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村经济政策范文

农村经济政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村经济政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村经济政策

第1篇:农村经济政策范文

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正呈上升趋势,其原因是农业财政支持已经达到平均水平并持续上升。农业财政是由支农支出、农业科技支出、基础建设支出、农村居民救济费用支出等组成的。支农支出作为后勤支出,主要用于支援农村各项建设的费用支出,例如:山林建设、水田建设、鱼塘建设等。农业科技支出主要用于研究农业生产技术和农村居民技术培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基础建设支出主要是农田水利建设、农业基地建设、农村道路建设、种子培育等组成,能够改善农村居民的日常生活,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农村居民救济费用支出包括对贫困农村居民、受自然灾害家庭、残障居民等,农村居民救济费用能够暂时缓解居民们的经济问题,帮助困难居民加入到农业生产队伍当中。

二、农村经济发展中农业财政的误区

(一)农业财政支出的问题

农业财政支出是由支农支出、农业科技支出、基础建设支出、农村居民救济费用支出等组成的,不同支出对农村发展有不同的作用。支农支出作为整个农业财政支出最大的一部分,对各项建设的费用支援十分重要,但由于支农支出的费用过于庞大,支出费用分配不匀,其他部分的支出受到约束。农业科技支出虽然能够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但是大多数农村居民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学习,无法正确掌握农业生产技术等知识。基础建设支出作为改善农村居民日常生活的重点,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来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而政府的人力资源配备有限,因此需要农村居民加入到基础设施的建设当中,但多数农村居民没有专业的基础设施建设知识,无法进行基础设施的建造。农村居民救济费用能够暂时解决困难居民的经济问题,这只是作为困难居民的过渡期,但也有不少农村居民存在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不参与农业生产。

(二)农业支出结构不合理

近年来,我国农业财政对农村经济的支持已经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但仍旧出现了支出结构不合理的问题。2013年,我国财政部门一共向农村财政中心发放了13799亿,以用于农村建设、农业生产、农民生活补贴等支出费用。但由于农村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这些经费并没有为农村居民带来生活的改善,基础建设支出需要的资金较多,设施建设时间较长,并且不能完全实现现代化建设。农业支出结构不合理,会出现以下问题:财政支持无法明确农村的实际情况,农村是否适合进行此项目的开发,资金能否支持到项目完成,如何规划项目的建设等。

(三)财政预算与监督

农业财政预算通常是由农村财政人员对各项支出进行提前预算,以保证资金能够合理支出。但近年来,多数农村财政人员行事马虎,素质教育不高,不严格执行预算制度,才使这些问题出现:对预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及时上报和解决,收取私人利益导致各项支出的资金不成正比,甚至有动用公共财政的现象。财政监督需要农村居委会的干部或是管理人员来完成,财政监督是为了对资金流动的走向进行监控,预防资金不到位的情况。近几年,农村频频出现财政资金下落不明的情况,南昌市生米镇潼溪邓家自然村,遂川县大坑乡罗坊村等,就都曾出现过此类现象。

(四)财政管理制度不完善

由于农业财政管理人员的疏忽,导致农业财政的管理制度一直以来都处于不完善的状态,无法按照管理制度来要求财政人员的工作,也很难对财政支出进行合理的预算与分配。根据财政部门的要求,为了能够使农业财政资金透明化,将资金用到安全、规范的农村发展建设当中,需要完善农业财政管理制度。

(五)为农作物购买农业保险

目前,农作物保险主要有两大类,粮食作物保险和经济作物保险,粮食作物保险主要以豆类、薯类等为主;经济作物保险主要以瓜果、蔬菜等为主。而农作物保险按照农作物的生长期,又可分为生长期农作物保险和收获期农作物保险,这两种类型的农作物保险,能够有效地保障农民的收益,即使是农作物受自然灾害产量下降,农民也能通过农作物保险得到应有的保障。因此,为农作物购买保险,能够有效地维护农民的经济利益,也能为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做好保障。

三、改善农村经济发展中农业财政存在的误区

(一)改善农业财政支出,带动居民自主生产

农业财政支出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适当改善:第一,支农支出作为整个农业财政支出最为庞大的一部分,可以进行适当缩减,将支农支出用在需要的建设支援当中。第二,农业科技支出能够增加农产品质量和产量,因此,农村可以进行农业科技研究基地的建设,让每一位农村居民都能学习到农业生产技术,既能带动农村居民进行生产,也能减少农村生产成本。第三,改善农村居民生活环境,就需要对农村各项基础设施进行建设。第四,农村居民救济费用只能作为暂时救济费用,不能长期进行救助,要鼓励村民自主生产,投入到农村各项建设当中。

(二)合理分配农业财政,建设现代基础设施

近年来,我国大部分农村经济都有所上升,都是农业财政支持的功劳,农业财政分配期间,经过考察农村的实际情况,对农村各项建设进行了合理分配。根据农村地区和土地的特性,建设与当地土地特性相适宜的种植基地,例如:农村土地适宜种植五谷杂粮,那么农业财政应该立即做好相关种植基地建设的计划,再通过现场教学,使村民掌握种植技术,施肥技术,除害技术等,最后全面带动村民进行种植。现代化基础建设可以从农村的道路开始入手,农村的道路关系着农村居民的日常生活,也能将农村的生产发展到城市当中。

(三)完善财政管理制度,实现透明财政资金

建立完善的财政管理制度能够进一步提升农村经济发展,完善财政管理制度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第一,将村民利益放在首位,针对村民的需求进行农村建设。第二,严格监督财政人员的工作,把控财政资金的走向。第三,带动村民积极投入生产,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第四,及时将使用资金明细公布于众,彻底实现财政资金透明化。第五,严格执行财政管理制度,互相监督,互相纠正。只有实现农业财政全面支持农村发展,才能提升农村经济效益,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四)为农村劳动者购买农业保险

购买农业保险能够有效地保护农业劳动者的利益,能够对在劳动过程中,受到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一定程度的保障,购买农业保险,不仅能够使农业劳动者放心地劳动,也能够劳动者的家人没有后顾之忧。另外,在购买农业保险时,需要明确保险责任、保险金额等,确保农业保险能够为农业劳动者带来帮助。

四、结束语

第2篇:农村经济政策范文

关键词:综合贫困;农村反贫困;发展型社会政策

一、传统社会政策指导下中国农村反贫困出现的问题

(一)重经济援助使农民自主脱贫能力缺失

政府在农村反贫困中承担中处于主体地位,农民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农民在解决自己生存困难方面也就缺少自主选择的话语权。各级政府将大部分扶贫资金当做救济金直接发到各贫困手中,这样着重解决了他们在生存上的温饱问题,短暂的使贫困者脱离了贫困,如果没有救济金的后续发放,那么贫困者又会陷入新的贫困。久而久之,贫困者长期依赖于政府的经济援助,慢慢地习惯了“不劳而获”,也就形成了一种满足于现状,不思进取的被动接受意识,这就是贫困文化在贫困者中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一味的“输血”使贫困者失去了“造血”功能。贫困文化一旦形成,农村反贫困不只是物质上、能力上的救助,更是一种心理上、文化上的纠正。

(二)反贫困主体比较单一,社会力量有限

一直以来,我国的反贫困工作由政府主导。上至国务院下至地方各级政府都设有专门的行政机构―扶贫开发办公室,对反贫困工作进行统一领导。反贫困的政策、方针由政府统一制定。很少有别的机构或组织被允许参与到反贫困工作中来。在中国,反贫困工作主要是政府的行政行为。随着我国贫困形势从绝对贫困到相对贫困的转变,也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政府职能的转变,以政府为单一扶贫主体的反贫困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新时期的反贫困需要,反贫困模式需要改变。

二、发展型社会政策对我国农村发贫困的适用性

发展型社会政策是相对于传统的社会政策而言,将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紧密的结合在一起,相互促进,而不是谁依附于谁的关系。发展型社会政策强调的是“发展”,主张重视人的发展,着重点在于人力资本投资、社会资本投资、福利主义的多元化、重视政府的职能和作用。相比于传统的社会政策,它是一个“造血型”、“事前预防型”的政策。如果将发展型社会政策引入并解决当前的一些棘手的社会问题,如我国农村的贫困治理问题,将不仅对于尽快实现我国贫困人口脱贫致富,还会充分发掘人的潜能,为农村经济注入人力资本活力,带动整个城市化的进程。因此,借鉴发展型社会政策来解决我国农村反贫困问题,是一个积极的、有前瞻性的解决问题的思路。下面,我将具体从发展型社会政策的价值理念、应用领域来论证发展型社会政策对于我国贫困治理的适用性。

从价值理念上来说,发展型社会政策首先强调人的“发展”,注重人的能力的提高,使人拥有主动创造社会价值的能力。其次,发展型社会政策突出了人的发展机会的可得,即人人享有在市场上公平竞争的机会。以上发展型社会政策的价值理念十分契合于当今我国政策制定的思路,与科学发展观的理念一致。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导向正是要求立足于人,统筹城乡发展,缩小贫困差距,从而寻求人的可持续发展。农村贫困的消除就是提升贫困者增强人力资本来抵御风险和创造财富的过程。

从应用领域上看,发展型社会政策主要应用在与促进贫困地区发展、提升社会总体生活质量、农村与城市协调发展、公共设施及服务体系的建立与优化、人力资本及社会资本投资等领域。发展型社会政策中的人力资本投资、社会资本投资理论对于人的自身能力提高有很大的指导意义。上文也已经分析了我国贫困是一种“综合贫困,是参与创造社会财富的可行能力的剥夺和发展机会的丧失,表现为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严重短缺,不足以产生促进发展所需的内在动力。人的能力的缺失是农村贫困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所以,农村贫困的消除关键在于“增能”。发展型社会政策主张投资于人,投资于社会的理论在解决我国农村贫困中有很大的应用领域。

三、 发展型社会政策对我国农村反贫困的具体建议

(一)采取更积极的上游干预政策,树立预防为先的理念

发展型社会政策是一种事前预防的社会政策,强调通过上游干预的方法控制问题发生的概率,以此达到从源头上根本的解决棘手的社会问题。“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基于这种理念,我国的反贫困可以从环境和个人两方面入手。一方面,重视消除儿童贫困和提高儿童接受教育质量。首先,加强儿童教育,防止贫困的“代际传递”。关注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情况,防止儿童因家庭困难而辍学的现象,要特别注意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做到关心儿童心理健康、学习潜能开发。另一方面,在农村营造积极向上的生活氛围也是上游干预的重要内容,一个乐观的环境可以有效消除贫困文化。我们可以以村为单位,开展反贫困竞赛,以人均经济酬劳和精神面貌两个变量选举各村的“反贫困英雄家庭”,并真真切切地兑现承诺,增长贫困家庭的自信心,刺激其更大的进步。

(二)注重人力资本的开发

中国农村的贫困是一种综合贫困,不仅有物质上的缺乏,根本上是一种可行能力的缺失。所以,落脚点应该是贫困者自身能力的开发上。发展型社会政策提倡投资于人力资本,可直接投资于教育、医疗、就业培训。在教育上。帮助贫困群体学习新的知识、技术,以提升其适应能力,并从贫困者自身的知识和技能结构出发,改进其原有的生活技巧。在医疗上,加大对农村的医疗资源配置,定期安排农民体检, 提高贫困人民医疗的报销比例,使他们不至于“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在就业上,减少他们的参与障碍,增加生产性就业机会,可借鉴城市企业吸收残疾人就业的方式,鼓励乡镇企业为贫困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地方政府适当减免税收。其次,还要加强技能培训,使他们更有效率的参与创造社会价值。

(三)培育多元化农村反贫困主体

发展型社会政策主张培育福利治理的多元化主体,提倡政府、市场、非政府组织和家庭、贫困者本身等在农村贫困治理上的有效合作,共同治理农村贫困,阻断贫困的“蔓延”,同时也可以有效解决农村福利其他领域主体缺位与单一的境况。具体来说,一方面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地位,承担扶贫的主要责任,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制定惠及农村弱势群体的社会政策;另一方面从宣传、教育角度呼吁非政府组织和农村社会组织的主动成长,激活其应有的组织功能,营造有效的资源渠道与良好的制度环境,充分发挥农村社会组织在农村贫困治理中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要激发贫困农民自身的“主动脱贫”思想,主动思考自身问题,摆脱贫困文化,积极参与扶贫项目,并在主动学习就业技能提升就业能力中,增长脱贫自信,与政府和社会组织等主体共同治理贫困。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

参考文献:

[1] 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60-62.

[2] 张秀兰,徐月宾,梅志里.中国发展型社会政策论纲[M]//梅志里.发展型社会政策: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166-169.

第3篇:农村经济政策范文

[关键词]农村土地 承包经营权 改革与发展

一、基本情况

1.土地流转情况:汝州是个农业大市,辖区97万人,下辖11个乡、4个镇、5个办事处,有456个行政村,农村人口83.2万人,总农户数21万户,土地总面积232万亩,耕地面积94万亩,流转土地面积7.5万亩,流转面积占比8%,参与土地流转的农户占总农户数的10%,土地经营权流转涉及的村为273个,占总村数的60%。

2.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形式有四种:一是租赁;二是置换;三是托管;四是土地拍卖转让使用权。

3.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用途及租金的支付:一是承包土地种植粮食,这是目前广大农村最常见的土地流转形式,占目前土地流转形式的85%,其租金的支付也是五花八门,有的是按每亩地每年约250-350斤小麦给付,有的是按当时小麦价格折算人民币给付,也有的是把小麦直接折合成面粉分期给付;二是租赁比较贫瘠土地建设临时性厂房,汝州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建设临时性厂房主要是粉碎矿石或者堆积矿渣等,租赁年限不等,视经营者的经营情况而定,占目前土地流转形式的5%,其租金的支付是按每亩地5080元的价格按年给付;三是土地拍卖转让使用权,这主要是政府,其用途是公路建设、城市规划及大型厂矿企业建设用地,占目前土地流转形式的5%,其租金的支付是按每亩地不低于80000元的价格由政府一次性给付;四是极少部分农民利用耕地的有利位置建设私人住房,这主要是位于交通方便、临近公路的耕地,其住房有自用,也有出售。

二、制约农村土地流转的因素

1.农业发展对土地流转的制约。一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仍然存在。从调查了解的情况来看,农田水利特别是小型水利等基础设施年久失修、损毁比较严重的情况仍然普遍,粮食生产靠天吃饭的特征仍比较明显。目前,汝州市缺乏灌溉条件的“望天田”有21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22.3%,灌溉水利用率平均60%,工程完好率为50%,缺水问题限制了粮食的进一步增产,打击了农民种地的积极性,也制约着农村土地流转。二是农业科技推广力量有限,制约了粮食单产的提高,制约了农村土地的流转。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经费缺乏、设施落后、技术人员不足等问题,据汝州市农业部门反映,因推广资金不足,当地多数增产技术只能小面积示范推广,无法大面积转化成生产力,而在粮食产量较低的情况下,部分农户认为种粮收益低下,还要花费大量的物力和财力,得不偿使,从而不愿承包土地。三是农村留守人员力量薄弱,没有精力承包土地。由于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打工,留守人员在种好自己土地的同时已是困难重重,没有多余的精力去关注土地的流转。2008年底汝州市劳务输出总人数达24.5万人,占全市人口总数的26%,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不断转移,种植的农作物缺乏先进和有效的科学管理,造成粮食产量和农业生产率低下,而留守人员由于自身精力有限,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去承包土地,进一步加大了土地流转的难度。

2.企业发展环境制约着土地的流转。受经济环境的影响,新建企业投资处于观望等待状态,以期政府在土地使用价格上有所优惠,如汝州市电石厂的建设征地,按规定每亩地不低于80000元,但地方政府为吸引投资,以每亩地50000元的价格出让土地,其差价由政府补贴,出现了政府征地倒贴的现象。

3.土地仍然成为外出打工人员生活的最终保障。目前,企业受发展环境的影响,大量缩减规模,裁撤人员,使外出打工人员生活不稳定,预期收益减少。在对农民工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受企业经营环境的影响,外出打工人员工资由原来的平均每月1500-3000元左右,减少到800-1500元左右,生活的不稳定,预期收益的减少,使土地仍然成为农民工生活的最终保障。

三、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村承包土地实现集约化经营难。1982年在全国农村实行的,各地基本上采用的是将土地平均分为若干份,采用抓阄的办法,随意的分包到千家万户。这样做的结果是“一土变多土,大土变小土”,使得各地的土地更加分散。业主想扩大规模经营,又没有多余的土地。农民想放弃承包土地,又担心今后生活没有保障。多数村组的土地流转,仅限于本村之内或邻里之间,且流转的规模较小,普遍以解决双方地块零星分散,方便生产经营为目的。有的乡镇好不容易引进了有实力的业主,但是在实施土地规模流转时,往往因为一户或几户承包户漫天要价不能签订土地流转合同,而使当地土地规模化流转难以成功,影响了流转的速度,制约了土地、资金、技术和劳动力等诸要素的优化组合,实现农村土地集约化经营难。

2.农业生产费用高、收益低影响农民土地承包的积极性。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民对种粮的信心不足,认为粮价的上涨赶不上物价的上涨,特别是与粮食生产相关的农药、化肥、机械用工费用等的生产成本上涨幅度远远高于粮食价格的上涨,种粮不赚钱已是粮农的普遍心态。通过对07和08年的农用物资的调查,我们发现,尿素价格每吨由原来的1650元上张到1900元,复合肥每吨由原来的1900元上张到3200元,钾肥每吨由原来的2200元上张到3200元,农民种一亩地春秋两季的成本由原来的530元上涨到了580-610元左右,增加了50-80元,以每亩土地最高产900小麦和1100斤玉米计算,每亩地的最高毛收入为1350元左右,再扣除种地成本和租金,每年每亩地的净收益大约在400-450元左右,一年的收入远远不如外出务工一月的工资,而汝州市的小麦平均亩产仅696斤,如遇天旱则秋粮颗粒无收的现象也时常存在,土地收益的低微,严重影响了他们对承包土地的积极性。

3.流转行为不规范,多为口头性协议。农户之间的土地流转,多通过私下口头协议,将土地流转给邻居或亲属,没有签订合同,导致承包费兑现难而引发纠纷,难以解决。目前普遍存在着这种农户间口头约定流转土地的现象。

4.农村土地仍然存在“无偿”流转以及撂荒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市场因素。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仍存在着“谷贱伤农”潜在因素,主要表现在种子、化肥、农药、农膜等生产资料涨幅过高,导致粮食生产成本过高,国家的直接补贴等优惠政策被农资涨价所挤占,种粮收益甚微。二是一些地块和田块位置偏僻。一些土地地势较高,位置偏远,质地瘠薄,自然条件又差,操作起来十分不便,无人愿意接受流转承包。三是农村主要劳动力大量外出,也是造成土地撂荒的一个主要原因。

四、建议

1.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达到集约化经营的目的。政府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以提高农作物产量,提高农民收益,推动土地流转步伐的加快,继续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围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快中小型水利设施建设,扩大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加大对内涝田及中低产田的改造投入力度,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健全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充实科技人员,大力推广农业新品种和先进实用技术,提高土地出产率,增加农业生产效益,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为集约化经营创造有利条件。

第4篇:农村经济政策范文

关键词: 农村小学;兼课;课程开设;教育政策

很多人认为学校标准化建设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如今教育均衡已进入质量均衡阶段,优质均衡、高位均衡的声音充斥于媒体报道、学术研究,似乎义务教育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中国广大农村,近年来,一笔笔专项资金使得农村学校的标准化建设大大加速,大大改善了农村办学条件。但令人不安的是,电子白板安起来了,学校电脑教室里仍然是256M时代的电脑在运行;跨栏、蓝板买回来了,学校操场、跑道仍泥泞飞扬;基础教育改革以来的新课程在课表上出现了,语文、数学教师的包班制“优势”更加发扬光大……种种反差,显著出农村小学教育的标准化建设仍然任重道远。而进一步说,在教育质量均衡之先,课程开设这个最基本的标准化问题长期并没有得到认真的研究和充分的重视,本文即围绕着农村小学课程开设问题中最重要的教师兼课原因进行探讨与分析。

一、农村小学教师的兼课现象及其困境

(一)农村小学教师的兼课现状

人们一般会将乡镇及以下的学校称为农村学校,乡镇中心校尽管统领起全镇的农村小学和教学点,但其远离城市资源中心的境遇使它的发展水平和发展条件远远落后于城市地区,它所承担的引领农村小学教育教学的任务也难以真正落实。在广大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乡镇及其以下的小学仍然占据着大半江山。以广西为例,各地乡镇中心校及以下教学点的学生占到小学生总数的50%-75%不等,也就是说,乡镇及以下学校的课程开设中的问题,影响波及到全区半数以上的小学生。

据对1135名小学教师的调查显示,周课时量平均为10节,教师的平均兼课课时量在县城(城区)、乡镇中心小学和农村小学(教学点)分别达到了4.23节、4.6节和5.33节。以一个班的语文计6-7节,数学5-6节为合理,小学教师们兼课数直逼其主任课程,在农村小学,一个教师的兼课数量为其承担课时量的一半以上。我们观察到,在乡镇中心校和农村学校,基本上就是包班制或变相包班制,乡镇中心校往往是一位语文一位数学教师承担所在班级的全部课程,而农村学校更是一个教师,不论其专业出身如何,基本上承担一个班的所有课程的教学,甚至一名体育出身的教师就承担着一个年级的语数英科等所有科目的现象也绝不罕见。

(二)农村小学教师兼课的结果

与“兼任课程”现象相对应的一个必然结果就是“挤占课时”。什么科目最有可能被其他科目的教师“挤占”?答案很明显:“副科”,或者说,非统考(考核)科目。

小学课程的简单区分,就是传统中的“主科”与“副科”。主科说到底就是语文和数学,课时多,专任教师充足;“主科”以外的课程都被称为“副科”, 副科课时少,以传统的小科目以及近十年增加的新课程科目为主。“副科”科目品种繁多,有新课程科目如科学、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地方课程等,有设施设备有特殊要求的体育、音乐、美术等,这些课程在农村学校课时开设不足,还经常被占用,大多数由主科教师兼任。另外还有一个近十年在农村学校处境极为尴尬的英语课,乡镇中心校中尽管开设有英语课,但专职英语教师不足一半,大部分农村小学及教学点则根本没有一名专职英语教师,于是,英语课即使写在了实在课表上,但要么不上,要么由语数教师兼任,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教师包班的农村小学是否能完成一周25节课的标准课时,都是一件让人存疑的事情了。

(三)农村小学课程开设和教师发展的困境

说起课程开设中的问题,人们往往指责语文、数学教师随意侵占其他课时,岂不知语文、数学教师却为他们所不得不承担的这些额外的工作感到巨大的压力。大量兼任非专业课程,给教师带来极大的身心压力,有教师坦言,就算一个劳动课,除了大扫除,还真想不出什么值得开发、利于操作的劳动项目,更不用说新课标中需要综合多类知识的综合类课程、探究类课程,以及那些年年有不同梯度的教学任务的专业课程了。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教师因不熟悉兼课课程的要求而压力巨大,另一方面,既然兼任其他课程有压力,那么不如从事本专业课程的教学。这就造成了一个“专业性”的困境:一、课程开设的专业性不足;二、教师发展的专业性不足。当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成长成为新时期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依托时,这两个专业性的不足也为当代农村小学的发展埋下深深的隐忧。

二、农村小学教师兼课困境的成因分析

“兼任课程”及其结果“挤占课时”的现象如此突出,以致于成为课程改革与教育专业发展的阻碍,教师的原因固然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来自学校与管理部门的压力。现对其进行系统的分析:

(一)各科目教师结构性失衡,以及教师老龄化严重,是兼科、占用课时现象的直接原因。

教师结构性缺额问题严重,小学阶段体育、美术、音乐、信息技术和外语专业教师缺口严重。以L市的数据为例,80%以上的乡镇中小学没有音乐、美术、体育专业教师。此外,多地教师队伍特别是农村学校教师老龄化严重,出现中青年教师断层现象。X县专任教师2450人中,30岁以下的仅有145人,占5.92%,也就是说,很多地方近十年来没有进过新教师,新课程的观念和新课程的领域在广大农村小学基本是空白。〖JP2〗

这种现象的产生,源于我国积弊已久的“编制”核算制度,在这种制度下,各地编制已满甚至“超编”,尽管内部结构问题丛生,但外部核算总是总体达标。小学英语及音乐、美术、体育、信息、科学等副科专任教师的极其缺乏,导致语文、数学老师无所不教。人们在指责语文、数学教师随意侵占其他课时的时候,语文、数学教师却为他们所不得不承担的这些额外的工作感到巨大的压力。

(二)课程设置不够合理,政治化、城市化导向的教学内容脱离实际需求,成为教师兼科、占用课时合理化的内在心理原因。

教材编排和教学内容设计的城市化导向久已有之,远离农村教育实际,此外,新课程中的综合实践、探究性课程以及传统科目中的新要求,都需要有大量的课程资源支撑,但在乡镇以下的农村学校,学校条件和家庭教育的支持都极为匮乏,新课程教学举步维艰。

此外,以省、市为单位制定的一些地方性课程刻意突显地方特色,强制进入学校课表,而这些相应的教学内容通常已在思品课、团队课、班会课、健康课等国家课程中多有涉及,并完全可以由任课教师自由发挥,其开设意义值得怀疑。地方课程本应对国家课程的有益补充,但在这种情况下它反而成为学校教学的负担。至于非教育部门的行政介入,也常常干涉学校课程设置,如环境教育、三防教育、创城教育、廉政教育等都要求进课表,这种政治性的任务固然有其因由,但侵蚀课程开设的独立性和专业性,让学校和教师以为无谓。

凡举种种,既然这些“新”课程“新”内容并不为我所需,那么正好来上“我以为重要的课程”,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和教师心安理得地违背规范要求,而国家课程设置标准的权威也悄然丧失。这种中国人的实用主义选择是学校和教师漠视课程开设标准的内在原因。

(三)课程开设所需基本设施设备仍然匮乏,后续管理难以到位,导致标准化办学条件迟迟不能建立,是兼科、占用课时现象的外部原因。

近年来国家对义务教育的投入不断增加,但是,由于基础薄弱,农村小学的办学条件与标准化的要求相距尚远,比较突出的问题包括计算机更新问题、实验室设备问题、体育场地问题、音乐和美术教室和设备问题。

计算机设备数量不足、老化、更新滞后、难以维护等问题,使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及以开展基于网络的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活动受到影响。尤其在村级小学,计算机配置落后,不能联网,可以使用的计算机数量极为有限。此外,实验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及相应的设施设备的不足或缺乏也大大影响这些课程的开设效果。

相对于一次性的设备添置问题,设施设备的后续管理问题更为突出,现有的管理制度使得设备的维护和修理难以建立常态机制。一些学校为了少惹麻烦,对设备和器材的使用严加管理,少用甚至不用。

(四)师资队伍总体素质不高,培训机会少,课程开发能力不足,难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是兼科、占用课时现象的能力原因。〖JP〗

当前县城以上学校丰富多样的教师培训项目似乎很少进入乡镇及以下的学校,教师们普遍对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认识不是很清楚,对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等新课程内容的内涵、领域和教学方式也不甚了了,对于传统科目的教学,仍停留在1990年代的人教版模式之中,很难接受新教材以及新的教学方式。此外,教师的课程意识不足、课程开发能力欠缺,造成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等新课程形同虚设,教师们仍只习惯于过去的教科书指引的教学,当没有了现成的教科书,教师们便深感困惑。

(五)考试导向的教育评价导致“副科”地位低下,为求平衡要求教师都兼职副科,是兼科、占用课时现象的制度原因。

评价是重要的指挥棒,目前中小学的考试导向,导致主副科的地位悬殊。部分领导和学校对课程开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认识到国家规定的课程计划是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据,随意增减课时侵害了学生的受教育权,片面追求统考成绩和升学率,因此在某些学校出现课表虚设、主科挤占课时现象,使大量的小学生成长必须的课程被忽视。

另一方面,学校管理为了所谓“平衡”,强制性要求大家都兼任副科。这种看似悖论的管理措施实际是大锅饭的分配制度的延续。在绩效制度实施以后,主副科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对广大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很明显,如果实施专业教学,主科教师很容易完成工作任务,而大量副科谁去教?教几门?为了平衡这种矛盾,很多学校采取了平均分配兼任课程的做法,不论什么科目出身,在主任一个班级的科目后,一律去兼任其他课程,为了达到满课时的标准,教师的兼课课时常常会高于其主要科目的教学课时。比如写字和口语,本是语文教师的擅长,但语文被安排去兼音乐或美术,而让数学教师、体育老师来兼任写字和口语。究其原因,除了前述的专业教师不足的原因外,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为了让大家平均用力,每个人都在自己并不擅长的领域平均分配课时,这样学校进行绩效考核时少引起一些同课时不同力气争议的矛盾。坦言之,这种兼课求公平的分配管理模式违背了以生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背离了教育发展的专业化趋势,使得大量的专业力量浪费在不该浪费的地方,因兼课而导致的占用课时情况就成为一种上下默许的局面了。

三、破解农村小学兼课困境的政策建议

针对农村小学教师兼课现象导致的问题,提出如下的政策性建议,以便能更好地实施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方案。

(一)因地制宜,关注城乡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标准和评价标准的差别化问题

新课程的分权精神,赋予学校更多的办学自,但广大农村小学并无能力,也无意识要开发农村特色的课程,要真正落实国家赋予学校的自主办学权,除了农村小学的自觉努力外,他们还更需教育权威部门的专业指导。中国的改革一向是自上而下的,教育部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组织专业力量,研制开发有弹性的国家课程标准的适应性问题,要关注到城乡教育的巨大差异,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现状出发,建议实施差别化的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标准。

(二)改革教师编制核定办法,改善农村小学教师结构。

近年来,教育部门会同共青团组织、财政部门、人事部门等制订了不少农村各科教师的补充计划,像“西部计划”、“特岗”教师制度等,为创新农村学校教师的补充机制,解决农村学校师资总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杯水车薪,舍本逐末,因为农村财政和农村人口减少的问题,常规性的教师补充机制——即正常减员与增员因为编制问题无法解决。另外,人事权集中于人事部门也使得教育部门的统筹资源的能力无法发挥。教师是最重要的资源,是教育发展政策最基本的考虑。结合现存在的问题,教师编制制度的改革,一要改变现行主要按学生数核定教职工编制数的办法,试行市区、县镇学校按学生数为依据、农村学校按班级数为依据的核编办法(大班额按人数,小班额按班数)。二要改变由县(市、区)编制部门直接核定到学校的做法,实行由县(市、区)编制部门核定教职工编制总额,县(市、区)级教育行政部门在编制总额内,实现县域内教师编制的动态管理。确保规模较小的学校专业性较强、难以用兼职教师代替的学科都能够有专业教师教学,同时对边远山区学校和必须保留的教学点给予编制倾斜,为全面开设课程提供教师编制保证。

(三)进一步推进农村小学标准化建设,提升学校办学水平。

办学条件达到标准化是解决农村小学课程开设问题的条件保障。农村小学不仅先天不足,更是缺少家庭与社区的支持,学校作为地区的文化高地更承担着服务学生、服务社区的重要使命。为了开齐开好课程,要继续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统筹教育项目,完善配备计算机,完成中小学实验室改造,配齐理化生实验室、科学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并保证实验过程中的相应经费,保证实验课程的开出率,提高中小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在此过程中,教育信息化建设是重中之重,推进“班班通”建设工程,开发丰富的义务教育课程资源,尤其是英语、音乐、美术等小学紧缺师资学科的教学资源,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近几年来,电子白板进入乡村学校,大大改变了农村学校的教学资源获取状态,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都有重要的意义,值得进一步深入。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理顺教师管理体制。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针对兼课教师及转岗教师的培训,秉承先培训、在上岗的动态管理考评方式,强化提高教师课程开发能力,提升教师专业发展能力。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等,甚至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都强调有较强的课程开发能力,才能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才能更好的进行教学活动。因此,通过覆盖面更大、有效性更高的各种培训,提高教师课程开发意识和开发能力。

针对各校实施绩效工资制度后的新问题,组织力量进行深入研究,探讨真正平衡各个学科教师地位的新型评价方法,和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学质量评价方法。并将成果转化为对学校教学管理的指导。针对农村小学教师待遇,对农村边远地区学校教师实行特殊津贴政策。研究部分学科专业教师片区使用政策。如片区学校共同使用音乐教师,研究交通补贴、业务补贴的政策等,实现教师资源的最大化效益。在可能和情况下,改革师范生培养模式。借鉴原来中师生的培养方式,培养全科教师,教师能在各个学科上发展,这类教师尤其在农村小学,既可教语数、又可以教音体美等学科。

(五)淡化应试教育,完善教学质量评价监控制度。

第5篇:农村经济政策范文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城镇一体化速度的加快,农村越来越多的剩余劳动力由农村流入城市,但是他们在城市的各种利益和诉求无法得到保障,无法将整个家庭迁移,父母只能将孩子单独留在农村,由孩子的祖父母或者是亲戚照顾,有的甚至是单独留守在家里,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产生了农民工的衍生品-农村留守儿童。对于农村留守儿童可以这样定义,指父母在户籍地以外谋生时,把其未成年的子女留置在户籍地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而农村贫困留守儿童是留守儿童中的特殊的一部分,既可以称之为留守儿童,又可以称之为贫困儿童,这些儿童是留守儿童中的弱势群体,这一类儿童所面临的问题更加严峻。农村特困留守儿童是留守儿童和贫困儿童的交叉群体,问题更加的突出,如何做好对这一群体的帮扶工作,对于政府工作和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当前农村特困留守儿童所面临的“三大主要困境”

作为普通留守儿童殊群体,农村特困留守儿童所面对的困境更加的突出,他们不仅要在心理上承受与留守儿童一样的孤独与无助,更多的还有物质匮乏的自卑感。目前农村特困留守儿童面临的困境主要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物质性困境

首先,留守儿童是的原生家庭正是由于家境的贫困导致父母双双外出打工,简言之,造成留守的原因其实就是贫困,因此贫困成为留守儿童家庭的首要特征。作为贫困留守儿童作为留守儿童中的一个特殊的群体,在物质条件方面显得更加匮乏。在近几年的留守儿童突发事件中可以得出,限制留守儿童发展的主要障碍就是物质贫困。在2012 年毕节市七星关区街头,5名儿童因在垃圾箱内生火取暖导致中毒死亡,即是有这一困境导致的悲剧。匮乏的物质不仅使留守儿童的生存权得不到应有的保障,更谈不上儿童的发展。物质资源稀缺、家务及农活繁重、伪劣日常用品充斥是留守儿童物质性困境最突出的反映。其次,政府可提供的物质保障相对贫乏,社会各界对于特困留守儿童的关注度不够。加之农村留守儿童大多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地方,地方财政无法给予足够的物质性保障。

(二)心理性困境

留守儿童长期独守在家,无法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关爱,加之隔代教育的弊端,导致留守儿童产生较严重的心理问题,甚至出现“被抛弃感”,内心极度的缺乏安全感。[1]其主要表现为:第一,情绪焦虑、心里脆弱敏感。同学或者老师无意间的话语会导致这些孩子心灵受挫,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容易产生孤独感,从而导致性格孤僻或者性格的不完整性。第二,自卑。留守儿童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长期缺位,导致留守儿童在需要的时候得不到应有的帮助,久而久之就会产生自卑感,物质的匮乏及心里情感的缺失,导致这些孩子产生强烈的自卑感。

(三)社会适应性困境

社会适应是指个体的观念、行为等在社会环境发生变化的过程中随之改变,以实现对变化的社会环境的适应。[2]对留守儿童的家庭来说,父母或者其中一方的外出打工导致其家庭结构的异位,从而造就抚养模式的转变,社会在这方面缺乏应有的支持系统,这样的社会环境转变的过程中,留守儿童很容易形成偏差性行为,最终导致与主流社会发展脱轨。家庭内外部环境变化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直接导致留守儿童的社会化困境。在对社会的认知方面,由于长期缺失家庭教育使得特困留守儿童存在较大的偏差。大多数的留守儿童是由祖辈抚养,隔代教育问题会在这些孩子身上更加的突出,加之无法享受良好的学校教育,特困留守儿童在面对心理压力和生活压力时,容易产生过激的行为或者不符合道德法律的行为。

三、农村特困留守儿童政策性的建议

(一)完善国家各级政府制定的留守儿童帮扶政策,并围绕其形成相关的制度

2004年,在教育部召开“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座谈会”之后,相关的政府部门开始对留守儿童加以关注,相继出台具体的政策,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的完善,但是依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还需进一步完善。相关的帮扶性制度是依据政策建立,完善的政策是保证帮扶工作开展的法律依据,同时也是社会力量参与到帮扶工作中,集合帮扶力。[3],其次,依据2013年国家首次由5部委共同制订《关爱教育留守儿童的意见》,转变以往妇联为主的帮扶结构,建立多部门协同帮扶的综合机构。

(二)建立与完善自上而下的农村留守儿童帮扶经费保障制度

经费分配不足是当前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一个短板。不管是在资源相对匮乏还是富裕的地区,在对留守儿童的帮扶层面投入的较少,有的地区对此并未关注。就此情况而言,需要建立一项专门针对留守儿童帮扶经费的保障制度,是帮扶留守儿童的经费落实到实处。首先,对留守儿童所需经费展开实地调研,在此基础建立以中央财政牵头,地方政府财政为辅,加之各类社会力量的参与的经费投入体制。其次,因地制宜,不同的地区根据其财政的实际情况设立专项财政帮扶。可以在地方的项目建设中增加留守儿童帮扶项目,同时在一些特困地区,依据国家政策,设立留守儿童帮扶经费专项点,近年来中央财政也通过设立对留守儿童关爱教育经费等来支持农村留守儿童帮扶工作。[3]

(三)多重措施并举,补偿农村弱势留守儿童缺失的家庭功能

第6篇:农村经济政策范文

关键词:农村;环境污染;治理

中图分类号:G812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我国加大三农建设力度,农村的农业生产、乡镇企业建设获得了快速发展,但伴随发展带来的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环境状况令人堪忧。无论是农村耕地还是居民用水,污染情况严重。农村建设是社会建设的关键一部分,农村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结果与质量。

一、农村环境保护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1、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和城乡统筹,把农村环境保护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相结合,着力推行环境友好型的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与农村环境保护良性互动,促进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环境安全保障。

2、主要目标

到2012年,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全面改善,解决万人口的安全饮水问题;全面查清全市土壤污染与农业污染源状况;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取得较好效果,测土配方施肥面积占农作物面积的比例达到70% 以上,化肥有效利用率提高5个百分点,农药有效利用率提高到40% 以上,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使用率提高10% 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 以上,秸秆焚烧得到有效控制,畜禽粪便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率达到60% 以上,经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达到35个以上;顺利推进农村改水、改厕工作,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65% ,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55% ,适宜发展沼气的农户沼气普及率达到30% 以上;平原农区防护林网、农林间作控制率在95% 以上;继续推进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全市所有建制乡镇配备垃圾中转站和运输设备,各县(区)全面建设“户分类、村收集、镇运输、县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系统;农村工业污染得到有效防控,生态示范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监管工作得到加强,公众环保意识有所增强,农民生活和生产环境进一步改善。

二、农村环境污染原因分析

1、经济单一,收入低

经济来源单一,收入低,农民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收入,只顾当前利益,没考虑子孙后代的未来生活,此外当前的农业化发展水平不高,以人工为主,农业机械化程度欠缺,虽然已经有部门机械化,但不能形成工业化发展或大面积发展。

2、农民对环保意识的淡薄

一是农民缺乏大环境保护意识,对环境污染危害性认识不足,对环境破坏现象无动于衷,比如滥用化肥、农药,并使用毒性强、难降解或国家禁止的药品,不按国家规定或药物的使用规范,大剂量盲目使用等。而且随着经济条件变好,一次性消费品增多,特别是塑料制品的使用更为突出。二是对环境保护的概念仅停留在表面上、直观上的感性认识,其治污措施也仅仅停留在“卫生意识”的层面上。三是对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不够了解。比如污染产生前没有意识到环境污染的危害性,在污染事故发生后才采取补救措施。四是农民维权意识比较薄弱,缺乏遏制环境污染行为的主观能动性。当侵权行为发生时,不能充分利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农村环保投入低

由于城市对经济的发展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政府对城市的规划、环境的治理等方面显得尤为重视,而地处偏远的农村却很难享受到政府的优惠政策。同时,乡镇财政很难通过财政渠道得到污染治理及环境管理能力建设的资金和专项治理的排污费。

4、环保法规不完善,监管缺失

农村环保相关的环律法规不完善,而且缺乏监管机构。此外,在发现环保问题时处理不及时,失职和不作为的情况时有发生。

三、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对策及措施

1、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环保意识

各级政府和环保职能部门要高度重视农村环境保护宣传工作。一是通过贴近农村实际的宣传,使农民意识到各类污染的危害,认识到污染直接与自身的生存环境和身体健康紧密相连,使其不断提高环保意识,避免只顾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农村的环境保护。二是对养殖业、加工业等重点农户进行有组织的教育培训,引导农民在系统学习环保知识的基础上,掌握生态农业技术,从事绿色食品开发,自觉保护生态环境。三是以污染防治和预防为主要内容,组织乡镇企业法人学习污染防治基本知识,结合本单位实际进行整改,查找污染源,提出减污治污措施。

2、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绿色农业

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改变落后的农业经营方式,从源头和过程减少农村面源污染。一是禁止使用高浓度残留农药和生长激素,提倡使用以各种农作物生长的小剂量复合肥、有机肥,积极采用生物防治技术,推广配方施肥、生态农业等新技术。二是结合新农村建设的开发与建设要求,全面加强生态农业建设,确保农作物综合利用。三是将规模畜禽养殖污染控制作为当前农村环境管理的重点,抓好畜禽养殖业布点规划,严格按规划要求新建养殖场,全面实施“环评”和环保“三同时”制度。鼓励畜禽粪便实施综合利用,做到养殖业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四是严格控制水体养殖,根据水体承载能力,确定水产养殖方式,控制库区网箱养殖规模,减少养殖过程中饵料浪费对水域的污染。

3、建立农村环境保护责任制和长效机制

当前农业面源污染日益严重,农村环境保护工作职责不明、职能交叉的现象是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推进的重要因素。一是建立齐抓共管的环境管理机制,加强建设项目信息沟通机制。出台相关文件进一步明确发改、规划、建设、国土、经商等部门环保工作责任和程序,凡未经环保部门批准的建设项目,各有关部门不得办理相关审批手续,严把建设项目环保“关口”。二是结合生态文明示范区、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创建活动,开展区域性的农村环境污染综合治理活动,做到农村环境保护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不断提升农村环保质量。三是建立和完善乡镇政府对辖区农村环境保护的责任制,将环境质量和环境保护工作列入乡镇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四是建立农村环境保护长效管理机制,设立乡镇环境监管机构,提高农村环保机构的业务能力,逐步实现城乡环保一体化。

4、统筹规划,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

要加快农村环卫设施的建设,做好人畜粪便无害化处理,垃圾回收等工作。一是将农村环境保护列入城镇总体规划,统筹城乡发展。以改善农村环境、优化经济增长、提高生态文明为核心,制定农村环境保护规划,统筹各部门资源,集中解决当前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环境问题。二是针对农村生活污染源治理设施薄弱,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无组织排放的现状,将农村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纳入环境污染治理总体规划,尽快组织实施建设。规模较大、有条件的乡镇和村庄尽快建成污水处理设施,推广户分类、村收集、镇运输、县处理的方式,提高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三是把农村污染治理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同发展清洁能源结合起来,大力发展农村户用沼气,综合利用作物秸杆,推广猪-沼-林等生态模式,逐步改善农村能源结构。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大力发展农村建设的今天,我们不仅要关注经济收益,更要关注环境问题,两者应该齐头并进,杜绝先发展后治理现象的产生。目前我国农村环境问题已经极为严重,政府部门应从环境问题根源出发,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加大管理力度,实现国民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东晶.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对策[J].北京农业,2012,(14).

第7篇:农村经济政策范文

目前国家正在努力地促使我国城乡的差距缩小,但是现实是,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尤其是教育方面,农村的教育基础设施极差,严重制约着农村的发展潜力和我国城乡一体化的进程。所以为了农村教育事业以及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将农村的教育资源整合起来是避免走弯路的重要措施之一。在农村,寄宿制学校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要整合农村教育资源,研究并解决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发展问题是很有必要的。

一、寄宿制学校概述

寄宿制学校简单的说就是能为学生提供饮食和住宿场所的学校,在当前我国的农村教育发展中,寄宿制学校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农村寄宿制学校存在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下面的几个方面:一是农村的人口分布并不像城市那样密集,不可能以村庄或者社区为单位建立学校。有一部分村庄路程较远或者道路条件较差,如果学生每天需要走很多的路上下学,不仅安全不能保证,还极大缩短了本就很少的休息时间;二是农村的学校一般生源较少,寄宿制学校不仅可以解决离家较远的学生的生活问题,还能够吸引非本地的生源;三是在农村教育资源整合的背景下,办寄宿制学校可以将一些学校整合起来,节约教育资源,也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活条件和学习条件。

在农村大力发展寄宿制学校的可行性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首先是国家已经建立起相关的政策与法律法规共同作用的体系,已经将农村的教育发展提上了日程,农村教育发展尽管仍然存在很大的问题,但是至少已经开始发展;其次是农村经济发展与教育发展的相互左作用。搞好教育从长远看,就是为了农村的未来发展,而农村的不断发展,也在不断刺激着教育资源的整合和进步,这是一个双向促进的过程。

二、我国当前农村寄宿制学校发展现状

当前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有了不小的发展,其中,社会办学力量进一步支持,国家的政策,政府的资源,民间的支持都使得农村寄宿制学校有了长足的进步;农村寄宿制学校校舍质量有所提升,在教育资源整合的大背景下,相当多的新校舍已经建成或者正在建设。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农村寄宿制学校发展过程中还有很大的问题。首先,基础设施较差。大部分的农村寄宿制学校校舍缺乏,宿舍条件差,安全性能差,仅仅是给学生一个安身之所,而并没有给学生带来生活上的温暖和学习上的动力。寄宿条件差,严重挫伤了农村学生的入学积极性,进一步阻碍着农村教育的健康发展;其次,在基础设施方面,缺乏必要的教学器具和图书资源。教师仍然是传统的授课方式,没有先进的仪器辅助,学生无法跟时代接轨。图书资源的短缺也使学生的知识面受到了限制,甚至最为可悲的是连课桌椅子这种学校基本的设施都短缺;最后是师资力量的严重不足,有经验有水平的教师不愿意去农村教学,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也不高,教师的态度潜移默化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寄宿制学校需要配备专门的生活老师,对生活老师的要求是能够照顾学生日常生活,理解学生的需求。但是当前农村寄宿制学校往往不配备生活老师,只由文化老师进行兼管或者干脆无人管理。

三、乡村教育整合背景下农村寄宿制学校发展策略

首先,国家政策和资源的倾斜。想要农村教育发展,想要农村寄宿制学校成为农村教育前进的源动力,首先要对其重视,只有国家重视,地方才能重视,各个方面才能够都重视起来。另外,国家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相应的政策,将农村教育乃至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发展上升到法律层面,用法律的强制力和政策的引导作用指引着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发展。

其次,调整农村教职工的编制问题,加强农村教职工的待遇。在任何一所学校,教师都是除了学生外最重要的主体,教师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学生未来的发展,所以一定要充分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如何调动,调整编制和提高待遇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式。编制问题一直是制约教师走向农村的重要因素,为教师调整编制,提高收入水平,必然会吸引更多的教师进入农村,进入农村寄宿制学校。另外,不能仅仅在政策上提升其教职工的待遇,还应当按时发放教职工工资,充分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再次,重视寄宿制学校的“寄宿制”特点。寄宿制学校还必须要注重寄宿这一特点,尊重学生的需求,并且配备专门的生活教师,专门照顾学生的生活,解决学生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心中的疑惑,使学生在学校也有在家的感觉,增强学生对自己身份和对学校的认同感,增强学生对农村教育的信心。

最后,在农村要进行全方位的素质教育。城市素质教育已经提上日程,农村受各种条件所限,基础教育都无法实现,更遑论素质教育了。要改变农村寄宿制学校当前的局面,应当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性。目前农村的寄宿制学校学习生活异常单调,除了日常的教学和学习活动外,学生极少进行交流,这就导致了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性格上的差别和在适应社会方面的差别。积极发展课外活动,有利于城乡学生的一体化,也有利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各民族的大团结。

第8篇:农村经济政策范文

【关键词】西部;民族地区;农村金融;产业背景

现阶段,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农业仍然是依靠人力、畜力进行生产的传统农业。对于尚处于传统农业阶段的民族地区来说,农村金融服务缺失,投入不足这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

一、传统农业对农村金融发展的抑制作用:混合型抑制

农村金融抑制是农村金融浅层发展以导致金融与经济彼此促退的不良状态。就其成因而言,主要有供给型抑制和需求型抑制。供给型抑制是因为国家产业政策、金融制度、金融政策等原因,使得农村金融资源配置不合理,农村正规金融部门对农户贷款资金供给有限,农村金融需求得不到满足而产生。需求型抑制是由于农户资金运用的预期收益率低、正规金融部门借贷交易成本高等原因,使得农户对借贷资金特别是农村正规金融部门借贷资金的需求强度不够造成。前者涉及国家的农村金融制度安排,而后者则与具体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基础密切相关。虽然现阶段民族地区的金融抑制是混合型抑制,但是这种金融抑制更多的侧重于农户对金融的有效需求不足。

以传统农业为主的民族地区,农村金融在规模、用途等方面都不同于东部等发达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资金需求主体仍然是个体农户,由于农业生产基本上还处于简单生产的传统农业阶段,农户对资金需求的目的只是为了满足购买种子、化肥、农药、农具等,这与现代化农业相比,所需资金相差甚远。另一方面民族地区大量的青壮年外出打工,剩下年老体弱的在家务农,这些留下来的农户根本没有时间去思考如何扩大再生产,其资金的需求就是为了维持基本生活需要,因此没有更多资金需求的欲望。

民族地区非正式金融形式多样,规模巨大。这些非正规金融主要包括民间自由借贷、典当业信用、私人钱庄、合会、民间集资等民间金融活动。这些金融组织能在某些方面满足农户对资金的需求。民族地区农村中许多非正规放贷人与借贷人生活在同一个村落或彼此为熟人,这样他们之间就有更多的信息,一方面降低了信息成本,还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非正规金融之间灵活的交易方式更容易满足农民的需求。当一个农民无法归还贷款时,放贷人也愿意接受劳动力作为抵押。正是由于不同的原因,正规金融在民族地区服务还不完善的背景下,非正规金融活动异常,有力地填补了正规金融在农村的不足,由于这种严重的金融抑制,民族地区广大农民的融资需求就远远不能满足。

二、传统农业基础上的金融需求特点:多元化、多层次、差异性

现阶段,我国民族地区的主体产业仍旧是农业,它是以土地为基本的生产资料,依靠动植物的生长发育来取得产品的社会生产部门。农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农业是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而狭义的农业仅指种植业,即粮、棉、麻、茶、糖等农作物的栽培和生产。民族地区幅员辽阔,自然资源丰富,各地因其自身的优势,发展不同的农业产业部门,有些地区以牧业为主,有些地区以林业为主,还有些地区以种植业为主,各种不同的产业部门在对资金的需求上也是有所不同的。以草原为主的牧区,牧户的资金需求主要用于购买牛、羊、饲料,以及基础性补给营养等;另一方面还包括草场的扩建,修建围栏等。而以种植业为主的地区,在资金需求上主要包括用于购买种子、化肥、农药以及简单的农具等等。

传统农业对金融的需求除了多元化、差异性之外,其层次性也十分明显。民族地区的不同区域之间,经济的商品化、货币化、市场化等程度是千差万别的,这在对资金的需求上也表现出明显的不均衡现象。虽然民族地区是我国比较落后的地区,但在该地区也有经济百强县,同时也存在着贫困发生率高达30%-40%的地区。即便是一个区域,也会由于地形地貌特征表现出不一样的经济水平。

传统农业对金融的多层次、差异化以及多元化,客观上要求有多层次的金融组织来为其提供灵活多样的金融服务。农村金融扎根于农村经济,并为农村经济服务,民族地区的金融更是如此。因此,金融机构的建立不能脱离实体经济,也不能脱离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搞“自娱自乐”。要想民族地区更好更快的发展,就应该针对民族地区的特殊性,创建新型的农村金融体系,以适应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需要。

三、政策意义

在实施西部大开发之后,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2008年底国家颁布了5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6(国发[2008133号),2009年8月又发出了5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关于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实施意见的通知6(L2009173号),国家制定了一系列鼓励对西部投资的政策。这些政策主要包括:增加资金投入的政策、改善投资环境的政策、吸引人才和发展科技教育的政策等等。每一项政策都是根据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

对于民族地区来说,实施这些政策具有特殊的意义。我国有着辽阔的疆域,少数民族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少数民族地区大部分位于边疆和国防重要的战略位置,其中不仅大部分民族跨境而居,并且还与周边国家有着密一切的贸易往来,这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其他民族的同化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上发生的重大事件共有332起,其中278起都是民族问题引起的,占83%还多,民族地区的安定团结直接关系到中国的整体利益。在涉及少数民族的问题上,要正视民族政治问题,只有解决了民族政治问题,国家的内部团结才有可能实现,因此,在对待民族地区的问题上,政府要根据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应该地区的政策,只有保障了民族地区人民的利益,才能更加有效地解决民族矛盾,才能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良好环境。

国家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的推动,国家的安定团结局面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也需要民族地区的大力支持。事实上,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较东部等发达地区较为落后,在某种程度上说,这种经济的不平衡性会成为解决民族间不平等问题的障碍。一旦经济失衡将会造成民族关系的恶化,甚至成为国家分裂的导火索。经济层面的不平衡极易引起少数民族群众的不满。胡鞍钢等人在《中国地区差距报告》中曾经分析过经济差距可能带来的政治后果,对于落后的民族地区来说大致有三点:一是认为本地区的落后和贫困主要是由于采取歧视性政策造成的结果;二是认为目前持续存在(或不断扩大)的地区差距是政府失职的表现;三是可能诱发分离主义倾向,既然留在一个国家内得不到经济援助,不能改善本地区的经济地位,那么成为一个独立实体,可能经济发展得更快一些。当地区间经济失衡时,就必然会造成民族地区人民的不满情绪,因此,经济的不平衡是引起民族问题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经济的进步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和谐发展的保证。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是我国经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的经济发展和进步关乎到我国的全局,是实现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的基础。加速民族地区的发展,可以巩固国防!稳定边疆;加速民族地区的发展,可以缩小地区间的不平衡,从整体上实现共同发展繁荣,提升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政治和经济意义。民族地区有其特殊性,要想获得发展就必须要依靠国家的政策补贴,而其中资金的投入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因此在金融政策的制定上,政府要从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其特殊需求制定出适应本民族自己的金融体系,只要资金的供给充裕才能为经济的发展带来新鲜的血液,才能带动经济的发展,才能维护国家的安定团结。

参考文献:

[1]江曼琦.少数民族经济发展与城市化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

[2]何广文.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制度变迁[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

第9篇:农村经济政策范文

“我国农业的发展已从过去的数量矛盾转化为现在的结构矛盾。”陈锡文指出,过去12年,国内粮食产量持续增长,从2003年的8654亿斤增长到2015年的12429亿斤,年均增长300多亿斤。即便如此,和13.7亿人相比,还有不足。现在国内粮食大概还有500多亿斤的缺口,所以必须要进口。

缺口有500亿斤,但是去年的进口量接近2500亿斤,为什么呢?陈锡文认为有两个原因。一是国内供给结构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其中最突出的品种就是大豆。中国是大豆的故乡,但是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大豆进口量第一的国家。国内去年只生产了240亿斤的大豆,但是进口量超过了1600亿斤,大豆严重供不应求。

小麦、玉米和稻谷等品种国内基本能自给,但是也进口了1000亿斤左右。原因在于国内生产成本高,价格也高,在国际市场上没有竞争力。

这几年,我们在粮食生产上出现了“三量齐增”的复杂局面,即国内的产量、进口量、库存量均增加。这就是品种结构的矛盾和缺乏国际竞争力所导致的。陈锡文指出,所谓农业供给不足,不是短期内根据市场需求,在品种和数量上做一些生产方面的调整,根本问题在于提高农业的综合竞争力和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解决好这两个问题,重点在于调结构。因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是加快体制创新。

四大原因导致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下降

当前国内粮食和其他一些主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下降,有复杂的原因。

第一,价格管控不到位。随着经济发展,土地、资金、劳动力成本都在上涨,农产品价格水涨船高。尤其在粮食产业上,过去几年,小麦价格上涨了66.6%,水稻价格上涨了119%,国内粮价比国际市场价格高出40-50%。

第二,全球经济危机爆发以后,经济复苏缓慢,消费品、工业品的价格越降越低,引起国际粮价下跌。

第三,能源价格下降使得粮食贸易中的海运价格明显下降。

第四,人民币持续贬值。国际市场的粮食价格都是按美元结算,人民币持续贬值不利于国内农产品出口。

总体来看,当前国内农产品和粮食价格明显高于国际市场价格是由多种多样的因素造成的。在这种情况下,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势在必行。

陈锡文对当前一些坊间的认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去年有人提出中国生产粮食经济上不划算,财政上要补贴,农民种粮入不敷出。国际市场上粮食价格低,不如从国际进口。从经济上分析似乎有道理,实际上并非如此。”陈锡文算了一笔账,到目前为止,全球每年生产的小麦、大米和玉米这三大谷物最高产量是7000亿斤左右,而国内的粮食总需求大概接近13000亿斤。从国外进口,不现实、不可靠、不安全,不能满足国内需求。

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里。依靠国外的话,中国的农业不会安全,中国农民的就业和生计不会稳定。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要确保粮食安全,就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努力实现谷物基本自给。

多方发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陈锡文认为,改革是多方面的,但核心在于科技创新。下一步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能真正见效、真正落地。

第一,要使市场在价格形成机制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中央已经明确提出,对东北玉米实行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改革机制。今年东北三省和内蒙古的玉米播种面积减少了2300万亩,比去年减少了4.5%。现在新玉米已经上市,辽宁的玉米收购价大概在0.75元,黑龙江最低价大概是0.6元,农民遭受很大损失。但还有价补分离,价格定下去了,政府会给农民补贴。当然,农民实际交售的价格加上政府补贴,也不可能超过过去的收购价格。但从长远来看,如果东北玉米临储制度改革成功,对其他粮食品种将会有很好的引导作用。很多地方鼓励农民调整结构,大力发展经济作物,成效明显。要通过有效的改革和有序的市场价格来引导农民生产。

第二,要加大风险管控。国内去年的风险率超过了56%,问题很严重。以大豆为例,大豆产量低,其根本原因在于对大豆的科技投入太少。所以必须要加快推进科技进步,才能提升农产品竞争力。

第三,加快推进农业经营体系创新。过去认为,发展现代农业最重要的前提就是土地的规模化经营。现在在粮食价格下降的背景下,规模经营的效果受到了很大损害。因为很多农民发现,用这么高的价格租来的地种出来的农产品,没有多少利润。但是规模经营毕竟是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

很多地方的农民发现,用自己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去成立当地的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避开了土地租金问题。这样统一起来,更重要的是推出了土地托管和社会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