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四风学习材料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大学英语; 自主学习中心; 学习材料; 运行模式
[中图分类号] H3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3)04-0025-03
0 引言
随着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传统的课堂教学已不能满足学习者自主选择学习资料、自主规划学习进程的更高层次的学习需求,语言自主学习中心——SAC(Self-access Center)在各高校相继建立起来。SAC作为一种促进语言学习者自主学习的重要实践形式,是基于终生学习和自主学习理念,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合作学习理论为基础,使学习者能够根据各自学习目标来自由选择学习活动,并且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反馈[1]。同时,语言自主学习中心的建立,旨在为不同外语水平的学习者提供一个多层次、多渠道、多模式、固定的语言学习场所, 帮助他们培养和提高自主学习外语的能力[2]。
1 自主语言学习材料
自主语言学习材料作为自主学习中心的最基础组成部分,有着自己的特殊性, 它不同于传统的语言学习材料,它不仅是为了提升语言学习者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同时能够满足不同语言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学习需求,能够迎合学习者迥异的学习风格,能够使学习者在各自明确的学习目标的指引下独立、积极地掌控整个学习进程并随时进行反思和自我评估,逐步形成自主学习意识。如今大多数学习者之所以自主学习意识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是学习目标不明确、不知道从何学起或者没有学习任务的驱动,笔者希望能够通过自主学习中心材料建设的相关方法和运行模式,使语言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明确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灵活运用学习策略,养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从而最终提高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
2 语言自主学习材料运行中面临的问题
通过研究有关语言自主学习中心的相关文献,结合对本校自主学习中心的观察研究以及对学习者进行访谈发现:学习者普遍认为根据自己的学习计划和需求自主选择学习材料比课堂上学习规定的课本知识更能激发起对他们语言学习的兴趣;自主学习者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相应的上机学习任务;学习材料内容丰富,学习活动种类多样,起到对课堂学习进行巩固、强化和补充的作用;练习材料附有相应答案和相关反馈信息,便于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然而,在具体运行的过程中,语言自主学习材料建设也面临着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1)中心学习引导系统不够完善,相关学习材料不便查找;(2)学习者在学习中心进行不同于传统课堂教学的自主学习的适应性不够;(3)部分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不到位,导致其学习主动性不强,甚至觉得在中心所进行的学习意义不大;(4)学习中心部分学习材料选择不合理,实用性不强,导致资源利用率低甚至浪费的问题。究其原因,除了中心学习引导系统不够完善以及学习者自主学习意识不明确之外,更重要的还是由于中心学习材料配置不够合理,不能满足语言学习者基本的学习需求。因此,自主语言学习材料的建设成为自主学习中心建设中一个亟待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3 自主语言学习材料的构建
语言自主学习材料的质量是激发学习者自主学习动机的主要因素。Gardner & Miller[3]认为,语言自主学习中心自身所具备的条件在很大程度上会间接影响到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最终形成,一个成功运作的语言学习系统必须符合页面友好、操作便捷、运行稳定的基本要求,若缺乏全面高效、明确归类的学习材料将不利于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优质的学习材料是满足语言学习者个性化学习的前提条件,也是实现自主学习的重要物质基础,它不仅会将语言学习与学习需求联系起来,而且能使语言学习和语言使用互相融合,有助于学习者语言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因此,优质的学习材料不仅要目标明确,而且必须为学习者提供有意义的语言输入和灵活恰当的学习指导,为学习者的全面学习提供一个系统的模式[4]。在选择、建设自主语言学习材料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以下各个方面,见图1。
3.1 学习者的语言水平
早在20世纪80年代,Sheerin[1]就已提出在自主学习中心学习材料的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学习要求;有可供自由选择的学习方式;有适时的学习反馈;有数目相当的各个语言水平和语言技能方面的练习。学习者的语言水平是决定材料难易程度的首要因素,鉴于目前国内在校大学生普遍存在生源地以及语言受教育程度的差异,大学英语教学应贯彻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所以在选取学习材料之前,有必要通过对学习者进行一定的语言能力测试来了解学习者的语言水平,从而根据学习者的可接受程度,综合考虑材料设定的范围和难度,以适应个性化教学的实际需要。
3.2 学习者的学习需求
学习需求,即学习者学习外语的动机是什么?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哪里?最想提高何种语言技能?需求分析是自主学习中心课程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能够帮助学习者和教师识别不同个体的特殊需求,同时也具备评估学习材料和反馈学习效果的作用,始终为满足学生不断变化的学习需求和既定的教学目标服务。
语言学习需求分析一般通过需求分析调查问卷并结合半结构式访谈等方式对学习者进行调查,从而根据其学习兴趣和主观诉求,来合理确定自主学习中心学习材料的取材、材料设置的重、难点以及学习任务的设计。在需求分析的过程中,学习者可以了解自己的语言能力、学习需求、学习目标以及学习方式,其学习主体地位和自我评估能力也能够得到不同程度的体现和提升。
3.3 学习材料的权威性
学习材料的权威性,即学习材料的来源是否得到检验,能否得到学习者认可。Rowberry[5]提出发展高效语言学习材料的注意事项:(1)选择材料开发者的重要性,材料设计者和选材者要有相应的经验与知识积累,最好为该领域权威人士;(2)如何有效应对材料面向不同学习者时所出现的各种状况(如:采用一些试行材料,并告知教师和学习者这些材料需要在使用中进行不断考查和完善)。
学习材料是否具有普适性,是激发学习者学习的积极性和趣味性、使其迅速进入学习状态的重要因素。SAC学习材料构成主要有以下四类材料:已出版发行的材料,且以书籍类材料为主;原版材料-即从权威报刊、网站等获取的直接的语言学习材料;本校教师根据学生情况以及现有资源专门制作的材料;以及由学生提供的相关材料。其中,真实原版语言材料能够为学习者提供一种真实的语言使用环境,帮助他们熟悉目标语言,使其在今后的交流与使用中能够自由切换,灵活应用所学语言知识[6]。同时,真实语言材料的适用性和实用性更强,能让学习者感觉贴近生活,更容易激起学习者的语言学习动机和兴趣。
3.4 学习材料的适用性
材料适用性,即学习材料自主引导性能如何?能否被学习者有效利用?有无学习进度指导模式?学习者是语言学习的主体,是中心语言学习材料的最终使用者。鉴于学习者需要独立制定学习计划、监控学习进度并检验学习效果,有必要为其提供一个较为具体、清晰的自主学习中心语言学习模式,即:学习材料的运行模式,作为其学习的导航。Oxford & Shearin[7]的研究表明:学习目标、自我效能感以及学习动机的强弱会直接影响学习效果,明确的、特别的、具有挑战性的短期学习目标有助于增强学习者的自我效能感和学习动力,最终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在实施自主学习培养计划过程中,有必要为学习者提供一种方法,使其自觉将最初为自己所设定的“我想要提高英语水平”这样一个长期的、固定的目标,转变为一个更加具体、更加明确的学习目标。其中由Toogood & Pemberton[8]创建的的自主学习中心运行模式 (Focus Transfer Review General,简称FTRG,见图2)最能够实现这一目标。
FTRG模式为语言自主学习中心学习者提供了一个较为直观、具体的中心材料运行模式。它将整个英语学习划分为三个层次——“一般练习”、“迁移练习”和“集中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在此模式指导下能够更加合理、清晰地监控自己的学习进程,把握学习动态,增强学习信心与动力,从而乐学、善学,逐渐形成一套自己的自学风格,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此模式也反映出语言学习最重要的是:“一般练习”,即:学习者必须要增加语言使用频率、拓展语言运用范围。
然而,我国自主学习中心设置起步较晚,运行时间有限,多数学习者反映:自主学习意识不够强烈、自我管理和监控能力欠缺,笔者认为在现有的自主学习中心推行FTRG模式不仅对材料的引导系统,而且对学习者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提出了较高要求,这就要求教师给予相关学习方法、方式的引导,并定期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评估来帮助检验学习者的学习成效。以期在有效利用学习材料来提高学习者各方面语言水平的同时,也能引导学习者监控其学习进程,培养其自主学习的思维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
3.5 中心人员配置
除以上所述之外,中心有无专门的材料建设者和维护者,有无指导学习活动的相关人员,也是自主学习材料建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因素[9]。这里主要指创建和管理学习材料的人,他们是学习者与学习材料之间不可或缺的桥梁,他们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中心的各种设施及学习资源的同时,也能够通过了解学习者的学习需求来完善中心学习资源建设。语言学习材料的设置并不是线性的、静态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课程实施的条件、教学目标导向、学习者语言水平、学习者个体需求等都会发生变化,这时就有必要对学习材料进行间歇性地、持续性地更新。
语言学习者作为自主学习中心的主体,也要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心材料建设中来,在此过程中逐渐提升对中心学习系统的熟悉度和学习兴趣,培养其对学习过程的监控和反思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国高校语言自主学习中心的质量和效率。
4 结束语
建立语言自主学习中心主要是为了在训练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促进其语言技能的提高。故其材料的建设要围绕这个目的展开,既要着力培养学习者听说读写译等语言交际能力,更要有效引导学习者选择、利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材料,逐渐使其成为真正具备自主学习能力的自主学习者。以上材料构建过程中所考虑的因素,凸显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考虑语言学习者的基本特征,将学习材料与建设者和使用者紧密联系起来。
SAC学习材料运行模式将每一个学习者都看作是具有不同兴趣、学习能力和学习需求的个体,培养学习者积极、独立地掌控自己的学习进程,最终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然而,现今大多数自主学习中心硬件配套设施虽较为完备,但实质学习内容比较欠缺,而且大多数院校也主要是将其作为传统课堂教学的补充,并非真正意义的自主学习中心。一些SACs过于专注于为学习者提供数量丰富的学习材料和先进技术支撑,却忽视了应该如何为学习者筛选合适的学习资源,提供恰当的学习指导,帮助他们管理、规划自己的学习进程,评估自己的学习成效,引导他们成为真正的自主学习者。
参考文献
[1]Sheerin S.Self-access[J].Language Teaching,1991,(3):143-157.
[2]华维芬.关于建立英语自主学习中心的调查报告[J].外语界,2003,(6):43-48.
[3]Gardner D,Miller L.Establishing Self-Access:From Theory to Practic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
[4]李颖.自主“选择”的视角与SACs的软资源建设[J].中国外语,2011,(6):11-17.
[5]Rowberry J.Developing In-House Materials for the Self-Access Learning Centre,in R. de Silva (ed.) Working Papers in Language Education[J].Makuhari:KUIS,2004:213-225.
[6]Navarro M,Brady I.Promoting Learner Autonomy in Self-Access Centres:The Key Role of Mterial[J].ELIA,2003,(4), 69-86.
[7]Oxford R,Shearin J.Language Learning Motivation:Expanding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J].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1994,(78):12-28.
一、材料应该具有挑战性,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进入教室学习的,学生总是带着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新知进行同化和顺应,完成内部认知结构的重构。教师在进行教学预设时,不能无视学生已有认知准备的存在,选择的学习材料必须基于学生的现实认知起点,充分利用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材料不要过难,不然会使学生因为过度焦虑而产生学习中的畏难情绪;也不过能于简单,使学生失去探索的动力。
例如,教学圆周长的计算,在学生理解了“圆周长”的含义之后。我分别出示了以下材料,让学生想办法测出周长。
第一层次:硬纸片剪的圆形。
第二层次:软布剪的圆形。
第三层次:多媒体出示如下三种情况:(1)一张纸片上画着一个圆;(2)一根绳的一端拴着一颗小球,小球甩动起来,形成轨迹圆;(3)一个面积很大的圆形花池。
在第一层次中,学生很快想到用绕绳和滚动法测出了圆形物体的周长。在第二层次中,用绕绳和滚动的方法都不行了,怎么办?学生在经历了片刻的沉默后,有人发言:可以把它对折,再对折,折成若干等份后,量出弧长就行了。
二、材料应该具有结构性,有利于学生经历“数学化”
数学学习过程区别于其他学习过程的实质是,要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所谓“数学化”,就是把数学研究对象的某些特征进行抽象,用数学语言、图形或模式表达出来,建立数学模型。因此,教师在研究教材时,不仅要研究教材上的数学内容,更要深层次地研究概念和例题的本质是什么,价值是什么,从怎样的材料出发,经过怎样的过程而概括出来的,最终要形成怎样的数学?
三、材料应该具有生活性,有利于学生数学思考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学习的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相联系时,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兴趣,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现代数学教学在设计上很重视新理念,就是要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的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理解和发展数学,密切数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
四、材料应该具有操作性,有利于学生自主建构
学生所学习的内容是经过长期实践检验后的结论性知识,教材则将这些结论性的知识通过材料明确反映出来。这种明明白白的学习材料老师一看就懂,学生一学就会,但不利于学生主动建构,实现“再创造”。我们应该把教材中有些比较明确的学习材料转变为具有探索性、有利于学生思考才能获取知识的操作材料。我认为,如果按照书本教学,圆柱侧面积的推导就过于简单和直接了。学生只能是机械地执行教师的一个个指令,并不清楚为什么要进行这些操作活动。这样的操作活动缺少探究味,思维含量不高,充其量只是为了得出某个数学结论,因此,难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在教《圆柱侧面积计算》一课时,让学生自己选择操作的材料,利用以前学习的知识,自己想办法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操作,兴趣盎然,出乎意料地出现了很多种方法:
(1)把圆柱的侧面沿高剪开,得到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求出这个长方形或正方形的面积即为圆柱的侧面积。
(2)把圆柱的侧面沿斜线剪开,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求出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即为圆柱的侧面积。
根据学生的交流,我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可以把圆柱的侧面积转化成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来计算,最后得出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当上课的时候,学生出现的多种做法确实出乎我的意料,相信其他老师肯定在教学中也时常碰到这种情况,所以,我们在教学中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操作空间,让学生主动探究,因为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经历探索结论的过程,使学生不仅品尝到思维结果,还欣赏到思维过程中的无限风光,当学生感到他们的一次次发现竟然与数学家们不谋而合时,这样学习数学怎么能不让他们流连忘返呢?
总之,有效教学已是这个时代赋予我们数学教育的使命,更是学生生命所必需的技能赋予我们数学教育的义务。教师充分开发和利用有效的学习材料是摆在每一个数学教师面前的课题,也是完成教育教学义务之所在。
参考文献:
[1]陈庆宪.数学学习材料不一定要从生活中寻找.小学教学:数学版,2007(4).
[2]骆玲芳.数学教学新视角.
那么怎样才能吸引学生呢?
一、要在教学的语言艺术上下工夫
教学语言是当老师的必备条件,只有语言精练,风趣幽默才更容易吸引学生,要达到上述境界,在平时的历史课堂教学中就应努力做到课堂教学语言的“六性”,即语言的准确性、形象性、趣味性、通俗性、精练性、哲理性。
二、用“有意思”的方式提出有意义的问题
当我们研究一个有点抽象且有意义的问题时,学生通常是被动地还有可能是被迫地去思考它,没有一点兴趣可讲。能不能让同学们饶有兴趣地提出问题,与课堂的氛围和教育的效果有很大的关系。因此老师在设计问题时,首先既要考虑问的内容,又要考虑问的方式。例如在讲造纸术发明的意义时老师如果直接问“造纸术的发明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这样问会使问题太大,没意思,我们可换一种问法,如“想一想,假如没有纸,人类生活会是什么样?”这样问则会使问题更有意思,思维结果更有震撼力。
三、变换不同的方式来呈现学习材料
要想让历史课充满魅力,必须让它不枯燥。但学习材料的枯燥是历史教学面对的难题之一,所以只有以学生乐于学习的方式呈现出学习材料,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现在是信息时代,学生有多种渠道进行学习,老师可以变换学习材料的呈现方式(利用信息技术),如为学生进入历史情景可播放音像资料;动态展示历史事件发展过程,那么学生的情绪也会跟着活跃起来;把历史人物的事迹以图片形式拓展,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四、让学生积极参与“讲”
[关键词]远程教育有效学习学习能力学习策略
[作者简介]李斌(1967-),女,四川邛崃人,西安广播电视大学文法教学部,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陕西西安710002)徐波锋(1967-),男,陕西武功人,西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系,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教育基本理论。(陕西西安710065)杨令平(1972-),男,陕西西安人,陕西师范大学教科院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教育行政管理。(陕西西安710061)
[课题项目]本文系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课题“远程教育学习者有效学习方式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SGH0902225)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1-0158-02
有效学习是任何学习者学习的本质问题,对于远程教育学习者也不例外。目前,对有效学习研究多数是针对在校学习者,对成人接受远程教育的有效学习研究不是很多,特别是针对远程教育的有效学习理论不是很成熟,研究的内容、层次、方法也各不相同,也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因此,对远程教育的有效学习策略研究就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远程教育有效学习研究的背景
1.远程教育教学模式的要求。在远程教育学习的过程中,来自于学习者的主要困惑是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面对面授课的辅导,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多大程度上满足学习者在短时间内对学习内容的把握,即对重点、难点的精讲,疑难问题的解答,复习考核的辅导等,基本适合远程教育的特点,也可以理解为教师在短时间内对学习者的指导与帮助的最大实现程度。另一个方面是在网上教学过程中,为了及时了解学习者的学习情况。由于学习者自身原因,因工作或家庭等事由没有时间参加面授课辅导,教师与学习者通过网上教学平台这一载体,传达教师的指导意见,对学习过程中作业的指导、监控发挥作用。因此如何在非实时阶段获取信息的最大利益化也是远程学习者的迫切要求。
2.自主学习规律的要求。远程教育学习者具有强烈的学习意识与动机,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即远程教育要求学习者利用网络技术实现超越时空的学习模式,自主获取和利用教学资源,支配学习时间,选择学习内容。远程教育的学习过程是探索知识的过程,是主动建构知识体系的过程,远程教育学习者在网络技术环境下,主动选择探究地学习,知识的获得不是被动接受,而是生成、拓展和迁移。在远程教育学习环境下,学习行为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随时获取教学资源,就此提出有效学习的观念。
二、对远程教育有效学习观点的界定
有效学习的理论界定是:由于经验或实践的结果而发生的持久或相对持久的适应变化;也有人定义为:能够使动物的行为对特定的环境条件发生适应性变化的所有过程,或者说是动物借助于个体生活经历和经验使自身的行为发生适应性变化的过程。有效学习的观点的提出正是基于成人学生的特点及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困惑。成人学生有着强烈的学习动力,但总是困惑于怎样才能克服工学矛盾,并取得最佳学习效果。他们注重的是如何才能有效学习。著名远程教育专家戴维·西沃特曾经指出,任何远程教育教学系统的支持服务系统都是独特的,其构建必须适应学生的各种各样不同的需要;其模式取决于所在地区和院校的教育理念,取决于学生群体的分散程度、资源的构成和课程制作子系统的课程设置和课程材料的状况,取决于作为服务对象的学生群体的总体差异,是对学生有效学习发挥到最大限度的肯定。通过对国内外已有相关成果资料的梳理、分析,结合我国远程教育的实际,对远程教育学习者的学习方式的理性认识,我们认为,有效学习是学习个体主动引发自身的学习动力,运用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通过个体学习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掌握学习内容,实现理想学习效果的过程。远程教育对学习者的学习能力要求是比较高的。远程教育学习者自我发展,应具备多种综合素质与能力,只有各种能力协调运作,才能促进有效学习。
三、远程教育学习者应具备的能力
1.自我管理能力。远程教育学习者首先应学会处理好工作、学习、家庭等方面的关系,要合理安排好自己的学习时间,根据自身工作情况、基础知识、家庭状况选择合适的学习目标。在接受远程教育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者要克服没有时间上课和老师的束缚,约束自己按时参加学习活动,按照预定的计划进行学习。合理制订学习计划,做到有计划、有目的完成预定目标。自我管理能力也包含科学地管理时间,有计划地支配时间,在单位时间内取得最大的学习成效。
2.独立学习的能力。独立学习能力是指不仅要掌握所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学习的方法,提高对知识的思维和运用能力。要加强自律学习能力,学会对自己的学习行为、情感进行控制和调节,以保证计划的实施。远程教育学习者学习到的知识内容,都是临时贮存在学习者大脑的记忆里,我们要把知识从临时记忆贮存到长期记忆中,一定要反复学习。要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个性特点,了解自己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如通过章节测验、学业考试找到最适合自己个性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策略。对自我学习过程进行管理、规划、评价和修正;对学习内容进行选择、组织,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根据学习的实际情况调整学习的进度和方法,积极探索构建适合自己特点的最佳的自主学习模式。
3.主动获取信息、筛选信息的能力。远程教育网络学习环境为学习者提供包括图片、影像、文字材料等内容的专业教学素材库,使学习者能便捷地获取多媒体信息。因此要求远程教育学习者要善于选择学习工具,从各种渠道获取信息,自主决定学习内容,灵活选择学习材料。要学会在网上寻找自己所需要的资料。具备能够敏感地捕捉学习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有效地分析、判断、整理、加工、传递和创新的能力,并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分类、存储、鉴别和整理,然后准确地概括和表述。
4.网络技术学习能力。网络技术学习能力是指计算机操作能力、灵活运用互联网的能力。远程教育学习者在网络上完成作业的提交、接受教学内容的传递、网上发帖答疑等。这些能力包括: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汉字的录入;文本的编辑与修改;因特网信息的搜索、浏览和下载;使用电子邮件等。
5.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远程教育学习者自主对知识进行积极探究,对呈现出来的问题进行积极思维,能够运用分析问题的一般方法,在对问题进行观察、分析、归类的基础上,做出正确的判断而迁移到实际教学实践中。任何问题的条件、过程与结果都具有不确定性。因此,学习者解决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进行分析,依据所掌握的教育理论,提出自己独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掌握解决问题的一般思维方法,具备相关的学习能力,远程教育学习者才会依据自身的知识结构、学习风格、思维方式寻求更有效的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是心理学科中的一个概念,林崇德主编的《学习策略》一书中,将其定义为:所谓学习策略,是指在学习情境中,学习者对学习任务的认识、对学习方法的调用和对学习过程的调控。学习者使用学习策略的主观愿望是为了用较少的“能源消耗”,有效地实现学习的目标责任制。依据认知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有效学习策略可以理解为远程学习者为达成学习目标,提高学习效率,不断调控适合自身学习过程的学习方式,以期取得最佳学习成效的活动。
四、远程教育学习者有效学习策略
1.对学习材料的自我组织策略。书本教材的知识内容是以章节结构呈现的,知识体系逻辑性强,内容丰富、繁多,难以阅读,也难以区分重难点。这对信息加工策略贫乏的远程教育学习者来说是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困难之一。对书本学习材料进行自我组织,可以促进学习和对原有知识的兴趣,也可以快速而直接地接触到所需要的信息。学习材料的自我组织需要学习者对大量的信息体系进行筛选,将重要的、非重要的观念区分开来,从学习过程中建构一个学习意义模式。学习者便于对整合过的材料进行存储,方便快捷地找到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学习材料再组织的目的是突出知识的中心内容,同时缩减材料,去除非必要的材料,学习材料的再组织可以针对远程学习者个人的特性进行再组织。
2.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提问策略。自我提问的策略在现实中使用时,表述问:“什么是?为什么?”等。自我提问产生于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和答案。当问题与答案的呈现需要学习者进行质疑与推理时,就远程教育学习者的自身特点来说,单靠机械记忆是无法完成学习任务的,自我提问的策略适合于远程教育学习者。这就要求学习者通过材料的再组织,来检测自己的理解水平,最终使学习者更好的掌握学习材料。自我提问对增加学习材料的理解是非常重要的,自我提问是对客观现实的具体联想,可以促使学习者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如:为什么远程教育学习者要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解释什么是学习能力,即对概念或名词解释的被使用,问题能够激发学习者原有的知识水平,以及观念与经验之间的联系与差别,这需要学习者通过原有的知识结合自身经验对再组织的学习材料进行整合,最终产生出问题解决的方案。
3.意志力的理性调整策略。远程教育学习者的动机以解决问题为前提,这需要学习者内在的努力。远程教育环境下的学习行为的发生与意志力有着密切的联系。远程教育学习者最大的障碍来自于自身的惰性。学习者对各种学习环境的适应,以及对自身情绪、情感的控制,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学习困难、工学矛盾、时间的各种问题,会产生心理挫败感。在缺乏外在的约束、监督情况下,学习者的动机、意志力是影响学习成效的主要因素。教育心理学的归因理论认为:学习者的意志力可以通过对学习的兴趣、态度、状态等进行约束与调整,在有限的时间内,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成效,激发自我,实现学习目标。学习者努力维护良好的自我形象,积极的心理状态,坚韧的意志力才是决定学业成败的关键。有效学习策略不在于提出策略数量的多少,而在于为远程学习者提供了便捷的学习途径,对掌握知识与否有着实际的意义。但是任何的学习策略都需要时间与反复练习,只有学习策略被熟练掌握,才能真正成为学习者的一种技能,成为学习者取得最大学习成效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才是研究有效学习策略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张秀梅.远程教育学基本理论综述[J].电化教育研究,2006(4).
[2]孙福万.有效学习面面观[J].中央电大时讯,2004(239).
[3](美)拉尔夫·W.泰勒.为意义建构学习设计教学[M].吴文胜,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4]钱星常,王善良.远程教与学策略和案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一、提高新旧知识间可辨性,促进学生意义学习
先行组织策略要求教师在给学生新的学习材料之前,先呈现一种引导性材料。这样的先行材料与认知结构中已有的相关知识和新学习材料都有清晰联系。知识结构为教师在先行材料与新知识之间提供明确的提示,使教师容易从知识点的前后关系、横向同位关系中把握先行组织者。
“裙子的花边”是小学美术书画版第四册教学内容,单元主题为“美丽的花边”。遵循单元目标要求,课前学生已通过“我设计的花边”和“器皿上的花边”两课学习,初步掌握了剪花边的方法和怎样为器皿(花瓶)设计花边,并对花边的设计和运用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激活旧知环节,教师运用先行组织策略(花边的设计与运用属于可辨别的先行组织内容),引导学生欣赏“瓶子的新衣服”一课中优秀的学生作品,从瓶口、瓶颈、瓶身和瓶底四个部位,来比较分析花边的繁简及大小、线条粗细、排列密疏,并通过课堂交流得出瓶子装饰的要领:瓶口和瓶底的花边应简单;瓶颈图案可以稍微复杂些,疏密或虚实要适当搭配组合;瓶身作为装饰的重点,适合摆放大面积、线条变化较多的图案。
在求证新知环节,教师继续使用这个策略,组织学生探究,请个别学生挑选,设计和摆放后,出现了三款造型:A款,整条裙子各部位摆满复杂的花边,看上去拥挤不堪;B款,领口、袖口和裙摆均摆放简单的小花边,裙摆中间摆放大小合适的一款图案;C款,整条裙子各部位摆了少量简单的花边,留白很多。这些情况在花瓶作业中都出现过,学生很容易将两者建立起联系,由此这些作品能提供较多、有力的例证(正、反两面的),促使学生更主动思考设计中怎么做到大小、疏密合理安排。
组织学生观察评比时,出现各种评论,因大部分学生选择B款,于是由他们说明原由:裙子的装饰重点应在裙摆中间,就如瓶身一般;领口和袖口则如瓶口一般,只需简单装饰就够了。除此之外,教师在B款的裙摆底部加了条简单花边,提醒此处与瓶底一般。通过三步教学,学生们更好地掌握了花边设计的要领。在充分掌握概念的基础上,加强了原有瓶子图案设计要领的知识,也促进了花边设计知识的保持。
教师提供新旧知识可辨别性的材料,提高新旧知识之间的可辨别性,能促进学生的有意义学习与长时记忆。教学设计中的第一环节和第二环节均可运用先行组织策略,让学生学会依据知识结构进行学习,使一种学习(瓶子花边的设计)对另一种学习(裙子花边的设计)起促进作用。在教会学生掌握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教学设计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新情境、解决新问题时,这其中包含了正确形成概念的能力、对新知识情境的感知和处理能力、旧知识与新知识情境的联接能力、对新问题的认知和解决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的培养。由此学生能认识事件的本质和规律,从而构建知识结构网络,提高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有效性。
二、启发引导旧知纳入,激活学生新知重建
奥苏伯尔提出了“先行组织者”这个教学策略。“先行组织者”能根据先前的经验抽出已经形成的认知结构,有助于同当前的学习材料形成有机的联系,能给学习材料提供适当的联结点,以便在学习初期易于同已有的知识结构相整合。
“树的联想”是小学美术上教版第三册第三单元“联想与添加”的第二课内容。单元的目标和重点是通过有主题的借形想象,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使其发现和想象新奇有趣的形象,在各种联想和添画练习活动中,感受变化产生的富有想象力的形象美,而操作技能上是学习油画棒平涂或接色的方法,表现色彩丰富的画面,培养学生的想象与表现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运用先行组织策略,首先组织学生复习树的结构和特征,引导学生寻找合适的替代物:观看各种物品图片,小组讨论选出合适的代替物;小结出哪些物体比较适合分别代替树干、树枝和树叶;请学生试着想出更多物体来做代替物。接着让学生尝试运用:先组织学生欣赏大量同龄人完成的具有装饰感、色彩丰富的树的想象画,再展开小组活动,在教师媒体提供的各种物品中,探讨寻找合适的代替物,并在电脑上模拟摆出树的想象画,让学生们边欣赏边评论,一起展开“头脑风暴”。之后运用记号笔线描的技法,边示范边讲解,抓住树的特征,按照树干、树枝到树叶的顺序来画;在添画树叶时,找到合适的代替物(要和树干的代替物有关联的,如棒球杆和手套、伞和雨靴、兔子和胡萝卜等);示范涂色时强调平涂技法要求,再让学生欣赏优秀涂色作品,引导学生发现接色法更能表现丰富色彩。学生在进行自己的作业创作时,边欣赏多媒体滚动播放的优秀作品,边聆听轻松欢快的音乐,尽情发挥想象,把自己感兴趣的代替物“变成”奇特的树。
原有的起固定作用的认知结构的稳定性对高质量的学习和长久保持有着重要的影响。画树以及掌握树的基本结构和特征,就是稳定的原有的起固定作用的认知结构。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画树的形象并不难,虽然学生对树很熟悉,却很少仔细观察过树的结构,因此学生习惯于用简单的曲线笼统地画树冠,对树枝和叶的添画比较少。学习的主要机制就是教师启发、引导、帮助学生把新知识纳入或同化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重建新的认知结构,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激活他们认识发展中的内部机制,而这就需要教师运用先行组织策略开展教学。
稳定性有赖于概念的充分发挥。在尝试运用环节,先行组织的稳定,教师完整示范操作技能,提供学生观察的内容;在学生操作时,借助媒体出示学生的优秀作品,提供学生拓展思路的空间,从而促使学生充分掌握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加强了原有树的结构特征、涂色方法等知识的稳定性,促进了新学知识的保持;在融会贯通环节,教师准备了大师的作品,开阔学生的眼界,提高其艺术欣赏能力,再次加强知识的稳定。
艺、体专业学习风格ESP教学
1学习风格的理论研究
学习风格理论是西方近30年来教育心理学、第二语言习得等学科共同关注和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被誉为“现代教学的真正基础”。学习风格概念源自普通心理学,指学习个体在处理学习材料、与他人和与环境交互时所采用的个性化思维方式(Ellis,1994;Ehrmaneta,2003)和相对稳定的习惯(Kee,1979;WiUin,1987)。尽管研究者们对学习风格有着不同的观点和解释,但其本质与核心是相同的,具有共同的特征:独特性、稳定性、相对性和可塑性。
2艺、体专业学生学习风格的特点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西安工业大学08级艺术体育专业四个班120名学生进行学习风格检验,调查结果显示:体育艺术系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最偏好的是视觉型和体验型。他们更喜欢通过视觉刺激手段,善于记住看到的东西,如学习材料中的图片、表格、电影、表演等,以及屏幕所呈现的学习内容。此外,笔者发现体育、艺术专业的学生喜欢通过亲身参与课堂活动、实习活动和角色扮演等课内外活动来完成英语学习的任务,并取得了较理想的学习效果。在性格上,绝大多数学生具有外向型学习风格,在英语学习中他们喜欢和他人一起做事情或在团体中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根据数据分析得到的结果,使体育、艺术专业大学生了解自身的学习风格,有助于开展个性化教学,给教师和学生提供指导。
3ESP――艺、体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
艺术,体育专业学生是一类特殊的群体,有着独特的思维特征、群体个性和专业学习的特点。而艺术、体育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状况主要存在英语水平普遍较差、重视专业课忽视文化课、外语学习氛围差、创造力强却自由散漫等特点。教学实践证明,学习风格是影响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只有当这两方面相互适应时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ESP强调以“学习为中心”的主要依据是:学习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环境包括社会大环境,也包括学校小环境。社会大环境对学习有决定性的影响,而学校的校风、学风、管理水平、教学水平、教学条件等都对英语学习有重大影响。“以学习为中心”既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内因,注意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又注意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学习条件,使内因和外因相结合;既注意社会对外语人才的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又注意学生的学习要求;既注意努力实现教学的目标,又注意搞好教学的过程;既注意语言的使用,又注意语言的学习。总之,就是千方百计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来提高ESP的教学效果。
4ESP应用于艺、体专业英语教学的建议
笔者在本文中针对学生学习风格所提出的以下教学建议,目的在于希望用ESP教学,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制定出以专业交际英语教学为核心,在教学中通过创造英语交际情境,开展以视听说为主、辅之以专业文体写作和理解训练的新模式。
5基于艺、体专业学习风格的ESP需求分析
首先从学生的需求和今后岗位的需求出发,改革教学目标,使之切实可行。从艺、体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风格理论出发,设置ESP课程,要求我们首先明确这一课程是否是为学生在目标情境中进行职业交流做准备的。其次,明确学习者在目标情境中用语言工作存在的差距。也就是明确学生己有知识与技能,然后再确定与必须的知识与技能相比,学生还缺乏哪些知识与技能。这些缺乏的知识就是学生要学习的主要内容。根据学生的原有水平来设计课程,有利于把握学习材料的难易程度,开发出适合学生的教材。最后,要考虑到学生自身的需要。要考虑到学生在学习中所起的主动作用,他们的需求是什么也有自己的看法。如果学生自身的学习需要可能会与目标情境的需要有冲突或者目标情境的需要并不足以满足学生的需要,ESP课程要随时调整,始终把学生放在中心位置,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
其次关注教师教学风格,注重ESP教师角色。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两个至关重要的因素,都是教学的主体,是平等合作的关系。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而学生则是教育的参与者和承担者,师生双方的角色和作用结合起来才构成教育整体。21世纪的艺、体专业英语教学,要求教师由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与学生交换意见的参谋者,成为学生英语学习的顾问。教学过程中,学生固然要调整和扩展自己的学习风格和策略,以适应不同的教学风格,教师也应采取不同的教学风格和教学对策,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以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那些不能按照教师的施教风格进行学习的学生,使自己的教学风格与学生的学习风格实现最大限度的匹配。
最后,希望经过一段时间的改革试点,能最大限度的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突出加强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在提高自学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巩固学生对英语的理解和应用,以适应国际化社会对艺术体育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黄萍.专门用途英语的理论与应用[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近期,文明行业复查工作进入到了关键阶段。为更好地烘托气氛,营造声势,为文明行业复查做好充分准备,现将近期宣传教育重点工作通知如下:
一.加强宣传
各单位要做好营业厅的环境布置和环境卫生工作,在内部处理场地和职工工作、休息等各种场所,要大张旗鼓地宣传迎接文明行业复查的相关工作内容。
各单位要利用内部报纸、光盘、网络、信息、简报、《班组学习材料》等各种宣传媒介,大力宣传迎接文明行业复查内容,宣传**市奥组委发起的“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相关内容,宣传“八荣八耻”有关知识,保证各单位宣传导向和宣传内容与管局保持一致。各支局、科(队),要利用黑板报、内部信息、局域网、宣传栏等一切载体,通过专版、专栏、专题形式,宣传、报道迎接文明行业复查相关活动内容,张贴职工学习心得、体会、决心书、演讲稿、征文等各种宣传材料。各支局要利用电子屏幕、横幅等载体,播映、刊载迎接文明行业复查的宣传标语、口号,向广大用户和邮政职工表明我们迎接复查的信心和决心。要通过各种宣传方式和宣传媒体,达到既能激励职工,又能展示**邮政风采的目的,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
二、加强职工思想教育
此次文明行业复查,复查组和社会测评机构将随机抽测邮政职工进行调查。因此,近期应加强对职工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管局党群部近期将利用《班组学习材料》等载体向职工讲明“迎讲树”和“八荣八耻”应知应会的内容,加强宣传攻势。请各单位尽快进行普及,支局、科(队)随后要自行对全体职工进行测评,各二级单位可以进行抽测,确保职工入脑入心,人人对答如流。
各单位近期对职工进行的思想教育,应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来进行:
1.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系列宣传内容
2.八荣八耻相关内容
3.邮政与奥运同行,邮政为奥运添彩主题思想教育
4.《邮政职业道德规范》
5.《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6.法制宣传教育
7.宣传典型,以典型引路,使职工通过先进典型的事迹,加深对宣讲内容的理解
为更好地普及“迎讲树”和“八荣八耻”相关内容,各单位可采取讨论、座谈、征文、演讲、知识竞赛等各种活动形式,利用班前会、支部会、班组学习会、全体职工大会等各种场合,宣传**承办奥运的相关精神以及市民应具备的基本道德知识、礼仪知识,使职工知晓屡达到100%。管局拟于11月份举办一次有关邮政职业道德方面的演讲比赛,目前已着手准备,请各单位密切关注这个比赛,尽早作准备。年底,管局将对《邮政职业道德规范》和《邮政服务规范》、《邮政礼仪规范》等相关内容进行抽测,请各单位从现在开始,抓紧对相关内容的灌输和普及,以迎接管局的测评。
三、宣传口号和内容
近期,宣传口号和宣传内容可以围绕以下几方面进行:
1.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
2.新**新奥运新邮政新形象
3.深化文明行业创建争创全国文明单位
4.努力创造一流工作成绩迎接首都文明行业复查
5.八荣八耻系列内容
6.邮政与奥运同行,邮政为奥运添彩
7.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
四、工作要求
论文摘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建立和建设网络辅助外语自主学习中心提供了恰当的理论依据和指导。网络辅助自主学习中心又是实现建构主义学习的最有效途径之一。通过阐述分析构成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基本要素和网络辅助自主学习中心的基本特征,本文提出了在建构主义指导下建立和建设网络辅助自主学习中心的几条建议。
一引言
我国目前的外语教学对学生的学习统一管理过多,从学习内容、学习进度到教材的选择以及成绩的评定都由教师统一安排和评定,而对学生的个人语言需求、学习风格和学习策略的兼顾不足。这种教与学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的要求,同时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自主学习能力,影响了外语教学的良性发展。同时,学生仅靠课堂、教材上的语言输入和操练远不足以真正掌握-I’-J外语。外语学习者必须课后接受更多的语言输入,应该得到更多的语言学习和操练的机会和环境。而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对提高大学外语教学质量,同时又节省师资力量将会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2004年教育部制定的(
二国内外语自主学习中,建设的现状
自主学习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很多学者(如Dickinson1987;Nunan1988;Gardner&Miller,1999)纷纷著书阐述自主学习。如Diciknson(1987)指出: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决策,并对这些决策和其实施完全负责的学习环境。自主学习中心(self_accesscen【er)是伴随外语教学和研究以及新的电子和信息技术应用于外语教学而产生的新生事物J。国外的自主学习中心兴起较早。近十年来,我国港澳地区的院校相继建立了自主学习中心(以英语为主),如香港大学的语言中心和英语中心、香港中文大学的独立学习中心、香港城市大学的英语学习中心及香港岭南大学的自主学习中心等,这些自主学习中心对推动当地的外语学习和教学改革起到了很积极的作用。随着教育部新的教学要求出台,很多高等学校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络教室或自主学习中心。然而由于我国高等院校所处的社会环境、办学方针和教学模式与国外和港澳地区有所差异,要不要建立自主学习中心和如何建设依然是值得探讨的问题。目前各高等院校建立自主学习中心有很多是缺乏理论依据和指导的。网络自主学习中心如何科学系统地安排网络学习资源是在建设网络自主学习中心时必须考虑的。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网络自主学习中,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支撑自主学习中心的主要认知理论之一。当今建构主义主张: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却由每个人自己决定;人们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或解释现实,每个人的世界是用各自的头脑创建的;经验和对经验的信念的不同致使人们对外部世界的理解便也迥异;为了获得真理,人们通过合作学习修正自己的认识,从而使理解更深刻和全面。所以,他们比其他学派的学者更关注如何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建构知识,更强调学习的建构性、主动性、目的性、情境性和社会性。学习环境在建构主义学习中至关重要,学习者通过与环境中的各种学习资源、合作学习者以及教师和其他社会环境进行交互来建构其自身对事物的认知l。
其教学理论主要观点有:学习者不是被动接受信息刺激,学习过程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需要、兴趣、爱好,利用原有的认知结构,即知识和经验,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的过程,知识是每个学习者通过学习过程建构起来的统一体l。交互性是建构意义的一个重要手段。
为学生提供一个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和学生与所能利用的资源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建构的环境对于加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是至关重要的手段。
(二)网络辅助外语自主学习中心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主动的建构者。学习者通过同化和顺化的过程将知识构建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也称图式schema)中。这种主动和独立的意义建构将使教师的控制逐步减少,而学习者的自主性逐步增加。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最具实践意义的是它所提倡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理想的这种学习环境包括情景、信息库、协作、会话和管理者五个基本要素。Gardner&Miller(1999)指出,理想的自主学习环境应以学习者为中心,包括人、个性化因素、目标制定和检测、学习资源以及管理(如图)IoJ。Helec(1997)指出:自主学习的三个必需条件之一是保证学习者有他们能够自己使用和处理的“合适的”资源(另外两个是学习者学会掌控自己的学习和教师要扮演新的角色。)¨1。
网络辅助自主学习中心的出现给外语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其设计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超媒体非线性方式组织教学信息和学习资源,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要主动地、个性化地学习,从而克服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的弊病。这正是建构主义所倡导和主张的一即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需要,强调学生独立自主学习、有创造的学习。网络辅助自主学习中心的潜在优势是学习者能通过利用不同的媒体资源和学习材料来满足其各自不同的需要和喜好,选择学什么和怎样学,能灵活地安排自己的进度和更好的学习动力J。
网络化自主学习环境是一种能够自主利用的包含超文本材料、在线交流渠道、多媒体和其他交际特征的网络资源。蔡基刚(2003)指出这种环境下的学习优势在于:(1)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时空限制,构建一个无限开放的教学空间,学生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候开展学习。需要学多少时间就可学习多少时间。(2)可以按自己的水平和需要自由选择不同级别和水平的学习材料,或侧重词汇语法,或侧重课文理解,自己设定目标,不断做出调整,决定学习进度。(3)通过自测反馈信息,可以立即知道自己的学习结果,发现问题,以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难度和内容。由此产生的成就感又是高效率学习的重要因素。(4)赋予学生更多的责任和更大的权力,这有助于激发学习潜能,发挥自主创造性,从而形成有效的学习方法。因而网络辅助自主学习中心能够较好实现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情景、信息库、协作、会话和管理者等基本要素】。
四建构主义对建设网络辅助外语自主学习中心的启示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几个基本要素和网络辅助自主学习中心的特点,在建设网络辅助外语自主学习中心时应注意如下几个原则:
(一)建设科争给当的资源
自主学习中心的学习材料和学习资源是否科学、恰当是其是否能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Gardner&Miller认为没有一种学习资源能满足自主学习中心所有学习者的需要【61。资源的整合应该兼收并蓄,既可以是公开出版的材料,也可以是一些原版的材料,这种原汁原味的材料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动机;还可以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作的材料;甚至可以是学生提供的材料。而且这些学习资源是动态的,需要不停地根据情况来调整。对于自主学习中心的工作人员或教师来说,及时了解学习者的需求和学习动态对于学习资源的建设和完善是必须的。计算机本身就是大型信息库,在加上互联网上的海量信息,可以为学习者提供几乎所有的信息来源。互联网作为信息库而不是教学媒介更有意义,所以来自互联网的动态资源不应该被忽视。另外,应利用网络辅助的优势使自主中心最大程度地实现资源共享。
(二)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
根据Gardner&Miller(1999)的说法,自主学习中心应具备两种基本功能:第一,提供自主语言学习材料,以满足独立学习者的使用需求。第二,通过鼓励学习者发展个人学习策略、反思学习过程及承担责任等方法。培养他们更加独立学习的能力,使其能最终成为真正的自主学习者。因而自主学习中心不仅要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兴趣,使他们感受到自己不仅是在学习语言,而且是在使用语言。计算机网络为这个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条件。比如辅导人员或教师可以通过计算机给出一些指令或提示来引导学生运用策略或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或通过网络,比如为学生提供英语国家的网站等来使学生使用语言,进行语言练习,培养学习兴趣。
(三)创造良好的教学情景
通过多媒体和网络,可以为学习者带来更接近真实情景的外语学习和使用环境。利用计算机和多媒体的优化组合和协作学习环境的设计,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调用各种学习资源来支持学生的学,而不是支持教师的教。运用技术手段实现人机互动,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合作学习和交流,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这些都是学习者通过与周围环境的协作和会话进行意义建构的重要途径。另外借助网络的优势也可以为学习者提供如和英语为本族语者的交流渠道,提供网络上或自建的外语交流平台。
(四)做好对学习者的指导
自主学习中心又有别于图书馆的自习室,其功能不仅是要向学生提供自主学习材料和设备,还要为学习者提供必要的指导,因为这也是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主学习中心应配备有英语辅导教师和技术管理人员。辅导教师的职能是解答学生在学习方面的疑问并帮助他们提高独立学习的能力。技术管理人员的职能除了维护设备的正常运作,处理突况以外,还应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如何有效使用中心的设备等。学生在进入自主学习中心时应该接受使用没铬和学习资源的培训,以降低学生刚开始可能因为不熟悉而造成的焦虑情绪。
(五)转变师生的角色
自主外语学习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在这里,外语教师不再扮演传统的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而是充当一位辅导员、促进者、评估者、组织管理者和咨询顾问;学生也应调整角色,充分认识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是自己学习的计划者、组织管理者、自己和他人学习的评估者I。在老师的帮助下学会自我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材料、监控学习进度和评估学习成果。
(六)保证中心的正常运转
在软件方面努力实现多媒体外语教学软件的配套化和系列化,通过引进、自制、合作开发等途径来充实和完善外语教学软件配套,以实现多媒体网络组合教学的优化。中心至少应该配备一定数量的指导教师和技术人员,而且这些工作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培训,对中心的运转,教学资源的利用都很熟悉,以便能及时准确地为学习者提供援助。
Gardner&Miller(1999)认为,学习者刚进入中心学习时中心应该安排一些必要的活动,如在中心辅导教师的帮助下,让学习者认清自己的语言能力和存在的困难,并进行个人需求分析,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中心的活动可以是多样的,如组织英语角、英语俱乐部、观看影视节日等。自主学习中心试图通过自身的特点,形成一种“自主学习文化”’23。
1.尊重性格差异,倡导教风民主化
性格是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每个学生都有着不同的性格,而要让不同性格的人和谐相处、共同发展,就要倡导教风民主化。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能让活泼的学生个性得到张扬,能让胆小的学生不再害怕,敢于开口说话。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而且使最大多数人之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与个性,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创设民主课堂,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能够积极思维,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2.关注经验差异,选择材料自主化
经验是从实践中得来的知识和技能。对小学生来说经验主要是指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生活经验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的起点,唤起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就能把学生与数学的距离拉近,让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萌发探究的欲望。但是学生的家庭环境不同、成长经历不同、社会阅历不同,就造成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不同。我们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生活经验,提供不同的学习材料,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材料,以适应自己的学习。
如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我要求同学们利用自己准备的工具或老师准备的工具“造”一个圆。生1:用一个圆片压在本子上,用笔沿着它的周围画一圈,得到一个圆;生2:用圆规画了一个圆;生3:用绳子的一端系住一支粉笔,左手按住绳子的另一端固定在黑板上,右手抓住粉笔在黑板上旋转一周画出一个圆;生4:右手抓住绳子的一端,绳子的另一端系住一支粉笔,然后悬空转圈舞出一个“圆”;生5:挥舞自己的手臂 “造”出圆……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不同,对“圆”的认识起点不同,教师通过提供不同的学习材料,让不同的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选择恰当的材料“造”出自己心中的圆。这样把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发挥得淋漓尽致,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获得的这些学习经验将逐步转化为他们日渐丰富的基础知识和稳定的基本技能,为提升学习能力服务。
3.注重体验差异,引导学法多样化
什么是体验?体验是一个过程,是个体亲历某一事件或情境的过程。正如诗人陆游所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而“数学体验”是指通过实践来学习数学知识。在实际学习中,由于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角度、学习经验不同,即使是相同学习内容、学习环境,他们的学习体验也不相同,这就是学习体验的差异。作为教师就要针对学生学习体验的差异,引导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鼓励学法多样化,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新的发展。
如在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时,我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借助小棒进行计算。结果同学们采用的方法也各不相同,有的方法在老师看来也许是非常麻烦的,但这是他们自主探索的结果,因而对他们来说,是十分有益的。接着我又引导学生用以前学过的加法来计算减法。最后我让学生比较自己的算法和别人的算法的优缺点,让学生学会放弃,学会选择。这样,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学习的差异,引导学法的多样化,让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相应的发展。
4.重视能力差异,设计练习个性化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学活动应努力使全体学生达到课程目标的基本要求,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每一次练习都是学生成长的生长点,在练习设计时,我们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因人制宜。本着“帮助学困生,培养优等生”的原则,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既要让学困生“能吃”, 又要让中等生“吃好”,还要让优等生“吃饱”。 充分考虑学生的不同需求,为学生发展服务,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较大的选择空间,使每个学生都成为实践的成功者,增强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