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经济政策的实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江苏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专利;品牌
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中,知识产权作为知识经济时代最重要的新生产要素,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柱。企业是国家的细胞,在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诸多因素中,知识产权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项。围绕知识产权进行的竞争将成为企业竞争的最高形式。
一、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发展现状
(一)江苏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概况
根据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高新技术企业是指:在《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内,持续进行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形成企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经营活动的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不同于传统制造企业的突出特点在于企业的高科技含量。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带动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加速了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高新技术企业形成了一支有创新活力、有发展前景的产业群体。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而以知识密集、技术密集、资本密集为特色的高新技术企业正在日益成为综合反映企业创新水平的标杆。自2008年国家启动新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以来,江苏省共认定15批高新技术企业,共有6245家。在科技部“火炬中心”公布的2013年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中,江苏省共有121家企业获得认定,总数再居全国第一,成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坚力量。
(二)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竞争力水平
1.知识产权产出快速增长,但产品发明专利比重相对较小,缺乏核心竞争力。
截至2013年,江苏省知识产权产出快速增长,全省企业专利授权60多万件,连续四年位居全国第一。驰名商标达到400多件。通过马德里体系完成商标国际注册750件,注册地理标志商标45件,行政认定驰名商标147件、著名商标999件,商标注册量位居全国前列。版权作品登记量年均递增46%,居全国第二位;国际版权贸易额年均增长10%,居全国第三位。植物新品种、计算机软件、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等知识产权创造能力均位居全国前列。知识产权助推经济转型升级作用日益凸显。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等10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左右。
在知识产权的各类产出中,发明专利的技术含量相对较高,其数量和技术含量较大程度地标志着拥有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创新能力。在按省份排列的发明专利授权量排名中,广东、北京、江苏分别以发明专利授权量22153件、20140件、16242件分列全国前三。江苏省发明专利授权量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但是从各类专利授权比较来看,2013年1至11月,江苏省授予发明专利15675件,实用新型专利90462件,外观设计专利116403件,三类专利中,发明专利所占比重仍然较小,这与国外三种专利授权状况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江苏高新技术企业在一些关键技术领域实力有待加强,体现基础性、原创性的发明专利仍然比较少,原始创新能力不足使其产品缺乏竞争实力,企业发展存在“技术空心化”的危险。
2.高新技术企业产品产值增速较快,但企业创利能力相对薄弱。
高新技术产业是一个以高投入、高回报为特点的经济系统,企业利润额的高低取决于投入的数量和质量,以及投入产出的效率。近年来,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快速,2011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8万亿元,增长26.4%,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35.3%。企业知识产权产品产值不断增加,但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利润额的增长速度却远不及产值增长的速度。江苏高新技术产业的投入产出效率相对低下,与强大的研发投入不对应,说明企业知识产权产品创利能力相对薄弱。
3.知识产权运用能力逐渐增强,但品牌发展不均衡,没有形成品牌效应。
江苏省领先全国制定出台首个地方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十一五”期间,江苏省组织580家企业贯彻规范,引导220家企业实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331家企业履行“正版正货”承诺,1800家企业建立专利数据库,企业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制度、经费等基础条件不断完善,运用知识产权战略参与市场竞争能力大幅度提升,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产品产值占本土工业比重达到48%,企业获得专利权质押贷款额2.9亿元,形成目标产品3780个,累计形成销售收入2902亿元。企业年申请专利占全省的53 %,创新运用能力不断提升,企业知识产权主体地位凸显。
但江苏省知名品牌数量排名远不及其经济总量的水平,且明显低于北京、广东、上海和浙江等地。2012年,发明专利授权量排名前十位的国内(不含港澳台)企业中,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位列第一,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分列第二至第四位。在《2013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中,江苏仅以29个席位位于北京、广东、浙江、山东、福建之后。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在品牌建设方面比较乏力。在品牌建设方面,江苏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竞争力高的名牌产品很少。
二、知识产权与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竞争力的联动性
(一)高新技术企业以技术创新为主要特征,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为认定标准
高新技术企业是以世界科学技术新发现和新发明为基础,以知识、技术、智力和R&D资金密集为条件的高技术型企业。是知识密集度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高,具有高投入、高效益、高风险的高科技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是以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为主要的认定标准,因而自主知识产权是高新技术企业的灵魂所在。
(二)知识产权战略对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
1.市场竞争优势
知识产权可以帮助企业建立并维持相关领域的市场竞争优势,这是知识产权对高新技术企业最重要的影响。一方面,知识产权可以保护企业的核心技术,进而将核心技术转化为优势产品,使企业获得较大的市场份额和较高的利润;另一方面,企业为了占领市场以实现最大的竞争优势而将自己的专利、商标、以及商业秘密等置于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之下,充分利用知识产权的专有性特点,最大限度地阻止竞争对手的市场进入,营造一个合法的垄断环境,获取高增值率的超额垄断利润,从而形成市场竞争优势。
2.财务优势
知识产权是高新技术企业最重要的无形资产。知识产权不仅能帮助企业建立并维持市场竞争优势,企业还可以把知识产权作为一种投资的手段来收取丰厚的利润。从财务角度分析,知识产权的应用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直接经营为企业产生收入,二是为企业进行资金融通。高新技术企业可以通过专利许可与权利转让等方式直接获取较高收益。企业可以通过权利质押获取贷款,为其发展筹措资金,也可以直接利用知识产权投资,获取股权收益。
知识产权的这种价值属性能够为企业创造财务收入、减少财务支出并且能够吸引投资、增加企业的市场价值,为企业创造巨大财富。
3.低成本化与差异化优势
知识产权作为技术创新的载体,能给企业带来更高的生产效率与更高质量的产品,从而实现企业低成本化运作的变革。在实现企业低成本化的竞争优势的同时,企业在进行产品研发时,利用研发产品与众不同的新颖性、创造性等特性,形成一系列的知识产权特别是专利保护网。通过一系列知识产权的集聚,使竞争对手无法突破这道知识产权的“围墙”,建立与维护了企业的差异化优势。
三、培育江苏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知识产权策略
(一)增加高新技术企业的专利产出,提高专利质量,争取专利标准
1.从投入产出效率、竞争优势角度制定企业专利研发、申请策略
企业拥有专利的数量并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竞争优势。我国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以来,企业申请专利的数量突飞猛进,产品产值增速较快,但创利能力却跟不上产值增速,原因在于知识产权产品量多却质低。江苏高新技术企业应着力研发企业基础发明,从外形创新转变为产品创造并围绕外观进行设计,强化知识产权产品灵魂设计与培养,形成拥有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产品,设计知识产权“围墙”,完善产品的技术核心竞争力。
2.强化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标准产出意识
在当今世界的竞争中,卖产品已经成为一种最低级别的竞争方式,较高一级的竞争方式是卖服务,而更高级别的竞争方式是卖规则——技术标准。发达国家正利用其标准战略将专利技术纳入标准体系,推行标准的同时捆绑销售自己的知识产权,收取标准涉及的专利许可费,谋取高额的垄断利润。
我国企业在技术标准产出的基础专利研发方面还很薄弱,企业还未能在标准制定过程中转变角色。江苏高新技术企业应将技术标准制定纳入其知识产权战略之中,在进行技术研发时有一定的远见,将标准化问题纳入考虑的范围。
(二)增加知识产权产品的附加值,提高产品盈利能力
拥有知识产权核心技术,能建立和维持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但要垄断市场,还需要进行知识产权营销,生产迎合消费者需求,高性价比的知识产权产品。高新技术企业在知识产权产品的立项开发之前,应对所开发的技术的市场状况进行调查与分析,在此基础上,制定企业知识产权产品的营销战略。根据市场需求来决定产品的研发,增加知识产权产品的投资回报率。
在加大研发力度的同时,应压缩产业链以降低成本,对市场需求的做出快速的反应,让产品能够跟上市场脉动。
(三)加强高新技术企业品牌建设,培育优势知识产权产品
在产品同质化的今天,品牌竞争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最持久的外在表现。相比国际、国内强势品牌,江苏高新技术企业还存在自主创新能力差、品牌管理水平低等缺点。加强江苏高新技术企业品牌建设,首先要保证产品的质量。其次,品牌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品牌的运营必须源于创新,以创新提升品牌,使品牌更具感召力与吸引力。最后,当消费者不具备辨别不同品牌产品质量的能力时,提供差异化的服务就显得特别重要。而差异化服务则是支撑品牌建设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赵喜仓,陈晓阳,吴继英.江苏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产品竞争力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06).
[2]齐帆.论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J].现代经济信息,2013(06).
[3]戴美想,陈钟文,胡伟伟.推进知识产权体系建设[J].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培育. 江苏科技信息,2013(06).
[4]东晓莉.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思考与建议[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3(06).
关键词:高中政治;探究式教学;问题;对策
高中政治实施探究式教学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形成了全新的学习方式,但是实际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即教学时间有限、教学任务繁重等,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最终导致高中政治探究式教学中存在不少问题,因此,应发挥探究式教学的实效性,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一、高中政治探究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政治教育者重形式、轻教学内容。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育部明确强调教育者要转变自身的教育教学方式。然而当前从事高中政治课程的教育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新课改的中心思想理解得不够透彻。虽然也对学生采用了探究式的教学方式,通过小组讨论、师生互动等灵活性高的活动来调动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但是教育者太过偏重教学形式,而不注重教学内容,导致学生难以学习到足够的知识,也不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2.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有待提高。众所周知,对学生进行政治课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但是,高中政治课程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时,有不少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因为教育者担心学生参与探究式教学活动后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所以教育者将自己放在了探究课堂教学的主体部分,不想浪费学生原本就不充足的学习时间,自己进行相关资料的查阅和收集,这完全与探究式教学的理念背道而驰。探究式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踊跃地阐述对问题的见解,而教育者的作用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3.教育者的变通能力差。随着高中政治课程改革的深入,多数教育者均创新了自己的教学方式,并且也投入了一定的精力与时间用于探究式教育教学方式的研究,但唯一不足的是教育者实施探究式教学时,依旧根据学校教材或课本内容来开展探究工作,未结合学生所在学校实况予以适当调整。并且,有的高中政治教育者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探究式教学方式一成不变,存在公式化现象,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而且,也严重阻碍了学生探究能力的提升。
二、解决高中政治探究式教学问题的措施
1.教育者应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探究式教学质量。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政治教育者在探究式教学活动中应扮演指导者与引导者的角色,紧跟时展步伐,创新教学观念,不断提高探究式教学质量。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大都是将政治教育者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对学生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实际上,政治教育者应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及现代社会的实际需求,制订相匹配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制定多种高效的措施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高中阶段的学生常常会有不同程度的逆反心理,这就要求政治教育者在教学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全面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意愿。
2.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学生可通过节假日主动参与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以促进综合能力的提升。到校后将自己的所见所闻说给同学、教师听,课堂上踊跃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者意见,和教师、同学互动,帮助自己更快更好地发展。
3.拓展探究性资源,将新课标与地方特色有机结合。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应仔细认真地选择一个实效性高的探究问题,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综合探究能力的提高,而且还可锻炼学生良好的思维。因此,政治教育者应拓展探究性资源,将新课标与地方特色有机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探究,提高政治教学的教学效率。需要强调的是,教育者在明确探究性资源时,必须是所有学生都能涉及到的问题或者现象,唯有如此,整个班级的学生才会投入到探究活动过程中,才会共同提高学习水平。
4.创设良好的探究情境。如在教“政府的职能:管理与服务”一课时,教育者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将课堂变为直播现场,教育者扮演主持人一角,学生则扮演嘉宾和观众,主要探究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情况下,人们的幸福感为何不断下降,致使幸福感不断下降的主要原因。学生由于从未扮演过观众和嘉宾的角色,产生了强烈的新鲜感,学习积极性增强,在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知道了什么样的民生问题会影响人们的幸福感,这不仅培养了学生通过所学知识,分析情境中所揭示的问题,而且为学习政府部门怎样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综上所述,作为高中政治教育者应严格按照探究式教学规律,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分析能力。同时,充分运用探究式教学方式,贯彻新课程理念,推动师生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石丹.高中思想政治课探究式教学实施的指导[J].青年文学家,2010,(02).
[2]郑传霞.高中思想政治综合探究课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
[3]孙园园.高中思想政治课探究式教学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
困难、复杂、关键乃至2012年的纠结,都说明了经济在进入新的趋势性增长之前所面临的阵痛、整合、转型,乃至寻找新动力的现实状况。
当前处于负向叠加中
尽管货币政策以三年来首次下调准备金率而开始实质性转向,而在量变到质变的前一阶段,市场的短期焦点还是放在小周期上寻找经济阶段性底的预期。在中期预期上,去地产化、经济转型和寻找新的增长动力的不稳定性,反过来,叠加到小周期的库存调整阶段。这样的负向叠加,加大了市场估值的连续压缩,从传统的周期股,到反映新经济和转型的成长股或中小盘企业。
小周期上,经济处于衰退阶段应该比较明确,工业企业已经开始主动性去库存进程。在这一阶段,投资者可以大概率的预期大部分上市公司的业绩预期将可能面临不可避免下调,而且下调很可能超预期。
中期上,先不说经济转型和新增长动力寻找的不稳定性,单是去地产化,还是需要观察对经济的后续阵痛。在2012年上半年将是投资快速下滑和库存冲击高位的阶段,这个过程对相关上下游行业的增长预期是可能有明显压制的。
期待正向叠加
指数在反应经济加速下滑预期的时候,很可能下一阶段的关注点在逐步改变。短期上,投资者似乎感受到经济下滑阶段性到底的预期。能改变经济到底预期的要素,首先是经济政策的推进。例如货币政策实质转向继续执行,连续降准,信贷温和放大;政策本身逐步积累,市场短期的预期焦点将可能会转移到经济见底回升的预期上,股价的正向力量也就逐步开始累积。
中期上,投资者首先需要感受到地产泡沫的逐渐消化,至少是感受到房价的明显回落。可能是2012年2季度末。随着地产库存高点来临和拐点预期的憧憬,市场的中期正向力量也开始叠加。
最近由中信《比较》主办的一次学术研讨会上,与会者的结论惊人一致:进一步推进改革,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惟一出路,此举不容拖延。与会不少专家还认为,目前的当务之急,是平衡中长期的增长策略与短期措施之间的矛盾。
事实上,即使没有全球经济危机,中国经济也必然存在一个调整的过程。中国过去以出口为导向的战略是一种小国的战略。而金融危机之后,世界总需求萎缩,很难支持中国的出口规模。为了应对金融危机,中国大幅增加了政府投资,更增加了调整的难度。
本期的“新经济研究”认为,刚刚度过危险期的中国经济,2010年进入“调养”阶段,经济从短期刺激向中长期良性增长转换的关键时期,需要更多考虑中长期因素,政策目标趋于多元化,更需要展现“走平衡木”的智慧。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专家认为,2010年的宏观调控需要对危机时的宏观政策进行适度调整,也需要应对改革产生的各种冲击和国际经济政策环境可能变化带来的影响,还需要呵护经济内在的复苏动力,为经济结构调整进行支持。
关键词:财务管理;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制路径
一、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革新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变,新经济常态的出现和供给侧改革的日益深入,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变革也随之紧锣密鼓的推进,其对事业单位经济活动乃至宏观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正向促进效果,经过文献梳理和实证案例经验总结,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与“旧版本”相比较,其主要的变化概况为以下几点。首先,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适用范围明显的比其原先的会计制度的范围大许多,原先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的各个行业和经济类型划分相当明显,其导致的结果是会计计量的口径指标比较混乱,而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鉴于当前事业单位各行业的日渐融合而将其各个类型的行业会计计量口径标准化,范围扩展化;其次是还添加了相当部分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内容,以积极的解决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更高要求,使其核算更加有针对性、更加细化,一定程度上也更加真实的反映事业单位的财务资金的运转情况,也使其单位财务资金的使用和核算更加合理和实际,也响应当前政府简化审批的号召,进一步提升了事业单位工作效率;再者,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一个明显变化点是更加突出会计质量的核心要求之一的实质重于形式的特征,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传统财务会计制度的实质重于形式的要求进一步深化,同时将实质重于形式的法条和规则直接纳入会计制度的规定范围内,对事业单位各类型资产的管理和归属进行了细化、完善和强化,更有利于资产的管理。在上述重要总结点的指导下,有必要对当前我国部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难点和制约点进一步梳理和剖析,为提出可行的规制路径,筹划出可行的参考建议,以此最终实现事业单位高效运转打好坚实的基础。
二、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瓶颈
首先,鉴于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核算和适用范围的拓宽,也更加精细和规范化,短期内事业单位相关财务工作人员很难转变和更新财务管理意识,理论素养和综合素养亟待提升,一定程度上导致很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系与当前的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很难交融,与实际经济环境也存在较大的脱节,财务管理意识边缘化现象突出。此外不容忽视的一点是,仍难以摒弃长久以来计划经济体制约束下事业单位财务观念的诟病,加之目前反腐廉政力度的加大,有相当部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对财政资金的管理和使用过于死板而墨守成规,不注重实际和变通,资金使用的合法性成为主标杆,抱有不扩大事态少为事的想法进而导致对财务管理工作框架的改革和变化,如何使本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与当前的实际环境相融合而置之不理;其次,会计核算内容的增多和细化,导致一方面财务工作人员理论知识的急需“充电”,另一方面是财务管理制度由于滞后性而出现不完善的情况,这是由我国事业单位长期计划经济和传统集中支付体系的约束导致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变革较为缓慢,严重束缚了财务管理职能的施展,最终导致财务管理水平提升的迟滞,特别是财务预算这一财务管理的重头戏容易出现问题,重点体现在不少事业单位对整体财务预算核算和管理整个过程的不够重视,严重制约着资金使用高效合理性这一财务管理的重头戏;我国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瓶颈点上需要关注的是资产管理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固定资产和货币资金两大方面,在固定资产方面主要是新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过渡期内衔接的不通畅,比如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要求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进行折旧,并且明文规定了相关方法,但是不少事业单位仍用原来的会计科目核算,根本未设置专门的累计折旧科目等,在货币资金方面看主要是内部控制上的不规范和缺陷。
三、加强和完善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规制路径
(一)提高事业单位相关工作人员和机构部门的财务管理的意识,加强和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整体水平,尤其是在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框架下,首先必须重视新鲜血液的注入,紧随国家政策的变化,从思想根源上树立和变革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意识,事业单位要加大单位文化的改革力度,鼓励和促使相关财务工作人员消除传统的财务管理理念,而是要时刻关注经当前经济政策的不断变革和调整,与时俱进的调整自身的财务管理工作,使财务管理工作与制度镶嵌,与现实经济环境相融合,关注财务管理策略的使用和调整,进一步革新和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此外,参照相关标杆企事业单位,牢牢把握和进行财务管理框架的重塑,首先要对本单位实际情况进行细致的调研梳理,然后要依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在本单位宏观整体层面上进行合理的规划,主导方向必须明确。最后,不间断的对本单位相关财务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使其财务管理知识的输入和更新成为常态化机制,提升财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事业单位要加紧构建和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和强有力的执行体系,务必以本单位的长期发展为出发点,延迟财务管理制度与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脱节的情况,在新的财务管理制度的构建过程中要以各利益相关方最大平衡点为着力点。与此同时,对先前本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进行识别、挑选、测评,以此去旧换新,最大限度的保证财务管理制度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二)着力构建和塑造全面预算体系,优化财务预算的各个环节,强化资金的规范运转
资金的运转是否规范,使用是否高效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乃至任何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关注点,财务预算的合理与否是资金高效使用的重要保证,因此必须构建新形势下全面预算体系,充分优化和融合财务预算的各个环节。在全面预算编制上,事业单位必须根据各个部门据实考量和规划,以单位资金合理高效使用为着眼点,对各个单位的具体预算规划进行详细的编写和测试,也要注意相关预算制度的规制和引导。在预算审批上必须引入内控措施,尤其是在重大预算项目上审批的权限等方面,最好采取联审联批的方法,严禁任何个人擅自更改。以此保证极其重大和重要的事项的可行性和公正性。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紧抓成本控制,预算的执行严格按照预算方案进行,不可随意根据个人意愿变更,有限度的在实践中根据实际情况在争取相关监督部门允许的条件下可以进行调整,但是必须做好备案,较好的掌握财务预算执行中灵活性的尺寸。在预算绩效的考核方面,塑造合适的考核和奖惩体系。基于最大限度增进员工福利和利益以及事业单位自身经济利益等双向利益线为中心点去重塑绩效考评体系,做大考核结果公正,考核过程透明,考核奖惩公正。
(三)建立和完善事业资产管理和监督的力度
首先事业单位对本单位的资产着实建立一套适合自身情况的财产保护体系,对于本单位资产的流进、使用、报废等各种情况实行统一口径的管控,同时加大从内控和外审两大角度构建和完善事业单位的财产监督的力度,确保财产的安全性和减少非法流失,最终建立起常态化而全辐射的监督机制,通过管理和监督两大主要手段加强和完善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力度。
四、总结
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各个事业单位的指引和支持,在我国经济发展转型以及新经济常态下,事业单位急需以新经济环境为导向进行财务管理体系的重塑,使之能够满足当前事业单位自身乃至社会宏观经济发展的需要。在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急需依据现行的会计制度对本单位的财务管理模式进行以资金和资产管理为核心的整顿,同时反过来也就是在实践中完善和深化与之相适应的财务管理管理制度,以此促进事业单位长久的发展。
参考文献:
“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对于知识的重要性进行了提出,强调力量的源泉在于知识,而这个力量又不是可以量化的,也并非为具体的某样事物。在随着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对知识的需求会越来越大,并且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也不可能离开知识的运用,所以对于其所发展的趋势展开以下论述:
一、知识经济时代的特色
所谓的知识经济(Knowledge Economy),是一种不同于传统经济模式并以知识作为基础的经济。不过,对于知识经济而言,仍需要对以下几个特别的问题进行重视:
其一、对知识本身的测量。对于在经济活动中知识的具体内容为何,却很难得到说明。在一些研究脑科学的实验之中,对于知识活动的发现,其实质上是一种自然的流露,并且诸如服务或者创造这些更加不能以量来计算。所以,服务的来源起于知识,而不是服务等同于知识,并且经济活动到底是应该对服务还是知识进行测量,这样就会有相关的问题出现。
其二、不再一样的生产单元划分线。使得生产模式在全球化经济模式下发生了改变,结果为生产者之间的界线愈加不明晰。
其三、原本外部环境的改变不断。传统的经济模式所带来的各个好或坏的影响 ,对于这种变化,基于知识的经济模式也许还会继续,并有可能产生更大的变化。
其四、将更多的对投资之前所做的投资进行分析,并且这种投资同当前会计制度不一样而需进行区分,并且由于在将来的无形投资会愈加增多,好比网络流程等。
其五、对于创造性毁灭以及资本的确实使用,传统的模式受经济趋势影响,早已遭到怀疑,并且创造性毁灭的酝酿之中也就为新模式所处的阶段;资本价值所处的阶段也正在转换,所以对资本最大化的利用会是新经济的最终胜利者。
二、知识经济时代下人力资源管理的趋势
这一趋势下的重点在于创新能力和知识管理的哲学面向,而创新知识则来源于中阶主管; 回到对管理的基本议题之上,对于HRM(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简称HRM)的趋势来说,对以下几点进行考虑尤为必要:
(一)正视知识工作者崛起的意义
当前,知识与信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对于能够使用知识以及信息,这是得益于人类对信息的搜集以及使用,并且通过书写的方式保存下来。并且知识工作者的形成也是开始于采集、使用信息,并将其予以实践的行为人。而后,比较少部分的知识引介者并拥有新科学技术的,就成为了知识工作者,伴随着,这些族群的规模将会不断加大,该类工作者更是只增不减。更由于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并趋向更复杂的形态、技术导向的形态。未来所需要的信息更是不断上升,运用全新先进的科学知识,来改进企业的不足,辅助政府调和生活矛盾同样日益上升。
再而言之,如果将任用知识工作者看做为竞争策略的一种,还有人才流动的无地域差别,这样对于美国所使用的劳工之帝国主义式( abor imperialism) 的政策来面向世界募集人才就可以发现。而且,根据相关数据得知,这一趋势所延伸的范围,已经扩散到整个开放国家在竞争策略的拟定以及利益取向上,人才向某些专业领域靠拢的形式也已对应群聚效应。对于上述的趋势转变,基于知识管理者或工作者得到发展的意义,我们就更应该深入了解,组织所转化的方向,应以转化为以服务为导向,提高组织成功的几率,的风险得到降低,并且将不断增加的智能资本作为依赖以及组织的竞争力。不过这些国家同样需要解决一些问题,比如增加的失业人口数量与劳动力时代的结束的关联。
实际上,在1960年以来,欧洲就业率所呈现的还是较为稳定而上升的现象,而此趋势所维持到的时间为1980年的后期。并且当前欧洲又有需要解决的问题,即失业人员的数量由于科技的创新而不断增加,其主要原因还是因为这些失业人员大多数不能够同时代同步。在欧洲转换为独特的市场之后,对于改善结构和增长就业导向的总体经济政策也有益。同时,有效的管理工作转换流程进行。根据信息社会的科技,工作者不断地跳槽,如果可以有效的管理,就同时需要再适应新环境、新的适合的工作,这也是政府以及群众中所有人的责任。并且,政府还必须对因失业或这转业所面临的技术落差进行有效地解决。
(二)重视国际HRM
受Knowledge Economy的扩散效应,以及全球化的浪潮影响,HRM的议题也不断地向国际间的探讨层次拓宽。并且企业日益全球化,人力资源的策略、组织结构以及管理技巧也在不断的在移转。针对于国际HRM的角度,HRM 的相关部门所重视的内容不能够再单单为企业策略,而使得全球化对在不一样的文化的每个人而应采取的管理模式得到忽略。
对于人力资源管理而言,需要掌握的原则为:
首先要要对国际之间的互动关系予以重视;
其次,管理新议题定然会受到文化的影响以及冲击,而不断出现。
同时,对于Knowledge Economy时代中较为看重的知识移转,在国际间以及不同文化背景中也一定会受到看重。
对此,Alder 等学者提出,以微观角度的探讨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建立的目标在于个人的管理之上,而有效定位组织则基于何种的层次之下。并且宏观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管理架构也为层次的界定。而这个层次又可分为多国的、跨国的、国内的和国际的。所以,讨论的主流可能变换为HRM 中的国际管理以及国内管理。因为不同文化的交流以及对话的必然性,知识经济时代的同时,对核心能力以及创新价值予以强调,有效投资与善用人力资本,超出国家的认同以及文化的对立的可能性也非常之大。
(三)反思多元化管理
对于多元化管理而言,其背景源于保护弱势族群,以及对“弱势优先原则”的彰显,一直到当前的反省,对于发展多元价值潜能的落实,以及期望政府在政策制定上能够有积极的作为。
在多元化管理中弱势优先的论调,其主要的观点是: 多数地方官员反对弱势者优先的概念,以致现在的弱势者优先法案同过去基本没什么变化,并且其策略也会随之改变。不过其所带来的好处则为:一方面能够使组织绩效得到促进;另一方面则是使得公共利益得到培育以及增进。
(四)管理哲学与人文精神反思
在新经济时代,阶级改造是由经济时代所带来,而我们又不得不生活在这种时代下,并同人文思潮展开长期的斗争。另外,对于西方的科学价值主流甚至信息科技的应用,抄袭的非常严重,反而不重视思考以及研究科学哲学,最终沦丧了人文价值以及诋毁了学术研究,并使之成为当前社会所存在的隐忧之一。
当前,同knowledge economy相关的一些科技业,基本上视代工为重要内容,如果不能够研发和创新,那么我国的知识经济将会持续性的对美国进行依赖,并不会高于其价值。而代工实际上是一种无奈却不利于长期的科技发展的手段,虽然说专利数量很多很多,不过往往这个只是一个表面现象,真正的科技实力并没有展现出来在很多时候只是假象而并不是科技实力,对比于加州硅谷,其的技术门坎高、进入的条件限制较多以及创新能力也非同一般,我们处地位仍较低,如果要使发展得到持续和稳固,重视高等教育就显得尤为必要;而建立学术研究伦理同样为核心。
关键词:沿海地区;服务业集聚;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4)05-0084-07
一、引言
产业集聚是经济发展过程中最典型的空间分布特征。对产业集聚的理论研究可以追溯到新古典经济学时期马歇尔(1920)[1]的外部经济理论,以及后期即20世纪90年代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理论(Krugman,1991)[2]。产业集聚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就目前的文献而言,对其关注的重点以制造业领域为主(Gerald A.,1982[3];张威,2002[4];文玫,2004[5];金煜等,2006[6];殷德生等,2007[7];杨洪焦等,2008[8];赵果庆等,2009[9];刘长全,2010[10];雷鹏2011[11];韩峰等2012[12];Klimis&Theodore,2013[13]),而对服务业领域的研究则相对较少。
与制造业相比,服务业的产出是无形的,对知识、人力资本要求较高,而对自然资源禀赋的依赖程度相对较低。因此,相对于制造业,服务业对于城市经济发展具有其自身独特的推动作用。Dorothy I. & Martin H.(1984)[14]指出,相对于制造业,服务业对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更加关键的促进作用,不管是从历史分析的角度还是从近期经济数据的角度都表明,服务业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持续的关系,并对太平洋沿岸地区进行了实证验证。Thomas A.(2004)[15]对亚太国家和地区的服务业进行了研究,指出服务业尤其是“高级服务业”会从就业增长、人力资本形成、城市经济发展、生产体系运行等方面对城市发展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洪银兴(2003)[16],曾锵(2012)[17]指出,只有服务业中心才能成为经济中心,只有服务业大市才能成为经济强市,服务业的发展对城市发展是质的影响,能够强化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赵楠(2006)[18]提出,与其他产业相比,服务业对外资投入更加具有吸引力。夏杰长(2009)[19]认为,发展服务业是扩大内需的重要途径。樊秀峰、周文博(2011)[20]将服务业与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纳入到一个分析框架之下,指出服务业发展是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提高的原因,并且指出三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伴随着服务业在经济中重要性的日益增加,国内外也出现了服务业的集群化以及集聚发展的现象,比较典型的如硅谷的IT产业集群、法国的电影电视集群、北京中关村的中介服务集群等。服务业在一定地理空间内的集聚发展也逐渐开始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Jeffrey P.&Catherine(2008)[21]研究了华盛顿的医疗服务,发现了显著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现象,指出医疗机构的地理临近可以通过劳动力的“蓄水池”效应和知识溢出效应降低成本。Su Weidong&Li Baohua(2011)[22]指出,城市化和工业化均对服务业集聚有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Stephan(2013)[23]对地理集群的新形式――知识服务集群,进行了研究,认为从长远来看,相对高技术集群和低成本制造业集群而言,知识服务集群更加能够吸引客户项目。由于我国服务业集聚发展起步较晚,国内对于服务业集聚的研究相对较少。李文秀、谭力文(2008)[24]构建了服务业集聚的二维评价模型,即从行业为区域集聚和行业内企业集聚分别进行评价,并对美国服务业进行了实证研究。程大中、陈福炯(2005)[25],杨勇(2008)[26],陈立泰、张祖妞(2009)[27],金荣学、卢忠宝(2010)[28],管驰明、高雅娜(2011)[29]等对我国的服务业集聚进行了实证研究。更进一步,还有不少学者对服务业分类中的生产服务业的集聚现象进行了研究,如唐钰岚(2004)[30]指出,生产者服务业在大都市集中能增强集聚效应;刘志彪(2008)[31]、张益丰等(2009)[32]认为,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下,制造业要攀登产业链的高峰,必须高度重视高级生产者服务业的集聚发展;盛龙、陆根尧(2013)[33]结合新经济地理学和生产业的产业特性,研究了生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并进行了实证检验。
就目前的文献而言,在一个理论模型或框架下对服务业集聚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的相对较少,另一方面对服务业影响因素的研究又大多集中在了生产业,而对其它类服务业则很少涉及。与既有文献相比,本文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本文运用外部经济、新经济地理等相关理论,并进一步结合了对外开放因素,构建了影响服务业集聚的分析框架;其次,将服务业细分为生产业、消费业和公共业,运用2003―2011年我国沿海城市的面板数据,分别检验了上述因素对三种服务业集聚的影响作用①。
二、分析框架与研究设计
(一)服务业集聚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
对于服务业集聚的影响因素,从理论的角度一般来说会涉及到马歇尔(1920)的外部经济理论、克鲁格曼(1991)的新经济地理理论等,同时考虑到本文分析的是沿海地区服务业,因此在前面两类理论的基础上又加上了对外开放因素。
1. 马歇尔的外部经济理论。马歇尔的外部经济理论将产业集聚归结为三个方面:劳动力市场共享、企业间的前后向关联以及知识溢出。第一个因素表明,相关企业在一定地理空间范围内集聚,可以通过共享的劳动力市场,降低企业的人才搜寻成本和招聘成本。第二个因素表明,集聚在一起的企业可以利用企业间的上下游关系,通过专业化服务市场和中间投入品等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但是对于服务业而言,其大多是无形产品或服务的投入和产出,企业间的前后向关联相对较弱,企业间相对独立,因此,第二个因素不太适用于解释服务业集聚。至于第三个因素,这里本文将重点分析,即知识溢出对服务业集聚的影响。产业在有限地理范围内集聚,可以大大缩短集聚企业间知识、技术的传递与扩散半径,促进企业间的模仿和学习。通常学习行为涉及两种类型知识的获取,即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较易被传递和扩散,而隐性知识不易被编码化,一般隐含在企业行为之中,不易被获取,而集聚企业间地理位置相临近,互动、合作、正式、非正式交流频繁,这在无形中促进了隐性知识的转移扩散。对于服务业来说,尤其是服务业中的知识、技术密集型行业来说,隐性知识的获取对服务业集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理论。根据新经济地理理论,规模报酬递增和交通运输成本是解释产业集聚的两个关键因素。从数据的可获得性方面规模报酬递增这一因素难以被准确具体的量化,所以本文在此不予考虑。关于交通运输成本,新经济地理理论认为,当地区之间的交通运输成本较高,以至于会阻碍地区之间的贸易时,企业会倾向于分散布局,这时的产业集聚程度较低,而当交通运输成本进一步降低,企业便会倾向于向某一地区集中布局,产业集聚程度加深。交通运输成本实质上反应的是空间距离对产业集聚的影响,而对于服务业而言,由于其产品具有无形性和生产消费同时性的特征,因此运输的空间距离对其集聚的形成仅是其中的一方面,而另一方面则体现在空间距离对于信息“运输”的影响。鉴于此,上述两方面的共同作用实质上可以理解成一种包含传统运输成本和信息成本的广义运输成本。
信息技术水平对服务业的行业布局影响较大,尤其是其中的知识、技术密集型行业而言。特别是在这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互联网更是打破了区域之间的空间地域限制,使很多交易可以通过无形网络的形式进行,这无疑降低了交易成本,从而有利于集聚的形成。另一方面,对于服务业来说,交通运输成本虽然难以全面解释其集聚现象,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交通运输成本对服务业集聚没有影响,例如,交通运输业、邮电仓储业、批发零售业等行业对交通运输条件的依赖程度还是比较高。所以,本文通过交通运输条件和信息技术水平两个方面检验广义运输成本对服务业集聚的影响,
新经济地理理论还认为,由于存在本地市场效应,因此市场规模的大小也会对产业集聚产生重要影响。大的市场蕴含着高的消费需求,对企业的吸引力相对较强。因此,市场规模越大,消费需求越高,企业越倾向于向这一地区集聚。
3. 基于对外开放因素。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贸易自由化的大背景下,对外开放是解释产业集聚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特别是对于沿海地区而言。对外开放对产业集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对外开放能够优化产业分工,促进专业化生产,使当地企业迫于外来企业的竞争压力,优先发展自身的优势产业,从而促进产业集聚的形成。第二,对外开放有利于引进国外的资金、优秀的人才以及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等,有利于促进产业在当地的集聚。第三,对外开放能够增加产品或服务的需求量,扩大出口,吸引产业的集聚。因此,在分析沿海地区影响服务业集聚的因素时,对外开放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
(二)研究设计
根据上述服务业集聚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框架,本文主要检验以上不同因素对服务业集聚的影响情况。在计量方法上,采用的是面板数据模型估计方法对上述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
结合上述理论分析及服务业集聚的影响因素,本文设定模型如下:
lnlqi=c+?茁1lnlabi+?茁2lnkli+?茁3lndxi+?茁4lnyzi+?茁5lnydi+?茁6lninteri+?茁7lnkyi+?茁8lnhyi+?茁9lnagdpi+?茁10lnfdii+ui
其中,c为常数项,?茁1、?茁2……?茁10为变量系数项,ui为误差项。
相关变量说明如下:
1. lqi表示第i个城市的服务业集聚水平。产业集聚有多种测算指标,不同的指标侧重点不同。李文秀(2008)[34]分别用空间基尼系数、赫芬达系数和EG指数对美国服务业各行业的集聚水平进行了测算;陈立泰、张祖妞(2009)[27]用赫芬达尔指数和熵指数测算了我国服务业集聚的总体趋势,并用区位熵和熵指数从区域的角度,以及用空间基尼系数从行业的角度对我国的服务业集聚水平进行了测算。考虑到数据的限制和本文的研究对象,此处采用区位熵来衡量城市的服务业集聚水平,即(第i个城市的服务业就业人数/第i个城市的就业总人数)/(所有城市的服务业就业人数/所有城市的就业总人数)。
2. labi表示第i个城市的年末单位从业人数,衡量的是外部经济理论中的劳动力市场共享因素。
3. kli表示第i个城市每万人拥有的普通高等教育专任教师人数,衡量的是外部经济理论中的知识溢出因素。李金滟、宋德勇(2008)[35]认为,高等学校在产学研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相对受教育年限和成人识字率等,这一指标更具有解释力。
4. dxi、yzi、ydi、interi分别表示第i个城市的电信业务总量、邮政业务总量、移动电话用户数和国际互联网用户数,衡量的是新经济地理理论中广义运输成本中的信息成本因素。陈建军等(2009)[36]在衡量信息化水平时,从移动电话方面进行了度量,本文从电信、邮政、移动电话和互联网四个方面,综合衡量了城市的信息化水平。
5. kyi和hyi分别表示第i个城市的客运总量和货运总量,这两个变量衡量的是新经济地理理论中广义运输成本中的传统运输成本因素。
6. agdpi表示第i个城市的人均GDP,即(第i个城市的GDP总量/第i个城市的总人口数量),衡量的是新经济地理理论中的市场规模因素。金荣学、卢忠宝(2010)[28]指出,服务业发展较快的时期一般都是从中低收入水平向中上等收入水平转化的时期,其在衡量市场容量时,也用了人均GDP作为变量。
7. fdii表示第i个城市的当年实际利用外资数额,反映的是城市的对外开放水平。衡量地区FDI水平指标主要有外商新签合同书数、外商协议合同书数和实际利用外资数额,外商新签合同书数无法全面反映FDI的规模水平,而协议合同数存在偶然因素,在反映集聚效应上有所不足(杨晓明、田澎、高园,2005)[37],所以本文用实际利用外资数额来衡量城市的FDI水平。
由于我国在2003年重新调整了行业分类,使得服务业所涵盖的行业发生了变化,即由原来的11个行业变为现在的14个行业,因此,为了保证数据的完善性和一致性,本文样本数据采用我国96个沿海城市2003―2011年的面板数据,数据的时间跨度为9年。原始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②。
三、服务业总体及不同类型服务业的实证结果
本文首先对计量模型的选定进行了F检验,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从表1的检验结果可以看出,无论是服务业总体还是三种类别的服务业都接受了原假设,这表明本文的计量模型都应拒绝混合模型,选择变截距、不变系数模型,即固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
上述检验表明了服务业总体及三种类别服务业的计量模型都拒绝混合模型,应选择固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而对于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的选择,本文又进一步进行了豪斯曼检验。从豪斯曼检验的结果来看,服务业总体、生产业和公共业都显示拒绝接受原假设,而消费业的结果显示接受原假设,因此,服务业总体、生产业和公共业选择固定效应模型,消费业选择随机效应模型,各个模型的具体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
从回归结果的总体来看,外部经济因素、新经济地理因素以及对外开放因素对服务业总体、生产业、消费业和公共业的集聚都有一定的解释力,但是每种因素对各类服务业集聚的影响程度又有一定的差异,这表明影响服务业集聚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在分析时应尽可能的考虑到各种因素,而且,同一种因素对不同类别的服务业的集聚程度影响不同,如果在研究中忽视了这一点,很可能对实证结果的完善程度和可信程度造成影响。具体来看,外部经济因素、新经济地理因素以及对外开放因素对各类别服务业集聚的影响分析如下。
(一)服务业总体的计量结果分析
从外部经济因素来看,劳动力因素和知识溢出因素对服务业集聚的影响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知识溢出因素的回归系数为正,而劳动力因素的回归系数为负,这表明我国沿海城市的知识溢出效应的发挥能够有效促进服务业集聚,而劳动力的共享抑制了服务业的集聚。这是由于,在服务业的14个行业中,生产业和公共业有12个,在总量上占有很大的优势,而生产业和公共业的劳动力因素系数都为相对较大的负数,分别为-0.477 6和-0.563 9,因此这就影响了服务业总体的劳动力因素系数,至于生产业和公共业劳动力系数表现为负数的原因,下文中将给出详细解释。
从新经济地理因素中的交通运输条件来看,客运量对服务业集聚表现为显著的正向作用,说明客运量的增加能够有效促进服务业的集聚;而货运量对服务业集聚的影响表现为负,且回归结果不显著,这可能是因为,服务业总体来说提供的是无形的产品或服务,对交通运输条件的依赖程度相对较低,同时较大的货运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本地区工业较高的发展水平,相对来说其对服务业集聚的影响也就自然不明显。在信息化水平方面,邮政指标和移动电话指标对服务业集聚的影响显著为正,而电信指标和互联网指标显示为负向影响,但却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原因可能是相对于快速发展的经济来说,我国沿海城市的电信和互联网供给水平仍然不足,而同时工业的快速发展也对其存在着巨大的需求,从而使得服务业对其的需求受到抑制,自然也就未能有效发挥出对服务业集聚的推动作用。在市场规模方面,市场规模对服务业集聚的影响表现为正,但回归结果不显著,这说明总体而言我国沿海城市的市场规模还没有有效促进服务业的集聚。
从对外开放因素来看,对外开放对服务业集聚显示出了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这表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实施,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有效地促进了我国沿海城市的服务业集聚。
(二)服务业分类的计量结果对比分析
1. 外部经济因素。(1)回归结果显示,劳动力因素对三种类别服务业集聚的影响结果都是显著的,但是具体的影响性质存在明显差异。对消费业而言,劳动力因素对其集聚起到了正向促进作用,而对生产业和公共业而言,劳动力因素对其集聚反而起到了抑制作用。这很可能是因为,消费业包括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这几个行业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相对较低,简单劳动力的共享便会有利于其集聚的产生。而对生产业和公共业来说,对劳动力的专业素质要求较高,如生产业中的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以及公共业中的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这两个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更倾向于是高技能人力资本的共享,而现在我国各沿海城市的总体劳动力素质还相对较低,专业知识水平也相对不高,因而导致其对生产业和公共业集聚的促进作用尚未体现出来,相反却因为消费业的集聚对劳动力的较大需求而挤压了上述两类服务业的发展空间。
(2)以每万人拥有的普通高等教育专任教师人数衡量的知识溢出因素,对消费业集聚和公共业集聚的回归结果显著为正。这表明知识溢出因素对消费业和公共业的集聚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是影响其集聚水平的重要因素。然而,对于生产业来说,知识溢出因素对其集聚表现为负向作用,但回归结果却不显著。原因可能在于,相对于其他服务业来说,生产业所涵盖的行业大部分为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因此其对知识和技术的要求相对较高,其溢出路径较消费性和公共业而言则更为复杂。而我国各沿海城市目前的知识、技术水平虽然较以前有显著提高,而且也发展迅速,但是就目前的水平来说,距离能够有效推动生产业集聚的水平仍有较大差距。也就是说,虽然从理论上而言知识溢出因素会对生产业集聚应该具有促进作用,但由于消费性和公共业的集聚对相关资源的争夺而影响了其复杂溢出路径的形成,从而没有更好的发挥其促进作用。
2. 新经济地理因素。(1)在衡量交通运输条件的两个指标中,客运总量对三种类别的服务业集聚都显示出了显著的正向作用,这充分说明城市人口越多(无论是常住还是暂住)其对服务业的需求越大,自然其越对服务业集聚的影响也越大。而货运总量只对消费业集聚的影响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但显示出的是负向作用。这可能是因为,货运总量表明了本地区工业的发展程度,而从产业关联的角度来说,这主要会促进到生产性和公共业的集聚。因此在城市各类资源一定阶段保持大体不变的情况下,较大的货运量自然会对消费业集聚产生“挤出效应”,自然也就会有负向影响。所以,在交通运输条件的两个指标中,与货运总量相比,客运总量更有利于促进消费业的集聚。
(2)在衡量信息化水平的四个指标中,邮政指标对三种类别的服务业集聚都显示出了显著的正向作用;电信指标对消费业集聚表现为促进作用,而对生产业集聚和公共业集聚表现为抑制作用,并且三种类别服务业的回归系数都未通过显著性检验;移动电话指标对三种类别的服务业集聚的影响系数都显示为正,但是消费业和公共业的回归系数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移动电话使用水平并没有有效促进消费业和公共业的集聚;互联网指标对生产业和公共业显示出了正向作用,但是回归结果不显著,而对消费业显示出了显著的负向作用。
总体而言,根据衡量信息化水平四个指标的回归结果来看,其对三类服务业集聚都存在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但同时也存在着差异,这也体现了信息化水平对各类服务业集聚影响的复杂性。生产业是为制造业提供设计、创意和技术等中间服务的产业,其发展对信息、技术等要求较高,因而相对其他两种类别的服务业来说,生产业的集聚对信息化水平的依赖性最强。消费业为人们提供的是最终的产品或服务,目前的交易方式仍以面对面的实体交易为主,因而信息化水平对其集聚的影响力相对较弱。公共业是为人们提供生活服务和保障的产业,目前仍是实体参与为主,信息化服务为辅的服务方式。因此,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促进其集聚,但是作用效果相对不显著。
(3)从回归结果来看,市场规模只对公共业集聚表现出了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生产业集聚虽然也表现为正向影响,但是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这表明我国沿海城市的市场规模还没有有效促进生产业的集聚。其原因在于市场规模的扩大主要表现为最终需求的变大,首先受到影响的是最终产品,其次才会对与最终产品生产有关的生产业产生间接影响。这一相对复杂的路径使得其对生产业集聚的影响并不是非常容易体现出来。而对于消费业而言,市场规模对其集聚显示出了显著的负向影响。市场规模促进产业集聚的机理可简单表述为:一定的市场规模形成后,生产者们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和提高效率,会根据需求特点进行分工协作,随着分工的扩展与深化,很多生产者为节约因过长的分工链产生的高成本,会将部分分工环节内部化,从而形成企业,而这种分工又会吸引配套或互补企业的入驻,进而实现资源共享规模化,最终促进产业的集聚(冯伟,2011)[38]。消费业中的各行业所涉及的分工链相对较短,这就使得整个分工连所涉及的配套或互补企业相对较少,因此,促进其集聚就需要相对较大的市场规模,而较小的市场规模会因为达不到临界点而对其集聚产生负向影响。同时,消费业一般具有个性化比较强的特点,总体市场规模的扩大仅会吸引更多类别的服务业向本地区集中,但往往缺乏细分市场的针对性,从而也就难以形成集聚效应。
3. 对外开放因素。对外开放水平对消费业和公共业集聚的回归结果显著为正。这表明,对外开放程度越高,越有利于促进消费业和公共业的集聚。而对于生产业来说,对外开放水平对其集聚表现出了负相关系。生产业主要服务对象为制造业,而伴随着东部地区相关制造业外资的进入③,由于东道国生产业与外资的匹配度存在差异,因此其对生产业的需求主要来自于母国,从而对其需求会较少,也就不利于其集聚。但对消费性和公共业来说,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增加了对其的需求,因此也就促进了其集聚。
通过上述服务业总体及三类不同服务业集聚影响因素的分析可以看出,外部经济因素、新经济地理因素和对外开放因素都是影响服务业总体集聚、生产业集聚、消费业集聚和公共业集聚的因素,但是每一种因素对各个类别的服务业集聚的影响程度有很大差异。具体而言,知识溢出、邮政业务总量、移动电话用户数和客运量的增加以及对外开放有利于促进沿海地区服务业的集聚。生产业集聚主要受新经济地理因素的影响,交通条件的改善和信息化水平的提高都能够促进生产业的集聚。劳动力市场的共享、知识溢出、邮政业的发展、客运量的增加和对外开放有效促进了消费业的集聚,而受消费业自身交易方式和市场需求等特点的限制,目前互联网的发展和市场规模对其集聚作用还没有发挥出来。外部经济因素、新经济地理因素和对外开放因素都是影响公共业集聚的主要因素,这三种因素条件的改善或水平的提高都将益于加快公共业的集聚。
四、结论及启示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比较注重沿海地区的发展,从而使得沿海地区的经济基础、产业发展、投资环境以及基础设施等大都优于内陆地区。同时,在地区公共政策方面也给予了沿海地区更大的支持,这就促使其服务业集聚程度要明显优于内陆地区。正是基于这一现实,本文对我国沿海地区服务业集聚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通过我国96个沿海城市2003―2011年的面板数据,基于外部经济理论、新经济地理理论和对外开放水平建立了服务业集聚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并实证检验了三种因素对我国沿海地区服务业总体集聚、生产业集聚、消费业集聚和公共业集聚的不同影响作用。对于公共业而言,三种影响因素都体现出了较好的解释力。对于生产业而言,外部经济因素和对外开放因素对其集聚的促进作用尚未体现出来,新经济地理因素是促进其集聚的主要因素。对于消费业而言,相对于新经济地理因素,外部经济因素和对外开放因素对其集聚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
通过本文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外部经济因素、新经济地理因素和对外开放因素对我国沿海地区服务业总体集聚及三种类别服务业集聚的影响方向、影响程度都是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性。在未来促进服务业集聚的进程中,应根据每种类别服务业集聚的不同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区别对待,从而更好的发挥城市服务业的集聚效应。
注释:
①之所以选择沿海地区,是因为相比内陆地区而言,其服务业发展的相对更快,集聚态势也更明显。
②参考陈建军等(2009)的做法,本文将服务业分为三类,分别为生产业、消费业和公共业。其中,生产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房地产、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和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教育;消费业包括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公共业包括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和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③外资的引入是东部地区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
参考文献:
[1]Marshall,A. Principles of Economics,Macmillan press,1920.
[2]Krugman,P. Geography and Trade,MIT Press. 1991.
[3]Gerald A. Manufacturing agglomeration economies as returns to scale:A production function approach[J].Papers of the Regional Science Association,1982,(50):95-108.
[4]张威.中国装备制造业的产业集聚[J].中国工业经济,2002,(3):55-63.
[5]文玫.中国工业在区域上的重新定位和聚集[J].经济研究,2004,(2):84-94.
[6]金煜,陈钊,陆铭.中国的地区工业集聚:经济地理、新经济地理与经济政策[J].经济研究,2006,(4):79-89.
[7]殷德生,唐海燕.中国制造业集聚的决定因素与变动趋势――基于三大经济圈的实证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7,(12):3-9.
[8]杨洪焦,孙林岩,吴安波.中国制造业聚集度的变动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8,(4):64-72.
[9]赵果庆,罗宏翔.中国制造业集聚强度与显著性――基于方差假设检验[J].经济管理,2009,(7):28-36.
[10]刘长全.中国制造业集聚经济特征与最优集聚问题――对112个三位数产业的实证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10,(9):3-13.
[11]雷鹏.制造业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11,(1):35-45.
[12]韩峰,柯善咨.追踪我国制造业集聚的空间来源:基于马歇尔外部性与新经济地理的综合视角[J].管理世界,2012,(10):55-70.
[13]Klimis,Theodore. Spatial Agglomeration of Manufacturing in Greece:Sectoral Patterns and Determinants[J].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2013 (21):1853-1872.
[14]Dorothy I,Martin H. Service Industries as Growth Leaders on the Pacific Rim[J].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Management,1984:190-199.
[15]Thomas A. Service industries,globalization,and urban restructuring within the Asia-Pacific:new development trajectories and planning responses[J].Progress in Planning,2004,(61):1-74.
[16]洪银兴.城市功能意义的城市化及其产业支持[J].经济学家,2003,(2):29-36.
[17]曾锵.基于关联规则客流分析的商业集聚效应研究[J].商业研究,2012,(1):29-35.
[18]赵楠.中国服务业吸引国际直接投资的现状与对策:基于1998年~2003年经验数据的分析[J].经济经纬,2006,(5):39-42.
[19]夏杰长.大力发展服务业是扩大内需的重要途径[J].经济学动态,2009,(2):61-64.
[20]樊秀峰,周文博.服务业与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的动态研究――基于VAR 和VEC 模型的分析[J].经济问题,2011,(9):10-13.
[21]Jeffrey P,Catherine. Agglomeration and Cost Economies for Washington State Hospital Services[J].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2008(38):553-564.
[22]Su Weidong,Li Baohua. Urbanization,Industrialization and Service Industries Agglomeration:Evidence from Panel Data of Chinese Provincial Regions[J].Canadian Social Science,2011,(4):186-189.
[23]Stephan Manning. New Silicon Valleys or a new species? Commoditization of knowledge work and the rise of knowledge services clusters[J]. Research Policy,2013,(42):379-390.
[24]李文秀,谭力文.服务业集聚的二维评价模型及实证研究――以美国服务业为例[J].中国工业经济,2008,(4):55-63.
[25]程大中,陈福炯.中国服务业相对密集度及对其劳动生产率的影响[J].管理世界,2005,(2):77-84.
[26]杨勇.中国服务业集聚实证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10):64-68.
[27]陈立泰,张祖妞.我国服务业集聚的变动趋势及成因[J].国际服务贸易评论,2009,(3):149-161.
[28]金荣学,卢忠宝.我国服务业集聚的测度、地区差异与影响因素研究[J].财政研究,2010,(10):41-45.
[29]管驰明,高雅娜.我国城市服务业集聚程度及其区域差异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1,(2):108-113.
[30]唐钰岚.国际化大都市与生产业集聚[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11):64-65.
[31]刘志彪.生产者服务业及其集聚:攀升全球价值链的关键要素与实现机制[J].中国经济问题,2008,(1):3-12.
[32]张益丰,刘东,侯海菁.生产者服务业产业集聚与产业升级的有效途径――基于政府规制视角的理论阐述[J].世界经济研究,2009,(9):3-7.
[33]盛龙,陆根尧.中国生产业集聚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行业和地区层面的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2013,(5):115-129.
[34]李文秀.美国服务业集聚实证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08(1):79-86.
[35]李金滟,宋德勇.专业化、多样化与城市集聚经济――基于中国地级单位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8,(2):25-34.
[36]陈建军,陈国亮,黄洁.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生产业集聚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来自中国222个城市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09,(4):83-95.
[37]杨晓明,田澎,高园.FDI 区位选择因素研究――对我国三大经济圈及中西部地区的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2005,(11):98-107.
[38]冯伟.基于本地市场效应的产业集聚机制研究[J].产业经济评论,2011,(3):53-81.
Influencing Factors Analysis of Urban Service Industry Agglomeration in Coastal Areas of China
Ji Yujun, Ding Kehua, Zhang Peng
(School of Economics,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Qingdao 266100, China)
关键词:经济自由;市场调节;国家干预;市民社会;经济法制化
中图分类号:F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9-0087-02
在皮埃尔・罗桑丽隆所著的《乌托邦资本主义》中,他主要阐述了对于市场观念、市场经济和市场社会的看法,作者指出了市场经济的特性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使决策权分散化,并可以进行自动调节。而市场调节并不仅仅是简单的经济调节,还需要具有广泛的社会调节作用的方式来完善市场经济。通过建立社会的问题论述,引出从“神建”到“人建”的转变,最终达到“小政府,大社会”,有着适当政府干预的社会。因此,我们要想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要遵循历史的线索,通过学习与理解经济自由与国家干预的理论与实践的背景来进行研究。这样,通过深入了解理论背景变化的同时,开拓市场经济下的新模式,从而促进我国市场经济有序快速的发展。
一、经济自由的解读
自由,有史以来都是一个令人向往和追求的崇高信念和理想。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历史是为自由而斗争的历史。经济自由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关系中人们经济利益的分配与实现,而且经济自由的实现还决定社会成员的社会政治自由权利的现实状况。
经济自由是经济自由主义的产物,并且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变化。在15世纪到17世纪,代表了资本原始积累的重商主义是商业资本利益和要求的经济学说和政策体系。他们政策倡导带有极端的国家干预主义色彩,认为国家这只“看得见的手”是资本主义存在和发展所不可缺少的手段,并且应该落实有利于商人的政策。这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封建自然经济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建立。但随着英、法等国已经相继完成工业革命,这一国家干预的政策已经无法满足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了,取而代之的是古典经济自由主义。
在18世纪,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已经从幼年进入青年时代。亚当・斯密就提出了一种完美的“自由放任”的经济自由发展模式:每个人都是“经济人”,以谋取个人利益和利润最大化为目的,因此社会要为个人自由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国家应该放任经济自由发展,而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要让社会公共资源得到自发的优化配置。这个想法在新兴资产阶级中代表了一种信念:没有封建君主专制的国家干预,他们也可以更好地管理自己的事物。这时,封建君主专制国家逐渐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障碍。但斯密的思想,对后世100多年自由主义思潮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了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这种背景下,凯恩斯的国家干预理论就取代了经济自由理论。但到了20世纪60年代以后,出现了提倡自由放任为主,政府干预为辅政策的新经济自由主义,这使得凯恩斯的“看得见的手”的政府干预理论得到了新的挑战。但新经济自由主义提倡的自由,在某种程度上很好地对古典和新古典学派的完全自由放任和完全排斥政府干预的经济主张进行了修正。
通过研究经济自由主义发展的历史轨迹,我们得出经济自由是符合人性的,并且应是任何法律制度要加以保护的自由。
二、经济自由与国家干预
资本主义发展到现在,市场调节和国家干预一直是资本主义国家调节经济所使用的两种手段,只是每个时期的侧重有所不同。重商主义强调国家干预,亚当・斯密偏重市场,到凯恩斯主义时期的偏重国家干预,又到新自由主义时期的回归市场。这种侧重的不断变化,总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后进行的,也正是在这种侧重面不断变化的过程中使资本主义得到发展。
当经济自由主义无力面对经济危机、大萧条时,国家干预主义就应运而生,各有自己的成就和辉煌。但面对“滞胀”,国家干预主义也无能为力,此时,自由主义似乎显现出活力。我们可以很容易地看到,经济自由与国家干预是兼收并蓄,互相渗透的,国家过多的干预和一个完全放任自由的市场,都是不利于经济发展的。从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和各国的现行政策看,单一的国家干预或者是经济自由是不存在的,应该形成有着有适度国家干预和科学计划指导的,二者相融合的现代市场经济。一方面,国家干预主义逐渐承认了市场经济的效率,同时注意了将宏观经济政策同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另一方面,相对于完全自由放任,适当的国家干预也得到了大多数的经济自由主义倡导者的认可。
然而在现实中,市场并不符合自由主义经济学者所设想那样的“有效市场”,因为经济的相互作用十分复杂,市场参与者也远不未能够完全理性。尽管国家具有一定的强制力优势,但在解决信息的不对称和不完全而导致合作难以达成的问题时,同样产生了相互依赖性的其他冲突和矛盾。因此,传统的市场经济理论下国家和市场的组合,在实际相互依存的人类合作中有难以克服的局限性,这就要求我们要超越这种方式,去重新认识我们熟知的“市场经济”。
三、基于市场、市民社会和国家协调下的市场经济
在青木昌彦的思想中,协调是指“经济主体间各种行为间的调整,各经济主体为了使决策能够彼此调和从而达到有效地利用稀缺资源的目的,应如何共享信息和分享利用的问题”,可见,如何更有效率地获取和利用信息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同样,市场和国家在市场经济活动的协调过程中存在诸多信息失调的问题,诸多这样问题的解决就需要不被重视的社会组织来做。社会的发展需要兼顾个人与公共利益,同时也不能忽视各种社会组织与社会团体的利益。如同马克思所说:“在生产、交换和消费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就会有一定的社会制度、一定的家庭、等级或阶级组织,一句话,就会有一定的市民社会”。
市民社会在17至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西欧真正走向成熟,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和不同的历史环境中都有着不同的内涵,可以定义为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糅合国家利益、个人利益以及代表小范围内特殊领域中的集体利益的特殊工具。市民社会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它不仅仅体现了群体和组织内的认同与协作,通过形成内部的信息共享,来降低小范围内成员间合作或者冲突的交易成本,进而降低市场交易风险。同时,市民社会组织也可以成为国家协调公共利益的有利工具,从而减少过多的国家干预,更利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有序发展。
现今的市场经济,最大的目的是进行稀缺资源有效并且合理的分配,进一步来讲就是要促进人类历史的文明和普遍提高社会成员的福利水平。这一伟大目标的实现,无疑要依靠国家和市场在不同领域解决问题的不同优势,但是因为信息不完全的缺陷所制约,会出现普遍的协调失灵。这时候通过市民社会组织的协调,利用其信息和成本的优势,为平衡市场和国家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按照人类社会相互依赖性所要求的协调机制而言,市场经济实质上应该是基于市场调节、市民社会组织和国家干预这三位一体的联合协调机制。
四、我国的实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用市场和国家干预相协调的机制来发展经济,使得国民经济水平也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十报告最新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就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特别强调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三个平等”原则,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这个经济理论创新是要把经济体制改革核心定位为处理好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这“两只手”的关系,做到不同市场主体竞争的“三个平等”。这就要我们在法律的监督下,兼顾国家、市场和市民社会组织的平等协调,来促进我国市场经济正常、有序、优质的发展。
现代经济法的基本价值在于保障经济自由,维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经济法作为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和裁判规范,是经济自由行使的边界和国家干预合法性的源泉,做到有限的政府和经济的法制。所谓有限政府就是要求国家在干预市场时必须遵循有限权力原则,即行政权力的授予意味着权力行使应受到法律的限制,受到行政相对人的限制,同时也受到其他权力的限制,因而一切行政权力都是有限的。
在法律范围内,市场本身可以解决的问题,政府不必插手;而市场自身面临的无力解决的问题或者解决成本过于昂贵的问题政府要介入去帮助市场解决难题。通过市民社会组织的和市场、国家干预的协调,限制政府机关的权力,平衡各个竞争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来实现社会的协调发展,这也保证了市场的自由与竞争和政府服务于公共社会利益。这样才能从现实的角度实现我国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快速的发展,真正实现在十报告中提出的,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何文强.经济自由与国家干预[J].云南社会科学,2007,(1):45.
[2]樊一发,郝士宏.市场调节与国家干预―西方的理论与我国的实践[J].生产力研究,2004,(7):22.
[3]张孝远.关于国家干预主义和经济自由主义之间的关系、意义[J].甘肃社会科学,1998,(1):46.
[4][日]青木昌彦,等.市场的作用,国家的作用[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87.
随着社会的发展金钱一定程度上代表着社会发展的速度与进程,所以有一个合理的管理经济的方式。而且,在近代一些银行等机构的成立也为金融证券化创立了条件。1997年7月2日,亚洲金融风暴席卷泰国,泰铢贬值。不久,这场风暴扫过了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和韩国等地,打破了亚洲经济急速发展的景象。金融风暴成为了袭击整个世界的主要因素,当然中国也没有幸免于难。在我国金融的发展迅速,相比对国际的发展国家也很落后,因此,对我国金融证券化与中国金融创新策略的研究非常必要。
一、 金融证券化
(一) 金融证券化推行的条件
金融证券化在我国以及全世界范围内能够推行并不是一种偶然,而是有一定条件的。金融证券化的实质就是各方资金的合理调配。要对资金调配首先是要有足够多的资金。然而,资金并不是可以凭空产生的。因为世界上资金的积累是人类财富的积累。首先,是人类在一定的发展前提下,尤其实在近现代重工业迅速发展的前提下,人类的财富才得以迅速的积累,从而出现资金的积累。然而,在工业等各行各业迅速发展的情况下,资金问题的短缺和闲置以及不可分配的现象。在某一行业或者某一企业中,资金被大量闲置,而在另外一个企业中则出现了资金严重不足的现象,金融证券的出现正好可以解决各行各业经济领域中出现的这些问题。同时,经济问题的出现也同时带动了银行等各种金融机构的出现。但是,这些金融机构的出现也为经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国家统一管理经济、解决金融问题提供了方便。而且,这也金融机构的出现,解决了生产生活中的资金问题,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各行各业的迅速发展,也成为了人类进步的阶梯之一。
(二)金融证券化的意义
对企业而言,直接发行证券的形式在市场上筹集资金既便利融资,成本又低,还可享受发行证券本身的许多好处。对社会公众而言,有价证券在流动性和收益率方面比银行存款更有吸引力。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推动了公司融资证券化趋势的形成。在企业中,解决金融危机的主要手段就是“融资”。融资是公司注入流动资金的重要方式。当公司出现危机的情况下,任他方式的资金注入与使用即证券相比较而言都表现出一定劣势。然后,当今世界,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对生活中的食物的追求越来越趋向完美化。所以,人们在资金的运转过程中也越来越青睐于金融证券的使用。金融证券是资金流动的最佳方式,相对于经济货币化,金融证券化的优势显而易见。
金融证券化的出现带来的好处并不仅仅是对国家以及公司带来利益。金融证券化也给许多个人带来了利益。比如,许多财产比较多的人可以将自己的财产、资金等通过金融证券的媒介投入到经济市场中进行管理,因此而获得财富。这样也给一部分有不动产的群体带来了利益。当然,金融证券化带来的利益并非只有这些,只要能抓住金融证券化大形势下的机遇,每个人、每个集体都可以享受金融证券化带来的利益。
二、 金融证券化的发展情况分析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重工业开始进入了迅速发展阶段,随之我国的经济情况也出现了好转。尤其是将我过的经济与全世界接轨,市场经济进入了全球的发展阶段。金融证券化也随之进入了我国经济发展中。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国的经济发展进入了全盛的阶段。机遇与挑战并存,虽然我们从改革开放中抓住了经济发展的大好机会,但是,依然不得忽略经济发展给我们国家经济管理带来的挑战。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真正的勇士不是不能够发现深渊,而是明知是深渊还要跳下去。我们作为一个经济发展中的用着跳下了深渊,我们的挑战就是将这个深渊转化成为我们经济发展的另外一个机遇,使我们得以在全世界范围内得以生存,并且可以优于其他国家。然而,我们的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深水区,我们不知道发展的方向,稍不留神就可能将之前的经济发展带入毁灭中去。那么,这也就意味着我国的经济发展需要得到良好的管理。但是,我们国家经济发展也处于实验阶段,出台合理的经济管理政策还比较困难。但是,国际金融证券化将我国的经济也带入到金融证券化的行列中来。这样的经济也为我国的经济管理提供了方便。因为在宏观管理经济的情况,资金的调集等是必不可少的程序,金融证券化恰是市场经济自动调节的重要方法,为我国的经济管理确实提供了许多便利之处。金融证券不仅是国家经济管理的良策,也是对各行各业公司的调集资金解决资金周转问题的考验。当公司内出现经济危机时,解决资金问题成为需要解决的首先问题。公司是否能够在短时间内利用金融证券化的局势解决公司的资金问题是每一个公司都会面的挑战。
三、 金融证券化的弊端
金融证券化的出现确实为国际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提供了便利之处,但是金融证券化的出现对经济的发展并不是百利而无一害。首先,金融证券化是社会节奏变快的一种经济发展产物,所以,金融证券化首先在经济发展节奏上比较快。虽然,这迎合了快节奏生活下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需求,但是,快节奏意味着给公司带效益快,让公司破产也比较快。而且,在节奏比较缓慢的情况下,公司可以有比较充足的时间考虑、找出对策以及想到方法筹集资金应对经济危机。但是,在转眼即逝的情况下,公司很可能来不及商量对策公司就破产了。对于公司而言,公司破产必然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当然,公司破产也必然带来公司员工的大规模失业。公司员工的事业对国家来说,这也意味着有一个大负担降临。因为,下岗员工的生活质量难以保障,而且下岗职工再就业造成的就业负担对于我们国家来说并非一件容易解决的事情。
四、 金融证券化带来国家经济管理的挑战
我国经济的发展相对世界平均水平而言并非前端国家,但是进入国际化的轨道之后,我们必须在经济管理中与世界水平同步。这就需要我们国家在经验不足的情况能够悟出更多道理、找到更多适合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的政策和制度。
五、 我国经融证券化的新形势和创新
我国金融证券的发展随着国际形式而来,但是,我们必须有自己的创新的发展方式和管理方式去应对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首先,我们要对我国以及国际的金融形式进行分析。因为,我们国家要有自己的发展方式,但是,我们国家是国际经济形式发展下一个重要成员,我们就要去迎合国际经济发展形势。而且,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要跟着国际发展形式走,否则掉队就会导致我们国家的落后,最终使我们成为遭受蹂躏的对象。曾经的闭门造车已经给我留下了教训,在我们国家也有这样的古话,“知彼知己才能百战不殆”。我们是一个大国就要有大国风范,不能在国际经济的发展下输给任何一个国家。
国家的经济发展并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过程,在国际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要根据我们国家以及各国的发展形式及时调整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政策。当然,我们国家经济政策不能够照搬照抄其他经济发达国家的发展政策。因为我们是一个独立发展的国家,有适合自己的经济发展政策,必须要学会创新经济政策,才能促进我们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巴曙松,吴博,刘睿.金融结构、风险结构与我国金融监管改革[J].新金融.2013,(05):11-15.
[2] 韩大涛.高职金融证券专业人才体系培养教学改革研究――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市场论坛.2015,(04):87-89.
[3]岳红池.浅析我国金融业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的过渡[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07):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