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合规性管理的重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银行;合规管理;现状;解决对策
银行合规管理是银行管理中的一项重要机制,其主要对银行的合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监控和报告的一项制度。在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下,我国各大银行开始加大合规管理力度,以此来降低合规风险,促进自身的发展。但当前我国银行合规管理还存在一些漏洞,不利于合规管理的顺利进行。因此,为了提高银行合规管理水平,促进银行健康发展,银行管理人员需充分认识到合规管理的重要性,完善合规管理措施,保证合规管理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一、合规与银行合规
(一)合规的广义概念。合规这一概念从广义上讲,是指行为主体符合某种规则的状态及达到该状态的行为过程。合规中的规则具有不同层次的内涵。
(二)商业银行合规特点。1、银行合规需更加遵循法律的规定与精神。由于银行的高风险性对社会与公众的影响比较大,如果银行疏于考虑其经营行为对股东、客户、雇员和市场的影响,即使没有违背法律法规,也有可能导致严重的负面影响和声誉损失。所以,商业银行应当比普通企业更加遵循法律的规定与精神[1]。2、银行合规遵循对象具有广泛性、综合性、国际性。由于银行的业务具有广泛性与综合性,合规法律、规则和准则不仅包括那些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文件,还包括更广义的诚实守信和道德行为的准则。随着银行国际化业务的开展,银行监管国际合作的加强,商业银行不仅要遵守本国的各种规则,还需要遵守各种银行业国际规则及其他国家银行业的规则。因此,银行合规遵循对象具有广泛性、综合性、国际性。
二、银行合规管理的现状
(一)未形成科学有效A制度和流程体系。虽然银行越来越重视合规经营,对合规管理的认识也在逐步提高,但其在合规管理过程中,流程建设的规章制度不科学。由于银行相应的人力、物力配置,未能够进行制度的系统建设和及时跟进。缺乏对合规风险管理要求的技能掌握,合规管理的实战能力亟待提高。监管机构对合规管理没有相应的具体要求和标准,合规风险管理的操作无依据。
(二)合规部独立性和权威性不足。由于银行在合规管理过程中,对合规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履行合规管理职能时有思想顾忌,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合规管理工作的开展。此外,由于各单位合规风险报告路线多向本级机构负责人负责,由经营者对自己的经营合规性进行自我监督,导致合规风险管理不能有效地独立于经营职能,合规管理与评价的独立性和有效性被大打折扣[2]。
(三)法律合规工作缺乏有效管理。由于银行的人员配置无法满足合规管理需求,而大部分的合规工作大都归到风险部,风险部人员还需要承担风险部授信放款等其他工作,其合规工作实质为兼职,合规员花费大量时间用于处理授信放款法律审查,日常合规工作难以全面深入展开,致使银行的合规制度无法全面落实到合规工作中。
三、银行合规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进一步强化合规管理组织架构与职能职责。银行为了实现合规风险精细化管理要求,需设置法律审查岗和合规管理岗,理顺法律与合规的关系,明确划分对法律事务与合规管理的职责,以实现对合规风险的有效监控。通过设置专门的合规管理岗位,借鉴国外配置合规经理的先进经验,逐步推行合规经理制,在保障业务经营管理过程中有效履行合规职责,最大程度防范和化解合规风险,通过不断总结和积累合规管理实践经验,找到一条适合银行合规管理发展的出路。
(二)以价值创造为导向深化合规管理内涵。合规管理本身并不能直接带来经济效益。但通过合规管理,能够控制和及时避免违规风险造成的损失,降低营运成本,间接取得经济利益。因此,为了深化合规管理内涵,银行应将合规风险评估建立在一定的量化分析基础上,建立科学合理的合规奖惩制度,强化合规约束,强化岗位制度约束,强化规章制度管理工作,把好合规风险第一道关口。
(三)以电子化手段促M合规执行先进的合规管理。信息系统是建设现代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体系并保障贯彻落实的有效手段。因此,银行应开发一个集法律合规审查、规章制度管理、授权管理、合规风险报告、违章记分管理等多项合规职能为一体的合规管理综合系统平台,将多个系统统一到一个平台进行管理,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
(四)以“风险为本”强化合规监督检查,提升合规管理质量。为保证银行合规管理水平,银行合规检查要适应外部监管的需要,合规部门要参与具体合规检耍与业务检查形成合力,将属于重大合规事项通过独立的渠道向上级汇报。同时,银行还需正确处理合规监督检查与业务检说墓叵担围绕风险防范,调整合规检查定位,此外,银行合规管理人员还需要正确处理合规部与业务、风险管理、内审的关系,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同工作,以此来提高整体的合规管理水平。
四、结束语
银行合规管理工作直接影响着银行的经济发展,因此,为了降低合规风险,保证银行合规管理水平,银行需进一步强化合规管理组织架构与职能职责,以价值创造为导向深化合规管理内涵,以电子化手段促进合规执行先进的合规管理,以“风险为本”强化合规监督检查,提升合规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近年来,合规风险逐渐成为除信席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之外的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重要风险。随《商业银行台规风险管理指引》的,合规风险管理更引起了国内银行业的广泛关注。本文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合规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出发,结合邮储银行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加强合规风险管理的措施建议。
关键词:邮储银行;合规;合规风险管理。
近年来。国内外银行业金融机构不断暴露重大违规事件.财务损失数量惊人,机构声誉严重受损,严重危害公众对银行业的信心,大量合规失效的案例表明,银行业金融机构正面临着巨大的合规性挑战。由于邮政储蓄长期只作为邮政的一个内设机构进行经营管理.其合规风险的管理机制相对比较薄弱。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成立后,随着各种业务的广泛开展,其合规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亟待加强.
管理的质量和效率有待提高。
一、加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合规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①加强合规风险管理是邮储银行主
动适应金融业发展和外部监管新要求的
需要。随着银行业务的目益多元化、复杂
化和国际化,监管机构要持续跟踪单个机
构的风险变得日益困难。国际银行业和监
管当局清醒认识到加强银行合规管理的
重要性。20__年4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
会了《银行合规和合规部门》,明确了
商业银行应遵循的合规管理的十项原则。
中国银监会于20__年10月颁布了《商业
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指引》对商业银行的合
规管理作了具体的规定。中国邮政储蓄银
行要跻身国内商业银行的前列,必须加强
自身合规风险管理建设,主动做好合规管
理工作。以更好适应外部合规监管的需
要。
②加强合规风险管理是邮储银行持
续稳健规范经营,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的
内在要求。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必须以
规范经营和科学管理为基础。邮储银行在
开展业务过程中,随着经营压力和竞争压
力的与日俱增。一些机构和工作人员总是
片面认为“中规中矩会影响发展”.从而导
致在追求业务的片面发展过程中埋下了
隐患。而大量实践表明,具有良好合规风
险管理的银行必然具有持续竞争力,而这
种竞争力恰恰是能给银行带来财富收入
和声誉价值的不竭源泉。加强合规风险管
理是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实现持续稳健经
营的内在要求,是完善全面风险管理、健
全有效内控体系的重要基础。
294 特区经济sfiedaizone economy 20__年8月
③加强合规风险管理是提高邮储银
行制度执行力的核心所在。近年来邮储违
规问题频频曝光.大案要案时有发生,综
观这些案件发生的机构。风险管理和内部
控制等机制在表面上有序运行,其实却因
没有合规经营而被架空。通过对中外资银
行风险管理质量的差异性比较发现,中资
银行其实不缺制度.真正缺的乃是执行
力。如果银行忽视、贬低、淡化合规经营和
合规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违规违法行为的
查处防范就会落空,重大案件自然会发
生,再好的制度、措施都会失灵。而合规风
险管理的重要作用和战略意义.就是为了
保证各项制度、政策和措施的贯彻落实。
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合规风险管理
的现状
.①对合规风险认识存在误区,合规管
理理念有偏差。有些银行认为在经营过程
中“只要不违法。无论做什么都可以”,在
利益的驱使下挖空心思“打球”.玩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猫鼠游戏。有些银
行认为在经营过程中如果强调重视合规
必然会束缚企业的手脚,使企业的竞争力
和盈利能力减弱。有些银行认为合规管理
会助长员工被动的“不做不错,只求太平”
的消极态度,导致业务停滞不前.影响员
工工作热情和士气。
②合规风险管理体系不健全,风险防
范和控制流程不严密。从目前情况看,邮
储银行在合规管理框架上仍存在一定的
缺陷。一是合规风险管理职责分散.邮储
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散落于稽核、审计、财
务等不同部门,缺乏统一的组织协调,政
出多门.这种模式使得合规风险管理职能
不能有效独立于经营职能。二是邮储银行
特别是基层机构还没有成立专门的合规
万方数据
风险管理部门,设置专门的合规管理岗对
合规风险进行统筹管理,还没有形成横向
到边、纵向到底的全方位合规风险管理架
构。
③合规风险管理机制缺失,影响合规
的主动性和互动性。邮储银行内部缺乏系
统、规范的全面科学风险管理法规、制度
及操作规则,很多规章制度模糊、粗略.缺
乏可操作性。同时合规风险管理的激励约
束机制、问责制缺失,使主动合规者得不
到褒奖,违法违规行为得不到打击,“规”
的主动性和互动性得不到发挥。
④合规管理专业人才匮乏,队伍素质
有待提高。目前,许多基层邮储银行员工
来源于原来的邮政岗位,学历水平普遍偏
低,既懂金融知识又熟谙法规知识、风险
意识的合规风险管理人才严重缺乏。合规
管理只有在员工知法、懂法、守法和少数
违法者受到严肃惩处的情况下.才能发挥
其应有的作用,而目前邮储员工队伍素质
严重制约了合规管理发挥高效作用。
三、加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合规风险
管理的措施建议
①主动树立全行员工合规经营理念。
营造良好的合规管理氛围。积极主动倡导
合规风险管理,高层管理人员要率先垂
范.要带头强化决策和管理过程中的合规
意识.亲身传达强烈信息,并监督各部门
是否树立合规经营观念。要让合规经营理
念渗透到每个员工的血液中,让员工意识
到合规绝不仅仅是合规部门或合规人员
的事情.合规工作与银行的各个流程、各
个工作环节和每位从业人员都息息相关。
要改变过去那种“不踩红线就不能大发
展”经营观念。逐步树立合规是行为准则、
竞争优势,而不是障碍的观念,促使全员
所有员工在开展业务时都能遵循法律、规
则和标准。
②建立合规风险管理组织构架,明确
合规管理部门的职权。邮储银行要高度重
视合规
部门的建设,应根据自身经营特
点,组建一个独立的、强势的合规部门。可
以借鉴其它行合规部门设置的经验.在总
行及分行设立独立的合规风险管理部门。
在支行及以下机构可设立合规岗位。合规
部门的设置要强调有效性、独立性和被审
查性,确保合规部门不受干扰,同时它也
要受到内审部门的定期和独立的检查。邮
储银行还应配备足够的、素质较高的合规
管理人员,并制定科学、合理的合规部门
考核办法等。
③健全合规风险管理机制,提高风险
防控水平。建立科学的合规管理绩效考核
制度。量化、细化考核指标,实行定性与定
量相结合,并把考核结果与相关人员的奖
惩挂钩,充分体现邮储银行倡导合规与惩
处违规的价值理念,使合规风险意识真正
贯穿于银行业务的整个流程。切实有效的
落实合规问责制,包括:制定明确的岗位
责任制、建立严格的问责制、认真贯彻落
实问责制等环节.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合规
绩效考核,惩罚违规行为。建立诚信举报
监督机制,各级银行应为员工举报违规、
违法行为提供必要的渠道和途径,并建立
有效的举报保护和激励机制,鼓励员工举
报不合规行为。强化对违规违法行为的有
效监督。
④强化员工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从
业人员整体素质。邮储银行应通过组织持
续有效的合规培训和教育项目,加强员工
对政治理论、经济金融、法律法规等方方
面面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
质和更新知识结构。通过合规培训,使员
工能明确理解银行在银行经营过程中必
须遵循的银行“合规法律、规则和准则”的
对象范围,充分系统了解和掌握银行的合
规政策以及相关合规规程和文件的具体
内容以及各自岗位的合规流程,形成~种
浓厚的合规文化。口
考文t:
[1]宋会.余志海,林力.农信社合规机制
建设研究[j].南方金融,20__,(07).
[2]徐勤德.关干加强农行合规文化建设
的探讨[j].湖北农村金融研究。20__,(08).
[3]刘谦.对加强农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
的思考湖[j].湖北农村金融研究,20__,
(06).
[4]许威骏.银行如何加强合规风险管理
[j].现代金融,20__,(1 2).
[5]王伟华.中资银行合规管理与银行再
造[j].价值工程,20__,(07).
[6]中国工商银行江苏省分行课题组.国
有控股商业银行合规文化建设研究[j].金融
论坛.20__.(60).
[7]聂明.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m].北
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__.
作者■介l
马英杰(1979年一),男,河北易
县人,经济学硕士。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
学院金融系助教。
马珍珍(1980年一),女。河北深
州人.管理学硕士.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
学院经济系助教。
吴淑梅(1980年一),女,河北东
光人.河北科技大学电气信息学院硕士研
究生.
万方数据20__年6月却’edai zone e.co.omy特区经济295abstract:i n recent yea rs.com—p1 1 anee r1 s k s g radually become thes1 anlf{ca nt r1 s ks chl na’s commer—e1 a1 ba nks facl ng besl des c redlt
|r1 s k.ma r ket r1 s k and 0peratl 0n al
rj s k.w1 th”comme rcl a1 banks com—
d1 1 a nce r j 5k management gul de’
11 nes。1mdl ementl ng. comp]1 a nce
r1 s ks management ha s attracted w1 de
attentl on 0f comme rcl a1 bank’s han—
ager5.from the necessl t_y of chl na
postal savl n口s bank’s compl 1 ance
p1 s k management.thl s pa pe r g{mes
some advl ce on strengthenl ng com。
p1 1 arice r1 5 k marlagement wi th the
actu a]sltuatl 0n 0f chl na postal
savl ngs ban k.
keyword$:chl na postal sa v1 ngs
【关键词】银行 合规管理 探讨
合规,简言之就是合乎规则。合规具有丰富的内涵,其范围不仅包括外部法律法规、监管规章,还包括市场规则、行业自律规定及银行内部规章制度,法律的精神及文字要求,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文件,诚实守信等社会道德范畴等等。农发行合规管理,是指农发行的管理者对银行内各要素合规方面的集体协作行为进行有意识的组织协调活动,确保银行各级机构和员工的各项业务行为符合外部法律法规及其他强制性规范以及内部各项规章制度,以有效满足农发行业务发展合规性目标的过程。
一、影响农发行合规管理的主要因素
一是对合规风险的认知力不够。部分基层行对合规管理重要性、违规操作的危害性,以及对“合规人人有责、合规创造价值”等合规理念缺乏深刻认识,从而对合规管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重发展轻质量、重经营轻管理、重绩效轻安全的现象依然存在。
二是对规章制度的执行力不够。在贷款调查方面,有的贷款调查报告抄袭其他企业的报告,有的调查报告只是对部分数据进行简单修改,有的贷款调查报告甚至让企业写,未能严格按照制度要求,进行认真调查。贷后管理方面,有的贷后检查制度落实不到位,有的对贷款担保检查不到位,有的对企业资金的使用未监督跟踪,有的不能落实企业出库通报制度,企业回笼款归行率长期不达标等未能及时发现,存在检查走过场、流于形式。
三是对员工素质的推动力不够。从现实情况来看,基层行大多数员工是农发行成立时从农业银行分家过来的,老龄化情况较为严重,大部分同志对新知识接受慢、业务素质偏低,难以适应现代银行管理的需要,尤其是专业人才的缺乏已经成为基层农发行合规管理的“瓶颈”。同时,农发行对员工素质的基本准入、上岗条件缺乏硬约束,即使进行培训考试也多流于形式,奏效甚微,致使部分员工的学习求知动力缺失,造成能者多劳、庸者少劳的现象普遍存在。
四是对合规操作的管控力不够。这主要表现为:重事后监督、轻事前监督的现象普遍存在,致使基层行存在屡查屡犯问题;上级行检查的频率低,且多为抽查,难以覆盖基层行的全部业务,容易形成监管漏洞;人情大于制度、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现象普遍存在,使基层行认为查出问题再协调不迟;对查出的问题处罚力度不够。
二、加强农发行合规管理的途径及措施
(1)完善合规管理制度。一是要建立开放性的管理制度,不断地将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则的各项要求融入农发行内部政策和程序之中。行内的合规部门要随时掌握外部法律法规的最新动态,并按照这些外部法律法规的要求,及时对银行内部政策、制度和业务流程进行修订,制定出新的合规要求,传达到相关业务部门执行。二是要建立合规绩效考核制度,采用激励机制推动银行的合规管理。三是要建立合规问责制度,对经营中的违规行为进行责任认定与追究。
关键词:内控管理;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企业内部控制
一、“场团合一”演出单位和内控管理差异分析
近年来,随着文化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越来越多演出单位探索“场团合一”的发展模式,演出院团和剧场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统一领导、集约经营”的管理体制,剧场为院团提供排练和演出场所,院团在剧场驻场演出,双方优势互补,共同参与市场竞争,实现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创新融合和协调发展。国有演出院团一般属于事业单位,而剧院剧场特别是一些新设立的剧院多数实行企业化管理,因此“场团合一”的管理体制,以演出院团管理剧院的居多。事业单位和企业统一管理、内嵌运行,对内控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所谓内控管理,是指单位为了实现其经营、管理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维护会计核算的正确可靠,保证经济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措施和方法。由于单位属性不同,事业单位和企业内控管理存在一定差异。一是依据不同。事业单位内控管理基本规范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2014年1月开始施行),企业内控管理的基本依据是《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09年7月开始施行)。经过数年的实践总结,企业内控管理趋于成熟,不少企业积累一些成功经验,而事业单位内控管理起步相对较晚,多数单位还处于摸索阶段。二是内容不同。事业单位内控管理的目标包括合理保证单位经济活动合法合规、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企业内控管理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从目标描述上看,事业单位和企业内控管理部分重合,但着力点并不一样,事业单位作为提供公共服务的非盈利性组织,内控管理的落脚点是提高公共服务效率,由于其内控管理刚刚起步,公共服务效率作为一种社会效益,量化评价又不容易,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事业单位内控管理更加强调合法合规、资金和资产安全。企业作为经济活动的独立个体,经营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内控管理目标除了事业单位关注的内容外,重点是提高经营效率、实现盈利和可持续发展,通过微观层面可量化的经营绩效评价、成本分析控制、经济活动风险预判,促进利润最大化、风险最小化,实现企业宏观战略发展目标。因此,企业内控管理原则,除了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适应性等要求外,相较事业单位,还增加了成本效益原则,要求内部控制应当权衡实施成本与预期效益。
二、“场团合一”演出单位内控管理的现状和问题
“场团合一”演出单位实行统筹管理,演出院团和剧场业务工作互相融合,内控管理呈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由于管理体制上以事业单位为主、企业为辅,因此虽然会计上分账运行,分别实行事业单位和企业会计准则,但在财务特别是内控管理上,多数采用的是事业单位的模式和思路。而“场团合一”演出单位开展经济活动、参与市场竞争,主体身份更趋向于企业,事业单位模式的内控管理不能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内控管理未能实现全覆盖
内控管理的首要原则是全面性,要求对经济活动、业务流程、工作岗位实现全覆盖。由于实行预算管理体制、参与经济活动总量有限、推行内控管理时间较短等原因,多数事业单位距离流程和岗位全面内控还有一定差距。在实际工作中,“场团合一”演出单位一般按照传统事业单位的做法,根据年度预算安排日常收支,财务部门不参与具体业务活动,内控管理主要通过账目核对、政府采购、资产清查盘点等方式进行,管理手段是监督核查,管理环节是在事后。企业对内控管理的要求是全程参与、全面覆盖,因此在年初制定年度演出和租场计划时,财务部门就应当介入,参与日常业务合同的洽谈和签订,对业务活动和业务环节全覆盖,目前多数“场团合一”演出单位还达不到这一要求。由于业务流程的前段、中段及有关岗位并未纳入内控管理范畴,因此财务部门审核发现问题时,风险可能已经发生,内控管理存在滞后性。
(二)内控管理目标相对有限
如前所述,目前事业单位内控管理目标主要是国有资金和资产的安全,防止发生廉政风险,因此对下属部门现金管理、国有资产清产核资和政府采购合规运行比较重视,管理也比较规范。“场团合一”后演出单位更多走向市场,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来运行和管理,市场竞争倒逼内控管理改革,要求更加关注经营绩效、成本控制和资产增值,对每项业务工作包括赴外演出和引进剧目等的投入、产出和效益,每项投资的回报,每个岗位的绩效,都要做出细致核算和科学评价,督促改善经营管理,控制经营风险。根据内控管理重要性原则,在全面控制的基础上,应当区分经济活动的重要性和风险的重要程度,采取不同的方法实施内控管理。从“场团合一”演出单位开展业务活动实际看,一些重大演出活动和大型场租收入占全年业务营收比重较大,但演出单位并未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内控管理盲目性较大。
(三)内控管理主动性有待增强
事业单位出资主体约束相对较弱,对公共服务效率的评价考核又缺乏统一标准,内控管理压力往往来自单位外部,例如上级工作部署、资金审计要求等。国有企业出资主体虽然也是国家,但基于经营效益考核的刚性压力,内控管理内生动力相对较强,因为只有抓好经营活动的内控管理,才能提高效益、降低风险,才能达到考核目标,才能实现企业的持续经营和健康发展。由于“场团合一”合并运行的时间并不长,不少单位对以企业标准开展内控管理并未形成统一认识,仍然停留在被动应付检查的意识,业务部门认为内控工作量不大,要求不高,由财务部门独自完成,事后检查账目和报表即可,推进内控管理存在一些障碍。
三、“场团合一”演出单位完善内控管理的思路和对策
“场团合一”演出单位内控管理之所以出现上述矛盾和问题,根本原因是事业单位和企业实行不同的管理体制和会计准则,二者合并运行特别是实行事业单位管理企业的体制,参与市场经济活动,必然产生冲突。实际上,理论界对改革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体制,经营性事业单位引入企业会计准则早有讨论。在改革突破前,对事业单位和企业高度融合的市场主体,加强和改善内控管理,必须也只能实行以企业为主的标准。通过提高思想认识、完善工作制度、提升人员素质,多措并举,多管齐下,逐步完善和加强“场团合一”演出单位内控管理。
(一)齐抓共管形成工作合力
“场团合一”后,演出单位业务量迅速增加,管理资产不断扩大,各方都认识到加强内控管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根据现代企业管理思想,内控管理必须实现全覆盖,从财权控制扩展到事权控制,从单纯的会计核算扩展到财务分析、经营评价和战略管理,贯穿单位业务活动的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仅仅依靠财务部门,在事后环节监督检查,不可能抓好内控管理。为此各方都必须积极参与。要设立单位领导任组长的风险评估工作领导小组,统筹领导“场团合一”演出单位内控管理工作;财务部门要树立全局眼光,跳出财务看内控,更多地介入业务和企业管理;业务部门要增强内控思维,在业务活动的事前、事中和事后自觉地落实内控管理的要求,减少经营活动的随意性,将内控管理的要求落实到单位具体业务活动全过程。
(二)建章立制明确管理规范
要根据规章制度,结合单位实际,学习企业内控管理经验,抓紧制定制度办法,规定各相关部门和岗位在内控管理中的职责和权限,细化内控管理的程序和要求,做到用制度管事、管人,有效控制风险水平,为业务活动发展保驾护航。在认真贯彻全面性原则的基础上,要大力推行重要性、制衡性、适应性和成本控制等内控管理的基本原则。根据业务活动的重要性和风险程度,采用有针对性的内控管理措施。结合单位内部职责分工和业务流程,按照内控管理要求,制定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的岗责体系,确保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引入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分析评价体系,对业务活动包括赴外演出和引进剧目等的预计收益、成本控制、投资回报进行全面评估,对全年收入支出有重要影响的演出、剧目和资产采购,可以聘请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事前评估和事后审计。需要强调的是,事业单位和企业的内控制度差异较大,“场团合一”演出单位具有事业单位和企业双重属性,由于参与市场竞争要求,需要实行以企业为主的管理办法,但其事业单位属性并未改变,因此在拟定内控管理具体办法时,必须兼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等模式要求,继续坚持和强化对合法合规运行、资金和资产安全的关注。同时,“场团合一”演出单位人员已习惯于事业单位的管理方式,完善管理应当循序渐进,不可脱离实际。
(三)加强培训提高人员素养
要依托大专院校,聘请专家学者,面向业务经办和财务管理人员,组织内控管理专门业务培训,结合政策规定和具体案例,分析事业单位和企业内控管理的标准和差异,提高参训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业务操作能力,培养既掌握财务知识,又熟悉企业经营的复合型人才,更好满足“场团合一”演出单位内控管理工作需要。要积极鼓励财务人员参加注册会计师、资产评估师等执业(职业)资格和会计师、审计师等专业职称考试,提高财务人员专业素养和宏观把握能力,适应不断提高的内控管理工作要求。
参考文献:
[1]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
[2]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3]刘永泽,唐大鹏.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几个问题[J].会计研究,2013(1).
一、提高员工思想素质,增强员工依法合规经营的理念
加强员工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学习,加强思想教育,这是从源头上杜绝违规违章行为的重要手段。加强对员工的风险防范教育,使大家都认识到社会的复杂性和金融经营风险的普遍性,认识到信用社本身就是高风险行业,必须把风险防范放在第一位每天从自己的岗位做起,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自觉抵制各种违纪、违规、违章行为,要根除以信任代替管理,以习惯代替制度,以情面代替纪律,珍惜自己的职业生涯,视制度如生命,纠违章如排雷,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规范操作,从源头上预防案件的发生。
二、建立建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内控管理
从近几年金融系统发生的经济案件来看,“十个案件九违章”有章不循,违规操作,检查不细,监督不力,实属重要根源,无数案件、事故、教训,都反应出内控管理还存在一定的漏洞。正是制度的不完善,才导致一些人有机会钻空子,从而给国家资金造成损失。我们应该吸取教训,不断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并将内控管理当作风险防范的前提条件,要认真扎实地贯彻执行案件防范责任制的规定,促进内部防范机制的强化与完善,努力做到在规范的前提下发展业务,在发展业务的同时,加强规范管理,以保证各项业务的流程和规章制度的约束之内进行。使各个从事不同岗位的员工从自身岗位上找工作漏洞,提出合理建议,为完善内控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据。
关键词:农业机械 牌证管理 现状 重要性 有效管理
农业机械的牌证管理现状
农机牌证管理是农机监理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目前我市现有各式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微耕机等其他自走式农业机械,已纳入牌证管理的约占全市保有量的60%,还有一部分的农业机械基本处于无人监管的状态。由于农民普遍法律意识淡薄,对农机牌证管理不理解,不了解,使得农机牌证管理工作存在一定难度,因而也在客观上增加了农机安全事故的隐患率。具体来讲,没有牌照的许多农机由于使用年限过长,技术状态达不到安全要求,在安全运行无保障的状态下仍在使用,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已有牌照的农机里有一部分已经不存在,报废不用了,但因为没有强行报废制度,牌照并没有收回;除有牌照的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驾驶员是经过正规培训的,其他农机操作人员大都没接受过正规的培训,基本上属于无证驾驶,因操作失误造成的农机事故时有发生。此外,农机牌证管理工作具有专业性和复杂性,地方监理队伍职能弱化、农机监理队伍综合素质偏低,直接影响了农机监理工作正常开展,使得农机牌证源头管理工作受到严重影响,增加了农机牌证规范化管理的难度。
农机牌证管理的重要性
农业机械的普及应用,为农业现代化生产提供了便利,农机数量及操作者的增多,也为农机事故的增加埋下了安全隐患,事实证明,因农机操作不当、机手经验不足和农机的问题导致的事故时有发生,加强农机牌证管理是个必须引起重视的问题。牌照管理工作是对农业机械实施安全管理的龙头,是农机监理部门解决农业机械管理难题的行之有效的方法。简单的说,牌照管理就是对操作者核发操作证件、对农业机械进行挂牌登记,并纳入信息管理,这样关于农业机械、关于操作者的各方面信息一目了然。一方面,操作者要经过培训考核后才能取得证件,目的在于通过培训增加操作者对农机的了解和掌握维修保养知识,提高操作者的操作技能,减少农机的误操作,避免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通过已挂牌登记的农机可以清楚地对农业机械的身份进行确认、了解农业机械的使用年限、是否到报废期、是否定期进行检查或检验、存在哪些安全隐患以及发生农机事故时及时确认肇事机械。
对农业机械牌证的有效管理
1.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法律法规是执行管理的前提和依据,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只针对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的牌证管理,不涉及其他农业机械,但我国农机数量较多,管理难度较大也是实情,要实现对农业机械的全面监督和管理,只有建立健全农机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才能做到有法可依,对各式农机进行全面的牌证管理。
2.建立强制报废制度。为消除安全隐患,建立强制报废制度,农机管理部门对各式农业机械应进行定期检查,检查不合格的故障机械禁止作业,对达到报废标准和报废期限的、不合格的农业机械进行强制报废回收,并对车主进行报废补偿。强制报废制度可从源头上杜绝带病农机进行作业,减少事故的发生。
3.提高综合治理能力。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导致仍有多很农机没有牌照,登记的信息不够完善,增加了监理部门的管理难度,而加大执法力度,开展农业机械综合治理这一措施,有利于监理部门更好的管理农业机械。对农业机械进行定期检验,检验不合格的车辆,禁止作业;对没有定期进行检验、不上牌照的、没有取得农机操作资格的操作者,要依法进行处罚。定期对驾驶操作人员进行驾驶和安全操作方面的培训,及时收回已不适应驾驶操作人员的证件,确保机械安全操作。
4.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刊、宣传车、印发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手段,宣传农机牌证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扩大社会影响,从思想认识上转变人们对农机安全不重视的局面,促使广大农机手认识到不按规定领取牌证的危害性,增强对农机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
5.实现农机补贴制度与牌证管理相结合。将农机补贴制度与牌证管理相结合,使农机拥有者认识到牌证管理的好处,自愿配合监理部门的牌证管理工作,形成农机安全生产的有效管理手段。具体实施到只有购买农机者领取牌证了才能进行补贴;领取农机燃油补贴除出具已领取的牌证外必须定期参加农机检验;对达到报废条件进行强制报废的农业机械,给予车主一定的报废补贴。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医疗事业也随之进步。医院档案管理也开始注重信息化建设,医院档案信息化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部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阐述了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分析了我国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在新形势下进行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
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培训
1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有助于更好地保存和利用档案资源。首先,信息化管理医院档案能更好地保存档案原始资料,同时也方便使用人员对医院档案的检索和阅读。其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有助于改善档案文件归档的方式,提高了档案整理和归档的质量和效率。再次,采用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对医院档案进行整合,提高了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性及系统性。最后,以往的医院档案管理方式受到了很大限制,医院纸质档案受到环境中湿度、温度、蚊虫等的影响,容易遭到破坏。信息化技术管理医院档案能节省人力和财力,避免档案遭受环境破坏,还能减少维护费用的投入。
2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
2.1档案信息管理的观念落后目前,我国大多数医院都采用人工手工进行档案的整合和管理,档案管理的模式和方法较为陈旧,医院档案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内容繁重,且档案信息存在丢失等问题。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难以得到领导重视,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设施较差,且档案利用效率较低,不利于医院的经营和管理,也影响了医院的长远发展。
2.2缺乏统一的档案管理标准医院档案管理中,缺乏统一的档案管理标准和要求,医院注重医疗技术和环境的改善,关注医院的经济效益,而医院的档案管理不仅缺少相应的管理制度还缺少管理标准和要求。档案的管理存在混乱等问题,管理要求不系统,医院档案管理中档案源于不同的部门和机构,导致医院档案不能统一、规范,档案内容出现了不同标准。
2.3医院档案管理人员水平欠缺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作为档案管理工作的主体,对医院的档案管理有着重要影响。目前,我国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档案管理业务水平不高,大多不具备专业的档案管理知识。在医院档案管理中,档案的收集、整理和存储及使用中存在很多问题,档案收集中存在档案丢失、错漏等问题,整理和存储中也存在丢失问题。另外,医院档案管理人员不能正确认识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工作的积极性也不高。
2.4医院经费投入较低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缺乏经费投入、硬件等的投入。档案信息化建设中,需要配备计算机等基础设施,但由于医院对档案管理不重视,通常档案管理部门与其他部门共同使用计算机等系统。档案管理的基础较为薄弱,信息管理较为落后,缺少档案信息系统的平台及服务器,档案管理难以进行信息化建设。
3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3.1提升医院领导对档案管理的意识医院领导要树立正确的档案管理意识,重视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增加档案管理的利用。医院档案管理是医院管理和经营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医院各项决策的重要依据。医院的医疗技术及发展离不开医院档案的管理,因此,医院领导要提升对档案管理的意识,重视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发挥出档案资源的作用和价值。
3.2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要重视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引进专业的、优秀的档案管理人才,同时对现有的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档案管理人员要具备专业的管理能力和技术能力,提高专业水平的同时要提升综合素养。可通过考核等激励机制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考核,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对于管理技能和业务水平较低的员工,可进行岗位培训,如果还是不能适应工作,就进行换岗,确保医院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3.3建立医院档案的统一标准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应建立统一标准,加强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规范和标准要求。首先,医院要建立统一的档案管理体系,依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建立科学合理的档案管理体系;其次,医院档案管理中,要对所有管理要求进行规范,从档案的收集、整理到存储和利用,都要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规范化要求;再次,医院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要满足医院档案管理和常规管理的要求,根据业务流程及信息资源开发的需要,保证医院档案的保存和使用。
3.4完善医院档案管理制度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建设,要加强档案管理制度的完善,结合医院的发展和实际情况,根据法律法规要求,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同时,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及岗位责任制,鼓励员工积极投入到档案管理工作中,提高档案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3.5增加医院档案管理的投入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离不开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技术基础。医院要根据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医院要增加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和硬件设备投入。医院在每年的整体规划中,要将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归入到医院的规划中,以整体和分期结合的方式增加医院档案管理的投入。同时,医院不仅要为档案管理提供资金投入,同时,还要为档案管理部门投入必备的信息设备,包括计算机等设备。医院档案管理部门只有在资金和设备保障的情况下,才能完善信息建设,提升医院档案管理的质量和水平。
主要参考文献
[1]杜鹏.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15).
[2]殷志红.如何实现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J].科技与企业,2013(14).
关键词:河道堤防管理;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TV85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河道堤防已经不仅仅是防预洪涝灾害的主要屏障了,其在美化环境、保护生态等诸多方面也逐渐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故而河道堤防的管理作用日益显得重要。然而我国河道堤防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如何加强河道堤防的有效管理,系统性的改进存在的问题,提高巩固河道堤防的各项能力是当前水利建设中一项不容忽视的工作。
1 河道堤防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存在较多的堤防隐患
堤防隐患是指堤身内部存在孔洞、裂缝、软弱带及堤基渗水通道等潜伏病害,如果不及时处理修护,容易在高水位的时候发生险情,甚至造成决堤事故,且堤防隐患表面难以发觉,一旦处理不彻底容易复发。堤防隐患的产生主要来自2个方面:江河两岸、沿海防洪的堤防建设时大多属于就地取材,是分段逐年填筑而成的土堤,其施工技术散漫不到位,因此造成堤身内部空隙裂缝诸多,碾压软弱不实;外部环境造成的堤防隐患。一些堤防处洪水变化幅度大,新险工与旧险工变位频繁,管理较为困难。随着城镇周围土地的开发利用,一些堤防内外护堤林带或河滩也被逐渐侵占,亦造成了相当大的隐患。
1.2 管理手段落后
目前,我国水利等公共设施还处于建设阶段,缺乏完备的长效管理机制。河道堤防的工作内容主要以管理建设工作、审批涉河工程及处理相关违法案件为主,对专员专费巡查维修工作重视不够。且由于河道管理涉及环保、城建、水利及渔业等诸多行政主管部门,职能交叉严重,各自为政导致管理比较混乱。我国大多数公益类公共设施还不能做到制约性有效管理,各种高新科技,如实时监控、卫星定位等应用十分有限,河道堤防管理的信息化、数字化管理还任重而道远。
1.3 对河道堤防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就陆续颁布了一系列河道管理的法律法规,例如《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等,但法律法规的颁布取代不了普及河道堤防重要性宣传的作用。许多群众及管理干部对于其重要性认识还很不足,沿河群众法律意识淡薄,堤上开垦、取土、随意伐树等屡见不鲜,甚至部分群众单纯的认为堤顶是普通道路,随意开挖上下堤坡道以方便行走。领导层面上,对河道堤防的后期养护及相关整治还没有充分的重视起来。沿河企业方面,部分企业随意将垃圾堆积在河道上,造成河床淤积、河道污染及蓄水过流能力下降等许多问题。这基本上都是对河道堤防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的。
2 加强河道堤防管理的有效策略
2.1 加大管理力度,不断提高管理现代化水平
2.1.1 加强河道堤防管理的首要任务就是强化日常运行管理
按时进行河道堤防及穿堤建筑的检查,对规定的安全资料收集整理要做到全面系统,并科学地建立相关财务、文书、险工险段的档案,严格做好防汛值班、工程观测、维修养护及闸门启闭等情况的记录。
2.1.2 做好绿化工作,加强河道堤防的自我调理能力
河道堤防管理工作应当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将绿化工作与调整水土资源种植相结合,确定与段站相匹配的综合经营发展战略。具体来讲,要及时进行老龄树木的更新,积极控制堤防绿化空白段,科学合理选择树种来管理不同的宜林地段,形成堤防管理与经济收益相结合、防护林与经济林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使得多种经营和水土资源开发齐头并进,加强河道堤防自身保护和生态调节能力。
2.1.3 建立长效的管理机制,创建河道目标化管理
创建工作的核心是规范化管理。创建工作的基本要求是完善制度、执行规范。只有坚持进行创建工作,才能为提高管理工作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也只有在创建目标化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才能体现全体职工艰苦奋斗的历程,才能体现管理方法改革和发展的历程。
2.2 加大执法力度,依法管理堤防
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并按照《防洪法》《水法》《河道管理条例》对河道堤防内的堆沙弃渣、乱挖乱建行为进行严厉批评教育,对严重的违章建筑及违规行为可以在宣传后制定相关处罚措施,以维护良好的管理环境。
明确河道堤防管理与乡县人民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的职责权限所在,对保护范围内已建建筑的拆迁、堤后方塘填筑的堤段做到划界管理,必要时可设立永久性界桩,对于护堤地与农田相连处,可以采用开挖后堤后排水沟作为分界线。这不仅有利于划分土地权属,更有利于堤身积水外排,保护堤防免受浸泡冲刷。
自从水利行政执法力量改革后,水政大队及水政股专门从事河道采砂管理,可能面临人员不足的尴尬局面。可在前文所述的经营自养后,剥离部分能力较强的管理人员充实到水政执法队伍中去,切实加大日常监管、巡查的力度。
在与地方政府积极协商后,可以在其支持下建立水行政联合执法机制,定期或突击与公安、海事、水利及相关行政部门进行联合执法,对违章违规个人或集体进行严厉教育或处罚,形成震慑力量。
2.3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水利单位人才培训一直是困扰河道堤防管理部门的一个重要问题。不同于一般行业,河道堤防管理对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执法思想、管理能力等诸多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对此,可以重新选配一支技术过硬的专职培训队伍,对新聘选的职员与已有的工作人员进行区别培训,做到分层培养、按需施教,将技能型人才和管理型人才侧重培训,并建立人才培训与职务任用挂钩的长效激励机制,提高工作人员的学习积极性。此外,可以在现有国家补贴的基础上,积极提高河道堤防的工程效益,提高相关护理修护人员的待遇,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
1.理论研究
自从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理念提出以来,人们就很重视企业档案,一些管理专家也都提出内控管理机制中必须要加强档案管理。如法国管理学家亨利•法约尔认为对“管理机器”加以考察可以评估并指导企业进行改进,他所指的“管理机器”即为“包罗现在、过去和将来的记录系统”,这里的记录系统可以理解为企业档案系统。而另一位管理学家卢卡•帕西奥利也强调必须关心内部的管理控制,还建议“备忘录、日记账和分类账要编上号码并注明日期,所有交易的文件都要详尽完备并永久存档,以及定期核查以便内部控制”,这是早期企业档案管理与内部控制的雏形。可见在经典管理学家们眼中,完整的企业记录和档案系统是企业极为重要的管理依据和控制手段。当前,有学者对档案管理与企业内部控制关系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分析(截至2014年1月)。作者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为基础,检索出有效中文文献18篇,相关书籍1本;以EBSCO数据库为基础,检索出有效英文文献12篇,相关法规标准2部;加上我国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下简称《基本规范》)以及《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共计35份文献。其中最早的是2000年美国的一份政府档案,强调组织的档案管理对组织内部控制的作用。随着2002年美国《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以下简称萨班斯法案)和2008年《基本规范》的相继颁布,近年来对该课题的研究也逐渐增多。但总体来看,档案管理与企业内部控制关系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研究成果数量比较少,研究方法比较单一,研究的深度、广度和高度都有所欠缺,整体上并没有形成完备的体系,尚存在诸多理论空白。
2.实践发展
自2001年以来,国内外相继出现了一系列大型上市公司的会计欺诈事件,如美国的安然、世通以及中国的银广夏等,这些都反映了企业控制的严重不力。其中安然事件后的一片混乱,促使美国颁布了萨班斯法案,该法案对于档案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都做了强制性要求,同时还要求档案材料必须满足信息披露的透明性和及时性。我国各界也逐渐认识到,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只有提高内部控制能力,使企业的各项活动和资源都能够处于可控、优化状态,才能提高其核心竞争力。2008年,我国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制订了《基本规范》,随后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开始执行并制定适用、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通过阅读可以发现,《基本规范》中多个条款与企业档案管理直接或者间接相关,档案管理作为企业信息控制的关键,在企业内部控制过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许多企业也逐渐认识到了这一点。如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将档案作为一个重要的控制点,建立了以“三铁(即铁规章铁账本铁档案)”为载体的内部控制制度,从根本上提高了控制效率,确保了长城公司各项工作在合规合法的前提下高效运转。我公司在制定《内部控制手册》时,也将相关的档案管理制度纳入其中。
二、档案管理与企业内部控制的相互关系
《基本规范》第五条提出企业建立与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应当包括五大要素,即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其中“信息与沟通是企业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确保信息在企业内部、企业与外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这里的信息包含了企业档案信息,所谓“沟通”包含了档案信息的传递、服务功能。可见,档案管理与企业内部控制是紧密相关、不可分割的。
1.档案管理对企业内部控制的作用
企业档案是企业在研发、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各种形式的文件,它的原始记录性决定了其基本价值,即具有参考作用和凭证作用。在企业内部控制过程中,这一作用的发挥显得更加重要和明显。档案管理的对象是企业各项活动中形成的全部档案信息,而档案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用户提供方便、有效的利用。可以说,在现代化企业管理中,档案管理负责信息的汇集和回馈,通过接收档案信息、提供信息服务的循环运行,参与到企业管理的各个阶段,是企业信息控制的关键环节。企业档案既是企业有形资产的记录和凭证,也是专利权、商标权、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的依据和证明,在企业创新、企业管理和规避风险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为规范企业管理、辅助生产经营、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和企业职工利益、完善法制经济、解决企业纷争提供信息支持。可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运行,离不开完善的档案管理工作。
2.企业内部控制对档案管理的影响
企业的内部控制机制能够有效记录并监控企业所有活动信息,这对于企业档案管理也具有积极的影响。首先,企业内部控制强化了档案管理的规范性。依据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档案人员需对现有流程进行梳理,对现有记录的合理、合规性进行重新确认,对遗留问题进行调整处理,对查阅记录、借阅记录、借阅台账及全部档案目录进行核对清理,进而确保各项信息的准确。其次,企业内部控制进一步确保了档案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由于档案的特殊性,内部控制过程中的档案管理需设置两个风险防控流程。一方面,在档案文件材料归档时要认真履行交接手续,保证归档文件材料的原始性、完整性和真实性;另一方面在档案文件材料的查阅借阅时,要认真履行查、借阅手续,确保档案文件材料在此过程中不会发生更改、破损、丢失等情况。再次,企业内部控制完善了档案管理流程。企业内部控制要求企业的文件材料及其信息自产生时就要处于有效的控制管理状态,打破了文件与档案管理的明显界限,实现文件、档案的全过程、系统控制管理,保证文件和档案之间的连续性。同时由于信息是内部控制的重要因素之一,各部门的归档积极性也有所提高,由被动归档逐步转变为主动归档。总之,企业档案管理与内部控制工作之间是一种良好的促进和循环关系。做好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就能够促进企业内控能力的提高,而企业的内控机制又反过来完善企业档案管理工作。
三、企业内部控制过程中档案管理的强化措施
企业内部控制是一个依赖信息反馈的过程,档案作为信息的汇集中心,在控制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从内部控制的角度出发,应该对档案管理采取相应的强化措施,从而为企业内部控制提供信息保障,促进内部控制工作的有效运行。
1.加强与档案管理相关的企业法律法规建设
我国有关档案管理的法律法规和企业档案管理规定为现代企业档案管理提供了依据和标准,而《基本规范》为企业内部控制的合理性开展提供了指导和方法。通过分析档案管理法律法规和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可以发现,两者具备相关性,企业内部控制的实现需要档案管理的支持,然而《基本规范》中虽多处提到了“资料”“信息”“记录”等,说明档案管理的重要性,但在具体文字中却仍未明确指出。同时在我国已颁布的涉及企业的法律中,也都没有对档案工作的明确规定。但是随着企业内部控制的发展,我国社会档案意识也在不断提高。近两年中央有关部委制定的针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规章中,逐渐对档案管理提出相关要求。在全国政协十一次会议上,曾任国家档案局局长的毛福民委员提交了“关于在国家涉及企业的法律法规中对档案管理作出明确规定”的提案,建议有关部门在制定、修改有关企业法律法规时,具体明确企业必须建立业务档案和财务档案,设立合理的保管期限,建立企业档案工作制度,保持档案原始性和完整性等企业档案管理内容。明确企业档案的重要性,加强与档案管理相关的企业法律法规建设,这既是内部控制与档案管理的相互影响与促进,也是从国家层面出发,建设企业内控与档案管理长效合作机制的必然措施。
2.加强企业内部档案制度建设,完善档案管理体系
企业档案管理体系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工作系统,一般包括档案管理体制、档案工作制度、档案信息管理系统、主要业务内容、主要工作流程以及档案人员和档案管理设备设施等要素。其中档案工作制度是企业关于档案工作的一组集成配套的管理办法、业务标准、操作细则,它是开展档案管理的行动指南和业务尺度,是运行和控制档案管理的标准和依据。《企业档案工作规范》(DA/T42-2009)中将档案工作制度的内容作为一个制度体系予以重点列出,并指出其构成内容包含“档案工作规章”、“档案管理制度”、“档案业务规范”三项内容,说明企业档案制度的重要性。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的档案制度相对完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内部控制工作的发展需求,档案工作制度也要不断修订,从文件的产生、传递到归档,都要有明确的管理细则,权责分明,确保档案的真实、完整,保证档案工作的高效、规范。同时,还要建立有效的检查措施,定期对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在实践中自始至终对制度加以落实,从而满足企业内部控制度对档案管理的要求。
3.转变档案管理模式,实现工作流程重组
企业档案是企业各项职能活动的产物,是随着企业各项职能活动的开展而产生的。对企业内任何一个部门而言,它所产生的档案是其各项行为活动的原始记录,是其职能作用和工作绩效的有力凭证,而内部控制正是针对企业各项活动开展的风险评价和审计监督。因此,各项活动中所产生的档案是否完整系统,档案管理是否科学有序,将直接影响到内部控制工作的有效性。在传统管理环境下,企业档案管理和文件管理以“归档”工作为接口衔接,档案部门缺乏对归档前文件的有效控制,这也正是在内部控制过程中档案管理所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要实现企业档案的有效管理,就应当增强企业档案管理的灵活性、多样性,将企业档案管理的范围扩展到企业文件材料形成之时,对档案工作流程重组,构建正确的档案管理模式,如文档一体化或企业信息一体化管理。即打破对现有文件管理的思维定势,从文书管理和档案管理的全局出发,实现从文件生成、办理到档案归档的全过程管理,实现企业档案管理前端控制管理的模式。这种模式要求档案管理要与企业职能活动同步进行,控制监督归档前的文件管理活动,实现对文件到档案的全过程控制,做好归档工作;同时还要重视对归档范围和分类体系的重新审视,并与业务部门配合,做好企业重要活动档案的跟踪工作,及时收集易散落的文档,真正使企业内控在良好的档案信息记录习惯和充足的档案资源基础上实现。
4.提高人员参与意识,加强团队合作
档案管理在企业内部控制过程中的地位非常重要,而一个企业的档案意识则直接影响到档案管理水平的高低。因此,要实现档案管理在企业内部控制过程中的积极意义,必须从整体上提高企业的档案意识。首先,对于企业管理层而言,要充分认识到档案在企业内部控制中所起的关键性作用。由于企业档案的形成、产生和最终归宿均在企业内部,对外无明显产品特性,所以往往容易被管理者忽视。但是随着企业内控的发展,档案在其过程中的参考和凭证作用越来越显著,档案管理在企业活动中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管理层的重视将更有利于档案工作的有序开展。其次,对于档案管理人员而言,其对档案现象的认知水平,是决定企业档案管理水平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加强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工作内容和档案工作相关领域内容的认识,提升档案管理思想,学习现代企业制度和相关档案管理知识,理解其职能在内部控制过程中的作用,从而在日常的档案管理工作中完成好其分内职责,并促使档案工作促进并支持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进行。最后,对于其他业务部门的工作人员而言,也要具备档案意识,而这主要依靠档案人员向企业员工进行宣讲来实现。要使业务部门的工作人员认识到档案是其各项行为活动的原始记录,档案管理与其职能活动的开展以及内部控制工作的进行都是紧密相关的。提高业务部门工作人员的档案意识,有助于推进档案管理与企业职能活动的同步运行,实现文档一体化或企业信息一体化管理,从而促进档案管理各个环节在企业内控体系中顺利开展。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