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局限性范文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局限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局限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第1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局限性范文

关键词:经济增长;财政政策;作用;局限一、经济增长与财政政策的概念

经济增长是指一定时期的国内生产总值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总量的扩大,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增长,也包括伴随着经济增长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政治结构,观念形态的变化。

财政政策,通常是指政府根据宏观经济规律,以实现某些目标而制定的指导工作的基本方针、原则和措施。财政政策是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财政政策目标是通过实施财政政策达到目的或影响,它的核心内容包括如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公平分配。目标选择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二、财政政策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财政中政策的主要工具包括税收政策、支出政策等,单纯的运用这些政策或者是将其加以综合,都会对经济增长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税收政策促进经济增长

在财政政策的主要工具中,税收政策是最有力的工具之一。理论角度来看,税收政策主要是通过对经济增长、稳定经济和收入分配等各方面对经济进行调节的。税收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财政政策通过政府的权利进行筹集资金,以达到为公共投资提高充足资金的目标;第二,引导和刺激私人将更多的收入用于储蓄和投资。公共储蓄的角度来看,税收收入增加的越多,用于公共投资的资金也就越充足,税收政策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也就越明显。

(二)财政支出直接影响经济增长

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比税收政策的效果更直接,一方面它可以通过对公共储蓄的资金重新配置来达到经济结构调整的目的,还可以同时起到示范效应,使社会上的资源能够朝着合理的方向流动。另一方面,财政支出还可以有效的调节收入分配,因为税收政策可以让有钱人的收入不断的减少,而财政支出可以让穷人的收入不断的增加。

(三)宏观层面上,财政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上有不同的导向

根据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的过程中,财政政策有不同的导向,可以将财政政策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每一种财政政策都是与具体的宏观经济形势相联系的。通常来说,当经济发生衰退时,总需求不足,国民收入低于充分就业时的水平,此时,政府就应该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减少税收和增加财政支出等手段,来扩大社会总需求;反之,当经济过热时,社会总需求过大,国民收入高于充分就业时的水平,此时政府应该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税收或者减少财政支出等手段,来达到控制社会总需求的目的;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时,由于经济发展总体平稳,物价稳定,就应实施中性的财政政策。

除了总量政策以外,还有结构政策,宏观层面上来看,财政政策可以通过对结构进行优化来达到效果,即在财政收支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对财政收支的结构进行调整,来使经济增长的方式发生转变。尤其是通过对支出的分配,比如直接加大对科技、新能源等各个方面的资金支持力度;或者通过对公共服务的质量的提高,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经济增长中财政政策的局限性

扩张性财政政策是以一定数量的空闲资源为前提。也就是说,这部分闲置资源单纯的依靠市场的力量无法有效利用,必须依靠国家权力,运用债券的形式,才可以有效利用。但经济资源的数量毕竟是有限的,伴随着经济发展,资源瓶颈约束早晚会来。如果累计赤字和累积的发债规模很大,扩张性财政政策由于惯性效应无法立即收缩,金融市场筹集资金的过度,就可能导致经济过热,甚至引发通货膨胀。因此,有限的经济资源,确定积极的财政政策不能长期的执行。换句话说,从长期来看,我们仍然需要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此外,理论上来说,作为一种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经济行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积极财政政策最初的定位是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的总量失衡在短期内进行反周期调节,控制的主要目标是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

货币政策相比,财政政策的局限性主要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货币政策对社会总需求的调节是直接的,它直接作用与总量;但是财政政策的调节是间接的,它一般是通过改变总量中的比例和分布来调节。②对经济的调节力度上来说,财政政策的力度更大,但容易对市场机制产生冲击力,而货币政策与市场机制结合紧密,对经济的调节作用比较平缓,不易引起剧烈震动。③财政政策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上,没有货币政策的刺激力度大,主要是由于它的这个作用过程主要是靠市场的供求关系和机制的,而不是靠经济行为主体竞争作用的。④财政政策的制定不仅是一个政治决策的过程,还是一个经济决策的过程,它是需要遵循一定的法律程序的,真正制定起来并没有那么容易。(作者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参考文献

[1]刘丽.积极财政政策的局限与淡出[J].当代经济研究,2006年

[2]姜作培.重视财政政策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作用[J].当代财经,2007年11期

第2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局限性范文

现在的问题是,“一保一控”的调控基调既已确定,实施何种政策以达到调控的目标非常重要。考虑到中国经济问题的复杂性,任何单一的政策都难以见效,必须出台政策组合拳,并把握好调控的重点和力度。

在这一政策组合中,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必不可少的两个主角。具体来说,从紧货币政策的现有力度宜稳定,并加大财政政策对防止经济下滑的作用。

2008年上半年,从紧货币政策在治理通货膨胀、稳定经济增长方面功劳不小。货币政策也能够稳定通胀的预期。但在肯定其作用的同时,也要看到,货币政策对控制本轮价格上涨有其局限性。近年货币政策实际要解决的问题,是由外贸顺差过大等原因引起的资金流动性过剩,但由于其不能直接消除外贸顺差,因而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相反,由于重新实行了额度控制办法,从而导致了金融市场的扭曲,对生产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现金流产生了不利影响。

因此,在目前通胀压力有所减缓、经济增长开始出现回调的情况下,从紧的货币政策不宜明显松动,以防止货币信贷规模强烈反弹,但也不宜继续加大力度。在具体安排上,要有一定的灵活性,比如,为支持灾区重建,信贷可从全国信贷额度中单列开,或者增加新的信贷额度。同时,针对出口加工企业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信贷政策也可作一些特殊的安排。

组合拳的另一重点,是发挥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刺激作用。财政政策此时的刺激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减税改善企业的经营环境。通过减税,有针对性地引导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体而言,对一些鼓励生产的产业税收调整可以适时而动。面对经济下滑的风险,可以降低消费税率,以刺激消费需求增长。此外,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也可继续上调。

二是增加政府的公共支出,建立扩大内需的公共财政保障机制。当前,消费、企业投资和出口都出现减速的迹象,通过增加政府支出,可以帮助拉动投资的增长,进而带动整个经济增长。当然,政府的公共支出主要应投放在基础设施、改善民生的公共服务尤其是农村的社会事业建设上,以增加农民收入,培育农村内需市场。同时,在目前通胀压力较大的背景下,为保障中低收入人群的实际生活水平不受太大影响,需切实发挥财政政策的转移支付功能,可考虑建立与物价挂钩的补贴基金。

第3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局限性范文

要顺利实现新一轮宏观调控目标,除财政货币政策之外,还需将监管政策纳入到宏观调控政策的“工具箱”,以进一步提高宏观调控有效性。

监管纳入宏观调控是全球趋势

财政货币政策搭配实施宏观调控,起始于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危机。凯恩斯宏观经济学兴起后,财政政策被赋予宏观调控重任,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发展成为宏观调控的经典组合。

进入21世纪后,为解决自身“有效需求”不足,西方发达国家加速经济全球化,与之配套的是实施宽松的财政政策和低利率的货币政策,高额“赤字”财政、高对外负债、低利率下货币泛滥,成为许多西方国家的常态。

西方发达国家传统宏观调控政策走向极致,其结果最终引发“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危机演变逻辑极为简单:低利率资产泡沫次贷危机政策救助财政信用危机。

从危机后救助表现来看,传统宏观调控政策的成效有限,美国及欧洲的经济复苏仍具有很大不确定性,财政信用危机更是此起彼伏。究其原因:一是监管政策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中性”的,对宏观经济调控不起作用,一直未受到应有重视。二是在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背景下,以一国经济为理论起点的传统调控手段对当前开放经济体的调控已“力不从心”,美国的QE2、欧洲债务危机就是最好的证明。

为此,在包括G20峰会、IMF和巴塞尔委员会等一系列国际危机应对会议中,更多议题开始关注如何对全球金融体系加强监管、如何建立更加完善的监管政策、实现更为有效的宏观审慎监管等内容,而非传统的财政货币政策搭配问题,监管政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因此,将监管政策提升至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同样重要的高度,形成新的宏观调控政策组合,是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选择,其脚步已渐行渐近。

虚拟与实体经济背离成监管动因

最近20年,西方发达国家一直依赖货币主义政策(赤字财政和信用膨胀)来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延续其经济增长,最终严重透支未来的经济增长潜力。

这种金融资本主义盛行的结果是,形成了全球极不稳定的“金融倒金字塔”,导致世界由产业资本为主导的实体经济向以金融资本为主导的虚拟经济转型。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加速背离已被公认为此次金融危机的成因之一。

据统计,危机前(2007年末),全球衍生产品合约价值为596万亿美元,是全球GDP的12倍。其中,危机中“闻名遐迩”的CDS,在2001年-2007年间膨胀了98倍,未清偿余额达到62万亿美元,超出当年全球GDP的总和。

尽管虚拟经济发展背离了实体经济基础,但传统调控政策却无能为力。一方面,虚拟经济不属于财政政策调控范畴;另一方面,又因其“不创造货币”属性,同样也不在货币政策调控之列,最终造成其发行泛滥并酿成危机的严重后果,引发世界经济衰退。

危机后,虚拟经济监管已为全球所重视,包括成立宏观审慎监管机构、加强影子银行体系监管、实施评级机构监管、建立衍生产品中央清算机制、提高合约标准化水平等。上述监管政策的进一步强化,根本目的是规范引导虚拟经济发展,并使之与实体经济发展相匹配、相协调。

资金全球流动降低传统调控效果

在经济金融全球一体化背景下,微观主体越来越呈现出资金来源多元化、业务多样化和经营区域多国化的特征,使得传统调控政策工具对微观主体的影响作用存在效力衰减趋势,容易产生非理性的行为选择,从而对经济产生更多的不确定性冲击。

在封闭经济体内,一国货币当局采取紧缩货币政策可使企业资金成本上升,从而达到给经济降温的效果。但资金的全球流动使得企业可通过境外融资,对冲所在国紧缩政策带来的不利影响,进而制约宏观调控成效。

特别是在当前很多国家维持低利率甚至负利率情况下,提高利率会加速套利资金流入,加剧传导机制扭曲及政策效力递减。

当前我国房地产调控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证。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年1月-11月我国房地产利用外资656亿元,同比增长59%;而同期房地产行业贷款仅增长25%。尤其是自8月份以来,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来源中利用外资数额更是显著增加,11月首次突破百亿元,环比增长34.5%。这也是房地产调控难度加大、效果不明显的一个重要原因。

地方主导经济增长仍需 “硬约束”

“十二五”期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成为整个经济发展的主线。然而,当前“GDP政绩观”仍普遍存在,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依旧强烈,加上金融市场体系尚不够发达,使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中仍面临着“资金需求旺盛”和“融资渠道狭窄”双重压力,而银行信贷则被其视为解决这一问题的“灵丹妙药”。

地方政府投资决策对存款准备金、利率等货币政策工具并不敏感,而是更为关心信贷供给状况。虽然我国大中型银行普遍实行垂直化管理,经营决策受地方干预已明显减少,但地方政府的影响仍在。此外,众多地方政府主导的城商行或农商行、地方国有企业乃至政府融资平台等的存在,仍为地方政府留下较大的操作空间。如果仅仅依赖利率、准备金率等“软约束”调控工具,对于降低其投资冲动、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往往很难短期见效。

为此,需要有效发挥监管政策的引导作用,配合国家财政货币政策及产业政策,实施强有力的信贷投向“硬约束”。这对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无疑更具有政策效力。

监管政策具有现实可行性

无论货币主义者还是凯恩斯主义者,对于宏观调控应着眼于减少经济活动中的“亲周期效应”并无异议。但两者可供实施的有效政策工具并不多,无论是货币政策中的“三大法宝”,还是财政政策中的税收、转移支付等政策工具,都很难独自解决“亲周期效应”问题。

而此次金融危机前及危机过程中,我国金融监管部门实施的包括动态资本补充机制、提高资本质量和资本充足率、提高拨备覆盖率、强化存贷比考核等一系列逆经济周期监管政策和措施,对于预防危机发生、稳定和提振市场信心、帮助经济复苏、防止经济大落大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监管政策在危机中的出色表现得到了国内外各方面的普遍认可,也充分证明其作为政策工具应用于宏观调控的可操作性。

第4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局限性范文

关键词:IS-LM模型;经济基础;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市场经济体制

中图分类号:F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9-0003-03

IS-LM模型是考察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的宏观模型,由反映产品市场均衡的IS曲线(意指在产品市场上投资I等于储蓄S)和反映货币市场均衡的LM曲线(意指在货币市场上货币需求L等于货币供给M)构成,连接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关键变量是利率。该模型的基本思想是,货币市场的供求状况决定利率,而利率的高低影响投资和消费,从而影响产品市场的均衡。IS-LM模型就是这两个市场均衡的形象演示。

IS-LM模型中的I是指投资,S是指储蓄,L是货币需求,M是货币供给。纵轴是利率,横轴是产出。

在商品市场上,要决定收入,必须先决定利率,否则投资水平无法确定。而利率是由货币市场决定的,在货币市场上,如果不确定一个特定的收入水平,就无法确定货币需求,利率也就无法确定。这就出现了一个循环推论:利率依赖于收入,收入又依赖于利率。为解决这一循环推论的矛盾,凯恩斯的后继者们把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结合起来,建立了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模型:IS-LM模型。

在IS-LM模型中,政府购买、转移支付、税收、进出口等变动会引起IS曲线的移动;实际货币供给和需求的变化会引起LM曲线的移动。这些移动会引起均衡收入和利率的变动,所以,利用IS-LM模型可以简单而又清晰的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一、财政政策效果分析

从IS-LM模型看,财政政策效果的大小指政府收支变化(包括变动税收、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等)使IS变动对总产出变动的影响。

1.在LM曲线不变时,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大,即IS曲线越陡峭,则移动IS曲线时收入变化就越大,即财政政策效果越明显。反之,IS曲线越平坦,则IS曲线移动时收入变化就越小,即财政政策效果越小。

这里存在一个挤出效应问题,挤出效应(crowding-out effect)是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政府支出增加,物价上涨,实际货币供给减少,可用于投机目的的货币量减少,债券价格下跌,利率上升,私人投资减少,消费减少。通俗地讲就是政府支出挤出了私人投资和消费。若投资对利率变动敏感,挤出效应越大,即IS曲线越平坦,挤出效应越大,财政政策效果越小;IS曲线越陡峭,挤出效应越小,政策效果越大。

影响挤出效应的因素有:(1)支出乘数的大小。乘数越大,挤出效应越大;反之越小。(2)货币需求对产出水平的敏感程度k。k越大,挤出效应越大;反之越小。(3)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h。h越大,挤出效应越小;反之越大。(4)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投资的利率系数越大,挤出效应越大;反之越小。

2.在IS曲线斜率不变时,LM曲线越陡峭,移动IS曲线时,收入变动越小,财政政策效果越小,挤出效应越大。反之则相反。

LM越平坦或IS越陡峭,则财政政策效果越大,货币政策效果越小,如果出现一种IS曲线为垂直线而LM为水平线的情况,则财政政策将十分有效,而货币政策将完全无效。这种情况被称为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

二、货币政策效果分析

货币政策的效果是指货币供应量的增加或减少对总需求的影响,如果增加货币供给能使国民收入有较大增加,则货币政策效果就大;反之,则小。

1.货币政策效果因IS斜率而异,IS较陡时,货币政策效果较小;IS曲线平缓,货币政策效果大。

如上图:作图中IS曲线较平坦,右图中IS曲线较陡峭。当货币供给增加导致LM曲线由LM0右移到LM1时,IS较陡时,国民收入增加较少,即货币政策效果较小;而IS曲线较平缓时,国民收入增加较多,即货币政策效果较大。这是因为,IS较陡,表示投资的利率系数较小,即投资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较差,因此,LM曲线由于货币供给增加而向右移动使利率下降时,投资不会增加很多,从而国民收入也不会有较大增加;反之,IS较平坦时,表示投资利率系数较大,因此,货币供给增加使利率下降时,投资和收入会增加较多。

2.货币政策因LM斜率而异,LM越平坦,货币政策效果就越小;LM越陡峭,货币政策效果就越大。

如下图,IS曲线斜率相同,左图中LM曲线较平坦,收入增加甚少;右图中LM曲线较陡峭,收入增加较多。

这是因为,LM较平坦,表示货币需求受到利率的影响较大,即利率稍有变动就会使货币需求变动很多,因而货币供给量变动对利率变动的作用较小,从而增加货币供给量的货币政策就不会对投资和国民收入有较大影响。反之,若LM曲线较陡峭,表示货币需求受利率的影响较小,即货币供给量稍有增加就会使利率下降较多,因而对投资和国民收入有较多增加,即货币政策的效果较强。总之,一项扩张的货币政策如果能使利率下降,并且利率的下降能对投资有较大刺激作用,则这项货币政策的效果就较强。反之,货币政策的效果就较弱。

货币政策也是有局限性的,在通货膨胀期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可能效果比较显著,但在经济衰退期,实行扩张的货币政策效果就不明显。从货币市场均衡的情况看,增加或减少货币供给要影响利率的话,必须以货币流通速度不变为前提。货币政策作用的外部时滞也影响政策效果。

三、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综合运用

从IS-LM模型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能使政策效果得以最好发挥的方法是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起来使用。在实践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一般都是搭配使用,综合运用这两种宏观政策,可以针对不同的经济状况进行政策选择。

当均衡的国民收入低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时,决策者可以进行多种政策选择,一是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使IS曲线向右移动,增加了总需求和国民收入但也使利率上升;二是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使LM曲线向右移动,可以增加国民收入水平但使利率下降;三是同时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即对这两种政策搭配使用。

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对均衡的国民收入和利率有不同的影响。决策者在进行决策时,如果要刺激总需求就需考虑究竟要刺激总需求的哪一部分。如果要刺激私人投资,最好使用财政政策中的投资补贴政策;要是刺激投资中的住房建设,就应采取货币政策;若刺激消费,则可通过增加转移支付和减少所得税的财政政策。当然,要治理萧条,就要分析引起萧条的因素是投资不足还是消费不足。无论如何,只有找到了问题的根源,才能对症下药,政策才能取得明显效果。另外,不同政策的选择还会对不同的人群产生不同的影响,社会政治问题也是影响决策的因素。

第5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局限性范文

近期宏观经济数据连续低于市场预期,价格和供需指标持续“双降”,说明前期反通胀取得了明显效果,“控物价”压力基本缓解;同时也表明经济下行压力在持续加大,“稳增长”必要性和紧迫性凸现,“稳增长”至少应该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从未来趋势来看,影响农产品、石油和大宗商品价格的天气、中东局势以及美元政策等均向有利于价格稳定方向发展,未来“控物价”形势相对比较有利。但民间投资增长率减缓,电力增长率,狭义货币供应量持续低迷,以及PMI趋降等因素,预示着下一步经济继续下行的可能性。从外部需求来看,欧洲发生债务危机的国家很可能在近期出现违约风潮,有可能导致欧元大幅度贬值,甚至一些国家相继退出欧元区,在减少欧洲从我进口的同时,也可能在第三方市场与我形成竞争态势,加大我国出口进一步下滑、经济继续减速压力。在此背景下,及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十分必要和紧迫。

从政策着力点来看,我国当前经济增长速度超预期回落,主要受制于世界经济复苏缓慢与外需减缓、国内前期反通胀政策滞后影响,以及我国潜在增长率或有下降影响等三大因素。世界经济和潜在增长率属于外在或长期因素,当前“稳增长”首先必须及时进行政策调整,以消除前期反通货膨胀政策的紧缩效应。或许要不要加油门还有进一步讨论的必要,但要不要松刹车则已全无迟疑余地。应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总量性质的政策收放虽然也有一定必要,但单纯总量政策既不能根本解决问题,还存在通货膨胀反复的风险。因此,“稳增长”政策需要结构与总量措施结合,以结构措施为主,尽量避免总量猛药。

从调整时机和政策效果来看,由于当前三大需求全面回落,可以说单纯通过结构措施来“稳增长”的最优时间窗口正在缩小,仅仅通过调整结构来“稳增长”的有效性和及时性已经打了折扣,不得不采取“结构和总量结合、结构政策为主”的新一步调控措施。要以“补投资”为重点,推出“补投资、促消费、稳出口”的一系列措施,为经济注入上行力量。“补投资”关键在于推动投资重点转型,优化投资结构。适当扩大具有历史欠账性质的民生领域等薄弱环节基础设施投资,并通过加速折旧、财政补贴等手段,推动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该改造,帮助企业降低成本,稳定市场份额,以“补投资”来推动“稳出口”。同时选择性延续去年到期的消费刺激政策,并适当出台新的刺激措施来“促消费”。

从政策工具搭配来看,积极财政政策要在“稳增长”中发挥加油门作用,给经济注入新的增长动力;稳健货币政策则要发挥松刹车作用,及时解除前期反通胀过程中形成的紧缩惯性,以解决两大政策作用相互抵消问题,最大限度发挥政策合力。积极财政政策要切实综合运用结构性减税、加速折旧、扩大设备更新、基础设施薄弱环节和民生领域投资、以及消费补贴等工具来适当扩大投资、促进消费。

积极财政政策要发挥“加油门”的主导作用

积极财政政策应该也只能在“稳增长”中以“加油门”方式发挥主导作用。要以结构性措施为主,兼顾总量措施,综合运用结构性减税、优化投资结构、加速折旧、消费补贴等措施,适当扩大投资总量,并着力推动投资转型、消费升级和出口稳定。一方面要针对当前经济减速,适当加大民生领域等薄弱环节的基础设施等投资,另一方面针对我国现阶段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汇率升值,以及资源环境约束强化和外部需求下降的情况,要以推动劳动密集产业转型、企业设备更新改造和研究开发等为重点,加大技术创新和节能减排等领域投资,推动结构调整和中长期发展动力机制转换。

以民生领域等薄弱环节为重点适当加大基础设施等投资。近年来我国基础设施投资增长比较快,但仍然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和历史欠账。当前经济出现下行趋势,正好时弥补投资欠账的有利时机。补投资应该以补欠账为主,避免造成新的过度超前投资和重复建设等问题。

以加速折旧和研发补贴为重点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通过减税、加速折旧、前竞争阶段补贴等手段,推动企业设备更新改造和研究开发,产品结构更新换代和产业结构升级调整,调动民间投资的积极性,把投资重点逐步从基建投资转移到设备投资和研发投资方面来,推动企业创新发展和投资结构优化。面对劳动力供求关系变化等大环境变化,特别要充分认识运用加速折旧重要性。通过加速折旧来推动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加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

以补贴、减税等手段推动城乡消费升级。当前城镇居民消费受制于房价和道路拥堵等因素短期内难以改观,而农村居民消费受益于农民工工资上升具有一定发展潜力,因此,当前促进居民消费应该致力于扩大农村消费、稳定城镇消费。

货币政策要及时“松刹车”、消除持续紧缩惯性

货币政策虽然不能也不宜发挥油门作用,但也不能继续扮演刹车作用。如果前期反通胀货币政策的惯性紧缩效应不能及时消除,不仅货币政策不能及时从适度紧缩调整为真正稳健,同时也制约积极财政政策作用的有效发挥。

及时调整货币发行模式和信贷投放结构。汇改以来,外汇占款导致的对冲性发行成为我国货币发行的主要渠道,甚至在相当时间成为唯一渠道,完全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经济性发行比例越来越小。近期随着顺差的持续减少,对冲性发行明显减少。在对冲性发行逐渐减少的情况下,主动性的经济性发行必须及时跟上来,以保持货币供应量适度增长。为此,必须及时调整货币发行模式,恢复经济性货币发行。要在进一步明确信贷投放结构窗口指导的基础上,适当扩大信贷规模,建议原则上新增贷款应该将70%以上用于中小企业,其中小微企业不少于50%。为此,要综合运用利率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发挥多个货币政策工具合力作用。

第6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局限性范文

一、文献综述与国际经验

在现代福利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之下,经济体系的有效性将最终被其所提供的收入再分配和资源配置的有效性所衡量。Richard Musgrave 认为:为达到福利最优,公共部门应执行收入分配、资源配置和价格稳定三大职能。无公共政策的竞争体系的收入分配取决于各种资源投入的所有制、价格及产出的整体结构,其最终导致福利最优仅仅是一种巧合。因此,为实现福利最优经济体系需要公共政策来实现在社会经济个体之间的收入再分配;同时公共部门综合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可以实现经济以稳定的价格保持高水平的产出和就业。 Musgrave的分析框架提供了在不同的财政体制下研究财政问题的理论出发点。

当地方政府运用财政政策来稳定各自经济时,政策的有效性将会受到制约。在开放经济中,当地方政府通过减税刺激经济时,由于个体部门可以从区域外购买商品和劳务,从而造成私人支出漏出,缩小了公共支出乘数,膨胀政策效应将会因此而受到削弱;当地方政府通过发行债券的形式融通资金时,该地区将承担外部债务,基于再支付规则和利率因素,实际收入会由区域内转移到区域外。而当中央政府发行债券融通资金时,由于资本的外部流动性通常小于内部流动性,这种内部债务的形式可以有效地刺激经济并避免了社会未来收入向外部的转移。同时,分散化的财政体系也不利于解决公平的收入再分配问题。在一个劳动力要素可以自由流动的大市场中,地方政府采取负收入税的形式来实现更为平等的收入再分配会造成富人移出而穷人移入的效应。更为平等的收入再分配过程是伴随着本地区人均收入水平的下降实现的。理性的经济个体总是愿意选择自己能从中多受益而又不必为之做出贡献的负收入税项目,即存在着'搭便车'现象。在资源配置方面,尤其是在公共产品适当产出水平的提供方面,中央政府比地方政府体系也更为成功。分散化的决策体系下,每个地区在进行边际单位的公共产品生产决策时,往往仅仅考虑区内居民将从这一边际单位产品中获得收益如何,而不考虑这种公共产品边际单位增加的整体社会收益。Mancur Olson和Richard Zeckhauser 指出:这将导致'一个不充足的产出水平',最终每个地区仅仅得到了任何公共产品利益的一部分,而付出了公共产品增加的全部成本。这就是说,联盟的个体成员都有一种在尚未达到帕累托最优之前停止公共产品生产的动机。因此,分散化的决策体系必将导致公共产品生产数量的不足。相对而言,在统一的财政政策体系下,公共决策者追求区内全体居民的福利最大化,整体区域内公共产品的边际价值就会得以实现。

分散化的地方财政体系在稳定经济、实现收入最优分配及提供足够的公共产品方面具有内在的局限性,然而分散化的地方财政也有对经济不可替代的贡献。我们知道即使在一个共同的大市场中,公共产品的消费也会因地区不同而具有差异性,如果所有的公共产品都由中央财政来提供,跨地区的公共项目将是趋于一致的,这显然并不符合对公共产品多样化的需求。地方政府可以针对本地区居民公共产品消费的特殊性来提供相应的地区性公共产品,以此适应各个地区居民的消费偏好。公共产品生产者的多样化还能够形成公共产品生产的创新动力和竞争压力,提供更大的技术进步的可能性,驱使生产者采取最有效率的生产方式。此外,分散化的地方财政有利于实现更经济的公共决策机制,形成更为有效率的公共产出水平。如果一个地区需要通过征收地方税来为公共项目融资时,该项目收益与真实费用的对比关系可以避免不必要项目的实施;而当地方公共项目基金完全来自于中央财政时,该地区由于仅承担项目融资成本的很小份额,因而就有一种尽可能大地扩张地方公共服务水平的动机。因此,地方财政的存在可以在动态和静态两个方面提升公共产品提供的有效性。

统一的中央财政与分散化的地方财政两种形式都有着各自显著的优点与不足。财政联邦制是将这两种极端的形式结合起来的组织形式,是在极端的中央财政与极端的分散化财政之间的一种妥协。在联邦体系下同时存在着中央政府和次中央政府,中央政府履行稳定经济,实现最适收入的再分配及提供特定公共产品的三大基础职能,次中央政府提供满足各自管辖区居民偏好的公共产品和服务,避免了公共产品消费方面的福利损失和技术浪费。建立一个理想的财政联邦制体系,就是要解决在中央层次上应该集中多大的公共预算,中央和和地方政府之间财政职能如何来进行恰当的划分的问题。

Kenen7则强调了高水平的财政一体化所带来的财政转移支付能力有利于平抑一体化所引致的地区差异,能够使经济更接近于理想化的最适宜货币区。

二、现行不对称结构的经济效应分析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不对称结构所产生的经济效应会对欧元区经济未来长远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矛盾不断发展和激化的过程将会推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逐步趋向对称化。

(一)财政政策成为促进区内经济增长的唯一重要因素,而在现行体制下,财政政策能力弱化,难以单独承担这一职责。

欧元运作和共同货币政策的执行,标志着欧洲一体化程度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在一个经济区内,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有赖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协调配合,综合运用。对于货币政策在经济中的作用,经济学家们普遍接受了货币主义的观点:货币政策在短期内能影响实际产出,而在长期则是中性的。因此,欧洲中央银行赋予价格稳定目标以绝对的优先权,促进长期的产出增长不是其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长期来看,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失效,但在短期内在对称性的政策框架下,各国仍能够结合自己的经济发展目标,选择适当的货币政策工具来配合财政政策的执行,达到既定的经济增长目标。由于欧元区目前还不是一个最优货币区,各成员国的经济周期也不尽相同,对货币政策的要求不一致,在货币区层次难于执行统一的货币政策来配合各自的财政政策;而在国家层次上由于货币政策的上交,使经济增长的任务只能由各国财政政策独立来完成。欧盟理事会8将未来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确定为:变欧盟为世界上最具竞争力和动态增长的知识主导型经济,保持能够带来越来越多的就业机会和社会凝聚力的可持续性的经济增长。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在现行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不对称结构下,财政政策成为欧盟经济增长战略中的唯一关键因素。

为保证各国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增长的有效性,欧盟也做出了许多的努力。比如强调财政方面的规则确立及制度建设,来保证各国预算约束和财政的可持续性,以此来稳定宏观经济和价格。不可否认,规则确立和制度建设将会在一定的程度上提升公共部门的效率和财政政策的可预见性并通过对私人部门提供适当的激励来实现长期的增长。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各国财政能力实际上随着货币一体化的进展受到了削弱。各国税收规模随着铸币税收入的再分配、通胀税实施能力的丧失和各国税收竞争造成的收益下降而下降了;同时对各国的财政约束的增强也使各国财政政策真正可以作为的空间缩小。可见现行体制下,各国财政能力受到了削弱,在货币政策上交的前提下,让其单独完成促进经济增长的重任,看来是勉为其难的。

(二)现行不对称结构下,各国财政预算有超支的内在动因,从长期来看,将对《稳定与增长公约》的执行形成挑战。

各国财政指标虽受到《马约》规定的约束,但是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不对称的结构下,各国财政预算存在着超支的内在动机。欧洲中央银行的成立以及共同货币政策的实施,使各国财政政策的制定者不再担心自身的财政政策的实施会对本国的货币和物价的稳定造成不利影响;欧元区金融市场一体化的发展,使各国财政融资范围扩大,融资成本相对下降,各国财政融资的效率提高,这更加便利了各国政府以债务的形式融通资金;此外,在原来的财政体制下融资风险由各国政府独自承担,那时必须考虑自身的承受能力,而现在各国会转而依赖超国家的货币当局的支持,这就存在道德风险问题。在这种激励机制下,成员国财政政策会产生赤字倾向。为了避免这类道德风险问题的发生,欧盟在《过度赤字程序议定书》中规定对违规成员国实施金融制裁,要求违规成员国缴纳一定不付利息的存款,如两年内财政赤字情况没有得到好转,这笔存款就会转为罚金。但是,针对这一规定也有例外条款,如在一年中实际GDP下降2%或更多时,允许为期两年的暂时过度赤字,即使实际GDP下降不足2%但是超过了0.75%时,也可为过度赤字申请例外。《过度赤字程序议定书》中的免责与例外情况太多,处罚程序复杂繁琐,实质上实施的难度很大,对于成员国的过度赤字并没有很强的外部约束力量。

(三)各国财政政策实施成本将会产生外溢效应。

在货币政策上交的情况下,成员国为实现宏观经济目标主要依靠通过变动税率和政府支出的财政政策来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货币一体化放大了各国财政政策相互溢出的效应,内部汇率机制的消失、资源要素的自由流动使财政政策的正负效应溢出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霍尔伍德,麦克唐纳9依据蒙代尔-弗莱明模型指出,货币区内,一国遭遇经济萧条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增长时,从商品市场来看,会使得本国的总需求增加,带动国内国民收入增长,同时,由于区内资源的自由流动,该国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也拉动了其他国家的需求,短期超额需求使其他国家发生通货膨胀,物价上涨;从金融市场来看,该国的扩张政策表现为财政赤字,在金融市场上融通资金,会使得市场利率上升,带动整个货币区内的汇率出现非意愿性的上升,引起货币区出口竞争力下降。因此,货币区内,一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会刺激本国产出增加,失业下降,但是也会引起其他成员国物价上升,货币区的汇率上升,出口下降的外溢效应。

(四)对抗不对称冲击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难以奏效。

欧洲货币联盟下的财政体制安排主要是为了配合欧洲中央银行推行共同货币政策,在区内维护价格稳定的需要。而反过来欧洲中央银行却不可能考虑个别国家财政政策状况而在货币政策上予以配合。也就是说,宏观政策不对称结构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是单向的,即各国有责任配合统一的欧洲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各国财政政策的运行不能危及欧元的稳定,但反向配合是不存在的。所以,对各成员国而言,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不对称结构的宏观层面不利之处在于:汇率政策工具的丧失与货币政策工具的让渡,使得国家层次上的决策机构在应对不对称冲击时,由于政策工具选择的约束而陷于不利地位,应对不对称冲击的能力下降。不可否认,随着货币区内贸易的发展和各国经济的趋同,一国源于区内因素出现局部冲击的可能性减少了。如果有不对称性冲击的话,那更可能是局部性、产业性的或是来自区域之外的。当发生不对称经济冲击时,区内贸易和投资就会成为经济危机在各国间的传播媒介。货币政策权利的上交使各国不能够很好的运用货币政策、汇率政策来对抗非对称的经济冲击,财政政策又受到财政纪律的严格限制,政策的自主性下降,可操作的空间减少。虽说欧盟的结构基金能向成员国提供的一定的财政支援,但在对抗不对称性冲击方面的作用是远远不够的。当冲击较大时,各国财政政策" 将难以为继,欧洲中央银行又将奉行中立的政策,在极端的情况下,这必然会造成一些危机国家不得已而选择退出欧洲货币联盟。

(五)在税制和税种协调统一尚未完全实现的情况下,各国财政政策的竞争会导致公共产品供应不足。

欧元运行的微观经济效应使得区内资源要素的流动性进一步加强,信息更加充分。经济个体可以依据个人偏好通过自由流动的方式在区内选择不同的公共产品供给及各人纳税的水平。各成员国面临着公共产品的供给与对税源的竞争压力。在目前区内的税制和税率尚未完全统一的情况下,为了在竞争中获得优势,各国当局有实行低税率的倾向,这将导致货币区内某些税种的税率低于理想水平,造成区内公共产品的供应能力不足。

因此欧元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不对称结构的内在矛盾是深刻的,也是无法仅靠各国政策的功能性协调就能够就克服的。欧元区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欧元区各国的凝聚力最终要靠更为合理的制度安排来得以保证。货币政策统一之后,财政政策逐渐趋于统一,这既符合一体化发展的历史逻辑,又是欧元区市场深化的内在要求。

三、对称化的路径分析:由渐进到由需求引致的制度创新

经济政治一体化是欧盟各国所追求的长远目标。货币一体化标志着这一过程进入实质阶段。在欧元运作的初期,统一的货币政策和分散化的财政政策的不对称结构是欧元区各国政治妥协的结果。从理论上分析并不是一种最优的制度选择。在这种运作模式下,隐含着许多潜在的矛盾和危机。财政政策走向与货币政策对称化将是欧元区未来财政体制发展的方向。从实现的路径上来看,这将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各国财政权力逐渐弱化,超国家的联盟层次上的财政能力逐渐加强,经政策趋同到由需求引致的制度创新而最终形成欧元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对称格局。欧盟一体化程度也将随之而继续得以深化。

在目前分散化的财政体制框架之下,虽然中央层次所能集中的财力非常有限,但种种迹象表明:欧洲货币联盟也并没有坐视现行不对称结构对欧元区经济的不良影响,相反各国也在积极寻求财政政策的协调与趋同。《马约》和《稳定增长公约》所确立的共同财政纪律本身就是区内各国财政政策渐近和趋同的一种具体体现。欧元区各国在赤字的危害性和实行可持续的预算政策必要性方面达成共识,共同财政纪律作为政策的趋同无疑有利于各国财政状况的改善。从中长期效应来看,对稳定欧元和各成员国未来长期经济增长非常有利。除共同财政纪律之外,欧元区各国继共同关税之后,也在积极的寻求税种和税率的协调和统一,以避免各国在税收方面的恶性竞争,这些努力也是财政政策趋同的另一种表现。当然这些渐进和趋同距离真正意义上的统一财政政策仍相距甚远。欧元运行两年以来,所幸国际经济形势较为平稳,区内各国没有发生严重的不对称性经济冲击,这使得不对称的现行体制之下潜在的矛盾没有被激化。但是不可忽视的是,各国执行各自的财政政策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些问题能不能得到解决关系到欧元区未来经济的稳定发展和货币一体化的走向。毋庸置疑,各国财政方面仍存在着很大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状态如何在没有中央财政支持的条件下趋于平衡?各国能不能始终保持中性的财政政策从而实现欧元区内低通货膨胀的经济增长?继续财政约束便利货币政策达到价格稳定目标的同时,成员国如何解决好本国的经济周期波动问题及应对不对称经济冲击? 面对欧元区人口老龄化问题,成员国财政政策如何进一步稳固和进行结构调整?如何加强各国间的政策合作?仅仅依靠共同财政纪律和各国政策的功能性协调并不能使这些问题得到圆满解决,这些问题最终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只能依赖于共同财政政策的制度创新。

制度变迁是用一种效益更高的制度替代另一种制度的过程。制度经济学派认为,制度的变迁有两种实现路径:需求诱致型制度创新和强制型制度创新。在制度结构的体系中,某项制度构建发生了变化会导致对其他的制度构建服务的内在需求,这是需求诱致型制度创新的重要因素。需求诱致型路径强调市场力量对不均衡的现行制度的自发突破和对改造的准备,当这种突破与改造的准备积累到一定水平时,就促成了以制度创新的形式将有关的成果法律化10.货币一体化对于欧元区各国来讲,只是经济体制发生了局部的变化而已,区内许多相关的制度要素并没有发生相应的变化。这意味着欧洲货币联盟作为一种新的制度安排仍存在许多制度不配套的地方,需要其他制度的创新与完善相配合。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不对称是现行制度不配套的一种表现形式,因此从本质上讲,区内共同财政政策的制度创新将会由内部需求诱致而形成,是市场一体化和货币一体化过程的必然结果。来自统一大市场的内部需求是制度创新的内在动力 ;来自外部的冲击将会是制度创新发展的助力。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后,欧盟研讨了进一步加强内部政治行动能力的问题,计划建立相应的决策机构,争取更大的财政支持。这说明欧盟在迈向政治统一方面又走出了重要一步。任何一种新制度都需要逐渐磨合和不断优化,经济乃至政治一体化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也需要逐步的完善和到位。这一进程的快慢及是否真正适应市场深化发展的需要将会直接影响欧洲一体化最终的成败。这一过程因应货币一体化而开始了,并将随着货币一体化的发展伴随着新制度的不断创新与确立而逐步走向深入。

制度变迁的科斯中性定理认为制度变迁既影响收益的产出(即效率与增长问题),又影响收益的分配(即公平问题)11.货币一体化在总体上增进了公共体的福利水平,但同时也导致了时间上和空间上各国政府收益不均,甚至导致个别厂商、产业和国家的福利损失。各国在制度变迁过程中成本和收益空间分配不均衡的根源在于各自的经济规模、发展水平、产业与贸易结构的差异性。具体来讲,各个国家经济的异质性,导致其从中央预算中得到的好处是不均衡的。如果一个地区经济比较发达的话,它在共同体预算中就要担负更大的责任,而从中获得较少的利益,这些国家就不会积极地推动财政联盟的建立。但当某些成员国受到严重的非对称性经济冲击,不能靠自身财力来解决问题时,货币政策上交,财政政策受到约束的条件下,是忍受经济萧条还是放弃共同货币,这种两难选择必然导致其要求退出货币联盟的可能性。此时,其他成员国就会权衡成本和收益的,若让这些国家退出而导致的既得利益的损失大于维持其在货币联盟内的成本时,发达国家就会重新考虑中央预算的问题,愿意承担起更多的责任。这就是制度选择与制度构建的成本和收益的对比过程。共同财政政策将会以转移支付或再分配形式解决成本收益的公平分配问题,保证货币一体化制度的稳定和发展。

欧元的运作已使货币一体化的微观经济效率得到了初步的实现,在宏观层面也进一步加深了区内各国经济政策合作的相互依赖性。这些都为未来财政政策走向统一提供很好的外部环境。我们可以预见,财政政策走向统一只是一个制度创新的时间问题。反观这几年的运作,欧元区各国财政政策在配合货币政策的实践中也在积极寻求趋于协调一致,未来欧元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走向对称化是必然的趋势。统一的货币政策和逐步统一的财政政策所产生的溢出效应将会继续带动欧洲一体化的进程。由货币统一到共同财政政策,再到政治一体化,应该是欧元区未来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Musgrave,R.(1959):The Theory of Public Finance, New York: Mcgraw-Hill, ch.1.

4. Goodhart,C., S.Smith (1993): Stabilization, Euopean Economy, No.5 1993.

5. Bayoumi,T.(1997): Financial Intergration and Real Activity, Manchester, p.105.

6. Bank of England (1990): 'The single market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Europe's monetary arrangements', Quarterly Bulletin 30,No.1,p.67, for a critical discussion.

8. ECB, Monthly Bulletin (2001,8): Fiscal Policies and Economic Growth.

9. Kenen, P.(1969): 'The Theory of Optimum Currency Areas: An Eclectic View in Mundell,R.& Swoboda, A', From Monetary Problems of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y.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第7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局限性范文

商品经济条件下,市场对资源配置起着基础性的作用。与计划体制相比较,市场机制无疑更有效率。但是,市场机制并非万能的,它还存在着许多缺陷,而这些缺陷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是不可避免的。例如,市场对资源的配置在宏观上表现为一个盲目、自发的过程,一方面,单个市场主体对于信息的获取是不完全的;另一方面,在价值规律作用下,市场主体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当价格信号显示出某种产品的生产有利可图时,生产者会蜂拥而至,趋之若鹜;一旦该产品生产过剩、相对价格水平自动降低时,商品生产者明白过来已为时晚矣。

这种盲目、自发的过程必然会导致经济运行的周期性波动。又如,市场机制还会造成社会收入两极分化、垄断、企业内部行为经济性与其外部行为不经济的对立等现象,同时在社会领域里,市场对资源配置的有效性也会大大降低。所有这些,都是市场机制自身固有而无法避免的缺陷,都会破坏市场作用的发挥。所以,经济运行客观上要求作为宏观管理者的政府对市场进行调控与管理,以弥补或消除其缺陷,促进经济的协调发展。

政府对经济的管理主要是通过制定并实施各种经济政策来进行的,针对不同的目标,政府可以采取不同的经济政策。

各种经济政策在具体实现手段上可以是各不相同的,例如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运用政府开支与税收等工具来干预经济的运行,而货币政策则主要运用公开市场业务、调整再贴现率和存款准备金比率等三大工具来实现政策目标。但是从实质上讲,各种手段、工具都是通过对社会供给总量与需求总量的调节来实现各自政策目标的;同时又因为在短期内影响社会供给总量变动的因素如生产技术、资本设备的数量与质量、劳动力的数量与质量等都可视为不变因素,因此,政府对经济的调节就是在总供给为既定的前提下,来调节总需求,即进行需求管理。如果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有效需求不足,就会存在紧缩的缺口,引起经济增长停滞等问题,此时政府就应采取扩张性的政策措施来调节总需求,促进总供需的平衡;如果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存在过度需求,则会存在膨胀的缺口而引起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等,政府就应该采取紧缩性政策措施来抑制总需求,促使供需趋向平衡。

政府所采取的这些或松或紧的政策,将对经济运行产生重大影响,自然也会涉及到投资领域。投资是在整体经济大环境中进行的,当经济出现过热局面、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政府必然会采取各种紧缩性政策抑制过度需求,如增加税收、紧缩银根、提高利率等等,对投资者来说势必增大其筹措投资资金与投资物品的难度,降低其投资收益水平,因此投资行为受到抑制。反之,景气不旺、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时,政府的扩张性政策措施如增加政府支出、降低税率与利率、增加进口等,都将会刺激有效需求,投资者此时投资不仅易于筹措资本与投资品,还可降低投资成本,所以投资需求将会增大。如果投资者能够及时预测政府针对不同经济运行态势所采取的政策措施,那么必可先发制人,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等到政策公布之后,即可稳收厚利。因此,对投资者来说,经济政策分析技术构成了宏观分析技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经济政策分析的首要步骤是了解各种经济政策的功能特性等。只有对各种经济政策的目标、政策手段、政策工具、种类等等有全面认识,才能知道在何种经济形势下应采取何种政策措施,才可能作出正确的分析与预测。其次,是对现行政策有效性的评价,目的在于了解目前实行的政策取得了何种成效,在哪些地方还存在不足,在哪些领域失去效用等,为预测下阶段可能的政策措施打基础。最后,是对计划年度政策目标及政策目标选择的预测。前面已经讲过,政府制定各种经济政策的主要依据有以下几方面:当前经济运行中的问题、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及其他因素如国内国际政治条件的变化等。因此,投资者进行预测也应该从这几方面进行。

关于经济政策分析有一点必须着重指出,即对经济政策的分析必须结合对国民经济形势的分析方可进行。经济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并非无本之木,它总是产生于一定经济环境之中,为一定的经济目的服务的。因而只有在深入了解整体经济形势的基础上,才可能正确分析各项经济政策。

--------------------------------------------------------------------------------

主要经济政策

政府经济政策的种类很多,其中对经济影响最大的主要有以下几种: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价格政策与外贸政策。下面分别介绍这四种政策。

(1)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是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概括地说,它是政府财政行为的准则。政府财政行为主要是指政府财政收支行为,因此,财政政策就是政府管理财政收支的准则。

作为政府管理经济的主要手段之一,财政政策在宏观经济管理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首先,财政政策体现了政府对国民经济财力的管理。对宏观经济的管理从根本上说,无非是从宏观上对构成经济活动要素的资金、物资、劳动力等进行的管理,其中,对资金的管理就是对国民经济财力的管理,它在宏观经济管理中发挥主导作用,制约着对物资和劳动力的管理,而这一财力管理主要是由财政与信贷来实现的。

其次,财政政策体现了对国民经济的分配管理。财政是国家从宏观上对一部分社会产品进行分配的最直接、最主要的手段。一方面,通过对一定的生产条件或生产要素的分配,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形成合理的生产结构,使经济得以发展;另一方面,对一部分生产成果进行分配,实现生产与消费的协调发展,平衡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使经济得以稳定。

具体地说,财政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①财政政策目标。财政政策目标一般指通过财政政策的运用与实施所要达到的目的,它是财政政策的核心内容。本世纪40年代以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充分就业曾一直是许多国家的宏观经济目标,但是对这一目标的追求导致了后来的通货膨胀、经济波动等。所以,现在大多数国家都实施多目标经济政策,一般包括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收入公平与资源优化配置等六大目标。作为经济政策的主要组成部分,财政政策目标与经济政策目标应是一致的,那么这六大目标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财政政策目标的主要内容。

第一,充分就业。所谓充分就业并不是指每个人都有工作,而是指每一个有工作能力并且愿意工作的劳动者都有工作。从更广泛的范围讲,充分就业又指现实的、可供利用的各种资源都得到了充分利用,不存在闲置无用的资源。

第二,资源优化配置。它指的是通过对整个社会的财力、物力、人力等经济资源进行合理分配,以获得最佳经济效益。

从财政角度讲,资源优化配置主要是指财力资源流向和流量的优化,即通过政府的财政收支活动,实施资金分配,调节各种经济资源的投向,使之在各部门、各地区之间合理配置,以形成合理的经济结构,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第三,物价稳定。它指的是物价总水平的稳定。物价稳定并不排斥个别商品价格的剧烈波动,也并非是物价总水平的固定不变。只要在一定时期内,价格总水平的上涨在社会可接受范围内,即可视为物价稳定。

第四,经济增长。它指的是国民生产总值与国民收入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避免经济停滞或下降。

第五,国际收支平衡。这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与它国之间进行的各种经济交易的收支平衡,具体体现为一个适当的国际储备水平与一个相对稳定的外汇汇率,它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第六,收入公平。对于"公平"究竟应如何理解,至今尚无一个一致的、确定的认识。对"公平"的认识不仅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间存在着不一致的理解,而且在同一国家或地区的不同阶层成员间也存在着不一致的理解,甚至同一国家和地区、同一阶层的成员在不同时期对"公平"也会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因此,"公平"是一个发展、变化的概念。在现阶段,就大多数人来说,对"公平"所能达成的共识仅仅在于:收入与义务应成正比例变动,收入多者承担较多社会义务,收入少者承担较少的社会义务。

②财政政策手段。财政政策手段是指为了实现既定的财政政策目标而选择的具体工具或方式方法。财政政策手段的选取以有明确可行的财政政策目标为前提,而且必须以政策目标为转移,即它必须是既定政策目标所需要的,否则它就失去了意义。一般说来,财政政策手段主要包括预算、税收、公债、财政支出等。

第一,预算。国家预算是财政政策手段中的基本手段,它全面反映国家财政收支的规模和平衡状况,综合体现各种财政手段的运用结果,制约着其他资金的活动。国家预算对经济的调控主要是通过调整国家预算收支之间的关系实现的。当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时,可以通过实行国家预算收入大于预算支出的结余预算政策进行调节,预算结余可在一定程度上削减社会需求总量;反之,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时,可以实行国家预算支出大于预算收入的赤字预算政策来扩大社会总需求,刺激生产和消费。另外,通过调节国家预算支出结构还可调节社会供给结构与产业结构,例如,调整预算支出方向和不同支出方向的数量,促使形成符合国家要求的供给结构与产业结构;或者调整预算支出结构,形成相应需求结构以影响供给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等。

第二,税收。税收是主要的财政政策手段,它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特征,因而具有广泛强烈的调节作用。通过调节税收总量和税收结构可以调节社会总供求,影响社会总供求的平衡关系;可以支持或限制某些产业的发展,调节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可以调节各种收入,实现收入的公平分配。

第三,公债。公债是一种特殊的财政政策手段,具有有偿性是其根本特征。政府通过对公债发行数量与期限、公债利率等的调整,可以将一部分消费基金转化为积累基金,可以从宏观上掌握积累基金流向,调节产业结构和投资结构,可以调节资金供求和货币流通量,从而影响金融市场。

第四,财政支出。财政支出又可分为两个方面,即财政投资与财政补贴。财政投资的主要方向是各种新兴工业部门、基础工业部门与基础设施等,以促进产业结构的更新换代或消除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财政补贴主要包括价格补贴、投资补贴、利息补贴与生活补贴等,它具有与税收调节方向相反的调节作用,即增加补贴可以刺激生产与需求,而减少补贴则可以起到抑制生产与需求的作用。

③财政政策的种类。财政政策种类繁多,为了全面认识财政政策,更好地研究、分析财政政策,应该对财政政策的分类有所了解。

对财政政策进行分类,主要有两种划分方法。

第一种是根据财政政策对社会经济总量的影响,将财政政策划分为三种类型: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

所谓扩张性财政政策是指通过减少财政收入或扩大财政支出刺激社会总需求增长的政策。由于减少财政收入、扩大财政支出的结果往往表现为财政赤字,因此,扩张性财政政策亦称赤字财政政策。在30年代经济危机以前,经济学家都强调预算平衡的重要性,把年度预算的平衡视为财政是否健全的标志。30年代经济大萧条之后,许多国家通过大量增加财政支出以恢复经济,使得财政赤字逐渐取得合法地位,赤字财政政策亦成为一些国家经济政策的重要内容。

所谓紧缩性财政政策是指通过增加财政收入或减少财政支出以抑制社会总需求增长的政策。由于增加财政收入、减少财政支出的结果往往表现为财政结余,因此紧缩性财政政策也称盈余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是作为反通货膨胀的对策出现的。由于一些国家实行赤字财政政策,造成巨额财政赤字,推动了通货膨胀。为了避免通货膨胀对国民经济的破坏性影响,一些国家开始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力图通过缩小财政赤字来缓和通货膨胀及其对国民经济的冲击。

中性财政政策是指通过保持财政收支平衡以实现社会总供求平衡的财政政策。这里所讲的财政收支平衡,不应局限于年度预算的平衡,而是从整个经济周期来考察财政收支的平衡。在经济周期下降的阶段上,政府扩大财政支出和减少税收,以增加消费和促进投资。这样从财政收支的对比关系上看,一定是支大于收,从年度预算来看必然会出现赤字。当经济已经复苏,在投资增加和失业减少的情况下,政府就可以适当减少财政支出或增加税收,从一个年度预算看会出现盈余。

这样就可以用后一阶段的盈余抵补前一阶段的财政赤字,即以繁荣年份的财政盈余补偿萧条年份的财政赤字。于是从整个经济周期来看,财政收支是平衡的,但从各个年份来看,却不一定平衡。

第二种划分方式是根据财政政策对经济调节方式的不同,将其划分为自动稳定政策与相机抉择政策。

所谓自动稳定财政政策是指政府不须改变其政策,而是利用财政工具与经济运行的内在联系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政策。这种内在联系是指财政政策工具在经济周期中能够自动调节社会总需求的变化所带来的经济波动,因此,这种财政政策工具被称作"内在稳定器"。所得税与各种社会保障支出是最典型的内在稳定器。在经济繁荣时期,个人收入与公司利润都增加,符合所得税纳税规定的个人或公司企业也随之增加,就会使所得税总额自动增加;同时,由于经济繁荣时期失业人数减少,各种社会保障支出也随之减少,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总需求的增加与经济的过分扩张。反之,经济衰退时期,个人收入与公司利润都减少,失业人数增加,那么所得税总额会降低,各种社会保障支出需要增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有效需求,防止经济进一步衰退。

对于短期的、较小的经济波动,内在稳定器可以取得一定的效果,但对于长期的、较大的经济波动它就有些力不从心了。正是由于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的这一局限性,使许多国家越来越重视采取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所谓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是指政府依据客观经济形势的不同,通过调整财政收支规模与结构来影响经济运行。这一政策的主要目标不是平衡政府预算,而是通过积极地运用财政政策去平衡经济。实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要求政府根据客观经济形势的不同状况,机动灵活地采取一定的财政政策和措施。当整个社会需求不足,以致失业率提高时,政府就应增加支出,减少收入;当社会上需求过多,致使通货膨胀猛烈发展,政府就应减少支出增加收入;当社会上借贷资本过剩,就应出售政府债券;当社会上资金不足,就应回收政府债券。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要求政府不必拘泥于预算收支之间的对比关系,而应当保持整个经济的平衡。实际上,相机抉择的原则是经济管理的一个基本原则,它不仅适合于财政政策,对其他宏观经济政策也同样适用。

(2)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也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为促进经济稳定发展服务的。它是指中央银行利用自己所掌握的利率、汇率、信贷、货币发行、外汇管理等工具,调节有关变量,最终影响整个国民经济活动的一种政策手段。与财政政策一样,货币政策也体现了政府对国民经济财力的管理,但是这部分财力主要是指由银行信贷所代表的财力。另外货币政策并不像财政政策那样体现国家对一部分社会产品的分配管理。因此,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①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目标也称作政策的最终目标,是指货币政策调节最终要达到的目的。货币政策目标的形成历经了很长的时间,由最初的稳定物价发展到今天为世界各国所普遍认同的四大目标:稳定物价、充分就业、适度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如前所述,这四大目标也是财政政策目标的主要内容。前面已对其作过解释,这里就不再重复。

②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货币政策对经济运行的调控是一种间接调控,它不能直接作用于实际经济活动,而必须经由一定的中间目标才能实现其最终目标。因此,必须选取一定的中间目标作为货币政策的直接调节目的,同时还可将这些中间变量作为反映货币政策操作效果的指示器。中间目标在整个货币政策的实施过程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传导环节。

选取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必须坚持一定的原则,即一个合适的中间目标必须与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国民收入稳定密切联系,又能为中央银行所控制,且能很快地起到宣示货币政策意向的作用。目前,各国提出的较有影响的中间目标有利率、货币供给量、贷款总额、货币基数、股票价格等,但是,能够被普遍认可的只有利率、货币供给量、贷款总额等三项。这三项指标能较好地体现上述原则,且与经济体制与金融体制有较好的适应性,因而被广泛运用于货币政策的操作中。关于利率的有关知识将在下一节中介绍,这里扼要谈谈货币供应量与贷款总额。

第一,货币供应量。货币政策最根本的目标可以归结为为一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货币环境。在现代信用本位条件下,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对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以及二者的平衡都会产生直接影响,从而影响整个宏观经济的运行。因此,要使货币的供应不成为重大经济波动的根源并不破坏整个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转,必须根据社会总供求状况制订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维持适度的货币供应,不能因为货币过多或不足而造成经济的过度繁荣或长期衰退。

所谓适度的货币供应既有量的要求又有质的要求,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在社会总需求不足情况下。此时整个社会经济处于衰退或萧条状况,资源大量闲置,企业开工不足,社会经济发展停滞。这时,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应该是扩张性的,即要增加货币供应量以刺激总需求增加,从而促进生产的恢复与发展,促使社会总供求趋于平衡。

二是在社会总需求过多情况下。此时宏观经济处于过热状态,生产迅速发展,投资剧增,市场供给不足,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商品,物价上涨。这时央行的货币政策应是紧缩性的,即缩减货币供应量,抑制社会总需求,促使经济适度而稳定增长,促使社会总供求平衡。

三是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构成不相适应的情况下。此时宏观经济处于这样的状况:一些部门需求不足,商品相对过剩,生产停滞不前;另一些部门则需求过度,商品供不应求,价格上涨,生产发展很快。其结果将是整体经济比例失调,畸形发展。此时货币政策应有紧有松,松紧结合,通过调整货币供给的构成和流向,改变社会总需求构成与总供给构成不相适应的状况,促使总供求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结构上都平衡,保证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第二,贷款总规模与信贷政策。贷款总规模及贷款总额,是一定时期内银行以信用方式向社会贷款的资金总量。它与经济发展速度有着客观的数量关系。适度的贷款总量既能促进经济建设的发展,又有利于货币的稳定。因此,控制贷款总规模历来是中央银行执行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

对贷款总规模的调控主要有两种做法:其一是规定贷款最高限额,直接控制贷款总规模。在计划体制下这一做法较为常用,即根据国家经济增长对货币的需求情况,由中央银行统一编制信贷计划,再下达给各专业银行。全国贷款总规模及专业银行贷款限额是指令性计划,须严格执行不得突破。对贷款的限额控制,可以最迅速、最广泛地进行信贷紧缩和扩张,但管得过死,不够灵活。

其二是中央银行再贷款影响整个银行系统产生派生存款的能力,间接地实现总量控制目标。中央银行运用基础货币对各金融机构的再贷款是其调控贷款总量的重要手段,它会影响到各金融机构运作中形成的贷款规模的大小。

与贷款总规模紧密相连的还有另外一个概念,即信贷总规模。信贷总规模的范围比贷款总规模略有扩大,它包括银行贷款、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贷款以及社会直接融资等。对信贷总规模的控制主要通过国家制订的信贷政策来完成。

信贷政策是货币政策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一方面它体现了国家货币政策的根本意图,即通过对信贷总规模的调节与控制以寻求一个有利于经济稳定、迅速增长的货币环境;另一方面,信贷政策与一般的货币政策又有所不同,它可以实行结构性倾斜来实现改善结构的目的,而一般的货币政策其主要职能就是调节货币供应量,使货币供应的增长既满足经济增长的合理需要,又不致于经济增长过热而助长通货膨胀。因此,信贷政策的主要任务一是控制调节信贷总规模,使之符合货币政策目标的要求;二是通过对贷款期限、利率、规模在不同部门中按不同比例配置,调节信贷结构,以支持或限制某地区、某部门的发展。一般而言,信贷政策支持优先发展的产业,主要有基础产业、先导产业与支柱产业等。通过对这些产业部门的政策性倾斜,从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平衡,保障供给,促进高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提高国内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不仅谋求经济增长的高速度,而且还要力争强化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后劲。

③货币政策工具。为了实现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并最终实现货币政策的终极目标,中央银行必须采取适当的货币政策工具来实施货币政策。所谓货币政策工具就是指为达到直接调节目标所采取的工具和手段。通常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一般性的数量型间接控制工具,包括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和法定准备金比率,它们通过银行系统管制整个经济的总信贷水平;另一类是选择性的质量型直接控制工具,包括改变法定保证金、消费信贷等,主要用以对特殊信贷领域和证券市场进行控制。这两种类型的划分并非绝对,它们都是通过改变货币供给、货币成本和信贷可获得性而影响总需求水平。

再贴现是指一般银行在缺少资金时,以其对顾客贴现而持有的票据请求中央银行给予再贴现,以取得资金。而再贴现率是中央银行对一般银行的再贴现收取的利率。当出现通货膨胀压力的时候,中央银行就提高再贴现率,这使商业银行因借贷成本提高而缩小准备金和放款规模,从而使价格得以稳定或者回落;反之,中央银行也可以降低再贴现率,而使商业银行以至工商企业增加借贷,增加总需求。

公开市场业务指中央银行在货币市场上的证券(特别是短期国库券)买卖活动。当整个市场价格水平上升,需要加以抑制的时候,中央银行就卖出证券,使得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下降,贷款规模缩小,从而使投资以及物价总水平的上升得到控制或逆转。当经济呈现萧条迹象时,中央银行就买进证券,使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增加,信贷规模扩大,从而使投资需求和收入水平上升。由于中央银行通过这种办法控制银行准备金非常准确、有效,所以公开市场业务在西方国家中被当作最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

法定准备金比率是银行存放在中央银行或金库中的准备金占全部存款的法定比率。中央银行通过提高这个比率,使货币乘数变化,从而通过影响货币存量而对整个经济产生作用。

由于它直接影响到各商业银行利润,因而效果非常猛烈,一般情况下不常使用。

选择性信贷控制主要用于管理特殊目的的信贷,如证券市场放款和消费信贷。当证券市场投机因素激增,股价暴涨的时候,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高它规定的购买股票的保证金要求,来限制借款购买股票的比重,而又不影响其他部门的经济发展。中央银行对消费信贷的控制主要是通过对购买耐用消费品的贷款规定最低保证金和还款期限实现的。

选择性信贷控制除上述两类工具外,中央银行还可运用自己在金融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和威望,通过对各金融机构实施"道义劝告"(或"窗口指导"),来影响它们的放款数量和投资方向,以达到控制信用的目的。同时,依照法令,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实施直接干预和控制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种选择工具。

第8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局限性范文

外向型经济向内需型经济转型的转折点

这一次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会对我国的外向型经济产生长期而巨大的影响,会使外币资产贬值,会影响外资的流入;同时,美元贬值与加息会对国际资本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国际资本在一推一拉的双重作用下,将更多地流入美国,我国的外资流入会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将迫使我国经济从依赖出口与外资推动转向依赖内需的推动。即使在人民币汇率恢复到均衡水平之后,也不会再出现1994年以来人民币汇率长期保持低位,从而导致外向型经济快速发展并成为经济发展主动力的情况了。正因为如此,人民币汇率制度调整成为我国经济由外向型向内需型转型的一个转折点。

我国经济结构进入重大调整期的催化剂

我国经济已出现失衡态势,主要表现在总量失衡,内外失衡,投资与消费失衡。我国经济严重依赖外向经济,外贸依存度过高,外汇储备高居世界第二。人民币汇率制度调整会对经济失衡产生三个方面的影响:一是降低进口物价,从而推动整体物价水平下降,有利于扩大消费;二是出口下降,加剧供求失衡;三是有利于国内资本对外国投资,不利于外资流入,从而改变资本跨国流动的格局。

从需求面来说,会使总需求下降,抑制外需,推动内需;物价下降,推动经济进入消费时代,使内外需结构、投资消费结构进行调整。从供给面来说,通货紧缩压力使投资利润下降,市场竞争加剧,迫使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加快技术进步,促使企业间并购重组,优化组织结构,进而推动我国经济告别粗放型与外延型扩张,实现经济结构升级和整体提质。

宏观调控将更游刃有余

第9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局限性范文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探究、归纳问题的能力和发散思维、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解题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参与生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正确地认识当前国家经济形势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关注生活、关注社会。

重难点:当前国家经济形势与《经济生活》知识点的结合,规范答题,提高发散思维和解题能力。

教学过程:(一)习题背景材料探究分析点评

1、当前国家经济形势背景分析。

2、分小组探究做题: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点进行分析。

3、分小组提问,共同探讨。

4、学生探究做题展示点评。

(二)教师归纳

在学生探究做题的基础上教师结合教材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三)解题要求

1、要有针对性,即答题思路要正确,要针对题目的设问作答。

2、要有逻辑性,即先答什么,后答什么;先说哪句话,后说哪句话。

3、要有层次性,要层层分析,大的层次包含哪些小的层次。

4、要点化,即一定要用阿拉伯数字清楚地表明答题要点。

5、全面化,答题要点要全面,不要遗漏答题要点。

6、规范化,包括书写规范和语言表达规范。

习题:原创题 背景材料:

1、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2、2007年12月5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08年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对2008年定调:防过热、防通胀、重民生。

3、2008年12月1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09年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对2009年定调: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

请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回答:

(1)上述材料中国家经济政策的变 化体现了哪些经济学原理?

(2)请你为国家如何保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献计献策。

教学采用小组讨论方式进行,结合课本知识点分析。两位同学到黑板上展示讨论结果,同时对其他同学提问,就某几个知识点回答,效果非常好。

我在课堂上指出学生在答题中出现的问题:

1.审题不清

2.表述不完整、不切中要害

3.没有使用专业术语

4.理论与材料相脱节

5.答案不分层

6.错别字较多。

老师概括本题与课本《经济生活》知识点的结合之处:

第8页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第10页汇率,第16页调节生产规模,第17页影响消费的因素,第29页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第41页劳动和就业,第48页债券,第60页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第64页国家财政,第70页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第81页市场调节的局限性,第83页存款准备金率、存贷款基准利率,第84页宏观调控的手段,第87页科学发展观,第88-90页自主创新、新农村建设、区域协调发展、生态环境保护。

最后总结送给大家四句话:

1、就业靠就业扩大

2、富裕靠富裕带动

3、繁荣靠繁荣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