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内分泌护理诊断和措施范文

内分泌护理诊断和措施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内分泌护理诊断和措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内分泌护理诊断和措施

第1篇:内分泌护理诊断和措施范文

2017年内分泌科护士上半年工作总结以及工作计划【1】 2xxx年对于医院、科室、个人来说都是一个转变、成长、奋进的一年。在这一年中,科室遵循医院管理,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服务宗旨,深入开展护理优质服务工作,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改进服务流程,改善住院环境,加强质量控制,落实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全年实现了零投诉、零纠纷,获得温馨病区称号。现将全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1、善于授权,激励下属,引导大家相互关心、相互爱护;变科室管理为大家共同的工作。在工作中善于发现、利用每位护士的长处,创造机会让护士们扬长避短;在科室5个责护组中,各责任护士优势互补,形成了群体优化组合的良好局面。以上举措,在科室营造了一种松紧相宜的工作氛围,在全院护士民意调查中,内分泌科成为最想去的临床科室之一。

2、注重落实作为管理者的协助、支持、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信息的功能,引导护士对自己的工作、学习、自我成长进行自我评价,强调自我管理,从而增强了护士责任包干制的自觉行为。

二、加强业务学习,努力提高内分泌科的队伍素质。

1、改革护理业务查房,率先在全院使用多媒体开展每月一次的PPT式护理查房和业务学习,对护理诊断、护理措施进行了探讨,并在其后进行学习心得、体会交流,以达到提高业务素质的目的。开展每周一课、沟通技能培训等,内容以基础理论知识和专科知识为主。营造了浓烈的学习氛围,使科室护士们能自觉钻研业务。

2、加强岗位技能的培训和考核。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对新护士、初级责任护士重视岗位技能培训,规范培训、考核内容,讲究实效,不流于形式,同时加强护士注重平时工作习惯的培养。对新护士实行一对一导师制,完成新护士教学月目标计划表,采取带教与自学相结合的方法,并由带教老师进行考核,护士长不定期抽查,成绩在85分以上为通过,否则进入下一轮培训。我病区今年共对2名新护士进行了此项培训,效果好。

三、创建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建立全新内分泌科的护理服务平台

1、开展沟通技能培训,并就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演练,继续改善服务流程,在日常工作中规范护士言语、行为。

2、继续开展健康教育,对住院病人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定期或不定期测评)满意度调查结果均在98%以上,并对满意度调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措施,评选出了最满意护士。

3、开展3H护理服务模式,添置各种仿真花卉美化环境,为病人提供各种生活上的便利,如:设置低血糖应急盒、阅读窗等,从而建立内分泌科优质护理服务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创建了温馨病区。

4、改革护理工作模式,改革排班模式,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责任护士对病人实行责任制包干,对所负责的患者从入院到出院实施整体、连续、全程的护理服务。

5、深入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形式多样,如:每月大型讲座、每周科室小讲座,每周5个责护组交叉式考评并及时反馈,坚持电话随访、满意度调查等工作,满足病人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以上措施提高服务质量,全年中病人及家属无投诉,科室无纠纷发生,医院组织的服务质量调查病人满意率98.7%,位居全院之首。

四、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标准及流程,加强护理质量管理,杜绝护理差错事故发生

1、重新制定责护班、主班工作流程及考评标准,规范各级护士考核内容及标准,制定初级责任护士应知应会考评表、新进护士上岗能力考评表。

2、配合护理部完成了责任护士分层认证,并修改各层级责任护士工作职责及考核标准。3、加强质量控制,发挥科内质控小组作用,充分利用关口前移,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各项护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对科室、护理部质控中存在的问题运用PDCA实行持续质量改进,提高护理质量水平。全年重大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率为零。

4、坚持交接班制度,各班认真做好床头交接班。护士长坚持每日深入病房,参加床头交班,认真做好督察工作,及时处理、协调、解决临床护理管理和护理质量中现存或潜在的问题。加强了危重病人的管理,做到熟练掌握护理急救技术,抢救程序及抢救药械的使用,提高了危重病人抢救急救的成功率。

5、每周进行安全意识教育会,查找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提出整改措施,消除差错事故隐患,认真落实各项护理规章制度及操作流程。

五、工作中还存在很多不足:

1、基础护理有时候不到位,个别班次新入院病人卫生处置不及时。

2、健康教育有待进一步深入,动态连续性有待加强。健康教育的理念有待更新,病人及家属的参与意识有待加强,自我管理能力有待提高。

3、个别护士个性较急躁、工作中存在粗枝大叶的现象。

2017年内分泌科护士上半年工作总结以及工作计划【2】 健康教育四字相信大家早就不陌生了,作为内分泌科的护理姐妹门更不会陌生,早在XX年,健康教育就被立为糖尿病患者治疗的五驾马车之一,五驾马车之首,作为内分泌科的专业护士,我们的主任把我们象医生一样的培养,给了我们很多出去学习交流的机会,可以说内分泌科低年制的护士老师都具备跟患者进行糖尿病知识讲座的能力,但以往的健康教育基本都由责任组长承担,没有人独立出来做健康教育,从八月开始,我们内二病区也安排人来搞专职的健康教育了。

专职健康教育护士,多么神圣而光荣的一个称谓,但我听着犹如千斤重担,压力大于动力,平常我们一直都在做健康教育,让我独立出来专门做,我该怎么做啊!还是象平常一如既往的做吗?肯定是不可以的,我怎么才能对得起这光荣而神圣的称谓呢?难道科室的人说我是专职的教育护士我就是了吗?

给我挂一个专职教育护士的头衔我就是了吗?在久病成良医的患者面前我能自信的说自己是专职健康教育护士吗?仔细称量自己,我心里比没把握一针见血还虚,说真的,很感谢两位护士长给了我成长的时间和空间,李红护士长说:白林,相信你,八月你就自己摸索着干吧!

仔细回顾我们平时的健康教育,我们做了病房的一对一教育,集体教育,每月一次的大型多媒体教育,甚至患者的分层分类教育,成立了患者的泵友协会,病友之家,病友俱乐部,尽管形式多样,我觉得也存在很多的问题,我们所做的几乎都是惯性在做,例行公事的在做,究竟收益如何?没去认真的评价过,设置专职的教育护士,我如何才能在以往的基础上锦上添花呢?我想我首先要把我所做的、所负责的事情真正落到实处,宁愿病人不叫我杨医生,叫我杨教育,怎么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杨教育我还在探索总结之中,我就把我八月电话回访的真实情况供大家分享一下。

总所周知,电话回访可以为出院后的患者提供恢复期指导及健康指导,促进医院改进服务,提高水平,为医院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巩固医院与患者之间的和谐关系,拓宽服务领域,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的同时有效防止和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护士核心价值得以体现,素质得以不断提高。我科把电话回访内容定为5条:1了解患者出院后的病情2了解出院后的用药情况3给予恰当的相关护理指导4征求住院期间的意见和建议5提醒患者门诊随访时间,现就八月的回访做个统计分析:

内二八月共出院225人,其中肾病138人,内分泌87人,从出院的病种统计:肾病的蛇咬伤患者11人,蜂蛰伤14人,酒精中毒7人,农药中毒10人,百草枯中毒5人,药物过量3人,鼠药中毒2人,co中毒1人,毒菌中毒2人,食物中毒2人,中毒病人合计56人,肾病综合症21人,肾功不全不全及尿毒症34人尿路感染20人,其余病人7人;

内分泌的出院病种统计:糖尿病42人,甲亢12人,甲减8人其余疾病25人,从年龄统计:60岁以上的病人145人,60岁以下的病人80人,从城乡统计:由于没登具体地址,估算了一下,内分泌本城区患者占50%,其余50%是异地城区外的,肾病的患者本城区可能只占30%,异地城区外的占70%;

从电话回访结果统计:肾病患者:电话打不通有14人,电话错误3人,无电话9人,连续三次无人接听7人,关机4人,电话提示空号15人,死亡6人;内分泌电话回访情况统计:电话打不通6人,无人接听5人,关机4人,电话不存在3人,停机1人,电话留错1人,无电话3人,死亡3人,从电话接听者统计:内分泌家属接听10人,肾病家属接听96人,1例邻居接听,从电话回访时间统计:1小时最多回访40人,225人大致要花56小时,从回访意见统计:肾病有2人有意见,内分泌1人有意见。

经以上统计分析,体会如下:

一、更进一步明白了电话回访的目的和意义:

1、电话回访可以提高医院服务的层次:相当于医院的售后服务,完善医院的服务环

2、医院信息收集:在随访过程中收集病人对医院运行环节中的意见,作为医院工作改进的依据之一。

3、稳定病人群:通过电话随访,提升医院的服务效果,使病人成为中心医院的忠实客户。

二、电话回访的注意事项:

1、医疗安全尺度的把握:电话回访的主要目的是给患者带去医院的问候,而非远程的医疗,回答患者医疗上的问题需慎重,避免简单的判断和随意指导;

2、回访者的规范把握:因为致电者代表着医院,电话用语必须得体灵活,应对意外问题从容大方,给患者留下美好的印象;

3选择适当的回访时间和地点,我们选择的时间段为15:00~17:00,尊重患者或患者家属,称呼得当,语言措词得体,对患者有同情心和责任感,会谈内容的保密,不暴露患者隐私。

三、电话用语要规范:

电话回访是医院服务的延伸,访问者代表了医院,因此,用语及访问内容、程序必须遵循一定的规范,以体现医院服务的标准化。一般而言,电话回访需遵循以下规则:

1、接通电话后,先确认病人身份,再自我介绍,说明致电的目的。

第2篇:内分泌护理诊断和措施范文

关键词:人流术;术后闭经;原因;治疗

人流术后闭经主要指的是受人流术创伤影响出现的继发性闭经,相关文献表明人流术后出现闭经的概率占0.31%~1.41%[1],给女性患者身心带来较大的伤害。人流术后闭经除了与手术创伤有关外,还与患者精神过度紧张、内分泌失调、频繁人流等诸多因素相关[2]。为此了解人流术后闭经原因,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50例人流术后闭经患者为研究对象,排除肝肾功能严重障碍、妊娠期、精神异常等患者。患者年龄在21~41岁,平均(25.1±2.1)岁,其中已产患者20例,未产患者30例;人流1~2次者32例,人流在3次及以上者18例。距上次人流时间在3~18个月,平均(5.1±1.0)个月,闭经时间在2~6个月,平均(4.3±0.4)个月。

1.2方法 对5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查阅和分析,主要包括一般资料、临床诊断资料及治疗资料。重点观察宫腔镜及病理学检查结果,分析患者人流术后闭经的原因。对于闭经患者来说,肌肉注射20 mg的黄体酮,不间断治疗3 d,停药10 d后患者仍然没有来月经,则给予炔雌醇治疗,连续治疗22 d,第3 d加服6 mg安宫黄体酮。对于月经稀少的患者来说,月经第5 d给予雌孕激素治疗。

1.3观察指标 观察和分析临床诊疗结果及闭经原因。

2结果

2.1宫腔镜及病理学检查结果 50例患者宫腔镜检查发现,宫腔内口粘连10例(20%),宫腔粘连14例(28%),妊娠物残留7例(14%),宫腔瘢痕6例(12%),无异常13例(26%)。对无异常的13例患者行病理学检查,发现内膜超快增生3例,未刮出内膜2例,增生期内膜6例,分泌期内膜2例。

2.2人流术后闭经原因分析 通过分析患者资料发现,人流术后闭经原因包括:宫腔粘连14例(28%);患者伴有焦虑、紧张等心理者45例(90%);内分泌因素24例(48%);术后行为不当15例(30%);人工流产次数超过3次18例(36%)。

2.3治疗效果 50例患者治疗后月经恢复正常者31例(62%),月经来潮但少于正常量者8例(16%),月经稀少者1例(2%),治疗无效1例(2%)。

3讨论

3.1人流术后闭经原因分析 回顾性分析我院50例人流术后闭经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总结出人流术后闭经原因如下:①子宫内膜破坏。相关数据统计发现有流产史、手术史患者人流术后出现闭经的几率明显大于初次人流患者。这是因为多次人工流产造成子宫内膜多次反复创伤,短时间内难以恢复。若子宫内膜基底层全部损伤,则会出现永久性闭经现象。另外人工流产术易损伤子宫内膜机,出现子宫腔粘连、宫颈粘连、宫腔内膜充血等并发症,造成闭经。②术后感染。患者人流术后没有执行医嘱,过早的进行盆浴或发生,导致细菌入侵阴道或子宫,感染子宫进而引发闭经症状。③患者心理因素。人流术后患者担心日后受孕问题,特别是未婚先孕,感觉羞耻或自卑,易出现不同程度的紧张、抑郁等情绪,造成中枢神经系统紊乱,引发内分泌失调,进而引起垂体、卵巢功能异常 ,最终导致闭经[3]。

3.2人流术后闭经护理干预措施 根据人流术后闭经原因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干预措施:①心理护理:人流术后闭经的一大原因是患者情绪起伏大。为此护理人员要加强患者心理辅导,强调人工流产术对日后再孕没有影响,客观、详细的告知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告知患者预防并发症的有效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根据患者年龄、文化程度、心理状态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指导方法。对于未婚先孕的年轻患者来说,鼓励、安慰及呵护患者,告知其有效避孕方法,尊重患者,让其感受患者温暖。对于已婚未育患者来说,多数存在感情问题,情绪不稳定,为此护理人员要安抚患者,并指导患者合理饮食,补充营养,遵循医嘱,避免感染。②行为干预:叮嘱患者术后近期不要采取盆浴方式,且不能有,强调术后盆浴或对身体的伤害,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让患者意识到其危害性,严格按照医嘱执行。叮嘱患者多进食高蛋白、高纤维素、高维生素等食物,提高自身免疫能力[4]。③健康教育:人流术后重点加强患者避孕、子宫卫生教育,建议患者1年内最好避孕,促进子宫恢复。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回门诊咨询或检查。

综上所述,人流术后闭经的主要原因有子宫内膜破坏、术后感染、内分泌失调、情绪因素等。针对此加强患者相关知识教育,稳定患者情绪,叮嘱患者严格执行医嘱,有效预防术后闭经,提高自身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曾华,陈志.人工流产术后闭经的临床特点分析[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1(01):119-120.

[2]戴文仙.人流术后闭经原因分析与治疗探讨[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05):1787-1788.

第3篇:内分泌护理诊断和措施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0例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初产妇32例,经产妇8例,年龄在22岁至37岁之间,平均年龄(27.85±5.13)岁[2]。所有患者均符合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诊断标准,发病时间在10天至5年期间,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的划分,重度5例,中度15例,轻度20例。

1.2方法

生活护理:甲亢的临床表现包括甲状腺肿大、性情急躁、容易激动、失眠、两手颤动、怕热、多汗、皮肤潮湿,食欲亢进但却消瘦、体重减轻、心悸、脉快有力、脉压增大、内分泌紊乱以及无力、易疲劳、出现肢体近端肌萎缩等。护理人员需要及时为病房通风换气,保持病房空气清新、温度适宜。帮助患者调整作息时间,每天按时进行健康锻炼。帮助患者制定日常饮食计划,让患者多食用高蛋白质、高维生素、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禁止食用咖啡、酒、茶、辛辣及生冷食物[3]。提醒患者注意卫生,防止出现感染。

用药护理:对于患者使用的药物,在有效控制甲亢的同时,不能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及分娩。如果患者甲亢病情较轻,则尽量进行非药物治疗,护理人员安排患者多卧床休息。护理人员需严格控制患者的用药时间、用药量等。患者服用药物后,护理人员需及时观察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待患者病情有所缓解逐步减轻用药量。

心理护理:由于甲亢患者大多发病时间较长,且妊娠期间伴随着焦虑、紧张等诸多不安情绪,患者急躁易怒、情绪波动大。患者妊娠期间常伴随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状况,出现抑郁、消沉、担心、恐惧、焦躁等不安心理。一旦出现这些情况,护理人员应该及时安慰患者,解决患者的烦恼、恐惧等,为患者普及医学常识,让患者用乐观、自信的态度面对生活、面对疾病。另外,根据每个患者不同的情况,护理人员应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配合患者家人,为患者营造良好积极的病房氛围。

健康护理:患者临产前能量消耗大,胎盘功能受影响,并且患者情绪起伏大,所以护理人员应随时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体征,根据指标的相应变化调整用药量。每天按时测量记录患者的宫高、腹围、血压、胎儿发育状况等。每月按时进行B超检查,确保胎儿正常发育。患者分娩时,密切观察胎儿胎心情况,准备好急救用品,在患者身边给予精神鼓励,根据情况,为患者注射镇定药物,定时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患者分娩时,注意保护患者,确保患者不会出现撕裂损伤等。产后及时采取措施,预防患者出现产后出血、心力衰竭、甲状腺危害等。患者分娩后,护理人员仍需继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患者的情绪、临床症状等。按时提醒患者更换衣物及护理,保持整洁。

④新生儿护理:护理人员首先对新生儿进行常规护理,其次确保没有抗甲状腺的药物经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护理人员指导产妇进行正确的母乳喂养。

1.3疗效判定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观察记录患者是否出现甲亢危害、心力衰竭、是否顺利生产、母婴是否健康等。

2.结果

所有作为研究对象的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在临床护理后均未出现甲亢危害、心力衰竭等情况,且所有患者均顺利分娩,母婴健康。

3. 讨论

母体的情况及胎儿的甲状腺功能对胎儿的神经、智力发育至关重要,正常妊娠的激素及代谢变化导致孕妇甲状腺及其相关内分泌发生了一系列生理变化,在充足的碘供应情况下,孕妇的甲状腺功能将在一个新水平达到平衡,若碘缺乏或合并其他病理因素则可能导致孕妇出现一系列甲状腺功能障碍性疾病。

第4篇:内分泌护理诊断和措施范文

关键词:精神病;院内感染;肺炎

精神病医院内感染与其他临床科患者相比有不同之处。感染原因甚多,为加强防治措施,作者对精神科52例(54例次)院内感染性肺炎(下称肺炎)病例进行了调查分析,探讨了其发生规律及有关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

1 临床资料

根据各科室医院感染监控员所填报的医院内感染登记表以及不定期地巡视患者;以全国医院内感染监测中心统一诊断标准为依据,查阅了3个精神病区(2个男病区,1个女病区)1995年6月~1996年12月,共计1495份出院病历,对其进行整理、统计与分析。

2 结果

2.1院内感染性肺炎发生率 调查病历1495份,发生医院感染174例,感染率11.64%,其中肺炎52例(54例次),占院内感染构成比29%~89%,住院期问发生2次肺炎者2例。

2.2肺炎与性别、年龄、住院天数、病程的关系 52例肺炎患者中,男33例(63.46%),女19例(36.54%);年龄17~76岁,平均35.7岁,其中21~45岁35例(67.31%)。住院天数14~151d,平均69.58 d;住院至发生肺炎时间为4~80 d,平均22.8 d,其中4 w以内发生者40例,4 w以上12例;精神病的总病程为4 d~26年,平均4.1年。

2.3肺炎感染情况 52例(54例次)均经摄X线胸片后确诊,其中右侧肺炎36例次,左侧肺炎9例次,两侧肺炎9例次。感染前均无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2.4疾病种类与肺炎发生的关系 按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CCMD-Ⅱ-R分类,根据临床表现、精神病治疗的副反应情况、胸片、血常规、体温、临床医师诊断确定,见表1。

2.5 肺炎患者抗精神病治疗情况 本组患者单纯服用抗精神病物发生肺炎者31例次;服用抗精神病物并用电休克发生肺炎者23例次,见表2、表3。

3 讨论

3.1精神病患者住院期间发生肺炎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作者认为精神病患者的特殊性及抗精神病治疗所产生的副作用是主要的诱发因素。精神病患者住院时间长平均70 d左右,在住院的精神病患者中精神分裂症占2/3-3/4,21~45岁者占住院患者的67.31%(该年龄段是精神分裂症的好发期),精神分裂症肺炎发生率占精神病患者肺炎发生率的88.46%。

3.2治疗的副反应 治疗过程中由于药物的作用,当患者处于深睡眠状态或进食、饮水易发生呛咳而致口腔分泌物或胃返流物误吸入呼吸道,导致吸人性肺炎。本组52例肺炎患者中,单用和合用氯氮平43例(82.69%),同期精神科氯氮平使用率为67%,可见吸人性因素占较高比例。此外表3可见,抗精神病药物合并电休克治疗的肺炎发生率是总肺炎发生率的42.59%。大部分患者入院时,病情较重,为极早控制精神症状,常常以电休克配合药物治疗,统计中发现,从住院至发生肺炎的时间,4 w以内40例(76.92%),考虑肺炎发生与这段时问治疗力度大、副作用明显有关。在每次电休克治疗后,患者出现短暂的自主呼吸停止、全身抽搐,抽搐停止出现深呼吸时,易将口腔分泌物吸人呼吸道,由于药物的副作用及多次电休克治疗的反应,使正常的呼吸道生理防御机制受损,致肺炎发生率增多[1]。

3.3对策

3.3.1提高医护人员的、业务素质,做好继续教育。精神科医护人员不仅要掌握本专科理论知识,还应拓宽知识面,掌握边缘学科的知识,准确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去除潜在感染因素,有效控制并发症的发生。

3.3.2切断感染途径,提高患者的抵抗力。护理人员应严格按照医院的消毒共组进行患者的环境的消毒、杀菌工作。改善卫生条件,保持病区内清洁,创造舒适、整洁的环境。定期进行卫生学监测,同时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切断各种感染途径,预防各类外源性感染的发生。

3.3.3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①精神疾病的患者情况较为严重,由于不能对自己的情况进行详细表达,所以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对此类患者的护理。②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包括药物的使用以及不良反应等,做好在患者的用药护理以及病情的严密监测,主动对患者以及家属进行问询,仔细分析观察到的每一个症状和体征,如服用氯氮平的患者因唾液分泌增加,加之药物作用患者睡眠深,应督促患者采用侧卧位,协助患者清除口内分泌物,以利分泌物及时排出,减少吸人性肺炎的发生。③做好电休克治疗患者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尤其是电休克治疗后意识尚未完全清醒时,严防窒息及口腔内分泌物吸人呼吸道。

3.3.4积极治疗精神疾病是减少精神病患者院内感染的关键 精神病患者因思维、情感、行为异常、缺少主诉、治疗不合作、管理困难,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尽快改善精神症状,使患者恢复正常理念,配合医疗护理,服从管理,则大大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第5篇:内分泌护理诊断和措施范文

关键词:实习医学生;临床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9-0210-02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社会和人们渴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和临床能力强的医师。医学教育的主要特点是基础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紧密结合,医学生必须通过临床实践学习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知识,训练临床思维,掌握临床技能。因此,医学生培养的重点应该是临床能力的培养。同时,加强临床能力培养也是符合医学生教育规律,符合国家教育政策,并与国际接轨的。

所谓临床能力(clinical competence)就是完成医疗保健活动所需的特殊能力。临床能力通常被定义为知识、技巧和专业行为的综合,临床能力包括:收集病史、体格检查、运用诊断性辅助检查、临床诊断、做出医疗决策、执行医疗决策、继续治疗护理、正确处理医患关系等方面[1]。

内分泌疾病的临床特点:①内分泌疾病与代谢性疾病的复杂性:内分泌疾病发病的复杂性在临床医学中是比较突出的,体现在机体各系统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都要受影响,而且多种激素之间、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和物质代谢之间也存在相互作用;内分泌病中的许多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与遗传因素、免疫学密切相关;此外,内分泌与肿瘤科存在相互影响。内分泌学与许多学科关系密切,包含已渗透到临床的几乎所有专业。②实验室检查的重要性:完整的内分泌诊断包括功能诊断、病理诊断(性质与部位)、病因诊断三个方面,都需要实验室检查。在病因、病理等难于明确时,则仅可得到临床诊断。诊断依据除了包括:病史、症状、体征、化验资料、X线、CT、MRI等一般资料外,还有腺体分泌功能特殊检查和实验结果以及相关的病理检查结果。③药物治疗的广泛性:多数疾病需要药物治疗,而且有的疾病需要长时间用药或终身用药;由于正常人部分激素分泌具有生物节律性及激素对代谢的影响,导致激素的给药时间、方法、剂量与普通用药不同,使用不当易产生副作用。④急危重并发症的多样性:内分泌疾病如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可并发危重急症或危象发作。

如何引导医学生进行临床实习,使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密切结合,掌握基本技能,提升临床能力,我们结合内分泌疾病的临床特点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转变观念,提高对医学生临床能力要求的认识

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的转变是教育教学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我们认识到临床能力的培养对于一个医学生来说,在日后的临床工作中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一个医学生的一生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我们应该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方法、带教水平上,提高对医学生临床能力要求的认识。

二、加强临床实习生技能训练

1.教学查房。病房是培养医师最好的课堂,教学查房是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最佳途径,利用教学查房,指导实习生的临床实践,提高对疾病的观察分析处理能力。为提高教学查房效果,每次查房前都提前通知学生查房的内容,要求学生熟悉病情,查找疑难问题,并参阅有关资料,在查房过程中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病情和相关医学知识的掌握程度,鼓励学生发表见解,最后由老师做出概括性的总结。这样训练有助于督促学生复习基本概念、基本知识,使学生养成带着问题查阅教材及参考书的习惯。

2.疑难病例讨论与分析。利用临床典型病例对实习生进行分析讲解,组织实习生参加疑难病例、死亡病例,甚至参加医疗差错及事故分析,跟带教老师参加院内、科间会诊,出专科门诊,使实习生从中获得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在科室典型病例、疑难病例讨论中,首先让实习生充分表现自己,最后由带教老师做出启发式的点评和小结,这些方法为学生提供了反复锻炼口头表达的良好机会,进一步加强思维条理性、逻辑性训练,有助于实习生的学习兴趣和临床思维能力的提高。

3.小讲座。结合病房中的病例,定期地为实习生举行临床知识讲座,提高他们对疾病系统、横向、纵向的分析能力。

4.管理典型病例。通过管理典型病例,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内分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并能有效地加深对内分泌疾病的认识和理解,这对临床实习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三、培养学生的循证思维方式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是20世纪9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型交叉学科,是指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好的研究证据,结合医生的个人专业技能和多年临床经验,考虑病人的价值和愿望,将三者完美地结合制定出适合病人的治疗措施[2]。循证医学代表了现代医学的前进方向,为医学各个领域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启示与机遇。

在临床实习中,我们应用循证医学方式引导实习生们学习,以临床问题为基础,整个过程中不是由教师准备病例和查寻资料,而是由主管病人的实习医师报告在医疗实践中遇到的疑难病例,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提供查寻的最新研究证据,大家一起讨论,评价研究证据的真实性和实用性,最后结合主管的病例制定诊断、治疗决策。

学生们根据病人的病史、体征、检查结果,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共同讨论,使临床思维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同时锻炼了检索文件的能力,学生学会了如何利用检索工具,全面迅速地查寻研究证据;学会了如何评价研究证据的真实性、临床重要性和实用性,学生们对于查寻到的研究证据进行真实性、临床重要性及实用性的评价。通过学习,按照循征医学的评价标准,使他们学会了如何对研究证据进行评价,将最好的研究证据应用于自己主管病人的诊断、治疗决策中,提高了临床诊疗水平。

四、改革出科考核方法

实习科室考核穿插在平时的实习当中,在平时的病例分析、回答问题、技能操作、职业道德、考勤等方面综合给予成绩评定。

五、加强临床一线教师培养,提高教师的带教能力

临床教师的能力和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医学生临床能力培养的速度和程度,要培养实习生的临床能力,提高实习生的综合素质,首先需要建立一支教学意识强、业务水平精、高素质的临床教师队伍。多年来,我院通过举办多期“中青年教师素养培训班”,开展教研室活动、集体备课、教案讨论、典型病例讨论、授课比赛、学术活动,开展科学研究及教学研究,外出进修学习等,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同时我科对年轻教师实行传帮带方式,分组管理临床病例,有助于年轻临床带教老师的成长。

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随着医疗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医疗重点也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病人为中心”[3]。这就要求临床医师不仅要具备较高的医学专业技术水平,还要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如医学哲学、医学伦理、医学社会学、医学心理学、职业道德等多方面的知识,学会与病人的沟通交流,拓宽在疾病诊疗过程中的思路。要求高校应尽快转变观念,既要传授科学知识,又要“育人”,让学生认识自我、关心他人、关爱生命、理解社会,成为科学与人文素质协调发展的现代医学人才。

临床带教老师在教学中要强调医疗服务的整体感,即从局部到全身,从医病到医人,从个人到群体,从生物学扩展到社会医学,不但要了解疾病,还需要了解病人,了解病人的社会关系,把病人和社会的利益放在首位,尊重和同情病人,促进疾病的全面恢复。例如糖尿病合并慢性并发症的患者,由于长期受疾病、生活方式改变、经济和家庭等因素的影响,许多病人存在心理异常,一种表现为满不在乎,照常不控制饮食、吃喝,生活无规律;一种自暴自弃,拒绝治疗,精神抑郁、焦虑、人格异常等。实习生就需要对这类患者的病情有理智的认识和理解,保持良好的沟通和疏通,增强他们对疾病治疗和生活的信心,积极配合医师的治疗。

总之,我们结合内分泌疾病的临床特点,给内分泌临床实习医学生在临床思维、技能训练上的指导,提高他们的临床能力,取得较好的效果,为他们将来的医学执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俊琴,高歌军,季红.临床能力量化考核指标建立的研究与实施[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3(16):78-80.

[2]熊鸿燕,易东,李亚斐.医学科研方法――设计、测量与评价[J].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19-248.

[3]王雪静.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的医学教育[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6,(9):146.

第6篇:内分泌护理诊断和措施范文

关键词:妊娠期甲状腺疾病 健康教育 护理干预

甲状腺疾病是内分泌领域第二大疾病,发生在妊娠期甲状腺疾病中,对生育构成重大威胁的主要是甲亢和甲减。妊娠期妇女胎盘和胎儿分泌的激素—叫·导致母体内分泌紊乱或加重原有的内分泌疾病。近年来妊娠期甲状腺疾病因其对妊娠结局和子育的不良影响而备受关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或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起病隐匿,症状轻微,妊娠期发病易被孕期生理现象所掩盖,许多孕妇在孕期产检时通过实验室检查尚可初次诊断。但是由于很多孕妇尤其是农村妇女对于妊娠期甲状腺疾病的认识不足,导致开展该项工作比较困难,因此:我院根据妊娠期甲状腺疾病对母儿的危害性制定了相关的健康教育课程,对众多的孕早期妇女进行宣教,从而大大的提高了妊娠期甲状腺疾病的早期发现,达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目的。

1 资料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我院产前门诊就诊的1000例妊娠期者。筛查对象应采取以下几项临时性措施。第一,怀孕期间应保证碘营养水平,孕妇碘营养适宜值为200微克/升。第二,确定孕妇是否患有已知的甲状腺疾病,让患者了解孕期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潜在危害。第三,在高危人群中筛查甲状腺疾病患者。高危人群包括I型糖尿病患者、有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白癜风和艾迪生氏病家族史的孕妇。

1.2 研究方法

甲状腺疾病筛查 参考值及检测项目均采用《妊娠和产后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选取本地区碘充足、符合研究条件的妊娠妇女1000例,采用BECKMAN公司检测试剂,分别于T1期:妊娠1-12周;T2期:妊娠13-27周;T3期:妊娠28-40周抽取孕妇血,测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甲状腺素(FT4)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值,选择95%可信区间,即2.5th为下限和97.5th为上限。

2 结果

1000例孕妇中甲状腺疾病筛查结果显示:甲亢2例,占0.2%;甲减23例,占2.3%。

3讨论

文献报道妊娠期甲亢的患病率为0.1-0.2%,Blazr等Casry等分别报道近期妊娠合并甲减的发病率分别为0.9%和2.3%[1].本文甲亢2例,占0.2%;甲减23例,占2.3%与文献报道相符。由于许多孕妇患甲状腺疾病后症状体征不明显,因此,实行甲状腺疾病筛查能早期发现合并甲状腺疾病孕妇,并及时给予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和早期治疗,从而有效降低了妊娠并发症,保障了母婴安全,体现了保健工作的重要性,加强了孕妇的自我保护意识。

3.1 护理指导

3.1.1 心里护理 稳定孕妇情绪,,注意休息,勿过度劳累,多散步,嗮太阳。指导配合医生治疗,避免感染、精神刺激和情绪波动,认真倾听孕妇的主诉,了解其心理需求并及时给予心理疏导,耐心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妊娠甲状腺疾病对母儿的危害,解释每次产检的情况,消除孕妇及家属的顾虑。

3.1.2 饮食护理

3.1.2.1 甲亢孕妇的饮食护理 加强营养,保证每日足够的能量,多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不宜多吃海鱼、海带等富含碘的的食物或药物,适量补充钙、磷、钾、锌、镁等,以纠正代谢亢进而引起的消耗。出汗多时多饮水,忌烟、酒、咖啡、浓茶、生葱、生蒜等刺激性食物。必要时静脉补充营养素。

3.1.2.2 甲减孕妇的饮食护理 饮食以高维生素、高蛋白、高热量为主,并限制脂肪、胆固醇摄入,避免进食生甲状腺肿物质的食物:不要吃卷心菜、白菜、甘蓝、油菜、木薯、核桃等食物,以免引起甲状腺肿大。除了从碘盐中摄取,甲低患者还可从碘酱油和加碘面包以及含碘丰富的海带、紫菜中摄取。

3.1.3生活护理

3.1.3.1 做好皮肤护理,对于水肿感觉障碍或有皮肤潮湿者,应保持床单位的平整清洁、干燥,避免刺激,剪短指甲,以防治手指抓破皮肤造成感染。皮肤干燥的患者 每天温水擦浴一次或涂油剂,防止皮肤干裂、脱屑,引起感染。

3.1.3.2 预防感染 甲亢孕妇往往白细胞总数偏低,粒细胞也低,容易导致感染。妊娠甲减患者基础体温低,应注意保暖,以防感冒,病室空气要清新,外出活动时应适当增加衣物,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的地方。

3.1.4 加强监护:宜左侧卧位,指导孕妇学会自计胎动,防止胎死宫内。注意先兆早产征象,如有异常及时就诊。妊娠晚期37~38周入院,注意防治胎儿宫内窘迫,每周进行胎心监护,孕妇检查心电图,了解是否有心脏损害。妊娠合并甲状腺疾病,因不能为胎儿提供足够营养,影响胎儿生长发育,易发生胎儿生长受限、所以应注意母亲体重、宫高、腹围情况,每1-2月进行胎儿B超检查。观察胎儿的生长发育和甲状腺大小、骨骼及胎儿体重。定期检查孕妇甲状腺功能,监测胎盘功能等。及早发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宫内发育迟缓。

3.1.5 药物治疗护理:一般情况下,妊娠期甲亢母亲FT4水平如增高2.5倍以上,则应考虑治疗。由于胎儿甲状腺能浓集碘,破坏正在发育阶段的胎儿甲状腺,故妊娠期禁用放射性碘治疗。丙基硫氧嘧啶(PTU)是孕期甲亢治疗的首选用药,以每天50~150毫克为宜,分3至4次服用。因PTU与孕妇体内蛋白结合后分子量较大,进入胎儿的量小,且能抑制外周T4转换为T3,故成为妊娠期的首选药物。妊娠期间需密切监测甲状腺功能,及时调整丙基硫氧嘧啶剂量,使甲状腺功能维持在正常值上限。妊娠最后三个月是胎儿大脑迅速发育的阶段,丙基硫氧嘧啶切不可过量,若已达到控制目标,在妊娠的最后几周,可考虑停药。妊娠期甲减首选左旋甲状腺素(L-T4)。在妊娠前半期应当每4周检测一次包括血清TSH在内的甲状腺功能,根据控制目标,调整L-T4剂量。L-T4应当避免与离子补充剂、含离子多种维生素、钙剂和黄豆等同时摄入,应间隔4小时以上。在“整个孕期”血清TSH水平应保持在0.3—2.5mu/L之间,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保持在非孕妇女正常范围的上l/3水平,血清(TT4)保持在非孕妇女正常范围的1.5倍水平,即100nmoI/L,过大剂量的L-T4将导致流产、死胎或甲状腺功能亢进[4]。

3.2 做好孕妇的健康教育,让孕妇了解甲状腺疾病筛查目的、必要性,对筛查结果的认可,以及对筛查结果和复查随访的接受度。教

育形式可采用个别辅导、安排经验丰富的内分泌科专家及产科专家进行《妊娠期甲状腺疾病对母儿的危害性》的健康教育课程,在课堂中开展知识问答,发放相关宣传图片知识卡片,热情邀请孕妇及其家属共同听课,充分调动其积极性,让她们及家属比较直观地认识到甲状腺疾病筛查的重要性,定期邀请内分泌专家为患病孕妇提供诊治及咨询。

综上所述,甲状腺疾病孕妇的妊娠结局,母亲和胎儿的预后直接与其正规治疗与否、病情的控制程度及健康教育和护理干预有关。妊娠合并甲状腺疾病应按高危妊娠要求管理,加强对妊娠合并甲状腺疾病的孕前宣教、孕期管理和监测,重视该病孕前及孕期的治疗,以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发病率、死亡率,确保母婴安全。

我院门诊25例妊娠期甲状腺疾病患者通过健康教育效果满意,经过早期筛查,积极护理干预,及时治疗,无一例发生流产、早产、死胎、低体重儿等。

参考文献:

[1] 王允锋,杨慧霞.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研究进展[J ].中妇产科临床杂志,2007,1(8):75-76

[2] 于晓会,陈彦彦,滕卫平,等。妊娠特异性甲状腺功能参数在评价妊娠中期甲状腺功能中的作用[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0,26(6):459-461.

第7篇:内分泌护理诊断和措施范文

关键词: 甲亢合并糖尿病;观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0106-03

1 前言

甲亢和糖尿病均为内分泌科常见疾病,有着相似的遗传学基础,和自身的免疫系统和情绪波动有关。临床上两种病并存的现象相当普遍,患者可以同时发生这两种病,也可先后发病,以先甲亢后再合并糖尿病出现的频率较高(相关报道约为8.5%-43.2%)。和2001年相关资料统计的2%-3.2%有大幅度提高,这可能是因为甲亢会一定程度上造成糖尿病的相关症状,但也会并发糖尿病,诊断难度较大,容易造成误诊从而影响及时有效的治疗。因此,探索正确及时诊断甲亢合并糖尿病的方法能才能使患者得到合理治疗,减轻患者的痛苦。我院自2010年9月-2011年9月,在内分泌科共收治了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35例,现在将观察与护理的相关体会做如下总结。

2 临床资料

2.1 一般资料

35例患者中男性占15例,女性占20例,年龄段为25-65岁,平均年龄为49.5±2.8岁。有糖尿病家庭遗传史的患者为8例,糖尿病病情先出现且诊断的患者12例,甲亢病情先出现且确诊的为18例;两种病同时确诊的患者为5例。患者中以甲亢为主的为20例,以糖尿病为主的为15例。

2.2 患者出现的症状与体征

35例患者均表现出乏力、消瘦等体表症状,其他相关的症状主要为: 28例患者出现心悸, 25例患者出现频饮多尿,20例举止行为时手有细颤抖,18例患者在饮食方面表现出多食还容易饥饿,其中食欲下降出现9例, 19例患者在日常行为时表现出怕热且汗多, 19例患者日常排便次数增加,10例下肢还出现浮肿现象。其他医学上的表现主要有突眼、甲状腺肿大和甲状腺相关异常。其中突眼程度分别为:突眼度小于16mm 14例,突眼度16至18mm 为11例,突眼度大于18mm10例。甲状腺肿大程度分别为:没有出现肿大的4例,I度肿大患者为13例,II度肿大的患者为 14例,Ill 度肿大患者为4例。甲状腺中听到血管杂音 20例,触摸到有结节的患者6例;心跳频率每分钟8O到99次的12例,每分钟100到119次18例,大于12O次每分的有5例。

2.3 仪器检测

35例患者均表现为FT3、FT4的增高,其中FT3波动于9.4-33.8pmol/L,而FT4波动于26.0-80.3pmol/L。促甲状腺激素TSH(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在0.35-5.5mU/L水平的患者10例,小于0.35mU/L水平的患者20例。患者在空腹时血糖浓度为6.4-17.8mmol/L,进餐后两小时血糖浓度为12.1-24.8mmol/L。全部患者在进行甲状腺摄131 I 扫描检查时有15例增高,其中有10例显示高峰向前移动。扪及结节的6例患者中进行甲状腺扫描后结果为热结节为3例,温结节为3例。

2.4 并发症观察

心律失常出现8例患者,其中3例患者心房微颤,4例患者房性早搏频发,室性早搏1例频发;2例患者了出现合并周期性麻痹;3例患者出现骨质疏松;慢性甲亢患者3例;3例患者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且这三例糖尿病酮症都为30岁以内的患者;皮质醇增多症1例;糖尿病肾病4例;糖尿病肠病2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1例;冠心病1例。

2.5 诊断

医生在诊断时应和其他原因导致的昏迷和酸中毒现象相区别。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皮质醇增多症引起的继发性糖尿病,糖尿病非酮症性高渗性昏迷和低血糖,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引起的消瘦多饮,乳酸中毒等。

2.6 误诊情况

糖尿病是因患者基因受损而引起的,故可多见家庭遗传史。甲亢因患者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而导致,后天的影响相对较大。甲亢的患者可诱发或加重糖尿病,这是由于甲亢可以引起患者体内糖代谢的紊乱。在甲亢的患者的家庭中,同时患有糖尿病的几率也相当的高。两病在临床上均表现出烦渴、多饮、多尿、消瘦的等症状,医生诊断时难度大。在 12例先发现糖尿病的病例中有7例延误了甲亢的诊断。一般在2到 15个月后,在患者出现了严重乏力、消瘦及心悸等症状时,医生才考虑到可能为甲亢。在18例先发现为甲亢的病例中,有 8例延误糖尿病诊断。

3 方法和结果

3.1 病因分析

甲亢合并糖尿病的机理(1)甲状腺激素能促进蛋白质和脂肪代谢,还可加速葡萄糖磷酸化反应,过多的甲状腺激素可导致体内代谢紊乱,使血糖浓度不断走高,导致糖尿病的发生。另一方面,甲状腺激素还可促进肠道对糖的吸收,加强糖原分解和异生,并且在长期服用胰岛素拮抗剂或抗敏性后,患者血糖浓度有轻微的升高。甲亢可使糖尿病患者病情更加严重,并可将隐形糖尿病直接转换成为显形糖尿病。(2)甲亢时能引起胰岛B细胞的损害,使其分泌胰岛素功能降低,部分易感患者还会导致胰腺的萎缩,胰岛素受体数目的减少导致抵抗外周肌肉对其和敏感性降低,葡萄糖摄取利用减少最终导致了血糖浓度的增加,部分患者肠道吸取葡萄糖和肝脏代谢葡萄糖的功能也会出现异常。

第8篇:内分泌护理诊断和措施范文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危害;防治对策;分析

Abstract: 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harm of osteoporosis and clinical treatment. Methods: in April 2014 to May 2015,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selected to receive the 80 patients with osteoporosis and the related data of these patients with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for retrospective analysis. Results: 80 cases of patients after treatment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reached 90.0%. Conclusion: the elderly by osteoporosis is larger, except for prevention for patients of the disease shall actively adopt comprehensive therapy treatment, improve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Key words: osteoporosis; Harm;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Analysis of the

骨质疏松症属于老年人群中常见的一种疾病,该病主要以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骨质脆性增加,出现骨折的几率也相应的增加。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老年人群很容易在跌倒后发生骨折,影响到老年人群的晚年生活[1]。本文结合我院接收的8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相关资料,就骨质疏松症的危害及其防治措施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4年4月到2015年5月期间,随机选取我院接收的8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其中男性35例,女性45例,年龄在60―75岁,平均年龄在(67.4±5.3)岁。在这些患者有27例患者表现出腰部、腿部以及背部不同程度的疼痛,其余患者无明显的临床症状。

1.2诊断标准[2]

骨质疏松的诊断主要参照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诊断标准,即:骨密度值低于同性别、同种族健康成人的骨峰值不足1个标准差属正常;降低1~2.5个标准差之间为骨量低下;降低程度等于和大于2.5个标准差为骨质疏松;骨密度降低程度符合骨质疏松诊断标准同时伴有一处或多处骨折时为严重骨质疏松。

1.3方法

所有患者在治疗中采用的是综合治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1)对症治疗,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采用曲马多缓释胶囊实施治疗,每12h一次,每次0.1g;(2)促钙吸收剂治疗,帮助患者及时的补充钙质,采用的促钙吸收剂是钙尔奇D或者罗盖全,钙尔奇每天1次,每次600mg;罗盖全每天2次,每次0.25ug;(3)鲑鱼降钙素治疗,鲑鱼降钙素采取鼻内给药的方式,每个1天给药一次,每次用药量控制在200IU[3]。

1.4观察指标

主要观察所有患者经过综合治疗后的治疗效果,将患者的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其中显效:经过治疗,患者的骨密度达到正常水平;有效:经过治疗,患者而骨密度有了明显的升高;无效:治疗后患者的骨密度无改变。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0%。

1.5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患者治疗的相关数据实施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

2、结果

患者经过治疗后的效果情况如表1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经过综合治疗,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0.0%。3、讨论

骨质疏松在不同的年龄段均可发病,其中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骨质疏松包括原发性的骨质疏松和继发性的骨质疏松。随着现代社会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活动量较少,缺乏必要的锻炼以及营养不均衡等使得骨质疏松症在中年人群中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升高。

骨折疏松症对于人体有着较大的危害,特别是对于老年人群,当患者出现轻度骨质疏松症时,部分患者没有表现,但是部分患者会出现腿痛、腰痛等。已经逐渐的对患者正常的生活造成影响。随着病情的发展,这种疼痛会加剧,患者会逐渐的表现出行走困难、翻身困难等。严重的可出现脊柱变形、驼背以及骨折等。当然在这些危害中最为严重的就是骨折,由于骨质疏松,患者在弯腰、用力咳嗽、跌倒、碰撞等过程中会出现不同部位的骨折。老年人群本身骨折愈合减慢,一旦骨折,可能影响到患者正常的生活自理。部分患者因为骨折造成残疾,部分患者因为骨折造成死亡结局,因此对于骨折疏松症应引起高度重视[4]。

对于骨折疏松症的治疗,本次研究中采用的是综合治疗方法,其中采用的对症治疗主要是通过药物的作用缓解部分骨质疏松症患者出现的疼痛。促钙吸收剂治疗是提高患者对钙质的吸收,从而促进骨骼的正常钙化,增加骨密度。采用的鲑鱼降钙素可以调节钙代谢,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通过综合治疗,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0.0%。患者的骨密度得到了有效提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患者发生骨折的概率。

对于骨折疏松症的预防首先就需要明确引起骨质疏松症的原因,针对一些可控因素进行预防。引起骨质疏松症的因素主要有长期的吸烟史、缺乏必要的运动、营养不良、缺氧以及激素作用等。在了解到形成骨质疏松症的原因之后可针对性的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对于有长期吸烟史的老年人群应积极地戒烟,此外可经常去户外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在饮食上注意营养的平衡,做好钙质的补充,避免长时间激素的使用;其次就是要加强骨质疏松症的健康宣传,让更多的人群,特别是绝经后妇女等骨质疏松高危人群解到骨质疏松症的病因、危害,让老年人群有强烈的自我保护以及骨质疏松症的预防意识,避免在生活中出息碰撞、跌倒等;最后就是呼吁所有人员定期的进行体检,特别是在婴幼儿时期以及青少年发育,重视关键时期的健康体检,保证人体各项营养的均衡,对于出现营养不良的人员应及时的采取措施加强营养,这样可避免在老年后出现的骨质疏松症[5]。

综上所述,骨质疏松症对老年人群危害较大,除了做好预防之外,对于已经发病的患者应积极地采取综合治疗方法实施质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刚,李静,王小燕,等.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综合治疗的临床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4,(35):5-6.

[2]梁春艳,谭淑英,张晓露.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综合治疗的临床体会[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23):5450-5451.

[3]马新春.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综合治疗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4,22(02):144-145.

第9篇:内分泌护理诊断和措施范文

【关键词】  乳腺癌;保乳手术;护理

abstract objective:to probe into the application of breast conserving operation for patients with early breast carcinoma, and to summarize nursing measurement. methods: clinical data of 24 cases with breast carcinoma undergoing breast conserving operation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results: all operations of patients were successful.axillary drainagesof them were pulled out 2d~3d after operation. incisions of all patients were the firststage healed.and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of them was 6d~10d. figure of the ill side breast of patients was remained well. conclusion:the breast conserving operation can enhance selfconfidence of early breast carcinoma patients.it is a relatively ideal treatment.and to strengthen nursing care of patients is helpful for their prognosis.

key words breast carcinoma; breast conserving operation; nursing

乳腺癌的发病率在我国有逐年增长的趋势,发病高峰年龄为40岁~50岁,且越趋年轻化,这个年龄段正是个人在事业﹑家庭社会中起重要作用的时期,乳腺癌的诊断不仅要承受因癌症可能危及生命的威胁,还因乳房切除给病人躯体和心理造成巨大的伤害,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乳腺癌病人对保持女性特征的要求越来越强烈,特别是年轻病人对形体美的要求最高,保乳愿望也最迫切。随着对乳腺癌生物学特征的深入研究,乳腺癌的治疗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改变,手术的范围日趋缩小,保乳治疗早期乳癌成为国内外病人所首选。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7年6月—2008年12月我科行乳腺癌保乳手术24例,均为女性;年龄28岁~43岁;10例经乳腺穿刺活检,14例经术中快速冰冻切片, 均证实为恶性肿瘤;10例为浸润性导管癌,导管内癌7例,低分化腺癌3 例,4例浸润性小叶癌,均未触及同侧腋下肿大淋巴结;肿瘤位于外上象限14 例,位于外下象限6 例,位于内上象限4例,均为单侧单发。

1.2 保乳手术目的 ①降低手术对病人的损伤;②保持乳房的自然形态;③良好的肿瘤局部控制效果。

1.3 手术适应证 许多研究表明,保乳手术的远期生存率和根治术无差异,但局部复发仍高于根治术[1],为了降低局部复发率,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①经钼靶乳房x线检查原发灶肿瘤为单发灶;②肿瘤体积/乳腺体积的比例小于1/6,肿瘤离乳晕的最小距离大于2 cm,且不在下;③腋窝淋巴结为阴性;④病人有保留乳房的愿望,有接受术后放疗及全身综合治疗的经济条件。

1.4 手术方法 保乳手术总的原则是充分切除肿瘤的同时兼顾美容效果。本组先行前哨淋巴结活检,经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均未发现有癌转移,但仍常规行全腋窝清扫。乳房切口:手术切口的设计一般应以尽量保持乳房外形为原则,肿瘤在外上象限者行弧形切口,在内下及外下象限者行放射状切口,切开皮肤、皮下,游离皮瓣,距肿瘤组织1 cm~2 cm切除乳腺组织,深达胸大肌筋膜,快速冰冻病理报告切缘无癌残留。腋窝放置引流管,乳腺创腔缝合关闭,不放置引流管。

1.5 综合治疗 主要包括放疗、化疗和内分泌治疗。本组病人全部接受放疗和化疗,部分病人接受内分泌治疗。规范化切除+术后放疗,全身综合治疗是保乳治疗成功的关键,保留乳房的乳癌手术并不增加局部复发的危险[2,3],可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2 结果

本组病人均手术顺利,腋窝引流2 d~3 d拔除,切口一期愈合,住院6 d~10 d。患侧乳房形体保持良好,病人自信心、精神状态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对后续治疗保持乐观和积极的态度。

3 护理

3.1 术前护理 ①心理护理。医护人员应让病人了解保乳手术是成熟的治疗手段,综合治疗能获得良好的效果。并尽可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如实告知保乳手术治疗的优缺点,术后可能出现的不适症状及异常体征。让病人有充分的知情选择权,是实施保乳治疗的前提。帮助病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愿望选择最合适的手术方式,纠正不切实际的期望。增强心理应对和自我调控情绪能力,减少心理障碍与痛苦,以轻松的心情和积极的态度面对手术。②进行手术前常规护理。

3.2 术后护理

3.2.1 一般观察 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患侧肢体远端的血液供给情况以及有无肿胀,保持伤口敷料干燥。

3.2.2 引流管的护理 放置引流物位置要正确,保持引流通畅和负压吸引,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量及颜色并准确记录。

3.2.3 患肢功能锻炼 乳腺癌手术后疼痛可引起患肢尤其肩关节活动减少,不但加重功能障碍,又影响静脉、淋巴液的回流,引起患肢肿胀。适时、合理的上肢功能锻炼可使腋窝部位愈合平展,充分发挥代偿作用,减少肿胀的发生。上肢功能锻炼可分3个阶段:第一阶段(术后4 d 内),主要锻炼手、腕和肘部关节功能;第二阶段(术后5 d ~15 d ) ,主要锻炼肩关节;第三阶段(手术16 d 以后),可做吊环运动、患肢抬高上举、肘关节伸直并以肩关节为中心做向前向后的旋转运动,患肢上举达到与健肢相同的程度。

3.2.4 出院健康教育 病人出院后,应告诉病人避免患肢避免患侧提拉过重物体,长时间下垂、受压、外伤、感染、大幅度摆臂、佩戴饰物、测血压等。因患肢静脉流速慢,尽量避免在患肢抽血、输液。继续坚持患肢的功能锻炼,以增强患侧上肢的力量,使其功能完全恢复正常。遵医嘱坚持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

3.2.5 密切随访 保乳手术后随访很重要,定期门诊随访,可以早期发现复发病灶,及时治疗后仍可收到良好效果。一般术后2年内3个月1次,此后6个月1次,每年对病人进行钼靶摄片、b型超声、x线胸片检查,同时观察病人双乳外形是否对称,有无偏斜或上下移位。

4 讨论

乳腺癌规范化保乳治疗是临床外科治疗的大胆实践,是手术、放疗、化疗及内分泌治疗等多种疗法的综合治疗。保乳手术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医生和病人接受,已有多项临床随机实验对照实验证明,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可达到相同的无复发生存率与总生存率[4]。总之,保乳手术具有创伤性小、恢复快、女性特征损害小的优点。早期诊断技术的提高及普及,使早期乳腺癌检出率的升高,保乳手术在早期乳腺癌治疗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有利于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和社会交往的信心[5,6]。

【参考文献】

 

[1] 沈镇宙,邵志敏.现代乳腺肿瘤学进展[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121124.

[2] 张强,张斌.影响保乳手术切缘阳性多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6,26(12):963964.

[3] 姜军.保留乳房乳腺癌手术相关的手术技术问题[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6,26(12):979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