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爬山虎的脚课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根据语文新课标第二学段阅读要求和第二组训练项目,我把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确定为学习课文3~5自然段,指导学生深入学习课文,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因此,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是
1、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方向。
①学习作者细致观察的方法,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爬山虎的脚,把意思写清楚的。
②朗读课文。
(2 )能力方面
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和能力。
(3)情感方面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陶冶美的情趣,
爱生活,做个有心人。
2、教学重点
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
3、教学难点
爬山虎是怎样向上爬的?
4、教具准备
课件、爬山虎实物
二、说教法
从心理发展的特点来看,四年级的学生基本上是处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年龄阶段。从提高教学效果来看,运用直观手段获得的表象,使学生感到形象清晰、鲜明、生动有趣、印象深刻、便于记忆、容易巩固,容易引起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加上我班学生对爬山虎缺乏认识,对隐藏在叶子后面的爬山虎的脚更不了解。为了增加课堂教学的形象性,降低理解课文第三、四自然段内容的难度,遵循直观性教学原则,我设计制作了课件来辅助教学。从情感性的角度出发,我选择了“情境教学法”,通过用画面再现情境,用导语创设情境,用朗读感受情境,用音乐渲染情境,从而让学生入境动情。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强调读书是语文课最重要的活动,通过“读——想——议——再读”的方法学会读书,学会合作。在引导学生感悟课文内容时,以自读自悟为主,并体现综合性学习的特点,如读读画画说说。
三、说学法
1.引导学生预习好课文,理清课文的层次,初步了解课文。培养自学能力。
2.让学生观察挂图中爬山虎脚的形状,为理解爬山虎是怎样凭借脚向上爬的打下基础。培养观察能力。
3.教学中把学生放在课堂教学的主置,主导学生的“听、说、读、写”活动,让学生通过朗读、思考、讨论、交流、再通过老师提问检查做出总结,让学生学会学习。培养阅读能力。
四、教学流程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
我是用问题设置情境导入的: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了爬山虎的叶子,课文第二段围绕叶子的特点写得非常具体化,无论是叶子的颜色,还是静态、动态都给以美的享受,那对于它的脚你们想知道什么?
意图:这样设计的目的是通过质疑提出问题,来引发学生对事物的欲知性和提高学习兴趣。
在学生发表意见后,对学生说:请大家默读课文3至5自然段,边读边想,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爬山虎的脚。
这一程序是针对本课的特点和重难点来设定的,让学生一开始就认定目标——了解叙述顺序,抓住主要内容。
第二环节,读文感悟。
词句训练是整个小学阶段的一个教学重点,加强词句训练,更是第六册阅读教学的重点。课标上3、4年级的阅读要求就指出: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因此,在这部分教学中,我让学生注意找出关键句词,认真读读,体会,感悟。
引导完成第三自然段:我是这样说的,谁愿意把第三自然段读给大家听?其余的同学请提起笔,画出写爬山虎脚的句子。等学生读完后,屏幕出示第三自然段,指名生答,在关键句下画出横线。再请学生在这3个关键句中找出写脚位置、形状、颜色的关键词,在下面打上点。屏幕显示这段文字和画线、打点,是为了突出强调,引起学生的注意。接着让学生一块把这3个关键句连起来读一读,边读边在头脑里想象画面。在学生读文想象后,课件出示,让学生认一认: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地方,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学生说老师板书。
用这幅图片的目的,是为了以形象的画面,给学生留下清晰、深刻的印象,便于学生记忆爬山虎的每个部位。然后让学生再读本段,感悟体会。
讨论完成第四自然段:我是这样说的,请同学们用刚才抓关键句、关键词的办法,在4人小组里学习第四自然段,看看爬山虎是怎么往上爬的。先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在小组里学习,我巡视指导。再让学生汇报讨论情况。
第一步,根据学生的回答在屏幕上显示出关键句、词。屏幕显示关键句和在关键词下画上三角形,是为了突出强调,引起学生的注意。
第二步,全班齐读关键句,边读边想象画面。然后让学生观看屏幕,课件演示:(师解说)长出小圆片,细丝变弯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这个动态画面的演示,是为了引导学生理解爬山虎的脚触着墙时的一系列变化,了解向上爬的过程,启发学生明白“弯”“拉”“紧”有一连串的因果关系,由“直”到 “弯”,缩短了距离,所以产生了拉力,由于产生了拉力,使它在墙上贴得很紧。这部分教学要引导学生品词解句,体会作者用词之妙,重点体会三个动词的作用,可以设计这样的环节:如果把“触”换成“贴”不行,“触”表示速度快。把“触”换成“贴”不行,那把“巴”和“贴”换一换行吗?不行,“巴”说明牢固、有力以体会作者写这段话的时候,用词相当的准确。正因为如此爬山虎才会“紧贴”墙壁。通过比较使学生明确每个字的深刻内涵。
第三步,探讨它是如何一脚一脚向上爬的。这个重难点要突破,比较简单的方法可以从网上找了几段视频,让学生有个直观的感受。这样使学生感到形象清晰、鲜明、生动有趣、容易引起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但我们仔细思考,取得这样的教学效果,是来源于视觉,我们语文教学的本真应是文字,因此重点在于如何让学生从语言文字中理解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的往上爬的。教学中我们是否可以分为这样几个教学步骤:
首先,以生活体验拉近学生与文本描写的距离。本课描写的植物,却用了动物性质的词语,既然如此,我们不妨用爬山虎的脚和动物的脚或者我们人类的脚进行联系比较,看看我们是否可以发现一些问题。我们人类的脚通过抬腿、迈步带动身体前行,那么爬山虎的脚是否也像我们人类的脚一样带动身体前行呢?引导学生体会描写爬山虎动作的词语,提出“触”、“巴”、“拉”等词语,使学生知道爬山虎是这样向上爬的,那么我们人类的脚,向前迈进后面留下的是一串脚印,爬山虎留下的又是什么呢?学生不难发现,爬山虎每前进一步都有“一脚”牢牢的带动身体,并紧贴在墙上,此刻可以顺势理解了“一脚一脚”的含义,巩固一下,可以做个比较:“一脚一脚地往上爬”换成“一步一步”或“一脚脚”的异同。进而体会出,“一步一步”地往上爬是指替着往上爬,而且跨度很大,而爬山虎是长一只脚,巴住墙,再长出另一只脚,再巴住墙,它要不停地向上爬,就要不断地长出脚来,所以,作者说,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在此基础上,老师可以进一步点拨:“叶圣陶老先生用词多么准确呀,令我们好像看到了爬山虎一脚一脚向上爬的过程,也正是因为爬山虎一脚一脚地向上爬,扎扎实实、稳稳当当,才使得它的叶子铺的那么均匀,把全部的美展示给我们看。经过这样的点拨,自然而然地引导着学生进一步体会爬山虎“叶子”与“脚”的关系。
第四步,指导朗读,以个别读,齐读等多种形式进行,注意抓住重点词体会感悟。
独立完成第五自然段:先学生自由读,找出关键句、词多读几遍。再让学生说说脚的变化(触着墙与没有触着墙的时候有什么不同),这说明爬山虎的生长与墙有什么关系?出示实物,让学生观察爬山虎的脚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后师相机板书:
意图:通过学生独立完成,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对实物的观察,弄清脚的细微变化。
其次,前后联系,体会作者表达的精妙。这部分内容完全可以放开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感悟。教师让学生把描写爬山虎的叶子与“爬”的两部分内容相比较,联系前面的质疑,看看你从中都读出了什么,这应是学生熟练运用知识进行学习的过程,教师可以适当提示,使学生明确叶子和脚之间的联系:爬山虎的茎上有许多叶子,每片叶子长叶柄的地方的反面都有脚,每个脚都是拉着茎和叶子往上爬,它生命力极强,哪里有空的地方,就会努力往那里爬,所以爬山虎能够爬满整个墙,显得均匀;爬山虎的脚用力的方向总是向上的,因而反面的叶尖肯定都全部朝下,从而体会上面的句子。此处,学生可能对叶子一顺儿向下理解起来有点困难,可以用实物演示一下,学生自然可以理解,没必要深究。
第三环节,拓展延伸。
我是这样对学生说的:你们瞧,爬山虎的脚巴得多牢固呀!它的生命力多么顽强,让我们再来细细欣赏这一墙墙爬山虎,体会它顽强的生命力。(课件展示一墙墙的爬山虎,播放背景音乐。)出示这些图片和播放音乐的作用是:用画面再现情境,用音乐渲染情境,从而让学生入境动情。待学生欣赏后,对他们说:孩子们,让我们捧起课本,带着刚才看画面的感受,美美地读读课文吧。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用朗读来感受情境,在语言文字的诵读中去体会、去领悟。学生读文后,我用动情的话语创设情境: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爬山虎的脚》,了解到大千世界,万物百态,大自然的神奇。希望同学们做有心人,留心周围的事物,用你的慧眼去发现世界,用你手中的笔去描绘美好的世界。下面,就给同学们一次展现自己的机会,(出示课件:诗、书、画、文)请你在
“诗”、“书”、“画”、“文”等形式中选用自己最喜欢的一种来表现爬山虎或者是其它的植物。“诗”指朗诵简短的诗文,也可以背诵本文2至4自然段中自己最喜欢的一段;“书”指选用课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进行书法创作并展示;“画”指创作简笔画并当众展示解说;“文”指把你平时观察到的某种植物最有特点的那部分写下来。学生创作完后,利用投影仪展示得意之作,培养学生欣赏的眼光。设计这一程序的目的,是给予学生活动的时空,选择的权利,发展的舞台。让他们有更多思考和探索的机遇,有更多表达情感的平台。
语文是一门包容性较强的学科,诵读、想象、创作的完成,掀起一个又一个的课堂。使人受到情感美的熏陶感染,这是语文课带给学生的独特的情感体验,也是语文课的魅力所在。
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的要求明确指出: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所以结束这节课时,我是这样说的:课后,请同学们仿照这课的观察方法去观察一种植物,先从远处看,再从近处看,特别注意它的茎、叶、花,看看有什么特点,再具体地写出来。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让学生用所学得的观察方法去实践,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写作水平。
我的板书是这样设计的:抓住重点词语,引导学生加以概括归纳。有利于学生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抓住主要内容。
五:说板书:
脚的位置:茎上
形状:细丝,像触角
颜色:嫩红
6 爬山虎的脚 爬:触~变~巴~拉~贴 像蛟龙的爪子
没触墙:枯萎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12—0092—01
语文教学应该着力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充分利用文本,发挥文本作为教学资源的作用,同时教师还应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使语文课堂变得丰满厚重。语文课只有拓宽外延,增加厚度,课堂才可能殷实起来,丰满起来,才能达成教育的终极目的。
一、 形式丰满,让学生主动求知
要想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教师就必须在课前精心预设,课堂上有效引导,通过多重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爬山虎的脚》教学片段:
师:(课件展示爬山虎叶子爬满墙时微微动荡的样子),仔细观察,你发现爬山虎的叶子有什么特点?
生1:我发现这些叶子碧绿一片,长得密密麻麻的,而且叶尖向下。
生2:我还发现微风吹过时,叶子时起时伏,像大海的波浪。
师:观察真仔细,读读第二自然段,看看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叶子的?怎样才能读出叶子的特点和景物的美?
(学生自由朗读约两分钟,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朗读,并总结出“颜色——排列——动态美”的描写顺序。)
教师先让学生分组合作画出爬山虎的茎、叶、脚的颜色及位置,然后推选代表上台讲解说明,最后让学生勾画出爬山虎在墙上爬的动作的词,并用动作或准备的材料演示说明爬山虎向上爬的过程。
反思:以上教学片段中,教师先后采用了课件展示、读文绘画、上台讲解、演示说明等外在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了阅读实践之中。教师游刃有余地点拨和指导,独具匠心地设计与组织,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求知氛围。
二、问题开放,让学生思维丰满
从问题入手,给学生思维一个支点,开启学生的心智,营造争先恐后、畅所欲言的氛围,是语文教师的不懈追求。
例如,《颐和园》教学片段:
师:欣赏完长廊,漫步来到万寿山,别有一番风味。读读本段话,想一想,可以从哪个词或哪句话中感受到什么?
生1:我从“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中读出了昆明湖水的柔美,作者比喻贴切,耐人寻味。
生2:从这句话中我还读出了游人都有很强的环保意识,这是中外闻名的大公园,每天游客不断,但湖水依然像碧玉一般纯净,可见游人因其美而不忍去破坏。
……
反思:本案例中,教师先让学生读文,然后用“从哪个词或哪个句子读出了什么”这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点拨学生,既告诉学生品读的重点是词和句,又没有限制固定的范围,给学生留下了广阔的思考空间。教师没有用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是以开放的理念,设计了开放的问题,营造了开放的氛围。
三、 内容充实,让学生精神厚重
教师的“主题教学”可以引起学生的广泛关注,课堂容量大,学生感悟深。也许有人认为,短短的一节课,这么多内容不能面面俱到,只是浅显地理解文章的外壳,语言文字的内涵是不能感悟到位的。或许有人质疑,这样是否只注意了形式,而忽略了语文之本,语文之味。我想,因材施教,因课定法,未尝不可。例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教学片段:
师:赏读完本诗,你有何感受?
生:我感受到了朋友间的深情厚谊,同时也感受到了离别的孤独与寂寞。
师:送别诗带给我们的总是依依惜别情,还有更多的送别诗需要我们去读,去品,去思,读读你手上的资料,看能读明白吗?与今天学的这首诗有什么异同?
生1:《赠汪伦》一诗也是李白所写,“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两句形象地表达了朋友之情的深厚。
生2:《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赠汪伦》都是送别诗,可前一首读来感到悲伤凄凉,后一首读来有些感动。
关键词: 小学生 阅读能力 有效措施
引言
小学阶段是学生接受知识、学习知识的黄金时期,这个阶段的学生的记忆力非常突出,尤其针对直观形象的记忆,印象非常深刻。阅读作为小学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教师应该抓住孩子这个阶段的学习特点,在教学中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优势,采用多媒体、图画、绘本阅读等多元化的方法,引导培养孩子独立阅读的意识,掌握阅读学习的方法,进而实现知识的积累及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一、培养小学生的阅读习惯
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做事情总是几分钟热度,所以在课堂40分钟的时间里,很难一直保持认真听讲的状态。为保障学生阅读的质量,教师首先应该培养他们良好的习惯,习惯具有约束人们行为的作用,学生的阅读习惯一旦养成,就会不由自主地主动阅读。针对低年级学生,教师要先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小学生对于动漫作品及童话故事、绘本等素材都非常感兴趣,利用这些素材吸引学生研究,让学生逐渐养成阅读的习惯。
比如:《爱心树》这个绘本素材,讲述的是一棵大树和一个小男孩的故事,教师可以从故事的题目入手,激发学生的兴趣:“同学们,你们不觉得奇怪吗?一棵树怎么会有爱心呢?你们想不想知道为什么呀?”这个时候很多学生都会回答想,紧接着可带着感情将这个故事讲给学生听,在故事的最后是这样描述的:“有一棵大树,春天倚着她幻想;夏天倚着她茂盛;秋天倚着她成熟;冬天倚着她沉思;这棵大树就是妈妈。”至此,开始的疑问终于得到解答,原来故事中将妈妈比作大树,大树的爱,就是妈妈对孩子的爱。像这样的绘本阅读,教师在讲故事的同时,播放多媒体动画课件,学生在被问题吸引的基础上又会被颜色绚丽,画风简洁的画面进一步吸引,阅读兴趣必然会提高。
二、将教材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
在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之后,教师应该注意将小学语文课本中的素材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充分挖掘教材资源,通过观察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分析他们的阅读能力。如果学生可以将课文中大部分词语及段落的意思掌握,就证明他们具有良好的阅读能力,反之则说明教师还需要进一步培养。将课本的知识与生活相结合,学生能够比较顺利地理解和吸收,进而提高阅读能力。
比如:在《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中,关于爬山虎有脚这个问题多次提起,并且强调它总是慢慢地爬满整个墙壁。那么有的学生就认为奇怪,动物和人都是有脚的,可是爬山虎是一种植物,又怎么会有脚呢?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应该将生活与教材相联系,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带领学生去户外观察爬山虎,并指导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然后告诉他们哪里是爬山虎的脚,同时解释爬山虎有脚会爬满整个墙,实际是一种拟人的修辞手法。最后布置课后作业,“让同学们在家里试着泡一点豆子,观察豆子的变化情况”,让他们学会观察与思考。这样结合教材与实际进行生动的教学,不仅可以加深他们对课文的理解,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还可以让学生领会到课文表达出来的精神内涵。
三、善于启发学生提出问题
实际上,在小学语文教学阶段,懂得适当地抛出问题,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维的一种有效手段,但是我国小学传统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这个问题,只是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思路灌输知识,这样的教学方法弊端很多。在阅读教学中,合理地利用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路,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
比如:《四季》一课,教师课前要准备好春天、夏天、秋天和冬天四个季节的课件,在讲课之前一次将四个季节的课件依次出示,然后提问:“同学们,你们谁可以告诉我,一年有几个季节啊?(四个,大部分学生这样说),那么你们谁愿意据说回答,这些图片所对应的都是什么季节呢?”(这个时候,会有部分学生据说回答)教师对这些问题进行正确的纠正,紧接着应趁热打铁,进一步抛出问题:“一年四季,每个季节都有这自己的特点,谁又可以将这四个季节的特点总结出来呢?”这个问题教师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生生谈论,给予充足的时间总结和研究,在讨论之后,问:“既然同学们都将四季的特点总结了出来,那么我们看看大家总结得是否正确?”引入课题――《四季》:“大家都已经认识到四季之间的不同和特点,那么下面我们一起领略一下四季之美吧!”通过一系列引导性的提问,将学生的思路导入正确的轨道上,这个时候就会沿着这个思路阅读文章,进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以及阅读能力。
结语
小学阶段的阅读习惯培养非常重要,大量的实践证明,进入中学之后学生的阅读习惯基本养成,习惯一旦养成很难改变,因此抓住这个特殊的时期,帮助学生养成正确、健康和积极的阅读习惯,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有非常巨大的意义。本文从三个方面对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进行了分析,从列举实例进行了展开论述,希望为小学语文教育者提供建议和帮助。
参考文献:
[1]李晓阳.开展小学生阅读的有效途径[J].河南农业,2015(06).
关键词: 多媒体 语文教学 作用
随着科学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传统的语文教学现象已逐渐被取代、淘汰,而课堂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阵地。在当前推行教学改革、实施新课程的今天,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如何提高效率,适应新课改的新要求?如何才能把新的教育思想落实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呢?我认为合理运用多媒体,可以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识记,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较好的发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从以下几方面谈谈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教师要充分运用电教媒体,采用直观形象、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产生一种渴望学习的冲动,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如我在教学《翠鸟》一课时,先请学生欣赏一段关于翠鸟的录像:波光粼粼的湖水,成群的小鱼在水中相互追逐,水边有一大片芦苇,在一根苍劲有力的苇秆上停着一只美丽的翠鸟。翠鸟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一条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苇杆依旧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观赏过后,我问学生:“你喜欢翠鸟吗?”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喜欢。”“你们发现翠鸟有什么特点吗?”我问。有的学生说:“翠鸟很美丽。”有的学生说:“翠鸟的动作很敏捷。”“你们想知道课文是怎样描写的吗?那就自己读读课文吧!”学生迅速地、认认真真地读起课文来。可见,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能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让学生愉快地主动地学习。
二、巧用电教,突破难点
随着科学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现代化的电教手段逐渐走入课堂,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过程中集图、文、声、像于一体,是具有智能化的双向教学活动过程。利用多媒体有助于突破语文教学的重难点。我国古代大教育家荀子早已提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由此可见,闻见是教学的基础。小学生善长形象思维,所以课文中一些抽象的知识就成了教学的难点,而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使抽象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从而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化难为易。如在教学《爬山虎的脚》一文时,由于学生平时观察得不够仔细,对于爬山虎的脚特点及它是怎样一步一步往上爬的理解得很模糊。于是我运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我先用课件出示几幅爬山虎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知爬山虎脚的特点。同时通过形象生动的动画课件演示,再加上一段辅助解说,使学生一下子被吸引,从而形象地看到:爬山虎是怎样附着墙一步一步往上爬的。
三、丰富表象,以景激情
电教媒体集“声、色、画、乐”于一体,色彩丰富的画面、生动可感的声音有利于创设特定的意境,使学生置身其中,其景、其物、其人仿佛触手可及。
如《香港,璀璨的明珠》一文从香港的市场、美食、海洋公园和夜景方面具体介绍了香港的繁华和美丽。学习目标要求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然而学生来自农村,香港这样繁华的景象根本没见过,任凭教师妙语连珠,学生也只是“雾里看花”,而借助电教媒体进行情境教学,则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又如小学语文第五册中的《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都是描写大自然、歌颂伟大祖国的语言优美的文章。在教学这两篇课文时,我利用从远程教育上下载的课件资源,把学生带入课文描写的景物之中,对《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我用课件播放了西沙群岛的海水;海底各种各样的珊瑚、海参、大龙虾及成群结队的鱼;海岛上的各种鸟等,一下子就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课堂气氛活跃。又如孩子们一边看大屏幕一边读课文,并勾画出与画面相对应的句子,教学效果良好。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时,我通过投影展现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课文所描绘的美景,幼小心灵迸发出热爱大自然、热爱伟大祖国的激情。
四、启迪思维,奇思妙想
教师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将与作文主题有关的声音、图形、图像或动画展示给学生,能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帮助学生拓宽思路,引导学生奇思妙想。
以人为本――课程资源的人文整合
小学语文是承载着人文精神教育的重要课程,“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而人文精神的内涵就是“以人为本”。人文精神培育目标下的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资源的整合,主要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使语文教学更加生动、形象、易于学生接受,使人文精神的旗帜能够飘扬在学生的心中,成为学生终身的精神航标。例如,在教授《手术台就是阵地》一课时,笔者深知由于受到年龄特征的影响,学生对齐会战斗知之甚少。因此,笔者制作了相关的教学课件。课堂上,在滚滚的硝烟、纷飞的弹片、战士们声声的催促声中,孩子们震惊了:一个医生,一个来自外国的医生,这是什么精神?在学生们感动的同时,引导学生浏览了白求恩的生平简介。借助媒体很好地调动了对学生的情感,达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以学定教――教学策略的有机整合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机融合要求教师必须站在学的角度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以及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反思。在教学中,笔者将语文教学和信息技术有效整合,采用了先学后教、顺学而导、以学定教学、后而测的教学模式。例如,在教授《乡下人家》一课时,笔者将自主学习内容做成幻灯片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先学课文,而后顺学而导。最后,利用多媒体对学生当堂检测,有效提高了教学效率。
预设生成――教学目标的完美整合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境教学;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1-0027-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1.014
小学生活泼开朗、好奇心强。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必须要善于挖掘小学生的潜力,鼓励小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全身心投入到语文的学习中,这样才能够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促进小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好习惯。情境教学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经常运用到的方式之一,对于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率和优化语文课堂氛围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还能够有效促进小学生认知水平的提升,减轻小学生的学习负担。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应继承语文教育的优秀传统,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积极创设开放性的课堂教学情境,可使语文课堂既高效又富有活力。确立适应时代需要的课程教学目标,开发与之相适应的语文课程资源,形成相对稳定而又灵活的实施机制。下面,笔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探讨一下情境教学在冀教版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策略。
一、联系现实生活,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善于将语文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创设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情境,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小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小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深入探究,增长语文知识和素养。比如,冀教版小学语文《盲人摸象》,说的是四个盲人以各自摸到的大象的身子、牙齿、腿和尾巴为依据,说大象的形状像墙、棍子、柱子和绳子等。这则寓言用来讽刺主观、片面的人。于是,我这样引入新课:同学们,你们见过大象吗?能不能说一说它们是什么样的?这时见过大象的学生就会非常踊跃的发言,有的说大象很大,有的说大象有个长鼻子。然后,我会给小学生播放一些大象的图片,让没有见过大象的学生能够对大象有更进一步的了解。接下来,我会让全体小学生认真观察,说一说自己的感受。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生活体验,使学生兴趣浓厚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通过利用多媒体课件丰富了小学生的见闻,调动了小学生的认知,为深入学习做好了铺垫。为了能够充分展示语文教学的育人功能,我积极进行拓展教学,进一步提升生活化教学情境的作用。我对学生说:假设如果你面对那几个盲人,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然后让小学生通过分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探究性学习,这样非常有利于他们快速成长。
二、有效利用多媒体,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
多媒体技术的普及给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使得语文教师不但节省了书写板书的时间,还能够将更多的语文知识教授给小学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同时,多媒体教学以其灵活多样、轻松高效的特点调动了小学生的多种感官,能够让小学生快速融入到语文知识学习中,不断提升语文学习技巧和综合素养。尤其是在低年级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生还处于身心发展的初级阶段,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因此多媒体可以吸引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语文教师顺利开展课堂教学。比如,在讲冀教版《火烧云》的时候,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让小学生了解课文是怎样写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的,学习作者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展开想象来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进而激发小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在讲课时,我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了配上优美音乐的火烧云图片供小学生欣赏,并向小学生解释火烧云的特点及形成过程,让小学生对火烧云有深入的了解。火烧云很美,课文写得也很美。接下来,我会指名几位学生来朗读课文,让其他学生仔细倾听。然后,我利用多媒体音箱设备播放火烧云形状变化的录像,请三位学生分别为“马”“狗”“狮子”这三部分内容配音,通过有趣的配音提高小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鼓励进行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小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教师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我在日常教学中鼓励小学生对语文课文进行角色扮演,让小学生在实际的表演过程中提高参与度,增强对语文知识的认知水平,找到自己学习的方向。比如,学习冀教版《》时,为了让学生回顾历史,了解旧中国的屈辱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之心,情动于中而发而外,我抓住场面描写,并让学生进行角色表演,以激发小学生的表现欲望。然后,我渲染表演的气氛,说:林则徐销烟场面让人们群情激奋。那么同学们请发挥想象,如果你就是林则徐,在销烟时的语言和表情是什么样的?请表演出来。在这样的情境中,小学生都非常兴奋。有的学生自告奋勇地上台表演,表情非常丰富,引得整个课堂氛围高涨。之后,我在大屏幕上打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古诗,然后进行拓展教学:虽然已经过去了,那壮观的一幕依然催人奋进,请联系我们现实生活,你想对林则徐说些什么?
四、运用实物演示情境,注重学生的亲身感受
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少,理解能力差,所以在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善于运用直观的实物进行演示教学,创设演示情境,以此提高小学生对语文的感知,让小学生通过亲身感受而不断增长见识。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这不仅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还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途径之一。语文教材中涉及的一些物体,有的对于小学生来说是陌生的,可是当实物一出现,小学生就豁然领悟。比如冀教版《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担负着学习围绕一个意思写好片断的任务,因此在教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如今的小学生来说,很少有见过爬山虎的,对课文可能就理解不好。但是因为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所以我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研究爬山虎的脚的特点,同时在多媒体的辅助下学生就更了解了爬山虎的脚的特点。然后,我再让学生演示,加深理解,让小学生明确爬山虎的脚到底是怎么样的?它到底又是怎样一步一步地往上爬的?我还会积极引用有效的教学资源,给小学生展示爬山虎标本,让他们通过观察对爬山虎有更深刻的了解。
参考文献:
关键词:小学语文;小学生;审美教育;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1-0113-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1.070
审美教育可以优化小学生的道德品质,调动小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有利于促进小学生智力的开发和深造。小学语文在对小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小学语文教材中精选的课文不仅具有语言美,还具有意境美,能够提高小学生的审美意识,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小学生的文学素养。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必须要注重小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对小学生的审美教育,不断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小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可持续发展。笔者在小学语文教学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下面主要从创设情境、锻炼想象、感受语言、实践活动四个方面阐述小学语文审美教育的有效策略,希望对语文教育有所帮助。
一、创设学习情境,阅读美文美句
小学语文教材是对小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材料,也是培养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语文教材中蕴含了丰富的语言美和意境美,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合理开发和拓展,以充分发挥小学语文教材的作用。在日常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善于创设语文学习的情境,在情境中培养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参与意识,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师还要鼓励小学生积极阅读美文美句,积累语言素材,使小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比如,在讲小学语文《爬山虎的脚》时,我这样引入新课:“同学们,大家都知道葡萄是依附架子往高处爬的,那么不用架子就能往高处爬的植物是什么呢?请仔细思考。”当学生进行讨论的时候,我在大屏幕上展示爬山虎的图片,创设了身临其境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大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然后,我巧设疑问:“叶圣陶的笔下爬山虎的叶子是那么的美丽,那么哪位同学能把那种美读出来呢?”这时,学生都积极进行朗读,希望得到教师的表扬和鼓励。最后,我要求学生仿照《爬山虎的脚》的观察方法,观察一种植物,先从远处看,再从近处看,特别要仔细观察它的茎、叶、花,看看有什么特点,再把它具体写下来。
二、锻炼想象能力,激发学生共鸣
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日常教学中充分锻炼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意识,激发小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真正提高对语文的热爱。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音乐、微课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全方位体现语文教学中蕴含的能量。比如,在讲小学语文《景阳冈》时,为了让学生能够切身感受到武松酒后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场景以及体会武松豪放勇猛的英雄性格,我在教学时通过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了《水浒传》中武松打虎的视频片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全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先讲武松进店饮酒,不听劝告,执意过冈;接着讲武松上冈,见了官府榜文,才知真的有虎,但决定继续上冈;然后讲武松赤手空拳与猛虎搏斗,终于打死了老虎;最后讲武松一步步挨下冈来。在讲解课文时,我主要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着手,具体说明老虎“一扑、一掀、一剪”的凶猛和武松“一闪、一闪、一闪”的机敏,再从“抡、劈、揪、按、踢、提、打”等几个字,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武松打虎的英雄气势,淋漓尽致地刻画了武松勇武过人的高大形象。
三、感受语言魅力,体会美的韵味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语言优美,值得深思,是小学生学习和积累语言的主要渠道,也是对小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点。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课文的重点词句,优化小学生的语感,启迪小学生的心灵,让小学生感到到语言的魅力,从而体会美的韵味,逐步养成良好的审美能力。比如,小学语文课文《月光曲》中有这样描写:“她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在引导小学生进行朗读时,我要求学生能够用心去读,读出曲子的变化,感悟月光曲的旋律。对于文章中皮鞋匠听《月光曲》时的教学,我首先打开多媒体设备,让学生闭眼欣赏《月光曲》中表现平静的大海的一段音乐,感受大海的平静和美丽。然后,我再让小学生闭眼欣赏《月光曲》中表现海面上波涛汹涌的一段音乐,让学生边听边想象大海波涛汹涌的情景。这样不仅培养了小学生的想象能力,还让小学生更好地体会到课堂学习的乐趣。
四、开展实践活动,锻炼审美能力
语文实践活动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对于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坚持以小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挖掘小学生的潜力,激励小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展示自己的才华。我在日常语文教学中经常组织小学生进行课文剧的表演,一方面能够提高小学生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小学生体会到精神的享受和满足。比如在学习了小学语文《将相和》以后,学生都已经知道了文中的“将”指的是廉颇,“相”指的是蔺相如,课文一共讲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之后,我会提问小学生:“在学完这些故事以后有什么感受?”有的学生认为,要学习蔺相如机智勇敢、顾全大局的优秀品质。有的学生认为,要学习廉颇知错能改的精神。还有的学生认为,在平常的班级活动中,只有大家齐心协力,团结一致,才能把班集体搞好。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要给予高度的重视。其实并没有统一的答案,只要学生言之有理即可。最后,我会选择有表演欲望的学生分别再现这三个故事情景,并能够在表演过程中感受人物背后蕴含的品质,懂得“和为贵”的道理。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审美教育任重而道远,语文教师必须要创新教学方式,树立公平公正的教学理念,从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具有启发性和开放性的教学内容,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教师还要尊重小学生的意见,给小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避免限制学生的想象力,重视提高小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一、在师生共享的氛围之中
李镇西老师在《民主与教育》一书中把课堂师生关系化作“食物”归纳为三种境界:“填鸭式”、“诱导式”和“共享式”。面对美味食物,师生共同进餐,一道品尝,而且一边吃一边聊各自的感受,共同分享大快朵颐的乐趣。这就是“共享式”。在共享的工程中,教师以自己的行为感染带动学生,和学生平等地享用同时又平等地交流;不强迫学生和自己保持同一的口味,允许学生对各种佳肴做出自己的评价。在这愉快的共享中,师生都得到满足,都获得营养。师生共享,是思想的平等。这样的平等是课堂幸福的前提。
二、在兴趣盎然的学习欲望之中
布鲁姆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这说明兴趣才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开发智力的钥匙。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了兴趣就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就能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到幸福。
如在教学《秋天》这课中,我结合教学内容、小学生的心里特点,上网收集各种有关资料和图片,制成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展现了一幅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图,创设了一个优美的生动鲜明的情境,这不但调动学生学习课文的激情,使学生思维更加活跃,潜移默化融进乡村秋景图中,而且还为学生乐学这篇课文作了很好的铺垫。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获得知识,体验美丽,心灵得到熏陶,获得极大满足感,在课堂中幸福的学习。
三、在与文本的心灵对话之中
陶行知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在教育中,教育者必须融进教育对象之中,避免师生在精神上的分离。成功的语文课应该是不断开发学生的心智,牢固奠定他们的人文精神基础。教师应在课堂中营造一种“对话情境”,引导学生去和课文中的人物对话,充当其中的角色,深入人物的心灵去体验、去感受。
如在《卜算子·咏梅》的教学中,我是这样引导学生和梅花对话,体会词的意境的:“在冰天雪地的严寒中,梅花俏立枝头,如果这时她有表情,她此时的表情是怎样的?如果她会说话,她会说什么呢?看着这美丽高贵的花,你想对她说什么呢?……”教师和学生之间这种平等的心灵沟通,能激活课堂、激活主体的对话不是言语上机械零碎的你来我往,更不是教师捆住学生手脚的操纵式问答,而是充分尊重学生自主地位的共享型对话。这种对话,是师生之间人格的相遇、精神的交往、心灵的理解。教师创设和谐情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享受人文的关怀和学习的幸福。
四、在自由展示的舞台之中
美国作家梭罗·H·D曾说过:“人是自己幸福的设计者。“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培养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帮助他们长期拥有幸福感并提高幸福感,而能体会幸福的人,自然会更积极投入学习和生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的给学生创设一个展示的舞台,(如朗读比赛、背诵比赛、演讲比赛、课文情节表演等)通过唱一唱、说一说、画一画、演一演、比一比、做一做,做到“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让学生愉快参与,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求知的幸福乐园,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针对第二学段段落教学中出现的种种问题,笔者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索,认为段落教学应更多地指向内在的“微结构”。所谓“微结构”,就是着眼于语文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或某项教学内容的细致设计,重视对思维过程的展现。那么,我们该如何将隐性的“微结构”予以显性化,提高段落教学的有效性呢?利用“思维导图”无疑是一种简便、高效的教学方式,它能深入解构段落,全方位地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在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提升段落教学的效率。
一、“图”解大意,理清脉络
如何提升段落教学的实效?首先要帮助学生建立鲜明的段落概念。思维导图能将隐性的段落概念以显性化呈现,帮助第二学段的学生对段落有初步的了解。那么要建立段落概念,首先就要读懂段落内容,理清段落中句子的脉络。
(一)“图”显内容,了解段落大意
思维导图清晰的条理性,能直观地显现段落各部分内容,从而帮助学生对段落的构件进行分析、判断、整合,读懂段落内容,同时提高思维能力。
例如,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二自然段,教师引导学生分别用一个词概括每个句子的意思,明晰句子之间的关系后,完成思维导图,并进行如下教学。
师:你能根据上面的思维导图,用“因为……所以……”说说这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吗?
生:因为西沙群岛的海底高低不平,所以海水瑰丽无比,相互交错。
师:能把原因和结果换一下来说说吗?
生:西沙群岛的海水之所以瑰丽无比、相互交错,是因为海底高低不平。
用一个词概括句子的意思是学生二年级时就已掌握的能力,教师将三个词构成一幅思维导图,学生瞬间明晰了句子之间的因果关系;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串联句子意思,概括成段落大意。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读懂了段落内容,同时在“因果”顺序的转变中提升了思维和语言的能力。
(二)“图”现语序,梳理段落脉络
段落中句子的排列是有一定规范与顺序的。根据第二学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语言基础,不能机械地去讲解段落中句子的排序。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将语序清楚地显示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整理排列,体会段落表达的规范,更好地梳理段落的脉络。
例如,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利亚的木匣》第三自然段,教师利用思维导图展开了如下教学。
(教师引导学生自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并用一个词语概括每句话的意思:干吗埋 打到村子 离开村子躲避 东西不能带走 妈妈埋箱子 科利亚埋木匣)
出示鱼骨图框架:
师:请大家把刚才咱们概括的这些词语贴到这张框架图中。
(学生在学习单中完成后,投影展示交流)
师:为什么要按照这样的顺序填呢?能不能把这几句话的顺序打乱呢?
生:不能,因为法西斯快打到村子了,所以他们才要离开村子躲避。
生:因为要离开村子躲避,东西不能带走,所以妈妈才埋箱子。
生:科利亚看到妈妈埋箱子,所以也要埋木匣。
师:你看,作者写的时候多有条理啊,现在你能借助这张图来说一说科利亚为什么要埋木匣吗?
(学生自由说后进行交流)
段落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理解段落内容,更要发现段落的脉络,发现段落中句与句之间的排列关系。上述教学片段中,在学生理解段落中句子意思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将词语填入“鱼骨图”中;再借助思维导图,让学生发现段落中句子之间的关系。
借助“鱼骨图”进行这样的思维和语言训练,不仅让学生感受到段落中句子的规范、有序表达,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能力。
二、“图”理结构,明晰关系
在建立段落概念的基础上理清段落结构,是段落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思维导图来凸显段落结构,能清晰地呈现句子关系,让学生在形象的图式中把握段落结构。
(一)“图”释段落中句子的关系
段落内部句子之间往往存在着某种联系,这种联系有着严密的逻辑关系。借助思维导图,可将段落内部的关系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明晰段落中句子间的逻辑关系。
例如,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第二自然段,笔者设计了这样的思维导图(见右图)。
在思维导图的参与下,笔者就这段话的教学作了如下设计。
师:请同学们默读这段话,看看一共有几句话,标上序号,想想每句话写了什么。
(生自由读,边读边思考)
师:这段话一共有几句话?
生(齐答):7句话。
师:我们一起来读读第一句,想想这句话写了什么。
(交流时,引导学生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进行概括;交流后,请学生将关键词写在卡片上,并贴到黑板上)
师:这7句话是怎样连在一起变成一段话的呢?我画了一张结构图,你们看――(出示段落结构图)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再默读这个自然段,想想句子之间的关系,把每句话的序号填入合适的方框中。
(生默读,完成结构图后展示交流,交流中引导学生发现第2~6句都是围绕第1句话写的)
师:作者就是这样把一句句话连成一段话的。下面老师跟大家一起来读读这个自然段,我读总起句,同学们读后面的句子。
句子组成段落,不是简单的“1+1=2”,而是句子之间有内在的逻辑关系。教师只有引导学生发现这一隐性的内在关系,才能在学生头脑中构建段的概念,发现构段的规律。
上述片段中,教师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在理解句子的基础上,串联段落中的7个句子,将句子之间的隐性关系显性化,了解总分段落的构段方式,让学生站在“段”的高度理解文本,发现语言的秘妙。
(二)“图”示段落之间的关系
不仅段落中句子之间存在逻辑关系,段落之间也是如此。借助思维导图,理清段落之间的关系,不仅能帮助学生读懂文本,提升阅读能力,更能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颐和园》一课,笔者针对课文第2~5自然段之间的关系设计了这样的思维导图:
结合上述思维导图,笔者进行了如下教学。
师:课文介绍了颐和园哪些地方的景色呢?分别是哪几个自然段在介绍?请大家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生自由读,边读边思考)
生:课文主要介绍了颐和园的长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前向下望和昆明湖的景色,分别是第2~5自然段在写。
(课件出示结构图)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把相应的自然段序号填入结构图相应的空格中。
(生自由填写后进行交流)
师:作者写的这几个景点能否交换顺序进行介绍呢?请大家默读课文,画出相关语句。
(生自由读,交流第2~5自然段中表示方位顺序的句子)
师:是啊,作者就是这样移步换景,一个景点一个景点地进行介绍,非常有条理。下面老师跟大家合作着来读一读,我来读表示方位顺序的这些句子,同学们来读具体介绍的语句。
(师生合作读)
一张思维导图将课文第2~5自然段之间的关系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由图及文,学生很快厘清了段落之间的承接关系。通过思维导图,学生明晰了段落之间的关系,了解了作者的写作顺序,思维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三、“图”助积累,强化运用
由读到写,实现语言的转化,提升表达能力,是我们教学的终极目标之一。运用思维导图,就能创设积累语言的平台,为有效实践和运用段落铺设台阶。
(一)“图”佐段落积累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思维导图能顺应学生的思维特点,将文本的语言直观而有序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既能帮助学生正确解读文本,又能帮助学生快速积累语言。
例如,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花钟》第一自然段,笔者先借助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理清自然段结构,读懂自然段内容,接着就围绕思维导图,设计了积累语言的环节。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借助这张思维导图,向大家介绍一下不同的花不同的开放时间。
出示思维导图:
(生借助思维导图背诵第一自然段)
师:下面老师把图中的词语拿掉了,你还会背吗?
(生背诵第一自然段)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把这张图记在心里了,谁能把这些词语再贴回图里去?
(生上台将词语贴回导图中)
师:让我们看着图,一起来背诵第一自然段。
上述教学片段中,教师借助思维导图进行了四个层次的教学。第一层次,利用思维导图厘清自然段结构,读懂自然段内容;第二层次,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尝试背诵第一自然段;第三层次,拿掉思维导图中的关键词语,引导学生将导图转化为“脑图”,学会记忆的方法;第四层次,让学生将词语再次贴回导图中,教给学生绘制导图的方法。
在思维导图的参与下,学生不仅积累了文本语言,同时思维能力也得到了训练,达到了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
(二)“图”促段落仿写
指导学生有条理地写段落是我们教学段落的最终目的。教材中的典型段落,就是学生练习写段的好材料。教师既要有一双能捕捉文本典型段落的“慧眼”,又要有一颗能借助思维导图显现段落结构特点的“慧心”,并通过有效引导,让学生在迁移运用语言的同时,培养思维的发散性。
例如,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第三自然段,教师引导学生研读段落,完成如下思维导图。
之后教师引导学生模仿该段的结构和写法,写一写课前观察过的绿豆芽。
师:大家看,作者就是从位置、形状、数量、颜色四个方面有序地描写了爬山虎脚的样子。下面,让我们学着这样的方法也来写一写课前咱们观察过的绿豆芽。先把这张图补充完整。
(课件出示)
(补充完思维导图后,学生自由写段,写完后交流)
教学中,教师发现该段从四个方面有序地描写了爬山虎脚的样子。首先让学生阅读自然段,想一想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爬山虎的,并找出相关语句。学生交流后绘制思维导图,明确段落结构和作者描写的四个方面;接着迁移课外,为学生搭建实践和运用语言的平台。教师通过让学生补充思维导图,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绘制思维导图的能力,努力使“思维导图”成为学生的“学习导图”,将导图植入学生的心田。有了思维导图的全面介入,学生对这类段落描写有了直观的认识,提高了表达段落的能力,拓展了思维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