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精神科护理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959(2009)11-0238-01
随着社会竞争的激烈,我国精神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护士担负着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职业的特殊性决定她们具有较高的危险性[1]。而精神科护士较其他普通科护士存在更为、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2、3]。其焦虑程度明显高于普通病区护士,甚至较门诊患者焦虑发生率还高[4]。持续性高水平的应激对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和工作质量有明显的影响。如工作疲惫感增加和工作满意度下降[2、3]。因此,保持自身的健康与自我调适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对护士的工作压力来源及常见的身心疾病,缓解压力的方法进行总结。如下:
1 精神科护士心理压力的来源
1.1 一个被人忽略的特殊职业的群体:精神科护士及护理人员无论工作岗位的艰辛性,紧张性,持续性,在岗时间长还要做各种基础护理、心理护理。看着一级病人,守着持续病人,听着他们空中对话,看着异常行为,有时甚至有生命的危险,要求护理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高度的预见性,知识丰富,具有空间想象力,具有综合分析的能力及预测性。
1.2 护理对象的特殊性:精神科护士所服务的对象是失去理智的精神病患者,而对缺乏自知力,语言紊乱,有伤人,毁物,自杀,自伤,逃跑不配合治疗,甚至拒绝治疗的精神病患者,护士在工作中既要患者安全,又要注意自身安全。长期处于这种高度紧张的环境中,从而易导致心身疾病。
1.3 护士工作的危险性:精神科护士需要有高度的警惕性和应急能力,而精神疾病患者暴力行为发生率是一般人的10倍。因此,作为精神科的护理人员心理始终都处于紧张状态。
1.4 工作环境的封闭性:精神科多数采用封闭病房管理方式,精神科护士在上班期间与思维贫乏,表情淡漠的精神病患者接触,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中,将严重影响其心理健康。
1.5 社会压力:护士在实际工作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患者和家属,护士不可能满足其所有要求。一旦发生护理纠纷,即便责任不在护士,来自社会,上级和患者的压力均会使护士产生困惑。
1.6 工作的繁重性:护士实行轮流工作制,不分昼夜,导致生活规律改变。尤其夜班护士必须精力充沛,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和警惕性,否则很可能发生冲动,毁物,自杀,自伤,互伤,外逃等事件,甚至被患者伤害,在这些高度人群集中的地方,杜绝意外事件极为困难。一旦发生意外,护士要受到一定的处罚,造成心理紧张,职业紧张可影响智力活动和情感状态,高度的脑力紧张可引起管理人员的情绪障碍和自杀。
2 精神科护理人员常见的身心疾病
2.1 精神疲劳感:由于工作要求保持精神高度集中,上班不停地走动,说话,处理各种问题,严防病人的冲动,自伤,外逃及破坏行为。大脑皮层一直处于兴奋状态,即使下班也有较强的反应,倒班造成工作人员生物钟紊乱,使工作人员处于高度应激状态,心身均处于紧张状态。致使精神疲劳是精神科护士最普遍的一种不健康状态,而这种状态长期持续便导致神经衰弱。
2.2 心血管疾病:长期时间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精神处于高度集中紧张,高度的责任感和精神负担,产生紧张情绪,而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的30多岁就出现舒张压增高的现象。
2.3 高度紧张的工作和不规律的生活影响正常饮食消化,消化系统疾病较多。
2.4 受到不公正的待遇:病人家属的无理取闹,强词夺理,护理人员有理不敢言,有怒不敢言而心理压抑,造成心理失衡,再由于精神科护士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部分人受到委屈不愿暴露内心,也造成压抑。长期这样就易造成心理失衡。
3 精神科护理人员易产生偏离标准的不良心理状态
3.1 因为工作不能达到预定目标或出现矛盾,产生急噪焦虑不良情绪。
3.2 长期的精神疲劳易产生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
3.3 工作的高度紧张易产生压抑心理,出现抑郁情绪。
3.4 作息时间不充足,生活不规律,引起生物节律紊乱等。
4 应对措施及调适
4.1 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护士应注意培养自身对挫折,困难的承受能力和应对能力,保持平和,积极,向上的态度。在应激的情况下,采用合理的应对方式来增强心理适应能力和缓解由应激造成的心理紧张至关重要。针对不同的压力源,采取不同的护理业务能力培训,以减少无效反复行为,改变盲目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和心理紧张状态,注意护士情商的培养,使护士能调整自我情绪。
4.2 减轻缓解压力:增加护士编制,改善超负荷的工作状态,合理分配人员,弹性排班,保证护士的休息和睡眠,为护士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4.3 注意职业防护:开展法律讲座,组织护士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护士的法律常识,学会保护自己。在日常工作中积极拓展自身的知识领域,经常分析不安全因素,加强责任心,对可能引起的护理纠纷进行分析,并制定应对防范措施,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有条件的可以参加职业保障,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对身体状况差不宜在病房工作的护士要及时调整岗位,从而维护护士的身心健康。
4.4 加强护患沟通:护士要注意与患者的沟通技巧,尊重患者的人格,信仰,对患者隐私绝对保密,不随便哄骗患者以自己良好的护理作风获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和支持,从而降低工作的危险因素。
4.5 保持健康的情绪:健康的情绪在护理工作中近因效应是多方面的,它既是社会和护患诸关系中的反馈信息,又有利于强化护士的心理素养。因此,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追求积极乐观的精神境界,不仅能提高自身的应激能力,而且可保持健康的情绪。
关键词:人文护理模式;精神科患者;临床护理
随着生活压力的逐渐增大,精神科疾病越来越普遍,由于精神病患者多存在幻觉,在意识模糊的情况下不能有效控制自身的思想、情绪及行为,常表现为行为异常。另外,大部分精神病患者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及自制力,特别需要护理人员予以科学护理,以使患者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1]。人文护理模式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新型护理模式,它能给予患者贴心服务及人文关怀,在护理精神科患者方面意义重大,本研究就人文护理模式在精神科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精神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73例,女47例,年龄18~73岁,平均年龄为(45.3±3.2)岁。患者病程3~12年,平均病程(7.4±2.1)年,分裂样精神障碍18例,反应性精神病7例,精神分裂症83例,躁狂抑郁症12例。将所选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患病原因等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P>0.05)。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人文护理,其具体内容包括:为患者营造舒适、温馨的住院环境,合理摆放物品,保持病房地板、墙壁的整洁,减少患者对病房的过度压抑感和恐惧感;主动、耐心与患者及家属交谈,舒缓患者焦虑、紧张情绪,为患者营造轻松的治疗环境,使患者树立治愈信心[2];及时、准确了解患者病情,协助患者掌握活动技巧,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从患者角度去体会患者内心的痛苦及需求,初步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向患者宣传转移注意力及深呼吸等缓解紧张的方法;在患者病房内张贴精神疾病预防知识方面的宣传海报,减少患者对该类疾病的恐惧感,积极争取患者有效配合医生的治疗;大力组织各项娱乐活动,丰富患者的业余生活,鼓励患者参加乒乓球、羽毛球、排球及健身舞等文体活动[3],帮助患者在健身的同时保持乐观的心态;对患者实行开放式管理,认真听取患者发言,尊重患者人格及人权,对于异常的想法予以合理指导,遵循循序渐进原则[4];向患者讲述后期巩固治疗方法,促进患者恢复正常生活。
1.3评价方法 采用发放自制问卷调查表的方式统计患者满意度,满意度评定分为满意、一般及很差三级,收回问卷调查表对患者满意度进行统计。
1.4统计学方法
2结果
分别接受护理后实验组满意48例,一般9例,很差3例,满意度为80.00%,对照组满意34例,一般15例,很差11例,满意度为56.67%,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人文护理模式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现代护理模式,该护理模式将为患者提供人文关怀及贴心护理服务作为首要任务,有效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使患者感觉到家的温馨,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精神科患者的行为及思想异常,严重影响正常生活,护理人员对其进行生活指导意义重大。人文护理能有效避免护理措施过于生硬,护理措施更加人性化,处处体现人文关怀,使精神疾病患者更容易接受[5]。该模式的实施必须充分考虑患者心理的需求,再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有条不紊的进行开展,为患者提供更多的自主空间,鼓励所有护理人员充分发挥自身聪明才智,努力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综上所述,采用人文护理模式护理精神科患者可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及护理质量,有效改善护患关系,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穆金桃.人性化护理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2012,5(12):114-115.
[2]后凤茹,桑志荣,李桂婷.浅谈人文护理在精神科工作中的运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0,5(26):263-264.
[3]张爱民.人性化护理模式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北方药学,2011,8(11):123.
[关键词] 不良事件;精神科;护理;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 R473[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1673-7210(2014)05(b)-0143-04
Cognitive status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of adverse events in clinical psychiatric nursing
XU Yunhua1 JIANG Senlin2 FU Xuemei2
1.Department of Preventive Care, Chongqing Three Gorges Center Hospital, Chongqing 404100, China; 2.General Office, Pinghu Branch, Chongqing Three Gorges Center Hospital, Chongqing 4041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cognitive status of adverse events in clinical psychiatric nursing, and give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Methods Nursing adverse events or potential safety hazard in each department of Pinghu Branch, Chongqing Three Gorges Center Hospital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3 were reported and retrospectively statistically analyzed. Nursing adverse events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causes, and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adverse events was analyzed, including patient's age, gender, duration, hospitalization time, disease category, medication and other factors and curing duration, education background, professional title. Then the corresponding preventive measures were formulated. Results The survey of classification and occurrence of nursing adverse events showed that fall (50%), patient loss of property (45%), medical facilities damaged (45%), medication error (39%), nurse-patient disputes (38%), aggressive behavior (37%), drug delivery errors (36%) were accounted for the larger proportion. Single factor analysis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patients' general condition and nursing adverse events showed that the adverse events occurrence of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age, duration, disease category, medication ha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while gender, hospitalization time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In the aspect of nurse, the adverse events occurrence of nurses with different curing duration, education background, professional title ha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Conclusion It should strengthen the nursing safety,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nurses, strengthen nurse-patient communication, and take patients as the center, take quality as the core, realize the nursing management standardization, routinization and scientization. Reducing the incidence rate of nursing adverse events is important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nursing.
[Key words] Adverse events; Psychiatry; Nursing; Countermeasures
精神科护理作为护理中风险较高的工作,鉴于该科室中的患者情绪波动及行为的不确定性,再加上精神病患者对于治疗的配合程度较低,抗拒、干扰治疗,甚至打骂医护人员,因此增加了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其需要在工作中付出更多努力[1-3]。护理不良事件往往是未预计、毫无计划地在护理过程中发生,属于意外事件范畴,包括住院期间发生的误吸、窒息、跌倒、坠床、烫伤、走失、静脉输液输血意外、意外脱管、自杀等事项,均关系着患者的生命安全[4]。为了解精神科护理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频繁,本研究通过对2013年1~12月重庆三峡中心医院平湖分院(以下简称“我院”)各科室上报的护理不良事件或安全隐患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并制订相应的防范措施,为提高我院服务质量,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确保护理安全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各科室上报的安全隐患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选择其中发生不良事件患者100例及其对应护理人员32名。
1.2 方法
对不良事件发生的一般情况进行统计,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住院次数、病种、用药方式等患者因素及护龄、学历、职称等护士因素,分析各方面与不良事件发生的相关性,并制订相应的防范措施。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不良事件的分类及其发生情况
结果显示,跌倒(50%)、患者丢失财物(45%)、医疗设施损坏(45%)、给药错误(39%)、护患纠纷(38%)、攻击行为(37%)、药品交接错误(36%)所占比例较高。见表1。
表1 护理不良事件的分类及其发生情况
2.2 患者一般情况与护理不良事件关系的单因素分析
结果显示,100例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患者中,不同年龄、病程、病种、用药方式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性别、住院次数与不良事件的发生关系不大,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表2 患者一般情况与护理不良事件关系的单因素分析
2.3 护理人员情况与护理不良事件关系的单因素分析
结果显示,不同护龄、学历、职称护士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见表3。
表3 护理人员情况与护理不良事件关系的单因素分析
3 讨论
3.1 临床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分析
精神科护理是一项高风险的工作。本研究结果显示,跌倒(50%)、患者丢失财物(45%)、医疗设施损坏(45%)、给药错误(39%)、护患纠纷(38%)、攻击行为(37%)、药品交接错误(36%)在护理不良事件中所占比例较大。分析原因可能为:对患者的安全缺乏足够的重视,监管不到位,缺乏能够有效对患者发生意外危险性的评估方法或措施;医护人员对护理工作的怠慢,对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较弱,患者外出活动走失现象出现;被盗、跌倒、坠床等,主要是护士入院后未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安全告知或安全告知欠详细,缺乏预见性,未认真评估患者意识状态、生活自理能力和合作程度。护患沟通不畅或不充分,护士服务态度不好,未认真评估患者意识及合作程度,对意识不清及嗜睡患者肢体约束不够,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指导不到位,未能有效巡视病房,而致患者自行拔除管道,往往会增加护患纠纷,导致攻击行为发生率较高。这与国内其他一些研究观点一致[5-8]。
患者一般情况与护理不良事件关系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100例发生不良事件的患者中,不同年龄、病程、病种、用药方式患者间差异显著(P < 0.05),而性别、住院次数与不良事件的发生关系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推测其原因如下:不同年龄的患者精神病发病及表现出失常、冲动等行为的时段不同,往往年纪较低,发生精神病的高峰期较为集中,易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病症对护理不良事件的影响表现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往往病情会出现反复发作,且病情不易控制,因此导致该类人群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联合用药患者一般来讲多为难治性精神系统疾病,病情往往表现出无常且复杂,这给护理工作带来了一系列困难,管理难度明显加大,相关护理事件发生的比例也随之升高。再者,联合应用药物使药物的副作用增大,其危险性明显升高。本研究护理人员情况与护理不良事件关系的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护龄、学历、职称护士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P < 0.05)。分析原因如下:护龄、职称、学历均较低的护士,工作时间不长,所在工作中积累的知识及经验相对不足,具体可表现为省略或简化了查对环节,表现为不对姓名只对床号,不看药名只看药品包装,药品剂量、用药方法查对不严,用药前向患者告知不清,致使患者吃药时药量出现差错,未严格执行双人核对制度及“三查九对”制度,核心制度落实不到位,无能力处理好相应的突发事件。
3.2 临床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应对措施
3.2.1 增强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加大管理力度加强患者家属的安全意识,让其自身认识到护理的安全性,同时定期对患者病房中的危险东西及配套设施进行检查,病房环境要保持足够的安静,避免喧嚣,降低环境可能给患者带来的相关危险,避免患者因情绪波动而自己私藏物品,发生伤人或自伤事件[9-10]。
3.2.2 加强护理人员素质培养加强护理人员素质培养,提高护理质量。由于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责任心不强,查对不严,违反操作规程或技术水平低,对患者护理风险评估不足,工作态度过度散漫,忽略护理过程中应有的一些必要的排查,会增加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给患者造成生理及心理上痛苦,延长治疗时间,增加经济负担。因此应针对加强护理人员的职业修养,在精神科的特殊护理中,要有耐心,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有效的相关护理,同时加强业务拓展,增进知识,积极学习并与有经验的护师进行交流,提高自身素质,确保护理基本功扎实[11-13]。
3.2.3 严格执行监管制度,规范操作病区应成立安全管理小组,制订各种切实可行的护理工作流程,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程,完善和落实各项护理工作制度。加强节假日中护理人员的排班,保证护理安全[14-17]。针对护理不良事件,一旦发生,应及时进行问题分析,从管理制度、工作流程等方面着手,认真分析可能引起不良事件发生的各种危险因素,针对所分析问题的症结,采取有效、针对性的措施来进行改进,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3.2.4 完善制度管理,扩大护理队伍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较多的时候是由于护理人员业务技能掌握不熟练,缺乏耐心、细心,责任心差导致。还有一些是由于护理人员把自身利益放在第一位,过度推卸责任或逃避,针对不良事件的发生不及时主动上报,导致事件向较坏的一面发展,严重者致使患者病情恶化。提示医疗机构应针对此现象及时调整管理制度,加大宣传力度,鼓励护理人员能及时主动对不良事件进行上报。对于新的实习学生来讲,遇到不懂的问题未能及时请教老师、带教老师对学生盲目信任,导致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的现象,应采取相关的补救措施,把不良事故的后果控制在可以应对的范围内[18-19]。提高护理人员配比是实现有效护患沟通的重要条件,同时减少低学历等护理人员比例,可相应提高护理质量。尽量简化护理文书书写,让护士有更多时间照顾患者。
3.2.5 进行护患有效沟通,保证护患关系和谐护理人员要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基本病情,改善服务态度,多方面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20-21]。
综上所述,应不断完善护理安全相关工作流程,加强管理、提高素质、加大护患沟通可减少相应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在以后的护理工作中,应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执行各项操作规程,和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防范护理纠纷,以患者为中心,以提高护理质量为核心,找到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并全面落实,才能真正预防护理不良事件的再发生,从根本上减少各种护理纠纷。
[参考文献]
[1]朱彩文,王娅丽,黄昶荃,等.采用SHEL模式对精神科与综合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对照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0):58-61.
[2]吴明霞,王林,陈爱民.前馈控制应用于精神科病房管理对护理不良事件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18):115-117.
[3]戴兰云.临床精神科护士护理不良事件认知现状的调查分析与对策[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8):135-137, 140.
[4]李红,裘珊珊,朱映梅.运用SHEL模式分析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J].护理学报,2010,17(6):24-26.
[5]李金香,夏娟静,王梅,等.重点病员管理在老年精神科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3, 25(17):122-124.
[6]张学彩.运用SHEL模式对精神科与综合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对照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3,(24):360-361.
[7]文金宁,梁仕兰,俞军红,等.“魅力5S”服务在精神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 19(24):2964-2967.
[8]肖爱祥,林建葵,韦红梅,等.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对策[J].现代临床护理,2012,11(11):11-13.
[9]韩永惠.精神科36例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原因及防范对策[J].中外健康文摘,2011,8(15):334-335.
[10]夏丽洁.重点病员管理在老年精神科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健康大视野,2013,21(16):503.
[11]李丽,张跃兰,刘力军,等.精神科临床护理安全评估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护理学报,2009,16(2):39-41.
[12]卞樱芳.护理不良事件主动上报在精神科的管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8):5142.
[13]盛彩华.精神科护理安全论析[J].当代医学,2012,18(13):124-125.
[14]王晓娥,郁京萍,文金宁,等.精神科实施保护性约束的精细化管理效果分析[J].护理研究,2013,27(25):2760-2762.
[15]侯明如,蔡燕,徐慧鸣,等.精神科保护性约束标准化操作规程的建立及临床应用[J].护理研究,2013,27(28):3165-3167.
[16]马兰.优质护理对于护患纠纷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7):121,123.
[17]孙玉娟,田凤华.64例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和防范措施[J].中国医药科学,2013,3(2):124-125,146.
[18]江文仙,毛青英.精神科老年病房护理风险教育方法介绍[J].中国乡村医药,2011,18(11):75.
[19]邢桃红,张军,李喜娓,等.护理安全管理在血管外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4):122-123.
[20]陈红.精神病患者发生自杀与伤人的原因及护理对策[J].中华少年:教学版,2010(11):64-65.
[21]汪淑琴.阿合奇县人民医院257例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预防策略[J].中国医药科学,2012,2(18):37-38,40.
(收稿日期:2014-01-21本文编辑:程铭)
[通讯作者] 姜森林(1976.9-),女,重庆三峡中心医院平湖分院综合办公室主任;研究方向:护理管理。
本刊工作探讨栏目介绍
针对医药卫生行业及相关岗位的工作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研究、探讨与争鸣,报道医护人员对疾病诊断、治疗、护理所面临问题的认识,交流实际工作、学习经验。须附中英文摘要,英文表达要规范准确,符合医药英文学术论文表达习惯。标引关键词4~8个。参考文献的引用数目应不低于11条,且近两年的文献应占30%以上。
来稿请寄:北京市朝阳区通惠家园惠润园(壹线国际)5-3-601《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社
邮政编码:100025
电话:010-59679061
【关键词】 神经外科;优质护理;临床体会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790-01
随着社会经济的提高和医药事业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不仅对医疗技术有高度的关注,对护理工作也有了更多的要求,2010年卫生部也提出了进行优质护理服务的通知,进行优质护理服务是势在必行的,优质护理服务中最重要的一条则是“以病人为中心”,通知中说到主班护士的工作地点要侧重于病房而不仅仅是护士站及病房,努力的为他(她)们提供基础的护理服务,普及健康教育和保健知识[1]。现将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的临床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年度我院共接受了80名神经外科患者,其中创伤性颅脑损伤为20名,脑血管病变为40名,癫痫为5名,脊神经病变为15名,配置有主管护师、护师、护士、护理员、卫生员。床护比为1:0.6,已达到卫生部1:0.4的标准。
1.2 实施方法
1.2.1 进行护士护理员的捆绑式管理 即护士和护理员同时管5到6名患者,对护士护理员的责任进行明确的分工,吸痰、口腔护理、会的护理等由护士负责,更衣、擦洗、大小便、病房的通风等由护理员负责。
1.2.2 创造舒适整洁的治疗环境 治疗环境对患者的康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2]。所以进行护理工作时,务必要做好治疗环境的卫生工作,努力为患者提供舒适整洁的环境,减少噪音,禁止吸烟,定期进行病房的通风消毒,布局好病房的整体,让患者住的舒服,自在。
1.2.3 以病人为中心,以人为本的护理模式,换被动为主动,充分考虑患者的需要 神经外科患者一般都在语言的表达和肢体的行动上存在着障碍,这使得护理人员更加要用心的为患者考虑,想患者所想,思患者所思,必要时要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开导患者,缓解患者的情绪。在进行护理操作时,要礼貌轻柔,患者不懂的要耐心的向患者解释,千万不能粗暴蛮横。确保患者得到优质的护理。
1.2.4 弹性排班并调整工作模式,为患者提供连续无缝隙的护理 根据神经外科的实际情况,采取APN排班的模式,即:A班:8:00-16:00,P班:16:00-24:00,N班:24:00-8:00。尽量减少交接班的环节以及时间,对薄弱时间段如凌晨段时间要予以重视增加护理人力加强护理。
1.2.5 平时加强护士的技能水平的训练和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3] 护理人员对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方法以及对工作方法的了解要予以加强,医院要经常定期组织护士进行学习和进修,提高护士的工作能力以及与文物素质以便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使患者更好地康复。
1.2.6 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端正的工作态度 由于神经外科患者中老年人比较常见,所以他(她)们的思维能力和记忆力都有一定程度的减退。所以护理人员要充分考虑这个情况,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耐心。要经常与患者沟通、交流,提高患者的信任感和安全感,缩进了护士与患者的距离。
1.2.7 对新入院的病人,护理人员应予以重视,因为新入院的患者对医院环境非常陌生又加上对自己本身的疾病的恐惧,心理上或多或少会有些失落,这时候护理人员要经常性的与患者交谈,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增加患者的信任度,能让患者可以很快的适应医院的生活,以较好的心态来接受治疗,从而达到康复效果。
1.2.8 护理记录要尽量简化,使护士能有更多的时间来为患者服务[4] 我院已经实行了电子病历,开展了表格形式护理文件的书写,并已经通过了专家和领导的检查,获得了好评和推广,这样的举措让护士拥有很多的时间来和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
2 结果
我院神经外科进行优质护理服务后,神经外科整体的护理质量有了明显的提升,神经外科室内的患者都得到了有效地治疗以及优质的护理,患者和其家属对护理质量非常的满意。与此同时,我们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认真的分析以及出院跟踪和回访,患者和家属对护理工作质量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实现了零投诉。这也大大的提高了护理工作者的工作能力,增强了自信心以及自豪感。优质护理工作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3 讨论
本年度我院神经外科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护士每班平均书写护理文件的时间减少了0.5个小时,护患的沟通时间明显增多。在护士工作的队伍中,工作态度明显乐观积极向上了很多,护士的政治思想以及专业素质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在个科室中起着带头作用。为构建和谐的治疗环境,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印花,李涛.新形势床头交接班的科学化管理与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5):70-71.
[2] 王建英,曹岳蓉.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外科的应用与实践[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9):52-54.
【关键字】神经内科;优秀护士;素质;能力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792-02
神经内科在医院内相对于其它科室,是较为特殊的科室,原因是患者多为年龄较大,病情复杂,合并症多,且可能存在意识障碍、瘫痪、大小便失禁、共济失调、言语障碍、周围神经病及肌肉疾病的病人还可能存在肢体麻木及剧烈的疼痛,更为严重的是大部分疾病遗留残疾的几率大,再加上住院时间长,致使病人经常存在明显的焦虑、烦躁、抑郁及恐惧等精神症状,增加了护理难度,临床需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以利于患者的康复和治疗,减轻患者的痛苦,这样对护理人员的要求相应提高,那作为护理任务完成的主要执行者护士具有什么样的素质与能力才能适应这种需要呢?本文浅析如下。
1 高尚的道德品质
护士的思想意识与道德品质影响着其行为、态度、护理质量,只有思想认识到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才能做好护理工作;良好的道德修养是一个护士必备的素质,高尚的医德医风、热情细致的服务,文明礼貌的用语能够送给病人一丝温暖;积极、乐观、开朗自信的精神面貌能够给病人传递正能量,同情心与责任感能给病人带来安全感,高尚的医德与无私奉献的精神一直也是老年慢性病患者所希望护士具有的[1]!
2 精湛广泛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传统的专业能力指熟练掌握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知晓本学科的技术操作标准等,作者认为作为一名神经内科的优秀护士还应具备营养学、中医、预防医学等相关知识。
2.1 营养学知识
合理营养是健康的基石,营养因素对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预后有很大影响。多项调查发现营养是人们达到良好健康状况和防治疾病的重要手段。一些疾病对食物是有选择性的,有利于身体恢复的要多吃,不利的要少吃或不吃,比如糖尿病、肾病、高血压等疾病能否康复与饮食调控合适与否关系密切,是治疗成败的关键,但目前护士整体营养学知识欠佳,需要加强学习与教育[2,3]。
2.2 中医调护知识
中医调护在我国历史悠久,中医护理观比较独特,其特色主要体现在对生活起居要求顺四时调阴阳,避时邪养形神,生活起居有常;情志护理要求调和情志,平静心境;目前医院护士大多毕业于西医院校或护校,对中医护理理论不了解,中医护理操作不会,对中药知识的了解更是凤毛麟角,而神经内科病人多患有慢性病,西医治疗效果有时欠佳,故而护士有时应采取中西两种护理方式来加快病人的康复,自身应加强中医护理知识的学习与储备,科室内应张贴中医穴位挂图,针灸、火罐等器具做到常规备用,并让护士掌握其使用方法。
2.3 预防医学知识
神经内科病人以年老者为主,且并发症多,慢性病多,此疾病非一朝一夕造成,可能与长期的饮食习惯与生活习惯有关,故而治疗也非短期能够完全治愈,预防医学相关知识显得尤为重要,引起疾病的相关因素护士应了解,并告知病人,通过改变病人的生活习惯来改善病情。
3 情绪控制能力
护士在病房经常碰到悲伤,病痛,生死或一些可怕情景,引起自身恐惧与不安;经常遇到病人的责怪与漫骂,导致自身不愉快;病人家属的不理解与找事,感觉恼火;经常遭到领导的批评与同事的指责,感到委屈,这些事情的发生或多或少会影响到护士自己的情绪,但不能把这种情绪向其它地方传递或发泄,以防造成不良后果,要具有较好情绪控制能力,自己消化或找合适途径解决,家里面发生的不愉快也不能带到单位,带给病人,这同样需要具备较强的情绪管理能力。
4 风险控制能力
优秀护士需具备防止院内感染的技术与能力,具有生物安全意识,重视无菌操作,预防交叉感染与自身感染;现代社会医患关系紧张已是不争的事实,故优秀护士应具有处理冲突与阻止冲突的能力;遇到老年重症病人,护士必须要有风险意识,及时密切观察病情,与家属沟通,以有效控制意外与医患纠纷发生[4]。
5 良好的沟通能力
神经内科的许多病人已经丧失了正常的交流沟通能力,这就要求优秀护士具有更强的沟通能力与观察能力,用语言沟通,表情沟通,手语沟通来了解病情,了解病人需求;病人无法沟通的情况下,病人家属就是主要的沟通对象,需要跟病人家属说明情况,讲明病情,让家属心里有底,需要把相关的营养学知识与中医饮食调护知识传输给家属来实施;护士与医生的沟通也很重要,医生把护士当作助手[5],那护士就要把助手当好,及时跟医生沟通,把病人的情况随时告知医生。
6 团队合作精神
一个患者的康复需要一个团队的努力与合作,这个团队包括护士、医生、家属、病人,每个角色的作用都很重要,所以要求优秀护士具有很强的团队合作意识,交接班时要做好记录,口头传递准确信息,工作都多做一些,产生交集,不遗留漏洞,使患者能够感受到时刻有人护理!
7 管理能力
这里主要指时间管理与精力管理,美国Barbara cherry说过“时间管理”是成为一个优秀护士的必由之路[6],对于神经内科护士来说也是适用的。在目前国内医院普遍实行成本核算的情况下,每个科室的护士数量配备不足,再加上三班倒及家庭责任,工作量与身体劳累程度可想而知,更严重的是有时护士甚至连喝水时间都没有,这样连自身的身体都保障不了,何谈护理病人?所以想成为一名优秀护士,必须具备过硬的时间管理能力,学习一些管理理论与方法,管理好护理的时间,维持个人身体健康的时间,工作与家庭达到平衡的时间,自身学习充电提高的时间。
参考文献:
[1] 张俊红,白颖,陈娜。住院老年慢性病患者心目中优秀护士的质性研究[J].护理学报,2009,16(8B);1-3
[2] 徐宁,王庆华,刘骥骥,等。某三甲医院护士营养学知识、态度和行为影响因素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 6):47-48
[3] 胡敏予,朱明元,周光宇,等。护士营养知识水平与整体护理[J].中国热带医学,2001,1(1);78-79
[4] 谢铁梅。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潜在护理风险探讨及防范对策[J],现代护理《中外医学研究》,2013,11(10);75-76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患者150例,其中男性67例、女性83例,年龄16-82岁,平均年龄(48.01±0.12)岁。疾病包括颅脑损伤59例、高血压脑出血71例、脑动脉瘤破裂出血5例、颅内肿瘤11例、大面积脑梗塞4例。两组无统计学差异,出院后比较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
1.2方法
1.2.1强化优质服务理念
护士是医院基础护理的具体操作者,应在抓基础护理工作中不断强化护士的思想,树立主动服务、按需服务、不依赖家属等优质护理服务理念,让护士真正理解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内涵。通过召开科室专题会议,让护士特别是新护士认识到基础护理不仅仅是让病人清洁舒适,而且为护士提供了观察病情的最好途径,是护士与患者沟通的最好桥梁。
1.2.2保持整洁舒适的住院环境
住院环境对于患者的治疗康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一定要做好病房的卫生质控工作,争取为患者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康复环境,把病房环境纳入到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中来,完善住院环境,在晨晚间,必须要强化消毒隔离卫生工作,开窗通风,减少噪音,为患者提供舒适的康复环境。
1.2.3建立层级管理制度
采用了基础护理三级质量控制体系,即由护士长、责任护士、护士进行三级质量控制。责任护士在上、下午下班前检查各组基础护理工作落实情况。护士长则每周抽查,月底进行一次全面大检查。采取全面检查、随机检查和定期检查相结合的方法,使基础护理质量始终处于监控状态,确保各项护理措施落实到位。
1.2.4使用基础护理项目培训单实施全面培训
制订了表格式基础护理项目培训单。培训单包括了基础护理培训的各个方面。阶段:分为新护士(3个月内)、一年内、三年内、三年以上4个阶段;内容:包括所有基础护理操作项目;时间:有各项操作接受培训时间,有各项操作通过考核时间;考核方式:分为理论考试(口述或笔试)和操作考核两部分。有了基础护理项目培训单,使实施培训者和接受培训者目的更加明确,对哪些内容已经接受培训,哪些内容已通过考核,哪些内容虽已培训但迟迟未通过考核,了如指掌。从而指导护士找出薄弱环节,予以强化,直至完全掌握。
1.2.5建立绩效考核制度
根据护士管理的患者数量、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定期不定期地对患者工作进行量化考评,科室根据具体护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涉及调查问卷,了解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建议及意见,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整改措施,不断提高护理质量。
2比对效果
150例患者经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后,前后基础护理合格率分别为84.45%、95.27%,患者满意度分别为90.00%、98.00%。予以观察组患者优质护理服务,其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3讨论
3.1优质护理服务作为当前护理工作发展的新型成果,在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神经外科作为主治各种外伤所致的脊髓、脑部等神经系统疾病的一门独立外科学分支,疾病分类多,患者在治疗前后极其容易出现心理应激反应,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严重影响了治疗与转归,故护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
3.2优质基础护理融洽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在进行基础护理操作过程中,护士通过与患者的沟通,掌握了患者的病情及心理状况,及时为其排忧解难。同时减轻了病人的痛苦,促进了他们的康复,提高了患者满意度,从而使护患关系得到了良性发展。
3.3优质基础护理树立了良好的护士职业形象、提升了护士自我价值感
由于受传统观念以及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社会上存在轻视护理工作的现象,造成了护士心理不平衡,不安心本职工作。另外,基础护理工作付出时间多、劳动强度大,但经济效益低,使护士的职业价值得不到充分体现,从而对职业态度产生负面影响。通过改变护士对基础护理的认识,塑造优质护理服务理念,提升了她们的自我价值感,使她们真正了解自己的职业内涵,将服务理念逐渐渗透到行为中,也让患者真正感受到护士贴心的服务,用行动改变了他们对护理工作的误解,从而树立了良好的职业形象。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5.064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2457-01神经外科的患者一般都具有病情重,急危重患者比较多,而病情变化较快,因此对此类患者的治疗和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很多患者都有肢体功能和语言功能障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而在护理工作中融入舒适护理,能够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和愉悦感,尽可能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舒适护理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模式,他通过对护理模式和舒适的研究,使人在生理、心理、心灵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不愉快的程度[1]。本文对患者入院后的全过程均实施舒适护理,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1年6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00例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患者50例,给予舒适护理,而对照组50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
1.2舒适护理方法
1.2.1环境的舒适护理改善病区坏境,保持工作区内卫生,严明工作纪律,创造安静的环境,禁止在工作时间嬉笑打闹,不能随便接听电话甚至离开工作岗位,这样可以减少病区内的人员过多及声音嘈杂。改进病区就医环境,走廊设置座椅,方便患者及家属休息,大厅设置咨询台,随时接受患者及家属的咨询,有疑问可随时与护士沟通,及时排解各种问题,有利于减少医患矛盾,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
1.2.2心理舒适护理患者发病后一般都有意识障碍,患者意识清醒后,意识到自己的病情的严重程度,出现不同的心理问题。语言是对患者进行舒适护理的重要工具,护理人员要多一点耐心、热心和爱心,同时我们在护理工作中也注意到,应多对患者使用鼓励性的语言,对患者每天的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都给予充分的赞扬和鼓励,这样有利于患者病情进一步的恢复。音乐是缓解患者心灵创伤的良药,每天都选择合适的时间,给患者播放音乐,可以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释放患者的不良情绪。
1.2.3身体舒适护理给患者创造安静的环境,避免刺激患者。温度应舒适,室内空气要清新流通。每日多饮水、多排尿,防止逆行性感染。长期卧床的患者容易并发褥疮,要给患者勤翻身,避免褥疮的形成,此外也可指导家属按摩受压部位,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或行温水擦浴,必要时给受压部位垫气圈,保持床单、被褥的整洁,及时更换污染、不干净的衣物。这样都有助于防止褥疮的形成。
1.2.4引流管的舒适护理对引流管的护理显得尤其重要。要经常做好日常检查,我们在长期的护理工作中发现,引流管容易因为各种原因出现打结、扭转、拔脱,因此需要做好日常护理,防止出现上述情况。此外要认真查看每日引流的液体量和引流物的颜色,如实记录下来。拔管后注意伤口敷料的干燥。
1.2.5消化道的舒适护理根据患者具体病情给予消化道护理。如果患者术后清醒,可适当给一些温开水,注意量不能多,水温应适宜。如果患者术后长时间不清醒,可插管鼻饲流质饮食。严禁进食粗糙、坚硬、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忌烟酒。注意饮食要色香味俱全,提高患者的食欲。
1.2.6呼吸系统的舒适护理脑出血患者由于各种原因呼吸道局部抵抗力低下,再加上气管切开、气管插管,咳嗽反射、吞咽反射减弱,都容易导致肺部感染、低氧血症等。需要做好以下护理工作,首先立即吸氧,吸出痰液,保持呼吸道的通畅,鼓励患者咳嗽,以促进排痰,对于痰液粘稠不易咳出的患者,可以雾化吸入糜蛋白酶,以促进排痰。
1.3疗效评定依据治疗前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病人的自主生活能力进行评定
1.4统计学处理利用SPSS12.0统计软件,均数标准差(χ±s)表示计量资料,t进行检验。
2结果
通过舒适护理,患者的生活能力、活动能力等有效好转,其中观察组患者在舒适护理后与对照组相比,生存质量评分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神经内科;护士;工作满意度
护理工作满意度是护理人员对工作各方面的一个综合评价。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好坏直接决定临床护理质量的高低,进而作用于患者的满意度[1-2],并最终影响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进程。我院神经内科自2010年3月份加入优质护理服务工程以来,始终坚定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患者的满意度有较大提高。而作为实施服务的主体,护士的工作满意度尤为需要加以重视,本研究通过对比分析实施优质服务前后护士的工作满意度,为维护护士团队的稳定,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同时也为管理层制定更为人性化的策略提供更多的参考资料。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2012年11月对成都市某三甲医院神经内科的86名护士进行护士工作满意度问卷调查。发放问卷86份,收回86份,回收率100%。调查结果与该院2010年1月份神经内科进行的临床护士工作满意度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
1.2调查方法
采用医院自制的护士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由课题主管人员亲自发放,说明调查的目的和意义,采取自愿不记名的方式当面填写收回,时间限制30min,具体包括:工作负荷、收入与福利、家庭支持和同事关系、管理、职业认同、个人成长和发展、离职倾向、总体满意度共9个项目。量表采用Likert 5级计分法,从完全同意到完全不同意,每条分数1~5分,分数越高,满意度越高。预调查显示,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0,分半信度为0.87。
1.3.统计学方法
全部数据导入Excel软件进行整理,而后采用SPSS15.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 ±s)表示,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P
2.结果
优质护理服务前后神经内科护士的工作满意度比较见表1。
3.讨论
工作负荷显著增加 本研究显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护士的工作负荷较开展前明显增加,两者比较差异显著(t=-4.323 P=0.003
职业认同感增强 本研究显示,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护士的职业认同感明显增强,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27 P=0.003
其他方面 本研究显示,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护士的收入和福利无明显改观,医院的管理也无明显变化,总体满意度基本没有变化。说明医院在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过程中,缺乏系统化的支持性护理管理,护士工作压力增加,可与之相联系的收入和福利无明显改观,护理管理的层次也无明显提升。优质护理服务讲究以人为本,不仅仅是要以患者为中心,还要考虑与之紧密联系的医护人员和基础管理,只有支持性的基础工作打得牢固,护士才能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去提高护理质量,医院才能提供患者最优的护理服务,患者才可以享受优质护理服务带来的好处。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服务是一个系统化的新型护理模式,它可以给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提高患者的满意度,特别对于病情严重老年人多护理任务繁重的神经内科而言,护理质量明显提高[4-5],护士的职业认同感明显增强。然而,护士的压力增加,收入和福利却无明显改观,相关的支持性管理不到位严重影响了优质护理服务的进一步开展,需要医院管理者加以重视及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解决。
参考文献:
【1】于妮娜.病房护士的服务质量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调查[J].2009,9(32):8063
【2】张瑞敏,周海燕.护士工作满意度与患者满意度的相关性调查分析[J].2007,22(22):9-10
【3】罗晓,赵喜兰.开展优质护理示范工程前后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对比分析[J].护理研究2012,26(8):2283-2285
【关键词】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措施护理下肢骨折内固定术髋关节置换术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orthopaedic postoperative varicose veins deep venous thrombosis (thrombosis, D V T) the incidence and application multimodal preventive D V t. efficacy and safety.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criteria for the choice of lower limb fracture fixation 101, hip replacement patients in the study, tri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respectively 52 cases and 49 cases. Results: the surgery and hemoglobin, platelets, and prothrombin ratio and activation part blood coagulation time (APTT) live enzyme were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 0. 0 5).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ho underwent the lower limb D V t. incid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 05). Conclusion: multimodal preventive scheme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lower limb fractures internal fixation and after total hip arthroplasty varicose veins thrombosis.
【Keywords】venous thrombosispreventive measuresnursinglower limb fracture fixationhip replacement
下肢骨折内固定术是人体矫形外科中较大的重建手术,它有效地解除病变造成的疼痛,纠正关节畸形,改善肢体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术后容易发生多种并发症,特别是静脉血栓的形成,少数可造成肺栓塞导致死亡。有文献报道,我国骨科大手术后 DVT 的发生率与西方国家相当【1,2,3,4】,但目前国内对 DVT 防治工作的重视程度远低于国外,而且没有相应的防治方案可供参考。我科自2009年1月~2010年8月对下肢骨科术后采用多模式预防方案处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根据入选标准选择 101例下肢骨折内固定术,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参加该项研究,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 52例和 49例。观察组中男23例,其中髋关节置换术5例,股骨骨折内固定术18例;女 29例,其中髋关节置换术10例,股骨骨折内固定术19例。对照组中男23例,其中髋关节置换术6例,股骨骨折内固定术17例;女26例,其中髋关节置换术10例,股骨骨折内固定术16例。见表1
1.2方案
1.2.1分组标准
入选标准:1)因各种原因需行下肢骨折内固定术或关节置换术;2)年龄>40岁;3)体重40-100Kg。
剔除标准: 1)术前彩色多普勒检查双下肢 DVT( +) ; 2)对低分子肝素耐受性差; 3)有明显出血倾向;4)有静脉造影禁忌证, 如造影剂过敏等;5)患者拒绝参加。
1.2.2预防方案
将符合标准的患者均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除了疾病本身的治疗外,不采用任何预防方法。观察组采用以下多模式血栓预防方案:
①术后抬高患肢时,不要在窝或小腿下单独垫枕,以免影响小腿深静脉回流;鼓励患者尽早开始经常的足、趾等的主动活动,尽可能早期离床活动。手术后当天至术后第三天,麻醉作用消失后,即应鼓励并督促患者进行患肢足趾、踝关节主被动屈伸活动,指导病人进行肌肉等长练习,即膝关节完全伸直定位后,做股四头肌的收缩松弛运动,收缩10秒,休息10秒为1次。10次为1组,每天至少做10组,同时可以进行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腓肠肌的向心性按摩,每天3次,每次15~20分钟,以促进静脉血回流,同时注意健侧肢体及上肢的屈伸、抬高、肌肉收缩等运动,以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防止血液淤滞。手术当天常规进行预防静脉血栓知识的健康教育,鼓励患者在床上侧翻身,以侧30度为宜,避免髋关节脱位,术后多饮水,24小时饮水量2500~3000ml为宜,保持大便通畅。鼓励患者每天定时做深呼吸、咳嗽、咳痰;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如西红柿、芹菜、葡萄等;嘱患者戒烟。
②使用间歇充气加压装置(IPC),术后当天开始双下肢使用,2次/日,45-60分钟/次,使用3-5天。
③术后第三天使用CPM机,行患肢被动功能锻炼,一直到出院。
④药物预防:低分子肝素钙5000IU,皮下注射,术后8小时后开始使用,1次/日,持续使用7-10天,60岁以上患者加用阿司匹林100mg,1次/日,持续使用1月。
1.2.3观察指标
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均做血、尿常规、PT、肝肾功能及双下肢彩色多普勒检查,术后第 4、 10 天分别查血、 尿常规、大便隐血、 PT,术后第 10 天做双下肢彩色多普勒检查,可疑有DVT时行双下肢静脉造影检查及胸片检查。
注意观察项目:1)术后患者出血情况;2)术后血红蛋白及血小板变化情况;3)凝血酶原比值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4)双下肢 DVT发生情况;5)术后有无伤口血肿形成。
2结果
(1)术后血红蛋白及血小板变化情况
结果见表2、表3,观察组及对照组,术后4天,术后10天血红蛋白及血小板变化情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4天血红蛋白有轻到中度降低。
(4)不良反应
所有观察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伤口内血肿形成,消化道出血等不良反应。
3讨论
任何引起静脉损伤、静脉血流停滞及血液高凝状态的原因都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其中骨科大手术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极高危因素之一,其他常见的危险因素包括:老龄、创伤、既往静脉血栓栓塞症病史、肥胖、瘫痪、制动、术中应用止血带、慢性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等、危险因素越多,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就越高,当骨科大手术伴有其他危险因素时危险性更大。【5】
最早预防创伤后静脉血栓栓塞的方法为机械或药物方法,都取得了一定成效。有研究认为机械泵和低分子肝素双重预防是更为成功的方法。使用双重预防的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的发生率仅为 8.7 %,只有 2.9 %的患者发生了大的或阻塞性血栓 ,比任何单一的方法更为优良好。【6】
我们采用多模式预防骨科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术后鼓励患者尽早开始经常的足、趾的主动活动,尽可能早期离床活动,使用间歇充气加压装置(IPC)和CPM机,促进静脉回流,尽可能使下肢静脉血流恢复正常;术后使用低分子肝素,能防治血液的血液高凝状态,达到多途径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目的。本组结果来看,观察组DVT的发生率7.7%,对照组为34.7% ,有明显的预防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参考文献
[1] Heng LL. Deep vein thrombosis. Rationale for prophylactic treatment. Asian Thrombosis News, 1997, 3.
[2] Fong SY. Low- molecular - weight - heparin (LMWH) prophylaxis in total knee replacements. SGH Proceeding, 1998, 7: 3- 10.
[3] 吕厚山, 徐斌.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中华骨科杂志, 1999, 19: 155-160.
[4] 陈东峰 余楠生 卢伟杰等. 低分子肝素联合间歇充气加压预防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中华骨科杂志 ,2006 , 26:823-826
[5] 邱贵兴等. 中国骨科大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 中华骨科杂志, 2009,29:602-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