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护理礼仪相关知识范文

护理礼仪相关知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护理礼仪相关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护理礼仪相关知识

第1篇:护理礼仪相关知识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 高职院校 利益相关者 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2C-0008-03

2015年3月,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互联网+”的概念,在2015年7月,国家出台了《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对“互联网+”做了具体的诠释。其中在“互联网+”益民服务中,提出了要探索新型教育服务供给方式,也就是“互联网+教育”的指导意见。为此,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融合成为时展的大趋势,高职院校必然也要做出改革。高职院校作为一个典型的利益相关者组织,在互联网连接一切的趋势下,各利益相关者对高职院校的影响都有变化。本文试在分析变化的基础上,探索高职院校发展对策。

一、利益相关者概述

利益相关者的概念是由斯坦福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在1963年首次提出,1984年弗里曼在出版的经典著作《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方法》中系统化了利益相关者的内涵。书中给出利益相关者的经典定义为“能够影响一个组织目标的实现,或者受到一个组织实现其目标过程影响的所有个体和群体”。根据费里曼的理论,利益相关者分为内部和外部两大部分,内部包括所有者、顾客、雇员和供应商,外部包括政府、竞争者、消费者利益鼓吹者、环保主义者、特殊利益团体和媒体。

高职院校也是一个典型的利益相关者组织,国内李名梁将职业教育的利益相关者分为核心层和外延层,其中核心层包括教师、学生、职业学校管理者。外延层包括媒体、企业、政府、职业联合会、第三方独立机构。但笔者认为,高职教育区别于普通本科教育的一大特点就是职业导向,所以必须与企业深度的合作,所以高职院校的核心内部层应该包括教师、学生、高职院校管理者和校企合作企业。拓展外延层包括媒体、其他企业、政府、同行高职院校、职业联合会。

二、“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利益相关者分析

高职院校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下要做好中高职的衔接,对上要做好与技术型本科的对接,对外要与国家的终身教育连接。随着“互联网+”的兴起,政府和企业都需要更多“互联网+”人才,因此这会带来关于“互联网+”的培训及特训职业线上线下教育的爆发。此外,“互联网+”的发展也使得高职院校利益相关者的影响方式有所改变,相互联系更为紧密。各利益相关者具体分析如下:

(一)核心内部层

核心内部层主要是指在高职院校内部的利益相关者,是高职院校可以通过自身的内部管理和改革可以调整的群体,也是高职院校构成的主体。包括教师、学生、高职院校管理者和校企合作企业。

1.教师。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具体组织者、执行者,是高职院校的主要人力资源,是高职教育的关键的利益相关者。教师需具备丰富的知识、娴熟的技能,较高的科研能力,才能为学生提供满意的教学服务,为高职院校的运行提供基础的保障。教师在辛勤劳动的同时,也希望获得学生和学校的肯定,自身学术能力的增长,福利待遇的提升。

在“互联网+高职教育”的时代下,教师需要做出的改变是最大的。首先,与学生的沟通不再局限于面对面,对于高职教育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挑战,因为传统的技能教育依赖就是教师的言传身教。其次,对教师课程教学设计要求更高。不仅是传递知识,还要设计教学过程。“互联网+”时代强调的是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选择在何时、何地学习何种内容,没有与教师的督促,课程设计如何吸引学生完整的学完整个课程,并掌握课程的知识和要点,这就需要教师花很多精力在课程的设计上。再次,教师借助“互联网+”成为终身教育的学习者。教师也需要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才能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提供学生满意的教学服务。最后,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的工具,例如大数据的分析,分析课程中学生多次观看的“难点”,学生作业经常出错的位置,来改进教学,为后续的学生学习提供更好的教学服务。

2.学生。学生是高职教育的直接接受者,也是高职教育的核心利益相关者。学生在高职院校里面,具有双重身份。一方面,学生投入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到学校学习,享用高职院校提供的教育服务,是一种消费行为,是高职院校的“顾客”。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经过精心的培养,学生通过学习获得高层次的职I技能、技能迁移的能力和人际交往与组织协调能力,成为高职院校的成果,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高职院校的“产品”。

在“互联网+高职教育”的时代下,学生可以享受到更多的优秀教育资源,享有更多的权利。首先,在“互联网+”的时代下,高职院校必然要加快数字化校园的建设,这样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的便利程度提高。其次,绝大多数高职教育的学生不具有完成较高深理论知识学习的理论基础和能力,在“互联网+”的时代下,MOOC、微课等在高校风行,这些课程主要是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在保证这门课程系统性的同时,尽量把知识碎片化,使学习者以更少的时间、成本和努力获得这些知识。并且这些资源具有免费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再次,在“互联网+”的时代下,学生实习实训的资源会扩大,因为“互联网+”的特点就是连接,学校和企业合作的实训基地将减少地域的限制和场地的限制,通过互联网,学生可以得到逼真的实训,甚至是直接的实战。

3.高职院校管理者。高职院校既然是一个组织,必然要有实现组织目标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管理者。高职院校管理者负责对高职资源的整合,是高职院校运营和发展的负责人,是高职院校的重要利益相关者。高职院校管理者在工作过程中,期望获得教师、学生对学校的喜爱,期待能获得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与就业市场的认可,希望获取更大的教育收益、社会收益乃至经济收益,从而为管理者自身的发展创设更大的空间。

在“互联网+高职教育”的时代下,高职院校管理者必须根据社会发展形势,分析高职院校的发展机遇与战略,获得更大的教育收益、社会收益和经济收益。首先,在线教育领域,职业教育一直是颇受追捧的教育类型,同时占据较大市场份额。“互联网+”高职教育的培训内容丰富多样,可以是具体细分的每个岗位的工作,也可以是某项具体技能。其次,由于“互联网+”才刚出现,国家要实现“互联网+”的战略,也需要“互联网+”的相关人才,这是高职院校的机遇。“互联网+”高职培训主要面向两个群体,一是对传统企业在职员工的培训,二是对想从事该行业的人员的培训。

4.校企合作企业。高职教育的办学性质决定了其必须开展校企合作的必然性,而且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宽度也对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有很重要的影响。企业通过校企合作,也会获得各种利益,是重要的利益相关者。校企合作的利益主要是:第一,人力资源的储备和建设。通过校企合作,企业可以优先选拔优秀的高职人才,为企业的人力资源做储备,同时利用学校资源对企业员工进行继续教育,可以加强现有人力资源建设。第二,在校企实体合作中,企业在指导学生实习的同时,也获得学生劳动产生的经济利益。第三,树立企业形象。通过校企合作,是社会对企业的认知度增加、美誉度增加,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第四,可以利用高职院校的科研和技术服务能力,推动企业的新产品开发、新技术引进,技术改造等。但是,目前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普遍存在深度融合不够等问题,企业的校企合作积极性和配合度有待提升。主要原因是校企合作企业的利益难以得到保障,强调利润第一,不愿承担合作带来的产品质量、安全、劳资纠纷等风险。

在“互联网+高职教育”的时代下,会提升企业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在“互联网+”的鼓励下,现在中国出现了一大批的创客,企业竞争在加剧,企业的发展要依靠创新,提供新的产品、新的服务、新的技术等,这都需要人才的支持。另外,企业要融入到“互联网+”行动中,也需要配备相关的“互联网+”人才,企业可以利用高职院校的教学资源,快速培养这类人才。此外,通过“互联网+”强大的连接功能,也使校企合作的方式发生变化、深度和宽度得到加强。

(二)拓展外延层

拓展外延层的利益相关者,主要是指高职院校外部的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媒体、其他企业、政府、同行高职院校、行业协会等。

1.政府。高职教育是典型的准公共产品,其社会的公益性决定了它不可能完全依靠市场来提供,必须通过市场外的资源配置机制来提供,这就需要政府来提供和调配,是高职教育重要的利益相关者。高职教育的定位是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承载着政府繁荣教育、促进教育多元化的重担。高职教育的发展也为国家输送高素质的人才,为经济的发展奠定基础。政府发展高职教育的政策直接影响高职院校的生存环境,政府通过教育经费划拨,或者通过学生资助、贴息贷款间接拨款来为高职院校提供资金。政府是出资人,期望当前的投资能够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带来广泛的短期或者长期的利益。“互联网+”是我国政府在2015年提出的行动计划,配合《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战略,重点行动是在“互联网+”创业创新、协同制造、现代农业、智慧能源、普惠金融、益民服务、高效物流、电子商务、便捷交通、绿色生态、人工智能。随着“互联网+”和“中国制造”的推进,智能化革命的到来,具有知识和技能的劳动者尤为重要,甚至可能成为我国在“工业4.0”变革中能否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关键。国家急需这方面的人才,科学研究的人才培养重点是依靠研究型大学来提供,高端的技能型人才主要是依靠技能型大学和高职来提供,政府在政策和资金导向上必须有所倾斜,也是高职院校的重要利益相关者。

2.其他企业。没有和高职院校进行校企合作的企业是高职院校的间接受益人,因为企业的人才来源于学校,是高职教育的消费者,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越贴近市场需求,学生就业时能实现与企业“零距离”的对接,就越能降低企业的培训成本。在“互联网+高职教育”的时代下,这类型的企业主要是享用高职教育带来的各种在线的职业教育资源和终身教育产品,来提高企业的继续教育水平;录用他们培养的“互联网+”人才,加快企业转型。

3.媒体。媒体通过高职教育信息传播、舆论监督和文化宣传,提升社会公信力与影响力,同时借助高职教育热点问题扩大覆盖范围从而增强市场价值。高职教育利益相关媒体主要有电视、广播、报纸、杂志、书籍、网络、手机、有线电视、卫星电视等。高职教育质量的提高、吸引力的提升与充分、有效地利用媒体手段有关,一方面,利用多样的媒体手段进行教育教学,可以提升教学效果,提高教育质量,增加高职教育吸引力。另一方面,通过媒体的传播,有利于扩大高职院校的影响,改变社会公众的传统认识,对高职教育接受者起到巨大的营销作用。在“互联网+高职教育”的时代下,互联网成为高职院校的重要媒体,通过互联网连接一切,使媒体的高职教育资源剧增,例如,现在大数据、慕课、微课等新事物的出现,不仅增加了互联网在媒体中的分量,也为高职院校扩大影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新的机遇。

4.社会公众。社会公众通过纳税行为,间接的成为高职院校的投资者。社会公众也有接受高职教育的需求,存在潜在的受教育群体及消费者。社会公众高职院校能够合理办学,提供高效、优质、高效益的教学服务,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增加社会公众的利益,投资获得丰厚的回报。我国民众现阶段对高职教育的认识存在偏见,主要是高职院校的学生是考不上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高职院校不是学生的首选,而且高职院校的是属于大专哟危国民并不看好毕业生的能力和未来的职业发展前景。这与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在社会公众中的地位有天壤之别。在“互联网+高职教育”的时代下,社会公众会可以享受更多、更便捷、更优质的高职教育资源,通过在线学习,促进国民终身教育的发展。通过“互联网+”的连接和传播,也可以提高高职教育在社会公众的影响力,端正对高职教育的认知。

三、“互联网+”时代下高职院校实现利益最大化的发展对策

弗里曼提出相关者理论,主要意图是通过分析各相关者的利益,企业的行为,要兼顾各方的利益,寻求的是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一个平衡。“互联网+”行动计划是的主旨是融合共识,协同行动,但不同的区域、不同的机构、不同的个体都应该根据实际做出个性化安排。二者的共同点就是在实现组织的共同目标时,满足各利益相关者的最大化利益。从高职院校的角度来说,要想在“互联网+”的时代下,争取到利益最大化,可以考虑以下对策。

(一)抓好国家支持政策,做好高职院校的总体发展规划

政府作为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的利益相关者,为了实现国家的某些战略目标,需要高职教育的支持。现阶段国家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计划,都需要高职院校培养相关人才,政府为了实现其战略目标,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如《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等。高职院校要可以根据这些政策,结合本校实际,做好总体发展规划。

(二)树立“互联网+”思维,加强教学改革

互联网与教育的融合并不是一个完全新兴的互联网产业,在数年前我国旧有远程教育、在线教育的方式。我们要学习的是“互联网+”的思维,实现知识学习的生活化,在生活中学习,在用户产生学习主动性的任何时间点都能够伸手既得。这种在线教育,用户所共享的处理具体的教学资源,还有学习框架、数据库、个性化服务甚至是用户交流。教师和学生之间沟通的双向性加强。例如学生在线上学习和做题,通过大数据等手段可以收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状态,及时指出学生易错题目,建立错题库来确定教师的教学重点,这样师生之间的学习互动更精细化、人性化和个性化。在线教育不能取代传统的教育,这是现在学术界达成的一个共识,但是“互联网+”的教育模式也给予我们教育改革很多启发,高职院校有必要重视树立“互联网+”思维,提高高职教育的吸引力。

(三)大力发展职教集团,深化校企合作

职教集团是由职业院校、行业、企业等组织以契约或资产为纽带,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发展而组织的职业教育办学联合体,是加快职业教育办学机制改革、促进优质资源开放共享的重要模式。高职院校应积极采用该模式来加强与企业、行业和其他院校的联系,“互联网+”可以使各方面的连接更方便,我们更要探索职教集团的紧密合作。探索高职院校自身的连接,可以整合各高职院校的优势资源,形成高职的品牌优势;探索高职院校与中职、应用技术型本科的联系,可以加快建设好职业教育体系,为职业教育学生今后的学习发展提供更好的前景;探索与行业的联系,能及时收集人才需求信息,为高职院校的专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探索与企业的联系,能深化校企合作,实现双赢。

(四)利用互联网工具,加强资源建设、扩大影响力

互联网作为现代一个重要的传播媒体,高职院校要重视其发展的速度和重要程度。互联网的发展,催生了很多新的事物,例如大数据、云计算等,高职院校主要的着力点应该是充分利用这些技术手段,反辅学校的教学改革,加强校园数字化建设,推出高品质的慕课、微课等在线教育资源,提高社会公众对高职院校的认可度。

【参考文献】

[1]林曦.弗里曼利益相关者理论评述[J].商业研究,2010(8)

[2]李名梁,高磊.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职业教育吸引力研究[J].职教通讯,2011(7)

[3]刘晓.利益相关者参与下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研究[J].职教论坛,2013(1)

[4]车朝明.互联网+:职业教育面临的挑战与机遇[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22)

[5]黄浩岚.高职教育利益相 关者理论研究的若干问题[J].教育与职业,2013(7)

[6]洪延艺,王如平.高职教育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及其关系分析[J].成人教育,2010(1)

[7]曲大为,赵福政.“互联网+”对高等院校教育改革刍议[J].高教研究与实践,2015(9)

[8]胡赤弟,田玉梅.高等教育利益相P者理论研究的几个问题[J].中国高教研究,2010(6)

第2篇:护理礼仪相关知识范文

【摘要】目的 探讨急救中心护士工作压力源与离职倾向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运用整体抽样法2008年12月至2009年1月对本院急救中心68名护士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工作压力源、心理健康、离职倾向等。结果 工作压力源与离职倾向呈正向关系。结论 急救中心护士工作压力大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较大,建议护理管理者应重视急救中心护士的心理健康,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降低护士离职倾向,减少护士流失。

【关键词】急救中心护士;压力源;心理健康;离职倾向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院前急救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能否提供快速高效的院前急救工作,对挽救患者生命、减少院前急救患者的伤残率和死亡率至关重要[1]。而急救中心作为一个特殊的科室是医院抢救急、危、重患者的重要场所,它涵盖了所有临床专科的急症护理,同时又有自身的中毒急救、灾难急救、心肺复苏和急诊护理等。急诊护理是一门用最少数据、最短时间和最佳技能来挽救患者生命、减轻患者痛苦的艺术。其护理质量是衡量医院整体水平、服务质量、应急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准。因而急救中心护士较院内人员要承担更大的工作强度和工作压力,使得急救中心护士的精神时刻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而导致心身疾病如:身心耗竭综合症、特质焦虑、忧郁等。而护士群体是以女性为主体的群体,他们不仅要付出时间、精力,以良好的行为满足工作上的高要求和压力,还要在家庭中承担多重角色带来的家庭的责任。家庭与工作不能相容时,产生工作家庭冲突,产生离职倾向。它严重影响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造成国家教育经费及卫生资源的极大浪费最终将影响整个护理学科的发展。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在急救中心整体抽取68名护士和随机抽取院内内外科75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年龄(30.10±7.38)岁;已婚占54.5%;未婚占42.8%;离异占1.3%;护龄0.5~37.0年;平均护龄(9.46±7.76)年;学历:本科占34.3%,大专占46.3%,中专占46.4%。急救中心护士与内外科护士在以上各个方面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通过发放问卷调查表的方法进行资料收集,问卷采用无记名调查方式,统一指导语和填写方法,有调查人员统一发放、收回。包括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离职倾向调查表(1)症状自评量表(SCL-90)。包括90项有关心理和精神方面的问题,共归纳为9个基本症状因子(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每项症状按1~5级评分,得分越低,说明心理健康程度越好。

3 讨 论

工作压力是由于工作环境的要求与人的反应能力之间的不平衡知觉所致,压力源是引起压力的事物。急救中心压力高于院内其它科室的护士。在工作环境、工作量、人际关系、心理健康、工作家庭冲突、人力结构、职业风险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原因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3.1 特殊的工作环境由于各种灾害、工业、交通事故等各种灾害性事件日益增多,加之人口老龄化以及人们对医疗卫生需求的提高,作为医院的窗口,急救中心往往是医院工作量最大的科室。加之急救对象多为病情危、急、重者,患者家属求医心切,要求很高,且急救中心担负着院外急救、抢险救灾、危重病救护等工作,每一项工作都时间紧急、责任重大。急救中心护士长期抢救突发患者、危重患者和各种外伤患者的第一线,其救治工作具有艰巨性、复杂性和危险性,导致其长期处在高度的精神集中和精神紧张状态。因而更容易对心理健康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

3.2 工作量过大、人员编制不足截止2007年底,全国护士队伍发展到154.3万名,占卫生技术人员的31%,但医院临床护士数量不足问题一直未得到有效解决。尤其是临床一线护士数量少,医护比例呈倒置状况。根据卫生部2007年对全国696所三级综合医院调查记录,696所三级综合医院的病房护士与床位比平均为0.38:1没有达到卫生部要求的病房护士与床位比为0.4:1的标准。国内现行的急诊科护理人员配置仍沿用1978年卫生部颁发的《综合医院组织编制原则试行草案》中的有关规定标准执行,急诊护士与医院总住院病床之比为1~1.5:100 此配备方面已不再适用现在的急诊护理模式。它为考虑急诊患者的数量,就诊患者病情急缓程度、专科点、地区差别、造成人力资源紧缺与浪费并存。近年来,医学模式的转变,整体护理的开展,医院高精尖设备的增加,新业务新技术的开展,以及医疗体制的改革,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使护理工作的范畴、护士的职责、互利的内涵发生了变化。护理业务日趋繁重。

3.3 复杂的人际关系急救中心位于救死扶伤的最前线,其救治工作本身具有艰巨性、复杂性和风险性。患者及家属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尤其以焦虑、抑郁、敌对、强迫、人际关系敏感等方面表现突出。而护士不能及时疏导导致病人大吵大闹,谩骂威胁,甚至大打出手。而医院有规定和患者产生矛盾是不论原因在谁,首先处罚医护人员,使护士产生委屈、愤怒、恐惧等不良心理体验,工作满意度下降,离职倾向增强。

3.4 心理健康由于急救中心护理人员的流失导致临床护理人员绝对不足。由于临床一线护士短缺,工作辛苦,加上频繁的夜班,生活节奏紊乱,尤其急救中心的环境较普通科室嘈杂,容易使护士产生烦躁、焦虑的情绪。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多变的人际冲突,是护士情绪受到压抑,得不到正常的宣泄,造成护士产生消极的心理状态。而相对病房的医务人员,急诊科护士常目睹各种交通事故、灾难现场等各种极度痛苦的事件,这些都容易影响其心理健康。护理工作有服务业的性质,但与服务业相比,急救护理工作更紧张繁重,专业技术要求更高,护士的平均学历远高于专职服务业人员。在新的护理模式下,护士不仅要付出体力、脑力劳动,还需付出更多的宽容与爱心。这种反差,使有些护士感到心里不平衡,影响心理健康水平。

3.5 工作家庭冲突是一种角色冲突的特殊形式,在这种冲突中来自工作和家庭生活领域的角色压力是不相容的。工作家庭冲突有3种形式:基于时间的冲突、基于压力的冲突和基于行为的冲突。基于时间的冲突指的是将时间投入于满足一个领域的需求会消耗投入于其他领域的时间,可以是身体上或心理上的占据;基于压力的冲突指的是一个领域内产生的压力(例如不满意、紧张和疲惫等)会导致很满足另外一个领域的需求;基于行为的冲突指的是一个领域内培养起来的行为对于另外一个领域的角色需求来讲是不相容的,并且个体在领域间变换时无法调整行为。护士群体是以女性为主体的群体,她们不仅要付出时间、精力,以良好的行为满足工作上的高要求和压力,还要在家庭中承担多重角色带来的家庭的责任。工作与家庭两者不能相容时,产生工作家庭冲突,产生离职倾向。(1)工作家庭冲突中的压力维度与离职倾向的关系。护士在工作中银工作量大而精疲力竭,当护士回归家庭时,难以满足在家庭中角色的要求。相反,由于护士群体以女性为主体,在家庭中承担着比男性更多的家庭职责及家庭的压力,当护士家庭中的压力未能得到缓解时,难以满足工作要求,导致工作能力下降,压力增加,产生离职倾向。(2)工作家庭冲突中的压力维度与离职倾向的关系。当把家庭中家长的作风带到工作中来护理患者或与同事沟通,有可能会造成患者不满或沟通不畅。而将工作中的作风带回家庭,又造成家人不理解,表现在工作行为上,产生行为冲突,产生离职倾向。(3)工作家庭冲突中的时间维度与离职倾向的关系。护士倒班导致了工作时间的不规律及时间长,超时工作,限制了工作之外的家庭生活、娱乐时间,将时间投到家庭中的活动减少;当回到家庭中时,在家务劳动中又要消耗很多的时间,使其难以在家庭中有时间考虑工作的要求,对工作家庭造成影响,产生离职倾向。

3.6 人力结构不合理护士人力合理的组织结构即比例关系、层次结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目前我国有严格的护士准入制度和完善的职称评审体系,但未涉及对护理人员的分级,未体现护士职称与岗位的关系,技术风险与护士等级的关系,护士不论学历、职称、年资承担同样的责任和义务。部分高年资、高职称护士以及一些年富力强的护士中坚力量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渠道脱离一线,而被照顾到二线护理岗位上,造成护理队伍高职称人员短缺。

据统计,一名熟练的急诊护士培训周期为4~5年,但大多数医院急诊护士都是低年资护士,有调查显示,上海市各医院急诊护士普遍年轻,护龄不到5年的过半,对急救知识和技术的掌握程度不尽人意。

3.7 职业风险急救中心劳动强度大,长时间的行走、站立、弯腰等动作,可引起肌肉、肌腱疲劳,局部血液循环不良,导致腰椎间盘突出、下肢静脉曲张及经期宫血过多等。而护士在日常工作中离不开穿刺、注射及处理污染伤口及分泌物等职业性接触,其接触途径主要为被污染的针具及其他利器刺伤、割伤或割伤的伤口不慎接触患者的血液、分泌物而传染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等。当进行空气、物体表面消毒时,吸入高浓度的过氧乙酸、含氯的空气消毒液时,可引起皮肤灼伤、头痛、头晕、胸闷、气促、咽喉干痒、哮喘、皮肤过敏、色素沉着等症状,甚至还有致癌、致畸作用,而紫外线极易损害眼睛和皮肤,可引起电光性眼炎、皮肤红斑反应、光感性皮炎,甚至诱发癌变。臭氧是眼和肺最危险的刺激物之一,由于臭氧的特殊气味可引起呼吸困难、过敏性哮喘、头痛、头晕、恶心及呼吸道刺激症状而产生剧烈咳嗽。

4 对 策

急诊医学是一门综合性边缘学科,有其治疗、护理的专科特点,据国外学者[2]研究发现,在对创伤治疗中,有急诊护士参与护理的成功率较非专科护士者高15%~20%。可见急诊护理人力的合理编配与医疗安全密切相关。

4.1 增加工作人员于急诊患者日益增多,急诊护士工作繁忙,工作强度相当大,轮班、夜班频繁,医院管理层可适当增加人员,缓解期工作压力。美国急诊医学院(AAEM)声称:急诊护理人员配置存在的主要缺陷是护患比例达不到临床实际要求。“善适当的急诊工作方针,要求急诊护患比例不得少于1:3或按照入院患者概率安排每位护士每小时照顾患者不能超过1:2.5个”。此外急诊注册护士(RN)与患者的比例根据具体情况做适当的调整和变更,以实现合理的人员配置。

4.2 改善工作环境医院管理层改变急救中心脏、乱、差现象,改善急救中心工作场所,优化布局,更新设备,为急诊护士营造干净、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

4.3 提高业务水平医院应定期安排人员外出学习、进修,拓宽其知识面,掌握最新的急救知识,熟练掌握“三基”(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基础操作)和精通“三专”(专科理论、专科知识、专科操作)外,还要熟练掌握常见急救操作技术,如:止血、包扎、固定、搬运、CPR、电除颤、气管插管等。这样他们工作起来不至于心理压力过重,可以减少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

4.4 增强心理素质加强素质训练,提高对职业压力的适应能力。急诊护士应注意人文学科知识和心理卫生知识学习,建立正确的价值观,面对现实,适应职业和环境急救,寻求疏导不良心理情绪的方式,增强体质,保持旺盛精力。因为急诊护士的工作压力大,当体内调节压力的能力与精力消耗不成正比时,机体平衡失调,可导致器质障碍,使人不能做出判断和决策[2]。所以平时要加强身体锻炼,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从容对待各种压力源,减轻压力带来的身心损害。

4.5 加强职业防护,提高防护意识认真洗手并加强防护用具的使用,在接触血液、体液时,必须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重视医疗职业防护行为的训练,保障医疗职业防护的基本条件,借鉴西方国家的先进经验,逐步建立医疗职业保险制度,解决医务人员的后顾之忧[3]。

【参考文献】

[1] 王丽华.现代急诊护理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5.

第3篇:护理礼仪相关知识范文

【关键词】 胜任力匹配岗位; 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护理质量

胜任力这个概念最早由哈佛大学教授戴维•麦克利兰(DavidoMcClelland)于1973年正式提出,是指能将某一工作中有卓越成就者与普通者区分开来的个人的深层次特征,它可以是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某领域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等,任何可以被可靠测量或计数的,并且能显著区分优秀与一般绩效的个体特征[1]。卫生领域技术含量高,危险程度大,技术更新快,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多,急、危重症患者多,而今社会群体对卫生系统存在某些偏激,导致护理人员压力过大,使神经内科护理人员更加短缺,而护理人员的素质及护理人员的合理分配是影响护理工作质量的决定性因素。近年来,在工作实践中通过不断探索高效的护理岗位人才培养和选拔标准体系,加紧、加强专科护理人员成梯次的有效培养,在提升专科护理质量上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基于笔者对神经内科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体会,浅谈以胜任力匹配岗位的护理人力资源管理在专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1 一般资料

在分析目前岗位设置特点的基础上,对护理人员的胜任力进行了评估。从2008~2010年,对病区18名护理人员进行评估,根据岗位胜任力特征,实施以胜任力匹配岗位的工作方法,实施后的每季度、每年度对病区护理质量进行调查、比对。

2 方法

2.1 病区护理人员胜任力的评估 病区护理人员岗位胜任力特征应根据病区的发展战略、发展定位制定病区护理人员岗位胜任力特征。明确基本定位:创建市、省优质护理品牌病区,紧抓护理学科建设、经济经营管理路线。定位、目标、路线的制定对护理岗位人才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即必须具有开拓的视野,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交际沟通自我宣传能力,提高自身、病区与医院的知名度,使病区走出医院、走出市、省向更高的目标进取。

病区护理岗位人才的胜任力特征为:(1)个性,职业特质(责任感、敬业精神、爱心、自信心、慎独精神)。(2)能力,①团队协作能力;②临床护理实践能力(评估和干预能力);③良好的沟通能力;④科研创新能力;⑤患者管理能力;⑥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3)知识技能,①神经内科专科专业知识、操作技能;②了解相关的医学学科专业知识:心理学、康复学、计算机学、英语。(4)动机,①求知欲;②影响、征服他人欲;③事业成就欲。(5)自我概念,对自己身份的认识或知觉。

2.2 岗位胜任力特征在病区护理岗位人才管理中的应用,将护理岗位人才分为两种,管理护理岗位和技术护理岗位。

2.2.1 管理护理岗位,如护理组长、医嘱班,侧重于护理病区的管理工作,主要协助护士长做好护理病区的行政管理、业务管理和人员管理工作。将管理岗位人员的胜任力指标分为5个主要方面:基本情况、人格特质、人际合作、技术与知识以及教学与科研。以上5项胜任力指标包含了12项子胜任力指标。按照AHP(层次分析法)的思想,构建管理关键岗位人员的胜任力模型,并确定各指标权重[2],见表1。胜任力评估打分方法:由护理部与护士长组成的专家小组针对上述12个指标对护理人员按照1~5标度法进行打分。(1)学历分为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分别标为1、2、3、5分。(2)职称分为护士、护师、主管护师、副主任护师、主任护师,分别标为1、2、3、4、5分。(3)其余指标分为很差、较差、一般、较好、很好5类,分别标为1、2、3、4、5分。将针对单个护理人员各项指标的打分乘以指标对应的权重即可得到该护理人员对于管理护理岗位胜任力的综合得分。

2.2.2 技术护理 病区护理技术的护理人员设置,作为专科护理技术的主要实施者、培训者和研究者,在胜任力方面要主要侧重于专科知识、操作技能、临床护理实践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将技术岗位人员的胜任力指标分为4个主要方面,基本情况、人格特质与合作、技术与知识以及教学与科研。以上4项胜任力指标包含了12项子胜任力指标。按照AHP思想,构建技术关键岗位人员的胜任力模型,并确定各指标权重,见表2。按照胜任力评估的打分方法,由护理部与护士长组成的专家小组针对上述12个指标进行打分,将针对单个护理人员各项指标的打分乘以指标对应的权重即可得到该护理人员对于技术岗位胜任力的综合得分。

3 结论

实施以胜任力匹配岗位的方案后的每季度、每年度对护理质量进行调查,进行比对,见表3。判定方法:护理论文,护理科研,患者满意度,护士满意度,专科护理质量每年都有所增加,护理不良事件减少,即为有效。

4 体会

医学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知识增长和更新的加速,作为病区护士长,在护理人力资源的管理上,以品德、知识、能力、业绩为导向,根据本病区护理人员岗位胜任力特征,制定科学的、专业的、操作性强的,可被业内认可的护理岗位人才评价体系。从培养护理人员核心胜任力,基础知识技能入手,加强病区护理人员岗位胜任力的培养,同时依据护理人员胜任力侧重面不同,依才合理定岗,做到岗才匹配。对病区内护理人员的培养和任用形成梯次,在一定程度上调动护士工作的积极性,保证护理队伍的稳定性,做到人尽其才,让每位护理人员在自己的岗位上闪光,这是病区护士长工作、管理的核心。从表3中可看出,通过正确、积极、有效的发挥护理人才的管理和技术引领作用,在人力资源管理上真正采取人才与岗位匹配,可充分增强病区护理团队的凝聚力,树立较强的进取、拼搏、奉献精神和科研意识,有利于病区良好的护理人才后备队伍建设发展。在有限的护理人力资源情况下,有效的开发出新的护理人力能源,提升护理质量,加强发展专科护理建设,树立专科护理服务品牌,更好的深入开展病区优质护理服务,真正做到“三好一满意”,即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

参 考 文 献

[1] 吴慈生,江曾.领导胜任力研究述评.标准科学,2009,8:26.

第4篇:护理礼仪相关知识范文

[关键词]延续护理干预;高血压;自我效能;依从性

中图分类号:R473.5;R54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816X(2017)03-0242-03

doi:10.3969/j.issn.1009-816x.2017.03.31

随着社会经济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高血压病越来越多,影响患者的健康状态和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治疗高血压病主要有药物疗法及非药物疗法两种手段,但护理措施亦在疾病的治疗和后期恢复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很多高血压患者缺乏对疾病的认知和重视,不愿长期坚持按时服药,没有管理自我的自觉性,使得疾病控制不佳,易反复发病。为探究延续护理模式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管理自我效能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选取我中心收治的106例高血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延续护理模式干预,比较其管理自我效能及用药依从性的改善情况,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中心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确诊并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06例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根据病史、临床表现、血压测量值及相关检查结果确诊,且均无其它传染性疾病,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男22例,女31例,年龄41~73岁,平均(58.23±4.85)岁,体重57~83kg,平均(69.56±6.42)kg,其中有大专及以上学历者5例,高中或中专学历者8例,初中学历者17例,小学及以下学历者23例;高血压病工级患者28例,Ⅱ级患者16例,Ⅲ级患者9例。观察组男23例,女30例,年龄41~73岁,平均(58.23±4.85)岁,体重57~83kg,平均(69.56±6.42)kg,其中有大专及以上学历者4例,高中或中专学历者9例,初中学历者18例,小学及以下学历者22例;高血压病Ⅰ级患者26例,Ⅱ级患者17例,Ⅲ级患者1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高血压分级及文化程度等一般情况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纳入标准:(1)静坐时上臂肱动脉血压测定,同日3次收缩压均≥140mmHg和(或)舒张压均≥90mmHg;(2)年龄40~75岁;(3)在院时间为1~2周;(4)意识清,可自由交流,生活自理,可顺利完成本次护理干预;(5)无心、脑、肝、肾等严重器质性疾病及恶性肿瘤;(6)对本研究知情同意。

1.3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实施延续护理模式。对照组患者由社区团队医生护士的跟踪随访,在出院后的第1、2、3个月进行电话随访,了解患者的饮食、运动及用药情况,详细询问并记录患者的血压水平,要求患者自行如实填写线上调查问卷(登录医院网站问卷调查版块,点击进入高血压患者延续护理问卷调查(患者版))并按时提交。患者在入院治疗1~2个疗程,病情好转后办理出院。护理分为两个阶段,以出院当日为分界。出院前采用“一对一”模式对患者给予护理,主要包含对患者进行有关高血压疾病的健康宣教及问题讲解,通过专业知识教育、心理辅导及人文关怀帮助患者树立信心,减轻心理负担,勇于正视疾病,对抗病魔;积极鼓励患者进行自我管理,建议有意识地根据自身实际制定个体化恢复方案;进行全方位健康教育及后期恢复指导,主要包括针对高血压疾病的护理措施,发放教育视频及宣教手册,以及通过布置作业、奖惩等方式鼓励患者规范遵嘱用药,鼓励患者家属积极投入到患者病情恢复中来,做好出院前的必要嘱咐。出院后的延续护理包括多个时间段,在出院后的前2天,通过电话访问及时了解患者心理变化情况,如有明显波动做好安抚工作,鼓励患者坚持执行出院医嘱,询问依嘱服药情况、血压变化以及家属对于患者家中表现的评价及认可程度,耐心解答出院后出现的一系列关于疾病恢复的问题,支持其继续进行自我管理,并按时如实记录;在出院1周后,患者家中随访,询问1周内的病情变化及规范服药情况,对患者进行关于高血压的疾病教育,告知疾病的危害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强调依嘱按时定量服药的必要性,并鼓舞其积极进行恢复期自我管理,渐进结束被动管理,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疏导其消极情绪,与家属讨论患者近期表现并知晓家属对其行为变化的认可度;出院后1、2、3个月分别对患者进行家访,进一步强化健康宣教和护理知识,反复督促患者进行自我管理。

1.4质量控制:整个研究过程中调查人员固定且定向服务,观察组护理干预均由接受过高血压护理培训的护士执行,期间若有不合格的问卷则采取重新调查的方式,直至调查满足标准。若遇到文化程度不高或读写障碍的患者,则耐心阅读调查内容,讲解每个条款达到患者完全理解,听取患者意见并根据其意愿代其书写(注:讲解时不可带有任何有诱导性或暗示性的表达)。出院后随访对象须为患者本人或密切照顾并详细了解患者病情变化的陪护人员,调查材料需在两人核对无误后方可录入,并可随机挑选部分资料进行核查。

1.5评估方法:在患者入院时及实施延续护理干预后2个月分别由调查人员对其负责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问卷为高血压患者管理自我效能评估量表。量表的个人信息栏包括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学历、婚育史、住宅地址、疾病诊断时间、住院费用等一般资料;效用评估栏包含日常生活、药物疗法、遵嘱行为、健康活动等共计11个项目。日常生活栏包含科学饮食搭配、适当餐量及坚持锻炼,药物疗法包含规范坚持用药、按时用药、依量用药,遵嘱行为包含定时复查、测量血压、稳定情绪,健康活动则分为戒酒、戒烟两个项目。按照每个项目单独计分,4分表示绝对自信,3分表示基本自信,2分表示不太自信,1分表示丧失大部分自信,0分表示毫o自信。所有项目积分越高表明管理自我效能越高。患者依从性分为好、差两个结果,依从性好即患者每日按时按量服药降压药物,无误时、减量甚至不用药行为,且每次友好向随访人员交代自身情况;依从性差则相反。

1.6统计学处理:将所有实验数据应用SPSS 15.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管理自我效能的比较:经过延续护理模式干预后,两组患者管理自我效能均有所提高,但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更加明显(P

2.2不同社会学分层对两组患者管理自我效能的影响: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管理效能改善情况更明显(P0.05),而学历相对较低、病程短、农民、城镇居民及自费医疗的患者效能改善效果相对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用药依从性的比较:两组患者与实施延续护理模式干预前比较,患者干预后的用药依从性明显提高,但观察组提高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4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血压变化的比较:两组患者在实施护理干预后,血压正常患者均明显增多(P

2.5患者家属对患者行为变化的认可度:观察组患者家属对护理干预后患者行为变化的认可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3讨论

治疗高血压病应采取药物治疗联合优质护理的方式进行,至今为止,高血压病仍未受到广大患者的关注和重视,患者尚无定期体检的意识,因此大量高血压病患者对自身病情缺乏正确认知,另一方面,由于缺少足够重视,高血压患者没有养成长期按时服药的习惯,间断用药,使得血压忽高忽低,对血管壁的损伤进一步加重,使病情逐步恶化,并给家庭及社会带来较大负担。因此,学会管理自我,养成良好的习惯是高血压患者治疗疾病的关键。患者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的监督指导可有效促进其日常习惯的逐步建立,但一旦出院,由于缺乏专业人员的督促,患者的惰性、忽视随即可将坚持的日常及用药习惯丢弃,无益于疾病恢复。因此,采取必要的延续护理模式干预对于高血压患者管理自我效能的提高大有裨益,可促进患者出院后维持与住院时相同的疾病控制效果。

第5篇:护理礼仪相关知识范文

论文关键词:公司治理;会计信息;会计信息质量;会计信息披露

1 公司治理和会计信息

公司作为一个系统,公司治理是指通过一套包括正式或非正式的、内部或外部的制度或机制来协调公司与所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以保证公司决策的科学性,从而最终维护公司各方面的利益(李维安,2001)。

会计信息是指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相关信息,企业会通过财务报告等形式将这些信息传递给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如股东、债权人、社会公众等,让他们了解企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情况,进而进行决策来调节该企业的经营活动和对该企业的投资、信贷等活动,以降低成本,提高盈利,实现有利的现金流量,从而使企业的投资人和债权人寻求高报酬、低风险的投资和信贷机遇。

会计信息不对称是指一方或少数方凭借其在信息占有方面的优势,通过他方合法权益的损失来获取不正当利益。会计信息不对称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会削弱企业的市场价值,因此企业管理者要追求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就必须减少会计信息不对称性。

2 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披露的相互关系

2.1 公司治理对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

公司治理是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制度保障,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制衡机制规范会计信息的披露方式。会计信息的生成与披露和专业会计人员、董事会、监事会等有重要关系。可见,会计信息披露与公司治理中的管理当局、董事会及监事会的责任和作用密不可分。另外,公司治理结构作为一种对公司进行管理与控制的制度体系,其健全与否直接影响着公司与市场的健康发展,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有助于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改进。

2.2 会计信息披露对上市公司治理的作用

会计信息对公司治理系列问题的影响具体见以下方面。

2.2.1 会计信息披露影响公司所有权安排

公司所有权是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的组合,在控制权和所有权两权分离的公司治理时代,受托人不可能像维护自身利益一样去维护所有者的利益,没有剩余索取权的经理人员很难按照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原则行事。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客观存在,人可能利用失真的会计信息来掩盖其对自身利益的不合理维护,使得利益相关者失去依据,无法根据准确的会计信息做出正确的决策。

2.2.2 会计信息披露关系到企业的监督和激励机制的效果

会计信息披露为委托人提供判断经营业绩的依据,委托人选择人并把自己的资产交付经营,之后就要依赖公司的财务信息进行监督和评价其业绩效果。会计信息能提供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业绩、现金流量等有助于决策的财务信息,因此,激励的充分有效、监督的及时到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获取和利用了充分披露的可靠的会计信息。会计信息一旦失真,就会加大委托人的监督难度,激励机制也会失灵,从而使企业的监督和激励机制失去效果。

2.2.3 会计信息披露能够帮助管理者协调公司的利益分配和经济关系

首先,会计信息披露能够减少管理者与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状况,并提供诸多评价业绩的财务指标,决定管理者与股东、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分配,进而有效约束管理者的行为,达到激励、控制、约束管理者的目的;另外,借助于有效的信息披露制度,会计信息对外部竞争市场的有效运行提供了信息支持,保证了经理人员的“道德风险”形成足够的代价,缓解管理者对股东的利益侵害。

总之,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与公司治理结构之间存在密切的互动关系: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是高质量会计信息的保障,而真实、充分的会计信息披露又可以监督公司治理结构的不断优化与完善。通过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寻找公司治理结构中的缺陷,为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优化公司治理结构也为治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开辟了新的途径。

3 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分析

会计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严重危害金融秩序以及信息使用者的利益,其形成原因也来自多方面,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会计人员是会计活动的主体,会计信息是在会计人员对会计要素进行确认与计量中生成的成果,因而会计人员难免需要对客观经济活动的一些不确定性因素进行职业估计、判断与推理,这种情况从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2)有些企业为自身利益故意违反有关的法律法规,粉饰对外披露的财务信息,从而引起了会计信息失真。

(3)执法力度也是会计信息失真状况严重的原因。制造虚假会计信息,不仅由于利益驱动,同时也因为对于造假者来说,造假的预期成本会大大低于造假的预期收益,即使会计造假被发现所付出的代价也很低。可见,我国的执法不严格,惩罚力度不够,法制约束力度弱化,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会计信息失真的状况。  会计信息披露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有很多方面,由于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披露息息相关,因此探求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完善公司治理措施至关重要。

4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完善公司治理措施探讨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避免会计信息失真状况恶化,从而促进公司治理效率,有以下几方面措施:

4.1 规范股东大会运行机制

规范股东大会的运行机制,改善国有企业以往“一股独大”的局面,制定能体现大多数投资者意愿的公司章程,从而能从制度上保证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

4.2 完善内部监管机制

制定并推出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董事任职标准,增强董事会的独立性,对于经董事会批准披露的会计信息实行董事负责“问责制”,加强其责任意识。强化监事会的监督作用,扩大监督范围,切实履行其监管职能。

4.3 完善内部激励机制

建立完善的内部激励机制,弱化管理者对会计信息造假的利益动机,规范个人收入和业绩挂钩制度,建立合理的报酬结构,增强经理人对公司的责任与归属感。

4.4 完善公司的外部治理结构

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建立与健全外部控制权市场,通过兼并和收购外部企业来加强对董事会成员、高层管理人员的约束。

4.5 完善会计制度

在现有制度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会计制度,减少法规漏洞的产生,使得可能产生虚假会计信息的经济活动置于更严密的监督之下,增大企业造假难度。

4.6 加大执法力度

财政部应完善细化具体执行法规和条例,加大对财务信息质量和注册会计师外部审计质量的监督与检查,规范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及注册会计师的行为,提升监管的有效性。另外,加重对会计信息披露犯罪行为的惩治力度,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

4.7 充分发挥内部会计监督和外部会计监督的共同作用

强化企业内部会计的监管制度,实行严格的职责分工与相互监管。在外部加大对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监管力度,强化注册会计师风险以及职业道德意识,加大注册会计师与上市公司合作造假的成本,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4.8 发挥社会媒体的监督作用

新闻工作者、电视广播等社会媒体应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功能,及时向社会曝光各种社会事件以及法律法规状况。

通过探讨以上措施,改进会计信息披露状况,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进而促进公司治理效率,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国会计信息不对称以及会计信息失真状况一定能够改善,市场机制运行也必定更顺利。

第6篇:护理礼仪相关知识范文

关键词:时间管理法;高职护生;学习效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1-0249-03

时间管理是指在同样的时间消耗下,通过提高时间的利用率和有效性而进行的一系列控制工作,本质就是一种个人的作业计划,教会人们更好地管理时间,增强个人能力,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在现代管理实践中,时间管理法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本研究是把时间管理法应用于高职大一护生的学习实践,实施时间管理方面的干预,观察其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其护理教育领域的应用,现介绍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我院2012级护生。入学的高职大一护生共分为4个大班,抽取其中一个大班,学生人数为161人。然后再随机分组,获得对照组学生80人,实验组81人。纳入标准:研究对象神志清楚,自愿配合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不愿意配合本课题研究的学生。

2.调查工具。①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ATMD)由黄希庭等编制,该量表1共有44个项目,由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3个分量表组成。此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各因素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61~0.81,重测信度在0.71~0.85。本量表每个条目采用1(完全不符合)~5(完全符合),5点评分,分数越高表明个体的时间管理倾向水平越高。调查问卷量表编排于试卷上,量表前附有指导语和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的主试均由教师担任。采用以班为单位集体施测,统一指导语,问卷当场收回。干预前发放161份,回收有效问卷150份,有效率93.8%,其中观察组76份,对照组74份。两组的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ATMD)总分数据录入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干预后发放调查问卷161份,回收有效问卷152份,有效率95.0%,其中观察组81份,对照组71份。②考试成绩包括第一学年两学期的期末考试成绩(涵盖平时成绩、实验成绩及期末试卷考试成绩),共有25门考试科目的成绩。

3.研究方法。观察组学生,实行时间管理法的教育,包括讲座4学时、时间管理互相沟通2学时(1学时为45分钟);每一个月的自我时间管理的自我记录和改进作业;每学期期末考试前两周的时间管理自我记录表;对照组学生无上述时间管理法的干预措施。讲座具体干预内容如下:①讲解时间管理的重要性。通过生动的图片、案例向观察组护生介绍大学三年时间管理的重要性,让学生充分意识到自我时间管理在大学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性,积极主动学习时间管理方法,并加以应用。②学习时间管理的常用方法,介绍如下:a.ABC时间管理法是美国企业管理顾问艾伦・莱金(Lakein)创立的,提倡编制每日工作时间表。首先,在每天工作开始时,对全天工作列出清单,然后根据事件特征,将一天要做的事情分成ABC三类:A类即最重要且后果影响大的事情;B类即重要但影响不大的事情;C类即无关紧要的事情。其中抓紧做的是A类,B类次之,C类在大多数情况下不必理会。b.时间“四象限”法。著名管理学家科威提出一个时间管理的理论,把工作按照重要和紧急两个不同的程度进行了划分,基本上可以分为四个“象限”:既紧急又重要,重要但不紧急,紧急但不重要,既不紧急又不重要。对于既紧急又重要的事务――尽量减少;紧急但不重要的事务――可以委托授权;既不紧急又不重要的事务――尽力去放弃。c.帕累托原则又称为“80/20法则”或“二八定律”,是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及社会学家帕累托提出的,最初是用于经济领域中的决策。其中的内涵是:如果工作项目以价值排序,一般来说,80%的价值来源于20%的价值。因此,作为学生要做的是应重新审视自己的学习时间表,找出那些最优价值的20%的项目,尽量压缩低价值的时间浪费,将时间管理的重点放在真正值得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处理的事情上,以提高学习的效率。③学习时间管理的技巧,学会授权和拒绝的艺术。学会授权和拒绝艺术也是合理使用时间的有效手段之一。为了减少时间的浪费,有效地利用时间,管理者必须学会拒绝承担不属于自己职责范围内的责任,以保证完成属于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另外,要避免“时间陷阱”。最危险的“时间陷阱”就是活动轮回,即漫无目的的行为反复循环出现。宜采取的针对措施为:明确列出有价值的学习目标,并为各目标保留执行所花费的时间,按照计划实施,并定期进行阶段性评估。④学生时间管理沟通和指导。包括学习时间、课余时间、睡眠时间的管理沟通和指导。⑤时间管理自我记录表,学生自我计划和评估时间管理活动。

4.观察指标。比较两组学生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ATMD)及第一学年两学期期末考试成绩。

5.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用SPSS 13.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两个独立样本的t检验。

二、结果

由上可见干预前尚不能认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学生ATMD量表总值有差异(P>0.05),说明两组学生在干预前时间管理水平无显著差异。

说明干预后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ATMD)按照每个学生总得分计算,两组无显著统计学差异,说明在干预后观察组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水平没有比对照组学生高。两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无显著统计学差异。

三、讨论

根据2001年黄希庭、张志杰《论个人的时间管理倾向》中的论述,一个人的时间管理倾向是这个人一种稳定的人格特质,但是时间管理技能可以通过实践来形成。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能够降低学习倦怠的状况,学习成绩也能提高。从本次研究观察的指标看,对照组和观察组学生时间管理水平从统计学角度来说没有显著差异,两次期末考试成绩也无显著差异。预先设想并实施的时间管理法的干预措施,没有达到在实践中提高护生的时间管理水平,从而没有促进学习成绩提高的效果。学生的学习成绩影响因素较多,时间管理水平可能只是其中的一个。已有的多项研究也表明,中国大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动机不明确、学习兴趣不浓、学习态度不积极等现象。如何提高高职护生的时间管理水平呢?在可以查询到的文献中,对时间管理量表的研究和学生利用时间的状况调查较多,实施干预方案目前没有查询到。本研究采取的是讲座、指导沟通、自我时间管理记录的方式,但是成效不显著。因此,应该继续探讨其他提高个人时间管理水平的方法,在具体的指导中发挥优势。

总之,本课题对学生的时间管理情况进行了干预,并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追踪和观察。在护理教育改革注重提高教学质量、关注学生自主学习的新观念下,也是非常有意义的积极尝试。

参考文献:

[1]罗增辉,师宾.护士长做好护理业务技术管理的体会[J].中国护理管理,2006,(2):48-49.

[2]黄希庭,张志杰.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的编制[J].心理学报,2001,33(4):338-343.

[3]李黎明,等.护理管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21-46.

[4]鞠梅,陈海英.护理管理学[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11:34-45.

[5]杨险峰.80/20法则与秘书时间管理[J].秘书之友,2011,(1):39-40.

[6]黄希庭,张志杰.论个人的时间管理倾向[J].心理科学,2001,24(5):516-518.

[7]易阳.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学习倦怠感状况之间的关系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13,28(9):1081-1085.

基金项目:本课题是2012―2013年度福建省教育厅社科类B类项目(ZB12663S)

第7篇:护理礼仪相关知识范文

过去的几年,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都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为学校开启第三次创业的新征程和实现高水平创新性全国高职名校的奋斗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充分认识到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与经济社会的需求、学生的愿望、教师的期盼还有一定的差距,面临严峻的挑战,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还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专业设置不尽合理,专业规模和布局分布不均衡,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不能紧跟市场潮流,教师未能及时掌握企业的最新技术和行业信息,教材内容和信息不能及时更新和优化,人才培养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2)在行业中有影响力的领军人才、教学名师、技能大师数量不足,教学科研团队有待进一步培育,人才问题已成为制约学校发展的最大瓶颈。

(3)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质量不高、特色不特、合作的程度不深,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强。故在工业4.0背景下,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系统的高职院校专业校企共建模式,对高职院校专业的良性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有效指导校企合作实践,提高校企合作绩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校企共建专业模式

根据以上的不足,在国家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和湖北职业技术学院的三年行动计划的引领下,秉承立德立新,乐学乐业的校训,结合湖北职业技术学院的专业与职业一体、学业和岗位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采取必要措施提高学校的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具体如下:

1、要明确把握学校教务工作的目标和方向,凸出顶层设计学校的工作目标和方向应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学校的特色来把握,从企业需求、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就业发展三方面需求为出发点,按照五年、三年、年度的节点进行系统的谋划,明确重点开展的任务清单,理清学校内涵发展的思路。

2、采取措施营造浓厚干事创业的科研学术氛围提高积极性和浓厚氛围,应做一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要尊重教师的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成果,要尊重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的老师,使他们得到认可,有种自豪感和归宿感。

(2)要定期的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到校进行学术讲座和工作交流,形成常规性的文昌论坛活动。

(3)逐步在条件成熟的学院建立教学团队,同时制定必要的激励机制和考核办法,使它们多出成绩,出好成绩,利用教学团队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吸引更多的老师参与进来,浓厚学术科研氛围。

3、要建特色、树品牌、凸内涵,打造学校核心竞争力要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开展工作,以适应学校的三年行动计划规划目标和培养名专业、名课程、名教师、名学生、名企业、名文化的要求,做到内涵提升,外延拓展。

(1)加强品牌和特色专业建设。鼓励二级学院走特色发展、差异化发展和内涵发展之路,实现一院一特色、一院一品牌

(2)重视孝文化和创新创业文化的育人特色,营造立德立新、乐学乐业的育人氛围。

(3)积极提升专业层次和课程转型升级:积极把国家精品课转型为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和在线公开课程,提升学校的软实力和知名度。

4、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构建动态优化机制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校工作的良性发展,需要创新一套科学、合理、系统的教学管理办法,行之有效的教学改革思路和措施,构建专业布局和专业结构的动态优化机制。具体做法如下:

(1)强化五表联审制度

这五个表分别是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体系制定的教学计划进程表、每个学期有相应的教学安排表、每门课有对应的授课计划、每个班有一个课表、教学实施过程中每节课有一个授课登记表,常规检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能发现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教学质量的诊断和改进。

(2)深化专业的课程改革和专业建设

专业建设的市场化、社会化,促进专业建设和企业的共同发展,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这种企业参与的专业建设方式,有利于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紧跟市场潮流,符合企业实际需求,为学生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高新技术的学习和推广通过校企共建把企业的最新技术和行业信息传递给学校,专业教师可由此获得最新的信息资料,进而转变教学,并加大对行业信息的收集用于指导教学工作,大胆抛弃滞后的教材,与企业技术人员编写适合校企共同发展需求的专业教材,不仅优化了教材,推广了新技术,提高了学生的素质,同时也促进了学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

(4)有效地整合社会资源,节约资金,解决学校专业教学场地和设备不足问题,实现办学的创新学校的教育资源(设备、技术等)往往落后于企业生产一线,许多学校花巨资购置实习和生产设备,但学校设施设备的使用受教学进度的影响,具有很强的阶段性,因此使用率普遍降低,如果不添置设施设备,又会影响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校企合作化解了这个矛盾,提高了现有资源的利用率,避免了重复投资。

(5)建立以学院为主体、多方参与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健全各类规章制度。校企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引入第三方评价,构建由社会、企业、学校、学生四方参与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立质量反馈机制,由校企双方人员共同实施校中厂、厂中校和校外实训基地教学质量监控。

(6)建设专兼结合、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采取有效举措促进教师专业技能水平的提高:通过内培外引、校企互融、以老带新、技能竞赛等措施提高老师的专业技能水平。通过企业实践、技术研发、技术服务、国外培训等途径,培养在本专业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专业骨干教师,并完善兼职教师的选聘、培训、使用、考核制度。

(7)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实现校企共同育人,共同发展企业通过签订学生培养订单协议,协助学校制定教学课程和授课计划,使学生在校即可接受企业文化,学习相关知识和技术并达到熟练。企业不仅免除了社会上招工的麻烦,避免了招收人员素质良莠不齐等不利因素,同时还省去了对新职工的入厂教育和培训等工作。

(8)校企共建多功能实训基地。在数控实训基地内,与武汉金石兴机器人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共建院级校企合作示范基地和校中厂。与马勒三环气门驱动(湖北)有限公司、武汉神龙汽车集团等企业合作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和厂中校。

三、校企共建专业良性发展的建议

校企共建专业良性发展关键因素是人的因素,为促进校企共建专业良性发展,必须采取综合激励措施调动广大教师员工的积极主动性和专业技能水平。

(1)采取激励措施调动学校教师的科研积极性:我们要综合运用激励方式,构建一种价值激励、情感激励、发展激励等柔性激励和薪酬激励、考核激励、制度激励等刚性激励的立体激励措施来调动广大教师员工的积极主动性。

第8篇:护理礼仪相关知识范文

[关键词] 延续护理;冠心病;PCI术;替格瑞洛;依从性;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 R5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6)12(a)-0159-03

生活水平的改善与饮食结构的改变促使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威胁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健康、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1-2]。该文方便选取该院2013年8月―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经确诊冠心病并接受PCI术治疗且手术成功的1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延续护理对冠心病PCI术后替格瑞洛使用依从性及治疗效果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护理干预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该院收治的经确诊冠心病并接受PCI术治疗且手术成功的11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实验组男性31例,女性24例,年龄(63.66±5.34)岁,对照组男性35例,女性20例,年龄(64.79±6.12)岁。两组患者两组性别、年龄、体重、文化程度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或其家属对该研究知情同意,该研究取得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药物治疗的目的和意义,并讲解药物的规范服用时间、剂量(主要为替格瑞洛,生产批号:JX20110193,75 mg/次,口服,1次/d,固定时间服用)及可能出现的相关不良反应与应对方法,告知患者来院复查的时间和要求;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服药习惯,并发放健康教育相关资料。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延续护理干预,①建立患者详细档案,登记内容包括姓名、年龄、性别、职业、诊断病情、实验室检查、出院日期、电话、微信、家庭地址等以便了解患者基本情况及便于后期回访;②每日以短信、微信的方式提醒患者固定时间服药,每周给患者或其家属通一次电话,了解并督促按时服药,并定期安排或提醒来院复查;③建立病友交流微信交流群,说服患者或其家属加入,由责任护士和主任医师进行管理,定期答疑,督促患者规范服药,并鼓励患者交流经验,相互鼓励,提高患者自我管理的能力,自觉地增强患者服药依从性的主动性;④安排专科知识扎实、护理认真负责、交流技巧及语言表达能力强的护士进行家庭随访了解患者平时生活工作情况、心理健康状况及具体服药情况,及时根据实际给予针对性饮食、运动、用药等方面的调整指导。

1.3 观察指标

①分别于冠心病PCI术后6个月、12个月评价两组患者替格瑞洛的使用依从性;②护理前、护理后6个月、12个月采用Morningside康复状态量表(MRSS)[4]评估两组护理及治疗效果;③以门诊或随访的方式了解两组PCI术后12个月内服药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再入院情况。

1.4 统计方法

选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计量资料(x±s)表示,组间对比进行χ2检验和t检验,以P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服用替格瑞洛依从性

观察组PCI术后6个月、12个月服用替格瑞洛依从性佳的患者占比87.27%、78.18%明显高于对照组78.18%、21.82%(P

2.2 比较两组护理前、护理后康复状态MRSS评分

两组护理前MR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12个月MRS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MR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2.3 比较两组服药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再入院情况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再入院率分别为10.91%、3.64%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5.45%、16.36%(P

3 讨论

PCI是近年来普遍认可的临床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方法,对缓解冠心病患者心绞痛等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及提高生活质量有显著的效果,对延长患者生命,改善预后发展有重要的临床意义[5]。因此临床PCI后二级预防十分重要,即置入药物洗脱支架后常规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如替格瑞洛、氯吡格雷等药物。替格瑞洛是被美国心脏协会推荐为用于PCI后治疗的重要的新型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可逆转性阻断血小板P2Y12受体,起效迅速,能显著抑制血栓形成,减少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风险,降低患者再入院率[6-7]。因此常规口头指导或发放宣传手册等护理模式无法有效避免冠心病PCI术后替格瑞洛的服药依从性差的问题。该院针对性给予延续性护理不仅重视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与药物治疗的认识,而且注重督促患者按时、按量、规范服药。建立患者档案有利于把握患者真实治疗的第一手资料,是后期护理的基础。微信、短信或电话的方式利于督促其服药并随时提供治疗方面的指导,注重督促患者生活习惯与运动的调整可满足不同人群护理服务多样化需求,拉近护患距离,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发展。王志成等[7]的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组患者在术后第6个月服用替格瑞洛的依从性有37例效果良好,对照组为29例,实验组比对照组显著增高(χ2=5.541,P=0.037),在第12个月服用替格瑞洛的依男允笛樽橛35例,而对照组仅为24例,实验组比对照组显著增高(χ2=4.724,P=0.044),两组患者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延续护理对冠心病PCI术后替格瑞洛使用依从性及治疗效果均有积极的影响,推荐临床参考采用。

[参考文献]

[1] 王玲,李秀珍,权彦,等.延伸护理对老年冠心病PCI术后患者氯吡格雷用药依从性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6):1520-1521.

[2] 陈彩敏,陈丽瑜,李慧敏.替格瑞洛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效果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30):4654-4656.

[3] 王栗梅.综合护理干预对替格瑞洛治疗经皮冠脉介入患者抗血小板依从性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21):1976-1978.

[4] 孙晓莉.延续护理干预对PCI冠心病康复期患者服药依从性、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7):32-34.

[5] 曹清,景颖颖,徐芸,等.护理干预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9):88-89.

[6] 高媛,周蓉芝,徐冬梅,等.替格瑞洛在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抗血小板治疗中的护理[J].黑龙江医药,2014,27(6):1503-1505.

[7] 王志成.延伸护理应用于老年冠心病PCI术后患者氯吡格雷用药依从性护理中的作用[J].海峡药学,2015,27(9):199-200.

第9篇:护理礼仪相关知识范文

一、理论扎实记忆法

理论扎实记忆法是针对护理礼仪中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理论较为实用的方法。尽管学生升入大学后,应试教育的紧迫性没有高中那么强烈,但是对于大学当中必要的理论,还是应该以最传统的方式牢记,因为只有牢记了理论才能正确地指导实践。对学生而言,他们大多数自觉性不强,因此在理论的记忆中不能单纯地依靠学生自觉记忆,教师必须要督促他们学习。督促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可以在新课之初对上一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复习,以提问的方式或以平时成绩为激励因素,请学生回答问题。“温故而知新”,这样不仅有利于对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深刻的回顾、加深理解,也为下一节课开了一个好头,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外,教师还要督促他们在课下抽出一些时间。对护理理论知识进行学习,为以后在护理学习、工作及护理研究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多媒体教学演示法

我校的护理礼仪课程配备了多媒体教学工具,多媒体是教师对本门课程相关内容进行课堂演示的有力教具。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通过生动的、对比明显的图片或者视频展示护士的仪容、服饰、言谈等方面的礼仪,讲述这些礼仪的规范和要求,寓教于乐,让学生在看图片和视频中掌握学科要求的相关知识。教师还可以布置课外作业,让学生将自己的一套护理礼仪动作过程拍摄下来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并让同学之间相互评价,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三、角色演绎法

很多课程教学中都能用到角色演绎的教学方法,护理礼仪课程也不例外。护理礼仪这门课程是为了更好地指导护理实践,角色演绎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以致用。在进入真正的工作岗位之前,角色演绎的方法能让学生对自己将来即将从事的工作有一个粗略的印象,这有利于他们更快地适应工作环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模拟护士常遇到的护理场景和医院场景,如自我介绍、递送名片、接听电话、测量生命体征、晨间晚间护理等,然后通过角色演绎考核护士的仪容仪表礼仪和护士体态礼仪。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分组演绎,由几个学生分别扮演医护人员、患者、患者家属,然后由教师设定一定的工作场景,根据场景进行相应的表演。最后教师和学生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寻找护理礼仪的优缺点并进行点评,以巩固课程知识。

四、讨论法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对整个课程的学习非常重要,小组讨论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学习,提升团队能力,加深学生对本门课程知识的理解和认知,还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提升整个班级的竞争意识,形成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因此,把小组讨论法运用到本课程的教学中具有相当大的现实意义。教师可以把每个大班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5~6人,小组成员可以是自由组合的,也可以按兴趣、成绩等来组合。在小组讨论活动中,教师可以提出一定的问题,然后安排时间让小组成员讨论,最后由小组中的某个学生进行讨论结果的阐述,小组阐述完毕之后,教师再根据内容和实际情况做点评。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取得很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叶亚珍.加强护生护理礼仪操作培训的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2007,(13).

[2]于波,赵凤君.护理礼仪教学模式实战研究[J].护理研究,2009,23(10).

[3]殷彤,彭慧颖.临床护理礼仪的重要性分析[J].吉林医学,2011,32(30).

[4]卫艳萍.护理礼仪教学方法探讨[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1,21(01).

[5]沈艳梅.护理礼仪的临床规范[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