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医学护理专业知识范文

医学护理专业知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医学护理专业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医学护理专业知识

第1篇:医学护理专业知识范文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对于医学高职高专院校来讲,新形势下新的教育背景已经形成。作为当代的医学高职护理专业教师,假如只是?单的具备较高的个人素质及过硬的文化底蕴和专业知识,已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形势。作为高层次教育人才,还应注重礼仪修养的提升,运用相关的礼仪知识和技巧,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以及人格魅力[1],在言谈、举止、精神方面成为学生的楷模,从而提升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一、高职护理专业教师礼仪修养在日常教学中的存在的问题

教师礼仪的核心是对学生的尊重和关爱,是教师向学生表达爱的具体形式。但是通过调查发现,近几年高职护理院校新进教师虽说在学历上更上一层楼,基本都是硕士研究生,但很多人仅仅将高校教师这一职业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由于大学教育不像中小学教育有升学任务,教师教育热情普遍不高,老师对学生相对比较淡漠,上完课就走,基本不和学生主动交流,缺乏职业的责任感。况且由于护理专业学生底子薄,基础差,甚至出现了个别老师在课堂上羞辱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这与教师的职业言行要求相差甚远,与高校教师的身份极不相称[2]。众所周知,教师礼仪修养不仅是教师职业道德的良好表现,更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所以提升高职高专院校教师礼仪修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高职护理专业教师礼仪修养提升的途径

1.应重视教师礼仪素质教育,完善相关制度规范

高职护理院校应结合本专业学生的特点,根据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完善教师礼仪相关制度规范,将教师的礼仪修养和年终考核结合起来,同时开设有关礼仪修养培训课程,加强高校在职教师礼仪修养培训,提高礼仪修养水平。学院工会也可以在教职工中举办一些礼仪趣味活动,把理论传授与实践训练结合起来,争取使教职工的礼仪素养能够得到较大的提升。

2.重视自身礼仪素养的培养,不断的学习和实践

从高校教师本身来讲,应正确认识教师、学校和学生相互之间的关系,深刻理解礼仪修养的内涵,培养自己的道德判断能力。从内心确立自己高校教师的地位,同时不断地加强学习和实践礼仪知识,将其变为一种自觉的行为,内化成自身一种习惯,并渗透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增强作为高校教师的职业自豪感和责任感。只有坚定高校教师职业理想,认识到大学生教育工作的高尚和重大责任,才能符合高校教师职业要求,才能打造教师魅力效应,赢得学生的爱戴和社会的尊重[2,3]。

三、高职护理专业教师礼仪修养的提升对教学的重要性

1.能帮助教师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形象

学生第一次与老师见面,会特别注意老师的仪容仪表、言谈举止,在一定程度上主观地为该教师定位[4]。得体的仪表及优雅的举止不仅能够充分展示高校教师的个性风采,而且能够有助于教师才能的发挥,增强教师的人格魅力。所以,高职护理专业教师要切忌蓬头垢面,不修边幅,形象邋遢。更忌穿衣打扮热衷于时尚,花里胡哨。此外,高职护理专业所表现出来的自信、幽默等态度以及广泛的兴趣爱好,诙谐的课堂调节能力和控制能力都是当代魅力教师不可或缺的礼仪素养。

作为一名高职护理专业教师,只有把对学生的尊重、关爱转化为具体的礼仪行为,表现在教学以及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教师才能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形象。

2.有利于塑造学生良好的自我形象

大学生的价值标准、审美标准虽说在进入大学校园时已基本形成,但当代大学生具有极强的可塑性,他们个性独立、思维活跃、视野开阔、善于展现自我、易于接受新事物。高校教师的言行对大学生的自我形象塑造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在大学校园里,教师是学生最亲近、最敬佩的人,学生具有天然的“向师性”,教师的礼仪修养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在校大学生的形象。如果高职护理专业教师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这种作用,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展现出良好的外在形象、优雅的言谈举止、丰富的知识底蕴、崇高的职业道德,就会吸引学生模仿,在一言一行中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从而有助于学生自身的形象定位,提升他们良好的自我形象[4]。

3.能有效促进师生情感的交流沟通

在新的教育环境下,学生不在期望师生关系是一种等级森严的主从关系,学生期待的是师生平等交流,师生之间如果能建立一种平等的朋友关系,学生就没有压抑感,也就更容易接受教师的教导。

课堂上,高职护理专业的礼仪修养应该体现在教学活动中用平等的眼光看待学生,对待学生善用微笑,就能使自己的情绪和学生的情绪“零距离”接触,那么学生的敬畏就会被信任感和亲切感所代替,也会更喜欢任课老师。

在平常教学中,可以很明显地发现学生会因为喜欢一名老师而喜欢一门课程,如果学生喜欢某位老师,就会对他讲的课程产生好感,那么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自然就会积极配合老师,从而保证教学过程的顺利,增加学习的兴趣,从而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

第2篇:医学护理专业知识范文

关键词: 医用化学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改革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化学的应用极其广泛,它是培养高等职业技术人才所必需的一门基础课。高职护理专业的化学教学不仅要为专业学习奠定基础,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因此,化学课程教材体系应以实用性化学知识为重点,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的,充分体现医学类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层次,培养具有高等职业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

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医用化学》与一般专业的教学要求不同,其内容主要侧重于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及其在医学上应用,该课程直接为护理专业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奠定必要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同时承担着提高学生全面文化素养的任务。然而,医用化学内容繁杂、反应机理难懂、新知识猛增、学时压缩,因此,讲课时稍不留意,就会陷入照本宣科、死记硬背的泥潭,也就造成了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局面。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使学生掌握医用化学的最基础的内容,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是教学改革需要认真探讨的问题。我们教研室主要从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实验教学等四个方面,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改革。

1.教学体系的改革

五年制高职学生化学基础薄弱,初中阶段只学过很简单的化学理论知识,对化学学科的分类以及应用化学方面的知识了解基本属于空白,如果直接讲一些化学的基本原理和理论,学生根本无法接受,针对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医用化学》教学基本要求和培养目标,我们重点对高职护理专业的《医用化学》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建立以“基础化学”为先导的新课程体系,将该专业化学基础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与重组,将基础化学实验教学内容进行了打通和整合,例如打破无机化学与有机化学的界线,在讲授基础知识的同时,更多穿插一些简单实用的药物化学知识,以达到加强专业基础课程的科学性与系统性,强化各课程之间的渗透与联系,以及删除陈旧、减少重复、精简学时。为了达到反映前沿、提高水平、强化能力的目的,在新化学基础课程体系中,《医用化学》理论教学删除了一些陈旧的知识。

2.根据高职护理学生的特点,调整教学内容

过去我校护理专业《医用化学》的计划学时所占的比例比较大,但是,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课时的减少,为确保知识的完整与够用,怎样结合原有的教学内容,是教师们研究探讨的新问题。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面向基层的高级技术人才,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我们摒弃了原来的本科压缩型内容体系,删去了与专业联系不密切的部分,适当增加了反映近代药物化学发展的新内容,并增加了与社会生活、专业实际密切相关的知识介绍。

如何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和接受能力,来选择难易适中、先进实用的教学内容,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医用化学包括无机化学及有机化学两部分,这两部分包含的内容很多,我们精选了和专业联系紧密的内容精讲,无机化学部分侧重于四个方面,即:物质结构与性质、碱金属与卤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电解质溶液以及同离子效应和缓冲溶液;有机化学部分侧重于烃的性质、烃的衍生物系列,特别是油脂、维生素、糖类及氨基酸。有机化学部分重点强调各类有机化合物的性质特点,而忽略掉对一些空间异构、反应历程以及立体化学部分等较深的理论。另外,“医用化学”教学内容还补充了一些边缘学科的知识,例如: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食品添加剂、化学与能源及环境等方面的知识,补充的内容以讲座的形式进行,结合学生分组讨论,最后,教师进行总结等。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改革,打破了书本单一而枯燥的理论教学,通过调整后基础知识的学习,学生能正确理解并运用医用化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解释与护理专业有关的化学现象和化学问题,并能较熟练地进行与护理专业有关的化学计算。

3.改进教学方法,重视能力培养

当今的教育方式,必须正确处理知识与能力的关系。教师应加强智能培养,使学生既掌握医用化学的基础理论与知识,又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从而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认为,教学内容的改革,不仅取决于教师本身的学说水平和素质的提高,也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不可分割。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无论采用哪种方法,最终目的是为了能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并在以后的工作中学会应用,因此,根据学生的实际以及课程的特点,改革教学方法就非常重要了。

传统的教学方法都是教师按照课本讲解,学生基本上处于被动的局面,部分基础薄弱的学生跟不上教师的进度会慢慢丧失学习的兴趣,根据专业以及学生的特点,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更多采用以下三种教学方法。一是直观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应通过外部的感觉来教授一切知识,如果某种东西能够同时用好几种感官去接受,就应当用多种感官去接受它。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解决基础化学知识的抽象问题,我们用大量的直观教学法。例如:模型、图片等,特别是对于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布,通过模型,学生很容易接受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二是启发式教学方法。在医用化学教学中,如何让基础相差比较大的学生都能有进步?在开始的教学中我总想面面俱到,总想把什么都教给学生,结果效果并不好。经过认真思索及长期实践,我在上课尽可能使用启发式。例如,每一章节要求学生必须提前预习,上课前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你认为本节内容的难点、重点是什么?这样,能让基础好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也让基础差点的学生能及时了解自己的薄弱处,上课就会更加认真。学生在积极思考中跟上教师的思路并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三是先进的教学手段的应用。要改变落后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必须发展新的教学手段。计算机、多媒体及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我们提供新的现代教育技术与手段。根据医用化学学科的特点,我们认真整理和制作幻灯片,开发和引进电视系列教材,这些教学工具的应用使课堂教学焕然一新,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理解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另外,在教学过程中,由于课时比较少,我们一直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自学,在自学过程中掌握重点,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同时,引导学生查阅有关文献,学会自己获取知识的本领。

4.密切联系实际,进行实验教学的改革

第3篇:医学护理专业知识范文

关键词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整合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G423.02文献标识码:A

在我国社会发展中,护理和医学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相关医疗工作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我国许多高职院校中,护理专业是其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学生的需求量大,社会覆盖面较为广阔,在培养相关医学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当下,许多高职院校没有内容较为统一的教材,课程教学模式大同小异,但基础医学课程内容丰富并、复杂,许多内容存在交叉、重复的现象,对学生系统的了解知识的要求较高。在这种情况下,二者存在较大的矛盾和冲突,在使老师的教学更加困难的同时也使得学生的学习负担增加,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不利于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因此,基础医学课程进行整合,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十分重要。

1课程整合的含义

在高等院校专业体系中,护理专业是其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课程内容丰富且复杂。为更好地构建良好的课程体系,提出对基础医学课程进行内容整合,使相关交叉或重复的内容以单一的方式出现,对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和条理化设计,从而构建较为合理的新型课程体系,推动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2基础医学学习现状

对于社会和人民来说,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十分重要,可以为相关医疗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人才。而当下,老师和学生并未意识到此专业的重要性。老师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方案,自身对相关知识的了解不够确切,与此同时,一些学生对基础医学课程的重视程度不足,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习能力较弱。根据一组实验结果,绝大多数老师和学生对基础医学课程整合持赞同的态度。

3整合模式应坚持的原则

3.1课程内容真实

对基础医学课程内容进行整合,是指将交叉或重复的内容单一化,同时将复杂的知识整合成一个较为完整并且具有条理性的体系。课程的重要内容不得删减,并且整合过程应根据实际情况和课程内容,坚持真实性的原则,避免错误的出现。

3.2以学生为主体

我国需要服务社会和人民的高素质人才,对所学内容转化为实践结果的要求不断提高。因此,在基础医学课程整合中,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整合过程考虑学生的感受,重视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加强对内容的详略讲解。与此同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的自主性,通过课程整合,减轻学生学习负担,从而提高对基础医学的重视程度。

3.3成绩计算合理化

我国需要动手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对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要求较高。在这种情况下,课程教学不应该只重视理论成绩而忽略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需要重视对学生的全面培养。因此,在课程整合过程中,对,终学习成绩的计算需要更加合理,提高对学生实践知识理解和学习能力的重视,培养高素质人才。

4基础医学整合模式的相关建议

4.1加强宣传,提高学生的认同感

学校可根据调查问卷的形式,征寻学生和老师的意见,对课程整合模式进行合理的设计,使其更符合实际情况,与此同时学校组织相关活动加强对课程整合的宣传,使学生们更加认识到课程整合对于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认同感。

4.2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传统的医学课程教学主要以理论知识为主,进行较为单一的课堂教学。顺应课程整合,及时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变传统医学课程体系中的弊端,注重其整体性和合理性,在突出护理专业特点的同时防止出现内容交叉重复的情况,与相关的实践活动相联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培养实用型人才。

4.3完善整合体系,提高教学质量

课程整合需要在相关内容、理论知识和考查方法等方面都进行改善,使得内容体系更加科学。在这种情况下,明确教学目标,完善整合体系,提高整合的质量,同时使教学方法更加多样化,提高课程整合后的教学质量。

第4篇:医学护理专业知识范文

关键词: 湖南省高职院校 证券投资专业 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

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中国证券市场日益壮大,成为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中最具代表性的资本市场,它在国有企业改革、优化资源配置、改革中国金融体系、完善市场经济结构、企业融资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证券行业是一个政策性强、变化很快的行业,它与国家的宏观经济、行业发展及经济政策息息相关,这种多变性使证券投资专业教学开展存在一些困难。

目前,湖南省开设证券与管理专业的高校有20多所,其中,本科院校有8所,其开设的与证券投资相关的专业或方向一般都含在金融学或者金融管理实务等专业中,所开的课程重理论、厚基础,相对宽泛,缺乏针对性;而且,本科院校金融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预期相对较高,而证券经纪的工作压力大,部分毕业生不愿意从事证券经纪与金融销售等证券市场一线工作岗位。在高职院校中,开设证券投资与管理专业的有7所,开设与之相关的专业(比如金融管理实务、金融与保险、投资与理财等)的有8所。以上高职高专院校的证券投资与管理专业及金融管理实务等专业的招收的学生人数一般为每年80―100人,以此测算,湖南省金融证券行业的人才供给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与行业需要。由此看来,大批经过专业训练的高素质应用型证券专业人才的培养目前成为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服务湖南省地方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我对湖南证券公司及其他金融投资咨询公司进行了一次系统调研,调研内容包括对市场前景的预测、专业人才需求状况、专业人才素质要求。调研结果显示。

1.大多数证券等金融机构对中国的资本市场是看好的,有75%左右的金融机构对资本市场前景持乐观态度,只有10%左右的机构表示悲观。由此可以看出,证券投资与管理专业前景是看好的。

2.这些金融机构最缺乏的是经纪性人才,占到所缺人才的75%以上,同时,在这些人当中,非证券投资专业的人士占大多数,符合专业岗位要求的证券经纪人很少。因此,可以通过对在校学生的经纪业务能力的培训,搭建证券投资专业学生未来的就业平台,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办学的比较优势,达到双赢效果。

3.大部分实习单位认为,如果实习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表现优秀,就会考虑直接聘用。我们可以利用实习机会为学生创造就业的机会。

根据以上调研结果,湖南省高职院校应从课程体系的设置、实践教学的安排、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尽量融入行业企业因素,体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特点。具体建议如下。

1.设置适应市场发展需求的课程体系

随着证券市场发展的日益规范化,证券从业人员必须具备证券从业资格,这是一个就业门槛问题。根据证券行业混业经营的发展趋势,高职证券投资专业应以行业企业的要求为基础,以岗位能力要求为依据,把证券从业资格证书考试、期货从业资格证书考试、助理理财规划师考试等资格认证考试内容纳入课程体系,建立“课证结合”课程体系与教学体系。在课程考核上,可尝试引入一些新的考核方式,比如“以证代考”,进而实现证书考试与专业学习良性互动,即以证券从业资格证书考试促进专业学习,通过专业学习促进证券从业资格通过率的提高。

2.构建适合专业特点的实践教学体系

通过调查与分析,我们发现,湖南的证券企业人士认为目前大部分金融证券专业的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差,对金融市场缺乏必要的了解,不清楚金融业务开展的流程,特别是缺乏金融业务的市场经验。究其原因,是因为金融行业具有“虚拟性”的特点,其金融产品、业务过程、业务结果是无形的,只体现为数字。因此,让学生在学习中能真实地感受到金融证券行业的业务过程与职业情境,就成为解决证券投资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并非截然分开的,高职证券投资专业可从总体上建立课程实训、专项实训、综合实训、毕业顶岗实习几个实践教学环节,采取“以课堂实训为基础,以专项和综合实训为延伸,以毕业顶岗实习为最终检验”的实践教学体系。从微观上关注实践教学过程中每个环节的效果,通过“课堂与课后的交叉,把专业竞赛融入各个实践教学环节”的做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学生了解证券市场的兴趣,形成你追我赶的竞争性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抓好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

为了进一步完善证券投资专业的实习实训的教学体系,可建立适合高职证券投资专业实践教学要求的相对独立的模拟实训基地证券实训机房,配备较好的计算机,安装钱龙金融教学软件、证券交易软件等软件,实现证券行情实时对接和实时传输,同时能够进行实际下单买卖,使教学过程现场化,就像在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现场进行证券交易与工作,在机房边教学边实践,边学习边操作。通过模拟教学和实践,以及对各种案例分析,学生能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更完善地结合。

4.拓展校企合作的深度与广度

第5篇:医学护理专业知识范文

摘 要:学生随岗实训是学校“三阶段”式课程体系的一部分,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企业文化,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最终指向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本文以中职汽修专业的汽车维护课程为例,探讨中职汽修专业随岗实训的课程指导思想、课程目标设计、课程整体设计、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实施设计方法、教学评价等。

关键词 :汽修专业学生 随岗实训 课程体系

学生随岗实训,是指按照学校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和教学计划安排,组织在校学生到企业生产一线参观、访谈或在不同生产岗位上进行生产工作的实训教学。随岗实训一般在“三阶段”教学中的第二阶段,即“职业培养”阶段,随岗实训时间长度原则上为1~2个月。汽车产业系从去年开始组织汽修专业的学生去广丰长宁会展店、联辉汽车(香港港太行)有限公司进行针对汽车维护课程进行随岗实训。

一、课程指导思想

汽车类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要贯彻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指导思想。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职业岗位(群)和技术领域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按照教学与工作相结合、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一致、校内评价与企业评价相符合的原则,与企业专家一起确定教学内容,共同开发模块化的课程。大力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

二、课程目标设计及课程标准

课程目标可以理解为课程学习目标,是学生学习该门课程后应该达到的水平。在随岗实训过程中,强化实践教学,采取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汽车维护这门课程按照汽车经销店维修车间技术的特点和实际岗位的要求,将汽车维护课程建设成工学结合型的能力本位课程。以“汽车保养岗位的工作任务”为引领,以“汽车保养中每个工作位置的工作项目”为导向,以“任务驱动、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方式来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根据随岗实训企业的汽车维修服务顾问SA所提供的维护单,汽车维修技师制订工作计划,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企业维护作业标准对维护车辆的发动机、底盘、电气等系统进行检查与维护,提高车辆的使用性、安全性和经济性、舒适性、环保性。并追加汽车定期维护工单上未记录而车主又反映要求的维护项目。正确完成废件、废油、废气处理和车辆清洁等工作,并记录已完成的工作。汽车维护一般在举升机工位上进行,使用通用工具、汽车维护专用工具和汽车维修手册等,以双人或独立工作方式,对汽车各系统进行维护。工作中自觉保持安全、环保作业,遵守6S工作要求。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我们采用学生参加企业随岗实训的教学模式,以实际的真实生产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随岗实训企业的组织架构,建议每位企业兼职教师负责组织和指导3~5位学生,分4~6个小组。组员随机确定,教师指导、训练互动,学生提问与教师解答、指导有机结合,让学生在“教”与“做”的过程中,掌握汽车维护的操作技能。在企业轮训期间,《汽车维护工作页》是教学中的主线,其他学习资料是为工作页服务的。在教学过程中,零部件的内部结构、工作原理要利用真实的生产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在实际使用中,教材要根据企业实际的生产情况对具体学习任务的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在教学过程中,企业兼职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提高职业道德。

三、课程整体设计

1.课程内容设计

根据顶岗实训的工作内容,选取了汽车整车日常维护保养中的顶起位置一至九等九个教学项目的典型工作任务,具体任务如下。

顶起位置一是以车辆在低位时为主线,学习车辆基本保养维护作业。

顶起位置二是根据车辆在中低位时,检查车辆前悬架球节为目标进行作业。

顶起位置三是根据车辆在高位时进行汽车底盘各部位进行保养作业。

顶起位置四是车辆在中位时进行轮胎的拆卸以及进行制动系统的检测。

顶起位置五是当车辆在中低位时制动拖滞的检查。

顶起位置六是根据车辆在中位时进行车底制动系统管路排空以及轮胎的安装预紧。

顶起位置七是当车辆在低位时主要进行发动机舱内各部件的检查及更换。

顶起位置八是以车辆在高位时进行工作的复查。

顶起位置九是进行保养车辆的清洁、复位、道路测试等。

2.课程目标设计

能正确使用常用工具、仪器仪表等维修设备,实施维修作业。在学习或作业过程中严格执行5S现场管理及操作规范,能与其他学员团结协作,共同处理工作或学习过程中的一般问题。

能对经销店维修车间汽车的基本保养要求有深刻的了解,并熟练实施车辆基本维护作业。

3.教学方法与手段

随岗实训教学采用以案例或真实的任务(模块和项目教学)为实习实训项目,将实习实训与产品、技术服务结合起来;使知识与能力有机地结合,且有利于学生掌握每一模块的知识和能力。

四、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学校汽车产业系在随岗实训前,向学生明确随岗实训目的、任务和要求,对学生进行法制观念、安全知识、防范技能、校纪校规等教育。负责检查产业系汽修专业随岗实训进展情况及随岗实训质量,处理学生随岗实训期间发生的各类突发性事件,总结、交流随岗实训教学经验。学生随岗实训教学实行双导师制,由企业指派的技术人员担任企业导师和学校指派的教师担任的学校导师共同指导。校方现场导师同时负责学生随岗实训期间的学生管理工作。汽车产业系组织随岗实训考核、成绩上报和有关材料的整理、归档工作,并负责安排教师到企业现场指导学生实训,并对其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考核等。

五、教学评价

学生在企业的随岗实训是学校教学的延续,学生在企业随岗实训期间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学校的学生又是企业的准员工,必须接受企业与学校的双重管理。在企业上班时间内,须按照企业的纪律要求执行;在下班之后的时间,须参照学校的有关规定执行。随岗实训成绩的考核主要分为以下几部分。

1.企业导师对学生的考核与评价

学生随岗实训工作可在企业不同岗位进行,企业要对学生在随岗实训期间的表现,如专业技能、工作态度、创新意识、团结协作、遵守企业管理制度、对企业的贡献等方面进行考核,占随岗实训考核成绩的50%。

2.学校导师对学生的考核

学校导师根据学生在企业岗位的表现、轮岗工作日志、随岗实训总结等完成情况对学生进行考核,占随岗实训考核成绩的50%。

3.考核等次分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级

学生随岗实训需按要求进行考勤,凡参加随岗实训时间不足学校规定时间三分之二者,随岗实训成绩按不合格处理。对严重违反企业和学校规章制度的、被企业终止实训或无故不按时提交实训报告及其他规定的材料者,其随岗实训成绩按不合格处理。

随岗实训为学生建立了学习与工作时间的直接联系,相对于原有职业教育课程而言实现了工学结合的一个全新的课程模式。在改革实践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观念的变革,构建真实的学习环境,关注课程的质量监控与评价,适时对课程进行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秦兴顺.基于工学一体化的汽车运用技术专业课程标准开发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1(2).

第6篇:医学护理专业知识范文

1.1 提高专科护生的人文关怀素养是时展的需求

21世纪的护理专业是一门综合性专业,它集生物科学、心理和社会科学于一体并且最终为人民服务,与人类的健康、社会的进步等等息息相关。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现代的护理理念越来越以人为本,对护理人员培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今的护理教育对护生的要求不仅仅是掌握扎实的护理专业知识,而且需要职业道德高尚、高度负责和人文素养较高,这样在即将从事的护理工作中才有可能真正做到在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关心帮助病人,安慰病人,为患者减轻痛苦,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从而加快身体恢复健康的速度。

1.2 提高专科护生的人文素养是护理专业发展的需要和动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护生专业由传统的生物模式转变为集生物、心理和社会科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需要从不同的角度看待病人和疾病症状,甚至医学的概念也需要重新审视和看待。20世纪末至今,世界医学的革新推动了护理学的发展和进步,但是由于受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我国的医学教育理念相对滞后,护理教育的发展一度徘徊不前,至今任然处于起步时期。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护理专业理念的转变,加强专科护生的人文教育至关重要,这是护理专业发展的急切需求。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协调发展、共同进步,两者的发展有机统一,相辅相成。而现代护理专业发展的过程中,科学技术进步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也越来越注重人文关怀,因此,提高专科护生的人文素养是护理专业发展的需要和动力。

1.3 提高专科护生的人文素养是护生成才必不可少的条件

人文素养是专科护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之一,不仅包括人文知识还包括人文精神。良好的人文素质是高尚的思想道德形成的基础,护理学界的楷模南丁格尔就是一个最好的典型例子,她无私奉献、高度负责的精神和扎实的护理知识,都是后来能够闻名世界的基础。再看看现代护理学界的拔尖人物,也无一不是德才兼备,既具有良好的医德,同时护理知识扎实、护理技术精湛。作为护理事业的继承者和接班人,专科护生肩上被赋予的责任和使命越来越重。21世纪的专科护生应具有扎实的护理知识、精湛的护理技术、高尚的医德、高度的责任心,更应该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成为护理业的人才而非档次很高的护理器材。

2 护理实践教学中专科护生的人文关怀现状

现代护理专业不仅需要技术,而且综合了新时代的护理理念以人为本,更加注重人的整体性,本文就护理实践教学中专科护生的人文关怀现状做了相关研究并加以阐述。

2.1 专科护生本身的人文素质不高

考虑到我国专科护生的主要来源是高中毕业的理科学生,几乎没有社会经验,缺乏社会生活的科学知识和人文素养,加上大多数的专科护生年龄较小、而且是独生子女,是家中的宝贝、皇帝或者公主,从小养成的性格往往就是比较自我、任性,在人际交往、理解和尊重他们方面的素养和能力还有待提高。另外,受现代经济社会的影响,专科护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多多少少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往往以自我为中心,金钱意识较重。

2.2 高校和不够重视专科护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传统的护理教育模式侧重于专业基础知识的传输和专业技能的培训,人文关怀教育在实践和时间方面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研究发现,高校护理学专业人文课的课时还不到总课时的5%,而欧洲发达国家人文课的课时占到总课时的将近30%,高校医学院在人文教材、教学评价系统、人文素质建设方面有待提高。

2.3 专科护生教育的师资力量不够

护理专业的教育包括护理科学与人文科学两个方面,要求护理课程的老师不仅具有扎实的护理专业知识、精湛的护理专业技能,还需要掌握一定的医学知识,了解病人和患者的心理,具有良好的心理学素养,做到既懂医学又懂护理还懂患者的心理。专科护生的护理人文课程教师大多数是人文科学的教师或者是护理专业的老师兼任,他们或者缺乏医学和护理临床专业经验,或者缺乏人文社会科学的底蕴,专科护生的师资结构不合理,师资力量薄弱。

2.4 专科护生的教育和实际的临床实践之间存在差距

目前我国的大多数医院病人多,医生和护士比较少,护士的工作负担严重超荷。每一个护士都有家庭,在社会中生存,他们都有或多或少的家庭负担。综合工作负担和家庭负担这两个方面的因素,导致护生与病人之间的心理沟通不够,缺乏对病人进行人文关怀。部分医院虽然大力倡导人文关怀,但却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导致专科护生的教育和实际的临床实践之间存在差距,护生的心里多多少少会存在困惑和迷茫。

3 护理实践教学中加强专科护生人文关怀教育的对策

3.1 提高专科护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是提高专科护生人文素质的基础和导向,对专科护生的教育应着重贯穿社会主义文化、爱国主义精神与集体主义素质,帮助专科护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高度的责任感,摒弃公主病和皇帝病,学会在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运用扎实的护理专业知识、精湛的护理专业技能、温暖的心理安慰帮助病人减轻痛苦,使身体尽快恢复健康正常。

3.2 完善专科护理专业教学体系,增强师资力量,营造校园气氛

21世纪的护理专业已由传统的生物模式转变为集生物、心理、社会三者于一体的模式,注重从不同的角度比如病症、心理、社会等不同方面看待病人和病人的病情,更加注重以人为本,人是护理的对象和核心。但是目前我国护理专业的人文课程只占护生总课程的不到5%,基于这一现状,我国的医学院校需要完善护理专业的教学体系。同时,由于专科护生的护理人文课程教师大多数是人文科学的教师或者是护理专业的老师兼任,他们或者缺乏医学和护理临床专业经验,或者缺乏人文社会科学的底蕴,因此需要增强专科护生的师资力量。纵观培养出优秀护生人才的院校,无一不具有浓厚的学习气氛。对于专科护生来说,大学是培养专科护生从家庭生活逐步进入社会的场所,校园文化对护生思想和专业技能等综合素质的影响非常大,对专科护生的教育应该有效利用好校园文化对专科护生的影响与塑造,医学护理专业可以有目的有组织地开展适当的活动,以丰富护生的生活和精神,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

第7篇:医学护理专业知识范文

护理系是我校的重点建设校系,也是学校招生规模最大的系。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606人,开设有护理、护理(英语护理方向)专业,培养职业道德高尚、理论知识够用、操作技能熟练、职业素质较高的技能型护理人才,毕业生主要遍及福建省各地及东南亚。学校十分重视“学校的窗口”———图书馆的藏书建设,尤其护理专业的藏书。采集专业及其相关专业图书,为教学科研以及学生在校期间的专业知识、人文社科、技能应用、社区护理等方面学习提供了参考。校图书馆本着以专业藏书为特色,医学及相关专业图书占全馆藏书的60%。我校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中的一所专科学校,护理专业又是“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及重点建设专业”,为此学校加大资金投入,严格把关藏书质量。

1我馆在护理专业藏书建设上采取的措施

1.1明确藏书建设与读者的关系

图书馆所有藏书都是用来为读者服务的,建设起来的藏书,要能使读者阅读利用。针对这点,本着读者对象为第一原则,利用校园网平台,一个学期为护理专业师生开展一次图书月活动,介绍专业藏书、推荐专业图书以及介绍相关类图书。并针对不了解馆藏的新生,宣传和通过制作视频短片介绍馆藏,使其了解我馆电子书库,并学会利用,以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社科知识,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1.2藏书计划

1.2.1护理专业基础藏书

每年制定年度藏书计划。利用各种购书渠道,采集印刷型图书,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藏书建设,合理安排经费,避免年终或季末突击性采书,降低图书质量。采书人员分工细致,医学专业图书采购由医护专业毕业的在职图书馆工作人员采集,以防专业知识缺失而引起专业图书质量下降。人文社科类图书由图书馆专业毕业的在职图书馆工作人员担任。我馆在图书采购上,经常与专业骨干教师交流,了解专业最新动态,与借阅排行榜前的学生交流,了解学生借阅方向,以及希望在本馆能阅读到的图书,最大限度地为读者提供所需书刊资料。护理专业及相关类文献日益增长,对偏重于护理专业的文献进行比较全面的采集,建立护理专业的基础藏书,比较全面地收集,在一定范围内不仅有本学科的,也有与本学科有关的、相近的边缘科学。只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方能胜任临床第一线的工作。学校为护理系师生配备了医学基础学科方面(如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临床医学方面(如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等)、护理专业方面(内外儿妇护理学、护理技能等)等国内外著作,以及本科以上医学基础及专业教科书及教参以满足学习、教学、科研需求。全馆医学专业印刷型期刊每年征订品种320种,其中护理刊22种。所有过刊装订成册,供读者借阅。购买中国疾病知识总库。中国疾病知识总库(ChinaDiseaseKnowledgeTo-talDatabase,CDD)是由医学图书馆与重庆维普咨询有限公司合作研发的一个面向临床医药学专业人士,同时兼顾大众的知识型数据库。购买超星电子图书。超星电子图书数据库是全球最大的中文在线图书馆,图书涵盖各学科领域,为高校、科研机构的教学和工作提供了大量宝贵的参考资料,同时也是同学们学习、娱乐的好助手。购买维普电子期刊。维普全文电子期刊(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了9000余种期刊,学科覆盖理、工、农、医、教育、经济、图书情报等多个领域。

1.2.2专题图书补充计划

如外文护理专业的专业及相关图书、情报资料、期刊的补充,弥补以往薄弱。充分利用馆际互借与协作,与本市大学开展馆际互借,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既节约了经费又节省了空间,大大提高了文献利用率。与本省医科大学协作,利用互联网,投入较少的入会资金,共享电子资源,以弥补我校因其他原因未能购买万方数据库以及SpringerLink数据库的缺陷。这样既节约了资金,又解决了老师查找资料难的问题,开阔了教师的专业视野,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从2008年开始,校护理专业开展护理教学年活动。图书馆本着读者需求为第一原则为护理教师着重收集了有关各专科护理方面的书刊资料及各大医院护理学术讲座等一线资料,供护理老师教学与科研参考。

1.2.3人文社科藏书

护理专业人才是服务于医疗机构第一线人员,仪表、与患者沟通能力、表达能力、知识面等直接影响了患者的就医心情。由于护理系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属初中应届考入本校,人文社科知识缺乏,为此图书馆加大了这方面图书购置,侧重闽南语、普通话、外文、礼仪、口才、有关医患关系处理、心理学、地理历史等有关书籍采集。本馆非专业藏书基本上包含了各门类的科普读物,丰富了学生文化生活。

1.3藏书组织管理

据护理专业具体情况,分有专业书库、社科书库。把藏书组织好,更有利于读者即类求学、因书究学。本馆为读者所组织的开架藏书,其主要目的是充分利用开架制直观宣传效果和直接借阅图书的效果,提高藏书利用率。

2护理专业藏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第8篇:医学护理专业知识范文

随着社会发展和岗位的实际需求,高职院校学生在学习公共英语的基础上,要求学习行业英语。根据调查研究,由于医学生各科学习任务繁重和课程设置要求,四川省大部分的卫生类高职院校在第一学年开设大学英语课(其他院校英语课程安排为1-2年)。而根据岗位需求以及学生需要参与公共英语等级考试的要求,我校现行两学期的课程教学分为两个阶段,公共英语和行业英语。作为高职院校英语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我认识到高职院校医学英语课程教学和课程设置存在不合理现状。在本文中将结合我校护理专业的行业英语教学,谈谈我的看法。

护理专业学生的学情主要有以下4个特点:

1.求知欲强,学习自律性好。根据近六年的一线工作经历,我认识到与其他专业学生相比,护理专业学生大部分由女生构成,课堂纪律尤为良好。大部分同学能够很自觉地跟随老师的进度学习,课堂参与度高。对于布置的课后任务完成情况也较好。并且一部分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有很强的求知欲,在课堂上和课后会就不懂的知识点向老师请教,也会和老师讨论如何能更好地学好行业英语。

2.学习气氛活跃,团队合作意识强。大部分学生有较好的独立学习习惯,并且团队合作意识强,这一点在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规定任务的环节中尤为突出。组员间乐于相互交流学习经验,互帮互助,齐心协力完成任务。

3.医学专业知识缺乏,对医学相关定义和概念理解不清。行业英语教学主要涉及到护理人员与病患及其家属,和其他医务工作者沟通的相关表达的教学以及医用文书的写法等。在这其中会涉及到医学相关定义和概念。而因为学生为大一新生,此时学习的医学专业知识较少,对对话、短文和写作部分出现的医学相关定义和概念理解上存在困难。而学生英语能力有限,要通过英文去理解和记忆就更困难了。所以这就加大了学习的难度。根据工作经历,我认识到,造成学生学习行业英语吃力的因素有多个,但是在对比我校初中起点五年高职学生的学习情况之后,会看到就算排除各种其他相关因素,医学专业知识对学习行业英语非常重要。比如,我校初中起点五年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英语课程安排在前三年,其中最后一年开设行业英语课。由于在前两年的时间内,学生积累了很多医学相关专业知识,在第三年学习行业英语时,对于涉及到的相关概念和定义有清晰认识和理解。虽然初中起点学生和高中起点高职学生相比,英语基础知识掌握度、学习习惯和心理成熟度等不如后者,但是根据学生反馈以及考试结果分析,学习效果并不比后者差,有一部分学生甚至有更好表现。初中起点五年高职学生也反映除去医学专业词汇记忆难度较大,其他方面并不具有太大难度。

4.记忆医学专业词汇很困难。这是所有医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医学专业词汇复杂,且很多单词由多个字母组成。在老师引入构词法教学后,减小了医学专业词汇的记忆难度,但是也是因为学生医学专业知识的缺乏,对医学专业词汇的理解不够清楚,这也会影响记忆的牢固程度。

针对以上的教学情况,我总结到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英语老师专业能力建设。可通过学校引进英语专业(医学英语方向)的老师、英语专业老师和护理专业老师跨学科集体备课以及英语老师参与护理专业相关知识学习,英语老师外出进修行业英语等,以此来促进英语老师专业能力的增强,弥补英语老师由于自身对概念不够清晰、专业知识缺乏,而不能对教学内容扩展和生动讲解行业英语的局限。

2.在课前给学生铺陈背景知识。老师在每次课学习之前,以视频、音频或者文字的方式让学生对本次课所学内容有所了解,主要是其中涉及到的医学专业相关知识,最好用中英双语的方式给出,方便学生理解。实践证明,这样会大大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兴趣。

第9篇:医学护理专业知识范文

关键词:中职;药物应用护理;学科定位;培养目标

进入20世纪之后,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培养护理人才的目标逐渐改变,从实用性人才逐渐过渡到护理保健工作的实用性人才。因此,从20世纪的药理学、药物学基础学科延伸到近两年的药物应用护理学,不论是在培养目标上,还是在学科教学大纲、知识结构上都出现了明显的改变。中职药理教师必须根据现实做出调整,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改变,在对药物护理学科重新定位的基础上,对教学理念进行升级,改变教学方法。这样才可以保证中职护理专业培养目标的完成,更好地为社会输送专业护理人员。

一、原护理专业的药物学、药理学学科定位存在问题

1.脱离护理岗位技能。在原有的药理学和药物学的学科定位指导下,护理学生要通过学习药物学或者药理学来掌握药物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护生没有明确的目的,盲目地对药物学知识进行学习,认为学习就是死记硬背。学生无法将临床护理工作与理论知识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2.限制了护理专业教材知识结构的优化。过去使用的《药理学》《药物学》等专业教材,始终遵循的是“药物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以及相关注意事项―用法和制剂”等相关的知识结构,不管是临床专业学生还是护理专业学生都按照这样的方法学习。在教学过程中,虽然教师会根据每个专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分主次讲解,但是依然无法令学生掌握重点。进入到21世纪之后,护理专业《药物学》教材即便与别的专业的教材有所区别,但是内部的知识结构仍然无明显改变。

3.与护理专业培养目标和岗位需求不适应。一些从事教学的人员认为,护士职业资格考试不涉及药理学、药物学,因此护理专业的学生不需要重视这些基础学科,在课时分配及教学安排上,缩短及忽略药物学课程的情况明显存在,无法很好地实施教学实践内容。由于观念限制在原学科上,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主要讲解的是药理学或者药物学,基本上不会涉及用药护理相关的知识,临床护理与教学内容出现脱节。面对新的形势,护理人才无法适应中职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

二、药物应用护理学科的定位

单纯对教材进行分析,不管是20世纪后期运用的《药理学》,还是在21世纪开始逐渐运用的《药物学》及《药物学基础》,虽然教材知识前后都出现了一些改变,但是根据其学科进行定位,都可将其归纳到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之间,作为一个桥梁。

三、对药物应用护理学科重新定位的意义

根据“以能力为本,以发展技术为核心”的办学理念,药物应用护理学科不应仅仅定位于原护理专业药物学以及药理学科,而是要逐渐变化为“以药理学基本理论和技能为基础”,与现今的护理理论相结合,对临床药物应用进行详细的阐明。药物护理学不仅是临床应用学科、护理学科以及药物应用护理,而且也是与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相连接的一个桥梁,更是一门比较独立的临床护理专业学科。这样的定位转变了护理专业人才培养和护理专业教学的临床意义。

1.有助于激发护理专业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和结构调整。药物应用护理不再是“药物作用―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用药护理”的结构方式,而且也将一些用药护理逐渐升为重点,将知识特点鲜明地突出出来。也就是以药理学基本理论和技能为基础学科,促进临床用药的合理性,进行相应的用药观察和用药护理。这样不仅转变了护理学生的知识结构,而且还表现出了护理专业的技能提升,为护理学生学习药物应用护理知识展示了清晰的学习目标,使其能够更快地进入到护理岗位,达到护理工作的技能要求,让护生能够对自己的工作有充分的认识,从而努力学习药物护理相关的知识。这也是学习护理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保证护生能够因需而学,因用而学,鼓励护生自觉、主动地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2.促进中职护理专业药理学教师的知识更新和角色转换。护理专业课程从以前的药理学、药物学转变为药物应用护理,原有的基础学科定位转变,使护理学生成为基础知识和临床技能同时具备的专业人才。这就要求教师要主动改变自身角色,逐渐向护理专业教师角色转变。药物应用护理学科教师不但要学会与传统药理学有关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要具备相关的临床护理基本技能及相关知识。然而,在卫生职业学校中,很多药理学教师所学的专业为药学专业,这些教师因知识结构为单纯的药理学知识,对临床相关知识并没有实施系统学习,甚至没有到临床科室真正实践过,因此掌握的临床护理内容很少,严重缺少相关的知识。即使药理学教师毕业于临床医学专业,但是毕业后就进入学校教学,基本不会到临床科室工作,更不会从事药理学护理工作,并不了解临床护理和临床医疗的发展。上述原因都会对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产生影响。因此,教师必须不断给自己充电,完善所掌握的知识,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进行护理教学工作,提升教学水平,确保教学效果。

3.加快中职护理专业课程改革。受到过去药理学学科、护理专业药物学定位的影响,护理专业的课程关注疾病的护理知识,多忽略用药护理、效果观察以及保健护理等知识,这就导致学生掌握的护理知识不全面。随着新的药物应用护理学科的定位确定,再加上相关学科知识构架的调整,教学中要对临床护理专业知识不断完善和补充,进而也对其进行相关的调整,让整个护理专业知识更合理、更全面,更好地满足现代医疗护理的需求。

4.促进药物应用。针对护理专业而言,医疗用人单位不仅要询问护理人员是否从事过专业的培训,而且还要观察护理人员的实践能力,这就要求学校在培养护生时需要重点对其专业技能、专业知识以及工作能力进行培养。学校应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实践学习,这样才能培养出理论与实践同样优秀的学生。过去对学科的定位具有一定的不足:一是教学评价方法上的弊端。过去主要采取理论考试的方法进行评价,基本忽略了实践的考核,学生感到药物学、药理学知识用处不大,不愿意学习。二是教学模式的弊端。主要是理论教学,再辅助动物验证实验,很难实现临床护理知识和技能的结合,造成药理学教学与临床实际具有非常明显的差异。三是采用单一的教学评价手段。评价结果多无法将学生的实践能力有效反映出来,常常存在理论分数很高但是实践能力很低的情况。药物应用护理学科定位的改变,促进了教师的转变,鼓励教师实施教学改革,转变教学内容,减少动物验证性试验,鼓励学生到临床科室学习实践,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使其更好地适应临床护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张春丽.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对提高医学生职业道德的对策研究[D].牡丹江:牡丹江师范学院,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