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电子合同管控范文

电子合同管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电子合同管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电子合同管控

第1篇:电子合同管控范文

今天数据中心系统的挑战是,尽可能提高系统所有层面的效率,包括负载点、电路板、机架甚至安装层面,以变得更加环保。例如,将工作流发送给尽可能少的服务器、关闭目前不需要的服务器等,从而可降低系统的总体功耗。能做到这一点并达到系统性能目标(计算速度、数据传输速率等)的惟一方式是,采用一个全面的数字电源管理系统,以实时监视所有层面的功耗数据。

过去,设计师用一堆混杂的IC胡乱拼凑数字电源管理解决方案,这些IC包括监察器、排序器、DAC和ADC。这类解决方案除了固有的复杂性以外,还不易扩展,需要为未来的系统升级进行大量前期规划。LTC3883/LTC3883-1DC/DC控制器整合了所有数字电源管理功能,消除了上述复杂性,因此可构成一个易用、坚固和灵活的负载点(POL)电源管理解决方案。

LTC3883/LTC3883-1可以自主工作或通过业界标准的I2C串行总线,与系统主处理器通信,以获取命令、实施控制并报告遥测数据。这使得可以直接从LTC3883/LTC3883-1监视关键的工作信息,例如,实时电压、电流和温度,这些信息可用来动态优化系统性能和可靠性。通过访问这些信息,能预测电源系统故障,并采取预防性或调解措施。

重要的稳压器参数(例如,输出电压和电流限制、裕度控制电压、过压和欠压监察限制、启动特性和时序、以及故障响应)都可以通过该串行总线直接设定,而无须采用电阻器、排序器、监视IC等外部组件。

由于有了数字电源系统管理,所以能快速、高效地开发复杂的多轨系统。LTpowerPlayTM软件使设计工作得到了进一步简化,并能通过PC监视电路板和调节参数。这就使设计师能进行调试和在线测试(ICT),而无须重新给电路板布线或更换组件。

特色概述

LTC3883/LTC3883-1是一款单输出同步降压型DC/DC控制器,集成了电源FET栅极驱动器和一个模拟电流模式控制环路,该环路能以6个相位的PolyPhase模式工作。频率可以在250kHz~1MHz范围内设定,如果有外部振荡器可用,那么内部锁相环能使LTC3883/LTC3883-1与相同范围内的任何频率同步。

LTC3883/LTC3883-1具有优化的栅极驱动器死区时间,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开关损耗和体二极管传导,从而在所有工作条件下保持高效率。该器件支持4.5~24V的宽VIN范围和0.5~5.5V的VOUT范围。精确的基准、12位DAC和温度补偿模拟电流模式控制环路产生±0.5%的DC输出电压准确度,集成的高压侧输入电流检测放大器允许准确的输入电流检测和电感器DCR自动校准。

16位数据采集系统提供输入和输出电压及电流、占空比和温度的数字回读。用户可以回读重要参数的峰值。关键控制器参数可以通过PMBus设定。故障记录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中的中断标记和黑匣子记录器,该存储器储存发生故障之前瞬间的工作状态。

LTC3883的特点是内置了一个LDO稳压器,以提高集成度,而LTC3883-1用外部5V偏置电压供电以提高效率。这两款器件都采用耐热增强型32引线5mm×5mmQFN封装,工作节温范围或者为-40~+105℃(E级)或者为-40~+125℃(I级)。

模拟控制环路

LTC3883/LTC3883-1的众多功能都是数字可编程的,包括输出电压、电流限制设定点和排序。不过,控制环路仍然是纯模拟的,这样就不会有数字控制环路那样的量化效应,从而提供最佳环路稳定性和瞬态响应。

图4比较的是具有模拟反馈控制环路的控制器IC和具有数字反馈控制环路的控制器IC之上升曲线。模拟环路是平滑上升的,而数字环路有一个一个的步进,由于量化效应,这可能导致稳定性问题、更慢的瞬态响应、在有些应用中需要更大的输出电容以及在PWM控制信号上有更大的输出纹波和抖动。

电流模式控制环路产生最佳环路稳定性、逐周期电流限制以及快速和准确的电压及负载瞬态响应。简单的环路补偿不受工作状态和转换器配置的影响。该器件还支持连续、断续和突发模式(BurstMode)电感器电流控制。

电感器DCR的自动校准

利用电感器的DC电阻而不是检测电阻器检测DC/DC转换器的输出电流有几大优势,包括更低的功率损耗、电路复杂性和成本。不过,如果规定的标称电感器DCR和实际的电感器DCR之间有任何差别,都会在所测得的输出电流以及峰值电流限制中导致成比例的误差。

运用凌力尔特正在申请专利的算法,LTC3883/LTC3883-1可以测量并补偿电感器DCR与其标称值之间的容差。只要在该转换器处于稳定状态且有足够大的负载电流以准确测量输入和输出电流时,通过PMBus命令完成一个简单的180ms校准程序即可。

LTC3883/LTC3883-1可准确测量电感器温度,以在整个工作温度范围内保持准确的电流回读。LTC3883动态地建立从外部温度传感器到电感器磁芯的温度上升模型,以了解电感器的自热影响。这项正在申请专利的算法简化了外部温度传感器的放置要求,实现了极其稳定的状态,并补偿了从电感器磁芯到主散热器的瞬态温度误差。

多IC系统

大型多轨电源板通常由隔离式中间总线转换器组成,该转换器将来自背板的-48V电压转换成更低的中间总线电压(IBV),典型值为12V,该中间总线电压被分配到PC板的各处。单独的负载点(POL)DC/DC转换器将IBV降至所需的轨电压,通常为0.5~5V,同时输出电流的范围为0.5~120A。这类电路板排列很密集,数字电源系统管理电路不能占用太多PC板面积。

高性能PMBus控制器(如LTC3883/LTC3883-1)和伴随IC(如LTC2978)一起工作,可以高效率且无缝地满足今天复杂电路板严格的数字电源管理要求。这些要求包括排序、电压准确度、过流和过压限制、裕度控制、监察以及故障控制。对任何数量的电源而言,这些器件的任意组合都能使排序设计变得非常容易。运用基于时间的算法,用户能以简单的可编程延迟,以任意顺序对轨的接通和断开排序。运用单线SHARE_CLK总线以及一个或多个双向通用IO(/GPIO)引脚,可以跨多个芯片排序。

第2篇:电子合同管控范文

截至目前,国家电网公司统一推出的信息系统项目有39个,涵盖计划、财务、营销、工程、人力资源等方方面面,公司核心业务基本实现了数字化、流程化管理。目前与电网工程管理相关的系统主要包括:ERP系统;电网前期管理系统、项目规划库、项目储备库、项目计划库;财务管控系统;电子商务平台;基建管控系统、工程结算管理平台;生产管理系统;固定资产全寿命周期系统;经济法律系统等等。考虑到工程项目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大部分都会在信息系统中留有痕迹,而这些痕迹就是审计线索的特征。为此可以从工程业务出发,在深入了解工程业务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和把握信息系统和电子数据的特点和规律,进而列举出审计线索的特征。由于电子数据反映了电网工程的经济活动,因此特征列举后,可以用计算机语言描述这些特征,然后在海量的数据中高效、准确地找出符合这些特征的数据。通过对工程问题的特征枚举、特征捕捉和特征分析,最终找出审计线索。首先,进行工程问题的特征枚举,即尽量列举出工程项目管理各个环节可能产生问题的特征表现。其次,通过运用计算机查询语言或多维分析方法等相应技术来寻找、发现相关特征,或验证数据的发展趋势是否与通常的规律相一致的过程。数据特征隐藏在海量的数据中,特征捕捉是显性化数据特征的过程。最后,通过前两步找出了符合特征表现的数据,通过审计人员的分析和职业判断,再结合线下审计进行取证。

二、信息化环境下电网工程造价审计的具体路径

工程造价审计的重点在于:初设概算是否超过可研估算;工程决算总额是否超概算,单项工程结算是否超概算;工程结算是否真实、合规;工程量是否真实;是否严格执行招标价;工程预付款、进度款支付是否合规;竣工验收当月是否估价转增资产;是否有预留的尾工;是否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结算、决算。对于上述内容,L供电公司在信息系统中的具体的审计路径如下。

1.通过ERP系统挂接的可研估算、初设概算等文档,或通过OA系统查询可研批复文件、初设批复文件,核实概算金额是否超过可研估算;查询ERP系统项目模块、财务模块,获取在建工程支出金额,同时查询工程决算报告,核实最终决算金额是否超过概算。

2.核实工程结算的真实性、合规性。(1)核实工程量,主要通过工程现场实地核查,并与施工图、竣工图核对确定。在信息化环境下,信息系统数据可以作为辅助工具,快捷获取相关信息,判断审计重点,提高效率。通过基建管控系统,可以查询施工图、施工及监理记录,现场签证单等资料,与工程量核量单进行核对,基本确认工程量,为工程现场核实提供资料基础。(2)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查询中标单位投标文件,与招标文件核对,工程量清单是否一致;投标人编制的工程量清单报价文件是否响应招标文件;同时,获取综合单价信息,并与工程结算书核对,是否存在随意调整综合单价的情况。(3)工程结算中,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单价是否调整,调整依据是否适当;措施费、其他项目费是否依据合同约定的项目和金额计算,发生调整的,是否以发、承包双方确认、调整的金额结算等。(4)通过基建管控系统查询设计变更、现场签证,是否存在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漏项或非承包人原因的工程变更,核实变更、签证手续是否齐全,承包单位是否在设计变更确定后14天提出变更价款报告,是否经监理和工程管理人员签字确认,增加新的工程量清单项目,综合单价确定方法是否适当。(5)查询基建管控系统施工、监理记录以及工程量文件,因非承包人原因引起的实际完成工程量与合同约定工程量的增减,在合同约定幅度以内,是否执行原有的综合单价;合同约定幅度以外的,其综合单价及措施费是否调整,是否按照合同约定的措施费租价方法计算。(6)查询施工期内合同约定的主要建设材料当地信息价相对投标价上涨或下降幅度,在合同约定幅度以内的,是否执行原有综合单价;合同约定幅度以外的,是否按合同约定调整,调整价差是否只计取规费和税金。(7)如果工程结算中有甲方原因支付的窝工费、赶工费等,可通过基建管控系统查询相关施工和监理记录,确认窝工费、赶工费的真实性、合理性。

3.通过基建管控系统查询工程分包业务,并与招标文件、合同核对,是否存在违反约定分包的情况;通过OA系统文件查询施工企业合格分包商名册,核对承揽分包业务的企业是否属于公司系统入围的合格分包商;查询分包合同,专业分包与劳务分包界限是否清楚,是否存在将核心业务违规分包的情况,是否存在违法转包的情况。

4.查询ERP系统中其他费用订单,核实其他费用列支的真实性、合规性。(1)征地拆迁补偿费:通过经法系统查询征地协议、拆迁赔偿协议,与ERP系统服务订单、会计凭证核对,金额是否一致;征地面积是否与工程实际占地面积一致;查询施工设计文件中的拆迁明细,与拆迁赔偿协议核对,是否存在较大差异。(2)招标费: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查询招标文件,已向中标人收取招标服务费的,是否在招标费中重复计列。(3)生产准备费:查询ERP系统车辆购置费金额,与固定资产卡片及实物核对,是否存在车辆购置费拼盘使用、超标准购置车辆的问题。(4)大件运输费:查询初步设计文件,在初设阶段是否明确大件运输方案;同时查询经法系统,是否签订大件运输合同,合同金额与结算金额是否一致。

5.查询财务管控系统,核实工程预付款、工程进度款是否按合同约定支付,是否超过工程财务制度规定的上限;工程最终结算支付金额是否与审定结算一致。

6.是否存在尾工工程,查询工程设计文件、工程决算报告,核实预留的尾工项目是否包括在批准概算内,有无新增工程内容的问题;预留尾工总额是否控制住概算金额的5%以内;未完工程是否在竣工决算报告完成后6个月内建设实施完毕;6个月内尚未开工,是否取消项目。

第3篇:电子合同管控范文

关键词:移动安全接入;三权分立; M-task框架;移动审批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39(2014)20-6031-04

Abstract: The article presents the necessity of mobile application, respectively from three layers of security architecture, mobile encryption machine, security access, security integration aspects about the overall design of a mobile application platform, and then tells of a mobile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the migration method, probes into the application and management of mobile office, finally tells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mobile applications.

Key words: the mobile security access; tripartite political system; M-task frame; mobile approval

1 概述

移动办公是高速发展的通信业与IT业交融的产物,随着第三代移动通信3G的普及,Wi-Fi日趋覆盖,4G通信也已开始试点,网络无处不在,都为实现移动办公应用铺平了道路,伴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流行,用户使用手机访问网络资源的习惯正在逐渐形成,它将通信业在沟通上的便捷、与IT业在软件应用上的成熟、在业务内容上的丰富,完美结合到了一起,它使得办公变得随心、轻松,高效迅捷地开展工作,对于突发性事件的处理、应急性事件的部署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2 移动应用平台总体设计

在网络安全威胁日益严重的今天,移动办公系统的安全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为了规避安全风险,企业移动应用采用集中统一的移动安全接入平台,集中部署和管理移动安全接入网关。采用安全接入认证网关和移动加密机,建立“一次一密”的加密链路,融合统一身份认证,采用反向、逐层通信的方式访问移动应用平台,为移动应用平台构建了三层安全技术防护架构,实现“严格分层、逐层通信、不可越界、确保安全”的防护理念,满足主流移动操作系统和移动终端的安全接入,符合国家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三级的基本要求,从终端、通讯、应用和管理四个方面实现企业移动应用的安全建设。

2.1 移动安全接入

移动接入软件采用Dock及Lighting接口移动加密机,采用万兆吞吐的接入认证网关,解决了跨网连接、闪断等无线网不可控因素,加密带宽不再是传输瓶颈。支持Dock、Lightning、 Micro USB等智能终端接口,支持标准PKI体系,符合iOS系统和Android、以及微软等操作系统系统接口规范,内部生成公私钥对,并实现数字签名。通过建设密码服务区,为企业移动应用平台提供密码安全服务的基础环境。

2.2移动应用安全整合

移动安全接入与管控系统相整合,通过移动安全接入网关,借助安全接入客户端,保障在互联网环境安全的访问企业移动应用平台,完全兼容Windows8、Android2.0版本以上移动操作系统,兼容主流平板和智能手机,支持Wi-Fi和3G网络,实现由“简单-复杂-简单”的转变,移动应用与中国石油统一身份系统相整合,从用户视角看企业移动应用平台是“四个一” ,即:一个加密机、一个移动终端、一个入口、一个PIN码。SDK是移动应用过程中保证安全的关键程序,移动应用系统与密码服务系统之间的耦合接口,可以对多种密码设备进行集中调用和调度,基于国产密码技术建立加密链路,保障移动应用的全过程安全。

在保持现有桌面应用完整的前提下,以良好的用户体验,将各种信息系统推送到移动终端上,满足员工随时随地的访问需求。在数据完整性、信息的保密性、网络的安全性以及信息处理的每一个步骤均作了周密的设计,既保证了移动政务应用高安全性,又实现了移动应用的高效性和方便性。

3 企业移动管控平台建设

建设集中统一的移动应用管控平台,管控后台进行移动终端管理、移动应用管理、移动安全管理以及个人助理等功能,通过空中推送(OTA,Over The Air)方式,实现对软硬件、设备、接口、应用、服务的全生命周期管控。按照管控平台标准,将应用客户端打包,将应用系统整合到移动管控平台上,确定认证标识后在移动管控平台上进行,由移动管控平台进行其版本周期管理、权限设置等日常操作。

3.1移动应用开发

移动应用开发采用MCP框架,MCP基于PHONEGAP、JQUERY MOBILE等客户端组件,支持跨平台移动应用开发,EAP提供移动开发中的常用功能。支持快速进行跨平台应用开发,移动应用IOS平台使用统一的企业级开发证书,支持与应用大厅交互,实现单点登录。

移动应用平台采用整体风格一致的图标设计,通用的手势操作,支持终端的方向变化,移动应用提供了应用管理、移动终端、移动加密机等接口并进行管理,满足安全等级三级要求,统一申请安全端口。通过业务系统定义、业务类别定义、数据接口定义、业务表单定义、数据同步任务配置等后台系统配置,完成了企业流程审批类业务系统的移动化。

3.2移动应用系统迁移

移动应用系统采用mTask框架,mTask基于EAP和MCP企业移动应用平台开发,同时支持Oracle和 SQL SERVER数据库,mTask框架兼容iOS、安卓平台,分为移动审批服务端和客户端,服务端可对业务系统、业务类别、业务表单进行后台配置,结合EAP中的数据集成组件,定义同步任务和同步活动,实现移动服务端与原业务系统的数据同步。企业移动大厅是使用移动应用的客户端界面,在大厅中安装企业诸如信息门户系统、电子邮件系统、电子公文OA、合同管理系统、集中报销系统等移动应用系统。客户端支持跨平台操作,通过服务端的相关配置,将现有业务系统的审批流程快速移动化,完成客户端移动应用系统的移动审核、审批。

4 移动应用平台的应用及管理

企业移动应用平台协助移动终端与部署在计算机上的应用服务快速搭建起通信,通过提供可复用的通信模块、基础服务模块,使远程服务调用、信息推送、数据抓取、即时通讯等功能快速实施起来,使其能为移动终端应用提供访问入口。

4.1移动应用平台的应用

登录移动应用平台后可看见已经安装的应用和准备安装的应用,在企业诸如电子公文、合同管理、集中报销的测试环境(PC端)中提交待办数据,在移动客户端对提交的数据进行审批,使此项业务在移动客户端完成。完成差旅申请及报销的审批移动化工作,对电子公文系统中单一出口环节收文、发文待办的移动审批、传阅件的查看,发文环节签发的手写签名可用“移动审批”,满足用户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任何网络状态下,查看流程审批信息。

当审批类移动应用看不到待办或者没有收到已有待办时,用手指进行屏幕下拉刷新操作,主动去服务器获取最新待办数据,当移动应用出现不可预知的异常情况时,“双击home键”或“四指触屏向上推”强制终止应用,并从应用大厅重新打开应用,可以使应用恢复到正常状态。

4.2 移动应用平台的管理

移动平台管控后台实行三权分立,系统管理、业务管理员、审计管理员各司其职。 系统管理员登录移动平台管控后台,进行组织机构、系统用户、系统角色的管理。

新申请的应用系统帐号,通过身份认证平台进行创建,并推送到应用系统中,用户再通过移动设备和移动加密机访问移动应用大厅,查询、确认用户的员工编号,生成移动身份。 通过记录服务端和客户端的接口调用日志,同步处理日志,便于进行系统监控和运维,快速进行异常情况定位。

第4篇:电子合同管控范文

[关键词]房地产;开发项目;成本控制;管理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和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有效推动了房地产行业良好的发展,现阶段房地产行业发展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不仅成为了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支柱企业,还为国家以及地方财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随着一些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加入,使得房地产行业竞争越发激烈,但是不少房地产企业依旧使用传统的方式和手段来进行预算,而企业自身都不具备事前防范的意识,通常都是在事情发生以后再进行管控,因此使得房地产成本管控水平的提升就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所以一定要将成本管控落实到实际中,进而更好的推动房地产企业的发展。

1简述房地产开发项目中的成本管控

1.1成本管控的含义

在房地产开发项目中所使用的成本管理,就是房产企业在建设相应开发项目过程中对所支出费用、消耗各项资源等进行有效且合理的管控过程。简单来说,就是对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进而减少实际成本投入,提高开发项目的整体收益。一般开发项目全过程中包含了获取土地阶段、投资阶段、决策阶段、规划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1]。

1.2管控原则

在对开发项目进行成本管理一定要按照以下原则来进行,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成本管控的有效性。首先,整体成本最小化原则。在对房地产开发项目进行成本管控期间,一定不能过于片面的追求某一时期内成本最小化,而是要放眼全局,从整体的角度上来对项目成本进行管控,进而保证项目整体能够将成本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其次,全面成本管控原则。在成本管控期间,一定要借助于整体的力量,并在各部门和人员良好沟通的基础上,对影响项目成本的实际因素进行管控,进而对项目成本管控进行合理且科学的管控[2]。再次,责任制原则。想要保证项目成本管控能顺利且良好的进行,就一定制定完善的成本管控目标,进一步明确各相关部门以及人员职能和责任,然后再按照管控目标的完成情况,来对其进行相应的评价和考核,进而达到激励相关人员主动参与到项目成本的管控过程。第四,有效化原则。就是以最少的成本、人力、物力等方面的投入,高效率的完成相应工作,进而获得最大的收益,达到经济有效性目的。最后,科学化原则,在进行成本管控过程,一定要使用科学且有效的方式来完成管控,这些科学方法中包含了科学的预测和决策方法、价值工程以及不确定分析法等。

1.3管理内容

通常情况下,对房地产开发项目成本管理过程中不仅包含了项目计划、成本估算、成本预算、成本控制以及成本核算等。其中项目资源计划就是对开发项目的建设期间所使用的资源类型、使用数量以及使用时间等进行分析和确定,进而保证成本管理能够顺利进行;成本估算就是以完善的资源计划作为基础,并充分结合相应的市场价格信息,进而对开发项目实际成本支出进行估算和确定;成本预算一定要按照开发项目的实际施工进度和水平,从而对各分项目的成本以及工程总成本进行预算;成本控制是按照房地产开发项目进行成本复算,然后对成本预算与实际成本之间所存在的差异进行分析,并使用完善且科学的措施和方法来对误差进行纠正,进而使项目成本预算在可控范围之内;成本核算就是对开发项目建设期间所产生的各项成本、单位面积建设成本以及项目总成本进行相应的记录,进而有效为项目成本管控提供相应的数据参考[3]。虽然对成本管理的内容进行了有效的明确,但是在实际成本管控过程,并不具备十分明显的且较为严格的界限,使得管理内容之间经常会出现相互影响又相互促进的现象,因此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就要按照完善且科学的流程来进行成本管理。

2房地产开发项目进行成本控制的策略

2.1投资决策过程中的成本控制

想要保证项目成本管理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就一定要保证项目实际决策的正确性,因为一旦项目决策不准确就会使成本支出没有任何效用,并且还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严重的浪费,严重的就会导致无法挽回的损失出现,所以一定要在事前就对其成本进行有效管控,保证所做决策的正确性,进而减少因为决策失误而导致的损失出现。因此投资决策阶段的成本管控需要对可研成本进行编制,并且还要求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能够进行良好的沟通与配合,进而保证可研成本的全民性。但是还需要注意的是,可研成本的编制以及开发项目决策是一项具有系统系以及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因此一定要保证可研成本测算的精准性,进而保证决策的合理性。此外在实际编制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开发项目的实际情况,在充分结合房地产企业内部各部门和人员的状况来组建全新的项目小组,从而保证投资决策期间的成本控制工作可以顺利的完成[4]。不仅如此,想要进一步保证可研成本工作能够做到测算准确、合理,就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要尽最大限度的做好市场调查工作。加强对可能会影响开发项目因素的研究,如,社会因素、市场因素等。同时为了进一步保证项目预测的准确定,一定要对项目建设期间的市场需求以及供给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进而保证项目成本测算的合理性。其次,要对项目规划设计做出正确的评价。在进行评价工作时,必须要按照开发项目的实际规划情况,充分对项目容积率、建设密度、建筑面积、建筑物实际高度以及不能够出售的建筑面积比例等因素进行考虑,并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逐个分析,进而保证评价的准确性。同时,还要对项目自身开发建设的性价比以及经济性等进行评价,从而保证规划设计方案的有效性。最后,开发项目的实际定位一定要精准。在对项目进行定位之前,一定要对项目所处地区、周围环境、人流量等信息进行汇总、分析、研究,然后在与项目周围同类型的房地产的实际售价等进行分析,之后对产品、市场以及客户等方面的定位,进而有效对项目的回款周期以及回款额度等进行预估,更好地对财务成本进行预算。

2.2规划设计过程中的成本控制

现阶段,大部门房地产企业会在开发项目实际的规划方案确定以后的一段时间内,就要求对目标成本进行定稿和实施,这样可以游侠达到成本前置的目的。一般情况下目标成本是建立在可研成本基础上,它还可以将科研阶段内所制定的指标、方案、标准等进一步落实和细化,一旦目标成本完成落实以后,就不会轻易做出更改。同时,在规划设计期间一定要对以下几点进行有效管控,进而保证规划设计期间成本控制工作的良好[5]。如,项目中楼座组合形式、面积指标、建筑结构形式、项目结构自身的经济性、项目层数、窗地比、外墙装饰、园林景观等。而在规划方案确定以后,目标成本也会随之确定,但是一定要保证规划设计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开发项目能够顺利进行。并且确保建造成本的可控性,这是由于规划设计方案对项目进入市场、项目实际获利等有着极为严重的影响,所以,在这一阶段对成本进行管控是非常重要,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提升项目各方面收益,还能提升成本控制成效和水平。然而想要更好的保证规划设计成本管控的良好就需要做好以下几点:第一,做好投资估算工作。在对项目进行规划设计之前,就需要对市场同类型项目信息进行收集、分析,然后编制出合理的投资估算报告,并且将其作为规划设计以及目标成本管控工作的参考和依据。第二,做好方案选择工作。因为设计方案的差异也会使项目成本的不一致,因此在进行规划设计时,一定要编制多个可行方案,然后对成本测算进行对比,并从中选择一个最为合适的方案,这样不仅达到了对成本进行管控的目标,还能保证成本管控工作能够顺利进行。第三,执行成本限额设计。在对开发设计项目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控制设计方案以及施工图纸方案的随意变更,减少因为设计不足或者是失误而导致的无效成本出现,进而致使目标成本总额预算不足,使得房地产企业产生大量不必要的成本支出。

2.3招投标过程成本控制

在开发项目进行招投标期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成本管理进行控制,首先,选择最为适合的施工企业。在招投标过程中,如果三级施工单位的情况能够满足开发项目的实际需要,能够满足工程项目本身施工要求即可,就不用在找寻更高水平和资质的施工企业。这是因为在对预算编制过程中,资质较高的企业收取的费用也会相对较高,因此房地产企业所要支出也会更高,这样一来就提升了房地产企业的开发成本。其次,做好招标文件的编制文件。相关人员一定要在编制招标文件之前对相关数据、资料等进行收集、整理和探究,并结合市场行情、工程图纸、以及行业规范等来对工程造价进行确定,然后还对有关条款、文件等进行多次推敲,进而可以对工程造价进行控制。再次,要对招标参考价格进行合理的编制。在实际招标过程中一定要对招标参考价格进行合理编制,并且还要保证其精准性以及合理性、符合市场规律性,只有这样才能将其自身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此外,保证招标参考价格的合理性,还能达到减少工程成本,有效控制项目实际投资等目的。不仅要做好以上几个方面的工作,还要做好施工范围界定划分、工程量清单的编制、参考价编制以及做好定标与合同签署等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对招投标过程中的成本进行合理、有效管控[6]。

2.4项目整体施工期间的成本管控

首先,要根据房地产企业自身成本以及财务管控制度的相关规定,来对合同进行有效的执行,并且还要明确房地产企业自身成本目标和成本管理的实际需求,制定完善的管理体制,并将其相应责任落实到各部门、各人员身上,这样能够有效使责任、权利清晰明了,更好地对成本支出进行管理。其次,要做好合同资金计划管理工作。在对开发项目进行建设期间,必须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施工进度等对成本资金支付计划进行编制,进而更好地达到对资金合理科学使用、节约成本,提升项目实际收益的目的。同时还要对资金使用计划进行监控,并且要根据施工方案来进行有序施工,尽最大限度保证施工建设的顺利,避免资源不必要的浪费,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成本管控的合理性。此外,还应该对项目合同、施工组织结构、施工技术标准以及成本技术等多个方面进行重视和管控,从而保证项目建设在成本支出方面是合理的。但是还需要注意的就是,在施工建设过程中,开发项目可能会受到多种外界因素的实际影响,因此一定要对施工期间做好现场签证以及设计变更等工作进行重视。所以为了进一步签证和变更工作的有序进行,还要制定完善的制度,进而对其进行有效的约束,保证项目施工建设的顺利,同时还有效减少了项目成本的支出,提升了项目的实际收益。最后,做好合同变更工作。在项目开始成立时,就需要组建相应的合同管理组织,然后对合同进行研究和优化,保证合同内容、范围的合理性,符合国家以及行业的规范和制度。尽可能减少合同中不清晰的条款存在,加强对合同变更的审查和审批,进而从根本上提升合同执行效率,提高成本控制水平。此外,在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工程索赔等问题,因此要使用具有前瞻性眼光来看待索赔事件,尽可能减少工程索赔事件的发生,并且还要对索赔风险进行分解、规避或者使转移,进而达到对工程造成进行控制的效果。

2.5项目完工以后的成本控制

首先,要对有管资料进行收集。按照完整性原则来进行收集,为成本管控提供参考。其次,要按照合同项目来进行有效结算,同时还要对这些资料进行收集整理,然后编制成相应的结算文件,为其他类似项目提供参考依据[7]。

3结语

总而言之,对房地产企业的开发项目进行成本管控,不仅能够提升企业利润空间,还能够有效推动房地产企业良好的发展,因此一定要对好各阶段成本管控工作,进而为企业发展提供动力。

主要参考文献

[1]杨松生.房地产开发项目全过程成本研究[J].房地产导刊,2015(1).

[2]陈霞勤.房地产开发项目全过程成本控制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3).

[3]徐长瞳.房地产开发项目成本控制的关键阶段[J/OL].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19).

[4]王洪霞.房地产开发项目关键阶段的成本控制解析[J/OL].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22).

[5]杨云,何威鹏.新形势下房地产开发项目成本控制的探讨[J].房地产导刊,2015(8).

[6]李远,刘喜格.基于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房地产开发项目招投标阶段成本控制研究[J/OL].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20):4618-4619.

第5篇:电子合同管控范文

电网信息化对S电科院财务控制的影响体现为:(1)核心业务通过系统流转,内控层次减少,管理出现扁平化,内部控制转变为基于对信息的科学性和企业发展的需要。(2)系统的流程化管理打破了单位职能部门传统的条块分割,强调优化流程结构,实现了单位资源的系统配置和信息共享,最大限度地集成了单位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使得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流程化。(3)信息技术使得内部控制手段多样、灵活,使其预防、检查、纠错等功能得到提升。另外,因为业务运作过于依赖信息系统,也导致电科院出现了新的风险:(1)控制流程风险。信息化下固定模式结构的信息系统尚无法灵活适应个性化的单位流程要求,导致日常管理难以从组织结构、生产流程、业务流程等方面全面适应信息系统;系统中的部分业务流程简化造成了较多审批环节的遗漏。(2)计算机系统风险。外部不可抗拒的因素及人为因素,会导致计算机硬件及相关设备引起故障,使数据丢失甚至系统瘫痪。软件风险主要来源于:各个系统之间的集成度不高;软件功能不足,成熟度不够;软件不稳定,导致系统脆弱。(3)人员道德风险。如内部人员利用系统缺陷谋取利益,黑客等对业务数据非授权的访问、篡改、泄密和破坏等。为此,S电科院财务部根据自身情况,构建了新型财务风险控制体系并应用于实践,取得了较好效果。

二、S电力科研院所财务风险控制体系的构建

(一)构建目标

满足国网公司“依法治企”要求,促进单位严格遵循国家财经法规;控制财务风险;体现财务集约化、精益化、标准化管理;保障资产的安全完整,提高财务信息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为提高组织经营效率和效果服务。

(二)构建原则

包括:(1)风险导向原则,当以风险识别和评估为基础,根据单位潜在风险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构建财务内部控制相关内容。(2)重要性原则,控制范围要涵盖单位的重点单元、重要领域和流程环节。(3)时效性原则,当单位的经营管理发生较大变化时,及时调险控制体系方案,以适应管理要求。(4)成本效益原则,风险控制应以恰当成本实现有效控制。

(三)具体内容

S电科院的财务风险控制体系内容包括模块:系统安全控制、系统规范性控制、货币资金控制、存货管理控制、债权债务控制、固定资产控制、工程项目控制、其他控制。

1.系统安全控制。

单位制定信息系统安全控制制度,内容涵盖计算机机房、主机操作系统、数据库、网络接入、网络设备、应用系统等方面的安全控制措施。

2.系统规范性控制。

对于现有系统存在的集成度不高、软件不成熟等问题,制定替代性、补偿性措施,以弥补其缺陷;对系统中的电子数据不完整问题,制定系统数据上传及时性及完整性的考核机制,消除人为因素导致数据上传缺失、滞后或错误的现象;制定相关手册,详尽地描述现有信息系统之间的联系,并对系统的业务和数据流转、系统之间的接口情况等进行描述,为财务人员熟悉现有系统提供必要资料。

3.货币资金控制。

利用ERP系统中的财务管理模块通过与ERP各业务模块及其他业务系统有效集成,使业务数据和财务数据同步,ERP系统与财务管控系统会计数据双向传递,保障所有财务数据均通过ERP系统或财务管控系统同步查询,同时财务管控系统对现金流进行预算控制;强化库存现金、银行存款、资金安全备付控制和资金集中管控,资金拨付严格按预算执行,压缩资金支付环节,提高资金周转效率,减少资金分散和沉淀。

4.存货管理控制。

利用网省ERP、国网总部ERP、电子商务平台、经法系统,控制存货招投标环节的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的适当、合法和有效,以及招投标资料依据的充分和可靠,招投标程序及其结果的真实、合法和公正。制定存货的核算、定期盘点、盘盈盘亏处理报批等的管理制度。

5.债权债务控制。

利用ERP系统中的财务管理模块、财务管控系统与其他业务系统,定期查询相关数据;制订债权债务管理的实施细则或办法,并有效执行;建立债权债务管理的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职责权限;确保债权债务管理的申请与审批,有关债权债务协议的订立与审核、执行与相关会计记录的相对独立性;建立完善的应收款项管理制度;应收款项的记录保存,财会部门负责办理资金结算和款项回收情况;债权债务清查规范。

6.固定资产控制。

利用ERP系统、基建管控系统、财务管控系统,结合传统管理措施来实施控制。另外,单位建立了固定资产预算制度、授权批准制度、账簿记录制度、职责分工制度、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区分制度,以及固定资产处置、定期盘点、维护保养、保险等制度。

7.工程项目控制。

利用ERP系统、电网前期管理系统、项目规划库、项目储备库、项目计划库、财务管控系统、电子商务平台、基建管控系统、工程结算管理平台、生产管理系统、固定资产全寿命周期系统、经济法律系统等,设计工程项目的控制。另外,建立了工程项目财务管理制度,严格执行项目法人制、项目资本金制、合同管理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严格实行工程概算、工程结算以及工程竣工决算。

8.其他控制。

通过电子商务平台与ERP系统,控制业务合同的签订、履约等;制定无形资产管理办法,防范产权风险;制定关联交易管理办法,规避关联交易可能产生的法律风险等。

三、结束语

第6篇:电子合同管控范文

伴随经济的进展,国际贸易拓展了覆盖着的范畴,诞生电子商务。这种态势波及了现有的商务领域,并且仍在拓展。电子商务拥有着深层内涵,它增设了新态势的贸易流程、运行依循的路径、日常营销及调控的途径[1]。从全方位创设了国际架构内的新贸易,促进贸易的长久进步。

一、解析电子商务凸显的影响

传统贸易之中,双方要拟定地点,选取最适宜的时段以便商谈。这种沟通耗费着偏高金额,受到多重的阻碍。最近几年,技术不断在变更,电子商务也伴随着进步。进展之中的这类商务添加了便捷的流程,拓展了商务可覆盖的范畴。接纳国际贸易,要寻找彼此协同的合作者。这样的状态下,电子商务摒除了时空阻隔,打破狭窄局限;它凭借凸显的优势予以吸纳伙伴。电子商务依托于网络来互通彼此,提升了总体成效,节省了额外耗费掉的商谈时间。新式商务也缩减了各流程内的耗费,搭设了顺畅互通必备的新桥梁,促进交流及贸易。

贸易领域以内,电子商务增添了订购的便捷、后续支付的更多便利。信息被布设于网络,当事人可查验必备的这一信息。互通之中的信息更顺畅,供应双重的便捷。网上即可偿付拟定的款额,缩减了原本冗余的多流程。与此同时,金额运转也更安全[2]。

电子商务更能便于沟通,缩减了日常管控的较多金额,减小交通必备的总体消耗。借助于网络还能比对现有的近似商品,辨识参数及设定好的价格。缩减了售卖的成本,摆脱中介的干扰。网络也延展了平日的宣传,企业确认了更优的自身信誉。商务不可脱离传递的数据,它归属必备的流程。传递了各时段内的信息,便于双方去沟通。增设了网络架构内的支付,结算变得更有成效,供应了金额保障。营销也依托搭设的新平台,双方随时即可互动,企业及关联的用户被紧密衔接。

二、解析创新途径

1.创新运行的流程

技术正快速变更,电子商务被融汇于日常,构建了完备的新框架。这种情形下,创设了电子公司。企业被整合至更广的网络,二者密切衔接在一起。借助网络以此来变更不适宜的贸易步骤。企业获取了各时段内的商贸动态,随时去沟通用户。公司范畴内的多重部门都设定了数据库,依循自动流程来归整信息。电子商务修补了漏洞,摆脱多样的局限。网络超越了时空,变更了劣势的现有状态。

电子商务增设了信息互通依循的顺畅流程,信息涵盖着更多内涵。市场摒除了垄断,确认了可调控的市场机制。调配市场内的多样资源,优化予以调配,便利了顺畅状态下的信息互通。信息增添了透明性,规避了贸易不可确认的弊病。市场规避了盲目进展的态势,供应了更精准的决策参照。伴随着全球化,市场日渐融汇成整体。在全球范畴内,筛选了最适宜的供应主体,竞争也日渐剧烈起来。

2.创新贸易调控

面对着新挑战,电子商务依循了创设出来的新颖机制。然而,贸易必备的管控也应随着更新。贸易调控应被创新,着手去改进这样的流程。从现状看,政府尝试着去延展宏观态势下的新式贸易,获取了贸易准许[3]。在网络框架内,经由申请即可获取设定的准许资质,适当去调配进出口特有的配额。添加了进出口必备的调控,电子化被渗透在调控的全程。从现有状态来看,有些区段的海关已增设了电子的调控。

3.创新常态的营销

电子营销有着整合的特性,借助网络来拓展营销。它紧密衔接着区段内的客户、关联的企业,二者彼此都要对应。整合之后的网络便利了客户,拥有了交互的表征。增设了双向选择,供应了可参照的商贸类决策。电子商务协助双方明晰了彼此的特性,增设彼此了解的新渠道。定制了各时段的销售信息,公司即可增设新颖的定向服务。

例如:某汽车公司凭借终端来筛选样式,用户可选取最佳的车体构架、最喜好的样式。依循这样的喜好倾向来定制而后销售,增添了针对性。买车一方可填写拟定的订单,定制可得最适宜自身的这种车型。这样做,就吻合了客户特有的购买需要,节省了制造耗费的金额。针对这样的行业,唯有明晰了精准的需要才可节省成本。

三、创新的侧重点

电子商务创设了新贸易,增添了软营销。相比于广告营销、人员推广的旧式途径,软营销拥有更凸显的强势状态。这是由于,软营销调配了信息,留下深刻的印象。它考量了深层的多样需要,客户可自主去筛选而后再去联系某一企业,企业不会常常打扰用户[4]。软营销依循了礼仪,用户将更为满意,赢得更多好感。这样做,营销成效也可被提升。依循了用户中心,营销添加了新颖的互动。增添了额外收益,不断互通日常的信息。客户可参与设定好的各营销步骤,选择也更加自主。

创新重点还包含:电子商务可定制合同,创新了后续的履行。变更了贸易之中的旧式步骤,面对面去交易。自主去设定合同、履行设定出来的新合同。电子商务紧密衔接着电子化形态下的贸易,节省了投入进来的额外金额。摆脱了成本的、时间这样的双重约束,借助网络即可随时去沟通。创设了新式沟通,网络留存了必备的内在信息,保护交易之中的双方权益。

第7篇:电子合同管控范文

【关键词】保险网络营销风险;风险管控

网络营销正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时代的到来,成为拥有巨大潜力和美好发展前景的新型保险营销方式,各个保险公司都在网络营销中发现有利于自己的新契机。我国保险业也已开始大力借助互联网以网络营销的方式开展业务、优化企业流程、提高管理水平,通过网络实现投保、签单、理赔等一系列流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随着我国《电子签名法》的颁布实施,我国保险企业将在现有B2C销售平台的基础上,继续全面推进保险网络营销的进程。目前全国已有超过50余家保险公司将网络销售作为业务发展的新兴渠道,如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保险、中国太保等,占保险公司总数的25%,相比2008年的17家,增幅超过一倍。2011年至2013年的三年间,我国网络规模保费从32亿元增长到291亿元,三年增幅总体达到810%,年均增长率达202%;投保客户数从816万人增长到5437万人,增幅达566%。然而在传统渠道销售中已饱受争议的保险业,在网络这片充满“奇迹”的土地,同样也面临着质疑声如销售误导、违规经营、监管不清晰等问题。保险网络营销虽已初见成效,但还存在一些因素制约其发展,除社会公众对保险的认知程度、技术水平、交易安全等缺点外,保险网销还存在着一些风险。

一、我国发展保险网络营销面临的风险

1.从保险公司层面来看

(1)建立保险电子商务网络系统前期投入大,建立初期尚无盈利,使得保险公司发展网络营销缺乏内在动力。

(2)网销保险产品的内在要求是标准化和简单化,但这与各地消费者实际需求的多样化产生了矛盾。

(3)保险公司自身的信息化建设,对保险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有重要意义。

(4)网络技术的应用代替了许多基层人员的工作,使得保险公司传统的组织结构有所转变,公司各个部门职责重新划分。

2.从信息技术安全的来看

网络安全将直接关系到保险公司的生存与发展,确保企业的信息安全,使企业不受损失应该是所有企业的共识。但是如今的保险业信息安全现状仍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1)保险公司的高管对于新形势下保护保险信息安全的意识还不充分,并未认识到如果发生信息安全事件,将损害被保险人和公司的利益,甚至严重伤害全保险行业的形象,影响保险业的稳定发展。

(2)信息安全管理比较粗放、制度不完善,对技术人员培训不足,技术储备和信息安全事件的判断能力有限,安全责任没有层层落实,应急设施和应急管理机制不健全,应急处理能力有待加强。如“2011年底,因为遭到黑客的攻击,我国最大的程序员社区CSDN网站,有600多万用户的登录名及密码被公开泄露,之后又有多家网站的用户密码被流传于网络”。因此维护网络信息安全、保护和防止个人以及企业的信息外泄是整个保险行业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

(3)网络信息责任风险是网络保险中最容易忽视的风险。

3.从政策监管层面上来看

在我国,保险网络营销兴起的时间不长许多法律法规都跟不上网络保险的发展,监管约束就成了网络保险的极大障碍。

(1)有关电子商务方面立法的滞后。

(2)保监会也仅仅就经纪机构和保险专业利用互联网开展保险业务,出台了《保险、经纪公司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办法(试行)》,对保险公司和第三方网站等网销的主力有所规定,并没有全行业明确的经营规则和监管要求。

(3)线上保险产品的费率政策没有完全放开,价格优势没有充分体现,对消费者缺乏吸引力。

(4)虽然对于保险网络营销现有《电子签名法》、《合同法》和《保险法》,但如何将网络销售中的电子合同作为证据有效保存,明确电子合同的地域管辖,有效保护客户资金安全及保护知识产权,这一系列问题在法律上没有明确规定。

4.从社会层面来看

(1)道德风险是影响保险业发展的主要障碍,网络保险欺诈是互联网保险业务中的最大风险,恶权事件在保险网络营销中经常发生。

(2)市场竞争带来的风险。有数据表明,使用网络会使定期寿险产品的价格有8%到15%的降低。价格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但是公司品牌、公司财务状况、网络服务质量以及消费的习惯在购买决策中起着越来越中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保险的网络营销的风险主要来自于保险公司内部、信息技术的安全、政策监管的滞后、社会道德以及市场竞争等方面。只有在这些方面进行风险的管控,才能够使保险网络营销发挥出巨大优势。

二、我国保险公司网络营销的风险管控

保险网络营销尚处于起步摸索阶段,开展保险网络营销必须从科学的客户细分、创新的营销手段、便捷的操作方式、合理的投保流程、线上线下的有效互动这几个角度入手,思考新兴营销渠道如何发展,正在考验保险公司进行市场创新的能力以及监督管理部门的管理智慧。针对我国保险公司在进行网络营销时面临的一些风险,就要从各个方面入手加强管控。

1.防范网络技术风险

第8篇:电子合同管控范文

【关键词】CDMA 站址保持体系 预警机制 共建共享 KPI管控

中图分类号:TN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10(2013)-07-0070-06

1 引言

所谓站址保持,是指负责基站所需机房及天面的购置或租赁,并通过物业维持,包括合同、租金、电费的管理及客户关系维持,确保基站运营稳定。2008年中国电信获得了CDMA移动网络牌照,移动业务作为中国电信全业务运营商转型的先锋,在随后3G网络时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移动业务比重显著提升,并成为中国电信业务的重要增长点。由此,构建CDMA网站址保持体系,确保网络运营稳定势在必行。

为此,广州电信分公司提出并初步建立了CDMA站址保持体系。本文从站址保持现状入手,论述了站址保持体系构建的基本要素,并对其重点管控要素进行了深入探讨,务求通过进一步完善现有站址保持体系,确保CDMA网络稳定运营。

2 站址保持体系现状

2009年在完成C网交割后,广州电信根据省公司关于无线专业集约化的要求,为高效迅速承接C网站址保持职责,在充分考虑分公司现有组织架构、维护体系的基础上,成立了由网运部统一牵头,市县两级架构、纵向一体的站址保持体系,根据相应职责配置了人、财、物等生产要素,负责广州全市C网基站新建与租赁的站址保持等工作,为在全省率先构建C网站址保持体系迈出了最关键的第一步。

2009年接网初期,广州电信一方面从其他运营商C网站址交割入手,全市统一步调,集中力量,通过“C网合同交割”及“站址划分”等一系列专项工作,全面梳理了C网基站站址情况,完成C网站址归属划分、合同分割、租金、电费清结算、物业关系移交等专项行动,基本完成了C网基站站址的全面梳理与交割;另一方面,在全省率先编制了《中国电信广州分公司无线站址保持管理办法(暂行)》,进一步明确了各单位站址保持职责与分工、工作流程和工作制度,使站址保持体系初步成形。

此外,通过建立全省第一个站址保持系统,广州电信加强了站址保持体系IT化支撑,以建立站址生命周期的管控为主线,以站址基础信息管理模块、合同管理模块、租金管理模块、电费管理模块为基本载体,实现了全市移动无线网络站址的合同租赁、租金与电费缴纳的预警、物业关系协调的统一受理,以及站址保持上站施工与维护的规范化管理。

目前,广州电信正逐步建立全市统一标准的站址保持网格化,并落实了各站址的责任承包制度,包站到人,考核到位,以进一步实现精细化管理,建立驻地网岗位考评机制;同时进一步强化IT集中支撑效率,自主开发了物业协调管控模块、租金与电费预算模块等,加强集中管控及效率提升。

3 站址保持体系基本要素探讨

站址保持体系的建立是确保C网业务发展与网络稳定的基础,构建站址保持体系应着重考虑生产的基本要素、制度、组织流程和相关评估手段。

3.1 生产的基本要素

(1)明确站址保持人员岗位,参照基站与室分数量配置人员

与C网的网优和维护人员注重技术不一样,C网站址保持人员更注重的是所负责区域的人脉关系以及市场沟通与协调技巧;因此广州电信根据分公司人员编制,明确了相关站址保持职责由驻地网拓展经理承担。

为做好相关人员配置,广州电信以区域分公司为维度,参照区域基站与室分数量,并集合网络规划与发展数量配备相关人员。具体配置标准如下:

区域分公司站址保持人员配置梳理=(现网基站数量+当年规划新增数量)/核定基数1+(现网基站数量+当年规划新增数量)/核定基数2 (1)

其中,核定基数1、核定基数2是根据核定每个工作人员工作量而核定的参数。

以2012年城区分公司规划数量(非现网数据)为例,2012年核定人员数量如表1所示:

(2)根据区域属性,参照站址重要程度制定费用

1)租金方面

为规范基站的租赁费用标准,广州电信根据2008年广州市房屋销售价格与租赁参考价格标准,对C网基站租金和C网室分租金制定了《中国电信广州分公司无线基站租赁费用标准(暂行)》和《中国电信广州分公司无线基站室内分布系统物业管理费用标准》,其中基站租金部分根据不同的房价标准把市区分为5类、郊市分为3类,每类均定义了不同的房屋和天面租赁单价,见表2。

室分系统根据商业和住宅楼宇的整体面积定义租赁标准,为简化区域的细分,将物业分为三类并分别给予一定的系数调整,见表3。

备注:

1、面积指楼宇内无线分布系统信号覆盖面积;

2、管理费指年度物业管理费用(元/年);

3、具体操作时,可结合楼宇的重要性、信源数量等不同的实际情况乘以系数作相应的调整。

2)电费

电费参照基站租赁把市区分为5类、郊市分为3类,每类均定义了不同的租赁标准;但考虑到电费全市统一,主要区分商业与住宅用电,广州电信暂定义最高限价。

(3)按区域大小和站址密度配置生产工具

站址保持所需的工具主要是车辆,考虑到车辆的循环利用性,广州电信在核定区域车辆配置的过程中,把站址保持工作因素纳入车辆配置的标准范畴(如10%的比例),并根据区域大小和站址保持密度进行配置。其计算方法如下:

3.2 制度与流程

(1)制度

站址保持工作总体上可划分成不同阶段的服务,梳理每个阶段的工作重点,就形成了站址保持的制度要求。站址保持建立的七个主要制度模块如图1所示:

1)建立预警通报机制:建立合同、租金、电费、物业等预警机制;

2)建立合同管理制度:明确合同新签、续签、补签等工作要求;

3)建立站址搬迁制度:明确站点搬迁、逼迁等工作要求与相关流程;

4)建立日常费用缴纳制度:制定站址费用缴纳要求和相关流程,确保费用按时缴纳;

5)建立进出站管理制度:明确工程与维护的进出站管理要求;

6)建立业主关怀制度:明确业主关怀工作要求与沟通机制;

7)建立会议管理制度:明确站址保持会议议事范围与通报机制。

(2)流程

1)组织流程

站址保持涉及建设单位、维护单位、第三方物业等多个单位与组织,因此在组织制度与流程上对组织间协同的要求更高,跨专业或跨组织的流程更多,其中跨组织流程需要考虑流程的成本和灵活性(即柔性)的关系。

考虑到OA系统是省市县通用系统,且便于升级机制的实施,目前广州电信站址保持组织流程主要以OA系统为平台,充分减少各单位的协调与共享成本;同时广州电信也结合省公司电子运维平台,确保组织流程的统一性。

2)生产流程

作为一个完整的流程,站址保持的生产流程具有客户洽谈、建设过程、合同输入与输出、物业维持等多个环节,这就要求生产流程更简易与便捷。广州电信以市公司的客响系统为平台,实现了IT化系统管控站址保持的基础信息、费用预警、信息录入与统计、物业协调派单与管控等多项工作,大大简化了日常生产工作的环节,确保了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

3.3 评估方法

在站址保持工作中,管控是手段,“保持”是目的。要对各单位的效果进行评估,就必须结合广州电信的实际进行综合评估。站址保持效果评估的主要指标很多,而且指标之间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因此总体评估要结合员工技能情况、日常工作开展情况和客观计算法等多种方法,合理确定各项评估指标的权重。目前广州电信对各县级分公司站址保持工作评估的主要依据包括:应知应会问卷、站址保持系统应用、站址逼迁、物业协调和断站、业主关怀落实等五个维度,如表4所示。通过定期公布评估结果,结合“奖励先进,促进落后”的管理措施,促进站址保持整体水平的提升。

4 站址保持的重点管控要素探讨

CDMA站址保持体系首先需要夯实站址保持预警机制,其次进一步做好应急措施,确保网络无缝连接,同时迅速聚焦,关注租金超标关停基站,并加强共享基站的物业管控。

4.1 强化日常管理预警机制

由于站址保持外部因素较多,建立预警机制需要全方位考核。目前广州电信根据工作实际已建立了4大预警机制:

(1)合同预警:涉及铁塔的,要求合同到期前7个月启动续签洽谈;其余要求合同到期前5个月启动。如在合同到期前3个月未能按时续约,则根据基站建设周期及时启动站址搬迁。

(2)租金预警:明确租金缴纳周期,要求一般为一年;同时为预结算方便,规定租金缴纳时间为每年1月份,这样有利于租金的统一管控与预警。

(3)电费预警:各物业的电费缴纳时间不一致,这成了电费预警的工作难点。为确保电费按时缴纳,现已在IT系统上实现电费的预警,参照上月缴纳电费时间,对于当月没有在站址保持系统填报缴纳电费的站点,将短信通知到相应驻地网人员手机,并由广州电信管控员及时做好升级协调工作。

(4)物业预警:物业的改造或市政搬迁,需要及时与业主沟通。为此,广州电信制定了相应的业主沟通与关怀制度,并建立分等级沟通机制,同时通过每月例会加强通报。

目前广州电信预警机制已实现IT化管控,预警通报资料的收集主要通过站址保持系统获取,站址保持系统以每份基站合同为管理对象,实时更新站址的合同期以及租金、电费缴交周期,通过查询系统获知预警信息,从而及时做好准备工作。站址保持系统使用如图2所示:

4.2 实施应急点建设

由于客观因素复杂多变,基站搬迁过程往往不能实现先建后拆的目标;为此需实施应急网优措施,为网络平稳运营赢得主动性。以下是广州某小区基站应急实例:

由于某小区业主强烈反对,基站必须关停并拆除。基站关停期间,广州电信紧急实施应急网优,定点利用原小灵通基站位置挂接RRU天线(应急站选点如图3所示),有效解决了该区域用户室内信号弱的迫切问题。

4.3 聚焦租金超标关停基站

随着房价的不断攀升,站址租金单价也迅速上升,根据某房地产中介公司的租赁费用统计,2011年租金是2006年的1.35倍。2011年续签租金超标审核通过数占续签合同审批数的72.91%,租金超标已成续签合同的一个主要障碍。然而,广州电信目前的租金单价标准已超过普通市场租赁单价,一味靠升租金来维持站点也不是长远之计;因此需要对基站进行评估,通过基站话务量等情况折算基站生产价值。比较基站生产价值与基站租赁费用,若基站性价比较高,广州电信将采取特殊业主关怀等措施,确保基站稳定运营。

4.4 加强共建共享站点管控

国家工信部长期以来对运营商间网络资源的共建共享工作有具体和严格的要求,因此,加强共建共享站点管控,确保归属他网站点正常运营是广州电信的一项重点工作。

目前广州电信与其他运营商公司定期举行联席会议,集中解决热点问题,约定逼迁站点除继续及时向对方通报预警外,同时要求双方对预警站落实具体经办联系人,并落实各区域分公司联系人周沟通制度,对于已纳入预警的站点,需双方市公司对口管理人员每周互相通报协调谈判及搬迁选址等进度情况。

通过加强管控与其他运营商接口的预警机制,2012年其他运营商逼迁基站占比有所下降,管控效果如图4、5所示。

4.5 强化KPI管控

KPI管控的目的是为生产管理服务。鉴于站址保持基站逼迁的严峻形势,结合站址保持各衔接环境,通过合理设定KPI指标,确保完成对网络质量和投资成本的管控。

通过严控全市拆站数量,落实先建后拆的“零逼迁”要求,同时把考核范围扩展至建设工程及物业管控单位,加强KPI考核管控,先建后拆的比例由2011年的12.6%大幅提升至2012年的93.6%。

5 总结

与2008年相比,广州电信如今C网基站数量增幅达到229%,用户规模增长超过10倍,每年站址保持率均在99.5%以上,站址保持体系建设初见成效,并为广东公司天翼移动网“3G领先”以及省市公司移动业务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本文结合广州电信分公司现状,对本地构建C网站址保持体系作了探讨。通过不断地总结经验与优化健全管理制度,相信站址保持体系会得到更进一步完善,为移动网网络稳定运营提供坚实保障。

参考文献:

第9篇:电子合同管控范文

工程项目是施工企业运营的基本载体,做好项目、确保效益是施工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项目管理模式决定了资源配置方式、授权管控流程等项目管理要素,进而决定项目管理水平、项目效率和项目效益,可以说,提高项目效益应从完善项目管理模式开始。

近年来,火电电源项目效益和利润水平持续走低,电建企业经营困顿,发展举步维艰。这固然与日益严峻的外部发展形势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有关,但同时与电建企业的项目管理模式、资源配置效率和项目管理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比较而言,同一台600MW机组项目,概算水平和中标价格基本相同,电建企业甲盈利不菲,电建企业乙则亏损严重。作为市场竞争个体,外部市场环境无法左右,只能眼睛向内,只有通过加强内部管理,实行内部挖潜,才能确保项目效益。其中如何完善项目管理模式,提高项目效率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中建企业项目管理基本模式

电建企业承建的火电项目资金、技术、劳动力密集,具有施工周期长(一般两到三年)、技术含量高、资源需求量大等特点。目前电建企业项目管理模式一般认为有两种,即所谓的“法人管项目”和“项目经理管项目”,其中以第一种模式为主要状态。

法人管项目。所谓“法人管项目”,是指企业在承担项目实施法律责任的同时,将项目资金、分包管理、施工机械、材料采购等生产经营诸要素集中在公司层面进行管理。项目经理只是代表企业管理项目,通过对现场及相关方的管理与协调实现公司对项目管理的意图,项目经理是执行者而不是决策者,其核心是通过加强法人层面对人财物的“三集中”管控,实现项目是成本中心,公司是利润中心的管理理念。

项目经理管项目。所谓“项目经理管项目”一般是指采取项目经理承包制的管理模式。公司把合同订单拿回来之后,与项目经理签订承包合同,公司仅根据项目具体情况收取一定的管理费,项目的资源配置、组织协调与实施均由项目经理负责,项目经理是项目的决策者,拥有对项目管理的实质性权力,其核心是通过对项目经理的充分授权与利益分享来调动项目经理的积极性,实现完成好项目,并将项目作为公司利润中心的管理理念。

两种模式的优点与不足

当前,无论采取“法人管项目”模式,还是“项目经理管项目”模式,均存在定的问题和困惑,各企业也在不断探讨项目管理中如何做好责、权、利等的分配与平衡,不断完善项目管理模式,以体现施工企业充分激励、有效约束的管理艺术。

“法人管项目”模式通过人财物等资源的集中管控,能优化资源配置,充分体现资源配置最优化,整体效益最大化的原则,能对工程安全、质量、进度有效管控,能降低工程成本,提高企业整体效益。通过法人层面对项目的直接掌控,可有效防范规避风险,实现企业权力与义务的统一。不足之处是由于资源配置权集中在法人层面,项目经理的主观能动性有所降低,管项目的积极性和责任心受到一定的影响,由于资源配置决策在公司层面,容易忽略现场的复杂性和可变性,增加了盲目决策的可能。

“项目经理管项目”模式赋予了项目经理较大的管控权力和利益分享份额,能充分调动项目经理干好项目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对单个项目资源配置效率的充分发挥,成本有效降低(当然还与项目经理的能力水平有关)能起到较好的效果。其缺点是项目经理拥有很大的权力,但却不能承担相应的义务,甚至为了短期的项目利益牺牲公司的信誉和品牌。企业法人层面实际上失去了对项目安全、质量、进度、成本的掌控。由于合同是和公司法人签订的,公司必须承担项目实施的风险。该种模式下,一个项目的成败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项目经理的个人能力和职业操守,项目管理极有可能失控,从而影响项目经济效益,影响公司品牌形象和长远发展。

完善“法人管项目”的项目管理模式,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和项目效益

从企业品牌建设和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法人管项目”的管理模式更适合电建企业的实际情况。当前,电建企业大多采取“法人管项目”的管理模式。拿回项目订单后,由公司选定项目经理和项目管理团队,配置相应的资源,公司通过内部经济责任制等手段实现对项目的管控,在该模式下,尽管各企业根据企业的不同特点有不同的管理手段,但管理理念基本都是一致的,其管理水平的高低体现在是否正确处理好了集权与分权,激励与监督等关系上。

建立科学的授权管理体系,正确处理集权与分权的关系。无论采取什么样的管理模式,项目经理和项目团队在项目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与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在“法人管项目”的模式下,如何既充分发挥公司整体资源配置的优势,又能充分调动项目经理的积极性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部分企业过分强调公司法人层面对项目的管控作用,,公司决策层对项目实施的各种生产要素管的太多太死,这不仅增加了公司决策层的负担,同时也捆住了项目经理的手脚,反而不利于项目安全质量进度及成本等的管控。

从法人管项目的概念可以看出,该模式并不是法人层面直接管理项目,而是通过恰当划分法人层面与项目部的责权利,授权项目经理实现法人的项目管理意图,因此合理的分权(责)与集权(责)是个关键性的问题。总的原则应是财权及重大决策权公司集中管理。所谓财权的集中管理主要是指收支两条线管理和资金预算管理,所谓重大决策权公司集中管理.主要是指重要合同签约、项目班子配置、重要分承包方的选择、重要大宗材料的采购等。除了以上的两大权利之外,其他则可以分权于项目经理(项目管理团队)。对项目经理而言,适当的授权才能使其充分行使管控项目的能力和手段,才可能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调动其管好项目的积极性,当然在给予权力、发挥激励机制作用的同时,实行有效的约束机制也是十分必要的。在项目管理实践中,尤其要正确处理好以下几方面集权与分权的关系,才能提高项目管理整体效率,确保项目效益。

分承包商的选择权。施工规模较大的企业不可能全靠自身力量完成施工任务,部分施工任务采取分包的方式完成,分承包方的选择是项目资源配置的重要途径。在分承包商的选择管理活动中,公司层面一般进行分承包方的年度考核、分承包方的资质审查,建立分承包方分专业的资源库等工作。项目部对各分承包方实际履约能力了解较多,因此一般分承包方的选择权应由项目部主导完成,公司仅对重大分承包项目(如主厂房建筑分包等)招标选择分承包方。但无论项目部主导还是公司主导均应在公司统一的电子商务平台(集中采购平台)上进行,以增加分承包方选择的透明性、公平性和合理性,进而降低分包成本。

物资采购权。大多数电建企业均采用公司集中采购的方式进行项目物资采购,这种模式的好处是通过集中批量采购可以实现物资采购的规模效应,可以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采购质量。但过分强调集中采购也有可能对材料供应的及时性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工程进度。解决的办法是:公司对大宗重要的材料采取集中采购,而将一些低值、易耗、普通材料的采购权下放到项目部,具体的份额比例可根据公司及土程项目的不同情况分别对待。但无论项目部主导还是公司主导均应在公司统一的电子商务平台(集中采购平台)上进行,以增加采购活动的透明性、公平性和合理性,进而降低物资采购成本。

资金使用权。电建企业对项目资金的管控一般采取收支两条线,以收定支,月度预算管控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项目进度款等按合同要求直接进入公司账户,然后各项目部每月末根据项目资金需求情况申报下月资金计划。公司月初召开资金调度会分配安排各项目资金计划,各项目按公司统一安排使用资金。这种模式可以在全公司范围内统筹资金需求,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的时间价值。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在资金调度会上不仅对项目月度使用资金总量控制,而且对每项资金的使用均进行详细的管控,这反而不利于充分发挥资金的价值,过分束缚了项目经理在月度资金使用上的手脚。宜采用公司对项目月度资金总量控制,提供分类使用意见,但允许项目经理在总量可控分类不变的前提下有灵活调整的权力,以适应现场情况变化的需要。这样既能满足公司对资金预算刚性控制的要求,又能给予项目经理一定的自主权,充分用好资金对项目其它资源管控的手段,使有限的资金最大限度地发挥使用价值。

完善内部管控流程,理顺专业公司与项目部内部经济责任关系。目前火电施工企业一般均设置专业施工公司,承担项目的部分施工任务。但专业公司和项目部的内部经济责任关系各企业有所不同,归纳起来不外乎如下三种模式。

“平行承包”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公司给项目部和专业公司平等下达经济责任指标,项目部的绝大部分施工任务(专业公司专业涵盖的全部施工任务)由专业公司负责自行或分包完成,分包单位等施工资源的配置由专业公司自主实施。项目部仅负责项目协调及项目部掌握的部分成本的控制,这种模式的好处是项目部对完成施工任务投入的管理力量相对较小,可以集中精力从事项目的安全、质量、成本等管控,集中精力协调业主及外部相关方的关系。但一个项目同时出现了多个成本责任主体,往往内部扯皮矛盾较多,项目部失去相关施工资源的调配权力,对项目整体管控,特别是进度控制上显得力不从心,对项目顺利推进反而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内部市场”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公司仅对项目部下达内部经济责任指标,专业公司作为一个内部分承包方在项目部承担自身能力能够完成的施工任务,工程价款参考内部指导价。专业公司完成的施工任务则由项目部直接发包与管理,这种模式的优点是项目成本责任主体清晰,公司考核的成本责任主体是项目部,对专业公司考核主要是施工任务(产值)的完成情况。但由于受内部定额的合理性以及现场条件复杂多变等因素影响,项目部在与专业公司的内部协议签订及执行过程中仍存在较多的扯皮、内耗等现象。

“扁平化”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专业公司在项目部内部不作为个二级单位存在,由项目部直接管理到班组,这种管理模式的优点是减少了管理的中间环节,减少了项目部与专业公司之间的内耗,明确了项目管理的成本责任主体,从而提高了管理效率,减少了管理成本。但这种模式下,公司的专业公司不直接参与项目管理,专业公司的定位为项目的资源配置机构,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专业公司的职能,影响了专业公司的积极性,对专业公司在全公司范围整体资源配置效率也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以上三种模式各有优势与不足,但第一种模式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项目经理层对工程的管控能力。第二、三种模式成本责任主体清晰,项目经理层的核心地位及对项目的管控能力较为突出,能提高项目管理效率,节省管理成本,从而提升公司做好项目的能力,维护好公司的品牌形象。因此,后两种模式比较适合火电施工项目专业公司与项目部的内部经济责任的关系处理。当然其中存在的弊端和司题还要不断改进和完善。

实行目标和对标管理,严格执行内部经济责任制,强化激励约束机制。项目内部经济责任制是“法人管项目的”主要管控手段,内部经济责任制成败与否的关键在于准确性、及时性及严格兑现这三个方面。首先,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结合市场编制内部施工图预算定额并严格执行,这是内部经济责任制公平性、准确性的基本条件。其次,工程开工后应及时下达内部经济责任制指标。使项目管理团队及时了解指标的各项数据,明确管理目标。最后,工程完工各项条件具备后应严格按下达指标兑现。只有这样才能推行好内部经济责任制这一“法人管项目”有效管控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