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三个小金人范文

三个小金人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三个小金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三个小金人范文

千千世界,若你善于倾听那让你感动,让你思考,让你回味的哲理故事,你会变得成熟;若你善于倾听大自然和谐动听的演奏,你会变得积极,活跃;若你善于倾听那奇思妙想的童话,你就会像白雪公主一样美丽,善良。

真正的价值不在于说太多。若说了,却不做,有何意义?那么,就让我们去倾听吧!静下心来,去倾听世界。久而久之,你就会发现,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去倾听,而不是一昧地说。

曾经有一个小国来到中国,进贡了三个小金人,皇帝高兴得不得了。可是这个小国不厚道,还出了一道题:这三个小金人当中,那一个最有价值?

皇帝赶紧请来珠宝匠帮忙,可是不管是称重量,还是看做工,无不相同之处。泱泱大国,连这么道小题都不懂,岂不是丢尽了脸面?

第2篇:三个小金人范文

【关键词】奥斯卡;中国电影;文化;交际

阐释奥斯卡

从1929年设立至今,历经70余载的发展,奥斯卡已一跃成为世界电影最有影响的奖项,颇能揭示“世界电影潮流的趋势,提示在社会思潮和大众趣味影响下电影艺术类型、流派、技巧的演变和技术的精进”。奥斯卡堪称一场由几千个当今影坛红人云集的“明星秀”:每年颁奖典礼举行时都会有无数的明星身着盛装从世界各地赶赴这里参加这个盛会;奥斯卡更是一幅巨型广告,有助于提升入选影片的知名度:颁奖典礼由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媒体进行现场电视播映,全球观众远超6亿;此外,奥斯卡更是巨大经济利润的代名词:有份儿角逐奥斯卡提名的电影,票房将全线攀升,如果一部电影有幸贴上了一张“小金人”标签,票房方面肯定是成绩不菲。可以说,在全球名目繁多的电影奖项中,恐怕没有什么比奥斯卡的名气更大,历史更长的了。它就像一面代表电影工业的最高水准的旗帜,引领无数的电影家们为之奋力拼搏、锲而不舍。

奥斯卡众多奖项中,面对全世界且难度最大、竞争最为激烈的当属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因而,经过重重筛选最终得以胜出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得主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全世界各国当年度最优秀的影片,这在某种意义上使得该奖项的份量要远超其它奖项甚至最佳影片奖。

中国电影追逐“小金人”势在必行

就个人而言,捧走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这尊“小金人”意味着该片的导演和演员甚至于整个制作班子将名利双收,不但艺术上的成就得到了的肯定,经济上的回报也将纷至沓来。从国家的战略角度来看,勇夺“小金人”意义重大。它不仅有助于展示我国的精湛的电影艺术,推介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还将大大地扭转文化贸易逆差,实现真正的文化交际。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社会信息化和国际文化经贸全球化的历史大背景下,中国于2001年11月11日签订了入世议定书,并于同年的12月11日起成为世贸组织正式成员。这一重大历史决策在给我国带来众多机遇的同时,也使得我国面临着许许多多新的挑战。首当其冲的是文化的全球化。文化全球化不是一个简单“融合”的过程,不是文化的“一体化”(或同质化),也不是一般地承认文化的多样性,而是把文化差异作为一个前提,力主“不同文化加入全球性的流动与交换”的过程。文化全球化时代是中西文化交融、竞争、共存的时代。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国家没有充分运用自己博大精神的文化资源,“坚守自己的民族文化特性,以文化的差异作为开拓民族文化的国际生存空间的武器”,便极有可能使文化的流动与交换变成“单向的,一味被动地”接受强势文化的入侵,进而在全球化进程中沦为臣服的对象,陷入落后、挨打的境地。其次,“入世”后许多有形或无形的壁垒的日趋消除使得大量外国尤其是美国好莱坞的文化产品如潮水般涌入我国文化市场。美国是个移民国度,好莱坞大亨多系移民出身,他们精明地汲取全世界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文化的养分,实用主义地攫取他国的题材资源。如,近年来好莱坞非常注重对中国题材与东方元素的利用,且不说直接取材于中国古代传说的动画片《花木兰》,连“007”片集也移师香港,选中杨紫琼出任《明日帝国》的“邦女郎”,在充满东方风情的氛围中大打出手。再来看动画片《怪兽公司》,片中出现了“东方女娃”黑头发黑眼睛的可爱造型,这是山姆大叔为抢占亚洲电影市场做出的亲和姿态,以东方元素来博得东方观众的欢心。上述现象提醒我们,如不抓紧开发自家的题材,好莱坞也会实行“拿来主义”,然后再向我国输入。

电影在这个全球化大舞台上,已不再是 “一种简单的娱乐方式”,而是摇身变成了 “我们文化一部分的当代表达方式,而且实际上是不同国家生活的多种方面的交流使者” 。讲究文化交流,诚如季羡林先生所说的,最重要的是一个“交”字,即,出入应该基本等同。入超和出超,都不恰当。而我们现在的问题是入超严重。电影作为软实力,作为构成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部分,这种现状实在不容乐观。最后,“入世”后大量耗资过亿的所谓巨片的引入让中国观众着实开阔了眼界,他们的趣味已经由于不断第一时间上映的好莱坞大片和看碟文化的兴起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他们的胃口已经被“养刁”了。其导致的结果就是:如果电影没有好莱坞大片一样的超级制作和超级宣传,就不可能在中国内部的院线中找到位置。这种状况使得中国电影处在一个极为尴尬的境地:在自己的家门口跟好莱坞争观众,如果拍不出好电影,不仅国外的市场打不开,还极有可能失去本国的观众。

值得庆幸的是中国电影为自己找到了 “救赎”的方式,即,积极参加一些诸如奥斯卡、戛纳、柏林、威尼斯等国际电影节的评选活动。只要影片能够入围,不管最终能否载誉而归,都是文化交际策略上的一个明智之举。通过这一重大文化举措,中国不仅逐步了解了世界,同时也让世界了解了自己,更重要的是通过“世界”这一参照物,通过比较,更深刻地了解自己的优缺点,从而避免自己沦为“井底之蛙”。

中国影片角逐“小金人”战况不佳潜在的原因

如果将在1990年举办的第62届奥斯卡中荣获得最佳外语片提名的张艺谋的《菊豆》作为中国内地影片冲奥伊始,中国电影已有17年的冲奥史。在这17年中,除了美国华裔导演李安的电影作品在奥斯卡史上写上光荣的一笔之外,中国大陆第五代诸多知名导演的作品可以说是“全军覆没”。其中,国人曾寄予厚望的《无极》、《夜宴》、《满城尽带黄金甲》甚至连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入围资格都没有。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国影片与奥斯卡“小金人”一次又一次擦肩而过?是中国影片电影本身存在的缺憾?文化差异所致的影片交际的失败?还是真如人们所说的“诅咒”,即 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封杀”大陆导演?

细心的观众不难发现,《英雄》《无极》、《夜宴》、《满城尽带黄金甲》等四部影片拥有许多共通之处:(1)采用中国古代宫廷为历史背景。当然,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为他们搭建豪华宫殿、制作锦衣华服找到了充分的理由。(2)四部影片均属于名牌导演的“大手笔”制作。《英雄》耗资3000万美元,《无极》耗资3.4亿元,《夜宴》耗资2000万美元,《满城尽带黄金甲》耗资3.6亿元。(3)一线明星的加盟加上国际化的明星阵容。如《英雄》的演艺班子囊括了李连杰,张曼玉,梁朝伟,甄子丹,章子怡,陈道明等响当当的影视明星,甚至连幕后掌镜的杜可风和候咏,录音陶经,作曲谭盾,服装和田绘美,武术指导程小东等都是各自领域里的顶尖人物;(4)四部影片都将色彩运用到了极致。《英雄》是一场视觉上的盛宴,影片先后出现了红、蓝、白、绿、黑五种色彩,每种画面的色调都蕴涵着不同的喻意,对推动故事发展,刻画人物性格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无极》色彩鲜艳,主要色彩为烘托剧情和表达人物内心世界的黑、红、白、青等;《夜宴》的主打颜色为白、黑、红,并以此来烘托无鸾、历帝、婉儿三个人物的精神、性格及命运;《满城尽带黄金甲》则显示了张艺谋一贯在色彩上极具“铺陈”的做法,被认为是颜色最绚丽的一部影片,一切看上去都是金灿灿、黄橙橙的。(5)四部片子都由著名影视公司投资制作,采用了国际化的商业运作模式,再加上新闻媒体的不断造势,使得影片还未开拍就已红遍大江南北(6)四部影片的三名知名导演均一改往日擅长的写实作品,讲故事技巧,而着手从事他们并不熟悉的古代武打片,企图以一遍又一遍的功夫秀来吸引海内外观众的眼球。(7)四部影片均试图问鼎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结果除了《英雄》获得提名外,其余的均无功而返。(8)四部片子放映后毁誉参半。虽然上了票房的龙虎榜,却因影片故事“太弱”而遭受观众的奚落声、谩骂声阵阵。

总结了四部影片的共同点,再来看看当年勇夺“小金人”的最佳外语片《黑帮暴徒》和《窃听风暴》等的共同点:(1)低成本制作。《黑帮暴徒》的影片制作只花费350万美元,后期宣传只花了150万美元。(2)故事结构严谨。《黑帮暴徒》以南非首都约翰内斯堡附近的一个城镇为背景,讲述了当地一名黑帮头目Trotsi在6天时间内发生的转变,从人性的丧失到人性的回归。(3)极具情感震撼力的人性主题。《窃听风暴》形象地揭示了人性从幻灭到苏醒的整个过程。在《窃听风暴》中,钢琴曲《好人奏鸣曲》和作家德雷曼的诗集唤醒了原本冷酷无情的维斯勒的正义感与人性,使他最终为了保护作家而不惜放弃自己的大好前程。虽然作家的妻子在影片的结尾在艺术事业和精神受到药物控制的双重压力下向情报机构告密出卖了自己的丈夫,但她最终的自杀,却让我们看到她对丈夫深深的爱,因而也给影片再添一丝人性的光辉,暖人心怀。(4)颇具本民族文化特色。历史是一面明镜。影片《窃听风暴》虽是基于部分历史史实的虚构片,却在一定的程度上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柏林墙倒塌前东西德政治纷争所造成的恐怖气氛,同时也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东德情报机构某官员为一己私利,竟然不择手段,派情报人员监听他人生活企图加以定罪的做法是多么地卑劣与。

相形比较之下,《英雄》《无极》、《夜宴》、《满城尽带黄金甲》落败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原因可归纳如下:(1)影片虽然画面唯美,色彩艳丽,但剧情薄弱,有重形式而轻内容之嫌,这与西方文化中一贯坚持的重视内容和思想主题的做法相背离。可见,中国电影发展要想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光靠外形奢华而内容苍白的“大制作”,明显是行不通的。毕竟,打动观众与评委的,是能够触动人们心灵的故事,而不是用金钱砌出来的华丽的外壳。(2)中国影片倾向将背景设置在几百甚至上千年前的历史事件中,讲一些自己其实并不太熟悉,拿捏不稳的故事,这一方面有碍于我们以自己的真面目示人,阻碍了国家与国家之间通过电影这个媒介所进行的文化交流,另一方面似乎也应和了某些奥斯卡评委对这几部中国影片的共识“帝王恩仇缠绵,刀光剑影血腥,你们的故事与大国崛起的精彩现实太离谱了。”事实上,从奥斯卡、威尼斯、柏林、戛纳等几个影响广泛的电影节近几年获奖作品情况来看,关注现实社会问题,在写实题材中展现丰富的人性,已经成为世界电影创作的主导价值取向之一。(3)中国的影片缺乏情感的震撼力以及深刻的思想主题、民族色彩不够浓厚。获取国际认同的关键在于如何去发掘民族电影的文化资本,拓展电影文化的丰富层次、可以转换的电影文化因素,如时代与人的关系、平民对霸权的抗争、社会变迁中的精神失落等。除此之外,还有关注同性恋、女权主义、残障人等边缘群体这种本身就是国际化的电影文化因素。电影创造力的核心体现不在于影像的花哨,而在于关乎人性情感世界的真切、多样化艺术呈现。

总结

艺术永远垂青于创作的差异性与情感的共鸣性的统一。中国影片要想夺得“小金人”,还得好好弥补以下不足:艺术类型单一、情节简单、主题直露、表面的喧嚣和内在的了无余味、情感的一般化和心灵震撼的缺乏等。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文化全球化潮汐席卷之下,中国电影若要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充分挖掘自己的民族资本,而不是单纯地去满足 “西方观众对东方文化的猎奇心理”。今天的中国正在提供无穷无尽的动人题材:现在的中国,无论城市还是乡村,都在发生深刻变化,经济变化带来的人口大迁移,传统大家庭的瓦解,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中国人的精神世界等。中国电影只有扎实地表现优势的特色文化生活,才不会“拾人牙慧”般趋浪赶潮,从而失去自身的独有价值。

中国虽然属于发展中国家,但其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历史悠久、遗产丰富,决定了它拥有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所不可比拟的文化资源。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一独特的文化资源优势,立足于本国文化,秉持“以我为主、中外兼融”的原则,考虑本国观众的审美需求,并寻求中外观众审美需求的“契合点”,用颇具中国民族文化特色的影片来吸引外国观众。中华民族应该是能够生产优秀影片的民族,相信中国电影人和中国民众都希望中华民族在世界舞台上越来越辉煌,其中也一定包括电影。

【参考文献】

[1] 新华社记者肖春飞. 金钱铺不通中国电影奥斯卡之路[N]. 新华每日电讯, 2006,(2006/03/09).

[2] 山寺. 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J]. 电影评介, 1983,(01).

[3] 颜纯钧. 全球化:文化差异与文化资本[A]. 孟建. 全球化与亚洲影视[C].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86-96.

[4] 李亦中. 竞争性合作:中美电影业的交互态势[N]. 文汇报, 2006, (2006/06/04)

[5] 莫里茨・德・哈尔德. 从奇迹到幻灭:中国电影在欧洲[A]. 孟建.全球化与亚洲影视[C].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3-8.

[6] 张颐武.全球化与中国电影的转型[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221.

[7] 周星.全球化空间中的中国电影生存发展和独立品格[A]. 孟建.全球化与亚洲影视[C].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97-105.

[8] 陈培湛. 对第六代导演的期望[A]. 孟建. (下转第60页)(上接第58页)全球化与亚洲影视[C].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340-347.

作者简介:

黄少红(1978-),女,讲师,硕士,从事跨文化交际和英美文学研究

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B类项目 (JBS07119)

第3篇:三个小金人范文

如今很多观众也许已经无法准确定位这个演员了,他的演艺经历从早年到今天,堪称颠覆。如果说转型体现的是一个“转”字,那莱昂纳多的转变简直就是个“拧”字:童星出道,演过一系列俊秀型男,在《罗密欧与朱丽叶》《铁面人》等作品中展示了他“长相和演技的融合”的独特魅力,在《泰坦尼克号》后扬名天下。然后为了摆脱世人“偶像明星不会演戏”的偏见,刻意寻求改变,比如开始蓄须,故意发福,接各种能扮成熟的戏,没想到这一晃,他真的老了。

说来好莱坞也不乏经历时光洗练的演员,他们年轻时以帅气闻名,老了依旧保存着这种余韵,可莱昂纳多偏偏不在其列。他不像老牛仔伊斯特伍德那般老而弥坚,也不及阿尔帕西诺那般优雅老辣,更不像基努里维斯有一张让人看不出年龄的、永远漂亮的脸。他就是这么变老了,任岁月变成身上的肥肉、退后的发际线和胡子拉碴的脸。虽说帅气的演员终究逃不过衰老这一关,但是他年轻时实在太帅,这种美貌随时间流逝,便更加令人惋惜。我们完全看不到一个帅哥老去时应该保有的美,反而是真实的颓唐样子,甚至还有点儿二。

为什么会如此这般?如果您留意他这一路下来的电影之路,便会发现他身上渐渐有股叛逆的匪气,那是与优雅稳重截然相反的气质,这也许和他跌宕的转型经历有关。他戏路足够宽,尝试过各种角色,为的是得到一个奥斯卡那样的学院奖项肯定,但总有那么一步之遥。

说起奥斯卡,不得不说莱昂纳多有些时运不济。他得过三个学院奖提名,在《不一样的天空》获得最佳男配角提名,可惜年纪太小。泰坦尼克后被定位为偶像明星,总是不和奥斯卡评委的胃口。他证明过自己的实力,主演《飞行家》为他赢得了第一个金球影帝,可偏巧当年撞上杰米?福克斯,败下阵来,与小金人失之交臂;后又主演《血钻》和美版《无间道》大受好评,但在奥斯卡上又败给惠特克。这两名对手当时都是处在演艺生涯的巅峰,而他却不断重复塑造起伏的人生与复杂个性,尽管确实精彩,输了也着实不冤……

为此,他更加努力,甚至开始走向极端。不断地自毁形象以摆脱偶像明星的桎梏,塑造的角色越来越复杂,越来越歇斯底里,也越来越迷失。有人说他在那个阶段的作品里,满脸写着“我会演戏”这四个字,那种浮躁与浮夸可见一斑。在之后的《谎言之躯》、《革命之路》等片中,虽然谁都无法忽视他的表演,但那些都已离奥斯卡越来越远。

然而,当观众渐渐为此忽视莱昂纳多的时候,他借一部《盗梦空间》重新回到观众眼前。忽然之间,我们发现莱昂纳多变了,片中“衰老的灵魂被装入年轻的身体”这句台词是对那时的他最贴切的形容。在这部片子里,他开始深沉内敛,表演回归朴实刚健。观众调侃他在《泰坦尼克号》说“你跳我也跳”,而到了《盗梦空间》变成了“如果你跳,我不会和你一起跳下去”。这个时候我们才发现,这种改变,是谓成熟。

近年来的莱昂纳多演技已自然许多,在《了不起的盖茨比》和《被解放的姜戈》中都有不错表现。尤其是在《被解放的姜戈》这部冲击奥斯卡的作品中,他饰演一名残忍的黑奴贩子。角色所需要的邪恶,刻意装出来的优雅,歇斯底里的爆发,简直是为今天的莱昂纳多量身订造一般。

在这部电影的拍摄中有这样一个轶闻:莱昂纳多主演的反派因愤怒而猛拍桌子,但是他不小心拍在桌上的玻璃杯上,杯子被拍碎,碎片割伤了他的手,登时血流如注。此时的莱昂纳多竟没有停下,挥舞着满是鲜血的手淡定地继续演,还即兴地利用自己的血手在女主角脸上蹭,把一个嗜血冷酷唯利是图的奴隶主演得淋漓尽致,堪称神来之笔。可惜即便他如此卖力,还是被同台演出的沃尔兹抢了风头,后者拿了奥斯卡最佳男配角。

就是这样,莱昂纳多努力地演好一个又一个角色,终于等到了这部《华尔街之狼》。这部饱受争议的电影为他赢得了人生第二个金球奖影帝,并入围奥斯卡最佳男主角。但也有人推测,按奥斯卡一贯的风格,这部《华尔街之狼》是非常不合奥斯卡口味的,为此,莱昂纳多很有可能再次错过这次的小金人。

第4篇:三个小金人范文

整体而言,除了吴宇森和于仁泰(李安是特例,不在本文详述),其他在华语影坛引一时风气之先的导演赴美的成绩单都乏善可陈。他们后来受访时谈到在好莱坞的拍片经历,也一致表达了对大片厂游戏规则的严重不适,流露出一丝壮志未酬的不甘。早已签约好莱坞经纪公司多年的姜文,至今没有开动英语长片计划,不知道是否与同行们尴尬的好莱坞经历有关?

再看好莱坞,这台“永动机”因为吞吐量太大,运转的年头太久,总难逃产品标准化、平庸化的窠臼,所以对于没有在美国商业片体系浸过、创作思路别开生面的外国电影人永远敞开一扇“旁门”。

最早进入好莱坞的外国导演大都来自欧洲,毕竟是文化血缘上的近亲。上个世纪中叶以来的欧洲电影大师中,意大利的安东尼奥尼,波兰的波兰斯基,捷克的米洛斯・福尔曼等在六七十年代以来就拍摄了在好莱坞制片体系下的英语电影。20世纪八九十年代,好莱坞大片厂资金充沛,政通人和,不仅产量大增,类型风格也追求多元,特别是其国际化视野,吸引了新一批才华横溢的欧洲导演到埠,有的逐渐融入全新的商业制片环境,基本放弃了母语电影,例如,荷兰的保罗・范霍文、德国的沃尔夫冈・彼特森和马克・福斯特等。

新兴国家里崭露头角的电影人也开始被大制片厂看中。这一波是2000年后的“拉美风暴”,如巴西导演费尔南多・梅里尔斯,他在《天使之城》一鸣惊人后,接了环球的大戏《永恒的园丁》。最惊艳国际影坛的还是来自墨西哥的三人组:阿方索・卡隆、吉尔莫・德尔・托罗、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图,他们在好莱坞横空出世,视觉特效大片搞得,深刻另类的艺术片亦搞得,不但赢了票房,更赢来一座座小金人。最难能可贵的是,三个好基友还总互相帮衬,常常互为监制导演搭档,并且带动家乡电影人共闯好莱坞,曾创造了2007年奥斯卡上10名墨西哥人同获提名的奇迹。

第5篇:三个小金人范文

看他怎样用比别人长的时间把你找到。《达拉斯买家俱乐部》的男主角罗恩算是大赢家,当他被检测患有艾滋病,医生给他的死亡通牒是30天,但7年多以后他才病发离世。

也就是说,罗恩从死神手里抢回了7年。这7年里,他还用自己求生本能和几近作弊的方式,帮成千上万的人延长了跟死神的游戏时间。 本片根据真人真事改编,也就是说真的有这样一个人,放手一搏,救了自己也救了别人。这部电影也长得相当“奥斯卡”,最后颁奖礼上,拿下了三个很有分量和技术含量的奖: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和最佳化妆和造型设计奖。

马修・麦康纳曾经是出了名的好莱坞花花公子,漂亮而直,肌肉丰硕,导演们喜欢让他在各种需要眼球尖叫和票房的片子里卖力露肉。而在《达拉斯买家俱乐部》里,他瘦了四五十磅,一身引以为豪的肌肉就像到神明点化凭空消失了(当然在他捧起小金人的时候又长了回来)。越是有漂亮皮囊的人,一旦脱胎换骨,就越给人以震撼。进化的不只是外形,如果一个外形出众的男演员开始不介意自己的形象,只能说是他有向着演技派迈进的意向,比起暴瘦的身材,马修的眼神和声调中流露出强烈的求生欲和勇气,更为动人。

媒体普遍用“麦康复”(mcconaissance)来形容2011年之后的他,这是用他的姓“麦康纳”(McConaughey)和“文艺复兴”(Renaissance)合成的词,概括了他演技突飞猛进的几年,是如何开始认真对待自己的演艺事业,如何一部一个台阶,迅捷有效地完成从男花瓶到真影帝的转变。

罗恩的形象其实很是“反英雄”,他生活污糟混乱,黄赌毒一应俱全,他的病可能因为与一位身患艾滋的女性工作者有关,如果一切循规蹈矩,他真的只能等死,但是为了不死,为了活命,他果断选择了违规非法的路线。先是跟医院人员串通偷药吃,接着去买卖未获药管局批准的药,顺便开了俱乐部,以收会员费的方式把大量他能弄来的、自己吃不完的药送给其他艾滋病人。他的生存方式十分的混混,却也十分有效和可爱,不达目的不罢休,还顺便成为了以一己之力对抗体制的英雄。

第6篇:三个小金人范文

2003年,宫崎骏曾凭借《千与千寻》获得第75届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奖和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等,不过那次的奥斯卡颁奖典礼,宫崎骏并没有到场,也没有现身随后的会,而是由制作人和吉卜力美术馆馆长、宫崎骏的三子代为领奖。当时宫崎骏的口信是:“现在,由于世界正面临着重大的不幸,所以得奖却无法感到喜悦,这让我很难过……”虽然没有明说,但一向主张和平的宫崎骏也许是对当时刚刚开始的伊拉克战争表达某种悲伤和无奈。

在接下来的几年,宫崎骏的《哈尔的移动城堡》和《起风了》都先后获得奥斯卡提名。2013年9月,宫崎骏召开“退休会”,虽然之前多次嚷嚷着要退休,但那次格外郑重其事:“这次我是真的要离开了。我觉得自己制作动画长片的日子已经到头了,如果我还拼命坚持的话,就同一个说胡话的老头子没有区别了。”

不过宫崎骏迷们也不用太难过,宫崎骏曾说过:“作为导演其实没有一次是真正快乐的,但是在画漫画的时候,可以画出自己想象的喜欢的东西真的非常开心。”他不再触碰的只是长片的创作,但会一直创作动画短片。此次获得奥斯卡荣誉奖后,宫崎骏接受了美联社的采访,明确表示在有生之年将继续创作动画短片。

“我喜欢创作并把故事画下来。”对于一个热爱画画的人来说,才没有真正的“退休”这回事呢。

“与能用纸、铅笔和胶片制作电影的最后的时代相遇,是我的幸运。”

――宫崎骏获奖致辞

奥斯卡荣誉奖:也许是个“安慰奖”

奥斯卡荣誉奖设立于1927年。2009年,奥斯卡学院理事会奖从每年2月举办的奥斯卡金像奖独立出来,定于每年9月公布,11月颁发。独立出来的原因之一是节省金像奖颁奖典礼的时间,同时也让这个奖项显得更加隆重。

同时,遵循一条不能说出口的原则:那些因为种种原因不能得金像奖,不给个奖又实在说不过去的,就给个荣誉奖好啦。所以奥斯卡荣誉奖常常出现“双黄蛋”甚至“多黄蛋”的情况,87届颁奖典礼,共有177个荣誉奖获得者。

你不知道的奥斯卡荣誉奖:

属于“奥斯卡学院理事会奖”

每年9月公布,11月颁发的奥斯卡学院理事会奖包括奥斯卡荣誉奖、琼・赫肖尔特人道主义奖和欧文・撒尔伯格纪念奖,这三个奖项都不是每年必须颁发。奥斯卡学院理事会奖的设立初衷是为了弥补奥斯卡金像奖某些方面的不足,比如奥斯卡金像奖只针对上一年公映的电影、奖项比较具有专业性等等。奥斯卡学院理事会奖获得者同样拥有一座小金人。

不只是终身成就奖

在奥斯卡的官方网站上,明确写着奥斯卡荣誉奖的授予对象,是那些“一生致力于电影艺术,或对电影有非同一般的贡献,以及对学院服务突出的人或机构”。因此,将奥斯卡荣誉奖称为“奥斯卡终身成就奖”是比较片面的,虽然这些年得奖的大部分人是高龄人士。

可授予机构或公司

奥斯卡荣誉奖某种程度上弥补了奥斯卡金像奖涵盖面上的不足,其中之一就是可以将奖项授予机构或者公司,比如第一届就获奖的华纳兄弟公司和1988年获奖的加拿大国家电影局和伊士曼・柯达公司等。

重视幕后人员

奥斯卡荣誉奖的另一项功能,就是对那些在电影艺术上做出巨大贡献的幕后人员进行表彰。目前得过该奖的幕后人员有摄影师霍华德・格林(W. Howard Greene)、编舞师迈克尔・基德(Michael Kidd)、灯光师杰克・卡迪夫(Jack Cardiff)、美术师罗伯特・F・博伊尔(Robert F. Boyle)、化妆师迪克・史密斯(Dick Smith)以及服装设计师皮埃罗・托西(Piero Tosi)等。

第7篇:三个小金人范文

李安凭借《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击败史蒂文・斯皮尔伯格、迈克尔・哈内克等劲敌,获得第85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奖。这是他继《断背山》后再次获得该奖项。

“谢谢大家,谢谢‘电影之神’,感谢和我一同工作的3000多名同事,我要和你们分享这个奖项,谢谢你们相信这个故事,谢谢你们和我一同分享这个旅程。感谢”虽然不是第一次手捧小金人,但是李安兴奋得有些语无伦次。

如果说七年前的《断臂山》是李安“七年磨一剑”磨出了奥斯卡最佳导演奖,那么这一次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无疑是获得了“幸运女神”的青睐。

众所周知,对一位华裔导演来说,想要冲击多年来被欧美导演垄断的,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奥斯卡金像奖,有些勉为其难。仅仅文化的差异就让那些欧美以外的导演难以招架,但就是在这种“夹缝” 中,李安硬是“杀出了一条血路”,不断地成长、成熟,用他独特的视角诠释着亚洲人的电影世界,中国人的电影人生。

“电影的成功取决于情感”

记者:获奖的时候,您显得尤为激动,您说“谢谢电影之神”,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

李安:对我而言,电影能成功,大部分取决于情感,这就像一段情感的旅程,结束之后细细回味,你会回味无穷。我把电影称之为上帝,上帝的让人神迷,让人费解。那时候我只能猜测,怎么把书里的文字,在戏院里变得和观众融入到一起,对我来说,这就是挑战。

我想告诉观众的是,一定要思考,思考超乎想象的事物,思考不需要证据就能信仰的事物。我相信,导演在电影开拍之前,都会思考,大家都想拍你没看过的电影,拍你没见过的事物,拍你没想过的场景,这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

记者:那在拍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之前,您思考了什么?

李安:我在之前的采访中就提到过“这是一部非常有智慧的书,令人叹为观止与心醉神迷”。

通常我拍电影之前,不会思考风格,而是思考角色需要什么,我会贴近角色,留意角色的发展,人物关系之间的发展,而这部电影特别与众不同,因为你面对的都是未知事物,他探讨的是心灵领域。我们呈现的是一个人,一段身处自然与面对自我的旅程,这是相当宏大的题材,我告诉你我的故事,你自己决定要相信什么。

记者:您一直说这是一个旅程,拍完再回头看看这段旅程,您有什么感触?

李安:对我们来说这就像是一次冒险,这是我经历过的最大的冒险,我们有天真的孩子,有凶猛的动物,有规模最大的造浪池,有绚丽的3D,所有这些冒险,所有业界人士公认拍片时最艰难的部分,可以说都在这一部电影里。

“我给苏拉・沙玛上个人表演课”

记者:电影成就了苏拉・沙玛,让他一炮而红,很多人疑惑,为什么是他?

李安:其实,我看过3000名男孩,一共三轮,看了所有的试镜带,都没有找到我的派。苏拉的弟弟来参加过试镜,他根本没有来过,后来经过很多人的说服,他终于走到了我的面前,戴着古怪傻气的眼镜,这一点和我心中的少年派是一致的,因为派一直在思考不可思议的事情。当我让他拿掉眼镜时,我看到的是一张适合拍电影的脸,我知道有了。

记者:他之前没有拍过任何片子,拍摄起来会不会遇到很大的困难?

李安:我们训练了他三个月,促使他快速成长。我帮他上个人表演课,非常有趣,我认为他是最佳类型的演员。其实,重点不在表演技巧,甚至形体动作,而是他能抓住你,抓住你的思维,还有他的信念,可以说才华横溢。

没有任何困难,相反,他带给我们很多,虽然每个人都在告诉他要做什么,但是所有人都明白,他才是真正的主导者,在他的身上,我们看见了曾经的热情,让很多资深的电影人再次燃烧起来,他在巨型的造浪池中,每次开拍之前,他都会重置每样道具,在疯狂的浪头,他竭尽所能,我的剧本指导都感动哭了,所以说虽然没有电影相关经验,但他却像全篇制作的灵魂,带领我们所有人,赋予我们希望。

记者:我们再来说说影片的另外一个主角理查德・帕克,这只孟加拉虎,它是怎么工作的?

李安:我一直强调,这不是一个电影,而是一个探索,一次让你倾注全部的旅程,一个不容易的旅程,一个经受考验的旅程,让你投入生命去做的事,其实如果没有理查德・帕克,派会更加自由,在救生艇上也能畅通无阻,但是这就没有故事可言,他只是一个单独的个体,而与理查德・帕克的对峙让他有事可做,更有意义,

结果也是,理查德・帕克很精彩,但它的背后有更多为它付出的人。我们不能放一只老虎和派在海洋上,这样没法拍摄,所以只能用真老虎和数字老虎切换,过去没有人这样做过,所以你要研究老虎,它扬起虎爪的方式,它的抖动方式,包括它的肌肉组成,毫不夸张地说,仅仅老虎的毛发,我们就有超过15名的动画师在设计,他们很棒!

“电影是我最真诚地跟人交流的方式”

记者:在奥斯卡颁奖礼上,您说“感谢我的妻子,今年夏天是我们结婚三十年纪念,我爱你”,您太太是不是特别感动?

李安:她有些不自在,觉得很肉麻,因为生活中我几乎不说这些,那些甜言蜜语都放到电影里去了。我的人生有低潮,那时候她会比较主动,她会说“安,别忘了自己的梦想。”在我事业高峰时,她会迁就我的行程,然后说“不管你捧了多少个小金人,你还是那个李安,家不是片场,你该做的家务还得做。”其实,夫妻间相处就是这个道理,要有适度的改变,过去我在外面谦卑,回家一样谦卑;现在,我在外面比较神气活现,回家还是谦卑,因为那是我的家,心灵的港湾。

记者:派在电影里说“信仰就像一栋房子,里面有好几层,每层有屋子,其中还有怀疑的空间。”您对待信仰的理解是什么样的?

李安:信仰对人生很重要,很多东西可以用科学去证明,信仰却是精神层面的,理性上达不到,必须在感性上加以结合,不然人生就是空洞的,无趣的,这不是一本书或者是一部电影可以讨论透彻的。

记者:那么,电影是您的信仰吗?所以您不会为了经济利益,去拍烂片?

李安:我拍电影,用一个假的环境把真实的部分演出来,这个手段是虚假的,可是戏假情真,除了我的至亲好友,电影是我最真诚地跟人交流的方式,我做电影有20年了,以我现在的成绩,即使再拍十年烂片,还会有人找我来拍电影。可是对于观众,对于期待你的人,你要有一个交代。这是你作为一个有天分的人,欠观众的一个人情。不是金钱可以衡量的。

“不要为了得奖去拍电影”

记者:您曾说过拍电影属于“街头智慧”,这是一种怎样的智慧?

李安:拍电影的“街头智慧”有点像小孩,要有一颗童心,怎么样玩的更有意思。你不能让一些知识、一些技术、一些规矩,这些条条框框给压住了,而是要自由地想象,更洒脱,更奔放。

记者:两次拿到奥斯卡最佳导演奖,您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李安:奥斯卡就是奥斯卡!这里有最好的导演,有最好的演员,还有很多人投票。最后获奖的是很多业界人士投出来的,它是美国主流社会的一种审美观念、价值观念,在这里,我获得了很多的友谊,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促使我一直向前,对于拍电影而言,没人能拍得比这里的人更娴熟。

第8篇:三个小金人范文

2000年,一部《爱国者》将罗根·勒曼带到了大银幕,片中他饰演梅尔·吉布森的小儿子:此后,随着《与男孩同车》《已上漆的房子》《蝴蝶效应》等作品的放映,罗根清新自然、毫无杂质的表演风格日渐清晰。所以,当罗根凭借《波西·杰克逊:神火之盗》被更多的观众所瞩目时,欣喜之余也是多年付出的回报。

2009年,年仅17岁的罗根得到了演出《波西·杰克逊:神火之盗》的机会,该片被认为是继《哈利·波特》《纳尼亚传奇》之后的又一部奇幻大作,而更重要的是,导演是执导过《哈利·波特》1、2集的名导克里斯·哥伦布。其实,在此之前克里斯并不知道罗根为谁,但在看过他演出的《决斗犹马镇》后便惊为天人,片中罗根完美地演绎了“农夫”的儿子,所以在他决定开拍这部影片时,罗根便成了男主角的不二人选。片中,罗根饰演海神波塞冬的儿子波西,在被天神宙斯指控偷了宙斯御用的“闪电火”后,为了找到真正的小偷,波西展开了生平最奇幻的冒险旅程。

从接到剧本的那一刻,罗根便被波西这个角色深深吸引了,为了塑造好这个角色,罗根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他希望观众看到的那个人是波西,而不是一个叫罗根的男孩在扮演波西,为此他特别为这个角色设计了很多细节,比如搞怪的走路方式,特别的说话方式以及浓重的口音,他想尽一切办法让这个角色变得更立体。他的付出不但得到了观众的好评,也让导演克里斯对其赞不绝口。在克里斯看来,罗根·勒曼简直就是一个长着17岁面孔的老演员,完全超越年龄的演技让人惊叹,他确信,眼前这个大男孩完全有能力成为下一个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而与他合作的演员皮尔斯·布洛斯南和邬玛·舒曼等人也都为罗根的精彩表现竖起了大拇指,有些媒体更是直言,他就是下一个丹尼尔·雷德克里夫。

2011年,一部《壁花少年》让罗根再塑辉煌,在这部与艾玛·沃森、埃兹拉·米勒主演的作品中,罗根饰演性格内向的高中生查理。童年时,婶婶的意外去世给查理留下了巨大的阴影,而好朋友的自杀让他变得更加封闭。在一次观看橄榄球比赛的过程中,查理结识了两个高年级的好友,叛逆娇俏的Sam和她的表哥Patrick。在两人的引导下,查理逐渐走出了自己的墙角,并开始大胆地拥抱新生活。

在许多人都将这部影片归结于一部讲述忧郁少年,如何开始新生活的励志电影时,罗根却觉得这部电影想表述的可不只是这些,它最妙的部分是可以将观众带入故事和人物里,和主人公们一起去体验和回味其中的情感历程。除此之外,片中浓浓的怀旧氛围也是罗根所喜爱的,卡带、打字机、唱片、上一代的流行音乐等都充满了怀旧色彩,影片充满暖色调的摄影与许多场景和服饰的色彩搭配,则起到了暗示人物性格的作用,让整部影片值得人们去认真回味。

和《壁花少年》一样,影片《三个火》同样是罗根很喜欢的一部作品,其风格颇似《加勒比海盗》。影片根据法国作家大仲马的经典名著《三个火》改编而成,讲述的是法国在路易十三统治时代皇宫里的争斗,主人公达达尼安与三个火为保住英国王后的名节、拯救法国,最终挫败了红衣教主的阴谋。在罗根眼中,这是一个活泼幽默、刀光剑影、动作场面十足又不失浪漫的冒险故事,他饰演男主角公达达尼安,而与他搭戏的,除了奥兰多·布鲁姆、雷·史蒂文森、卢克·伊万斯、麦德斯·米科尔森外,也有凭借《混蛋》摘得小金人的克里斯托弗·瓦尔兹。影片中,稀奇古怪的武器、华丽的穿着、大量的慢镜动作场景让罗根越演越觉得有趣,而他超群的剑术也让他格外神气。影片中的凡尔赛宫、巴黎圣母院、充满魅力的中世纪骑士都以全新的视觉感受呈现在观众眼前,而一些记忆中有关战争、飞船以及其他武器装备的历史也都被改写了。

第9篇:三个小金人范文

一个有着128年历史的珠宝世家突然跨界酒店业多少有些令人费解,但对于宝格丽而言,无论是其珠宝、腕表及香水品牌还是新进入的酒店,奢华与高贵都是永恒的标签。

宝格丽不仅成为皇室成员、政治家的专宠,还与时尚明星有着不解之缘。其中最有名的当属索菲亚·罗兰。当年,她在奥斯卡金像奖的颁奖典礼上接过“小金人”时,令众人艳羡的不是手中的奖杯,而是她佩戴的一串宝格丽项链。更有甚者,曾经有几位疯狂的罗马公主为了获得宝格丽珠宝甚至不惜用领地作为交换。

江湖地位如此,众多资本大鳄对宝格丽垂涎三尺也就不足为奇了。

2011年3月,宝格丽与全球最大的奢侈品生产商路易·威登集团(LVMH)完成交叉持股。路易·威登以高出宝格丽股价60%的价格对其控股;而宝格丽家族则以换股方式持有路易·威登1650万股,成为其第二大股东。

是否与路易·威登扯上关系并不是那些痴迷宝格丽的消费者关注的焦点。宝格丽最令拥趸欲罢不能的还是精湛的工艺、设计风格以及宝格丽家族在一个世纪的历史风尘中赋予这个品牌的古典气质。

老古玩店

1857年,宝格丽创始人索帝里欧出生在一个希腊银匠世家。当时希腊政局动荡不安,为躲避战争迫害,索帝里欧一家人不得不辗转定居罗马。

在当时的罗马城,贵族和教士对金银饰品出奇地痴迷。聪明的索帝里欧开始摆摊出售自己制作的银饰品。1884年,索帝里欧在罗马开设了第一家银器铺,出售设计独特的项链、纽扣等银制雕刻品。凭借艺术灵感和对家族技艺的提升,索帝里欧很快便在罗马城声名鹊起。

为了能够吸引到意大利旅游的英美富人,索帝里欧把店铺搬到了罗马最繁华的康多堤大道10号,并借用英国文豪狄更斯一部小说的名字把店铺优雅的叫做“老古玩店”,这也成为后来宝格丽的总部所在地。

索帝里欧将家族传统的银饰工艺发挥到了极致,但毕竟只是拼出了一家店铺,真正开启宝格丽珠宝帝国纪元的是家族的第二代。

1932年,索帝里欧去世,他的两个儿子乔吉奥与科斯坦提诺接管了家族事业,并用家族的姓氏“宝格丽”为其品牌重新命名。与索帝里欧始终专注于银器雕饰不同,乔吉奥与科斯坦提诺更热衷于珠宝事业,逐渐把家族生意从银饰品扩大到各种珠宝首饰。

当时的欧美珠宝界主要流行严谨规范的法式风格,通常只用一种白色钻石配另一种宝石,或红宝石或祖母绿或蓝宝石,但三种有色宝石从不互相搭配。这种固定的设计风格从来没人敢打破。对珠宝设计与生俱来的敏感让两兄弟决心尝试跳出“巴黎派”的束缚。

他们开始把从父辈那里继承来的希腊艺术风格同文艺复兴后意大利的主流审美观念融在一起,在色彩搭配上打破固化的设计理念,以增加首饰上彩色宝石圆润柔和的美感。

在这一过程中,他们改良了16世纪时使用的圆凸面宝石切割法,发明了心型宝石切割法,在宝石的镶嵌形状上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这项当时珠宝界的一大创新正是现在高级首饰的必备手艺和式样。

凭借独创的设计理念、别具匠心的色彩搭配,宝格丽一举突破了巴黎品味对珠宝行业的“垄断”,很快成了奢华与高贵的代名词。

20世纪60年代,奥斯卡影后伊丽莎白·泰勒在扮演《埃及艳后》时,就因宝格丽而成就了与男主角李察·伯顿的一段姻缘。泰勒带伯顿第一次进入宝格丽珠宝店,伯顿就购买了一只昂贵的戒指赠予她以示真爱。伯顿感叹:“我带伊丽莎白认识啤酒,伊丽莎白教我认识宝格丽。”在两位巨星后来的婚礼上,泰勒佩戴的唯一珠宝就是她黄色长裙上的宝格丽祖母绿胸针。也是在同一年,另一位拥有众多珠宝首饰的意大利巨星索菲亚·罗兰却因为自己的宝格丽项链被盗而泪流满面。

整个家族一个世纪的“雕琢”使得宝格丽从一个小银器铺华丽转身,成为上流社会争相追捧的珠宝品牌。

家族精英

第三代接手家族衣钵的是乔吉奥的三个儿子詹妮、保罗和尼古拉。由于家族分歧,詹妮最终离开宝格丽,独自创业,保罗和尼古拉则成为了集团现任主席和副主席。

家族技艺一直是宝格丽的灵魂。两兄弟延续了家族对珠宝工艺的痴迷和精进。为了使家族的珠宝首饰兼具手工感和艺术气息,直到今天宝格丽还仍然坚持着手工作坊的生产形式。美中不足的是,100多年来,宝格丽的掌控者始终专注于产品工艺的改进和突破,对家族企业的扩张从来没有什么热情。尽管1970年,宝格丽的第一家海外门店在纽约繁华的第五大道建立,开始了进入国际市场的谨慎尝试。但真正让宝格丽跻身世界一流奢侈品行列、开始全球化步伐的,是弗朗西斯科。

年仅27岁就成为宝格丽首席执行官的弗朗西斯科是创始人索帝里欧的曾外孙。作为家族的第四代,与几个舅舅所受的传统学徒式教育不同,弗朗西斯科先后毕业于那不勒斯大学经济学和纽约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对家族企业并不“感冒”的他,是在舅舅们的恳求下,忍痛放弃了伦敦投资银行的聘书,接过了宝格丽家族的权杖。

难以想象,弗朗西斯科刚刚接手宝格丽时,这家有着百年历史的顶级珠宝企业竟然只有5家分店、80名员工。

接过权杖的弗朗西斯科开始将现代管理理念渗透到家族企业管理中,正如弗朗西斯科的自述:“对家族而言,我的角色就是一个商人,我的舅舅们才是真正精通技艺的珠宝商。”

但是,过分保守的家族观念使得弗朗西斯科的全球化理念屡屡碰壁,大多家族成员认为“我们现在已经很好了,为什么要冒这么多风险?”不过,弗朗西斯科最终说服了两个舅舅,获得了第三代的全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