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货币政策的具体政策范文

货币政策的具体政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货币政策的具体政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货币政策的具体政策

第1篇:货币政策的具体政策范文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名义锚 通货膨胀目标制

货币政策框架(Frame for Monetary Policy)主要包括货币政策目标及实现这一目标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具体来说就是指货币政策工具,操作目标,中介目标和最终目标的有机组成。

一、我国当前货币政策框架的基本状况

我国当前所构建的是以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操作为主要货币政策工具,以基础货币为操作目标,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以保持币值稳定和促进经济增长为最终目标的货币政策框架体系。这一体系的形成和构建对我国经济平稳增长和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影响经济运行和货币政策传递的新的因素的不断涌现,货币政策框架面临的许多新的问题正在制约其有效性的发挥。因此,对这些问题的深入研究并对我国的货币政策框架进行调整和完善无疑是十分必要和有意义的。

二、我国当前货币政策框架有效性探讨

当前货币政策框架是否有效性在理论界存在许多不同的观点。当前货币政策框架在总体上有效性的情况下,仍然面临以下诸多问题。

1.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问题

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法》以法律的形式将我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确定为“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但这一表述在学术界存在着单目标和多目标的争论,如果是单一目标,是稳定币值还是经济增长?如果

是多重目标,各目标间如何确定优先次序和各目标间怎样协调?币值稳定的内涵是什么?以何具体指标来衡量?是通货膨胀率、汇率、CPI、PPI、GDP还是GDP紧缩系数(名义GDP/实际GDP)以及该指标在什么浮动幅度范围内才意味着币值稳定?我国货币政策框架没有加以明确界定或规定,这种模糊为货币政策提供了灵活性和相机抉择的较大空间,但不利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科学决策和操作,也不利于公众预期的正确引导,从而影响到我国货币政策框架有效性的发挥。

2.双名义锚的问题

当前情况下,维护人民币汇率稳定成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的重要制约因素。保持币值的稳定包涵了币值的对内价值稳定和对外价值稳定,这可以分别用通货膨胀率和汇率来衡量。因此,在我国的货币政策框架中就不仅有货币供应量这一名义中介目标,而且汇率也成为了货币政策实际上的中介目标。央行为了汇率目标往往不得不放弃货币供应量目标。在目前汇率弹性不足以及对冲不完全的制度下,外汇占款导致基础货币的大量投放,这与抑制国内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目标背道而驰,货币供应量目标和汇率稳定目标间的固有矛盾使得货币政策操作不可能达到“鱼与熊掌”兼得的目的。

3.货币数量调控的有效性问题

货币供应量中介目标有效必须具备两个前提条件:即货币需求稳定和货币供给外生。也就是说货币量与最终目标的关系稳定,中央银行对货币量能够有效调控。但目前这两个前提均出现了问题,我国经济正处于经济转轨过程中,货币化进程正在深入,改革由增量改革阶段进入存量改革阶段,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在不断发生变化,货币供给内生性增强,央行对货币量的控制性较差,货币供应量与通货膨胀和产出等最终目标之间的相关性减弱,公众通胀预期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加大,稳定公众通胀预期正逐渐成为货币政策的最重要的目标。

三、我国货币政策框架的调整完善

1.正确认识货币政策的作用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和平衡国际收支)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进而影响经济的一种宏观调控手段,其总体上受制于一国金融环境与经济基础。货币政策是通过调控总支出来实现政策目标的,相对来说,货币政策在抑制需求拉动型通胀比较有效,而在抑制成本推动型通胀和结构性通胀则比较乏力,也就是说对来自实体领域和供给面的冲击,由于其不能在货币面上找到原因,因而很难从货币政策方面找到对策。实施货币政策的主要目的是要通过对货币坏境的调控,为解决问题创造必要条件。货币政策“并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流动性不断生成和经济的结构性问题,只能为经济增长创造平稳的货币金融坏境,并以此为结构调整和加快改革赢取时间。”

2.深入研究货币政策框架调整问题

鉴于当前货币政策框架遇到的困境,选择适当的时机转向新的货币政策框架是必要的。从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有效引导公众预期的方面来衡量,通货膨胀目标制无疑是一个可行的方案,其优点之一就是有较高的政策透明度。如果央行采取通货膨胀目标制,同时加大政策操作的可信度,这对于稳定公众通货膨胀预期会起到很关键的作用,即使在当前通货膨胀目标制暂不可行,中央银行的政策运作也应该增强可信度、透明度和独立性,不仅有货币政策目标的透明,也要求决策程序和决策结果的透明。当然,盯住通货膨胀目标的货币政策框架可能意味货币供应量操作不再特别重要。

3.切实加强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货币政策目标的制定权无疑应保留在国务院,以确保目标制定的公正性和权威性,人民银行则应该对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负责。同时依据职权对等原则,应赋予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工具的决策权,即人民银行有权独立选择货币政策工具实现目标的能力,中央银行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增强也有利于提高货币政策操作的透明度和可信度,从而有效稳定公众通胀预期。具体可行的方式是将目前作为咨询机构的货币政策委员会升级为货币政策的决策机构,赋予其独立选择运用货币政策工具的权力,由央行内部系统的代表和经济金融领域的外部专家以相应比例组成专家决策机构,从而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参考文献:

[1]米什金:货币金融学[M].第四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第2篇:货币政策的具体政策范文

关键词:股票市场;货币政策调控;互动;政策建议

股票市场与货币政策调控之间存在互动关系,而且越来越密切。股票市场的发展深刻影响着货币的供给需求、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货币政策调控目标,而货币政策通过货币供应变化、利率变化等调控手段也在影响着股票市场。在我国股市深刻变化的今天,对股票市场与货币政策调控的关系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文献回顾

关于股票市场与货币政策调控的研究,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和学者的关注。

(一)在关于股票市场与货币政策传导效应的关系方面

陆蓉(2003)通过构建向量误差修正模型进行脉冲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度量了股票市场的货币政策效应,她认为货币政策目标能否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一体化程度。楚尔鸣(2005)进一步的实证分析表明,中国货币政策通过货币供应量作用于股票市场的效应明显,但传导过程中的“q”渠道和“财富效应”渠道等并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宋宸刚、谭晓蓉(2001)还对股市泡沫的产生及其对货币政策传导效应的影响作了分析,这个研究对当前股市或许具有现实意义。

具体深入到货币政策传导有效性方面,苟文均(2000)分析了资本市场有效传导货币政策的条件,探讨了货币政策变革的基本方向。栾怡(2001)开始注重资本市场的发展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江其务(2001)、许祥秦(2001)在研究中国货币政策失效问题时提到股票市场的因素,进而陈柳钦(2002)系统分析了资本市场发展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并重点阐明了我国资本市场有效传导货币政策的阻碍因素。刘志阳(2002)则从实证分析的角度提出货币政策的股市传导机制模型并进行检验,得出结论:货币政策与资本市场的相关度在逐步增强,这使得资本市场对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产生了较大冲击;当局应对现有货币政策框架进行调整,重点是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利率取向和最终目标的股价参考。刘岭(2003)进一步通过分析不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讨论了QFII对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许崇正(2003)则详细分析了中国股票市场传导货币政策低效的原因,并且与陈建新(2003)提出了扭转中国股市传导货币政策低效的对策。

(二)在股票市场与货币政策调控目标的关系方面

1.与最终目标的关系研究。Borio.C(1994)认为在一个有效的资本市场中,央行没有理由去关注资产价格的波动。只有当资产价格波动影响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时,货币政策才应干预资本市场。而国内学者钱小安(1998)在研究了资产价格变动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后指出,资产价格变化对货币需求的稳定性、货币政策的执行会产生较大的冲击,应在确定货币政策目标、运用货币政策等方面作出相应的调整。Friedman(2000)通过对美国股票价格在一个较长时期中对通货膨胀和产出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认为股票价格对产出和通货膨胀的影响并不显著。但就我国情况,谢平、焦瑾璞(2002)认为1999年下半年开始的货币政策机制紧缩效应与股票市场的关联在增强。央行为提高稳健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应当关注股票市场的发展。同期,易纲等人(2002)借助模型分析发现,货币数量与通货膨胀的关系不仅取决于商品和服务的价格,而且在一定意义上取决于股市。当股市价格偏离稳态越来越远时,经济运行将是不安全的。因此,央行制定货币政策应同时考虑股市价格和商品与服务的价格,但是央行的根本目标仍是维护币值的稳定。较权威的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课题组(2002)的研究报告也认为对股市波动央行应关注但没必要盯住。

2.与中介目标的关系研究。货币需求方面:Friedman(1988)认为股票市场通过财富效应、资产组合效应、交易效应和替代效应对货币需求产生影响。Friedman&McComac(1991)分析了美国和日本的股票价格与货币需求的关系,结果显示股票价格对货币需求具有负向影响。国内学者易行健等人(2004)实证检验了我国股票市场发展对货币需求的影响,估计了包含股票市场成交额的季度货币需求函数,得出我国股票市场成交额减少了各个层次货币需求的结论。进而赵明勋(2005)实证检验了我国股票市场对货币需求的综合效应,结果表明股票市场的发展倾向于减少狭义和广义的货币需求,且对广义货币需求的影响小于对狭义货币需求的影响。

具体到股票二级市场,据石建民(2001)、高莉、樊卫东(2001)的实证研究表明,股票二级市场对货币需求具有统计显著性,为正相关关系。股票二级市场对M1需求的影响要大于对M2的影响。

货币供给方面:周英章、孙崎岖(2002)对中国1993—2001年股市价格波动与货币供应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二者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但股市价格波动明显领先于货币供应量且对货币供应结构的稳定性构成较强的正向冲击,从而加大了央行货币调控的难度,削弱了宏观需求管理的有效性,故建议货币政策应密切关注股价波动。在股票价格对各层次的货币供应量影响方面,王维安、杨靖(2003)通过对中国1999~2002年的实证分析认为,股价变化引起的替代效应和转换效应是存在的,替代效应作用于短期,而转换效应会在一段时滞后显现。金德环、李胜利(2004)则进一步研究了中国股市价格和货币供应量的关系,实证结果显示股市价格和M0、M2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它可以用货币供应量M0和M2来解释,但股价变化不是引起货币供应量变化的原因。 (三)在股票市场与利率手段的关系方面

Rigobon&Sack(2001)实证检验的结果表明,标准普尔500指数每升降5%就可能导致利率升降25个基本点,利率对股市波动的反应强烈。国内学者王军波、邓述慧(1999)通过分析央行利率政策对股票市场的短期和长期影响,发现利率政策在短期和长期上对股价波动幅度、股票成交量等都有显著的影响,只是对股票市场的短期影响有反常现象,而长期影响则是稳定的。但是高俊峰(2004)在分析利率政策对我国股市的短期和长期效应后,则认为我国利率政策对股市的短期效应非常明显,但长期效应与理论分析有出入。他认为长期效应还要受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完善程度、相互间沟通程度以及长短期证券工具的丰富程度的制约,而这恰是我国的不足。具体到利率调整对股票交易量的影响方面,李敏、金光(2004)通过实证分析认为该影响存在时滞,这一时滞约在15到30天之间;而且利率调整不对股票交易量产生决定性影响。

三、二者的互动分析

第3篇:货币政策的具体政策范文

关键词:金融危机;非常规货币政策;央行独立性

中图分类号:F83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92(2013)02-0021-05

07年美国次贷危机及其引发的金融危机是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全球性危机,危机的规模和持久对各国成熟的宏观管理框架提出了挑战。各国对于危机的应对均是即时而清晰的,但不同于往日的危机,这些常规措施均告失效。危机首先出在创新不断、监管不力的金融市场领域,这使得危机的传染性相当之高。各国必须投入大量资金来挽救自身的金融体系,与此同时,在经济繁荣期增加的刚性财政支出,加上新增的复苏刺激资金,又使得财政资源濒于枯竭,在此情况下,各国的中央银行似乎成了最后的“救世主”。但资产狂潮的消退又使得各银行充实资本金,完成去杠杆化成为首要任务,这必然会引起实质上的金融紧缩,破坏了许多国家货币政策传导的正常渠道,货币流通速度降低,基础货币数量和通胀之间的直接关系也发生变化,这使得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是利率工具)近乎失效。其挽救经济的主要工具,就是非常规货币政策,量化宽松(OE)及其欧洲的银行版“长期再融资工具”(LTRO),在为金融市场注入大量资金的同时,也造成了通胀的系统性风险。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旧有的通胀管理目标,这对于央行政策独立性构成了一定挑战。

一、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独立性的概述

(一)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定义

中央银行处于一国金融体系的核心地位,是信用制度的枢纽,作为政府的银行、金融监管的银行,体现了其国家机关的性质,担负着调控宏观经济、管理其他金融经营活动、维护金融稳定的诸多职能,但其最核心的职能是稳定币值、管理通货。所谓中央银行独立性,一般就是指中央银行在履行制定与实施货币职能时的自主性独立性,即不受政府其他部门的影响、指挥或控制。

中央银行要求货币政策方面的独立性,首要原因就是因为其与政府在宏观治理方面存在目标差异。政府宏观经济管理的目标比较多元,包括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等。对于这四大目标的权衡上,政府基于政治因素考虑,往往重在促进经济增长,确保充分就业。这使得政府在现实中更倾向于采取扩张政策,但货币经济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过度的货币扩张可能诱发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中央银行的宏观目标则首先是遵循货币经济自身运行规律,采取各政策工具以保持本国货币稳定。当中央银行的宏观政策目标和政府发生冲突时,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就会受到冲击。由此可见,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关键就是如何处理中央银行和政府之间的关系,是追随政府的宏观政策,服务于政府的短期目标,还是与政府其他部门进行合作,共同保证宏观稳定,或是独立制定或是以立法形式固定政策目标(如德国央行,就以立法形式确定其反通胀目标)。

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具体表现,在北京举行的中央银行国际研讨会上,有如下表述:“必须独享货币发行权:发行货币根据经济的客观需要而不受财政透支的干扰;能独立解决严重的通货膨胀而无须向财政部报告自己的工作;重大决策不是由某一部门或个人决策,而由中央银行理事会决定;享有充分的权力对金融系统进行监督和管理:拥有资金来源与运用的支配权而不依赖财政拨款”。

(二)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独立性的两个方面

货币政策独立性是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核心,其他方面包括组织人事上的独立性和财政上的独立性。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出台,必然要涉及货币政策目标的制定和以及具体货币政策工具的实施。据此,费雪(Stanley Fischer)把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独立性分为目标独立性和手段独立性两个方面。目标独立性指中央银行可自主地在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四大宏观经济目标中选择货币政策目标,手段独立性指政策目标选定后,中央银行可自主确定具体的货币政策工具和操作方式。

1.货币政策目标的独立性。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就是中央银行在遵循货币经济自身运行规律基础上,通过实施具体货币政策操作,以一定传导机制影响到实体经济,所要达到的宏观政策目标。各国央行的最终政策目标不同,包括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的独立性即是指其拥有自主决定货币政策目标的权力,不必在制定政策时追随政府的财政政策目标。一般来说,中央银行独立性较高的国家都会规定各自央行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是维护通货稳定或者物价稳定。现在各主要央行一般实行兼顾稳定性和灵活性的弹性通货膨胀目标制,即使通货膨胀率稳定在既定目标上下,同时使资源利用率维持在可持续水平。

2.货币政策工具的独立性。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需要具体的货币政策工具组合以调整货币供给量,进而调节宏观经济运行。货币政策工具包括针对所有市场的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如再贴现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公开市场操作等)和针对个别市场的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如证券市场的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消费者信用控制等),以及直接的信用控制(如利率最高限、信用配额等,和间接信用控制。如道义劝告、窗口指导等)。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手段的独立性,即是指其拥有自主动用具体货币政策手段以实现其政策目标的权力。具体到现实中,就是看中央银行在实际的货币操作中,是自主地选择具体的货币政策工具组合,还是需要得到政府方面的认可或批准。如果其拥有自,那么,就拥有货币政策手段独立性。

一般来说,与其他宏观政策不同,货币政策的实施及效果都依赖于市场机制,根据理性预期学派的理论,短期的相机决策虽然可以在不影响通胀带来暂时的经济扩张,但长期来看,货币是中性的。货币政策必须保证通货稳定以及通胀预期稳定,这样才能为宏观经济发展提供一个稳定的金融环境。所以,货币政策目标的独立性相对小一点会更好,这样其政策选择必须服务确定的目标,央行也难以推卸责任。但是货币政策工具与金融市场息息相关,这需要高度专业化的知识和经验,所以,货币政策手段的独立性必须够大,以免非专业的建议干扰了政策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二、主要央行货币政策独立性及其在危机中的表现

美欧日等西方主要经济体均是危机中的主要角色。其货币政策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危机的治理和经济的复苏,可以做为主要分析对象进行简单分析。

(一)美联储的货币政策独立性及其危机治理

美国的中央银行的职责由美国联邦储备系统(Federal Reserve System,简称Fed)负责履行,这个系统是根据《联邦储备法》(Federal Reserve Act)于1913年成立的。美联储主要由联邦储备委员会,联邦储备银行及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等组成。根据美联储章程,其政策目的是帮助消除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影响,并积极参与创造环境。促进高就业率、稳定物价、国民经济增长和不断提升的消费水平。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面对高通胀的压力,美联储的实际目标主要是抗击通胀,而在危机爆发之后,美联储更多的与政府合作,关注就业与金融市场稳定。

美联储号称世界上独立性最强的中央银行之一,其人事独立性、财政独立性、以及货币政策目标及工具的独立性均首屈一指。作为美国的中央银行,美联储直接对美国国会负责,除了在个别时期,美国总统得到国会授权后。能够对联储做出指令,除此之外,联储自主进行货币政策的决策和执行,任何部门对无权对其介入或干涉。其成员的任期跨越多届总统及国会任期,人事上的独立性有保障。财政独立是由其巨大的盈利保证的。主要归功于其对政府公债的所有权。但1979年的《联邦储备法修正案》,禁止联储直接从一级市场购入财政证券。包括国债和地方政府债,只能间接地在二级市场上买卖财政债券。在货币政策方面,美联储可以根据自身目标和经济调节需要,自主决定存款准备金率、贴现利率以及公开市场操作里证券买卖的种类、数量和价格,以此控制货币供应量,并对政策结果进行负责。

需要说明的是,美联储的独立性是相对的,其职能被限定在政府既定的经济目标和政策的基本框架内。前任主席马丁倾向于将联邦储备系统描述成为“在政府范围内保持独立,而非脱离政府的机构”。尤其在危机之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操作更向政府目标靠拢,具有明显的货币一财政政策特征。

在危机发生初期,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操作是常规的利率工具。危机爆发后,美联储先将联邦基金基准利率(贴现率)降低0.5%,随后,美联储连续降息10次,将利息降至0-0.25%的利率水平,并将一直维持,直至就业市场实质改善。但金融危机导致旧有的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失效,美联储的快速大幅降息没有阻止危机扩散加深。要进一步发挥货币政策效果,美联储只能采取非常规货币政策,一般包括三种:(1)向存款机构的准备金付息。(2)公开利率目标等通货膨胀预期管理。(3)资产负债表操作。即进行资产购买和转换,扩张央行资产负债表规模或调整结构,向金融市场直接注入流动性。

对于稳定市场作用最大的就是其资产负债表操作。这主要是通过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从2009年起至今。美国已经进行了4轮QE和一轮扭转操作,成功的稳定了金融市场,也阻止了实体经济进一步下滑,但同时也极大地扩张了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使得其规模已经突破3万亿美元的大关。QE3和QE4已经成为“开放式”量化宽松。未设定总规模和具体截止期,只是承诺购买MBS资产以及长期国债,直到劳动力市场明显好转为止。这种以设定硬性经济目标取代以前规定QE截止日期的做法,是根据芝加哥联储主席Evans最初提议而得名的“Evans规则”。即失业率跌落6.5%,通胀预期突破2.5%。

但这种非常规的货币政策也有不少弊端。其一是本轮危机的源头就在于长期的低利率政策导致的信贷过度扩张和资产泡沫,本应通过收缩过程来矫正,但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意味着金融失衡状态将得以延续。在4轮OE之后,美国的失业率依然在7%到8%的高位,但债务总额已突破16万亿,股市等风险市场也回到5年来的高位,看上去量化宽松的政策效果主要表现在风险资产之上,实质上只是一种财富的再分配,而没有带来经济的真正复苏。二是造成退出风险,长期的零利率政策可能造成经济结构的永久性变化,这使得今后的货币政策空间极大压缩。三是中央银行在金融危机中广泛行使的“最后贷款人”职能,虽然在短期内稳定了金融环境,但可能产生严重的道德风险,增强金融机构“大而不能倒”(Too Big To Fail,TBTF)的信条,长期来看,不利于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的稳定增长。

(二)欧洲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独立性及其危机治理

1998年成立的欧洲中央银行是一个具有超然地位的中央银行,它不仅独立于各成员国政府,而且也不受欧盟理事会的制约,这一独立性受《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欧盟条约》)保证。《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规定,欧洲中央银行体系的最终目标是维持物价稳定。为了达成这一目标,这必须首先保证欧洲中央银行的货币决策过程不受任何干扰。其货币决策体系具有相当高的独立性。

相比较美联储的多重目标,欧央行的政策目标较明确,以维护物价稳定为主要目标,在此基础上可以兼顾经济发展。看似目标独立性小于美联储,但欧央行的目标已被明确规定,中央银行必须全力以赴达到目标,难以推卸责任。不过在金融危机压力下,欧洲央行的政策重点已发生转移,稳定金融市场逐渐取代币值稳定成为货币政策的主要目的。

为了防止危机蔓延,重塑市场信心,欧债危机爆发后,欧央行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这些措施主要包括六方面:第一,扩大抵押担保资产的范围。接受评级较低的债和资产做为融资抵押品,降低了金融系统再融资的成本。第二,降息。欧央行自金融危机以来,持续降息,现已降至0.75%的历史低位。第三,购买证券操作。2009年6月起,ECB推出了两期资产担保债券购买计划(Covered Bond Purchase Programme。CBPP)。在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上购买得到资产池担保的债券,并持有至到期。2010年5月,ECB启动了证券市场购买计划(Securities Market Programme,SMP),购买重债国债券,以修复债券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功能,缓解重债国流动性短缺的困境。同时,为了进一步缓解债券市场的压力,欧洲央行在2012年9月推出了新项目“直接货币操作”(OMT),已经承诺会应符合要求的成员国请求购买求助国家的债券,但迄今并未有成员国提出申请。第四,以超低息贷款的形式向金融市场注入流动性。2011年12月。欧洲央行推出两轮总值1万亿欧元的3年期的长期再融资操作(Long—Term Refinancing Operation,LTRO)。此举有效地充实了银行系统的资本金,缓解了对银行流动性的担忧。第五,联手各国央行,进行货币互换,向欧洲银行体系提供外汇流动性,以缓解因资金流向美国等相对安全的地区而造成的外汇流动性短缺。第六。通过欧洲央行自有的TARGET-2系统,为重债国提供流动性。大量资金从德国央行等流向重债国央行,以弥补私人资本外逃所带来的资金缺口。

这些措施打破了欧洲央行之前恪守的以欧元币值稳定为目标、保持欧洲央行独立性的传统。尤其是3年期LTRO,极大地延长了还款期限,同时其抵押品要求为区内成员国国债资产,银行以此向欧洲央行申请贷款。虽然没有直接购买成员国国债,但实质上是欧洲央行为维持金融市场稳定,实施的银行版量化宽松。相比较美联储而言,受其单一政策目标约束,欧洲央行的独立性更强。也更注重对冲操作,但同样陷入了政治利益绑架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困境。

(三)日本央行的货币政策独立性及其危机治理

日本的中央银行——日本银行成立于明治时代,总部设在东京。日本银行的独立性相对较小,开始在大藏省的国家统制下。之后有所改进,《日本银行法》修订版于1997年面世,并于1998年4月施行。新法规定,日本银行的职责包括:(1)保持物价稳定,以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2)保证结算系统顺利、平衡运行,以确保金融体系的稳定。在提高政策独立性的同时,日本银行应具备“公开独立性”。即要做到及时向公众提供信息,公开政策制定细节等,以此保持货币政策制定的透明度,提高政策的公信力和执行效率。

尽管新的《日本银行法》极大提高了日本银行在的货币政策独立性,但改革并不彻底,政府对日本银行仍有实质的影响力。从立法上日本银行依然隶属于大藏省(财政部),接受大藏省的领导和监管。由此,日本银行的货币政策易受政府财政政策影响。比如新日本银行法规定日本银行应以市场利率认购政府债券,日本央行仍实质负担为政府赤字融资的任务。货币政策屈服于政府当局对经济增长的一味追求,对对汇率稳定的执着,丧失了独立性。

日本的危机来临较早,早在90年代初期就因泡沫破灭陷入经济停滞,为了对抗长期存在的通货紧缩提振不景气的经济。日本银行使用了低至0.1%的“零利率”政策,同时在2001年率先引入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由此。政策工具目标由银行间的无担保隔夜利率转向央行所有的金融机构的经常账户余额(Current Ac-count Balances,CAB),并将这一数字在5年内从6万亿日元增至35万亿日元。面对全球金融危机,日本银行加大了资产购买力度,最近,在新上台的安倍晋三的压力下,日本央行通过了更为积极的货币政策,以提高通胀率,将目标提高到2%,并且引入开放式资产购买措施,从2014年1月起,将每月购买2万亿日元的长期国债,以及10万亿日元的商业票据。这也引发了大家关于日本挑起新“货币战”的话题。但在结构化改革难以推进的前提下,单纯希望通过零利率和量化宽松等货币政策,很难实质上促进经济发展。

三、危机治理与央行独立性

从前文分析来看,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从来就不能独立于政府之外,做为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部门,中央银行必须要兼顾其他宏观目标,低通胀只是目标之一,危机期间尤其如此。单纯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央行。如欧洲央行,在应对危机时明显犹豫不决、政策乏力。

在本次金融危机前,各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模式普遍采取央行独立制定货币政策,管理通胀预期,以维护金融系统稳定运行。在很大程度上,物价稳定和金融稳定目标一致。大家对于中央银行的工作的普遍认知即是。有一项政策目标即通胀率,有一种工具即利率政策,利用利率工具控制通胀目标就是货币政策。

然而。在金融危机中,中央银行政策制定面临了金融稳定和物价稳定目标的权衡问题,取得价格稳定的同时并不能保证金融稳定。单纯的利率工具和通胀目标制在经济高度虚拟化的发达国家是远远不够的。本轮危机的主要原因也不是错误的货币政策,主要是全球宏观经济失衡引发的实际利率走低和资产价格膨胀、金融过度创新导致的规制和监管缺位以及由此导致的金融系统过高的杠杆率、“大缓和”(Great Moderation)导致的风险系统性低估和信贷扩张。

第4篇:货币政策的具体政策范文

关键词:货币政策;有效性;传导机制;区域差异性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6-0134-02

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也即从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到实现货币政策目标这一过程的传导途径,具体来说,就是中央银行制定货币政策—启动货币政策工具—调整货币政策操作目标—监测货币政策中间目标—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这一过程。有效的货币政策从中央银行开始,在金融市场上通过“传导机制”程序,影响居民和企业的非金融决策,从而实现货币政策的调控目标。

一、货币政策传导中的区域差异原因分析

中国整个经济发展已表现出显著的区差异性,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各区域金融的结构差异越来越明显,经济改革进程差异和地区经济金融发展程度不同,使得不同地区对货币政策的反应不同。特别是在经济下行风险加大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背景下,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一,经济结构特点差异较大,另外地区之间金融结构、市场发育程度都不相同,对货币政策承受能力和执行效果存在较大的差异。

(一)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

在经济发展方面客观上存在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经济区域,东部地区市场化程度较高,外资投入数量大。因此,东部地区在资本需求上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在投资和产出水平上,东部地区的资本积累多,而中西部地区由于原始资本积累少,投资效率上仍明显低于东部地区。因此,中国经济发展状况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东部地区经济发展,货币政策也主要是以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情况作为参考依据。

不同区域在同一时期所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因而区域之间的经济金融发展水平也不同。从经济周期来看,沿海发达地区发展快,当其经济发展到达顶峰的时候,内地偏远地区往往还处于发展起步甚至恢复阶段。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呈现严重的不平衡性,导致在实行统一货币政策时不同区域出现不同的效果。

(二)区域间金融体系发展程度不同

当前中国金融体系在各区域间发展极不平衡,从东、中、西部地区金融发展差异看,国有银行在东部的分支机构占其全部分支机构的50%,中部占31%,西部占19%;城市商业银行东部占55%,而中、西部占45%;外资金融机构东部占96%,中、西部占4%。另外,中国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外资商业银行的总行或总部都设在东部地区,以及各类商业性金融机构主要业务市场都在东部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

商业银行作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主体,是货币政策的最初接受者和传递者,因而对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商业银行在中国东中西部地区分布和发展的巨大差异使得不同地区商业银行的运行效率存在很大差距,东部地区商业银行的运行效率和市场化程度明显高于西部地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机构市场化程度越高,对货币政策信号反应就越灵敏,货币政策传导就越顺畅,政策效果也就越明显。

(三)区域间产业发展、行业结构和企业规模差异较大

经济发达地区都具备较为合理的产业结构,使得各种产业相互搭配、相互促进,形成了互动的良性循环。按照发达国家标准,中国东部地区的产业比例发展比较协调,而中西部地区的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比重较大,在高新技术行业及服务业的发展水平等方面,与东部地区存在明显差距。不同产业、不同行业和不同规模的企业对货币政策的反应不同,具体来说,原本不受银行关注的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和传统低附加值行业以及中小企,在紧缩货币政策背景下获取贷款的难度将进一步增大。从中国来看,高新技术行业和大多数的有竞争力的大企业较多分布在东部发达地区以及中心城市,欠发达地区传统行业占主流,由于中国商业银行“爱大嫌小”,导致发达地区信贷可得性比欠发达地区强;而且上文中分析,相对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东部地区金融体系相对完善,当货币政策趋紧影响到信贷供应时,对不同地区冲击不同,对欠发达地区的较大,对发达地区冲击相对较小,这就进一步加剧货币政策在区域之间的传导差异。

(四)区域间微观主体结构与发展速度差异较大

企业是金融市场上最主要的资金需求者。近年来,非国有经济发展迅速,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增长,由于其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能力较强,其融资渠道主要是商业银行贷款,因此与国有企业相比,它们对于货币政策变化具有较强的敏感性。从区域间来看,东部非国有企业的发展程度要远高于中西部地区,到2010年东部地区非国有经济总产值占其全部总产值的3/4,而中、西部地区其比重还不到1/2。当货币政策放宽时,在东部地区,对利率比较敏感的非国有企业数量众多,从而对商业银行贷款需求量大,而对中、西部地区货币需求影响不会很大。当货币政策趋紧时,东部地区非国有企业会利用地区优势,通过改进生产降低管理成本、拓宽融资渠道如利用外资或民间资本,来应对资金供给不足。由此可见,东部地区非国有经济发展非常活跃,并积极向银行申请贷款来谋求自身发展,而西部地区非国有企业所处地区生产技术水平相对落后,金融市场发展也不完善。因此,东部地区对货币政策的反应相对于中西部地区更为敏感。

二、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区域差异表现

由于同一货币金融政策的实施在不同地区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当货币政策趋紧时,东部地区由于金融组织体系完善,企业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融资时有更多的选择,因此紧缩性货币政策对东部企业资金来源影响相对较小,而且东部地区是商业银行总行所在地,面对中央银行紧缩的货币政策会将信贷权限进一步上收,导致信贷投放向东部地区集中。这时如果不注意中国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金融发展差异,这种统一的紧缩性货币政策会对中西部地区经济造成过度紧缩,压制了正常的资金需求。因为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国有商业银行贷款权限较小,而且贷款十分谨慎,在强调风险防范的情况下,只能不加区别地对企业贷款需求一概回绝,通过惜贷、慎贷消极地回避风险,在加上中西部地区金融市场发展落后,融资渠道少,使中西部地区正常的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因此中央银行旨在避免或压制经济过热的紧缩性货币政策是以东部地区为参考,客观上对西部地区却产生了过度紧缩的作用,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当货币政策放宽时,在东部地区,由于金融机构体系全面、多样化,而且又是总行所在地,贷款权限很大,金融机构贷款会较快地通过各种类型金融机构流向实体经济,而且贷款数量较大。特别是在经济形势较好、金融机构利润预期较好的时期,出于追逐利润和自身福利最大化的动机,各类金融机构会想尽办法向企业贷款,这样金融机构贷款会迅速进入到实体经济领域,货币政策传导速度较快。而在中西部地区,金融机构比较单一的区域,金融机构种类主要以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为主,近年来随着一系列体制改革和防范金融风险措施的相继推出,国有商业银行出现了不利于货币政策传导的机构撤并和信贷集中化的趋势。国有银行的机构撤并在西部地区最为严重,信贷权限集中化,实行贷款终身责任制,采取严格的授权授信制度,授信条件收紧,流动性约束加强,这样使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转向寻求信贷安全最大化或稳定、被动地完成任务,不再追求自身福利最大化和利润最大化。在此背景下,这些地区的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主要表现为存款竞争而贷款谨慎,这样使金融体系的资金不能顺畅地流向实体经济,宽松货币政策的传导速度较慢。

三、结论与建议

本文研究表明,由于中国经济金融地区发展的巨大差异,导致货币政策在不同地区呈现显著的不对称性效应,从而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发挥。其中,货币政策在东部发达地区传导较快,效应显著,对该地区经济增长解释力较强;中部地区和经济发展最落后的西部地区对货币政策的敏感度较低,货币政策效应呈明显的滞后性。因此,在统一货币政策的目标前提下,央行可针对各地区不同的经济发展状况采取有所区分的政策措施,增强货币政策在不发达地区的有效性,促使各地区经济平衡发展。

首先,在全国统一性的货币政策的基础上,实行地区差别化的货币政策。根据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金融市场发育程度,产业结构及微观主体结构等发展差异来设置各地区具体的货币政策目标,从而使各地方都能对货币政策的变化及时有效地作出反应和调整。同时实施具有一定差异的金融监管政策,例如适当降低中西部地区的金融机构准入要求,以促进金融机构发展和金融市场机制畅通。

第5篇:货币政策的具体政策范文

【关键词】经济危机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金融危机被认为是自1929年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虽然我国经过30年改革开放积累了一定的经济实力,但这场危机对我国经济的降温效应非常明显,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全面回落:工业增加值增速由2008年6月份的16%迅速下降到2008年12月份的5.7%,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由6月份的8.8%迅速下降到12月份的-1.1%,当月出口额同比增速由6月份的17.2%下降到12月份的-2.8%, 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也由2008年第二季度未的10.4%下降到第四季度未的9%。面对经济急速下滑的严峻形势,国务院迅速作出调整:经济工作首要任务由2008年初的“防通胀、防过热”转为“保增长,促内需”,财政货币政策也由年初的“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 微调为七月份的“稳健的财政政策和灵活审慎的货币政策”,再到十一月份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由此可见,宏观决策层对此次危机及其对我国经济影响程度认识明确,措施出台迅速及时,意义重大。

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综合运用的理论综述

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综合运用的理论基础

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认为,社会的就业水平取决于社会总需求的水平,存在失业或者难以实现充分就业的原因在于有效需求不足(有效需求指一国有货币支付能力的总需求或总购买力),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在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和“流动性偏好规律”这三个基本“心理规律”的影响。凯恩斯从有效需求不足和市场机制无法使经济达到充分就业均衡的论断,提出以需求管理为主,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经济进行干预和调节。当一国经济处于非均衡状态,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时,只有采取相机抉择的经济政策,才能使之趋向于物价稳定或充分就业水平。在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时期,财政政策的效用不明显,要通过紧缩性货币政策抑制通货膨胀;在严重的通货紧缩和经济衰退时,货币政策的效用不明显,要通过扩大政府支出、减税、增发国债等来应对通货紧缩,拉动经济复苏。同时,凯恩斯理论认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机制和效用不相同:财政政策作为政府的收支政策,主要作用于产品市场,进行结构调整,而货币政策的调节功能主要作用于货币市场,适合总量调节;财政政策调整有法定的程序和规范的审批手续,时滞性长,货币政策相比则更为灵活和富有时效性。因此,在具体运用以上两种政策时,要根据宏观经济的不同目标适当选择,合理搭配,以便起到理想的宏观调控效果。

2、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综合运用的模式

(1)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当经济发展不景气,出现萧条,同时又存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通过扩张性财政政策如减税、扩大公共投资应对经济萧条;通过紧缩性货币政策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缓解通货膨胀的压力。

(2)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当经济过热,发生严重通货膨胀时,采取“双紧”政策,如增加税收、减少政府开支、减少货币供应量等方式压缩社会总需求,减少国民收入,减缓物价上涨,抑制通货膨胀。

(3)紧缩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当政府开支过大,财政赤字较多而民间投资不够旺盛时,可以采用这种模式。紧缩性财政政策有利于改善财政收支状况,压缩财政赤字;扩张性货币政策促使银根松驰,刺激投资并促进经济增长。

(4)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当经济严重衰退、社会有效需求严重不足时,采取“双松”政策,在财政减收增支的同时,抑制利率上升,扩大信贷,刺激企业投资,从而扩大社会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缓和衰退,刺激经济复苏。

除紧缩和扩张这两种情况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还可以呈现中性状态。若将中性(稳健)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分别与上述松紧状况搭配,又可产生多种不同配合。

二、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具体措施

1、积极财政政策的具体举措

(1)在财政收入方面,实施结构性减税,减轻企业和居民负担。2008年实施的税费减免措施主要包括实施企业所得税新税法、提高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扣除费用标准、降低住房交易环节税收负担、多次调高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取消和降低部分产品出口关税、下调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并改为单边征收等。在此基础上,2009年又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取消和停征10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等新的举措,这些政策全年将减轻企业和居民负担约5000亿元以上。

(2)在财政支出方面,扩大政府公共投资并增加中低收入群体收入,以此带动和引导投资与消费需求。从2008年第四季度到2010年底,中央拟增加政府公共投资1.18万亿元,加上带动的地方和社会投资,总规模约4万亿元。此外,通过进一步增加对农民的补贴、提高城乡低保补助水平、增加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优抚对象等人员抚恤补贴和生活补助标准、对困难群体直接发放一次性生活补贴等途径,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

2、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具体措施

我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具体措施有五点。一是确保金融体系流动性充足,及时向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支持。二是保持货币信贷的合理增长,加大银行信贷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取消对商业银行信贷规模限制,合理扩大信贷规模。三是加强窗口指导和政策引导,着力优化信贷结构。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对重点工程建设、中小企业、三农、灾后重建、助学、就业等的信贷支持,加大对技术改造、兼并重组、过剩产能向外转移、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的信贷支持,同时继续限制对“两高”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劣质企业的贷款,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扩大出口信贷的规模,探索在出口信贷中提供人民币中长期融资。四是进一步发挥债券市场的融资功能。大力发展企业债、公司债、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等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扩宽企业融资渠道。加快发展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体的银行间债券市场,为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提供平台。五是进一步改进中央银行金融服务。

三、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效应分析

1、积极财政政策的效应分析

此次积极财政政策的重点是“保增长,促内需”,为此运用各种财政手段,配合金融手段和其他手段来改善经济结构,扩大国内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在运用过程中积极财政政策可以达到收入效应和扩张效应。从收入效应来看,一方面通过积极的财政收入政策如减税、取消或停征行政性收费等举措,既增加居民收入,直接拉动居民消费,又减轻企业负担,如增值税转型改革,不仅减轻企业负担,还刺激企业固定资产更新换代,长时间起到拉动内需的作用。另一方面通过积极的财政支出政策,主要是转移性支出,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大力促进消费需求。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扩大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如大幅度增加对农民的农资综合直补、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提高城乡低保补助水平,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提高优抚对象等人员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等。还有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家电下乡政策,将财政资金直接补贴给消费者,有效衔接和动态追踪生产、流通、消费环节,直接拉动我国农村的消费,扩大内需。从扩张效应来看,增加政府投资不仅能直接、迅速地拉动经济增长,而且具有促进全社会投资的扩张效应,能带动企业和民间投资。

2、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效应分析

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实质上就是适度放松银根,降低融资成本,为企业提供相对宽松的融资环境,以此促进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进一步活跃。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具有扩张效应和经济结构结构调整效应。从扩张效应来看,一方面是直接的资金供应扩张,自2008年9月份以来,连续多次下调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保持货币信贷扩张趋势。取消对商业银行信贷规模限制,合理扩大信贷规模,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研究员预测,2009年全年信贷增长规模将达到10万亿元,确保金融体系流动性充足。另一方面,通过进一步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提高企业融资的机会和便利。包括加快企业债、公司债、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等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发展,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促进股票市场平衡健康发展,提高企业直接融资比重,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提供展示平台。从经济结构结构调整效应来看,通过窗口指导和政策引导,着力优化信贷结构。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引导资金投向重点工程建设、中小企业、三农、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等国家重点扶持行业,同时继续限制对“两高”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劣质企业的贷款,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3、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综合效应分析

从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来看, 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的效应已逐步显现。宏观经济急速下滑的趋势已得到抑制,总体来看,经济运行呈现出筑底回升的态势,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已显现出积极效应。从社会发展来看,民生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通过加大财政转移性支出,社会中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得以提高,通过政府公共投资性支出,社会就业形势得以好转,社会稳定性并未因金融危机的冲击而产生大的变化,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较好地发挥了社会稳定器的作用。

总之,在金融危机到来之时,我国及时采取的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真正发挥了“保增长、促内需、调结构、重民生”的积极效应。

四、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综合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1、“双松”政策搭配要注意防止挤出效应的发生

政府作为投资主体,以大规模的财政货币资金投资于基础建设,必然排挤其他经济主体进入竞争性的基础建设项目,抑制了投资需求的有效增长。2009年以来,地价高涨,国企频当地王就是一个例证。美联物业根据北京土地储备中心公布的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09年12月17日,北京合计拍卖涉及住宅类地块为69块,其中有30块地为有国企背景的企业获得,占市场总比例43%。特别是2009年下半年,国企高价拿地频繁,明显占据了市场的主导地位,在下半年北京成交的30块住宅地块中更有18块由国企拍得,占到了市场的60%。地王的频繁出现与楼市过火存在必然的联系,而国企地王过多的情况,与今年4万亿的投资不无关系。还有大规模的信贷资金与财政资金的配套,客观上减少了商业银行对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的信贷资金的供应量。银行大量配套的贷款资金主要用于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银行贷款向大城市、大客户集中,小城市、城镇、中小民营企业的资金匮乏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善。

2、“双松”政策搭配要注意天量信贷资金的动态流向

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研究员预测,2009年全年信贷增长规模将达到10万亿元,确保金融体系流动性充足。但与银行放开信贷闸门“结伴而行”的是,A股市场牛气冲天,截至2009年9月30日,沪指上涨幅度最高超过90%;还有在北京、上海等全国不少大中城市,房地产商们纷纷斥巨资“跑马圈地”,地价、房价走出低谷,向上攀升。中国社科院金融专家彭兴韵指出:“这说明,新增信贷资金有相当一部分未能进入实体经济,而悄悄进入了股市、房地产等虚拟经济领域,推动了这些领域的‘虚热’。”因此,相关部门要严查信贷资金的动态流向,确保资金进入实体经济,以保增长、促内需、调结构,而不是助推虚拟经济的火热。

3、“双松”政策搭配要警防通货膨胀的发生

在本轮财政货币政策运作之前,我国国内刚刚经历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2007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全年上涨4.8%,2008年前三个季度CPI同比上涨7.0%,经济过热、投资过热、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在外部环境发生巨变、国际经济金融环境出现重大问题的背景下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搭配,要警防通货膨胀的再次发生。当经济复苏,走出萧条的阴影时,就要考虑“双松”政策的逐步调整,如果担心经济企稳回升的基础不牢固,可以对“双松”政策进行微调,积极的财政政策继续实行,以确保扩内需、调结构。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则要微调,如果担心利率上调加重企业负担和人民币升值压力,则可以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来回收流动性,以预防通货膨胀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赵红梅、李景霞:现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2] 郭庆旺:积极财政政策及其与货币政策配合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 潘正彦:如何协调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J].财会研究,2009(1).

[4] 马洪范:国际金融危机下的中国财政政策选择[J].中国金融,2008(24).

第6篇:货币政策的具体政策范文

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基本概述

现代市场经济体制认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两者是密切联系的,两种市场通过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经济运行,从而最终影响国民收入水平。财政政策是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制定的关于调节货币供应量以及利率水平的各种措施和手段的总和,主要通过支出与税收政策来调节。财政政策最早始于上个世纪30年代,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爆发了大规模的经济危机,出现了经济大萧条。正当政府对经济萧条感到束手无策时,凯恩斯经济理论随之兴起。凯恩斯的经济理论认为,总供给等于消费加储蓄加税收,即Y=C+S+T;总需求等于消费加投资加政府购买支出,即Y=C+I+G。因此,在市场均衡状态下,总供给等于总需求,即C+T+S=C+I+G。政府可以通过收支的财政政策对总需求进行管理,从而对经济运行进行全面调节。货币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而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措施和手段的总和。它包括信贷、利率、汇率等具体政策,通常认为货币政策主要从属于财政政策发挥作用。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来调节货币供需量,进而调节社会的总供需。因此,从总量调节出发,货币政策分为扩张性、紧缩性和中性三种。扩张性货币政策是通过提高货币供应增长速度来刺激总需求;紧缩性货币是通过削减货币供应的增长率来降低总需求;中性货币政策,是指货币供应量大体等于货币需要量,对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影响不大。具体采用哪种类型的货币政策,主要看当时一国经济的发展情况。

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效果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工具之间进行组合选择来实现两者的搭配,其主要目的在于维持一国经济的平稳有序运行。如果不考虑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中性状态,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协调的方式有宽松货币与紧缩财政、紧缩货币与宽松财政、紧缩货币与紧缩财政以及宽松货币与松缩财政这四种组合形式。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存在周期性的经济波动,政府总是力求通过一定的方式调控经济,通常使用的手段就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这里可以使用不同状况的IS-LM模型来加以说明。在经济处于上升时期,投资者的预期偏好,投资水平上升,银行贷款增加,总需求增加。当经济上升到一定程度之后,将导致价格水平的上升,同时由于货币需求的增加引起利率的上升,经济进一步上升的速度则会放慢。政府的主要职能就是对经济增长速度,价格水平进行控制,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从模型分析中可以看出(见图1,实线箭头变动方向),如果政府想要降低价格水平,在实行货币政策时,通常选择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当货币供给减少时(LM曲线向左移动),相对来说货币需求会增加,从而会导致利率上升;利率上升又会使私人投资下降,为防止利率的上升,政府同时要减少支出,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IS曲线向下移动),只有这样才能在减少挤出私人投资的同时达到降低物价水平的目标(总需求曲线向下移动)。

经济萧条时期,投资者对经济的发展前景不看好,会使投资水平下降,总需求下降,物价下跌,利率会处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上。此时,如果增加货币供给利率不会有所下降,从而通过利率刺激需求的效果也不明显。因此,相对于货币政策来说,财政政策的作用效果要大(如图1,虚线箭头变动方向),LM曲线变动对国民收入的影响小于IS曲线变动对国民收入的影响。如果在增加货币供给的同时增加财政支出,对经济的刺激作用会更大,货币政策的效果更明显。上面分析的是经济处于繁荣和萧条两种时期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之间的有效搭配情况。

当经济处于从萧条走向复苏或从繁荣转向衰退时期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就应注重微调的方式。当经济在“双松”政策作用下走出萧条时,政策就不应再采用“双松”,应选择“货币中和财政松”或“货币松和财政中”政策。这是因为当经济从萧条开始回升后会进入一个迅速发展的上升时期,若继续实行“双松”政策,容易形成总需求过高,主要表现为经济加速增长的同时会造成通货膨胀加剧,从而造成经济的过度繁荣。当经济增长被“双紧”政策实现控制时,通货膨胀可能会很快开始下降,一旦出现从繁荣开始转向衰退时,“双紧”政策就不能继续使用。所以,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搭配的选择常常根据经济增长的要求和控制通货膨胀而定的。

三、改革开发以来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使用

现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使用情况分为以下四个阶段进行说明。

1、1979年至1992年。这一阶段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但有效供给不足导致社会资金需求缺口较大,因此这个时期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配合主要用于解决社会总供给,财政货币政策更多以“松”为主的扩张性政策的协调搭配。具体来看,1979年至1980年间,财政与货币政策主要表现为“双松”的组合;1981年施行“紧”的财政政策与“松”的货币政策;1982年至1984年间,两大政策主要表现为“双松”的搭配组合;而两大政策在1985年则是表现为“双紧”的搭配组合;1986年至1988年间,两大政策仍表现为“双松”搭配组合;在1989年至1991年间,两大政策表现为的“双紧”的搭配组合;1992年至1993年初,再次实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双松”搭配组合。

1979年至1992年间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使用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起步阶段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使用的内外部环境还未成熟,主要通过行政手段的运用来完成政策的实施。二是由于我国经济环境存在长期短缺与供给不足的影响,政府明显缺乏对于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历史经验,体现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方面,常以“双松”、“双紧”的组合方式居多,使两大政策配合使用没有达到预期的政策协调效果,宏观调控效果不佳。

2、1993年至1996年。该阶段我国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市场化经济程度得以迅速提高。此外,在有效供给不足的情况下,经济的过热发展也加大了通货膨胀风险。从1993年底至1996年,宏观调控一直以财政货币政策“双紧”的搭配为主,紧缩性的政策组合,能有效控制财政赤字与货币投放总量。与此同时,在经济制度的改革方面也为财政货币政策协调使用提供了基础,其中税制与分税制在1994年的改革使公共财政的基础得以逐步奠定,可以看到许多新的变化出现在这一时期财政与货币政策的搭配使用过程中,宏观调控技巧明显改善、调控手段配合实现多样化。这些新变化使政府对宏观经济的驾驭能力明显提高,对我国经济成功实现“软着陆”作用较大。

3、1997年至2002年。从1997年开始,我国发生了经济增长基础的根本性转变,宏观经济调控中出现“有效需求不足”的新问题。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中国经济所面临的周期性低谷局面进一步深化,面对这种不利的经济状况,从1997年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开始迅速由适度从紧转化为“双松”的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在货币政策方面,主要通过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利率,使货币供应量不断扩大,以此来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这一阶段为两大政策的实施带来了创新性的背景,同时也引发了许多新型难题。

4、2003年至2007年。2003年开始,中国经济出现通货膨胀压力增大迹象,我国经济形势再次发生重大变化。在这一经济背景下,从2004年开始,政府开始调整财政政策实施的力度与方向,适当调整了长期建设国债规模。2005年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表明了我国的财政政策再次转型。在货币政策方面,从2003年开始,我国实施的稳健性货币政策的政策导向也发生了变化,最终采取“稳中适度从紧”为政策思路。2003年至2008年间,央行实施紧缩货币政策,对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利率多次进行上调,有效的控制了货币供应量。2007年以后,通货膨胀和经济发展过热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因此,稳健的财政政策与从紧货币的政策开始向“双紧”的协调方式过渡。

5、2008年至今。进入2008年以来,国际经济形势出现重大变化,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我国也经历了先扬后抑的经济形势,2008年上半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保持了较快的速度,但此时经济通胀压力增大,明显存在经济发展由偏快转为过热的风险。这一阶段以“双紧”的财政货币政策为主,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就是防止经济由过快增长转变为过热的增长,防止通货膨胀明显。到2008年下半年,从紧的货币政策使经济过热的势头已有所抑制,虽然物价水平有所回落,但尚没有使通胀得到有效控制,此时的宏观调控采取了稳健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组合。经过2009年的经济刺激政策,在2010年我国国民经济实现了高位稳定增长,宏观经济政策调控也由刺激经济转变为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扩大内需和防止通货膨胀。

四、我国财政货币政策协调使用的实践总结

通过对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使用的实践进行总结,可以得到以下几个结论:第一,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机制逐渐向市场化调控方向转型。在公共财政的总体框架下,财政政策影响经济的方式发生了变化,从以政府投资性支出为主逐渐转化为通过公债、税收、转移性支付等多项综合工具的运用。同时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不局限于传统的信贷控制方面,逐步具有了更加开放的市场经济国家的特征。第二,在财政货币政策的作用效果方面,财政政策的作用效果由强到弱,而货币政策的作用效果反之。改革开放初始,国家宏观调控主要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几乎没有发挥作用。随着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特别是在1985年之后,货币政策主要通过信贷规模控制货币的供应量,货币政策效果逐渐突显。1994年实施的分税制改革使两大政策协调的主导方逐渐由财政政策过渡为货币政策。此后由于货币政策的作用效果不佳,1998年以后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再次受到重视,但政府对货币政策作用效果的期望并没有因财政政策的重返而有所削弱。2007年以后,中国更加开放的经济环境给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带来了更多的问题,同时政府也开始意识到在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应承担更多职责。第三,目前为止我国财政货币政策配合使用,主要以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为目标,关注更多的是总需求管理。在凯恩斯的市场经济理论框架下,主要研究如何才能有效配合财政货币政策以实现总需求水平的稳定。对于具有完善金融体制的市场经济国家来说,这样的政策选择是非常有效的。但是像我国这样同时面临经济发展与体制转轨的国家来说,凯恩斯经济理论的总需求管理就显得过于单一。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在长期看来,还必须关注金融制度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的优化,以及以结构性调整为目的的供给管理等层面,这也是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调控迫切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参考文献】

[1] 辛庚达: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路径选择——基于内需结构调整的视角[D].兰州商学院,2008.

[2] 李春琦: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搭配[J].当代财经,2003(2).

[3] 张跃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1.

[4] 郭庆旺:积极财政政策及其与货币政策配合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第7篇:货币政策的具体政策范文

关键词:欧元区;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协调机制

一、随欧盟发展而发展的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机制

随欧盟的发展,欧盟财政与货币协调机制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历程。

1、《布鲁塞尔条约》和西欧联盟,这一时期为1948年到1957年。二战后为了压制德国和恢复欧洲诸国的国力,以法国牵头成立了西欧联盟和欧洲煤钢共同体。这一时期出现了煤钢两种战略资源的共同市场和军事联盟,经济政策上的协调机制尚不存在。

2、《罗马条约》和欧洲经济共同体,这一时期为1957年到1992年。1957年时西欧六国在罗马签署条约成立了欧洲三大共同体:煤钢、原子能与经济共同体。直到1973年因为布雷顿森林体系尚运行完好,因此欧盟并没有建立统一货币,一些货币上的协调制度只是为了让共同市场运行更好。1986年欧盟通过了《单一欧洲法令》促进了全面的政治合作。这一时期出现了共同体内取消贸易壁垒、对外共同关税、共同农业基金等协调机制。

3、《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和欧洲经济货币联盟,这一时期为1992年至今。1992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签订,欧洲三大共同体合作成为欧共体,欧共体内部实现商品、人员、劳务、资本的完全自由流动。1999年欧元开始运行,欧元区各国的货币政策协调达到最高水平(完全统一),财政政策协调机制也在《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和《稳定与增长公约》的规定原则之下建立起来。

二、欧元区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机制的框架阐述

1、货币政策协调机制框架

(1)机构体系:欧元区的货币政策以欧洲中央银行体系为核心。欧洲中央银行体系包括欧洲中央银行(总部在德国法兰克福)和欧元区各成员国中央银行。欧洲中央银行体系是欧元区货币政策的唯一决策者。

(2)法律体系:其法律依据为《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和《ESCB法令》。在相关法令的规定中,欧洲中央银行拥有超越国家的独立性。这种独立性包括组织机构和人事、经济、制定规章与执行、制订货币政策四种。但制度上的一个缺点在于欧洲央行的主要责任性较弱,不受各国政府与欧洲议会的制约(但需要接受监督),中央银行法不能在欧洲议会修改,否决机制没有复审程序,决策层失误没有制裁规章。

(3)政策目标:欧洲央行体系的首要目标是保持物价稳定。具体说来目标任务是将欧元区消费者物价调和指数衡量的年均通胀率维持在2%并在中期得以维持,以及保证M3的4.5%年增长率。央行拥有公开市场操作、存贷款便利和最低处被要求三个货币政策工具。

2、欧元区共同财政

欧盟共同财政是由欧盟掌握的财政。共同财政的雏形始于煤钢联盟时期,在1963年开始实行的欧洲共同农业基金后开始成型。欧盟比较重视共同财政,在共同财政方面有比较严格的制度保证。

(1)机构体系:核心机构是欧盟委员会、欧盟财长理事会和欧洲议会。共同财政使用案首先由欧盟委员会讨论起草,然后送交欧盟财长理事会讨论审核,通过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决定是否通过。最后由欧洲议会对预案进行审查,提出建议并返回财长理事会。

(2)法律体系:其法律依据为《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和《稳定与增长公约》。两份法令中规定共同财政有两个来源:一是欧盟的自收入,包括对农产品的进口差价税、糖税、欧盟共同关税。二是成员国的摊派,依各成员国的GDP比例进行摊派。

(3)政策目标:欧盟共同财政不必负担社保和社会秩序维持的责任,所以欧盟共同财政主要用于反哺农业,主要包括农业补贴、农业指导和保障基金、渔业指导基金;其余的用于对外政策与活动、行政开支以及欧洲地区发展基金和欧洲社会基金。

3、财政政策协调机制框架

因为欧盟共同财政预算往往不到欧盟总GDP的2%,无法有效发挥其自动稳定器的作用,因此欧盟的财政政策还是以各成员国的自主政策为主。

(1)机构体系:欧盟的财政政策主要由三个机构负责协调:欧盟委员会、欧盟财长理事会、欧洲议会。其中欧盟委员会负责起草法令,对各成员国进行监督与评估;欧盟财长理事会由欧盟各国财政部长组成,负责协调各国经济政策和财政预算;欧洲议会负责整体监督和提供咨询。其中欧盟委员会和欧洲议会是超国家的覆盖全欧盟的政治组织,监管和协调财政政策只是其功能之一。

(2)法律体系:欧盟财政政策约束条款主要写在《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中。约束包括三个要素:财政纪律、自和协调。具体目标任务有如下几点:

规定各成员国预算或实际财政赤字不得超过当年GDP的3%;政府债务不得超过当年GDP的60%;禁止金融机构或央行对政府赤字融资;禁止欧盟机构或成员国为其他成员国的债务承担责任;所有财政政策的制定执行都应该建立在维持物价稳定的基础上。

保证约束的工具主要写在《稳定与增长公约》中。具体包括如下几点:各成员国财政政策应该收支平衡或略有盈余;遇到非正常情况触发豁免程序后各成员国应该尽快恢复《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所规定的正常情况;超过赤字会受到欧盟财长理事会的劝告,必须在四个月内采取措施。如一年内未能纠正过度赤字,则需缴纳保证金,其额度由固定和浮动保证金两部分决定。固定部分为GDP的0.2%。浮动部分为当年赤字超出GDP3%马约要求部分的10%。如果两年后仍然没有消除超额赤字则将保证金无息没收并在未超标国家间分配;采用趋同的税制和税率。

4、欧盟各成员国经济政策协调机制补充

欧盟成员国间的经济政策协调还主要通过如下几个途径:

(1)条款约束。1993年生效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和1997年生效的《稳定与增长公约》规定了欧盟财政政策的基本规则。

(2)共同指导。每年六月欧盟财长理事会起草和欧盟理事会签署的总体经济政策指导原则发表,并在再六个月后由专门委员会发表执行报告。该指导原则用于为欧盟各国提供主要宏观经济政策的指导。

(3)欧元小组。这是欧元区国家间组织的非正式的财政政策协调论坛。四,其他途径。

(4)其他途径。除此三大途径之外,还包括信息交流、政策对话、多边监督、正式劝告与制裁等等协调途径。主要负责经济政策协调的机构是欧盟财长理事会、欧元小组、经济与财政委员会、欧盟永久代表委员会以及总体经济政策指导委员会等。

三、欧元区经济政策的协调机制分析

1、欧元区各成员国的经济差异分析

随着欧盟几十年的发展,欧盟各国特别是欧元区各成员国间的经济进一步相关,经济趋同性加强。但各国因历史、文化与传统政治势力等原因还是存在着很多差异:例如国土面积、资源存量、政策偏好、法律体系、市场结构与劳动力制度等。例如在欧元启动的前一年1998年,欧元区十一国中的六国宏观经济指标如下:

表中选取了当时欧元区十一国中GDP排名正数前三与倒数前三的六国。从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尽管为了加入欧元区和达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要求各国付出了巨大努力,但仍然差异明显。表外国家例如西班牙的失业率更是高达18.9%,为全欧元区成员国中最高,明显高于欧元区平均的11%水平。

在欧元正式启动后,欧元区各国的GDP增长和通胀率仍然存在着显著差别。以1999~2000年的平均GDP增长率来说,爱尔兰为欧元区最高,高达7.2%;而意大利则是―0.7%。通胀率方面,西班牙为全欧元区最高,为0.7%;而希腊则是―1.8%。

根据默斯等人针对1971~2000年间欧元区各国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研究,他们指出,欧元区各国经济增长的推力不同。一些国家由非对称性冲击推动增长,而令一些国家则由通货膨胀推动增长。而非对称性冲击对欧元区中的小国造成了更严重的影响。

以上数据和分析说明,欧元区各成员国的差异很大。这种差异将导致各成员国间的政策产生溢出效应。而从目前欧元区政策协调机制的框架来看,溢出效应包括如下两种:一是一元的货币政策在不同成员国之间因传导机制差异而引出的溢出效应;二是多元的财政政策会对其他成员国产生溢出效应。

2、一元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

(1)一元货币政策溢出效应的来源

货币政策影响经济运行的过程是首先影响利率,然后通过利率影响总需求。但不同国家的资本市场不尽相同,同样的扩张性货币政策可能引起各国贷款利率和资产购买的不同调整。而欧元整体利率的变化将严重影响欧元区中部分开放度较高的国家,对那些开放度较低的国家则影响较小。

货币政策的传导速度也会因各国的具体情况不同而有差别。

(2)一元货币政策溢出效应的具体表现

根据IMF的一项研究表明,欧元区国家可分为两组。第一组以比利时、德国、芬兰和奥地利为代表,欧洲央行的利率政策对经济运行开始发挥效果需要三年左右,但能起到预期效果。第二组以法国、意大利、葡萄牙和西班牙为代表,起效时间在一年左右,但只能起到预期一半的效果。

而在银行贷款政策方面,也可分为两组;第一组以法国、德国为代表,因为长期以来这些国家以长期贷款为主,因此投资受利率影响较小,欧洲央行的利率政策对其影响也较小。第二组以意大利、奥地利等国为代表,与第一组情况相反。

欧元整体利率汇率的变化,对爱尔兰和比利时这些欧元区开放度最高的国家将起到较大的影响。而对德国、法国等影响则没有这么大。

(3)降低一元货币政策溢出效应的实践

因为一元货币政策有溢出效应,所以如何考虑公平,不让欧元区整体货币政策成为仅服务于少数几个大国的工具,并且要尽可能的破坏一元货币政策溢出效应的传导就成了欧洲央行制定货币政策时的主要考虑点。欧元区共同财政作用相当有限,无法配合货币政策,因此货币政策还是能够调整欧元区整体经济运行的唯一工具。

欧洲央行实行的战略被称为“稳定导向型货币政策战略”。其具体含义是指,综合运用货币目标控制和直接通货膨胀控制,以达到最大程度的货币政策有效性、透明度、明确性,使其既具有前瞻性,又保持对过去成功的货币政策战略的连续性。在这一战略下,其货币政策最高目标就是《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中规定的“维护价格稳定”。货币政策溢出效应的传导机制也被有效破坏。

欧元运行以来,欧元区各国面临的外汇市场与汇率的不确定性都有效减低了。欧洲央行的货币政策稳定了物价,配合欧元区共同市场的其他政策,使收入机制、利率机制和相对价格机制这三大溢出效应传导机制都被有效遏制,欧元区各国的经济趋同性不断加深。

3、多元财政政策的溢出效应

(1)财政政策溢出效应的危害

对欧元区来说,财政政策的溢出效应主要有如下几个危害:

①影响跨国界资源配置效率。这是指在欧元区的共同市场建立后,资源和劳动力流动取消壁垒,欧元区各国将重新面临两大压力:公共产品供给与税源争夺。税收将成为欧元区内影响跨国界资源配置效率的最主要因素,为了争夺一些优良税源,可能引起一些国家的恶性税收竞争。

②会干扰中央银行对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和《稳定与增长公约》已经明确规定禁止赤字融资,这就使得不少政府可能会在已有负债率的情况下采取紧缩财政政策或向央行提出实行扩张货币政策的要求,从而扭曲信息并干扰欧洲央行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行。

③威胁欧元区的稳定。在各国财政政策受到掣肘的情况下,如果欧洲央行出手调整货币政策,因为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对不同国家将产生不同影响。这时,没有收到希望效果的一些成员国可能有退出欧元区的危机和压力,将会对欧元区的稳定性造成很大的影响。

④溢出效应影响财政政策的最终效果。在欧元区货币政策一体化的背景下,财政政策缺少了货币政策的配合,其溢出效应被放大。而这种负溢出效应最终甚至将抵消甚至超过财政政策本身的正面效应。

(2)欧盟应对财政政策溢出效应的实践

欧盟关于财政政策的约束条款主要写在1993年生效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和1997年生效的《稳定与增长公约》中。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对成员国财政政策的约束实现欧洲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减少其货币政策来自债务救援方面的压力。但是《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一方面有着严格的数量要求,另一方面却在文字上比较含混,使这个财政政策协调机制的可信度受到了怀疑。

《稳定与增长公约》是由德国财长魏格尔在1995年建议设立的,是《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补足,提出在满足其条件后应该继续严格执行其标准要求。其主要目的是进一步稳定价格稳定和对各成员国的财政政策给出预防和指导。

4、欧元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相互作用

第8篇:货币政策的具体政策范文

1.西方经济学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争论

在西方经济学的主要流派中,凯恩斯学派和货币学派认同货币政策的作用,而理性预期学派则提出不同意见。

(1)凯恩斯学派。凯恩斯认为,“有效储蓄之数量乃定于投资数量,而在充分就业限度以内,鼓励投资者乃是低利率。故我们最好参照资本之边际效率表,把利率减低到一点,可以达到充分就业”。可见,凯恩斯虽然偏爱财政政策,但也不否定货币政策的作用。

之后,凯恩斯主义者汉森、萨缪尔森、索罗和托宾等人也肯定了货币政策的作用。随着他们对货币政策作用的认识的加深,他们提出了“逆经济周期调节”的“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主张。

(2)货币学派。货币学派的代表人物弗里德曼认为,“货币政策能够防止货币本身成为经济波动的一个主要根源”,“货币政策能够发挥的第二个作用,是为经济运行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继续用米尔的比喻,就是使货币政策这架机器运行”,“货币政策有助于抵消经济体系中来自其他方面的主要波动”。由此可知,弗里德曼充分肯定货币政策对稳定经济的作用。

(3)理性预期学派。理性预期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卢卡斯曾提出过著名的“政策无效性命题”。他指出:“当扩张性货币政策反复推行时,它不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推动力消失了,对生产没有刺激作用,期望生产能扩大,但结果却是通货膨胀,而不是别的。”显然,卢卡斯完全否定了货币政策的作用。

2.中国经济学界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观点

对于货币政策能否发挥调控作用,中国经济学界主要有三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货币政策的作用过分突出甚至否定货币政策的有效作用。中国人民大学黄达教授认为,“给人的印象,货币政策得心应手,是极有利的工具。但实践证明,过分高估其效能,不是实现不了设想的目标,就是在强力贯彻实施中带来很大的副作用”。

第二种观点认为,货币政策的作用具有非对称性即通货膨胀得力而治理通货紧缩乏力。对外贸易大学的吴军教授认为,“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的宏观经济调控实践,可以证明再经济衰退阶段的恢复经济增长方面,财政政策的强效应和货币政策的弱效应”。

第三种观点对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持肯定态度。南京大学的范从来教授认为,“我国并没有陷入流动性陷阱,投资和消费的利率弹性是存在的,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条件是具备的”。

二、评价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标准

弗里德曼说,“我相信,某一货币总量是目前可得的、最好的、货币政策的直接指示器或评价标准。而且我相信:与选择价格水平的做法相比,具体选择哪一种货币总量所带来的妨害则小得多。”可见,弗里德曼认为评价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标准是货币供应量。

在国内,李春琦等学者在研究货币政策有效性时,多数也采用货币供应量M2作为评价指标。而崔建军(2006)认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体现在货币政策目标及其实现程度。但其是在封闭的环境下,用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来评价。

考虑到,在我国货币供应量是否应作为中介目标尚存争议,而且经过线性回归的检验,发现货币供应量与CPI的拟合程度不高。中国经济已逐步与国际接轨,中国的市场已不再封闭。所以本文以中央银行制定的货币政策目标作为评价标准,即“维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发展”。通过分析货币政策在近期调控中发挥的作用,评价货币政策的效果。

币值稳定,包括对内币值稳定和对外币值稳定。本文通过06年和07年的CPI指数和人民币汇率走势,进行考察。而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则通过GDP增长率来评价。

三、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评价

经过数据统计,在这两年中央银行已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年存贷款利率。存款准备金以达14%,创历史新高,冻结了商业银行大部分资金。年贷款利率也调至7.47%,比06年年初上升了1.89%,明显是要控制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虽然中央银行频繁地实行货币政策,但物价仍呈上升趋势,超过警戒线3%,这似乎与货币政策的调控目标背道而驰。

而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一路上升,人民币持续升值,贸易顺差也持续增长,外汇储备屡创新高。我国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汇率要控制在一定范围,但现在汇率已上升了一定幅度,中央银行似乎无法控制。

再看GDP增长率,07年第一季度GDP增长率为11.1%,第二季度为11.9%,第三季度为11.5%,第四季度为11.2%,仍成双位数增长,并没有放慢的迹象。紧缩的货币政策并没有影响到经济的增长。

如果货币政策的紧缩效应显著,应该能平抑通货膨胀,且不影响经济发展。虽然货币政策在这轮调节过热经济的过程中,没有影响到经济的增长。但没有成功地维持币值稳定,人民币仍然对外升值,对内贬值,并且日趋严重,所以货币政策的效果不显著。

四、影响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原因

影响货币政策的因素有很多,尤其在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下,既有货币政策本身存在的缺陷,也有经济环境的制约。主要表现为:

1.货币政策本身的缺点

货币政策存在时滞性。货币政策由制定、执行到产生效果,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在市场较完善的发达国家,货币政策发挥效用需为六个月到一年。在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集中,货币政策传导渠道阻塞,由货币政策所推动的货币供给很难达到县域地区。货币市场体系尚存缺陷,市场利率尚没形成,这也影响到货币政策发挥效用。此外,中央银行隶属于国务院,只有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权力,没有决策权。所以,货币政策的时滞要比发达国家要长。

货币政策的传导主要通过商业银行,而商业银行一般很少给中小企业贷款。所以,货币政策的作用影响不到中小企业,中小企业能够按往常一样进行贷款投资。在我国,中小企业占据市场的大部分。调控不了中小企业,货币政策的效果也减弱。

从货币供给性质来看,目前我国处于转轨经济,同时,我国奉行二级银行体制,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体系、企业、居民个人都参与货币创造过程。因此,我国的货币供给同时具有外生性和内生性,而不是纯粹的外生性,中央银行控制的货币供应量有限,货币政策的效果有所减弱。

2.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制约

本次的通货膨胀属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所以货币政策的效果不显著。这次的物价上涨是由食品价格上涨引起的,而食品价格的上涨又引起其他物品的价格上涨。全面的物价上涨,自然引起工资上涨,市场上货币供给增多,从而使通胀加剧。即便中央银行能控制货币的供给,但不管货币政策如何紧缩,人们都不可能将购买食品的钱存入银行。在这种情况下,紧缩的货币政策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由于我国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汇率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而人民币持续升值,外界对人民币产生升值的预期,也看好中国的经济发展,所以国内外的投资者都抛出美元,买入人民币。中央银行为维持汇率稳定,被迫抛出更多的本币,使货币供应量上升,流动性加大,通货膨胀加剧,货币政策产生了反效果。

我国的金融体系不完善,利率的种类很多,有基准利率、同业拆借率、存贷款利率、银行间债券利率等,没有统一的市场利率,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利率政策的实行。

3.中央银行实行货币政策的情况

根据理性预期学派的观点,货币政策要超出人们的预期,才能发挥作用。但现在人们对货币政策已有预期,中央银行所制定的货币政策没有考虑到预期因素,所以货币政策没有达到所需要的效果。此时,货币政策在更大程度上只是一种警告,真正的调控作用较弱。

中央银行决定执行货币时,已经延误了时机。市场已存在大量货币,紧缩的货币政策很难控制住这种趋势。而且,每次上调存款准备金或年存贷款利率都是小幅度的调整,到后期才增大幅度,所以货币政策暂时效果微弱。

五、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建议

针对影响货币政策的种种原因,本文将从三方面提出改善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建议:

1.尽量减弱货币政策的时滞性

首先,缩短货币政策产生效果的时间。货币政策的时滞性不能完全消除,但以我国目前的情况,时滞性可以减弱。这就要求中央银行提高对经济情况的预见,制定出有预见性的货币政策。而且中央银行的调控要适时,避免货币政策在经济情况发生转变时才起作用。而且,中央银行要有一定的独立性。虽然和建国初期相比,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还是较弱。我国的中央银行隶属于国务院,没有决策权,执行货币政策要遵照国务院的决定。这在一定程度上延误了实行货币政策的时机。此外,还需商业银行的配合。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要深入县级金融机构,并放宽对中小企业的贷款限制,使货币政策得到更有效的传导。

2.改善货币政策实施的环境

继续推进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促使市场利率形成。这有利于我国货币市场的发展,而货币市场的完善则使货币政策的传导更有效。因为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主要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票据,若利率能够市场化,则利率所反映的市场情况更加真实,有助于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制定的货币政策也更有效。

如果财政政策不和货币政策相配合,这也会使货币政策的效果被抵消掉。考虑到现在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财政政策似乎比货币政策更有效。通过政府补贴、减免税收、政府限价等措施可降低食品生产的成本,控制价格,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物价上涨的幅度。通过制定对出口的管制,取消部分出口产品的优惠政策,可控制住贸易的持续顺差。财政政策是一种直接调控的政策。所以货币政策应与财政政策配合使用,会事半功倍。

汇率政策是货币政策体系的重要部分。现在人民币被低估,对外贸易持续顺差,造成较多贸易摩擦,人民币面临较大的升值压力。而国内通货膨胀的问题日趋严重,政府可考虑放宽对人民币汇率的控制,以缓解通货膨胀问题。人民币升值,出口减少,进口增加,扩大国内供给,而且也减少了货币供应量,对解决通货膨胀问题有较大帮助。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国力增强,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美元走弱,升值是人民币必然的趋势。或许要人民币一次升值较多会对中国经济和金融稳定造成冲击,但政府可根据中国具体国情,让人民币逐步升值,达到人民币真实的价值。

3.提高中央银行执行货币政策的能力

加强金融创新。目前,一般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存贷款利率、存款准备金、公开市场操作,但这些工具都有各自的缺陷。现在经济形势越来越复杂,中央银行很应该创造出适合当前情况的新货币政策工具,加大对冲的力度。

中央银行实行货币政策要考虑到预期因素,每次的货币政策能超出人们的预期之外,将使调控更有效果,也表明中央银行调控的决心,加大了警告作用。

加大货币政策的强度。中央银行每次上调存款准备金或利率都是小幅上调,效果不大,反而使通货膨胀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增加调控的难度。所以,中央银行可以减少调控的次数,但加大调控的强度。有人认为这种做法会造成经济的“硬着陆”。但以现在的经济情况,市场能承受得了较强的紧缩政策。相反,现在频繁地使用货币政策,效果不大,对市场的警告作用也不大。当货币政策产生累积效应时,也同样会导致经济的“硬着陆”。

中央银行也可以尝试使用窗口指导等货币政策措施,加大对商业银行贷款规模的控制,同时督促商业银行承担稳定经济的义务。

六、结语

综上所述,2006到2007年以来,我国的货币政策因其自身缺点和环境影响等原因,所以效果不太显著。货币政策有效性偏弱,对宏观调控十分不利。以现在的经济形势来看,中央银行必须实行宏观调控以稳定经济,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迫在眉睫。所以,中央银行要根据现时中国经济的情况,分析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原因,加深对货币政策的认识和研究,克服货币政策的缺点,改善金融环境,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以便更好地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只有这样,中央银行才能充分发挥调节经济的作用,有效地控制本次的经济过热,维持经济稳定增长。

参考文献:

[1]崔建军.金融调控理论[J].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2]崔建军.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研究[Z].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3]孟建华.中国货币政策的选择和发展[Z].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4]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X].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5]陈共.财政学[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6]童适平.中央银行学教程[Z].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第9篇:货币政策的具体政策范文

关键词:R&D投资;货币政策;管理层风险倾向;管理层风险认知

一、 引言

将宏观经济政策与微观企业行为和企业产出结合起来的研究是财务会计学领域的一个受关注较少的研究方向。经济学注重对经济总投入与总产出之间关系的研究,但是,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实现有赖于政策实施对象--微观企业的行为反应与应对,国家或政府通过一定的政策工具或中介变量来调节宏观经济的运行,以达到一定的政策目标,而这一系列的政策工具作用于微观企业时,企业是否按照政策的预期进行行为反应呢?这对于政策的制定实施与改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货币政策按照意图划分可以分为紧缩货币政策和扩张货币政策,从20世纪90年代起,货币政策成为我国调节宏观经济的重要手段之一。紧缩货币政策的目的主要是压制投资过热或盲目投资,而扩张性货币政策目的是扩大企业投资。货币政策通过中介变量是否作用于微观企业并达到政策目的,是我们研究的焦点,那么货币政策对企业R&D投入是否有影响,其作用机制是怎样的了?

二、 文献综述与假说提出

1.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企业融资环境。货币政策信用传导机制的提出源于引入信息非对称性引起信用市场的不完全性理论,其有两个表现形式:一是银行信贷渠道,又称狭义信贷渠道;二是资产负债表渠道,又称广义信贷渠道。根据以上两种传导机制,货币政策作用于微观企业主要是通过影响企业的融资环境及融资成本,具体来说,紧缩的货币政策通过利率渠道提高了利率,依赖于银行借贷的企业融资成本增大,管理层改变企业的融资决策,进而影响了投资决策(如R&D投资决策),通过信贷渠道,理性的银行减少了企业信贷,因此总体上企业贷款难度增大。宽松的货币政策则降低了贷款利率,企业获得贷款变得容易,因而也有更多的资金进行投资。国内外学者对货币政策与企业投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Kashyap等(1993)指出,紧缩的货币政策会减少贷款供给,进而影响企业投资。靳庆鲁等(2012)的研究中首先考察了货币政策对民营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研究发现宽松的货币政策减少了民营企业的融资约束。基于以上理论分析,我们提出研究假设1:

H1:货币政策从紧时,企业R&D投资力度减小。

在我国特殊的转轨经济背景下,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具有很高的非独立性,由于有限的信息和不完全的信贷市场,银行倾向于稀缺的信贷资金分配给“值得信赖”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夏德仁、张奇,1999),即我国金融机构对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存在信贷配给歧视。当货币政策从紧时,银行信贷资源总量减少,由于非国有企业受到信贷歧视和其他政策障碍,因此获得成长所需资金(包括研发资金)的能力较弱。饶品贵和姜国华(2010)研究发现非国有企业在货币政策紧缩阶段受到的冲击更大,相对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在紧缩阶段获得的银行贷款要显著的少得多,因此,对于非国有企业的研发投入造成一定的约束,由此,提出研究假设2:

H2:货币政策从紧时,相对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的R&D投资力度减小得更多。

2. 管理层风险偏爱、货币政策与R&D投资决策。唐清泉和甄丽明(2009)通过公式推导得到了管理层风险偏爱及其薪酬激励对R&D投资决策影响的理论框架,管理层R&D投入力度会受到管理层风险偏爱的影响。R&D项目的外部不确定性(投资前景、融资环境)加大了R&D的投资风险,R&D投资决策的制定者会综合评估风险后做出决定。

风险偏爱可以从风险倾向和风险认知两个维度来刻画(Sitkin & Weingart,1995;)。刘运国和刘雯(2007)以我国2001年~2004年披露了R&D支出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上市公司的高管任期与R&D支出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R&D支出同高管任期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年龄段不同的高管,任期内对R&D支出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表明了管理层风险倾向对R&D投入起到一定的作用。

货币政策的调控对微观主体的影响首先体现在政策的改变使得企业面临的信息环境发生了变化(饶品贵、姜国华,2011),具体来说,紧缩货币政策(Tightening Monetary Policy)增加了企业面临的市场不确定性程度,因而加大了企业价值的波动性,管理层会根据这一信息来调整自己的风险认知,改变对未来的预期,进而改变企业行为(包括R&D投资力度),根据以上分析,我们提出研究假设3和4:

H3:管理层风险倾向与R&D投资力度正相关;

H4:货币政策改变了管理层的风险认知,进而影响了R&D投资力度。

三、 研究设计

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本文选取从2006年到2011年间在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剔除掉其中的ST、*ST公司;剔除在海内外交叉上市的公司;剔除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类公司;剔除R&D数据缺失或为零的公司,最终得到1 213个观测。R&D投资数据主要通过阅读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报表附注、公开信息披露报告等方式手工搜集,其他财务数据则全部来自于WIND与CSMAR数据库。

2. 关键变量定义。

(1)研发投资强度(RDI),本文用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代表企业研发投资强度;(2)货币政策(MP),虚拟变量,若处于2006年、2007年和2011年则为1,代表货币政策适度从紧/稳健;若处于2008年和2009年,则为0,代表货币政策适度宽松;(3)产权属性(Holder),虚拟变量,若为非国有企业则为1,国有企业为0;(4)管理层风险倾向(RiskPro),具体包括个体特征(高管团队的平均年龄、平均任期和平均上任时间)、惯(上一年度从企业财务风险指标,包括上一年的流动比例和资产负债率、营业周期)和团体异质性(高管团队年龄的异质性),采用因子分析法构建管理层风险倾向指标;(5)管理层风险认知(Riskrec),具体包括外部董事的监管(本年度董事会会议次数)、外部竞争程度(HH指数)和企业发展潜力(Tobin Q),综合构建管理层风险认知指标;(6)潜在投资机会(ROE),采用净利润与净资产的比值,比值越高,反映企业的获利能力越强,潜在投资机会越大;(7)企业规模(SIZE),用企业的销售收入表示;(8)股权激励(Opinc),虚拟变量,反映企业股权激励状况,即当企业股权激励方案经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或已经实施取1,否则取0;(9)税收减免(TAX),虚拟变量,享受税收减免则为1,不享受则为0;(10)资产负债率(Lev),企业的负债比上总资产;(11)市场化进程(MKT),企业经营所在地的市场化进程,取自樊纲等编著的市场化指数;(13)行业特征(IND),按照证监会2001版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的规定对公司所处行业进行分类,当样本属于某一行业时,其取值为1否则为0。

结合以上理论分析,我们分别构建以下三个回归模型:

RDIi,t=?琢0+?琢1MP+?琢2RiskProi,t+?琢3ROEi,t+?琢4Sizei,t+?琢5Opinci,t+?琢6TAXi,t+?琢7Levi,t+?琢8MKTi,t+?琢9INDi,t+?酌i,t(1)

RDIi,t=?琢0+?琢1MP+?琢2RiskProi,t+?琢3Holderi,t+?琢4MP*Holder+?琢5ROEi,t+?琢6Sizei,t+?琢7Opinci,t+?琢8TAXi,t+?琢9Levi,t+?琢10MKTi,t+?琢11INDi,t+?酌i,t(2)

RDIi,t=?琢0+?琢1MP+?琢2RiskProi,t+?琢3Holderi,t+?琢4MP*Holderi,t+?琢5ROEi,t+?琢6Sizei,t+?琢7Opinci,t+?琢8TAXi,t+?琢9Levi,t+?琢10MKTi,t+?琢11INDi,t+?酌i,t(3)

四、 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

1. 相关性分析。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解释变量MP与因变量RDI在1%水平上显著负相关,解释变量Riskpro与因变量RDI在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这与我们的预期一致,也初步印证了假设1和假设3,即货币政策从紧时,企业R&D投资力度减小;管理层风险倾向与R&D投资力度正相关。解释变量Holder与因变量RDI在10%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解释变量Riskrec与因变量RDI负相关,但不显著。控制变量Size、Roe、Opinc分别与因变量RDI在10%,10%,5%上显著正相关;Lev在5%水平上与因变量RDI显著负相关;而TAX、MKT变量则与因变量RDI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

2. 多元回归分析。从表1可见,在控制行业变量的情况下,货币政策变量(MP)在三个模型中都与R&D投资强度显著负相关,且在1%的统计水平上显著。这表明紧缩的货币政策通过利率渠道提高了利率,企业贷款难度增大,理性的银行减少了企业信贷,依赖于银行借贷的企业融资成本增大,管理层改变企业的融资决策,进而影响了投资决策(如R&D投资决策),即在货币政策紧缩时降低公司R&D投资,假设1得到验证。模型2中,Holder变量与R&D投资之间正相关但不显著,而MP*Holder与R&D投资在1%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表明非国有企业在货币政策紧缩阶段受到的冲击更大,相对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在紧缩阶段获得的银行贷款显著减少,因此,非国有企业在货币政策趋紧时,消减了公司的研发投入,假设2得到验证。三个模型中管理层风险倾向变量(RiskPro)都与公司R&D投资间在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说明管理层风险倾向越高,公司R&D投资越大,即管理层风险倾向与R&D投资力度正相关,假设3得到验证。模型3中,管理层风险认知变量(RiskRec)与公司R&D投资负相关但不显著,MP*RiskRe交乘项在1%水平上显著负相关,表明紧缩的货币政策增加了企业面临的市场不确定性程度,加大了企业价值的波动性,管理层会根据这一信息来调整自己的风险认知,改变对未来的预期,进而改变企业行为(包括R&D投资力度),因此在货币政策紧缩时,管理层会更高的估计未来的潜在风险,对风险会更谨慎,因而做出更为保守的R&D投资决策,假设4得到验证。三个模型中企业投资机会变量(ROE)都与R&D投资在10%的水平上显著相关,说明当面临好的投资机会时,公司便会加大R&D投资力度。公司股权激励变量(Opinc)与R&D投资在5%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表明高管持股有助于企业开展研发投资活动,实施股权激励显著地提升了企业研发投资的积极性。除了模型3外,税收优惠变量(TAX)与R&D投资显著正相关,表明政府对高新科技企业实施税收优惠能够促进这些企业的研发投入。财务风险变量(Lev)与公司R&D投资在1%水平上显著负相关,表明负债率高的企业倾向于降低R&D投资规模。企业规模(Size)和市场化水平(MKT)变量都与R&D投资之间不存在显著关系,表明企业规模大小,企业经营所在地市场化程度对企业R&D没有显著影响。

模型1、模型2、模型3的F值分别为9.37,13.64,11.57,说明回归模型变量之间关系较好,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显著,模型整体的显著性较好。三个模型中,虽然调整的R2都低于0.2,但总体上还处于可接受的范围之内,模型的解释力较好。

五、 结论与启示

本文紧紧围绕中国新兴市场制度背景,结合A股上市公司2006年~2011年间的R&D投资数据,从企业这一微观主体入手,研究了宏观经济政策对企业研发投入影响及其作用机理问题。结果表明:(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货币政策能够影响企业研发投入,具体表现为货币政策从紧时,企业会降低自身的R&D投资强度,并且相比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的R&D投资强度减小得更多;(2)管理层风险倾向与企业R&D投资正相关,即管理层越偏好风险,企业的研发投入则越大;(3)货币政策影响管理层的风险认知,改变其对未来的预期,进而影响企业的R&D投资强度。

我们的研究揭示了宏观经济政策影响企业研发投入的幅度与作用机理问题,为国家和政府制定相关宏观经济政策推动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利于政策制定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相关政策。相关实证检验结果也有利于我们更好、更深入的理解在新兴市场背景下,货币政策影响企业融资和管理层认知,进而影响企业研发投入的作用机理问题。

参考文献:

1. Kashyap, Anil K., Jeremy C.Stein, and Da- vid W.Wilcox, Monetary policy and credit con- ditions: Evidence from the composition of external financ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3,(83):78- 98.

2. Sitkin SB, Weingart LR.Determinants of Ri- sky Decision-Making Behavior: A test of the Med- iating Role of Risk Perceptions and Propensity.A- 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5,(38):1573-1592.

3. 夏德仁,张奇.经济为何难以启动:来自货币政策的一种解释.经济研究,1999,(5):36-45.

4. 刘运国,刘雯.我国上市公司的高管任期与R&D投入.管理世界,2007,(1):128-136.

5. 唐清泉,甄丽明.管理层风险偏爱、薪酬激励与企业R&D投入.经济管理,2009,(5):56-64.

6. 饶品贵,姜国华.货币政策波动、银行信贷与会计稳健性.金融研究,2011,(3):51-72.

7. 靳庆鲁,孔祥,侯青川.货币政策,投资效率与民营企业期权价值.经济研究,2012,(4):96-106.

8. 戴德明,毛新述,邓璠.中国亏损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准备计提行为研究.财经研究,2005,(7).

9. 李凯,路迹,杨丽琴,张俊国.我国证券市场有效性实证分析.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3).

10. 辛宇,徐莉萍.公司治理机制与超额现金持有水平.管理世界,2006,(5).

11. 陈小悦,肖星,过晓艳.配股权与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经济研究,2000,(1).

12. 张维迎,周黎安,顾全林.经济转型中的企业退出机制——关于北京市中关村科技园区的一项经验研究.经济研究,2003,(10).

13. 周英章,蒋振声.货币渠道、信用渠道与货币政策有效性——中国1993-2001年的实证分析和政策含义.金融研究,2002,(9).

14. 盛朝晖.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效应分析:1994-2004.金融研究,2006,(7).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全球经济波动背景下R&D投资决策行为心理效应与政策诱导”(项目号:7097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