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养老护理员基础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老年服务与管理;课程体系;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6)01-0064-04
作者简介:张烨(1971―),男,武汉民政职业学院副教授,科研处处长,研究方向为老年服务与康复医学。
基金项目: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老年服务与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2438)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近100所大中专院校开设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或涉老课程,其中高职院校近50所(全国养老教育产业联盟统计数据)。在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办学过程中,各校根据地区经济发展形势和养老行业的发展状况研究设计了课程培养体系结构,并且各有特色,有代表性的诸如大连职业技术学院、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和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等。然而,由于受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在我国起步较晚、全国养老行业发展滞后、社会大众对养老行业和人才培养的认知度受限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现今对于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结构、培养模式、教学大纲、培养教材、质量控制等并没有统一标准。湖北省的养老行业也呈蓬勃发展之势,研究机构众多,但目前正式开设并实际招生进行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职业院校仅武汉民政职业学院一所。
笔者结合湖北地区养老服务机构的实际情况展开了专项抽样调查工作,重点围绕养老行业企业对于学生职业知识、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相关要求,采用整理归纳法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提出“三核”课程体系构建,同时进行实践,取得了阶段性的研究和实践成果。
一、调查方法与与对象
调查湖北地区30家养老机构,其中武汉市内20家、武汉市外10家。设计有针对性的调研表格两份:《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职业岗位主要工作任务分析表》和《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行业企业调查表》。采用问卷调查、座谈、访问、网站搜索、政策咨询等方法,并对差错问卷进行排除。
二、调查内容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职业岗位主要工作任务分析表》主要针对职业岗位类别、主要工作任务、职业技能、必备的理论知识、基本素质等方面进行调查;《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行业企业调查表》主要调查企业近三年对高职人才的需求、企业实际能够提供的工作岗位、企业要求学生应掌握的基本能力、企业认为学生最需要学习的课程、企业认为学生最需具备的职业证书、企业认为学生最需解决的素质缺陷等方面。
三、调查结果
通过座谈、填写调查表、归类分析整理等,我们得出调查结果如下页表1、表2。
四、结果分析与讨论
(一)职业岗位
通过调研得知,养老服务产业链十分广阔,毕业生能够从事的岗位种类众多,主要集中在护理员、康复保健师;同时,医生和护士也有较大需求,但目前按照国家教育部专业目录及专业性质归类要求,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属于公共服务类,学生不具备医护从业资质;另外,根据养老机构开展的业务范围、规模大小、管理水平高低等情况,也涌现出对行政助理(秘书)、社会工作者、心理咨询师、养老产品营销等职业岗位的需求。据此,相关院校可以有针对性地实行分专业方向培养的方法。
(二)知识和能力
根据养老企业对相关工作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得知,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包括老年生活照护、常见疾病预防、基础护理、康复护理、中医保健、推拿按摩、老年心理、健康管理、市场营销、老年社会工作、养老机构经营与管理、现代化信息办公技术、老年活动组织与策划等方面的知识,同时还要熟悉养老相关法律精神。
(三)素质
学生的素质包括职业素质和人文素质两方面。职业素质包括职业道德、通用职业技能(计算机、英语、普通话、写作、沟通等)、老年人权益保护等;人文素质包括孝道文化、文明礼仪、爱岗敬业、企业忠诚度、身体和心理素质等。同时,对学生工作纪律、岗位认同感等方面提出了要求和希望。
五、“三核”课程体系构建
结合工作任务分析及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我们提出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构想。我们将传统的学科课程体系模式重组为“三核”课程体系,包括内核课程体系、中核课程体系和外核课程体系。
(一)内核课程体系
内核课程是指结合学生必须掌握的核心知识和技能而匹配的主干核心课程。根据调研得知,学生需要掌握的岗位技能主要包括老年人生活照护技术、老年人医疗保健和养生技术、养老机构营运管理能力等三大方面,并在此基础上拓展延伸。由此我们设计出6门核心课程作为“内核课程体系”,分别是“老年人日常生活照护技术”“老年康复护理技术”“老年推拿保健技术”“老年福利机构经营与管理实务”“老年社会工作实务”“养老机构质量标准体系”。这6门课程的学习有利于学生从基层养老护理员服务岗位不断突破职业发展空间,上升到养老机构的建设和管理层级,有利于学生毕业后根据用人单位工作实际分类从业,提升学生的就业信心。
(二)中核课程体系
中核课程是指为了保证内核课程的顺利学习而设置的基础性课程。为了适应内核课程体系的培养要求,学生需要前期掌握基本的医学基础知识、护理基础知识、营养保健知识、社会工作知识,了解国内外老龄化趋势,同时应具备行政管理的基础知识。中核课程体系和内核课程体系之间充分体现了“适应岗位需求,能力逐层递进”的学习规律。基于此,我们设计出8门课程作为“中核课程体系”,分别是“老年学概论”“医学基础”“基础护理技术”“社会工作概论”“老年心理学”“老年营养与膳食”“管理学基础”“社区居家养老照护”等。
(三)外核课程体系
外核课程是指为了适应和丰富养老服务岗位工作能力而设置的拓展延伸课程,主要体现为对学生素质要求的培养。对于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素质教育贯穿始终。从就业稳定性和企业忠诚度角度来讲,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更甚于专业技术要求。根据企业调查数据,我们把素质培养划分成三大领域,并转换成教学执行计划,分别是通用职业素质课程领域、职业道德课程领域和人文素质培养领域。
1.通用职业素质课程领域
主要是指为了适应当今国家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建设,适应现代职场人士基本素质所需要的公共职业素质和能力。主要包括“计算机应用基础”“大学英语”“法律基础”“体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就业指导”等。
2.职业道德课程领域
主要是针对养老服务特殊岗位需求而设计的职业道德素养培养体系,形式灵活多样,可以讲座和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实现,主要在课外进行。我们设计三种形式:一是成立学生“颐和阳光”社团,每年开展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并执行有系统的实践报告和考核体系;二是邀请专家讲座,每学期邀请行业专家和养老企业榜样人物来校为学生开展讲座;三是开展养老政策法规讲座及养老文化团体联姻活动,积极联合湖北省工会、湖北省老龄委、湖北省老年文化艺术协会、老年群众艺术馆等单位与学生一起开展文化艺术活动,得到了楚天都市报、湖北经视、楚天商报、360教育网等多家新闻媒体的关注和报道。
(四)“三核”课程体系的拓展
为了更好地适应并体现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要求,我们在“三核”课程体系构建的基础上开展了教学方法改革、职业资格培训考证和省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1.教学方法改革
根据“三核”课程体系不同类别,把内核课程体系定位于“实践技能课”,要求培养过程做到“实践技能操作为主,理论为辅”,教学环境以“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为主,课堂教学为辅”;把中核课程体系定位于“理―实一体化课”,要求做到“理―实一体化教学,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教学环境以“校内教室和实训室相结合,辅于养老企业认知实践”;外核课程体系定位于“理论知识课”,要求“知识讲授为主,辅于项目任务完成”,教学环境以“校内教学条件为主,校外开放和联姻相结合”。经过改革,任课教师在编制教学大纲、执行教学计划时均能大胆创新,校内外活动丰富开展,多元化培养方式逐步形成。
2.职业资格培训考证
内核课程体系的设计链接了养老行业最主要的三大职业工种资格证考证项目,分别是养老护理员、保健按摩师和社会工作者。教学计划设计分别按教学进度对应学生培训考证项目,学校也积极争取建立了相关职业工种鉴定基地,包括“国家特殊职业工种培训鉴定中心”“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培训基地”“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培训基地”。内核课程体系的教材选用和培养方式全部按照相关职业工种的培训要求执行。
3.省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为了保证“三核”课程体系的构建,学校在争取政府财政支持高标准建设校内实训基地的基础上,大力拓展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并重点获批“湖北省大学生省级实习实训基地”――武汉侨亚置业集团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基地。该基地建设规划及执行全部按照“三核”课程体系总体要求进行。在全面培养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及相关专业人才(社会工作专业、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社区服务与管理专业等)方面发挥了极大作用。
同时,为了丰富和完善“三核”课程体系,我校正在养老产业营销(主要是养老服务营销和养老地产营销)、行政秘书等方向上进行有益的尝试。
六、“三核”课程体系构建的意义
(一)体现以“市场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要求
“三核”课程体系建立在养老企业对职业人才需求和技能要求的基础之上,避免了“闭门造车”式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模式,体现了市场需求。在前期专业建设和养老行业专家、养老企业一线调查的过程中,对核心课程体系进行了科学分析和论证,提出了“养老护理、保健康复和社会工作能力”三大主要能力任务要求,同时提出了对高端管理人才的迫切需求。“三核”课程体系的设计并执行是对养老用人市场要求的积极响应。
(二)有利于促进学校办学内涵建设
教育部门多次重申,高等教育要实现特色和品牌院校建设,实现差异化错位发展,重视教育教学质量建设,其核心要素是鼓励各高校抓办学内涵和质量建设。“三核”课程体系的构建,围绕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对相关课程给予了恰当的定位、明确了课程结构体系、拓展和丰富了教学活动,有利于学校和教学管理机构以教学为中心抓学校内涵建设,提升专业办学条件,促进学校特色发展。
(三)有利于学生素质培养
“三核”课程体系的构建,通过对内核和中核课程结构的性质定位,特别是对外核课程体系的设计,系统、规范性地对学生展开素质教育体系的培养,甚至于素质教育体系的培养要求胜过对职业技能的掌握要求。对学生全面提高职业素质、职业道德、通用能力起到了指引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珏辉,姬栋岩.老年护理技术[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2]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2.
[3]张岩松,等.老年服务与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兼论我国首个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育教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4]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一次性抽样调查数据分析[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
Construction of "Three Core" Curriculum System for Training Professionals of Aged Care and Management
ZHANG Ye,WU Chang-you,WANG Yu-jiao, LIU Ji-wen,JING Li
(Wuhan College of Civil Affairs,Wuhan Hubei 430079,China)
从适应我国人口老龄化社会需求出发,提出构建专业化社区护理师资队伍、完善社区护理课程设置、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平台下的多种教学手段、改革教学评价内容和标准、加强实践基地建设等对策,以培养顺应我国人口老龄化社会实用型、技能型高素质社区护理人才。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社区护理;护理教育;人才培养
按照国际标准,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2013年底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已突破2亿大关,达到2.02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4.8%[1]。预计2021年我国将进入高速老龄化阶段,老年人口将达到2.43亿,2025年将突破3亿,2051年老龄人口达最大值[2],平均每3个人中将有1位是老人[3]。以上数据显示,我国老年人口基数大,人口老龄化进程快。
随着我国医学技术飞速发展,疾病谱和死亡谱随之改变,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增高,使众多老年人带病生存成为可能,这对基础医疗服务的需求大大增加;另外,我国实行独生子女政策,4-2-1的家庭结构,居家养老将使晚辈精力、体力、财力都力不从心,传统的家庭养老服务功能日益弱化[4]。为切实解决这一问题,国家将社区卫生服务纳入了卫生改革方案的重点行列。国务院2006年10月的《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医学院校全科医学、社区护理教育和学科建设意见》[5]以及2011年卫生部颁布实施的《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6]中明确指出:加强高等医学院校的全科医学、社区护理学教育和学科建设,完善护理教育方式,加快高水平社区护理人才的队伍建设,提高其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目前国内社区护理教育发展趋势迅猛,且随着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国际护理教育体系中也已经将社区护理列入重要议题。因此,本研究旨在分析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背景下社区护理教育现状,从适应我国人口老龄化社会需求出发,提出针对性的对策,为培养顺应我国人口老龄化社会实用型、技能型高素质社区护理人才提供参考依据。
1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社区护理教育的发展现状
1.1社区护理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需进一步强化我国社区护理教育起步晚,师资力量薄弱,大多数教师来自临床,并未从事过社区护理工作,自身对社区护理工作缺乏正确的认知;教师缺少专业培训机会,对国内外有关养老服务方面的社区护理新进展缺乏了解,出现知识老化[3]。另外,各高校“双师型”教师的缺乏,即学院老师缺乏社区护理实践经验,社区老师缺乏相应的理论课程学习的现状也是影响我国社区护理教育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相比较而言从事社区护理教育课程体系研究的人员也不多[7]。
1.2社区护理教育课程结构需进一步调整我国以社区护理专业为方向的学校较少,大多数医学院校虽然陆续开设了《社区护理学》的课程,但是多数以考查课的形式展开,从形式和内容上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且无统一的社区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标准[3];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也没有很细的专业定向,《社区护理学》教材与其他专科护理等有较多的重复,特别是当今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下的社区养老服务工作方法并不能很好地渗透到护理内容上[8]。
1.3社区人文护理知识比重需进一步加大与国外社区护理教育相比,我国的社区护理教学中人文学科薄弱[3]。新修订的《老年法》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纳入国家的长期战略任务,突出对老年人特别是高龄、失能和空巢老人的精神慰藉。但是,在当前医学教学中过于重视医学技能的学习和培养,却忽略了人文关怀情感和人文关怀技巧的培养,而对护生人文知识的灌输则是国外相当重视的[3]。
1.4护生对社区护理认知存在一定偏差由于对社区护理认知存在一定偏差,护生在择业时绝大多数把目标定位在各大综合医院的临床护理,很少选择社区护理[8]。王辉[9]的调查显示,不同层次护生(普通本科生、专升本科生、专科生)在择业时较少选择去基层和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张彩虹等[10]调查也发现,大部分护理本科生对毕业后直接到社区从事社区护理工作持否定态度,而对社区护理的认知是影响从事社区护理意愿的主要因素。张伟等[3]的研究证实了这一研究结果。
1.5社区护理教学实践基地需进一步完善
1.5.1社区护理教育管理体制尚需健全当前在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背景下,我国社区护理教育的发展与应对此形势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没有统筹规划[8],缺乏推动高等医学院校加强社区护理教育的有效机制及相应的政策、措施,尚未形成学历教育、规范化培训和继续教育相互衔接的教育模式[5]。
1.5.2社区护理人员的培养及岗位培训需进一步规范我国从2008年开始全面推行社区居家养老,但至今此服务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其中高素质人才匮乏是主要原因之一[3]。我国社区护士普遍为中专、专科学历,工作以三级预防为主,整体水平不高[11]。郭玲等[12-13]的研究表明,我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缺乏高学历、高素质的社区护士。《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要求,社区护士的护理服务岗前培训率应达到95%。但是,目前我国社区护士的岗位培训以护理知识为主,缺少规范化的顺应我国人口老龄化社会需求的社区卫生知识、基本公共卫生技术[14]以及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开展的特殊技能的培训。
1.5.3社区护理实践基地的建设需进一步加强面对快速老龄化社会的现实,社区养老模式逐渐形成。处于当前形势下的社区护理教育,建立并健全社区护理实践基地已成为社区护理实践教学的重中之重。目前,国内护理院校通过不断的实践已纷纷建立了具有特色的社区护理实训室和社区护理实践基地[15],但社区护理实践基地仍存在数量少、质量不高、管理欠规范等问题[16]。由于缺乏完善或标准的社区实践基地,使社区护理实习被临床护理实习的延续所代替,造成社区护理实践能力不足[3]。
2对策
面对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对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带来的巨大挑战,当前我国的社区护理教育培养形式不完善,国家还没有设置一个相对独立的专业,也没有可借鉴的符合我国国情的经验。因此,护理教育者应针对当前我国社区护理教育现状,从适应我国人口老龄化社会需求出发,对社区护理教育进行改革,提出针对性的对策,为培养顺应我国人口老龄化社会实用型、技能型高素质社区护理人才提供参考依据。
2.1构建专业化社区护理师资队伍首先,引进更多具备护理本科以上学历、中高级以上职称、教学/临床经验丰富、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兼备的“双师型”教师[8]。其次,开展适合社区养老卫生服务的社区护理教师培训模式,提高护理院校社区护理师资的理论水平及教学能力。刘桂萍等[17]的研究也表明,以社区工作需要为导向,立足现有师资水平与教师的培训需求,以培养教师教学能力及综合素质为中心,综合运用讲授、小组学习、专题研讨会、现场参观、行动学习等教学方法,定期对其进行系统的、有针对性的社区护理师资培训是提高社区护理课程师资力量的有效途径。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师资队伍建设的考核评价制度。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教学效果评价、满意度评价、师资自我评价和专家评价[18],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素质,保障教学质量。最后,在社区护理学的教学中,教师应不断进行自我提高,及时更新现代教育和人文理念及社区养老护理专业知识,了解国内外社区护理现状及发展前沿,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和社区特定的情景相联系[3]。
2.2完善社区护理课程设置
2.2.1整合社区护理课程内容《社区护理学》是一门交叉型的综合学科,也是一门综合的应用型学科。在应对当前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构建社区护理专业的课程体系时应注意多角度整体性开发,将最具有时代性的新知识、新技能纳入课程体系,制定规范、明确的教学内容。在教学上,不能片面强调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更多地要考虑今后在社区工作中的实用性,教学内容不必过多地重复,重点要让护生把学到的知识和社区特定的情境相联系,不断扩充关于社区的补充知识,还要突出人文、法律和伦理学科在社区护理教育中的综合性特色[19]。在此基础上,为迎合我国人口快速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应将《社区护理学》和《老年护理学》很好地结合起来,在教学中给护生灌输并强调在从事社区养老服务工作时,群体性与个体性健康教育方法并重;提高康复护理技术并在提供康复护理过程中维护老年人的尊严;注重多元化照护能力的培养[3]。
2.2.2加大社区护理实践课程比例社区护理实践基地是护生将理论联系实际最好的途径。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卢琦[19]建议,要求理论课与临床实践的时间为1∶1,学校与医院、社区养老卫生服务机构等实践基地形成密切的伙伴关系,共同完成培养护生的责任。但目前我国社区护理教育一般30个学时,并无社区护理实践课程,由于缺乏完善的或标准的社区实践基地,使大多数护生社区实习流于形式[3]。在此状况下,张伟等[3]建议,社区护理教育者应变通思维,积极寻找可利用资源,如在校园内、福利院、养老中心、康复中心等,以任务为形式,以发展能力为目标,指导护生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健康教育、康复功能训练等活动。
2.3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平台下的多种教学手段
2.3.1案例教学法(CBL)引导的项目驱动教学法在当前的社区护理教育中,应不断丰富创新课堂教学方法。以发展护生核心能力为目标,采用案例教学法,选取适合我国人口老龄化国情的社区护理学教学案例[5],在此基础上联合能提升护生自学、合作、解决和分析问题以及职业能力[20]的项目驱动教学法[21],以具体的项目为载体,融技能于任务,建立课堂学习与社区养老服务实际工作的联系,使护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高综合职业能力[22]。2.3.2基于网络平台的“慕课”“翻转课堂”本土实践基于现代计算机多媒体网络平台,护理教育者应以护生兴趣为导向,着眼于我国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养老问题,积极开发、构建本土化、特色化社区养老服务课程体系及课程知识体系网络精品课程模式[23],如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OOC),又称为慕课[24]。在MOOC模式下,课程、课堂教学、护生学习进程、护生的学习体验、师生互动过程等均被完整地、系统地在线实现。为了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另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也被引入教学本土实践。在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下,护生在课下完成知识的学习,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将时间有限的课堂变为学生消化知识的场所[25]。2.4改革教学评价内容和标准教学评价内容与标准应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和程度进行评价。社区护理教育应形成一种标准化的培养方法和人才评价模式,构建统一的社区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标准[3]。在重视基础理论知识考核的前提下,应从应用的角度,将理论考试与社区实践相结合,平时考查与实践技能操作考核相结合,设计情境与真实病例相结合等,测试护生认知能力及创新能力。
2.5加强实践基地建设《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医学院校全科医学、社区护理教育和学科建设意见》[5]中指出,社区实践是社区护理学教育的重要环节。鼓励有条件的高等医学院校附属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学校-医院-社区”联合性质的实践教学基地。在人口老龄化社会需求背景下,高等医学院校还应承担社区护士培训基地的师资和人员培训任务,以及养老护理员的培训,从而加强社区实践教师队伍建设,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水平。
3小结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老年护理;人才培养
世界卫生组织把60岁以上人口占社会总人口数的10%或者65岁以上人口占社会总人口数的7%,认定为该社会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我国在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65 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6.69% , 基本进入老龄化社会,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时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3.26% , 65 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8.87% , 10年间65岁以上人口上升了2.18个百分点。欧美一些国家和日本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分别用了:法国115年、德国82年、美国70年、日本52年,而中国只用了短短的25年。
中国老龄化社会出现这种特殊现象的主要原因有:第一,我国人口总数是世界人口总数的六分之一,老年人口绝对数是世界之最。第二,我国从1968年在部分省市试行计划生育, 1973年开始在全国执行计划生育政策, 1950 年代初到1960年代和1970 年代末出生的人, 到了他们的生育年龄都要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只能要一个孩子,形成了我国家庭的“421”结构, 即4个老人, 2个年轻人, 一个小孩,计划生育政策人为地加大了老年人口的占比。第三,平均寿命延长和生育率下降。国人目前的平均寿命为73岁,比20年前提高了5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城乡居民预期寿命在不断增加,2010年《全国城乡失能老年人状况研究报告》显示,我国80岁以上高龄人口已达1899万,并以每年100余万的速度递增,2015年将超过2600万,2050年将超过1亿。近30年间的三次人口普查数据表明,我国人口生育率一直呈下降趋势,0至14岁少年人口占比分别是:1990年27.69% ; 2000 年22.89% ; 2010 年16.60%,近30年就下降11.09个百分点。
一、云南老龄化社会现状
云南省在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时, 全省普查登记总人口为4596.6万人, 60岁以上人口508.7万人,占总人口的11.07%, 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350.6万人,占总人口的7.63%, 这标志着云南正式迈入老龄化社会。我省老年人分布的特点是“两头多”:广大山区农村留守老人多; 省会城市、地州城市休闲养老老年人多。
以昆明市为例,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公布的数据, 昆明市户籍常住人口中,60岁以上老年人人口比例已高达20.6%。
昆明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算不上大城市,城区土地面积仅98平方公里, 却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全省地州县市的各族群众,目前,整个昆明市常住人口总数已达841万, 之所以会这样, 就是因为昆明四季如春气候宜人,冬暖夏凉,一年四季鲜花盛开。凡到过昆明的人都会被这里的气候所吸引,来此创业、定居, 加之中华民族素有孝敬父母、赡养老人的传统美德, 只要有一定的经济实力, 人们都愿意把自己的父母接到这里来安享晚年。
按昆明市2010—2015 城市发展规划,到2015年昆明市城区将扩展到100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将突破1000 万, 届时,昆明城市人口老龄化问题会更加严重。
二、老年护理专业人员缺口
卫生部规定医生和护士的比例应为1∶2,《2010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显示,2009年我国执业医师数为190.5万,而注册护士数量仅为185.4 万,医护比仅为1∶0.97。要达到1∶2的理想医护比,注册护士缺口还差190万人,而针对老年护理人员尚无明确规定。截至2010年底,中国1.78亿老年人中,失能老人达1085万人,半失能老人有2523万人,他们需要各种照料服务。但在老年护理领域,专业护理人员十分缺乏,目前,全国取得相关职业资格的护理人员仅有10余万人,而我国老年护理人员的潜在需求在1200万人左右。今后五到十年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进程的不断加快, 养老护理和老年医疗护理的需求将会出现井喷式增长。
据2011 年云南统计年鉴的数据,截至2011年12月,全省注册护士7.2万人,从事医疗护理和养老护理的护工仅5万余人,三分之一的护理人员未经过有效的正规培训,护工基本上是进城务工人员,流动性大,极不稳定。全省60岁以上老年人口500余万人, 按国际上通行的护理标准:,1名护士护理2个失能老人或4个半失能老人或8个生活基本能自理的老人,而我们的护士平均要应对各种情况的老年人15个。最保守的测算, 我省医疗护理、养老护理仍有30万的人员缺口。
三、从业人员现状
1.医院老年病人护理
病房护理在40年以前都是由医院的护士完成的,诸如扶病人起身下床、如厕、清洗褥疮、洗脸、打针吃药、病情监护等,那时也没有陪护,行动不便不能自理的病人只能由家属白天来医院看护,且不允许长时间留在病房。而如今的护士只负责遵医嘱监护病情、按时送药,打针、输液、定时查房,观察呼吸、心率、血压,处理急重症状、填写值班病情记录等病人的护理工作都由护工来完成。
客观地讲,责任心强的护工确实对病人起到了24小时的看护作用,但对病人的护理方面就不容乐观了。笔者在陪护家人时就深有体会,一间16平米的病房住两个病人,两个护工24小时守在病人身边,白天护工们把自己的折叠床收起来放在病房一角,晚上再打开和病人住在一个病房,拥挤不堪、空气混浊,省级大医院干部病房尚且如此,别的医院就更不用说了。
绝大多数护工都是进城务工人员,文化、素质参差不齐,虽然经过短期培训,但护理的内容和水平可想而知,大量的护工与病人、家属的纠纷及“黑护工”事件见诸媒体,引起了医疗卫生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2012年初,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的通知》,公布了落实基础护理、提高护理质量等多项举措,要求医院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病人,还病房一个整洁卫生安静的康复环境。随后,卫生部又在全国三甲医院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这些措施试行一段时间以后效果并不理想,最大的问题是护士人员不够,医院不可能为每个病房甚至每个病人配备一名护士,那样医院成本太高。
笔者认为短时间内要想完全取代护工不太现实,但随着护理行业的规范发展,国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工资收入的增加,追求高质量的、规范的、有利于病人康复的护理必然成为人们的首选,时下的护工必将退出护理行业。
2.疗养院、养老院护理
我省公办的大型疗养院、养老院是相对正规的养老机构,有医生、护士和临时外聘的护工,环境和设施条件也好。一半以上的中老年人是单位定期安排来疗养的职工,这不像医院病房护理要面对各种重症病人,在这里治疗的一些慢性疾病老年患者和行动不便的老年人都能够得到较好的护理,但收费也高,一般的退休职工很难接受。
民办敬老院、养老院里的护理工作基本上是由外聘护工来完成的,月薪在1000至1500元,比医院护工的收入低了近一半。由于场地、房租、设施、员工工资等都要靠入住老人的收费来支付,加上前期投入的资金,经费紧张已经成为民办养老机构继续生存和发展的瓶颈。
3.居家养老护理
随着家庭结构逐渐小型化,传统的“养儿防老”功能不断弱化,大多数老年人都很难得到子女的照顾和陪护。造成很多失能或半失能的老年人只能选择请护工到家里来照顾,其结果是有亲戚朋友介绍的类似保姆性质的;有下岗失业人员;有劳务公司的钟点工;有护理中介公司推荐的护工,什么情况的都有。可以说,居家养老护理人员的素质和护理水平是最需要提高和规范的。
4.社区养老护理
社区养老护理我省还在试点阶段,目前,昆明市已在五华区、盘龙区、西山区、官渡区建立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作为试点,让老年护理专业人员走进需要帮助的老年人家庭,或让老年人进入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接受日托照料。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最大好处就是它能够方便快捷地为老年人提供服务,而且收费不高(它不像医院、养老院投入大),试点以来,深受广大老年朋友的欢迎。“十二五”期间省政府将加大对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建设的投入,《云南省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指出,“大力发展以居家为基础,以社区服务为依托,以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到2015年“争取在各州(市)、县(市)城市中建成一个公办养老机构,床位数达到3万张,农村敬老院床位数达到7万张;民办养老机构床位数达到4. 4万张;城市和农村养老服务中心床位数达到3. 6万张”。
5.老年护理存在的问题
(1)从业人员专业护理知识、护理技能欠缺,综合素质偏低,人员流动性大,队伍不稳定。(2)一些世俗偏见看不起护理工作,认为是苦力,没面子。护理工作收入低,待遇差,护工要有活干才有收入,也没有其他保险(如五保一险)。(3)国内民众对老年护理服务工作评价标准存在认识上的偏差。笔者在病房陪护中就发现,很多病人特别依赖护工,本来可以下床入厕的,却被护工安排在床上解决,在病房还可以走动的,出去却让护工用轮椅推着“散步”。表面上看护工很尽职,殊不知这是一种很错误的做法,很多老年病人和家属都把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什么事都让护工代劳作为评判一个护工是否尽职尽责护理好坏的标准。而在日本却恰恰相反,日本介护在护理过程中注重帮助病人树立乐观的生活态度,战胜病魔的自信心和自身行动能力的恢复锻炼,对病人一个小小的自理行为都大加鼓励,从不盲目包揽一切。(4)缺乏统一的老年护理服务质量保障体系,如: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标准,护理能力、服务态度、护理结果反馈的长期考评,护理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制度等。
四、护工与护士和介护
1.护工
护工是伴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进程加快, 医疗护理、养老护理人员严重短缺,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不断增长, 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 生活需求多样化而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由于没有权威的法定解释, 多数学者把它界定为: 代替病人家属做好病人的生活照料和陪护; 配合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做好病情监护、观察; 帮助生活失能的病人、老年人完成日常生活行为的社会陪护人员。
2.护士
护士最早出现于19 世纪,发展至今已有一百多年。1994年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 2008年颁布《护士条例》(我国目前还没有护士法),条例所称的护士是指“经执业注册取得护士执业证书,依照本条例规定从事护理活动,履行保护生命、减轻痛苦、增进健康职责的卫生技术人员”。条例中还规定,“在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完成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和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规定的普通全日制3年以上的护理、助产专业课程学习,包括在教学、综合医院完成8个月以上护理临床实习,并取得相应学历证书, 通过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组织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获取护士从业资格证书后,方可从事护士工作。
3.介护
介护一词1963 年在日本出现,按照日本《社会福利及介护士法》的定义是:“掌握专门知识和技术, 帮助因身体或精神上的障碍而难以正常起居者入浴、排泄、进食等, 并对其他照顾人员和被照顾者进行相关指导工作的专业人员。”在日本,所有的介护士都要经过二至三年的看护科学习, 毕业以后通过全国统一的介护士资格考试, 取得介护士资格证书以后才能从事介护士工作。
4.护工与护士和介护的本质区别
护工与护士和介护的最大区别在于:护士和介护都必须经过系统的医学基础理论、护理学基础理论、护理技能学习和临床实习, 并通过严格的国家统一考试,取得从业资格证书以后才能从事护理工作。而目前护工的培训学习仅限于医学常识、护理基础知识、护理基本技能的掌握, 培训时间短,培训结束,发给上岗证即可从业。由此可见, 护工与护士和介护由于所拥有知识和技能的不同,决定了他们的护理有着质的区别。
五、老年护理人才培养展望
1.老年护理作为一门学科最早出现于美国
1960年代美国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老年护理专业。我国在1990年代以后老年护理学才作为一门课程在华西医科大护理专业开设,2000年《老年护理学》本科教材正式出版。和全国一样,我省医科大专院校,省、市卫生学校至今还没有老年护理专业。但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问题的日益突出,老年医疗护理、老年养老护理等方面暴露出来的诸多矛盾,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尽快培养一代专门从事老年护理及老年综合服务的专业人才已经是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十年前就有学者提出积极建设和申办老年护理专业,十年后的今天我们仍然没有迈出这一步。
2.《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 年)》指出
“到2015 年,通过开展试点,探索建立针对老年、慢性病、临终关怀患者的长期医疗护理服务模式,对老年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应贯彻‘基层普及、高层突破’的战略,即在全国中等、高等护理院校中普及老年护理学和社区护理学课程,有条件的院校开办老年护理专业,培养老年护理专业护士;在高等护理教育中增设老年护理的硕士、博士授予,培养我国的老年护理高层次专业人才。”根据云南教育条件相对落后的现状,在老年护理专业人才中长期培养规划方面,亦可实行中高衔接、高本衔接的战略思路。先试行中高等职业教育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即整合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资源为一体,不间断地修完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有机衔接。让老年护理专业在中高等职业教育中先行先试,现在就开始谋划,积极建设和申办中高衔接的老年护理专业。
3.拟设中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老年护理专业课程及实践环节(见表)
我国目前老年护理事业的发展水平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我国老年护理方面存在的问题,需要立法、保险、政策支持、教育培养和社会舆论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如,早日出台《护士法》明确老年护理从业人员的定位、工作规范、权力义务等;建立完善的老年护理保险制度,保险金采取由国家承担一部分、单位承担一部分、接受护理的个人负责一部分的办法;加大政府在老年护理事业发展方面的资金投入;尽快设立老年护理专业,培养一代老年护理专业人才;加强对现有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逐步实现让具有中专、大专甚至本科以上老年护理专业学历的专业人才来从事老年护理和老年服务工作,用五到十年的时间,整体提高我省老年护理事业的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晓峰,刘帆,马云博.城市社区养老服务需求及影响分析:
以长春市的调查为例[J].人口学刊,2012(6) : 34-39.
[2]尹尚菁,杜鹏.老年人长期照护需求现状及趋势研究[J].人口学刊,2012(2) : 49-56.
[3]俞卫,刘柏惠. 我国老年照料服务体系构建及需求量预测:以上海为例[J].人口学刊,2012 (4) :3-8.
[4]李松. 居民养老的远景谋划[ J ]. 瞭望, 2012 (3) : 14-15.
[5]李婧,董茂江,邱桂红,周开文. 浅谈健康老龄化与老年护理专业建设[J].吉林医学,2012(4):883-884 .
[6]李婧.关于老年护理专业能力与课程设置的调查分析[ J ]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7):96-97.
[7]金其林,王颍丽.日本老年人介护模式及其理念的借鉴与思考[J].上海医药,2012(2): 23-24.
[8]赵禾欣.日本老年综合福利设施中的介护服务[J].中华护理杂志,2007 (1) : 89-90.
随着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需求的日益提高和维权意识的逐步增强,医患、护患关系紧张成为创建和谐医疗环境的最大障碍。据一项医患关系认证的表明,58. 5%患者认为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是缺少沟通,而60. 0%高年资护士善于交往,能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责任心强「’三。为了适应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改善医患、护患关系,我院自2008年1月始在18个护理单元聘高年资护士为病区总责任护士,有效地改善了医患、护患关系,提高了护理服务满意度和临床护士工作满意度,降低了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率,从而提高了护理质量,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2结果
2. 3实施前后临床护士工作满意度比较见表la
3讨论
我国护理资源短缺的主要表现之一为临床护士编制严重不足圈,而临床护士又以低年资护士居多,在完成治疗、护理的同时,她们既缺乏沟通技巧又疏于与患者的交流,从而导致医患、护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频频发生。有调查显示,65%的护理纠纷是由护士使用不当所造成的[n]。所以,增进医患沟通是创造良好的医患关系,造就和谐的医疗,消除医患、护患纠纷的最佳途径。高年资护士是具有丰富临床工作经验和人生阅历的资深护士。她们不但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娴熟的操作技能,更有优良的协调沟通技巧。聘用高年制护士为病区总责任护士,能给住院患者提供专业化、高质量、人性化的护理服务,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同时,高年资护士又是护理安全员,能使许多差错事故和医疗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提高医疗护理安全系数,从而提高护理质量。结果显示,实施后护理缺陷、差错事故减少,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PGO. 0l) o
1.1老年护理人才梯队的遴选程序
采取个人自荐和科室推荐相结合的方法。科室根据各层次人才的遴选条件,择优推荐,填写医院老年护理人才培养对象推荐表,并附相关材料,上报护理部。
1.2护理部审核
由护理部对申报人条件进行审核,老年护理专业委员会组织理论考试,根据各层次人才的遴选条件,确定老年护理人才梯队名单。最后,公示无异议后,正式启动医院老年护理人才梯队培养计划。我院共有1847名护理人员,选取了126名人员列入老年护理人才梯队培养计划。其中后备人才78名,中青年护理骨干42名,高级老年护理人才6名。职称:护士及护师84名,主管护师36名,副主任护师及主任护师6名。
1.3老年护理人才梯队的培养目标
通过老年护理人才梯队培养制度的实施,在护理队伍中选拔一批在老年专科护理、护理教育、护理科研和护理管理上综合发展的老年护理人才,建立一支结构合理、专业性强、素质高的护、教、研老年护理专业人才梯队;培养和引领团队、增强集体凝聚力和荣誉感,提升科室内涵质量,并致力于老年护理研究,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管理人才;培养能参与医院医疗、医技、护理、药剂等学术探讨,参与或承担老年护理相关课题研究的科研与教学人才。
1.4老年护理人才梯队的培养
1.4.1后备人才
(1)培养目标:能够准确评估老年人活动能力和环境,掌握必需的基础知识和技术,具有适应医疗发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老年人及家属提供个性化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为老年患者提供个体化护理。(2)培养内容及方法:以老年护理核心能力为导向,理论培训以个案护理、床边交接班、疾病讲堂等方式进行培训,鼓励其独立完成护理工作,并予以反馈和正向指导。老年护理技能培训主要包括老年人安全护理、皮肤护理、口腔护理、用药护理、喂食法、叩背祛痰法、卧床老年人床上擦浴与洗头、便秘的处理、预防跌倒的护理措施等。培训方式有课堂讲解与多媒体演示、模拟练习、现场操作展示、通过网络平台自学等。每月第1周与第3周的周五进行培训,每次1~2h,每人次培训30学时。由高级老年护理人才及科室主任根据所在科室老年患者的特点进行针对性授课。
1.4.2中青年护理骨干
(1)培养目标:熟练掌握相关专业的护理知识和技能,具备应急能力;能够对护理员及其他人员进行专业指导,完成对护理对象的评估、制订护理计划和方案、进行健康教育等工作。(2)培养内容及方法:培养方式包括参加医院组织的老年业务讲座,并作为授课人对后备人才进行授课,外出进修学习,每人3个月,每人至少参加1次老年专题研讨班。理论培训内容包括机体老化的理论,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特征,老年人各系统常见疾病的护理(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感官系统、运动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人文知识与技能等,共30学时。技能培训采取情境模拟训练的方式,以提高应急服务能力为主,在急救操作中,引导护理人员独立思考不同的救护措施以及科学分工和配合,培养综合急救能力。
1.4.3高级老年护理人才
(1)培养目标:具备丰富的知识结构及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能够以整体责任制护理模式处理老年人的复杂问题,提供以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的高级专业护理服务;协助护理人员在医院、养老院或社区卫生机构之间建立联系。(2)培养方式:培训周期为1年,培养方式如下。①依托国内外学术交流平台,每年参加至少3次国内老年医学相关专业学术交流;②开展老年护理领域的科学研究;③承担院内老年患者疑难护理问题的会诊;④每季度到老年护理院进行调研。
1.5老年护理人才梯队的培训质量评价
成立考核评价小组,考核小组由5名人员组成,包括2名护理部主任和3名科护士长。考核评价小组负责全面监督和考核老年护理人才梯队培训计划的制订与实施情况。通过查看相关材料(包括制度、计划、原始记录等),评价培训和管理工作是否落实到位;通过对护理人员进行理论考试、技能操作考核、现场答辩等方式,评价接受培训的护理人员是否达到培训目标。
1.6效果评价
1.6.1护理人员的科研成果
比较培养前、后,老年护理人才梯队成员发表老年护理相关的论文、课题立项、出版书籍、申请专利的数量。
1.6.2护理人员的理论与技能考核成绩
由考核评价小组建立老年护理理论知识与技能考核题库,后备人才与中青年护理骨干以相关基础知识为主,高级老年护理人才以前沿知识为主。①理论考核:每个层级的理论知识考题设立难易程度相当的2份试卷,分别用于培训前和培训后的知识考核。每份试卷均包括100题,全部为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满分100分。②技能考核:编写老年护理技能操作题库,每名护士按规定时间到护理操作室抽签考核老年护理技能,参考护理操作流程及统一的评分标准进行评分,满分100分。
2结果
培训前,老年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分为(76.2±4.5)分,培训后为(87.6±5.6)分,培训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378,P<0.001)。
3讨论
3.1老年人才梯队建设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我院开展的老年护理人才梯队建设,分为后备人才、中青年护理骨干及老年护理专家3个层次,对不同层次的人员设置不同的培养目标、培训重点和培训方式,弥补了在职护士在老年知识和技能方面的不足,由表2可见,老年护理人才梯队人员老年护理知识和技能考核成绩均高于培训前(P<0.001),且老年护理相关的论文、课题立项、专利等科研成果增多,为开展老年科研、提高老年专科护理质量奠定了基础。在老年护理人才梯队不同层次人才的培养中,通过多样化的培训方式,激发了各层次人员对老年护理知识的学习兴趣,促进临床护士护理观念转变,促进临床护理向专科护理发展,使老年护理工作系统化、程序化、专科化,护理技能规范化、标准化、专科化,体现了临床护理服务必须充分体现专科特色这一优质护理服务的要求。护理人员老年护理知识和技能的提高有助于确保他们在临床工作中及时发现老年患者因多病共存、一病多症等特点引起的复杂的病情变化,为老年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从而降低护理风险。
3.2老年护理人才梯队建设提高了老年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在老年护理人才梯队建设中,除了注重对老年护理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外,还注重对护理人员的人文素质培训。通过举办读书报告会、观看录像《为自己工作》、学习南丁格尔精神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等形式的活动,增强了护理人员的人文素质和软技能,促使他们更好地落实健康教育和人文关怀,从而拉近老年患者与护理人员之间的距离,增加患者对护士的信任度和满意度。结果显示,培训后,老年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分由(76.2±4.5)分提升至(87.6±5.6)分(P<0.001)。
4小结
一、 社会背景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截止XX年11月底,我国65岁上的老年人口达到8811万,占总人口的6.96%;60岁以上的人口数达1.3亿,占人口数10.2%。而联合国传统标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60岁以上老人达总数10%(新标准为65岁以上老人占人口数7%)即视作为该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按上述的数据显示,我国从XX年正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式发展速度快,来势猛。XX年前后,我国的老年人口已达到惊人的数目1.5亿人,是亚洲老年人总数的50%。是世界老年人总数的20%,更是世界上唯一老年人口总数过亿的国家。
传统上,我国是一个“养儿防老”的国家,长期实行一种家庭养老的模式。从古代就有孝道之说,在“十罪”里以不孝为大。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与外界交流的增多,从而使得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不断在发生变化,使“养儿防老”的思想模式受到巨大的冲击。特别是XX年以来,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以后,我国家庭呈现出一种倒金字塔的形式,一对夫妇面临着赡养四个或更多的老人,这无疑是一种巨大的压力。他们为了肩负一个家庭的负担,不得不日夜工作挣钱,从而缺少时间照顾、陪伴老人。特别是在农村,由于农村经济收入低,青壮年人口不得不大量涌入城市务工,寻求经济的收入。所以越来越多的“空巢老人”出现,也使“养儿防老”的方式逐渐被人所抛弃。
我国是一个提倡尊老爱幼的国家,而“赡养老人,尊重老人,孝敬老人”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礼德。我们青壮年是家庭法的脊梁柱,不得不承担家庭的重任,让生活更得更舒适。所以他们必须花费很多的时间去奋斗,去拼搏。在这种背景下,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开始瓦解,老人们出现无人照顾、陪伴的情况。所以我们社会必须寻求一种方法来解决,这时各式各样的养老机构必然入雨后春笋般出现并蓬勃发展起来,这些组织机构可以有效解决老人的养老问题,不断地满足老人的物质与精神上的各种需求,丰富其生活,让老人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这些养老机构更能关注老人的生活,更贴心老人的生活,也能让儿女们更放心的工作。从这可以看出,敬老院这一服务业必将发展壮大起来。
二、 行业前景
根据民政部门统计,到XX年,“空巢”将成为老人家庭的主要形式,所占的比例也高达70%左右。而在这空巢现象日益显着的情况下,社会的养老机构也蓬勃发展,为老人们提供一个像自己家庭一样温馨的大家庭。因为儿女们担心老人的安危,无人照顾老人,并且敬老院的收费门槛低,一般家庭都可以支付得起,所以,越来越多的老人被关进敬老院。并且,养老院的老人们多,老人之间将会有更多的话题,彼此谈心,所以也有很多老人选择进养老院。
但现在我国却面临着尴尬的床位问题。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数高达1.5亿,但我国敬老院床位的拥有量才有120余位,这是一个怎样的比例啊!仅占老年龄人口的0.8%,换一种说法就是每125位老人才能得到1张床位,这是远远不够的,这仅仅是杯水车薪。这是需求远远超过了供应。
可是,我国的政府所建立的养老机构,却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1、 老年公寓供不应求,数目少,规模极少。
2、 政府队老年人的住宅设施的重视和支持力度不够,老年公寓和养老机构的投入资金远远不足,不能满足需求。因此,在政府的建立养老机构的提供的床位不足的情况下,将会鼓励民办养老院。而我国的老年人口多,并且我国的独生子女越来越缺少对父母的关心,也决定了养老机构将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所以养老机构是一个前途无限的行业。
五、市场的发展前景
1、可预见的服务群众
我国老年零花速度快,来势猛。XX年前后,我国的老年人口已达到惊人的数目1.5亿人,是亚洲老年人总数的50%。是世界老年人总数的20%,更是世界上唯一老年人口总数过亿的国家。
2、 入住率高
经过对几个城市市区的范围内养老机构的统计和抽样调查,各种各样的所有制形式的养老机构平均入住率为63%。经过对老人们的问卷调查,我们可以了解到,有一大部分的老人不愿选择养老机构是因为一些养老机构的设备不完善和服务不满意。从此,我们可以推测如果我们把敬老院的设施完备,服务完善,入住率将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准。
3、 并非供过于求
我国老年人数高达1.5亿,但我国养老机构的所拥有的床位却仅仅120万。仅占老年人口的0.8%,换一种说法就是每125位老人才能得到1张床位,这是远远不够的,这仅仅是杯水车薪。这是需求远远超过了供应。
4、 收费标准低
我国的养老机构的收费标准低,一般家庭都可以支付得起老人的入住费用。一般每位老人每个需向养老机构支付的费用仅仅是680元左右。而我国许多老人都有退休金,可以轻松支付与养老机构的费用。
三、 敬老院选址
这个优秀的养老机构。地址的考虑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们在选址中应该考虑到下面几个方面问题:
1、 交通方便。交通方面是最为基本的条件,应该有公车到达,这也方便了老人的出行火或子女的看望。
2、 周围环境应恬静。因为老人的睡眠质量较差,经不起吵闹,所以应远离闹事、娱乐场所。我们应选择安静的地点,最好接近自然,靠近公园等场所。
3、 周围有广场或活动中心。老人们需要得到充分的娱乐及锻炼。
4、 附近有设备完善的大型医院。由于老人属于高危意外及突发死亡率较高的人群。为防患于未然,应靠近大型医院。
五、 管理制度及模式
敬老院是一个民办的养老机构的服务产业。它是一个社会服务机构,也会死一个报恩社会行业。我们在为祖国做一点贡献,也为老人们献出我们的爱心。我院采用院长总负责制度。院长直接管理所有人员,这样可以减少人员花费。院长总揽大小事务,所有事务直接向院长负责。
六、 人员素质要求
1、 院长职位要求懂得项目管理并有一定会计的基础知识,并有创新思维和一定魄力。还要有较强的忍耐力,遇事冷静,反映迅捷,并有团队意识,有优秀的交际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敬老爱老,爱岗敬业,有坚定的职业操守和奉献精神。
2、 护理人员要求。精神素质好,精神面貌好,敬老爱老,爱岗敬业,良好的沟通能力,并懂得基本的护理知识。
3、 厨师要求。懂得基本的药膳、养生知识,懂得调配营养,并有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
4、 清洁工要求,清洁工要求勤奋,细心,热心。
七、 敬老院的规模
我院面积预计总面积为800平方米,可接受200多位老人。内设娱乐场所,包括基本养老机构设施,并根据老人的具体需要设置各种娱乐设施以满足不同需要。
八、 设施
1、 房间设施:每间房间四张床位,四套桌椅,一套洗浴设备,每人一个衣柜并有独立卫生间,一台液晶高清电视,一台冷暖空调。
2、 日常生活器材:厨具,餐具,杯具,洗具,冰箱,消毒柜,洗衣机。
3、 办公设施:电脑,打印机,东风小康。
九、 经济投资
1、 租房和场地锁租金控制在6万元一下每年。
2、 房屋改造和简单装修费用预算投资4万元。
3、 基本设施:床柜300元∕套*200套=60000元
床上用品150元∕套*200套=30000元
桌椅50元∕套*200套=10000元
电视机1000元∕套*50套=50000元
冷暖空调1800元∕套*50套=90000元
4、 活动器材 1万元
5、 家庭影院设施 1万元
6、 餐饮设备 1.4万
7、 洗衣设备 1万元
8、 办公设施 5万元
9、 开业仪式和相关宣传 1万元
另10、员工工资 院长 1XX每月
护理人员 700每月
厨师 800每月
清洁工 500每月
10、 伙食成本:每年360000元
11、 水电费XX0每年
12、 办公费用4600每年
共计头一年需投资96.88万元。
十、 收费标准:
按80%入住率计算
1、 床位费200元∕月*12月*200*80%=384000元
2、 服务费200元∕月*12月*200*80%=384000元
3、 餐费200元∕月*12月*200*80%=384000元
4、 水电费80元∕月*12月*200*80%=153600元
按以上收费标准计算,一年总收入为116.736万元。
每年为老人购买医疗保险费用40元∕月*200*80%=6400元
每年设备折旧为3万元
则每年收入为116.736万元-96.88万元-3万元-0.64万元=16.216万元
十一、办院风险
1、 入住率不足。房租,人工费和水电费等硬性开支得不到有效分摊,不能进入良性循环。
2、 入住老人收费风险。由于老人及子女的财务状态恶化等原因,造成入住老人不及时缴费。敬老院又不能强行迫使其离开,造成负面影响。
3、 老子的意外伤害风险。老人的意外及突发死亡率较高,一旦发生纠纷,会给我院带来人力与物力上的负担。
4、 养老院内的设施受损,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
十二、赞助
1、 向政府申请。我院可以尽量向政府申请资金,让政府给与一定政策上的扶助或提供一定设施设备。
2、 向冷暖空调或电视厂商拉赞助,以获取一定的优惠。
3、 医院合作。我院可与附近医院合作,定期到医疗给老人进行检查,优惠看病,减少老人发病风险。
十三、阶段目标
十年内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我院在前3年里,要做到回收成本,并完善管理及服务体系,寻求更好的的服务理念。我们将派人到其他优秀机构学习考察,建设我院特色服务。
第二阶段:在有属于自己的特色服务下,加强我院的宣传工作,增强知识度,并扩大我院规模,从而做到接受1000人规模。我们也会建设有自已特色的娱乐场所,丰富老人生活。我们将建立老年大学和医疗点,让老人做长期体检,达到我院的“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办院宗旨。
第三阶段:在我院基本发展完善的情况下,也丰富我院的院外活动,与旅游社合作,让老人游山玩水,开阔视野,愉悦心情,好好地享受晚年。
十四、总论
1、 项目具有课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2、 项目成立的时机与条件成熟,风险小,经济回报率高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家务劳动社会化已成为一种趋势,为适应社会和家庭的需求,家政服务这一职业便应运而生。家政服务作为一种新兴行业,同其他职业一样也是社会劳动分工越来越细的结果,做好这项工作不仅意义重大,而且前景美好,是一项大有可为的事业,是一项德政工程。
当前和今后,我国对家政服务员的需求越来越大。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随着社会竞争力的加强、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劳动者工作强度的加大,那些把精力和时间更多地投入到工作中的人,已无暇顾及家务劳动。二是我国已开始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目前的养老方式仍是以家庭养老为主,不少家庭的老年人需要陪护和照料,而且不仅仅是洗衣做饭,还需要进行保健和医疗护理。三是随着优生优育政策的实施,科学养育子女的要求越来越高,家庭需要在培养、教育和照顾子女方面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原来意义上的保姆,已不能满足需要,需要的是高素质的新型的家政服务员。近年来,经济越发达地区,家政服务需求量越大,要求也相对较高。广东、深圳、大连、上海等地出现了具有大学学历甚至研究生学历的高级、特级家政服务员。1995年11月,国家劳动部规定家政服务员为新兴技术工种,并纳入国家职业鉴定序列。家政服务员这门新兴技术工种,必将以新型的、有一定质量的、规范化的服务,来代替旧的、传统的保姆。因此,我们的学员要切实转变就业观念,正确看待家政服务业,克服自卑心理,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从事家政服务业的勇气,增强做一名优秀的家政服务员的信心和决心。
二、珍惜机会,认真学习,努力掌握家政服务知识技能
今天,大家能够坐在这里参加学习培训,很不容易。所以希望大家一定要珍惜这次学习机会,克服各种困难,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来,确保这次培训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一是要严格要求自己,端正学习态度。一般人总认为家务活不用学,人人都会。事实并非如此。在家庭中无论是对家事管理,还是洗衣做饭,都包含着大量的知识技能。现在社会人们吃讲营养,穿讲漂亮,住讲宽敞,家庭中聘请家政服务员的目的是希望不断提高家庭生活质量,对家政服务员的期望和要求也越来越高。同志们只有努力学习,真正掌握管理家政服务的知识,学到为家庭生活服务的技能,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在家政服务市场才具有竞争力。培训期间,要处理好家庭和学习的关系,排除各种干扰和影响,以饱满的热情和全部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要坐得住,学得进,力争多学一些、学深一些、学透一些,做到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学有所成,顺利通过结业考试,取得家政服务职业资格证书,为将来从事家政服务业打下良好基础。二要注意学习方法,增强学习效果。家政服务职业涉及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内容很多,学习任务很重,同志们要注意学习方法,上课要专心听讲,聚精会神记笔记,课后要及时复习巩固。克服畏难情绪,发扬吃苦耐劳精神,坚持不懈。年轻的同志要帮助年纪大的同志,文化程度较高的同志要帮助文化程度低的同志,大家互帮互学,团结互助,共同提高。
三、加强管理,严守纪律,圆满完成培训任务
同志们:
经过全市各级妇联组织的积极工作,市直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巾帼家政服务中心的精心筹备。**巾帼家政服务中心首期家政培训班今天开班了。在此,我代表市妇联向培训班如期顺利开班表示热烈祝贺!向来自济南市妇联阳光大姐有限责任公司的培训老师、向有关部门和新闻单位的同志莅临现场指导工作表示诚挚的谢意!向参加这次创业培训的各位学员表示热烈的欢迎!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级妇联组织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大力实施巾帼创业就业工程,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始终坚持“上为党政分忧,下为妇女解愁”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在党政所急、妇女所需、妇联所能结合点上,创新工作思路,强化发展意识,在抓好“两大竞赛”活动的同时,相继开展多种培训,把提高培训质量作为我市下岗女工、农村失地及富余劳动力就业的关键。特别是巾帼家政服务中心的成立,为大家搭建了一个更好的平台,我们首期培训班学员来自全市部分乡村,将通过短期培训服务于不同的岗位,对此,中心积极筹措资金,千方百计搞好服务,并从济南请来了资深培训师为大家培训,旨在给大家上岗打下一个良好基础,希望大家一定要牢固树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时代精神,努力学理论、学文化、学科技、学管理,提高就业能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树立创业、就业的新观念,积极投身于创业与再就业的实践,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创造新岗位、新业绩、新生活,实现人生价值,赢得社会的尊重和认可。下面,结合这次学习培训我讲几点意见: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高对家政服务职业的认识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家务劳动社会化已成为一种趋势,为适应社会和家庭的需求,家政服务这一职业便应运而生。家政服务作为一种新兴行业,同其他职业一样也是社会劳动分工越来越细的结果,做好这项工作不仅意义重大,而且前景美好,是一项大有可为的事业,是一项德政工程。
当前和今后,我国对家政服务员的需求越来越大。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随着社会竞争力的加强、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劳动者工作强度的加大,那些把精力和时间更多地投入到工作中的人,已无暇顾及家务劳动。二是我国已开始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目前的养老方式仍是以家庭养老为主,不少家庭的老年人需要陪护和照料,而且不仅仅是洗衣做饭,还需要进行保健和医疗护理。三是随着优生优育政策的实施,科学养育子女的要求越来越高,家庭需要在培养、教育和照顾子女方面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原来意义上的保姆,已不能满足需要,需要的是高素质的新型的家政服务员。近年来,经济越发达地区,家政服务需求量越大,要求也相对较高。广东、深圳、大连、上海等地出现了具有大学学历甚至研究生学历的高级、特级家政服务员。1995年11月,国家劳动部规定家政服务员为新兴技术工种,并纳入国家职业鉴定序列。家政服务员这门新兴技术工种,必将以新型的、有一定质量的、规范化的服务,来代替旧的、传统的保姆。因此,我们的学员要切实转变就业观念,正确看待家政服务业,克服自卑心理,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从事家政服务业的勇气,增强做一名优秀的家政服务员的信心和决心。
二、珍惜机会,认真学习,努力掌握家政服务知识技能
今天,大家能够坐在这里参加学习培训,很不容易。所以希望大家一定要珍惜这次学习机会,克服各种困难,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来,确保这次培训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一是要严格要求自己,端正学习态度。一般人总认为家务活不用学,人人都会。事实并非如此。在家庭中无论是对家事管理,还是洗衣做饭,都包含着大量的知识技能。现在社会人们吃讲营养,穿讲漂亮,住讲宽敞,家庭中聘请家政服务员的目的是希望不断提高家庭生活质量,对家政服务员的期望和要求也越来越高。同志们只有努力学习,真正掌握管理家政服务的知识,学到为家庭生活服务的技能,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在家政服务市场才具有竞争力。培训期间,要处理好家庭和学习的关系,排除各种干扰和影响,以饱满的热情和全部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要坐得住,学得进,力争多学一些、学深一些、学透一些,做到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学有所成,顺利通过结业考试,取得家政服务职业资格证书,为将来从事家政服务业打下良好基础。二要注意学习方法,增强学习效果。家政服务职业涉及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内容很多,学习任务很重,同志们要注意学习方法,上课要专心听讲,聚精会神记笔记,课后要及时复习巩固。克服畏难情绪,发扬吃苦耐劳精神,坚持不懈。年轻的同志要帮助年纪大的同志,文化程度较高的同志要帮助文化程度低的同志,大家互帮互学,团结互助,共同提高。
三、加强管理,严守纪律,圆满完成培训任务
经过全市各级妇联组织的积极工作,市直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巾帼家政服务中心的精心筹备。**巾帼家政服务中心首期家政培训班今天开班了。在此,我代表市妇联向培训班如期顺利开班表示热烈祝贺!向来自济南市妇联阳光大姐有限责任公司的培训老师、向有关部门和新闻单位的同志莅临现场指导工作表示诚挚的谢意!向参加这次创业培训的
各位学员表示热烈的欢迎!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级妇联组织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大力实施巾帼创业就业工程,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始终坚持“上为党政分忧,下为妇女解愁”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在党政所急、妇女所需、妇联所能结合点上,创新工作思路,强化发展意识,在抓好“两大竞赛”活动的同时,相继开展多种培训,把提高培训质量作为我市下岗女工、农村失地及富余劳动力就业的关键。特别是巾帼家政服务中心的成立,为大家搭建了一个更好的平台,我们首期培训班学员来自全市部分乡村,将通过短期培训服务于不同的岗位,对此,中心积极筹措资金,千方百计搞好服务,并从济南请来了资深培训师为大家培训,旨在给大家上岗打下一个良好基础,希望大家一定要牢固树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时代精神,努力学理论、学文化、学科技、学管理,提高就业能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树立创业、就业的新观念,积极投身于创业与再就业的实践,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创造新岗位、新业绩、新生活,实现人生价值,赢得社会的尊重和认可。下面,结合这次学习培训我讲几点意见:
一、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高对家政服务职业的认识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家务劳动社会化已成为一种趋势,为适应社会和家庭的需求,家政服务这一职业便应运而生。家政服务作为一种新兴行业,同其他职业一样也是社会劳动分工越来越细的结果,做好这项工作不仅意义重大,而且前景美好,是一项大有可为的事业,是一项德政工程。
当前和今后,我国对家政服务员的需求越来越大。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随着社会竞争力的加强、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劳动者工作强度的加大,那些把精力和时间更多地投入到工作中的人,已无暇顾及家务劳动。二是我国已开始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目前的养老方式仍是以家庭养老为主,不少家庭的老年人需要陪护和照料,而且不仅仅是洗衣做饭,还需要进行保健和医疗护理。三是随着优生优育政策的实施,科学养育子女的要求越来越高,家庭需要在培养、教育和照顾子女方面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原来意义上的保姆,已不能满足需要,需要的是高素质的新型的家政服务员。近年来,经济越发达地区,家政服务需求量越大,要求也相对较高。广东、深圳、大连、上海等地出现了具有大学学历甚至研究生学历的高级、特级家政服务员。1995年11月,国家劳动部规定家政服务员为新兴技术工种,并纳入国家职业鉴定序列。家政服务员这门新兴技术工种,必将以新型的、有一定质量的、规范化的服务,来代替旧的、传统的保姆。因此,我们的学员要切实转变就业观念,正确看待家政服务业,克服自卑心理,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从事家政服务业的勇气,增强做一名优秀的家政服务员的信心和决心。
二、珍惜机会,认真学习,努力掌握家政服务知识技能
今天,大家能够坐在这里参加学习培训,很不容易。所以希望大家一定要珍惜这次学习机会,克服各种困难,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来,确保这次培训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一是要严格要求自己,端正学习态度。一般人总认为家务活不用学,人人都会。事实并非如此。在家庭中无论是对家事管理,还是洗衣做饭,都包含着大量的知识技能。现在社会人们吃讲营养,穿讲漂亮,住讲宽敞,家庭中聘请家政服务员的目的是希望不断提高家庭生活质量,对家政服务员的期望和要求也越来越高。同志们只有努力学习,真正掌握管理家政服务的知识,学到为家庭生活服务的技能,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在家政服务市场才具有竞争力。培训期间,要处理好家庭和学习的关系,排除各种干扰和影响,以饱满的热情和全部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要坐得住,学得进,力争多学一些、学深一些、学透一些,做到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学有所成,顺利通过结业考试,取得家政服务职业资格证书,为将来从事家政服务业打下良好基础。二要注意学习方法,增强学习效果。家政服务职业涉及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内容很多,学习任务很重,同志们要注意学习方法,上课要专心听讲,聚精会神记笔记,课后要及时复习巩固。克服畏难情绪,发扬吃苦耐劳精神,坚持不懈。年轻的同志要帮助年纪大的同志,文化程度较高的同志要帮助文化程度低的同志,大家互帮互学,团结互助,共同提高。
三、加强管理,严守纪律,圆满完成培训任务
参加本次培训的学员,有下岗女工,农村失地及农村富余劳动力,年龄悬殊较大,文化程度不一。不管哪种情况,我们都要认真遵守培训纪律,上课不能随便讲话,更不能随便进出,要尊重老师,服从管理。培训期间,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原则上不准请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