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机关事业人员处分条例范文

机关事业人员处分条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机关事业人员处分条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机关事业人员处分条例

第1篇:机关事业人员处分条例范文

一、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

1、大力引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急需的各类人才。加强人才引进的政策激励、目标考核和工作督查,多渠道、多形式引进人才,重点引进高层次创新型技术人才和领军型经营管理人才。全年引进本科以上学历人才400名,其中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或副高级以上职称的高层次人才105名。

2、全力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加大毕业生就业指导力度,提高本地生源毕业生回归率。切实帮助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落实就业,对离校后的特困家庭和“零就业”家庭未就业毕业生进行全面调查和登记,实施重点帮助。

3、全面提升专业技术人才整体素质。完善专家选拔制度,认真做好省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选拔工作,优先选拔业绩突出的创业创新人才。认真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公共科目培训,年内培训1500人次。继续做好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申报评审和资格考试报名工作,开展工程类助理工程师破格认定工作。按照省“千人赴港培训计划”、“千名苏商海外培训工程”、“百名现代服务业人才出国培训计划”的要求,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才赴境外培训。

4、统筹做好各类人才开发工作。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继续为农村实用人才评定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重视民营经济组织人才队伍建设,促进民营经济快速发展。推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推荐符合技师、高级技师申报条件的技术工人参加全省组织的考核,扎实做好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术等级岗位升级考核工作。

5、积极引进国外智力。加强引智项目申报工作的具体指导,创新申报模式,扩大引智领域,多形式引进外国专家来服务,力争全年申报引智项目6项。

6、推进人才市场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政府主导性人才服务机构的职能作用,重点做好人才供求信息、人事档案管理等公共服务,打造公益性人才市场品牌。加快我市人才市场建设步伐,确保5月份重新建成开张,每月举办人才市场1至2次,全年举办大型人才招聘会以及特色性、专业性人才市场3至5次。加强人才市场信息化建设,继续办好“人才网”,加强与劳动力市场的信息贯通。进一步扩大人事规模,全年新增人事人员400人。

二、继续深入贯彻实施公务员法

7、做好公务员法全面入轨运行工作。抓好公务员登记的后续工作和部分遗留问题的处理,稳慎推进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的申报以及工作人员登记工作。完善公务员管理信息系统,巩固公务员法实施成果。

8、完善公务员管理制度。贯彻《公务员录用规定(试行)》,认真组织公务员招录工作。加强公务员考核工作,健全分级分类考核指标体系。贯彻落实《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加强对纪律惩戒工作的宣传教育与指导监督。继续做好机关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配合财政部门加快落实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工作。做好“级别与工资等级待遇适当挂钩”实施前的各项准备。开展2013年度“滚动升级”和级别工资档次正常晋升工作。

9、加强公务员培训。实施公务员“5+X”能力培训工程,强化公务员四类培训。深入开展“法律进机关”主题活动,继续做好公务员“五五”普法工作。重视抓好公务员的初任培训,着力提高新录用公务员的履职能力。加大基层公务员培训力度,完成苏南苏北基层公务员对口培训任务。

三、全面推进事业单位各项改革

10、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按照省市部署,启动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加强事业单位聘用合同签订的指导检查,进一步规范签证管理。继续推进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开招聘工作,实行平等竞争,“阳光操作”。

11、完善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做好事业单位规范津贴补贴的准备工作,落实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总量调控管理的各项规定,指导事业单位推行多元化分配制度改革。

12、推进事业单位职称制度改革。以业绩能力为主要标准,做好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申报工作,扩大破格认定的范围,加大对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职称评价力度。加强对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聘任工作的指导,加快“评聘分开”步伐。

四、加强和规范机构编制管理

13、深化完善行政管理体制及机构改革。按照中央和省市统一部署,认真做好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准备工作。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对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机构的调整进行调研。依法开展公安机关机构改革,推动警力下沉,优化警力资源配置。按照规范开发区管理体制的要求,对开发区机构编制情况进行调研。

14、积极实施乡镇机构改革。认真学习借鉴试点县市的成功经验,以加快乡镇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着眼于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大方向,全面启动实施乡镇行政和事业单位机构改革。

15、稳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认真研究行政管理类和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的改革思路,积极做好改革的相关准备工作。围绕强化公共服务和着力改善民生的要求,加强食品安全、公共卫生、环境保护、社会保障、劳动就业、社会治安、城市管理、文化生活等机构体制问题的研究,适时推进相关体制调整和完善工作。做好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和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工作。加强全市采供血体制建设。加强中小学校编制动态管理与规范管理,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16、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增长。认真贯彻机构编制管理重要法规政策,继续严把机构编制关口,重点控制新设机构以及财政供养人员增长。按照中央和省市要求,在政府机构改革前暂停审批新增机构编制,不再批准设立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在乡镇机构改革方案出台前,继续对机构编制实行冻结,确保“十一五”期间乡镇机构编制及实有人员只减不增。

17、全面实施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加快实名制管理信息库建设工作,确保年内实现省市联网。在全市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建立《机构编制管理证》,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办理机构编制变更和人员出入编手续。

18、加大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力度。加强对机关部门“三定”规定执行情况的检查,重点检查纠正擅自设立内设机构、超职数配备中层干部等行为。定期汇总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执行情况,及时向有关单位进行通报,分析存在问题,提出整改要求。

19、完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认真组织2007年度事业单位年检,确保网上登记率和年检率均达100%。对事业单位法人进行实地监督检查,加强事业单位登记后的跟踪管理。加强登记档案的整理、保管和利用,做好社会咨询服务工作。

五、推进各项人事工作全面发展

20、全面完成安置工作任务。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做好安置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统筹考虑干部人才资源配置,科学编制安置计划,积极稳妥地推行安置办法改革,全面完成2013年度安置任务。会同各镇各有关部门做好企业干部解困和稳定工作,进一步落实“五包”责任制,巩固我市企业干部解困和稳定工作形势。

21、扎实做好工考、福利及退休管理工作。组织职业技能竞赛,完成高技能人才的选拔培养任务。实施机关事业单位技术工人素质提升工程,组织参加各级各类继续教育培训。贯彻落实国家、省对机关事业单位带薪年休假制度实施办法以及探亲假、病假等福利制度,建立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事假制度。继续组织优秀公务员健康休养活动。加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到龄即退率100%。加强退休干部的管理与服务。

22、高度重视人事争议仲裁工作。贯彻落实《人事争议处理规定》,认真做好人事争议案件的受理、调处和仲裁。

六、切实加强人事编制部门自身建设

23、深入开展争做“五种类型”人事干部活动。进一步激发学习创新的活力,保持宽厚豁达的胸怀,锤炼清白高尚的人格,塑造正直守信的美德,培养健康向上的情趣,争做有建树、有情义、有魅力、有诚信、有品位的人事干部。

第2篇:机关事业人员处分条例范文

计划生育责任制履职情况汇报材料

鄂州市人事局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对于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我局作为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下达的计划生育工作责任目标以及计划生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按照“发挥职能优势、有利人口计生”的原则,把人口计生综合治理分工职责作为本单位工作职责之一,充分发挥人事编制工作的职能作用,协同其他成员单位齐抓共管,共同做好人口计生综合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强化管理,切实抓好局系统计生工作

1、加强领导,健全机构。局党组始终将计划生育工作摆在突出位置,纳入总体工作计划,认真制定年度具体实施计划,与其他中心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不断强化组织领导,切实做到“三个确保”。一是确保有专人抓。今年初,局党组根据人员变动情况,及时调整了局计划生育工作领导小组,局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任副组长,相关科室和局属二级单位负责人为成员。二是确保工作经费。局机关严格按照省、市有关规定,将计划生育工作经费纳入年度预算,确保经费供给,保证计划生育工作能够正常运转。三是确保计生责任目标分解落实。年初,局党组召开会议,将计划生育工作目标任务进行责任分解,并由局主要领导与各科室负责人和局属二级单位负责人签订计划生育责任书,做到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2、加强教育,常抓常新。将计划生育宣传教育纳入年度学习计划,经常开展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活动,不断增强局系统机关干部计生责任意识。如在“计划生育日”和《人口与计划生育法》颁布实施周年之际,利用宣传栏、宣传牌进行人口和计划生育知识的宣传教育;把计划生育的宣传教育列入文明单位创建的一项主要内容,促进机关干部主动抓落实。正是由于宣传教育工作到位,全局干部职工计划生育知识知晓率达95%以上。

3、加强督办,严格落实。为将计划生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局党组规定,计划生育责任科室和局属二级单位必须每月进行一次计划生育工作自查,局系统每季度必须组织一次抽查,每半年必须进行一次检查。对检查结果,实行量化考核,被检单位得分率达到100%的,予以表彰;达到98%以上的,为达标单位,不奖不惩;未达到98%的,为未达标单位,将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责任人要作深刻检讨,并写出整改报告。如发生严重计生问题的,将直接定为不合格单位,实行一票否决,不能享受任何评先表彰待遇。

4、加强管理,规范操作。一是严格按规定建立计划生育台帐,及时报送各种计生报表。对局系统干部职工晚婚率、晚育率、计生率、独生子女领证率、统计准确率必须确保达到100%。二是每季度组织局系统已婚育龄妇女进行三查(查环、查孕、查病),确保三查率达100%。三是关爱女职工身心健康,每年组织一次女职工妇检和一次身体全面检查,妇检人平380元,身体检查人平530元,有效保证了局系统女职工的身心健康。四是坚持属地管理的原则,积极配合凤凰街道办事处和寿昌社区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计生宣传、婚育新风进万家等活动的开展。

二、把好“三关”,切实履行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义务

作为计划生育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我们坚持人事工作与计生工作相配合,努力为计划生育工作把好关,服好务,切实履行计划生育成员单位职责。

一是坚持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把好评先表彰关。一方面,严格按照《鄂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全市表彰奖励工作管理的通知》要求,在进行评先表彰或与各相关部门进行联合表彰时,坚持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即先由计划生育工作委员会签订计划生育工作落实意见,再由人事部门审核,对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单位和个人一律不予核准表彰意见。今年,我们推荐表彰的2个国家级先进集体、3名国家级先进个人,5个省级先进集体、25名省级先进个人,全部通过了计生委审核,无一例违反计划生育的现象。另一方面,对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工 作人员年度考核结果,坚持对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个人不得评定为称职以上等次。

二是坚持开展计划生育知识穿插培训,把好思想关。今年,在对全市公务员进行公共管理核心内容知识培训和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过程中,我们坚持将计划生育相关政策、知识穿插到讲座中,进行警示教育,全市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2期,培训500余人,考试合格率达100%。我们与市委组织部联合推出了公务员学习培训超市,开展公务员网上学习培训工作,在制定培训课目时,把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供全市公务员学习了解,在进行公务员处分条例培训时,对违反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将受到什么处罚又进行了重点培训,在全市公务员队伍中切实筑起一道计生思想防线。

第3篇:机关事业人员处分条例范文

上半年,我局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省委十一次党代会、州委十次党代会和全省人事工作会议精神,科学合理地制订年度目标责任书,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在抓作风、打基础、创思路、勤工作的思想指导下,开展了一系列人事人才工作,为全年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上半年工作情况

(一)召开全州人事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全年工作。为了使全州人事系统统一思想,明确工作目标,于年初召开了全州人事工作会议,总结了去年的工作,安排部署了今年工作任务。

(二)深入开展“抓作风建设、促工作落实”主题实践活动。围绕州委、州政府做出的重大决策和部署,按照“四个一”专项工作的要求,一是深入开展了一次查找作风和工作落实方面存在问题的专项工作。认真查找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方向,限期进行整改。并于5月份赴四县督导检查了“抓作风建设、促工作落实”主题实践活动。二是完善了一套抓工作落实的制度措施。结合人事部门的实际,修改完善了30余项工作制度,使抓工作落实有制度措施保证。三是开展了一次以工作落实为主要内容的评议活动。在州直各行政和事业单位中印发了47份问卷调查表,满意度达100%。目前在“四个一”专项工作中前三项工作已完成。下半年集中抓好查纠“不落实的事、不落实的人”的专项活动。

(三)加快岗位设置工作,推进事业单位改革进度。在去年下发《__州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的基础上,先后多次召开工作会议和培训工作,督促各地区、各部门结合本地实际,按照“因事设岗”、“科学设岗”的原则,加快岗位设置工作。目前,各县、各单位的《实施细则》正在上报审核当中,力争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全州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方案报审、人员聘用、合同签订和工资兑现工作。

(四)强化组织协调,做好公务员法参照管理工作。省人事厅在去年审批第一批参照管理单位后,于年初要求开展第二批参照管理工作。州人事局在吃透文件精神的基础上,加强与省厅的沟通与联系,积极协调全州各级各类事业单位在政策规定的范围内,根据单位实际申报参照管理工作。目前上报工作已经结束,正在等待省厅研究批复。

(五)继续做好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今年上半年,我局在对专业技术人员加大培训的基础上,按照省上的文件规定,对143人晋升了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对314人晋升了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对460人晋升了初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为208名专业技术人员办理了继续教育证书,对227名准备进行经济系列任职资格考试人员进行了报名工作,对50名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了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从而一如既往地做好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

(六)开展招聘见习工作,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今年以来,我局根据州委20次常委会议精神,对全州20__年以前毕业的大专学历以上未就业毕业生进行统计登记,全部安排到见习岗位上进行工作,截至5月底,全州共安排见习岗位1020名,并对其见习补贴在原有基础上普遍提高了50元;根据刚察县教育资源短缺的现状,组织进行了刚察县面向全州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作,通过笔试、面试和组织考察等相关环节,共有60名毕业生加入了事业单位人才队伍当中,缓解了刚察县人才短缺问题,有效推进了毕业生就业工作;门源、祁连、海晏三县计划招聘93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目前正组织进行报名工作,整个招聘工作将于8月份结束;另外,为加强我州民族文化事业发展,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我局根据州委、州政府决策部署,协助州文化局对我州民族歌舞团招聘了25名演艺出众的演员,对其年龄老化,不适合演员岗位的工作人员进行了分流安置,对州同宝牧场改制中的工作人员进行了分流安置,深化了人事制度改革,促进了社会的协调发展。

(七)开展各类人才培训工作,提升人才能力水平建设。根据州委组织部制定的人才培训计划,我局精心策划、认真组织开展了5期254人参加的《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培训班,13期1280人参加的全州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公共科目培训班。培训工作旨在提高全州人才能力水平建设,提高管理能力和水平服务。通过培训,提高了公务员执政能力水平,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水平,达到了规范工资标准,促进业务水平的目的。

(八)做好工资福利工作,深化工资制度改革。今年上半年,在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省上有关工资政策的基础上,对全州2754名机关工作人员正常晋升工资档次,人均月增资39元,这是新工资制度执行以来的第一次正常晋升工资档次;对符合条件的387名公务员进行了“滚动升级”,人均月增22元。并结合这次晋档对2 0__年工资套改情况进行了全面复核,进一步提高了机关工作人员工资分配的准确性。

(九)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人才市场建设力度。在以前人才市场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今年通过财政支持,对州人才市场进行屋面平改坡、外墙粉刷,购置更新电子计算机,预计投入30万元。在强化硬件建设的同时,我们通过赴省人才交流中心、外地等培训机构加强了人才培训软件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综合素质,为更好地提供人才服务奠定基础。

(十)认真做好电子政务、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在去年建立的__州人事局门户网站的基础上,指定专人及时、更新网站内容,组织全体工作人员学习电子政务基本知识。根据北政办[20__]4号文的要求,及时派人参加了20__年1月22、23日举办的专题培训班,指定专人认真编写了20__年1月至20__年12月间的政府信息目录及《__州人事局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并上报州信息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采取的工作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定期分析工作情况,做到稳步推进。紧紧围绕确定的目标任务,对各项工作任务进行研究分析,制定相关工作措施,并就每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定期分析,对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关的应对措施,确保工作稳步推进;二是细化分解工作任务,明确工作职责,做到责任到人。对年初确定的工作目标进行细化分解,对每一项工作任务落实负责领导和具体办事人员,确定每项工作中的牵关科室和协办科室,明确工作职责,并对工作制定进度表,确保了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按期按时完成;三是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做到忙而不乱。对目标任务进行统盘考虑,确定重点工作和关键环节,对重点工作重点考虑,急件事情优先办理,做到统筹兼顾,忙而不乱。

三、下半年的主要工作

(一)按照州委、州政府的安排部署,继续开展好“抓作风建设、促工作落实”主题实践活动。

(二)按照州委、州政府的安排,紧密结合机关事业单位空缺编情况和用人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招聘计划,并组织进行报名、资格审查、笔试、面试、体检和组织考察等各项工作,下半年全州公开考录35名公务员,门源、祁连、海晏三县公开招聘93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三)根据省上的统一安排部署,组织完成“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到乡镇事业单位工作”的组织、招募、选拔、派遣和服务等工作。

(四)继续做好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完成全州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方案报审、人员聘用、合同签订和工资兑现工作。

(五)继续做好工资福利工作,完成州直机关、事业单位和四县人事部门的工资软件配备及应用培训工作。

(六)开展高校毕业生人事关系、人事档案等人事工作,实施好联点村、联点学校、联点文明户的扶贫帮扶和指导工作。

第4篇:机关事业人员处分条例范文

今天召开这次会议,主要是贯彻落实全省财税工作会议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去年工作,分析面临形势,研究部署今年的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进一步动员各级各有关部门和单位,提高认识,加大力度,扎扎实实地做好财税工作,充分发挥财税杠杆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调控作用。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20*年,全市财税工作实现了新突破

去年,在国家宏观形势趋紧、困难加大的情况下,全市各级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视困难为机遇,变压力为动力,紧紧围绕建设经济强市目标,坚持“四个坚定不移”,继续突出“三大重点”,团结奋斗,扎实工作,促进了城乡、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持续协调和谐发展。初步预计,全市实现生产总值732.1亿元,比上年增长16.4%,提前一年实现了“十五”计划目标。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全市财税工作实现了新突破,迈上了新台阶,为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财力支持和保障。

(一)经济快速发展的成果得以充分体现。

据快报统计,20*年全市境内财政收入完成56.29亿元,比上年增长23.7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首次突破30亿元,完成31.2亿元,同口径比上年增收6.5亿元,增长26.3%,是历年来增收最多的一年。这说明全市各级干事创业、加快发展的成果在财政收入上得到了充分体现。特别是在收入组织工作中,各县(市、区)自觉服从大局,牢固树立“全市一盘棋”思想,深刻领会并认真把握市委、市政府实施分类指导的决策,不讲条件、不讲价钱、不计一己之失,特别是新泰、肥城两市和泰山区、开发区自我加压,财政收入增幅均达到30%以上,为全市收入增长、结构改善,最大限度地维护地方和群众利益,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财政收入质量呈现积极向好趋势。

去年,在国家政策调整造成我市地方税收减少2.9亿元的情况下,各级坚持一手抓收入总量扩张,一手抓收入结构改善,特别是各级税务部门自觉服从党委、政府的全局安排,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坚持依法治税,大力改进税收征管手段,取得显著效果。全市国税部门共完成税收收入25.98亿元,增长22.95%,其中地方税收4.75亿元,同口径增长32.48%;地税部门共完成税收收入15亿元,增长28.69%,其中地方税收11.35亿元,同口径增长26.61%;财政部门共完成契税和耕地占用税2.79亿元,增收1.86亿元。通过各级共同努力,全市地方税收收入首次突破20亿元,同口径增长40.88%,列全省第4位,高于全省平均增幅12.19个百分点;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64.36%,同口径比上年提高6.67个百分点,扭转了近几年税收收入比重持续下滑的局面。特别是增值税、营业税和所得税三大主体税种大幅增长,同口径分别增长28.48%、30.26%和31.54%,高于全省平均增幅5.63个、8.33个和3.88个百分点。

(三)财源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以市级工业财源和乡镇财源为突破口,综合运用财税杠杆,进一步加大了财源建设力度。市级拨付资金3500万元,采取财政贴息、奖励、补助等形式,集中支持了重点企业、大项目建设,培育壮大了泰山玻纤、鲁能高开、生力源集团等一批骨干税源企业。筹集资金2.33亿元,用于市直改制企业职工安置。全市共办理减、免、退税6.9亿元,增强了企业发展后劲。通过提高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为全市个体私营业户减轻税负3000多万元,有力地促进了民营经济快速发展。此外,市财政拨付资金2100多万元,支持了招商引资和旅游宣传促销活动。特别是针对农村税费改革后基层组织运转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市县两级财政投入3500万元,重点支持了乡镇财源建设,促进了农民增收、财政增长。

(四)支持统筹发展的力度进一步加大。

一是优先保证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发放,不断提高职工个人收入水平。市直机关事业单位人均月收入增加了200元,各县(市、区)也不同程度地提高了个人收入水平。二是高度重视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市级用于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达1.33亿元,比上

年增加3000万元,增长29%。三是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市级用于农业方面的财政总投入达2.26亿元,用于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新型合作医疗以及劳动力转移“阳光培训”等方面的资金700万元,用于扶贫开发、少数民族帮扶以及解决人畜吃水困难等方面的资金1000万元。认真落实“两减免三补贴”政策(取消农业特产税、农业税税率降低3个百分点和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全市农民减负增收3.33亿元,人均减负增收78.43元。四是高度重视基层财政困难问题。省、市两级财政共安排转移支付资金4.4亿元,平均每个乡镇510万元,有效弥补了乡镇财力缺口,确保了基层政权组织正常运转和农村公益事业健康发展。

(五)参谋助手作用发挥的更加充分。

各级财税部门立足全市经济发展大局,认真研究财税政策,积极主动地为党委、政府出谋划策,有的放矢地做好向上争取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去年,我市共争取上级转移支付资金4.23亿元、争取上级专项资金9.13亿元,对缓解我市财政困难,保障重点事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特别是在农业税收政策调整专项转移支付分配中,由于我市政策把握得准、账算得透,多争取上级转移支付基数近3000万元,缓解了乡镇财政困难的矛盾。

(六)规范管理取得新成效。

各级财税部门积极创新财税体制和机制,财税管理整体水平有新的提高。预算编制、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改革都取得了新进展,财政管理更加科学规范,资金分配更加科学、民主、透明。国税部门积极实施税源精细化管理,建立和完善了税源监控、纳税评估、纳税服务、协税护税、征管质量考核、信息化办税等管理机制,优化了税收征管业务流程;地税部门在实现规范化管理和信息技术强力支撑的基础上,着力构建现代税收征管体系,大幅提升了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税收征收率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

去年全市财税工作取得的这些成绩,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各级各部门密切配合、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财税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团结奋斗、开拓创新、扎实工作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全市广大财税干部职工表示亲切的慰问和衷心的感谢!

总结去年的工作,我们要坚持运用辩证的观点,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工作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一是财政增收的基础依然比较薄弱,强势骨干税源少且主要为能源、原材料等传统产业,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企业或产品较少,新上企业或项目尚未形成规模优势。二是收入结构性矛盾依然比较突出,全市非税收入比重虽然比上年同期下降了6.67个百分点,但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1.38个百分点,改善收入结构、提高“两个比重”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三是县(市、区)间不平衡的现象依然十分突出,部分县乡财源不丰、人多债重、运转困难,特别是乡镇间发展更不平衡,个别乡镇陷入了无钱办事、无力管事的困境。四是财政收支矛盾尖锐,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城乡协调发展的压力加大,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收入分配中的一些矛盾和风险不断向财政集聚,整个财政仍处于紧张运行状态。五是一些单位财务管理不严,资金使用效益不高,花钱大手大脚,损失浪费严重。对此,各级各部门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切实增强做好财税工作的危机感和紧迫感,认真研究生财、聚财、用财的有效措施,千方百计壮大财政实力,为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奠定坚实的财力基础。

二、充分发挥财税调控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要注重发挥财税杠杆对经济发展的调控作用,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财税杠杆是政府调控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级财税部门要跳出收收支支的“小圈子”,充分发挥财税的职能作用,统筹兼顾地调节好各种经济利益关系,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一是要全力支持大项目建设,努力培植骨干税源。抓好大项目建设就是抓住了税源经济的“牛鼻子”。各级必须把大项目建设作为培植大财源的重中之重,整合力量,全力支持,争取尽快形成一批市场潜力大、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税收贡献多的骨干税源企业。在项目的选择上,必须自觉服从国家财税政策的导向,对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限制发展的耗能高、污染重的产业,

一律不再给予任何形式的支持。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经济效益好、提供税收能力强的行业和产业,要认真落实财政、税收、财务优惠政策,鼓励其加快发展、做大做强。二是积极支持招商引资,广借外力促发展。在完善落实好招商引资优惠和奖励政策的同时,要特别注意在招商引资过程中认真研究吃透国家的财税政策,弄清楚引进的项目中是否包含那些能够提供高附加值和对增加地方税收最为有利的关键环节,确保招商引资取得实实在在的效益,绝不能“赔了夫人又折兵”。三是支持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提高第三产业的税收贡献能力。服务业是现代社会的标志性产业,提供的财政收入大部分属于地方收入,是增强地方财力的有效财源,也是广泛吸纳劳动力就业的重要途径。要充分发挥我们的优势,加快培植旅游支柱产业步伐,大力支持银行、保险、证券和商贸流通、现代物流、中介服务、文化娱乐等行业发展,带动和促进全市第三产业上档次、上水平、增效益。四是大力支持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培植壮大乡村财源。针对农业特产税和农业税逐步取消的实际,将乡村财源建设的着力点尽快转移到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上来,通过调整经济结构、发展特色经济、扩大招商引资、加强载体建设等综合措施,努力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财政增长。

(二)要注重发挥财税杠杆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财税杠杆是社会财富再分配的主要手段。初次分配重效率,主要靠市场来实现;再次分配重公平,主要靠财政来调节。当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后,经济社会进入转型阶段,诸多社会不和谐因素和深层次矛盾随之增多。搞得好就能跨过这个坎,进入经济社会快速和谐发展的轨道;搞得不好就会陷入经济衰退、社会混乱的境地。因此,各级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协调发展的观念,充分发挥财税杠杆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功能,着力解决好影响社会和谐发展的突出问题。一是继续加大“三农”投入,促进城乡共同发展。要按照“少取、多予、放活”的方针,继续加大支农财政投入,确保已实行的财政支农政策不能变,支农投入不能减,已给农民的实惠不能少,而且要随着财力的增加而增加,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二是继续加大社会保障投入,着力解决好困难群众、弱势群体的生活困难。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牢固树立加快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并重的发展理念,将工作重点由生活保障转移到就业保障上来,认真落实关于就业再就业的各项财税优惠政策,积极实施就业援助,帮助下岗失业人员重新获得就业机会。进一步完善社会救济、困难救助、扶贫开发机制,切实帮助解决国有企业离退休职工、城镇低保对象、农村五保户、失地失业农民、失学儿童、困难学生和因病因灾致贫户等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今年,市直最低生活补助标准将提高到月人均200元,有条件的县(市、区)也要适当提高标准。要不断加大对少数民族经济和教育等事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共同发展。三是继续加大公共事业投入,确保社会成员共享发展成果。健全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机制,落实好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继续支持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和布局调整,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完善教科文财政投入政策,优化教育支出结构,对纯公益的基础教育、基础科研、公共文化设施要确保优先投入。同时,对学校建设项目,要严格把关论证,严格控制教育举债。积极支持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完善对公共卫生医疗救助和疾病控制机构的财政补助政策,增强各级疾病预防控制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大力推进农村医疗卫生保障体系建设,市财政投入1000万元扶持资金,全面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从源头上防止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大力推进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生态市建设和“平安泰安”建设,努力营造“蓝天、碧水、青山”和群众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

(三)要注重发挥财政对政权建设的保障作用,促进基层财政实力的增强。

财政是“庶政之母”,保障政权组织建设和正常运转,是财政的首要职责。经过积极争取,我市东平、宁阳两县已基本确定进入了国家扶持范围,岱岳区也有望进入省扶持范围。这充分体现了中央、省有关部门对我市的关心和厚爱。但是,应当看到,中央与省制定政策的原则是帮扶与激励并重,将帮扶力度的大小与自主解困的努力程度挂钩,明确了各级政府的

责任。各级一定要抓住这次难得机遇,采取综合措施,上下共同努力,积极解决县乡财政困难。一是要严格控制财政供养人员增长。各级各部门要把控编减人作为一件大事来抓,一方面要严把入口、放开出口,另一方面要善于利用经济利益手段调动单位减人、节支的积极性,严格控制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的过快增长。对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也要严格控编控人,防止将来转嫁为财政负担。人事和财政部门要对各县(市、区)财政供养人员进行仔细核查,对财政供养人员特别是事业单位人员增长过快,又享受转移支付仍然反映困难的,要研究财政限制措施。二是进一步完善县、乡财政体制。合理界定县、乡财政收入范围,将乡镇实现的工商税收与乡镇财政挂钩,以调动乡镇招商引资、发展经济、组织收入的积极性。进一步改革现行的财政管理体系,积极推行“乡财县管”,监督、规范乡镇的财政收支行为。三是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保证乡村运转的基本经费。在积极争取中央、省转移支付的同时,市、县两级也要安排一定数额的转移支付资金。在分配对下转移支付资金时,不仅要考虑其困难程度,还要考虑其主观努力程度,将转移支付额度与地方税收增长、收入结构改善程度、精简机构和人员挂钩,建立起奖勤罚懒的激励约束机制。

三、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确保完成全年各项财税任务

市委、市政府确定,今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的工作目标为增长20%。各级要紧紧围绕这一目标,抓重点,抓关键,求突破。

(一)要在提高“两个比重”上求突破。

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和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标志。去年以来,经过全市上下的努力,我市“两个比重”发生了积极变化,但与先进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各级必须把提高“两个比重”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持之以恒,紧抓不放。一是依法加大税收征管力度。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各级要把增加税收作为提高财政收入质量的关键来抓,依法治税、应收尽收。要继续突出重点税种、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抓增收,对一些税收秩序较为混乱的地方和行业,进行专项整治,着力解决漏征漏管和偷、逃、骗、欠税等问题,坚决查处随意减税、免税、缓税、先征后返等行为。要加快建立财经信息网,切实推进财政、税务、工商、银行等部门的信息联网共享,建立完善税源动态监控体系,将大量隐蔽失控的税源变为可控可管的税源。对这项工作,省政府已经提出明确要求,我们要高度重视,抓好落实,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要大力推行社会综合治税,借助各方面力量,扩大税收覆盖面。二是要切实抓好非税收入。非税收入是政府财政性资金,要按照规范管理、统筹安排的要求,积极创新非税收入管理模式,既要有效控制非税收入的不合理增长,又要将合理合法的收入收好用好,努力增强政府调控能力。三是要加强对收入工作的分类指导和考核。无论什么时候,增收都要立足于各地财源状况和经济发展的实际,在工作指导和指标考核上不能搞一刀切。对经济基础好、发展速度快、税源相对充裕的县(市、区),要求要严一点、目标要高一点。经济基础差、财源薄弱、增收难度较大的县(市、区),虽然目前发展也很快,但提高“两个比重”还需要一个过程,现在首要的任务是打好发展的基础。在考核指导上,既要督促其提高增收的努力程度,又要防止盲目攀比,片面求快求大,甚至弄虚作假。有关部门要按上述要求,尽快研究分类考核、激励约束的办法,以更好地指导促进各地的工作。需要强调的是,在收入问题上,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绝不允许超越经济发展和税源实际,无税强收、收过头税或虚列收入,人为控制税收入库等,这要作为一个严肃的政治纪律来对待。要加强财政收入征管质量检查和审计,发现弄虚作假、虚报浮夸等问题,要严肃追究责任。

(二)要在深化改革上求突破。

这是做好今年财税工作的重头戏。要按照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本着规范管理、节约支出、提高效能的原则,进一步增强改革意识,加大改革力度,着力抓好四方面改革。一是要进一步深化农村税费改革。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要求,今年我市农业税税率将再降低2个百分点,明年全部免征;从今年起全面取消农民义务工和劳动积累工。有条件的县(市、区)可以自主决定今年全部免征农业税。各县(市、区)要精心组织,认真抓好政策落实。二是要进一步完善和理

顺税收征管体制。一方面,要按照依法、精简、效能、规范的原则,进一步完善税收征管体系和征收方式。另一方面,要围绕强化税收征管,加强财政、国税、地税、公安、工商、金融、建设、交通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建立健全综合协税、护税体系。最近,省政府办公厅专门就此出台了文件,希望各有关部门要按照文件规定,认真履行职责,形成上下左右齐抓共管的局面。三是要加快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在认真总结去年试点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事业单位改革力度,能推向市场的尽快推向市场,财政能退出的要坚决退出。要加快机关后勤管理改革,撤消机关事业单位后勤管理机构,把花钱养人、自我服务变为向社会和市场购买服务。积极推行经费定额包干管理,去年市直部分事业单位已实行了这一办法,在财政节支和调动单位自我发展积极性两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今年要进一步扩大实行范围。今后,财政资金只用来支持“干事”,不再负责“养人”。四是要继续深化财政管理机制改革。稳步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今年重点在东平县搞好试点,探索经验,逐步推开。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理顺机构,完善制度,规范管理,扩大范围,提高实效。要改革由政府组织的招商引资、经贸洽谈活动经费管理方式,对租赁活动场所、购买人员机票等探索实行政府采购的办法。加快推进干部职工职务消费和福利货币化分配改革,今年将对行政事业单位职工住宅取暖费实行补贴,改“暗补”为“明补”,县(市、区)可根据自身实际搞好这方面的改革。特别指出的是,市直已从20*年开始实行了职工住宅水电费补贴,但至今仍有个别部门和单位负担职工个人水电费,要立即改正。今后,凡是实行补贴的职工福利性和职务消费性项目,各单位一律不准再负担相关费用,这要作为一项严肃的纪律来对待。

(三)要在监督管理上求突破。

加强财政监督检查,既是依法理财的要求,也是源头治理腐败的需要。各级财税部门要切实履行好职责,加强监督管理,严肃财经纪律,规范财经秩序。一是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新出台的《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把所有的政府收支全部纳入监督检查范围,坚决查处各种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要加强对重点部门、重点行业、重点资金、重点项目的监督力度。近几年,通过对有关部门的审计和检查,发现了不少问题,有的问题非常严重。对这类问题,必须紧抓不放,督促整改,严肃处理。我在这里强调,各部门、各单位必须自觉接受财政、税务、审计、监察机关的监督,对查出的问题要认真整改,全面落实处理意见。对那些顶着不改、不落实不处理的,要在媒体上公开曝光,并追究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二是要改进政府投资管理方式。当前在一些专项资金管理,特别是财政投资项目的管理上,市场化程度不高,不仅效率低、资金浪费大,还容易产生腐败问题。各级、各部门都要积极探索财政建设资金市场化运作的路子,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今后各部门各单位的大型建设项目,都要积极推行基建项目代建制,通过招标,交由社会上有资质的企业代建。财政部门要认真开展政府投资评审工作,确保政府投资效益。三是要创新监督检查方式。强化制度约束,进一步完善项目法人制、合同管理制、报账提款制、跟踪问效制等管理办法,堵塞管理漏洞。要大力推行监察、审计、财政、税务等执法部门联合检查,增强监督检查的威慑力和严肃性。

四、加强领导,搞好配合,形成齐抓共管财税工作的强大合力

各级党委、政府要从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提高执政能力的高度,重视和加强对财税工作的领导。财税工作既是经济问题,又是政治问题,事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当家要理财,理财要懂财。特别是当前,国家财税政策不断有新的调整,每一项调整都造成利益分配格局的大变动,如果我们不会算账、算不好账,不能把政策精神吃透,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就会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重大影响。因此,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主要领导同志,都要自觉地学习研究财税政策,学习掌握财税知识,真正成为财税工作的行家里手。只有这样,才能研究好生财、聚财、用财问题,提高当家理财水平和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

各级各部门都要积极支持财税工作。特别是当前财政收支矛盾非常突出,改革需要付出成本,稳定需要拿钱,发展需要投入,很多矛盾的化解都需要资金保障。各部门必须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坚持勤

俭办一切事业。要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预算一经确定,一律不能再开口子,不能随便花钱,财政部门要严格把关。随着财税改革力度的加大,必然会触及到各级各部门的利益,大家要多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考虑问题,对财税部门的工作给予充分的理解、支持,自觉支持改革、参与改革。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