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手段范文

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手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手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手段

第1篇: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手段范文

【关键词】宏观经济政策 证券市场 影响

在我国,证券是国家实施产权政策的最主要工具,是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是调节、控制货币资本循环的重要手段。因此,加强对证券市场的宏观调控,保证证券市场的资金流向和稳定运行,有利于保证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国民经济的进一步的良性循环和发展。

一、宏观经济政策介绍

(一)宏观经济政策的含义

宏观经济政策,是指国家或政府有意识有计划地运用一定的政策工具,调节控制宏观经济的运行,以达到一定的政策目标。严格地说,宏观经济政策是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及收入分配政策和对外经济政策。除此以外,政府对经济的干预都属于微观调控,所采取的政策都是微观经济政策。由于宏观经济政策通常是用来调控短期宏观经济运行的政策,加之市场经济形式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宏观经济政策需要依据市场经济态势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调整,不能长期化。

(二)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

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主要有四个方面:

1.持续均衡的经济增长,即保持经济的增长的同时,保证其有一个适当的增长速度。因为经济增长受各种资源条件的限制,另一方面过快的经济增长会导致一些问题,如环境污染等。

2.充分就业,充分就业意味着一方面市场上的失业只有因为摩擦性失业所带来的。另一方面是现阶段的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

3.物价稳定,物价稳定并不是指没有通货膨胀,因为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通货膨胀是不可避免的。物价稳定是指通货膨胀的比例在1%到3%之间,并且每年的通货膨胀率差别都不大。

4.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平衡即意味着,汇率稳定,外汇储备有所增加,进出口平衡。因为外汇储备在一方面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对外经济的能力,即其商品的竞争力。

二、宏观经济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本文将从宏观经济政策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两种方面探讨宏观经济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一)财政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1.财政政策的手段

用来调整财政政策的手段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通过调整政府购买能力来调整财政政策;第二,通过调整政府的转移支付能力来调整财政政策;第三,通过改变税率来调整财政政策。当经济增速继续放缓,失业率上升,政府应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提高政府采购水平,提高转移支付,降低税收水平,解决经济衰退和失业。当经济增长,而物价水平持续上涨,政府应该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政府采购的水平,减少转移支付的水平,降低总需求,抑制通货膨胀。

2.财政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财政政策可以分为扩张性、紧缩性和中性财政政策三种。当实行紧缩的财政政策时,政府财政在确保各种行政和国防开支之余,不会搞大规模的投资。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时,政府会积极投资于能源,交通,住房和其他建筑相关产业,从而带动水泥,钢铁、机械行业等发展。如果政府发行债券的方式来增加投资,对经济的影响更是深远的。总体而言,财政政策的紧缩将使得经济过热受到控制,股市将减弱,因为它表明未来经济增长将放慢或走向衰退,而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增长,股市会强大的,因为它表明经济增长将加速未来或进入繁荣阶段。

具体来说,财政政策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证券市场造成影响:

(1)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实施,能够提升总需求,降低经营风险,从而使股市上涨,相反,如果由于经济过热遭到抑制,就会降低股票的市场价格。

(2)扩大政府采购,加大政府投资公路,桥梁,港口等非竞争性领域,可直接增加与工业产品的需求,而促使证券价格上涨。减少政府的购买水平则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3)政府转移支付水平发生变化会使社会的购买力在结构上发生重大变化,从而影响总需求。提高政府转移支付的水平,可以帮助证券价格上涨;反之,政府转移支付水平下降也会使证券价格下跌。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如增加社会福利开支,为维持农产品价格对农民进行拨款等,就会使有些人提高收入水平,也间接促成了企业的利润增长,因此,有利于证券价格的上升;相反,政府转移支付水平下降就会使证券价格下降

此外,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转移支付水平进行调整,会使原来的中央和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和地方政府间的财政格局之间的平衡被打破,而形成全新的平衡状态,就就在整体和结构上都使证券市场受到影响。

一般来说,如果中央政府将地方政府转移支付的水平提升,地方政府将会对当地经济的发展更多的自和财政资源,直接或间接地支持本地上市公司的发展,从而促进证券价格的上涨。同样,如果一个地方政府得到相对较多的中央政府的转移支付,那么该地区的证券价格的上涨潜力则会更大。

(4)在其它各方面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公司税的变化将会直接使公司的净利润受到影响,从而进一步时公司的积极性和扩充生产规模的能力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到公司的发展潜力,故而调整公司税对证券具有较大的影响。

居民的个人实际收入水平直接受个人所得税的影响,进而会影响到证券市场的供求关系。同样,证券交易的成本也会直接受到证券交易税的影响。因此,通常情况下,税率的上升将会遏制证券价格的上涨,相反,税率的下降也会促进证券价格的上涨。

总之,无论是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在理论上其传导过程都比较漫长。这种较长的滞后性财政政策决定了它对证券市场的影响不像货币政策的影响那样立竿见影,相对缓慢,但十分持久。因此,我们必须重视财政政策对股市的作用。从长远来看,积极或稳健的财政政策,能确保中国的宏观经济的稳步增长,这对证券市场发展的稳定增长是非常有利的。从短期来看,政府支出增加,以及税收优惠会直接或间接影响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同时,将加大资金在股市的供给,有利于股市价格的上涨。相反,它会导致在股市价格下跌。

(二)货币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1.货币政策的手段

政府贯彻货币政策的手段主要有三个:

(1)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它要求商业银行收缩贷款和投资,因为银行被迫收获的借款人贷款用来偿还活期存款,银行存款因此而降低,说明此时的货币供应量有所下降。相反,法定准备金率下降货币则扩张。

(2)再贴现政策。提高贴现率对商业银行信贷行为会起到约束的作用,相反,它是有利于信贷扩张,扩大货币供应量的规模。

(3)公开市场操作。为了防止经济衰退,央行将通过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来扩大社会的有效需求。随着经济的不断攀升,而沉重的通胀压力,会使国家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

2.货币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货币政策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证券市场产生影响:

(1)当货币的供应量增加时,一方面会促使证券市场的资金增多,另一方面由于通货膨胀会促使投资者为了保值继续买进证券,从而极大的推动了证券市场价格的上涨;相反,当货币的供应量降低时,就会使证券市场的价格呈现下降的趋势。

(2)利率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作为宏观经济睛雨表的证券市场,其波动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利率是影响证券市场波动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而言,利率与证券市场表现为逆相关。利率上升,投资证券的价值低于银行存款利率,收益预期下降,折现率增加,从而导致股票价格下跌;利率下降,投资证券的价值高于银行存款利率,收入预期增加,折扣率降低,从而导致股票价格上涨。通常情况下,短期利率影响股票价格也相对明显,市场反应还是比较快的。

在一个完整的利率周期变化范围内,利率变动对股市的影响也与理论分析一致。对一个完整的周期利率分解,我们可以发现,每一次利率变化对股市的影响与理论分析并不是完全一致的。其原因是利率变动对经济实体的影响不是唯一的,对人们的心理预期也会产生效果。当利率上升时,人们会认为,由于经济的持续升温,并导致央行采取降温措施,从而对上市公司的预期上升的表现更为激烈,因此额外追加投资。

(3)央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入证券,就会促进证券价格的有效需求增加,从而促进证券市场的价格上扬;反之,央行出售证券,增加证券的供给,就会导致证券价格下降。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货币政策与证券市场发展密切相关。因此,进行货币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分析具有可实践性与巨大的现实意义。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国家宏观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是十分深刻的,也是十分复杂的。因此,在进行证券投资时要时刻关注国家出台的宏观经济政策,把握国家的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只有这样才能减少不必要的风险,产生更大的收益。

参考文献:

[1]刘晖.浅谈宏观经济政策对证券市场影响[J].现代商业,2012,(26)

第2篇: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手段范文

关键词:宏观经济;财务管理;高校教育;服务

我们知道,现代财务管理是现代高校教育管理的重点内容,现代财务管理有其自身的特点,并受宏观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分析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结合市场环境,采用适当的现代财务管理手段加强高校教育的财务管理,能够促进高校教育的顺利开展,从而使高校教育取得更大成效。因此,在宏观经济的影响下,做好现代财务管理工作,对高校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1.宏观经济政策和现代财务管理的概念

1.1宏观经济政策

宏观经济政策是指政府有意识有计划地运用一定的政策工具,调节控制宏观经济运行,以达到一定的政策目标。严格地说,宏观经济政策是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及收入分配政策和对外经济政策,而跟高校教育密切相关的就是国家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目前我国将继续实行积极地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1]。

1.2现代财务管理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财务管理的内容和形式发生了新的变化,财务理念及财务管理体系也都在不断更新。

我们知道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根据财经法规制度,按照财务管理的原则,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延伸到现代财务管理则是指运用时代经济和信息技术等高技术手段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和处理财务关系[2]。

2.宏观经济政策影响下现代财务管理对提高高校教育的重要性分析

2.1现代财务管理能够保证高校教育的顺利进行

高等学校教育资源是高校发展的基础,高校教育资源的配置是通过资金的持续投入来实现的。在现阶段,我国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表现在高校教育上一方面,财政对高校教育资金的支持力度继续加大,近年来,我国中央财政对教育的投入逐年增加,科研经费拨款在科研收入占比也逐年增加。另一方面,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引导降低了社会融资成本。高校由于扩招导致高校规模迅速扩大,为了缓解资金压力,高校的贷款规模也迅速扩大,稳健的货币政策无疑也缓解了高校发展的贷款成本。一个高校,其经费使用如果不能进行有效的开支,不利于高校教育的开拓与发展,会对高校日常的经济活动造成不利的影响,削减高校资金的有效性。因此高校在取得上述财政资金和贷款资金的同时,能否加强现代现代财务管理,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在高校教育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是保障高校教育资金的有效运行,保证高校教育的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之一[3]。

2.2能够提升高校教育的质量,为高校教育提供优质服务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新高等教育法》明确指出高校要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和资源配置,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高校要发展,必须优化资源配置。高校作为一种非盈利性组织,主要是为社会培养人才,高校如果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实现可持续的健康发展,必须以社会发展需要为出发点,提高教育质量,改善师资力量和教学条件,这些都需要大量资金作为支持,而且要高效配置资源,面对这种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与资源短缺的矛盾,发挥高校财务管理的杠杆作用,可以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有限的教育资源,有效地促进高校的发展和办学水平的提高,为高校教育提供优质服务[4]。

2.3现代财务管理是高校教育管理的重要手段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财务管理的内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市场经济下,高校逐步趋向于独立自主办学,多方面多渠道筹集办学资金,在这种情况下,确立了高校的法人实体地位,因此,高校的财务管理由过去的被动核算变为主动核算。由于我国高校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提高教学质量,因而,高校的财务管理任务也就变为多方面筹集资金并有效使用资源配置,优化教育资源,从而完成高校培养国家需要的合格人才的总目标。

由此可见,高校现代财务管理也是高校教育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手段,其总体目标是为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为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资金优势。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宏观经济的大影响下加强现代财务管理对高校教育服务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有效利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优势下,加强现代财务管理不仅能够保证高校教育的顺利进行,还能够提升高校教育的质量,此外加强现代财务管理也是高校教育管理的重要方法手段。因此,宏观经济的大影响下一定要加强现代财务管理以期更好的为高校教育服务。

[参考文献]

[1]董月鲜.2016年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取向――专访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祝宝良[J].领导文萃,2016,11:7-22.

[2]戚蓓.论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及建议[J].东方企业文化,2012,18:95.

[3]邓文豪,牟涛.财政货币政策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工会财会,2002,05:14-15.

第3篇: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手段范文

一是金融调控主体多为各国中央银行。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金融宏观调控的主体几乎都是各国的中央银行,即使在多元制中央银行国家也不例外。

二是金融宏观调控的最终目标都是促进经济增长。世界经济发展历史说明,经济增长是其实施宏观经济政策的最终目标。

三是金融调控日益成为解决金融配置资源过程中的“市场失效”问题的重要途径。为解决发生于20世纪30年代西方世界的经济危机,主张政府通过宏观经济政策干预国民经济活动的凯恩斯主义成为西方经济学的主流思想。后来经济发展的实践反复证明了,适宜的政府干预在实现经济增长和社会全面进步中的重要作用。我国正处在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在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的同时,必须加强和改善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有效解决市场在调节金融运行和配置金融资源中出现的“市场失灵”问题。

四是金融调控日益注重与其他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运用。发达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十分注重依靠政策综合部门的协调。德国的宏观调控体系中,除了一个强有力的中央银行以外,经济部、财政部也担当各自的宏观调控职能,三大调控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协调,形成一个紧密联系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我国金融宏观调控体系也包括计划、财政与金融调控的分工协作与密切协调配合,并且不断走向协调运作。

中外金融宏观调控的差异

一是金融宏观调控的政策取向存在差异

一国宏观调控的目标,大多是在经济增长、充分就业、价格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之间进行权衡。实际上要同时实现四个目标是非常困难的。因而各个国家在实行宏观调控时一般以一个目标为主,使其他目标尽可能达到较好水平;而且在不同时期,根据经济发展情况,选择不同的目标作为主要目标。在西方发达国家,金融宏观调控的重心已逐步倾向于抑制通货膨胀。德国政府认为,稳定的宏观经济的核心内容,是通过保持马克币值的稳定,实现“无通货膨胀的经济增长”。美国政府和经济界也认识到“必须把通货膨胀限制在低水平上”,认为“低通货膨胀不仅有利于经济,而且有助于建立经济持久扩张的阶段”。我国目前是实行赶超战略的发展中国家,更应以经济的持续快速稳定增长作为主要目标,同时努力将通货膨胀率控制在人们能够承受的水平以下。

二是金融宏观调控手段存在差异

发达国家多年的金融调控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金融宏观调控手段体系。美国联邦储备体系通过制定货币金融政策,充分利用公开市场业务、调整贴现率、变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利率调控等手段调控宏观经济金融运行,还通过一些由政府建立和担保的金融机构对特定的经济领域进行干预,通过调控货币供应量等,收到较好的调控效果。自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以来,我国金融调控也不断取得长足的进展,货币政策调控逐步趋于完善。但是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脱胎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金融调控的形式也是由直接信贷控制演化而来,“一放就乱、一统就死”的情况对经济发展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另外,由于我们没有实现利率市场化,总体上利率还是以国家统一控制为主,行政色彩依然浓厚。

三是金融宏观调控的环境存在差异

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金融宏观调控面对的是比较成熟的经济环境:一是利率市场化运作。二是拥有一个发达高效的金融市场,包括一个市场容量大、信息传递灵敏、交易成本低、交易活跃的货币市场和一个具有较大规模、竞争充分、市场化程度和运作效率较高的资本市场,并且这两个市场之间联系紧密。而我国的情况是,商业性金融机构改革远未达到预定目标;“分业经营、分业监管”体制使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天然联系被人为割裂;企业和社会公众等调控客体活力严重不足,金融信用意识较差,对金融调控反应能力较差,从而使央行对宏观经济进行金融调控的有效性大打折扣。主要表现在,经济增长主要是单纯依靠大量货币供应推动的结果,而货币供应量的快速增长推动了物价的快速提升。

四是金融宏观调控决策程序差异

在经济发达国家,金融宏观调控的决策权基本上集中在中央银行而不是中央政府。在美国,负责发行货币和提出货币供应量增长指标的是美联储,它是美国货币与金融事务的决策机构,享有较强的决策独立性。总统无权干预其业务工作,联储的工作直接向国会负责。德国《联邦银行法》规定,联邦银行可不受议会管辖。中央银行委员会是联邦银行最高权力机构,负责制定货币政策、信贷业务政策和管理制度。如果单纯从中央银行独立性考察,中国人民银行尚不具备美联储以及其他市场经济国家的央行的独立地位。当前的制度安排是,央行隶属于国务院,与财政部、发改委等部委并列,这将在一段时间内决定央行的性质和作用。

第4篇: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手段范文

主席在全球金融峰会期间表示,要通过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充分利用货币财政手段,促进经济增长,防止全球性经济衰退。为应对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机,防止出现经济危机,各国都竭尽全力,采取多方面的措施稳定金融市场和投资者的信心,中国自不例外,当全球经济越来越难以承受金融危机的打击之时,中国及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这将有力拉动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稳定起到积极作用。这表明,中国将通过促进经济增长的方式来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

此前,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表明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方向发生了根本性地转变。这一转变受到了其他许多国家的欢迎。在财政政策方面,为了刺激经济增长,政府出台了总额达4万亿元的公共投资,主要用于兴建铁路、增加保障性住房的建设、灾区重建、提高金融机构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等。在货币政策方面,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意味着在全球协调一致地应对金融危机中,中国还将会根据金融市场的变化、实体经济的走向等因素适时、适度地调整利率,向金融体系提供流动性支持,同时为了刺激经济增长,货币政策还会配合政府公共财政支出的增加,加强对商业银行的窗口指导,鼓励商业银行积极地放贷,缓解信用紧缩的局面。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出台,的确提振了市场的信心,在全球经济一片衰退的黑影之中,市场看到了中国经济的希望。

实际上,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转变并不突然。2007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从紧货币政策的调控方向。随后,中国人民银行继续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通过人民币加速升值替代利率政策抑制国内流动性过剩,加强对商业银行的窗口指导严格控制信贷的增长。但是,在2007年下半年中国经济就出现了增长率下降的趋势,中小企业的经营逐步捉襟见肘,出口面临较大的压力。为此,早在年初,面对出口企业面临日益严峻的形势,财政部就开始提高了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税率。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和扩大中小企业吸收劳动力的能力,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就采取了财政贴息、奖励和放松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信贷额度的限制等措施。到2008年第三季度初,中国经济增长速度进一步减缓,国务院又明确提出了宏观调控要“一保一控”(保经济增长和防通货膨胀)。这表明,宏观经济政策就开始出现了转向。

2008年7月后,随着“两房”危机的加剧,金融危机迅速恶化。到9月中旬,雷曼兄弟宣布申请破产保护之后,让全球金融市场为之结舌,投资者恐慌情绪迅速蔓延,乃至最初爆发于美国的次贷危机演变成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情急之下,在雷曼兄弟宣布破产保护的当天,中国人民银行就下调了金融机构的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同时下调了除工农中建交、邮政储蓄银行之外的金融机构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1个百分点。10月8日,又与其他主要央行一道,协调一致地降低了中国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同时全面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0.5个百分点。10月29日,中国再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这是两个月之内的第三次调整利率。11月26日,人民银行创纪录地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1.08个百分点,下调工农中建交五大行及邮储银行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其余中小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下调2个百分点。除此之外,为了增加金融机构的流动性,央行票据的发行频率也大幅度地减少了。在信贷增长率趋缓、通胀压力在短期内基本消除的有利环境下,中国人民银行还取消了对金融机构信贷规模的窗口指导,不仅如此,监管当局鼓励商业银行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积极增加放贷。

总之,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早已在酝酿和实施之中了。

形势变化使然

宏观经济政策的转向是国际环境与国内形势的变化使然。

在国际环境方面,国际金融局势动荡加剧,次贷危机演变成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其给实体经济的沉重打击逐渐显露出来。2008年7月后,爆发于2007年初的次贷危机急转直下,美国金融机构频频告急,逼迫美国政府注资的注资、国有化的国有化、破产的破产。到了9月底,次贷危机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它不再是次贷危机,而是演变成了横扫全球的金融危机,包括欧元、英镑等在内的许多货币汇率大幅贬值,股票市场大幅下挫(冰岛的股票价格指数曾在10月中旬的一天下跌近77%),投资者遭受巨大损失。同时,银行体系的流动性日渐吃紧,信贷条件更趋紧缩,更有甚者,存款者的信心动摇,乃至一些银行门口排起了挤兑的长龙。如此局面的金融危机数十年所少见,迫使美国、英国、欧盟各国等过去信奉自由市场竞争的国家的政府,大规模地施以援手。

随着金融危机的深化,它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日渐突出,美国在第三季度的经济增长率为-0.3%,失业率继续攀升,有预测,到年底,美国的失业率可能升至8%以上,企业设备利用率和居民消费不断下滑,这进一步打击了美国的增长。欧洲也已陷入了技术性的衰退,欧元区最大的经济体德国在第三季度的增长率为-0.5%,欧洲的消费增长率也在不断下降,尽管受劳动力市场结构的约束,欧洲的失业率并没有像美国那样大幅上升,也正因为如此,使得欧洲经济的灵活性相对较低,应对危机冲击的自我调节功能相对较弱,这意味着,欧洲的衰退可能比美国持续的时间要长一些。

金融全球化的结果,使得金融危机也具有了全球化的性质。为了应对危机,也需要国际的通力合作。中国,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发展中大国,理应担当起维护国际金融市场稳定的责任。在十年前的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中国通过国内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向陷入危机的国家和地区提供相应的援助,帮助它们尽早地摆脱了金融危机,重新步入了快速发展与增长的轨道。在当今中国经济和金融更广泛、更深入地融入到全球体系之后,通过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不仅有助于国内经济的稳定,而且对维护全球金融市场的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宏观经济政策的转向是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中央银行协调行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必要组成部分。2008年9月份至10月29日的三次货币政策调整,更多的是应对金融危机的国际协调行动;数额庞大的公共支出计划也无不如此。正因为如此,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转向才受到了全球市场的高度关注,也才会受到那些深陷危机之中而难以自拨的国家和地区政府的欢迎。

更何况,无论是实体经济还是金融体系,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性都在增强,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衰退、金融体系出现了大问题都会很快地传染到其它相关国家,真可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从国内的情况来看,自2007年第二季度中国经济增长率达到11.9%之后,已经连续五个季度下滑,并有继续下降的趋势。虽然中国仍会保持全球最高增长率的纪录,但中小企业面临的困境给中国的就业带来了较大的压力。过去一直是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现在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凋零景象,关门歇业的中小企业不在少数,乃至过去从农村析出的剩余劳动力不得不重返内地,火车站人流如织,这一状况是改革开放以来见所未见的。各类产品价格的大幅下跌、企业现金流和利润增长率的持续下降,应收账款和非意愿存货的大幅上升,使得企业家的悲观情绪不断滋生、蔓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工业增加值也相应大幅下泻。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只有8.2%,较2007年同期下降了9.7个百分点。另一方面,随着企业部门状况的恶化,信用风险也在不断增加,这迫使银行金融机构开始变得更加谨慎起来,在过去几年里一直有信贷扩张冲动的银行机构,现在也具有较强的惜贷趋向了,结果,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银行信贷增长率都呈明显下降之势。总之,国际金融危机加剧了中国经济周期性的调整,也加剧了中国经济调整的幅度,国内企业家和投资者的信心逐步丧失,经济增长和就业的形势变得日渐严峻。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不仅是国内经济增长的要求,也是国际经济与金融环境使然。

调整总体有益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对于稳定国内经济无疑是有益的。当私人部门的信心减弱、出现了强烈的流动性偏好和对中长期投资的恐惧之时,政府增加公共工程的投入会直接拉动国内投资需求,扩大就业,从而促进经济的增长。据估计,4万亿元的公共支出可以增加600万左右的就业机会,另据中信证券的研究,这一规模的支出可以拉动1.9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长率;出口退税率的提高在有助于相关企业应对汇率变动和国外市场需求不振的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维持适度的劳动力需求,减缓失业的蔓延。货币政策的调整不仅扩大了企业融资的可得性,还降低了企业的财务费用和居民的借贷成本,这将有利于增强企业和居民的信心。例如,下调存款准备金比率就为金融机构释放了数千亿元的流动性,增强了金融机构运用资金的自由度。宏观经济政策的积极调整给金融市场注入了强心剂,在市场依然动荡的环境下,国内的投资者重拾信心,实属宏观经济政策调整之功。

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面对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中国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政府扩大公共工程的投资,不断降低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等政策组合,让中国经济较快地摆脱了亚洲金融危机的阴影,在经历了三年左右的调整后,迎来了持续七年左右的高增长。面对这一次的金融危机,中国政府在过去应对外部冲击的经验之上,及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对国内宏观经济的稳定、对全球金融市场的稳定和经济增长,都将是有益的贡献。虽然金融危机导致的全球经济衰退,加快了中国经济自身周期性调整的速度,也加剧了中国经济调整的幅度,使中国经济的方方面面面临了较大的考验,但是,在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的刺激下,中国仍将保持全球经济最高增长率的纪录。这正是当全球经济不振之时,许多国际大金融机构依然看好未来一段时间投资的中国机会的重要原因。

第5篇: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手段范文

【关键词】经济危机;原因;宏观经济;有效措施

引言:

经济危机是指:一个国家、多个国家或者世界范围内经济发展出现负增长的现象。经济的发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不仅与政治、社会环境、国家政策有着紧密的联系,还存在很多不确定性的因素,一味的任由市场自我调节,很容易出现产品垄断的现状,只有同时采取宏观调控政策与市场调节才能保证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自08年经济危机以来,直到现在世界经济的发展还受到次贷危机的影响,为了摆脱经济危机,很多国家都采取了相应的经济措施。

一、宏观经济含义

(一)宏观经济政策的含义

根据市场供求规律:产品供大于求时属于买方市场,价格会下降,产品供小于求时属于卖方市场,价格会上升。但是一味的依赖市场,很容易出现产品垄断的现象。因此,为了保证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转,政府不得不采取宏观调控的措施。宏观经济政策主要是指:国家或者政府有计划、有意识地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手段对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

(二)宏观经济政策内容

首先,财政政策。财政政策主要是指:国家在根据政治、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而制定的财政工作内容,并且分别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调节两方面来促进我国就业,增加居民收入。例如:发展公共设施建设,为了居民提供工作岗位,减少企业税收,增加工人收入。

第二,貨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市场利率,通过市场利率的变化来影响民间的资本投资,影响总需求来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调节总需求的货币政策的三大工具为法定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和贴现政策。

二、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

(一)政府没有起到主要作用

例如: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次级抵押贷款主要是指:对社会信用较低或者收入较低的群体提供贷款服务。这种贷款方式收益回报很高,但是风险性很大。因此,贷款人群收入较低,很多贷款人没有支付贷款能力,导致次贷借款不能按期归还,尽管银行收回了房子,但是无法卖出合理价格,银行营业存在亏损现状,与此同时,随着次级贷款弊端的日益凸显,房产融资的难度也在逐渐增加,美国房地产市场发展受到影响。美国政府是导致次贷危机的主要因素,因为在银行提供次级贷款服务时,政府并没有对贷款人的进行规定,导致很多低收入人去贷款,此外,随着次级贷款人数的逐渐上升,很多银行为了谋求利益最大化,提高了次级贷款利率,导致贷款人没有偿还贷款的能力。

(二)国际货币体系相对单一

在世界贸易体系中,世界各国的贸易活动都是在美国制定的贸易规则前提下进行的,并且通过美元进行商品交易。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这种世界贸易规则优点与缺点并存。优点是为世界经济活动提供统一的行为准则,让经济往来更加规范化、统一化。缺点是,在单一的国际货币体系下,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很容易受到美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其中就包括经济危机,一旦经济贸易链出现断裂,其影响范围都是世界级的。

三、经济危机给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影响我国就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但是在国际贸易往来中我国主要从事加工产业,在国际贸易中属于低端产业。这种产业结构在经济危机中缺乏风险抵抗能力。例如:在江苏南部服装加工制造产业居多,并且多为外贸产品,一旦出现经济危机,由于国外经济萎靡,服装加工企业的出口贸易额就会收到影响,有的小型服装加工企业在经济危机下亏损倒闭。尽管一些大型服装企业依托资本维持生产,但是依然会采取裁减人员的方式来减少生产成本。这使大批劳动力不能及时就业,造成社会就业难的窘境。

(二)美元计价的财产缩水

我国持有大量的外汇储备。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资料显示:截止2017年1月31日,我外汇储备余额为2.9982万亿美元,在外汇储备余额方面比2016年减少了3198亿美元。但是外汇储备总体额度仍然偏大,客观的来说庞大外汇储备额具有一定的风险性,首先,庞大的外汇储备额给人民币流通带来很大的压力,同时,一旦出现经济危机,外汇储备的国际购买了一定会相应的缩水。美元计价财产缩水的影响不仅仅体现在外汇储备方面,还体现在持有国债方面。根据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持有美国国债为1.05外亿美元。在单一的世界国际货币体系下,一旦出现经济危机,我国所持的美国国债也会相应的缩水。

(三)扰乱我国经济发展政策

在2008年经济危机之前,我国经济发展存在过热现象。即:房地产开发过热、物价上涨过快、炒股热。在这种经济环境下,我国有效的经济资源以及经济环境难以满足经济高速发展需求,加之劳动成本增加、人民币的不断升值以及加工材料费用的不断上升,给企业运行带来很多的压力。为了稳定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政府采用相对稳健的财政、货币政策。但是随着经济危机的到来,我国经济发展政策被打乱,原来的宏观调控政策已经不能满足稳定经济发展的需求。为了缓解经济危机给我国带来的危害,我国政府不得不采取新的措施来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

四、我国宏观经济政策

(一)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从表面来看,社会保障制度与经济发展没有直接联系。其实,社会保障制度是一种收入和财富再分配的制度。通过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能够有效解决经济社会战略发展问题和公平等方面的问题。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制度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十分密切的。如果妥善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则二者之间可以相互促进;反之,社会保障制度会对经济发展产生阻碍作用。市场经济体系可以较好地解决效率问题,利用竞争机制,导致优胜劣汰。而市场经济作用的结果,会出现贫富差距,影响社会的稳定。同时,市场经济也无法有效解决养老、失业和社会救助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会影响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转,需要建立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对各阶层人群的收入和财富进行调节,减少贫困。

(二)增加公共建设投入

为了摆脱经济危机,我国采用财政政策来扩大内需,具体内容如下:在2008年,我国政府宣布将投资4万亿人民币用于经济建设,同时来抵御经济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在4万亿人民币投资方面,我国政府进行了合理的分配。其中2800亿人民币用于安居工程建设;3700亿人民币用于农村民生设施建设;1.8万亿人民币用于道路桥梁、机场、地铁已经配电网系统的建设;3500亿人民币用于环境保护建设;1万亿人民币用于抗震救灾建设;400亿人民币用于教育卫生事业建设;1600亿人民币用于创新结构调整建设。

五、结束语

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的相应依然存在,为了促进经济发展,每个国家都在需求自己的经济发展政策,面对经济危机我国始终站在科学的制高点,根据我国实际国情制定合理的宏观调控政策。

【参考文献】

[1]房产档案馆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张海容.南方论刊.2013(S1)

[2]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现状分析及预防解决措施[J].周鹏.东方企业文化.2015(09)

[3]关于宏观经济政策的若干反思[J].奥利弗·布兰查德,乔瓦尼·德’拉里恰,保罗·毛罗,胡妍斌,王辰.新金融.2010(03)

第6篇: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手段范文

关键词:开放经济;财政金融政策;米德冲突;挑战

中图分类号:F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848-2007(06)-0010-07

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财政金融政策面对多方的挑战,当前尤其要关注IS-LM-BP分析框架的前提条件在中国是否从完全不具备到逐步具备的问题,毕竟微观经济主体对政策变量的灵敏反应和传导机制的通畅是财政金融政策有效发挥作用的前提。

本文的主要观点或研究结论为:在多重宏观政策目标下,米德冲突不可避免,内外平衡目标之间的冲突将成为中国财政金融政策面对的首要挑战;开放经济条件下,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具有不同的效能和作用区域;时至今日,中国仍不完全具备采用IS-LM-BP分析框架的前提条件,利用传统的分析方法可能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一、米德冲突:多重宏观政策目标下

的国际政治经济学

在国际社会对近年来全球经济失衡及其调整尚未达成共识的情况下,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决定将更加复杂化。宏观经济政策的决定不仅要考虑内部平衡目标,而且要考虑外部平衡目标,但是这两个目标常常会发生冲突。另一方面,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的发展使得针对本国国内的政策常常引起其他国家的连锁反应,从而削弱政策效应的发挥。我们认为,内外平衡目标之间的冲突将成为中国财政金融政策面对的最大挑战。

(一)在多重宏观政策目标下,米德冲突不可避免

英国经济学家詹姆斯.米德(J.Meade,1951)在其名著《国际收支》中,以凯恩斯和新古典一般均衡理论为基础,研究了一国要同时实现内部均衡(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和外部均衡(国际收支平衡),需要什么样的政策组合的问题。米德认为,一国如果只立足于本国的经济利益,其经济政策目标有两个:内部平衡和外部平衡。内部平衡是指通过控制总需求水平而使本国经济处于充分就业、通货稳定的状态。外部平衡是指通过控制总需求水平而使本国的国际收支处于平衡状态,既没有逆差也没有盈余。米德将所有的政策组合分为三种:(1)金融政策,包括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前者是指银行体系通过提供额外的货币供给量以放松资本资金借款条件,或通过限制货币供给量以严格资本资金借款条件,而促成资本资金借贷条件的变化(米德将此变化称为利率的变化),后者是指财政部门为了影响国内总支出,而促成税率或政府支出额的变化;(2)价格调整政策,这里的价格调整是指货币工资率和汇率的调整;(3)直接控制,米德将直接控制分为金融控制、商业控制,对资本流动的控制,对进出口的控制等等。

米德认为,一国可以通过以上三种政策去调节国际收支平衡。金融政策的目的是影响总需求水平,从而影响进口商品需求和出口产品的供给。价格调整政策是通过国内货币成本的膨胀或紧缩或者通过汇率调整来影响一国相对于另一国的价格与成本。金融政策和价格调整政策的共同特点是:通过改变两国间的一般经济关系以实现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不直接触及具体的国际收支项目。

为了便于讨论,米德将直接控制划分为金融控制和商业控制。金融控制包括货币控制和财政控制。货币控制是指外汇管制和多重汇率;财政控制包括国际收支定项目的税收和补贴。商业控制主要包括数量控制、关税限额和国家对贸易的垄断。

假定一国(D国)出现赤字,另一国(s国)出现盈余。米德认为,D国和S国之间的资本流动所产生的影响,取决于两国的特定经济政策。资本控制是否有必要,需要考虑不同的政策组合。

在金本位制度下,如果D国的国际收支出现了赤字,在汇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D国的国内总支出将会下降,S国的国内总支出将会增加。当两国需求弹性的总和大于1时,D国对劳动力的需求不足而s国对劳动力的需求过度将使D国的货币工资率、成本和价格的总水平下降,而s国的货币工资率、成本和价格总水平将会上升,此时,D国的贸易差额得到了改善。因此在金本位制和汇率不变的情况下,资本的流动通过国内总支出变化引起价格的变化,再引致贸易进出口的变化,从而促使国际收支自动恢复平衡。

如果D国和s国都采取谋求内部平衡的金融政策,那么它们以本国通货表示的总需求将保持不变。在这种情况下,D国和S国之间的国际收支平衡只能通过汇率的调整来消除。在D国和s国的进口需求弹性大于1的条件下,D国的货币贬值会改善它的贸易差额。贸易差额的变化将使D国恢复外部平衡。

米德认为,上述两种制度,通过价格和收入的调整能够同时保持两国的内部平衡和外部平衡,因而是“完全的制度”。在“不完全的制度”下,如果没有某些直接的干预,要同时实现两国的内部平衡和外部平衡则是不可能的。

米德还特别讨论了短期资本突然和大规模地从一种通货转变为另一种通货的情况,也就是所谓的“热钱”(hot money)问题。在金本位制下,资本如果从D国流向S国,将引起D国的黄金储备流失到S国。米德认为有三种可供选择的政策,第一种是D国采取紧缩的政策,使D国的货币工资成本向下调整;第二种方法是建立外汇管制制度,以阻止资本从D国向S国流动;第三种方法是D国政府或者D国和S国合作将S国通货售出,将D国通货买进。使汇率保持在黄金输出和输入点之间。

这三种政策各有利弊。第一种政策需要D国经济的紧缩,如果价格是刚性的,这种调整不一定有效。紧缩的政策会造成大量的失业。重要的是,D国价格的下降不会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这种政策的可能结果是既没有影响到D国向S国的资本流动,又会导致D国的经济衰退。第二种政策可以避免第一种政策的弊端,但是这种办法的有效实施需要有庞大的官僚机构。第三种政策可以避免上述两种政策的弊端,但它需要s国当局的充分合作。因为这涉及到S国能否提供给D国足够的S国通货。尽管这在技术上是可能的。因此,按照米德的解释,如果遇到短期的,突发性的资本流动,最好的政策是资本流出国和流入国之间进行合作来消除它们之间国际收支的不平衡,其次是应用外汇管制的方法。万不得已,才采取牺牲国内经济的方法,采取紧缩性的政策。

如果资本流出和流人的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D国和S国都采取稳定内部平衡的金融政策,并在两国货币之间实行可变汇率,此时有什么办法应付D国向S国的资本外流呢?米德认为有三种政策可以采用:(1)让两国之间的汇率自由浮动,即D国的

货币贬值,S国的货币升值;(2)D国实行外汇控制的方法阻止资本外流;(3)D国政府或者D国和s国合作将s国通货售出,将B国通货买进,以保持汇率在黄金输出和输入点之间。

米德认为,如果D国实行外汇管制来阻止D国到S国的资本流动,可以在贸易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保持它的外部平衡。如果D国不对资本转移加以限制,而是使用价格调整的方法来保持它的外部平衡,贸易条件发生不利于D国的变动是必然的。

米德指出,除了S国的名义收益高于D国的名义收益会导致资本从D国流向S国外,如果D国对资本或资本收益征收特别重的税,而S国没有这样做,那么D国的居民可能会将他们的财产转移到S国以避免D国的税收。即使D国所产生的实际收益高于在S国得到的实际收益时,这种流动仍然也会发生。当存在上述情况时,如果使用外汇管制的方法去限制资本的交易或流动,而又不影响经常性的支付,那么外汇管制的范围就要扩大到所有的对外支付,否则要想严格限制资本流动是不可能的。因此,外汇管制当局将面临区分资本支付和经常支付的困难。

以上是对米德冲突的理论分析。对日益融入全球经济的中国来说,宏观经济政策同样会面临“米德冲突”这样的两难选择。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中国加入WTO组织时的承诺,资本项目下将会逐渐实现可自由兑换,届时中央银行要维持外汇市场上汇率的稳定,就难以根据国内市场的要求实施调控政策。研究表明,1994年以来,中国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出现了三次明显冲突:1994年至1996年,外汇储备快速增加和较高的通货膨胀之间的冲突;1998年外汇储备增幅快速下降和物价持续下降之间的冲突;1998年至1999年,汇率稳定和本外币利差倒挂之间的冲突。例如当外汇储备增幅较快时,货币供给量本该相应增加,但由于国内经济又出现了通货膨胀,中央银行不可能继续扩大货币供给助长通货膨胀的压力,必须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结果造成内外市场上需要实行两种相反的货币政策,使中央银行陷入两难的境地。

(二)内外均衡冲突的形成机制

内外均衡冲突主要有三种形成机制。

1.外部经济冲击。包括实物冲击和金融冲击两大类

(1)实物冲击。由于某些因素造成商品市场的异常变化,导致国际商品贸易、贸易差额和贸易条件发生变化,从而对宏观经济运行形成冲击。传导的途径有:首先,与国际市场有着直接联系的对外经济部门因受到冲击而发生变化;其次,与国际市场没有直接联系的国内经济部门,因贸易部门受到冲击而发生变化;最后,对外经济部门和国内经济部门在新的基础上达到新的均衡。在走向新的平衡的调整过程中,内外均衡之间可能会发生矛盾和冲突。实物冲击的主要类型包括:国际贸易条件变化带来的贸易条件冲击;国外收入水平波动带来的收入冲击;国际商品市场价格剧烈变化带来的供给冲击。

(2)金融冲击。金融市场的变化导致资产价格和资本流动发生变化,从而对有关国家的国际收支和国内经济运行产生不利影响。国际资本流动常常把经济波动从一国传递到另一国,其传递速度很快,影响范围更广。对内外均衡影响巨大的金融冲击主要有利率冲击、投机性资本流动冲击以及自我实现的金融危机预期冲击等。

2.经济体内部的自我调整力量

包括:

(1)技术进步。技术进步能够带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本国生产能力及竞争能力的增强。技术进步对国内经济的影响是经济增长率提高和产出水平增加,但同时会产生通货膨胀的压力。技术进步对国外经济部门的影响则是,通过增强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促进出口,从而产生本国国际收支顺差。于是就会形成米德式的内外均衡冲突。

(2)转轨过程中的结构性变动。市场取向的改革释放了过去被压制的物价上涨压力,这种因体制改革而产生的结构性通货膨胀换来了较高的经济增长率。与此同时,外资因看好国内的市场机会和经济增长的前景而大量流入,从而形成通货膨胀、国际收支顺差和本国汇率升值并存的局面,造成内外均衡的矛盾。

(3)自发性消费或投资的变动。如果经济处于内部均衡而经常项目存在逆差的状态,此时若自发性消费或投资减少,会造成总需求的减少,经济可能会走向衰退,这就要求政府采取扩张性的财政金融政策刺激经济恢复,而扩张性财政金融政策会进一步造成经常项目收支的恶化,形成内外均衡的冲突。

(4)消费者偏好的变化。如果经济处于内部均衡而经常项目处于顺差的状态,这说明消费者的偏好从国外产品转向了国内产品,于是国内产品的需求增加,进而引起总需求的膨胀,带来通货膨胀的压力,此时要求政府采取紧缩性的财政金融政策进行调整。其结果只会进一步增加经常项目的顺差,这显然不是外部均衡目标所希望达到的目的,经济又将产生内外均衡的矛盾。

3.国际经济政策的不协调。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一国的经济政策会对他国产生“溢出效应”和连锁的“反馈效应”。各国的经济政策均有其各自的特点,对不同的经济政策目标存在着不同的效应。一些政策工具主要在国内经济部门发挥作用,一些则主要在外部经济部门发挥作用,更有不少工具对两个部门同时发生方向相同或相反的作用。因此,保持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非常重要。如果政策之间出现不一致、不协调,就会产生内外均衡目标的冲突。除了“米德冲突”之外,“费尔德斯坦定理”也对政策协调失败有较好描述。费尔德斯坦通过对20世纪80年代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内外均衡影响的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国内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以刺激需求,财政赤字通过国债发行来弥补,造成国内利率水平上升;高利率吸引国外资本流入,造成本国货币汇率升值;汇率升值抑制了本国产品出口,导致国际收支出现逆差;国际收支逆差压制了国内需求,使得财政政策的努力失败。因此,“费尔德斯坦定理”强调只有财政政策和汇率政策相互协调,才能实现预期的政策目标。

二、开放经济条件下财政金融政策

的效能与作用区域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包括内部平衡与外部平衡两部分,因而政府不能仍像封闭经济条件下单纯运用对社会总需求进行调控的政策。为避免内外平衡之间的冲突,开放经济条件下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必须要有新的思路。

在运用政策搭配以实现内外均衡的方案中,蒙代尔提出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和斯旺提出的支出政策与汇率政策的配合最有影响。蒙代尔认为由于财政政策在协调国内均衡上具有比较优势,而货币政策在协调外部均衡上具有比较优势,因此政府应当以财政政策调节内部均衡问题,以货币政策来调控外部均衡问题。斯旺以支出转换型政策与支出增减型政策搭配来讨论政府对内外均衡的政策协调。斯旺认为政府的支出增减政策可以明显影响国内支出水平,本国货币实际汇率的变化可以明显

地影响国际收支状况。因此政府应采用支出增减型政策来解决国内均衡问题,而外部均衡的任务则交给支出转换型的汇率政策。

与封闭经济条件下的情况相比,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的作用机制、政策效果等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迄今,分析开放经济条件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力的主要工具仍然是蒙代尔一弗莱明模型。该理论认为,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利用货币政策增加国民收入较为有效,而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财政政策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力工具。从各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来看,除了部分国家试行短期的浮动汇率外,许多国家还是实行固定汇率制度,我国是实行有管制的浮动汇率,一般而言,追求充分就业的国家最好还是重视利用财政政策。

但是,一个国家除了要实现充分就业目标外,在稳定经济政策上,还要取得国际收支平衡。这就涉及到为了实现内部平衡和外部平衡时财政一货币政策如何进一步配合的问题。

所谓内部平衡是指国内的总有效需求正好等于充分就业下的总供给,所谓外部平衡是指固定汇率制度下,资本净流出等于贸易出超时的均衡状态。

假定国民收入水平由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决定,也就是说,国民收入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函数。用g代表财政盈余的数量,用i代表利率,则:

y=y(g,i) (1)

在一般情况下,国民收入是财政盈余的减函数(aY/ag

如果用B代表国际收支余额;用E代表出口净额;用F代表资本外流,则

B=E-F=E(y)-F(i) (2)

一般来说,出口净额是国民收入的减函数(aE/aY

在图1中,E点是YY'曲线和BB'曲线的交点.表示内部平衡与外部平衡同时达到平衡。YY'曲线和BB’曲线把该图划分为四个区域,表明四种经济状况。在固定汇率制度下,一国如果实现了内部平衡而存在外部不平衡时,表示实际经济情况在YY'曲线上。比如,日点就表示,在内部平衡的情况下,国际收支存在盈余。这时,政府首先应当采取能够降低利率的货币政策,旨在引起资本外流以平衡国际收支,使H点向左移至H'点。在H'点上,外部平衡虽然达到了,但又有国内经济出现膨胀的可能性。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可以采用提高财政盈余的财政政策,实现内部平衡。从上述简单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财政政策是解决内部失衡的有效工具,而货币政策则是对付外部失衡的有力武器。

在近年来全球经济失衡与调整的大背景下,过去只侧重于解决内部平衡问题的中国宏观调控模式必然会受到外来的各种冲击,如经济条件的变化,国际间经济波动的传递,国际游资的投机性冲击等,从而产生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的矛盾。中国财政金融政策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第一,随着我国市场化程度的加深,人民币汇率的市场调节逐步完善,国际收支的巨额顺差必然造成人民币的升值压力,而升值对于拉动国内经济增长具有重要贡献的出口部门的发展极其不利,同时出口波动还会影响到国内有效需求,可能进一步加剧目前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不利状况。虽然顺差增加了国际储备的数量,并通过中央银行的基础货币放大而导致国内信贷量的扩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国内需求的增长,但在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的情况下,顺差必然恶化国内的经济状况,所以政府必须在顺差和汇率等方面进行适当的政策调节。

第二,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信息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迅速发展,使得信息传输的数量、质量和速度都大大提高。在此背景下,居民和企业等微观经济主体对信息的处理能力较过去大为增强。微观经济主体的预期行为趋于理性,必然对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效果产生影响,在某些极端情况下,宏观经济政策可能因微观经济主体的理性反应而变得完全无效。为改变微观经济主体与政府之间的“动态不一致”状况,关键在于政府应建立和维护执行宏观经济政策的信誉。政府承诺在政策制定方面遵循一定的规则,从而以其信誉的存在来改善微观经济主体的预期,由政府与微观经济主体之间动态不一致的非合作博弈转向动态一致的合作博弈。因此,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在信誉方面受到了微观经济主体预期模式改变的冲击,政府必须对宏观经济的调控模式加以选择。

第三,中国加入WTO组织以后,其的多边规则对中国实现内外均衡的方式和政策均有一定的约束。一方面,WTO组织对国际收支的调节存在着约束,一般不允许采取紧急限制进口等直接管制办法。随意提高关税以限制进口的措施受到约束,直接补贴原则上被禁止,在运用汇率和外汇管制等措施调节国际收支时,也必须要符合WTO组织的规则。另一方面,WTO组织规则对国内财政,税收、金融、科技、环保以及产业政策的实施方式也有一定的要求和规范。因此在加入了WTO组织以后,中国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都将受到WTO组织规则的直接或间接的约束,中国必须对宏观经济调整的模式加以改变,以适应这些规则与约束的要求。

第四,在全球经济调整过程中,提高国际竞争力始终是各国努力的方向。发展中国家知识与技术的积累与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是通过诱致性制度变迁的方式来实现的。遵循这种技术轨迹的国家的共同特征是,知识与技术的积累是渐进和缓慢的,国际竞争力也是在一次次的技术创新中经过漫长的积累而形成的。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全球知识存量迅速膨胀的今天,国际竞争已转向以知识为基础的国际竞争力的竞争,而中国要构造以知识为基础的国际竞争力,不能通过漫长的诱致性变迁机制来实现,而必须通过对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来实现,从要素投入型的增长方式转向重视科技和教育的要素效率增长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因此,以知识为基础的国际竞争力的竞争对全球经济调整中的宏观调控模式提出了挑战,中国的财政金融政策应该具有促进知识积累和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

四、中国尚不完全具备采用IS-LM-BP分析框架的前提条件 --微观基础与传导机制的缺失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直存在着如何进行宏观经济分析的问题或争论,这种争论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爆发一次。尽管每次大的争论都能够把人们对宏

观经济分析和宏观经济政策的认识引向深入,但是每次争论的焦点问题并没有解决。这个焦点就是,如何将西方主流宏观经济学理论与中国的宏观调控实践结合起来。

经济学是求真与致用之学。然而,西方现代主流经济理论除了在少数概念(如稀缺、供给、需求等)和分析工具(如边际分析、弹性分析、定量分析)上具有实用性外,在整体上是一种既不求真(即不能告诉我们经济中的现实情况是什么),也不求用(即不能告诉我们在经济生活中怎么去做),而只是求形式之美(即在以经济人为核心的一系列假定下证明市场经济可以达到完全竞争和一般均衡状态)的学问。为了保证其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和形式上的对称性,同时为了坚持市场经济理念的完美性和教育上的方便性,西方现代主流经济学试图将复杂而生动的社会经济现实通过一系列严格的假定,建立起在市场交换行为基础上的简单总量均衡关系。问题的关键是,西方主流宏观经济学理论试图以这种简单总量均衡关系来替代其他各种经济关系对现实宏观经济问题的影响和解释,并且试图给出政策处方。西方主流宏观经济学(主要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有关宏观经济分析和宏观经济政策的观点,即使是在西方发达国家也是倍受质疑和常常碰壁,对于像中国这样的市场经济关系更加复杂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运用西方主流宏观经济学理论时必须更加谨慎。尽管从学术入门来看,了解这种高度抽象的简单总量均衡关系及其模型十分必要,但是用基于这种关系的认识来直接指导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和实践,则有可能使人误入歧途。

很长时间以来,在对中国宏观经济问题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中,人们一般都会采用IS-LM模型及其扩展形式IS-LM-BP分析框架。然而,IS-LM-BP分析框架是建立在一系列前提假定基础之上的:需要有发达而完善的市场体系;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市场化;利率能充分反映市场资金的供求状况:生产、消费、投资和储蓄等经济变量对利率反映较为灵敏,等等。如果前提假设在中国的现实情况下并不存在或不完全具备,那么简单地利用该框架来研究中国的经济问题,就可能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虽然中国目前已经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制度基础的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依然不完善。中国以增量促存量的渐进式改革方式形成了微观经济基础的二元格局:一方面,改革后形成的增量部分--非国有企业--基本上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起来的,它们具有产权明晰的特征,能对市场价格信号作出较为灵敏的反应,其行为由市场机制调节,是市场经济意义上的微观主体;另一方面,改革后仍然保存的存量部分一国有企业--虽然历经不断深入的改革也日益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但其积重已久的深层问题并非短期内能得到彻底解决,无论在产权结构还是在治理结构中,国有企业都存在着明显的政企难分的特征,因而其行为具有对市场与政府的双重依赖性,是不完全市场经济意义上的微观经济主体。国内经济学界对这种二元格局的另一种流行划分法是所谓的体制内的国有企业与体制外的非国有企业。实际上,这是相对计划经济体制而言的,如果相对市场经济体制而言,则体制内的就应该主要是非国有企业,而体制外的是传统的国有企业。

有效的宏观经济政策除了要有能对政策信号作出理性反应的微观基础外,还有赖于政策传导机制的畅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率是解释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最重要变量,它通过多种途径传导并影响到实体经济。但利率的有效传导须以利率市场化为前提、并以相对完善的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为基础。严格地说,中国的利率基本上是由政府确定,并不能反映市场资金的供求状况。利率传导机制的市场化前提不存在,IS-LM-BP分析框架就失去了研究中国经济问题的意义。

即使政府确定的利率反映了市场供求,被认为是一种准市场化的利率,在资本市场受到严格的管制以及金融市场被分割的情况下,金融市场制度基础的局限也极大地制约着利率机制的有效传导。谢平和廖强(2000)明确地指出了利率传导机制的资产结构调整效应与财富变动效应之所以不佳,原因正在于中国的非货币金融资产与货币金融资产、金融资产与实际资产之间的联系不紧密、反馈不灵敏,金融体系与实际经济体系各经济主体和运行环节之间远未衔接成一个联动体。非市场化的利率使中国的货币政策在总体上成为一种外生于市场经济的政府安排,实体经济难以对其作出灵敏反应。

市场体系的不完善使得中国货币政策的传导主要是通过信贷机制来进行的。斯蒂格利茨认为,信贷的可得性是影响货币政策效力的关键因素,“影响经济活动水平的是私人部门获得信贷的条件以及信贷数量,而不是货币数量本身。”就中国的现实情况来说,体制内外不同的微观主体的信用可得性是完全不同的。市场体制内的微观主体(非国有企业)因金融市场的制度歧视被隔绝在以银行为主的金融体系之外,货币政策相对于它们是一种外生的安排,效应当然无从谈起。市场体制外的微观主体(国有企业)的反应则可从两方面来分析,一方面是,对于那些效益和资信状况均良好的主体,它们并非惟一地依赖银行借贷渠道融资,即使这类主体不受市场的制度歧视,而且金融机构也愿意与它们发生借贷行为,但货币政策对它们的效力相当微弱;另一方面,对于那些效益和资信状况均不良的主体,由于它们存在严重的道德风险和过大的监督成本,金融机构出于自身稳健经营的要求,又往往不愿与其发生借贷行为,所以形成银行普遍的“惜贷”现象,货币政策对这类主体的投资引诱也不明显(只是较大地减轻了它们的利息负担)。由此可见,中国货币政策效果不显著并不是货币政策本身的原因,而是政策背后的微观基础和制度条件问题。

与货币政策一样,中国财政政策也缺乏一定的微观基础和传导机制。1998年以后,面对国内通货紧缩的状况,中国政府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尽管以增发国债为主要内容的积极财政政策在扩大基础设施投资进而从拉动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但作为市场经济意义上的一种宏观调控政策,财政政策的主要功能并不仅仅体现在扩大支出的直接效应方面,而在于通过政府支出的扩大去拉动民间投资的间接效应方面,否则,财政政策就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府投资没有什么两样。

第7篇: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手段范文

[关键词]经济危机 财政政策 减税

一、财政政策调控经验

经济萧条时,为了刺激经济发展,政府主要从供给角度,实行减税政策,减税的手段包括降低税率和缩小税基(如提高起征点、增加免税额等)。在世纪初的网络泡沫破灭后,为了刺激经济,布什政府先后两次提出了以减税为核心的经济刺激计划,美国10年内的减税总额高达15000亿美元。此外,税收优惠政策也可以起到支持某个产业发展的作用。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政府通常不用税收优惠来招商引资。当然,扩张性财政政策最主要还是通过非转移性支出完成的,政策重要的一环是发行国债。一般而言,政府对发债是很谨慎的,要根据财政收支预期进行。值得说明的一点是,不管是征税、减税还是调整收支的规模和结构,想要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不现实,所以财政政策更偏向于长期的供给政策。

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行根源于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首先要在科学判断经济形势后制定宏观调控目标。例如01年美国政府针对经济增长缓慢,制定了以减税为主要手段,以促进经济尽快恢复增长为主的宏观调控目标。在我国,制定宏观调控目标,除了要分析各个时期经济运行中主要矛盾,还要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要求。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制定宏观调控目标,既要考虑当前经济调控的需要,更要考虑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要求。

发达国家经验表明,最有效的反衰退政策是扩张性财政政策。但是,发行国债与税收相比,后者才是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最长期的政策手段。伴随国债而来的是一系列地方配套投资,当民间投资趋于快速增长的时候会造成某些行业的投资过热,产能过剩现象。此外,长期建设国债会增加财政风险。

二、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与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中我国经济状况

从当时的国内经济形势看,整体经济在几年适度从紧的宏观经济政策后表现出市场低迷,物价下跌,内需不足。具体而言,银行存款较多,物资供给充裕,物价持续负增长,利率水平较低。所以,针对国际经济环境严峻和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困难局面,是有条件和必要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不仅可以利用闲置的生产能力,拉动经济增长,而且可以减轻银行利息负担。

2008年,美国爆发了次贷危机,对美国经济产生了严重冲击。中国出口增速受外需放缓影响而有所下降,但包括国内消费和投资仍将保持强劲,使得整体经济所受影响有限。中国经济的结构型失衡略有改善:出口增速下降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外部失衡(尽管贸易顺差依然将保持高位,但是增长幅度毕竟有所下降);而内需将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国内消费与投资增速的差距也逐渐缩小。由于中国仍处于人口红利期,单位商品劳动力成本的下降将继续抑制制造业产品的价格,使得通货膨胀有所放缓。与此同时,年出口增速放缓也可以帮助抑制国内通胀。总的来看,央行的加息空间已越来越小,货币紧缩以汇率为主,利率为辅,也导致了人民币的加速升值。

三、2009年美国次贷危机以后我国财政刺激政策的启示

(一)财政刺激的效果分析

2008年底开始,为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我国实施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我国经济也因此出现了积极变化,但经济增长并不是完全按预计方向发展,表现在金融资产与实体经济一“热”一“冷”的问题(周建元,2009)。究其原因,与资金投向和发挥的作用密不可分。危机后,由于净出口急剧建设,经济增长主要靠政府投资拉动,而单靠这一点显然是不足的,必须要带动民间投资增长,形成经济稳定回升的长效机制。由于中央大规模的发行国债,加上地方配套资金到位,实际对民间投资产生了“挤出”作用,使得民间投资存在下降风险,造成了实体经济较“冷”。另一方面,长久以来,居民最主要的投资渠道为房市和股市,随着央行扩张货币,反映投资需求的经济指标,如“固定资产投资”、“货币供应(M2)”、“金融机构各项贷款”等均呈过热状态。

(二)财政政策的启示

张延(2010)指出,中国政府购买支出的增加与物价水平的上升是正相关关系,只不过物价水平上升有两期的滞后效应。本论应对危机的刺激也正是由于时滞的存在,造成了对通胀的忽视。扩张性财政政策固然是有效的,至少可以解决经济增长乏力问题,但必须指出其不是长久之计,因为其促胀的效果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步显现。

宏观调控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税收的作用。正如上文指出,税收政策比国债更为持续。当务之急是要深入研究税收理论与国外实践,深化我国税收体制改革。

调整财政支出结构,财政支出在保障基建投资规模适度的同时,要有利于增加技术开发和促进社会发展。经济增长固然重要,若要从经济发展的长远角度考虑,需要注重研究与开发、技术转化和教育的投资,增加对新生产能力的投资。宏观调控要特别重视发挥财政支出政策对经济结构优化调整的重要作用,加强财政对高技术产业、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投入。同时要增加有利于创造更多就业机会的支出,缓解目前的就业压力。

参考文献

[1]方海洲,龙睿赘.当前扩大民间投资和消费需求的财政政策研究[J],武汉金融,2009(8)

第8篇: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手段范文

【关键词】行政合同;民商合同;经济行政合同

一、对行政合同的界定

行政合同是行政主体为了履行行政管理职能,实现特定的行政管理目标,与行政相对人经过协商一致达成的协议。行政合同的一方当事人是行政主体,当事人之间法律地位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平等的;民事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和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当事人之间法律地位平等。民事合同是实现私权利主体的个体利益,通过民事合同的订立和履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是市场经济主体的自发行为。行政合同目的对于行政主体而言是履行行政管理职能,实现行政管理的特定目标;对于行政相对人而言,一方面是配合行政主体履行职责,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实现个体利益。行政合同出现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必然结果,是从“夜警”国家到行政国家的产物。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征求行政相对人意见体现管理的人性化和管理即服务的现代公共管理理念。行政合同在性质上属于具体行政行为,属于行政执法行政行为,与其他具体行政行为如:行政处罚、行政确认、行政许可、行政强制、行政征收、行政征用、行政补偿的不同之处在于与行政相对人协商一致方可成立,是双方合意的结果,不具有单方意志性;其他具体行政行为在合法合理前提下行政主体可以直接实施,不必征求行政相对人的意见,具有单方意志性。行政合同从内容上分类,主要包括经济行政合同、人事聘用合同、计划生育合同、国家科研合同等。下面将运用行政法和经济法理论分析经济行政合同内涵。

二、经济行政合同的内涵

(一)经济行政合同产生基础

经济行政合同是现代市场经济产物。现代市场经济是以市场调节为基础、以政府调节为必要条件的市场经济。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不可能出现经济行政合同。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市场经济不是现代市场经济,只有市场的自发调节,缺少政府的干预和调控。1776年斯密的传世之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出版,他的经济自由理念对各国影响深远:市场自发调节,政府不干预经济只充当“守夜人”角色。这种理念和思潮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是主流价值观,不可动摇。在纯粹的计划经济条件下,也不可能出现经济行政合同。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市场调节之手被大大削弱甚至被砍掉,政府干预之手无休止地延伸,无论是微观经济领域还是宏观经济领域只有指令性计划和服从,没有双方的合意,是纯粹的行政管理。19世纪末20世纪初,私有制和自由资本主义引起社会矛盾激化,发达国家走向了垄断和社会化发展阶段。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被政府有限干预的市场经济取代。政府干预、国家管理等理念占据主流。经济行政合同只有在现代市场经济即混合经济中才可能出现,“无形之手”和“有形之手”协同并用时才能出现。

(二)经济行政合同内涵

经济行政合同属于行政合同,行政合同与民事合同的不同点,与其他具体行政行为的不同点同样适用于经济行政合同。只是具有“经济”内容的行政合同。经济法是政府对经济参与、干预(规制)和调节之法,既包括政府对宏观经济的介入,又包括政府对微观经济的介入。在微观经济领域,对应的是经济法中的市场规制法。通过市场规制法,如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等规范企业行为,控制市场结构和状态,创造充分、公平、适度的市场竞争环境和维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在这个领域里是纯粹的经济行政管理,运用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和社会控制手段对市场活动主体检查监督,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不可能出现双方的合意。所以在市场规制法中不可能出现经济行政合同。现代市场经济是政府宏观调控为必要条件的市场经济,而不是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政府管理方式由直接管理转为间接管理,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平衡经济总量,优化经济结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对经济的参与将由直接的行政命令和行政指挥转向公开市场操作和间接干预,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化趋势。宏观调控法的主要调整方法是引导,即经济利益诱导和计划指导。政府根据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变化经济参数如税率、利率等,诱导微观主体,履行宏观调控职责,实现宏观调控目标。这种方法是导向性的,不是强制性的,是以政府意志为主导的,但要求微观市场主体配合,要求微观市场主体的同意。经济行政合同只存在宏观调控法中。通过以上分析,对经济行政合同界定如下:政府为了履行宏观调控职能,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与行政相对人经过协商一致达成的协议。该合同体现了政府意志主导性和宏观经济效益性。

三、经济行政合同的种类

经济行政合同具体包括哪些,现在还没有定论,现将比较典型的经济行政合同加以分析,进一步证明经济行政合同的内涵。

(一)政府采购合同

依据我国政府采购法的规定,政府采购是指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行为。政府采购当事人包括采购人、机构和供应商。政府采购合同是采购人与供应商签订的或者采购人委托机构与供应商签订的就政府采购事项达成的协议。政府采购合同不同于一般买卖合同。采购资金是财政资金,是预算收入,是纳税人的钱,一般买卖合同资金是私部门资金,是买受人支配的资金,政府采购要符合《预算法》的规定。政府采购目的一方面是满足政府需求,另一方面目的是通过政府采购规模和结构调控宏观经济。一般买卖合同是实现私人物品所有权的转移,满足生产生活需求。政府采购合同不同于其他具体行政行为,如行政征收、行政征用,从财政学角度考察,政府采购支出属于购买性支出,要求遵循价值规律和市场规则,要求双方合意。政府根据宏观经济运行状况,通过变化政府采购规模和结构调控经济总量和经济结构,实现总供给和总需求在总量和结构上的平衡。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实现是通过各级采购部门与一个个供应商的采购行为完成的。各级采购部门与一个个供应商的采购行为似乎是微观活动,但实质是为了执行宏观调控政策。政府采购合同是政府调控宏观经济,履行调控职能运用的合同,属于经济行政合同。

(二)再贴现合同

再贴现是指商业银行将通过贴现业务持有的尚未到期的商业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转让,借此获得中央银行的资金融通。实质上是中央银行通过再贴现业务向商业银行提供资金融通。对中央银行而言,再贴现是买进商业银行持有票据,是一种信用业务;对商业银行而言,再贴现是出让贴现票据,解决一时资金短缺困难。整个再贴现过程,实际上就是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之间的票据买卖和资金融通过程。再贴现合同是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就再贴现事项达成的协议,包括再贴现对象、再贴现率、再贴现金额等内容。再贴现合同不同于一般的贴现合同。贴现合同的主体是商业银行和工商企业、自然人,主体之间法律地位平等;再贴现合同的主体是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中央银行是行政机关,和商业银行不是平等的法律主体。在我国,中国人民银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贴现合

同目的,对于商业银行是提供金融服务,实现利润最大化;对于工商企业,是筹集资金,实际上是民间的资源配置。再贴现合同目的,对于商业银行而言,是筹集放款资金;对于中央银行而言,是通过再贴现业务控制货币供应量和资金流向,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再贴现合同不是中央银行的单方意愿,中央银行是被动的,要有商业银行的申请才可以,是双方的合意,不具备其他具体行政行为的单方意志性。再贴现率是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政府通过再贴现率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实现币值稳定、经济增长的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目标实现通过一系列再贴现合同完成,再贴现合同是中央银行执行货币政策、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形式,属于经济行政合同。

(三)公开市场业务合同

公开市场业务指中央银行通过在金融市场买进或者卖出有价证券,借以改变商业银行准备金而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一种措施。中国人民银行从1998年开始建立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制度,选择了一批能够承担大额债券交易、有效传导货币政策商业银行作为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债券交易主要包括回购交易、现货交易和发行中央银行票据。公开市场业务合同是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就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进或卖出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券和中央银行票据达成的协议。公开市场业务合同不同于一般的证券买卖合同。公开市场业务合同一方必须是中央银行,一国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行政机关,与相对方在法律地位上是不平等的;一般的证券买卖合同是资本市场上普通的投资者和筹资者,法律地位是平等的。公开市场业务合同目的,对于中央银行而言,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调控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对于相对方是实现投资收益或者投机利益;一般的证券买卖合同是投资者实现投资收益,筹资者筹集所需资金。既然是市场业务,就要遵循市场规律,不可能向其他具体行政行为具有单方意志性。公开市场业务是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政府通过公开市场业务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实现币值稳定、经济增长的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目标通过一系列公开市场业务合同实现,公开市场业务合同是中央银行执行货币政策、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形式,属于经济行政合同。

【参考文献】

[1]柯梅森.行政法学[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

第9篇: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手段范文

[关键词]宏观调控 经济周期 市场失灵 市场经济

一、宏观调控的定义

宏观调控亦称国家(政府)干预,是指国家(政府)从经济运行的全局出发,按预定目标通过各种宏观经济政策、经济法规等对市场经济的运行从总量上和结构上进行调节、控制的活动,是政府对国民经济的总体管理。

二、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及其作用

1.经济周期与宏观调控

经济危机涉及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其表现也多种多样,但其实质是无效供给过多、有效需求不足。凯恩斯认为,要克服经济危机就应当由国家来进行宏观调控。他说:“最聪明的办法还是双管齐下。一方面设法由社会来统制投资量……同时用各种政策来增加消费倾向。”当经济发生衰退时政府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抑制经济衰退;而当经济膨胀时则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来挤压泡沫;即“逆风向而行事”。这样,国家通过实施有效的宏观调控,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周期性波动的幅度,以延长经济景气阶段及缩短衰退的时间,实现“调控周期的收益”,使得经济更趋于平稳,就业更为充分,国际收支更趋于平衡。

2.市场失灵与宏观调控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不能按人们的意愿而有效地配置资源,主要表现为:市场竞争失败、市场功能有缺陷(外部效应)、信息不充分、市场不能完全实现公正的收入分配。另外,失业、通货膨胀、经济波动是市场经济的固有弊端。只有实施宏观调控才能保证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和宏观经济总量平衡,更好地解决社会公平问题。

三、有效实施宏观调控促进我国市场经济发展

1.我国经济的现状及实施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有了初步发展,市场体系还很不完善,市场机制难以真实反映社会成本和利益,难以成为评估和选择投资项目的依据,与市场经济配套的有关法律、法规还不健全。人均收入水平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水平低,国际竞争力差,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但是物价持续上涨,出现了结构性通货膨胀,经济增长强劲,但产能过剩的矛盾尖锐。因此,对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实施宏观调控十分必要。

2.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调控具体措施

(1)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适当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宏观调控的关键在于实施适当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针对目前我国经济出现的通货上涨、投资过热、结构不合理等现象,政府应当采取适当紧缩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例如:通过采取减少货币供应量、提高利息率和准备金率、适度减少财政赤字、适当减少长期建设国债发行规模、提高住房贷款利率等措施,抑制投资过热及某些行业的不合理重复投资,进而优化经济结构,确保国民经济平稳发展。同时,注意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强化货币政策对刺激总需求和调整总供给的作用。例如在发行国债的过程中,就要通过恰当的货币政策操作保持相应的货币供给量和货币流动性,防止“挤出效应”。要发挥货币政策在促进体制变革和供给结构调整中的刺激作用,应优化信贷结构,对积极转换机制、效益好的企业优先支持,创造迫使企业市场化变革的环境,利用政策性贷款加大对产业结构的调整。总的来说,可以在货币政策中通过利率的市场化和差别化加强政策作用。

(2)改革税收制度,促进社会公平。我国的税收现在仍停留在生产、经营环节,税收制度还很不完善,税收在促进社会公平方面发挥的作用还十分有限。政府应当改革税收制度,完善税收体系,合理地进行收入再分配,缩小贫富差距,提高全民的生活水平,实现社会稳定。

(3)调整财政政策,改善就业状况。针对我国严峻的就业问题,我们应当适时调整财政政策,逐步改善就业现状。一是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建立专项基金,对一些下岗职工由政府出资进行技能和创业培训;二是建议有关部门,要加大对一些发展前景好的行业和企业信贷款支持,使企业发展壮大,进而不断增加就业人数;三是从战略上讲,以促进就业为主,失业保障为辅。

(4)改革金融体制,完善金融体系。深化财政、金融等体制的改革,从而促进市场体制的建立和二元结构的调整,为宏观经济调控构筑稳定的框架,营造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的良好基础。宏观经济政策需要通过政策传导机制有效地作用于微观主体上,才能达到预期的成效。

(5)制定产业政策来引导产业正确发展,减少其盲目性。产业政策包括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规划等。当产业发展存在发展过快的盲目性时,运用金融政策控制其信贷规模,在其发展存在过热时,使其降温。通过产业政策为导向,引导和调控产业发展方向,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

(6)积极引导,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全球化和市场化必然使区域内及区域间的差距扩大,中西部地区在强化“发展是第一要务”理念基础上,全面实施追赶战略,这种发展热情和现行地方财政体制相结合,使得地区之间的经济竞争愈演愈烈。在这种情况下,中央政府既要适当控制各地的盲目冲动和过度投资行为,又要努力保护地方发展的积极性,为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提供优惠的政策措施,积极引导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加强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7)抓住机遇,加速融入全球化。自我国“入世”以来,对外开放全面提速,货物商品、服务贸易流量和贸易盈余规模急剧扩大,在资本流出逐年递增的同时资本净流入持续增长,经济的国际化水平迅速提高。在全球化进程中,政府应积极引进外资,合理引导外资的投资方向,优化外商投资的产业结构,制定优惠的出口政策,鼓励国内企业并购重组,提高自身竞争力,通过合理地调控汇率和实施货币政策实现国际收支平衡。

总而言之,宏观调控是确保市场经济正常、高效运转必不可少的手段和措施,并且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完善。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有效避免经济的大起大落,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加健康、稳定、高速地发展。

参考文献:

[1]丁冰.现代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

[2]蒋智华.凯恩斯主义与我国的宏观经济调控.陕西师范大学学报[J],1998.27.

[3]凯恩斯.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M].商务印书馆,1957.

[4]陈东琪.现代市场经济为什么需要政府[J].财贸经济,1999(6).

[5]丁兴业.论市场失灵的类型、原因及对策[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