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财政政策的时滞范文

财政政策的时滞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财政政策的时滞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财政政策的时滞

第1篇:财政政策的时滞范文

一、财政收支形势逐季回暖

2015年全年,我国面临着较为不利的财政收支形势,在“稳增长”的使命下,财政政策继续保持宽松,且以减税降费为特征。一方面面向短期,为了减轻财政收支压力,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盘活存量并用好增量、规范地方政府债券发行管理;一方面面向长期,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速推进预算管理体制改革,加强财政外交,积极推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以下简称“亚投行”)成立,为“稳增长”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打造有利的外部条件。在这样的政策和制度环境下,2015年我国财政收支形势呈现逐季回暖趋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2016年的“稳增长”任务树立了重要抓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其五大政策支柱之一。

从统计数据看,2015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5.8%,增幅比上年回落2.8个百分点;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口径增长13.17%,增幅比上年升高5.5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赤字16200亿元,比上年增加2700亿元,增长20%。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同口径下降15.9%,比上年低19.4个百分点;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同口径下降12.7%,比上年低14.5个百分点。2016年第一季度,随着投资回升、工业回暖、房地产市场活跃、贸易形势向好,财政收支同比加速增长。从统计数据看,2016年第一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6.5%,增幅比上年同期升高4.1个百分点,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15.4%,增幅比上年同期升高8.5个百分点;全国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增长4.6%,比上年同期高35个百分点,全国政府性基金支出同比下降9%,下降幅度同比收缩13.4个百分点。

二、亟待多方面调整

展望未来,我国积极的财政政策需要在多个方面作出调整。在政策方向上,依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要求,在2015年近3200亿元税收减免的基础上,进一步实行减税政策,分阶段落实赤字政策,在适当增加必要的财政支出和政府投资的同时,主要用于弥补降税带来的财政减收,保障政府应该承担的支出责任。在支出政策上,继续大力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继续大力支持节能减排,继续大力支持现代农业发展,同时,大力支持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脱贫攻坚、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公立医院改革、优化公共服务等新的改革举措。

在收入政策上,重点是减税,但从税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看,房地产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环境税等税制改革都具有增税效应特征,因此,减税空间主要还是集中在间接税领域。目前以减税为标签的“营改增”改革试点已经进入深水区,虽然已确定于2016年5月1日全面推开,但仍亟待突破技术瓶颈和财政减收压力,而当财政减收压力以财政赤字来肩负时,对债务风险和通货膨胀的管理就变得异常重要。在债务政策上,当前地方债发行和置换的进度并不理想,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最关键的是财政部要求地方政府置换债券自发自还,债券风险被抬高,同时债券利率也被降低,收益不足以弥补风险,致使作为投资者的商业银行反应不够积极。另外,由于最高期限10年、加权平均期限6.45年的已发行的地方政府债券,仍未与资本性项目的投资回收期相匹配。因此,需要采取措施,合理降低债券风险,合理提高债券利率,提高地方政府中长期债券的比重,提高债券期限的上限,满足地方政府对长期资金的融资需求。

在发挥财政政策杠杆作用上,对于PPP的发展,需进一步科学认识其内涵和外延,分析其在我国所能发挥的具体作用和可能存在的弊端,全面考虑地方政府当前和未来的财政承受能力、社会资本的选择、建立健全示范项目的跟踪指导、对口联系和动态调整机制等等,在完善制度的基础上,出台更为谨慎和规范的政策。对于财政金融合作,需进一步创新财政金融合作模式、扩大双方合作领域。目前,我国财政和金融的深度合作在中央和地方层面均开始萌芽,二者合作的最大优势在于:积极财政政策将通过金融杠杆放大政策效果,这将是“稳增长”及今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有力抓手,需要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不断加深合作力度,以期发挥更大的效应。在对小微企业的优惠政策上,目前相关优惠政策重出台、轻宣传和落实,不易达到预期效果。需将已出台的涉及小微企业的优惠财税政策系统梳理成册,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在财政、税务机关等相关网站上进行政策宣传,在政务大厅、自助办税终端、受托代征机构等相关地点的醒目位置张贴相关宣传材料,让小微企业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用足各项优惠政策。在制度建设层面,需以建立健全现代财政体制为依托,提升积极财政政策效能。现代财政体制可以作为最大程度提升财政政策效能的依托。

第2篇:财政政策的时滞范文

一、财政支农政策的完善

(一)稳定农业投入政策,多渠道增加农业投入

1.要确保国家新增财力向农业倾斜

近年来,我国财政收入每年以1500亿元~2000亿元的幅度递增,据初步预测,这一增长势头在“十一五”期间仍会保持下去。建议国家财政每年新增财力分配要切出10%~15%的份额用于农业,这是强化农业投入的一条重要渠道。

2.财政投入要依法进行

各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必须建立在用法律、法规进行制约的基础上,切实做到依法投资,真正落实。同时,各级对农业的投资总额、投资方向、资金匹配额都应制定具体标准和办法,以分清责任,强化对农业的投入。

3.要积极利用政策作用,引导集体、农民和其他有关渠道增加对农业的投入

如投资大的项目,采取比例投入、分级负担和银行贷款、财政贴息的办法;对收益高、收效快的项目,采取利用社会资金按股投资、按股分红的办法;对资金回收期长、见效慢且不易管理的项目,采取谁投资谁受益以及拍卖的办法等。

(二)改革农业补贴政策

1.建立健全农业补贴的政策法规,使财政对农业补贴成为一项长期稳定的制度

根据我国现阶段农业发展和财政收支状况,可先考虑制定农业基本建设补贴条例、农业科学研究与科技推广补贴规定、农业生态保护与环境建设补贴条例等,然后逐步形成规范

的《农业补贴法》,算是对《农业法》的补充与细化。

2.增加补贴额度,改进补贴方式

要改变目前国家对农业补贴绝对额逐年减少、相对数明显下降的状况,逐步增加对农业的补贴额度;在补贴方式上,首先改暗补为明补,减少对间接的、中间环节的补贴,直接补贴农产品保护价及与之相关联的仓储建设保管费用等方面,补贴国家需要支持与发展的农业生产项目。其次要改补“硬件”为补“软硬件”并重。即由过去补农药、化肥、农膜等物资为主转向对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等方面的补贴。

3.突出补贴重点

重点加强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调整种植结构和农产品出口的补贴。同时,还应注意增加对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出口补贴,鼓励粮食出口,以减少粮食积压和过剩。

(三)利用好财政贴息政策

财政贴息作为一种特殊的财政补贴方式,是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相配合的一种形式,它既能弥补财政资金的不足,又能发挥银行信贷资金的优势,它是在市场基础上维持有效率的农业需要。目前,我国的财政贴息主要用于政策性银行的贷款贴息。但因为政策性银行的资金是有限的,远远不能满足全部政策性贷款的需要,故还有必要对一部分商业银行的农业贷款进行贴息。财政通过贴息政策引导社会资金更多地投资到农业上,以解决当前农业投资整体资金不够的问题。但应注意的是,按照WTO规则,财政贴息是属于应予减让的政策,这一数额不宜过大。

(四)整合农业税收政策

WTO规则下,财政补贴和财政贴息都是受到限制的政策,因此利用税收杠杆发展农业就成为了当务之急。当前,我国农业税收政策的改革主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进一步推进农业税费改革,建立新的农业税制

2000年以来,我国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由安徽起步迅速推进到全国。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称得上是农村地区的一次重大制度创新。不过到目前为止,这次改革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原来农业税制的内在缺陷,也没触及城乡分治的问题。今后,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制度再创新,通过引入新的农业税制,将改革推向新阶段。从长期来看新的农业税制应体现轻税、发展和城乡统一的原则。其基本方案是:在近期彻底取消农业“两税”,给予农民休养生息的机会;中期基本实行城乡统一税制,直接对农业生产者征收土地资源税和农产品增值税;从长期看,要逐步有选择地对农业征收收益所得税。

2.做好新农业税制试点的配套改革

一是进一步改革县乡财政体制,实行上下齐动。“上动”是指中央和省要尽快规范对县乡财政的转移支付制度;“下动”是要求县级财政切实进行相关的财政收支管理改革,通过财政改革来促进机构改革。二是进一步放开搞活农业土地流转。结合农业土地资源税的开征试点,建议在县乡两级成立由政府进行规范管理的土地流转服务中心,积极探索各种土地流转模式,一方面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另一方面为无地少地农民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

(五)加强财政扶贫开发的力度

1.突出资金投入的四个重点

第一,以促进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为目标,加强对贫困农民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就业能力。第二,支持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扶贫移民开发力度。第三,支持贫困地区农产品加工、运销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壮大。第四,支持贫困人口教育和医疗卫生。

2.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

第一,区域经济发展和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关系。就扶贫开发而言,解决当前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应放在第一位,其次才是区域经济的发展。第二,开发式扶贫与救助式扶贫关系。当前,扶贫开发要根据贫困的成因、特点,以开发式扶贫为主。随着扶贫开发工作的不断深入,对贫困人口中丧失劳动能力的,应当考虑通过建立农村低保制度,或者通过直接补助资金给予救助。第三,当前和长远的关系。当前,财政扶贫要加大对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的支持力度。从长远看,解决贫困问题的根本是要发展农村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同时,要把扶贫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第四,政府扶贫与社会扶贫的关系。关键是协调好政府扶贫的计划性和社会扶贫的自主性之间的关系。

(六)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1.健全立法,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提供法律保证

目前应主要抓好两项工作:一是抓好单项法规的建设,如农民养老社会保险法、农民医疗社会保险法、农村工伤社会保险法、农村扶贫与灾害救济社会保险法,等等。二是抓好地方性的法规建设。政府除了建立一套立法体系外,还应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加强对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的监督。

2.加强政府投入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需要政府适当的财政支持,尤其是一些基本性保障项目,如社会救助、养老、医疗等项目。政府财政支持农村社会保障事业,一方面体现政府对农村居民保障的责任;另一方面体现了政府的公平。同时,还应积极引导社会各方力量投入农村社会保障,构筑完整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二、财政支农政策的整合

以上财政支农政策的实施并不是孤立的,彼此毫无关系的,而是相互协调、相互影响的。这些政策之间有先后之分,主次之分,层次之分。构建新的支农政策框架要求我们整合这些政策,协调其关系,对其作连续动态安排,发挥其整体功能。

(一)协调政策间的关系

第一,就财政贴息政策而言,其内容可以归入到补贴政策中。因为,财政贴息是指政府代企业支付全部或部分银行贷款利息,是财政对企业生产成本的补偿。因此,从本质上讲它是一种间接的补贴政策。另一方面,从财政资金的作用机制来看,财政农业补贴是通过直接的财政投资,吸引社会资金的大量投入,而财政贴息更侧重发挥金融信贷资金的优势。因此,无论从本质上还是资金的作用机制来看,两者都是一种包含的关系。

第二,农业投入政策与农业补贴政策是并列的关系,两者可统一内涵于农业投资政策中,在很多情况下两者的内容也是相通的。但是,两者的作用目标和原理又有些区别。农业投入政策侧重于农业综合生产力的提高,而农业补贴政策更侧重于直接提高农民的收益水平。在当前我国财政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农业投入和补贴都应尽快向WTO规则所允许的“绿箱支持”转移,并有效发挥其“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带动社会资金投入。

第三,农业投资政策与农村税收政策两者无论是对农业还是农民都是一种“取”与“予”的关系,两者必须协调好,否则就会事半功倍。比如,我国政府历来重视农业投入和农民收入问题,但与此同时我国农村的税费负担也居高不下,结果国家财政支出不少,农民的收益却不见提高,不仅浪费了资源还加剧了矛盾。因此,在解决三农问题的过程中,首先要处理好“取”和“予”的关系。国外的经验表明,要保护农业,实现国民经济健康协调发展,就必须对农业实行多予少取或不取的政策,我国亦应如此。

第四,财政扶贫政策和农村社会保障政策的建立主要是针对农民增收和稳定农村经济而言的。这两个政策的实施对于统筹城乡发展、缩小收入差距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财政扶贫工作要求尽快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与之相配套。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包括建立低保制度、开展农村医疗保障和开办农村养老保险等业务,又可以切断农民致贫和返贫的根源,有助于发展和巩固扶贫成果。从某一角度而言,建立扶贫开发新机制也是完善社会保障的一项内容。因此,这两个政策间应相互搭配,有机结合起来。

第五,农业投资政策、税收政策等各项宏观经济政策要适当偏向于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包括增加财政扶贫资金的投入,增加信贷资金的规模和通过优惠财税政策引导各种经济成分到贫困地区开发等措施。

第3篇:财政政策的时滞范文

1.财政直接拨款的现状

财政直接拨款是中国政府部门支持企业发展创新的一个重要形式,其中最为常见的拨款形式是财政专项资助。随着我国政府对企业科技创新投入的不断加大,政策上的不足也随之体现出来。例如一些企业的寻租行为,打着科技创新的旗号套取更多国家财政拨款,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国家财政直接拨款的作用,也降低了财政科技投入的回报率,对社会的经济平衡影响很大。

2.财政科技投入结构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一直很重视国内企业在科技上的创新,同时也给予了很大的财政支持,直到2010年我国政府据传的财政科技支持资金就达3250.18亿元,占全国财政总支出的3.6%。虽然支出比例在逐年上长,但支出的效益并不尽如人意,严重的资金浪费,体现了财政在科技投入方面的结构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大部分企业将享受到的财政科技拨款用到了企业科技活动上,使得逐年增长的财政科技支出得到应有的回报,降低了财政科技投入使用效率,也没有将财政科技投入的引入作用发挥出来。

3.财政科技支出管理的现状

目前来看,我国在财政科技支出方面的管理还比较落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我国的财政科技支出仍然实施计划经济管理模式。我国政府普遍实施多头分散的科技计划管理模式,各管理机构之间呈现条块分割、自成体系的管理现象,一些管理内容又重复交叉,同时掌管资金的财政部门与科研项目管理部门之间又缺乏有效的沟通,使得在项目申报、审批、财政资金投入等各个环节出现脱节现象;第二,我国政府部门对于科技经费的监督力度普遍松懈,相应的科技经费考核评估机制不够完善。例如科研经费使用未按预算执行,随意使用发票冲抵科研活动,套取科研经费等现象;第三,我国政府虽然出台了多种各类科技计划支持方式,例如无偿拨款,贷款贴息、股权投资等,但总体上还是无偿拨款的比例较大,这不但适应不了目前的市场经济形势,同时也加大了政府的财政负担,降低了国家整体的竞争能力。

4.财政科技税收优惠政策实施现状

自我国开如重视财政科技支持以来,先后推出了不少财政科技税收优惠政策,税种、政策以及对象也逐步完善起来。我国现行的科技税收优惠政策主要有: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鼓励先进技术推广与应用;支持科普事业发展等一些优惠政策。虽然所涵盖的科技创新税收优惠政策比较广范,但其在法律、制度以及执行过程中都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税收法律级次低下,税收制度负担繁重,税收优惠方式单一、片面等一系列问题。

二、完善财政政策支持企业科技创新的措施

1.完善财政科技投入与支出管理体制

财政科技投入作为科技发展的重要财力保障,应该建立长效稳定的财政科技投入增长机制,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引导作用,建立多元化和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同时,政府还应该完善相应的财政科技投入结构,根据企业科技创新的规律和特点进行财政拨款,杜绝越俎代庖的财政拨付,对重点产业实施调整振兴的规划,进一步创新财政科技的支付方式,将投入绩效考核作为拨付财政科技资金审核的重点。除此之外,我国政府部门还应该进一步完善财政科技创新支持的管理体制,加强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协调,提高其工作效率,增强财政科技创新拨款的使用效率。对于科研经费的使用、申报也要进行全程的监管,完善企业科技经费的问责机制。

2.完善财政科技税收优惠政策

首先,政府应该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企业的研发积极性。企业的科技创新存在很大的风险,政府应该完善相应的法规,尽可以能延长现有税收优惠政策,保证企业获得的研发支持持续稳定,使不同规模和性的企业都能够在研发中受益。利用完善的风险投资鼓励税收政策给予高新技术企业更长期限的免税优惠。

其次,政府应该灵活运用多种税收优惠政策,以事前扶持为主,结合事后鼓励为辅的财政政策支持企业科技的创新。

除此之外,政府还应该逐步完善企业人力资本税前扣除政策,加大企业员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的比例,促进企业加大员工培训支出,提高企业员工素质,为企业未来的科技创新打下良好基础。

3.加强政府财政科技拨款管理,引导政府构建风险投资体系

风险投资可以培植出高新技术产业,而高新技术产业又能为未来经济增加增长点,使知识经济加速形成。因此,政府可以委托风险投资企业来管理国家一部分的财政科技拨款,这样既可以有效地减少企业寻租行为,又可以减少政府资助的创新项目不新颖的问题。除些之外,还能够减少研发项目不理想带来的巨大损失以及提高财政科技拨款资金的利用率。

第4篇:财政政策的时滞范文

关键词:“新机制”政策;城乡;义务教育;财政资源;均衡配置

中图分类号:G5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142(2011)05-0044-09

一、引言

由于历史、社会经济发展和政策的原因,在我国的义务教育发展进程中,公共教育资源在区域间、城乡间、学校间、社会不同群体间的配置并不均衡,影响了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为此,我国政府制订了一系列政策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其中一项重要的政策是2005年年末国务院下达的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后文简称“新机制”政策),该政策按照“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组织实施”的基本原则,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中央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适当兼顾东部部分困难地区。该政策从2006年农村中小学春季学期开学起在西部实施,2007年扩展到全国。

“新机制”政策的主要目标是解决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不足问题,巩固“普九”成果。同时其依据现实国情设计的“分地区、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实施方案,也兼顾了促进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目标。截至目前,已有许多研究表明“新机制”政策的实施有效地缓解了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不足,但鲜有实证研究评估“新机制”政策对我国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影响。因此,本研究试图分析“新机制”政策对城乡义务教育财政资源均衡配置的影响,讨论其政策效果,期望能为我国政府制订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二、文献综述

随着90年代以来我国城乡义务教育不均衡问题的日益凸显,许多学者对该问题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的研究,得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结论。本研究着重关注“新机制”政策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影响。张力和李孔珍通过对全国2001~2006年义务教育生均预算内经费变化情况分析,发现“新机制”政策缩小了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范先佐和付卫东通过对中西部部分县市的调研,发现“新机制”政策的实施大大改善了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缩小了城乡义务教育差距,促进了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薛海平和王蓉运用2006年、2007年的调查数据分析得出东、中部义务教育财政资源和教师资源配置非常不均衡,但在2007年春季学期实施“新机制”政策后,城乡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差距有了明显缩小。孙志军、杜育红、李婷婷基于2004~2006年广西、湖北、浙江三个省的学校和县级层面的数据,对“新机制”政策的增量效果和分配效果进行经济计量分析发现,改革提高了义务教育经费中来自财政拨款部分资金的水平和分配的公平程度,改革前获得财政拨款资金较少的学校在改革后财政拨款明显增长,然而改革对于经费总量都没有产生明显的效果。研究还显示,改革对财政投入的增量效果在原来经济水平低、财政能力低、区域面积大的县效果更好。

概括说来,目前我国学者关于“新机制”政策对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影响的实证研究比较缺乏,许多研究表明“新机制”政策的实施有效缓解了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不足问题,但鲜有实证研究评估“新机制”政策的实施对我国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影响。已有的几项研究也不够系统和深入,没有全面、深入评估“新机制”政策对全国、区域间、县域间三个层面的城乡义务教育财政资源均衡配置的影响。此外,以往的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研究在指标的选取上,或从教育经费收入的维度,或从教育经费支出的维度展开分析,而教育经费由收入和支出两部分构成,有必要从这两个维度展开考察。因此,本研究将从教育收入和支出两个维度,全面分析“新机制”政策对全国、区域间和县域间的城乡义务教育财政资源均衡配置的影响。

三、数据与方法

本研究选取2006年、2007年中国东部浙江、山东,中部河南、湖南和西部甘肃、贵州六省县级义务教育经费统计数据,采用统计描述、基尼系数对其进行全国、区域间、县域间三个层面的分析。在指标方面,教育经费由收入和支出两部分构成,由于现有数据比较全面,本研究可以从收入和支出两个维度全面进行考量。本研究将教育收入细分为教育总收入(由预算内收入和预算外收入构成)、预算内收入(主要包括教育事业费拨款、科研经费拨款、基建拨款、其他经费拨款)、预算外收入(主要包括教育费附加征收,集、捐资助学收入,勤工俭学收入和学杂费等)三个具体指标,其中预算内收入为政府的财政拨款,可以测量出政府投入在整个义务教育投入中所占的比重。而将教育支出细分为教育总支出(由事业性经费支出和基建支出构成)、事业性经费支出(包括人员经费支出和公用部分支出)、基建支出三个具体指标。需要指出的是,尽管西部是从2006年开始实施“新机制”政策,东、中部是从2007年开始实施“新机制”政策,但由于本研究的数据样本大部分来自于东、中部地区学校,为了方便比较分析,本研究统一以2006年、2007年作为“新机制”政策改革前后两年,这并不会对研究结论造成较大影响。

四、“新机制”政策对全国义务教育财政

资源城乡均衡配置影响分析

(一)“新机制”政策对全国小学财政资源城乡均衡配置影响

通过对小学教育收入和支出经费各项指标的城乡差距比较(见表1、图1),可看出:

第一,2007年,小学的收入指标中,生均教育总收入城市高于农村,生均预算内收入农村明显高于城市,生预算外收入城市明显高于农村。从2006年到2007年小学教育收入经费指标城乡差距的变化趋势来看,生均教育总收入的城乡差距略微缩小,生均预算内收入农村高于城市的幅度更大,生均预算外收入的城乡差距明显拉大。

第二,2007年,小学的支出指标中,生均教育总支出和生均事业性经费支出城市均明显高于农村。生均基建支出城市略微高于农村。从2006年到2007年小学教育支出指标城乡变化趋势来看,生均教育总支出和生均事业性经费支出城乡差距均明显拉大,生均基建支出这一指标城乡差距略微扩大,变化不明显。

(二)“新机制”政策对全国初中财政资源城乡均衡配置影响

通过对初中教育收入和支出经费各项指标的

城乡差距比较(见表2、图2),可以看出:

第一,2007年,初中的收入指标中,生均教育总收入和生均预算外收入城市明显高于农村,生均预算内收入一项,城市略微高于农村。2007年较2006年,初中生均教育总收入的城乡差距明显缩小,生均预算内收入从农村略高于城市变为城市略高于农村,生均预算外收入城乡差距有所缩小。

第二,2007年,初中的支出指标中,初中生均教育总支出和生均事业性经费支出,城市均明显高于农村,生均基建支出城市略高于农村。2007年较2006年,生均教育总支出和生均事业性经费支出的城乡差距略为拉大,生均基建支出的城乡差距略为缩小。

五、“新机制”政策对区域间义务教育

财政资源城乡均衡配置影响分析

(一)“新机制”政策对区域间小学财政资源城乡均衡配置影响分析

1.小学生均教育总收入

(1)2007年,东部小学生均教育总收入城市明显高于农村,西部次之,中部城市略高于农村。(2)2007年较2006年,东、中、西部小学生均教育总收入城乡差距均有所拉大(见表3)。

2.小学生均预算内收入

(1)2007年,东、中部小学生均预算内收入,农村明显高于城市;西部,城市略微高于农村。(2)2007年较2006年,东、中部生均预算内收入农村高于城市这一趋势更为明显,西部由农村略高于城市转变为城市略高于农村(见表4)。

3.小学生均预算外收入

(1)2007年,东部农村小学生均预算外收入远远低于城市,中部农村明显低于城市,西部农村略高于城市。(2)2007年较2006年,东部小学生均预算外收入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中部由农村略微高于城市转变为城市明显高于农村,西部仍然是农村略高于城市,城乡差距变化不大(见表5)。

4.小学生均教育总支出

(1)2007年,东、中、西部小学生均教育总支出城市均高于农村,中部城乡差额最大,其次为东部,西部差额最小。(2)2007年较2006年,东、中、西部城乡差距均有所拉大,中部城乡差距大幅拉大(见表6)。

5.小学生均事业性经费支出

(1)2007年,东、中、西部小学生均事业性经费支出城市均高于农村,中部城乡差额最大。(2)2007年较2006年,东部城乡差距明显拉大,中部城乡差距大幅拉大,西部城乡差距略为拉大(见表7)。

6.小学生均基建支出

(1)2007年,东、中部小学生均基建支出城市均高于农村;西部农村略高于城市。(2)2007年较2006年,东部城乡差距有所缩小,中部由农村高于城市转变为城市高于农村,西部农村仍然高于城市,但幅度有所减小(见表8)。

(二)“新机制”政策对区域间初中财政资源城乡均衡配置影响分析

1.初中生均教育总收入

(1)2007年,东、中、西部初中生均教育总收入城市均大幅高于农村。(2)2007年较2006年,东部初中生均教育总收入的城乡差距有所缩小,中、西部城乡差距均有所扩大,中部尤为明显(见表9)。

2.初中生均预算内收入

(1)2007年,东部初中生均预算内收入城市略高于农村,中、西部初中生均预算内收入城市均明显高于农村,西部城乡差距大于中部。(2)2007年较2006年,东部初中生均预算内城乡差距由农村高于城市变为城市略高于农村,中部初中生均预算内收入由农村高于城市变为城市高于农村,西部城市仍然高于农村,城乡差距有所拉大。(见表10)

3.初中生均预算外收入

(1)2007年,东部初中生均预算外收入城市远高于农村,中、西部初中生均预算外收入城市明显高于农村。(2)2007年较2006年,东部城乡差距明显缩小,中部略为缩小,西部有所扩大(见表11)。

4.初中生均教育总支出

(1)2007年,东、中、西部初中生均教育总支出城市均明显高于农村。(2)2007年较2006年,东部城乡差距有所缩小,中、西部城乡差距有所扩大(见表12)。

5.初中生均事业性经费支出

(1)2007年,东、中、西部初中生均事业性经费支出,城市均明显高于农村。(2)2007年较2006年,东、中、西部城乡差距都有所扩大,中部最明显,东部次之,西部变化幅度最小(见表13)。

6.初中生均基建支出

(1)2007年,东、中、西部初中生均基建支出城市均高于农村。城乡差距不大。(2)2007年较2006年,东部城乡差距明显缩小,中部也有所缩小,西部由农村高于城市转变为城市高于农村(见表14)。

六、“新机制”政策对县域间义务

教育财政资源城乡均衡配置分析

基尼系数是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据洛伦茨曲线设计的判断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基尼系数就越小,反之,基尼系数就越大。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基尼系数若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目前,基尼系数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对教育公平程度的测量,本研究将运用这一指标来衡量我国义务教育县域问财政资源城乡配置的均衡程度。借鉴收入分配指标的基尼系数划分思想,本研究将2006年、2007年各项指标的所有县域城镇及农村教育经费数据按从低到高划分为10个组,分别计算得出各项指标的基尼系数。这些指标基尼系数的大小直接反映了县域间义务教育阶段城乡财政资源配置的均衡程度。

2007年,小学生均预算内收入基尼系数在0.2到0.3之间,表明县域间小学阶段的生均预算内收入分配处于比较平均的状态,初中的生均预算内收入基尼系数处于0.3到0.4之间,表明县域间初中阶段的生均预算内收入分配相对合理;县域间小学和初中的生均教育总收入基尼系数也均处在0.3到0.4之间的相对合理状态;小学和初中的生均预算外收入基尼系数均大于0.6,表明县域间义务教育阶段预算外收入差距悬殊。2007年较之2006年,除生均预算外收入外,各项收入指标的基尼系数均有所缩小,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小学的生均预算内收入基尼系数由2006年的相对合理状态转变为2007年的比较平均状态。

2007年,县域间生均教育总支出和生均事业性经费支出的基尼系数,小学和初中均处在0.3到0.4之间的相对合理状态。2007年较之2006年,县域间小学的生均教育总支出基尼系数和生均事业性经费支出基尼系数略微扩大,县域间初中的生均教育总支出基尼系数和生均事业性经费支出基尼系数有所缩小,但变化都没有超出0.3到O.4的相对合理状态的范围(见表15,图3)。

七、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根据上述实证分析,我们发现农村义务教育

经费保障“新机制”政策虽没有改变义务教育阶段城乡间学校教育财政资源非均衡配置的现状,但在缩小城乡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财政资源配置差距方面仍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具体来说,本研究主要得出如下结论:

1.2007年义务教育阶段全国城乡间学校各项生均教育经费指标均存在较大的差距。具体来说,2007年,义务教育阶段城市学校生均预算内收入均低于农村学校,其原因可能与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义务教育投入上向农村学校倾斜政策有关;城市学校其它各项生均教育经费指标(生均教育总收入、生均预算外收入、生均教育总支出、生均事业性经费支出、生均基建经费支出)均明显高于农村学校。

2.全国城乡小学生均教育总收入差距在“新机制”改革后有所缩小,城乡初中生均教育总收入、生均基建经费支出的差距在“新机制”改革后也有明显缩小。然而,全国城乡小学生均预算内收入、生均预算外收入、生均教育总支出、生均事业性经费支出则在“新机制”改革后明显扩大,城乡初中生均预算内收入、生均教育总支出、生均事业性经费支出的差距在“新机制”改革后也有所扩大,其原因可能在于尽管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校上述指标在“新机制”改革后增幅较大,但城市学校上述指标在“新机制”改革后增幅更大。

3.2007年区域间义务教育阶段城乡学校各项生均教育经费指标均存在较大的差距。具体来说,除东、中部农村小学生均预算内收入明显高于城市小学外,各区域城市学校其它各项生均教育经费指标(生均教育总收入、生均预算外收入、生均教育总支出、生均事业性经费支出、生均基建经费支出)均明显高于农村学校。东部初中生均教育总收入、生均预算外收入、生均教育总支出、生均基建支出城乡差距均有所缩小,而中、西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生均教育总收入、生均教育支出、生均事业性经费支出城乡差距在“新机制”政策实施后均有所拉大,其原因可能在于尽管中央政府在“新机制”改革中努力缩小不同区域间义务教育阶段城乡学校投入差距,但由于不同区域间地方政府在义务教育阶段城乡学校投入上差距的继续拉大,进而导致了区域间义务教育阶段城乡学校生均教育总收入、生均教育总支出、生均事业性经费支出差距在“新机制”政策实施后仍扩大。

4.2007年,义务教育阶段县域间除生均预算外收入外其它各项生均教育经费指标城乡差距较小,其原因可能在于“新机制”政策以及更早以前实施的“两免一补”政策对那些教育经费投入和支出水平较低的地区和学校最为有利,这部分地区和学校得到了更多的中央转移支付资金,从而缩小了与其它地区和学校的经费差距,该解释得到了孙志军、杜育红和李婷婷研究结论的支持。义务教育阶段县域间除生均预算外收入外其它各项生均教育经费指标城乡差距在“新机制”政策实施后有所缩小。

根据以上研究结论及讨论,本研究提出如下可供参考的政策建议以完善“新机制”政策,从而促进我国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财政资源均衡配置,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1.各级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需进一步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资金转移支付力度,促进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财政资源均衡配置。本研究的分析发现,“新机制”政策通过大力增加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为城乡义务教育发展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平等化效果,城乡小学生均教育总收入差距在“新机制”政策实施后有所缩小,城乡初中生均总教育收入、生均基建经费支出的差距在“新机制”政策实施后有明显缩小。虽然城乡学校上述指标差距仍然明显,但是如果没有“新机制”政策,城乡学校上述指标的差距会更大,因此该政策取得了部分成效。然而,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生均预算内收入、生均教育总支出、生均事业性经费支出等差距在“新机制”政策实施后有所扩大,表明政府在解决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经费投入差距方面还需继续努力。因此,各级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资金转移支付力度,促进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财政资源均衡配置。

第5篇:财政政策的时滞范文

论文关键词:经济结构,财政政策,资源配置

一、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的理论分析

(一)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

现代经济学认为,经济发展包括经济增长和结构优化。结构优化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带动结构优化,二者相互推动,共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以前,传统的经济增长与发展理论侧重于对生产要素及其组合的分析,侧重于对经济增长的研究,而关于经济结构及其变化对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影响重视不够。20世纪60年代开始,罗斯托、钱纳里、库滋涅茨等经济学家在分析许多国家统计数字的基础上,深入地揭示了经济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指出经济结构优化主要从三个方面促进经济增长:一是结构调整有利于解决需求结构性问题,淘汰无效需求的产品,从而增加有效需求,促进社会总需求的实现;二是结构调整可以通过改善供给结构进而促进经济增长;三是结构转换产生新的主导产业,为经济增长带来新的驱动力。

(二)政府及政府财政在经济结构调整中的重要作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但政府具有不可替代的职能和作用。尤其是在结构调整和转换的过程中,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更加重要。结构调整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市场无法确定其长远发展方向,加之不完全竞争市场、外部性、外溢性等因素的存在,结构调整过程就不能不考虑政府的参与。政府一般需要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性目标,对一些需要支持的重点产业和重点方向进行必要的引导和支持,包括政策支持和财力支持,以加速结构转换进程。实践经验表明,没有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调整是完全脱离政府而进行的。

发达国家政府在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的作用大致有两类。较早地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国家,现在都倾向于主要发挥市场机制本身的作用去解决产业结构演进中的各种矛盾,以市场调节和市场配置资源为主,形成经济结构、产业的自我调整机制。尽管如此,但政府依然重视运用产业政策及其财政政策手段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对结构调整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后发国家,为了尽快地缩短与先进国家的差距,往往倾向于大力借助政府的力量,加快产业结构演进的过程。政府有着明确的结构目标和组织目标,主要采取直接干预和间接干预相结合的手段,促使产业结构调整的实现。

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一般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发展迟缓,发展中国家只有更加借助政府的力量,制定明确的结构调整目标,明确的产业政策,才能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加速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的市场机制也不够完善,市场竞争效率相对较差,发展中国家只有发挥比发达国家政府更强的作用,纠正市场扭曲,解决市场失灵,才能加速经济发展。

二、我国当前的经济结构特征

(一)我国国民收入分配出现向政府和中央政府倾斜趋势

根据居民个人初次分配比重的发展演变趋势将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分为三个阶段(见表1):

第一阶段(1978–1989年):政府初次分配收入所占比重比较平稳,由1978年的12.8%小幅升至1989年的13.7%,该比重一般在13%-15%之间;企业初次分配收入比重则先降后升,从1978年的37.5%下降到1985年的26.9%,又上升到1990年的33.5%;由于改革开放以来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开始向居民个人倾斜,因此居民初次分配收入比重基本保持持续上升的趋势,从1978年的49.7%提高到1989年的58.1%。

第二阶段(1990-1999年):政府、企业、居民初次分配收入比重均有升有降,但升降幅度很小。政府初次分配收入比重由13.1%提高到13.5%,其最大波动幅度为1.4个百分点;企业初次分配收入比重由33.5%上升为34.1%,最大波动幅度为3个百分点;居民初次分配收入比重由53.4%下降至52.4%,最大波动幅度为3.4个百分点。

第三阶段(2000年至今):政府初次分配收入比重非常稳定,保持在14%左右,但企业和居民初次分配收入比重波动较大,企业初次分配收入比重上升了10.8个百分点,居民初次分配收入比重相应地下降了10.8个百分点。

综上所述,1978年以来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居民初次分配收入比重下降,国民收入分配逐步从向居民倾斜变为向政府倾斜。

表1:1978年以来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政府所得份额(%)

企业所得份额(%)

个人所得份额(%)

1978年

12.8

37.5

49.7

1979年

13.3

37.9

48.8

1980年

12.8

36.0

51.2

1981年

13.4

32.9

53.7

1982年

13.7

32.1

54.2

1983年

13.3

32.1

54.6

1984年

13.6

31.3

55.1

1985年

15.8

26.9

57.3

1986年

15.4

26.9

57.7

1987年

14.2

28.1

57.7

1988年

13.3

28.6

58.1

1989年

13.7

28.2

58.1

1990年

13.1

33.5

53.4

1991年

13.3

34.5

52.2

1992年

13.4

36.5

50.1

1993年

13.8

35.5

50.7

1994年

13.6

35.2

51.2

1995年

12.9

34.3

52.8

1996年

12.6

34.0

53.4

1997年

13.1

34.1

52.8

1998年

13.3

33.6

53.1

1999年

13.5

34.1

52.4

2000年

14.2

34.4

51.4

2001年

14.1

34.4

51.5

2002年

14.0

35.1

50.9

2003年

14.3

36.1

49.6

2004年

14.9

38.0

47.1

2005年

14.1

44.5

41.4

2006年

14.2

第6篇:财政政策的时滞范文

关键词:市政;工程材料;质量检测;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9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工程数量不断增多。包括市政工程在内,所有的工程项目中,都离不开高质量材料的保证。工程材料的发展也十分迅速,其中质量参差不齐,如何辨别质量、进行检测成为工程材料采购者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工程材料的质量高低决定着工程的整体质量与结构安全。尤其是市政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工程质量一定要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对于市政工程材料的质量控制,需要从多个环节入手,首先搞清楚工程材料的质量影响因素,通过合理的检测方法辨别是否可靠。避免因为质量不通过造成工程质量受到影响,造成返工或是重复维修。市政工程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利益,必须要做到可靠持久。

市政工程材料质量检测的重要性

首先通过质量检测,可以不断提高市政工程材料的选择优化。面对建材市场上门类复杂的工程材料,应该如何进行选择呢?首先要根据它的质量要求指标进行检测,只有满足质量要求的材料才是真正需求的材料。在选择质量的同时,也对单价进行考虑。在同等质量规格的前提下,选择价格更低的材料,既能达到质量要求,又能达到经济目的。选择工程材料时要根据需求的场合来确定不同性能的材料。尤其是选择新型的材料与工艺技术时,尤其需要对材料进行质量检测,不断推动工程技术的进步,达到提高工程质量。另外可以通过质量检测,达到优化试配方案制定。通过多种方法选择到质量、经济同时达标的材料。其次可以把质量检测的参数规格结果反馈到技术部门,不断提高现场施工的工艺技术与工程质量水平,减少返修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第三,市政工程材料的质量检测可以准确把握材料的质量要求。对于质量非常高的产品,不一定通过选择。市政工程一般都需要量大的材料,而质量要求并不一定非常高。通过质量检测可以选择到质量水平在合理的范围内即可,避免造成质量过剩的问题。第四,通过市政工程材料的质量检测可以有效评估工程的整体质量,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做出最有效的判断。[1]

影响市政工程材料质量的因素分析

工程材料的质量影响因素非常多,包括原材料的生产工艺、储存、运输、使用工艺等。市政单位需求的工程材料非常多,很有可能一次采购大量的材料,但一时无法完全使用,在堆放时不但占用存储面积,而且还容易造成材料的质量下降。在堆放时没有科学的规范可言,堆放时间、堆码层数要求、标识管理等都没有进行明确的要求,造成管理混乱,没有“先进先出”的原则,就有可能会使一部分材料一直在库存中存储,造成质量下降明显。另外还存在着一些质量容易受到天气原因影响的材料,如水泥、钢筋等,这些材料在风吹、日晒等自然条件的影响下,性能不断降低,大大影响了工程质量。[2]

管理人员的失误同样也有可能会造成材料的质量受到影响。工作人员无法及时检测水泥的话,把过期水泥当成正常水泥使用,自然会影响到使用质量;一些钢筋在焊接后直接使用,没有进行检测,原材料的力学性能发生变化,但没有人管理,工程质量也有可能会受到影响;在市政工程的材料质量评估上,没有使用价值原理进行分析,没有质量、价格与运输因素来对材料进行综合评估,导致质量隐患的存在;一些材料的半成品直接安装在建筑物上,也造成了工程质量受到影响。[3]

市政工程材料的性质与检测项目

对于需求大量的材料的市政工程项目,需要对材料的性质研究深入,一旦疏忽,造成的损失数额将会非常巨大。要做好市政工程的质量提升,首先就是要把材料的质量关把严。通过使用质量可靠的原材料,使用最成熟的工艺技术,才能保证市政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可靠。目前工程材料的主要基本性质可以分为物理性质、工艺性质与力学性质等。物理性质主要是指材料的表面特性与基本的参数,可以通过一定的仪器进行检测,一般不需要进行试验来衡量,这些参数主要包括密度、孔隙率、导热性等,而力学性质则是通过一定的试验过程来进行确定,使用频度最多的力学性质主要有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弯强度与抗剪强度等。在目前的市政工程项目中,使用数量最多的属于水泥、钢材、沥青等基础设施建筑材料。在对材料进行质量检测时,首先要明确每一种材料需要检测的指标有哪些,哪些因素对于工程质量的影响最为关键。如钢筋的原材料的质量检测中,就需要对其进行拉力试验与冷弯试验、缩性试验等,通过多种试验方法来对其主要的指标参数进行确定并进行记录,通过这些参数的记录来形成质量报告,便于日后进行供应商追溯或是责任追溯。[4]

在对钢盘材料进行检测时,对因素相同的一批材料进行合理检测,如供应商相同、规格相同、进场时间相同的材料,每六十吨作为一个检测批次,当不足以六十吨时,按一个批次进行检测,对钢筋的物理特性与化学成分进行试验,对不合格项进行双倍复测,不再使用终结论为不合格的材料,并形成处理报告,通过相关部门与供应商。对于其他的材料同样有一定的检测频率与次数要求。对于石油沥青检测,要以二十吨为一个验收批次,对于砂、碎石等,要以每四百方为一个检测批次。[5]

市政工程材料质量控制措施

5.1建立标准程序流程,严格执行

对于事关市政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市政工程材料的质量检测非常有必要性,每一种材料的质量检测都有其特定的流程与程序,无论是哪一个供应商,都需要走此流程。每一个质量检测单位,都有部门负责人来进行负责,一旦出现问题首先问责负责人。对于工程质量的问责也应该不断深入到最细的环节,才能找出最根本的原因。工程监理同样对材料的质量检测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只有执行与监督同样给力,才能确保市政工程材料的验收是规范的、合格的。

5.2不断鼓励创新,推进质量改革

随着材料市场的不断更新,有更多的材料种类涌入工程领域,要通过一定的机制不断鼓励选择使用新的材料,达到质量要求与经济目的。设计人员同样要不断创新,更新数据库,采用新型的材料与技术,在工程设计中进行合理运用。通过设计根本引导工程不断推进,而不是一直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市政工程代表着城市的形象,同样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方向。[6]

5.3强化市政工程材料质量检测手段

对于市政原材料的质量检测,需要专门的技术人员来进行,通过合理、科学规范的程序来对材料进行质量检测,对于检测结果保持公平、公正。这需要一定的经验积累,从经验中不断吸取教训,不断提高检测水平。随着新材料的不断出现,检测技术要不断与时俱进,更新检测手段与设备,共同促进工程质量的提升。随着国家低碳环保的政策不断传达,在材料的选择与检测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对环境的影响作用,优先选择使用环保的优质产品。施工单位与建设方都应该加强对材料检测的重要性认识,主动提高质量检测与抽检手段与方法,适应社会时代的发展,促进工程项目的质量保证。[7]

5.4提升观念,加强质量意识

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专业技术人员,对材料的检测要不断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到重要性,对于出现的质量问题一追到底,明确责任与职责,合理分工。主动加强责任意识,主动对质量检测负责,提高综合素质与理论水平,将会推动我国市政工程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极大地减少了工程质量隐患。

结语

市政工程质量关系到一个城市的发展与进步,工程材料的质量高低则决定着市政工程的整体质量。在材料的质量检测方面,要不断提高认识、增强观念,主动提升检测手段与技术水平,加强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把各项规章制度充分落地执行,为工程施工提供准确的数据与可靠的材料,确保市政工程高质量建设。

参考文献:

[1]张珂.市政工程材料的控制[J].江西建材,2011,04:322-323.

[2]孟翠萍.谈市政工程材料的检测及质量控制措施[J].中国西部科技,2011,36:31+30.

[3]徐燕丽.小议市政工程材料的检测和质量控制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09:80.

[4]张青军,李文成.市政工程材料的检测以及控制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08:97.

[5]黄军生.建筑工程材料质量检测相关问题及控制措施探讨[J].门窗,2013,08:182.

第7篇:财政政策的时滞范文

关键词:企业信用政策;财务结果;影响分析

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信用是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保证,企业无信不立,这就说明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企业信用对企业的发展和运行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企业必须要把握好信用带来的优势作用。而且在现实的企业发展中,都会在企业内部建立相应的信用管理政策,来辅助企业的财务管理,从而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高,然而研究发现企业信用政策制定过程中存在问题,因此本文从企业信用政策制定过程存在的问题入手,对企业信用政策的制定对财务结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促进企业信用政策的制定与财务管理协调发展的策略,以此来促进企业信用政策制定与财务管理的良好发展。

一、企业信用政策制定过程存在的问题

1.信用管理的意识较差

在部分企业进行信用政策制定的时候,并没有具备相应的信用管理意识,一些企业负责人总认为企业的经济效益靠的是资金投入、关键技术以及高技能劳动力,往往就容易忽视信用这些精神文化的作用,因此这样一来使得企业的信用政策制定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除此之外,在中国人的传统思想中认为,生意往来就需要财货两清,信用在企业交易之间往往是不可信的,可能会隐藏着许多难以预料的财务风险,因此这些传统的思想观念就会对企业的信用政策制定造成严重的影响。所以说,如果一个企业领导者都不具备相应的信用管理理念,那么在信用政策的制定上就会出现问题,甚至还会对这个企业的信用管理造成影响,使企业出现严重的信用危机。所以,面对企业负责人信用管理的意识较差的问题,必须要加以尽快解决,实现企业信用政策制定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实现对财务的科学化管理。

2.企业缺乏信用建设的长效机制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行为也在逐步的加快,而对于企业的发展运行来说也逐步进入一种快节奏的生产运行模式,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之下,信用建设以及信用政策制定也就变得更加的微不足道,从而使得企业缺乏信用建设的长效机制。因为,在一般企业内部只会重视企业发展的短期效益,也就是企业的经济利润,只要经济利润达标,那么企业负责人就会去坚持这项企业发展政策,但是信用对企业的作用并不是在短时期内就可以显现出来的,因此就出现了信用政策制定与企业短期经济目标之间的矛盾。这样一来,企业就不可能建立企业信用的长效发展机制,从而使企业的经营者或者管理者短期行为现象严重,内部信用管理意识淡薄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对企业的长远发展以及财务运行都造成了难以挽回的损失。

3.企业信用政策较为宽松

除了以上问题之外,在实际的调查中还发现,部分企业的信用政策较为宽松,具体表现在:首先,就是企业的管理者并不重视企业的信用政策,这样一来企业在信用政策的实施方面,就会出现宽松的问题,员工也就不会去认真的执行和贯彻企业的相关信用政策,从而导致了企业财务管理的问题,给企业带来严重的财务危机;除此之外,企业信用政策较为宽松,还表现在企业的销售部门为了业绩增长的需要,往往会提出建议,让企业负责人制定一些宽松的信用政策,增加企业产品的销量,从而实现营业额的增加。其实这简单来说,就是把商家购买产品的条件降低,允许一些赊欠行为的出现,这样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企业的销售业绩的提高,但是在销售业绩提升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严重的财务回收风险。所以说,任何事物都是具备两面性的,企业在制定信用政策的时候,一定要进行全盘的考虑,这样才可以减少对企业财务发展的影响。

4.客户资信资料缺乏管理

企业在建立信用政策的时候,不仅仅要结合企业自身的发挥实际来进行政策制定,还需要结合具体的客户资料来给与相应的信用政策的优惠,因此对企业客户资料的分析就显得非常必要了。因为在企业实行信用政策时,就会对一些具备良好信誉的客户给与一定的财务优惠政策,这样就需要对企业客户的资料进行一个良好的管理,并对这些客户资料进行数据分析。但是在实际的企业客户资料管理过程中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客户资料的不健全、客户资料缺乏分析以及客户资料的维护问题等等,这些都将会影响企业信用政策的实施过程,如果缺乏科学的客户数据资料,那么企业的信用政策也就无法顺利施行,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以及对财务运行结果的良好管理。

二、企业信用政策的制定对财务结果的影响

1.财务部门制定的企业信用标准应当跟企业减少成本挂钩

在分析了企业信用政策制定所面临的问题之后,就需要分析企业信用政策的制定与财务结果之间的密切关系,只有明确了二者之间的关系,才可以更好地实现企业信用政策的制定与财务管理协调发展。首先,财务部门制定的企业信用标准与企业减少成本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在企业实行信用政策的时候,需要检查企业内部的生产成本,如果企业因为财务赊销的缘故,而增加了企业的人力和物力成本,那么这个过程对于企业来说就是得不偿失的,也就是企业并没有通过信用政策的实施,来帮助企业实现实际销量,获得更好的利润。试想,如果这样的目标都没有达到,那么企业所制定的信用政策也就是毫无意义的,并不能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任何好处,所以财务部门制定的企业信用标准应当跟企业减少成本挂钩,这是二者之间必须要遵守的关系。

2.企业财务信用期限应当与财务赊销相挂钩

对于企业财务信用政策的制定来说,必须要与财务的赊销期限相结合,具体来说,如果企业财务的信用赊销期限过短,那么商家可能就不会进行选择,毕竟商家有更多的优秀选择,企业的信用赊销政策就没有足够的吸引力,不利于提高企业的销售业绩,同时也失去了一些优质的潜在客户;但是如果企业的财务信用期限过长,那么企业就必须要对赊销客户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否则可能会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因为,财务信用期限越长,企业的回流资金就会越慢,企业就不得不去再次投入成产成本,这使得企业的投资风险就会增加,不利于企业的财务管理和良好的生产循环。所以说,企业信用政策的制定与财务结果之间,应当按照企业财务信用期限与财务赊销相挂钩的原则进行安排。

3.企业现金折扣应当与财务应收帐管理挂钩

企业信用政策的制定与财务管理之间还应注意现金折扣应当与财务应收帐管理挂钩。具体来说就是,一般企业都会通过增加信用财务赊销期限来吸引客户,这样做会出现一定的风险,那么在这个时候企业就需要通过采用现金折扣的方式,来避免的企业的损失。也就是说,在一定的信用赊销期限之内,为了不让客户的延期还款给企业发展造成影响,企业就需要通过经常在延长收款期的同时,给予客户现金折扣,借以吸引客户提前支付货款,来减少企业的风险。这样看来,在企业制定相关的信用政策的时候,一定要将企业的风险和财务运行放在首位,避免给企业发展带来严重的风险和经济损失。

三、促进企业信用政策的制定与财务管理协调发展的策略

1.培养企业信用文化政策 增强企业员工财务管理意识

为了更好地促进企业信用政策的制定与财务管理之间协调发展,企业就必须要建立良好的信用文化政策,提高员工的财务管理意识。首先,企业的负责人必须要具备良好的信用意识,来进一步发展企业的信用政策,这样才可以为企业发展开拓出更加广阔的市场,吸引更多的客户;其次,企业员工在推行企业信用财务赊销政策的时候,一定要提高自身的财务管理意识,增强责任感,一定要对财务赊销客户给与严格的审查,将企业的风险降到最低;最后,还要在企业内部建立信用文化氛围,充分发挥信用文化的作用,在提高企业的信誉度的同时,也鼓励更多的客户共同遵守信用政策,实现企业和客户之间的互利共赢。

2.建立企业信用奖励政策 促进企业财务管理

企业的信用政策建立后,还面临着进一步推进的问题,在这个时候就需要通过建立企业信用奖励政策,可以采用信用等级评定机制的方法。简单来说就是制定一定的信用等级,来对企业的合作客户进行科学的测评,对于那些长期合作并且信用较好的客户,企业就要给与足够的财务赊销期限,并且给与一定的延长;而对于那些合作时间较短,并且信用度不佳的客户,企业就需要对该客户的财务赊销期限进行缩短,这样一来就不必局限于死板的财务赊销期限管理,可以根据企业的发展实际来进行灵活的变动。这样一来,企业既可以保护了企业的合作客户,又可以通过财务赊销期限的变动,来提醒客户要共同遵守财务信用政策,这样就可以保证二者之间协调发展,合作共赢。

3.建立科学的客户资信管理政策 增加企业财务拓展渠道

企业要对一些客户资料进行安全的保管和科学的整理。尤其是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对客户数据的管理和分析上,可以采用一些现代的信息化管理机制,这样就可以更加快捷的分析出每一个企业客户的优缺点,从而帮助企业在进行信用政策实施的时候可以做出最科学的选择。例如,企业可以引进数据信息处理技术或者是一些先进的数据管理系统,通过输入一些具体的客户信息,来对这些具体的信息进行分析,这样企业就可以得到最精确的客户资料,进一步提高了企业的信用政策实施的效率,减少了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四、结语

通过本文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企业信用政策制定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已经对财务结果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因此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并提出了促进企业信用政策的制定与财务管理协调发展的策略,希望可以更好地实现企业的财务管理与信用建设,实现经济效益的逐步提高与发展。

参考文献:

第8篇:财政政策的时滞范文

目前不孕症是全世界一个主要的医学和社会问题,不孕症的发生率约占生育年龄妇女的8%~17%。引起不孕症的原因很多,其中卵泡发育异常是不孕症的原因之一,约占不孕症患者15%~25%[1]。采用阴式彩超对患者用克罗米芬刺激后卵泡发育情况进行监测,以探讨其在治疗卵泡发育及排卵障碍不孕症中的价值,本文就本院2006—2011年诊治的127例不孕症患者用克罗米芬刺激后的卵泡发育情况进行监测分析,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6年1月—2011年1月不孕症患者127例,年龄20~42岁,平均26岁,均是已婚妇女,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不孕症标准[2]:一对夫妇暴露在妊娠危险下(希望妊娠、未避孕、正常性生活)≥2年,未妊娠或妊娠过未能再妊娠(哺乳期闭经不在其内)。不孕年限2~12年,临床排除双侧卵巢病变、盆腔炎症、结核、输卵管阻塞、子宫畸形、子宫内膜异位症及性病等疾病,均有周期性月经,均经各种检查已排除男性不育因素,临床诊断为卵泡发育及排卵障碍性不孕症。

1.2方法与仪器GE V-E8,GE V-730 Expert三维彩色超声诊断仪,阴道探头,频率5~9MHz,患者排空膀胱,取膀胱截石位,阴道探头上涂少许耦合剂,外套无菌,慢慢放入阴道内紧贴宫颈或阴道穹隆进行常规监测检查。从月经周期第5天口服克罗米芬50~100mg,连服5 天,停药后开始监测卵泡发育,重点观察卵巢内的卵泡的声像表现,并记录卵巢内卵泡数目、纵横数值。最大卵泡直径

1.3监测标准

1.3.1成熟卵泡的征象卵泡最大直径18~25mm,呈椭圆形或圆形,内为无回声区、壁薄、边界清晰、有一定的张力,突出于卵巢表面。卵泡壁周围的低回声带,卵泡壁的齿状改变,卵丘的出现均预示排卵发生在24h内。

1.3.2排卵后的超声征象表现为原成熟卵泡突然缩小或消失,缩小的卵泡皱褶,卵泡内变混浊暗区;缩小的卵泡周围出现液性暗区或子宫直肠陷凹内少量积液,深为4~6mm。

2结果

127例中,卵泡发育成熟并排卵95例(74%),卵泡发育不成熟15例(11.8%),卵泡发育成熟不排卵形成囊肿2例(1.6%),卵泡发育成熟未破裂卵泡黄素化13例(10.2%),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2例(1.6%)。

2.1药物诱导下卵泡发育成熟并排卵的声像图表现药物诱导后,单/双侧卵巢出现2个或2个以上优势卵泡,卵泡间相互挤压,排卵前1天卵泡直径为(22±1.32)mm,范围18~35mm,卵泡平均每天增长(2.0±0.57)mm,有符合监测标准的成熟卵泡征象和卵泡排卵征象。

2.2药物诱导下卵泡发育不成熟的声像图表现卵泡生长缓慢,不规则,卵泡壁厚,过正常排卵日达不到直径17mm或直径在17mm以下停止生长,无符合监测标准的成熟卵泡征象和卵泡排卵征象,连续观察卵泡逐渐萎缩闭锁。

2.3卵泡发育成熟不排卵形成囊肿的声像图表现药物诱导后,卵泡发育成熟,有符合监测标准的成熟卵泡征象,无卵泡排卵征象,在排卵日过后,不破裂反而继续增大,直径范围30~50mm,形成壁薄光滑张力高的囊肿,持续到下个周期月经来潮后破裂。

2.4卵泡发育成熟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的声像图表现药物诱导后,卵泡发育成熟,有符合监测标准的成熟卵泡征象,无卵泡排卵征象,给予HCG后无排卵征象,2~3天后形成黄体,直径范围30~40mm,壁厚,内部有网状回声。

2.5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声像图表现双侧卵巢增大,多发卵泡及黄体囊肿,伴卵巢间质水肿。

转贴于

3讨论

药物诱导排卵是治疗卵泡发育及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克罗米芬是目前最常用的促排卵药物之一,它具有类雌激素结构,作用于下丘脑-垂体水平,和雌激素竞争结合受体,阻断内生雌激素的负反馈作用,使FSH、LH水平升高,刺激卵泡发育。文献报告,克罗米芬促排卵率为72%~76%[3,4],本文促排卵率为74.8%与文献一致。卵泡发育成熟并排卵过程的监测,是治疗卵泡发育及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成功与否的关健,应用连续的超声监测,结合超声图像特征不但可以判断卵泡的成熟以及明确是否已排卵,而且防止出现严重的合并症。应用超声动态观察卵泡发育过程,临床上能准确预测排卵的时间,指导临床用药,及时应用HCG,防止卵泡出现闭锁或过熟老化、排卵困难,当卵泡发育过多、较大,卵巢增大明显,则应提示临床医生慎用或不用HCG,以防出现严重合并症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本院曾有一患者自行过量口服克罗米芬致卵泡过度增殖达6.5cm×5.6cm[5]。由于阴式彩超监测不受肠腔气体、体型肥胖及膀胱多重反射等因素的干扰,距离探测靶器官又近,较经腹部超声观察更直观、准确,监测 更方便、快捷[6]。因与盆腔器官相邻,能更好地显示子宫、卵巢的细微结构,图像分辨率高。与经腹探查图像比较,在其显示范围内可获得更丰富、更准确的图像诊断信息,且受检者无需充盈膀胱,不受肥胖及盆腔器官位置的影响,具有操作简便、节省时间、安全无创、可连续监测等优点,被临床广泛应用于不孕症的药物诱导排卵的监测,为指导临床用药、指导性生活及人工受精等提供可靠依据,对提高受孕率,避免或降低药物诱导排卵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张晶.超声妇产科疑难病例解析.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7.

2罗丽兰.不孕不育.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22.

3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333.

4郭晓枫,范蕾,李彤.超声监测氯米芬治疗不孕症的应用价值.临床军医杂志,2004,12(32):83.

第9篇:财政政策的时滞范文

[关键词]中小企业;财税支持;国际比较

目前,中小企业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推动创新、催生产业、维护市场公平竞争和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后危机时代,随着投资经营环境和出口环境的不断恶化,我国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如何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财税支持力度,以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并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难题。

一、发达国家(地区)中小企业的财税支持政策

为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困境难题,发达国家(地区)都制定了以税收优惠、财政补贴和政府采购等政策为主的中小企业财税支持体系。其中,税收优惠是最直接的资金援助方式,是适用于所有中小企业的一般性政策。而与税收优惠不同,财政补贴和政府采购等这些选择性政策的使用是有限的。具体如下:

1.-般性政策

发达国家(地区)中小企业的税收约占其增加值的40%.5%.在实行累进税制的情况下,中小企业的税负相比以前减轻了一些,但也占其增加值的300/0左右,负担仍较重。为进一步减轻税负,各国(地区)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降低税率、税收减免、提高税收起征点和提高固定资产折旧率等。下面以美国、日本和韩国为例,简要介绍一下其税收优惠政策。

为了减轻中小企业税负,美国国会于1981年通过了《经济复兴法》,将与中小企业密切相关的个人所得税降低了25%,资本收益税下调至20%;1997年又颁布了《减轻税收负担法》,进一步明确了政府减轻中小企业税收负担的意图。根据此法,中小企业在今后的十年中将会得到数十亿美元的税收减免…(P120)。

日本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措施主要包括:减轻中小法人的法人税率,如资本金在l亿日元以上的普通法入的法人税税率为37.5 010,而对资本金在1亿日元以下的中小法人的年度所得分两部分征税,即800万日元以下按28%的税率征税,超过800万日元的部分按37. 5%的税率征税。对具有公益法人性质的中小企业的年度所得按27%的税率征税;对中小法人债务准备金的特别处理,如日本规定按债务比例每年积累的债务准备金作当年的坏账冲减次年的所得,而中小企业在次年不必全部清账,可提取16%作为积累;实行促进创业和技术高度化的税制;对固定资产的特别处理,如对企业协会、医院或诊疗所等所拥有的固定资产以及环保设施中的特定固定资产,免征固定资产税。此外,日本在消费、取得不动产、继承事业、促进研究开发、环境保护、节约能源、废物利用等方面也采取了一系列的优惠税制(P117 -118)。

韩国通过税收优惠来支持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发展,一般采取直接支持和间接支持两种方式,其中以减免税收、扣除所得和扣除税额等直接支持方式为主。如《租减法》第15条规定,创办中小企业所得税和法人税实行免三减二,即开始三年免税,其后两年减半征收。《短减法》第19条规定,中小企业技术所得,在国内转移时扣除全额所得,向国外转移时扣除50% [2](P314)。

2.选择性政策

发达国家(地区)对中小企业实行的选择性政策大致如下:

(1)对新建企业的支持,并鼓励中小企业在落后地区发展。实践表明,中小企业在增加就业、技术创新、促进经济增长、满足人们日益变化的生活需求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发达国家(地区)对新建或扩大投资的中小企业给予了较大扶持,对落后地区的中小企业也实施了某些特殊的政策和措施。如德国对在落后地区新建的中小企业给予免缴5年营业税的优惠,对新建的中小企业所消耗完的动产投资给予免征500/0所得税的优惠,对中小企业内部留存资金进行投资的部分免征财产税,对在德国东部投资的中小企业提供总投贤额15~23%的财政补贴。韩国规定,对在农渔村及首都以外地区和首都地区新创立的技术密集型中小企业,分别减免6年和4年的国税部分的所得税及法人地位税,并减免2年内取得的事业用财产的地方税部分的注册税、所得税的50%,同时减免5年的事业用财产的地方税部分的财产税、综合土地税的50%[4l(P271)。

(2)对吸纳就业人员的支持,即按中小企业提供就业岗位的多少而给予相应的财政补贴。如英国政府为了帮助失业者自谋职业,鼓励他们创办中小企业,制定了中小企业就业补贴计划,规定对自主开业的失业者,每周补贴40英镑。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已有3万多个中小企业得到了补贴,且帮助了6.6万名失业者实现了再就业。德国规定,凡失业者创办中小企业,给予2万马克的资助,每招收一名失业者再资助2万马克‘P269)。

(3)对人力资源开发项目的支持。为支持中小企业聘用优秀人才并加强职员培训,发达国家(地区)制定了相应的专项政策。如德国各地都有政府部门开办的为当地中小企业培训徒工、对中小企业职工进行知识更新或改行培训的职业教育中心,经费一般来自于政府拨款,中小企业只为自己的职工承担部分培训费用。德国政府还帮助中小企业到就近的大企业培训自己的职工,并提供必要的财政补贴。据有关资料统计,德国于1994年共办培训班6.5万个,为中小企业培训员工73万人,政府用于培训补贴的支出为1. 47亿马克(P270)。

(4)对研究开发项目的支持。发达国家(地区)政府对中小企业研究与开发的资助主要是设立政府专项基金,通过制定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与开发计划,对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给予专项补贴。如美国的“小企业创新研究计划”要求年研究开发经费在1亿美元以上的联邦政府机构,要按一定比例拨出专款用于资助中小企业的创新研究;研究开发经费在2000万美元至1亿美元之间的联邦政府机构,每年要为中小企业确定科研项目和目标。为促使中小企业的设备现代化,日本在一般折旧之上又增加了特别折旧(如超过过去5年设备投资的平均值时,第一年可折旧30qo)。对于企业为提高技术能力而购人或租借的机器设备,在第一个年度里或是给予300/0的特别折旧,或是免交7010的税金。1985年,日本还出台了中小企业技术基础强化税制,规定中小企业在税制适用年度投入试验研究费总额的6%可从法人税或所得税中扣除,但扣除额不能超过税制适用年度法人税或所得税的15% (P313-314)o

(5)对中小企业结构调整的支持。如台湾地区为促使产业顺利升级,在:请记住我站域名20世纪90年代出台了《促进产业升级条例》以取代《奖励投资条例》,对一些从事产业升级有关的功能性投资给予了详细的税收优惠,如公司为研究和开发新产品、改进生产技术、改进提供劳务技术及改善制程所支出的费用,可以在150/0一20%的限度内抵减营利事业所得税(P125)。

(6)对中小企业出口的支持。发达国家(地区)为鼓励出口,对中小企业制定了出口退税和出口补贴政策。尽管直接的出口补贴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限制,但各国(地区)政府支持出口的方式逐步变得复杂而隐蔽。如韩国为促进中小企业出口,制定了支援中小企业出口的中长期方案,方案规定在2002年把中小企业在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例从上一年的42%提高到50 010.主管中小企业的中小企业厅在各道、市设立支援中小企业出口中心,负责向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协助企业获得ISO等国际认证。政府有关部门挑选了1万家中小企业的5万多种产品,在因特网上建立“中小企业”主页,向国内外宣传,并牵头组织中小企业与贸易商洽谈,以扩大企业的贸易机会(P172)。

(7)为处境比较困难的中小企业提供政府采购合同。为使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的某些方面充分发挥作用,有些国家(地区)通过给予有选择性的政府采购来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但有时也会通过政府采购专门扶持一些处境比较困难的中小企业。如美国中小企业在联邦政府采购合同中占有一定的比重,2000年所占比重为23q00 2000年5月,克林顿签署了一个特别命令,要求联邦政府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将政府采购合同的至少5%提供给妇女创办的中小企业(即企业中一个或几个妇女拥有的股权超过51%的企业)( P156 -157)o

(8)对中小企业破产倒闭的救助政策。如法国除了给予正常经营的中小企业贷款外,还为负债过重、濒临倒闭的中小企业设立了再投资特别贷款。日本实施了加强中小企业体制的“经营稳定对策借贷制度”,如由中小企业金融公库向缺乏资金但有发展前途的中小企业提供低息贷款,设立互助基金等,以防止由信贷紧缩而导致的中小企业破产倒闭和结构性倒闭。为防止中小企业连锁性倒闭,中小企业金融公库和国民金融公库将向资金周转比较困难的中小企业提供低息贷款,对因相关企业倒闭而存在资金困难的中小企业提供紧急低息贷款等)(P167)。

(9)对遭遇自然灾害的中小企业提供特殊贷款。如美国向遭受自然灾害的中小企业提供的自然灾害贷款。对那些经营状况良好、在自然灾害中损失较为严重的中小企业,美国将为它们提供特殊的援助,以帮助它们重新创建企业。在日本,遭遇自然灾害且需要重建的中小企业将会得到中小企业金融公库、国民金融公库和商工组合中央金库提供的1000万日元以内的低息贷款3 (P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