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乡规划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城乡统筹;城乡规划;问题;改革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实施以来,我国将城乡统筹规划作为规划工作重点,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于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城乡统筹理论的不断深化和创新,城乡规划也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而缺乏统筹性则是其中的重要问题之一,这于“城乡统筹”发展的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因而必须高度重视城乡统筹视野下城乡规划改革与创新问题,这已经是一个十分现实而又紧迫的问题。特别是在我国大力实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新时期,我国必须从当前城乡规划缺乏统筹性的实际问题出发,以改革创新精神,积极推动城乡规划改革,使城乡规划更加适应我国城乡统筹发展,为我国城乡统筹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
一、城乡统筹视野下城乡规划存在的问题
(一)城乡统筹规划缺乏法律保障
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将城市与农村结合起来,但并没有对城乡统筹规划做出具体的规定,而作为一种“新兴”规划模式,城乡统筹规划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明确的法律和制度,还没有一部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对城乡统筹规划做出具体的规定,这就使得各地在开展城乡统筹规划方面,更多的是属于研究性质,还没有上升到具体规划层面。由于我国城乡统筹规划缺乏法律保障,这就使得各地尽管编制了城乡统筹规划,但也很难真正落实到位,更重要的是,由于缺乏法律保障,导致我国各地城乡统筹规划在内容和方法以及深度和成果方面缺乏“统一性”,势必会对我国整体的城乡统筹规划造成重要的影响。
(二)城乡统筹规划缺乏衔接机制
城乡统筹发展是城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重要战略性举措,因而城乡统筹规划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这就需要城乡统筹规划必须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规划,因而必须做好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和各个层面的衔接工作。但从目前我国城乡统筹规划情况来看,由于受到体制和机制的制约,目前我国城乡规划当中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三大部门规划的衔接仍然不紧密,甚至鲜有衔接,以致规划的统筹协调流于形式。这主要是由于这些规划由不同的部门进行编制,因而在规划编制过程中无论是目标、重点还是标准、措施都有很大的差异性,因而无法衔接到位。
(三)城乡统筹规划缺乏有效实施
由于目前国家以及各级地方政府在城乡统筹规划方面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因而普遍还没有建立城乡统筹规划实施的运行体系,既缺少相关的配套法规,又缺少土地、财税、人口等方面的政策支撑体系。特别是由于城乡统筹规划涉及到城市与农村资源的统筹配置问题,这就使得目前以城市为主的发展模式,很难将有效的资源要素向农村倾斜,因而城乡规划还缺乏平等性,使得城乡统筹规划在解决城乡发展矛盾特别是城乡“二元结构”方面并没有太大的进展,比如在落实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方面,一些地方将城乡统筹规划作为整理城镇建设用地指标的“法宝”,而不是真正从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方面进行规划,甚至出现了一些农村“强拆”问题,不仅造成了很坏的影响,而且也与城乡统筹发展相背离。
二、城乡统筹视野下城乡规划的改革对策
(一)完善城乡统筹规划法律体系
党的十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要求,表明我国已经将“依法治国”上升到战略高度,城乡统筹规划也必须按照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要求,将城乡统筹规划纳入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当中。这就需要我国高度重视城乡统筹规划工作,在可能的情况下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进行修改和完善,将城乡统筹纳入到城乡统筹规划法当中,明确城乡统筹规划的思路、目标、原则、保障等一系列制度体系。在此基础上,我国还应当出台《城乡统筹规划管理条例》,对城乡统筹规划进行进一步的安排和部署,提高城乡统筹规划法律位阶,为更好的实施城乡统筹规划奠定法律基础。
(二)创新城乡统筹规划发展思路
城乡统筹规划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工作,而且也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因而必须按照“以城促乡、以工哺农”的目标,进一步创新城乡统筹规划发展思路。城乡统筹规划必须建立在“城乡融合”发展基础上,因而必须将“促进城乡融合、维护公平正义、确保持续发展”作为我国城乡统筹规划的重要发展思路,通过城乡统筹规划,打破现有的城乡“二元结构”,形成有利于优化城乡资源要素科学配置、有利于促进城乡互动发展、有利于保持城乡与农村发展特色的城乡统筹规划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使城乡规划更加全面、协调、可持续。
(三)明确城乡统筹规划基本原则
城乡统筹规划,最根本的目的就是通过对城市与农村进行科学规划,促进城乡科学、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因而必须明确三个原则。一是必须坚持协调发展原则,即将城乡协调发展作为城乡统筹规划的重要原则,通过合理的城乡统筹规划,促进城乡要素合理流动;二是必须坚持保护农民利益原则,将维护公平正义落实到城乡统筹规划当中,最大限度的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生存权、发展权;三是必须坚持多方利益协作原则,按照我国新一轮市场化改革的要求,将政府行为与市场机制紧密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参与到城乡统筹发展当中,并通过科学的城乡规划协调好各方利益关系。
(四)建立城乡统筹规划运行机制
为了解决城乡统筹规划缺乏协调性和衔接性的问题,目前各地都在积极探索有利于城乡统筹规划的运行机制,比如浙江省的县市域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两规衔接”、成都市的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发展规划“三规合一”以及重庆市的“四规合一”等等,对于建立城乡统筹规划运行机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要想做好城乡统筹规划,各地必须探索建立符合自身的运行机制,特别是要在政策层面、体制层面、机制层面进行创新,形成协调有序、沟通顺畅、形成合力的“多规合一”运行机制,确保城乡统筹规划有效实施。
综上所述,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不断深入实施,特别是随着城乡统筹发展越来越深入人心,加强对我国城乡规划的改革与创新显得越来越紧迫和重要。这就需要国家和各级政府以及规划部门,必须进一步加强对城乡统筹发展的认识,着眼于保障和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积极研究城乡规划改革和创新的有效措施,推动城乡规划更加符合城乡统筹发展的需要,使城乡规划步入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我国为城乡统筹发展奠定坚实的规划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晓江等.城乡统筹视野下城乡规划的改革研究[J].建设科技,2014(Z1).
关键词:城乡规划设计;生态建筑;改善措施
1引言
现阶段,伴随着国内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生态环境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与破坏,在进行城乡规划设计工作时,提高生态环境的建设质量对于促进城乡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水平提升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生态环境建设不仅是我国长期发展的一个主要目标,同时它也可以反映出现阶段国内丰富多彩的民族特色以及不同地区的优良传统。此外,生态建筑也是历史产生与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对于人文、自然环境建设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2城乡规划设计中生态建筑的概述
2.1城乡规划设计的概念
所谓的城乡规划,指的是有关建设部门对于本地区城乡发展情况的一个规划、设计。在这一过程中,要保证空间结构的布局合理、科学,同时还要对资源的利用情况进行合理、科学、高效的利用。在进行城乡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要对城乡发展中的经济要素、文化要素和政治要素等进行综合性的分析,进而可以促进各个因素之间的和谐、整体发展。这样一来,就能为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文化的进步提供一系列的科学保障,同时也可以实现生态环境建设的统一性、科学性。
2.2城乡规划设计中生态建筑的重要意义
2.2.1促进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
在进行生态建筑的设计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对当地自然环境的高效利用。通过这一方式,不仅能够降低建筑物的能耗问题,同时还能最大程度的对当地的自然环境进行保护。比如说在进行生态建筑的建设过程中,比较重视太阳光的利用,因而可以减少建筑物对照明设备的使用;同时,生态建筑也利用水池、喷水系统等进行室内温度的调节,这样一来可以有效的减少对制冷设备的使用。
2.2.2对于新技术、新材料的高效利用
目前,伴随着国内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设计与施工中越来越多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被应用。通过这些材料与技术的应用,极大的提升了建筑工程的节能、环保效果,同时也促进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因而,在进行生态建筑的设计过程中,一定要重视新技术、新材料的利用,进而可以降低建筑工程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进而起到保护环境的功能。
2.2.3提供健康、舒适的环境
对于生态建筑来说,它的一个显著的优点就是提升了使用者的健康度以及舒适度,这也从侧面体现出建筑对人的关怀,提升了建筑使用者与自然环境之间的沟通。①生态建筑在使用功能方面得到了显著的完善,进而可以满足人们生活和工作对于建筑的不同需求。②生态建筑对于采光设计以及通风设计、温度控制、湿度控制等细节进行了仔细、全面的思考,这样一来可以为用户提供一个高质、舒适、健康的居住与工作环境。
3城乡规划中生态建筑存在的问题
3.1对于生态建筑的认识不够
现阶段,规划设计人员对于生态建筑建设还没有形成一个精准性、统一性的认识,这主要是因为人们对于生态建筑建设的定义还不是很统一,因而在将设计转化到实物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差异。另外,各个区域有着不同的环境模式,并且建筑建设过程中也会受到生态环境以及人为条件等不同因素的印象,因而生态建筑也很难进行统一。
3.2没有对农村状态进行仔细研究
现阶段,虽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速,但是我国一些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并不是很快,并且生态系统在总体形式上也呈现出高度的不均衡性,这就导致了城乡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发展差距。在进行城乡规划设计工作时,往往容易忽视对于农村的规划设计,因而也就影响到城乡规划设计工作的整体质量。
3.3资源利用不合理
近几年来,伴随着城乡的进步与发展,我国城乡规划设计工作的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但是,目前还有很多开发单位在进行开发过程中不能对资源进行合理、高效的利用,甚至在开发的过程中占有了一些优质的耕地。究其原因,主要是以下几点原因导致了资源不合理利用问题的出现:①不同区域在进行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大多只依据自身的思想进行相应的规划设计工作,这种不切实际的做法直接导致了严重的资源浪费问题。②房地产商在进行开发的过程中,并没有认识到其中相关问题的严重性,同时开发过程中对于相关资源的供应量也存在不足的问题。伴随着城乡区域的不断扩张,许多地区与城市出现了严重的不合理拆迁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将会导致资源利用率下降。
4提升城乡规划设计中生态建筑质量的措施
4.1深化城乡规划设计的制度改革
在进行城乡规划设计的过程中,首先要进行体制上的创新与革命,进而促进城乡规划设计工作质量的提升。建立健全高效、合理的规划设计体系,可以将先进、成熟的生态建筑设计理念融入到本地区、本城市的城乡规划设计工作中去。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不断的改善城市居民的生存条件和生态建设的质量,同时还能有效的促进生态建筑设计在城乡规划设计工作中的运用与发展。在进行具体的体制、制度的改革时,要充分考虑到当地的地理环境以及人文底蕴等不同因素对于规划设计工作的影响,同时还要考虑到土地资源的节省问题,进而可以提高对于空间的利用率,提升城乡建筑水平。
4.2注重观念、方法的创新
在进行具体的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建筑设计工作时,要不断进行规划设计观念以及方法的创新,进而可以发挥出生态建筑设计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①参与城乡规划设计工作的人员要积极吸收优秀、先进的建筑设计理论以及设计经验,并且将这些经验与理论应用到实际工作中;②在进行生态建筑的设计工作时,要注重实地的考察工作,因地制宜的进行设计。在进行规划设计工作时,要注重建立天空、地面、地下全面的立体系统,进而可以高效的发挥建筑和自然环境的最佳功能;另外,还要敢于打破以往建筑设计中的老套理念与方式,同时还要将多种先进的设计思路与方式融合到设计规划工作中。这样一来,可以在生态建筑设计工作中注入新思维、新概念,同时也能更好的体现人文情怀。
4.3增加生态平衡的调节作用
生态建筑的优势在于其与周围生态环境的完美融合,生态建筑的设计重点之一就在于建筑物调节气候的能力。生态建筑在设计时,会留有一定的备用空间,以便在后续的使用过程中能够随时进行整改。生态建筑的布局要兼顾采光与通气性,可以多布置绿色植物来净化环境、调节温度湿度,同时也要提高对自然灾害的抵抗水平,最大程度的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具体来说,保持生态平衡的意义有以下几点:①有利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②有利于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相协调;③有利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文明、和谐的社会。对于湿地公园来说,其作用主要有以下三点:①保护生物和遗传多样性。自然湿地生态系统结构的复杂性和稳定性较高,是遗传的基因库以及生物演替的温床;②固定二氧化碳和调节区域气候。由于湿地特殊的生态特性,在植物生长、促淤造陆等生态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无机碳和有机碳;③滞留有害物质,净化水体。对于不同地区的建筑物来说,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为居住者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同时还要满足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在就要求对建筑建造、使用、维修的过程中,要对建筑进行实时地调整,同时还要对生态环境的自我平衡调节能力进行不断的增强。这样一来,才能实现建筑空间的科学、合理布局,同时也可以提升城乡居民居住的舒适度与健康程度。要确保建筑可以有效的与生态环境进行沟通,首先要不断提高建筑物内部的自然采光能力,这样可以提高生态平衡的调节效果;其次,还要不断增强建筑的抵御、防御能力,即使该地区有了较强的地质灾害,也能确保建筑与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不受侵害。另外,在建筑物的内部可以尽可能多的设置绿色植物,绿色植物不仅能够吸收大量的有害气体,同时也可以起到调节室内温度、湿度,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的功能。
4.4将建筑设计与城乡规划紧密的结合起来
建筑工程在其建设施工期间,要注重建筑物和周边环境的紧密结合,同时还要确保建筑物的总体设计框架满足当地环境的不同需求。一旦在建筑工程施工期间规划设计与当地环境出现了冲突与矛盾,要及时利用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另外,还要确保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与科学性,遇到问题多从整体方面进行考虑,提升建筑工程的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
5结束语
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国内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的建筑行业获得了一个发展的契机。由于城乡生态建设涉及到国家、政府、各机构以及公众等不同方面的利益与权益,因而在进行具体规划设计工作时,要将具体实际作为立足点,同时还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升生态建筑的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姚瑞峰.浅谈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建筑设计[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2):59~61.
[2]齐冠宇.城乡规划中的生态建筑设计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22):6~7.
关键词:城乡规划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424;TU9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7)02013105
目前,中国正在经历快速城镇化发展,面临经济、社会和产业及空间发展等一系列重大挑战。城乡规划作为政府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要求规划专业人才必须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以此解决复杂的城乡发展问题。为此,充分意识实践教学对于新型城镇化人才需求的重要性,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尤其在当前城镇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对于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十分重要。
一、城乡规划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要求
城乡规划教育要服务规划师职业发展需要[1]。中国的城乡规划已走过半个多世纪,随着国家发展战略调整及政府职能的转变,城乡规划师的角色和职业能力及综合素养发生了转变,因此,对城乡规划教育也有了新的要求。
(一)当前规划教育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城乡规划学科本科阶段的办学特点和专业发展要求总体来看,国内大多数院校比较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不同程度参与过实践或在实习期间接触过实践项目,但从当前实践的复杂性和国家及社会发展速度来看,规划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能力和水平,较服务职业发展需要和专业人才综合素质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4+1”人才培养模式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环节衔接不够。针对城乡规划专业本科五年制学习,大多数专业院校教学模式为4年理论学习,1年实践教学,主要症结在于人才培养方案中理论
学习与实践环节未有效结合,
实践教学目标中对责任感、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和协作精神没有作硬性要求,尤其在理论学习阶段缺乏引入导修职业导向学习制度,即缺乏引入有丰富经验的职业规划师和管理者承担相应的核心设计课程或实践教学;(2)双师型教师师资不足,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目前中国本科实践教师群体在高校内部尚未取得相应的地位,高水平教师参与本科实践教学的少,导致实践教学师资出现缺口,使得教师技术水平和技术结构出现滞后性。实践教学方法中缺乏以学生为中心的社会实践、科研训练和社团活动;(3)专业实践教学质量把关不严,缺乏相应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学生校内外实践教学环节缺乏联动监督机制,对于实践知识掌握情况和实践能力提升情况缺乏考评。
(二)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实践能力要求
城乡规划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一方面,学科本身的知识体系复杂,需要广博的知识面和牢固的专业理论作基础,从城乡规划学位教育到职业发展一体化教学模式,需要学生关注民生、了解社会、推动经济、促进发展。另一方面,社会实践的复杂性,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信息网络普及以及社会深度变革等多重因素,城市功能日趋复杂,城乡规划也由技术导向的空间规划发展为融经济、社会、生态、安全以及信息相互结合的综合规划。
二、构建科W的课程体系,打造实践教学体系平台
(一)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夯实实践教学体系
课程体系是实践教学的核心,是专业理论付诸实践和人才培养目标得以落实的主要载体,因此,在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中如何安排实践教学环节至关重要。只有构建了科学的课程体系,才能夯实实践教学体系的基座,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实践教学体系需要从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基本素养培养和实践能力个性化培养两方面进行(见表1)。按照全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对人才培养的教育质量基本要求(即5个知识领域、25个核心知识单元和10门核心课程)[2],以及国家新型城镇化对专业人才的要求,结合多年办学积累的基础,已经构建了一个完善的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具体包括基础实践、综合实践、创新实践和工程实践四个阶段[3]。
创新能力基本素养培养主要在基础实践阶段进行专业启发和引导教育,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初步了解城市空间的概念。规划思维训练主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个性化培养主要在综合实践、创新实践和工程实践三个阶段进行。综合实践阶段是实践教学体系的关键环节,是建立以“真题”为假想,并符合实际和技术规范的设计纽带。这一实践阶段主要以建筑和规划课程设计贯穿“复合空间”载体为主线,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对城市空间的塑造,提出空间实现的技术手段。创新实践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实践质量的主要阶段,主要以参加国家级竞赛为主,包括全国城乡规划专业指导委会会主办的综合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和城市设计竞赛。工程实践阶段为城乡规划高年级学生直接参与工程实践训练,主要以真题毕业设计为主,依托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模式,与实践基地进行“双导师”制指导,设计成果直接应用于实践项目。
(二)理论联系实际,拓展实践教学空间
城乡规划教育应充分反映规划理论与研究应用于实践领域,为城乡建设和发展提供规划策略和解决措施。为此,需要建立科教协同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即建立校企合作、产学研合作,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实践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两方面加强与社会接轨,积累实践经验。
1.建立协同实践教学模式,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通过多届毕业生就业单位反馈和同行院校调查发现,学生的实践教育和能力教育是提高人才质量的关键。这充分说明城乡规划教育应充分让学生接触社会,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让学生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教学思想强调“一个基础、两点关注、三项结合”的协同实践教学模式。 “一个基础”是强调实践基础和专业技能训练对职业发展的重要性;“两点关注”是关注专业教育理念革新和学科发展的前沿热点和难点;“三项结合”是结合学生自身和地域办学特点、教师科研课题平台、实践基地建设与研究机构联合等,进行实践教育教学。
(2)优化专业基础理论内容,增强专业基础训练内容的协同。按照城乡规划基础教学 “建筑初步―建筑设计基础―建筑设计―规划设计”的传统课程设置顺序,会导致学生到高年级出现知识和学习思路的“突变”[4]。为此,应优化专业基础理论,将建筑类型学思维与规划方法论有效结合,注重建设设计方法教育,融入城乡规划专业特点,建立跨学科多专业协同的实践教学模式,以增强专业基础训练教学效果。
(3)建立“双师”制实践教学模式,增强实践教学质量。按照校内外导师联合指导教学的模式,以设计系列课为实践教学体系主干,并依据学生课程设计阶段,分层次进行联合教学指导。规划专业低年级学生进行思维和专业技能训练,高年级设置多元的设计实践真题,设置开放式设计课教学,并引入实践单位项目负责人进行专题讲座,开展联合指导设计等,使实践教学落实到具体课程设计中,以提高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2.开展产学研一体化建设,推动实践基地平台建设
实践基地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平台,也是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桥梁。就城乡规划学科优势和特点来看,建立产学研合作的一体化实践基地建设,能充分发挥高校师生的创新思维,优化社会资源,
为科研和设计单位提供思维动力,实现协同共赢,更有利于建立“研究―设计―咨询”一体的智库目标。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实践教学体系中工程实践阶段,主要通过设计院实习和毕业设计两个时间段在实践基地进行学习和研究。为有效提高工程实践质量,应建立校内外联动培养的教学机制,实行双效考评制度,即校内外导师对学生实习和设计整个学习过程进行长效监督和分阶段考评,真正发挥在实践基地实践教学的效果。
三、严抓实践教学质量,建立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
按照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基础实践、综合实践、创新实践和工程实践四个实践培养阶段,建立“四位一体”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主要从专业知识、职业技能、思维创新、实践能力四个方面进行城乡规划人才培养的全面考核与评价(见表2)。
(一)按照实践教学体系要求分阶段考核
按照实践教学体系的四个阶段,从基础实践能力、综合设计实践能力、创新与实践应用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等方面分阶段考核。(1)实践教学基础实践考核阶段,主要根据实践教学计划目标,从学生基础理论的实践运用,专业基本技法,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等方面进行分层次考核评价。(2)综合实践阶段考核评价侧重规划整体思维和逻辑在实践中的运用能力考核,从城市观察认知,发现社会问题,基于建筑和规划专业技能提出科学方案和解决途径。考核具体内容包括专业运用能力、设计表达能力、协作沟通能力等。(3)按照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的专业人才培养意见和要求,规划教育机构应培养具有创造精神和能力的应用性、复合型专业人才。鉴于本科生知识体系和设计经验,创新实践主要指参加专指委主办的全国综合社会调查和城市设计竞赛,进行学生创新训练,提升学生解决社会热点矛盾问题,提出复合工程实际的创新方案的能力。(4)工程实践阶段考核,以团队化考核方式进行。在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阶段,学生一般以团队小组形式完成真题项目。按照岗位职业技能与设计任务要求,校内外联合考核教师团队及实践单位负责人对实践成果予以答辩评定,从设计完成质量、团队协作、创新思维与设计表达等全方位考核学生宽广的学术视野和人文素养[5]。
(二)建立“过程―结果”双效考核评价机制
专业人才“过程―结果”双效考核机制是提升人才质量的指挥棒,是教学中层层分解知识,落实和培养实践技能的手段。因此,实践教学评价要注重从实践教学过程化考核、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学生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考核与评价。
(1)关注过程有利于激励学习动力,培养创新思维。城乡规划专业学科特点之一是工程实际性强,因而从学生基础实践阶段引导、激励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设计反馈―调查”不断学习,有效激发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规划思维,为后续创新实践提供条件。
(2)“过程―结果”兼顾专业人才实现路径。鉴于城乡规划专业涉及社会、经济、人文等多领域,只驾驭技术的专业人才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教学过程中,增加规划人才的价值取向、社会发展的多维分析,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对于修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至关重要。
四、结语
新时期,中国正值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高校培养的工程科技人才难以满足中国转型发展的需要[6]。作为政府决策和城乡发展源头的城乡规划专业也受到来自社会各方和周围环境的挑战,为此有效提升专业人才的综合实践能力,对于解决日渐复杂的社会问题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当前规划本科教育基础上要注重“细培养、强实践、快适应”的教学方法,革新实践教学体系,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使专业人才根植于实践中,产生更好的社会效果。
参考文献:
[1] 吕斌. 规划教育要服务职业发展需要[J].城市规划,2015(1):95-97.
[2]全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城乡规划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3] 姜云,张洪波,王宝君,等. 城乡规划特色应用型人才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4(3):13-16.
[4] 白宁,段德罡.引入规划设计条件与建筑计划的教学设计教学[J]. 城市规划,2011(12):70-74.
[5] 徐熠辉,孙国春. 重庆大学城乡规划学科教学体系创新与改革探索[J].规划师,2012(9):11-15.
[6]李培根,许晓东,陈国松. 我国本科工程教育实践教学问题与原因探析[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3):1-6.
【关键词】城乡规划建设;土地管理;
1.引言
城乡规划建设是政府致力于改善人民生活的一个发展型战略,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载体,只有将其合理的规划、建设,才能保证城乡规划建设的顺利实施。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我们应该充分的吸收先进的科学经验,并不断的进行改革,对于土地管理模式等进行创新,才能更好的使土地发挥应有的价值,提升其整体的利用情况,改善人民生活的环境。使我国经济建设整体迈向新的台阶。
2.城乡规划管理的发展
政府为促进城乡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制定城乡规划管理制度来保证区域内各项建设活动、土地使用可以进行控制、组织、协调、引导、监测等行政管理。制定的城乡规划管理体制需要以我国基本法律为依据,根据城乡趋势实际发展情况与发展规律进行制定。我国的城乡规划管理体制是从改革开放之后逐渐建立的,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乡规划管理制度主要是以规划编制方法、规划编制层次两个方面进行的。科学的管理理论不再局限性的从编制方法以及编制层次来制定,主要从行政法规、城乡规划法规、地方法规来制定。
3.城乡规划建设中开展土地管理的重要性
土地问题,是一个具有全局性与战略性的重大社会问题,城乡规划建设管理问题,不仅与每一个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且与土地利用的合理、有效性关系密切,同时也关系到国计民生和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加,土地需求的日益增长,特别是在近几年的城乡规划建设过程中,土地资源成为影响城市、乡镇发展的关键主体之一,许多城市规划建设项目都离不开土地资源的支持,因此在城市和乡村的规划建设中对土地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土地管理工作能够帮助城乡规划建设提供更好的资源和空间,优化城乡规划设的方案,有助于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建设提供更好的环境,使城乡规建设向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进行。
4.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实施之间的关系
在城乡建设进程中土地规划管理同城乡规划二者虽然存在一定的矛盾,然而其实质二者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只有两者科学、合理地结合应用,才能科学、合理、有效地管理土地。土地规划的合理性、科学性需要以城乡建设为基础,是城市化建设的主要保障;然而城乡规划的前提便是土地规划管理,合理、科学的土地规划管理能够确保土地资源充分利用。
4.1引导资金与资源的合理利用
调整各级干部的政绩考核指标,使得经济发展的规划与建设逐渐转向有利于实现城市高密度与高效率规划和建设,促进自然资源条件与环境承载力能够统一协调。反应公众利益,以社区尺度的居住环境之等作为考核政绩的关键因素,将节能建筑与绿色建筑作为重点发展对象,改造资源浪费与环境破坏的不良习惯,尽可能的保留当地文化,自然遗产。
4.2土地储备工作与城市规划的空间布局导向
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增加了土地建设用地规模。但是,由于土地规划中存在的弊端,导致土地规划还不能对土地储备工作进行科学化指导,因而需要对土地规划工作进行深入研究。对空间布局做出合理规划,并以此为向导。要充分发挥土地储备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在房地产市场和城市规划方面。对于土地规划工作而言,土地储备规划是一项具有创新性的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并无过多可以参考的资料。因而在开展土地储备规划工作时,要充分结合广西的实际土地资源与城乡布局情况,对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工作做出严格控制,并要完善储备土地规划的工作体系,促进空间布局的科学性。
4.3以土地管理为核心,推动城乡规划的科学发展
增减挂钩政策是城镇化建设项目中用地规划的一种科学合理的方式,能够进一步优化城乡结构,促使城乡经济共同发展。在城乡建设过程中,增减挂钩充分应用到拥堵中,从而提供了农村土地利用率,使得分散的农户集中起来了,进一步优化了城乡布局,在确保耕地常应用的情况下缓解城乡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增减挂钩政策的执行过程中可能会同有的农民意见相违背,为了有效解决这一现象就必须制定土地规划管理政策,明确增减挂钩政策的效力,使得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更加科学、合理、规范的开展。立足于当前实际情况,需要适当调整产业发展定位和土地用途定位,保护耕地不被破坏,导农村劳动力科学转移,增强城乡规划的可操作性。
4.4新增建设用地计划与城镇建设用地有序扩张
当前土地规划包括旧城改造和新区扩张两种方式。有效控制新区扩张,提高土地利用率。例如小城镇、开发区建设便能够采用扩张的方式进行城乡规划,对于土地资源有限的大中城市必须严格控制,科学协调旧城改造同新区扩张,调查分析该地区城乡发展情况,控制建设用地量,重点研究规划方案中的土地用途和经济结构,在执行规划前准确区分用地的类型与展的重点,评价集中居中和集中产业等方面执行情况。传统用地管理方法无法对城市规划产生导向性作用,而是偏重数量上的管理,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新区建设用地不足状况,也使得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出现滞后。针对以上实际反馈出来的主要问题,将新增建设用地管理作为近期改革的重点内容。以控制用地总量为基础,结合我省各市县建设土地规划要求,不断对土地用地布局和结构进行统筹管理,鼓励农村向城镇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
4.5拓展土地规划的深度
在规划与实施之间搭建桥梁如果土地规划方案不合理、不完善将会阻碍城乡规划的实施,使得土地资源储备和城乡建设不规范,情况严重将会造成基础设施缺乏,城市功能不足,严重破坏了城市生态环境。为了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的总体质量和实施效果,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地规划管理,使得土地资源充分发挥其调控和引导的作用,深化土地调控在宏观层次的作用。被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之间的联系为核心,把功能当做根据促使城乡规划的有序开展。详细的内容、确定的用途、完善的政治构成了合理的土地规划,从而确保了城乡规划顺利开展。除了合理的土地规划外,还需要现代化的信息管理方式,增强土地规划的使用效果,降低了成本投入,节约了资源。政府同社会需要科学评估土地规划方案,采用更为县民警的理念把土地规划和城乡规划之间的关系进行有效协调。
5.结束语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我国城镇化建设建设不断加快,在这一进程中土地资源利用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怎样充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成为了社会各界重点思考的问题。土地规划管理同城乡规划管理两者在实施过程中不仅具有密切的联系,又相互区别,但是怎样协调者之间的关系,促使土地资源充分被利用,同时确保耕地等资源便成为了我们重点研究的课题。所以,针对土地规划管理和城乡规划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究,希望能够对今后的研究工作有所指导。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土地制度 土地管理 二元化
中图分类号:TU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5(c)-0135-01
根据《城乡规划法》的定义,城乡规划是由政府的建设部门负责的城市总体规划和城镇体系规划,是对城乡空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改善人居环境,其根本目的是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目前,建设我国的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就是统筹城乡发展。但是,现行的土地制度已不能满足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所以,对土地制度进行改革是统筹城乡发展中的重中之重。
1 我国土地制度的现状及缺陷分析
1.1 我国土地制度的现状分析
缺乏完善的土地产权制度。“农村土地归农民集体所有”是《宪法》、《土地管理法》等国家重要法律明确规定的,但是,在中国很大部分农村地区,农民集体经济已名存实亡,上级政府取代农民集体经济组织,以其名义行使土地所有权,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利益受到威胁。不明晰的农村土地所有权、限制农村土地的使用权、收益权和转让权等方面致使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存在较大的缺陷。
缺乏有效的土地法律制度。目前,农村土地法律制度与集体土地权能、土地资源配置方式、农民权益保障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困境。一是模糊的土地所有权打击了农民积极开发利用土地的热情;二是不完善的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制度大大降低了农村土地的利用效率;三是农民的权益在城市化进程中得不到有效保障,最终只会严重制约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我国当前实行的是城乡二元化土地制度,即土地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两种所有权制度并存。主要表现为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土地征用的二元化。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城乡的土地市场却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政府都是土地的操纵主体,城市的土地交易市场相对于农村而言是较完善的,在农村,由于缺乏完善的土地产权制度和有效的土地法律制度,原本是土地操纵主体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却未能发挥其该有的主体作用,导致土地被政府垄断,农民的利益得不到有效的保障。这种被政府垄断的城乡土地二元化制度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许多缺陷。
1.2 我国现行土地制度—城乡二元化土地制度的缺陷分析
我国现行的城乡二元化土地制度严重违背了权利平等的基本要求,不仅农民的土地权利与城市人口的土地权利不平等,在土地交易市场中也存在着权利的不平等。这种土地制度的缺陷显而易见,主要体现在政府垄断土地,社会矛盾不断激化、不合理的土地资源配置方式,增大了耕地保护压力、农民缺乏明确的土地权利,维权意识下降等几个方面。所以,政府很有必要对现行土地制度进行改革,以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发展。
2 城乡规划中土地制度改革的建议
“三农”问题一直都是一个关系着经济社会国计民生的问题,农民收入低,经济萧条,城乡差距大,主要体现在农民的权利得不到有效保障,农村经济产业化程度低。自中央推出与三农政策后,如何缩短城乡差距,实现农村经济发展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制度主要表现在农村经济的产业化与土地权的流通化为基础,将农村土地作为生产要素推进市场,其目的在于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笔者就目前土地制度改革的具体措施,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2.1 全面开展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活力
我国不存在法律意义上农户土地所有权,集体是农地的法定所有者。但在实际经营活动中,由于农户拥有30年的经营权甚至更长,并且不缴纳任何地租;而实际上政府行使最终所有者的权利,如规定承包合同年限、地租的缴纳、土地的买卖等,集体所有已经名存实亡。农户除没有最终处置权外,拥有准所有权。土地集体所有制不是一个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土地制度。它既不能塑造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行为合理,能够负担起土地保值增值的市场主体,又不能刺激投入、促进流转、提高效率,故应彻底抛弃,重新构建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土地产权制度。笔者认为,土地所有权分解为社会所有权和个人所有权两部分,前者归国家所有,后者由农户掌握,并依法缴纳租税,取消农民集体所有权。在确保国家拥有从宏观上调控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权利的基础上,通过地税经济杠杆实现土地的高效经营,激励农民长期投资和稳定生产。
2.2 积极推动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加快推进农业市场化现代化
目前土地制度改革的重点在完善农户的土地经营权。进一步通过法律和政策,强化农户经营主体的地位;在维护土地公平分配原则的同时,有限度地按照效率原则配置土地,以改变土地细分化、规模不经济的状况;发育土地使用权市场,允许土地承包经营,适度促进使用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和推动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农民可以自由地经营、出租、转让,保障农民的社会权利,促进农村土地市场的发育,推进农村市场化现代化的进程。
2.3 将土地股份制引进到土地市场中,统筹城乡发展
农村作为一个贫穷落后的区域,大部分农民除了生产种植外,没有其它的生存能力,当土地进行转让后,生活将会陷入困境。而允许农民将土地经营权作为股份入股,以合作的方式建立股份有限公司经营土地,由土地生产低成本向高效率结合,从而实现土地股份合作制与土地经营租佃制相结合的双层产权制度,统筹城乡发展。
2.4 户籍管理与相结合,保障农民的社会权利
在全市范围内,取消城市户口与农村户口的等级区别,实行统一的登记管理,使得农民也被纳入到城市社会保障制度管理的范围之内,在土地经营所有权在市场化的同时,给予他们相应的社会保障,全面普及“三农”政策的核心思想,实现城乡的共同发展。
2.5 尝试建立城乡土地一体化的新制度
由于现行的城乡二元化土地制度在目前的时代大背景下已不能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且其自身也存在着诸多的缺陷,所以,国家政府可以尝试建立一套城乡土地一体化的新的土地制度。早在2008年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农村土地流转新制度就为城乡土地一体化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政府可以通过制定和完善城乡土地一体化的的土地管理法律体系、完善农村土地交易市场,增强农民主体权利、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农村监管制度和耕地保护制度,来构建城乡土地一体化制度,这种新的土地制度不仅能充分保障农民的自主性和权利,还有利于促进我国城乡土地市场的稳定发展。
3 结语
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土地制度的改革之路任重而道远,只有通过不断的探索、实践和创新才能建立起一个有利于社会和经济发展,有利于政府和人民,特别是农民的新的土地制度。
目前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成为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聚焦点,从世界发达国家的经验看,高等教育的结构调整就是对高等教育的宏观结构进行优化,即通过对高等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匹配度的调整,有效激活教育对经济的服务功能,充分发挥教育在提升国家竞争力中的重要作用 。
纵观欧美发达国家教育结构的调整和应用技术大学的发展,我国地方本科院校应实现由学科学术型人才培养向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转变,实现学术性专业人才教育向职业性专业人才教育的转变,学校在办学方向上适时转型为应用技术大学,既是现实的要求也是理性的抉择 。面对转型发展的“新常态”,城乡规划专业的教学也应该积极适应“新常态”,才能使培养的人才能适应现在及未来社会的需求。
转型试点背景下,教学方法改革是必须也是必然的,研究性教学、项目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翻转课堂、慕课等多种教学方法出现在高校教学课堂上,也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而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以互网为依托,远程教学、网络教学等正在中国迅速兴起,一场从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到教学内容,乃至教育观念和教育目的的全方位的深刻变革正在悄悄地发生,城乡规划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并且越来越多地利用其他学科的新方法和新技术,从设计、工程领域扩展到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等众多领域,而借助网络的教学模式可以充分地应用到此课程教学中。
二、 网络FIES的含义和必要性
网络FIES的含义就是学生在课程设计中通过网络掌握知识的系列过程,即关注(Follow)、启发(Inspire)、建立(Establish)、传播(Spread),这四个方面有着较强的时序性和过程性, 每一个的进阶都反映了学生技能素质的一个质的飞越。
关注(Follow)、启发(Inspire)、建立(Establish)、传播(Spread)四个过程,其实也是一个身份转变的过程,是学生从被动学知识到主动求知识的一个过程。高中阶段学生间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高中要努力考大学,上大学以后就舒服了。其实这个说法是极其片面的,在大学阶段,学生学习的技能是和未来的工作岗位息息相关的。竞争激烈、优胜劣汰的社会对当今大学生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卷面成绩不是学习的重点,也不是评判的标准,综合素质和技能才是现阶段高校培养人才的重点。现在的学生学习的环境不再局限于课堂中了,任何环境、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他们都能够去学习、去进步。
目前,人人有电脑、智能手机已经是一种趋势,这给予了网络学习一个很好的平台,知识体系的拓展不能仅仅靠老师有限的课堂教学,而应该发挥网络这个虚拟空间的作用,这样有助于提高学习的效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阔学生的视野,强化学生的能力,更加有助于转型试点背景下强化设计、面向实践、提倡创新,基于能力导向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
三、网络FIES的教学设计
1.关注(Follow)在潜移默化
城乡规划专业课程繁多,大一第一学期周课时就达到了32课时,平均每天不少于6课时,这样沉重的学习任务势必会让学生觉得疲倦或是枯燥,而课程外网络FIES的教学就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这个阶段就是关注(Follow)阶段,即学生通过关注微博、关注微信公众号、关注QQ文章随时随地了解专业课程或是与专业相关的知识。
大一课程中专业基础课有“建筑初步”“手绘技能与表现”等,这些课程是城乡规划专业教育中最基础的、学生最先学习的课程,是进行建筑学习的第一步,如果把专业的学习过程比作一座专业城堡,那么大一的课程就是城堡的基石,而这个基石除了课堂教学外,网络学习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笔者的教学过程中,笔者首先介绍一些有关专业的微博和微信给学生关注,例如,湖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柳肃、汤桦、建筑师张永和、规划师石楠、杨保军、王富海、何巍总建筑师、马向明、吴必虎等建筑、规划以及旅游等方面的专家的微博、微信。也推荐学生关注了一些团体机构如规勒个划、普利兹克建筑奖(PritzkerPrize)、户型库、规划中国、中国城市发展网、总建筑师、环球设计联盟、中国城市中心规划院、中国乡建院、城市规划杂志、城市规划资讯、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设计物语LAI、建筑设计vanely、城市中国、中国城市规划学会、ideaMass灵感集等。还推荐学生通过微信公众号订阅乡村与城镇建设、建筑技艺杂志、中国城市规划网、风景园林、日新建筑、CSUS智慧城市领航、清华同衡规划播报、中大院、同济规划TIUPDI、城市设计学术委员会、卓越手绘、景观大设会、匠成设计、海绵城市、AECOM等。除了这些,还有一些比较不错的QQ专业文章、微信朋友圈文章都可供学生点击阅读与转发。
关注(Follow)这个阶段是受影响的阶段,如果学生在疲劳之余去刷微博、刷微信休闲娱乐时,这些有关专业的微博和微信也必定会出现在学生的手机信息里,会从被动去看慢慢地变成感兴趣再到主动去看,这个阶段对学生的成长不见得一定是成体系的,一定是立马奏效的,但是它一定会是潜移默化的,学生的脑袋中必然会有很多的“专业脑细胞在膨胀、在传染”。
2. 启发(Inspire)在慢慢渗透
关注(Follow)的阶段让学生学到了很多知识,增长了见识,于是学生的专业学习也会受到启发(Inspire),并且慢慢会取得质变的成效。在这里通过两个例子加以阐述。
(1)城乡规划2015级学生文某通过微信关注了卓越手绘后,在刚刚进入大学不到3个月的时候,进入了卓越手绘的微信群,参加挑战21天活动,活动期间每一天都必须完成一幅建筑手绘,上传到群里,群里的卓越教师进行评价指导。活动结束后,从来没有美术功底的学生文某手绘水平大大提高,“手绘表现技能(一)”“建筑初步”等课程中的表现技法进步明显,也为后续的设计课程打下了深厚的表现功底,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还学习到了很多的建筑景观等方面的技能。
(2)有些学生在经历第一个阶段后,开始对实际案例进行进一步的思索,例如,城市里的旧城区如何改造更新、美丽乡村如何建设打造、洪涝与景观如何结合等,这些问题也是专业方面的问题,可为学生“住宅建筑设计”“公共建筑设计”“城市修建性详细规划” “镇村规划与设计”“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等一系列建筑规划景观设计课程学习打下很好的基础;同时学生经过对实际案例的思索,会深刻体会到自己的责任、自己对这个社会的意义和价值。
3.建立(Establish)在悄悄开始
启发(Inspire)慢慢渗透到学生的思想里后,学生势必会希望能意识到自己可以改变什么,可以做些什么。于是,建立(Establish)这个阶段让学生开始由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
例如,有的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开始建立微信公众号,有关手绘学习的――木汕手绘艺术实训室;关于软件学习的――WSSD设计;关于城市更新的――再营造。有的学生开始录制教学视频――优酷里的上上工作室;有的学生在朋友圈、QQ里发表专业知识的文章。
这些利用网络建立(Establish)的过程让学生的价值得到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大大提高,也因为建立这些网络学习的方式,他们会充分地挤出时间用于专业学习,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一种责任、一种情怀。
4.传播(Spread)在日积月累
网络FIES的最后一个过程就是传播(Spread),这也是我们学习的一个重要的目的,传播可以让新生去关注并进入网络FIES的第一个阶段,这是一种传承,也是自我价值的一种体现,对教学也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学生能够更轻松地听懂老师传授的知识,在建筑规划设计方面也会有很多的不错的想法,同时学生还会去参加一些行业或是高校组织的设计竞赛。
学生建立的微信公众号已经有很多关注者,教学视频点击率不到几个月便接近500,不仅本校专业的学生去关注,还吸引了外校学生、行业专家以及非专业人士。大家通过这些可以在网络里探讨,可以应用到自己的专业课程设计中,也可以参与地方服务,真正体现了传播给社会带来的便利。
四、小结
苏联教育家、作家马卡连柯说过:“每当我们给个人一种影响的时候,而这影响必定同时给予集体影响。”在新时代,借助网络这个平台,个人可以从集体获得更多的知识,而集体的知识也可以影响每一个人。在高校转型发展的背景下,城乡规划专业教学模式也应该充分利用网络,让网络FIES与城乡规划课程联动教学,为城乡规划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更多的选择、更好的思路、更佳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刘 晓,乔飞飞.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路径选择与机制保障[J].职教论坛,2015(22) .
[2]杨雪梅.民办高校转型发展的历史坐标及战略选择――以建设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为视角[A].第四届(GAUC)世界私立高等教育发展国际论坛论文集[C],2014.
[3]邹满丽.互联网与教育――论互联网对教育之利弊[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20).
[4]程d国,高华丽,李慧勇.转型背景下建筑学专业城乡规划课程教学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33).
[5]张晶晶.SRTP与城乡规划课程联动教学探索[J].甘肃科技纵横,2015(9).
[6]陈金泉.城乡规划专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2(10).
关键词:课程微信号;城乡规划;地理类课程;教学平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06-0174-03
在国家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背景下,城乡治理模式转变对城乡地区发展空间的布局优化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区域综合分析与宏观规划布局把握方面的能力要求向新时期规划从业者提出了新的挑战,并为城乡规划专业高等教育中的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
1 地理类课程微信号的构思溯源
目前城乡规划专业在多数高校的开设类型大体为两种:一是“城乡规划学”一级学科背景下的城乡规划专业,多由建筑学专业发展裂变而来,修学年限为四年或五年,属工学学位;一是“地理学”一级学科背景下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过去称“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传承于地理学专业的教学传统,修学年限为四年,属理学学位。前者因其沿袭了建筑学专业培养传统,因而更加注重城市物质形态空间的规划设计,强于设计;后者因其衍生于地理学,因而更加注重规划对象的综合分析及地表事物的空间感知培养,更加倾向高层次专门化人才的定制式培养和区域宏观空间结构和社会经济分析为主的政策咨询,强于分析[1,2]。鉴于规划专业高等教育肇始于土木及建筑高校的历史渊源,导致工科学历背景在当前规划从业人员中相较于理科学历背景占据绝对优势,因其地理基础知识背景欠缺所导致的对规划区所依托的本底要素缺乏理性认识,深刻影响着规划从业中的业务质量,并且难以适应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乡规划需求。
尽管已有部分高校在工科城乡规划专业不同程度地涉及了地理类课程的教学安排,然而,受制于教师专业背景、学生的思维习惯等因素,导致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原因在于:地理类课程教学具有很高的开放性,与时俱进的信息摄取是学习地理类课程的关键,也是找准最新问题导向并形成良好规划素养的关键,传统课堂教学无法做到课内知识讲解和课外知识拓展的兼顾并重,尤其是课外内容拓新因其时效性强、信息海量,依赖单一的课堂教学进行知识拓新收效甚微。因此,探索如何将其快速、及时、精准地传递给学生,进行课堂知识课外延展成为地理类课程教学中值得深思的重要问题。
根据腾讯公司的2015年业绩报告,微信目前已有超过6亿注册用户。从年龄分组看,18~25岁的微信用户占45.4%;从职业构成看,学生占19.7%;从使用频率看,61%的用户每天登陆微信超过10次。由此可见,微信已成为信息时代人们沟通交流的主要通信平台之一。并且,微信号服务模式已在商业、政务、公共服务、学术期刊等领域已有较为广泛应用,同时,在英语、医学等学科也开始不断尝试将微信引入课程教学,通过微信平台,每周推送典型案例、典型图片、练习题以及咨询讨论等课外延伸学习内容来进行应用型实践教学[3-6]。而地理类课程教学中,此类现代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教学平台应用却鲜有涉猎。微信号的出现,恰好为地理类课程教学的质量提升提供可能的途径,因此,在当前高校校园网络化覆盖日益扩大的背景下,通过课程微信号教学平台的构建与使用,来帮助学生巩固课内知识、拓展课外知识、提升专业素养,提升城乡规划专业地理类课程的教学效果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2 核心概念解析
1)城乡规划专业中的地理类课程
地理类课程包括《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区域分析与规划》和《GIS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5门课程。上述课程对于理科性质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来说,是专业核心课程,而对于工科性质的城乡规划专业来说,多数学校仅选择其中几门定位为专业方向课予以开设,对其重程度远远不够。鉴于工科学历背景的城乡规划专业毕业生存在理论思维与宏观视角滞后于专业技能的普遍共性,而地理类课程分别讲授人地关系作用机制、农工商业选址、城市发展及其空间结构、区域要素分析与规划方法以及城市规划中的科学方法与前沿技术等内容,提供了城乡规划专业教学中由微观到宏观,由理论到实践,由普通推及个案的完整脉络体系,尤其贯穿其中的GIS技术更是当前城市规划领域辅助决策的关键前沿技术,因此认为工科城乡规划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提升地理类课程的渗透程度。
2)微信号
微信号是指可以通过手机网络免费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可单聊及群聊的手机通信软件,通常简称微信。本文所述微信号包括公众号、微信群和个人号3类。地理类课程存在图形知识信息丰富多元、地理差异性与过程动态性等特点,而微信号所具备的传播速度快、操作便捷、信息传输精准且内容丰富,以及大众普及度高等特点,可以弥补课堂教学中时间、空间和师生精力限制带来的知识内容有限、教学内容延展性差,以及师生、生生交流互动行差等缺点,为该类课程教学的有效性提升提供了可能。
基于上述考虑,立足于当前微信号在大众日常生活中的高度普及和城乡规划专业地理类课程重要性的基础上,考虑引入课程微信号教学平台进行辅助教学,作为创新城乡规划专业地理类课程教学手段的新尝试。
3 基于微信号教学平台的地理类课程教学设计要点
关键词: 城乡统筹;资源型城市;转型;武安
中图分类号:F12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码:
1、引言
统筹城乡发展,建立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机制,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一直贯彻的“一号工程”,是贯彻落实十七大以及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内容。对我国这样一个地域范围辽阔、人口数量巨大、发展严重不均衡的国度而言,城乡统筹工作需要加大探索和创新力度,成功的关键在于科学全面的分析城乡差异和地区差异及其内在原因。我国城乡差异主要体现在发展基础差异(家庭收入、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社会模式差异、生活习俗方式差异等;与城乡差异相伴生的是地区差异,主要表现为发展阶段差异、资源禀赋差异、区位条件差异等。只有将城乡差异和地区差异结合起来共同研究分析,才能因地制宜、因时而异制定出适宜性的政策引导措施。
山区在我国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全国约70%的人口生计依赖山区资源,80%以上的少数民族生活在山区,90%以上的国境线位于山区。山区具有70%的淡水资源,大量的矿产资源、生物资源和广袤的发展空间,蕴孕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近年来,部分山区依托丰富的资源普遍实现了较快发展,但是,这种发展是不均衡的。由于以资源为依托的工业经济见效快、利润高,导致各类生产要素主要向资源型工业经济集中,而农业经济由于受气候环境制约、发展周期长、利润相对较低等原因,吸纳到的生产要素极为有限,导致农业经济基础薄弱、发展较慢,工农业之间、城乡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统筹城乡发展的任务非常艰巨。
武安市地处冀南大地,西倚巍巍太行,东望华北平原,全市地形复杂,低山、丘陵、盆地兼备,呈“五山半水三分田”格局,是典型的半山区资源型城市,是全国58个重点产煤县(市)和全国四大富铁矿基地之一。依托资源禀赋,形成了以冶金、煤焦、建材等骨干行业为主导的工业体系,特别是钢铁业已成为当地经济的主要支撑。2008年下半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和钢铁产业兼并重组整合战略的实施,武安市的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面对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国家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等政策约束的日益加剧,以及自身发展的瓶颈,2010年武安市作为全省十个率先开展城乡总体规划的试点之一,先行先试,先后开展了“镇村体系规划”和“城乡总体规划”,探索出一条城乡统筹发展的新路子。
2、规划背景
2.1城市基本特征
2.1.1半山区地形,生态资源环境脆弱
土地资源丰富,但用地空间狭促,集聚度低。全市土地总面积1818平方公里,但用地空间狭促是山地城市共有的先天不足,城乡建设用地仅占全县总用地的17%,且采矿用地、村镇建设用地的面积大,以矿山、沙石坑为主的采矿用地占全市城乡建设用地的11.43%,村镇建设用地占全市城乡建设用地的48.31%。城乡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低,全市人均城乡建设用地268.50平方米,远高于国家平均水平。
水资源匮乏,且水环境日趋恶化。武安市属于资源型缺水地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平均数的15.14%,且地表水分布极为不均,严重的制约城市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发展。近年来,武安市地下水一直处于超采状态,地下水的超量开采造成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引发了许多地质环境和生态问题。
地形的复杂性使得全市城乡发展极不平衡。东部盆地地区地势平坦,经济发达,居民生活水平较高;西部山区及丘陵地区,受坡度高差及水资源等自然条件制约,经济落后,农民生活条件艰苦。在资源条件短缺、人地关系恶化、环境质量下降的现实困境下,如何进行有效统筹,引导城乡空间合理拓展并优化区域生态格局,是规划亟需解决的问题。
2.1.2 产业结构失衡,资源型产业比重过高
工业重型化。钢铁工业在全市产业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对全市GDP的贡献率高达60%,钢铁主业从业人员占全市人口的10%。“一钢独大”的钢铁工业对于地区经济的发展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但这种主导地位是由大量输出原料型产品拉动的,高深加工产品输出较少,产业链条短,产业持续力不强。经过长期的开发利用,铁矿资源逐渐枯竭,目前全市外矿依存度近80%,焦煤完全依靠外购,水资源短缺加剧,且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的产业结构带来的高消耗、大排放,使得资源支撑乏力、环境容量减小。随着国家钢铁产业政策的出台,节能减排降耗政策的深入实施,使钢铁产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保压力逐步增大。
一、三产业发展滞后。城乡二元体制的分割造成了城市与农村经济水平的巨大差距,使得农业发展远远落后于工业。第三产业发展迟缓,增长速度滞后于第二产业,甚至低于经济平均增长速度,并且第三产业主要集中在商品市场等传统产业,信息服务、社会服务、金融保险、旅游等现代第三产业比重较低,且增长较缓慢。
2.1.3 城镇化质量不高,“不完全城镇化”现象突出
2009年,武安市城镇化水平50.2%,较同期全国46.59%,河北省43.7%,分别高出3.61个百分点和6.5个百分点。但是,按照户籍农业人口统计,户籍农业人口占户籍总人口的86.4%,与50.2%的城镇化水平有36.2个百分点的差距,大约有28.3万左右的户籍农业人口被纳入城镇化范畴,城中村等“不完全城镇化”现象突出。
2.1.4 设施配置分割,农村环境恶化
全市城乡设施空间配置分隔明显,农村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于城市。大部分村庄只是实现了给水、电力、电信等最基础的设施,多数村庄是各家打井自供水,水质水量难以保证,西南部山区174个村庄存在饮水困难,村民生活十分不便;公共服务设施除市区和镇(乡)政府驻地较为完善外,大部分村庄较缺乏;多数村庄环境较差,由于缺乏排水、垃圾收集处理等设施,生活污水、生活垃圾随意排放,大多都排入村边河沟和道路两旁。规划中,需要城乡全盘考虑,统筹布置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促进城乡资源共享,保障社会公正公平。
2.2区域发展背景
2.2.1省内要求――城镇化率先发展区
河北省充分发挥环京津、环渤海的区位优势,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以建设京津冀地区统筹协调发展的世界级城镇群为目标,构建环京津城市群、冀中南城市群和沿海城市带“两群一带”城镇化空间发展新格局。冀中南经济区被列为 “十二五”时期实施的战略重点之一,武安被列入冀中南经济区“两圈、一区、一带、四轴”的率先发展区域格局。
2009年河北省出台的《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壮大中心城市促进城市群快速发展的意见(冀政[2009]115号)》明确提出“培育武安为邯郸西部区域次中心城市”。
2.2.2区域发展――邯郸都市圈与区域次中心城市
2009年河北省将邯郸县、峰峰矿区、永年县、磁县、成安县和肥乡县纳入邯郸中心城市统筹管理,实行“1+6”同城化管理模式,建设邯郸都市圈,要求邯郸进一步确立冀晋鲁豫接壤地区中心城市的地位。武安市虽不在“1+6”范围内,但是处于邯郸市东西向城镇发展轴和西部循环经济整合优化区内,是邯郸市的区域次中心城市,是邯郸市“西部整合”战略的重要空间载体。
图1 邯郸都市圈规划示意图
3、总体思路
3.1一个主题:资源型城市转型
规划围绕“资源型城市转型”这个主题展开,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切入点,合理控制城乡发展规模和环境容量,寻求多样化的城镇化发展动力,构建多元的城镇职能结构,摆脱资源型单一动力机制对地方发展的限制。
3.2 两条主线:科学发展、公平发展
规划以统筹城乡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为主要内容,由两条主线展开:一条是促进科学发展的发展主线,遵循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强调政府的有效调节,进而形成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的格局,主要包括加快城乡经济发展、完善城乡经济结构、增强城乡经济联系、优化城乡经济布局四个方面;另一条为实现和谐社会的公平主线,强调基于平等原则的更为主动的调节与引导,进而达到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的局面,主要包括加快城乡社会建设、促进城乡公平发展、合理分配城乡资源等方面。
3.3 三大任务: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型升级、建设区域次中心城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武安市要突破资源型结构的约束,实现城乡协调发展,需要推动非资源型产业的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提高城市的就业容量与城市对区域的辐射带动能力,建设区域次中心城市,解决“不完全城镇化”问题,最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
3.4四大理念:绿色、生态、转型、创新
规划围绕“绿色、生态、转型、创新”四大理念,突出优化空间布局、调整经济结构、提升城市功能、统筹城乡发展、保护生态环境五方面内容,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3.5五大战略:绿色增长、开放协作、三化联动、城乡统筹、特色营造
规划中实施绿色增长战略,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积极构建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发展模式;实施开放协作战略,主动参与区域经济循环,全面提升城市对区域的综合服务功能;实施三化联动战略,完善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推进的政策措施;实施城乡统筹战略,统筹城乡发展,协调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实施特色营造战略,充分利用自然和历史文化资源,强化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品味。
3.6 六个一体化:空间布局、交通、产业、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社会发展、基础设施
通过城乡统筹规划,最终实现城乡空间布局一体化、城乡交通设施一体化、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城乡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一体化、城乡社会发展一体化、城乡基础设施发展一体化等六个一体化发展格局。
4、发展目标
在对武安市发展的宏观背景、基本特征、发展条件与趋势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借鉴国内外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成功经验,提出武安市城乡统筹发展的总体目标: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紧紧围绕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和建设区域次中心城市两大战略,抓住河北省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壮大中心城市促进城市群快速发展、加快发展冀中南经济区三大机遇,突出统筹城乡发展、调整经济结构、优化空间布局、提升城市功能、保护生态环境五项内容,加速“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城乡等值化”进程,实现“城镇化与资源转型发展协调同步”、“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同步”、“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同步”。
5、规划重点
规划紧紧围绕武安市地方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在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提出了对应的解决策略与空间布局方案,突出全域指引与重点关注的结合。
5.1 明确市域城镇化发展战略
规划从资源环境承载力入手,通过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力研究,合理控制城乡发展规模和环境容量。结合武安西部山区农业生产、居住条件、用地条件均较差的实际情况,提出“人口由西部山区向东部盆地区转移、建设用地由资源区向非资源区转移、产业由镇、乡、村向城区和工业聚集区转移”,统筹规划各类城乡建设用地与非建设用地,统筹安排各项设施。通过三个转移,实现“人口集中居住、产业集中布局、资源集中开采、农地集中经营、生态集中治理”,进而构建中心城区――中心镇――农村新型社区三级的城乡居民点新体系。
图2武安市域资源环境综合评价图
图3武安市域城乡空间总体布局图
5.2提出资源型产业转型方案
针对武安市“一钢独大”的产业特点,通过资源型产业转型分析专题研究报告,提出由“一钢独大”走向多元发展、构筑绿色产业体系的可持续发展思路。
围绕“传统优势产业升层级、战略性新兴产业成规模、现代服务业上水平、现代农业抓特色”,构建“一核五带”的产业空间结构,一核为主城区的综合服务核心,主要聚集行政服务、企业总部、现代服务业。五带指沿南澈又鼗工业带,沿北澈酉执农业带,青龙山山前新型工业带,西部山区生态旅游带,东部沿邯武快速路新兴产业带。
重点建设以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装备制造业为主的武安工业园,以发展低碳循环产业为主的青龙山工业聚集区,以发展钢铁利用深加工、煤炭深加工、新材料产业和现代物流业为主的南澈庸ひ稻奂区和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的邯武快速路新兴产业园。加强蔬菜基地、肉牛生产基地、小米种植基地、棉花种植基地、观光农业基地等特色农业基地建设。做大物流业,建设冀南地区最大的钢铁物流基地。提升旅游业,打造东太行山旅游度假胜地。繁荣商贸业,打造四省交界区域现代服务业发展高地。
图4 武安市域城乡产业空间布局规划图
5.3 统筹市域城乡空间布局
全市按照“核心带动、轴带发展、分区控制”的原则,构筑“一核、两带”的空间格局。将上团城乡、午汲镇、康二城镇、北安庄乡、武安镇、西土山乡等6个乡镇全部纳入中心城区,形成北至北澈樱南至南澈樱西至石林高速公路,东至永峰线的城镇发展核心区。依托邯沙公路和磁左公路两条区域交通走廊,构建南、北澈恿教醭钦蚍⒄勾。规划期末,全市形成1个中心城市、4个中心镇、16个一般乡镇、32个中心村、43个基层村的空间布局结构。
图5武安市域城乡空间发展结构规划图
5.4 制定分区域差异化发展策略
针对武安市半山区的特殊地理环境,根据盆地区、丘陵区、山区等不同发展条件,综合考虑土地资源约束、生态保护约束、公共安全需要、城镇拓展需要,将全市划分为5个不同的规划地域单元,采用差异化的发展策略。
盆地区作为城镇化重点发展区,以中心城区为核心,辐射周边6个乡镇,重在拉大城市框架,加强产业和人口的集聚,重点建设武安工业园区、青龙山工业聚集区和邯武快速路新兴产业园区三大工业聚集区,各项设施配置实现共建共享。
丘陵区主要包括以矿山镇为中心的东北部地区和以磁山为中心的西南部地区,重点加快矿山镇、磁山镇两个中心镇和南澈庸ひ稻奂区建设,促进产业和人口的集聚,搞好生态环境建设,加强对荒山、废弃矿山和尾矿的生态治理和修复,电力、通信设施与全市联网统一布置,给水、排水、供热、燃气、环卫设施以各镇区为中心实施分散布置。
山区主要指西部太行山区,以环境保护、生态涵养和发展旅游业为主。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政策,搞好太行山绿化工程;逐步搬迁位于水源保护区、自然生态保护区、风景名胜核心区等生态敏感区的村庄和企业;依托京娘湖休闲度假中心,以山地自然生态旅游和文化观光为主题,形成“澈釉础惫家级旅游度假区。
5.5 强化市域生态环境保护
规划以建设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目标,建立健全“城乡、山水、厂矿、园区”生态建设统一规划体系,构建“园成绿块、路成绿带、田城绿网、山成绿障、城成绿景”的大生态格局。
根据生态环境承载力空间分布状况,结合生态功能分区及各乡镇的实际,划定了四个生态环境重点建设区,并对各类地区设施不同的生态建设策略。
水源涵养保护区:保护和治理京娘湖水库及周边地区的水环境和青崖寨自然保护区建设工作,实施封山育林和造林绿化工程,提高森林资源的水源涵养功能。
水土流失治理区:按流域、分区域进行综合治理,深入开展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和荒地绿化工程,大力发展防护林体系建设,营造大规模的水土保持林区、水源涵养林区等,改善生态环境。
城镇生态修复区:合理规划市区建设用地布局,正确处理农业用地和建设用地关系;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改善城镇生态环境,提高人居环境质量;提高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厂等治污设施的利用率;加大城镇植树种草力度,提高城镇绿化覆盖率。
矿山生态恢复区:加强矿产资源开发管理和保护,制定矿产资源开发规划,做到矿产资源的有序、科学开采;加大矿山废弃地生态重建监管力度,确保废弃地及时得到生态恢复;对矿区合理规划布局,做好矿山水土保持工作;大力发展生态林、经济林,提高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功能,抵御风沙危害,改善生态环境。
图6 武安市域生态环境建设分区规划图
5.6 分类指导居民点迁并整合
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村庄重点向中心城区、乡镇人民政府所在地集中、向产业园区和大型工矿区集中、向交通便利的国省干道沿线集中、向经济条件好无安全隐患的大村集中,采取撤村改居、联片聚合、整体搬迁等调整策略, 将148个位于城市或镇区规划用地范围内的村庄纳入城镇,15个地理位置相近、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相同、村庄建设联片发展的村庄进行合并,337个存在严重生存环境问题的村庄搬迁至条件较好的地区,全市502个行政村整合成75个村庄,其中32个为经济条件好、能服务周边村庄的中心村。
5.7塑造山水城市特色
以太行山为背景,南澈印⒈澈印⒂翊河三条水系穿城而过,为武安市建设山水城市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景观资源。规划在保证南北澈有泻榘踩、城市安全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充分利用珍贵的自然景观资源,引山入城,引水入园,山、水、湖、城有机融合,塑造“三河碧水环绕穿城、四湖绿蕴交相辉映、五山葱林层峦叠翠”的山水城市特色。
5.8 制定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
规划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在生态环境治理、绿色产业聚集、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住房保障建设、新农村建设、新区建设、规划编制体系完善等八个方面,制定了详细的行动计划,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
6、结语
本文以武安市为研究对象,围绕“资源型城市转型”这一主题,从资源与环境承载力入手,在对城市发展条件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阐明了规划的总体思路和城乡统筹发展目标,并在统筹城乡发展、调整经济结构、优化空间布局、保护生态环境、突出城市特色等方面进行了重点论述,对处于转型发展期,我国广大资源型山区城市城乡统筹规划的方法进行了积极探索。
参考文献:
[1]汪光焘.城乡统筹规划从认识中国国情开始――论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J].《城市规划》,2012,(1).
[2]河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武安市城乡总体规划(2011-2030年)[Z].2012.
[3]冯绻. 山区的山地经济协同开发研究――以重庆市三峡库区为例[A] .《地域研究与开发》 ,第29卷,第1期
[4]郭健. 经济结构转型背景下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研究――以河北省武安市为例[C].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
[5]杨保军.从实践中探索城乡统筹规划之路[J].《中国建设信息》,2009,(7).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quickening of urbanization, urban development and expand outward,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ion of rapid rise, become a new bright spot in the process of urban development, as ties of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in a lot of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nly to properly handle urban-rural fringe, to better promote the steady and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promote the urban-rural integration as soon as possible. Combining the actual example of wei city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put forward the new thoughts and ideas.
关键词:城乡结合部,规划,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Keywords:Rural-urban continuum,Planning,Coordination,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TU981-01
文献标识码:B
城乡结合部是指城市与乡村地区的过渡地带,又称城市边缘地区。城乡结合部既不同于单纯的城市区域,又区别于纯粹的农村区域,是既有城区风貌、又有乡村特点的一种经济地理空间。其流动性强、利益关系错综复杂。
一、 我国城乡结合部发展普遍存在的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结合部的发展也在加速,从而导致了许多新问题。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
1.管理滞后。一是流动人口多,治安管理相对差。二是道路拥挤,交通管理滞后。三是征地补偿标准不一,农民利益受损。四是产业结构失衡。五是农民收入来源畸形,就业难度大。
2.规划管理无序。首先是规划未与城市衔接。二是违章建筑隐患多。三是公共基础设施少且差。
3.土地被大量征用,农民出路难以安排。城乡规划的实施,土地被征用,农民变为无地居民,就业问题就凸显出来了。
二、渭城区城乡结合部发展现状
1.基本情况
渭城区位于咸阳市区东半部,东西长约26.73公里,南北宽17.92公里,全区总面积272平方公里,耕地23万亩,辖9办1镇(其中城区4办,城郊5办1镇),总人口44万,农业人口15万,属典型的城郊型县区。
2.发展思路
坚持“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联动、协调发展”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思路,以“一河五路”(渭河北岸和毕塬路、文林路、碱滩路、迎宾大道、西兰路)区域为突破口,以塬上、塬下为“两翼”,实施区镇同步规划、同步建设,推进城市东扩北上,通过以点串线、以线带面,着力构建以中心城市为龙头,以空港综合发展区、渭北综合商务区和重点镇为节点,建成功能定位明确、层次结构合理、中小有机结合、区域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
按照“规划先行、分类推进、重点突破”的思路,积极推进新型社区建设,科学、有序引导农民向渭北综合商务区、空港综合发展区和重点镇集中。一是按照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公共服务等一体化要求,加快实现塬上、塬下 “两翼”齐飞。二是积极推进有条件农民进城落户,加快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和普通型商品房建设。三是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重点围绕统筹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公共资源配置,完善服务体系,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
三、措施与建议
文章作者在调研过程中,对失地农民中老弱病残人员在养老、医疗、生活保障等方面遇到的诸多问题感受很深。在城市飞速外延的同时,解决好失地农民的问题显得至关重要。政府在进一步建立完善的医疗、养老、再就业培训保障机制的同时,还应该考虑以下几方面:
1.坚持“一体化”规划建设。政府适当下放给一定范围的执法管理权,促进总体规划顺利实施。
2.建议在村民安置小区规划中增加“菜园子”规划,为不能满足用工企业聘用条件且早已习惯靠土地为生的老弱者提供一份保障。
3.建议政府在村民安置小区中基础收费方面应该有更多的政策扶持。比如适度减低物业、电梯等费用。
4.建议在安置小区中增加老年公寓规划,增加失地农民提供更优的养老保障。
四、结语
城乡结合部稳步发展需要通过规划的途径将各措施落实到位,处理好失地农民的生活保障问题是关键,只有让失地农民有所依、有所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城乡结合部发展存在的矛盾,才能更快更好地促进城乡结合部健康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燕菁;理论与实践:城乡一体化规划若干问题[J];城市规划;
2.《咸阳市渭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3.《北京城乡结合部地区规划实施中的问题与反思》
4.《城乡结合部和谐社区规划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