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简述历史学科的基本结构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近年来,全国各地在中考历史的考查上相继进行了一些改革,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考题灵活,联系实际,淡化纯知识、纯记忆的内容,这既体现了当今时代倡导的素质教育的要求,也给当前中考历史复习课教学提出了新的课题。我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以下四点复习策略。
一、按时出好复习内容提纲,打印及时并保证清晰,发放到每位学生手中。
仅让学生拿着书本复习有几个弊端:一是学生不知道该复习什么,所以我们常见学生将书从头读到尾,而且效果不佳;二是反复看书会出现视觉疲劳,容易忽视书上的内容,就是所谓的视之不见,我们常在考试后听到学生说书上的这个地方没注意。我的做法是依据中考说明的要求和集体备课的结果,将要求学生了解、指导、简述、理解的知识点结合教材进行细化,编写成复习内容提纲印发给学生,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复习,使学生明白哪些知识是识记内容,哪些是理解掌握内容,哪些是重难点、易混点,做到有的放矢。当然这个工作可以由不同教师分工完成。
二、博众家之采,取众家之长,收集与整理中考信息,多途径收集名校复习方法及复习资料。
中考是我们初中阶段的战略大决战,只有充分地掌握大战前的各种信息,才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中考复习其间,我们会获得各种各样的信息,包括考试大纲及其特点变化,试题类型及变化,内容范围及难易深浅,等等。虽然这些信息并非试题本身,但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能够使教和学有所依据,不会如无头苍蝇,盲无目的。如我们在参加各种中考会中得知,2008年的中考会与重大时事结合起来,因此我们就把一些时政热点与历史挂钩,并进行整理归类。如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我们就把有关改革开放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去复习。果不其然,在08年中考中问答题的第三题正是此知识点,甚至跟我们整理的资料一模一样。这样不是事半功倍吗?所以应对中考,信息的收集和整理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临考前一段时间更是如此。
三、保证课堂复习模式的有效性,至关重要。
对于这个工作的研究和探讨,有许多优秀教师都有自己的见解和方法。在复习课堂中,我觉得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课堂建模很重要。模式就是方法和途径,好的课堂模式就是两点间的直线运动,这样的模式简洁、直截了当、有的放矢,能达到成本最小效益最大;不好的模式就是两点间的曲线运动,花费时间多精力大,而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甚至还会达不到效果。课堂模式除了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外,对学生也有着很大影响。学生是很难创造出自己的独有学习方法的,学生的自主学习方式和方法基本源于教师的课堂模式,是教师课堂模式的翻版。因此,我们结合了洋思模式、杜朗口模式、即墨28中模式的特点,根据本地实况,创制出了“目标明确、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师生共解、激辨讨论、提高能力”的课堂模式,以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课堂讲解不超过20分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围绕目标自主学习,实践结果表明效果不错。
其次,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复习内容和要求要非常明确,尽量细化。第一,教师要交待学习的主要内容,并要求学生必须达到什么程度,有目标的学习比“今天大家复习世界大战”要有效得多。第二,师生要系统回顾基础知识,扎扎实实打好基础,毕竟中考历史主要考查的还是基础知识,重在弥补知识缺漏,使之形成知识网络与结构。第三,教师要选择典型例题讲解或组织学生讨论,狠抓重点内容,适当练习热点题型,帮助学生揭示解题规律,注意解题方法和本学科能力的培养,教会学生善于归纳和总结知识之间纵横的联系和比较。第四,要根据学生实际制订适当的复习量。复习课中常看到教师布置了超量的复习内容,我们通过试验比较发现其结果是效果很差,一堂课不可能复习完两堂课的内容。
四、历史教师认真负责的态度至关重要。
一、珠海市四所高中历史教学状况调查研究结果简述
(一)历史课堂教学情况
在一定程度上,课堂教学情况能直接反映课程改革的进展。因此,我们从教学方式的选择及原因、课外知识的补充等方面调查了四所中学历史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
虽然许多教师理解新课改的基本精神,但在“教学方式的选择”方面,调查却显示,超过60%的教师在实践中依然选择了传统的讲授法。约有85%的教师在选用教学方式时会优先考虑学生成绩的提高、课时紧张程度。在历史课外知识补充情况及补充形式方面,统计显示,超过90%的教师能在课堂上为学生补充课外历史知识;在这些教师中,约有75%的教师采用的是简单的口头介绍,使用图片、计算机、视频等方式辅助讲解的仅占少数。
(二)学生历史学习情况
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历史课堂活力的来源之一。然而,从问卷抽查中可以看出,不喜欢历史课或无所谓的人数约占22%,持淡漠态度的人约占52%。这一现象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因为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方法存在一定的联系。表1显示了学生常用的几种学习方法所占的比例。
有将近80%的学生是靠经验、机械记忆、突击复习等方式学习历史的,这表明大部分被抽查的学生缺乏学习的目的性,原因有可能是教师没有有意识地对这一方面进行指导。
(三)高中历史课程资源开发与使用情况
合理开发与充分利用历史课程资源,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之一。为此,我们首先调查了四所学校历史类书籍的储存量与借阅情况。我们发现两个问题:一是历史类图书的藏书量占总藏书量的比例不大;二是很少有学生去借阅历史类书籍,图书馆中历史类书籍的借阅量不足五分之一的情况占了66%,而借阅量超过一半的情况仅占9%。
在四所高中的历史教学过程中利用互联网资源的情况也不乐观,这或许与学校硬件条件不足有关系。表2数据显示,只有少量的教室安装了多媒体设备。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新课程改革的进程。
在随机走访调查中则发现,师生对于本地博物馆、历史遗址等实物历史资料以及本地风俗习惯资源的利用率几乎为零。调查问卷显示,主要原因有二:一为缺乏资金;二为观念问题,教师认为离开教室,学生便难以学习。
二、珠海市高中历史教学现存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珠海市高中历史教学的现存问题
虽然本次调研抽查的仅是四所高中,但它们层次各有不同,从中可以管窥珠海市高中历史教学的现存问题。
1. 课前备课:以教科书为中心,缺少资源开发。现行高中教材以专题形式编排,每节课内容多、跨度大,这意味着,备课不仅要吃透教材,更应该研究、挖掘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历史知识与现实的联系。然而,繁重的教学任务、紧张的课时安排等等,都限制了教师对教科书的内容进行拓展,更不要说充分地利用网络、历史文物、风俗习惯等各种资源。最终结果是,教师在备课时基本上以教教材为中心,过于依赖与教材配套的教学参考书,过于关注课本每一个知识点的落实,使本来活色生香的历史课变得枯燥乏味,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内容:以知识为中心,缺少人文教育。2016年公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指出,“人文底蕴”是学生应具备的重要核心素养之一。但在实际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教师教授的主要是历史知识,从学生的学案设计到教师的教案编写都以高考考点为落脚点。这一有意或无意的做法,也影响到了学生对历史学科的态度,如在问卷调查中让学生对历史课提对策时,一些学生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多划重点,以便于复习考试”。这样的结果是偏离历史教育的本质的。
3. 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中心,缺少学生互动。在听课调查中发现,在上课过程中,虽然n堂看似热闹非凡,学生有很多发言的机会,但师生之间的交流往往流于形式,缺少有效的师生互动。例如,在提问方面,经常把结论告诉学生,然后问“对不对”。又如,在设置问题时从教师视角出发,没有遵循学生学习的逻辑。
4. 教学方式:以形式为中心,缺少实质性突破。讲授法作为一种容易操作、效率高的教学方式,一直以来占据着最重要的地位。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有部分教师注意到了教学方式的转变以及关注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他们注意鼓励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但很多时候过于强调外在的形式。比如当下很流行的“导学案”教学模式,实质上是传统的“习题课”换了一种形式出现在课堂中,这恐怕不是课改所取得的实质性突破。
(二)珠海市高中历史教学问题成因分析
1. 思维定势导致恶性循环。在以往教学中,历史学科被定为所谓的“副科”,会考、高考是它存在的意义。这种思维使得许多历史教师的工作出发点仅仅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帮助学生提高分数。另外,大部分高中生仅出于考试目的而学习,缺乏主动探索历史的热情。在社会、教与学之间的恶性循环下,历史教师虽心有余而力不足,更遑论实现历史学科多样化的育人功能了。
2. 功利化评价机制导致课改进程缓慢。由于高考的引导,从社会到相关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评价仍然是看高考成绩,看重本率,看升学率。这种功利化的评价方式使得珠海高中的课程改革进度缓慢。授课教师虽然注重在课堂上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但还是让学生以“学教材”为主,学生缺少发散性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课堂仍然处处充斥着应试教学的影子。
三、解决高中历史教学问题的对策
当前珠海市历史课程改革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要深入发展,必须要解决现存的问题。为此,我们有以下建议:
(一)改变思想,提高业务素质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历史教育作为公民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已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提高学生的公民素质,首当从教师处着手。这就要求历史教师转变自己的思想。首先,要把“工作目标”改变为“职业理想”。教师在工作中应该经常思考“怎样做才能使自己获得发展性的成长”,从而达到教学相长,在传道、授业与解惑的同时产生更大的教育热情。其次,教师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在信息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快,周期短,学生获得历史知识的渠道也更多,教师应该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完善知识结构。
相关教育行政部门也要发挥统筹作用,为历史教师继续学习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例如,可以建设历史课程的数字化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再者,通过必要的技术、资金、精神支持,激发教师“课程建设者”的意识,让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发、利用各种历史课程资源,创造形式多样的课堂模式来促进学生的成长。
要注意的是,在推动教师教学理念转变这一点上,相关部门不能想当然地“一刀切”,例如不顾课型特点,一律规定必须要使用多媒体技术。其实,任何教育技术的运用,都只能为教学服务,否则便容易出现“喧宾夺主”的情况,既无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也难以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二)改变评价,提高教学创新水平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继续像以往一样用一张试卷、一个分数来评价学校、教师、学生,显然与素质教育的目标相去甚远。地方高中历史课堂改革要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就要推动评价机制的改变。
珠海市相关教育行政部门首先应该推动社会改变对学校的评价模式。在评价一个学校的过程中,既要关注最终的教学结果,也要关注教学的过程。这样才能使高中历史课程改革有更大的突破。
对于教师的评价方式,则应该逐渐转向发展性评价价模式。现在,对于教师的评价,运用得较多的是奖惩性评价模式。这种模式是一种目标本位的评价模式,它以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结果是否符合校方与相关部门的期望作为奖惩依据。这一方式,因其片面的教育价值观不断受到指责。发展性评价,则既关注教师已经取得的成绩,也关注教师个人的未来发展,是一种更具人文关怀的评价方式,有利于激发教师的教学主动性,具有长远性。
关键词:目标 历史 有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772(2013)04-003-02
有效课堂是效率、质量优先的课堂。有效课堂评价的核心依据是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围绕教学目标,高中历史有效课堂教学需要解决三个基本问题:学什么?怎样学?学得怎样?为此,笔者设计了目标引领下有效课堂教学如下结构:
通过以上教学结构,在课堂教学目标的引领下,将教师学法指导与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点拨拓展与学生合作交流、教师检测反馈与学生训练巩固、目标达成评价、校正与课堂小结紧密结合起来。
首先,要重视目标预设,强调目标引领,解决历史课堂学什么的问题。
课堂教学目标具有客观性、科学性。它必须依据课程标准并结合学情(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基础)来设定,因此它应当是完全能够实现的。整节课的课堂教学目标应当具有并切实发挥引领教学全过程的作用。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一课的课标要求:简述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由于高一学生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均有限。且高中历史以专题史形式出现,时空跨度大,学生对经济史比较陌生。因此,笔者对本课教学目标作如下设定:
1、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让学生理解掌握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基本史实,分析探究经济结构变动的原因、影响,培养学生论从史出,辩证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以近代化为主线,采用展示图文资料、开展课堂辩论、创设历史情境、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等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到近代列强入侵给中国带来深重灾难的同时,客观上也为中国的近代化创造了条件。
整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每一目内容也要有相应的目标。确定教学目标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要以课堂教学目标达成为依据,取舍、整合、运用课程资源。
其次,坚持以生为本,展开教与学的双边及多边活动,强调教与学的结合、学与思的结合、知与行的结合,解决历史课堂怎样学的问题。
在本课的教学中,为了完成目标,笔者首先通过图片形象直观感受明清以后东西方存在的巨大差距,让学生认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必然性。在教学第一个变动:“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中国近代化的前奏”时,笔者讲述了《一个旧中国农民的回忆》的故事,让学生思考后传统经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产生了什么影响?学生回答后进行归纳总结。实现了学与思的结合,学生既学得深刻,也真正达到自主学习的境界。在教学第二个变动:“洋务企业的出现――中国近代化的起步”时,有关的基础知识初中学过,必修三还将涉及到,因此,采用学生阅读课本,填写基本知识表格的方式,重点讲解军事企业和民用工业的性质和对的评价。从而充分运用课程资源,完成本目的教学目标,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关于第三个变动:“中国的产生――中国近代化的新动力”,笔者组织学生进行情境表演,点拨思考资本主义产生的条件有哪些?进而概括产生背景,然后展示地图,直观感受中国的产生地点,在学生的主动参与和直观感受中,达到思考和学习的效果。从整个课本知识教学过程看,教与学结合、学与思结合、知与行结合,实现了高中历史有效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
第三、课堂教学目标达成评价,校正及课堂小结,检验历史课堂学得怎样。
教学检测不仅仅是在一节课的最后,在完成一个知识点以后,尤其是完成一个教学重难点之后,就可以设置问题,进行教学效果的检测。在一节课的最后设置的问题一般多选用历年的相关高考试题。
在本课的教学检测中,笔者发现学生对“买办”、“中国近代企业”中的“近代”等概念理解不清,对“自然经济”与“小农经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和“中国”区分不清。检测中发现了这些问题,因此当堂得到了解决。在全部教学内容结束之后,列出几则材料,问:谁是中国近代化的推动者?谁为中国近代化埋单?谁是最大的赢家?通过这样的检测不但检验了学生对本课知识内在联系的把握程度,而且将教学内容进一步拔高,大量的材料也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
在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如何正确使用历史教材,使高中历史教学符合新课程要求是摆在历史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以讨论高中历史新课程教材使用为核心,阐述了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正确认识和处理包括教材与新课标、必修与选修、模块与模块等之间的关系,论述了摆正历史教材在教学实践中的位置从而促进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策略。
关键词:
高中历史;新课标;教材使用
近年来,我国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课程改革为教学实践带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给广大教师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为了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为了保证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教师需要解决如何正确使用教材的问题。对于高中历史教学而言,一方面,历史教材体现了新课程的精神与要求,正确使用历史教材意味着要综合把握与教材相关的多重关系;另一方面,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的学科,高中历史教学具有特殊性,正确使用教材还意味着要把历史教材摆在教学活动的正确的位置上。
一、正确认识几个关系
(一)历史教材与新课程标准的关系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要将新课程教材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就应准确把握《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与教材二者间的关系,使教材使用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是高中历史教材编写的基本依据,新课程标准规定了历史教材编写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与指导思想,历史教材中所蕴含的教学理念与教学目标是课标原则和思想的具体化。所以,新课程标准作为历史教材编写的纲领性文件指引了历史教学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反之,历史教学活动应当符合新课程标准的相关精神与要求。具体而言,一方面,要深入解读和探讨新课程标准,尤其是准确理解其规定的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历史教材和教学活动所体现的课程理念应和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符,在教学活动中和对历史教材的使用中应严格按照新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组织教学。另一方面,要主动加强对历史新课程教材的解读和研究,综合多种主客观因素灵活处理教材使用,包括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教师个人专业能力,学生的兴趣、认知水平、心理特点等因素,对教学内容与相关教学资源进行优化与整合,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以便引导其逐步构建历史知识结构体系,提高历史教学效果。
(二)选修与必修的关系
在新课程标准中,必修课和选修课是高中历史课程的两种基本类型。作为学生必须修读的课程,必修课具有一定的基础性,它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要求其系统化地了解古今人类社会在不同领域的发展状况,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主要方面以及科技、民族关系和外交关系等其他领域。与之相比,历史选修课的专业性更强,其授课对象是历史基础知识较好、对历史这门学科有浓厚兴趣的部分学生(多数省份理科生只修读必修3册,文科生需再修读选修中的2-3册),其目的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历史的热情,开拓学生的历史眼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想深入学习历史的学生提供必要的资源。毫无疑问,多样化的选择能够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历史的实际需要,对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能够有很大帮助。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要恰当地处理好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的关系,尤其要合理地安排教学时序,要按照教学内容的不同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内容。例如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这一册,与必修一在内容方面有一部分是重叠的,尤其是主题、理念以及知识线索等方面与必修课内容之间存在很大的相似性,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二者有机整合起来,将必修一中的相关知识引入到该专题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回忆、温习相关内容;与此同时,必修课与选修课有本质上的不同,教师应有所侧重地以新的角度讲授该专题,即不同于必修一对于政治文明历程发展脉络的侧重,该册书更加强调各国在不同时代面对不同问题的解决对策以及对各国改革范例对后人影响的讲解。
(三)必修模块间的关系
在现行的高中历史新课程中,有三个互相渗透、彼此联系的必修模块,它们以各自的不同视角阐述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内容与线索,彼此之间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关系。历史教师在教材使用过程中要处理好三个必修模块之间的关系,关注历史事件的联系性,充分利用联系具有普遍性的基本规律灵活整合三个模块,对于每节课的既定教学目标,要加以一定的灵活性策略调整,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文化的不同角度解读历史,增强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归纳能力,从而完整地掌握专题知识体系,建构起该阶段历史发展的总体脉络,增强其历史思维能力。历史教师在进行某一模块的教学时应适当建立与其他模块之间的联系,例如在对岳麓版必修一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的教学中,应注意结合必修二第四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中的相关内容。又如在讲解岳麓版必修一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时可适当引入必修二第五单元“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中的相关知识。总之,要在实际教学中处理好模块间的关系,使学生意识到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
(四)同一专题间的关系
在编写体例上,高中历史新课程教材选择了以专题的方式呈现历史,各个专题以所在模块的某个宏观问题为中心展开探讨,与此同时,在专题内部,又按照不同的小问题分成多课,这些小课构成彼此联系的统一整体。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恰当把握好同一专题内部的关系,综合新课标的规定与学生具体学习状况两个因素,合理增删调整教学内容。例如岳麓版必修二第二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可分为“西方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工业文明的崛起对中国的冲击”两个主要问题,对于后者新课程标准规定“简述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历史教材中,这些内容被编为两课,即“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和“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对之进行阶段性划分,将中国近代发展分为产生、初步发展、民国初年“短暂的春天”、统治前期进一步发展以及统治后期的困境这五个基本阶段,借助于对各个阶段出现的原因及意义的分析,使学生深入全面地理解该专题的基本内容。
二、摆正教材的位置
(一)钻研教材,细化新课标
在现代教学理论中,教材不是用来“教”的,而是用来“用”的,换言之,教材不是教学对象而是教学所借助的材料、资源和工具。在我国,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作为物质载体承载着相应的教学理念,教师参照教材组织课堂教学,学生则以教材为重要的学习资源。所以,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对教学目标加以明确,制定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案,另一方面要树立科学的教材观,深入钻研教材,科学使用教材,使教材成为一种有效的“动态性资源”,将其应有的价值和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以促进历史教学。在备课过程中,历史教师往往注重具体的教学目标而对整个模块的课程标准有所忽略,所以为了在教学中摆正教材的位置,教师应加强对模块课程标准进行宏观性的整体解读。以整体解读岳麓版选修六第17课“全村同在画中居——皖南古村落”一课为例,可以从其他章节中提炼相关内容为该课教学选取所需材料,如第一单元“人类的共同财富——‘世界文化遗产’”包含了与该课相关的内容,可将其视为该课的序言和纲领,对该课的教学很有价值。根据第一单元“知道世界文化遗产登录的标准”的教学要求,可在讲授该课时引导学生思考西递村和宏村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原因、自然环境保护与文化环境保护对世界遗产保护的重要意义等问题。在对新课程标准进行深入分析后,教师还应认真钻研教材,搜寻各个版本的历史教材和教学参考书,带着一定的问题有目的地阅读,通过对比分析寻找对教学有价值的信息。第一,要通过钻研教材提炼核心知识点,其依据有二:一是新课标,二是各版本教材的共有或相似内容。第二,对于同一版本内部的相似知识点要注重对比分析,并进行适当的融合,在此基础上筛掉偏离课程标准较大的内容,从而使教学内容的质量更高,提高教材使用的质量。第三,要认真核对细化后的新课标要求与教材钻研成果,查漏补缺,避免教学过程中出现对新课标要求的遗漏,将其他版本教材中的内容或其他相关材料补充到教学计划中,从而使教学内容更为全面。
(二)广泛涉猎,精选教学素材
高质量的教学素材是高中历史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要达到新课标的要求,仅凭历史教材中的教学素材是不够的,教师应在备课过程中广泛涉猎,认真阅读重要材料,在此基础上以教学要求为依据有所取舍和调整,最终筛选出最佳教学素材。因此,教师应通过书籍、报刊、网络等渠道获得文字、图片、音频、影像等各种类型的必要教学素材。广泛涉猎是精选教学素材的基础,前者仅是最基础的准备工作,在完成素材搜集后,如何使用这些素材使其对教学效果有积极影响更为重要。在素材选择过程中,通常要遵循以下几点:首先,必须严格按照新课标的要求选用素材,每个素材都应起到一定的作用、达到特殊的效果,即促进新课标要求的实现,帮助学生掌握课程的重点和难点;第二,要坚持直观化优先的原则,假如教学素材比教材中的文字内容更直观、更易被理解,那么就优先选择素材而放弃教材中的相关素材;第三,忠实于教材原则,素材要尽可能地符合教材,史实和理念不应与教材内容有大的出入,这不但更符合课标要求,而且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第四,要恰当地处理“质”与“量”之间的关系,选择素材时不要过于求多、求全,而应在适量的基础上求精。
(三)整合教材,构建新思路
正确使用历史教材,要求教师充分整合教材,寻求教材使用和教学的新思路。高中历史课堂上涉及的知识丰富多彩,从另一角度上讲,则可以说庞杂纷繁,假如没有一条清晰的教学思路将多样而细碎的历史知识串联起来,那么教学内容会显得混乱无序,对学生听讲来说也十分不利,一些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甚至会对教学内容感到一头雾水。因此,在细化课标、钻研教材、广泛涉猎、精选素材后,还应整合教材,努力寻求教学新思路。在教材整合过程中,要注重教材内容和教材外有关知识的整合,将它们进行有目的的增删和取舍。需要注意的是,重新整合并不等于拼凑,还应对选定的内容进行重新组织,使其结构和顺序不断优化。在教材整合过程中,还要充分考虑到高中历史课程的课型,防止将历史课设计成理论过于艰深的高校历史专业课,也不能使其成为徒有其表的“导游课”。虽然整合教材与建构新思路存在逻辑上的先后顺序,但在实践中它们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整合材料需要以新的思路为指导,而新思路的建构则需要来自于材料整合过程的灵感。整合教材与建构新思路之间并非是对等关系,创新思维是长期积累和思考的结果,教学新思路同样需要历史教师在学习、教学甚至生活中勤于思考、博闻强识。
三、结语
教材是教学的重要材料和工具,是连接课程标准与具体教学实践的桥梁,是教师的授课依据,是学生的学习参考,如何使用教材关系着课程标准能否达成,更关系着教师教学质量的高低。对于高中历史教材的使用而言,要正确处理好与历史教学相关的多重关系,准确把握历史教材在历史教学中的定位,同时要细化新课标、钻研教材,广泛涉猎、精选素材,并积极整合教材、构建新思路,从而使教材在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估等教学综合系统中发挥更大功能,达成新课标要求,促进学生的历史学习。
作者:杨建雄 韦震 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河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邱浪平.高中历史教材在新课改中的有效使用实践研究[J].成才之路,2011(33).
[摘要]技术的运用必须是在有效学习的前提下进行的;否则,技术革新只能成为一种神乎其神的东西;教学设计与技术的历史演变、现状困惑和未来发展都提示着我们必须从社会、技术和人的协调关系中加以探讨。
[关键词]教学设计与技术;信息与多媒体学习;网络教学;建构主义
布兰特・G・威尔逊(Brent G.Wilson),美国科罗拉多大学信息与学习技术系(ILT)教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要倡导者之一。其主要研究领域为教学设计、认知与教学,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等,尤其感兴趣的是为什么人会抵制技术,如何将技术整合到教育和学习中。他主张:在教学、学习和工作绩效中技术的正反面效用是值得仔细探讨的。
近年来教学设计与技术(IDT)领域出现了若干重大的进展,但同时在研究中也有一些意见分歧,甚至于出现近乎失控的局面。似乎每个人都在致力于与技术和学习相关的研究及开发工作做出贡献。研究涉及的面从中小学到高等教育,还有企事业岗位、家庭教育和娱乐业;参加研究工作的有IDT专家、教育专家、其他领域的研究人员和热心人士,而研究机构的扩张和专业刊物的兴旺,也表明了人们对这一领域的前景十分看好。
即使总免不了有阵痛,但由于注入了新的活力,启发了新的思路,并且注重革新创造,所以,发展本身是会受到大家普遍欢迎的。然而,通常人们只会把注意的焦点放在时髦的新技术上,而没有关注能够提高学习的理念及其方法。经过一次次沉痛的教训,我们终于认识到:技术的运用必须是在有效学习的前提下进行的;否则,技术革新只能成为一种神乎其神的东西了。同时,学习的结果也必须符合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
在不断变化之中,我们很难去度量这一专业领域或者专业团体的研究工作已经到了哪一步,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又会体现在哪里等等。不过,鉴于借鉴历史的经验,结合当前的实践需要和专业研究领域内外的进展,我们将为IDT的发展前景作出思考。
一、历史影响
从历史角度来看,教学设计源自教育心理学,后与教育技术整合而成(Dick,1987;Reiser,2001)。设计与技术合并的关键在于拓宽了“技术”这一概念,将“软技术”或者“程序、模式和策略”之类的“过程技术”包括进来以达成明确的教育结果。这就要求教学设计人员将自己定位于如何在教育技术中贯彻学习原理,依靠技术支持的环境来试验教学设计的构想。
当今各个高等学校的教育学院中,仍然有许多教学设计方面的研究项目从属于教育心理学,聚焦于其中的学习原理,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然而,最近几十年来,教学设计已经将更多的目光投向了培训和成人学习领域,特别关注人在工作环境中的业绩表现。到底是聚焦中小学还是关注成人学习领域,这样的张力在未来的若干年中还会延续,但作为一个研究领域,如今IDT的一个标志性特色是它已经有意识地关注更加广泛的学习环境。
同时在过去10年当中,“学习科学”已经部分取代传统的教学设计研究。数量正在逐渐增加,“学习科学”学位课程包括了以下一些特点:(1)十分重视认知科学;(2)更加重视原型工具与环境的开发;(3)重视基本理论和研究。相对于学习科学,教学设计的学位课程更加重视:(1)业内人士所关注的实际运用技能;(2)设计原理和实践;(3)心理学基础以外的理论。
在不少教学设计的权威心目中,似乎学习科学的研究人员学术视野更宽些,因为他们对认知科学有更加深刻的理解。这种看法是对是错,实在是因人而异的。我们倾向于重视教学设计的多样性和把心理学仅仅当作一门基础学科。不管如何,学习科学学位课程日益受到重视,充分说明了教育心理学、学习理论仍然是学习技术的核心。
二、现状评说
在许多方面,我们处于选择如何回应外界影响的十字路口。第一代的权威大师如加涅已经去世离开了我们,但仍然有一些理论家,特别是梅里尔(David Merrill)和伊利(Don Ely)在这一非常时期指引着我们。然而在这个领域仍然存在许多潜在的危机,简述如下:
1.发展过程中的失控。令人眼花缭乱的专业机构和期刊当然是兴旺发达标志之一,但这也使得总的趋势和理论发展的方向难以琢磨。
2.相关领域的介入。许多原本是其它领域的研究人员也加入到了与教学设计相关的工作中来,特别是来自于学习科学领域的研究人员,当然也有来自其它领域具备教育与培训背景的人员。
3.技术进步日趋加速。日益更新的技术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追随者和新的发展模式,逐渐产生了许多新的专业组织和研究领域。
4.聚焦新的重点。研究者对特殊背景的人群(如中小学和企事业部门)有着浓厚的兴趣。对于这种背景下的研究特别细致详细。这最终可能也会导致与教学设计一般原理有所背离。
5.关注绩效问题。非正规学习及其工作绩效扩大了教学的界限,导致人们更加重视从组织发展到人类工效学众多的相关因素。
6.不同范式之间的竞争。在教学设计中,教育观念上的冲突清晰地反映在“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t)和“授受主义”(instructivist)这两大阵营之间的差异当中,有时候这种冲突也许被夸大了,但常常是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
7.建立“知识库”之不易。IDT的知识和理论难以转化为具体的规则和理论。一般来说,教育是“最难的科学”(Berliner,2002),因为学习的整个系统具有随机性和动态性,而有效学习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往往要求对于具体情况作出灵活反应。这真真切切地存在于教学设计人员设计与运用学习技术和资源的过程中。
三、两条途径
对于这一领域的许多潜在危机我想到两个解决办法。其一就要求集中加强我们的理念、信仰、接受方法和 实践。第二个方法是鼓励继续解放思想,以达到共同目标和理想。为了避免混淆(因为我全力支持第二种方法),两种反应或两条“途径”概述见表1(如果我的论述有误的话,请主张第一条途径的梅里尔教授提出批评指正)。
这两条途径在未来的实施过程中都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对于这一学科领域坚守僵化的立场,如在途径l中解释的那样,可能会导致堵塞要道,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专业实践中将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大而无当的问题。同样,容纳百川、无所不包的环境也可能会减弱核心的作用和专业优势。
这两条途径优势的潜在之处也是不同的。途径1可能会导致一些关键领域的重大进展,如开发自动化的设计工具;可重复设计的有效程序以及对落实教学具体实现学习者自我调控。这些都是极其宝贵的成果,特别是如果利用这些工具可以改变我们的工作方式的话。途径2也同样可以预见这些进展,但是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至于具体由哪些负面影响也很难一一说明。不过,尽管很难预测,但其中可能会包括:改善记录 和分享专业实践的各种方法;吸收相关领域的思想和方法;更好地关注学习者的整体需求。途径2将会有更加多种多样的研究成果,也有适用于学科环境的各种不同的工具和模型。
总的来说,我支持用一个较为折衷的,有多种包涵力的词来定义这个研究领域。这可能是因为我常常觉得自己的思维总处于传统的边缘,但立场却又并不完全自我。一般来说,开放式的系统比封闭式的系统更有适应性和生存能力。只有解放思想,我们才能发现和培养积极创新,从而确保我们不会偏离方向。总之,我们要开放、包容、创新,同时立足于核心思想和追求维护共性。专业在同行中总是存在一些不适感和寻求归属感,但是我们需要为多样角度和新观点的注入留足空间。
四、适用广泛的IDT基础
我一直主张建立一个更广泛的教学设计知识库的观念。但这究竟意味着什么呢?下文概述了当遭遇现实问题的挑战时我们所可能和应该规划的基本构思。这些基本构思将会提醒我们关注目前知识库的深度和广度。
1.媒介研究。各媒介对学习有什么样的重大影响?发挥了什么样的机制和启动了什么样的程序?IDT有着一个比较各类媒介、检测媒介的读写能力、媒介评价的影响、利用媒体的整合能力作为教学改革手段的悠久传统。
2.系统思维。系统思维有着许多不同的展现方式。ISD长久以来都有着一个凝集这一领域的基本套路。基本思路是,教学改革需要精心策划和开发,同时更重要的是通过认真评估结果来对教学的效果进行检查和验证。这一教学过程的具体性质是由教师和学习者之间的系统互动情形所限定的(Merrill,1968)。赖格卢特(Reigeluth,1995)和其他专家已经说明了教学系统内部各个因素互相影响的复杂情况。复杂性理论同样也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如何选择、改变教学过程以及建立学习共同体。
3.技术/效能立场影响着课程的开发。泰勒(Tyler,1949)提出的客观主义课程设计方式被称为“技术”、“高效”的课程范式(Kliebard,1987)。这类课程方式在IDT中是根深蒂固的。IDT模式常常与目标、活动、评估之间的一致性原理紧密联系在一起;也与解决问题的理性计划模式以及课程开发都有着密切的关系。经历多年的反对之后,这种做法在美国中小学教育的课程标准运动中却死灰复燃。借助学习管理系统(LMS),工作环境也同样注重这些原理,这有助于追踪学习的目的、目标、活动和评价。
4.设计思想。IDT核心是其说明性(prescriptive),设计原则的价值在于帮助学习者解决学习和工作问题。将一线的实践者看作是提出不同解决方案的设计者,就可以更加凸显活动中创造价值和模式开发的合理性。IDT背后的设计理念实际上也是同其它专业领域,如建筑设计、计算机和信息系统设计、工业设计等联系在一起的。这些联系促使我们去思考设计过程中更广泛的各种因素,包括情绪和动机所起到的作用的影响(Norman,2004)以及改进教学即时经验的美学原则(Parrish,2004)。
5.合理应用技术。科学技术不仅在教育中,几乎在各行各业中都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哲学家、历史学家极力主张对技术谨慎小心地正确运用。通过仔细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各种影响人们接受新工具和新改革的压力和约束力。而影响系统的某种干预必然导致意想不到的副作用(Tenner,1997),这就要求我们以一种谦虚谨慎的态度来加以对待。评价实际成果,无论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都要求设计者能够超越既定目标,考虑某种教学干预措施的正当性和适用性。
6.学习理论的作用。学习理论能够在观察教学互动过程时帮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学习的性质。各种有用的隐喻和理论都能够帮助我们洞察为什么教学互动应以这样的方式进行。学习理论的内容涉及到许多方面,从教学内容和教学结构的信息化,到以活动为基础的理论,再到注重质的认知改变。综观过去40年我们可以发现,IDT中有很大一部分创新成果直接来自于学习理论的新发展。
7.基于技术的教学。基于技术的教学其英文缩写已经由CAI到CBT,到WBL,到DL,到e-Learning,而且基本概念仍然保持不变:技术是一种传递教学的工具。我们已经建立了一个坚实的知识库,包括关于教学反馈、学生管理、教学结构和顺序、课堂内互动的研究等。
8.技术作为一种改革的手段。通过运用技术能促使我们以一种新的眼光来看待教学实践。技术已经在教学的各个阶段,从计划到执行到评估,发挥越来越多的作用。每个阶段都会启发我们对于教学思想和方法进行更为深刻的改变。改革就是让更多的人对学习技术感兴趣,在技术运用的同时改革教学过程。
9.技术作为绩效支持系统。各种硬件和软件技术都是为了帮助人们在工作中取得更好的绩效。这些技术包括取得工作绩效的模型及理论――成因和干预措施、信息协助系统、程序支持系统、激励和评估系统等各种支持系统以及设计更加完备的工具。
五、展望:可能影响未来的趋势
1.游戏与虚拟世界。20多年来电脑游戏已经成为了一个很大的产业,越来越多的文献资料涉及到游戏设计和更多地扩展为“新媒体理论”的话题。其中一部分的成果已经被教育所采纳,但是将游戏和模拟运用到教学设计中的空间还十分广阔。
2.e-learning学习工具的设计与开发。一些理论,包括梅里尔(David Merrill)、冯曼里伯(Jeroen van Mer-rianboer)、梅耶(Richard Mayer)、斯维尔(John Sweller)的理论中都是从信息加工角度来考虑如何管理认知负荷和开展有效教学,如教授规则、概念和程序的不同策略。因为这些理论本身比较有章可循,无论是专业人士或其他领域的有志者都能够利用这些设计工具。近期学术刊物上就有相应教学设计工具的专题讨论(van Merrianboer和Martens,2002),尤其是荷兰教学设计研究人员的成果特别引人关注。热点在于成功开发的有关研究项目将以一种实际合理的方式用于完善的教学理论。尽管一些建构主义者可能会关注这种教学策略,但我很希望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将产生大量的工具和显著的学习成果――这是教学设计的底线。
3.扩大评估与选择资格。评估学生的三个主要方式是:到课率、正式评估和非正式领域评估。每个人都希望能够不缺课,能够在考试中获得好成绩。这只是评估越来越重要的原因之一。另一个是人们对于在教育和培训系统中的投入负有责任。在一个但凡有市场价值就有其衡量标准的社会,教育对绩效考评的需求反应太过迟钝。在教育和培训中,人们在多种专业资格认证中愈加认识到评估的重要性。
4.数据管理和学习支持的工具。电脑擅长跟踪已经记录保存的信息和指导学习者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如何运用信息。在公司背景和中小学教育中运用学习管 理系统(LMS)来支持教学决策,表明各种数据资料对于学生、教师、管理人员越来越重要了。
5.经济转变。教育往往是一个劳动力度强、智力要求高的服务领域,专业教学设计人员和教师要花费很多的精力来设计和传递教学内容。其中网络技术和呈现技术使得基于资源的学习得到重新强调(Hill &Hannafin.2001)。即更重视网上学习资源开发,而不是开发面授课程。正在崛起的e-learning学习环境会对经济产生一些影响(参见Wilson,2002):
资源逐步积累。班级成员(包括教员)的时间投入开发资源,以供下一代学习者。
全球人才的交汇。这样的教员,他们知识丰富、关心学生的工作,可能来自印度,每小时赚5-7美元。
产品分类。供应与服务可能是非捆绑式的,学生有偿取得能满足自身需要和有价值的服务,如社区网络;信息检索;诊断和评估;资格证明等。不同的产品有不同的价格。
大型学习技术。学习者对教师的过度依赖正在通过大规模、有100-1000人注册的自主学习论坛而(Wiley & Edwards,2002)逐渐减少。
6.实践共同体。学习是个体内发生的,但是每个人又隶属于某个团体,这一团体在塑造行为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当由于某种原因教学中止时,人们往往寻求团体的帮助来填补学习的空白,从而达到适应行为的要求。比如,知识工作者如工程师。他们往往没有时间脱产来专门学习新的技术标准和产品。此时就需要在一个学习团队中彼此探究和分享知识,通过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起到教学的作用。我们才开始了解个人与团体和共同体之间有什么关系、共同体与及个人如何利用这些资源学习,包括正规的教学,以满足个人和团体学习的需要。
本文已经收入由R.A.Reiser & J.V.Dempsey主编的《教学设计与技术的趋势和问题(Trends and Issues in Instructional Design and Technology,第2版,2005)一书,章名为The Future of Instructional Design and Technolo-gy,署名作者为M.David Merrill and Brent G.Wilson.
[作者/译者简介]
Brent G.Wilson,美国科罗拉多大学信息与学习技术系(ILT)教授,当代国际知名教育技术理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