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儿科护理基本知识范文

儿科护理基本知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儿科护理基本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儿科护理基本知识

第1篇:儿科护理基本知识范文

1、本专业培养具备人文社会科学、医学、预防保健的基本知识及护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在护理领域内从事临床护理、预防保健、护理管理、护理教学和护理科研的高级专门人才。

2、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医学基础、预防保健的基本理论知识,受到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临床护理技能的基本训练,具有对服务对象实施整体护理及社区健康服务的基本能力。

3、主干学科:伦理学、心理学、护理学 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医学伦理学、心理学、病因学、药物治疗学、诊断学基础、护理学基础、急重症护理、内外科护理学、妇儿科护理学、精神护理学、预防医学、护理管理学等 大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儿科护理基本知识范文

【摘要】由于儿科护理学知识的理论性较强及中职学生综合素质不高等特点,目前很多中职学生对儿科护理学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强。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多个方面来探索适合于中职儿科护理学的教学模式,以满足中职儿科护理学的教学要求,培养高素质的实用型护理人才。

 

儿科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主要研究小儿生长发育规律、小儿保健、疾病预防及临床护理等。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小儿的生长发育特点及小儿疾病的防治与保健,能为小儿提供综合性、广泛性的护理服务,以增强小儿体质,降低小儿发病率和死亡率,保障和促进小儿健康。

 

儿科护理学不仅与基础学科联系紧密,而且与内、外科护理和护理学基础都有密切的关系,在开课时,学生对部分知识已有所了解,但学习儿科护理学仍然存在较大困难。再加上绝大多数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学习基础薄弱、学习习惯不良、学习目标不明确,对学习缺乏兴趣,这就更加使我们的教学难以收到满意的教学效果。为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谈谈中职儿科护理学教学的几点体会。

 

1.结合学生特点,因材施教,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1深入了解学生,激发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浓厚的兴趣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 我们在教学中要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目前中职学生的学习基础普遍比较差,且绝大多数学生没有较好的学习习惯, 在学习上没有成就感,缺乏学习兴趣和动力、厌学心理较为严重,不知道自己要学什么,没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所以,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多去了解学生、多和学生交流与沟通,并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在和学生的接触过程中,教师还要多加留心,发现学生的兴趣,并因势利导,把兴趣引导到学习上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取得好的成绩。

 

1.2评估学生的学习能力,合理取舍教学相容     作为中职学校的专业课教师,首先要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与素质,要熟练掌握教学大纲以及课本内容,同时对课本知识重新整理归纳,找准重点、突出难点、化繁为简。对护理专业的学生教学时,像疾病的发病机理等内容可以简单讲授,但要重点讲解护理评估要点和护理措施。中职学生大多数缺乏自学及归纳整理知识点的能力,理解能力也不是太强,所以在课堂讲解过程中,要力争做到通俗易懂。对中职护理专业的学生不是讲得越多、讲得越深就越好,而要掌握好量以及授课内容的深度和难度。

 

2.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2.1传统讲授法     对于儿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可以采用传统的讲授法来教学。在教学内容上要做到抓住要领,突出重点,使讲课内容少而精,做到深入浅出、系统连贯、层次分明、条理清楚。

 

2.2多媒体教学法    对于一些抽象的内容,如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等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可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取得较好的效果。在制作课件时,做到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声音、动画共存,这样就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直观性、立体感、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把枯燥的知识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比如,讲解先天性心脏病的血液动力学变化时,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可以使枯燥的、难以理解的知识变得生动直观、色彩丰富,表现力和感染力极强, 比单纯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效果要好得多。

 

2.3案例教学法    在儿科护理学教学过程中,对于小儿腹泻、婴幼儿肺炎、佝 偻病、缺铁性贫血等常见疾病的讲解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案例教学,可以巩固学生的基本知识,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 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启发学生思维。在教学过程中, 要求学生积极通读教材,查阅资料,自己开动脑筋获得知识,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而且发言讨论又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做到积极主动地学习。

 

案例教学法具有鲜明的启发性,案例中包含有供学生思考、分析和探寻的许多问题。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突破原有的知识范围,拓宽知识领域,增加新的知识,弥补教材知识的不足。

第3篇:儿科护理基本知识范文

【关键词】龙家圈镇;儿童;保健知识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635-01

儿童卫生保健教育是我国疾病防治的重要环节[1]。笔者在实际工作中, 总结出龙家圈镇儿童保健教育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病例均来源于我医院2012年1月至12月收治的70例患儿,男38例,女32例,年龄在0至15岁,平均年龄(8.14±4.17)岁。。

1.2 方法:由专人负责对入院的患儿进行保健教育,每周一次,并且每个出院儿童都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随访期间通过发放宣传单及面对面讲解等形式继续进行健康教育,随访结束后发放调查表,了解患者接受健康教育前后行为变化以及对疾病相关基本知识知晓率的变化。

1.3 健康教育内容:⑴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儿童和家长讲解该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等相关的基本知识。⑵告诉患儿该病通过积极有效的治疗,症状完全可以控制,不会明显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消除患者对该病的恐惧心理和过重的心理负担。告知患者积极调节心态,消除精神紧张,保持乐观、愉快的心情可以延缓该疾病的进展。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戒烟、限酒、食用低盐低脂饮食,避免暴饮暴食、肥胖儿童应限制每日总热量的摄入,增加纤维素的摄入量,预防便秘,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疲劳。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使用SPSS18.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包括正态性检验、卡方检验等,以α=0.05为检验水准。

2 结果

2.1 儿童行为变化

与儿童健康教育前相比,儿童规律服药、适量体育锻炼、低盐低脂饮食、保持乐观心态的等健康行为形成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对儿童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变化

与儿童保健健康教育前相比,儿童疾病相关健康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本次研究结果提示:在进行儿童保健教育之前,多数儿童和家长缺乏对疾病的基本知识,多数儿童存在着缺乏适量的体育锻炼、饮食习惯不健康等不良生活习惯且,由于生活、学习所带来的压力,不能长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2]。通过住院期间及1年随访中的保健教育,多数患者了解了儿科常见疾病的基本知识,了解了不良的行为习惯是疾病发展的重要因素,自觉养成了适量体育锻炼,低盐低脂饮食、保持良好心态的健康行为习惯。我们有理由相信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成为保持儿童健康,减少儿科疾病,增进儿童身体健康成长。

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和工作习惯,充分认识健康教育对医务人员、对患儿及家长的重要性、对提高保健教育质量的重要意义[3]。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变短时行为为持续行为。使其真正成为临床护理工作的一项常规内容。人人都得做,人人都会做,人人都能做。建立保健教育管理机制,制定不同病种标准保健教育计划,实施、评价标准,使保健教育[4]有规可依,有标准可行,有内容可做。使医护人员从认识上、行动上将保健教育落实到位,变成一种自觉行为,学会换位思考,主动、积极、高效地把保健教育知识传授给每一位患儿和家长。做好保健教育知识培训,提高医生和护士保健教育能力。

参考文献:

[1] 乔卫卫,张奎星,刘同宝,等.儿科保健教育策略[J] .中华儿科杂志,2010,36(7):592-594

[2] 梁校平.实施儿童保健教育的调查分析[J] .临床实用儿科,2010,23(6):93-94

第4篇:儿科护理基本知识范文

【关键词】

儿科护理;纠纷;防范

作者单位:450000郑州市妇幼保健院

儿科护理面对的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对护士的技术操作水平、责任心、服务质量等要求较高,极易发生医护纠纷。本文就我科 2007~2010年发生的15起护患纠纷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防范措施。

1 产生纠纷的原因

1.1 护理工作人员方面

1.1.1 责任心不强

部分护士责任心不强,缺乏严谨的工作作风,工作缺乏积极性、主动性,服务意识淡漠,表情冷淡,说话生硬,缺乏责任心。对护理核心制度落实重视不够,不按要求随时进行病室巡视,对于危重、意识丧失、躁动婴幼儿没有及时采取必要安全防护措施,没有履行腕带标识佩戴等。有统计显示75%的医疗纠纷起因是被医务人员的态度和缺乏沟通而激发[1]。本组15例有5例因护士责任心不强而引起。

1.1.2 基础理论知识有限,技术操作不熟练

护士平时不注重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学习,对家属提出的问题不能回答,或者与医生的解释不一致,使家属失去对护士的信任认为护理人员水平低,不负责任,引发矛盾。静脉穿刺不成功在纠纷中占了很大比例。本组15起纠纷有6起是重复静脉穿刺造成的。

1.1.3 法律意识淡漠

护士不能严格按照护理文书进行书写,在护理记录病情描述上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过于简单,对患者的突发的病情变化描述不清或根本没有描述,甚者迟记、漏记等;危重患者抢救后,抢救用药补记、抢救过程的病情描述等与医生记录不一致,甚者漏记、错记,在病历中留下凭证,为纠纷埋下隐患。本组有2例因医护记录不一致而引起纠纷。

1.2 家属及患儿方面

1.2.1 家属方面 患儿是一个家庭的核心,父母、长辈的精神寄托。往往家属对护理人员的要求会很高,希望所有医护人员把自己的孩子作为重 点关注,如孩子病情恢复不好或反复,常常把怨气发泄在护理人员身上。有些贪玩的患儿,将水果刀、充电器等带入病室,均增加了护理不安全因素。

1.2.2 患儿方面 患儿年龄较小,缺乏表达能力或表达能力有限, 需求或不适都需要护理人员细心观察和照料。往往会表现出烦躁、哭闹、跳床,用摇晃床档、用头撞击床档等以不配合治疗或拒绝治疗,容易会出现针刺伤或液体外渗情况,增加了不安全因素。

1.3 其他原因

住院费用高:高新医疗设备的引进和新特药的应用,高额费用使许多患者无力承受。

药物包装大:儿童用药剂量小,很多药物是成人药物包装,造成资源浪费。一日清单不清:未做到一日清单制、收费项目填写不完整或发生错误。仪器设备维修不良:输液泵控制液体滴速,运行时间不同,配件无法配齐。本组有1例因一日清单没有及时记录,1例因药房没有小剂量包装而用了大剂量包装,浪费了药物,费用增高而产生纠纷。

2 防范对策

2.1 完善加强各项管理制度 每年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护理核心制度培训和考核,加强医疗安全意识教育,让每个护理人员对医院各项规章制度,牢记心中。及早发现些潜在的不安全隐患,对一些出现的不安全问题,及时整改。

2.2 提高业务技术水平 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制订培训计划,采用在岗培训、短期学习班、专题知识讲座等形式,不断更新知识,加强“三基 ”培训,特别要加强静脉穿刺的培训,提高一次性静脉穿刺的成功率,以赢得患儿及其家属的信任和尊重。

2.3 改变服务观念,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

转变护理模式,从以前的“以疾病为中心”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要有爱心、细心、耐心,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体现个性化服务,有针对性地采取护理措施。

2.4 加强护患沟通 工作中保持自己美好的“白衣天使”形象,着装整洁大方,坐立行走符合职业规范。与患者沟通时微笑 、真诚、亲切、自然。沟通时语言通俗易懂,避过于专业化,语调温和,尊重患者及家属,对患者家属提问要耐心解释,对疾病的诊断、病情的解释应留有余地,并且注意与医生的解释一致,避免让家属产生不信任感和疑虑。

3 小结

儿科护理的特殊性、复杂性和困难性,增加了护理工作者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儿科护士应加强业务素质训练,提高业务水平,调整心态,完善自我,提高素质,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

第5篇:儿科护理基本知识范文

【摘要】医疗护理风险无处不在,特别是儿科护理,由于护理对象是生命较脆弱的患儿,且疾病来势凶,病情变化快,死亡率高,加上护理工作的繁琐,在一个细微的环节出现差错就可能对患儿造成不良后果。为了防范儿科护理风险,降低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率,首先应该分析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

【关键词】 儿科; 护理; 风险因素; 防范对策

1 儿科护理潜在的风险因素

1.1 护理记录存在缺陷:当前,临床护理记录的书写常存在这么几个缺陷:(1)对患儿入院评估记录不准确。所记录的资料太过于主观,与患儿家长没有有效沟通,忽略了患儿的个体差异, 对患儿亲属缺乏有效沟通, 所写的资料主观成分多;(2)护理过程记录不完整。 护理记录不能护理过程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不能反映患儿某一阶段的健康状况和病情变化情况;(3)书写不规范。有些护理记录由于字迹不清楚、涂改严重,甚至重抄护理记录,导致丧生其真实性和完整性。

1.2 用药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许多医疗纠纷与药品的管理与使用紧密联系在一起,可以说它是个充满危险性的领域。护士在用药过程中应该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对于毒、麻、限、剧药物的使用时,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药品管理政策和程序;对于生物制剂与抢救药物,应严格遵照说明书中规定,注意低温、避光等要求;用药后,护士应仔细观察药物的疗效及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应及时将情况报告给医生。对于危重患儿的特殊用药,应注意观察用药后的反应,护理过程中应注意证据保全,以防发生纠纷举证。护士在给患儿用药过程中,若发现医嘱错误,应拒绝执行。上述行为一旦发生过失,容易引起法律纠纷。

1.3 护患沟通障碍:护士在对患儿护理时,由于患儿及其家长对医疗知识欠缺,容易对护士的护理行为产生猜测和不信任、不理解,甚至对正常的护理操作产生误解,以致产生不满情绪乃至投诉行为。在这种情况下,护士应充分尊重患方的知情权,在实施操作前向患儿及其家属解释清楚,一些注意事项也应交待清楚,一些正常的药物反应事先应提醒患方做好心理准备。此外,由于儿童血管细小,不易看清,容易造成穿刺困难或重复穿刺的情况,家属看着孩子啼哭,往往难以接受,也容易引发护理纠纷。

1.4 生物污染引发的护理风险:患儿在住院治疗期间,由于体质弱,身体抵抗力差,容易感染其他病毒导致病情加重。护士由于经常接触患儿的血液和体液,意外针刺伤是常见的感染途径,以致罹患医院感染,如感染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等。常见的感染途径有:(1)锐器刺伤;(2)患儿的血液;(3)呼吸道吸入及皮肤黏膜损伤。

1.5 未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儿科护理由于护理工作量较大,技术性较强,患儿病情变化快,当患儿多的情况下,人力资源相对不足。个别护士为了尽快完成任务,不严格执行规章制度,随意简化了操作程序,单凭主观经验进行操作,忽视操作过程中对患儿的病情进行实时观察,存在侥幸心理。以致一些护士精力不集中,制度执行不严,不按时巡视病房,这样既造成了不良影响也容易产生护理纠纷。

2 儿科护理风险的防范对策

2.1 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护理风险伴随着整个护理过程中,既包括护理操作、处置、配合抢救等各环节,也包括及其简单和看似微不足道的临床活动中。因此,护理人员应重视工作中的每个细节,培养耐心、谨小慎微的工作作风,树立起正确的风险意识。在医疗法律、法规逐渐完善的今天,护理人员应该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护理行为应严格遵守各项制度,既保护患儿的利益,也要学会自我保护。为了预防护理风险的发生,可以通过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来指导护理行为。护理人员应充分尊重患方的知情权,告知病人实情、尊重病人的意愿,让患儿及其家属知道各项护理操作的内容,以及可能出现问题和承担风险的权力。

2.2 强化专业培训,降低风险系数:丰富的理论知识、熟练地服务技能、高水平的操作技能是护理人员为患儿提供的优质服务和防范护理纠纷的基本保证。因此,医院应对护理人员进行分层次培训,以提高护理人员的从业水平和技术操作能力。培训中应着重培养处置紧急情况的综合技能与应变能力,通过学习医疗新技术、新知识、新业务、新技术、新方法,来拓展思维的宽度与广度,提高护理人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学习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升了服务质量,也增强了工作责任心,这也是降低护理风险的重要举措。

2.3 提高沟通技巧,增强服务意识 :加强护患沟通,正确处理好护患关系是防范护理风险的重要条件。护理人员要进行角色转换,体谅、理解患儿及其家属的心情,主动为患儿提供人性化、个性化服务。护理人员还应因人、因事、因病开展不同形式的心理护理,在护理中注意与患儿及家属沟通,使患儿和家属了解疾病的基本知识、特点和治疗等,让其知道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理解护理人员的护理行为。并对患儿进行鼓励和表扬,增加患儿及家属在护理工作中的配合程度。只有通过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才能达到护患双方的理解,才能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患者的满意度提高,不配合治疗的纠纷就得到大幅的减少。

2.4 建立儿科护理风险管理小组:为了防范儿科护理风险,应成立儿科风险管理小组,由护士长任组长,挑选两名理论知识扎实,业务技能水平高的护士任组员。主要职能是制定护理风险干预措施、监督护理人员的日常护理操作、定期召开例会,讨论、分析和将讲评风险事件,共同学习风险防范知识。

3 小结

儿科护理是儿科治疗的重要一环,防范儿科护理风险、降低护理风险系数、保障护理安全是广大儿科护理工作者所共同面对的课题。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提高和维权意识的增强,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也越来越多,儿科护理人员迎来了日益严峻的挑战。护理人员只有不断地增强法律意识,不断提高业务技能和服务意识,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才能有效的规避护理风险,防范护理纠纷。

参考文献

[1] 李慧君.浅论风险管理对医疗护理行为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07,6(2):117-118.

[2] 赵富竹.儿科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因素及防范对策的探讨[J].中国现代医生,2008,5(46):126-135.

第6篇:儿科护理基本知识范文

【摘要】 目的 在儿科护理中实施沟通,防止护患纠纷的发生,提高护士的业务水平。方法 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沟通,包括预防性的沟通、集体沟通、书面沟通、统一沟通以及学习沟通的注意事项。结果 增加了护士的知识,满足了病人家属的需要,医疗纠纷明显下降,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所提高。结论 护士是医疗活动中的主要成员,是医患沟通的桥梁,护士通过换位思考,提供优质的服务,可融洽护患关系,使医患沟通得到保证。然而要真正持久的改善医患关系,还需要医、护、患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沟通儿科 护理 应用

【关键词】 沟通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际交流也随之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这是一个要求人们广泛沟通的时代。沟通既可清除误解与冲突,也可促进医护者工作者的信心。近年来,医患关系较为紧张,特别是儿科病房,孩子是家中的小宝贝,医患矛盾较成人更为突出,为此,我院于2009年在全院推行了"优质护理服务,增强医患沟通制",通过1年多的实践,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沟通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介绍如下。

1在儿科护理中实施沟通的必要性

儿童是也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宝贝,当其生病住院时,护士既要配合医生医治小儿机体上的疾病和考虑小儿心理需求,又要顾及多个家属的情感需求,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小儿心理特点和患病小儿不同的心理反应,给予恰当的护理。因此,儿科护理工作较成人护理更复杂,医疗纠纷也较多见,加强沟通可使医患双方互相理解和配合,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加强沟通可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护理质量,护士在与病人沟通时,需涉及许多专业知识了解不同年龄阶段者的心理,如果护士没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术,就无法取得家属的信任,无法进行有效的沟通,因此,加强沟通可督促护士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不断完善自己,提高业务水平和护理质量。

2 实施方法

2.1具体方法 (1)预防性的沟通:在护理过程中,主动发现可能出现问题的苗头,并把这类家属作为沟通的重点对象,针对具体问题进行沟通,如对医疗费用有疑问的家属,可将医疗费用清单上的项目向其作详细解释,并与物价局制定的收费标准作比较,让家长相信收费是合理的,对病情重的患儿家长多给予安慰。(2)集体沟通:采用公休座谈会的形式,对某一季节发病率高的疾病对患儿家长进行集体沟通、宣教,讲解本疾病的病因、治疗、预防、护理措施以及家属如何护理患儿等。(3)书面沟通:将本科室的专科疾病和常见疾病的病因、主要治疗、预防措施、护理措施等制成小册子或宣传单的形式,护士与家属进行口头沟通后,将小册子或宣传单发给他们,让当时不在场的家属阅读,知道如何配合治疗和护理患儿。【4】统一沟通:对某些疑难病例,护士无法将病情解释清楚的,由主治医生、主管医生、责任护士等一起与家属沟通。患儿入院2天内,护士根据患儿和家属的情况选择具体的沟通内容和沟通方法,注明沟通对象与患儿的关系,护士长随时进行检查指导。

2.2沟通时的注意事项 沟通时应耐心倾听家属的叙述,不要中途打断话题,对病人家属的提问要耐心解释,不要搪塞应付,不懂的应请求医生或护士长解释;在穿刺过程中尽量不要讲与穿刺无关的内容,以免穿刺不功时家属认为是心不在焉而产生矛盾;避免强求家属接受自己的意见;避免使用刺激性语言和对方听不懂的专业语言;对疾病的诊断、病情的解释应与医生的意见一致,避免医护意见不统一,让家属产生不信任和疑虑。

第7篇:儿科护理基本知识范文

【关键词】情境教学;高职院校;儿科护理学

高职教育中《儿科护理学》教学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课程,其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都是非常重要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调动一切因素来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情境教学方法是指教学过程中设置生动、形象的相应情景,并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所以高职《儿科护理学》课堂教学中应该要充分发挥情境教学的作用。

1情境教学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高职《儿科护理学》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入教学内容,并根据教学内容来创设相应的教学情景,而教学情境一定要是能够促进学生情绪发展的,并且是生动形象的学习场景。这样的教学情境能够带领学生进入真实的临床护理中,是有利于学生理解教材内容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过程,教师可以创设相应的疾病护理情境,在生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充分挖掘了学生的学习潜能,从而促进了学生对护理知识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具体的学习情境能够拓展学生思考的空间,在优化了课堂教学的同时,也能突出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并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由于《儿科护理学》课程本身就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学科,学生在学习时往往会难以理解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而通过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就能够增加课堂容量同,也让原本枯燥无味的教学活动变得生动丰富起来了,从而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2情境教学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应用的措施

2.1教学情境的课堂设计。在《儿科护理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儿科护理学中比较典型的临床病例来设计相应的教学情境。教学情境的内容要根据教学内容来设计,例如学生比较少见的病症,如夏秋小儿乙型脑炎,教师就可以利用这类病例来导入教学内容,通过设置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除此之外,也可以利用一些比较常见的儿科病症来设置教学情境,如小儿低血糖症、儿童精神性厌食症等,通过这些病例让学生们共同总结出学习的方法,从而有效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2.2利用多媒体设备来设置教学情境。多媒体设备能够将图片、声音以及文字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的一种现代化教学工具,如今在教学中也得到了广泛的使用。所以在《儿科护理学》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来设置相应的教学情境,这样可以增加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学生在学习那些重点、难点知识时也能够更好地理解。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关于儿科临床护理的图片或是相关视频展示在学生面前,对于一些学生难以理解的教学内容,比如儿童护理的临床表现或具体的护理操作等内容,可以通过反复播放,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2.3通过设置应用性的问题来进行情境设计。高职《儿科护理学》课程教学中要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操作中,所以教师的教学思维应该进行创新,不能只是教授理论知识,而是要将所教学的内容运用于实践中。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学习的思维活动也是需要教师的引导,所以设置教学情景的设计应该要从激发学生思维出发,通过设置运用理论知识能够运用于实践操作中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老师在设置相应的问题情境时,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学会对知识归纳、总结以及实践的能力,让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2.4通过角色扮演来设计教学情境。在高职《儿科护理学》的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课堂中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课程实践中,所以要实践教学中也要应用情境教学。在实训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角色扮演的教学活动来进行教学,可以通过对实际临床护理进行模仿来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比如教师可以将班上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分别来扮演对患儿的诊断和护理,教师可以扮演患儿的家长,学生可能扮演护理人员和患儿,学生来根据教师对病情的讲诉来进行诊断,并提出实施方案。在这样具体的情境中,学生能够将所学的护理知识应用于实际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有效提高了学生护理能力。

高职《儿科护理学》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将课堂中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情境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教学环境中理解护理知识和专业技能,通过对实际情景的设计,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能够更好地进行学习。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工具,通过设置合理、有效问题情境来促进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让学生在对护理知识的深刻理解中,也能提高了自身的综合能力。

作者:尹杰 单位:锡林郭勒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第8篇:儿科护理基本知识范文

我于年月毕业于卫校临床护理学专业,获得临床护理学大专学历。于年月进入我院,在儿科临床护理岗位上工作至今,目前在省儿童医院进修。借此机会,对两年多来一直默默关心和帮助我的院领导致以最诚挚的谢意!在此,我向各位尊敬的院领导报告我的工作情况,请予审阅。

自从进入儿科工作以来,我一直在科护士长的带领、指导和帮助下,本着“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发扬救死扶伤的精神,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兢兢业业地做好我的本职工作,至今无一例医疗护理事故、差错或纠纷发生。两年来,我积极地参加了院内、院外举办的各种业务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或考核,在加强自己的政治思想认识之余,时刻不忘随时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严格遵守各项医疗护理规章制度和按照各项医疗护理操作规范做好护理工作。我一直认真参与每月一次的三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论和操作考试,温故而知新,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巩固自己的护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积极支持每月一次的护士长查房工作,提升患者对我的服务的满意度。此外,还一直坚持自学护理本科知识,争取在理论知识方面再上一个新台阶,实现个人与医院的同步发展。

去年,我和科内同事一道参加了医院举办的“”技能操作竞赛,我们科获得了团体第三名的优异成绩;还是去年月份,我参加以“构建和谐医院”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获得了二等奖。无论是个人参赛,还是团队作战,都凝聚和加深了我的集体荣誉感,强化了我的团队合作精神,使我深知个人只有与集体融为一体才能形成最大合力。今年,在同事和领导对我在此前的工作中的表现的一致认可下,我得以被派到省儿童医院进修。在此,非常感谢各位院领导给予我这次光荣的深造机会。

第9篇:儿科护理基本知识范文

【关键词】儿科;护理纠纷;原因分析;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2-0220-02

1 一般资料

2011年1月2011年12月共发生护理纠纷18例,发生的原因:护理因素约占55%,家长因素约占40%,其他因素约占5%。

2 原因分析

2.1 护理因素

2.1.1 服务态度 :护士态度欠佳是引起护患纠纷的常见原因。儿科患者大多年龄小,病情急,变化快,如发生高热惊厥时家长特别紧张恐惧,有些年轻护士不能理解和体谅家长的心情,面对家属的反复询问,表现出不耐烦的心理,甚至出现生冷硬的态度,导致家属方面对护理人员的不满,

2.1.2 基础理论知识有限,技术操作不熟练。护士平时不注重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学习,对家属提出的问题不能回答,或者与医生的解释不一致,使家属失去对护士的信任认为护理人员水平低,不负责任,引发矛盾。静脉穿刺不成功在纠纷中占了很大比例。本组18起纠纷有6起是重复静脉穿刺造成的。

2.1.3 沟通技巧缺陷,服务质量意识淡薄,解决问题能力不足 年轻护士思考问题及工作方式简单,他们认为,该做的都做了就是工作好,缺少换位思考和患者第一的服务意识。儿科患者输液,每袋液体量少,换液频繁,家长期望护士在接到呼叫后立即赶到床前,护士稍有迟疑,家长就会表现出不满。针对家长的不满情绪,护士只想着尽快完成换液去做下一项工作,对家长的质疑只简单地解释为人员太少,解释时不注意说话的语调、语速和肢体语言对患方的影响,给人一种理直气壮,理所当然的感觉,引起家长的不满与反感。

2.1.4 法律意识淡漠

护士不能严格按照护理文书进行书写,在护理记录病情描述上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过于简单,对患者的突发的病情变化描述不清或根本没有描述,甚者迟记、漏记等;危重患者抢救后,抢救用药补记、抢救过程的病情描述等与医生记录不一致,甚者漏记、错记,在病历中留下凭证,为纠纷埋下隐患。本组有2例因医护记录不一致而引起纠纷。

2.2 家长因素

2.2.1 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患者及家属对医疗护理服务质量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忽略了医疗护理服务的特殊性。医院等方面在处理医疗护理纠纷时,为了维护医院的声誉,往往迁就患者,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患者的纠纷意识,在医疗护理工作中,一旦认为自身利益被损害及表现不满而发生纠纷。

2.2.2 家属方面 患儿是一个家庭的核心,父母、长辈的精神寄托。往往家属对护理人员的要求会很高,希望所有医护人员把自己的孩子作为重 点关注,如孩子病情恢复不好或反复,常常把怨气发泄在护理人员身上。有些贪玩的患儿,将水果刀、充电器等带入病室,均增加了护理不安全因素。

2.3 其他因素 :如诊查不及时,检查化验结果回报不及时,怀疑乱开药,乱检查,乱收费等等都可引发患者及家属对医院的不满意,由于重医轻护,患者及家属往往把许多与护士无关的问题都迁怒到护士身上,这些都容易引发护患纠纷。

3 防范措施

3.1 儿科护士一定要有爱心、耐心、诚心和同情心,一定要站在患儿家长的角度考虑问题,充分理解家长的心情,学会换位思考,尊重患者的合法权益,尽量满足其合理要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主动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护理服务,护理人员的优质服务以及强烈的责任心有利于融洽护患关系,可以有效防范护理纠纷的发生。

3.2 加强护士的业务素质培训,过硬的操作技术是架起患者家属对护理人员理解和信任的桥梁,年轻护士要加强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不断提高自身修养,遇事临危不乱,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家长,各种穿刺一旦失败,马上以诚恳的态度对家长表示歉意,已取得理解和配合。

3.3 转变护理模式,从以前的“以疾病为中心”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要有爱心、细心、耐心,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体现个性化服务,有针对性地采取护理措施。

3.4 加强护患沟通 工作中保持自己美好的“白衣天使”形象,着装整洁大方,坐立行走符合职业规范。与患者沟通时微笑 、真诚、亲切、自然。沟通时语言通俗易懂,避过于专业化,语调温和,尊重患者及家属,对患者家属提问要耐心解释,对疾病的诊断、病情的解释应留有余地,并且注意与医生的解释一致,避免让家属产生不信任感和疑虑。

3.5 护士要对护理工作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工作中一定要严格执行各种查对制度及操作规程,加强三基训练,熟练掌握本科各项技术操作及操作流程,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及技术水平,让患者及家属满意,相互之间取得信任,减少和杜绝护患纠纷的发生,促进护理质量提高。

3.6护理人员要加强法律知识学习,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尊重患方的合法权益,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条例》以增强法制观念。现代医学法规规定患者有知情权,因此对医院收费标准及治疗护理的方案措施,应主动与患儿家属沟通,提高收费透明度,发一日清单,让患者明明白白消费。如有些家属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护理人员也要耐心向其做好解释,一定要使用一定的语言艺术和委婉的方式进行沟通,以真诚、平等、主动的态度取得家长的信任尊重,从而杜绝护理纠纷的发生。

3.7 完善护理管理,增加护士编制,缓解护士压力,合理排班。护士长一定要充分理解和爱护护士,为护士减轻心理压力,护士长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

4体会

护理纠纷的逐年增加,给护理人员敲响了警钟,护理工作者必须转变观念,主动适应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形式,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技术水平以及良好的心态面对患者及家属,一定要加强有效沟通,懂得换位思考,以真诚的服务态度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医院方面也要优化服务流程,改善就医环境,及时检查,合理收费,给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就医环境。同时要合理安排护理人力资源,尽心尽力的保证护理工作质量,减少或杜绝医疗护理纠纷的发生,以维护医院声誉,促进社会和医院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冯秉华 才华 贺晓 护理纠纷的原因及防范对策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12).

[2] 沈华美 赵厌平 朱丽华 门诊护理纠纷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护士进修杂志 2010,(22).

[3] 邱春兰 吴俊年 浅谈护理纠纷的防范 中国临床护理 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