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财税政策体系范文

财税政策体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财税政策体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财税政策体系

第1篇:财税政策体系范文

鉴于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及在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特征,许多国家政府都逐步将中小企业纳入经济政策关注的重点,并实施必要的扶持政策,以保障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具有良好的政策环境。财政是国家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充分运用财政政策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是各国政府的普遍做法。如美国政府建立了包括税收优惠、资金扶持、政府采购等措施的财政扶持政策体系,欧盟各国政府实施了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技术创新计划等财政扶持政策,日本政府则通过建立担保公库方式支持中小企业融资。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猛,生机蓬勃,已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据统计,占全国企业总数99%的中小企业,提供了85%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创造了75%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贡献了60%以上的GDP和50%以上的税收。同时,我国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也同样存在市场失灵问题。

正因如此,多年来,我国一直把支持和加快中小企业发展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予以高度重视,连续了《中小企业促进法》、非公36条、国发〔2009〕36号、国发〔2012〕14号等法律法规,明确了鼓励、支持和引导中小企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中央财政积极贯彻落实《中小企业促进法》等法律法规,充分借鉴国际经验,不断探索实践,逐步构建形成了以财政资金支持、税收优惠、政府采购、财务会计等为主要内容的中小企业财税政策体系

一是资金政策。针对中小企业发展的特点和薄弱环节,围绕国家宏观经济目标和产业发展规划,中央财政先后设立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等专项政策,采取无偿资助、贷款贴息等方式,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加快转型升级,拓宽融资渠道,发展特色产业,开拓国际市场,以及改善公共服务环境等。近年来,中央财政支持中小企业资金规模实现了较快增长,由2008年的49.9亿元增至2013年的约150亿元。

二是税收政策。主要包括: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6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将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自6%和4%统一降至3%。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实行按照销售额和征收率计算应纳税额的简易办法。对非营利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再担保机构从事担保业务取得的收入,凡符合规定免税条件的,3年内免征营业税等。

三是政府采购政策。采取预留采购份额、评审优惠、鼓励联合体投标和分包等措施,大力支持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参与政府采购,并通过计划管理、合同管理、报告和公开制度、信息化建设等措施予以保障。同时,推进政府采购信用担保试点,鼓励为小型微型企业参与政府采购提供投标担保、履约担保和融资担保等服务。据初步统计,2012年全国政府采购金额13900多亿元,其中小型和微型企业获得的合同金额5800多亿元,占40%以上。

四是财会管理政策。制定颁布《小企业会计准则》,统一规范小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要求,推动小企业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真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提升管理水平。同时,进一步加强记账机构的管理,规范记账行为,促进我国记账机构更好地服务于小微型企业发展。

事实证明,上述财税政策的实施,为化解中小企业经营风险、摆脱瓶颈制约、增强竞争活力和提高创新能力提供了有力帮助,有效促进了中小企业发展环境改善,也为中国中小企业不断融入世界经济奠定了良好基础。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站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新世纪新阶段,面对经济全球化潮流,党的十报告总揽全局、审时度势,提出了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一系列新的发展理念和指导思想。新一届政府明确提出了“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的战略目标。

根据中央的总体部署和要求,中央财政基于完善市场机制、推动政府职能转变、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等战略目标,抓紧研究完善财政体制改革方案,努力构建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公共财税政策体系。我们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应当把握如下基本原则:

一是合理界定政策范围。要划清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界线,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政府重点关注市场失灵领域。财政政策应该创造条件,因势利导,着力激发市场机制和功能,既不能缺位,又不能越位。

二是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在遵循市场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对社会资金及企业经营行为的引导作用,更多采用市场化方式运作,努力实现政府政策性目标与社会资本商业性目标的有机结合。

三是将公共性贯彻始终。中小企业分布广泛、数量众多,政府不可能逐个企业、逐个项目地支持。财政政策要着力于营造良好的中小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建立激励中小企业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使广大中小企业普遍受益。

中央财政将在遵循上述原则的基础上,对现行中小企业的财政扶持政策做进一步的调整和优化:一是由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后端逐步转向支持前端,逐步加大对中小企业起步期、成长期的支持,弥补市场失灵。二是对企业的支持由直接投入为主逐步转向间接投入为主,通过财政资金的间接化投入,引导和带动社会资金支持中小企业。三是由支持“点”为主逐步转向为支持“面”为主,减少对具体企业、具体项目的支持,着力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改善中小企业发展环境。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大中小企业税收优惠力度。税收政策具有普惠、公平的特点,是诸项扶持政策的首选。中央财政将加快推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逐步解决服务业营业税重复征收问题。结合深化税收体制改革,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今年7月24日,在我国经济增速整体放缓,财政收入增长大幅下降的背景下,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今年8月1日起,对小微企业中月销售额不超过2万元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和营业税纳税人,暂免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充分体现了国家对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重视和支持。

二、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国内外经验表明,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可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放大功能,带动更多的社会资金流向初创期中小企业,有效支持中小企业创业创新。我们将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政策,推动建立引导基金独立账户,强化监管,扩大合作范围,并大幅增加预算安排规模。同时,我们将加快推进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设立和运作,主要采取引导基金方式,撬动各类社会资本共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第2篇:财税政策体系范文

财政税收,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实施公共政策和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需要而获取的一切资金的总和。财政税收对于促进国家经济以及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财政税收促进了资源的合理配置。目前我国市场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但是市场对资源进行配置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譬如经济领域的行业垄断现象、公共设施无法满足社会需求等。要想改变这些现状就需要政府通过宏观调控的手段,利用税收政策来保障公共设施的建立,通过税收来改变垄断性质的企业与经济领域,使得资源配置更好地发挥效应。其次财政税收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减小社会收入差距。市场经济调节下的分配制度拉大了收入差距,通过财政税收可以适当缩短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在市场经济调节的情况下,国民个人收入不同,而且差距较大,为了促进社会公平,政府可以通过改变税收基点,征收个人所得税,缩短社会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除此之外,市场调节的局限性使得经济领域出现不公平竞争的现象,譬如通过资源与价格优势获得更好利润,市场机制失调,为此政府需要通过税收进行合理调节,以创造平等竞争的经济环境,促进经济的稳定和发展。最后,财政税收在国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起到监督经济活动的作用。在税收的过程中,政府可以随时掌握企业的运行状况以及资金来源的合法性,配合其它司法部门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压制,保障经济在运行过程中的环境氛围,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二、财政税收现状分析

(一)财政税收监管制度

根据对我省各个县的税收情况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出我国财政税收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众多问题。譬如地方政府干预税收政策执行以及越权减免税;除此之外企业为了逃避纳税谎报应纳税数额,骗取国家优惠政策,这些现象的存在都是由于国家在地方财政税收制度方面还存在一些缺陷,为此需要出台相应的地方监管制度,规范地方财政税收。

(二)公民纳税意识不强

现如今,我国居民还存在纳税意识不强的现状,偷税、漏税、拒绝纳税等行为时有发生,而且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市场纳税主体不断向重复征税少、税负轻的行业转变,这些现象的存在使得财政税收在国民经济增长中所占的比重逐渐下降,弱化了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力,制约经济的发展。

(三)税务管理工作不到位

由于地方税务部门工作结构不合理,征税工作者工作量大,对于企业一年内的经营状况不能得到全面的了解,一方面可能是由于专业知识的缺乏,另一方面是由于时间受限,工作量大,这些情况的存在不断增加了纳税人偷税漏税的心理,减少了国家财政收入。除此之外一些税务局税务稽查职责履行不够,有的甚至未开展税务稽查工作;一些地方税务局发票申请表填写要素不全的问题。

三、财政税收现存问题的解决策略

国家加强对财政税收体制的改革,提高了居民的生活水平,促进社会的发展,更好地解决了现阶段出现的收入不公平、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的现象。我们需要充分认识到财政税收工作的重要性,并对目前地方出现的财政税收问题进行解决。

(一)加强税收监管制度

财政税收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建设,保障国民对公共设施的需求具有重要的作用。财政税收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各方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面对现如今出现的偷税漏税等现象,政府需要不断加强监管制度,对日常税收情况进行审计,提高税收工作的效率与质量,确保国家财产不受到损害、国家财政税收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增强公民纳税意识

现如今,我国公民纳税意识较差,并未充分认识到财政税收的重要性,以至于出现了众多偷税漏税的现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地方政府需要加强对纳税行为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现如今快速发展的科技设备,通过电视、网络、报纸专刊等平台宣传财政税收的重要意义以及公民作为纳税人的权利与义务。

(三)提高税收工作的质量

在经济与科技快速发展的状况下,我国政府在税收方面逐渐实现税收网上交易、税务网络监督等现象,地方政府在开展税收工作时,需要充分利用先进的现代化设备,并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积极创新,制定新的纳税监管制度,确保公民准时纳税,避免偷税漏税现象的发生,维护国家资源。除此之外,税务监管采取下户巡查和日常辅导的形式,及时了解生产经营情况、掌握重点税源变动信息,提高税收工作的效率。

四、结束语

第3篇:财税政策体系范文

关键词:财政税收 问题 改革策略

为了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政府一定要加强财政税收制度的改革,去除财政税收工作中一些阻碍市场经济发展的元素。本文将深刻分析目前我国财政税收工作中存在有哪些问题,探讨如何深化改革财政税收工作,使之更能够适应目前市场经济的发展。

一、目前我国财政税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有效的财政税收监督

在我国,经常会有一些逃税和偷税的现象发生,一些不法分子甚至代开或者虚开增值税的专用发票,伪造、倒卖或者盗窃增值税的专用发票,从而逃掉一大部分税收,这种不法分子在我国还是大有人在,而且屡见不鲜。另一方面,在我国财政税收工作中还存在有比较大的税收差额,税收差额的比重达到了30%到40%,所以我国的税收征管的效率还是比较低的。

此外,有一些企业经常伪造经营指标,虚报财务核算成果,从而从中捞取利益。对于一些不法的企业来说,他们往往会建立两套以上的账目,在缴纳税收的时候,通常上报的是虚假的账目。有的企业即使没有两套账目,但是会在财务核算方面作假,从而导致一部分税收流失。

有的企业更加猖狂,侵蚀税基。这些企业非常地腐败,而且屡禁不止,化公为私,侵蚀税基,侵吞国家的资财,因此已经成为了社会的顽症和毒瘤。

(二)缺乏完善的预算体制

在我国,财政预算体制还很不健全,没有中长期的财政预算和周期预算,再加上其覆盖的范围比较小,所以很容易出现资金挪用的现象,因此不利于国家的宏观调控。此外,财政预算体制还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对其进行监督,所以财政预算的审核和审批没有实际的意义。

(三)地方财政问题比较突出

在我国各个地区,财力是不平衡的,地方政府的财力和职能经常出现不匹配的情况。比如,各级地方政府往往没有完善的转移支付制度,没有合理的财政结构。还有各级地方政府的体制补助和税收返还的比例比较大,所以不能够实现横向的均等化,而且转移支付资金在管理和分配上既不透明,也不规范,所以带来一些很大的负面作用。

(四)现有财税制度的缺陷

现有的财税制度在许多方面还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比如,税收的种类不健全,不利于发挥税收调节社会分配的功能的实现;对于非税收入,还没有纳入政府的收入体系;资源与环境税没有受到重视,不利于保护资源和环境;对所得税和增值税的设置不是很合理,因此不利于促进技术创新和社会的稳定。此外,还存在各级政府间的财力不均衡、地方与中央之间的收入划分不是很合理、分税制的改革不是很彻底等问题。

二、深化财政税收工作的改革策略

(一)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为了更好地促进区域的统筹协调发展和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我国必须围绕主体功能区的划分,进一步完善转移支付制度。首先,确保转移支付资金的稳定来源,加大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力度,加大省对各县乡转移支付力度;其次,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比例,优化转移支付的分配方法;再次,加强对专项转移支付的有效管理,从而使转移支付资金用到实处;最后,健全主体功能区的转移支付的体系。

(二)健全财政预算体制

首先,要扩大国家的财政预算的范围,建立复式的财政预算体系,使得财政预算体系中既包括资本性预算、经常性预算、国有资本的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障预算等等,使得财政预算的范围覆盖所有的涉及财政性收支活动。其次,要加强国家财政的中长期的预算,加强中长期的财政发展规划。最后,建立完善的财政预算管理体制。

(三)建立完善的支付方式

首先,要适当地扩大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比例,对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进行合理的比例搭配;其次,对转移支付分配方法进行改革,建立合理、科学、公开的财政资金分配制度;再次,通过考虑各个地区的人口数量、人均的占地面积、社会的发展水平和人均的收入状况等来确定财政的科学预算方法;最后,建立健全科学的支付体系,保证资金的稳定来源。

(四)加强会计制度的改革

在我国现有的税收会计中,是以申报的应征数做为和核算的起点,但是有一些数据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还是存在着一些失真现象,所以弱化了会计资料在税收工作中的作用。因此,必须对现有的税收会计进行一定的改革,提高计算机处理会计问题的应用水平,使得税收会计能够更好地反映税收收入和税源,加强会计在财税工作当中的作用。

三、总结

财税制度是国家的一项重要制度,是国家实现其职能的一种手段,为了更好地实现国家的职能,确保财税工作符合目前市场经济的需要,政府要加快对财税制度的改革,减少偷税、逃税等现象,加强对税收的监督,完善税收会计制度和现有的税负结构,扩大财政预算的范围,加强对财政预算的管理,从而更好地实现财政税收的作用,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顾军生:浅谈基层财政监督工作面临的困惑[J].财政监督, 2011(01)

[2]张世超 严安荣:会计监管中存在的几个问题[J].当代经理人(中旬刊),2006(21)

[3]燕兆林:请多贴近基层财政人员[J].中国财政, 2006(02)

第4篇:财税政策体系范文

关键词:小型微型企业;财税;政策

中图分类号:F810.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1

当前,小型微型企业经营压力大、成本上升、融资困难和税费偏重等问题仍很突出,需要国家从财税政策方面加大扶持,高度重视。

一、发展小型微型企业的重要意义

小型微型企业已确立其市场主体地位。截至2013年底,我国小型微型企业总数达1169.9万户,占全国各类企业总数的76.6%。若将4436.3万户个体工商户视作微型企业纳入统计,则小型微型企业在工商登记注册的市场主体中达到94.15%。小型微型企业解决了我国1.5亿人口的就业问题,新增就业和再就业的70%以上集中在小型微型企业。小型微型企业在活跃市场经济、创造就业、改善民生、促进社会稳定等方面的作用日渐突出,是经济持续增长、社会稳定的基础。

二、现有的促进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综述

目前,我国针对促进小型微型企业的财税政策体系是由2012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和地方各级政府出台的促进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组成。现阶段促进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的手段主要有:

(一)采用税收优惠政策。对小型微型企业,提高增值税和营业税的起征点,减免企业所得税,进口退税,免印花税等政策。

(二)采用财政资金支持。投入专项资金用于促进小型微型企业的发展,设立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支持处于初创期的小型微型企业等。

(三)政府采购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安排政府采购项目专门面向小型微型企业,鼓励大中型企业与小型微型企业组合共同参与政府采购。

(四)减免部分涉企收费并取消不合理收费。规范涉及行政许可和强制准入的经营性收入,取消或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三、现行财税政策在促进小型微型企业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

2011年7月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四部门联合《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微型企业才进入公众视野。随后,国家出台了促进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的指导意见,各地陆续也出台了一些零零散散财税政策,这些财税政策地区差异较大、支持力度各不相同,缺乏系统性,也不规范,更难持续,还存在着“一刀切”的现象,不利于小型微型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目前,我国小型微型企业主要集中于技术要求低、竞争充分、市场趋于饱和、利润微薄的行业。工业、批发业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这几大行业中的小型微型企业占小型微型企业总数的近三分之二,而科技型小型微型企业不足百分之五。经营压力大,发展慢,企业转型升级意愿不强,资本、技术、人才、管理等企业发展因素没有积累成为我国小型微型企业现状的真实写照。要促进小型微型企业可持续发展,现行财税政策很难发挥政策功效,还容易出现企业“骗吃骗喝”、国家投入产生的社会效益低等现象。

四、促进我国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建议

针对目前我国现行的促进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特点,应从以下几方面来完善促进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

(一)建立严格的小型微型企业享受财税政策准入退出机制。要明确满足什么条件的小型微型企业可以享受财税政策,享受哪些财税政策,要避免“一刀切”,使真正需要大力扶植的企业而没有得到满足;还要明确小型微型企业达到什么条件后,不再享受财税优惠政策,避免和需要财政优惠的小型微型企业争取有限的财税资源。同时,这些准入退出的条件必须要按企业的行业进行分门别类,不同的行业要制定相应的明细标准,因工业制造业、一般商业、服务业、高新科技企业等不同行业对税负的敏感程度是不一样的,对流转税、所得税、行为税的税收优惠期待也不尽相同。

(二)财政资金用途要明确,避免官商之间利益输送。政府投入大力的财政资金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若用途不明确,则容易滋生腐败。投入专项资金,要明确资金投入的目的、形式、用途,申领专项资金的小型微型企业要满足的条件等内容;设立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要细化基金的资金来源、基金的运行方式、扶植小型微型企业的方式等。

(三)继续加大税收减免力度。虽然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小型微型企业发展,但小型微型企业经营者普遍反映企业盈利能力差,整体税赋依然较重。故继续加大税收减免力度以利于小型微型企业的长远发展。

1.在流转税方面,加快“营改增”步伐,把更多的小型微型企业纳入“营改增”试点范畴。为了适应目前“营改增”的政策措施,鼓励小型微型企业逐步健全会计制度,应考虑对小型微型企业健全会计制度进行税收减免,凡建立规范的会计体系,给予其一定比例或者一定额度的税收减免。

2.在所得税方面,对小型微型企业统一适用优惠税率,并采用梯度优惠。例如,对新创办的小型微型企业实行两免三减半,对投资创办的投资者按照规定投资额的一定比例予以免税,以激励小型微型企业投资。对于用税后利润转增资本的投资行为,对在投资部分缴纳的税款应给予退还,鼓励小型微型企业再投资。

(四)加强对小型微型企业的分类指导。现阶段,我国小型微型企业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仍然是生存问题,然后才是发展问题。绝大多数小型微型企业当前面临不是产业价值链的选择和生产技术升级等技术层面的转型、升级和发展问题,而是企业制度不健全、缺少规范管理等制度层面的问题。因此,对小型微型企业要进行分类指导,对与处于生存阶段的企业,要帮助企业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对于开始发展的企业,要帮助企业建立完善的营销体系,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第5篇:财税政策体系范文

关键词:中小企业 发展 财税政策

虽然从改革开放到现在,我国为中小企业根据国情制定了很多优惠的财税政策,这些政策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发挥了很多的积极作用,可是这个财税政策存在着一些局限性,是一种狭义上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内容和体系不够全面。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是现在我国中小型企业财税政策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政策,探索如何建立一个完善的有中国特色的能够促进中小企业飞速发展的财税体系。

一、中小企业财税政策存在的问题

(一)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大量的中小型企业在增值税的征管里属于小规模的纳税人,对于这些小规模的纳税人虽然从表面上来看征收的税率降低了3%,但是小规模的纳税人无法对迸项的税额进行抵扣,所以他们并没有很好的得到增值税转型的多少好处,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中小企业的税负要远远的超过一般的纳税人,他们的正常生产和经营的活动都会在一定的程度上受到影响,增加了中小型企业的投资回报期,这样导致的原因的是企业的投资效率较低,中下企业也因此增加了不少成本,企业的固定资产不能及时的更新和扩大再生产。

(二)没有完善的企业税法体系

我国现在采用的的税收立法体系,绝大部分采用的都是大细则和小条例.很多时候都是临时的通知、不断的补充新的规定。中小企业有关的税收政策仅仅是也只是从形式上来看是针对中小型的企业,但是没有一套专门为中小企业量身制定的系统的税收法规政策。所以执行这些中小企业的相关政策比较随意,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大。而且这其中的很大部分优惠的政策相对应还仅仅为了解决残疾人士的就业和废旧物资的再利用和回收,中小企业无法被正确的带领到很多高新技术的发祥地、吸纳社会新生劳动力的主渠道上来,没有正确的战略引导,税收的优惠政策没有较强的针对和作用性不强。

(三)政府采购中中小企业处于弱势

由于中小企业有很多自身的限制条件,没有较强的实力和供应生产能力,在政府采购中不容易获得政府的认同、信任和承包合同。所以,绝大部分的中小企业几乎都很少能够正常的设置有资格去参与到政府的采购活动中去,无法公正的和大企业竞争。中小企业从目前的政府采购评标方法来看几乎没有任何优势。

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

(一)加大财政支持

适当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财政补贴力度。尤其是对于总体实力相对较弱的中小企业给予合理的财政资金补贴,可以极大力度的提高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能力。当然要充分考虑各个中小企业间的总体实力差别,合理分配资金,绝对不可以一刀切,这样会使得财政补贴分配出现的普遍和一致性。同时鼓励中小企业间的技术交流与科技创新,国家立法机关应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将国家的财政收入的一部分用来帮助和扶持我国的中小企业,鼓励企业进行技术的创新。不仅要鼓励他们雇佣更多的劳动力以及产品的出口,还要相应的合理的补贴给中小企业一定的金额来促进他们的劳动力再就业以及产品出口。

设立相关的基金帮助中小企业发展,比如说技术创新基金、中小企业发展基金、风险及创业投资基金等,针对中小企业发展水平不同给予力度不等的资金支持。

就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给予适当的财政贴息与财政担。从古至今,压制中小企业发展最重要的一个瓶颈就是融资难的问题,从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来说,国家的财政支持是保障中小企业得到贷款的重要途径。

(二)完善税收政策

增值税制度的完善可以更好的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通过调整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评定的方法和标准可以让更多的中小企业纳税人受益,对于生产地点固定,可以控制产销环节,可依据税务机关和会计制度的规定对销、进项税额与应纳税额进行核实的纳税人都被成为一般纳税人。

加大企业所得税制给予中小企业税收优惠的操作弹性。适当放宽对其评定标准,促进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对于自主创新的规模较小的但是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企业推行准备金制度,同时确保准备金的使用能做到专款专用。

对于中小型企业中科技能力强的工作人员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例如个人所得税,以达到政策鼓励的目的。

(三)政府对中小企业的产品进行优先采购

政府采购对中小企业来说,能够更加有效的推动中小企业的需求和发展政府,和税收优惠、财政拨款相比更加的直接。强制推广政府的采购将更多的机会给予中小企业生产的产品,让市场更加方便的得到市场的检验和认可,所以我们要规范政府的采购秩序,积极的鼓励和帮助中小企业加入到政府的招标和采购。制定明确的中小企业采购标准,切实的保证政府的采购政策能够真正的落实到实处,比如说政府在进行采购招标的时候,对于中小企业的采购量设置一个最低的限额,让中小企业的采购总量不低于一定的比例;规定中小企业在相同的价格、服务质量下,对中小企业要进行适度的倾斜,各级财政在进行每年的财政支出时要对中小企业优秀产品进行优惠、优先采购的预算。

参考文献:

[1]穆建军,何伦者,刘彦良.中小企业财税支持体系完善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07

第6篇:财税政策体系范文

【关键词】财税管理;信息化;现状;应用效果

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财税环节,因为税收管理对企业的每个环节都有重要的影响。目前,我国税收政策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加上国内各种经济因素的制约,使得企业在进行财税管理时面临着巨大的风险,为此就要求企业相关部门做好应对准备,通过完善财税管理的各个环节来防止问题的发生。财税管理从业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知识,同时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政策来规划整个管理工作,从而保证公司的整个财税工作能够符合法律的要求。

一、财税管理现状

1、财税风险较大

企业的财税管理人员需要按照财税政策规定的操作细则来完成相关的纳税工作,而且在管理的过程中还需要多个部门的配合,但是现在许多企业的财税工作因外部环境的影响而导致风险的加大,这些风险出现的原因体现在多个方面,而国家财税管理体系的改革就是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要知道改革会对所颁布的政策带来很大的影响,同时由于很多财税政策在运行的过程中缺乏专业的解释,因此很多财税工作人员在操作的过程中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而且监管力度的不同也会对企业的财税风险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些都是现代企业特别是央企在改革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2、财税管理机制不统一

现在很多企业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还存在比较大的随意性,各个部门没有统一的管理尺度,一个公司所属的下级单位在管理时一般都是按照自己制定的标准来进行的,毫无疑问这样做对公司的整体运营都存在极大的不利。因此,企业要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统一培训,让他们全面理解税收改革的内容,熟练业务。同时,企业管理者应该及时关注最新的财税政策动态和市场走向,随时掌握税收最新的动向,在遵循国家财税政策的前提下制定统一的税收管理标准、合法的纳税方案,最大限度地减轻企业税负。这样才能有效地控制公司的财税风险。

3、信息水平有待提高

我国很多企业都没有建立起现代化的财税信息管理系统,这将会对其工作效率产生很大的影响。企业财税管理的信息化水平较低主要体现在很多方面,其中工作人员的素质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制约因素,财税管理人员由于受到其本身教育背景的影响,且其已习惯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完成工作任务,在处理报表的时候也是按照传统的方式进行。财税管理对公司的业务有很大的影响,因此财税部门要做好信息共享工作,这样才能使整个公司更协调的发展。

二、财税信息化管理需求

加快财税的信息化建设是企业不断完善的重要体现,面对财税管理的较高风险,企业在制定财税政策的时候不但要运用科学的理陈雅卉漳州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念,而且还需要为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建立提供相应的平台。加快财税管理信息化不仅是企业的发展要求,而且也对国家税收政策的完善和落实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信息化的过程中要从多方面配合及完善这项措施。财税工作的有效管理需要处理好一些基础环节,因为这些方面的统一有利于实现税收知识的共享,且财税工作的流程也需要按统一的标准进行,在完成税费计提后才能进行申报和缴纳,因此财税管理的基础工作也应该得到相应的重视。公司的纳税情况需要通过分析财务数据来完成,因此为更好地统一分析口径。

三、财税管理信息系统业务功能框架

1、核心理念

财税管控体系对财税管理的信息化有很大的影响,在整个过程中需要做好各方面的统一工作。

2、业务的功能体系

我国许多企业在财税管理方面体现了信息化的理念,其财税管理信息系统在很多方面也都是按标准进行的,比如在税种税费计算方面就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点,而纳税调整事项对于整个系统都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因此工作人员要做好登记工作,而且还要充分利用内置纳税申报表模版,因为工作人员需要将缴纳的税款向相关的机构申报。公司的财税管理中很容易出现风险,因此通过建立信息系统业务可以帮助及时发现这些风险,这个过程中离不开分析指标体系的作用,除此之外,评估模型的建立也是发挥业务功能的重要手段。

3、业务解决方案

在纳税体系的建设中需要对纳税主体的相关信息进行有效处理,纳税主体属性的统一需要规范相关的登记信息,比如说登记类型和税种信息,这些情况对于纳税主体的属性会有很大的影响。现在不同的公司需要按照不同的税种来缴纳税务,在我国,营业税、增值税和房产税都是一些比较常见的税种,因此对于不同的税种要进行统一的管理,这对这个纳税体系的建设有很重要的影响。每一个税种都有相关的基础分类,这些分类信息对于了解公司的业务有很大的帮助,而且这些划分标准都是按照业务的类型制定的,比如说进项税和销项税属于增值税的范畴,但是这两个税种又有属于自己的内容。因此明确这些细小的类别对财税的统计工作有很大的帮助。财税的标准化管理需要在很多环节进行改进,比如说税费计提规则需要进行统一,而且下属单位还要按照这个标准统一开展工作,因此这种管理方式对于税费核算方式的一致性也有很大的影响。财税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对日常的业务处理也有很大的影响,其中涉税基础信息自动采集就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这种业务可以充分发挥数据集成平台的作用。税费计提这种业务也要按照固定的规则来开展,而且还需要发挥模版的作用。企业的税务信息需要进行保存,因此这就对纳税申报提出了一些要求,自动生成的纳税申报表可以在企业自查税务信息中发挥很大的作用。

四、结论

总而言之,企业财税信息的深入分析需要充分发挥信息化的作用,为了使财税信息化管理应用有更好的模式,企业要加大研究力度,通过各个环节的不断改进来降低企业的财税风险。

作者:陈雅卉 单位:漳州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第7篇:财税政策体系范文

关键词:创新;财税政策;实施效果

一、促进创新的财税政策回顾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颁布了一系列促进创新的财税政策。主要包括政府支出、政府采购、税收政策。其中,税收政策又以税收优惠为主,主要有加计扣除、加速折旧、投资抵免、税额抵免等。下表为我国促进创新的财税政策总结:

二、促进创新的财税政策实施效果评估

1、从2006年国家实施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以来,我国的创新环境不断的优化,创新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创新产出能力明显提高,创新成效进一步显现。2014年中国创新指数为158.2(以2005年为100),比上年增长3.7%。分领域看,创新环境指数、创新投入指数、创新产出指数和创新成效指数分别为155.2、157.8、177.2和142.4,分别比上年增长3.3%、3%、5.2%和2.8%。

2、近年来中国创新资源投入持续增加,企业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创新环境日益改善,科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提高,但是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1)科技投入“总量”不断提高,但是强度较低

近年来,我国的科技投入不断加大,其中科技经费支出不断攀升,全国R&D经费支出也不断增长。我们的强度却是很低的,如2010年高技术产业R&D 经费支出占工业总产值的1.3%,到2013年高技术高技术产业 R&D 经费支出及其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仅为1.49%。

(2)人力资源总量稳定增长,但强度仍处于落后水平

近年来,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稳定增长。到2013年,总量已达到7105万人,R&D人员增量上升至353.3万人,R&D研究人员总量达到148.4万人,居世界首位。但从我国的发展历史来看,每万名就业人员的R&D研究人员数增长相对较慢,从2010年的15.4人年/万人上升到2013年的19.3人年/万人;与其他国家比较而言,我国研发人力投入强度指标在国际上仍处于落后水平。我们仅仅高于南非、阿根廷、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德国、韩国和法国等国家的万名就业人员R&D人员数量仍然是中国的3倍以上,而发达国家这一指标值普遍是中国的4倍以上。

(3)科技投入“质量”水平不断提升,但专业创新实力差

我国国内外专利申请数不断增长,从2008年的828328件到2013年的2377061件,数量成倍递增。专利授予量从2008年的411982件到2013年的1313000件,不断增长。但其中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所占比例太大,而发明专利所占比例太小。

三、完善创新的财税政策建议

(一)完善政府科技投入政策

1、政府科技投入的主要方向是创新链的市场失灵领域,如对基础性和公益性研究,以及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开发、集成等公共科技活动等。在竞争领域的政府投入,应多采用以支持其他主体的间接投入方式或者有条件性投入为主,如新兴产业萌芽阶段或者对中小企业的倾斜等。

2、政府也需要基于创新链和产业特性确定支持重点和范围,在区域创新支撑体系发展、服务体系完善和创新机制与环境优化方面提高政府科技投入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实际效果。

3、完善自主创新为取向的政府采购。尽管我们近几年的政府采购不断的翻倍,但是与国际公认的占GDP的10%―15%的水平还是相聚甚远的。政府采购应该惠及各个创新主体,为创新企业开拓市场需求。首先,我们应该研究发达国家的政府采购制度及相关法律法规,促进我们自主创新的政策符合国内、国外法律法规的相关要求,避免国际冲突,保障法律法规的协调性。其次,进一步完善我们的采购实施细则,建立健全相应的监督和处罚机制,强化政府采购的执行力和配套措施。

(二)营造创新性经济发展的机制和环境

1、支持企业培养和引进研发人才。一方面,政府应鼓励企业引进海外中高端研发人才。如国家可以出台鼓励企业引进研发人才的相关办法或政策,为企业或各地区引进高端人才出台指导意见。另一方面,我们可以根据所需,自己培养中高端的研发人才。政府可以为企业和高层次人才搭建桥梁,让高层次人才有伯乐赏识,让企业有自己所需的合适的人才,即产学研相结合。

2、建立产业技术创新的规划引导机制。如组建产业技术创新的专家委员会,合理地规划和引导区域内产业技术创新项目;及时了解并学习国内外重大产业技术信息的变化:加强对区域创新共享网络参与者的信用管理,建立健全区域信用体系,制定相关信用标准,客观及时地记录企业信用并定期披露等。

3、健全税收政策对风险投资的引导激励。从典型创新型国家的促进创新的财税政策来看,给与为创新服务的风险投资企业财税支持是非常必要的。如美国,美国对风险投资额的60%给与免税,剩余的40%减半征收。因此,我们也有必要完善企业自主创新投资风险的激励措施,使更多的社会资本投资自主创新。对金融机构,如证券公司、担保公司,我们允许抵免其风险投资的营业税和所得税,允许把风险投资的损失抵免其资本利得。

参考文献:

[1] 郭佩霞.促进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取向.税务研究,2011.06总第313期

[2] 杨克泉.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财税政策变迁及未来取向.经济纵横,2008年第10期

第8篇:财税政策体系范文

关键词:低碳经济;碳税;财税政策

中图分类号:F812.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1-0000-01

自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1997年《京都议定书》之后,人们便开始谈论环境保护,2003年英国的能源白皮书《我们的能源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率先在政府文件中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发展低碳经济是缓解环境恶化、完成减排目标的现实选择。目前,我国的碳排放量已经达到全球总排放量的29%,位居世界首位,未来以石油煤炭为主要能源的消费量和温室气体排放量还将持续增长,减排形势非常严峻。在新常态经济背景下,低碳在为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提高低碳竞争力旨在提倡一种态度和精神,旨在兼顾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的关系,对未来美丽中国建设意义极大。

一、发展低碳经济的财税政策的理论性分析

外部性指单个消费者或者生产者的经济行为对社上其他人福利的影响,外部性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正外部性的典型代表是提供公共产品,如城市绿化,而负外部性的代表是环境污染。那么低碳经济的外部性显示为:在低碳经济产生外部效应之前,没有发生任何的交易行为;其次,发展低碳经济过程中存在产权缺失的问题,使事后的补偿和谈判难以达成;最后,个人成本、个人收益与社会成本、社会收益存在不一致的情况。然而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程中,环境污染的边际社会成本将高于碳排放企业的边际个人成本。外部性对于利益相关者是很不公平的,因此,有必要对外部性进行纠正,也就是通过外部性的内部化来解决这一问题。纠正外部性,通常采用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法:科斯规定产权以及庇古税。前者是基于市场机制的手段,而后者是基于政府机制的手段。

二、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现状分析

我国财税体制自改革以来已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完善,但是仍有很多不足之处。政府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够明确,财政职能存在严重的越位、缺位、错位情况。中央与地方之间、省以下各级政府之间职责、事权界定不明晰。地方财税体系建设严重滞后,地方政府缺乏稳定的收入,而且地方政府的财权与事权不匹配,财政支出结构不尽合理,经济建设支出依然偏高,行政管理费支出居高不下,严重挤占了其他支出,地方政府以发展经济为首要任务,不惜以环境污染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发展,却很少投入资金来解决环境污染的相关问题。严重影响了产业升级以及资源的合理配置。因此,低碳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完善的财税体制。

税收对经济的调节作用是很直接有效的,我国现行税制中有很多税种或多或少的都会影响到低碳经济的发展,但其中最主要的有以下几种:资源税、消费税、车辆购置税、车船税。我国还有一些其他的税种会涉及到保护环境或者新能源,但是功能却没被很好的发挥,有待于建立一个完善的发展低碳经济的税收调控系统,其中,引进碳税刻不容缓。

三、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建议

财政政策是国家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在宏观调控、合理配置资源方面所扮演的角色至关重要,因此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程中,财政政策的作用必须进一步加强,其中主要体现在政府预算、政府采购转移支付、设立环保项目专项补助以及财政贴息等方面。首先,进一步明确发展低碳经济的事权划分,合理的事权划分是现代财政制度有效运转的重要前提,要进一步细化优化各政府事权明细单,列明各级政府的专享事权以及共担事权;其次,增加低碳经济发展的预算支出项目,低碳经济发展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离不开政府预算支出作为根本保证,需要在预算安排中明确对节能减排,清洁能源的开发以及低碳发展的投入比重,加大对技术创新资金的投入力度,支持低碳经济技术的研发,促进低能耗、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完善政府“绿色采购”制度,通过政府采购引导低碳产品和低碳技术的发展,弥补市场机制不足,保护、激励技术创新;加大发展低碳经济的财政补贴力度,补偿企业治理环境的费用,引导和鼓励企业保护环境;对治理污染、低碳产业等项目在贷款和折旧方面给与补贴优惠;对清洁能源实行价格补贴;对实施低碳经济和新能源等领域技术创新的项目给予贷款贴息和财政补贴;推动产业升级,实现低碳经济目标。

税收调节也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另一有效手段。首先要对于发展低碳经济的企业给予税收支持,要进一步健全发展低碳经济的财税政策,对低碳企业的所得税给与一定的减免额度,吸引更多的企业投资低碳项目;其次,完善技术创新的财税激励政策,通过对低碳经济技术研究、开发、使用、转让等给予税收优惠,积极的鼓励创新并引进外国先进技术。最后,完善关税政策,合理利用关税手段保护国内资源和生态环境,努力提升国内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抑制高能耗、高污染产品的出口,支持低碳产品的进口,抑制高能耗企业的发展;对涉及到低碳经济的主体税种进行调整和改革,采取税收优惠政策更能够有效的减轻企业负担,引导企业的投资方向。我国虽然有保护环境的相关税种,但是还没有一个完全以环保为目的专门的税种,其他国家都陆续开征碳税。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开征碳税是达到减排最有效率的工具。征收碳税会提高化石能源产品的价格,价格上升有助于抑制对化石能源的消费,促进资源节约利用,最终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现阶段,依据我国基本国情,我国应开始着手气候变化税和产品碳税的调研,以便择机适时开征。

参考文献:

[1]白洋.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2014.

[2]曾康霖.2013.英美两国低碳经济投融资体系的考察与借鉴[J].征信.

第9篇:财税政策体系范文

(一)财税政策能够促进产业集聚区产业集聚的动态调整。财税政策能够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在产业集聚区集聚,同时也促进其他相关联的产业集聚。财政激励政策主要是通过增加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和扩大以刺激消费,消费需求的增长,将会直接或者间接带动其后向关联产业的产出增长,从而促进产业集聚区整个产业集聚。例如新技术产业向后关联紧密的产业———知识密集型金融服务业。税收优惠措施通常使产业集聚区高新技术产业各生产环节生产要素价格下降,而相关产业生产要素的价格会相对上涨,生产要素价格上升会引起替代效应,使得其他产业生产要素或者资源流向高新技术产业,生产要素数量的增加或者减少将会直接影响这些产业集聚程度。税收优惠措施在一定范围内改变了产业集聚区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的相对价格,使得整个市场中的创新资源逐步向能够促进产业集聚区高新技术产业或者相关产业流动,进而能够促进产业集聚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税收优惠政策下产业集聚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对产业集聚结构调整的效应也会通过要素配置有效改变而优化。

(二)财税政策能够促进产业集聚区内高新技术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财政政策通常能够对产业集聚区内高新技术产业内部集聚结构产生有效的积极效应,刺激高新技术产品总产值在产业集聚区内的增长,使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效益水平得以提升。税收优惠措施刺激产业集聚区高新技术产品总产值明显增加。且税收优惠措施一般会使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的市场价格下降,中间投入的成本相对上升,从而有效地促进产业集聚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

二、郑州市现代产业集聚财税政策支持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郑州市现代产业集聚财税政策支持现状。为了加快企业技术革新,郑州市运用产业扶持、市场、税收等政策工具,不断加大财政政策的实施强度和范围,改造、淘汰落后产能,鼓励、扶持高新技术企业的积极优先发展,不断促进资源集约利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为发展现代产业集聚提供保障。1、财政政策方面。在经济新常态及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现代产业集聚,郑州市财政政策以产业结构性调整为目标,调整财政内部结构,规范财政调控行为,减少财政干预。一是表现在财政资金供给方面,郑州市政府严格把关财政资金支出,加强资金管理,有效利用财政资金,对高新技术产业、新能源产业等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加快产业集聚;二是减少财政支出,适当限制政府开支,大力挖掘民间潜能激发市场活力,同时加大公共服务行业的消费力度,积极提高养老、卫生等服务业的质量,不断提高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积极鼓励大众创业、大学生创业、万众创新,激发市场活力和创造力。2、税费政策方面。郑州市积极响应中央号召,调整税目和征收范围,适当减免和合并税种,积极推进“营改增”改革,降低企业在商品交易过程中流转税类的负担,特别是在土地出让金和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方面实施专门的优惠政策。同时,给予小微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税收优惠和税收补助,减低优惠门槛,覆盖更多行业和企业。

(二)郑州市现代产业集聚财税政策支持存在的问题1、财税政策支持手段单一。郑州市财政促进现代产业集聚的政策工具主要有专项资金、财政补助、财政奖励、税费优惠等。目前政府直接投入等政策支持手段比重仍然较大造成手段单一,调节经济所采取的采购、地方债券的功能未能充分发挥。当前的政策组合结果对现代产业集聚未能起到支持作用,也还没有形成一套能够有效支持现代产业集群建设的财政体系。2、专项资金项目繁多,资金投入不稳定。目前来看,郑州市促进产业集聚发展的各类资金来源中由中央或省级设立的专项资金所占比重最大,这些资金存在很多缺点,比如:持续时间不确定、稳定性弱、欠缺前后连贯、相互协调性不好、资金扶持规模小、实施效果差等缺点。还存在:一是多部门管理专项扶持资金,难以有效整合各投资项目。多头管理的专项资金支出,受各管理部门分割和专款专用制度的约束,使得专项资金在使用中势必造成财力不能集中使用,财政资金的整体使用效果降低;二是专项扶持项目繁多,难以进行有效整合来统筹规划,造成资金严重分散,其结果是单个项目资金规模偏小、重点不突出,同时制约了重点产业、重大项目等资金的投入,势必降低专项资金的扶持效应,增加资金的管理成本。3、未充分发挥地方债的作用。当前,地方政府债券资金在有利于降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增强地方政府还债能力的政府主导产业的技术改造及高技术企业发展等项目尚未涉及。地方政府债券资金流向主要集中在中央投资地方的公益性建设项目或辅助项目,社会及私营投资不愿进入的、投资周期长而社会效益高于经济效益的社会公益性等建设项目,同时也给地方政府偿本付息带来压力。因此,充分发挥地方债作用应着力于地方政府支持现代产业集聚、调结构、转方式、促发展的经济调节功能。4、忽视市场规律,缺乏现代产业集聚的长期发展规划。政府在现代产业产业集聚中应发挥引导作用,不是主导作用,即引导企业技术进步、节能减排、不断创新。这种引导要建立在对现代产业集聚合理判断基础上。但某些地方政府制定财政政策时,不是基于对现代产业集聚长期发展的思索而仅从追求本届政府政绩出发,凭借行政权力直接介入某类产业和重点企业的发展,干扰了市场竞争秩序。发挥政府职能促进现代产业集聚建设,必须遵循政府与市场、企业分工的市场规律。5、税制改革增加地方政府短期财政压力,间接造成政府对现代产业集聚发展投入不足。近年来国家实施的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营业税改增值税、废除农业税、免除利息税、提高个人所得税税基等减税性质的举措有利于经济长远发展,但是加大了地方政府短期财政压力,间接影响政府对现代产业集聚的发展投入。

三、促进郑州市现代产业集聚的财税政策

(一)积极发挥财政税收政策促进现代产业集聚发展的引导作用。要充分发挥财政税收政策在推动郑州市现代产业集聚区建设和发展中的支持、引导和调控作用。每种财政税收手段在促进产业集聚区发展的过程中都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税收用来鼓励和扶持社会资金流入的领域。首先,要集中政府财力为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创造基础的发展条件;其次,不断创新引资和筹资模式,构建多元化投资机制,建立“多方投入、共担风险、共享利益”的风险投资运行机制,拓宽融资渠道,充分发挥不同投资主体的作用,努力实现产业集聚区建设融资市场化、多渠道化;最后,制定税收优惠政策,与产业政策结合实行差别化税收政策,吸引社会闲置资金、消除人才流动障碍、培育产业集聚区经济新的增长点。税收优惠政策主要扶持产业集聚区内重点选择的主导优势产业、关键环节和重点企业,针对未来产业竞争的要求,积极引导、超前培育,使企业做大做强,增强产业链的竞争力,提升产业集聚区综合的综合实力。

(二)优化产业链空间布局,促进现代产业集聚发展。统筹区域发展、促进现代产业集聚是区域经济发展、优化产业链空间布局的重要途径,而在产业链管理中信息流通是各个产业链与其交易对象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承担着关键角色,是重要的桥梁和纽带。因此,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逐步增强对产业链空间布局、信息流通等的投入,对于促进产业链的完善发展至关重要。财税政策的功能主要包括“纵向拓深”和“横向拓宽”两个方面。在“纵向拓深”功能方面:首先,利用政府投融资、注入资本金等方式促进国有企业发展壮大;其次,通过政府采购、税收优惠等手段推动国企进行技术升级;最后,以点带面,以龙头企业为中心带动形成完整产业链体系。在“横向拓宽”功能方面:充分认识河南省省情,特别是郑州市产业布局中民营企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高新技术产业薄弱、现代产业发展所需的基础设施不够健全,在此基础上财政应以直接投资方式完善产业园基础设施及现代服务体系;政府应制定专项基金、税收优惠等合理财税政策,降低创业风险,积极营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以此壮大产业园和促进现代产业集聚,最终形成由众多高科技中小企业相互依存的完整产业集聚群。

(三)加大科技创新的财政投入。一直以来,科技投入能力的不足,是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制约因素。为了有效支持产业集聚的技术创新,各级财政部门应当制定财政支持科技创新的战略规划,保证财政对科技创新投入的持续稳定增长,确保科技创新投入不低于财政收入的增长比例。同时,加大对集聚区的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R&D投入和科技成果转化投入的比例,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优化现代产业结构。进一步明确和完善财政投入的相关规定,将促进产业集聚群技术创新的预算在财政部门的预算科目中单独列示,完善投入经费的编制、审批、评价、监督等程序和制度,提高技术投入的稳定性和可预见性。

(四)促进现代产业集聚区融资平台建设。构建投融资平台是解决产业集聚区起步资金难的一条有效途径。不仅可以为企业进行融资,还能为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进行融资,关键是怎样把省里支持的资金用好,使有限的资金在产业集聚区建设上得到集中有效运用,使资金的杠杆作用和放大效应得到充分发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五)建立风险投资中介服务机构。在产业集聚区内建立标准认证的相关中介机构,如知识产权评估机构、科技项目评估机构等,并制定有效制度不断加强对从事中介机构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专门建立为发展产业集聚的财政投融资体系,有计划有重点安排一批有利用带动区域发展的骨干项目,为产业转型和产业集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低息甚至无息贷款支持。

主要参考文献:

[1]樊爱荣.新常态下发展我国实体经济的思考[J].新西部(下旬),2015.10.

[2]孙凌云.促进河北省现代产业集群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D].河北大学,2010.

[3]王相启,朱云飞.促进河北省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财政政策探讨[J].地方财政研究,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