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网络传播的方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普适传播 社会网络媒体 社会媒体 新媒体
一、普适传播的概念和由来
人类社会产生至今,新技术的产生和变革总是能够推动社会的整体进步,其中从未缺席的是传播方式的转变。从口口相传的人际传播,到报刊广电的大众传播,再到范围更广、内容更丰富,更新更迅速的网络传播,各种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走入了人们的生活,每个普通人都可能拥有至少一台小型移动电脑;同时,互联网络尤其是各种无线网络的发展,例如wifi、zigbee、3G、4G的出现,使得访问互联网的门槛越来越低,普通人可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访问网络。
在上述背景下,1999年,IBM提出普适计算(IBM称之为pervasive computing)的概念,即为无所不在的、随时随地可以进行计算的一种方式,只要需要,就可以通过某种设备访问到所需的信息①。社会网络媒体②应运而生,诞生之初就呈现出爆炸式的发展态势,大有取代传统传播方式之趋③。社会网络媒体是通过新兴的网络社会模式进行信息、信息获取、信息交换的传播方式,其典型代表主要有国外的Facebook、Twitter、Youtube等,国内的如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人人网、开心网等。
在社会网络媒体环境中,普适传播是必然的传播方式,即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访问、交换信息等,在普适传播中任何人既是信息的生产者也是信息的接收者。普适传播是建立在两种社会心理基础之上的,一是主我与客我意识④,美国学者米德在研究人的自我意识与内省活动时发现,自我可以分解为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作为意志和行为主体的主我,它通过个人对事物的行为和反应具体表现出来;另一方面是作为他人的社会评价和社会期待之代表的客我,它是自我意识的社会关系的体现,人的思维内省活动就是一个主我和客我之间双向互动的传播过程。这个理论说明人在很大程度上是活在他人的判断之下的。人们渴望认识客我,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二是耶鲁大学著名心理学教授Stanley Milgram(1933年-1984 年)于1967年所创立的六度分隔理论⑤,该理论的核心思想为“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6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6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这正是SNS网站的理论模型,社会性网络(Social Networking)就是每个个体的社交圈都被不断放大后形成的大型网络,而面向社会性网络的互联网服务,则通过熟人的熟人来进行网络社交拓展。
二、社会网络媒体现状
目前,社会网络媒体在国内外的发展都呈现爆炸之势,以主流社会网络媒体Facebook、Twitter、新浪微博、人人网为例来说明:
1、Facebook是一个社交网络服务网站,于2004年2月上线
市场研究公司comScore的数据显示,Facebook月活跃用户数量已达8亿。2011年10月8日加拿大社交媒体推广公司Gopopcorn的最新数据显示,Facebook用户每分钟50多万条评论、超过29万条状态更新和将近14万张图片。Facebook用户15分钟的图片就相当于纽约公共照片档案馆的图片总量。这些数据还在以指数级的趋势在上升。图1是花旗集团分析师马克・马汉尼(Mark Mahaney)于2011年9月26日公布的互联网公司发展报告,可以看出Facebook的发展趋势已经远远超过了其他传统互联网巨头。
2、Twitter是美国社交网络及微博客服务网站,于2006年6月上线
它利用无线网络和有线网络以及通信技术,进行即时通讯。它允许用户将自己的最新动态和想法以短信息形式发送给手机和个性化网站群。目前Twitter全球用户已达1亿,每天发送上亿条信息并不断被转发和共享,其信息转播速度和范围是其他媒体望尘莫及的。
3、新浪微博,用户可以通过网页、WAP页面、手机短信/彩信消息或上传图,2009年上线
截至2010年10月底,新浪微博用户数已达5000万(2011年6月该数据已上升至2亿),新浪微博用户平均每天超过2500万条微博内容,图2是新浪微博的运行数据。
4、人人网,2009年由校内网发展而来,为整个中国互联网用户提供服务的SNS社交网站
通过日志、保存相册、音乐视频等站内外资源分享等功能,搭建了一个功能丰富高效的交流互动平台。根据易观智库(Enfodesk)研究显示,2011年第一季度中国SNS市场活跃账户份额中,人人网占到25.1%,开心网占到19.4%,腾讯朋友占到18.1%,分别占据了市场前三位。
这些只是社会网络媒体的突出部分,就此能够管窥到社会网络媒体发展之迅猛,图3显示了截至2011年上半年社交媒体和主流媒体的信息量,前者的力量不言而喻。
三、普适传播的特征
1.时效性
基于社会网络媒体的普适传播,由于传播信息的地点和时间不受限制,是“零等待”的现场,速度快、范围广、数量大,实现了传播的高时效。
2、对称性
在普适传播中,任何人既可以是信息的传播者,同时也可以是信息的接收者,信息没有集中管理的环节,无需专门从业者,大众也不再是简简单单的接收者。信息和反馈呈现对称性,这种对称性又刺激了信息量的增加。
3、人际性
社会网络环境中,信息传播主要依靠各个小团体、小组织、小圈层,从微观上看,普适传播呈现出人际传播的特征。
4、大众性
在社会网络媒体中,各个小团体能够相互联系,相互依赖,放射成无远弗届的传播区域,从宏观上看,普适传播呈现出大众传播的效果。
四、普适传播面临的问题
普适传播在极速的发展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信息爆炸
根据Gopopcorn统计,目前社会主流媒体在60秒内的信息量如下:Twitter上有12万条Tweets、1475张照片被;Foursquare上有2083次签到;Flickr上有3500张照片被上传;Facebook上有51万条评论、29.3万次状态更新、13.6万张照片被上传;Instagram上有1350张照片被上传;Tumblr上发表了1080条帖子。如何有效保存、组织、管理这些信息对普适传播的参与者是巨大的挑战。
2、信息淹没
普适传播的信息呈爆炸状态,因此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信息淹没;普适传播的对称性又导致了信息传播和组织的扁平化,信息处于无序状态;人际性导致了网络中充斥着大量重复的信息。如何快速有效的寻找目的信息、如何使信息取得目标受众的关注也是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3、传播不可控
传播的对称性使得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信息的者和接收者,所以如何有效鉴别信息、引导和控制传播是非常棘手的问题。
4、信任危机
由于传播不可控,导致网络中存在大量的虚假信息、私密信息,如果不加以有效管理和控制,会出现人人自危集体沉默的结果。
5、如何与传统媒体共生
社会网络媒体固然有着无法比肩的传播优势,但是它不可能彻底取代传统媒体,因此如何实现两种传播模式的有效共生也是需要研究的重点。
五、展望
基于社会网络媒体的普适传播模式虽然出现的时间很短,但是取得的效果令人震惊,不管是传播方式本身的发展变化,还是对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都令人惊异不断。例如,2011年10月28日互联网监测机构comScore的第三季度美国广告市场统计数据显示,Facebook占据了该季度15%的在线显示广告支出,而谷歌和雅虎均为10%。由此我们可以预见未来基于普适传播方式的社交模式、营销模式、学习模式、游戏模式等都将发生变革,也会出现许多未曾料想到的问题,需要整个社会传播系统的不断磨合与调整。
参考文献
①Satyanarayanan,M,Pervasive computing:Vision and challenges,IEEE PERSONAL COMMUNICATIONS,vol.8,no.4,pp.10-17,2001
②Kaplan,AM,Haenlein,M,Users of the world,unite!Th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of Social Media,BUSI-
NESS HORIZONS vol.53,no.1,pp.59-68, 2010
③孙庚,《美国新媒体的发展现状及其启示》,《新闻与写作》,2010(12)
④[美]米德(Mead,G.H.)著,赵月琴译:《心灵、自我与社会》,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06-01
⑤S Milgram,The small world pr-oblem,Psychology Today,Volume:2,Is-sue:1,Publisher:New York,Pages:60-67
自建网络社区,组建网友俱乐部。网络社区的建立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吸引受众的关注,而网络的特点又能够突破地域限制,将具有共同爱好的网友聚集在一起。在全国销售的复杂购买的商品比较适合建立网络社区,进行答疑和售后服务。通过企业网站建设网络社区,由企业人员引导讨论话题。2007年,吉利汽车建立了网络车友社区进行互动交流,吉利汽车建立了两种网络社区,一种是官方网站上的互动社区,进行官方解答用户的投诉、疑问等;另一种社区是链接到吉利汽车官方网站上的车友自发组织的力量,进行自由讨论,聚集人气。吉利汽车通过两种网络社区的交流,缩短了信息传播的周期,能够塑造更好的品牌形象。吉利汽车的目标消费人群主要是年轻人,对网络使用程度较高,因而达到了一定的效果。
比亚迪是另一个较为重视网络社区的汽车品牌。比亚迪通过建立“比亚迪汽车俱乐部”,该网络社区集合了BBS论坛和博客等形式。比亚迪汽车车主、潜在消费者以及关心比亚迪的网友都可以利用该网络社区进行自由交流。同时,比亚迪每年还投入资金用于车友奖励基金和车友活动资金。
吉利汽车和比亚迪汽车比较重视网络社区的建立,网络社区对汽车这样的奢侈消费品来说,消费者购前和购后都会比较关注,再加上目标消费群体对网络的使用比较频繁,对建立品牌和深度传播起到了一定的效果。自建网络可以结合商品售后服务一起进行,例如,对购买商品的消费者实行分级管理,根据产品号进行注册认证,从而识别不同类型的消费者,通过购买者来影响潜在消费者。
网络游戏植入,进行品牌体验。网络游戏所形成的虚拟社区对玩家的影响越来越值得品牌传播者重视,网络游戏公司可以在游戏场景中开发出形式多样的植入式广告,可以在游戏环境中将品牌广告按照户外广告的形式镶嵌到游戏环境中,也可以将产品与游戏道具结合起来,在游戏中展示产品特点。
可口可乐与由暴雪制作、第九城市的《魔兽世界》的广告合作,是游戏内置广告的典型案例。2005年可口可乐与第九城市合作推广《魔兽世界》游戏。同年,可口可乐委托公司制作了一条以魔兽世界人物形象为主角的广告,推出了7种包装的可口可乐魔兽纪念版。合作期间每购买一瓶可口可乐都会获赠魔兽世界一分钟的游戏时间,并且有机会赢取魔兽世界玩偶、挂饰等。并且值得一提的是有可能在游戏中获得虚拟玩具小神龙。从游戏外到游戏内,凡是和《魔兽世界》有关的许多元素,几乎都能够和可口可乐重叠在一起。魔兽世界这款游戏的一大特点就是有无数玩家以收集游戏内的玩具为乐,而且这些玩具并不影响游戏的平衡性。所以,仅有可能获得虚拟玩具小神龙一项,就让可口可乐的销量得到提升。而可口可乐推出的“可口可乐魔兽纪念版”则可以算是IGA反向植入模式的经典,即把游戏中的形象植入到现实世界,借由其在游戏中强大的影响力来影响现实。其实,体验比告知更重要,互动比曝光更有效。不论是在游戏外对产品进行宣传,还是在游戏内对品牌推行曝光,唯有让玩家于游戏的过程中与植入广告融为一体,进行充分的互动接触,IGA才能真正捕捉玩家的注意力,获得高度的传播效果。
巧妙设置议程,控制网络口碑。消费者将消费体现进行分享是一种重要的推广模式,“金杯银杯,不如消费者口碑”。消费者经常与他人进行有关某些品牌的交流,很多消费者会因为家人或者朋友的影响尝试购买新的品牌,口碑传播正在成为全球广告市场中继电视广告、活动促销之后第三大促进消费者购买的因素,而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口碑传播这种形式极有可能会成为口碑传播的重要方式。
网络口碑可以定义为:公司或消费者通过论坛、博客和视频分享等网络渠道和其他网民共同分享的关于公司、产品或服务的文字及各类多媒体信息。这些讨论相应的传播效力会影响到这个品牌、产品及服务的信誉度,也就是网络口碑,从而也会在某些方面对其生意造成一定的影响。
大众媒体对建立品牌形象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口碑是影响消费者作出购买决定的更为重要的传播方式。网络社区,尤其是BBS对消费者的影响相当大。活跃的网民喜欢到论坛寻找信息并分享信息,从而形成独特的网络社区文化。但是企业想通过网络口碑营销进行品牌传播,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同时还有可能对品牌造成负面影响,进行网络口碑传播管理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同时,门户网站开发的商品专区,往往也能成为消费者购买之前的重要参考,消费者购买之前了解商品信息,反复进行商品比较,并且会分享其他购买者的意见,从而对购买决策产生重要影响。企业应当设法参与网络社区的评论,提供相关的信息支持,以免形成不利于企业或者品牌的传播现象。
总而言之,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特别是年轻族群在购买商品前,往往会通过网络进行商品信息收集和商品比较,同时会受到网友意见的影响。经常使用BBS论坛、社区、讨论组的网民比例正在不断上升。并且登录网络社区的时候,网民是在主动寻求信息或者在表达信息,因而其心态与登录门户网站或者使用即时聊天工具是不同的。因而通过网络社区进行品牌传播是比较有价值的选择。
注 释:
①菲利普・科特勒[美]著,洪瑞云、梁绍明、郭国庆、成栋、王晓东等译:《市场营销管理(亚洲版・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关键词:信息网络;传播;复制;发行
网络的飞速发展给著作权的法律保护带来了很多新的问题,客观上需要从法律上加强网络环境下著作权的法律保护。如何界定和理解信息网络传播权,是加强网络著作权法律保护的前提和基础。
一、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法律界定
信息网络传播权是新增的一项著作权,首先由我国《著作权法》对其内涵进行了明白的界定,泛指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取作品的权利。《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将其进一步细化,将权利对象扩大为向公众提供作品、表演或者录音录像制品,权利的行使方式和其他特性没有变化。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界定与国际性的版权条约密切相关,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直接来源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英文缩写《WCT》)第8条规定的“向公众传播的权利”的表述。该条规定旨在不损害《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相关规定的前提下,文学和艺术作品的作者应享有向公众传播作品的权利。该条文本身对“传播”的含义并没有限定,只是以举例的方式界定“向公众传播权”包括点对点的交互式传播权。我国法律中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定义承继了该条文后半部分内容,即限于点对点的交互式传播权。
二、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范围
从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定义可以看出,我国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主要调整具有“个人选定的时间”和“个人选定的地点”特征的交互性传播。“个人选定的时间”和“个人选定的地点”是交互式特点的核心所在,本质上强调接受作品的个人具有主动自己选择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特质,不是被动接受。虽然个人可以在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但这一选择权是相对的,不能将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理解为任意的时间和地点。个人选定的时间是以传播者的服务器开放为前提,个人选定的地点则需在传播者所设定的信号传输范围内。对于网络环境下定时播放等非交互性网络传播行为能否适用有关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法律规范进行调整,是一个存在争议的问题。第一,少数观点认为通过解释“选定的时间”的方式,将非交互式网络传播行为认定为或者视为交互性传播的行为。第二,司法实践中,多数的观点认为非交互性传播应当由《著作权法》第10条规定的兜底条款“著作权人享有的其他权利”来规范。学界也有相同的观点,认为对“定时播放”应当适用《著作权法》第10条第1款第17项规定的“兜底权利”,以满足WCT第8条的要求。同时提出这种立法只是权宜之计,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还是要对“广播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定义进行修改。非“交互式”和“交互式”,只是方式不同,客观后果都是传播作品,都应受到“向公众传播权”的控制,应在国际条约“向公众传播权”之范畴,没有理由将其排除在著作权人专有权利之外。第三,采用类推的观点,认为《著作权法》第10条第(17)项属于授权类推法条,该条不能作为解决纠纷的法条予以适用。将非交互性传播行为的规制应采用民法类推技术,准用最相类似的法律规范。但是对于具体哪一项责任规范最相类似,则有不同的观点。第四,区别对待的观点。近年来北京等地法院针对涉及“网络实时转播”案件,采取了区分情况的做法。对于网络实时转播的内容的初始传播行为采用的是“无线”方式,适用广播权予以调整;如采用的是“有线”方式,则适用《著作权法》第10条第17项的兜底条款。
三、信息网络传播权与相关权利的关系
信息网络传播权在形式上与其他权利是并列的,内容上与大部分权利(包括广播权)是不重复的,但与复制权、发行权的关系,存在一定的争议。司法解释将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他人作品的行为,视为《刑法》第217条的“复制发行”行为,但是学者对此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一)信息网络传播权与传统“复制权”的关系
有观点认为信息网络传播权吸收了复制权,但在特殊情况下,又可能在法律适用中作反向的处理,如司法解释将信息网络传播权视为复制,纳入犯罪行为,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本质上并非扩张解释。但是反对的观点认为信息网络传播权与复制权有根本区别。复制行为,必须在有形物质载体上“固化”作品,计算机技术产生的电子复制手段,使作品能够在软磁盘、硬盘等载体上长久保存,这种情况下的复制与传统复制雷同。但是计算机在软件运行中会自动形成对软件的全部或片断的临时存储,这种临时存储,被称为“临时复制”,浏览就是典型的“临时复制”。但是从法学逻辑上分析,“临时复制”只是一种客观技术现象,不具有独立的经济价值,不能形成著作权法意义上的复制行为。
(二)信息网络传播权与传统“发行权”的关系
尽管在客观效果上,网络传播能够导致在接受传播者的计算机中形成新的复制件,与转移作品复制件的传统“发行”行为一样,但是多数观点认为在实质上,信息网络传播行为与传统的“发行”行为并不同。传统的发行行为必须通过作品有形载体的流通提供作品复制件,通过网络提供作品不会导致作品复制件的转移,网上传送并不是作品复制件物理位置的变更,而是作品复制数量的绝对增加。美国法院和学术界普遍接受通过网络公开传播作品构成发行的观点,但是对发行行为的扩张解释并没有得到其他国家的支持,因为网络传播与发行是两种互不包容的独立行为。相关国际条约采取了伞形解决方案,并没有在两条约中为版权人新增加一项专有权利,而只要求各缔约国对包括通过网络以交互方式向公众传播作品在内的行为加以控制,缔约国应当赋予作者公开进行网络传播行为的专有权利。至于这种专有权利归属于现有立法中的“发行权”、“传播权”还是创设的新权利,由缔约国自行解决。虽然两条约没有明确反对将网络传播行为定为发行行为,但对发行权仍以传统方式加以定义,将其限定在有形物品的范围之内。除美国外,迄今为止,没有一个国家是用发行权来调整网络传播行为。
四、信息网络传播权与信息网络传播行为
[关键词]网络诉求;网络传播;作用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8197
1网络传播与大学生的网络诉求
W络传播融合了大众传播(单向)和人际传播(双向)的信息传播特征,同时,网络传播具有人际传播的交互性,受众可以直接迅速地反馈信息、发表意见。而且,网络传播突破了人际传播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局限,在总体上,是一种多对多的网状传播模式。网络传播具有信息多元化、表现形式立体化、传播互动化、信息传递即时性、传播个性化、传播成本费用低、权利平等性等特点和优势,当然网络传播也有信息良莠不齐、束缚人们的思想和行动、传播的隐蔽性等劣势,所以网络传播也是一把双刃剑。
根据CNNIC在2016年1月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03%,半数中国人已接入互联网。[1]2015年新增加的网民群体中,学生群体的占比为464%。
大学生,作为对新技术的学习和接受能力异常惊人的群体,能够较好地掌握了互联网知识与应用技能,尤其是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应用,使得大学生更愿意在互联网上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追逐自己的利益诉求。同时这也给大学的思想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笔者在兵团高校石河子大学开展的调查显示:3679%的学生第一时间首选网络来表达诉求,8534%学生将网络作为如果第一选择诉求方式不畅时的表达方式。根据福建师范大学林明惠等人在福建高校开展的调查显示:8057%的学生知道可以通过网络表达诉求;7503%的学生认为有必要通过网络表达诉求。相比传统的诉求途径,3748%的学生选择“网络”作为表达诉求的首选渠道,这是所有诉求表达途径中选择人数最多的。[2]数据显示,网络诉求已经成为高校大学生密不可分的诉求方式。
2大学生网络诉求现状
大学生是中国网民的最大群体,在网络舆论中起着主体作用,高校学生在思想上更加活跃、成熟,价值观多元,行为方式具有个性,所处环境自由开放,加之网络的开放性,交互性、快速及时性,网络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选择、生活方式、对网络舆论、校园稳定和人才培养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根据问卷的统计与数据分析,我们得出下列数据。
大学生网络诉求需求分类
需求娱乐网购学习生活社会热点国家政策其他
比例292%205%203%152%127%46%
根据以上数据,本文将大学生的网络诉求大致概括为以下四类:第一,以娱乐、聊天、游戏、影像、网购为主的自我情感表达与自我愿望的实现和满足;第二,以高校助学金制度、高校公平、民主等与求学相关的现实表达;第三,以社会事件、为焦点引发的社会责任感表达;第四,以重大国家战略、国民民族意识为核心的民族认同感和国家认同感的表达。
3网络传播如何影响大学生的网络诉求
31网络传播为大学生的各类情感的表达提供了更便捷的方式
加拿大传播学家M麦克卢汉曾提出“媒介即讯息”。该观点的核心思想是,从人类社会的漫长发展过程来看,真正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具体传播内容,而是各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及其开创的可能性。正如麦克卢汉所表达的那样,在这个网络传播占据主导地位的时代,大学生不仅可以从网络获得自己想要获得信息,更可以在网络上与人交流,完成自己想法的表达和计划的实现。对于新上映的电影、电视剧,大学生更多的也是选择网络来观看,不仅可以节约时间而且更经济,符合大学生本身的特征。同样的一切的衣、食、住、行都在网络上可以得到实现和满足,在时空上充分满足了大学生衣、食、住、行的情感诉求。调查研究已经充分表明,大学生已经热衷于在网上开展一切活动。
32网络传播有利于大学生自我赋权的实现
赋权一般被定义成“给予权力或权威;给予能力;使能,给机会”。哈佛大学著名管理学家奎因・米勒指出:“赋权是描述一种管理风格,其含义非常接近于授权,但是如果要进行严格的定义,赋权是指下属获得决策和行动的权力,它意味着被赋权的人有很大程度的自和独立性。”换一种角度来理解,赋权是指发展积极的自我能力意识,对周围的社会政治环境有一个批判性的、分析性的理解和认识,同时可以增强个人和集体的资源。
我们看到这些年有很多大学生网络诉求事件,比如大学生消费侵权事件,如2015年的博士中关村买电脑被坑事件;大学生勤工助学、实习侵权事件,大学生暑假打工被骗的案例每年都会发生;大学生在校侵权事件,如被冒名顶替上大学,在学位、学历的授予上存在问题等。我们看到,近年来,这些问题一旦发生,大学生最多的诉求或者寻找路径往往是网络。一方面说明我们相关的管理机制不太完善,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大学生对于网络传播重要性的认知。
作为大学生来说,网络传播的开放性、平等性、互动性、及时性满足了大学生对自身在高校发展和管理上的建议和意见表达,提供了对社会不公事件的发声平台,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大学生自身所追求的公平、平等的新闻舆论得到表达。而且,网络传播所带来的事件的解决效果,如厦门PX项目事件、“华南虎”事件等都让更多的大学生看到了网络能够为大学生权利的实现提供更好的平台。
【关键词】网络传播;精英主义;网络空间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通过与其他人的符号交换建立对自己的认识。人类本身具有形成群体的倾向,而高度交互性的Web2.0互联网则提供了形成社会的技术基础。在中国的互联网上,一个独立于现实社会的网络社会已经形成。在刚刚起步的阶段,人们普遍认为互联网是一个自由、平等的网络乌托邦,但是这只是源于对Web1.0时代的网络的表面认识,虽然网络中的信息向一切人敞开,但是却并不能推动民主与平等。在Web2.0时代,用户拥有更高的参与度,新的网络传播模式进一步拉开了用户之间的差距。网络社会的复杂与多变,与现实社会相比毫不逊色。虽然表面上看,互联网上的“草根精神”与“精英主义”格格不入,但是在本质上,网络传播正表现出不可逆转的精英主义趋势。
一、网络传播中的精英主义趋势概述
网络社会是一个新兴的社会,既有其自身的先进性,也有其相比现实社会发展较欠缺的部分,例如大众的出现和发展。“大众”这一观念产生于工业时代之后,“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和新兴的传播模式打破了传统的社会结构和等级秩序,社会成员成为孤立、分散和均质的、原子式的存在”[1]——这与刚刚进入Web2.0的网络非常相似。Web1.0时代每一个只能获取信息的用户突然成为相互连接但却孤立和分散的存在,成为网络社会中的一个个个体,就如同工业时代开始时,封闭的农民阶层被圈地运动强行转化为城市劳动人口(大众)一样;与工业时代印刷开启民智类似,互联网进一步扩大了个人所能接触的信息总量,现在网络中一个人所能获取的知识远超过去的任何一个时代。
“大众社会理论”产生时间正是工业革命之后“大众”开始形成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大众观是早期精英主义即贵族主义所主导的,他们对大众形成的社会力量感到恐惧,并对这种情况进行批判,他们认为大众只是一种缺乏历史感、自我意识和义务意识,只有强烈的欲望和权利意识的平庸者的集合体,认为这是对有理性有创造力的少数社会精英的压迫。[2]这种贵族阶级式的思维方式,在当今的互联网中我们依然可以见到。如果说当今的网络社会类似工业时代之后产生的现代社会,那么这种思维方式也反映出网络社会中“贵族阶级”的客观存在。
如今的网络传播过程中充满了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加上网络社会本身的虚拟性,促成了网络中对于优越感的追求。如今开始出现的网络社会中的大众,正为这种对优越感的追求提供了最好的土壤。有大众必然会有与之相对应的精英阶级。在以信息和知识为货币的网络社会中,拥有信息即为贵族,这种“低成本的贵族化”现象会促使越来越多的人采取精英主义式的思维方式,这种倾向会越来越明显地反映在网络传播中。
网络传播过程中会产生多次反馈。网络中的个体的信息会产生连续的逆向反馈。对于个体的第一个信息A,能产生一个反馈X与之对应,而由于网络的便捷性,这个反馈X可以直接影响信息者,产生第二个基于反馈X的信息A1,而信息A1则会产生对应的反馈X1,同时,第一次信息A随着信息本身的传播继续生成反馈X,由此也催生了信息A的无数个衍生版本。这种反馈与信息更改的反复影响,会提高网络受众对其他个体的信息依赖度。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网络传播极易产生偏差,而这种偏差是“信息阶级”产生的一大原因。
综上可见,在网络传播中,精英主义不但是客观趋势,而且也是必然趋势。
二、网络传播中出现精英主义趋势的原因
当今的网络传播已经跨过了Web1.0时代,进入了Web2.0时代。[3]而相对于Web1.0时代,Web2.0时代明显的改变就是从单向度的“接受信息”转变为“获取信息——进行反馈”的双向交流,而且这种受众的反馈是网络传播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因此,Web2.0被视作“Web of human communication”,即“人的交互网络”,其中的核心词是“互动”和“沟通”。这种变化的本质就是从“Push(推送)模式”向“two-way communication(双向传播)模式”的转变。[4]这个转变促使网络从一个信息公示平台转变成一个复杂的社会,使网民从一个简单的、只具有数据标识的阅读用户变成了网络社会范畴中的“人”,社会成为关系的聚合。社会的聚合也要依托于传播的存在,因此,网络传播也可以被视为网络以及现实世界的聚合方式。
Web2.0时代赋予了网络以社会性,也促成了网络中传播的多样性。网络传播这种传播类型涵盖了以前所有的社会传播模式,从简单的人际传播、群体传播(QQ等通讯软件和论坛)到大众传播模式(门户网站),在网络中都有出现。这种融合性是网络传播的一大特殊性。在网络中,受众接受类似大众传播的单向传播,但是却比大众传播过程中的受众更容易产生反馈;在网络中的群体传播中,一对多和多对多的传播速度与人际传播无异,这种被高强度加速的传播导致了更大规模的群体感染和比任何社会群体更强的身份认同;网络中的人际传播则因多媒体媒介的使用而变得更快、更丰富、表达手段更多样,信息传递量也更大。由于技术上的优势,网络传播由变质的传统传播模式所组成,但又并非是这些元素的机械相加。这种传播上的特殊性是网络社会不同于现实社会的根源。
网络传播的另一个特殊性在于,它可以塑造网络中的人。互联网具有虚拟性,这种虚拟性主要体现在个体的匿名性上。网络上每个人的个人信息都很难确定其真实性,在网络中,对于他人的认知基于其提供的未知真假的信息,对于自己的认知则来自对自己提供的信息的认同感。在网络社会中,每个人都是舞台上的演员,我们通过其他演员的“台词”认识他们扮演的“角色”,也通过自己为自己撰写的“台词”认识网络中自己的“角色”。在网络中,每一个个体都是无属性、无形象的基本社会单位,只有通过对信息的接受与分析才能获得这些个体在网络社会中的形象,但不同于现实社会中的信息交换,网络中的信息很难被完全证实或证伪——正由于此,在缺乏物质层面基础的网络社会中对于信息的依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这是网络社会特殊性的根源。
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紧密联系的同时,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网络传播与现实社会中的传播的关系亦是如此,网络传播可以在现实中的某一种传播模式中找到自己的原型,但又与之不尽相同。这种差异也是导致出现精英主义的重要原因。
而从根本上来说,互联网的出现直接拉大了人与人在信息层面上的差距,加之在网络社会中人对于优越感的追求,这种趋势一旦出现,就会不可避免地不断加速。特别是网络中的信息传播速度和传播量远远超过了大众媒介所能提供的信息,因此知沟的出现和扩大速率也都呈几何级数提高。再加上进入互联网的用户并非是白纸一张,他们拥有在现实社会中学习和生活的经验和知识,进入网络社会前就存在的差异,在网络中会被立刻放大为不同阶级之间的知识鸿沟,知沟所带来的两侧的信息不对等,就是精英主义孕育的温床。
而另一方面,网络社会中的“上限效果”几乎不存在。首先,网络中虽然充满了近似于大众传播的一般性信息,但是也丝毫不缺少高端、精尖的知识,在获取了大量的低端知识后,的确有一部分人满足于此,但也有更多的人因为知识的积累而提升了素质,选择了进一步学习和吸收,这些人将因此成为相对于前者更精英的阶层;另外在网络中,知识的广度也得到了极大的扩张,对于网络传播来说,只要存在差异,则传播行为必定会产生优越感,这种差异可以是深度上的区别,也可以是广度上的差异,在某一领域知识达到一个相对饱和状态的个体,很有可能为了保持其精英地位来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因此随着信息接收量的提高,网络社会中的知沟必定会一直存在并不停地扩大,完全不会呈现缩小的趋势。
知沟的存在,使得网络社会呈现出一种复杂的层级结构,为网络传播过程中的精英主义趋势提供了根本上的动力。
三、网络传播过程中精英主义趋势的效果与意义
(一)网络传播中精英主义趋势的正反效果。网络传播精英主义趋势的正面效果主要在于对整个网民群体素质的提高,无论是出于对知识的渴望还是仅仅是为了追求优越感,所有人都会倾向于学习和了解新事物。Web2.0时代盛行的草根文化,本质上即是网络社会中的大众对精英化的追求的产物。正是这种追求高端、满足优越感的自由精英化行为,才创造了现在属于平民的网络文化。博客、播客、微博、维基百科等技术兴起,公告栏、论坛和门户网站的没落,本质上都是为了满足网民对于成为信息贵族、成为信息精英阶层的需求。互联网进一步强化了“受众分化”的过程。受众自身的角色正在从原子式的分散转变为一个个特征鲜明的权利个体。从另一个侧面说,网络中的每一个个体所追求的并不是独立化和个性,独立化是对精英化的外在反映,个性是对精英的身份认同。
这种精英主义趋势的反面效果也不容忽视。本质上说,在网络中每一个大众都拥有成为精英的愿望和拒绝奋斗的惰性。这样一来对于精英的优越感的追求就演变为一种纯粹的虚荣心的满足。由于高质量的信息能带来更高的价值,那么那些不具备高质量信息来源且想要获得相应的高地位的人就会使用谣言和炒作来制造一种虚假的高地位。这也是网络传播过程中虚假信息泛滥,谣言纠正困难,网络信息难以监管的主要原因。
(二)网络传播中精英主义趋势的现实意义。在分众论成为主流,“放羊式”的网络营销行为效果越来越差的现在,把握网络传播过程中客观存在的精英主义趋势是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的。因为对于互联网中的营销行为,分众成本极高且难度很大,互联网让市场调查成本变低了,但是却使得其真实性大打折扣。
在这种情况下,认识网络传播过程中精英主义趋势的客观性的现实意义在于,让我们认清在网络社会受众中普遍存在的精英主义思维,并以顺应这种思维方式为前提,进行实用层面上的运作。
精英主义思维方式即是每个网民都具有的追求高端、追求自我精英化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能有力地引导人们的行为。如果我们能明确这种思维方式,则可以通过制造高端、提供优越感的方式使很多网络传播行为获得更高的效率。
在网络实际应用过程中,如何利用网民普遍具有的精英主义思维提高网络传播实际应用的效率?有正向和逆向两种应用方法。
正向应用法顺应人人皆有的网络精英主义思维,以制造高端的方式引导受众产生对自我的精英认同感,以此获得优越感和满足感,即“制造高端”。在网络社会中,“精英”是一个相对概念,网络上的每一个人都有趋向精英的倾向,而成为相对的精英也十分简单:获得更多更高质量的信息。正由于此,在网络传播过程中,通过提供小规模的高质量信息,就可以正向引导网民的精英主义思维,使其产生足够的优越性。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所谓的高质量信息并不一定是艰深的知识或者纯粹的机密性信息,对于大众精英主义思维的正向引导,需要的是在明确大众的知识层级的基础上,向其提供适度精英化的信息。过度高深、吸收难度大的信息,会直接使大众产生抗拒感,从而产生反面效果:人们会真正地“草根化”,认为这种东西是卖弄学问,是毫无用处的“屠龙之技”。例如,《魔兽世界》这一游戏本身并不“复杂”,只是玩家将“相比其他网游更丰富的游戏性”当作了复杂,它将“游戏性”与“社交性”进行了平衡,在保证游戏内容的情况下尽可能地提高了社交活动的乐趣——《魔兽世界》有一个“虚门槛”,这个门槛是不存在的,但是任何一个“迈”过这个门槛的玩家都会获得满足感,都会认同自己的“高端”,产生作为“精英”的自我认同。对于那些已经进入了游戏的玩家而言,就应该进一步地制造“高端”,强化其中的“精英认同”。
逆向应用法则是通过创造更低级的群体来反面提升受众的相对社会地位,以此来提供精英认同感,产生优越感和满足感,即“补充大众”。网民群体有很多种,不同类型的人群,对于渴求精英化的程度是不同的。对于本身不具备精英素质的群体,我们不能否认其中依然有这种精英主义思维,他们依然会追求自身的优越感。在这种情况下,使用正向引导的方法,不但成本极高,而且效果很弱。这个时候,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进行引导,即为他们创造出更低层次的“大众”。当一个群体能接触到更低层次的群体时,会不由自主地将后者视作“大众”,从而产生优越感和精英认同。与《魔兽世界》拉高玩家群体的整体素质、创造高端不同,中国网页游戏的策略在于以一种更低成本的方式“贩卖”精英认同感,这种方式就是为它的用户提供更弱势的群体,以此凸显其自身的强大和优越。当一个受众群体既不具备成为精英的素质,也没有追求高端的倾向时,如何利用其心中本质上存在的追求精英主义的思维倾向?要做的就是为他们创造出所谓“愚昧的大众”,从逆向衬托这一群体,使他们产生优越感和精英的认同感,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网络传播行为,提升网络传播实际应用的效果。
总的来看,网络传播中精英主义趋势的出现具有客观性和必然性,网络传播精英主义趋势对网络社会具有正反两种效果。而针对这种精英主义趋势所采取的两种非常高效率的应用模式则可以概括为“制造高端”和“补充大众”。
[本文为辽宁省社科联2013年度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4):151.
[2]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3.
[3]汪静,等.现代网络平台WEB3.0取代WEB2.0的哲学必然性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2):84-90.
[4]Fuchs,C.&Hofkirchner, W.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of the Web: Cognition, Communication, and Co-Operation. Towards an Understanding of Web 1.0, 2.0, 3.0. Future Internet,2010:40.
摘 要 网络的交互性使网络传播的角色定位模糊化,网络的亲民化要求网络传播的形式必须多样化,信息在网络环境下遵从 “裂变式传播”模式。大众化的网络传播应改善自身的传播语言、丰富传播形式、密切联系实际,提升大众化传播效率,扩展大众化传播空间。
关键词 大众传播;大众化;网络传播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70-0012-03
1 网络传播的特点分析
近几十年,计算机的普及化使整个世界都进入了由互联网带来的电子信息新时代。网络在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报刊、杂志等纸质媒体和广播、电视、有线电视等一般意义的电子媒体,成为人们较为常用也是最为便捷的信息获取渠道。近几年来,网络的Web2.0应用模式不论在其功能性和影响力上均大大超越了传统的Web1.0应用,是一次互联网技术从核心内容到外部应用的“暴风式”革命。作为世界信息产业第二大国,中国的网络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截止于今年6月,我国互联网用户总计4.85亿人,稳居全球第一;域名总数为786万个,网站数达到183万个[1]。以上数据表明,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势头良好,具有庞大的发展潜力。
21世纪的网络发展,尤其是Web2.0应用技术日益走向成熟的今天,传统媒介的传播角色定位、信息传播方式、信息传播效率等都在不断地接受挑战。网络作为一种更能体现技术性和时代性的传播媒介,具有了不同于一般传播媒介的新特点。
1.1网络传播的角色定位模糊
最早的人际传播是“点对点”式的双向传播,主要通过对话实现;由传统传播媒介承载的大众传播是“点对面”式的传播,也称“独白式”单向传播。在“独白式”传播过程中,传播的主体和客体具有鲜明的角色划分,传播者只是传播信息,受众只是接收信息。网络传播使传播的主客体出现了新变化,即传播主体由单一的讲述者、灌输者向讲述与被讲述、灌输与被灌输二元角色转变;传播客体也逐渐具有了双重角色,即在第一次传播过程中扮演了倾听者的同时,有可能马上转变为第二次传播的传播主体,网络传播过程中传播主客体的区分标准由此模糊。例如今年6月微博热炒的“郭美美炫富事件”,最早就是由于郭美美以“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的身份在个人微博上炫耀奢饰品和名车而受到网友们的广泛“围观”。网友利用微博将这一消息转发给自己的“粉丝”,“粉丝”再转发给“粉丝的粉丝”,一时间网络上到处可见 “郭美美炫富事件”的新闻及最新进展。以此事为例,参与其中的网民很难明确定位自身在整个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具体身份,因为每一个传播主体都是上一次传播的客体,而每一个传播客体又由于转发这条新闻而马上转化为传播的主体。可见,在网络传播过程中每一个网民都是传播者与受众的统一体,打破了“点对面”式传播的鲜明角色划分。
1.2网络传播的方式更加综合
电子媒介产生以前,人们都习惯于早餐时在报纸的文字版面中搜寻自己感兴趣的新闻和信息。电视普及后,虽然开始运用图像、声音等传播手段,新闻仍然是通过单向的、“独白式”的方式传播给受众。真正把文字、图像、声音等手段有机结合的双向化传播方式是由互联网实现的。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普及,整个世界进入了不同于以往的加速发展阶段,现代人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个人时间被不断压缩。因此,人们逐渐侧重那些能在更短时间内传递更丰富信息的传播方式,对文本语言的依赖性逐渐减弱。互联网的普及使我们认识和理解世界的方式日趋图像化和视觉化,促使信息的传播方式由原有的文字一元主导向文字、图像、声音多元结合的转变。在某种意义上,图像甚至超越了文字,成为网络传播更为重要的传播手段。这点符合美国学者W.J.T.米歇尔的“图像转向”理论,即“图画在图像转向中摆脱了被社会编码、被符号学解读的被动地位,与语言平等,可以反过来影响创造,影响我们的思想,建构社会,或者藏在语言身后[2]。”
1.3 网络传播的效率大幅提升
传播主体和传播客体的即时转换使得“裂变式传播”模式统领了当今的Web2.0时代,信息传播的效率得到了大幅提高。不同于传统的“点对点”或“独白式”传播,“裂变式传播”使信息传播方向遵循原子核裂变般的“多重放射”轨迹,使同一信息在网络传播环境中传播速度明显加快,能在极短时间内将信息的影响力扩大到极致。这种效应鲜明体现于微博、SNS社交网络等即时互动应用平台上。以微博为例:如果其“粉丝”数超过百万,那么它的影响力就可以媲美一份全国发行的报纸,以往经过精心编写与筹备后才可发出的信息现在通过“动动手指”就可以散播给同样数量的受众,可谓是信息传播效率在质上的飞跃。
1.4 网络传播的交互性特点突出
网络传播研究是20世纪90年代之后,伴随着互联网媒介化而逐步兴起的研究领域。网络传播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阐释网络功能和畅想未来发展为主;第二阶段以记录和描述网络应用和网民行为为主,大规模的网络调查被应用其中;第三阶段的网络传播研究从描述走向分析,注重探究网络现象背后的技术和社会因素。历经二十余年的发展,网络传播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由于拘泥于传统学科体系和缺乏开阔的研究视角,当前的研究陷入一定的困境。提出“从网络传播研究到互联网研究”旨在打破困局,探索未来发展方向。
当前网络传播研究的困境
网络自身的发展和传播环境的改变对网络传播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对传统学科的依赖导致当前的研究不能满足现实需求,研究层次难提升,学科发展面临诸多问题:
1.学科体系的建立过分拘泥于传统传播学,为了保证体系的完整性,不得不对一些网络传播中的非核心问题进行阐释,从而分散了研究的着力点,导致有些研究流于形式。例如,传统传播学将人类的传播系统分为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以及大众传播等等。网络传播通常是复杂的,各种传播类型相互交叉,因此继续以这样的视角构建网络传播的研究体系显然不科学;
2.网络传播的理论研究常常通过在互联网中证实或者证伪传统传播学理论来实现,缺乏对网络传播特有问题或传播现象的理论性总结。以“把关人”理论为例,目前有过百篇的中外文献讨论或者通过实证在网络中验证该理论。且不对方法和结论作评,仅就理论的前提是否在网络中继续适用就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如果前提发生了改变,谈何后续应用;
3.不少研究局限于从“媒体”的视角认知网络,从而把网络传播理解为网络大众传播,进而等同于网络新闻研究或者网络媒体研究。互联网是媒体,但是不仅仅是媒体,更不是简单的大众媒体,当前互联网的平台性和社会性特征越来越突出,忽略这些特征就不能从本质上理解互联网和网络传播。
综上所述,网络传播研究现状应该引起学者们的反思,更新观念、拓展视野,才能走出困局。
从网络传播研究到
互联网研究的必要性
从网络传播研究到互联网研究是对传播学研究的一次的突破,这既是网络功能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打破互联网研究困局的现实选择。
1.网络功能早已超越了“媒体”的界限
纵观互联网发展的历史,它并不是作为“媒体”而生,也不会作为“媒体”而止。互联网成为媒体经历了媒介化的过程。计算机承担的第一项媒介功能是记录和存储信息,网络在当时是信息传输的工具或者通道(例如,联机数据库)。20世纪90年代之后,互联网成为重要的信息平台,一些知名的门户网站和新闻网站纷纷而立。进入21世纪之后,互联网的交互性和社会性进一步增强,微博、博客、社交网站等等社会化媒体兴起,互联网从大众媒体走向具有强烈的个人特征的“自媒体”。与此同时,互联网功能日渐突出,深深地参与到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等方方面面。就社会整体而言,互联网不再是塑造信息环境的工具,而具有了强大的社会解构力和再造力。其作用早已超过了“媒介”的影响范围。例如,经济方面,网络购物成为重要的商业模式,也是许多个体习惯性的消费方式;政治方面,网络不仅参与到至上而下的制度设计中,也成为自下而上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和加强社会监督的重要手段。当前的互联网成为真正意义上开放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各种社会行为都可以存在;它也是一个现实社会平行的空间,这个空间以虚拟的形式呈现,却与现实社会保持着高度的联系。因此,当前的互联网研究需要跳出基于“媒体”的网络功能考虑,迫切需要从网络传播研究走向互联网研究。
2.互联网传播行为的复杂性和载体性
传统传播学以人类的传播活动为主要研究对象。网络中,人们几乎所有的行为和活动最终都通过信息的传播和交互来实现,并通过符号化的内容表现出来,也就是不同意图的网络行为和活动都表现为传播行为。因此网络传播是不同类型的社会活动共同的载体和外化形式。以网络政治参与为例,网络抗议、网络选举、网络围观、网络揭发等等行为最终表现出来的是呈现在网络中是的数字、文字、图片或者音频、视频等符号化的信息。网络购物亦然,消费者通过电商网站获取的是有关商品的信息描述,而非产品本身,消费者对产品的感知、兴趣、消费过程也都是信息表现出来,消费行为通过传播行为实现。随着网络功能的丰富,网民的行为越来越多样,网络传播的内涵也越来越丰富,理解网络传播行为不仅需要传播学的解释,而且需要来自不同领域和更广泛视角下的理论支持,因此,网络行为的研究需要从网络传播研究到互联网研究的跨越。
3.相关学科的重复与隔离
提出从网络传播研究到互联网研究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对当前社会科学中有关网络研究的内容和现状的一个现实考虑。随机选取的网络传播学、网络社会学等不同学科中的典型教材进行比较。概括来看,大体上都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互联网的发展历程和技术基础;二是互联网功能特征和社会影响;三是各个学科的理论观照下对互联网的解读。前两者构成了互联网研究的基础,在不同学科中具有高度重合性,建立大视角下的互联网研究有助于在这个层面上共享信息和研究成果。后者是不同学科对类似问题的不同观照,但是由于学科间的交流壁垒,影响了对网络问题研究的深度。因此,提出从网络传播研究到互联网研究也是希望借助不同学科的优势,提升研究层次。
从网络传播研究
到互联网研究的优势
从网络传播研究到互联网研究的跨越不仅体现了当前研究对象发展的需要,而且对学科发展大有裨益:
1.有助于树立问题导向的研究范式
毋庸讳言,包括网络传播学在内,很多有关网络研究的学科,例如网络社会学、网络政治学等等并不是以问题为导向,而是套用其传统学科的理论来解释网络现象,可以说是一种“从理论到理论”的研究范式。这种研究往往导致成果缺乏现实意义,甚至催生出很多“假、大、空”的“伪理论”。笔者认为,当前网络研究应该以互联网中存在的或者潜在的问题为出发点,致力于解释这些问题背后的网络传播规律以及如何利用规律解决现实问题,从而引导网络健康发展。
2.有助于维护研究对象的完整性
随着网络影响力的扩大,很多学科把网络纳入到研究范畴当中,但是这种“跑马圈地”似的研究,使他们对互联网的认识通常局限在已有的体系中,因此看待网络犹如“盲人摸象”,往往只见局部,不见全局。实现本文提出的跨越旨在打破这种壁垒,共同致力于互联网中核心问题的研究。为什么从网络传播学开始呢?正如前文分析,网络行为与网络现象常常外化为了传播活动,因此首先从网络传播为起点的宽视角研究更容易把握网络的全貌,进入深入理解互联网。
3.有助于研究人员更新知识结构
从网络传播研究到互联网研究对研究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网络传播的研究队伍通常来自于传统的传播学或者其他某一门社会科学,他们熟悉各自的领域,但是相互之间的沟通是有限的。互联网研究的提出是一种打破了学科界限,直接面对研究对象复杂整体的模式,研究的问题可能涉及多个领域,因此研究人员要不断增加知识积累,改善知识结构,才能把这项综合性的研究做好。
网络研究的含义
提出从网络传播研究到互联网研究并非旨在扩大研究范围,把它当做一个没有边际的“框”。恰恰相反,互联网研究和其他学科一样有明确的研究范围和方法体系。这些内容与之前的研究保持着继承性,同时又充分体现了互联网的特征。
互联网研究,以网络中存在的问题为导向,以网络内容和信息传播方式为切入点,运用多学科理论和知识揭示网络传播规律。从这个角度上讲,一切与网络信息内容和传播方式有关的问题都是网络研究的范畴。当然,需要指出这里所指的网络研究依旧是一个社会学科的范畴,探索和解决的是网络中的社会性问题,并不包括网络技术,并非后者不重要,而是不能无限扩大研究领域。
从方法体系看,互联网研究也不能局限在传统的定量或定性范式当中,或者直接将传统的方式进行网络移植,例如由传统的问卷调查发展为网络问卷调查,由传统的深度访谈发展为网络访谈,更要注重网络自身信息特征带来的新的研究方法的使用,例如数据挖掘技术等等。
关键词: 网络编辑 网络编辑规律 网络传播 “开放式”
随着近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迅速进入了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作为一种新的传媒,它在信息传播方面开辟了一种全新的模式,使得传统的主要传播媒体――纸质图书的传播模式由“作者―出版―读者”变为“作者―读者”模式。网络以其空前的时效性、大信息量、双向互动性、全球开放性、查阅复制方便和费用低廉等优势成为了继印刷品、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因此,网络编辑――这一网络传播中的重要内容,成为了编辑、传播学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从媒体的发展历程来看,无论编辑模式怎样改变,编辑的基本功能还在延续着,即作为大众传播的手段之一,以承载和传播为目的,以符号为操作对象的符号代码检定和符号设计活动,但因各种媒体编辑模式和编辑形态的差异,编辑的内涵和外延发生着变化,特别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时代的到来加剧了这种变化。网络编辑是随着互联网这一新媒体的蓬勃发展诞生的新兴职业,一般来说,网络编辑的涵盖面较为综合和全面,体现出网络工作的素质和网络事业的方方面面,包括对网络技术、美术特性和页面设计等工作。与传统编辑不同,网络编辑从诞生之日起,它的内容、趋势等都将更多并更密切地受到技术的影响,网络编辑工作将随着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生变化,每一次技术的革新都将影响网络编辑工作的内容与方式方法。这种影响可能表现为渐进式,也可能表现为瞬间突破性。正是技术的深度介入,使得网络编辑工作表现为更多的动态性、开放性。
如果说网络编辑是一种职业、岗位,那么,与这种职业、岗位相对应的学科,就应当是“网络编辑学”。网络编辑学作为编辑学中的一个分支,是与报纸编辑学、期刊编辑学、音像编辑学等相并列的针对网络的编辑活动和规律的编辑学。“网络”,就是网络编辑学的特殊的学科对象、领域,具有矛盾的特殊性。因此,网络编辑学就是网络出版者以网络为载体,对信息源进行有效采集、筛选、解码、编码和传播,使信息源按照传播目标达到最大社会化的学问和技术,是研究现代信息社会里网络编辑的现象、行为、特点、性质、内容和规律的学科。[1]
编辑活动规律就是构成编辑活动过程的各种要素之间的本质联系,既包括研究编辑内部活动的普遍规律,又包括研究对待不同媒体、各类原稿进行编辑的特殊工作规律。[2]因此,编辑活动的规律一方面应当根据不同的传播媒体和编辑活动过程具体地进行归纳和总结,另一方面又要从各种具体的规律中抽象出一般规律,使之成为编辑学的最高理性理论和编辑工作的指导。从这一角度来看,网络是一个平台,它本身可以容纳报纸、广播、电视的所有的传播功能,因此,可以说,在网络编辑中,如果偏向文字(如网络报纸)就要重视“版面和谐”,偏向声音(如网络广播)就要重视“口语化、符合听觉规律”,偏向声像(如网上电视)则要重视“声画合一”。可以说网络新闻编辑要遵循传统媒介编辑的所有规律。但是它也有显示网络性质与内涵的独特基本规律。为了研究网络编辑的基本规律,以下从网络传播的特点来分析网络编辑的特质。
1.交互性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传播已经有点类似于人际传播了。它不同于以往报纸、广播、电视的“一对多”的传播方式,网络传播的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的传播方式模糊了传者和受者的身份,传者和受者可以互为主体了,这在BBS中尤为突出。交互性主体的实现有利于交流双方在信息共享中达到互相认同、相互沟通和相互理解。在线聊天、OICQ聊天等都是这种交互主体性的突出表现。作为网络编辑要充分尊重受众的主体精神和传播权利。
从在线聊天和OICQ聊天中我们可以看到网络交互的两个显著特色:即时性和隐匿性。
即时性是指两个处于不同地点的人可以在同一个虚拟空间里聊天,这种聊天因为是即时发送的,具有速度快和超时空的特点,所以颇受青睐;不足之处是速度快,网络“把关人”有时候来不及检查信息,不利于信息的过滤,有害信息易被传播而造成恶劣影响,而且这种信息的主题具有较大的松散性和不确定性。
隐匿性是指网络主体在虚拟中通过想象创造着自我身份,并使这种身份表现为多样性、随意性。这个特性使“把关人”的权利瓦解了,许多个人化的传播主体浮出水面。伴随着高度自由而来的是高风险,电脑黑客的侵入有可能使整个电脑系统瘫痪。
作为负责BBS聊天系统的编辑,首先应该建立一整套的验证系统,以确定网络参与人员的身份,并使用户与网络之间达成一种“信任关系”。同时,网络编辑应该尽量营造一种良好的讨论氛围,达成一种健康的网络伦理。具体做法比如可以给网友登录权或访问权,也可以封杀他;可以选出每个版的版主(具有目录和文件权,即拥有对文件的阅读、修改、删改等权力),让他来负责一个版的帖子内容,或组织发表一些议程设置的帖子以引起讨论等。
可以说交互的形成正是时间层面、空间层面上的开放性带来的。时空开放,从而可以实现“此时与彼时、此地与彼地、此人与彼人”的共时或异时、同地或异地传播,时空的开放赋予了传播更多的深度与广度。
2.超文本
与传统媒体不同,网络传播是建构在超文本、超链接之上的全新传播模式。超文本,与用字符串来表达,以线性形式进行组织的传统文本信息的处理方式有很大不同。它不是以字符,而是以结点(Node)为单位组织各种信息,一个结点是一个“信息块”,结点内的信息可以是文本、图像、图形、动画、声音或其组合;它的信息在组织上采用网状结构,结点间通过关系链加以链接,从而构成表达特定内容的信息网络。[3]它对信息的存储可以按照交叉联想的方式,从一处迅速跳到另一处,打破了原文本系统只能按顺序、线性存取的限制,可以方便灵活地检索。这样的跳跃性的编辑方式方便了读者的阅读,使读者的阅读视野从一个平面跳入了另一个平面,从一个空间跳入了另一个空间。网络版面的编排有力地整合了时间与空间两大编辑维度,变偏倚编辑(即时间或空间择一的编辑方式)为整合编辑(时间与空间并重的编辑方式)。[4]
超文本赋予了网络传播许多优势,比如说,形成网状的复杂信息结构,系统能按不同查询条件链接,从而使网络传播拥有强大的检索功能;此外,它有良好的编辑功能,可以进行多窗口编辑,使得网络编辑可以方便地容纳更多元素。超文本(超链接)本身就是技术层面上的一种开放模式。超文本的文本构成模式与超链接的传播结构使得信息检索得以时间、空间全方位开放,从而轻松实现了“此时或彼时”、“此地或彼地”、“共时或异时”、“同步或异步”的查询功能。
3.海量性
因特网将全世界的计算机都连接起来,从而形成了一个巨大无比的数据库。世界上任一时间任一地点发生的任一事件都有可能成为网络的信息被广泛传播。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由于得天独厚的技术优势,可以摆脱报纸版面、广播电视固定时段、节目容量等诸多限制。技术创造的电脑网络时空几乎可以将全世界的新闻信息全部包揽;此外,由于传播主体的多元化,“人人皆可成为信息源”,使得网络信息得以源源不断;其次,由于数据库的存在,网络得以纵向保存历史新闻信息,正是信息集纳的广度与深度形成了网络传播的海量特点。
海量性特征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其一,网络传播实现了地域上的全球覆盖(这是空间上的开放性导致的);其二,网络传播实现了信息的海量存储(这是时间上与空间上的开放性导致的――网络传播可以横向容纳世界各地的所有信息,巨大的数据库可以纵向容纳历史信息);其三,网络传播中信息存储的质的多样性(网络传播中的信息可以以“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形式存储,这是技术开放性带来的结果)。
4.信息滤波
所谓信息滤波是指编辑通过网络对大量的社会信息进行过滤、净化、优化后选中的信息。[5]信息滤波可谓是编辑考虑选题的最佳方式。闭门造车、等稿上门不是真正的编辑方式,调查研究产生选题才是唯一且最佳的方式。但是调查研究不仅仅是编辑到各地的实际考察,也不仅仅是通过报刊了解信息,编辑首先需要掌握大量的信息。在信息时代,网上调研满足了信息量的需求。但是网上的信息是繁杂的,也是有用和无用、无序掺和在一起的,编辑如果不懂得如何过滤信息,就会眼花缭乱,无所适从,因此编辑必须具备过滤、优化信息的能力,要学会对来源不一、取向不一的众多信息进行接收,并作科学的分析、整理和综合;要把有用但分散的信息收集起来,找出更核心的东西、更实用的东西加以优化组合,形成最具实际意义的选题。这样的选题将是最受读者喜爱的,也是读者最需要的,更科学的方法是将这些选题再拿到读者当中征求意见,进行二次调研,增加他们实际工作中最需要的部分,使选题更加丰富、扎实、准确。
5.个人化
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中曾指出:大众传媒应该重新定义为“发送和接收个人化信息和娱乐的系统”。网络传播的个人化特征非常明显,技术带来的优势可以使得受众从容地利用各种检索工具在各类数据库中“各取所需”;受众还可以自由地选择信息接收的时间、地点,以及媒介的表现形式;与此同时,作为网络传播另一端的传者也可用一种“信息推送技术”,根据用户的需求为他推送信息的专门化服务。[6]信息的传播在网络中显得个性张扬、特色鲜明。个人化特点意味着受众“可以自由地选时收看”(时间上的开放性)、“可以自由地选择世界各地、古往今来的内容”(时空上的开放性)、“可以自由地选择接收模式(有声有像或有声无像或图文并茂――不同媒介功能的任意组合)”(技术上的开放性)。正是时间、空间、技术上的开放性使得“个人报纸”、“我的新闻”等个人化的传播得以实现。
三、结语
从以上网络传播的特点来看,我们发现“开放式”是网络编辑的基本规律,是渗透到网络新闻编辑工作各个环节中的一条主线,它是网络编辑区别于他类媒体编辑工作的一个基本特点。
因特网实质上是一个时空开放的网络空间。正是这种“时间与空间上的最大限度开放”赋予网络传播以“交互性、海量性、即时性、多媒体、个人化、超文本”等众多特征。通过对网络的这些传播特征深入分析,不难发现“开放式”是它们共有的也是最基本的特性。所以,笔者以为,如同报纸的“版面和谐”、广播的“口语化、符合听觉规律”、电视的“声画合一”等为上述媒体的基本编辑规律一样,“开放式”规律是网络媒体的基本规律。
参考文献:
[1]戢斗勇.网络编辑学的建立及学科构想[J].出版发行研究,2002,(10).
[2]杨晓鸣.编辑活动规律论[J].编辑之友,2001,(6).
[3]马中祥.论网页编辑的学科化研究[J].聊城师范学院学报,2001,(4).
十年,技术正在创造一个全新的世界十年,网络改变了信息传播和人们之间的交流方式:十年,网络化生存正成为人类生活的常态。
《中国网事:2000-2009》一书,就开创性地对中国网络传播十年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既以年度热词的方式,对每年的网络热点事件和舆论本身进行了记录、解读和大众传播角度的分析,也以《中国网络传播十年(2000-2009)》一文,在大众传播历史的链条中,分析了网络传播的媒介构成特性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图景。网络传播的历史很短,但影响之巨大却是以往任何传播形态所无法比拟的。作为从与每个人都发生关系的大众传播角度梳理网络事件的第一本图书,其有着非常大的意义和价值。
诚如书中所言,网络传播在过去十年中,最重要的发展,是实现了“从自我表达到社会干预”的转变。
互联网的发展首先给了中国人尤其是一代年轻人一个突然放大的心理空间,因此,网络传播在初始阶段,很多事件都集中于种“自我表达”的层面,例如2000年“小鸡为什么过马路”的无厘头文化的发端、木子美、芙蓉姐姐、恶搞小胖等,这样的一种文化现象并没有随着网络传播越来越能够进行社会干预的功能的强化而消失,而是在向着一种常态的集体无意识的形态发展,例如到了2009年的“贾君鹏,你妈喊你回家吃饭”等事件。
网络传播对于社会现实的干预从一开始就已经存在,并在以后的发展中被不断强化。2003年我为伊狂的“深圳,你被谁抛弃”应该被看作网络传播干预社会现实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此后,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社会现象通过网络被放大,2003年的孙志刚事件,2004年的西安宝马彩票案,2007年的黑砖窑事件,厦门PX事件,2009年的钓鱼执法事件,躲猫猫事件等等不胜枚举。网络传播对于社会现实的干预是随着其作为新的大众传播中心的确立而实现的,并成为大众传播中的一种常态功能。
对社会现实的干预,成为网络传播十年历史的重要特征。一切对历史的总结,都是为了看到未来。这本书在《中国网络传播十年(2000-2009)》一文中,就开创性地提出了关于网络传播的天生创新机制
商业模式探索
大众传播的价值重构等问题,并展望了网络传播的未来图景,对这些问题的提出与思考,其实就是对大众传播的未来的思考与探索。尤其这本书中提到的,之后每一年“年度中国网事”的设想与策划,非常值得期待。
如果你想重温那些曾经的耳熟能详的网络热词和热点事件并能够从一种历史的价值观中有新的发现:如果你对网络传播的脉络还缺乏清晰的了解,如果你对曾经的一些网络事件还不甚了解而又充满好奇,如果相对于网络的飞速发展而言你感觉自己已经OUT了―一建议你阅读这本书。捧起这样本书,去亲历这个伟大时代中那些激动人心的改变!
《中国网事,2000-2039》
主编:韩源泉
出版社:泰山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5
开本: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