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抗震减灾的知识范文

抗震减灾的知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抗震减灾的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抗震减灾的知识

第1篇:抗震减灾的知识范文

【关键词】摩擦摆式减隔震支座;有限元模拟;减隔震设计

1、引言

地震震害调查表明,桥梁结构是整个交通工程抗震的薄弱环节,由于桥梁倒塌而造成的直接损失和由此引发的交通瘫痪所造成的间接损失都非常巨大。近年来,我国发生的几次大地震对桥梁工程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尤其是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和2010年的青海玉树大地震。因此,针对桥梁抗震设计提出的各种理论和方法也成为国内外研究者关注的热点。

在各种桥梁抗震设计方法中,减隔震设计经工程实践证明是最为经济、有效的方法。一般是通过在上、下部结构之间安装具有减隔震功能的支座,有目的地引导结构的损伤形式,改善整体结构的抗震性能。国内外常用的减隔震支座有铅芯橡胶支座、滑动摩擦型减隔震支座、高阻尼橡胶支座等。摩擦摆减隔震支座是滑动摩擦型减隔震支座的一种,其工作原理类似于钟摆,大半径弧形滑动面可自由滑动,结构自振周期延长,同时发生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换从而消耗地震能量。与橡胶类减隔震支座相比,具有构造简单、承载力大、耐久性好等优点,在桥梁结构减隔震设计中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

第2篇:抗震减灾的知识范文

[关键词]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RA33;类风湿因子;磁共振;早期类风湿关节炎

[中图分类号] R59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12(a)-0026-02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主要表现为周围对称性多关节慢性炎症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病率为0.36%[1],致残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防止关节畸形、致残,改善预后。近年来新的抗体不断出现,如抗CCP、抗RA33等对RA的诊断都具有特异性,且可用于RA的早期诊断[2]。而MRI在显示关节病变方面优于X线,已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RA的诊断中,笔者通过对本院门诊和住院的64例RA患者联合检测抗CCP、抗RA33、RF,选择三种抗体均为阴性者和阳性者,检查手(包括腕)关节3.0MRI检查。现将具体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4例RA患者选自2008年1月~2009年2月本院风湿免疫科门诊及住院患者,其中三种抗体均为阴性者18例,男性4例,女性14例,年龄39~69岁,平均(42.16±14.37)岁,病程2个月~11年,平均(5.26±3.87)年;三种抗体均为阳性者46例,男性10例,女性36例,年龄19~71岁,平均(43.25±13.62)岁,病程2个月~15年,平均(6.15±5.92)年。所有病例均符合2010年美国风湿病学协会(ACR)/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联合提出的RA分类标准[3],均排除了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沉(46.32±17.21) mm/h,C反应蛋白(5.17±3.98) mg/L,血小板计数(205±68)×109/L。

1.2 实验方法

1.2.1 抗CCP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试剂盒购自上海华瑞公司,采用人工合成的环瓜氨酸多肽包被微孔板,血清作1∶100稀释,以>5 U/mL为阳性。

1.2.2 抗RA33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试剂盒购自德国Euroim2mun 公司,血清1∶100 稀释,重组RA33包被微孔板:>25 U/mL为阳性。

1.2.3 RF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用日立717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RF>50 U/mL为阳性结果。

1.2.4 GE Signa HDx 3.0T磁共振扫描手关节。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1.00统计软件,组间阳性率和特异性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三种抗体阴性组和阳性组患者的MRI结果见表1。

3 讨论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常见的以关节滑膜慢性炎症病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2年内即可出现不可逆的骨关节破坏,近年来认为早期诊断及早期给予缓解病情的药物能及时控制病情,减少骨关节破坏并改善预后。有报道检测抗CCP和抗RA33对RA的诊断有很大价值[4]。但有20%~30%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中抗CCP、抗RA33和RF阴性[5]。MRI在显示关节病变方面优于X线,在RA的早期阶段即可显示骨髓水肿、关节滑膜增厚、关节积液、骨侵蚀和腱鞘炎等[6],近年来已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RA的诊断中。

本研究结果显示,三种抗体阴性组和阳性组检查关节3.0MRI均提示有不同程度的关节影像改变,其中以滑膜炎症最为突出。滑膜的改变是RA最早的病理改变,MRI所显示的滑膜病变要早于临床表现,一旦关节腔内显示滑膜炎,常提示滑膜增生和(或)血管翳的形成,这也是关节侵蚀破坏的关键之一。并且由于滑膜组织及局部血管渗出所致,导致关节积液、关节肿胀。本研究显示三种抗体阳性组发生滑膜炎39例(85%),阴性组14例(78%),提示滑膜炎是早期RA中所有MRI阳性征象异性、准确性最高的征象。关节间隙变窄和骨侵蚀严重时可在2年之内出现,有研究[7]提示这种关节改变与抗CCP、RF有关,预后较差,而本研究的结果提示在三种抗体阳性组关节间隙变窄和骨侵蚀明显高于阴性组,虽然没有统计学意义,但是可反映一部分抗体阴性疑似RA患者检查手MRI出现关节侵蚀破坏、间隙变窄,有助于早期RA的诊断。骨髓水肿是由于骨骼对炎性滑膜的刺激反应性充血水肿,导致骨髓内水分增加所致,有研究[8]提示早期MRI 显示骨髓水肿的部位发生骨侵蚀风险比没有发生水肿的部位高6~6.5倍,先于骨皮质囊变及骨侵蚀,是早期RA随后放射学进展最强的预测因子[9],本研究中,三种抗体阳性组与阴性组发生骨髓水肿分别为19例(41%)和8例(44%),是诊断RA敏感性较高的征象,但是缺乏特异性,如创伤、肿瘤、血管性病变以及各种炎性病变在疾病的过程中可出现此征象,所以应结合RA的其他征象加以综合评价。

由于MRI在显示软组织病变方面具有较高的分辨力,是目前RA影像学检查中最敏感、准确的方法,尤其是在早期的RA,能清楚准确显示出滑膜炎、关节积液、骨髓水肿、骨侵蚀等RA早期重要征象,在这些患者的诊断中,通过MRI发现这些病理变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0]。因此,根据MRI表现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尤其是对抗CCP 、抗RA33、 RF阴性且疑似RA 临床症状又不典型患者,联合MRI对RA的早期诊断和提示病情严重程度并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为早期诊断RA 提供可靠、简捷而准确的方法,可以减少早期及不典型类风湿关节炎的漏诊率和误诊率。

[参考文献]

[1] 唐福林,吴东海. 临床诊疗指南·风湿病分册[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

[2] Van Gaalen FA,Linn Rasker SP,Van Venrooij WJ,et al. Autoantibodies to 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s predict progression to rheumatoid arthritis in patients with undifferentiated arthritis: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J]. Arthritis Rheum,2004,50:709-715.

[3] Aletaha D,Neogi T,Silman AJ,et al. 2010 rheumatoid arthritis classification criteria: an 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European League Against Rheumatism collaborative initiative[J]. Ann Rheum Dis,2010,69(9):1580-1588.

[4] Steiner G,Smolen J. Autoantibodies in rheumatoid arthritis and their clinical significance[J]. Arthritis Res,2002,4(Suppl 2):S1-S5.

[5] Nishimura K,Sugiyama D,Kogata Y,et al. Meta-analysis:diagnostic accuracy of anti-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 anti-body and rheumatoid factor for rheumatoid arthritis[J]. Ann Intern Med,2007,146(11):797-808.

[6] 李河北,杜湘珂,贾园,等. 手及腕关节MRI对类风湿关节炎早期诊断价值[J]. 中华放射学杂志,2004,38(4):360-364.

[7] Lindqvist E,Eberhardt K,Bendtzen K,et al. Prognostic laboratory markers of joint damage in rheumatoid arthritis[J]. Ann Rheum Dis,2005,64:196-201.

[8] Stewart NR,McQueen FM,Crabbe JP.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of the wrist in early rheumatoid arthritis: a pictorial essay[J]. Australas Radiol,2001,45(3):268-273.

[9] Hetland ML,Ejbjerg B,Hrslev-Petersen K,et al. MRI bone oedema is the strongest predictor of subsequent radiographic progression in early rheumatoid arthritis.Results from a 2-year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CIMESTRA)[J]. Ann Rheum Dis,2009,68(3):384-390.

第3篇:抗震减灾的知识范文

一、总则

1、地震群测群防工作是指非地震系统的公民和社会组织,依法从事的地震监测和地震灾害防御行为。

2、地震群测群防工作是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立健全防震减灾社会动员机制和社区自救互救体系的重要内容。

3、地震群测群防工作包括地震宏观异常测报、地震灾情速报、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社区地震应急和民居抗震设防指导。

4、地震群测群防工作应坚持预防为主、测防结合、平震结合的原则。

二、地震群测群防工作网络建设

1、各镇乡(街道)的防震减灾工作,在市地震业务部门的统一指导下开展工作,并指定一名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各镇乡(街道)要设立一名防震减灾助理员(联络员),具体人员由各镇乡(街道)自行指派。

2、各镇乡(街道)、社区要建立一支防震减灾志愿者队伍,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和辖区地震应急工作。防震减灾志愿者队伍由防震减灾助理员(联络员)负责筹建。

三、防震减灾助理员(联络员)职责

(一)地震宏观异常测报

1、地震宏观现象的观察与观测

防震减灾助理员(联络员)应注意观察周围的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如动物、地下水、地形变、电磁、气象等,认识其正常的变化规律,了解造成这些变化的因素。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开展一些简单的观测,并把观测结果进行记录。

2、地震宏观异常的调查与核实

防震减灾助理员(联络员)发现宏观异常后,应及时进行异常的调查核实。首先是调查出现的异常本身是否可靠,其次是分析异常的原因。

防震减灾助理员(联络员)应配合上级防震减灾业务主管部门到现场访问有关人员,把握异常的真实性,必要时也可进行简单的测量、试验与分析。

在宏观异常的调查核实中,还要注意分析异常规模、出现的区域与时间等特征。

调查核实后,可进行异常的识别,是否与未来的地震有关,即能否作为地震宏观异常。

3、地震宏观异常的上报

调查核实后的地震宏观异常现象应及时填写“地震宏观异常填报表”(附件)上报。

上报的方式一般应将填写的表格以尽可能快的形式报给市地震部门。对突然出现的、规模较大的、情况严重的异常,除了按规定填报外,还应以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上报市地震部门,也可同时上报省、xx市地震部门。

(二)地震灾情速报

1、地震灾情的观察和估计

地震发生后,防震减灾助理员(联络员)观察所处环境及附近的房屋、景物的变化,根据观察结果,结合人的感觉,对照《中国地震列度表》中的三类基本标志性现象,粗略估计地震灾害程度。

2、将地震灾情的初步观察结果及时向市地震部门报告。

3、地震灾情的调查

在做出首次速报后,应尽快调查了解辖区内的三类基本现象。调点是:

(1)人员的伤亡及分布情况。

(2)建筑物、重要设施设备的损毁情况,家庭财产损失,牲畜死伤情况。

(3)社会影响,包括群众情绪,生活秩序、工作秩序、生产秩序受影响情况等。

(4)地震造成的其他灾害现象。

4、地震灾情的后续速报

将调查结果进行第二次速报,以后还应不断调查核实和补充新情况,尤其人员伤亡变化情况须随时上报。

(三)防震减灾科普宣传

防震减灾助理员(联络员)在市地震部门指导下,配合镇乡(街道)有关部门承担本辖区的防震减灾科普宣传任务。

1、宣传方式

(1)设立宣传橱窗、墙报。

(2)举办防震减灾科普讲座。

(3)播放地震科普宣传声像资料片。

(4)散发地震科普读物、挂图、宣传页。

(5)利用科技周、“7.28”唐山地震纪念日、“三下乡”等进行科普知识宣传。

(6)组织各种地震应急演练。

2、宣传内容

(1)平时宣传

我国及本地区地震环境和地震活动特点;地震基本科学知识;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和应急与救援的有关知识;个人及社会防震减灾基本技能常识;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知识与措施;国家有关防震减灾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我国地震科学水平和防震减灾工作成就与现状。

(2)临震宣传

地震应急预案与应急对策措施的主要内容与启动程序;地震监测预报的方法,现阶段地震预报科学水平;地震宏观异常现象的观察、识别和临震异常信息的上报;各类房屋建筑和生命线工程在不同强度地震下的震害特点与抗震防灾措施;社会公众地震应急避险与自救互救知识;地震灾情速报知识和速报渠道

与程序;地震谣传的识别与预防知识;有关地震预报、地震应急的法律、法规知识。

(3)震后宣传

有关地震震级、灾情情况和震后趋势判定公告的内容;党和政府抗震救灾的对策措施;伤病员抢救转移的知识和方法;防止地震次生灾害的知识;震后恢复重建时场地选择及抗震设防要求方面的知识;有关识别和预防地震谣传的知识。

(四)社区地震应急

1、社区地震应急准备

(1)制定社区地震应急预案。包括社区应急、邻里自救互救、人员疏散、人员密集场所疏导、重要目标岗位应急抢险抢修、家庭应急等。

(2)组织建立防震减灾志愿者队伍。明确组织者、人员、职责、任务,并协助上级防震减灾业务主管部门对志愿者的培训、训练和演练工作。

(3)指导社区居民掌握地震灾害自防、自救、互救基本知识,熟知附近的避难场所,并开展适当的演练。

2、临震应急措施

(1)本辖区的应急预案启动后,防震减灾助理员(联络员)协助实施应急预案。

(2)密切关注震情变化,随时与市地震部门保持联系,及时反映宏观信息。

(3)根据政府和有关部门部署,协助居民避震疏散。

(4)指导家庭贮存各种必备生活用品和工具。

3、震后应急措施

(1)协助辖区内的震后快速反应工作,迅速报告灾情和紧急救助情况。

(2)组织志愿者队伍和居民开展救助,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

(3)协助疏散灾民和发放救援物品。

(4)协助有关部门维护辖区秩序。

(五)镇乡(街道)民居抗震设防

1、宣传房屋抗震知识,包括民居震害和特点、抗震设防要求、房屋建造的抗震措施。

第4篇:抗震减灾的知识范文

一、上半年工作情况

(一)强化考核督查,逐级落实工作任务

为了今年的防震减灾工作目标顺利完成,市局防震减灾工作会议之后我局及时召开会议研究部署2013年度防震减灾工作,以防震减灾工领导小组名义下达了2013年度防震减灾工作考核指标任务,把防震减灾工作纳入了县上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

(二)突出监测预报,加强群防体系建设

我们始终坚持把地震监测预报作为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内容,以建立群测群防体系为重点,扎实做好各项工作。一是地震信息节点及系统运行良好。初步实现了省、市、县之间广域网络互联,地震信息的实时传递和数据资源共享,便于在较短时间内掌握震情。二是对全县的宏观监测点实地进行了检查,落实了监测人员,明确了职责,对宏观监测点监测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建设了3个规范化宏观观测点、观测点达到了“七有”要求。切实按照“宁可千日不震,不可一日不防”的原则,各宏观观测点开展动禽、井水变化、气象等宏观异常观测,为准确预测预报震情提供了依据。加强了西河村庙嘴山测震台的监测环境维护工作,坚持每季度开展一次全面检查,确保电力畅通、环境整洁,确保测震台正常运转。三是制定下发了《县2013年度震情跟踪工作方案》,采取电话询问、月报表等形式,加强震情监视和跟踪,密切关注地震前兆异常事件,完成了地震趋势会商报告形成有价值的震情趋势会商意见。四是制定了“三网一员”管理办法和职责,全县9个镇、2个社区以正式文件的形式明确了主管领导和镇上的防震减灾助理员,完善更新了“三网一员”信息,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群测群防网络体系,建立了稳定的群测群防工作队伍。

(三)强化机制建设,提升震灾防御力度

认真落实《省工程建设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办法》、《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规定》等文件精神,将抗震设防要求纳入了城市规划以及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论证、工程设计、施工审批的重要内容,强化了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的监督管理。一是加大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监管力度,将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备案工作纳入基本建设管理程序,要求一般建设工程凡没有县地震办的备案手续,不得进行规划定点、工程招投标和办理施工许可证。上半年备案4项。二是加快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点创建步伐,今年创建示范村一个。三是开展了地震安全示范社区的创建工作,按照《县创建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工作实施方案》,建苑、宜禄等社区积极开展了创建工作。四是开展了建设工程抗震设防检查工作,县地震办联合县住建局、教育局、卫生局对全县建设工程抗震设防情况进行了检查,及时成立了联合检查组,按照从严从实从细的原则,从2013年5月22日开始至6月17日结束,历时27天对我县教育系统的83所中小学校、8所(不含民办幼儿园)单设幼儿园的198栋单体建筑物和13所乡镇卫生院的35栋单体建筑物及4栋保障性住房进行了全面检查。对不能满足抗震设防要求的建筑物给出了意见,以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四)深入宣传教育,增强防震减灾意识

为了切实提高公民防震减灾意识和应对地震自然灾害的能力,我们组织专门人员,采取多种方式,广泛宣传防灾减灾科普知识,人民群众防震减灾意识得到明显增强。一是“科技之春”、“5.12”汶川地震纪念周、“安全生产月”等活动期间,采取上街设点、现场讲解、发放资料、悬挂横幅等形式,广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省防震减灾条例》等法律法规及防震减灾科普知识、避险自救互救知识,切实增加群众对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的了解。截止目前,共开展防震减灾宣讲及演练活动8(场)次,悬挂横幅7条,制作宣传板面20块,散发宣传资料5000多分。二是充分发挥媒体、通讯网络平台的作用,利用在大屏幕播放防震减灾知识专题宣传片、发送手机短信等形式,使群众进一步了解地震科普知识,增强防震减灾意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三是扎实开展了防震减灾知识“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家庭”为主题的“六进”活动,在昭仁中心校、巨家中学、巨家中心校开展了地震应急疏散演练和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讲座,提高了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为金宇社区、建苑社区、宜禄佳苑、冉店社区上孟村、丁家镇张代河村等社区居民发送了防震减灾科普知识以及《省防震减灾条例》等宣传资料,增强了群众防震减灾意识和避险常识。结合“改作风、抓落实、促发展”及“抓党建、暖民心、保稳定、促发展”活动,进村入户宣传农村民居抗震设防知识及避震、自救互救知识。四是深入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创建工作。按照开展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活动的文件要求,昭仁中心校今年开展市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创建活动,巨家中学开展县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创建活动。

(五)加强应急救援,提升防灾工作水平

一是完善应急预案。制定下发了《县地震应急预案》,我县73个县级部门、9镇2个社区、160个行政村,80%的中小学校和卫生院、按照地震应急预案修编要求,结合各自实际,根据自身职责,完成了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修编工作。各学校开展了应急疏散演练活动,检验了地震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及时更新了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

二是建设应急平台。宜禄街文体广场为县城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在应急避难场所周围及入口处设置明显指示标志牌,并制作了应急避难场所平面图和周边地区居民疏散通道图。合理划分应急避难场所,设置了应急指挥中心、应急供电区、应急棚户区、应急物资供应区、应急水源区等功能区,确保地震应急避难工作有序、高效开展。

三是壮大应急队伍。加强县、镇、村三级地震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建立了有效的联动协调机制,提高了应急能力。目前,我县有地震应急救援中队各镇、社区均成立了20人的地震应急救援队伍,各村分别成立了15人的地震应急救援队伍。成立了防震减灾志愿者协会,会员40人。

二、存在问题

1、防震减灾基础薄弱、机制不够健全。

2、广大干部群众防震减灾意识不强、知识匮乏、自救互救能力不强,宣传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

3、各级的应急预案还需进一步完善,在应急组织、管理、指挥、协调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提高。

4、“三网一员”人员的业务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监测网络还需进一步健全,群测群防机制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下半年我局进一步贯彻落实好省、市防震减灾工作会议精神,继续按照年初工作计划,进行全面的查缺补漏,重点围绕考核目标任务,进行认真地检查和落实,确保全年的工作完成,下半年要继续做好以下工作:

(一)重点做好防震减灾知识宣传工作。利用“7.28”唐山地震纪念日、科普宣传月、法制宣传周等时段,继续做好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自救互救知识、抗震设防知识的宣传活动。进一步做好我县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社区、村、企业的创建工作。

(二)继续推进地震监测预报工作。认真做好震情值班工作,利用宏观资料,切实做好月、年会商各项工作。加强地震宏观异常现象的观测、调查核实工作,加强对群众的宣传培训,在提高群众宏观现象的观测、识别能力的基础上,广泛引导和发动群众开展地震宏观异常的观测,发现异常及时向政府或地震办报告,为地震部门判定震情提供及时而有价值的信息。

(三)进一步抓好“三网一员”队伍建设工作。加强对宏观观测员、防震减灾助理员、灾情速报员工作的业务培训指导,推进全县群测群防体系建设。

第5篇:抗震减灾的知识范文

非常感谢各位领导到__镇检查指导工作,在此,我代镇党委、政府对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下面,我就__镇的防震减灾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作汇报:

__镇位于__县西北部,系滇川两省,__、会东、巧家、东川三县一区结合部的__山区腹地,全镇总面积 264.9km 2,辖18个村(居)委会,有348个自然村,18821户68834人。由于受小江、金沙江的强烈切割,__镇境内地形地貌极为复杂,河谷部分岩层存在垂直裂隙,形成深邃峡谷,全镇有12个村委会处于地质结构较差、地质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金沙江、盐水河谷和小江沿线,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切实做好防震减灾工作,我们重点抓了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健全机构,强化组织领导。在防震减灾工作中,党委、政府非常重视,真正将此项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来抓紧抓实。调整充实了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和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派出所、安监站、国土所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和部署防震减灾工作。为增强防震减灾工作战斗力,降低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党委、政府从机关单位抽调了50余名干部职工组成了4支应急抢险队伍,同时在各村成立了以总支书记为队长,民兵和青壮年群众为队员的应急抢险小分队。

二是强化宣传,增强防震意识。充分利用广播、标语、宣传栏、手机短信、宣传单等形式,加强地震科普知识普及的力度、广度和深度,加强地震知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教育,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同时,在各中小学校普遍开设地震知识讲座,加强对在校师生的培训教育,增强广大师生的防震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定期或不定期在各中小学校开展防震避震应急演练,提高广大师生的应急避灾能力。今年上半年,全镇共张贴防震减灾宣传标语200余条,出黑板报48期,印发防震避险宣传单20__0余份,开展地震知识讲座20余次。

三是深入排查,消除安全隐患。牢固树立“宁可千日不震,不可一日不防”的防震理念,组织国土、安检、民政等部门对全镇17个村的地质情况进行了全面排查,其中石门坎村、云峰村、落水村、发基卡村、炉房村和炭山6个村委会存在地质灾害隐患,共有滑坡点10处,威胁着148户678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党委、政府已向地质灾害隐患地带群众发放了防灾明白卡和避险明白卡,并落实了专人负责24小时监测,一有险情立即上报。同时,组织中心学校等部门对全镇23所小学的危房进行了全面排查统计,目前全镇23所小学共有d级危房 9532平方米 。现已争取排危资金380余万元,可排除学校危房面积 3238平方米 ,计划在两年时间内,全面完成中小学危房排除任务,保证学校校舍安全性能,保障广大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由于受四川“5.12”大地震的影响,云峰村委会大水沟村民小组和三家村村民小组发生山体滑坡,为确保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镇党委、政府投资80余万元对两个村民小组处于滑坡体上的29户群众进行了易地搬迁。

四是加固民居,提高抗震能力。根据农村民居抗震性能调查统计,__镇85%以上的民居均不具备抗震能力或抗震能力底,原因是娜姑镇的民居绝大部分都是土坏房,屋梁直接担在山墙上(土墙),特别是地处金沙江、小江、盐水河断裂带的山区群众,家庭贫困程度深,住房极为简陋,不具备抗震性能。近年来,镇党委、政府积极争取各方资金,大力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工程。在项目安排上,我们坚持把特别贫困、特别简陋、特别危险的农村民居作为实施的重点对象,优先考虑,确保新建和加固改造的农村民居基本具备抗御不低于6级地震的能力。在工程建设中严把“三关”、做到“四不准”,即:严把材料质量关、严把施工质量关、严把验收入住关;对不符合抗震要求的设计不准实施,对不符合抗震要求的建设项目不准审批,对不符合抗震标准的建材不准进入工地,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工程不准验收。目前全镇已新建基本具备抗御不低于6级地震的能力的安房176户2. 1万平方米 ,加固改造的1339户12. 05万平方米 ,基本保障了1515户6000余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五是完善制度,提升救援时效。完善修订了《__镇防震减灾应急预案》,适时组织地震应急预案的演练,进一步熟悉掌握启动应急预案的方法、步骤,明确在应急行动中的职责,达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效果。加强抗震救

灾指挥体系建设,及时充实抗震减灾应急队伍及应急小分队成员,建立应急队伍信息库,确保预案启动及时、运转顺利。严格值班制度,在汛期及历年自然灾害发生频繁时期,要求各村及相关部门实行值班制度,保证手机24小时开机,及时上报各种突发性自然灾害。

虽然我镇在防震减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缺乏防震减灾工作经费,各项工作开展难度大;二是村镇建筑民居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达不到抗震要求,全镇大部分群众还居住在抗震能力低或不具备抗震性能的房屋内;三是社会公众防灾意识有待加强;四是紧急救援体系不够健全,缺乏可操作性。

第6篇:抗震减灾的知识范文

近年来,我省防震减灾工作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和得到了各级人大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得到广大民众的高度关注。2011年3月,省委书记、省长赵克志对我省防震减灾工作做出了重要指示,对我省防震减灾工作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我省防震减灾工作的发展方向。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华祥、袁周就加快我省防震减灾工作进行了调研并做了重要指示。副省长孙国强多次召开会议安排部署我省防震减灾工作。经过各方努力,我省防震减灾事业取得了巨大进步。

防震减灾转入法制化。汶川地震以来,贵州切实推进防震减灾法制建设,制定了《贵州省防震减灾条例》,分解了防震减灾法定职能,各地防震减灾工作机构逐步建立,依法开展防震减灾工作的局面初步形成。2008年,省政府批准成立了地震专家机构--贵州省地震安全性评定委员会。2009年,省政府成立了抗震救灾指挥部,并建立了防震减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各级政府相继成立了抗震救灾指挥机构和联席会议。2010年,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见》,省政府了省级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

地震监测实现数字化。通过“国家数字地震网络项目工程”的实施,全省以贵阳国家基准地震台为中心,3个国家级地震监测台为骨干,13个省级地震监测台为补充的数字化地震监测框架网络初步形成,地震监测能力由原来的最低只能监测到3.5级以上地震提高到西部地区最低能监测到1.5级以上地震,东部地区最低能监测到2.0级以上地震。地震时间、地点、震级和震源深度要素的分析抱出由以前60分钟以上跨入智能化,实现地震后能10分钟内准确速报。省地震局通过岗位大练兵,地震速报能力迅速提高,在首届全国地震速报竞赛中获成都赛区第一名。

应急救援实现跨省作战。2009年修订了《贵州省地震应急预案》和《贵州省地震局地震应急预案》,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相继了地震应急预案,“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地震应急预案体系初步建成。按照这些地震应急预案,初步建成了贵州省地震应急决策系统。我省已经成立了近200人的省级地震紧急救援队,由省地震局、消防总队、武警总队和卫生厅抽调骨干组成。这支队伍能够承担省内外破坏性地震的应急救援任务。2010年,省地震局地震应急救援队赴玉树地震灾区开展应急救援,得到了现场抗震救灾指挥部专家和青海省抗震救灾指挥部的一致好评,锻炼了我省地震应急救援跨省作战的实战能力。

地震科普宣传制度化。2009年,我省了《贵州省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方案》,将防震减灾知识纳入全省中小学教学和考核内容,定期开展学生地震应急疏散演练,并将防震减灾知识纳入省委党校领导干部主体班培训计划。省地震局编写出版了《防震避震知识》科普读物,编辑印刷了《防震避震常识》画册,编辑制作了《防震减灾基础知识》影视光碟。近年来,地震系统举办各类培训班和科普专题讲座122次,筹划举办宣传教育活动1239次,制作宣传展板7340多块,悬挂宣传标语7400多条,制作、编印和发放宣传资料127万多份,赠送地震科普光碟75837碟,1200余所中小学60余万师生参加了地震应急疏散演练,近2000万群众直接参加了各种宣传互动活动,公众防震减灾意识和地震应急避险能力日渐提高。

服务民生步入常态化。近年来,省地震局转变防震减灾工作思路,坚持地震科技为经济建设服务宗旨。省地震局制定了支持“工业强省”战略政策措施,规范了行政审批程序,缩短行政审批时限50%。省地震局提出,地震科技要服务民生。近几年来,实施了首批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工程,快速高效处理了多起“不明震动”事件,对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良好的作用。省地震局还编辑出版了中英文的《贵州省地震震中分布图》,对贵州历史地震和地震地质背景展开了研究,发表了十几篇研究成果论文,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等提供了基础的资料。

确立目标、强化措施,谋求防震减灾工作再上新水平

“十一五”以来,我省防震减灾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由于受观念等的影响,我省地震忧患意识较低,防震减灾管理体制机制尚不完善,防震减灾工作机构、人员、经费保障不足,地震监测能力仍然较低,地震前兆监测基本上没有开展,建设工程抗震设防有效监督不够等等,防震减灾事业发展依然任重到远。

“十二五”时期的主要目标是建立完善管理体制机制和地震监测系统,加强建筑抗震设防和地震基础研究。建立完善防震减灾管理体系。初步建立防震减灾三大工作体系和地震应急指挥协调机制,建立完善防震减灾地方配套法规、规章和制度,建立完善执法监督队伍。初步建成覆盖全省的地震监测系统,贵阳市和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地震最低监测精度达到1.0级。地震发生后10分钟内完成地震三要素(时间、地点、震级)速报。力争使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达到抗震设防要求,农村抗震民居比例逐步增加。将建筑抗震设防要求纳入基本管理程序,初步建立建筑抗震设防的日常监督检查机制。加强地震科学技术基础研究,为防震减灾工作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资料。

第7篇:抗震减灾的知识范文

为了扎实做好2009年防震减灾工作,根据中央、省、市关于防震减灾工作安排意见和省、市防震减灾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现就全县2009年防震减灾工作安排如下:

一、认清形势,认真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

*年11月召开的全省地震趋势会商会和2009年1月召开的全国地震趋势会商会,分别对2009年度我省、全国地震形势进行了深入研究和综合分析,认为2009年中国大陆仍然存在发生地震的可能,特别是庆阳市位于南北地震带的边缘,与宁夏西海固、六盘山毗邻,距离我县比较近,3月30日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防震减灾工作会议,对今年的防震减灾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各乡镇、各部门要充分认清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汲取汶川地震的教训,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扎实开展宣传活动,提高全民防震减灾法制意识,依法规范全社会防震减灾行为。新修订的《防震减灾法》从今年5月1日起实施,要结合新修订通过的《防震减灾法》实施日(5月1日)、防灾减灾日(5月12日)、国际减灾日(12月14日)等特殊纪念日,采取制作专题片、上街咨询宣传、知识竞赛、图片展览等形式,针对公众防震减灾意识谈薄、避险自救能力不高等现状,组织开展多种形势的防震减灾宣传活动,扩大防震减灾工作的社会影响,增强人们防震意识。

二、明确任务,全力做好震害防御工作

一要切实加强地震监测预报工作。各乡镇、各部门要牢固树立“震情第一”观念,按照市、县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震情短临跟踪工作方案,完善震情跟踪工作措施,坚持异常落实不过夜和重大异常报告制度,认真做好地震宏、微观异常现象的监测收集和上报工作,对出现的各类异常现象要及时调查核实,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

二要认真做好抗震设防管理和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各乡镇、各部门要落实全市防震减灾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庆阳市地震局关于转发<甘肃省发展和改委委员会、甘肃省地震局关于对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程项目进行抗震设防要求检查的通知>的通知》、市政府制定下发的《庆阳市灾后重建工程质量管理地震设防工程监督监测验收意见》等文件精神要求,全面做好灾后重建工作。发改、城建、规划、地震等部门在工程项目审核中,要严把工程设计关、抗震设防关和地震安评关,发挥职能,依法加强对重大建设工程、生命线工程以及交通、水利、电力等重大基础设施和学校、医院抗震设防要求的监管,趋利避害,确保重大建设工程抗御地震灾害的能力。

三要稳步推进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实施。各乡镇、各部门要认真落实全国、全省、全市农村民居防震保安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开展对农村民居抗震设防情况的普查,掌握农村民居抗震设防现状,推进地震安全民居工程的实施。要结合农民安居工程、新农村建设、扶贫搬迁等,加大对农民建设地震安全住房的技术指导和政策引导。各乡镇要确定一批安全农居示范点,带动和鼓励广大农民朋友建设安全、舒适、美观、抗震的民居。

四要不断提升地震应急工作水平。各乡镇、各部门要全面落实《突发事件应对法》,进一步明确各自在地震应急事件处置中的责任,建立集中高效的地震应急指挥平台,在第一时间为政府当好决策参谋;要针对汶川地震应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推进本乡镇、本部门、人员集中场所、大中型企业等地震应急预案的修订工作。建立稳定、长效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达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效果。要建立机动灵活、安全可靠、多路互补的应急通信保障系统,提升全县地震应急信息快速保障能力。县教育局要安排全县所有中小学校、幼儿园定期开展应急避难演练活动,将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纳入学校素质教育和安全教育计划之中,5月初,县地震局要联合县教育局在反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开展应急避难演练活动。要加快推进全县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增强实用功能,乡镇要设立中型避难场所1-2处,明确标志,规范管理,协调配合。

第8篇:抗震减灾的知识范文

(一)加强软硬件建设,为开展防震减灾工作提供根本保障

1、不断加强自身建设。随着新时期防震减灾工作的不断深入,特别是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防震减灾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更加艰巨。要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就必须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与时俱进,使干部职工的理论水平、思想觉悟、业务知识等不断有新的提高。为此,一是加强学习和培训。通过经常性的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培训,保证政治上的坚定,工作上的创新。认真开展机关作风建设,学习领会科学发展观,使干部职工政策理论水平和解决问题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在工作中,讲大局、讲原则、讲团结,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相互关心。三是加强廉政建设。把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放在了自身建设的突出位置,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身体力行,严格执行各级党委廉洁自律的规定。

2、建立健全基本制度。注重基本制度的建设,先后制定并出台了县级和本局地震应急预案、值班和上下班制度、震情会商、财经纪律等一系列基本的规章制度,为实行严格规范的管理打下了基础。同时,注重从点滴抓起,抓养成,抓示范,从接一个电话、报一份材料等细微之处着手抓,使全局工作人员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

3、改善办公条件。为使干部职工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在注重软环境建设的同时,克服办公空间拥挤、设备落后、经费十分短缺的困难,努力争取上级的支持,积极向县委政府反映实际困难,极大地改善了办公条件。

4、积极争取地震业务用房建设项目,该项目已列入省级规划中,有望在**年组织实施。

(二)认真履行职责,全面推进防震减灾工作

1、做好震情监测跟踪工作。一是做好地震前兆数据的观测、分析和上报工作。二是积极做好震情会商跟踪工作。坚持月、季震情会商制度,有异常情况紧急会商;及时编写震情简报向上级业务部门和县委、县政府报告。编写震情会商意见,震情简报;三是建立了防震减灾联络员和地震宏观观测员工作制度,对地震的影响和地震前兆异常情况进行及时核实和上报。全县每个乡镇确定了一名防震减灾助理员,乐育水井、俄垤水库各确定了一名宏观观测员。

2、积极稳妥处置好地震事件。**年,我县发生的最大地震是9月30日的2.0级地震,但人没有震感。县地震局及时向县委、县政府作了报告,并积极稳妥地作好处置,耐心细致地做好人民群众的释疑答疑工作,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稳定,百姓安定。

3、加强地震应急系统建设工作。一是起草并报县政府下发了《××县地震应急预案》,各乡镇和县级有关部门的应急预案也得到不断完善,地震局内部也制定了详细的地震应急预案。二是加强应急装备的准备工作。为地震应急提供基本的设备保障。三是收集建立了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对全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学校、医院、民居、交通、重点危险隐患点、地图等基本情况进行了搜集整理,全面推进防震减灾工作。

4、做好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工作。县地震局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条例》和州、县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见,积极与本文来源:就爱文秘有关部门沟通联系,不断加强和规范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工作,以提高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的抗震设防能力。**年开展抗震设防要求管理工作,共审批了11项建设工程项目。

5、切实推进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涉及全县所有乡镇,事关农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切身利益,做好该项工作,有利于改善农民群众的居住条件,提高生活质量。县地震局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按照要求严格实施480户拆除重建和1200户加固改造任务,确保质量,使加固和重建的农村民居真正成为地震安居房。

(三)加大宣传教育工作力度

1、加强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教育。按照“主动、慎重、科学、有效”的原则,采取各种方式,深入持久地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全社会的防震减灾意识、应对地震灾害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以赶集天、送科级下乡活动、防震减灾日纪念活动、科技活动周等活动为契机,采取发放宣传资料、开展科普咨询等方式,重点加强了地震科普知识、应急避险知识、农村民居抗震设防等方面的宣传,开展地震科普宣传4次,累计发放宣传资料11600多份。为做好学校的防震减灾知识普及,与科协共同向全县中小学校发放了防震减灾知识读本500本。

2、加大信息宣传力度。县地震局把信息宣传作为提升地震工作社会影响力的一条有效途径,年初制定工作目标责任,明确宣传工作的任务和要求,年末进行表彰奖励,激发干部职工参与信息写作的积极性,撰写信息,宣传工作取得了明显实效。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我局在防震减灾工作上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防震减灾有些工作需要进一步理顺、规范。二是专业技术力量十分薄弱,工作人员少,而且来自不同的专业和岗位,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和培训。三是工作经费十分紧张,地震应急装备的配置、监测设备的运行和维护、日常的业务培训、防震减灾知识宣传等工作受到一定的限制。

三、**年工作计划

回顾**年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效,但离党委、政府的要求还有差距。**年,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继续加强自身建设。加强内部管理,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健全工作制度,以制度管人管事。加强队伍建设,充实工作人员,加大对干部职工的教育和培训力度。进一步明确岗位职责,明确目标责任,使每一位工作人员都尽职尽责工作。加强勤政廉政建设,勤俭节约,廉洁办事。

(二)做好震情监测跟踪工作。在做好地震前兆数据的观测、分析和上报工作的同时,积极做好震情会商跟踪工作,坚持震情会商制度,及时编写震情简报。加强对防震减联络员和地震宏观观测员的培训和指导。

(三)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地震应急系统建设。进一步加强自身应急反应和处置能力建设,完善乡镇和县级有关部门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装备建设,搜集完善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探索组建地震应急救援队伍。

(四)加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工作。加强与有关部门沟通联系,严格依法办事,不断加强和规范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工作,提高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的抗震设防能力。

(五)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保证按时、按量、按质完成年度建设任务。

(六)加大宣传教育工作力度。采取各种形式,深入持久地开展地震科普知识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和农村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全社会的防震减灾意识、应对地震灾害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明确宣传工作的任务和要求,激发干部职工参与信息写作的积极性,进一步加大信息宣传力度。

(七)组织实施好县级地震机构业务用房建设项目。

第9篇:抗震减灾的知识范文

可公度方法是对自然现象进行预测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龙小霞和孙虎、延军平、王祖正教授等利用三元可公度法、四元可公度法和五元可公度法对川滇地区1913年至1996年发生的37次强地震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每19年有符合地震发生的公差规律。2007年和2008年的灾害信号比较强,尤其是2∞8年更符合已有地震资料的统计规律。因此,川滇地区可能发生≥6.7级地震的年份为2008年。他们对防震减灾提出了5条建议:

1 完善预防措施,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切实加强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积极救援三大工作体系建设,加强针对性专题研究.确定重点防震区域,依靠全社会力量,不断提高防震减灾综合能力。

2 加强抗震能力建设,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防震减灾工作,加强领导和管理,切实加强抗震设防及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加强对重大建设工程和一般民用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监督管理工作,坚决做好抗震设防和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工作,提高城市和农村的防震抗震能力。

3 健全紧急救援系统建设,以提高地震应急反应能力,依法制定地震应急预案,加强地震应急系统指挥建设,明确紧急救援队伍,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的避震应急、自救互救知识技能。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