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校园资产管理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高校; RFID技术; 固定资产管理
一、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高速发展,高校占有和使用的固定资产规模也在迅速增加,加上学校合并以及多校区办学、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等各项因素,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难度、复杂度也不断增加。现行固定资产管理由于信息化程度不高,管理制度以及运行机制不够健全和规范,并且缺乏网络信息技术的支撑,高校内部资产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各职能部门以及使用部门之间难以做到信息共享,造成固定资产管理手段落后,管理的任务比较繁重,而且差错率比较高,各部门之间对账也难以做到及时、准确和完整,从而致使固定资产管理的效率低下,固定资产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高校应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起全方位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式,以RFID技术为基础,利用优越的校园网硬件基础和技术力量,充分整合资源,建立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将学校资产管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本文将对RFID技术在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二、RFID技术介绍
射频识别即RFID(Radio Freque-
ncy Identification)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自动化识别技术,它将信息编码写入粘贴在需要识别的资产表面的标签中,并借助无线远程传输的功能将信息传递出去。RFID具备防水、防磁、耐高温、识别速度快、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并且标签的内容可以动态改变,信息采集设备(读写器)可以同时处理多个标签,标签的数据存取可以加密,也可以穿透其他物体读取数据,为固定资产设备的追踪定位提供有效技术支持,运用高校校园网平台,充分实现固定资产信息与数据的动态监控和共享,充分提高高校资产管理水平。
RFID主要由电子标签、阅读器和射频天线组成,电子标签即射频卡,由耦合原件及芯片组成,主要用于存储需要用来管理资产的数据信息;阅读器主要用于读取(在读写卡中可以写入)电子标签信息;天线则是在标签与阅读器之间传输数据信号。
RFID系统的工作原理:阅读器通过射频天线发送一定频率的射频信号,当电子标签进入发射天线工作区域时产生感应电流,电子标签获得能量被激活并发送出自身编码等信息,阅读器接收到来自电子标签的信号后,进行解调和解码,然后发送到管理系统进行相关处理。
三、RFID技术在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应用
(一)建立基于RFID技术的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
固定资产的电子标签在阅读器发射的信号范围内被阅读解码后进入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进行处理,管理系统应当包括资产的日常管理、固定资产月报、固定资产清查盘点、系统维护、安全管理、综合查询管理等功能,利用高校现有的校园网络,实现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网络化管理,实现资产管理部门、财务部门、职能部门和使用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利用RFID技术,可实现对资产的实时、动态监控,从资产采购、验收、入账、入库、领用、使用变动直到报废的整个资产生命周期的全程跟踪管理。整合了RFID技术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利用校园网络可以将资产的管理延伸到校园内的每个角落,从而使分散的资产能够统一到这个资产管理平台上来,不但能够实现财务部门与资产管理部门以及使用部门固定资产账目的实时核对,而且可以强化使用资产部门的管理责任,解决传统管理模式下的管理效能低下、差错率高等问题,从而确保高校固定资产信息的完整,实现固定资产的实时管理和监控,同时也提高了资产的利用率,确保资产的完整、保值和增值,充分发挥固定资产的效能,实现预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二)实现固定资产的可视化管理,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监控
引入RFID技术,通过准确、快捷的条形码管理方式以及RFID信息量大、可修改的特点,实现固定资产出入库的严格管理,既可跟踪每个设备的位置变化,又可跟踪维修历史,从而查找故障原因和处理方法,既能描述设备结构层次,又能记录与其他资产变更的关系;资产巡检、定位、转移、报废等移动现场数据查询及管理(IEEE802.11b/GPRS),从而可以有效防止盗窃和遗忘现象的发生;结合固定资产网络化管理系统,可以使资产使用人与账、卡、实物相符变得简单易行,比如固定资产出库时,可以将资产领用人(或者使用人)姓名、存放地点及相应的固定资产信息录入该固定资产电子标签,使固定资产在存放地可以自动被网络信息系统识别,从而实现对固定资产全息、多维的实时监控,可以了解每一件固定资产的来源和去处,杜绝资产流失。
基于条码/RFID网络化的数据采集和反馈机制,为管理工作提供全方位、更可靠、更高效的动态数据与决策依据,并实现资产管理工作网络化、规范化、标准化,可以将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和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有效地整合在一起,达到实物信息与系统信息的一致,全面提升高校资产管理的工作效率与管理水平。
(三)设立多级权限管理,明确管理责任
近些年,各高校办学规模扩大后,资产投入也在大幅增加,资产管理便成为一项综合性、系统性、操作性都比较强的一项管理工程。高校资产除了具备一般资产的特点外,还具有其他一些特征,比如资产数额大、数量多;管理范围涉及部门多;资产使用地点范围大;结构分类复杂等。因此,高校的资产管理一直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引入RFID技术后,在资产信息网络化管理系统中,可以充分考虑每一个资产管理员的不同职责,为每一个资产管理员制定相应的操作权限,通过用户的身份和密码识别,保证不用资产管理员只能在其职责许可范围内进行相应的操作。这样做既保证了管理的可靠性和严谨性、制度的固定性、信息的安全性,又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以加强实际管理过程中的适应能力,从而可以加强资产管理的控制。
(四)可以优化资产的日常管理,提高资产利用率
利用建立的网络化资产信息管理系统,从采购、验收、入账增加、出库、使用变动直到报废处置整个周期,整个过程都可以实现资产管理工作的实时、动态、精确控制,纵横多维沟通和异地网上同步管理的全过程跟踪管理。
在资产的日常管理中,清查是一项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工作,难度很大,往往造成的结果便是流于表面、应付了事,全面彻底的清查无法真正落到实处,本应为常规的对账自然也难以实施,时间长了,自然会出现财务固定资产账、设备台账、固定资产实物账三者的分离,导致账账不符、账实不符,家底不清。
而通过应用基于RFID技术的固定资产系统,清查盘点效率可以大幅提高。所有资产数据一次性输入,系统会自动根据不同的基站及区域RFID读写器采集的数据自动判断资产状态(新增、闲置、报废等),最终用户通过可视化的界面,随时、随地的进行资产数据的统计、查询。在资产清查的时候,利用手持阅读器进入资产存放场地,可以批量阅读电子标签信息,检查资产状况,大大提高资产清查效率,可以使账务核对等基本同步完成。而资产管理部门也可以通过系统反馈的信息,及时了解资产的使用状况,加强资产的监控,对闲置的资产可以在学校内部进行合理调配,从而提高资产的利用效率,为学校节约资金。
总之,通过整合管理信息系统MIS、网络应用、自动化识别等相关技术,建立起基于RFID技术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网络化的方案,可以让高校内部资产信息变得透明、共享,既为使用者提供便捷的业务办理途径,又为管理者提供实时有效的管理工具,更为决策者提供真实、准确的决策依据,规范和优化高校的资产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张文丰.RFID技术在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应用及前景分析[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4).
[关键词]高校;多校区;国有资产;创新
[DOI]10.13939/ki.zgsc.2016.38.073
1 前 言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体制和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进程逐渐深化,使得各高校的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得以快速提高。同时,在国家政府和相关政策的支持下,各高校正大兴办学,扩充国有资产,这为其教学和科研提供了资金保障,也在教育事业的改革过程中起到了推动性作用。
但是,长期以来实施扩招政策,各高校逐渐出现了校园资源供应不足,如教学和食宿面积偏小,硬件设施供不应求,治学条件差等一系列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很多高校选择合并或新建校区,积极开展多校区模式。然而,由于很多高校的固有资产管理体制和观念存在较大的弊端,反而降低了国有资产的利用率和运营效益。本文以多校区经营模式为前提,有针对性地对高校固有资产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创新,更好地完成资产的有序配置,构建节约型高校、合理分配多校区资产等重要任务。
2 高校多校区国有资产管理模式下的主体缺位现状
2.1 多校区国有资产分配不均
大多数新校区的工程格局规划更加合理,校园占地面积更大,建筑配套设施也更加完善,同时耗资巨大,这对高校合理分配多个校区固有资产来说无疑是一项很大的挑战,也大大消耗了老校区的固有资产。
除了新建校区的高校,一些重组合并的高校也面临着国有资产分配不合理的难题。由于这些高校经重组合并后,资产理应统一管理,但是各校区分布零散且格局复杂,在教学质量和设施建设等需求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导致高校在合并初期管理混乱,资产分配不均,缺乏有效的资源共享机制。
2.2 管理制度不健全,造成资产流失
现阶段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资源利用率低下,资产流失现象严重,其主要表现如下:第一,众多高校新建扩张合并后,固定资产的数量急剧增加。固定资产经费来源、占用形式以及固定资产结构均发生了变化,但是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体制并未随之改变、更新和统一管理。各分校区仍沿用合并前的管理模式,致使管理方式滞后,无法实现资源共享;第二,高校作为一个轻管理、重投资的单位,虽能够很好地完成项目资金的预算安排,却在管理阶段中疏于对购买产品进行合理的调用,往往出现产品重复购买的现象;第三,高校在管理国有资产上缺乏对资产使用性的考虑,并且各部门资金使用无偿化的制度存在很大的弊端,因而大大降低了资产使用率和投资效益,造成资产流失严重。
2.3 管理方式不规范,管理监督力度不足
很多高校的资产管理工作者做事不按照办事细则,导致产权关系不清晰,这说明其管理方式规范性有待提高。另外,资产管理部门在资金的处置和清查方面上工作不到位,对资产使用者管理监督不到位。具体表现如下:发票代表一切。高校内负责验收资产的部门工作流程过于简单,仅根据发票数据就可完成验收手续,而直接跳过验收实物的环节,因而存在较大的漏洞;还有,高校在清查资产、整顿纪律方面缺乏有效的管理,使得一些工作人员钻了管理方式的漏洞,将国有资产据为己有。
3 高校多校区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创新方案
3.1 内控管理制度的创新
创新内控管理制度,是我国高校国有资产管理进程的基石。同时,建立健全的、科学的管理制度,也是实现统一管理多校区国有资产的有效举措。尤其针对那些合并重组,建校时间短的高校,应严格按照我国教育部门的相关规定对每个校区国有资产进行逐一清查,登记并录入档案。只有这样,高校才能最大限度上降低多个校区资产的流失量。
那么基于多校区模式的高校应如何完成资产管理制度重建工作?首先,重新明确各校区资产管理部门的职责,实现分工明确;其次,详细规定各项资产在初期预算和购入阶段、中期使用和维修阶段,以及后期回收阶段的专项制度;最后,完善各校区资产的登记制度和转让工作,避免各校区出现产权关系混乱的现象。
3.2 高校多校区国有资产管理观念的创新
高校必须改变传统的资产经营观念,在发展资产运营效益的前提下,更要加大对资产管理这方面的重视度。首先,要从资产管理的体制入手,创建一套系统的、能够体现管理水平的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切实做好资产的预算、支出、使用、运营等环节;其次,要充分发挥高校所有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开展“如何正确管理多校区的国有资产”等相关主题的培训活动。做好教育工作,培养高校内人员节约资源,实事求是的意识,充分利用各分校区的资源,最大限度上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校内国有资产的利用率。
3.3 管理手段的创新
改变传统的管理手段,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大胆创新高校资产管理方法,以提升日常工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为根本目的。首先,利用网络和计算机技术,对各校区资产进行集中化管理,并严格统计各校区资产的来源和数量,提高高校国有资产的入账精确度,为以后的资产管理提供数据参考;其次,为提高国有资产的利用率和使用效益,应从管理的角度出发,充分发挥现代化技术的优势,提高管理软件的可视化水平,优化资产进账和出账页面功能。另外,规范管理人员的工作行为,优化管理软件的搜索引擎,可加快资产的更新进度,提高资产登记信息的及时性。
3.4 高校各校区国有资产分配体制的创新
目前,多校区教学的模式正处于初步实施阶段,大多数高校在“如何合理分配国有资产”这类问题上还没有形成成熟的体制。这就要求高校要从自身情况出发,大胆创新资产分配体制,在统一管理的前提下,实现各校区国有资产的合理分配。对于新建分校区的高校来说,在对新校区投入大量资金之前,应均衡评估新、老校区的资产值,然后做好建设新校区的预算,并积极调动老校区的固有资产,如基础设施和科研设备等。对于合并重组的高校来说,应以公平客观的态度对各校区的资产和教学实力进行评估,按照实力与资产成正比、优缺互补的原则,对高校各校区的资产进行分配,在物有所用的前提下实现资产的效益最大化。
4 结 论
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得以快速发展,很多高校的师资力量和科研水平都得到了显著提高,同时高校间也兴起了一股兴教办学的潮流。本文基于多校区办学的模式,就目前高校在国有资产的管理上进行了一系列探析,发现大多数高校存在多校区国有资产分配不均、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运营效率方式不规范、管理监督力度不足等现象,从而造成了资产流失和运营效率低下。为此,高校应针对各自资产管理的现有问题,加大管理制度的改革力度,从内控管理制度、管理观念、管理手段、资产分配体制等几大方面上进行创新,争取建立完善的资产管理体系,最终实现资源共享、资产运营的高效益和高透明度,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红红,蔡雪芍.高校多校区财务管理实践与思考[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
[2]汪旭坚.多校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现状与策略[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4).
[3]潘丽.多校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
关键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对策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因此,高职院校不断扩大招生培养高层次人才。随之而来的是高校的校区不断增加,学校的固定资产也越来越多,配套的基础设施也不断完善。现在,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管理工作,需要加大力度进行固定资产管理改革,创新管理机制,提高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这样才能避免固定资产的浪费闲置现象,从根本上让高校的资源合理配置使用。笔者鉴于此,就固定资产的制度改革、管理方式和固定资产工作人员的工作素质三个方面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以此提高资源利用率。
一、目前高校的固定资产面临的问题
(一)没有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高校的不断扩大,对于固定资产的需求也相应增加。高校的采购人员没有在购买固定设备时存在盲目购买的现象,不顾学校的经济条件购置一些没有实质用处的设备,导致设备闲置,造成了资源浪费现象,往往是高校和高校攀比,过度消费,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
(二)固定资产的账务管理存在问题
固定资产的购置都要计入账目,在固定资产入账管理上存在着很多混乱问题。第一,固定资产的入账价格和实际的购置价格不符,这样在实际的管理中导致其价值虚高或者虚低,在进行核算时支出和账目无法对上。第二,固定资产没有统一的标准可以确认,这样会导致很多固定资产数目混乱,造成资产流失的情况。因为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不确定,所以会有很多的设备记价不符合,而固定资产一般都是由各个学校的二级单位进行分头管理,各自使用,容易导致高校物品私人化,被一些人作为自己的财产。
(三)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不统一
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机制不完善,没有统一的部门进行管理。第一,缺乏专业的人员进行固定资产管理。普遍的高校管理人员存在重视财务,忽略固定资产的思想,不重视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主要就是虽然设立了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但是没有专业人员管理,各院校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常常是从其他部门不相关专业人员中抽调,只是在每年按规定进行资产盘点工作。有的部门更是把固定资产直接挂在了财务部门或后勤部门,把工作随意安置。第二,多头管理,没有统一的管理口径。学校的的部门林立,条块分割现象严重。不同部门的固定资产各自进行管理,实验仪器归教学部门管理,图书杂志等归图书馆管理,房屋等土地资产归后勤部门管理,诸如此类的管理方式还有很多,虽然看似都有管理者进行管理,但是却没有一个统筹的管理部门,造成管理上的混乱。第三,没有完备的资产预算机制。通常情况下,学校对于投入的预算很重视,对于购置后的资产管理没有统一的方法,怎么配置资产,共享资源,导致的后果就是不断重复购置相似的设备,低效使用和闲置资源。
二、解决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
(一)重视日常的管理工作,从细节出发资产的管理工作需要从细节之处注意,把基础的记录工作做好。(1),主动参与到财务部门的管理工作中来,在账务记录上设置统一的标准,计入总账和计入二级账目的名称一致,资产管理部门需要与财务部门同步设立总账和明细账、根据不同的用途设置分类账户明细账目。需要把握的原则就是总账金额总和和各二级单位的总账金额一致。(2)仔细核对账务是资产管理工作规关键所在。这是一项比较简单但是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需要灵活应用。对于规模比较大的高校,需要以月为单位,进行账务核对工作;对于规模小的工作则需要以极度为单位进行账务核对的工作。在资产管理部门和各使用部门,因为使用部门众多,无法逐一核对,因此可以每个月重点核查几个部门,保证资产管理部门每年至少对各个使用部门的账目核对一次。(3)账目核对的结果要保证。因为各种现实情况会导致各种未达账项的出现,这些无法到账的资金会影响账本核对的结果,所以为了保证账目结果的准确性一定要对未达账项采取有效的措施。(4)将财务系统与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进行有机结合,以确保两个系统的数据统一。
三、完善高校固定资产的机构设置
针对各部门没有专人管理固定资产的现象,高校需要健全管理机制,各二级单位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进行专人管理,这样才能加强高校的基础设施管理,提高监管的力度。鼓励管理人员创新管理方式,突破传统的管理方式,将固定资产管理和财务管理纳入到同一轨道上来,财务管理和固定资产管理集中进行。机构设置上设立统一的资产管理部门,再相应设立预算中心、资产中心和资金中心,资金和资产都统筹管理,这样可以钱物统一,有利于预算工作的顺利进行,改变“重钱轻物”的错误观念,从而提升固定资产的管理效率,减少资源浪费现象。
四、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壮大师资管理队伍
高素质的资产管理人员对于固定资产有系统性地认识,能够从科学的角度考虑固定资产的管理和使用,这样有利于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提高。现有的情况是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烦冗,工作人员已经无法满足目前的管理需求,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扭转管理不善的局面,高校需要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引进科学的管理机制,组织现有的管理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提升专业度,从而适应目前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要求,做到科学管理、有效管理和资源合理配置。
五、制定固定资产管理的系统管理体系,加强全过程管理
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庞大、难度比较大,需要高校制定切实有效的管理体系,多方合力共同配合,参与到事前、事中和事后管理中来,全方位进行管理。做好管理策划,管理运行,事后及时跟踪和检查。在管理策划上,首先需要设立高校资产管理的管理目标,在指导思想、工作职责和组织机构等方面设立明确的规则,围绕管理目标进行,持续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改革和深化。其次在管理运行上,管理策划的各种目标、方案都是理论性的,比较抽象,需要把这些理论的东西进行具体化,切实有效进行落地才能提高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如果只是喊口号的话,那么将变成一纸空谈,浪费前期的管理和规划。最后在跟踪和管理上,为了实现固定资产的管理目标实现,落地的方案和措施一定要实时进行监督,采取普查或者抽查的方式,定期和不定期进行检查,这样将固定资产的使用进行全面的跟踪管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这样从固定资产购置开始到使用和后期管理上做到全方位的管理,对于不合理的地方不断进行改善。
六、建立固定资产管理网络系统
考虑到固定资产盘点和整理的复杂程度,高校应该结合实际利用先进网络技术建立固定资产管理网络系统,这个系统可以是自行设计的,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请专门的软件公司进行设计。建立网络管理网络可以对购买的设备、大型固定资产以及每个部门配置的相关设备资料形成系统化的记录。固定资产的管理网络系统是智能化的,能够从设备的购入到使用、后期维修阶段全程跟踪,将固定资产置于实时监控的状态中。这样可以动态管理校园的固定资产,最大化节约资源,提升固定资产的管理效率。
七、结束语
高职院样一定要把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当做重点工作来进行,创新固定资产的管理方式,设立专门的管理人员,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完善管理机制,将固定资产的管理形成良好的机制,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率,减少资源的浪费现象,从而在根本上为高职院样的基础设施建设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鹤鸣.LU大学作业成本法应用研究[D].东北大学,2010.
关键词 高校 资产管理 队伍建设 思考
高校资产管理是其建设与发展不可或缺的环节,因而很多高校专门设置资产管理部门,以促进高校资产能够真正发挥自身的功能,提升资产管理水平,虽然很多高校在装备上已经逐步完善,但资产管理队伍仍然存在缺陷,缺乏系统性。本文从多个角度分析了当前高校资产管理队伍存在的诸多弊端,并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谨以此给予理论参考依据。
一、高校资产管理存在的弊端
(一)缺乏责任意识
从当前来看,高校资产来源相对来说比较固定,一般情况下都是依靠财政拨款,这在某种程度上导致高校相关管理人员缺乏责任意识,缺乏盈亏概念,在管理过程中通常不计提折旧,与此同时,也并不具有增值保值意识。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高校资产管理人员对于资产日常管理,或是维护工作重视度不够,工作重心基本上在如何获取更多的财政资金,造成高校资产出现浪费的情况。其二,高校对于科研成果管理,或是无形资产管理并没有引起重视,而是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社会效益层面,这对于高校长远发展来说也是非常不利的。
(二)管理机构不完善
从目前情况分析,高校资产管理相对来说比较复杂,而且涉及的内容相对较多,继而致使高校相关负责人并未意识到资产管理的重要性,他们将资产管理划分到不同的部门,没有统一的管理机构,即便是存在这样的机构,但实际上根本没有决策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导致资产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断递减,管理机构及人员得不到保障。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很多高校存在二级资产,因而有必要设置相应的资产管理部门,然而由于人力资源的限制,促使资产管理人员存在重叠情况,他们不仅要负责学校的教育教学,而且还需管理资产,无疑增加了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
(三)评价体系缺失
高校资产管理队伍建设是推动资产管理的有效措施,而对于资产管理来说,不仅具有一定的行政性,而且兼具专业性。所以高校资产管理是一项相对复杂的工作,对于工作人员来说思想负担相对较重,一旦工作过程中出现失误情况,对于高校资产来说就是巨大的损害。高校对资产管理人员并没有统一的规划,没有对其进行量化考核和评价,导致他们在工作上的突出业绩难以得到肯定,最终影响资产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二、优化高校资产队伍管理的有效对策
(一)转变管理理念,强化责任意识
为了从根本上改善高校资产管理队伍不健全的现状,高校要从思想上进行转变,构建服务教学观念,从而提高资产管理队伍的整体服务水平,与此同时,还需具备奉献精神。从某种层面来说,高校资产管理是其发展的基本保障,是非常重要的管理工作,因而高校资产管理人员需要树立良好的态度,尤其是针对一线科研人员,需时刻保持服务意识,真正为他们排忧解难。此外,资产管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必须积极热情,并且兼具主动性,及时与基层工作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从而意识到高校管理过程中遇到的困境,然后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无论是在招标过程中,还是在采购设备时,都需要与基层人员进行互动交流,充分尊重他们的建议,将其作为采购依据。
(二)给予资产管理极高的重视
高校资产管理取得良好的成效离不开工作人员的鼎立配合,优化资产管理队伍建设也是优化资产管理的有效策略。除此之外,校领导的支持也是非常关键的。强化对资产管理队伍建设的重视,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设置管理岗位。在设置资产管理岗位时,必须从内部控制规则层面进行,继而促使不相容岗位分离,从资产管理的具体需求设置不同的岗位,并将以下几项工作进行岗位分离,分别是预算编制、采购执行、验收付款等,这样可以最大限度避免出现经济犯罪的情况,同时还能杜绝腐败行为。与此同时,鉴于不同岗位管理形式的差异性,构建相应的衔接制度,实现岗位对接,这样能够确保资产价值得以最大化。第二,针对资产管理人员,需要加大培训力度,提升至整体管理水平,特别是在当前高校规模不断壮大的情况下,资产管理工作难度不断递增,对于资产管理人员的要求也在随之提高,他们不仅要具有良好的服务态度,更要具备较强专业技能,并且能够熟练应用相关软件,以便更好地处理在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除此之外,还需强化资产管理人员其他方面的知识,如职业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强化他们的法律意识,从而规避违法行为的发生。第三,对资产管理人员给予适当的奖励,提高他们的薪资待遇,缩小差距,提升资产管理人员的素质及管理水平。
(三)健全规章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是推动高校资产管理水平的一个有效手段,在制度的约束下能够提升整体管理水平。因而高校资产管理需要健全规章管理制度,为资产管理给予理论保障,提供参考依据,与此同时,还将降低管理人员错误的发生率,避免出现犯罪行为。针对资产管理人员来说,他们不仅要进行物资采购工作,而且还需开展设备的维护工作,与此同时,还兼具报废出售工作。正是因为资产管理的复杂性,因而高校资产管理需要制定具有执行力的规章制度,保证资产管理工作不会出现偏离情况,从而减少重大错误与犯罪的发生率。从现状分析来看,很多高校由于资产管理上存在的弊端,导致一些经济犯罪发生在校园内。由此可以看出,构建规章制度对于资产管理人员来说能够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促使高校资产管理不断优化,并且能够在“阳光下”行走。
三、结语
高校资产管理队伍建设对于资产的优化管理非常重要,因而高校必须对资产管理给予足够的重视,采取相对有效的管理对策,以促使资产价值得以最优化。本文简要分析了高校资产管理队伍建设存在的诸多弊端,并据此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改进策略,以促使高校资产管理不断优化完善。
(作者单位为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 张月琪,落巨福,接励.关于高校资产管理队伍建设的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03).
[2] 吉慧.关于高校资产管理队伍建设的思考[J].价值工程,2014(36).
[3] 李茂.高校资产管理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以燕山大学为例[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6(01).
【关键词】高职院校 资产管理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0-0053-02
一 高职院校资产管理的基本要求
相关的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对资产管理做出了明确要求,应遵守节俭、规范和效能的重要原则,不断对制度标准系统积极完善,加强管理配置、应用与处置资产的整体过程;创新服务模式,促进建设管理信息化,有效提升管理的规范水平。高职院校资产管理工作根据有关国有资产管理法规,综合管理国有资产配置、平常应用管理、清查整理等,实现了科学配置、有效应用、科学管理、合规处理、确保学校资产的安全,提升高职院校使用资产效益,避免资产流失与浪费。
二 高职院校资产管理的现状
1.资产管理意识淡薄
高职院校多是由中专独立或者组合之后构建的,这些院校层次通常低于本科普通院校,管理较为薄弱,资产管理意识不高,尤其是在目前经济发展状况下,长时间推行高度集中的全收支管理方式,由国家统一管理教育经费。在这一背景下学校缺乏主动管理,严重缺少资产内部综合管理、配置优化的思想,同时还会产生重复购置、闲置资产甚至浪费资产问题。
2.资产管理机制不够完善
不少高职院校还是采用多头和交叉方式管理资产,在资产管理过程中物资设备、后勤等部门职责模糊,权限不够清晰,形成了采购物资抢着管,购置设备无人管的现象。不少高职院校缺少科学专业的资产管理部门,即便是已经建立了相关部门,也是严重缺少了解现代化资产管理的技术人才,甚至一些工作人员也是从其他部门借调的,没有全面系统的管理经验,缺少技术培训。此外,管理方式也非常落后,缺少必要的技术知识作为支持。
3.资源配置不科学,利用资产效率低
长期以来,高职院校是将育人作为目的的非营利组织,国家财政包揽了高校经费,不需要对盈亏进行计算。再加之部分高职院校监督与核查力度不足,配置资源缺少全面性、系统性,大部分是根据部门、专业与课程设计购置资产计划,致使各个部门根据自己的需要求小而全,忽略从全局制定配置与建设资产计划。一些高职院校在粗放型管理过程中,甚至将管理决策工作转变为一种表面形式,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在使用资源方面,由于缺少全面的协调规划,设备使用效率低下,无法发挥真正作用;在资产预算管理过程中没有严格核算效益与费用,直到采购设备结束后才发觉选择错误;有些没有对实际需求进行考虑一味求新求全,造成部分设备无法发挥功能而被闲置。
4.管理措施落后
很多高职院校在资产管理过程中最显著的问题是账实不符、家底不清。具体原因是没有及时购入先进的管理技术设备,依然使用了落后的手工管理,造成不能及时入账新增固定资产或者存在错记、漏记、资产核销处理不及时等问题。形成了大量的账外资产,造成较为严重的资产流失现象;由于高职院校资产具有极大的数量、复杂的品种,需要很长时间以及大量人力开展清点工作,因此很多高职院校没有定期清点资产。缺少定期清点资产的有关制度,有效清查资产制度仅仅是摆设。
三 加强高职院校资产管理的对策
1.积极改变理念
要想有效加强对高职院校资产的管理,需要学校领导给予重视以及相关教育部门配合,同时也要求师生给予大力支持。在高职院校不断改革的背景下管理人员需要改变计划经济传统观念,真正认识到资产管理的重要意义,确定资产管理的目标,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思想积极武装头脑,对资产加强管理,避免流失,进一步提升资产管理效益。
2.对资产结构进行整体优化
首先,严格分类与区分资产,按照资产的特点、用途和效益实施分类。其次,按照分类结构科学划分,合理配置非经营性、经营性资产等,不但确保开展教学科研工作所需的非经营性资产配置,还要为非经营性资产转化为经营性资产寻找有效途径。需要重视的是,在确保正常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基础上,科学优化这些资产,制定可行的方案,促使资产结构与高职院校实际情况更加吻合,也更加符合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最大限度减少资产管理与运行所需的成本,尽可能对学校资产的潜力进行挖掘,提高综合使用资产的效益。
3.构建资产监督管理制度
根据综合领导、逐级负责、责任到人的重要原则,构建专业的资产管理单位对高职院校资产进行管理,不断加强集中采购资产和出入库管理;积极确定使用资产单位、资产保管人与责任人等。此外,对资产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包括记录审核机制、验收采购机制以及保养制度等。制度制定之后需要各个部门严格执行,做到科学分工。
4.积极开展动态管理
踊跃参加研发推广新技术设备工作,研究出科学的管理软件。对采购、应用、处置资产整体过程准确登记,实施动态管理。还要通过校园网进行信息管理,构建专业的网络平台,以便更好地帮助各个部门沟通,达到最大限度上的资源共享,提升利用资源的效率。
四 结束语
高职院校资产管理应当联系实际情况不断更新方式,通过开发网络技术或者选择与高职院校相适合的资产管理软件,促使其可以对学校全部资产进行涵盖,形成完善的账务系统,体现出有关职能部门与归口管理部门的审核功能,可以通过多部门统一监管业务,最终为高职院校管理层提供最新的资产动态,使其做出准确判断。
参考文献
高校经营性资产管理公司的主要任务是:持有和管理公司投入公司的股权,依法行使股东权利,履行相应义务;加强对所司股权的监管,确保国有经营性资产的保值增值;孵化科技公司,实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根据需要,统筹管理和整合有关资源,推进科技产业优化组合。
加强高等学校经营性资产管理,规范高等学校经营性资产管理行为,是高校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完善高校资产管理体系,改进高校管理,提升高校管理水平的客观要求;是维护学校合法权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措施。开展经营性资产清查工作,彻底摸清高校经营性资产现状,是加强高校经营性资产管理重要的、基础性的工作,有利于加强国有资产收益管理,增加学校收入,防止滋生“小金库”和堵塞财务管理漏洞,维护学校合法权益;有利于加强学校预算管理,促进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有机结合;有利于规范学校收入分配秩序,促进和谐校园建设。因此,必须定期开展经营性资产清查工作,通过彻底摸清经营性资产状况,堵塞经营性资产管理漏洞,实现经营性资产的规范管理。
二、高校经营性资产管理公司财务管理的思考
良好的财务管理水平对于高校经营性资产管理公司而言,可以提高经营性资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晰经营性资产产权关系,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保障和促进高校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一)高校经营性资产管理公司财务管理应该遵守资金合理配置原则
企业财务管理是对企业全部资金的管理,而资金运用的结果则形成企业各种各样的物质资源。各种物质资源总是要有一定的比例关系的,所谓资金合理配置,就是要通过资金活动的组织和调节来保证各项物质资源具有最优化的结构比例关系。企业物质资源的配置情况是资金运用的结果、同时它又是通过资金结构表现出来的。从一定时点的静态来看,企业有各种各样的资金结构。在资金出用方面,有对外投资和对内投资的构成比例;有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的构成比例;有货币性资金和非货币性资金的构成比例;有材料、在产品、产成品的构成比例等等。在资金来源方面,有负债资金和资金的构成比例;有长期负债和短期负债的构成比例等等。按照系统论的观点,组成系统的各个要素的构成比例,是决定一个系统功能状况的最基本的条件。系统的组成要素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系统的结构一旦形成就会对环境产生整体效应,或是有效地改变环境,或是产生不利的影响。在财务活动这个系统中也是如此,资金配置合理,从而资源构成比例适当,就能保证生产经营活动顺畅运行,并由此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否则就会危及购、产、销活动的协调,甚至影响企业的兴衰。因此,资金合理配置是企业持续、有效经营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只有把企业的资金按合理的比例配置在生产经营的各个阶段上,才能保证各种形态资金占用的适度,才能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顺畅运行。如果企业库存产品长期积压、应收账款迟迟不能收回,而又未能采取有力的调节措施,则生产经营必然发生困难;如果企业不优先保证内部业务的资金需要,而把资金大量用于对外长期投资,则企业主营业务的开拓和发展必然受到影响。因此,通过合理运用资金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是对企业财务管理的一项基本要求。
(二)高校经营性资产管理公司财务管理应该建立规范的监管体系
通过经营性资产清查,理顺管理体制,明晰产权关系,建立规范、完善的经营性资产管理信息库,为加强资产管理提供准确、翔实的数据,创新资产管理方式。同时,建立绩效考核体系。通过经营性资产清查,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核定经营指标,加强成本核算与财务分析,逐步建立起科学、规范的经营性资产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此外,企业应尽量地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以使自身在市场经济竞争的大潮中能处于有利地位,立于不败之地。企业财务管理是对生产经营的资金方面所进行的管理,在资金管理过程中,财务人员应以是否产生效益,即是否有盈利为基本的规则安排资金活动,处理财务管理关系。但是,这并不是说企业每一笔业务都必须有盈利,企业应考虑长远的经济效益,不能只顾眼前利益。另外,企业还应注意避免不顾风险片面追求短期经济效益的倾向。在利用盈利观念时,企业要以财富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为最高准则,按照收益与风险平衡的原则处理财务管理活动。
(三)各高校应当成立“高校经营性资产管理委员会”,对高校资产公司行使出资人的权利,并承担出资人的义务
“高校经营性资产管理委员会”,暂且把它称之为“高校的国资委”。由于高校是生产人才的地方,其人力资源主要是教师、教授、教育专家,而非经营管理人才,或是企业家。让教授、教育行政管理专家直接对经营性资产的监督管理有点勉为其难。我以为,“高校国资委”必须聘请资产经营专家治理,而不是教师、教授、领导治理。现已成立的高校资产公司, “高校经营性资产管理委员会”或是高校资产公司的董事会,工作方式行政化倾向严重,在人员结构上为学校、部门领导充斥。由分管科技产业的学校领导、纪委、监察、财务、物资等部门领导组成的“高校国资委”或是高校资产公司的董事会、监事会,尽管高校从本意上是想加强监督管理,但由于行政管理的知识范畴与企业经营管理所需的知识范畴大相径庭,如果只是举举手,发发文件,监督管理的效率低下就会不言而喻了。高校科技产业管理体制的改革改制,也只会是换汤不换药。我以为,作为“高校经营性资产管理委员会”可以更多地赋予行政化的色彩,但高校资产公司的董事会、监事会,则应该由“高校经营性资产管理委员会”在高校中选拔“企业家”对高校资产公司进行管理和经营,真正体现高校资产公司作为市场主体的效用。
一、加强内部管理,做好服务工作
作为总务处负责人,我感到压力很大,总务处和系部及相关处室不一样,我在总务处工作十一年来,总务处发展的每一步我都很清楚、很了解,总务处目前存在事情多人员少及科室人员分配不均衡等现象,利用业余时间在网上查找学习其他院校总务处工作机构设置及人员安排,总务处计划2014年组织相关人员到其他高校去参观和学习,以提高总务处管理和服务水平。
二、基础设施改造
总务处每年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时还负责暑假期间的校舍改工作,由于今年的招生市场竞争力大、形势严峻,总务处结合学生处公寓管理中心拿出改造方案,最终今年在基础改造方面实行提高宿舍内部条件和外部安装部分空调两种措施,在改造期间肖院长、陈院长、肖助理、连助理等领导也多次深入到5号、6号、8号公寓实际查看改造情况和工程进度,由于领导重视和维修人员的细心在新生入住时没有出现房间灯不亮、插座不能用等现象,保证了新生的顺利入住,宿舍改造总投资约400万元。
三、水电维修方面
学院全年共支出水电费共145万元,其中,回收水电费115万元,净支出 30万元,全年水电费开支没有超出年初预算。在学院规模扩大,用电设备增加的情况下,水电费不突破预算是相当不容易的,而且,和其他院校比,我院的生均水电费开支也是较低的。为此,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其一:我们加强了内部管理,勤检查,及时维修,尤其是加强供水管网的检修,杜绝“跑冒渗漏”现象;其二:加强检查力度,杜绝“长流水”和“常明灯”现象。
四、加强对餐厅监管,为学院师生做好服务
2013年在餐饮这项工作上,重点抓了餐厅食品卫生安全、饭菜质量、环境卫生、服务满意度的提高,一年来餐厅迎接市、县级各类检查有餐具抽样检测、原材料的三证、卫生检查以及清真窗口的检查等20多次,在各类检查中均符合要求,保正了我院师生的饮食卫生、安全。同时也得到相关检查部门工作肯定,特别是得到中牟县卫生监督所杜善于所长的工作肯定,上级部门来中牟高校抽查工作时,杜所长首先安排我院餐厅,我们表示欢迎,检查是对工作的肯定也是对工作的提高。成绩只代表过去,今后扔有很多细致的工作还要进一步深入的抓细、抓实、抓牢,需加强对餐饮公司的日常监督和管理,加大常规检查、突击检查、抽查的力度。对学生提出的意见进行及时处理,把问题、矛盾处理在萌芽状态。
五、加强资产管理工作
我院在资产管理方面始终是一弱项,给资产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和不便,今年11月份购买了济南国资软件管理系统,对新购进的系统不熟悉,安排技术人员现场教系统的使用,通过两天的学习和操作,基本掌握系统的使用方法,目前正在对各单位资产逐一核查、登记、录入等工作。为提高学院摸清家底这项工作的准确性,院领导特抽调总务处和财务处专人清查、登记、录入。在资产管理系统正常使用前还有很多大量的工作要做,希望各单位给予支持,使我院资产早日实现网络化、科学化、规范化管理。
六、校园绿化美化开展井然有序
1、加强对校园已有花木、花带、草坪的浇水、修剪、除草、防虫等关键环节,计划在春节开学后统一施肥一次,巩固已有的绿化成果。
2、目前正在拆除的瓦房和两层小楼等外观影响到学校发展的5个小建筑物进行逐一拆除,拆除后校园整体形象会得到提升。
3、自今年6月份以来共投资13万元进行对校园67棵路灯进行了更换,及对文化长廊进行了整修,为校园环境增添了新的色彩。
4、总务处2014年度各项业务开支预算高达700多万元,包括基础条件的改善、校园绿化等。
5、11月份对办公楼停车场和图书馆前以及11号公寓楼前的花带进行移栽和补栽,由于天气原因,到春节开学后再对校园内花带进行修整和补栽,要做好绿化长期目标规划,营造良好氛围,努力创造良好的工作和育人环境。
总务处的工作特性是繁杂,琐碎。在工作中,出力不讨好的事情也在所难免,但对我们总务处而言,师生的意见少啦,我们的工作就进步了,为全体师生做好服务是我们的承诺,更是我们的责任。
总务处今后的工作安排:
1、加强与各处室、系部之间的联系,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
2、14年暑假期间要对餐厅简装和改造,计划改造排烟系统、售饭台、大厅,把餐厅作为总务处的亮点来抓,向标准化餐厅努力。
3、在节约水电上要下功夫,减少浪费,以达到开源节流的目的。
4、进一步简化程序、加强考核,
5、在美化校园环境、提升文化氛围上下功夫。
关键词 高校资产管理;闲置设备;电工电子实践中心
中图分类号:G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1)36-0081-02
1 引言
近年来,各级政府加大对高校固定资产的投资力度,高校本身也通过各种筹资渠道筹措资金,进一步加大对学校硬件设施的投入,高等院校办学条件得到很大改善,极大地推进教学科研水平质量的提高。与此同时,一些由于使用年代久远、技术性能落后或由于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的废旧仪器设备闲置下来,如何最大限度利用好这些废旧设备,使其发挥“余热”,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也是摆在高校资产管理人员面前的重要任务。
笔者结合多年来从事资产管理工作的经验,参考其他兄弟院校在资产处置方面的先进管理手段,就如何提高高校闲置设备利用率,最大限度发挥其利用价值进行认真思考,下面结合目前高校闲置设备管理现状谈谈自己的想法。
2 高校闲置设备形成原因以及处置现状
多年来,由于种种原因,造成一些设备及设施闲置下来,原因是多方面的。
2.1 自然寿命原因淘汰
目前,高校大部分设备都已经到了或超过其使用年限,完成它的使命,属于正常使用而磨损,还有一些是使用一段时间后精度降低、故障率高导致无法修复或能耗高、维修费用接近或高出新购同类产品价格而被淘汰。
2.2 使用年代久远,技术性能落后
有些设备由于使用年代久远,虽能勉强使用,但是其技术性能已经达不到低限度技术指标,改造价格大,远不能和新购设备相比,已不能满足和适应目前教学大纲的需求,并且设备陈旧、笨重,维修成本过大。
2.3 论证不周或盲目攀比
有些设备从产品论证就不周密,立项仓促,购非所用;有的由于选型失误,没有考虑设备使用后期零部件配备要求,导致使用时零部件缺乏,损坏无法修复,只能闲置等待报废;还有一些设备是课题教师兴趣所致,完全凭一时兴趣和经济状况购置,随意性很大,课题结束后基本没有什么用处,最后只能长期闲置待报废;还有就是学校各单位之间盲目追求“小而全”,互相攀比,单位之间协调共享观念淡薄,加上使用者求新求好心理,造成同类设备重复购置多,利用率低而闲置。
2.4 管理不善或使用不当造成损坏或丢失
重采购,轻管理,学校有些部门资产管理人员管理意识淡薄,不注重设备的使用和管理,既没有设专人管理,也没有相应的奖惩办法,单位资产管理人员工作变动不履行资产交接手续,设备管理处于混乱状态。设备使用人员在操作过程中责任心不强,不按照操作规程使用,缩短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甚至人为损坏、遗失,最后只能报废了事。
2.5 维修资金和人员不到位造成设备闲置
学校维修费用不足和维修人员缺编,尤其是有些大型设备,维修经费不到位,没有专业的维修人员,造成设备闲置,给学校带来极大的损失。加上设备使用人员求新求好心理,许多设备小修或更换零配件就可以使用,但由于维修经费或其他原因被闲置一旁,随意丢弃。
2.6 高校闲置设备处置现状
对于以上这些闲置设备,各高校的处置办法大同小异,基本都是以废铜烂铁的形式处理掉,即使有些设备可以在校内外调剂使用或捐赠给边远贫穷地区,但是缺乏制度约束和好的管理办法,闲置设备处置工作程序比较粗糙,处理方法比较简单,没有考虑到更好挖掘和发挥这些闲置设备的再利用价值。
3 实行分类管理,充分发挥高校闲置设备再使
用价值
传统意义上,闲置设备报废意味着设备功能的终结,但是在目前高校经费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如何挖掘闲置设备的再利用价值,让学校淘汰下来的闲置设备继续发挥余热,为创建节约型校园作出贡献,是资产管理人员应该思考的问题。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在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参照兄弟院校在闲置设备处置过程中积累的好办法,对高校闲置设备再利用处置办法提出自己一些新的思路。
3.1 做好闲置设备报废前的科学鉴定工作,是闲置设备处置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对于学校各单位退下来的闲置设备,首先必须做好这些设备的科学鉴定工作,闲置设备鉴定工作是做好闲置设备报废工作的有力保证和关键,也是闲置设备处置工作的重要科学依据。学校资产评估与鉴定小组应当由学校财务、监察、审计、教务、总务、工会以及相关专业的专家和技术人员组成,学校资产管理部门是学校闲置设备处置工作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学校资产评估与鉴定小组评估依据学校各单位报上来的闲置设备清单和相关资料对闲置设备实物进行实地勘察和鉴定,做出评估鉴定结论,并进一步做出初步处置意见和建议。
3.2 依据鉴定结论,分类进行管理
通过资产与评估鉴定小组对闲置设备的科学鉴定,有的闲置设备可以降档作为低值品继续使用,有的闲置设备可以拆成零部件另做他用,有的可以通过维修和组装捐赠给贫困地区,有的可以放到开放实验室或实训中心,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等等。对最后确实已经没有再利用价值的闲置设备集中进行报废处置。
1)建立闲置设备调剂中心。学校闲置设备调剂中心,挂靠学校资产管理部门,将还有使用价值的闲置仪器设备集中起来,设立专门的库房和管理人员,有条件的可以设置专职或兼职的仪器设备维修人员。闲置设备调剂中心实行严格的出入库登记制度,入库设备要分门别类地进行管理。对可以直接降档使用的设备,可以直接调拨到校内各单位使用;有的设备虽然不能整体使用,但通过拆件,对一些由于设备生产厂家已经不存在或零部件难求的设备,旧部件的利用不失为一种物尽其用、避免浪费的良策;有些设备通过简单维修或重新组装,可以捐赠到贫困地区,继续发挥闲置设备“余热”。对于入库设备,可以利用校园网及时闲置设备调剂信息,与校内外沟通有无。闲置设备调剂中心定期进行清理盘点,对确已没有再利用价值的设备集中进行清理报废。
2)成立电工电子实践中心。学校闲置设备中最大的一块就是电子类产品,比如计算机、机电设备、电子设备等,这类设备随着产品软件的不断升级,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对于这些设备,学校可以成立电工电子实践中心,把这些设备集中起来,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设备的组成、功能以及简单的组装常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校还可以通过建立单机模式公用机房,对学生进行计算机基础操作训练、语言程序设计训练、文档处理以及数据处理等简单工作提供条件,鼓励学生到机房操作、学习,既延长闲置设备的使用寿命,也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免费学习环境。
3)建立综合技能训练室。高等院校不同时期的设备反映了我国教学科研设备技术发展的不同阶段,学校应该利用废旧仪器设备建立综合技能训练室。在综合技能训练室,通过指导教师的讲解,学生可以了解仪器设备的演变过程和工作原理,还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出自己的设计方案,由指导教师进行可行性论证后进行创新性的组装实验,通过组装、拆卸,可以熟悉仪器设备的构造、技术性能和操作要领,这对提高大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4)建立观摩实验室和设备发展史室。有些设备虽然已经没有了再使用价值,但是可以作为设备发展史对学生开放,供学生观摩了解,让学生了解这类设备开发和研制的历程。比如西安科技大学就专门腾出一间实验室,用来摆放学校第一台手摇型计算机、小型计算机以及4381大型计算机等,用来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学校乃至我国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5)采取竞标形式,最大限度收回闲置设备残值。对确已没有再使用价值的闲置设备,学校集中处置。在处置过程中,一定要严格处置程序,采用公开竞标方式进行,保证整个处置过程合法、公平、公正,最大限度回收闲置设备处置残值,同时做好报废设备账务处理工作。
4 结语
学校闲置设备处置工作,是学校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如何充分挖掘高校闲置设备的潜力,提高闲置设备利用率,是高校资产管理人员应尽的责任和义务。高校资产管理人员应本着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做好学校闲置设备处置工作,只有采取科学的管理态度,才能够真正做到物尽其用,最大限度发挥闲置设备利用价值,才能够使学校资产管理工作进入一个良性循环过程,以便更好地为学校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提供良好的服务环境,为倡导节约型校园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郑春龙.从报废处置探讨仪器设备管理[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3):377-399,385.
一、结合实际,推陈出新
《校园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建设是以学生、教师、学校三方为出发点,以网络管理和信息资源管理服务建设及其功能开发为目标,提供综合的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服务。以改善陈旧的管理方法,转变处理事务的落后思想,提高工作效率,节约办公经费,方便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等方面为目标,推陈出新把校园网的便利优势有效的运用到学校管理中。
二、覆盖全面,个性开放
1.人事信息管理系统
人事信息管理系统从多方面整合了教师的个人信息,由基本情况、学历情况、职称任职情况三个方面组成,涵盖了教师生涯全部的信息。教师信息的及时掌握,有助于学校对教师专业成长的培养,有利于对师资的管理和分配,并能够积极应对上级有关部门的各项统计,及时的提供准确的数据信息。
2.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从资产的分类、购置方式、使用状态、购置时间、所属部门、单价等方面对现有资产进行详细统计。并随时跟进资产现阶段使用状态,如有调拨、报废、借出等情况可及时在系统中体现,有利于学校行政部门随时掌握资产的实时动态,对资产的管理和使用做出相应调整。
3.公寓楼层管理系统
公寓楼层管理系统对公寓房间和住宿进行统一管理。房间管理针对公寓房间的使用情况分别登记管理,快速建立房间基础数据构架。住宿管理则是针对学生入住进行登记,把学生信息和公寓信息建立相对应关系,方便住宿生管理及家长、班主任、宿舍管理三方面的及时联系与沟通。
4.图书管理系统
图书管理系统是对学校图书馆的藏书进行统一分类管理,对学生和教师的借阅情况进行登记,对新购、破损、丢失图书的跟踪处理等相关操作的一套管理系统。系统简单便捷,打破了以往手工登记效率低下的繁琐操作,大大提高了借还书的效率,减轻了管理人员的劳动量。
5.教务管理系统
教务管理系统包含了任课管理、成绩管理、课程表管理三个模块。其中任课管理和课程表管理相互衔接,针对排课问题一键解决,按照规则自动合理安排课程,并可适当进行手动调整,更加人性化的解决问题,还可根据需求打印总课程表、班级课程表、教师课程表等。成绩管理模块可按照要求上传考试成绩,并自动进行分析统计得出数据,让教务部门及领导更加直观的看到教学效果,并能够及时的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应对。
6.教学资源管理系统
教学资源管理系统把上传和下载分为两个控制模块。对上传的资源进行统计,并设置奖励机制,对积极上传资源的教师进行奖励。下载系统由统一账户控制,教师登录帐户进入系统,搜索所需资源进行下载。
7.工资管理及查询系统
工资查询系统以个人查询为主要目标,教师可以通过查询系统,以姓名和身份证号为条件轻松获取自己每月工资数据及扣款、补发项目明细。这样既提高了工资数据的透明度,又让教师对工资结构有所了解。
8.常用链接系统
《校园综合信息管理平台》还涵盖了如校信通、学校门户网站及学籍管理等几个常用的外部系统,方便教师查找和使用。相应的也提高了各个系统的使用率,使教师能够更多的接触信息化工作,从而认可并使用,同时也能促进信息化校园网的建设与完善。
三、安全稳定,构架紧密
由于《校园综合信息管理平台》涉及面广阔,涵盖数据范围较大,数据库的安全性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更加安全有效的使用数据,从三个方面做了安全防控。
第一,硬件建设方面,校园网配有专用10M光纤、公安系统专业防火墙设备及独立服务器,在保证网络高速畅通的同时,极大限制了病毒进入校园网的可能性。
第二,软件技术方面,本平台采取?B/S结构开发,采用简洁的asp语言,高效的access数据库,配合校园局域网及高速独立服务器,严密控制数据外漏和非法登录,完美解决信息资源安全高度共享、信息高速流动的问题。
第三,管理队伍方面,本平台每个子系统只设立一个管理帐户,由超级管理员统一分配,学校领导指定人员负责管理,如:人事信息管理系统由政教处主任负责;图书管理系统由图书管理员负责;公寓楼层管理系统由公寓管理员负责等。通过独立负责机制,避免了“谁都可以管,最后没人管”的局面。
通过三种防控机制,既能有效的控制来自外网的攻击,又能确保网络的高速畅通,还能保证教师、财务、成绩等重要数据不对外泄露,极大的提高了数据使用的安全性。
四、探索实践,尽善尽美
1.完善平台服务运行体系
为了完善平台的服务系统,学校应设立专门机构负责维护系统正常运行,做好用户服务、技术支持、应用管理和系统管理四个方面的工作。提供教师培训、解决技术问题、保证系统正常运行、优化服务器配置等项目。该运行服务体系的完善将会确保《校园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发挥最佳效益,给学校工作提供强有力保障。
2.提高网络安全的可靠性
通过运行测试,发现安全漏洞,逐步提高系统自身安全系数;做好数据多重备份,保证数据万无一失;建立信息化系统安全应急预案;逐步实现系统从局域网向广域网的转变,突破系统的适用区域限制。
3.逐步完善系统各项功能
通过进一步实践,收集多方意见和建议,在实践中发现问题,逐步改进和完善系统的各项功能,使得系统能够更加适应教育教学的需求,从而更好的服务于教育教学。
4.加强教学资源库的建设
通过制定激励机制等有效方案,引导教师积极上传教学资源;也可通过购买等方式上传大量精品资源,供教育教学使用。
5.加强教师信息素养教育
学校设立培训机构,对教师进行多媒体等信息化技术的培训,让教师转变观念,积极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并将其应用到教学和科研的实践中,逐步提高数字资源的利用率。鼓励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获得教学成果,更好的调动教师及相关技术人员参与学校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
五、结束语
在《校园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实践运用的过程中,应从各方面发现问题,分析原因,解决问题,逐步提高平台的自身质量和管理水平。通过从硬件、软件、资源、应用能力、管理机制和体制等几个方面完善平台的整体功效,搭建起立体化的校园信息管理构架,从容的迎接未来信息化世界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