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洪水灾害的防灾减灾措施范文

洪水灾害的防灾减灾措施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洪水灾害的防灾减灾措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洪水灾害的防灾减灾措施

第1篇:洪水灾害的防灾减灾措施范文

洪涝灾害的后果最终是以居民生命和财产以及社会各种公用设施的被害程度来体现的。目前我国的防洪重任主要是交给水利部门修堤筑坝,并依靠在汛期进行抢险救灾来确保社会的安全。近年来由于注重宣传水利建设成就,对于我国70余万km2的广大洪泛平原所存在的洪水风险宣传不够。除江河沿岸的广大居民对洪水灾害的严重性有一定体验外,大多数地方领导及群众对洪水风险认识不足。在地方的经济发展中没有考虑足够的防洪减灾对策。比如,在低洼易洪易涝地区建设经济开发区;由小城镇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兴城市对洪水不设防;城市地下建筑物没有防洪涝设施;大量病险水库下游的城市及居民区没有对应大坝失事的预警系统;蓄滞洪区内安全建设不足,居民安全缺少充分的保证;对易洪易涝地区的房屋建设没有明确的安全要求;…。以上种种都充分说明,我国在发动全民投入防洪减灾方面存在严重缺欠,宣传不足。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存在着严重的麻痹思想,又缺少足够的防洪减灾知识,面对突然发生的自然灾害束手无策,成为防灾弱者。在洪涝灾害发生的过程中不但不能成为防灾减灾的积极因素,反而成为需要救助的对象。因此加强对防洪减灾知识的普及和宣传,使广大洪泛区内的群众面对洪水能够自救、互助,确保个人、家庭及身边公用设施的安全,应当是今后动员群众的一个主要目标。为此需要加强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普及洪涝灾害风险教育,灾害情报向全社会公开

尽管我们已修建了许多防洪工程体系,但由于标准较低,隐患较多,发生溃坝、溃堤的可能性仍然存在。因此应当让广大群众准确地了解自己的生活环境中可能发生的洪涝灾害风险。即一旦现有防洪工程不能抵挡洪水而溃决后,洪水会淹没多大范围、自己所在位置会淹多深,持续多长时间,洪水水流流速有多大,应当采取什么样的自救措施,如果需要避难应当在什么时间,通过哪条路线向何处避难等。为达到这一目的,需要编制洪涝灾害风险图并向社会公开发行和销售,并通过各种媒体向社会广泛宣传。实时公布每次洪水所发生的灾害过程和受灾情况。无论是公布灾害风险图也好、公布受灾害情况也好,无非是为了提醒广大群众注意自己身边可能发生的灾害情况,使大家更好地防范洪水,对洪水灾害有一定的思想准备和物质准备。只有当广大群众充分掌握了灾害情报时,在洪水灾害发生时整个社会才会冷静而有序地开展防洪减灾和自救。这样就可以增强整个社会对洪水灾害的防御能力。因此灾害情报公开是防洪减灾的首要条件。

各级政府认真抓好洪泛区域的管理

防洪减灾实际上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防洪和减灾。防洪是指用防洪工程体系,加上洪水预报、调度等手段,使洪水顺利下泄,不致泛滥成灾;减灾是指通过对洪泛区域的日常管理,加强洪泛区应对洪水灾害的能力,一旦发生洪水泛滥也会将洪水灾害造成的损失压缩到最低程度。目前我国在防洪方面所做的工作较多,但在减灾方面工作还很薄弱,甚至是空白。比如美国在进行洪泛区管理时,将100年一遇洪水的淹没范围定义为洪泛区。在该区域内的一切建筑都要取得许可证。建筑物要达到一定的耐水要求,达不到要求的不能取得政府贷款,不能参加洪水保险。在该区域内的建筑物多次被淹或淹没一次其修复费用超过房屋产值50%以上的国家要强行收购,住户向其他地方迁移。同时政府要求在该区域内的城镇必须达到10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在此基础上开展洪水保险工作。对于达不到上述标准的不准参加洪水保险,…。对于所划定的洪泛区域,是不允许自由开发和发展的,其发展是受国家设定的各种条件限制的,这些条件能够充分保证在洪水泛滥时,该地区是相对安全的,不会造成太大的损失。通过这样的管理,大大提高了地区自身防御洪水灾害的能力。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少对防洪工程的依赖和压力。

二流域管理机构要管流域的事

目前我国已设立了七大流域机构。按水法规定流域机构是由国家授权的水行政管理部门,代表水利部行使水管理权。但目前各流域机构主要是管理河道水系的规划和开发治理,而对流域内各种对水系有影响的行为,不利于防洪减灾的各种开发行为没有干预能力。目前的流域管理机构只管理水系而没有管理流域。可事实是流域内的许多不合理开发活动都会影响到水系的管理,如水土流失、水质污染、水资源的无序开发利用、洪泛区内人口和财产的集聚等。为了让流域管理机构真正管好水系必须授予流域管理机构更广泛的权力。让流域管理机构能参与流域内各种开发保护规划。对流域内各种不利于水系管理的开发活动有干预权和否决权。如对有可能造成水系污染、淤塞、危及水利工程安全、计划外引水及在高风险区内等的开发项目,流域管理机构应当有权制止和否决。因为流域机构代表的不是某一地方的利益而是整个流域的利益。

从防洪减灾的角度来讲,流域管理机构除了制定江河的防洪规划之外,还应当制定流域洪泛区减灾规划,负责编制洪泛区的洪水风险图,对不同风险区内的防洪减灾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制定洪泛区管理条例,对洪泛区内各种开发活动提出控制原则。协助地方行政部门开展防洪减灾知识的普及,对地方防洪减灾社团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流域管理机构从水系防洪管理跨向全流域的防洪减灾管理也是实现全民防洪减灾体制的重要条件。

三结论及建议

面对日益增强的洪涝灾害,需要逐步改善我国的防洪减灾体制,建立全社会的防洪减灾保障体系。增强全社会的防洪减灾意识,提高全社会的防洪减灾能力,共同迎接洪水灾害的挑战,应当是我国所面临的重要任务。为此建议尽快开展以下工作。

有计划地向社会公布我国洪涝灾害风险图

目前制作洪涝灾害风险图的技术已趋成熟,建议由国家防办指定编制单位,首先编制各流域洪涝灾害风险图。之后,再指定各省、市、自治区的防洪主管部门在流域洪水风险图指导下编制各省、市、自治区的洪涝灾害风险图。各地、市、县可根据地方特点决定是否有必要根据省级洪涝灾害风险图编制本地方的详细洪涝灾害风险图。编制风险图所需费用可在防洪费用中开支,但要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核,成果由指定专家验收。风险图完成后要广泛地宣传和提供给居民使用。

制定我国洪泛区管理条例

由于我国各流域防洪标准较低,洪涝灾害频繁,而作为承灾体的广大洪泛区不能盲目发展。应当根据洪涝灾害风险制定或调整本地区的发展计划。建议国家防办应尽快着手制定《洪泛区管理条例》,对广大洪泛区实施风险管理。(注:目前我国将未破堤情况下行洪的淹没范围称作洪泛区。而将破堤后可能淹没的广大洪泛区称为堤防保护区。此种提法有许多弊病,值得商榷。)《条例》的内容包括:

1洪泛区的界定。

2洪泛区洪涝风险的界定。

3洪泛区洪涝风险的管理,包括防洪管理、工程管理、经济管理、社会管理等。

4洪泛区内开展洪水保险的基本原则。

5流域机构、地方政府、社团、个人在洪泛区管理中的责任和权力。

6洪泛区内安全建设及管理资金的分担。

制定我国流域管理法

鉴于流域管理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保证流域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开展以流域为单位的国土综合整治。防洪减灾也要由单纯的水系防洪工程建设扩大到洪泛区的减灾管理。我国现行的流域管理机构职能难以胜此重任,因此需要扩大和明确流域机构的职能。同时现代流域已不再是封闭的系统,为协调流域圈与行政圈、经济圈、供水圈的关系,需要有《流域管理法》尽快对流域管理机构的工作提供法律保障。《流域管理法》应由国家制定,并授权有关部门针对各流域的特点,制订分流域的《补充说明》。《流域管理法》应包括的内容有:

1流域管理机构的地位、性质。

2流域管理机构的职能。

3流域国土综合整治规划的制订。

4流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5流域专业规划的协调,包括农、林、水、土等资源发展规划的协调。

6流域管理机构与流域内地方政府的协调。

7流域管理机构与其他流域间的协调。

8流域管理机构的经费保障与管理

为尽快建立起我国全社会的防洪减灾保障体系,减少国土对洪涝灾害的脆弱性,提高国土的安全度,需要通过法规制定将中央、省市、地方各级政府及社团、个人的职责和权限加以明确划分,使整个社会能共同面对洪涝灾害,完成各自的使命。这一体系的建立将使我们的社会面对洪水不再是一盘散沙,而成为一支强大的防洪队伍,那时洪涝灾害就不再可怕。

专家点评:

洪水灾害往往表现异常凶猛,具有巨大的破坏力量。我国过去的防洪抢险工作多注重工程建设,依赖专业队伍和的力量,忽视了发动全社会来共同抗御洪水。而全社会的防洪减灾行动需要用法规来规范社会行动,有序地完成防洪减灾行动。作者建议

(1)公布我国洪涝灾害风险图

(2)制定《洪泛区管理条例》

(3)制定《流域管理法》

全社会防洪减灾保障体系与现行防洪保障体系的不同在于:

(1)在强调防洪的同时注重减灾工作,

(2)从单纯的河道防洪建设扩大到洪泛区的风险管理,

第2篇:洪水灾害的防灾减灾措施范文

暴雨洪水灾前防范

1.平时注意多学习一些防灾、减灾知识,养成汛期时关注天气预报的科学生活习惯,做到随时掌握天气变化,做好家庭防护准备,确保安全。

2.密切注意汛期的洪水情报,服从防汛指挥部门的统一安排,及时避难。

3.地处洼地的居民要准备沙袋、挡水板等物品,或砌好防水门槛,设置挡水土坝,以防止洪水进屋。

4.家中常备如船只、木筏、救生衣等可以安全逃生的物品,并在汛期到来前检查是否可以随时使用。

暴雨防范措施

1.提前做好防洪准备。地势低洼的住宅区、商业区可采取围堵的措施。如用沙袋、草包、挡板等堵在门口等进水处,可有效地防止雨水进入建筑内。

2.不要将垃圾、杂物等丢进下水道,以防堵塞后排水不畅。

3.提高对暴雨的预报准确率

暴雨可以直接成灾,而持续性大暴雨或者是连续的数场暴雨更可以造成洪涝灾害。因此,准确预报暴雨的地点、范围、强度等,以及准确预测洪涝灾害的发生,对于更好地做防汛准备工作,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是至关重要的。

同时还要提高气象保障服务能力,完善灾害应急响应系统。对于大暴雨这类灾害性天气,强降水过程多从中尺度天气系统中产生。

因此,为了更好地防灾减灾,一方面要大力加强对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的科学研究,提高对暴雨、大暴雨等灾害性天气的预报能力和业务监测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快中小尺度监测基地的建设和改造,以便更好地发挥作用。

暴雨洪涝灾害一旦发生,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以及突发气象灾害防御指南。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门要启动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各级气象灾害相关管理部门及时将灾害预报警报信息及防御建议到负责气象灾害防御的实施机构,使居民及时了解气象灾害信息及防御措施。在应急机构组织指导下,有效防御、合理避灾防灾,安全撤离人员,将气象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洪水防范措施

1.洪水到来时,如来不及转移的人员,要就近迅速向山坡、高地、房顶、避洪台等地转移,或者立即爬上楼房高层、大树、高墙等地势高的地方暂避;

2.如洪水继续上涨,暂避的地方已难自保,则要充分利用准备好的救生器材逃生,或者迅速找一些门板、桌椅、木床、大块的泡沫塑料等能漂浮的材料扎成筏逃生;

3.如果已被洪水包围,要设法尽快与当地政府或消防部门取得联系,报告自己的方位和险情,积极寻求救援;

4.如已被卷入洪水中,一定要尽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东西,寻找机会逃生;

5.在洪水来临前,要及时关掉煤气阀门及电源总开关,以防电线浸水漏电、失火伤人;

6.如果家外面已经被洪水包围,不要贸然开门,要堵塞门的缝隙,减少大水灌入速度。如果此时打开门,不仅浪费救援时间还可能被洪水冲走。

3.一旦房屋进水,立即切断电源及气源。

4.暴雨期间尽量不要外出,如必须外出,应绕开积水严重的地方。最好走路中央,因为窨井等排水设施一般都设在路边。

山洪逃生方法

据目前气象、水文预测技术,人类能在山洪暴雨发生前3~5小时感觉有山洪暴雨发生,当出现1小时降雨50~100毫米,洪峰至山脚约2~3小时。从倾盆大雨开始发生到造成灾害,有效转移救生时间约4~5小时。有效的逃生方法才能保证生命财产安全。

1、在野外受到山洪威胁时,一定要保持冷静,根据平时掌握的宁海县地质情况迅速判断周边环境,尽快向山上或较高地方转移;同时要注意观察水情警示牌,防止误入深水区或掉进排水口。

2、在野外不要沿着洪道方向跑,而要向两侧快速躲避;千万不要轻易涉水过河。假如非过河不可,尽可能找桥,从桥上通过。假如无桥,非涉水不可,不要选择最狭窄地方通过,要找宽广的地方,溪面宽的地方通常都是最浅的地方。在未涉水前,先选好一个好的着脚点,用竹竿或木棍先试探你的前路,在起步前先扶稳竹竿,并要反水流方向前进;不要游泳逃生,不要爬到泥坯房的屋顶,更不可攀爬带电的电线杆、铁塔。

3、如果山洪不断上涨,在短时间内不会消退时,应在楼上贮备一些食物及必要的生活用品,如饮用水、炊具、衣物等,尤其是生活在宁海县偏僻地区的人,一旦交通受阻,救援人员两三天内难以赶到,只得自力自救,必须准备饮用水、食物、保暖衣物以及烧开水的用具。如果没有轻便的用具,可以改吃干粮充饥。还要携带火柴或打火机,必要时用来生火。

看过“暴雨洪涝的防范措施”的人还看了:

1.暴雨洪涝灾害防御措施

2.暴雨洪涝灾害防范措施

3.暴雨洪涝防治措施

第3篇:洪水灾害的防灾减灾措施范文

目前,水灾、旱灾、海啸、热带风暴及水致疫病是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存在的主要水灾害,而且随着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全球气候变化呈不断加剧的趋势。据联合国减灾组织的统计资料显示,水灾、旱灾、热带风暴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自然灾害。

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种水灾害的发生频次和造成的损失都呈大幅增加的趋势。如1998年中国大洪水,死亡4000多人,经济损失2500多亿元等。目前世界上有10亿人饮用不洁净的水,平均每年用水致疫病而死亡的人数达2500万人。据国内外许多专家预测,未来50年地表平均气温将上升2-4摄氏度,海平面将上升0.2-0.5m,水灾害将呈进一步加剧的趋势。

二、我国水灾害演变趋势

在中国数千年的灾害史上,干旱和洪涝灾害始终是与农耕文明的发展相伴相生的,而且历来是各类自然灾害中影响范围大、持续时间长、受灾人口多、造成损失大的主要灾害。随着人口增加,耕地面积扩大,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高,以及人类侵占江河行洪。蓄洪空间,对天然植被的破坏加剧,水旱灾害呈现发生频次加快、成灾范围扩大、危害程度加重的趋势。

纵观中国的水灾害历史,水灾害总体上呈现以下演变趋势。

(一)自然经济时期

(1)水灾害以旱灾和洪涝灾害为主,旱灾和涝灾的危害对象以农业生产为主,洪灾的危害对象以人民的生命财产为主。

(2)旱灾随人口增长和耕地面积扩大呈逐步加重的趋势。

(3)洪涝灾害随人类对江河中下游低洼易涝区及河湖滩涂的开发呈逐步加重的趋势。

(二)现状水灾害形势

(1)旱灾和洪涝灾害仍是现代社会的主要水灾害之一,危害对象已覆盖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城乡人民生活、生命财产和生活生产环境以及水生态系统等各个方面。

(2)随着人类控制洪水和防御常遇洪水的能力不断提高,洪水的反约束力和超标准洪水的破坏力相应增强,洪水风险依然很高。江河中下游洪水造成的单位面积经济损失呈不断上升趋势,目前已达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20倍以上;人员伤亡数量呈快速下降趋势,如1998年常见大洪水的死亡人数仅为1931年大洪水的1%。

(3)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导致江河湖泊和近海水域的水污染不断加剧,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生态环境损失与水旱灾害相比已有过之而无不及。如2000年全国水污染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700多亿元。

(4)经过几十年坚持不懈的水土保持工作,水土流失不断加剧的趋势在总体上已初步得到遏止,局部地区已得到恢复和改善,但有些地方边治理边流失的情况依然存在。

三、我国水灾害的致灾因素

广义的水灾害是指因自然或人为因素引起水量、水质的异常变化所直接或间接导致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事件。

水灾害具有显著的两重性特点,即灾害成因的两重性和受灾主体的两重性。

(一)自然因素

1.气候特征

我国的气候受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控制,降水年际变化大,年内季节分布不均,汛期暴雨集中,洪涝灾害多发。

2.地理特征

全国高原和丘陵、山区占国土面积的70%左右,地势西高东低,坡陡流急,水土流失严重,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频繁发生。

3.河流水系特征

受气象、水文、地形、地质等因素的影响,我国部分河流特别是一些北方河流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较低,本身就蕴含着许多易于致灾的因素。如黄河历来是我国水旱灾害最严重、治理难度最大的一条河流。

(二)社会因素

1.人口

北方平原地区人口密度大、总量多,但人均水资源少,只有全国平均值的1/5,属于极度缺水地区。

2.植被破坏

森林能够涵养水源,迟滞、削减洪峰,减少水土流失,但人工林、次生林比重增加,森林整体质量下降。大量砍伐柴薪,天然植被破坏严重,是水土流失和洪水灾害不断加重的主要原因。

3.湖泊湿地萎缩

湖泊湿地是江河洪水的天然调蓄库,是大自然专门为特大洪水预留的蓄滞洪空间。但人类为了开发利用其优越的水土资源,导致湖泊湿地不断萎缩,蓄滞洪能力不断衰减,洪涝灾害日益加剧。

4.水资源过度开发

长期以来,人们无节制地甚至是掠夺性、破坏性地开发利用水资源,导致资源枯竭、生态环境恶化,人为加剧了缺水危机。

5.水污染

水污染是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和现代农业的发展而人为导致的水灾害。我国的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放量已从315亿t增加到700多亿吨。水污染不仅严重危害人身健康,破坏水生态环境,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而且大大减少了有限的水资源可利用量,进一步加剧了缺水危机。

导致各种水灾害的社会因素还有很多,大规模人类活动的负面影响一方面尊重和顺应自然规律,对不可抗的自然因素应通过必要的预防和规避措施来防灾、避灾;另一方面更要把致灾的社会因素减少到最低程度,通过调整和约束人类自身的行为来达到减灾、消灾的目的。

第4篇:洪水灾害的防灾减灾措施范文

【关键词】防洪排涝;城市;内涝;保障对策

1 城市防洪排涝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城市调蓄雨洪能力衰减,内涝问题越来越突出

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许多建筑物都是建立在原来的绿地和水域上,从而导致城市区湖泊、洼地萎缩;另外就是在建设中,广泛的使用水泥进行铺面,使土地硬化程度提高;多种原因结合致使城市调蓄雨洪能力锐减。现在大部分城市建设往往忽视排涝工程的建设,排水管网配套建设滞后,或是排水系统年代久远,许多设施遭到破坏,排水标准往往达不到现有的标准;同时在小区建设中,新建居民小区未按标准新建排水设施,而是接入原有的市政管线,加大了排水负荷,所以一旦连续遇到大雨天气,城市排水能力往往体现不足,容易造成内涝。

1.2 城市防洪排涝技术落后

在防治城市洪涝灾害时,不仅需要的是工程的建设多么好,同时也需要合理的管理与先进的技术,这两者是相互统一,相互依存的关系。在于技术方面(如:洪水预报、预警系统、新的3S技术),我国在城市防洪排涝中应用水平还不高,特别是对城市老管网的布设、抢险、探测还缺乏预先防范的手段和措施。

1.3 城市居民防洪排涝减灾常识贫乏、防灾减灾意识淡薄

在我国防洪排涝建设中形成了“救为主,防为辅”的意识,这种防洪排涝减灾常识贫乏、防灾减灾意识淡薄,这说明,对城市所存在的洪涝灾害风险宣传不够,大多数地方领导及群众对洪涝灾害风险认识不足,在发动城市居民投入防洪减灾方面存在严重缺欠。就目前,我国防洪排涝的主要是依靠修堤筑坝,对于发生严重地区的安全抢险工作,要依靠人民进行抢险确保社会的安全;在城市建设中,大多数地方领导及群众对洪涝灾害风险认识不足,只单一性的注重经济的发展,对防洪排涝减灾对策考虑严重不足,在面对突如其来的洪涝灾害时,往往十分被动,极易成为防洪减灾救助的对象,而非防灾减灾的生力军。

2 城市防洪排涝安全保障对策

2.1 工程保障措施

2.1.1 适当提高城市防洪排涝标准

城市防洪标准既关系到城市安全,又体现国家的经济政策和技术政策;随着城市建设规模不断增大,城市地下设施和城市网络系统伴随着增加,但排涝标准往往偏低,造成了内涝灾害日益严重,因此,城市防洪排涝标准是防洪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的一项重要依据。就效益与工程投资而言:标准越高,其防洪效益也就愈高,工程投资也就愈大;反之,效益和工程投资就越低。确定城市防洪标准要考虑城市的诸多因素,比如城市的规模、地形、地理位置、经济发展状况以及技术上的问题,因此,我国的现行城市防洪标准应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状况予以适当提高。

2.1.2 防洪排涝规划、建设与市政建设同步进行

城市防洪排涝规划与城市建设发展规划是相互统一的关系,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正确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不仅要考虑城市建设发展规划,同时也要考虑城市防洪排涝规划,两者缺一不可。实施城市建设的同时也要实施防洪排涝设施,明确其方向、总体布局、建设规模、防洪标准及主要治理措施。

2.2 行政管理措施

2.2.1 强化防洪排涝非工程措施建设

在城市防洪排涝的设施建设中,要从实际出发,不能一味地提高其设防标准,要相应的制定实施方案和应急方案,对超标准的洪涝水、风、潮制定完善的预案,建立城市排涝系统应急反应机制等非工程措施建设。

2.2.2 逐步建立城市洪涝灾害风险管理体制

进入新世纪,国家建设步伐加快,防洪管理体制也逐步迈向合理化、规范化,城市内部生命线系统规划与城市间网络联接保障机制将严重影响着城市秩序运行,是城市的洪涝灾害应急管理工作的重点与难点,也是城市水灾脆弱性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防洪排涝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要建立健全针对突发性洪涝灾害的预警制度,目前,我国对洪涝灾害的监测和预报都是处于发展阶段,对预报的结果的传播和服务完全是一种被动性,于是导致遇到洪涝灾害时都是一种抢救的过程,而不是预防。为了保证城市居民在面对洪涝灾害不受恐慌,使损失最小化,首先就是要建立健全的预警制度,对内容、标准和流程进行规范,能够保证真实、准确、及时地洪涝灾害信息。这样城市居民在应对洪涝灾害时更多的是防范而不是抢救,同时也可以避免公众产生过多恐惧;另外,洪水保险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洪涝风险管理手段。采用强制性和政策性相结合的方法,进一步完善我国城市防洪排涝管理体系。

2.2.3 建立健全城市洪涝灾害应急管理体系

我国防汛工作现行的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与各有关部门的《防汛岗位责任制》,是适合我国国情的组织方式,今后需要继续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的配套法规,强化组织管理体系;加强专业机动抢险队的建设,并做好充分的物资准备。特别需要加强水灾应急管理的基础培训工作,全面提高应急指挥与管理的能力。

建立健全防御洪涝灾害的应急管理体系,科学制定洪涝灾害应急预案。在洪涝灾害情景模拟的基础上编制洪涝灾害应急预案,有助于减少水灾风险应急响应时间,使洪涝灾害应急管理工作规范化、程序化。由于应急预案的实施需要短期紧急调用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因此需要以立法的形式明确相关单位的责任义务与协调机制,以及应急预案的启动程序,提高快速反应决策能力。

2.3 公众参与监督管理措施

防洪排涝减灾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 共同承担防洪责任和风险。(1)要通过宣传手册、展板、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渠道, 对广大市民宣传教育, 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 普及洪涝灾害及其防御的常识, 增强城市居民防御灾害和灾中自救的本领, 鼓励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防洪减灾管理;(2)防微杜渐,倡导公民良好生活习惯,鼓励公众对乱排放行为进行监督,减少固体垃圾直接排放至下水道而导致排水能力下降甚至堵塞情况的发生。

2.4 科学技术措施

2.4.1 研究分散雨水收集、利用方式, 建立与完善水源联网调度系统

雨水能够很好的收集和利用,对于城市防洪排涝减灾有着明显的作用,现在就城市雨水的收集与利用的技术在国内外都有较成熟的发展,但我们还需要在此成熟的基础之上,针对城市所具有的特点,更多的研究与开发新技术、新措施,找出适合各个城市特点的、经济合理的收集、利用方式与调度模式, 建立并完善城市水源联网调度系统。

2.4.2 加强防汛排涝指挥系统现代化的建设

我国现代化的防汛指挥系统建设正在发展之中, 从信息管理系统上升到决策支持系统的层次,应是今后发展的重点。

可在有条件的城市建立防洪排涝智能应急响应系统, 这是一个模拟和防御系统, 在洪水发生的情况下, 为救灾决策和快速反应措施的制定提供技术支持,为指挥抗洪救灾提供通讯保障, 并跟踪、反馈各项命令的执行情况, 以达到减少人员、耕地、财产和资源损失的目的。城市防洪排涝智能应急响应系统充分利用空间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现代通讯等高新技术, 可解决防洪救灾中的重大技术难题,其应用示范研究成果将对建立和完善现代化的城市及流域防洪指挥系统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2.4.3 加强城市防洪减灾技术的研究和示范推广

城市防洪减灾技术包括城市河道综合治理技术, 城市雨洪蓄滞、渗透等工程处理技术, 城市超级堤防的建造技术, 城市建筑耐水化的处理技术, 城市各类生命线系统的防洪应急保护技术,城市发展与防洪减灾相结合的综合规划技术, 城市防洪工程的除险加固技术, 城市防洪工程体系的优化调度技术等。

第5篇:洪水灾害的防灾减灾措施范文

广州的这次水浸街并不是孤例。近年来,我国大城市暴雨内涝灾害频发,如2004年7月10日16时开始,北京市两小时平均降雨50毫米,莲花桥下最大积水深达2米;2007年“8・01”、“8・06”两场暴雨,又造成安华桥积水6小时,最大积水深度达1.6米。2007年济南“7・18”洪灾,短短三小时降雨中就夺走34条生命……

城市型水灾

洪水灾害是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根据洪水产生的原因,可以将洪水灾害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由于台风、风暴潮引起的沿海地区洪涝灾害,二是由于大量或长期降水引起的江河水系流域洪水灾害,三是城市内部地区遭遇高强度短时暴雨产生的积水洪涝灾害,即所谓的城市型水灾。城市型水灾是指由于城市化建设产生的、发生在城市区域的水灾。在我国大部分城市发生的水灾都属于第三种。

前两类洪水灾害一直是人们研究的重点,如今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防灾体系;城市内部积水灾害则是城市化进程下引发的新问题。城市型水灾日益严重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城市热岛效应、阻碍效应和凝聚核效应,都使得城市地区降雨多于同期非城市地区降雨。城市地区空气层温度高于非城市地区,形成城市热岛,并且城市地区空气层结构不稳定,有利于产生热力对流,当城市中水汽充足时,容易形成对流性降雨。城市中有高低不一的建筑物,其空气粗糙度比附近郊区大,这将引起气流发生湍流,并且对稳动滞缓的降雨系统(静止锋、静止切变、缓进冷锋等)有阻碍效应,使其移动速度减慢,在城区滞留时间加长,从而导致降雨强度增大,降雨时间延长。城市空气中灰尘等凝结核多于郊区,这对降雨也有促进作用。此外,我国城市雨水排水系统在设计理论基础和运行管理方式比较落后所造成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成长的烦恼

我国大城市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发展建设时期,表现在城市规划面积不断扩张、地面建筑和铺砌地表面积比例不断扩大、城市的社会财富不断增加、城市运转速度及效率不断加快、城市居民生活方式在逐渐改变和对高生活质量的不断追求等方面。城市化过程对当地水文状况造成了较大的影响,每年总会有地方出现不同程度的暴雨灾害,特别是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日益显著,使得城市地区局部极端天气爆发频繁。

在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型水灾显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如城市面积扩张,防洪排涝标准较低,因而洪涝风险加大;城市不透水面积增加,排水系统不佳,径流系数加大,使河道洪峰流量成倍增加,洪峰出现时间提前,已有堤防的防洪标准相对降低;大规模城市扩张阶段,往往造成水土流失加剧,局部水系紊乱,河道与排水管网淤塞,人为导致城市防洪排涝能力下降等等。

而作为支撑现代化城市正常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的城市排水系统,一直沿用前苏联时期的设计理论,采用比较低的设计标准和基于经验的运行管理技术,该系统只能被动地应对超标准降雨事件,而不是主动地规划管理超标准降水的出路。现在包括北京在内的大多数城市的排水系统设计方法,还是用的100多年前的理论来计算的,也就是“推理公式法”。简单来说,这种方法就是通过计算降水量得出城市所需要的排水量。但天气是捉摸不定的,尤其是城市发展之后产生的热岛效应,以及大气环流变化引发的降水量都很难有一个稳定值,所以这种方法已经跟不上现代社会的发展了。所有这些必然造成城市暴雨积水灾害的频繁产生,并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灾害的损失会越来越大。

城市雨水排水系统是一个庞大的地下工程设施,一般建在城市道路下面,有时道路下面可能铺设两条平行的管道,所以城市雨水管道的长度通常都大于道路的长度。城市雨水排水系统建成后往往可以使用几十年到几百年。我国城市雨水排水设施通过几十年建设,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系统。通常所说的百年一遇的大暴雨,就是重现期100年的降雨。但是,由于我国改革开放以前建设的雨水排水工程的设计标准很低,仅为设计重现期0.33年到0.5年的标准。现在多数大城市的主要干道的设计标准也仅是重现期1年,可见发生超设计标准降雨事件的可能性极大。

我国现行室外排水设计规范规定: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应根据汇水地区性质、地形特点和气候特征等因素确定。同一排水系统可采用同一重现期或不同重现期。重现期一般采用0.5~3年,重要干道、重要地区或短期积水即能引起较严重后果的地区,一般采用3~5年,并应与道路设计协调。特别重要地区和次要地区可酌情增减。

不过,由于城市化建设使不透水地表比例扩大,这样会增大地表径流水量,造成设计工况条件下选用的设计径流系数与现在实际的径流系数偏差加大,使地表积水概率增加。

新技术让一切尽在掌握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型水灾日益引起各国政府的重视和相关研究学者的关注,国内外都对此进行了广泛研究。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和各类模型软件的开发,将地理信息技术和排水系统模型作为城市洪灾评价与防治的技术手段,已经成为防洪、防灾的重要技术途径。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将地图类图形数据和表达图形的属性数据集成在一个平台下的软件系统。人们将能用于城市雨水排水系统科学化管理的地理信息系统称为专业地理信息系统,该系统除了包含传统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以外,还包括能表达排水设施的专业功能。通俗地讲,这种技术是在计算机的支持下,对地球表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数据进行采集、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专家再通过这些数据,用计算机制作出一个虚拟城市排水系统模型,计算出不同路段所担负的排水量,以及发生大雨后,城市路段的坡度高低将如何引导排水方向等等,在“一切尽在掌握”之时,便可以根据经济实力和工程改造的可行性,采用提高工程设计标准、建立调节洪峰流量的调节池、采用雨洪利用技术和其他减少地表径流量的技术措施,构建综合防灾工程体系。

城市雨水排水系统模拟模型包括降雨模型、地表产流和径流模型、管网汇流模型和水质演算模型。将城市汇水流域的信息输入计算机模型以后,可以计算出雨水在管网中的流动过程,用图示的形式表达是否超负荷,是否已经造成路面积水等情况。通过计算机模型,可以让管理者比较全面地了解雨水排水系统的排水能力和可能造成的积水灾害的位置以及影响范围,从而可以使管

理者真正了解系统的排水能力和存在的风险,帮他们有效应对城市暴雨造成的积水灾害,提前做出科学合理的防灾预案。城市雨水排水系统模拟模型就相当于医院的CT,可以给城市排水系统诊断疾病,发现造成积水灾害的原因并给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期间正逢北京的主汛期。为保证比赛顺利进行,在那之前,笔者及其研究室的工作人员和北京市规划院参与了奥运中心区的排水系统设计工作,并在该区域内利用国际最先进的模型软件做了一个评估。通过模拟成像等技术,我们计算出在降水量不同时段,区域内某地点积水多深、积水时间多长并对此进行了监控。有了实时的数据监控和分析结果,应对措施就有了预见性,也就是说可以对积水区域进行预测并预报,甚至可以具体到在什么时间、在哪个地点有可能要积水。这样一来,便可以扭转被动的应对局面,不等地面积水问题产生就可以采取主动的应对措施。

其实,奥运会时我们所用的这项技术,在发达国家已经沿用了多年,是目前为止最为高效的方法。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研制城市排水管网模型,以满足城市排水、防洪、环境治理、交通运输、工程管理等各方面的要求,他们在这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许多模型已经广泛应用于雨水管道系统的规划、设计和管理。发达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了几种通用的排水模型,并在其后的实际应用与深入研究中得到完善。

对于城市型水灾,我国目前面临的实际问题是对整个排水系统的系统性和实际排水能力了解不清;遇到问题后,又没有科学的应对措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我国对城市排水管网模型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已有一些结合我国实际的研究成果问世。近年来,随着城市排水模型在水利、环保和城建等领域中的应用,许多城市正在开发基于当地条件的城市排水管理系统,如北京市的实时雨洪调度模型,针对城市内涝所开发的城市暴雨积水预报系统等。这些研究对推动我国城市雨水径流研究起了很大的作用,但与国外相比仍存在差距,并且在实际的规划、设计和管理工作中应用较少,还需要进行更深入研究。

从总体看,我国城市排水管网管理正向科学化、数字化、网络化方向发展,构建开发基于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城市排水管网防灾系统是该领域的技术前沿。国外众多城市排水商业模型软件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在欧盟第七框架资助下,笔者与欧洲和亚洲其他国家的专家正在从事关于城水洪灾弹性的合作研究,该项目从城市发展的驱动力、排水模拟技术、灾害损失分析和减灾策略等几方面进行研究,以提高城市在气候变化条件下应对暴雨积水灾害的综合能力。(文章代码:101509)

他们如何排水

城市排水能力不足,使得 雨水四溢、泛滥成灾并不是中 国城市所独有的问题。不少国 家的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都曾面 临相似的问题。比如日本,自 20世纪50年代起,随着城市化 的急剧发展,保水功能极高的 森林和农田被不透水性的沥青 所覆盖、或用混凝土砌成的水 渠集水,导致不少地区的“保 水功能”下降,城市排水功能 不畅,暴雨常常引起城市功能 瘫痪或地下街浸水等,即发生 所谓的城市型水灾。其他国家 也都有过类似的发展过程。

鉴于上述问题,他们根据 经济实力和当地的远期城市规 划,首先建立功能完善的城市 排水体系和防灾体系,在受到 条件限制无法建设高标准排水 系统的地区,再采取多种措施 实施综合性防洪对策,尽可能 增加城市雨洪的调蓄能力。这 些措施包括:

一是拦蓄各自管理范围内 的降雨。每一个庭院、每一 个单位、每一个小区都建设 相应的蓄水池,拦蓄雨水。 除减少地表汇流外,还可以 将蓄水作为绿化和清洁用 水。日本规定,每开发1公顷 土地,需要建设500立方米的 雨水调蓄池。

二是利用屋顶集雨。对于 大型建筑物,利用屋顶集雨, 还可以防晒,降低夏季室内温 度。还有的大型建筑物收集屋 顶雨水,经过处理后作为室内 空调用水。日本一些地区鼓励 并扶助居民使用能将房顶等雨 水送入集水槽的渗透式构造、 或设置贮留设施,或向住宅地 内的集水槽附加贮留渗透功 能,以减少雨水的流出量,减 轻洪涝灾害。

三是开辟城区大型滞洪场 地,如运动场、野生绿地公园 等,暴雨达到一定强度时作为 蓄滞洪区启用。在西方国家, 由于人口密度较小,在整个城 市规划过程中,规划设计者会 将人们居住的地点设置在地势 较高的位置,而将球场等空旷 的地点设置在低洼处。当暴雨 袭击城市时,只要关闭球场等 较空旷的场所就可以应对,对 居民日常生活并不会造成困 扰。为了保证蓄水时的安全, 水深不超过半米。荷兰的“水 广场”就是其中的最大亮点。

在荷兰史料里,起码记载 着40次以上的“水祸”。1953 年2月的一次飓风,甚至让这 个美丽的国家遭受了著名灾难 片《水啸雾都》那样的灭顶之 灾:飓风导致莱茵河、马斯 河、斯海尔德河三角洲海潮倒 灌,1835人丧生。经历过这次 灾难,1953年,荷兰成立了专 门防洪治水的水务委员会,经 过多年的专家讨论和验证,陆 续提出水广场、浮动住宅等富 有创意的方案,积累了丰富的 应对洪涝经验。在鹿特丹市 区,不少地面都建有相互连通 的沟槽,这些沟槽大得足以当 作城市下沉广场。下沉广场平 时是市民的休闲之处。广场本 身有比较浅的沟槽作为排水 沟,下小雨时,这些沟槽会形 成天然的水景。下大雨时,整 个广场充满了水,形成一个大 蓄水池,但水不会漫到城市街 道上,大蓄水池本身会成为城 市水景和水上游乐场。这就是 鹿特丹的“水广场”。

四是建设地下水库。在广 场、运动场、停车场下面建设 地下水库,利用高层建筑的地 下室作为水库调蓄雨水,雨水 也可以再利用。

五是建设大型地下河。东 京、大阪等大都市,已经建设 了长达数十千米、直径10余米 的大型地下河,用于拦蓄城市 雨洪。所蓄雨水可以排至下 游,也可以再生利用。

第6篇:洪水灾害的防灾减灾措施范文

渭南市是一座新兴的中等城市,位于关中平原东部的晋、陕、豫交界地带,居于我国中、西部的结合部,是陕西乃至西北地区进出我国中、东部的“东大门”。全市辖一区、两市、八县。总面积1.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540万人。是陕西省防汛的重点地区之一。

一、洪水灾害情况

二、现有的防洪状况

近年来,我市人民为根治洪水,年年防灾害、岁岁治水患。三门峡水库建成运用后,由于泥沙淤积迅速发展,渭河下游两岸灾害频频发生。在这种情况下,自60年代后期,国家先后投资修建了渭河和部分支流堤防130多公里,小(一)型水库5座。90年代中后期,又投资2.6亿元实施了渭洛河下游治理工程,包括防洪、河道整治9大项目。随后,三门峡库区移民防洪保安工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相继启动实施。“03.8”洪水后,国家又投资1.03亿元,对渭河干支流堤防进行了加固。目前,我市先后在黄河小北干流建成护岸、护滩工程60多公里,围堤35公里;修建渭河干流堤防168.8公里,支流堤防、护岸130公里;户用避水楼9000座,集体避水楼61幢;排水干沟10条、排水站12座。基本形成了黄河小北干流以控导、护岸工程为主,渭河干流以堤防和整治工程为主,支流以堤防和水库为主的防洪体系雏形。通过一系列防洪工程的实施,我市的防汛形势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这些工程措施的实施对我市防洪减灾及社会稳定发挥了重大作用,取得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但是,我市的防洪保安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有其历史渊源和现实问题,存在自身难以克服的实际困难,因此,防洪保安形势仍然异常严峻。

第7篇:洪水灾害的防灾减灾措施范文

【关键词】高层建筑;防灾减灾;施工过程;处理措施

0 引言

高层建筑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在当今城市土地资源稀缺的情况下得到了快速发展,但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也经常发生工程事故,这是因为高层建筑的施工周期长,工程投资巨大,施工人员和机械相对集中,灾害发生的概率大,并引起极为严重后果。随着时间的推移,结构承受的荷载也不断增加,在施工阶段容易发生结构损伤。施工用的附着式垂直起重机,脚手架及模板系统等对自然因素的影响比较敏感。

传统的设计理论通常认为建筑荷载是静态一次成型,但实际施工时,特别是高层建筑,受到的力和变形都是随着施工阶段不断改变的,逐步计算得到的结构受力变形比一次性施加荷载要大很多。结构抗力也是随着时间不断变化,已建好的结构与临时支撑体系及其承载能力和在建建筑也有很大的区别。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加强防灾减灾措施有很大的必要性。

1 在建高层建筑的灾害识别

1.1 高层建筑施工

高层建筑施工工程量大、工期长、高空作业量大、施工现场狭小,并与深基础有很大关系,对工程项目的管理要求很高。其施工过程与一般多层建筑类似,主要包括基础工程、主体结构以及装饰工程施工三个阶段。基础工程多采用深基坑支护方案,使用大体积混凝土加强基础稳定性。主体结构的主要材料为钢筋混凝土,标准层施工占主要地位,但转换层的施工非常重要,必须严格控制。

高层建筑的施工工艺不断发展,结构体系包括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等。施工方法有现浇式、装配式及装配整体式,模板有大模板工艺、爬升模板工艺、滑升模板工艺及胶合模板工艺等。

1.2 在建高层建筑的灾害

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人为因素或自然因素对有关人员生命安全、工程质量、工程进度、经济等造成不利影响的事件都可以称为在建高层建筑灾害。在建高层建筑灾害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自然属性是指由自然运动或自然变异导致的结果;社会属性体现在致灾因素为人的行为、管理、技术过失,最终灾害承受体也是人类社会。灾害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是相互联系和统一的,二者缺一不可。

1.3 施工过程中高层建筑灾害识别与分析

在建高层建筑的主要灾害有地震灾害,主要破坏地表、建筑物、次生与衍生灾害等,具有突发性、破坏性与临时性的特点;风灾,会对工程结构的安全和正常生产施工造成危害;火灾,不受时空限制,发生频率高,发生主要原因为人为因素;洪水灾害,在持续降雨、降雪的影响下,水位迅速上升,造成建筑物地基破坏;人为灾害,是由于人的管理、行为过失造成的各种工程事故,具有可控性,能够通过提高人的素质和认识水平来避免和减小。

2 施工过程中高层建筑灾害影响分析

2.1 致灾因素对基坑工程的影响

基坑工程的特点为基坑支护的体系是临时性的,安全储备小,风险高,与周围环境密切相关,受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区域性。涉及多项工程技术知识,综合性强。高层建筑基坑开挖深、面积大、造价高,施工和支护要求高。

基坑工程的失效表现为:基坑整体失稳、基坑底部隆起、支护结构失稳、挡墙结构性破坏、锚撑体系破坏、踢脚破坏、渗流破坏等,会对周围造成建筑沉降和开裂、道路交通破坏、市政管网破坏等。基坑灾害的诱发原因可以从客观与主观两个方面说明。

客观方面:高层建筑的深基坑理论还不够成熟,施工条件的限制不能严格控制支护结构的变形,在支护结构设计方面也存在很大的缺陷,对基坑安全不利,基坑工程综合性强,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就可能影响整个工程质量。

主观方面:建设单位管理上存在不重视、思想问题,主观主义作风浓厚。工程勘察上资料不详细,态度不端正;设计上盲目,支护结构等选型不当,计算不认真;施工上质量不合格,没有按照操作工程实施;监理上制度不完善,工作不到位,人员素质低等。

2.2 致灾因素对脚手架系统的影响

高层建筑施工中脚手架使用周期长、用量大、受力复杂,技术要求高,发生灾害后会引起严重后果,造成脚手架事故的因素可以分为:外部作用激发失效、功能性失效以及生产过程的操作失效三个方面。引起高层建筑脚手架事故的原因包括人为原因与自然原因,人为原因表现在设计、施工、材料以及管理上的问题。自然原因包括地震、火灾、风灾、雪灾、水灾等。

风荷载对脚手架的影响会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而增大,对脚手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起着决定性作用。在地震作用下脚手架可能失稳,失稳与地震的强度等级、混凝土构件抗力以模板刚度、结构抗震性能登有关。水对脚手架的影响主要为使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从而导致脚手架发生沉降,最终倒塌。火灾情况下虽然脚手架不会燃烧,但在高温情况下强度会降低,在荷载不变的情况下,发生内力重分布。另外混凝土结构抗力的时变性,混凝土浇筑路径等也会对模板系统造成很大影响。

2.3 致灾因素对垂直运输体系的影响

高层建筑每天需要的垂直运输量大、费用高,对工期影响大,使用的垂直运输体系包括施工电梯、混凝土泵、塔式起重机、快速提升机等。常见的塔式起重机有附着式与爬升式两种。附着式占地面积小,安装方便,需要墙体作为支撑,对建筑结构产生附加力。爬升式则处于建筑之中,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不断提高,适用于施工场地小的现场。以地震为例,对附着式塔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塔身失稳、起重臂摆幅过大折断以及基础破坏等。

3 在建高层建筑防灾减灾对策

3.1 在建高层建筑防灾减灾的基本问题

防灾指防止一定区域灾害对人类造成的不利影响,减灾表现在减少灾害发生的频率计发生后造成的危害程度。基本思路为改善环境,减少致灾因子的产生,降低致灾因子作用的形式,以降低危害程度,加大对灾害承受体的保护。高层建筑的防灾减灾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综合性,具体表现在,在建高层建筑结构体系复杂,每个结构类型都包含多个施工阶段,并且在每个施工阶段致灾因素具有多样性,对建筑造成的灾害也是多方面的。所以在建高层建筑防灾减灾根据区域性的不同,包含的内容也不一样,所采取的对策也具有多层面性,既多层次性。

在建高层建筑防灾减灾对策的层次体系构建要分三方面进行,即技术与工程层面上、管理与组织层面上以及社会与政策层面上。

3.2 技术与工程层面上的对策

确保勘察资料的全面、可靠,能够详细实际的对工程地质情况进行描述,保证勘察质量符合要求,合理的选择基坑支护类型,正确选取设计参数,以动态的的设计理念和计算方法得到最为理想的结果。

3.3 管理与组织层面上对策

完善健全各种组织制度,重视对员工的培训与教育,加强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严格遵循工程建设的步骤,制定各种应急预案,时刻关注周围环境及气象变化,加强施工管理,杜绝超载现象等违规事件发生。

3.4 社会与政策层面上对策

提高国民的防灾减灾意识,将在建工程的防灾减灾真正纳入到经济社会的发展规划中来,积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制定标准的防灾减灾规范,以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来保证对策能够真正的运行起来。

【参考文献】

[1]邬华,楼文娟,许国平,等.多高层建筑结构考虑施工过程的内力分析[J].科技通报,2004,20(4):324-329.

[2]张静,张俊,纪扬.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要点[J].施工技术,2007,36(4):36-37,54.

第8篇:洪水灾害的防灾减灾措施范文

关键词:新时期;防汛抗旱;成效;存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U69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防汛抗旱,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是一项关系全局的重要工作。如何进一步抓好防汛抗旱,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努力减轻水旱灾害损失,始终是一项艰巨而繁重的工作。下面,本人结合多年工作和理论研究经验,重点就新时期下如何做好防汛抗旱工作浅谈几点看法,敬请批评指正。

1新时期对防汛抗旱工作的要求

1.1 以人为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是防汛抗旱工作的头等大事,努力减少洪涝和干旱对社会和人民群众的威胁,促进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工作中需要围绕“以人为本”这个主线,把防洪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抗旱保供水安全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保证防洪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洪水资源,通过洪水管理和全面抗旱,最终实现人与水的和谐。

1.2 人水和谐。我国一些地方的防洪工程治理给人们的启发:坚固的堤防,幽雅的环境,体现“人水和谐”的理念,强调地域性、现代性、文化性而淡化工程痕迹,达到了自然、生态、景观相融合的境界。建设水利工程体系,在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同时,又发挥人水相亲的平台作用,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正是新时期人民群众的渴求。

1.3 应急管理。经济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新时期国家各项应急管理工作全面提速,如何强化预案预测预警工作,适时推出行之有效的应急管理,已成为各级履行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内容,成为检验党和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志,也成为防汛抗旱工作的新的更高的要求。这是因为,大江大河治理的保证期望值越来越高,同时大量的中小河流、山洪等灾害却频繁发生,而且公众对防汛抗旱工作中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更为关注,防汛抗旱工作影响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

2 存在的问题

与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防汛抗旱工作的要求相比,当前防汛抗旱工作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防汛抗旱工程标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防汛抗旱传统管理模式与现代化的社会管理要求不相适应,防汛抗旱保障体系与防灾减灾的要求不相适应,防汛抗旱的技术水平与科技的迅猛发展不相适应,预测预报和监测能力与全球气候变暖极端灾害性天气频繁发生不相适应。

3 做好防汛抗旱工作的措施

3.1大力推进防汛抗旱“两个转变”

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单一抗旱向全面抗旱转变,是对我国传统治水思路的历史总结和升华,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保障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推进两个转变,必须把确保人的生命安全、饮水安全作为头等大事,在工作取向上,要改变人水对立的传统模式,尽快树立起人水和谐,洪水也是资源的新理念,既要防止水伤人,又要防止人伤水,尽可能地利用雨洪资源;在工作措施上,要改变单一防守、单一抗旱的传统模式,做到既注重防守,又注重给洪水出路,不断提高洪水的可控可管可用度;在抗旱中要不断优化配置水资源,尽可能满足城乡生活、生产用水需求,兼顾生态用水,不断拓宽抗旱领域。总之,要通过大力推进两个转变,紧紧围绕以人为本这个主线,理性协调人水关系,承担适度风险,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洪水资源,通过洪水管理和全面抗旱,最终实现人水和谐,尽可能减轻水旱灾害损失,促进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2全面加强防洪抗旱工程建设

坚持夏汛冬防,夏灾冬治,把防洪抗旱工程作为冬春水利建设的重中之重,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一方面,要坚持抓好农村饮水安全、末级渠系节水改造、山区抗旱水池等工程的建设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另一方面,要全面排查现有水利工程险情隐患,并结合汛前、汛中检查出的问题,以抢险的精神抓紧险工险段的整治,绝不允许有险不整,带险入汛。最后在整治工程明险的同时,还要特别注意消除工程隐患,对影响防洪安全的水井、钻孔,要坚决予以封堵;对影响工程安全的蚁穴,要灭杀处理,以防后患。通过全面加强防洪抗旱工程建设和各类工程整险除险,不断提高抗灾减灾的综合能力。

3.3增加适应洪水的能力减轻灾害损失

新时期防汛抗旱工作需要按照科学发展观来审视防汛抗旱的思路和做法,克服传统的缺陷和不足,采取综合措施,科学调度洪水和抗旱,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适度承担水旱风险,规范人类行为,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自然条件的现实告诉人们,无论洪水灾害还是干旱灾害,往往大大超出人类控制能力,完全控制洪水、彻底消除洪水灾害是不现实的。因此,在洪旱情面前,需有更为理性地规范人类自身调控洪水的行为,并且努力增强自身适应及承受洪水风险的能力,以赢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空间。在强调依靠工程手段消除洪水风险的同时,还需要考虑如何增强人类社会自身适应洪水的能力,减轻灾害损失,且从总体上削弱其不利的影响。

3.4着力加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

各地要按照《防洪法》和《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的要求,进一步强化防汛抗旱组织管理,逐步建立起机构健全、管理有序、运转高效、程序规范的防汛抗旱组织体系和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调度的运行机制;要充分发挥各级防办的综合协调职能,加大组织协调力度,调动各成员单位参与防汛抗旱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各成员单位作用,形成管理规范、协调有序、权责明确、步调一致的联动机制;要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以落实防汛抗旱责任制,修订完善各类预案、集镇应急供水方案和加强工程用水调度为重点,增强防汛抗旱的应变能力;要继续加强各级防办能力建设,及早理顺防办机构,开展防办规范化建设,使之与所履行的职责相适应,绝不允许出现汛前凑班子、汛后散摊子的现象;要努力增加防汛抗旱的经费投入,制订、完善资金管理和使用的各项制度,做到工程安全、资金安全和干部安全。要关注防汛抗旱的社会属性,更加注重调动社会力量,研究建立有效的社会保障机制,大力推行洪水保险、旱灾保险,逐步完善防汛抗旱社会化保障体系。

第9篇:洪水灾害的防灾减灾措施范文

关键词:灾害教育;地理教学;措施

1.以“树立正确的灾害观”为教学主线

基于对全书的学习和理解,要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减灾观,这一主线要贯穿教学始终。通过第一章的学习,在理解自然灾害定义及内涵的基础上,通过各具体灾种形成原因和条件的分析,佐证了自然灾害形成的条件之一即以自然变异为诱因。可见,自然灾害是客观的、不可避免的自然现象,目前人类活动对于自然变异的改变还是有限的。但是,科学认识自然灾害的发生、发展规律,有助于有效地防治自然灾害。因此,有必要认识主要自然灾害、尤其是对我国影响严重的灾种的成因、分布规律、特点(第二章的主要教学内容)。而自然灾害形成的条件之二即有受损的人员、财产、资源等客体,而这些受灾体易损性的不同,有可能“放大”或“缩小”灾情损失的大小。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受灾体特性不同,导致了同样灾强的自然灾害发生在不同地区造成不同影响,也使得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成灾特点不同。由于受灾体易损性的人为可控性,降低受灾体特性成为有效和主要的减灾措施。因此,人们可以运用先进的科技,通过一定的工程性和非工程性措施保护受灾体免受致灾因子的损害,或降低损害的程度,还可以在灾害发生之后及时救助、尽量减少损失,这就是防灾、减灾(第三章的主要教学内容)。所以,要让学生变“抗灾观”为“减灾观”:自然灾害是不可避免的自然现象,但是灾害损害是可以减小的。

2.用系统观理解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系统是由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受灾体和灾情共同组成的具有复杂特性的地球表层异变系统,灾情的形成是前三者综合、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灾情的大小与孕灾环境的稳定性、致灾因子的风险性、受灾体的易损性有着密切的关系,防灾减灾工作要通过预测预报致灾因子发生的可能性、增强地表系统稳定程度、降低受灾体的易损性,来缩小灾害影响的地域范围、降低灾害破坏的强度,从而达到减少生命财产损失的目的。可见,一个区域所遭受的灾害损失,与该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人文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抗灾救灾能力密切相关。用系统观来理解自然灾害,就能清楚地分析我国自然灾害的区域差异特征、我国几个自然灾害多发区的成灾特点和原因等问题。

自然灾害是地球系统各圈层在形成和演变过程中,突发事件与人类社会系统相互作用的产物。因此具有随机性、链发性、群发性、群聚性等自然特性,而人类活动的范围和强度,影响了自然灾害灾情的时空分布与演化过程。“人口―资源、环境―灾害”综合制约作用影响着自然灾害的强度、频率和灾情。防灾减灾成为综合性、系统性工程,比如,对于洪水灾害的防治,不仅需要单纯的兴修水利,更需要水土保持、植树造林、江湖整治等综合治理,要从被动的灾来抢险、灾后抢救转变为积极的防汛、气象、水文、保险乃至全社会的共同重视和联合统一预防行动。因此,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用系统观来理解自然灾害。

3.强调和演练灾害自防、自救和互救

教改要求新课程要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通过地理课程培养学生基础地理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在《自然灾害与防治》的选修课程中,对学生生活最有用的地理就数自然灾害的防范意识和自救自防技能,它能帮助学生面对自然灾害临危不惧,有效避灾,减小危险[4]。

在教材中,有专门的章节讲解自然灾害的自救互救知识,这部分内容不仅需要在课堂上专门讲解,还需要根据地区实际,选择其中一两种本地易发或频发的灾种,组织师生进行自然灾害中逃生、自救、互救的实际演练,使学生基本掌握紧急状态下的自救自防技巧和方法,普及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和常识,增强学生面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技能。演练的形式多种多样。比如,假设地震发生,从教师喊出“地震了”开始,给学生10秒的时间来躲避,看学生的反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价、纠正错误行为,再选择其他合适的时候进行一次演练;还可进行火灾的疏散演练,让学生熟悉学校的安全通道;也可请学校医务人员讲解如何做人工呼吸;还可模拟灾后互救,设置部分学生被困的情景,让其他学生去救援。

简化大社会中实际的自然灾害案例,实现小课堂上可操作的实践情境模拟,有助于学生学习到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4.根据具体情况,灵活使用教材

首先是教学内容不一定求全,要注意详略得当。比如,关注主要自然灾害种类,尤其是对本区影响严重的灾种;如果某一灾害具有多种成灾原因,可以着重介绍最常见的成因。其次是教学过程中可以调整教学顺序,不一定忠实于教材编排顺序。比如,可以从本地学生熟悉的灾种引入讲解,可以先介绍案例说明某灾害的危害,再介绍其成因和特点。再者,要了解学生已有认知水平,对于熟悉内容可以忽略,而重点讲解对学生来说陌生的内容。还有,就是要重视图像的运用,看图说话、图文互解,其效果通常胜于单纯的语言讲述[7]。

各个地区的情况不同,使用的教学方法、教具、辅助教学手段也往往是不一样的,要充分利用各种条件,充分调动学生潜能。有上网条件的学校要充分、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利用搜索引擎查找资料;有多媒体教学条件的学校可以通过观看灾害片,增强学生对于各种自然灾害的感性认识;有灾害监测站点的地方可以组织参观学习。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