宁省应充分发挥作为老工业基地和沿海省份的特殊身份,在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和兼顾发展方面急需要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形成必要的投资洼地,因此,建议将增值税改革试点放在辽宁省以支持沿海经济带的开发和建设。
(二)支持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的地方财政政策
根据我国财税体制和辽宁省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现状,地方财政政策应该定位在配合、支持中央财政政策的实施,弥补中央财政政策的空缺,在以中央财政为主的基础上实现支持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的财政政策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第一,地方政府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借力资本市场融资,制定相关的金融支持政策,包括发行地方债为经济带建设融资,建立产业发展基金支持经济带建设等。我国资本市场建立以来,上海和深圳利用资本市场,组建各类股份公司,募集大量资金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也要充分利用金融手段,借助金融市场进行融资,还可以建立开发性金融融资担保平台、试行资产证券化等,不断开拓财政融资渠道。第二,通过税收优惠、税收返还(包括:所得税、营业税或土地增值税返还)等措施支持经济带建设,发展地方财政功能,延长省财政税收增量返还政策的时限,确保政策的连续性、时效性。第三,大力推行BOT(建设、经营、移交)、PPP(公用事业市场化)经营模式,运用政府的特许经营权,实现基础设施和公益项目的建设、运营、管理等问题,在国内外的实践中已被证明是有效的实现形式,目前营口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就采用了BOT的建设模式。在今后的开发建设中探索市场化的运营机制,通过市场力量整合资源,推动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成为主要模式。
参考文献:
[1]郭庆旺,贾俊雪.政府公共资本投资的长期经济增长效应[J].经济研究,2006,(7):29-41.
[2]郭炳利.我国地方财政风险分析与对策[J].资源与产业,2006,(12):111-115.
[3]靳春平.财政政策效应的空间差异性与地区经济增长[J].管理世界,2007,(7):47-58.
[4].辽宁建设“五点一线”经济带[J].港口经济,2007,(4):1-5.
[5]连家明.支持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财政政策研讨会综述[J].地方财政研究,2009,(12):4-8.
[6]辽宁省人民政府.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R].2007.
[7]马树来,赵焱.国内相关地区沿海经济开发中央及地方财税支持政策概览[J].地方财政研究,2009,(12):14-18.
[8]王振宇,王晓哲.支持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的财政政策建议[J].地方财政研究,2009,(12):19-21.
[9]韦宁,卫韦瑞,等.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选择[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8,(6):19-23.
Financial Policy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stal Economic Belt in Liaoning Province
Han Jiabin1, Xi Chunyou2, Wang Cunhua3
(1.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Liaoning Project Technology University, Huludao 125105, China;
prehensive Office, Liaoning Project Technology University, Huludao 125105, China;
3.Strategy Research Institution,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
我国的财政政策是我国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的重要手段,我国积极的运用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协调稳定发展,并逐步走向繁荣。财政政策要配合宏观经济的发展,在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基础上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其作用是无可取代的。目前各个方面都对我国财政政策进行研究、探讨,而大部分研究都针对我国当前财政政策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相应的实施财政政策的建议。本文拟从当前财政政策下还难以解决以及国家予以高度重视的“三农”问题出发,试通过对我国当前财政政策现状下的“三农”问题进行研究以及分析,提出一些相应的解决对策,充分发挥我国农业大国的优势、在当今社会激烈的竞争和挑战中、提升我国的综合竞争力。
一、我国财政政策存在的“三农”问题
根据世界各国发展经验来看,中国农业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首先,财政政策下支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小,因此导致农业发展落后,现代化的水平不高,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土地利用不合理,农业生产工业化和农业经营市场化的力度不深。其次,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剩余劳动力无法得到妥善疏导和安置,农民工就业难,农民贫困人口多,农民增收困难。最后,农民受教育程度低,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农业技能水平提升难度大,造成与当前社会现代化严重脱轨。这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我国的财政政策进行调节。
二、我国财政政策下“三农”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加大财政支农合理安排各项农支
我国财政应该加大财政支农支出的财政规模,加强财政支出的管理,合理利用支农资金,在支持农业发展中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不断提高农业支出在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增加财政支农投入。首先,2016年,在积极的财政政策下,财政、农业两个部门通力合作推行改革试点政策,对农业“三项补贴”政策进行了进一步的改善和调整。调整范围波及全国,20%的农资综合补贴资金全部拨款于农村农民。鼓励农村农民粮食规模经营,同时为了支持和鼓励耕地地力保护,财政政策采取选择相应地区实施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来取代农业“三项补贴”。其次,合理安排财政支持农业的各项支出,鼓励农业进行科学研究、提高科技含量,改善作业模式,减少单纯的劳动力作业,加大机械作业,大量投入先进的生产设备,改造落后的农业生产模式。同时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财政加大投入资金,兴修水利、电力、铺设道路等方面的基础建设。
(二)完善农村保障体系推动农村经济
我国农村居民在社会保障体系中一直处于弱势地位,为了推动农村经济平稳发展,急需完善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首先,财政部门加大了最低生活保障补助支出,在全国范围内为农村农民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还未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地区实行鼓励制度,其次,财政部门应采取扩大农村社会保障的范围,对贫困农民给予最低收入保障、逐步解决农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参保问题,同时进一步加大农民工就业保障,增加农民工就业岗位,对于农民工创业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和支持。
(三)加大扶贫力度拉动农民增收
目前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重大发展问题就是贫困问题,也是我国财政政策下更急待解决的问题。2016年,财政部办公厅主任、新闻发言人欧文汉曾说过:“扶贫脱贫是硬任务”。明确指出帮助农民拜托贫困,帮助农民增收,才会是首要任务。同时中央财政也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采取节本增效,推进产业化,城乡一体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等财政政策保障农民脱贫增收。
(四)加强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
我国财政应把农村教育作为投入重点,。主要抓好农村义务教育,将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列为我国财政投入的重点。我国财政在义务教育上坚持保基本、补短板、提质量原则。政府一方面,改善贫困地区农村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保证农村教育的校舍、基础设施,鼓励招商引资建设校舍,做到农民子女有学可上,也要打破户籍制度,调整义务教育财政投入体制,支持农民工随迁子女就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对教师生活补助政策,鼓励教师下到乡村,下到边远山区助教。继续实施“特岗计划”、“国培计划”,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科技培训和职业技术教育,加大支持技能学校下乡组织培训,特别是要把青壮年农民以及在家待业农民作为主要培训对象,提高其科学种养水平和务工技能。从提高教育文化水平来提高农村人口的综合素质。
三、结语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同时也是一个农业大国。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至今,“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财政政策关注的问题,关于“三农”问题的日益显现出的不足,不仅制约了我国整体的经济发展,还影响了整个社会的进步,目前“三农”问题仍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必须正视和重视,因此我国财政部门更注重运用财政政策对经济发展进行宏观调控,对“三农”问题进行调节,使我国经济、社会全方面发展,当前我国财政政策的实施,达到兼顾经济稳定增长和经济结构均衡发展两方面的要求,使经济与社会统筹发展、城乡统筹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目标。
(一)财政政策扶持重点不突出
近年来,各地纷纷出台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但对文化创意产业的范围界定不统一,大都较宽泛,包括了北京、上海、深圳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较快的城市。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区域间文化资源的差异,也体现了各地的不同倾向。但文化创意产业范围界定过宽,使财政政策支持的重点不突出。按照《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指标目录》,文化创意产业的范围相当广泛,甚至一些群众性文化事业、电子信息产业也列入其中。由于范围过大,扶持项目中,个别项目属文化产业,但创意性不足,有些项目创新性较强,但缺少文化内涵。从调查看,融资困难、知识产权保护不力、房租压力大是文化创意企业面临的三大难题。知识产权保护属于管理体制方面的问题,知识产权是文化创意产品的核心,没有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文化创意产业就难以实现大发展。融资困难是中小企业的通病,中小文化创意企业由于经营成果难以把握,盈利来源不稳定,融资更是难上加难。文化创意企业对房租异常敏感,北京市几个自发形成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如798艺术区、宋庄画家村等,其初期集聚的主要原因在于房租成本较低,便于创业者的进入。但大城市往往寸土寸金,办公用房的购买和租用成本往往使中小企业难以承受。因此,财政资金要发挥引导性和杠杆作用,找准重点,在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解决制约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财政政策支持范围过宽也容易助长产业雷同现象。国家越来越重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各地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积极性大大提高,纷纷制定发展规划,明确主导产业。由于区域间缺乏协调,导致各地区创意产业结构存在趋同现象。以北京市和相邻的天津市、河北省为例,就有9个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规划发展动漫产业。财政政策应支持具有区域比较优势的产业,如果对所有的文化创意产业都进行扶持,会使优势产业的竞争力得不到有效提升,而劣势产业本无竞争优势,政策投入也可能是无效的。
(二)财政政策针对性不够
各地区现有支持政策基本上采取“一刀切”模式,即采取一定标准,入围的企业就可以得到支持,这种支持模式更多地起到的是“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的作用。在一系列的标准之下,入围企业多是规模相对较大、发展相对成熟的企业,而小微企业以及处于发展初期的企业则很难得到扶持。但前者具有一定的竞争力,政策扶持要么是锦上添花,要么会使企业形成“等靠要”的思想,不利于其在市场竞争中成长;而后者竞争力薄弱,容易在市场竞争中夭折,应是政策扶持的重点。财政支持政策缺乏针对性也与对文化创意产业内部结构认识不清有关,且现有政策对不同特点的文化创意企业的区分不够。文化创意产业是一个产业体系,包括若干子产业,它们虽然都具备文化创意产业的本质特征,即创新性、文化性和产业性,但在市场结构、组织方式、市场绩效、外部性强弱等方面仍然存在很大差距。如,广告策划和电影制作,前者适合中小企业的组织结构,后者则适合规模较大的企业;新闻出版和建筑设计,前者具有较强的外部性,后者基本上没有外部性。正因为各产业具备不同的特点,所以制定财税支持政策要体现足够的区分度。
(三)对财政补贴风险的认识不深入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干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市场失灵,但在市场有效的情况下,政府的干预就有可能干扰市场配置资源的信号,使市场出现人为的失灵。如,原创性环节、技术含量高的行业需要政府资金支持,投资风险大的行业需要政府资金担保。而对一些市场化程度较高的行业如广告业、印刷业等,依靠市场调节就可良好发展,无需政府作为重点产业来扶持。政府干预的两面性,意味着对文化创意产业的财政政策支持如果不加以选择和优化,容易产生消极后果,如,有的文化创意企业可能更关心如何获得财政支持而不是去吸引客户关注,有些文化创意企业在未能形成有效盈利途径的情况下,过度依赖政府扶持,可能出现层层外包、坐吃财政补贴的问题。
二、完善扶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的建议
(一)明确财政政策支持的范围与重点
1.明确界定财政政策支持的范围,按特定标准适当缩小政策覆盖面,合理界定文化创意产业范围。应紧扣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新性和文化性的属性,剔除不具备这两个基本属性的产业。这并不意味着要抛弃这类产业,而是没有必要对它进行特殊扶持。应遵循商品市场、要素市场的供求机制来发展壮大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与文化产业紧密相关,它源于文化产业,但又超越文化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产业与高科技相结合的新兴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具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文化性。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产业的一部分,其产品是附加创意的文化产品。如果没有一定的文化底蕴,文化创意产业便是无源之水。二是创新性。创新性是文化创意产业区别于传统文化产业的本质特征。如果缺少创新性,即使该产业具有文化特征,也难以成为文化创意产业。三是产业性。一些应归于“文化事业”甚至不属于“文化产业”的行业不应归入其中。如,文化保护和文化设施服务、群众文化服务属于公益性文化事业,应由财政予以保障,而不应享受产业性政策。产业性要求文化创意产业应与公益性文化事业区别开来,同时生产某种物质或精神产品的主体应与其他主体有明确的界限。如,北京市的文化创意产业指导目录中,有些行业具有公益性或半公益性,并不适合进行产业化发展,如博物馆、纪念馆、一般性广播与电视服务、卫星传输服务、文化性社会团体等;有些文化创意产业的类别过于宽泛,如新闻业作为一个小类,其涉及面较宽,报刊、广播、电视等都涉及新闻业。因此,支持文化创意产业的财政政策应把范围集中于充分体现文化与创新相整合,同时具有产业化发展潜力的行业。
2.政策支持应突出区域特点,塑造比较优势。在扶持企业选择上要突出区域特色,避免与其他地区的产业雷同。区域间的文化资源禀赋不同,产业发展的侧重点就应有所不同。各区域应适当控制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数量与规模,避免“大而全”,不能有利可图就盲目推动。应在对创意产业消费市场充分研究的基础上,把握大众的文化需求,对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做好准确的市场定位和详细的发展规划,再进行有针对性的扶持。
3.对原创能力较强的文化创意企业进行重点扶持。财政政策支持文化创意产业的目标应明确定位为自主创新,将重点放在创意的形成及创意企业的孵化体系支撑方面。一方面,通过财政政策支持创意企业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引导企业的资本投入,增强其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另一方面,应创造较宽松的政策环境,推动各类创意产业发展平台的孵化能力、创新能力和产业集群聚合能力的提升。如,根据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特点,将政策优惠延伸到创意研发及市场转化阶段,提高研发加计扣除的比重;对创意企业进口必要生产设备给予相应优惠;允许符合条件的创意企业按其销售收入提取一定比例的创意开发基金,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
(二)增强财政扶持政策的针对性
应从实际出发,在文化创意产业范围内,选择优先发展的重点,并采取多种措施予以重点扶持,力求在一定时期内形成优势行业。可按企业成长阶段进行针对性扶持。企业发展初期,资金少、规模小,从银行等金融机构得到贷款的可能性小,融资的途径和方式有限,这类企业应是财政资金扶持的重点。随着企业规模和实力的壮大,企业的融资渠道也相应拓宽,尤其可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资金支持,使企业用较少的成本获得大量资金。处于成长期的企业应以银行信贷等间接融资为主。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具备在资本市场融资的条件,可考虑上市融资,在短期内迅速扩大资金规模,在合理运用资金的基础上,使企业成长产生质的飞跃。文化创意产业可细分为核心产业、外围产业和边缘产业,应以此进行分类支持。核心产业中创意主体占据重要地位,主要包括广播电视电影业,广告会展业,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艺术品交易,设计服务,休闲娱乐六大产业。这六大产业在文化创意产业五大主体(创意主体、制作主体、传播主体、服务主体和延伸主体)中,最能体现“创意”这一核心特征,充分体现了文化创意产业区别于其他产业的基本特点。这类产业应是财政扶持的重点。外围产业主要有文化旅游业、新闻出版业。这些产业的规模和产值都在整个文化创意产业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由于这些产业的“创意性”较弱,市场化程度有待提高,尤其是新闻出版业的管制还较为严格,应将其列入外围产业。边缘产业主要由传播服务及相关服务业构成,包括为文化创意产业集群提供辅助服务的各种相关支撑机构及使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所需的各类基础设施和配套机构,文化科技与科研、文化经纪与等。对于边缘产业,当前应以规范为主。
关键词:财政政策建议
一、完善体系建设,加强政策调控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体系建设,加强宏观调控,要求健全纵向保障,统筹横向跨度,加强宏观调控的同时,规范中观管理和确保微观实施。主要通过公共财政支出政策,采取总量控制和结构调整,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对不同经济利益主体的收入分配进行调节。纵向上,通过完善扶贫政策,实行政府间的专项转移支付,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逐步实现地区间的分配公平。为了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公共财政服务。在横向上,通过完善工资政策、社保政策、就业政策等,对不同行业、不同经济成分、不同社会阶层等微观经济主体和社会居民实行转移支付。公共财政职能越位和缺位并存,政府包揽过多,财政支出范围过大,超出了政府职责合理范围和财政承受能力。继续扩大改革覆盖面,努力推进全县预算单位纳入财政国库集中支付范围。在努力扩大财政直接支付范围的同时,通过技术手段确保财政资金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财政政策由于政府的多层次性及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形成了多层次的调节体系,可以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财政政策的宏观调控是国家通过预算、税率等影响宏观经济总量,影响社会总供求关系。财政政策的中观管理则主要是通过财政的投资性支出、转移性支出等,调整产业结构、区域经济结构,解决公平、协调发展等重大问题。财政政策的微观实施则是指通过财政补贴、转移性支付中形成个人收入部分对居民和企业的影响。
二、运用税收政策,扩大就业渠道,优化就业结构
运用税收政策,调节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际竞争的加剧,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由此增加就业岗位和机会。与发达国家第三产业从业人员超过全部就业人员75%相比,我国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仅为犯.4%,发展空间巨大。主要途径是,政府可通过财税政策措施,鼓励第三产业发展,提高第三产业的产值份额和劳动就业比重,从而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同时也要正视我国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的现实,着力调整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实现产业内部各行业的协调均衡发展,要把发展的重点放在与科技进步相关的新兴行业,如咨询业、信息产业和各类技术服务业以及就业容量大、与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
同时运用税收政策,协调地区经济发展,减少结构性失业。要通过运用税收政策影响投资方向来防止地区差异造成的结构性失业进一步加剧。如给予落后地区中的一些重要的产业部门和企业以投资抵免或加速折旧的优惠政策,提高资本积累能力,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对采掘业、矿产业这些利用自然资源较多的,同时吸收劳动力较多的中西部地区的重点产业,给予减免资源税,增加增值税抵扣项目的优惠,减轻其税收负担等。结合我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要求及地区之间产业结构布局和调整,考虑把东南沿海地区遭遇发展瓶颈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中西部特别是中部地区,形成不同区域的比较优势和产业结构的合理布局。
加大对小企业扶持力度,充分借鉴国外经验,以税收减免的方式,或者财政专款设立小企业基金,或者通过财政补贴的方法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扩大就业渠道。支持中小企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发展,吸纳更多的劳动者就业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在内外需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即使走出眼下困境后,也不能忽视这个问题。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还处于工业化初期,存在大量没有受过专业培训的农民工,在一定时期内,这部分人员具有较强的就业需求。而劳动密集型企业是吸纳农民工就业的主渠道之一。要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充足的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最大程度地吸纳其就业。
三、拓宽筹资渠道,加大资金投入
面对未来相当长时期内我国就业和社会保障资金需求巨大的矛盾,现有的财政集中度难以承受,必须要研究拓宽新的筹资渠道,要通过预算内外各种渠道积极筹措就业再就业资金,积极调整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增加其促进就业所占的资金份额,充分发挥失业保险保障生活和促进就业双重功能,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开征社会保障税,从而建立以社会保障税为主体、财政补助和社会捐助等多渠道的就业再就业资金筹集机制。同时,继续加大财政对就业再就业资金的投入。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就业压力大,社会保障还不完善。2008年末全国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12400万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24307万人。2008年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收入13696亿元,支出9925亿元。我国就业和社会保障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为12%左右,而发达国家一般占到财政支出的30%左右。我国公共财政的投入与所担负的就业和社会保障职责不相适应。今后我国将长期面对就业和社会保障资金缺口巨大的矛盾,应压缩一般性和“越位”性支出,将就业和社会保障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提高到巧%-20%左右。同时拓宽就业和社会保障资金筹资渠道,除了国家已通过财政拨款建立的储备基金,还应采取市场方式稳妥地减持部分国有股和出售、转让部分濒临亏损的国有企业资产,充实积累基金;通过发放社会福利彩票,或将部分已经开征的消费税和个人所得税以及将要开征的遗产税、财产税划出一定比例,专用于补充基金。多元化增加就业和社会保障资金投入,将各种不同来源的资金置于财政预算中,完善筹资机制,确保就业和社会保障资金来源稳定。
四、催生产业创新支撑平台的财政政策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尽管我国的产业创新支撑平台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我国的产业创新支撑平台普遍存在着创新能力不强、研发投入不足等问题。产业创新支撑平台创新能力的提高,有赖于财政政策的激励效应。引导产业创新支撑平台良性发展,促进就业水平的有效提高,是产业创新支撑平台的出发点和主要目标。在产业创新支撑平台创新进程中,财政政策起着重要作用。财政政策通过一些相关部门影响着创新过程和创新要素的行为,通过多种途径影响着产业创新支撑平台创新,财政政策是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的重要支点,是制度创新的主体。从宏观层面看,财政政策取向决定了就业规模的变动趋势。如果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会拉动经济增长和促进国民收入增加,从而创造就业机会,扩大就业总量:如果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将降低消费需求和稳定经济增长,从而收缩就业总量。需要指出的是,财政政策通过推动技术进步,会对就业规模产生不同的影响。一方面,从短期看,技术进步会影响到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最终对劳动需求产生负面影响:另一方面,从中长期看,技术进步会促进经济持续发展和国民收入较快增长,并通过加速作用影响投资需求和劳动需求,从而对就业规模增加产生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