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老年常见疾病护理知识范文

老年常见疾病护理知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老年常见疾病护理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老年常见疾病护理知识

第1篇:老年常见疾病护理知识范文

近年来,随着老年人口比例的迅速上升,如何提高老年护理服务水平成为全球关注热点。而我国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剧也为我国养老护理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据统计,我国现有养老护理人员约有100万,实际需要约为1300万;与此同时,现有养老护理人员普遍存在学历层次偏低,相关专业知识水平较低的特点。笔者培训之余的调查随访发现,多数在职养老护理人员培训愿望强烈,愿意接受分阶段、分层次的养老护理相关知识的培训。现将具体培训需求分析介绍如下:

一、无证人员职业资格培训

参照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标准,养老护理员共设四个等级,分别为 :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 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目前,我国现有养老护理人员中95%以上没有执业证书,普遍缺乏专业护理知识[1]。养老产业人才的职业化、专业化建设严重滞后。要加快我国养老护理服务发展,首先必须加强养老机构在职人员职业资格培训力度,提高持证上岗率。

二、有证人员职业水平培训

目前我国养老机构部分护理人员为持证上岗,但是证书获取方式不一,导致职业水平参差不齐,要想提高养老护理服务质量,确保有证人员高水平、高素质便成为重中之重。综合近年来相关文献报道,养老机构有证在职人员培训需求大致如下:

1.心理护理培训:随着社会的进步,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护理工作者的关注。但目前对养老院老人的心理关注、干预机制几乎还处于空白状态,2013年,黑龙江省海伦市联合敬老院纵火案导致11人丧生。事件发生后,天津市社科院教授、老年问题专家郝麦收说,我国在政策上一直非常重视养老院的硬件安全,细致到如楼层高度等要求,此次事件当引起最大的反思还是在“软件”方面,“养老更须养心”,“必须重视掌握老人的心理动态。”鉴于我国当前大多数养老院都没有设置心理干预岗位的现状,加强心理护理,提高养老护理人员心理护理水平便成为大势所趋。

2.急救知识培训:老年人常见的意外救助有:心跳呼吸骤停、噎食、外伤出血等。随着年龄增大,身体机能逐渐衰退,老年人发生意外伤害的可能性不断增大。当老年人因意外受到伤害,存在生命危险时,养老护理员作为现场人员,在专业医务人员到达现场前,若能为老人提供及时有效的基本救助,有助于老年人生命安全的维护。

以心跳呼吸骤停培训为例,因为各种原因,老年人发生心跳呼吸骤停比例远高于普通成人,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可以使生存率提高2-3倍。据报道,在美国,接受心肺复苏的国民达到5000万人口,即4人中有1人,每年有大约900万人接受心肺复苏操作训练。我国虽然今年来一直在加强相关培训教育力度,但仍显不足。中国的医疗机构中,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康复出院比例普遍低于1%,而在美国个别城市这一比例高达30%以上[2],由此可见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异仍然非常显著。

从笔者接触的培训人员来看,目前,养老机构从业人员对急救相关知识相比于医疗机构工作人员有显著不足,有急切的培训需求。而且此类培训不可一劳永逸,应定期审核掌握现状,并及时提供相关信息。

3.老年人常见疾病基础护理知识培训:随着年龄的增高,老年人生理机能逐步衰退,免疫水平低下,存在多种慢性病并存,多种药物同时使用的特点。因此,作为养老护理人员,了解老年人常见疾病的护理知识,有助于用更加科学的护理方式为老年人进行全方位照护。限于当前我国养老护理发展现状,从业人员可能通过短期培训获取了执业证书,但是对于相关疾病及护理知识了解不够全面到位,这就可能为高质量的养老护理服务的实施带来了阻碍。因此,不能忽视对于有证人员的相关培训,尤其是某些常见病,多发病,如:心脑血管病变、癌症、老年性痴呆等疾病的知识必须定期更新强化相关知识。

4.职业道德、法律法规培训:职业道德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行为规范的综合。一个有道德的公民,应提高遵守法律法规的自觉性,养成遵章守法的习惯。对于养老护理员来说,良好的职业道德是个人发展、社会良好风尚形成的基础和保证;而法律法规是养老服务的依据,是自身行为的准则,还是维护服务对象和自己合法权益的有力工具。因此,加强养老护理人员职业道德建设,进行相关法律法规培训有助于养老护理服务质量的提升。当前培训,虽然也设置相关课程,但大多数培训机构或单位都是草草了事或者一笔带过,有些甚至直接掠过不讲,在今后的培训过程中,相关单位应该对此加以重视。

第2篇:老年常见疾病护理知识范文

关键词 社区 50岁及以上年龄组老人 健康知识 健康宣教 掌握情况

资料与方法

社区居民来门诊就医的老年人(50岁及以上),男35名,女36名,文化程度:大学4名,高中28名,初中32名,无学历7名。

方法:根据《社区护士岗位培训教材》、《内科护理学》、《社区慢性病人的护理》中慢性常见病病种的临床表现、治疗、健康宣教及相关数值,制定了23项题目,采用开放式问卷调查方式,内容简单易懂,避免医学术语,被调查人亲自填写,专人发放,调查过程中可给予适当解释,填写完毕由专人收回,对于不识字者由发卷人口述并。

问卷调查表。

文化程度年龄性别

1.什么是低盐低脂饮食?

2.心脏病人应少盐饮食

A. 对 B 不对 C 不知道

3.慢跑是有氧运动吗?

4.血糖正常值范围是多少?

5.得了高血压病以后需要连续服药吗?

6.脑血栓病是可以预防的吗?

7.糖尿病人发生低血糖时首要措施是什么?

8.糖尿病人的饮食中要绝对不含糖吗?

9.家庭急救时胸外心脏按压的部位以及按压方法是否了解?

10.血压的正常值范围是多少?

11.体温正常值是多少?

12.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是否正常血压?A 是 B 不是

13.软组织损伤以后可以马上热敷吗?

14.不明原因腹痛时可以用镇痛药吗?

15.输液时药液漏至血管外造成皮下肿胀应如何处理?

16.清洁空气最简单的方法是什么?

17.正常心率每分钟是多少?

18.戒烟限酒是正确的生活方式吗?

19.会测量血压吗?

20.生活不能自理长期卧床患者至少需要间隔多长时间必须翻身?

21.是否接受过正规健康教育?

22.有无掌握更多健康知识的愿望?

23.获取健康知识的渠道和手段是什么?电视?报纸?与人交流?或其他?

结 果

发放问卷71张,全部回答正确0人,及格4人。

接受过正规健康教育讲座11人(15.5%),和邻居交流、从电视、报纸、广播里得到健康知识57人(80.3%),从未接受过健康教育3人(4.2%),由于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年龄的差异,性格的原因,接受信息的能力和途径也有所不同。

70岁以上老人反应较慢,听力下降,书写和接受能力较弱,回答问题能力较差,健康意识淡漠,不爱与人交流。

95%以上老人希望掌握健康知识,苦于没有系统的了解和掌握方式,都是道听途说,知识来源渠道有限,只限就诊时收集,而社区护士上门讲解不到位,或只注重形式。

有些知识因为没有重复记忆,很快遗忘。

讨 论

分析:①社区内开设健康教育课程学时少,且来听课的人更少,宣传不到位。②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要求掌握健康知识的欲望强烈,但社区居民对社区慢性常见病的健康知识掌握的内容贫乏,这就意味着他们对疾病的预防措施不了解,最终导致的结果是社区常见病发病率增高,康复率下降,预防措施更是缺陷,社区医生和护士未尽职责,健康教育项目形同虚设,预防保健成为一句空话。③由于老年人随着年龄的逐渐增大,生活状况趋于单调,心理孤寂,或因家庭经济状况而导致其对自身生活质量丧失信心,更别提接受健康教育了。④健康宣教方式枯燥、单一,缺乏生动,缺乏形象化,不足以吸引老年人,对健康教育方式、内容不感兴趣。⑤健康宣教活动没有常态运行,虽然此项工作已纳入日常工作当中,但医务人员和社区居民缺乏互动,宣教内容过于简单,没有深度,设备也过于简陋。⑥简单的宣教手段实施以后,没有继续跟进,没有详细的效果评价和经验总结,或过于笼统。

对策:①针对每个家庭每个人建立相应的健康档案,并对亚健康、慢病患者、脑卒中后遗症等病人进行统计、标识。依据家庭成员的状况有针对性地制作健康教育宣传卡片发放到每个人的手中,使其反复接受健康教育,强化记忆,并制定适合个人的健康教育和实施计划,做好三级预防。②健康教育卡片内容可以根据居民本身健康状况随时增项。③定期开设健康教育讲座,教育覆盖率达成100%。④定期到居民家中访视、沟通,在交流中与患者面对面的进行健康宣教。⑤设立健康咨询专线,专门解答社区居民的健康问题,医务人员要定期打回访电话。⑥制定工作计划,完善“包片”机制,包片护士按计划完成本辖区内的健康宣教。⑦加强管理,主管领导要定期检查健康宣教完成情况,亲自访视社区居民,听取反馈。⑧不断填充调查问卷的内容,以检验社区居民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⑨加强社区护士队伍内涵建设,定期培训,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及沟通能力,加强责任心,以便更好地为社区居民健康服务。

参考文献

1 周艳,吕淑琴,主编.吉林省社区护士岗位培训教材.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第3篇:老年常见疾病护理知识范文

1 明确健康教育内容

1.1 为疗养员恰当、准确地提供有关一般公共卫生知识。对初次来院的疗养院员应详细介绍环境、制度,消除其顾虑和恐惧,取得疗养员的信任。

1.2 帮助疗养员了解其疾病病因、疾病预防、营养饮食、检查配合、用药要求,辅助检查目的及注意事项。

1.3 指导疗养员学会减少或避免影响健康的种种因素。

1.4 指导疗养员在院期间及出院后对康复知识及预防疾病的有关知识的学习。

2 制定健康教育内容

2.1 在疗养院,为疗养员解决医疗问题是健康教育的核心。根据患者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及所患疾病的不同,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方案,在了解疗养员心理、生活环境的基础上分析其致病因素,有的放矢开展健康教育,并向疗养员介绍健康教育的意义及内容,要求通俗易懂、简明扼要。组织护理骨干书写本科常见老年病的具体健康教育内容,这些资料为本科护士对疗养员进行健康教育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保证了健康教育的质量。

2.2 认真填写健康教育评估表。对每一位来我科疗养的首长,针对其疾病特点、心理状况、生活方式、发病原因来制定教育计划,通过日常活动具体示范指导疗养员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用药,定期检查。认真做好健康教育并将工作效果体现在健康教育评估表上。教育项目包括:教育时间、内容、责任护士、效果等栏目。本评估表装入病历,体现了对疗养员进行健康教育的实质效果。

3 健康教育的具体实施

3.1 护士首先要态度热情,诚挚温和的与疗养员接触,使其产生信任感,使疗养员乐意接受护士传递的信息。

3.2 向疗养员具体详细的讲解有关疾病知识。这在疗养科通常以医护查房和疾病讲座以及板报宣传的形式来达到目的;也可将老年常见病、多发病的相关知识和健康指导印成各种保健小册子,内容准确、具体,由护士根据不同病情发给疗养员,以达到健康教育效果。

3.3 在护理教学中,针对各科疗养员年龄大小、身体状况,充分利用护理查房,培养护士的沟通技巧。通过护理查房,使躯体护理和健康教育融为一体,达到良好的效果。

3.4 出院前向疗养员及随员交代注意事项及自我护理等常识。

4 体会

4.1 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实践证明,通过对疗养员进行有效的、多层面的、人性化的健康教育,疗养员接受护理的顺应性增加了,各种事故的发生率普遍下降了,疗养员的自我护理意识明显提高了。

4.2 密切了护患关系。护士在整个健康教育过程中,始终是组织者和决策者。实施整体护理以来,变被动宣教为主动宣教,提高了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疗养员相信护士,共同建立一种合作型保健指导。

第4篇:老年常见疾病护理知识范文

1.1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4年1~6月收治的52例黄斑变性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男31例,女21例,年龄52~78岁,平均年龄(61.8±4.2)岁,视力0~0.8,本组患者均经吲哚青绿造影或者荧光眼底造影确诊。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52例患者分为健康教育组与常规组,各26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视力、治疗费用、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措施

在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后,为患者发放本院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由患者进行填写,若患者视力不佳,可以由家属根据患者口述进行填写。对常规组患者开展常规护理,对患者进行相关检查,回答患者提出的关于检查与疾病方面的问题;对健康教育组患者进行全面的健康教育,内容包括检查知识、老年性黄斑变性的知识、治疗方法、技术进展、科学用眼方式、心理调节方法,在整个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及时解决患者存在的问题。

1.3观察指标

在治疗前后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进行评价,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焦虑评分。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干预前,健康教育组与常规组患者焦虑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健康教育组焦虑评分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第5篇:老年常见疾病护理知识范文

通过护士对病人在神经科病人住院期间的一系列健康教育,使病人了解所患疾病的一般知识、康复保健知识,从而增强预防保健意识,改变不健康行为,减少因缺乏预防保健知识使所患疾病经常复发,减轻了心身负担,缩短住院天数,减少医疗纠纷,提高护理质量。

健康教育特点

通俗性特点:健康教育语言、形式通俗易懂,易接受。由于多数病人起病急,情绪不稳定,老年病人较多,及病人文化程度、背景不同,健康教育的内容中少用或尽量不用医学术语,遇到必须使用医学术语时,则深入浅出,并辅以相应解释,使健康教育达到最佳效果。

随机性特点:健康教育时注意因人而异,因地制宜,由于病人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及所患疾病病情不同,我们在进行健康教育时非常注意针对不同的病人采用不同的教育形式、教育内容,视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

综合性特点:神经科病人中以中老年病人居多,而大多数老年病人同时患有其他慢性疾病,责任护士向病人传授具有综合性的健康教育内容,来消除病人因病重而产生的厌烦心理和自弃情绪。同时对意识障碍及生活不能自理病人的陪护人员加强健康教育和护理指导亦非常重要。

强化性特点:针对神经科病人年龄相对老龄化及家属较多的特点,我们采取了反复强化的宣教方式,在健康教育过程中,同时注意观察病人的意识、表情,来判断病人领会情况及强化效果。

礼貌性特点:针对神经科病人起病急,情绪不稳定,患者不能及时进行角色转换的特点,在健康教育过程中,应表现出对病人充分尊重友好、真诚相待、耐心负责的态度,决不能自以为是或用说教的语言,切忌生硬等语气。

健康教育内容

病人的权利与义务:主动介绍神经科病室的环境、医疗保险方法、便民措施、卫生注意事项、作息制度、安全制度、陪护制度、探视制度,并告知病人对治疗护理工作的支持与配合。

专科健康教育知识:对神经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根据病因、发病形式、紧急处理方法、检查、治疗、康复以及预防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制定系统、详细、规范的健康教育措施,并逐步完善少见、罕见病种的健康教育内容。

常见的健康教育知识:针对神经科病人以中老年病人居多,患其他疾病及并发症多的特点,全面系统的介绍内科、外科等各种常见疾病的有关防病、康复知识。包括疾病的病因、症状、有关化验检查、饮食指导、运动疗法、药物疗法、药物的使用方法、出院指导及日常生活注意事项等,制定出常见病、多发病的健康教育内容。

示范教育:为了让病人很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针对病人健康知识的水平及技巧的掌握深浅程度,护士现场对病人进行宣传示范,如帮助长期卧床病人叩背、拍胸,教会病人有效咳痰,指导糖尿病病人测试尿糖方法,鼓励病人对插胃管及导尿的配合等。每次示范后大家共同讨论、切磋,从中得到启发,从而提高每一位护士的示范宣教能力。

通过上述系统的健康教育形式,使神经科护理工作由单纯的治疗服务,向预防、治疗、护理、康复系统化保健服务转变,通过与病人不断交流,沟通,改善了护患关系,使病人满意率提高。

健康教育评价方法

与病人交谈的方式:责任护士、护士长采用与病人交谈的方式了解和检查健康教育执行的程度和质量。

集体交班时提问:在交班时不定期请责任护士介绍所属病人的基本情况,检查责任护士的了解程度,工作责任心和工作能力。

定期考核:定期对护士进行健康教育内容及相关知识考试。

第6篇:老年常见疾病护理知识范文

关键词:糖尿病;肺结核;老年;护理

糖尿病为我国常见慢性疾病,老年人群中糖尿病患者占据比例呈现出不断增高的趋势,且糖尿病患者出现肺结核疾病概率相对于非糖尿病患者高,因此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肺结核的情况也越发常见,在对此类患者治疗过程中需要精心细致的护理干预。有研究认为,对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除了针对性治疗,同时也要做好相关护理工作,避免发生并发症,改善临床治疗预后效果,这样才能保障患者生命安全与生活质量[1]。对本院近年来收治此类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纳入研究对象为本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年龄在60岁以上糖尿病合并肺结核老年患者,随机抽取50例并对其临床资料以回顾性方法进行分析,归纳此类患者临床护理措施及临床效果。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为61~83岁,其平均年龄为(72.3±2.5)岁。原有糖尿病患者30例,7例患者通过胰岛素对糖尿病进行控制,20例患者在入院后经检查显示血糖指数每升超过10.0mmol,属于隐匿性糖尿病,患者均在不同程度表现出以下临床症状:咳嗽、胸痛、盗汗、低热,有6例患者存在咯血症状。

1.2方法

1.2.1分析方法 由本院专人发放自制相关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患者对疾病了解情况、情绪状态、生活习惯、治疗依从性等,如不识字的在护理人员解释后填写,确保意愿真实。根据分析结果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

1.2.2治疗方法 先通过口服药物或者胰岛素等,将患者血糖严格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等患者糖尿病病情稳定后再应用化疗方案,分为强化期、巩固期,根据患者临床具体情况对症治疗。

2 结果

老年患者存在以下问题:消极情绪,主要有恐惧、孤独、抑郁,占据患者比例78.0%;不在意饮食,占据患者比例52.0%;休息不充分,占据所有患者比例26.0%;对自身疾病知识了解不深,占据患者比例82.0%;服药依从性不高,占据患者比例30.0%。

经护理后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100%比例患者血糖指数得到严格控制,94.0%患者肺结核达到预期疗效;患者对护理服务内容满意程度为100%。

3 讨论

3.1护理措施 主要包括如下[2]:①根据患者各项资料诸如年龄、文化程度、职位等,制定个体化健康教育计划,让其能够了解糖尿病和结核病等相关知识,配合护理医疗工;②大部分患者并不重视合理的饮食结构,老年患者在应用药物治疗,病情得到缓解后更是不重视饮食。合理的饮食可以提高患者身体抵抗力,选择富含蛋白质、高维生素等食物,更有利于病情恢复;③对患者进行休息指导。充足的休息可帮助患者提升自身免疫力,加快病情控制时间,对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而言,更是需要劳逸结合,不宜过度运动或者疲累。可以进行如太极、散步等适当运动;④皮肤护理。由于血糖异常的影响,糖尿病患者皮肤抵抗力偏差,难以耐受各种压力或者刺激,而中性粒细胞还有吞噬功能异常都会阻碍患者伤口愈合速度,因此对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要强化皮肤护理,避免发生破损情况,要保持患者皮肤干燥,如有盗汗情况要及时更换内衣被褥;⑤对症护理。存在咳嗽症状患者,给予化痰止咳护理,出现发热症状患者,给予物理降温护理。如发生咯血症状,按照大咯血措施对其进行护理,协助医生观察存在胸水症状患者是否有胸膜反应,对其进行抽放胸水护理;⑥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对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治疗的重要前提是控制血糖变化,在服用降糖药物后要密切观察是否存在不良反应,如发生心悸、脸色苍白、头晕等症状要立即通知医生并处理。

3.2小结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在老年人群中属于常见疾病,除了重视降糖药物和抗结核药物合理使用之外,护理措施是否全面且具有针对性同样直接关系到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制定护理方案时应深入了解老年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变化,根据其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护理计划[3]。在本次研究中,患者血糖指数和肺结核疾病均得到严格控制,对护理内容满意率为100%,该结果提示了糖尿病合并肺结核老年患者身体机能衰退且心理容易出现焦躁紧张的情绪,治疗依从性不高,对其应用全面完善的护理干预,可有效保障临床治疗效果且提升患者对服务内容满意程度,更有利于构建和谐护患环境,值得临床普及推广。

参考文献:

[1]汤阿毛, 朱捍君, 宋秋香, 等. 58 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护理体会[J].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11, 27(3): 80-81.

第7篇:老年常见疾病护理知识范文

【关键词】老年;心病合并呼吸衰竭;综合护理

【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5-0250-02

肺心病是老年人常见疾病,失代偿期由于上呼吸道感染、氧流量控制不当、排痰无力不能及时清除呼吸道黏液、镇静剂的使用等[1]原因的影响,容易合并呼吸衰竭,如不及时处理,可能危及生命。而有效的护理可以减少并发症、死亡率的发生。我院从2013年1月~2015年2月对109例老年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应用综合护理,效果满意。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择我院从2013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109例老年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男性66例,女性43例,年龄55~83岁,平均(69.38±3.98)岁。

1.2护理方法

1.2.1心理护理 老年患者病史迁延,反复发作,容易产生恐惧、多疑、焦虑等心理。多疑表现在担心医生隐瞒病情或者对自己所患疾病不相信,恐惧表现在对疾病缺乏正确认识,往往夸大病情。

老年患者依赖心理增强,需要更多的关心和同情,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耐心倾听其诉说,对其进行心理疏导。根据患者的接受能力为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注意事项、坚持治疗的意义、治疗方法、诱发因素等,使其对疾病有正确的了解,提高其对疾病的认识,多对患者进行鼓励,以减缓其不良情绪,消除其恐惧心理。了解患者的需求并尽量满足,耐心患者解决存在的问题,增强其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

1.2.2病情观察 老年人器官、生理功能逐渐发生退化,病情变化快,

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的观察,密切观察其病情的变化,严密监测其神志、脉搏、心率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定期监测血气分析。如果脉搏缓慢、血压下降提示可能病情加重,呼吸加快要警惕是否有酸中毒的情况发生,如果皮肤及口唇粘膜出现紫绀、神志恍惚、躁动不安、性格改变等常常是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的先兆[2]。要及时报告医生处理。记录患者的24 h 出入量,观察大小便的颜色、量。如果出现黑便,要警惕消化道出血的可能。

1.2.3基础护理 患者由于长期卧床,进水少,加之大量抗生素的使用,容易发生口腔炎及口腔真菌感染。护理人员应帮助其做好口腔护理,

每日用生理盐水清洁口腔,以保持口腔清洁。经常帮助患者翻身,更换,勤换床单,保持床铺清洁、干燥[3],选择棉质柔软的衣物,并每天帮助患者按摩,以免发生压疮。帮助患者制定合理的食谱,富含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的饮食[4],并尽量少食多餐。

半昏迷患者,可采用鼻饲或静脉给予营养,以增加患者营养。保持病房清洁、空气清新,每日用紫外线消毒2次,减少室内人员流动,避免交叉感染。

1.2.4呼吸道护理 指导患者正确的咳嗽方法,以增加痰液的排出。对痰液粘稠者可用庆大霉素、地塞米松、α-糜蛋白酶等雾化治疗,以增加痰液的稀释。对痰液不容易排出者,应用吸痰器帮助其吸痰。严重者可行气管切开。患者持续低流量给氧,注意鼻导管护理,将鼻导管固定好,避免脱落。注意氧浓度的控制在25%~30%。

1.3疗效判定 显效: 临床症状消失,血气指标恢复正常,心功能改善;有效: 临床症状、血气指标改善,心功能改善I级;无效:以上指标无好转甚至加重。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输入SPSS17.0软件包,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 χ2检验。

2 结果

109例患者护理后,显效68例,有效36例, 无效5例,有效率为95.41%。护理满意度为97.21%。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无死亡病例。

3讨论

老年患者有其特殊性,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由于缺氧,常出现注意力不集中, 智力逐渐减退、甚至表情冷漠或过度兴奋、躁动不安等情况,部分患者由于二氧化碳潴留可能表现为神志不清或昏迷。患者由于长期受疾病的困扰,多有恐惧、多疑、焦虑等不良情绪,而这些情绪势必影响患者的治疗和护理。 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特征、

个体情况制定护理计划,对患者采取一般护理与专科护理结合的综合护理方法, 从患者的心理、疾病等各方面进行护理干预,以减缓患者的不良情绪,为患者营造舒适的治疗环境,以耐心、和蔼的态度让患者感觉到温暖、娴熟的护理技术让患者增加信任感,使患者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护理人员要加强责任心,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血气分析,使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组109例患者护理后,有效率为95.41%,护理满意度为97.21%,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总之,对老年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采用综合护理,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明娟.老年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民康医学,2010,22(20):2637.

[2]田敏.老年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34 例临床护理体会[J].淮海医药,2014 ,32(1):88-89.

第8篇:老年常见疾病护理知识范文

1目标

把通过有效的健康教育加强护患沟通,提高治疗与护理质量,促进患者的疾病康复作为目标。护理人员应积极主动的与患者及其家属接触,以真挚的态度使其产生信任,从而进行进一步的交流,建立起一种指导-合作的护患关系,使患者愿意接受护士传递的可靠信息并深信不疑,使我们的健康教育落到实处。

2方式

2.1集体教育

护士可以定期召集患者和家属开座谈会,进行集体教育,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有关骨科常见疾病的急救常识及应对方法,讲解骨科病房的常见病及治疗护理方案,还可以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操作演习,如踝泵运动及直腿抬高运动等。使患者和家属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获得感性认识。

2.2书面教育

护士可以在病房墙壁上制作壁画宣传栏或者是阅读小天地,介绍骨科疾病的常识及常见疾病的护理治疗常规,将比较抽象难懂的内容制成图片并配以通俗易懂语言制成的卡片,放在阅读小天地中供患者及家属阅读,向患者及其家属发放我们自编的阳光服务手册。

2.3因人而异,因病而异进行教育,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教育。

特别对老年患者护士应将健康教育内容耐心的讲解给患者及家属听。

3方法

3.1入院时的健康教育患者入院后,对其周围环境很陌生,加上身体上的疾病痛苦往往会产生紧张和焦虑情绪,这时他们最希望能得到我们医务人员的重视和精心诊治,因此,护士应热情接待每一位患者,根

据病情合理安排床位,携带患者用物,来到病房介绍同室病友,做好患者的入院宣教,介绍病房用物、床单位的使用及物品的放置、病房的管理制度、本科的主任、护士长、及患者的分管医师、分管护士、教会其床头呼叫器的使用等,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的身体状况,稳定患者的情绪,耐心的与患者交流,使其对我们医务人员产生信任,从而对医院产生安全感。3.2住院时的健康教育骨科患者大多数需要手术治疗,因此我们更应该加强对手术患者的健康教育。

3.2.1术前教育

患者担心手术失败,怕疼痛,往往产生恐惧焦虑情绪,做健康教育时,应将手术的必要性、手术操作的安全性、手术配合的重要性、手术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状况及应对措施向患者详细介绍以解除其顾虑,讲解术前的各项检查对手术成功的必要性,使患者很好的配合医师作术前检查,降低手术的风险。

3.2.2术后教育

一般患者通过手术治疗后病情有所好转,这时他们希望对自己的病情有更多的认识和了解,护士要及时利用这时患者的心理需求,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健康教育。严密观察病情,正确评估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制定功能锻炼计划,同时解答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

3.2.3饮食教育

根据病情指导患者合理、科学饮食,以利疾病康复,遵医嘱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忌食油腻、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禁烟禁酒。另外,因患者长期卧床,为防止便秘,应给予粗纤维饮食,多喝水。

3.2.4用药教育

严格按医嘱给药,向患者讲解所用药物的剂量、浓度、治疗作用、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等,让患者及家属了解基本的用药常识。

3.2.5预防并发症的教育

骨科患者大多需长期卧床,很容易产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的并发症,所以护士应积极进行预防并发症的健康教育,讲解并发症对疾病恢复的危害性,并教会预防并发症的正确方法。

3.3出院时的健康教育

由于骨科疾病病程长,在医院治疗仅是病程中的一小部分时间,大多数时间需要在家休养,如何将医院内的各项治疗和护理延伸到家里尤为重要,护士应做好出院指导,包括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出院后用药情况、复诊时间等。指导患者出院后继续进行功能锻炼,保持乐观的情绪,注意加强饮食营养,回家发生不适时要及时与医院联络。另外,还可设立咨询电话为出院患者服务,定期有专人对出院患者进行电话回访。

4健康教育注意的问题

因时而异,因人而异,根据患者的知识水平及生活习惯对住院患者要选择适当的时机,采取适当的形式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内容应具有科学性而且通俗易懂,避免使用大量抽象的语言及专业医学术语来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否则达不到预期效果。

第9篇:老年常见疾病护理知识范文

【关键词】心肌梗塞;高龄;情绪;持续异常;护理干预

临床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影响生活质量的常见疾病,特别是对于影响老年人近年来,临床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的趋势。心肌梗死的老年患者往往与情绪有关的风险因素的患者持续异常。帮助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在短期内有效抚平心理异常和在医院的临床护理,采取适当的应急措施,可以有效地稳定病情,积极配合治疗,病情突变,甚至是老年患者减少猝死的发生率。稳定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缓解心绞痛,减少发病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笔者对我院62例心肌梗死的老年护理临床实施的整体效果紧急干预分析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共纳入62例高龄患者,均有心肌梗塞合并情绪持续异常表现。男38例,女24例,年龄73-88岁,平均76.5岁。

1.2方法应用入院的病人进行情绪反应和自评量表指标分析,临床护理进行必要的干预。无法独立完成自评量表的病人,向病人详细解释后,帮助患者进行分析,目的是准确地掌握病人的心理特点。临床护理紧急干预的要求必须是面对面的病人的心理沟通,以确定病人的心理应激,耐心地回答问题,尽快以取得患者的信任,通过分析患者的情绪变化,使得患者认识到错误并及时和正确的进行压力释放。可以使用多种方法,如放松训练,每天清晨和傍晚均匀的进行深呼吸,10分钟/次,以扩大肺活量,增加氧气含量的患者,也鼓励患者根据个人选择合适的进行喜好音乐曲目的欣赏,可以通过使用的语言治疗缓解患者情况,许多患者说,能得到鼓励的话,心理顾虑会相对减少。通过知识的宣讲,让患者与其住院病人和他们的家人进行对话,在这个过程中进行关心,支持和鼓励,并及时准确地根据对病人的护理与心理特点,尽可能释放精神压力,帮助病人更好地理解和正确应对过程所造成的各种心理问题,增强适应性和战胜疾病的信心。让病人了解疾病的护理水平,入院后,告知患者需卧床休息一个星期,辅导家属进行心肌梗死护理进行必要知识的学习,以帮助家属了解如何妥善照顾老年患者,使患者得到科学的护理,始终保持良好稳定的心理状态。

2症状分析与护理应对

心肌梗死是老年患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在临床上,有非常明确的证明,在人体内最容易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心血管系统功能,从而引起相关的心血管疾病,临床治疗和恢复与患者复杂的心理因素有密切的关系。有研究证明,尤其是老年组,应激反应状态,情绪等因素的影响和心肌梗死的发生有很大的关系。高龄患者心肌梗死的心理反应是极其复杂的,往往合并有焦虑,心理持续异常等情绪障碍,产生的原因可能是相关的疾病所造成的身体和精神痛苦,高龄患者所面临的经济负担,亲情关系,社会的支持程度,患者对战胜疾病缺乏信心,怕病情恶化,死亡等都会造成心理影响。持续的心理异常可以引起交感神经功能亢进的患者体内,趋化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导致疾病朝着坏的方向发展,从而形成了恶性循环。这些消极心理的产生与高龄患者的人格特征,应对方式,亲情关系和社会支持等因素密切相关。应对心理压力的重要中介因素,直接影响应激反应的性质,强度和结果。有关临床研究证明,帮助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积极,科学,适宜的应对方式,可以大大提高老年患者对治疗和护理遵守。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可避免地面对老人,体弱多病,经济和心理压力方面,护士应该尝试作出努力,积极响应病人,避免消极应对,努力提高中老年患者去战胜疾病的信心,无法进行必要的科学定制的临床治疗期间,适当的帮助病人进行活动,帮助患者提高自我保健技能。此外,护理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应独立评估病人的心理状态,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和产生情绪障碍,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和方法,有针对性地给予临床护理干预,提高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这些措施可以从多个环节,多种方式开始,无论是从培育良好的心态出发,你也可以制定积极的应对方式。应帮助患者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的建立和使用,如血缘关系、亲密关系、社会关系等。社会支持系统越健全,对抗压力的能力越强大,从而及时预防和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

3多元护理与干预效果

3.1环境护理干预舒适,安静的环境中,大家会感到轻松愉快,尤其是对老年心肌梗死患者。老年患者送往医院紧急协调安排,优先到急诊室或小病房,室内物品,用具摆放有序,有利于临床的高度重视,并提高患者住院环境的适应程度。通过感觉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节允许前入院的老年患者急躁,恐惧,焦虑,痛苦,失望,恢复健康状态,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允许的心脏速率,血压下降,人体的生理功能的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帮助患者通过保险公司过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