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防震减灾知识点范文

防震减灾知识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防震减灾知识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防震减灾知识点

第1篇:防震减灾知识点范文

望媛媛,女,珠海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中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广东 珠海/519000)摘要:该文主要介绍在饭店专业应用“高度仿真模拟教学法”,从教学环境、教学内容、课堂管理、教学流程、考核评价等五个方面高度仿真企业软硬环境的教学实践过程,并列举了实际教学案例,对案例进行专门分析。

关键词:高度仿真;模拟教学法;实践教学;案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4)07-0150-03一、模拟教学法及高度仿真模拟教学法

1.模拟教学法

模拟教学法(Simulationsmethode)是在一种人造的情境或环境里学习某职业所需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的方法,模拟训练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更重要的是提供了许多重复的机会和随时进行过程评价的可能性,能够使学生进行自我建构,是一种基于行动导向教学观的教学方法。

模拟教学法不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在职业教育中已被广泛使用,在饭店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也有不少。但这些研究比较侧重于角色模拟,主要强调角色扮演。实际上模拟教学法分为模拟设备教学与模拟情境教学两大类。

模拟设备教学主要是靠模拟设备作为教学的支撑,其特点是不怕学生因操作失误而产生不良的后果,一旦失误可重新来,而且还可以进行单项技能训练,学生在模拟训练中能通过自身反馈感悟正确的要领并及时改正。

模拟情境教学主要是根据专业学习要求,模拟一个社会场景,在这些场景中具有与实际相同的功能,及工作过程,只是活动是模拟的。通过这种教学让学生在一个现实的社会环境氛围中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岗位有一个比较具体的、综合性的全面理解,特别是一些属于行业特有的规范,可以得到深化和强化,有利于学生职业素质的全面提高。

2.高度仿真模拟教学法

我校在模拟教学法的基础上提出“高度仿真模拟教学法”,所谓“高度仿真”是指不仅仅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进行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更着重突出教学环境与工作环境、教学内容与岗位流程、教学考核与工作评价、纪律要求与职业规范的仿真模拟,因此本文着重探究应用模拟教学法理念,在实践性课堂教学中全面模拟真实工作场景、工作情境、工作过程来帮助学生体验职业岗位,认识职业规范,培养职业素质的教学法。

二、高度仿真模拟教学法在饭店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饭店专业培养的学生将来主要从事对客服务的工作,需要掌握与人沟通交流的规范与技巧,特别适合用模拟教学法进行教学。我校饭店专业对此进行了积极的实践与探讨,主要做法归纳如下:

1.教学环境真实化,模拟饭店真实工作环境

根据饭店专业核心岗位需求,我校模仿饭店真实工作环境,结合教学需要分别建设了前厅、客房、酒吧、中餐、西餐实训室。每一间实训室都以饭店实际岗位需求为参照,在实训室文化建设中体现企业文化和企业规范,力求学生在校学习的过程中就能耳濡目染,熟悉未来的工作环境和岗位要求。

2.学生角色职业化,模拟饭店各岗位职业角色

在饭店各部门岗位中有不同的职业角色,例如餐饮部有楼面经理、部长、主管、领班、看台、传菜等不同的角色。我们在教学中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每个小组按不同课程内容分配给学生不同的角色,学生在课堂上必须按岗位角色的要求担当起自己的职责。

3.教学内容项目化,模拟饭店岗位工作流程

传统的教材内容一般是按学科体系,分章节讲授,注重知识的衔接和系统性。我校参照澳门旅游学院MORS教材,结合珠海本地实际情况,以“教学与生产对接”为目标,将饭店专业的核心技能课程教学内容项目化,模拟饭店岗位工作流程进行教学内容编排和教学。例如《前厅服务》这门课程我们按实际岗位工作内容将教学内容划分为十一个项目,学生熟练掌握这十一个项目后就可以基本胜任前厅接待员这个岗位,每一个项目以任务驱动,在任务中渗透理论知识的教学,学生边做边学,既掌握了规范的操作流程又知其所以然,极大地提高了教学实效。

4.教学过程规范化,模拟饭店岗位规范要求

这里所说的教学过程规范并不是指教师教学行为的规范,而是指教学过程中按职业规范对学生进行要求和管理。例如学生在上实操技能课前要整理好自己的仪容仪表,教师按饭店对员工仪容仪表的要求进行检查;学生在调酒操作期间要注重礼仪与卫生;学生在进行客房清洁操作时必须严格按照要求选用清洁剂和清洁工具等。通过每节课的要求与渗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将高标准的服务要求内化成学生的职业素养,在未来的对客服务中自然而然地体现出有礼有节的职业气质。

・教学教法・高度仿真模拟教学法在中职饭店专业的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及案例分析5.考核评价企业化,模拟饭店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

“以考定教”是教学中普遍适用的定律,一般学校怎么考,教师就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因此考核的方式直接影响教学。一般考笔试就会使学生去死记硬背,考技能就会使学生单练技能,这样教出来的学生往往到企业后还要重新培训。因此我们制定了《校企合作的技能考核评价办法》,办法中规定对学生的核心技能考核要分为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考核的内容既要有理论知识,又要有完整的工作服务流程和职业素养考核,职业素养考核就是要将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为评价学生的内容之一。

以上是我校实践高度仿真模拟教学法的步骤,强调的是教学全过程的仿真模拟。当然教学效果的好坏关键还要看每一节课教师如何将教学理念渗透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下面是我校教师践行高度仿真模拟教学法的案例及分析。

三、高度仿真模拟教学法案例分析

1.高度仿真模拟教学法研讨案例

课程名称:前厅服务

教师姓名:望媛媛

所在单位:珠海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

教学项目:办理保险箱手续

教学目标:价值目标: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达到企业的用人标准

知识目标:保险箱使用的相关基础知识和操作流程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服务技能和技巧,使学生能够胜任接待员的工作,学会举一反三,处理问题,通过团队合作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办理保险箱的程序

教学难点:操作的规范化

教学地点:前厅实训室

课前准备:学生分好小组及角色,领班负责检查本小组成员仪容仪表

学生学的设计:

(1)复习回顾办理保险箱的程序

(2)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完成实操的任务

(3)小组之间互相点评,总结

教师教的设计:

(1)创设情境,以任务驱动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模拟角色进行实操练习,达到课程目标

(2)对学生的实操进行总结、评价

(3)通过实操反思,引导学生学会举一反三,思考问题

教学过程:见表1。

2.案例分析

从教学过程来看,在教学环境上,学生置身于学校新建好的前厅实训室,站在与企业环境相似的岗位上学习和操作,真正有了上班的感觉。教师安排的教学项目与岗位工作内容一致,教授的实操流程与实际工作流程一致,学生纷纷表示学有所获。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教师都非常注重学生服务礼仪、服务规范,学生的言谈举止得到了全方位的训练,解决了以往教学与实际工作脱节的问题。

从教学效果来看,通过采用模拟教学法课堂的秩序明显好转,主要体现在将小组的作用发挥了出来,通过召开岗前会议,组长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检查仪容仪表,分配相应的任务,因为角色的转换使每一个领班都很认真地在执行领班的任务,组长认真起来了,组员也跟着被调动,整个班级的课堂秩序就好了;

另外采用模拟教学法对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有重要作用,在进行实操练习时,教师会对学生提出岗位要求,例如:仪容仪表、服务礼仪、岗位职责等等,并通过一定的教学环节来实现这些要求,通过实践课程的反复训练,学生的专业素养也就随之养成。

表1

阶段内容与实训过程设计教师指导过程学生活动过程一、课程导入(10分钟)

1.学习目标:掌握办理保险箱的程序

2.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办理保险箱的步骤

工作步骤岗位职责一、问候客人①获得客人的姓氏

②了解客人的需求

③确认客人的身份二、介绍保险箱尺寸①确保通过介绍能让客人使用到适合他的保险箱

②使用恰当的肢体语言进行介绍三、介绍保险箱使用注意事项①确保客人了解保险箱使用注意事项:钥匙使用注意事项

开启保险箱程序、保险箱使用时限

②解释保险箱赔偿方法

③请客人阅读保险箱使用登记表四、签字确认①留下客人的签名式样

②解释原因五、请客人存放物品①将空的保险箱递给客人,请客人检查

②等客人存放物品,再将保险箱放回去六、感谢客人①报上自己的姓名

②感谢客人使用保险箱

二、职场体验(30分钟)

1.情景导入:

周丽小姐是住在华天大酒店405房的客人,一天早上她来到酒店前台想寄存一些贵重物品,正好你在前台当班,请你为客人进行保险箱的服务!

岗位要求:仪容仪表、服务姿态

2.角色模拟:

学生以分组的形式,按照老师所给的案例,分别扮演客人和前堂服务员的角色,模拟案例处理的过程,进行实操训练

3.总结评分:

从仪容仪表、操作程序、操作规范三方面来进行总结点评,先学生点评再老师点评;

4.实操反思:

客人存放物品时,服务员为何要转过身背对客人?

三、课堂总结和作业布置(5分钟)

1.组织学生填写《实训任务书》

2.布置作业:

①预习第十一章的内容

②自己练习为客人办理保险箱的程序,要求在5分钟之内完成

多媒体出示教学目标,对目标作简要介绍,交代本节课的重点安排学生分组回答问题,引导学生回顾程序,提示操作重点介绍情景,提出岗位要求将学生分组练习,解答学生疑问评价学生的表现,总结出现的问题

展示问题需要学生反思的问题

通过反思引导学生举一反三,注重服务细节

要求学生根据实训的情况完成实训任务书和作业学生明确本节课实训的任务学生思考,分组回答问题学生浏览目标学生分组讨论,角色分配,情景模拟学生点评,解决出现的问题

思考问题,进行反思并回答提问

学生听讲并记录,填写实训任务书

教学建议:在实训课程开始前,要在思想上和行为上要对学生进行引导,可以做一个类似岗前培训的课程,目的在于告诉学生进入实训岗位时应该在心态、行为举止上有所调整,引起学生对实训课程的重视和进入实训岗位的责任感,只有这样,教师才好在后面的课程中引导学生,除此之外,在课程中,教师也要不断的监督,在学生模拟操作过程中或结束后要及时点拨和总结学生的表现,否则的话达不到模拟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高宏,钱晓冰.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旅游专业课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

第2篇:防震减灾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小学科学;STS;模式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24-0058-04

小学科学新课程继承并发扬了历次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使科学教育朝着大众化、生活化、动态化、人性化迈进了一大步。但小学科学教育中长期存在小螺旋式教材编排,易造成知识的割裂与遗忘;课程内容宽泛,探究活动的开展缺少时间、空间等问题。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教育领域兴起的以揭示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为宗旨的STS教育,以其教育目标的多元性、课程内容的综合性、教学方式的探究性等特征反映了科学教育的新构想。[1]

STS教育的核心和关键是构建STS课程,综观国内外,STS课程内容的构建并没有统一的模式,而是多种模式共生并存。笔者从学科关系和学科内容两个维度考虑:其一,从学科关系来看,小学STS课程涵盖了科学、信息技术、品德与社会多个学科的知识,构建时既可以单门学科为中心,渗透STS精神,拓展、延伸其他学科内容;也可以是高度综合的STS课程,打破各个学科之间的界限。其二,从学科内容角度分析,每一门课程既会涉及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等静态的、良构的知识,也有联系到生活、社会问题的动态的、劣构的探究性知识。因此,笔者从这两个维度出发归纳出三种整合模式:学科融入模式、局部整合模式、全盘融合模式,其中每一种模式都采取主题形式进行整合。

一、学科融入模式

学科融入模式是指以当前小学《科学》、《信息技术》、《品德与社会》三门课程中的某一课程内容为主体,从课程的基本概念、原理或观点出发设计主题,使学生在该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拓展、应用其他两门学科的内容,加强科学、技术、社会三者间的联系。学科融入模式将多门学科的知识融入某一学科,体现了各学科领域的关联性,但这种联系仅局限于学科或单元内部,在整体框架上并没有体现出明显的综合。

国外不少STS课程教材构建采取了这种模式,如荷兰的PLON(Dutch Physics Curriculum Development Project)物理课程,其高年级课程的每一个单元都结合相应STS专题。例如,在“交通和安全”这一单元中,设计“燃料的守恒、交通安全装置”;在“物质”单元则设计了“基础研究的社会和科学背景”;在“电离放射”单元设计了“各种应用的风险和安全”;在“卫星”这一单元中配合了“卫星的现代应用、通信和地球、天文观察”专题。[2]PLON课程不仅使学生了解到更多与生活相关的科学技术知识,并且促使学生在概念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自己的观点,并在决策过程中知道如何权衡自己的观点。

我国小学《科学》课程中关于“水”的知识包含了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三大领域,是学生要掌握的重要内容。另外,水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液体,是学生最熟悉的物质,对于水的一些粗浅认识是学习“身边的水”这一主题的基础。基于以上考虑,同时为了达到基础教育要求,我们抛开教材,从课程内容标准出发,重新梳理小学《科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中有关水的内容,并将其整合为四大模块:水的三态变化、水资源的分布、水与我们、水污染。在这四大模块中,既有水的基本性质、水的三态变化、水在自然界的循环等《科学》课程中的知识点,又涉及到水资源的利用、水的灾害、水污染等《品德与社会》中的相关内容。同时,为了使学生更加注重科学与技术、社会的联系,还可适当引入一些必要的信息技术技能,包括:使用网络查找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利用Word绘制宣传海报等。最终,我们拟定“身边的水”主题单元结构图(见图1)。

利用学科融入模式构建小学STS课程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构建方式简单、灵活。课程构建主要依据学科课程标准及学生认知发展水平来设计主题,如三、四年级安排“身边的水”、“学习用品”、“种蚕豆”等一些具体的、与学生生活贴近的主题;五、六年级则可设计“简单机械装置”、“设计桥梁”等相对抽象的主题。其二,以主题的形式组织课程内容,将各学科的相关知识联系在一起,能够有效强化现有课程的整体性及凝聚性,易被学校和教师接受。其三,在不影响原有课程内容体系的前提下,不仅使理论知识的学习获得了较好的感性支撑,而且使学习内容面向社会生产和学生实际生活,有助于学生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结合,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其缺点在于:一是没有从根本上摆脱知识至上的传统观念影响,仍以科学知识的获取为主要目的,而技术、社会等相关知识只作为辅的内容被引入;二是主题中涉及的一些问题有相对固定的答案,学生通过查阅文献等方法就能获得,缺乏深入讨论。以上这些不足都导致了学科融入模式所构建的课程不能从根本上全面、深刻地体现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无法触及更深层次的社会、生活问题,不能很好地诠释STS教育理念。

二、局部整合模式

局部整合模式又称部分整合模式,即在设计学习主题时尽可能多地整合学科内容,不能被整合的内容则设置为单学科性质的主题。即某个主题所涉及的内容,既可以是一门学科的知识,也可能是多门学科的整合,各个主题并不是严格根据学科逻辑进行组织的。通常的做法是将多门课程中容易重复的综合性专题单独提取出来,形成一系列的综合性主题单元,这些主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在其他单元不必再重复。

Hickman等人曾提出三种将STS纳入学科课程的策略,分别是:将STS融入现存的课程中,延伸现有的课程单元,创立一个全新的课程。[3]其中,“延伸现有课程单元”策略就体现了局部整合的思想,即通过收集、修正或创造一些内容相关性较强的单元模块,将其并入现有的课程中,以供教学使用,而不能纳入的内容则可按照原有的课程内容进行教学。国内有些STS课程的构建也采取了局部整合模式,如上海初中《社会》课程以社会学的框架、观点和视角选取并阐述原历史、地理两门课程的基本内容,在科目整体结构上仍然保留原历史、地理学科的板块组合,但对原先两门学科体系进行了实质性的改革和取舍,其课程内容按当代社会、中国地理、中国历史、世界地理、世界历史、当代国际知识的线索依次展开:第一部分为“我们的社会”,描述社会概貌和分解社会的有机构成;第二部分为“祖国概况”,由中国地理、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社会的方方面面、中国近现代史组成;第三部分为“世界概况”,由世界地理、前资本主义的人类文明史、世界近现代史和当代国际知识组成。[4]

若采用局部整合模式整合小学《科学》、《品德与社会》、《信息技术》三门课程,我们可以通过参考相关的课程内容标准,选取这三门课程中相互联系并可能重复的内容设计综合性的主题单元。如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我的家庭生活”中的部分内容与科学课程标准中 “生命科学领域”中的“个体的维持”、“生命的延续”有内在联系,可以设计一个综合性的主题——“人生之旅”(见图2)。该主题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出生前的变化”,涉及到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家庭成员间的亲情、细胞是生命体的组成单位、电子邮件的使用等内容;第二部分为“出生时的情况”,包括出生时身高、体重的统计、电子表格的使用;第三部分为“出生后的成长”,包括自身的特点、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人体的各大系统和主要器官的作用、遗传与变异等知识。而对于“我的家庭生活”中未涉及到的内容,如“邻里和睦相处”、“家庭经济来源”等则可以设置成为一些品德与社会方面的单学科性质的主题。

局部整合模式与学科融入模式相比,综合程度更进一步。它将各学科可能重复的、相关性较强的内容构成综合性的主题,既可以避免相同内容在各分科课程中的重复,又可以强化科学、社会、技术之间的关系。同时,不能进行整合的内容,则通过设置一些单学科性的单元让学生完成剩余知识的学习。局部整合模式所带来的综合与单科相结合的学习形式能使学生全面完成课标的要求,有效避免了知识点的遗漏。这种整合不单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而是让学生能够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中理解科学和技术问题。但是局部整合模式也存在一些不足:首先,局部整合模式对教材编写者的知识面、兴趣广度、综合能力、社会生活的了解度等方面要求较高;其次,由于单科教学的影响,教师综合化教学的能力也需要经过培训才能适应和胜任;最后,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某些学科单元自身的逻辑关系可能会被打断,造成知识的断裂,减弱知识的系统性。

三、全盘融合模式

全盘融合模式是综合程度最高的一种设计模式,即不考虑原有《科学》、《信息技术》、《品德与社会》三门课程体系结构,以生活中的现象或社会问题构建全新STS课程内容体系。这种整合模式将原有学科课程的逻辑体系和概念框架彻底打破,在整体框架上已经看不到各个学科板块的存在,也看不出各个单元的学科划分,科学知识不再被系统讲授,而是服务于如何解决社会问题和技术应用问题。全盘融合模式包括以生活重要现象为中心的设计、以重大社会问题为中心的设计、以具体的探究活动为中心的设计等主题形式。

在如何选择构建STS课程的主题上,各国的学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美国学者Bybee和Mau于1986年提出了12项全球性与STS相关议题:世界饥饿与食物资源、人口增长、空气质量和大气、水资源、战争技术、人类健康与疾病、能源短缺、土地使用、有毒物质、核反应堆、植物和动物灭绝、矿物资源。[5]Merryfield(1991)则将STS主题归为七大类:环境问题、健康与人口问题、经济问题、交通与传送问题、食物与饥饿问题、能源问题、军事问题。[6]在全盘融合模式中比较常见的是以问题为中心的设计,如英国为中学六年级学生开发的STS课程—《社会环境中的科学》。该课程涉及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医学、地理学以及物理、化学、生物等多门学科的知识,不仅探索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而且强调文化对科学发展方向有很强的影响力。课程开发者在选择课程内容时选择了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科学理论的本质,技术、发明与工业,进化,原子弹,能源,卫生食品与人口,星际旅行小说和空间竞争等具有广泛政治影响的专题。[7]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对有争议问题的讨论,使高中生能够学会成为一个技术社会中成熟的、积极的参与者。

在尝试整合小学《科学》《品德与社会》《信息技术》这三门课程时,我们也以问题中心模式来构建课程内容。例如,近几年来世界各地自然灾害频发,特别是日本大地震及其引发的次生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让人触目惊心,同时也让我们明白了学习防灾避灾知识、提高防灾避险能力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因此,可以通过“地震来了怎么办”这样一个重大的社会性问题(见图3),引导学生建立对地震形成的原因、地震的预测与防护、地震的破坏性等科学知识的认识,同时使学生认识到“大自然具有不可抗拒的一面,在灾害中人们应当团结互助、互相关爱”等《品德与社会》课程中的相关知识,并让学生通过设计“防震减灾电子报”掌握《信息技术》中的技能和知识。

与前两种模式不同的是,采取全盘融合模式构建的课程以生活现象、社会问题、学生活动等为中心的独立存在物,与原有的课程是一种“共栖”关系。在内容组成上,它具有明确的主题,并围绕着主题组织开展相关的学习内容;在课程内容的属性上,体现出多学科、生活化、综合性的特点。这种课程构建模式的优势是:能够针对某个主题充分探讨科学、科技与社会三者间的复杂性;所研究的主题通常是社会的焦点、热点或者生活中的现象、问题等,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社会情感;有利于学习过程中对各种知识进行综合应用,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但这种构建模式使各个主题独立性较强,由于每一个主题涵盖不同来源的知识,各个知识点间的逻辑性、层次性较差,学生无法掌握学科内在的知识结构体系并体会学科本身所特有的思想、精神,缺乏对学科基本概念、原理的深层次理解和把握。另外,从许多不同领域中抽取相应内容,共同建构成一个新的课程,过程复杂且花费不菲,除了结果不可预期外,经济的效益更需要加以考虑。同时,这种全盘融合模式对教师的综合驾驭能力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结束语

STS教育是当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社会急剧变革和交叉学科勃兴的应然产物,旨在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激起学生学习科学技术的内在动机,正确理解和处理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是科学教育发展的一种理想性范例。纵观国内外的STS课程,每个国家STS课程的诞生都有其独特的社会背景,遵循的基本指导思想也存在差异,因而呈现多元和多样化的趋势。本文基于STS理念从学科关系和学科内容两个维度出发所提出的三种课程整合模式也存在各自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尚没有设立专门的STS教育课程,STS教育只是通过化学、物理、生物、综合实践课等课程中的阅读材料、插图和小实验的形式来渗透实施。相信在不久的未来,随着教育的改革及教育观念的转变,我国的教育将逐步摆脱学科中心课程体制的桎梏,由传统的科学英才教育转变为培养公民科学素质的STS教育,促进“科学——技术——社会”的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 STS教育教学[J].内蒙古教育,2005(3).

[2]孙可平.STS教育:挑战与反思[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1999.

[3]Faith M. Hickman, John J. Patrick and Rodger W. Bybee. Science/technology/society: a framework for curriculum

reform in secondary school science and social studies[R].Boulder, Colorado:Social Science Education Consortium,Inc.,1987.

[4]任长松.课程综合化:概念、原则与多种设计模式[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0(2).

[5]Bybee, R.W. & Mau, T. (1986).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lated global problem: An international survey of science

educators[J].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23:599-618.

[6] Merryfield, M. (1991). Preparing American secondary social studies Teacher to teach with a global perspective:

第3篇:防震减灾知识点范文

抓好青少年法制教育利在当代,功在千秋,大学阶段则是青少年接受普法教育的最佳时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一再高调重申必须依法治国,建设法制社会,十二五规划中更是明确指出,要实施“六五”普法规划,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弘扬法治精神,形成人人学法守法的良好社会氛围。追求公平正义是法的理念,也是德高所在,出产有才无德的大学生绝非高校法律教育所提倡。十二五规划在加快教育改革发展一章中强调,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就是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评价制度,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这无疑是对目前高校法律教育敲了警钟,要求学校和教师要加快教改,培养德高才重的青年精英,以适应和推动中国的法治进程。

1民商法教学现状

法学分应用法学和理论法学两支,非法学专业为适应专业所需所开设的法律课程多从应用法学中选取,实用性很强。如管理类会计专业要开设经济法课程,以应对会计师资格和注册会计师等证件考试,金融学专业要开设银行、证券、投资、期货等课程,以应对一些证券、期货等从业资格考试,技术性较强的和自然科学领域专业切近的如防汛、防震减灾、卫生、农业等法律法规,其他较中性的如档案、保密、信息、网络等法律法规。倘若没有法律基础,又易被如今社会不公现象所蒙蔽,再加上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尚不明确,信念不稳定,则不能避免对课程内容的断章取义,或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民商法应为所有非法学专业所开始,一来因民法为基本法中的基本法,二来因商法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必需②。经济类和管理类专业因与商法的关系和未来职业的要求,对民商法更应予以重视。其实多数高校为适应社会和学生专业就业所需,早已开设民商法课程,但整体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2民商法课程的特殊使命和性质

高校非法学专业一般在大一均开设一学年或一学期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法学概论、法律基础理论等课程,但由于种种因素,高教版的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作为必开课已基本完全取代其他法学基础课程。课时不变、侧重点在道德修养、授课教师多为政教出身,很难说学生能有比较扎实的法律基础知识以方便学习专业法律。本人曾在大一上学期、大二下学期大三上学期为学生讲述民商法,发现很多问题,如学生知道自己是公民,却不知何为公民,知道自己已成年,不知应为哪些行为负责,直称学校为机关,不知政府是法人,被打之后打人称正当防卫。针对这种现象,本人对1000多名不同年级非法学专业学生做过问卷调查,结果表明,95%左右学生认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课非常重要,但只有 15%的认为思想道德和法律修养有开设的必要性。因此,在目前尚不具备充分条件开设法律基础课程的情况下,民商法课程作为一门衔接法基础理论———应用法基础知识———专业法的课程承担着三个使命。

非法学专业所用的民商法教材内容通常可划分为法基本理论、民商法基础知识(民商法总则)和部门法(分则)三个部分,直接体现着民商法所承担的三重使命。其一,通过对法概念、立法原则等原理的阐释,初步培养学生法律意识,使其对法的理念有所理解;其二,通过民法原则、民事法律关系(尤其是主体)、法律行为、民事权利和行为能力、物权和债权、、法律责任等基础应用知识的把握,学会用法律思维去考虑问题,从法律角度分析现象;其三,根据专业需求讲解合同、公司、证券、票据、银行、知识产权、反不正当竞争、侵权和诉讼等部门法,利用法律工具为专业服务,培养职业责任感,提升职业道德。同时,强调地位平等和公平诚信的民商法最容易使公平正义的法理念为学生所接受,法理念也理应贯彻在课程始终。只有正确的引导和系统的讲授,才能使民商法课程体现法的睿智和魅力,发扬德的光辉和影响。

至于民商法课程性质在整个专业培养方案中的定位,无外乎公共选修课、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选修课、专业基础课或干脆称为专业应用基础课、专业素质教育课等,只要能结合专业特征科学体现其地位和价值均无不可。在有些国家和地区的法学专业,甚至不把民商法课程作为必修课,仅是任选而已,这与国家法律文化和历史相关,如意大利,其法律专业必修课只占到全部课程的 1/4,法理课则只有 1/7 不到,主要还是考虑满足学生兴趣和不同就业方向的需求,更不用说非法学专业。根据我国教育文化、法律实施现状以及实用主义甚嚣尘上的现象,还是应将民商法作为必修课开设。

《2011 年全国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要求深化“法律六进”主题活动和重点对象法制宣传教育———组织开展深化“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主题活动,把领导干部和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作为重中之重,而且要继续开展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创建活动。为了跟上十二五规划和“六五”普法规划要求,作为青少年思想教育的前沿阵地,高等学校理应将该课程作为必修课———公共基础课或学科基础课开设,公共基础课普及面最广,学科基础课可选择讲授,各有特色。

鉴于民商法课程的特殊使命和性质,开设时间宜选择大二第一学期。③原因有三,其一,高中对应试教育的极度重视使刚进入大学的学生对社会的认识有限,法知识极为薄弱,加上大一第一学期为公共课,第二学期为公共课和专业入门课,一下子接触到应用法知识,理解很吃力,很多课时浪费在法基础理论的讲解上。而且,民商法作为非主干课程,不会安排一个学年的授课时间。其二,高年级专业知识渐夯实,宽松的学习氛围也使学生接触了很多社会现实,这个年龄段的意念还比较模糊,就业升学压力也越来越大,学生轻理论重实际,很容易曲解甚至蔑视法律条文的规定,这无疑与法的教育目的适得其反。其三,选择大二第一学期开设民商法,一来新闻报纸杂志电视等从不缺少这样或那样的案例,学生理解能力增强,有了一定的法律常识,对社会也有了成年教育初级阶段的懵懂的直观感受;二来专业课开始大量开设,急需理论的正确引导和合理疏通。至于该课程课时数的确定,既不能与纯专业课相提并论,也不能完全等同于哲学等公共基础课,还要与高数等基础课相区分,一学期一周一般不应低于6 个学时。

3民商法课程教改建议

课程的定性、课时量的妥当等外在条件都具备,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内因。教师是教育产出的最后一道关口,把握课程教学的每一个细节,从教材的选取、内容的取舍、案例的筛选编排整合到教学方法的创新等,无一不和能否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密切相关。

3.1 教材的选择和内容的取舍

首先要明确教材只是教学辅助手段,尽量避免照本宣科。①选择理论较浅显,和专业相契合的教材。很多教材为了满足不同专业的需求,内容庞杂,应有尽有。为非法学专业的学生选择法律教材,首先不建议用法学专业教材,尤其是研究型的,比如有很多的专家观点或是流派介绍等。其次不赞成在课堂上使用现成案例教材。转型期中国社会处于“危险期”,这个阶段或简单或复杂的案例俯拾皆是,课本案例虽精挑细选却已失去新鲜感,而且很容易让教师产生惰性。②根据不同专业、专业课的设置时间以及课时量多寡增删教学内容并区分轻重点。例如金融学专业,一般会开设证券投资、银行保险等课程,那么象证券法、银行法等法律法规中与专业课相重合或相近的内容不必赘述。有些章节比如婚姻、继承等可以直接略去。需要注意的是,民商法中的民法部分是本门课程的基础,如大厦之根基,没有民法的原则精神和基本概念,商法将犹如抽魂朽木,所以不能因与专业不甚明显的关系就将民法章节片面归于教学非重点。

3.2 慎重整合案例资源

完整的民商事案例可以信手拈来,比如一些政府、司法、学术网站等,没有什么比身边生活更能刺激大学生好奇心的。然用于教学教育的案例不能随兴所至,一来课堂讲解完整案例的可能性不大,所以要紧扣知识点,绝不能旁生枝节浪费时间;二来分解、整合案例需要教师花费很多的精力去研究,不能修改成面目全非的自创产品。任何一位教师的口才都不能代替生活现实,既要保证案例原味还要适合一堂课的需要,因此教师需要全身心投入去备课,不在乎理论有多深奥,而是要在 50 分钟内给学生最崭新最贴近生活的东西,才能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使教学高效产出。还需要提醒的是,案例必然引发讨论,既定判决并非不可质疑,但要把握教学秩序的有条不紊,防止情绪化和反面效果,牢记法律教育的终极目标。

3.3 改进教学方法,活用辅助工具

民商法课程的教师显然必为法学专业研究生学历。这些教师在求学阶段接触的教学方法总结起来,有最常见的传统的演讲式归纳法,还有引进的判例演绎法、模拟法庭、诊所教育、书刊编辑、法律援助等等,本科多为板书授课,研究生有无板书并不重要。法学和非法学专业的培养方案和目的截然不同,所以教师要适时转变观念,同样的课程需要改良既有办法、改进教学手段来适应授课对象的实际情况。

3.3.1 传统的演讲式授课法直接拿来,这种归纳法也是文科类和部分管理类学科专业应用最普遍的方法,先讲理论后解案例,或带着案例和问题去听课,教师运用起来得心应手,但一定要突破共性逐渐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培养严谨思维,提高雄辩能力,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需要改良的主要是从国外引进的一些教学方法。

3.3.2改判例教学法④为案例说明和讨论。判例教学法1870年由哈佛法学院院长兰德尔Christopher Columbus Langdell 始创,由于其采取学生总结思考分析案例中隐含的法律规则,教授根据学生的回答层层深人提出问题,又被称为苏格拉底式方法(Soeratie Method)。这种方法需要教师将繁杂的判例梳理成条理清晰的法律规则,引导学生在较短的课堂时间内了解和掌握法律。但由于这种教学法对学生素质要求很高,需要在课前大量阅读相关书籍且具备一定的法学基础和法律思维,对非法学专业学生来讲不具备可行性。但是判例教学的理念———“学习开始于我们的已知,开始于我们的经验(亲身经历的和别人的)”———却可以指导教师来改进教学方法。从现实判例到法律理论是一个演绎的过程,相比传统的归纳法,学生是带着对社会实践的深度思考探究去发现其中的奥妙和原则,易培养对事实的洞察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教师可深入研究复杂的判例,但一定要以案例浅出,直接的方法就是选取简单条理而现实案例的,指定材料让学生课前阅读(不需要花费很多课外时间),课堂组织学生或分组讨论既设问题,展开争辩。其次,可要求结合材料和自己事、身边事或现象,举出一个例子,再围绕这个最生活化的案例展开讨论。无论是争论还是讨论,最终都要归纳出蕴含其中的法律规则和原理。需要注意的是,这样的案例可能并非完全符合课堂需要,教师可以增加情景,设置障碍,引导和控制讨论不偏离正题。

3.3.3 将模拟法庭作为课外大型法律活动开展。模拟法庭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扮演法官、检察官、律师、案件的当事人、其他诉讼参与人等,以法庭审判为参照,模拟审判某一案件的教学活动。这是一种通过学生亲身参与,将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司法技能等综合运用于实践,以达到理论和实践相统一之教育目的的教学模式。模拟法庭虽是假设案例的虚拟法庭,但要模拟真实情景,学生兴趣很高,进行却非常困难。一是需要讲解大量的诉讼知识和技巧,甚至是法官和诉讼参与人的位置,二是操控不当很容易演变成一场争论。这与学生法律常识缺乏、不具有法律思维、从未旁听过审理等有关。因此把模拟法庭作为教师教学实践课程、学校普法规划一项工作、学生社团大型法律教育活动(比如安排在每年的“12.4”)来开展更合适。

3.3.4 弃用法律诊所教育。法律诊所是学生在律师指导下学习诉讼策略、撰写法律文书、当事人诉讼等。国内高校的诊所教育多采取法律援助活动或设立法律援助中心等学生组织,因当事人多属穷困,这类活动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职业道德。相比判例教学法,无论从时间、精力、财力等哪个角度来考虑,在非法学专业实施诊所教育都不具备可能性,也因它和学生今后的职业选择毫无关联,现实意义不大。总结起来,民商法课程应以传统的演讲式授课法和生活案例说明与讨论为主,辅以模拟法庭等课外活动,其他的如带学生现场旁听、作试探性法律咨询等等也可适当安排。

3.3.5 PPT 课件被称为“助学利器”,既可以节省时间,增加课容量,还能通过丰富活泼的界面、声像资料和网络链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参与、加深课堂印象。民商法教师是文科出身,习惯采用板书,然而大量的案例材料靠课堂读写和课前复印很不科学也不现实,采用电子课件是必然趋势,所以教师需要尽快掌握 office、flash、图案剪辑等软件操作技巧,实现电子化和网络化教学。

3.4 改进统一的卷面考核方式,严把分数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