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互联网传播传统文化范文

互联网传播传统文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互联网传播传统文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互联网传播传统文化

第1篇:互联网传播传统文化范文

【关键词】赛博时代;中华文化;现代科技;机遇与挑战

一、赛博时代

许多人对于赛博朋克时代的理解仅仅出自科幻小说以及几部科幻电影,但似乎赛博时代也确实在逐渐地成为一种趋势。随着互联网在不断的发展,科技在不停地进步,也许哪一天睡醒后,我们就被告知“欢迎进入赛博朋克时代”。赛博时代逐渐进入我们的生活,虚拟人生,类似各种各样的网络游戏,我们在虚拟的计算机世界中过着现实的人生。《赛博朋克2077》是一款2020年底的世界性开放游戏,即在虚拟世界中扮演真实的人类角色,根据不同的操作和选择拥有不一样的人生和游戏结局。近几年诸如此类的游戏变得越来越多,游戏中的效果越来越逼真,游戏中的刺激、暴力的场面往往能让年轻人的多巴胺更加旺盛,甚至有时会让年轻人模糊游戏与现实的边界。“待人如待鼠,所有对鼠的措施都可以同等地施加给人。闭上眼拒绝思考并不能使这个惨不忍睹的画面消失。这就是赛博朋克。”布鲁斯·斯特灵(BruceSterling)的这句话概括了赛博朋克的冰冷本质。在笔者看来赛博时代的基础就是“数据”,拥有充足的基础信息使得计算机的运算更加迅速,当下的社会中,无一软件不在收集着我们的信息,个人信息、喜好、擅长等。如此长期积累下去,做一个大胆的假设,我们脱离现实的这副躯体还能剩下什么?互联网收集大量的数据信息,将这些信息输入进一个机器人的大脑内,赋予他与某一个人相同的思考方式,行为举止,那么是否意味着他完全代替了某一个人?

二、赛博时代带来的机遇

赛博时代对于文化而言有好有坏。从简单的出发点来看,赛博时代帮助文化传播更加广泛,传播也会变得更加迅速,也许这一秒的新事件,下一秒就能够传遍整个互联网。人们接受的速度变得更快了,接受理解起来也更加的方便,每个人拥有网络就拥有了“数据”。赛博时代的出现,对于很多中华传统文化,尤其是地方民族文化的传承、保存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依托于现代科学技术,也许我们很多珍贵的地方特色文化就会通过这些特殊的方式得以流传下来。虽然我们现在有很多的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很多珍贵的地方文化仍然在坚持用祖祖辈辈传承的方式。但这样的单一的传承方式往往是十分脆弱的,少数人群往往难以支撑起传承的大任,传统特色文化在时间的长河中逐渐消失,只剩下拥有足够强大生命力的主流文化。人类进化论中,物种都是朝着基因强大的方向进化,混血儿往往拥有更高的智商。所以混血品种的狗或者猫都拥有更强的生命力,对周围生存环境有更强的适应能力。所以进化最终的结果一定是变得越来越强大,对于文化而言也是同样的道理。留下的主流文化一定是集百家之所长,“混血儿”拥有更强的生命力。以上是在我们没有进入赛博时代情况下的进化规律,那么当我们进入赛博时代,这些传统的、地方的、小众的文化就可以用数据的方式来将其保存,这对于传统文化的保存是非常有利的。大数据时代信息流通更加的发达,传播的速度、广度都在不断地变化。互联网让文化可以更加多样化,用不同的方式,更加清晰地展现出来。信息爆炸是这个时代信息传播的最大特点,微博、微信平台、抖音之类的社交平台都将带来更多的流量和关注。人们花费在网络世界的时间越来越多,网络世界成为人们接受、学习新鲜事物的主要方式。

三、科技与中华文化相交融

事实上,赛博时代的科技也在帮助我们保护传统文化。科技为传统文化重塑“血肉”,传统文化为科技提供“灵魂”。新媒体的交互技术,通过互联网上的各项技术,如21年在河南卫视“端午奇妙游”的开场舞节目《祈》,创作团队表示节目的创作灵感受到洛神传说《洛神赋》和《洛神赋图》的启发,将文化精髓与现代化技术相结合。突破传统节目的固定表演方式,将舞台放在水底,运用现代潜水技术、水下摄像技术和水中真人舞蹈,通过全新的方式,完成对神话故事、传统文化、文学创作、古代绘画艺术等多方面的展示和演绎。在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端午节,通过现代科技实现了跨越时空的历史神话重现,给人们以深刻印象,重新唤醒对民族文化的热情。中国身为四大文明古国,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内容毋庸置疑,但如何发掘、保存、传承是必须要面对的难题。传统建筑和传统文物的修补、研究都有助于进一步发掘文化遗产。例如2016年我国曾拍摄一部修复传统文物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被破坏和保存不妥善的文物、建筑通过新媒体交互技术可实现修复,再现传统文化的风貌。此纪录片拍摄共耗时五年,精雕细琢才得以完成。纪录片第一集唐三彩中,三彩马的修复工作就是通过诸多文物专家、书画修复专家及技术研究员共同努力将其修复完善。很多时候,修复一件文物不仅需要数十年的耐心,还需要大量的财力、人力、物力。多亏于科技的发展,我们才有在历史长河中抢救修复这些珍贵文化遗产的机会,让它们得以重现昔日的辉煌。在我国还有很多未被保存并等待修复的文物或者传统文化遗产,并还没有被人们所了解,长期发展下去可能会导致传统文化的失传。为此,我们应充分利用现在的互联网技术,将传统文化换一种方式融进生活中,让人们在潜移默化的娱乐生活中接受学习传统文化。故宫系列周边的文创产品很好地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一个个造型独特、新颖可爱的文创产品不仅推动了商业的发展,还可通过文创产品背后的寓意故事等方式,让人们了解商品背后的文化故事,帮助推动文化的传承。类似这样的案例还有一档综艺《上新了,故宫》,利用明星自带流量的效果,让人们在追星的同时,了解、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利用互联网使用更新颖的方式,让人们娱乐学习两不误。前两年因一张羞涩、淳朴的笑容火遍全国的丁真。丁真通过多媒体社交平台带动欠发达地区理塘的旅游业发展,正确的引导传播就可以将这些传播转向正向的流量,为人们带来正能量的传播。丁真选择为家乡做旅游文化的形象大使,这一行为有利于进一步带动四川旅游业的发展,接下来海拔4000米的理塘可能近期将成为全国旅游业热门的选项之一了。这种正能量的传播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了传统文化进一步的推广和宣传,当地文旅局抓住这一大好的宣传机会带火了当地的传统文化,也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四、赛博时代下的社会现象

近两年在大力推进国潮风,无论食物、服饰,还是洗护彩妆等,商家都在努力向国潮文化这个主题靠近。汉服旗袍等服饰在近两年尤为流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通过互联网了解古风文化,开始逐渐入“坑”。以文化元素为主题的市场营销手段能帮助商家和消费者都各有所得。反过来说,如果没有互联网,没有类似抖音这样的一个平台,我们无法在短时间内快速认识到丁真这样一个质朴少年的存在。也可以说,互联网让人们拥有更多的话语权。拿身边使用频率最高的短视频平台抖音来实验,曾尝试卸载抖音软件一周,然后并不间断与周围朋友的正常社交。一星期后会明显发现,更换了一波新的网络热梗,出现新的口头禅,身边越年轻的青少年更容易接受并学习网络新词。信息传播的速度变快了,更新的速度也变快了,稍不留神可能错过某个潮流热点。但对于反应和学习能力变慢甚至衰退的中年人和老年人而言,按照这样的发展趋势,是否会被时代淘汰,最终失去发言的机会呢?例如近期新闻报道,在特殊情况下,日常菜品需要电子设备下单购买。但对于一些独居的老人而言成了一大难题。很多场所进出需要电子设备提供健康码,而很多老人并不知道健康码是什么,不会绑卡支付,只会使用现金。不会用手机打车,只会站在原地等待公交车。最新的资讯只能从他人口中得知。人们终究会变老,今天在社会中寸步难行的老人,就会成为明天的我们。也许现在的我们使用电子产品得心应手,可以后出现更多的新鲜科技产品呢?科技一直以来的定义都是方便人们的生活,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不应该被时代抛下。而一味盲目追求新潮的年轻人,是否被互联网拴住了手脚,让文化逐渐失去深厚的韵味呢?

五、赛博时代对传统文化的三重挑战

不可否认的是,赛博时代给中国文化带来推广机遇的同时也是一种挑战。一直以来,我们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定义是什么?时间悠久?经过岁月的打磨依然闪耀着古典的光辉,不会因为时间的改变而让它失去光泽。可是现在因为多元化文化的存在,中华传统文化正在受到极大的挑战。外来文化、网络文化、流行文化这三种文化在不断冲击传统文化在我们心中的地位。首先,从外来文化方面看,全球化的快速推进,打破了区域壁垒,多元文化成为文化传播研究中当下最显著的话题之一。有学者提到:“各种外来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的影响已经深入到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严重冲击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文化结构和文化模式。”这一现象尤其在逐渐接受现代化教育青少年人群中体现的十分明显。在应试文化全方位覆盖的中国教育社会中,青少年面对枯燥无味的课本,难免会被更为新颖、潮流且便捷的互联网文化所吸引。由此导致没有深入研究且理解中华文化的本质从而轻视传统文化,片面追求潮流的互联网以及接触学习较少的西方文化。陌生感是人类好奇心产生的首要因素之一,西方企业充分利用青少年求新求异的心理特点,以互联网作为宣传媒介,迅速、全方位传播,渗透到衣食住行等各个领域。而刚刚脱离父母控制,逐渐开始独立生活的大学生,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接收外来的文化,由于对社会整体文化认知刚刚独立,尚且处于发展完善阶段,所以对陌生事物似乎更容易产生新鲜感和认同感。比如说近两年的潮流文化,片面的说,就是在学习西方嘻哈文化的基础上,衍生出相关的服饰、品牌、音乐、语言等。在剖去形式主义的外壳,其背后的真正意义怕是难以禁得起过多的推敲。尽管在大力推展国潮文化的情况下,在服饰方面,似乎还是打着国潮的旗号写着英文字母衣服在青少年人群中更受欢迎。其次,从互联网文化的角度上看,随着互联网在全世界的普及,网络信息日新月异,以网络为载体的网络文化应运而生。网络文化作为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直接影响着各个年龄段的人们。互联网应用使用频率最高且应用最为广泛的地方就是高校。夸张一点来形容就是,离开网络的高校可能无法正常运行。校门口的刷脸闸机、校园街里的无人自助超市、教室里多媒体教学仪器、学校的线上图书馆等等,高校生活中互联网无处不在。高校传统的教学方式逐渐被淘汰,我们已经很少能再看到老师们带着学生出去踏青讲课的场景。一方面互联网开放、快捷、共享性对寻求便捷、追求速度、有娱乐性和更高效率的大学生有着深深的魅力;另一方面,社会认知还不完善的年轻人更容易受到网上一些低俗、媚俗、庸俗成分的文化的影响,形成不良的社会价值观,严重的可能日后成为社会蛀虫。相较而言,传统文化行文古板,文言晦涩难懂。历史中的文化必然会被时间定格,所以相较于日新月异、高速发展的现代文化缺少更多的灵活性和创新性。在这样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他们会变得更加的成熟,加速学习的能力,加速对世界的认知。过快的成长和学习就会忽略很多的细节,而传统文化中,含蓄是最大的特点之一,只有反复推敲才能品出文章的韵味。由此他们会忽视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最后,就是流行文化,以娱乐作为本质的流行文化被广大人群所接受,且覆盖面积极其广泛。流行文化不仅指文化作品,也包含有作品延伸出来一系列的商业消费等一般情况下最终的落脚点仍然为商业利润。流行文化通过互联网传播,利用其短、频、快的特点,潜移默化地影响未成年的价值观。较为鲜明的例子如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通过一个简单的软件做到传媒、社交、购物一体化。现在年轻人深受此类平台的影响,新潮的流行文化似乎更容易引起共鸣。同时,网络流行文化快节奏、粗暴、视频传播更直接等特点能给人带来更直观的感受,更容易吸引眼球,“一切都可能被拆散成制造的符号,文化传承的断裂有愈演愈烈的态势”。在快餐文化时代,新一代年轻人向潮流文化的倾斜,让他们对传统文化敬畏和尊重在逐渐消失,对传统文化归属感日益淡薄,如何将传统文化传承下去会成为日后的一个难题。

六、结语

我们享受着赛博时代的便捷,我们前进的速度越来越快,快到来不及停下来仔细品读,那些静下心来才能仔细品出的味道。传统文化的形式或许很古板、晦涩难懂,但正是这一份的晦涩才让传统文化拥有更醇厚的味道。赛博朋克词汇本身的含义是追求自由个性精神。人性,是赛博朋克时代在发展中要始终坚守的根本出发点。人类不同于机器人的根本性质是人性的温暖,赛博朋克在凸显人类个性化自由的同时,往往容易忽略掉人性。科技让我们发展更快,但同时要保留人类内心的温暖。赛博时代与中华传统文化的碰撞,是机遇,也是挑战,正确把握好赛博时代的特点,相信我们能将中国传统文化保存好,且发扬光大。人类永远心怀希望,渴望拥抱光明与温暖,希望赛博朋克时代带着人类的希望创造出新的文明,改变整个世界。

参考文献:

[1]郭万超,孟晓雪.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存在的主要问题[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7,(2):86.

[2]王方.基于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播的新媒体交互艺术应用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8,1(17):105-106.

[3]聂翔雁,李大维.大学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与路径探析[J].社会科学战线,2016,(03):275-278.

[4]陈霖.现象·理论·视角——当代青少年网络流行文化研究述评[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34(03):8-16.

[5]孙惠欣,靳淑梅.“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传统文化教育:机遇挑战与实施路径[J].现代教育管理,2020,(08).

第2篇:互联网传播传统文化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英语;英语教学;传统文化

一、大学英语教学情况现状

(一)语言教学为重心

在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高校更加注重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英语能力的考察也多是停留在语言学层面的语法、单词背诵等方式,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体会到语言背后的文化底蕴。一门语言应当是作为学生去了解另一种文化的媒介,围绕某一个文化主题进行语言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实现文化交流。但是当前我国最普遍的现象是中华传统文化在这场文化交流仪式中往往失去话语权,很多学生不能用合乎规范的英文去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不能利用英语实现真正跨文化交流。尽管目前针对大学生英语能力测试的四六级考试基本使用传统文化进行写作命题,但是学生答题时根本不知道如何正确用英语表达中国传统习俗、节日与建筑,这些考试普遍反映了当前英语教学中对传统文化表达教学的缺失。这种现象不仅体现在学生“哑巴英语”方面,中华传统文化“失语”同样是高校教学应当重视的部分,应当积极将大学英语教学真正从语言教学转变为文化教学。

(二)传统课堂模式为主导

尽管大学时期的教育模式相比初高中要更加多样化、更加灵活,但是仍然没有完全摆脱教师主导的传统课堂模式。在进行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大学课堂借助信息技术不断创新,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不可忽视的是在互联网时代,当代高校英语教学课堂仍然基本处于“断网”状态。教师在课堂上已经基本实现了使用计算机完成授课,但是大部分只是在使用计算机技术做着最基本的PPT放映工作。教师课上能够积极使用互联网帮助学生更好了解国外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并不多,很多课堂只不过是教师在讲台上借助PPT向学生传输正确的单词、语法等知识,被动接受知识的学生没有主动去了解相关文化的积极性,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的直接交流少之又少,互联网技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很多可能性都尚未被发掘。

(三)落后于当前时代导向

在互联网时代,一个国家的文化影响力和文化软实力同样是国家地位的体现,整个世界都能借助网络进行实时交流,当代大学生更是向外传播文化的重要力量。对于中华传统文化极为重视,在各种场合和文件中都表达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影响更多人去积极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之美,增强文化自信已经成为当前中国“四个自信”的其中一部分,积极推动中华文化传播与创新成为趋势。但是反观当前高校英语教学过程,很多时候忽视传统文化重要性,在英语教材中占据的比例小之又少,整个课程编排与教材编写中传统文化分量轻微。我们的学生积极接受外国文化,对外国的电影、娱乐、游戏文化了如指掌,在介绍传统文化时却又不知如何说起,这严重落后于当前我国积极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导向。

二、大学英语教学与传统文化结合措施

(一)转变语言教学为文化教学

大学英语教学实现从语言教学向文化教学的转向在整个教学体系中都应该进行相应改进,让中华传统文化在英语教学中有更高出镜率,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文化的跨国际交流。进行文化教学改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英语课程设置更加注重文化教学。在进行英语教学过程中学校及各任课老师应当积极进行英语文化课程的开发与创新,在公共课程中积极开展各种文化交流展示活动,积极鼓励学生对外国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对比,在理解文化差异的基础上,更好地将各种文化进行吸收。而选修课程的设置应当结合学生的兴趣与教师能力,将英语教学更好与传统文化结合,例如英汉文学赏析、传统文化改编等课程,让学生在选修课程中更加灵活运用外国语言,能够积极将中国文化作品进行英语化传播。这种兼顾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课程设置,能够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语言学习生态环境让传统文化更好地渗透进大学英语教学中。第二,创新英语教材编写。要改变当前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传统文化缺乏的情况,必须对课堂使用的教材进行创新性改变,在尊重当前高校课程改革标准的基础上,将优秀传统文化以合理的方式写进教科书中去。教材的编写仍然应当以规范英语为载体,其内容应当包含优秀的中英文化内容,围绕不同文化主题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相应训练,让学生在学习教材的过程中,将传统文化与标准英语进行转化结合,从而帮助当代大学生培养更高的知识文化素养。第三,教师队伍增强自身文化素养。当前大学英语教师队伍中很多都是中国文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英语语言能力非常强大却缺乏相关文化环境生活经验,而对传统文化又没有达到能够用英文进行深层次文化交流的能力。因此当代大学教师队伍应当积极提升自身教学能力,进行传统文化跨文化交流的相关研究,在自身实际教学过程中积极引用中国传统文化,带动学生用英文去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总之,在文化教学模式中,大学英语教学必须脱离原有模式,让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在教学过程中不断交流,培养当代大学生高水平知识文化素养。

(二)借助互联网技术进行教学改革

互联网时代带给英语教学工作者更多可能性,现代科学技术对教学改革的支持更有利,借助现代科学技术能够让各种文化的展示与交流更加方便快捷,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第一,教学成果进行数字化保存与转化。在教学过程中关于很多传统文化的英文表达方式,教师可以利用电脑进行记录并分类,与英文典籍中已有的翻译方式进行合并与对比,在学校网络平台上将课上总结的教学成果上传,让学生能够及时进行巩固与复习。同时学校教研室可以将各个教师的教学成果进行汇总后编纂,成为学校英语教学的一大特色,建立起学校英语教学专门的语料库,帮助学生更好了解传统文化在英文语境中的表达方式。第二,使用互联网进行辅授课。学校在自身网络课程平台中添加一些英语学习趣味性课程,教师将一些在课上没有涉及的知识点录成微课视频上传至学校官网,学校也可以购买一些知名教师的课程进行上传。学生在课下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自主选择课程观看,在这些微课程学习中能够更好理解各种文化的内涵,从而在现实课堂中给予教师更好课堂反应,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中实现线上与线下的科学配合。不仅如此,在课上教师也可以上网寻找传统文化视频与图片给学生观看,学生自己同样可以将传统文化翻译成英文作品后在互联网平台上进行课堂展示,从而帮助教师丰富英语教学课堂形式。总之,互联网技术是英语教学应当积极引入的科学技术,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传统文化进行英语教学更加容易、方便,帮助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

三、结论

第3篇:互联网传播传统文化范文

关键词:传统文化;网络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G20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10)12-0038-05

中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随着中华民族的迁徙、融合,传统文化也不断地积累、沉淀、传播和发扬,成为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奇葩。当人们翻检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史时,就会发现传播技术和手段是传统文化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传统文化正是在传播中得到升华,借助传播的方式得以积淀,可以说,没有合适的传播方式和手段,传统文化就无法传承和发扬光大。正是因为没有恰当的传播方式,“六经”之一的《乐经》才会失传;正是因为没有先进的录音手段,我们才永远无法听到被称为“天籁之音”的《霓裳羽衣曲》和白居易所描绘的“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琵琶声。当我们步入信息时代的时候,传统文化又有了视频、图像、计算机网络等新的传播方式。这些新的传播方式正在和将要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带来什么变化,它将对传统文化的发展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值得我们关注。

一、传统的文化传播方式

中国传统文化伴随着中国的历史绵延走来,千百年来不断地传承、积淀和更新。由于受到技术发展的局限,不同的历史时期对文化传统保存和传承也各有特色。

1.瞽记事,口耳相传。文化起源之初,文字发明之前,人类繁衍生息过程中所发生的重大事件和重要的宗教礼仪,都是靠口耳相传而得以流传。据说,原始部落的历史就是靠盲者的记忆而口口相传。为此,要专门把明眼人的眼睛搞瞎,让他心无旁骛,毕其一生记忆和背诵部落的大事,盲者也就成了最早的史官。至今,人们还能够从先秦的典籍里看到这种文化传承的痕迹。《周礼•春官•宗伯》说:“大师,下大夫二人;小师,上士四人;瞽,上瞽四十人,中瞽百人,下瞽百有六十人,氐三百人。府四人,史八人,胥十有二人,徒百有二十人。”郑玄注云:“凡乐之歌,必使瞽为焉。命其贤知者以为大师、小师。”又说:“瞽掌播、箫、管、弦、歌,讽诵诗,世奠系,鼓琴瑟,掌《九德》、《六诗》之歌,以役大师。”由此可知,瞽是乐官。《国语•周语》记录单子谓鲁成公曰:“吾非瞽史,焉知天道?”可见,他们的工作不单单是奏乐,而是连带诵诗,其内容多为政治。《国语》中还有其他类似的记载。《晋语》:“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诵,百工谏,庶人传语,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蓍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齐姜曰:吾闻晋之始封也,瞽史之纪曰唐叔之世,将如商数。”《楚语》:“临事有瞽史之惧,燕居有师工之诵,史不失书,不失诵。”[1]由以上典籍可以看出,“瞽史”一体,各有所司。瞽者把有关政治的说教唱出来,史者把有关政治的历史写出来。

2.文字出现,钟鼎留痕。上个世纪之初,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和研究证实了商周时期已经开始有简单的文字记载。由于迷信,商周帝王凡事都要用龟甲或兽骨进行占卜,然后把占卜的结果和验证情况刻在甲骨上,并作为档案材料进行保存。甲骨文献档案的内容涉及天文、历法、气象、地理、方国、世系、家族、人物、职官、征伐、刑狱、农业、畜牧、田猎、交通、宗教、祭祀、疾病、生育、灾祸等,成为保存和传承古代社会历史、文化、语言文字的珍贵资料。如果说钻木取火标志着人类告别了茹毛饮血的野蛮岁月,那么文字的出现就意味着人类走出了结绳记事的蛮荒年代。甲骨文不仅仅是一个文明的符号、文化的标志,它还印证了包括《史记》在内的一系列文献的真实,把有记载的中华文明史向前推进了近500年。甲骨文之后,中国文明史上出现了金文。金文是指西周至春秋时期铸在青铜器皿上的文字。这些文字记载了当时祀典、赐命、诏书、征战、围猎、盟约等事件,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历史。这些带有文字的青铜器不仅传承了历史,也对后世的书法艺术和物质文化产生较大的影响。

3.师徒教授,薪火相传。中国文化深受农耕文化的影响,当社会组织出现精细化分工,非农业的手工劳动者成为社会活动重要组成部分的时候,某些拥有专门技能的劳动者往往用私相传授的方法,使自己的技术得以流传,并成为子孙后代赖以养家糊口的本领。另外,一批不从事农业劳动的知识分子用广收门徒的方法,传播自己的学术思想,并使之成为一种学术流派。春秋战国时代的诸子百家纷纷把自己对政治的理解,对社会的反思,对自然规律的感悟写进自己的著作,并在此基础上教授弟子,自成一家。这种分门立派、揽徒授业的方式,加速了传统文化的传播,也奠定了封建王朝主要思想体系的基石。这种方式的继续延伸下去,就成了今天常见的学校、教师。中国传统文化如戏曲、书法、绘画、雕刻,传统手工技术如陶瓷、铸造、建筑,等等,都是靠着这种师徒传授的方法得以传承和发展。真可谓薪火相传,延绵不断。

4.造纸与印刷,开辟新纪元。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出现使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有了根本性的变革。在这之前,中国传统文化虽然有了文字作为载体,师徒传授作为手段,但是它的推广发扬仍然受到物质基础的局限。尤其是精神文化的推广,只有占社会极少数的知识阶层才能有机会加入到传承者的行列之中。由于精神文化产品载体保存条件的限制,许多唐以前的艺术作品(如绘画、音乐)不能得到很好的保存和流传。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出现突破了精神文化产品传承的“瓶颈”,使当时乃至后世有机会接触和传承优秀的精神文化产品。以绘画为例,自元代画家开始,绘画就以纸为画本,“元四家”中的黄公望受教于赵孟,师从五代荆浩、关仝及北宋李成启,所作《富春山居图》为中国古代十大名画之一。由于黄公望的名望太大,明清画家争相临摹,除了著名的沈周摹画的那幅《富春山居图》外,有籍可查的临摹本就有十余幅。在这之后,黄公望的画风风靡三百年而不衰。试想,如果没有纸张作为画本,《富春山居图》及黄公望画风的传承就要受到极大的限制。

中华文化在五千年的传承过程中,技术的更新带来传播方式的变化,新的传播方式反过来又推动了文化的传播,推动了文明和技术的进步。

二、网络时代的文化传播方式

历史步入上个世纪90年代,一个不亚于造纸术和印刷术的新技术革命诞生了,这就是计算机互联网络。以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为核心的计算机网络成就了人类新的信息存储与传播手段,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国古代优秀的精神文化产品有了新的载体和新的传播方式。互联网以它传播广泛性这一最不可替代的功能被社会所接受。任何一台计算机终端在任何一个地方,只要联上互联网,就立刻可以传输和接受海量信息。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时代的到来,大大改变了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方式,也大大改变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

早在计算机网络普及之前,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电视机的进入普通家庭,电视网络逐渐取代了电影院,成为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电视节目在报导时事新闻的同时,也在不断地传播着中国传统文化。无论是评书、相声、地方曲艺,还是京剧、昆曲和地方戏剧,无一不是在传播着优秀的传统文化。虽然这种传播是单向的、被动的,但也表现出对文化的“反哺”。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本来只是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的一档迎新春的晚会节目,因其深受大众的欢迎,现在已经成了“贴春联、放鞭炮、吃饺子、看春晚”的新民俗,成了一种新的文化现象。

电视网络和计算机网络给中国文化的传播与继承带来了全新的手段。

1.典籍文献的数字化存储。在传统文化的传承过程中,图书文献的保存和继承是必不可少的,中国历史上《册府元龟》、《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等都是典籍文献的集大成者。中国古代借助于私人藏书楼形成了现代图书馆的雏形,使图书馆成为文献收集、加工、保管、传播的信息场所。随着计算机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图书文献存储形式和传播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其显著特点就是文献存储形式的数字化和传播方式的网络化。计算机网络时代,所有的可视听信息资源都可以用数字编码形式存储于计算机之中,并可以利用计算机对其进行整理、加工、管理并提供信息服务。图书馆管理数字化可以把馆藏图书转换为磁介质的数字文件,形成信息数据库,再通过以数字化为基础的情报检索系统实现对海量数据库的快速检索和查询。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数字图书馆演变为网上图书馆,为读者提供更便捷的服务。数字图书馆是社会信息化和通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传统图书馆的延续。

2.音乐戏曲的影视化传播。科技进步为传统文化中的精神文化产品提供了保存、传承的物质基础。中国古代的绘画、书法、服饰、建筑、石刻、器皿、金石等物质文化就是借助影像资料作为传承的载体。至于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等作品,更是借助于数字化、高保真的存储技术得以流传。人们可以很方便地从影像数据库看到传承着中国文化传统的艺术作品,也可以借助VCD、DVD等存储介质,在计算机或电视机里观赏到这些资料。传统文化的影视化传播,弥补了声乐艺术和表演艺术不能再现的遗憾,老一代艺术家所继承的传统文化的精髓终于在当代得到了有效的保存,并为继续传承打下了基础。

3.电视媒体的传导性传播。毫无疑问,电视网络的发展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空间。利用电视网络(有线电视、无线电视、互动电视)中各种各样的文化栏目(如“百家讲坛”、“文化中国”、“国学天空”、“国宝档案”、“国学堂”),向广大的电视观众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通过古装电视剧(如《康熙王朝》、《大明宫词》、《成吉思汗》)的形式,演绎自三代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利用改编著名文学作品的方法,艺术地再现中国古代的风土人情、思想观念、道德法则,使之成为再现历史文化的艺术长卷。借助于电视网络和电视节目,人们能够真切地感受到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同身受地接触和了解中国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思想情感。这样的了解与感受比从典籍中学习、从历史书籍中领会,要来得更加直接。可以说,没有电视这种表现形式,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感受不会这样深;没有电视网络,传统文化的普及也不会像现在这样广。

4.计算机网络的互动式传播。电视网络的传播属于由点到面的单向被动传播,电视受众只能通过手中的遥控器体现自己的主动性,这种情况直到网络电视(互动电视)的出现才发生较大的变化。互联网则打破了单向传播的模式,进入了互动式传播的历史时期。互动式传播是双向交互而又循环往复的信息运动过程,即传播活动中媒体与受众、受众与受众在内容与形式上相互作用,传播者和受众各自都兼有双重身份,每一个人既是传播者又是受众,每一个人都可以从互联网接受信息,又可以利用互联网传播信息。信息资源的共享是互动式传播的基础。在传统媒介(电视、广播、出版物)单向式传播中,传播者拥有绝对的信息资源,受众只能接受经过过滤的信息。在互动式传播中,信息资源是以数据库的形式存在,使用者可以通过互联网络检索和查阅,自己需要什么就可以得到什么;每一个受众又都是信息资源的再生者,可以从自己的知识积累和经验中补充新的信息资源。计算机网络为文化传播拓展了更为开放的传播空间。采用传统的传播方式,文学作品只能通过报纸副刊、书籍杂志等出版渠道进行传播,而互联网传播方式催生了新兴的网络文学,并借助于网络与读者形成互动。文化传播由大众化转变为大众化和个性化的兼顾,既能保证大众用户的需求,也有足够的信息空间满足其他个性化受众的需要。互联网传播渠道的广阔、丰富和个性化使文化的传播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表现出前所未有的超越性。

三、网络时代传统文化的传播

当今时代,网络和数字技术快速发展,网络媒体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发展,“三网融合”已成不可阻挡的趋势。“三网融合”的本质是利用电信网、广电网和互联网承载更多的信息化业务,通过业务的相互渗透,创造出多种融合业务。“三网融合”后,每个家庭可根据需要选择任何一种网络和终端,只要拉一条线(或无线接入)就可完成通信、电视和互联网接入。这种多功能一体化网络媒体给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带来了全新的传播方式,也为传统文化的发展带来新鲜血液。

1.传统文化的数字化数据库。网络时代,传统文化的传播离不开信息资源,没有信息资源,传播就成了“无源之水”。把几千年来传统文化转化为数字化存储,的确是一个浩大的系统工程。国家级的传统文化数据库有三个主要方面:中国古代文献典籍数据库、中国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本世纪初,国家图书馆已经启动了“中国基本古籍库”项目,共分哲学、社科、史地、艺文、综合4个库,20大类和100个细目,收先秦至民国年间历代典籍1万余种,总计全文约20亿字,图像约2000万页,内容总量大约相当于3部《四库全书》。与国家级传统文化数据库相对应,各省市地方政府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过程中,根据区域或地方文化特色开发相应的地方传统文化数据库,如河南省就计划开发“中原特色传统文化数据库”。[2]地方文化资源数据库可以作为国家级传统文化数据库的地方子库,通过网络的方式互联,为全国性传统文化信息资源建设奠定基础。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数据库的建设也可以成为推动地方出版、旅游等服务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计划中的“中国数字文化工程”更是一项努力实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上网运行的系统工程。其核心是采取馆藏方式,建设超大规模的、分布的、可以跨库检索的海量数字化文化信息资源库。它囊括了中国文化各个重要方面的内容,把中国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和当代文化建设的崭新成就用现代信息技术表现出来,以信息形态进入当代知识创新体系,使之成为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媒体和平台。[3]

2.传统文化的数字化出版。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在传统的纸介质图书出版的同时,磁介质的电子出版物也大行其道,呈现出数字出版多样化的特点。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消解了图书、报纸、杂志、电视、音乐等媒体的界线。凡是通过计算机存储、处理和传播的信息媒体,包括文字、图像、视频、音乐、歌曲,均可以称为数字出版物。数字出版物的载体可以是磁盘、芯片、光盘、碟机、电子书,等等。中国传统文化的所有内容都可以通过数字化转换,使用相应电子设备表现出来。各种各样的光盘、芯片、集成电路卡等以电子介质为载体的电子出版物,可以单独销售,成为传统文化的新载体,也可以作为信息资源数据库(网络数据库)的基本元素,为电视、计算机网络提供资源(片库)。网络出版将会在未来5-10年内成为数字化出版和传播的重要模式之一。通过网络购买和下载已经数字化的传统文化产品,加速传统文化的流通和交流,将成为“网购一族”的寻常事。因此,未来的数字化出版的传播路径将出现两个发展方向:一是封装式电子出版物,通过销售点直接对受众出售;二是以网络为出版和销售的主要手段,有局限性地直接对接受众。

3.传统文化的通俗化传播。网络的普及和大众化传播使网络媒体的受众层次广泛。如何采用通俗的方式来满足大多数公众对传统文化的需求,同时,达到对传统文化传承的目的,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命题。传统文化的通俗化传播就是在充分考虑现实的文化生存环境和文化传播目的前提下,站在体谅社会大众的接受水平的角度,用大众广为接受的方式传播传统文化。通俗化方式首先是对古代典籍的“解读”,对老庄思想、儒家学说、《三国志》、《红楼梦》这样的经典著作,用通俗易懂语言“翻译”为人人可懂的现代读本。用电视、网络媒体的方式,由作好充分准备的学者加以讲解,使晦涩难懂的古籍变得明白无误又趣味横生。其次是用电视连续剧的方式,“正说”或“戏说”古代历史事件和人物,使原本束之高阁的历史传统文化惠及大众,让人们在故事情节的观赏中了解历史。对少年儿童,则用动漫的方式,把《三字经》、《弟子规》以及古代励志的故成儿童喜闻乐见的动画,寓教于乐。甚至可以用网络游戏的方式把三国的人物作为游戏的主人公,身临其境地体会三国时期叱咤风云的战争场面。《百家讲坛》就是把传统文化在网络上广为传播的成功范例。有人说《百家讲坛》是把埋藏在历史深处中华文明的宝藏挖掘出来,还给最大数量的普通人。传统文化对于多数受众来说,是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大家从小或多或少接触过这样的知识,陌生是因为很少有人对传统文化进行系统、深入的了解。《百家讲坛》只是巧妙地运用电视网络这样的舞台,顺应了传统文化热的趋势,成功地实现了传统文化在电视网络中的传播。

4.传统文化的网络化应用。古代传统文化的意义并不在于放在书斋中吸收年轮的气息,而是在于如何在更大范围内应用和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网上传播,归根结底是要充分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并且与现代精神相结合,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例如:已经开通的中国孔子网,就是利用互联网的传播优势,将孔子、儒学和传统文化传播到全世界。由于互联网的互动式特点,直接在网络上发表的文章不计其数。无论学问高低、年龄大小,都可以在BBS、博客、社区论坛以及各式各类的网站是发表自己的文字,或提出问题,或解疑释惑;或吟风弄月,一发古人之幽思,或指点江山,评说世界风云变幻,其中不乏渗透传统文化精髓的佳作。新浪、搜狐等网站的“读书频道”就包含了旧的文学形式和新出现的体裁、题材。风行一时的“穿越”小说,以古今时空变换的方式,把古代历史环境换上现代人的思维方式,演绎出一场场糅合古今的悲喜剧。“穿越”小说是一种基于对传统文化理解的历史重构,体现了一种对我国传统文化当下意义的强调。[4]大部分的“穿越”小说都引用了古代或现代流行歌曲来显示主人公的与众不同,借助于脍炙人口的古典诗词,技压书中男女英雄人物。最为典型的是,唐宋时期婉约经典的歌词成了大多数“穿越”小说的最爱,古代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不知不觉间从书中渗透出来。[5]

四、应对传统文化的网络化传播的新时代

进入21世纪以来,计算机网络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成为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承载者。中国文化发展史上,新的文化媒介往往会带来一些新的文化特征。当代文化的演进正是以网络为基础,渗入到人类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三网融合”将是一种全新的传播形态,而这种全新的传播媒介必然对传统文化的传播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但是,网络传播也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是传统文化传播的利器,也会成为泼向传统文化的污水。1999年2月,故宫曾因被搬上了INTER的主页而引起全世界的关注,三周内点击率达到了150万人次。但是INTER公司为了自己的广告效益,对故宫进行漏洞百出的介绍误导了西方民众,损害了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历史文化在网络传播上遭遇到了最直接的挑战。直到2001年7月,故宫博物院“数字故宫”网站正式开通。60万次的日最高访问量重新夺回中国文化传播的主动权。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内容为王”的重要性,积极实施中国数字文化工程,把我国博大深厚的传统文化资源和当代文化成果转制成数字化产品,掌握网上文化竞争的主动权,以优秀的传统文化占据网络资源优势。同时,要加强网络舆情监督,坚决抵制和清除封建主义的文化糟粕,尤其是那些打着弘扬传统文化旗号的、粗制滥造的作品。要提高全民的互联网道德意识,不允许出现“恶搞”中国传统文化的现象和亵渎传统文化的行为。

传统文化的网络化时代,既是传统文化和网络传播方式紧密结合的时代,也是传统的传播方式和网络传播方式之间竞争与合作的时代,挑战和机遇并存。充分利用好网络自身的优势,促进传统文化的有序、有效的传播,是文化工作者的职责,也是义不容辞的任务。

参考文献:

[1]刘成荣.瞽史、音乐与《左传》口传说[J].北方论丛,2008(4).

[2]白广思.中原特色传统文化数据库建设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第30卷第2期,2010年4月).

[3]柳士发.实施数字文化工程建设数字文化中国[N].中国文化报,2003-03-26.

第4篇:互联网传播传统文化范文

2008年5月22日,继河南少林寺宅院内一个名为“少林欢喜地”的店铺开业之后,淘宝网的同名虚拟店铺也开始运营,其中《少林武功医宗秘籍》和《中国少林寺》更被以9999元的高价叫卖。

如此高的定价,其底气源于少林文化在人们心中高山仰止般的地位。而谈到少林文化的影响力,自然要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20世纪80年代问世的电影《少林寺》。这部电影不仅捧红了“功夫之王”李连杰,更大的价值是令少林寺走出深山,名扬天下。一时间,去嵩山少林寺学习武艺成为无数热血少年的梦想,全球的游客也蜂拥而至。电影《少林寺》成为少林寺走向复苏的第一个拐点,也正是基于此,少林寺认识到了现代媒介的巨大作用。

从电影到网络,一切都很自然。互联网提供了一个更有影响力的传播途径,少林寺自然不会错失。“少林寺”作为一个文化品牌,不同于一般的企业,它具有足够响亮的品牌及特殊的身份。少林寺走上网络营销之路,反映了在网络信息时代,传统文化产业希望从不同的角度去探索新营销之路。

少林寺的网络征途

其实,在淘宝网开店,并非少林寺首次“触网”。在此之前,少林寺已经表现出在网络运用方面的先知先觉和老道。

1996年:少林寺网站开通

1996年,少林寺在中国寺院中率先建立了中文网站。在少林寺掌门人释永信看来,网络是必须利用的新交流方式:“我们过去与世隔绝,与外界的接触仅仅是通过耕作与土地打交道。如今,我们必须与人打交道。我们需要获取知识,学习新技能,比如学习英语、外事接待、出国访问等,都要利用网络。”

少林寺网站的开通是少林寺融入网络信息时代的第一步。网站作为一个信息传播的载体,是少林寺全面展示自身形象和第一时间新闻动态的理想通道。因此,建立了少林寺网站,就相当于拥有了一个强有力的宣传工具和对外交流平台。

网民访问网站的主要目的是对网站主推的信息进行深入了解,少林寺建设网站的主要目的也是灵活地向用户展示少林寺的信息甚至多媒体信息,利用网络媒体带来的便利性让网民全面了解少林寺,从而服务少林文化的弘扬和传播。

2004年:少林秘籍上网

2004年7月,中断700余年的“少林药局”得以恢复,少林寺将《易筋经》、七十二绝技、点穴功等少林武功秘籍及修炼方法通过网站向全世界公开,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1997年,河南少林寺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专门进行少林寺知识产权保护。2004年少林寺品牌负责人钱大梁表示:公司成立7年来,虽取得一定成效,但与全球“少林产业”相比仍然难如人意,从今年起,少林寺将用音像、文字等方式,将少林武术、禅宗的精髓记录下来,以期流传后世,并通过网站、国内外巡演等形式,让全世界领略到真正的少林功夫的文化底蕴。

思想文化的价值在于交流,在于传播。少林秘籍上网是少林寺利用网络媒体,全球传播少林文化,推动少林文化的全球化发展,从而促进少林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2008年:“少林欢喜地”网店问世

2008年5月22日,少林寺实业有限公司下属公司少林欢喜地有限公司入驻网店,这是少林寺正式在网上开设的第一家专卖店。

网店上销售的商品不仅包括禅修所用的禅修服、禅修鞋、禅香、烛台,还包括注入少林僧人元素的T恤、烛台、手表等年轻人喜爱的文化创意产品。其中,一套由中华书局特别编辑出版的《少林武功医宗秘籍》售价9999元,加上邮寄费价格已经突破万元。

供和尚修禅练功的过去只出现在深山寺庙中的禅香、禅台、功夫鞋、护具等用品,竟在淘宝网店上叫卖,这意味着少林寺下属的少林智业,继拍电影、出国演出、开发少林寺产品等一连串商业行为后,又带领少林寺迈入互联网电子商务领域。

在网上开店的目的主要是向更多人介绍少林寺的文化特色,让更多人了解少林寺。长期以来,人们对少林寺的了解只是一个旅游景点,实际上少林寺本身更具魅力的是其数千年的文化底蕴。

少林寺的营销“禅宗”解读

少林寺的一系列运作,为我们展示了如何结合时代环境,在传统文化、文化创意产业、互联网之间作有效的衔接。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价值挖掘

文化广义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产业是在全球化的消费社会背景中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产业,它被公认为“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朝阳产业’或‘黄金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是在传统文化产业基础之上,依靠创意人才的智慧、灵感和想象力,借助于高科技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再创造、再提高,从而为文化产业创造更多附加值。

少林文化源远流长,以少林文化为核心的少林文化创意产业最重要的是宣扬一种文化。在“少林欢喜地”网店上,“禅”、“武”、“创”、“礼”、“食”、“心”每一类产品都包含着少林文化这一独特文化的底蕴,就像网店的口号所说的“将少林禅武还原于行住坐卧的生活”,把少林文化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商品同质化程度严重。在同质化的产品市场上,文化营销是和受众建立一种独特的精神交流,文化代表的是一种生活态度,带给消费者的是一种精神满足,所以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文化产业营销的出发点是挖掘文化的核心价值,通过文化营销建立消费者对文化的认同和认可,从而实现消费行为从物质消费到精神消费的提升。

产品可以复制,文化难以克隆,因此文化创意创业就是建立在独特的文化内涵根基之上,通过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实现文化的传承和消费者的精神满足。

少林寺商标的注册以及开展的一系列市场营销行为,是少林寺作为一个文化创意品牌进行市场化运作的开始。而“少林欢喜地”网店的开张,是少林寺品牌全方位开展品牌营销的发轫,是其“抓住信息化的历史机遇,用网络的力量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开端,也是传统文化在文化创意产业热潮中进行的有益探索和尝试。

借力新媒体的意识和魄力

互联网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伟大的里程碑,它正在对人类社会的文明悄悄地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也许会像瓦特发明的蒸汽机引发了一场工业革命一样,互联网将会极大地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电脑的普及,网络越来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而以即时、互动为特点的网络传播方式,更为公众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的信息传播平台。

近几年互联网在我国发展迅速。截至2008年2

月份,我国网民总数达2.21亿,超过美国居全球首位。除了网络用户数量与日俱增外,网络媒体本身的媒介属性决定了网络媒体正在逐渐成为社会信息环境中的一种主要媒介平台。

首先,网络媒体传播范围最广。互联网作为新型的媒体通路,其传播的最大特色为不受任何时间与地域的限制,通过国际互联网络把各类信息全天候不间断地传播到世界各地。

少林寺从建立官方网站到公布少林秘籍,再到最近开设少林欢喜地网店,其出发点就是运用网络媒体传播范围广泛的特点,向全世界广泛传播少林文化,让对少林文化有兴趣但是没有机会亲临少林寺的人,通过网络平台全方位了解少林寺。

其次,网络媒体交互性强。交互性强是网络媒体的最大优势,它不同于传统媒体的信息单向传播,而是信息互动传播,在互联网上,既能进行大众传播,又能进行个人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

少林寺通过建立官方网站、实现少林秘籍的上线以及启动网店,充分发挥网络媒体信息传播交互性的特点,让少林文化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少林文化,通过少林寺与少林文化认同者的互动,实现少林文化的弘扬和扩散传播,从而带动少林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再次,网络信息传播针对性强。据《第2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在中国2.1亿网民中,35岁以下的网民占80%,也就是说网络媒体在年轻态消费者群体中具有重要的普及率和影响力。

少林寺的网络化历程就是少林寺与年轻态受众互动的一个过程。年轻态消费者是网络用户的主体,是少林文化的核心“粉丝”,也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消费群体。少林寺的网络化过程,就是少林寺运用网络通道接近和影响核心消费群体的过程。

最后,网络信息传播形式丰富。网络广告的载体基本上是多媒体、超文本格式文件,受众可以对某些感兴趣的信息了解得更为全面,能亲身体验产品、服务与品牌,并能在网上预订、交易与结算。

第5篇:互联网传播传统文化范文

关键词:网络文化;先进网络文化;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2-0261-01

一、正确认识网络文化

国内一些专家学者认为,网络文化作为人类文化发展新形态,是指以网络为物质媒介,以应用软件为工具,以数字化为基本手段,涵盖人类生产方式、交往方式以及思维方式等内容的体系。信息技术促进网络文化系统的形成,人类有了新的文化的载体。

2010年7月1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了《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0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4.2亿人,互联网普及率持续上升增至31.8%。这说明,互联网作为人们日常工具的价值正在提升,网络文化正潜移默化地深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网络文化深入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在社会的很多领域产生了很大影响。

网络文化作为一个产业兴起并发展起来。网络文化产业成中国文化产业重要的组成部分,网络文化成为文化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网络文化在教育行业迅速发展。我国网络教育覆盖学前教育、基础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体系已经形成。网络文化对于宣传我国国家重大决策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新闻传播业在网络文化的促进下得到了很大发展。

与以往任何文化形态相比,网络文化最显著的特征在于,它在人类文明史上突破了地域和时空的限制,提供了任何国家和民族都无法独享和垄断的交流平台,使人类文化得以交汇集成。网络文化的发展,无论从形式和内容上都推动了人类文化的创新与革命。

二、优化网络文化,发展先进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在当代中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优化网络文化,发展先进网络文化,是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第一,网络文化发展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相结合。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在其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形成了优秀的历史传统文化,影响着中国的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方式、道德观念、价值取向。坚持以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引导网络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富于网络文化以中国风格,反映中华民族的特色。加强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保护民族文化的纯洁性,抵御不良文化因素的影响和西方文化的侵害。

第二,网络文化的发展必须坚持以意识形态为主导。

加强网络阵地的思想建设,抵制低俗网络文化的危害,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武装广大网民,大力培育和传播先进文化,依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来引领网络文化的前进。自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引领网络文化的中各种思潮。发展网络文化,仍然要坚持的指导思想,提升阵地意识;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确立网络文化发展的目标,坚定网络文化的前进方向;在网络虚拟世界,仍然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网络文化建设中树立荣辱观,形成褒荣贬辱的风尚,使网络文化做到宣传积极上进、贬斥消极低俗,从而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

第三,加强网络管理,净化网络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政府要高度重视网络文化的监督和管理,完善相关网络法律、法规,严惩网络违法乱纪行为;建设网络管理制度,如“文明上网管理条约”、“网民管理条例”、“网民文明上网公约”等;与此同时,网站创办者要在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刑法》等相关法律法条的指引下,制定网站信息传播准入条件,主动做好网站的管理工作。加强网络的管理,净化网络文化不仅仅是政府相关部门的责任,更是网络活动践行者本身的义务。

第四,实现虚拟世界文化传播与现实世界文化教育结合。

做好现实世界文化教育和传播,实现网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对于推进网络文化前进有重要作用。在现实世界中,要优先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深化教育和科技体制改革,充分发挥教育和科技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营造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气氛,推动建立学习型社会;弘扬科学精神;加强文化设施建设,提高基层文化服务能力。将这种先进文化的传播模式,带入到网络世界中去,开发虚拟世界的广大资源,拓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第6篇:互联网传播传统文化范文

1.利用互联网进行教育。这几年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发展异常迅猛,他对学生的影响力,非常之大,远超过传统媒介,如果能科学合理地运用,无疑互联网可以承担着重要的德育使命,它必将成为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和渗透的途径之一,这也告诉我们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应在德育的途径、形式、方法和手段上进行创新,使之更符合学生的实际,更贴近学生的未来,也更加的有效。要想有效地利用互联网来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构建学生健全的人格,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精选一批对学生具有影响力的网站,网络上的内容一定要抓住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以富有民族特色的、生动活泼的、图文并茂的甚至具有游戏趣味的形式表现出来,只有这样才能留住学生;第二,善于利用自媒体,自媒体给所有的人提供了一种自由平等的对话平台,教师可以利用这一平台让学生畅所欲言,交流沟通,在对话中了解学生的心理,从而能及时有效的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进行引导和纠正,在引导和纠错中让传统文化经典在学生身上进行有机传承。

2.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学生日常生活环境的文化氛围对学生的成长有着很大的影响。学校通过举办文化活动,构建优良的校园文化环境,让学生沐浴在浓郁的传统文化的“雨露”中,学生的人格自然会受到熏陶,灵魂自然会得到净化。新课程标准把学校课程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我们教师要充分利用隐性课程,发挥传统文化的魅力,以正能量的方式来“滋润”学生的人文良知,“营养”他们的现代人格。

二、心有灵犀一点通

2011版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要求把继承、弘扬和创新优秀的传统文化、民族精神作为重要的内容,有机渗透到教学中,以此当作培养学生作为思想品德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例如一些传统文化中的优良品质(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宽厚待人、孝敬父母、诚实守信等)就被认定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安排进教材,并纳入思想品德教育的课程目标中。当然,由于年代的久远,这些优秀的民族文化内容和民族精神易与学生的生活脱节,因此,我们的教师必须调动学生的情感,让他们发自内心的来体验,从而有助于他们理解。思维决定行为,只有心灵感悟了,才能在行动中去落实。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环节来实现的:

(1)通过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

(2)参与社会实践,对自己进行检验。

三、绝知此事要躬行

传统文化经典中的美德事迹和模范人物传递的是道德认知,要把这种认知转化为内在的人格力量,必须要有一个化蛹成蝶的过程,这个过程没有自己的“躬行”是不可能的。因为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其生理、心理特点决定了教育教育活动要具有思想性、文化性、趣味性等内涵,通过这些内涵的叠加,就有必要为他们搭建一个有利于自我成长和发展的空间与舞台,在潜移默化中使他们健康而自由的成长。这一类教育教学活动都要让学生参与其中,可见、可感,通过自己亲身体验,直接感受,再通过自己的反思和感悟,从而转化为自己的内在自觉,这比苍白无力的空头说教好上一百倍。一般来说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进行:

1.实地参观。实时实地实景式的直观游览,让学生直面优秀的传统文化经典,生动形象,能触景生情,在不知不觉中学生的情感得到深化,人格得到升华。

2.主题教育活动。主题教育活动以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地点的选择可以在校内也可以在校外,时间的选择可以在课内也可以在课外。如:主题班会活动、升旗仪式、团队活动;再如清明节缅怀革命先烈、母亲节进行感恩活动等。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有效教育的时空载体,把主题教育活动与学生的道德和人格修养有机结合起来,我们通过增强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力,使其形成一张无形的网,并确保这张网的磁力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长此以往,教育的效果应该是可期待的。

第7篇:互联网传播传统文化范文

【关键词】手机媒体 大学生 传统文化 日常化学习 策略

一、大学生日常化学习传统文化的意义

(一)优秀传统文化的普世性价值

传统文化以一种观念形态存在于生活中,并且处在不断的变化与整合过程中。需要指出的是,历史上曾出现过的文化不一定都可作为传统文化,只有那些具有生命力、具有价值的文化才会被世人所传颂,得以沉淀、延续,最终成为所谓的传统文化。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以不同的形态呈现出来,被广泛熟知的是以人伦品德为中心、以儒家观念为意识方向的价值观,中国的传统道德政治观念,不但影响着我国古人的人格修养,还影响我国传统的民族文化特征。[1]蕴含于传统文化内的普世性价值是先哲创造的精神财富,作为人们的精神灯塔,指引世人前行。

中国传统文化以伦理道德为核心,注重培养优秀的道德修养和完美的人格,如《大学》中所述:“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2]其意是指大学的理念在于传播正大光明的品格和去除污染而修身,达到最完善的境地并保持不变。历史中存在的儒家、道家、墨家等文化都认为,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弘扬高尚的品德,对于自己的身心修养、气质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对于实现自己的理想、坚定信念、提高人格道德有显著的益处。无论是儒家的尽心知性、重义轻利,还是道家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都以培养高尚的品德为乐趣。这些蕴含于传统文化中的注重学习、自我反省、存心养性等修身方法为当代精神文化建设提供了普世的德育标准。

(二)大学生日常化学习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党的十提到建设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系统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重大任务。青少年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与建设者,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应该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大学生作为青年的主体之一,更应该自主参与到学习和弘扬国学的队列中。

首先,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几千年的历史传承,是中国社会的文化背景组成要素。文化是从古延续至今的关联在一起的整体,拥有延续性与传承性。这就表示民族的教育学习需要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授,创新和转变传统文化的价值使其符合时代背景,使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延续,不至于被遗忘或舍弃。[3]大学生成长于这种文化背景中,每时每刻都会受到这些传统文化的熏陶。因此,大学生既要作为传统文化的接受者,又要作为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其应当在日常生活中学习传统文化。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与建设者,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这是历史的使命。大学生的学问渊博与否,不仅关系到自身未来的全面发展,还决定着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与强大。因此,大学生应当积极学习传统文化的精髓。

其次,大学生需要借助传统文化的力量进行道德修养的培养与提高。大学生群体的道德修养是处于社会中较高层面的,其言行举止应该具有标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日常的生活中就是要遵循敬老爱幼、注重文明的言行举止、共同保持公共卫生、维护公共秩序等最基本的文明规范。但往往有些大学生对于道德的认知有很大部分仅仅停留在口头和意识认知中,并没有自觉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还需要从传统文化中借助道德力量。

大学生处在一个网络、手机等工具普遍应用的信息时代,其生活完全基于自我的安排与掌控,脱离了家人的管制,容易受到周围人群的影响。如今,大部分大学生将网络作为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中主要的一种方式是在网络中学习、娱乐、交流。然而网络的虚拟性和信息杂乱性容易造成部分大学生价值观、思想观念的混淆,乃至扭曲。一些自制力较差的学生因此沉溺于网络游戏中,逃课、旷课,导致荒废学业,酿成人生悲剧。大学生的此等行为背离了刻苦、自强不息的传统美德,同时也表明了其在思想意识方面不够成熟,需要传统文化中的美德进行弥补。

因此,正确地了解与学习传统文化,对于提高大学生的人格、气质和修养都具有适用价值,对于扩展他们的知识面、增强民族文化尊严起到引导作用。

二、基于手机媒体的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可行性

(一)基于手机媒体的优势

互联网的出现突破了传统的纸质刊物、无线广播和电视的信息传递方式。网络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并且广泛影响着社会中不同层面的人群,对青年学生影响尤为巨大。青年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与思考方式都随之产生了变化。手机媒体的主要形式有手机报、手机电视、手机视频、手机互联网等,融合了移动网络的手机媒体不仅继承了互联网的优势,还具有自身独特的传播特性——移动性,其中手机媒体更是能够实现传统的互联网所不能实现的实时上传、分享等功能(表1)。手机媒体带给人越来越多的便捷与实用功能,与人们的生活紧密联系,人们更加依赖于手机媒体。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第三代数字通信技术(3G)标准的实施,两者共同结合,能够迅速传送和处理图像、音乐等不同的内容;还提供了地图导航、视频通话、手机银行等个性化服务。这些功能使手机成为了时尚、实用的便携个人移动互联产品。

(二)手机媒体与大学生的匹配性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于2013年7月的《第32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表明,直到2013年6月底,中国的手机网民人数总计4.64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78.5%,手机上网网民比例保持快速增长;网民的年龄分布情况显示,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数量最多,占总体网民数量的29.5%,这一年龄段的手机网民中大学生占据了较大部分。[4]从手机网民的发展趋势中可以看出,手机媒体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与沟通中担当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同时,也表明了大学生群体中手机网民的数量庞大,使用手机的频率高于其他网民。

大学生群体的手机持有和使用比例较高。手机是大学生与人交流与沟通的必备工具,同时也是其获取知识和缓解压力的重要渠道,对其生活产生了积极影响。如今,手机不局限于单一的通讯功能,发展成了大学生必备的个人移动平台。大学生群体中几乎每人都有一部手机,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智能手机,除了进行基本通信外,还有看视频、上网、玩游戏等多样化的功能。手机媒体可以看作是网络媒体的延伸,不仅满足了大学生群体进行互动交流的需求,还为其提供了一个信息检索、休闲娱乐、学习提升的平台。

大学生课余时间具有不连续和碎片化的特性,而手机的便携性正好与这种碎片化的时间特性相匹配。大学生可以充分利用手机的优势,在课余时间运用手机进行日常化的学习,同时在生活中其他方面,如乘坐公交车的过程中也能充分利用手机进行学习。基于手机的学习使得大学生可以自主地选择学习时间和地点,方便、快捷,并且提高了学习效率。

在看到手机所带来的种种积极影响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手机媒体带来的负面影响。一方面,手机成为了传播虚假信息的渠道,如手机短信中出现的虚假、不健康信息,造成大学生道德意识、身心健康受到不良影响;另一方面,手机的隐蔽性促使了大学生上课玩游戏、看小说、上网等隐形的旷课行为。因此,引导大学生合理地使用手机十分重要,在基于手机的学习过程中需要做出长远的规划。

手机媒体在大学生中普及率高,用户群体庞大,因此,基于手机媒体进行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研究,在传播载体上首先具有了用户数量上的优势,同时,手机媒体也造成了不良影响,因此,要借助于手机媒体平台,倡导大学生日常化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基于手机媒体的大学生日常化学习传统文化策略

(一)构建面向传统文化的渗透机制

优秀的传统文化所要传达的是具有正能量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通常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存在,容易被人忽略。传统文化的渗透机制是指把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作用、意义等各种正能量思想融入到用户所偏好的各种手机服务和应用中的机制。这种渗透过程需要依据传统文化的正面价值观与手机服务的联系,运用各种方法将传统文化慢慢地传递给大学生用户,其目的是使大学生用户在循序渐进与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形成日常化学习的习惯。大学生日常化学习传统文化局面的形成是一场持久性和系统性的工程,应当遵从渐次发展的规律,以及循序渐进的原则,将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渗透到每一个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渗透机制的构建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首先,构建由政府、学校、手机运营商组成的外部环境,外部环境对于传统文化的渗透机制应该承担重要的责任,把学习传统文化的意识渗透到每一处,并且通过一些文化活动、宣传方式、学习比赛等多样化的宣传学习传统文化的活动,让大学生处于这样一个学习氛围中,逐渐养成日常化学习传统文化的习惯。其次,渗透机制需要把握适度性的原则,依据大学生用户的需求推送合适的富含传统文化的服务,循序渐进、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而不是简单的推广活动,应抓住大学生用户的需求,有目的性、针对性地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活动。

(二)提供多样化与碎片化的学习内容

大学生课堂学习之余的学习时间具有碎片化的特征,多样化与碎片化的学习内容能够较好地利用手机媒体自身移动性便携性的优势。

首先,创建专业的内容制作团队,将传统的文化编辑制作成文字、图片、音乐、视频或应用程序等多种表现形式,设立不同栏目板块,将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作品呈现给大学生用户。针对手机媒体的便携性、移动性等优点,以及手机屏幕小等限制因素,打造最适合的传统文化内容。内容的开发应符合大学生学习时间碎片化的特性,提供丰富、短小精悍的传统文化学习内容。

其次,提供具有针对性的配套服务。大学生群体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内容供应商应提供丰富且优质的传统文化内容,并定期对内容进行更新,扩大大学生用户选择的范围。在提供内容的过程中,针对大学生用户的学习需求,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服务。设立相关的配套服务如搜索服务、点播服务、用户喜好跟踪记录服务,根据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习惯和喜好,自动向用户推荐学习的内容,提高其学习效率。

(三)发挥手机媒体的娱乐教育功能

手机从最初的通讯工具逐步延伸扩展为集通讯、视听、拍照、娱乐等众多功能于一体的复合型传播媒介,同时也逐渐成为大学生必不可少的休闲娱乐工具,主要表现为手机阅读、手机游戏等形式。手机娱乐教育必须同时具备手机应用的实用性、游戏或视频的娱乐性与趣味性,以及提升使用者知识水平的功效。在休闲娱乐中融入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使大学生在日常化的娱乐中学习,如《中国传统文化故事》动漫,运用幽默风趣的方式将中国传统习俗、节庆的故事以动画的形式展现出来,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扩展出一系列的优秀传统文化故事,使观者在轻松愉快的欣赏过程中学习传统文化。

手机游戏深受广大用户的喜爱,也是大学生在碎片化时间中进行娱乐的途径之一。在这里,可以将传统文化嵌入手机游戏中,充分激发大学生参与的主动性,使用户在娱乐的同时了解不同的传统文化,以达到娱乐教育的目的。在游戏《水果忍者》的中国版中,开发商将“十二生肖”这个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加进游戏背景中,使得中国玩家在玩游戏的同时体验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元素。

当然,这种结合了传统文化的休闲娱乐资源,需要根据大学生用户的需求来设计,明确教学目标,具有趣味性;同时加入适当的竞争排名机制,有效地激发用户的学习动力,满足大学生用户的休闲娱乐以及学习传统文化的需求。

(注:本文为哈尔滨工业大学“985工程”人文社科学科专项建设项目)

参考文献:

[1]田广林.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王国轩.大学[M].北京:中华书局,2006.

[3]阮小蕾.传统文化在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J].教书育人,2005(11).

[4]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Z].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3—7—17.

作者陈月华系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学院媒体技术与艺术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第8篇:互联网传播传统文化范文

关键词:徐州 汉文化 “互联网+”

一、徐州汉文化遗存现状

为什么我们称自己的民族为“汉族”?这其中的历史根基直指两千年前的汉朝,可以说,正是在汉朝才奠定了我们如今文化传承的根基。汉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汉文化是指三代以来形成的以中原汉民族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亦可称之为华夏文化。狭义的汉文化特指两汉文化。而徐州汉文化则是指在原始徐州地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孕育、诞生、培养出的新的文化基因。这些文化基因由于西汉王朝的建立而逐渐发展壮大,广为传播,形成覆盖和影响整个华夏大地的汉文化雏形,并进而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与全国其他各种地域文化发生交流、兼并、融合,最终形成了成熟的并为后世奉为典范的汉朝文化。今天发现于徐州地区的汉文化主要是西汉诸侯国楚国、东汉诸侯国彭城国所创造的灿烂文化的总和,是狭义汉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正所谓“秦唐文化看西安,明清文化看北京,两汉文化看徐州”,作为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徐州的文化遗存尤为丰富,尤以汉代三绝,即汉墓、汉兵马俑、汉画像石最为出名。三者均属于墓葬文化的范畴,是徐州汉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迄今为止,徐州已发掘8 处 16 座楚王及王后墓,这些楚王陵墓形制奇特,形成了完整的序列,出土了众多精美文物,具有极为突出的历史文化价值。汉兵马俑虽并不像秦俑那样雄伟壮观,但是其在刻画当时人物的思想情感上有自己的一份韵味;与此同时,汉兵马俑借此而传递出一种堂皇大气的精神状态,奠定了我汉民族巍然厚重的文化根基,影响深远。汉画像石是汉代人刻画在墓室、祠堂上的装饰石刻画,它题材广博、内容丰富,其中反映现实生活的题材有车马出行、舞乐杂技、男耕女织等;反映神话故事的有伏羲、女娲、炎帝、黄帝等,表示祥瑞吉祥的图案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等。”历史学家称赞其为“绣像的汉代史”。

二、徐州汉文化在推广宣传中的不足

首先,徐州汉文化产品的特点不够突出、结构较为单一。其作为极具历史研究价值的汉代文化,却多以传统的文化观光为主,只利用了墓葬文化的参观作用,而没有深入发掘当时汉代百姓的生活场景、生活习惯,忽视了汉服、汉代婚俗礼仪等传统对当今社会普通民众的吸引力。公众大都报以猎奇的态度去游览龟山汉墓陵园、汉兵马俑馆、汉画像石馆等,只关注遗存物的外表,而未能将其与汉文化相联系,进而缺乏对汉文化的深入了解。缺乏地方文化特色鲜明的创意产品(诸如各类徐州特有的旅游纪念品等)也使得徐州汉文化产业链条短小单一,缺乏有效的延展性。大型创意文化项目(电影、电视剧、歌舞等文化产品)极为缺乏。

其次,徐州汉文化以“汉代三绝”为代表,而三者皆属于墓葬文化的范畴,多个墓葬区游览下来,并不能让游客产生乐在其中的感觉,游客的猎奇感一旦丧失,想要再次吸引游客就困难了。很多外地游客来徐之后,发现自己整日都游走在汉墓之中,或者欣赏着从汉墓里出土的文物,虽然可以体验汉文化的博大精深,但缺少新意的旅游活动,不仅让游客感觉单调而且对“汉代三绝”为代表的汉文化景观及其文化产品产生了心理禁忌与不自觉的抵触。

再次,没有建立有效的宣传推广机制。传统的实地宣传手段耗费财力较大,而且效果不明显。景区会与旅行社对接,借助旅行社资源宣传。也会去广场等市民集中地举办活动或文艺演出。但投入大,辐射范围较小。全国性宣传活动每年都有,但仅限于业内关注,作用较小。也曾尝试与高校组织联系合作宣传,对学生群体实行优惠。组建高校志愿服务队,但效果不佳,缺少实质工作。

三、新媒体对徐州汉文化的促进作用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迅速普及,徐州汉文化既面临着如何更好更快地让群众接受、喜欢的难题,却也同时面临着迅速走出去,赢得广大游客青睐的巨大机遇。因此,如何有效、高效利用新媒体的力量发展徐州汉文化则成了徐州政府及社会各界应该关注的问题。徐州汉文化若能快速有效地利用网络平台以及一些新兴媒体进行宣传必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建立以多媒体技术(包含新媒体)为核心的数字化博物馆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各方面的时尚,比如将景区或者博物馆在历史进程中保留的影音、视频、文字等资料转化成多媒体技术。因此,我们可以此为借鉴,创建一个计算机模拟的汉文化博物馆,将徐州的“汉代三绝”相P资料输入其中,这样,游客不仅能够现场参观景区;若是离景区较远的游客,也可参观虚拟景区。只需登陆网页,轻轻一点,就能畅游在历史的河流中,感受汉代文化的魅力。

其次,随着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的迅速发展,在国家大力提倡的“互联网+”战略的支持下,建立以网站或APP为主体的媒介平台,供大家搜索或下载景区的相关历史文化信息,甚至在线收看徐州汉文化的各类宣传影像作品,使公众通过可视的画面直接感受到徐州汉文化的魅力。

再次,徐州汉文化可以在一些社交平台上建立公众号进行宣传推广,提高汉文化景区的互动性,吸引更多的市民或者说潜在游客前来,既可以提高汉文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又可以推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在当今社会,如何充分运用新媒体技术保护、开发、利用传统文化资源,促进当代文化创新,必将是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重大发展课题。根据信息时代的发展需求,针对汉文化的未来发展,我们不仅要以传统方式来对待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而且应透过新的技术和手段,实现新媒体发展与汉文化保护和传承的双赢局面。

参考文献:

[1]刘芳.浅谈徐州汉文化输出的显性路径[J].鸡西大学学报,2013,(04).

[2]张敬斋.“互联网+”背景下徐州汉文化产业转型发展的战略思考[J].2016,(16).

第9篇:互联网传播传统文化范文

关键词:新形势;群众文化;互联网;媒介融合

中图分类号:G24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1-000-01

一、新形势下群众文化发展的形势与问题

1.互联网的兴起促成了网络文化对于群众文化整体的冲击

互联网时代,数字化的互联网信息内容通过数字、图像、文字、音视频等形式不断地冲击着广大受众的文化视野。对于基层的群众文化生活而言,互联网化的文化信息量较大,覆盖面较广,传播较为快捷,交互性较强。例如,类似于网络文化的社区化传播成为基层群众文化的重要路径之一,社区内通过文体小广场等传统意义上的场所集聚了一定的人气,而网站和社区BBS则通过电子公告系统更新了基层群众的通讯形式与内容,为居民的意见、建议等舆论内容的传播搭建了平台、开拓了通道。

2.媒介融合的加速提升了群众文化的平台与渠道

媒介融合的概念是美国传媒学家普尔教授最早提出的概念,指的是原来属于不同类型的媒介融合在一起,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显然,这种趋势目前已经成为现实,并逐渐影响到基层的生活与群众文化活动。媒介融合时代,信息在纸媒、电视、广播与互联网数字传媒之间进行信息的传输与整合,数据、图像、文字在同一个平台上互换互联,媒体一体化得以加强。对于基层群众文化活动最为直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提供了机遇。各种新媒体丰富了群众文化活动的形式与内容,更新了活动的传播模式,延伸了活动的社会互动性,为不同人群之间的交流提供了互动交流的平台。二是带来了挑战。新媒体的数字化传播使得传统的群众活动方式、手段失效,个性化特征和互动性的特点使得群众的积极性逐渐受挫。

3.群众文化结构的个性化、多元化与基层文化开展的矛盾仍然存在

消费社会背景下,市场经济对于群众日常生活的影响可谓无孔不入,人们的知识结构、文化水平、审美追求逐渐多元化、多样化,群众文化结构不断得到调整。然而,与之并不配套的是,基层群众文化活动还是主要靠文化站、文化馆的力量。后者的建设却也存在基础设施老化、资金保障不到位、干部年龄与知识结构较为陈旧、内部管理与创新能力相对欠缺等问题,制约了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的信度与效度。

二、新形势下群众文化发展的路向与对策

1.借助新媒体,不断丰富活动形式与内容

一是借助新媒体的技术背景,改变过去单调、相对陈旧的互动形式,不断发挥基层广播站、电视台的主流媒体作用,将着力点转移到基层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内容传达到老百姓的身边,为其提供咨询服务。二是充分利用党报党刊等纸媒的平台背景,开展信息惠民工程,让老百姓及时地了解政策、法规与文化发展的动向,丰富老百姓的头脑。三是崇高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实现与旧媒体的融合,综合运用各种媒体手段分众传媒受众,建立有效的基层群众文化惠民服务体系。依托大数据的手段,开展云服务、云计算、云存储,开设各种信息与交流论坛,改革既往群众活动的模式与体制,增加特性,让文化活动更为逼真、生动又有吸引力。开展新媒体支撑的培训与考核,让人才的力量涌动起来,为不同类型的群众服务。

2.坚持多元主体,不断拓展群众文化发展空间

一是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实现社交手段与范围的最大化,让更多地群众参与进来,让群众文化活动成为常态化的集体活动。要借立足于老百姓与基层群众的多元主体地位,将不同类型的信息、服务、活动传递到不同的年龄段、阶层,让不同类型的主体能够在群众文化活动中获得审美的享受与情操的陶冶,让不同群众类型都能够有所收获。二是完善企业文化、商业文化、街头文化、青少年与老年文化等多种文化样式,促成各种不同文化主体与社会文化的良性互动。三是开发不同的类型的通俗易懂的文化作品,让文化的种子撒播到平常人的心中,用作品去反映普通人的情感与思维,让艺术去解释人生。

3.强化网络文化引领,不断搭建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平台

一是以和谐社会的构建为目标,通过互联网条件下的资源共享来实现基层群众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可以运用互联网联系广大居民实现登山、采摘、自驾游、足球赛、健身操等多种多样活动的发函,不断丰富与活跃社区的氛围,增强群众的凝聚力与归属感。二是强化文化的阵地意识,通过文化产品的内容生产、产品加工、渠道占有来实现一体化的发展与部署,不断发挥群众的和谐功能,不断发挥群众文化的精神调剂的作用和宣泄情感的功能,实现群众文化活动的娱乐性与价值追求的共同促进,让群众在娱乐中得到休息。三是不断弘扬传统文化,打造群众文化品牌。传统文化是群众文化的基础,也是群众文化在当下多元社会中的必须要扎实践行的重要内容。然而,我国的传统文化是基础,各地的情况又有不同,这需要基层文化服务群体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因地制宜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良好效果。

三、结语

新形势下,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只有充分认识并把握时代特征与文化发展脉络,才能不断从形式、内容上拓展群众文化活动的深度、广度与力度,实现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基本职能。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