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基础护理知识点范文

基础护理知识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基础护理知识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基础护理知识点

第1篇:基础护理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变电站;继电保护;电力输送

中图分类号:TM411+.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在35KV变电站建设和运行的过程中,通常会因为设施的陈旧、线路破损导致的绝缘效果降低以及操作人员的失误等原因,导致电力系统出现种种故障,这些故障的出现若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将严重威胁到电力系统的良性发展和安全保障。35KV变电站出现故障的时候,一般表现为过电压、过电流、系统发生震动以及元件的损坏等,这一系列的特征将大大降低了电力设备的性能和寿命。所以,我们要在35KV变电站的建设过程中,做好电力系统的安全保障,这就需要对继电保护装置的合理使用,继电保护装置的实用性日渐明显。

1、继电保护装置在35kV 变电站中的相关需求

继电保护装置在35kV 变电站中的基础性作用主要表现为:电力系统一旦出现诸如元件、线路损坏,进而威胁到电力系统安全的之时,继电保护装置便将自动跳闸,并且发出相应的警告,将故障和威胁降到最低程度,从而保证了电力系统不会受到太大的故障威胁。继电保护装置在我国35KV变电站的建设过程中,所需要达到的相关需求如下:

(1)可靠性:35KV变电站在运行的过程中,一旦发生故障,继电保护装置应当快速响应,千万不能发生丝毫的误差,也就是说其可靠性要达到必要的标准。

(2)快速性:35KV变电站在运行的过程中,一旦出现短路现象,继电保护装置要及时、准确的切断故障,防止短路电流对系统产生强大的冲击,将故障的威胁降到最低,达到提高电力系统安全的保障标准。

(3)灵敏性:继电保护装置在35KV变电站中,面对系统故障一定要快速的做出相应的反应,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降低故障的威胁。通常状况下,继电保护装置灵敏系数作为其灵敏性的标准参数。

(4)选择性:35KV变电站在运行的过程中,一旦发生故障,继电保护装置要有选择性的进行电路切断,也就是说首先要对与故障点距离最近的设备进行电路切除,这样做的目的就是防止其他设备受此牵连。

2、继电保护装置在35kV 变电站中的主要职责

我国35kV 变电站在建设和运行的过程中,对管理方面的要求非常之高,加之电力系统的机构日渐繁杂,以前的继电保护装置多为晶体管,工作过程中采用电磁感应的原理,这种继电保护装置工作效率低、反应速度缓慢、灵敏度不高、极易出现破损以及抗震系数较小,因此,微机式继电保护装置得以诞生和推广普及。依据电力技术方面去研究,继电保护装置在35kV 变电站中的主要职责如下所述:

(1)对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

35KV变电站一旦发生意外故障,继电保护装置能够将距离故障最近的线路切断,做出跳闸的抉择,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将危害降到最低。因为35KV变电站的主要任务就是向特定的地区进行供电,如果在运行的过程中,出现一些不必要的故障,那么将不利于特定地区的供电平稳性。所以,我们在设置和使用继电保护装置的时候,首先一定要从系统的安全和平稳性出发,严格依据相关规定进行继电保护装置的设置和配置,只有将电力系统的各个分支有机结合起来,方可以达到对35KV变电站的运行状态做到实时监控的目的。

(2)对系统各个设备的故障做到及时有效的反馈

继电保护装置在35KV变电站电力系统之中,能够对系统各个设备的故障做到及时有效的反馈,这也是继电保护装置的一个基本职能。在电力系统运行的过程中,某一设备一旦出现故障或者运行不良的时候,继电保护装置将可以快速、准确的将信息反馈给操作人员或值班人员,相关人员能够及时参照有关规定,通过远程操作去处理相关故障,或者召集相关技术人员进行现场维护和修理。

3、继电保护装置在35kV 变电站中的状态检修

继电保护装置在35kV 变电站中使用的时候,一方面要根据自身的特征发挥出必要的作用和功能,另一方面要严格依据和参照相关技术规格,检修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既合理又科学,确保继电保护装置处于一个安全、规范的操作环境之中,满足系统的最佳性能需求。继电保护装置在35kV 变电站中的状态检修过程中,相关操作人员务必要认真、细心,明确自己的责任和权利,不放过一个小问题,对检测出来的故障要做到深入的研究,在确保继电保护装置有效运行的前提之下,有效、平稳的促进35KV变电站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1)继电保护装置的校验内容与周期

在35KV变电站电力系统运行的过程中,系统一旦发生意外故障,继电保护装置需要保证有效的衔接。因此,我们在日常的工作中,一定要对继电保护装置以及其他设备做好二次回路检测,此项检测非常关键。通常而言,继电保护装置在35KV变电站的使用过程中,每两年就需要做一次全面的检查,针对关键设备,需要做到一年一次的检查、校验。检查、校验的重点部件包含了:设备器件的更换和创新、设备运行的实时状态、变压器方面的瓦斯保护装置等。与此同时,对于瓦斯继电器的内部构造,需要做到每三年一次的全面检查,并且要进行每年一次的充气试验检测。

(2)二次设备在继电保护装置中的状态监测

为了确定二次设备在继电保护装置中的正确性与可靠性,我们需要对其状态做好及时、有效的监测,以此估算出其使用的年限。二次设备在继电保护装置中的状态监测内容重点包含了:直流电源操作、设备损坏情况、信号传输与逻辑判断、TA、TV二次回路绝缘性能等。参与状态监测的工作人员一定要将二次设备状态监测与一次设备状态监测区分开来,二次设备状态监测不只是针对一个设备进行,而是对一系列设备进行的实时监测。

(3)针对系统故障进行分层检测与解决

为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继电保护装置在35KV变电站中的检测效果,我们在进行系统故障检测的时候,通常采用分层检测技术,依据检测出来的故障进行维修方案的规划。一般而言,电力系统的故障由三层构成,一是遥感信息,遥感信息主要是在SCADA系统中获得一些开关的位置状态;二是一系列故障的录波;三是设备的动作信息。在针对系统故障进行分层检测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参照某些特定设备开关动作方面的信息,对其正常运行的状态做好基础性的检测与判断。若发现某一故障的解决对继电保护装置的异常运行没有丝毫的作用,那么我们就需要对其他相关层做好故障检测。除此之外,在对继电保护装置进行分层检测的时候,还需要做好故障类别、故障点以及故障性质的准确定位,与波形有效联系起来,分别对开关、重合闸等相关部件做好动作分析,进而做好全面的研究与思考。

35KV变电站电力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一旦出现意外故障,继电保护装置应当及时、快速、准确的向监测系统传输相关故障信息,这些信息的种类很多,大体上包含了开关动作信息、时间顺序信息、波形信息、故障录波信息以及保护动作信息等。当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正常的时候,那么它将会依据当前情况做好故障的有效识别和解决。当继电保护装置的相关功能或者所有功能失去效力的时候,那么继电保护装置就存在一些问题。维修人员和操作人员需要对其进行必要的检测,及时找到问题的根源,查找出导致这类问题的原因以及研究出解决故障的有效方案。与此同时,有必要采取信息反馈系统进行反向分析,提出最终的可行性方案。我们在对继电保护装置进行故障检测和维修的同时,要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对35KV变电站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不利影响,只有这样方可确保此区域供电的平稳性和安全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因继电保护装置的故障而引发的一系列损失。

4、结语

通过本文内容的详细介绍,可以看出,35KV变电站作为我国电力系统的主力军,其供电责任十分之大。为了有效确保35KV变电站在供电方面的安全性和平稳性,对继电保护装置的科学、合理使用尤为关键,同时与社会、经济效益直接挂钩。除此之外,继电保护装置在35KV变电站中的使用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做好对其理念和方式的创新,以及各设备的故障检测与维修,在根本上保证继电保护装置的良性运行,降低故障的发生几率。通过种种举措,不仅有利于我国电力系统的全面发展,而且对我国国民经济有一定的带动作用,其现实意义十分重大。

参考文献:

【1】李勇.浅谈配电系统降损节能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J];广东科技;2008年14期

第2篇:基础护理知识点范文

一、客服中心转型势在必行

客服中心的现状是成本中心:客户单向、免费呼入;提供7x24小时的服务;庞大的人员队伍和人员成本;庞大的硬件设施等生产成本;传统的机械式管理,未实现有效的信息化高效率管理;大量的客户信息散落到生产运营各个角落,未进行有效管理,未对企业决策提供有效依据。

客服中心的发展要求是利润中心:信息化高效运营中心,实现电子化高效运营;实现呼入、呼出双向服务,开拓外呼利润增长点;进行客户关键接触点管理,有效管理客户体验;有效管理客户信息,为企业市场发展和决策提供依据。

客服中心的最终目标是价值中心:成为培育企业客户满意度、忠诚度的最佳渠道;创造差异化客户体验,创造企业独特竞争优势;成为价值创造和价值增值中心。

二、关键接触点信息化体验管理模式——理论指导

将客户体验管理理论内涵、方法和目标引入客服中心,运用客户体验管理理论方法和技术,战略性地管理客户对服务全面体验的过程,推动客服中心客户体验管理。

客户体验管理以提高客户整体体验为出发 点,注重与客户的每一次接触,无缝隙地为客户传递目标信息,以实现良性互动,进而创造差异。客户体验管理理论认为客户更高的追求是心理的满足和精神的享受而不仅仅满足于产品或服务本身的价值,通过了解目前的客户体验和期望,确定关键体验并对关键体验进行分析,通过体验形式、方式的整合创新来持续创造和改善客户体验,实现与客户的良好互动,以提升客户的忠诚度和满意度,最终使客服中心成为企业的利润中心及价值中心。

三、关键接触点信息化体验管理模式——整体模型

通过对客服中心与客户体验全过程、全方位分析,确定影响客服中心的关键体验接触点主要有以下五大类型:服务方式、服务效率、技术支撑、流程管理及内部员工体验。其中服务方式是基础,服务效率是保障,技术支撑和流程管理是手段,内部员工体验是反馈。

(一)服务方式是基础

客服中心与客户互动已不再局限于单一电话渠道,为有效管理互动体验,客服中心需要实现多渠道协同服务,从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通过多种接触手段主动培养客户习惯、预先消化客户需求,实现积极的客户体验。

向多媒体客服中心转型

为向客户提供多渠道服务,与移动G3服务实现同步,让客户形象地体验G3视频服务,通过设立视频专席创造全新客户接触渠道。另外通过设置在线客服、IVR自助、客服系统支持短信、彩信、PUSH、EMAIL等下发,实现多媒体服务方式。

向服务营销一体化转型

为从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实现客服中心从成本中心向利润中心的转型,客服中心通过开展外呼客户满意度调查及外呼客户关怀服务、呼入交叉情景营销等,由单纯的服务向服务营销一体化转型,创造全新客户体验。

(二)服务效率是保障

“热线容易接通”是评价客服中心服务水平的重要要素,也是客服中心与客户交互的关键体验接触点。集团公司对移动热线提出了30S整体接通率须达到85%的要求,为完成这一指标,客服中心通过合理化、科技化的排班管理,有效利用热线资源,不断提升热线运营效率。

明确排班管理原则,提高话务预测的准确性、科学性

对月日时数据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预测,找出短期规律和长期趋势,排出合理班次,保证顾客的来电迅速接听、准确解答;满足员工闲忙均衡;实现管理的服务最优、成本最小。

研发并运用电子化系统,提高排班的吻合度

根据10086客服工作班次的特殊性,为有效并实时掌控员工的考勤、加班、请假、调班情况,有效控制员工工时,通过研发并运用考勤管理系统,使排班、考勤信息更加透明化、合理化、科学化,提高排班吻合度。

(三)技术支撑是手段

IVR功能和菜单的持续优化

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不断分析客户使用习惯,从缓解客服人工压力、分流话务量角度出发,引导和培养客户使用习惯,建立动态优化和维护IVR流程,为客户创造真正便捷的IVR服务体验。

电子渠道功能持续完善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客户对服务的电子化提出了新的需求,电子渠道成为客服中心的关键客户体验接触点。

通过成立电子渠道运营团队,由专人负责网上营业厅、短信营业厅、掌上营业厅等运维,并对客户咨询热点、突发状况及个性化服务的精细化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不断完善电子渠道功能,不断强化客户电子渠道便捷高效的服务体验。

客户模型体验系统——走进中国移动,体验热线服务

为拉近与客户的距离、增进客户沟通与体验、实现客服中心与客户零距离接触,研发客户模拟体验系统,将“客服中心一天、客户模拟体验、IVR流程沙盘演示、电子渠道展示”这四部分组成“客户体验厅”,从而使客户真切感知专业化服务、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四)流程管理是手段

以客户体验为导向,从客户与客服中心发生接触点着手进行系统化流程的改造和完善是客服中心提供统一的、标准的、可控的服务体验的关键环节。

以客户与客服中心发生的接触点为依据,明确流程梳理环节

构建服务流程地图,加强客户对服务流程的各项体验

以客户与客服中心发生接触点为横坐标,以客户所需办理的业务为纵坐标,综合考虑品牌服务差异,构建客服中心服务流程地图。

(五)内部员工体验是反馈

客服中心客户体验管理实际上是从内部员工管理开始的,通过各类信息化平台进行充分有效的内部员工体验,促进客服中心与员工之间充分的信息交流、共享和反馈,推动客服中心员工满意度的不断提升,鼓励整体员工团队创造价值,进而提高整体生产力,取得更高的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内部员工信息交流和共享系统解决方案

员工论坛实现了信息传递的及时性、便捷性和有效性,使之成为客服中心话务公告、便笺等信息共享、员工工作交流、分中心风采展示的平台,同时成为话务座席系统知识库的有益补充。

员工资源分享平台——虚拟服务体验室

第3篇:基础护理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护理学基础;护士注册考试;教学方法

一、引言

护士资格考试是由国家人事部、卫生部统一组织进行的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按照《护士条例》要求,在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完成教育部和卫生部规定的普通全日制3年以上的护理、助产专业课程学习,包括在教学、综合医院完成8个月以上护理临床实习的学生均可参加护士资格考试。护士资格考试是护士取得上岗资格、踏上就业的必经之路,也是技能与理论的有机结合。对于每一位中职院校的学生而言,考取护士资格证是她们的终极目标之一。护士资格证中主要涉及的科目有基础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药理等科目,其中基础护理学占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如何提高基础护理学的考前辅导效果,让中职学生在护考中立于不败之地,是当务之急。

二、中职护理学生的学习现状

第一,学习基础比较差。中职院校的学生绝大多数均为初中毕业生,很多学生是不能升入高中或者中途辍学的,还有在社会上游荡多年,没有一技之长的学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学校为了生存,保证生源,保证规模,招生几乎达到来者不拒的程度,客观上进一步造成生源质量差,文化层次低的现状。正是因为诸多方面的原因,使得学生对文化基础课由听不懂到听不进直到不愿意听。由于生源质量偏低,大多数学生对文化基础课学习没有热情,学习文化基础课唯一的目的就是分数,希望考试能通过60分大关就行。而对于医学专业课程,理解力有限,很多时候听不懂。第二,缺乏学习主动性。不少中职学生选择上中等职业学校学习,他们迫于家长的压力和就业的基本需求,所以根本没有学习目标,没有学习压力,没有学习动力。中职学生由于大多数未养成自我学习的良好习惯和学习的主动性,因此,面对新的环境、新的教师、新的科目、新的教学方法,更加难以适应而产生消极的抵触情绪,再加上学生的意志力薄弱,遇到困难不能迎难而上,缺乏克服困难的决心【1】。第三,实习时社会对学生的影响。在校参加护士资格考试辅导的学生,主要针对实习回来后的学生,该学生们在实习期间与社会接触颇多,增加了社会沟通能力和社会阅历的同时,也熏染了很多社会不良风气,导致护考辅导期间学生不能静下心来认真学习,造成部分知识点被遗忘殆尽。

三、护士资格考试的特点及分析

《基础护理学》的考试内容在护考中所占题量是较多的一科,对学生而言也是最容易的一科,看易实难,常丢分。《基础护理学》作为护理学的主干科目,易懂难通,在授课中,学生会觉得这门课程学起来非常轻松,但是在真正考试的时候,却不能把所有的知识点把握准确,做到100%的正确率,最后造成惨痛的后果,因此要强调其重要性及地位,最近几年的护士资格考试越来越贴近临床实践,将教学中的理论知识与临床一线技能有机结合的同时,注重人文关怀和人际沟通的有效运用,在复习时应抓住基础护理学中的重难点及灵活的语言沟通技巧,从而提高护考成绩。结合五年来的护士考试真题及护考大纲进行分析《基础护理学》的主要考点在药物疗法和过敏试验法(平均7分)、静脉输液与输血(平均6分)、医院感染与预防(平均5分)、患者清洁护理(平均5分)、排泄护理(平均4分)、出院和入院病人的护理(平均4分)、病情观察及危重病人的抢救(平均3分)、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平均3分),其余单元所占分值较少,但是并没有删减。找到这些规律后,就可以根据各章节分值分布情况,具体指导学生复习,从而提高基础护理学的考前辅导效果。

四、针对中职学生现状改变教学方法,从而有效提高基础护理学的考前辅导效果

结合考试大纲和临床精细讲解基础护理学中的知识点,配合临床病例、图形、实操、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形象直观的化解教材中的重难点,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对往年的考点重点讲解分析,基础护理学中的知识点要复习全面,以防新增考点,做到不丢弃每一分。其实对于基础护理学来说,考生在复习的时候,一定要做到对于平时就非常熟知的知识点做到精、准,保证绝对的正确率,避免因疏忽大意或者以为做过,非常熟悉,不认真读题而丢分,从而拉分,而对于相对陌生的知识点,要做到看是否能用排除法或者推理法,进行解答。对于《基础护理学》来说,没有哪句话不是重点或考点,在考前的几天,我们应该拿着一本《基础护理学》的教科书,从第一页认认真真的念到最后一页,这才是捕捉考点的最佳方法。注重知识结构的重组与概括,切忌孤立各部分知识,横纵比较综合,融会贯通各部分知识点,揭示其内部联系与规律,并从中提炼精髓。【2】教师指导学生有效审题和答题技巧,特别是反向题,一定要认真审题。对于见过的题型或试题,更要注意审题,以防止在题干中增加内容而语义全变,并做到提高答题的速度和准确率,同时正确的填涂答题卡,是保证有效得分的基础。

作者:赵春梅 单位:辽宁省阜新市卫生学校

参考文献:

[1]康琳,吴丰军,李小军.谈基础护理学在护士资格考试中的教学方法与体会.中国校外教育,2014(31):114.

第4篇:基础护理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护士执业考试 新变化

外科护理学 改革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9C-

0154-02

自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实施以来,我国建立了护士执业考试、执业注册管理制度。这标志着我国护士管理走上了科学化、法制化的轨道。从1995年开始,从事护理工作的从业人员必须参加并通过全国统一组织的护士执业考试,通过考试并取得护士执业证书后方可执业。由此可见,考试的通过率及成绩直接反映学校教学质量,同时影响学校招生、就业等工作,最终影响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各校在教学改革中以学生护士执业考试的通过率作为教学改革的关键点。外科护理学是护理专业学生的主要课程之一,且在护士的执业考试中占着较大的比例。2011年护士执业考试大纲发生了新的变化,考试内容打破了学科界限,对此,如何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结合新大纲的需求,改革外科护理学的教学方法,是本文要讨论的问题。

一、2011年护士执业考试大纲的新变化

2011年护士执业考试发生新变化,改革力度较大,考试内容打破了学科界限,考试学科、疾病种类、疾病内容均有增减;考试形式为两个科目,增加了临床操作和实践技能型的A2、A3、A4型题。笔者结合这些变化,将大纲的变化归纳为“七变”:一变是考试涉及学科由专科到全科,并增加人文、沟通的相关知识;二变是考试形式立体整合,两个科目的考核包括了原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护理学基础、人际沟通、护理法规、护理伦理、护理管理、中医的相关知识;三变是考试题型A2、A3、A4等临床病例题分量大增;四变是主要考试内容编排形式由学科到系统;五变是增加护理问题和健康教育的内容,重沟通、重预防,逐渐接近临床;六变是疾病的增加和删除;七变是考试大纲的形式抽象化、考试内容灵活化。

二、护士执业考试大纲新变化下的外科护理学教学改革

(一)重新整合教学内容

针对新大纲的变化,在外科护理教学中,可将教学内容按“以适应护士执业考试标准,符合护士职业能力要求,围绕着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的核心”原则来进行整合。

1.将医学基础知识渗入教学中。医学基础知识作为医学临床的奠基石,在外科护理学的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护士执业考试的知识,教师在备课时应对运用到的医学基础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为学生的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由于目前的中职生文化基础差,理解能力弱,且学生入学第一学期的医学基础课程多,学生难于理解,如靠死记硬背来掌握知识,学生所掌握的知识点较为局限。如何在教学中让学生温故知新,在学过的医学的基础知识上引入新的学习内容?这就需要授课教师熟悉医学基础的教学重点与新知识之间的衔接。如在讲授“烧伤病人护理”的内容时,教师帮助学生复习皮肤结构、皮肤功能等相关的医学基础知识后,再帮助学生理解体液、水电解代谢紊乱、补液的知识,后引入新的内容“烧伤病人护理”,这样就解决了从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到外科护理学的重要知识点的衔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牢记所学过的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护士执业考试成绩。

2.通过临床案例,设计工作情境,将护理学基础、人际沟通、护理法规、护理管理等知识融入外科护理学的教学中。如南宁市卫生学校2010年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对外科护理学进行整合,设置了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急性腹膜炎病人的护理、胃大部分切除病人的术后护理、大肠癌病人的护理、开放性伤口病人的护理、烧伤病人的护理、破伤风病人的护理、甲亢病人的手术前后护理、肾结石病人的护理、血气胸病人的护理、颅内血肿病人的护理等11个学习情境。同时,按照病人入院到出院的全过程,设计实施情境的过程,并将护理的技能、人文知识、法律知识、安全知识及沟通技巧融入学习情境中。学习内容的整合,适应了护士执业考试编排及知识面的综合性;工作情境设计,也体现了学生综合知识运用的过程,符合护士执业考试内容的变化。

(二)改革教学方法

1.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实施教学。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是以临床案例的形式,设计学习型的工作任务,通过学习型工作任务将知识、技能、态度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学习者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学习知识、训练技能和培养态度,从而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以下以学习“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为例,描述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学习过程。

第一,教师布置学习型工作任务。即要求学生根据所给病人情况完成相应的任务。病人基本情况:病人王某,男性,55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痛4小时”入院,诊断为急性阑尾炎,需要手术治疗。据此,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以下任务:一是学会接待病人,并完成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评估(内容病因、发病机制、身体状况、心理—社会状况、辅助检查);二是制订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术前护理计划;三是按操作流程完成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手术前护理;四是学会使用外科术前护理常用器械、物品;五是与病人及其家属、其他医护人员进行有效沟通。

第二,学生分组。学生分为6组,每组为10人左右,并选出一名责任心强的同学担任小组长,负责组织本组的学习。

第三,课前知识准备。按下发的工作任务,利用课余时间借助相关学习材料,通过网络、临床医院等学习途径,准备与工作任务有相关的知识,如阑尾炎的解剖、生理、病理知识,病人的入院指导,静脉输液技术、术前准备,等等。

第四,工作方案制订。将所收集的材料经过小组讨论,确定工作方案,并与教师共同选择最优的工作方案。同时做好角色的分工。

第五,学生工作任务的实施。学生根据制定的工作方案,设计与临床一致的工作情境,进行角色扮演。这样可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形象化,使教学内容直观、易于理解,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学生完成任务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以及团队合作、人文关怀等意识,并指导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对照计划确定的成果进行自查,找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第六,成果展示及评价。实施后,每组进行成果展示。采取多元化评价方法,包括学生自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阶段性评价等。

第七,总结与反思。学生分析在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哪些知识有遗漏,哪些没做好,提出下步改进的措施。

第八,知识拓展。采用启发式或精讲的形式,根据工作过程中的相关知识点,结合护士执业考试的相关内容要求学生做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的知识。

2.加强课后实训,巩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实训室由学生管理,实施全天开放,加强第二课堂的学习。第二课堂活动是以育人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重点,以丰富的资源和空间为载体来开展的一系列开放性活动。学生以小组的形式,不定期到实训室练习,强化与巩固对课中的知识的理解。如学生学习“胸腔闭式引流护理”与“胃肠减压护理”时,二者吸气末屏气拔管操作上有相似之处,但目的不同。胸腔闭式引流吸气末屏气拔管,是预防气体通过引流口进入胸膜腔;胃肠减压吸气末屏气拔管,是预防拔管时内容物进入气管。这些知识易于混淆,可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识别它们的不同点,将知识点融入操作过程中,达到有意识记忆,使学生便于记忆,牢固掌握知识。同时,课后练习的组织形式是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小组的学习,学生实现互动学习。护生通过小组互动、讨论和自检,可以学会共同学习,加深友谊,满足心理需要,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3.加强护士执业考试前的强化训练。为了提高学生护士执业考试的通过率,教师除狠抓在校的教学课堂质量外,还应加强考前的辅导。学生经过在校的理论学习及临床医院的1年实习,虽然操作能力得到提高,但是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融会贯通的能力仍较弱,学生对护士执业考试的知识点的认识仍是分散的。笔者认为在考试前1~2个月,教师应组织学生集中辅导,根据护士执业考试知识点帮助学生进行分析总结、理解记忆,利用顺口溜、谐音、联想记忆寻找规律,将书本知识生活化,以便学生掌握知识点,强化知识点的记忆。必要时,可通过列表归纳、比较记忆或是口诀记忆法来加强学生的记忆,如乳腺癌患者术后肢体活动的记忆:“一(24小时)动手,三(1~3天)动肘,功能锻炼朝上走,四可以动动肩,直到举手高过头”。

总之,由于新大纲的变化,护士执业考试难度相应增加,教师与学生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为了适应新大纲的变化,确保考试的通过率,教师应更新教育理念,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以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赵书贵,张立新.全国护士执业考试现状与发展方向[J].中国医院管理,1997(3)

[2]张巧玲,杨金友.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改革对护理职业教育发展的作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0(8)

[3]李英.工学结合一体化课业学习包的开发[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5)

[4]朱艳.角色扮演法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0(13)

[5]丁丹,王芝华.高校第二课堂育人模式探析[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2)

第5篇:基础护理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内科护理学;执业资格考试;教学改革

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是评价申请护士执业资格者是否具有执业所必须的护理专业知识与工作能力的考试。护理教育以培养应用型护理人才为目标,而应用型人才的基础即是国家护士资格证书的取得。全国统一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也是衡量各院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也是护生就业成功的保证。因此,“以教学服务于就业、服务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理念应贯穿于整个护理专业的教学过程[1]。

内科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主干课程,引领护生从护理基础知识向临床护理实践转变,是课时比例最高的临床课程。内科护理学在国家护士资格考试中的考点及比分比重最大的学科之一,考试的灵活性、应用性也越来越高。因此应将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内容纳入课程教学,将教学服务于护士资格考试,做到有的放矢;并以获得执业资格为动力激发护生兴趣、挖掘护生潜力。同时对于内科护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1 围绕护士资格考试特点及考题规律设置教学大纲

分析护士执业考试大纲,其题型为A1型单句型最佳选择题、A2型病例摘要型最佳选择题、A3型病例组型最佳选择题。试卷内容主要涵盖三个方面,分别是:主要的护理任务;完成任务所需要用到哪些护理知识;各类型常见疾病每道试题的出题规律即以常见疾病为背景,运用所学知识完成某一特定的护理任务。授课教学大纲应与护士资格考试接轨,教学大纲设定上应注重知识与能力的培养,遵循“必须、够用、实用”的原则进行整合,根据考试重点设置教学重点,在教学中把考试中出现频率高的知识点渗透到日常教学中,增强护生的感性认识,使护生明确今日学习和今后参加“执考”及就业有密切关系,以获得执业护士资格证及增强就业竞争力为动力[2]。

2 教学模式多元化改革

内科护理学阐述内容在临床护理理论与实践中有普遍指导性意义,与护生今后的临床工作直接相关,也与其养成合理医学思维、正确实施护理程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既重视基础理论知识教学,又要重视实践技能训练;既要重视课本知识与护理临床相联系,又要重视课程的重、难点试题训练及分析试题的训练[3]。

2.1 重视基础,层层深入

《内科护理学》涉及知识面涵盖了护士所学的全部基础学科,如《病理学》、《生理学》、《健康评估》、《药理学》等,结合护士资格考试要求护生应对基础知识融会贯通,灵活掌握。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及深入。目前采用教材知识体系均依据各系统疾病讲解,在讲解每个具体疾病之前,加入相关器官组织的正常生理功能,对于难以理解的疾病更应如此。同时采取启发式教学法,例如讲解心力衰竭时,应重点回顾心脏血流动力学原理,引发护生思考并设置提问,当心功能减退时,患者可能会出现的变化。使护生在回顾正常结构与功能基础上,进一步思考疾病状态下的症状和体征,加强对知识点的横向与纵向理解。

2.2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应用在护理教学中有多种优势,例如形象直观、节省了板书时间等等。内科护理的学科特点是专业性强、知识点比较抽象,尤其是疾病的发病机制很难理解,单凭口头描述很难达到教学目的,多媒体教学可为以帮助护生把知识点从抽象转具象、直观、生动。应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采用图片、模式图、视频、音频等演示方式,将知识点表达准确、清晰。例如播放典型病例、实践操作录像,反复播放语言难以描述的听诊杂音;心衰病人血流动力学改变可采用多级箭头、层层推进的模式图,并辅以插图;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头颅CT检查可利用图片播放正常与异常CT照片进行讲解。多种方法弥补护生见习时间有限、患者接触少的不足,使枯燥的理论尽量直观、生动,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2.3 病例讲授,情景模拟

临床课程中使护生理解疾病症状和体征,是掌握疾病治疗机护理措施的基础,也是护士资格考试病案分析题的出题来源,在授课过程中穿插典型病例与情景再现,使护生身临其境,对疾病进行系统讲解可起到良好效果。例如课程导入均采用典型病例导入的方式,使护生对患者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有初步理解;进而提供诊断,并提出“为何如此诊断?如何治疗和护理?”等问题,护生带着问题听讲更有针对性;在涉及到疾病鉴别诊断时,加入误诊案例;讲解疾病症状、体征时,也可采用该病例做进一步解释。病例的灵活应用及情景再现,既可以帮助护生发现问题,又可调动积极性,对病例的分析也可以提高其分析A3型试题的能力,提高护士的兴趣和课程参与性程度。

2.4 随堂练习,巩固理解

内科护理学在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中所占比重很大,单凭考前的突击复习很难达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除了突出重点、难点、考点外,在课程末尾加入随堂练习,内容为典型病案型分析和历年执业护士资格考试真题。目的有二,一是考查教学效果,复习课程重点、难点,鉴别易混淆知识点,加深印象;其次通过例题分析提高护生应试能力,包括如何揣摩出题人意图,哪些知识点是考点,建立分析问题的思维,遇到难题排除疑难选项的技巧。在平时训练并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也减轻其在复习考试时的负担。

3 内科护理学考试改革

目前内科护理学课程考查方式主要为理论成绩和实践成绩。首先应改变试卷结构,与护士资格考试接轨,全部为选择题。目前主观性试题在理论考试中比例高于客观性试题,应多采用客观性试题提高护生解题能力,而不是单纯记忆与灌输。其次是评分的方式方法,采取灵活多样形式考查护生学习状况。提高平时成绩比重,使护生在平时认真对待提问与课后作业,提高护生自主性和积极性。第三,完善题库建设,以教学大纲为依托,满足护生需求。考题应在题库中随机抽取,护生能够明确考试范围与学习目标,使考试成绩能够客观、真实地反应护生学习情况和教师教学能力。

4 加强考前辅导与考后反思

临考前我专业都要进行为期4周的考前培训,对重点知识点及考点进行针对性复习指导,并对典型试题详细分析,使护生巩固知识点并举一反三。考完后对考试情况进行反馈,便于掌握考试动态,总结在教学中的欠缺与不足,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护生通过率。

5 重视护考师资培养

一线护理教师是护理教育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和实施者,是完成护理教学任务的核心力量。提高师资素质,是培养护理人才的前提。因此,学校应重视内科护理学教师的培养,鼓励教师去临床一线进修,掌握本学科进展及最新动态;积极探索和改革教学方式方法,体现“以护生为主体,教学相长”的教学理念;并针对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参与相应的师资培训计划,关注护考最新动态,把握考试信息。采用多种方式提高师资队伍素质的培养,使护生更好理解和掌握内科护理学考点,增加护生通过率。

护士资格考试是评价护生学习水平、实践能力和教师教学理论水平的重要指标,对于护理专业教师来讲,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在教学与考试之间寻求一个较好的契合点是每一位从事内科护理教学工作者着重思考的问题。应采取多种教学方法,使内科护理教学服务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将护理教学计划与考试、实践接轨,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周德浩.探索内科护理学教学方法[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161.

第6篇:基础护理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情景教学 评判性思维培养 实践与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232-01

基层部队卫生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对于护理士官的第一任职需求,要求护理士官学员除具备一般的护理知识和技能外,还须具备多种能力,包括独立处理复杂紧急情况的能力,有效沟通和协调能力,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和自学的能力及评判思维的能力等。其中评判思维是一种合乎逻辑的思维方式,是在对问题发展变化充分了解基础上多角度认识分析问题,寻找最佳解决方法。是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选择、识别假设,在反思基础上进行分析、推理,做出合乎逻辑判断和正确取舍的高级思维方法及形式 [1]。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注重在护理操作技能教学中对于护理士官学员加强评判性思维的培养,通过护理辩证思考帮助护理士官学员对于各种复杂情况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提高工作的科学性、合理性,适应基层部队卫生工作需要。

1.以情景为切入点,引导应用知识展开积极思维

教员在授课中选择合适的内容设计情景,以此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引导积极探究的积极性[2]。为加深学员对基础护理理论与技能的临床实用性理解,授课中注意根据不同内容,在讲授、示教中结合临床实例设计相应情景贯穿到情景之中对实际情况进行处理。如讲授患者入院和出院时,教员通过讲授、录像等教学手段将患者入出院护理过程传授给学员,然后设计情景,如你是一名正在值班的内科护士,接收一例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入院,你如何进行入院护理,请学员思考并编排一个情景剧演示患者入院护理的全过程。

2.指导学员对情景知识点进行认识、分析思考形成正确判断

学员根据教员所设计的情景以班为单位在课上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学员首先将情景中的知识点分别罗列出来加以分析思考,如在接收患者时要进行的准备包括:床单位准备、患者生命体征的测量、表格的填写、入院介绍、病区环境介绍、执行医嘱、与患者进行交流、卫生宣教等,通过分析讨论加深了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然后写出情景角本。

学员间以班为单位进行组合编排出情景剧请教员予以指导,当教员提示在护理中还应特别注意根据患者的情况采取因病而异,因人而异的个性化护理时,学员们又将知识引深到结合专科护理知识,结合整体护理的观点对患者进行护理,加深了将所学知识进行联系和整体护理理论与实践的应用结合意识。

3.组织情景演示强化学员运用知识解决护理问题的能力

根据教学内容分阶段组织学员进行情景演示,在学员进行情景演示过程中我们对于情景剧中的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综合素质的体现(仪表、人际交流等)、创意(编排合理及完整性)、操作技能的正规性等内容进行打分,然后逐一进行讲评。特别注意在学员演示过程中,对成绩给予肯定,对于突出优点给予重点表扬,对于不足点强调学员在以后学习和工作中要纠正。如一组学员演示输血过程中由于查对制度执行不严格而发生溶血反应的情景剧时,教员讲评提醒学生注意,此情景剧在创意上本意是要强调输血中严格查对制度的重要性,在编排上可换个角度,从严格查对杜绝差错事故的实例入手,并要突出输出反应处理过程中的知识点,效果会更佳。在讲评中我们还提出了学员在操作中存在的查对不严格,无菌操作原则不严格,与患者交流不够等问题。通过情景演示及讲评过程,加深了学员对于知识的认识、理解、记忆和应用结合,使教学中的知识点得到了强化。在演示前有一部分学员忽略了查对环节,有的学员无菌操作中无菌观念不强出现跨越无菌区或使无菌物品被污染,更有相当一部分学员只顾操作而忽略了与患者交流和关心体贴患者。通过情景演示中教员讲评强化,使学员在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无菌观念、执行操作中受伤观念、与患者交流等方面的意识均有显著加强,90%的学员均能做到严格查对、严格无菌操作并在操作中注意与患者交流,关心体贴患者。

4.教学体会

4.1基础护理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采用情景教学的方式对于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思维,加深知识的理解、记忆和应用相结合,特别是对知识要点的应用起到了强化作用。对于培养学员的综合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4.2采用情景教学的方式强化了护理人员对评判思维能力重要性的认识。特别是使学员在服务态度、专业技能、知识运用、经验积累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提高,突出表现在将被动执行医嘱变为主动思考分析、执行,使学员认识到只有掌握丰富的医学理论知识、技能,才能真正为患者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靠不断地反思和推理。同时,激发了学员良好的学习风气和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4.3使学员们充分认识到有评判性思维的护理人员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由于注重评判性思维能力培养效果的评价,按护理程序有目的、有计划、有预见地从事各项护理活动的内容增多,可使患者接受到高质量的护理,为今后部队官兵提供优质服务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第7篇:基础护理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中职护理教学;措施

现在实行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办法》规定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分为专业实务与实践能力两部分,这一变化无疑更加切合实际,更加注重考生的工作能力。因此,相关中职院校必须以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作为教学导向,从多方面入手对教学进行改革,从而适应这一变化,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与成才率。

一、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形式与近年来的变化

(1)考试内容的发展。从2001年以来,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开始突破学科壁垒,对于各种专业知识进行了系统的整合,把之前的基础护理学、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护理学等五大模块经过整合之后重新划分为21个更加细化的模块。同时增加了精神障碍病人护理、中医基础知识、法律法规等六门新的考试内容。现行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内容主要分为专业实务与实践能力两部分,更加注重考察考生的护理学整体知识与实践能力。

(2)题型的变化。根据护士在护理工作中经常用到的专业知识与实际工作中的需要,新的考试大纲规定的考试题型主要以病例分析为主,这一变化在考试中的具体表现为,考试中纯粹的记忆性内容减少到合理范围,而病例分析与护理的内容大幅度增加。与之前的考试大纲相比,新大纲在重视考生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加重视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与经验。

二、教学改革的措施

(1)修改教学大纲。与护理相关的中职院校和专业,必须根据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的变化,对自身的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作出合理调整,以适应考试的需要。在教学工作中,教学大纲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学生的学习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对教学大纲进行合理化调整,可以对学生的学习作出正确的指导,促进学生学习质量与效率的提升。把教学大纲与考试大纲有机结合,可以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于知识点按照重要性及难易程度进行分类讲授,避免遗漏重要的知识点,也不容易出现重复讲授的情况。例如,内科护理与外科护理这两个科目存在很多重复的知识点,像甲亢、溃疡等病症在这两个科目中都有涉及。对于这些重叠区域,内科与外科教师应该根据考试大纲中的侧重点调整自己的教学大纲,对于重复的知识点进行分工,避免重复教学增加学生的负担。

(2)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调整。与旧有的考试大纲相比,新的考试大纲对各科目的内容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增减。例如,在外科部分增加了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内容,删除了外科护理的总论内容。但是被删除的章节并不是彻底告别考试,其中比较贴近临床实践的内容还会在考试中出现。因此,教师必须认真分析考试大纲的变化,并根据大纲的变化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增减。对于大纲中的重要知识点进行重点讲解,尽量使学生理解透彻。对于比较次要的内容进行讲解时可以适当加快进度,进行简明扼要的总结即可。例如,在讲授输血的课程时,教师要对于考试大纲中关于输血的重要知识点进行重点梳理与讲授,如为患者输血时,更换第二袋血浆时的注意事项等,并对学生不懂的内容进行重点解答,对于容易记错的知识点进行重点强调。

(3)改进教学方式与方法。为适应新的考试大纲的变化,教师要对护理学教学的方法进行合理改变。在讲解考试大纲中有关护理内容的部分时应该以护理工作的过程为主线进行衔接,并以护士的实际工作为基础。对于专业课教学的方法与手段必须进行合理的调整,以适应不断变化的考试大纲与形势,灵活运用行动导向法、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等教学方法进行授课。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改变题型,使各相关学科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对于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考察,能够更加客观的反应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重视习题的作用,让学生在攻克习题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缺点与不足,为考试和之后的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教师在讲授内科有关慢性心血管疾病时,可以让学生扮演患者表现出的不同症状,让其他同学根据这些症状进行护理评估,制定合理的护理措施。之后再讲解一些临床案例,对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进行评价,找出不足与疏漏之处。通过这样寓教于乐的方式既可以调动学生对上课的参与热情,营造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更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与质量,加强学生对于知识点的记忆。

(4)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习与实训机会。新的考试大纲更加重视对于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考核,为此,学校要根据大纲的变化与自身的实际情况适当增加专业课中的实验课,尤其是护理学基础实验课的课时,并尽量提前开始。在进行实验课时,教师要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进行更加有效的现场观察与指导。在实验课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还要让学生把实验用的道具人当做真正的患者进行认真细致的护理或急救,并锻炼与“患者”沟通的技巧,从学校里就开始培养学生对于患者的关怀。此外,学校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学生临床实习的时间。由于现在多数实习生定点医院过于重视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而忽视对于理论知识的培养。这就要求学校保持与医院的联系,经常派教师到医院对学生的实习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在学校的考试中多加入一些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真题或模拟题,使学生能够真正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这样无论是参加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还是之后进行临床工作都可以做到得心应手。

(5)考前进行集中式辅导。实习完成之后,就是学生整合学到的知识点,把理论与实践过程中得到的经验相结合的重要时间。学校应该根据自身情况,每年组织至少两次的集中辅导。在进行辅导之前,首先要对所用的材料进行精挑细选,尽量选择符合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的教材或习题。其次,教师在进行辅导的过程中,应该向学生尽量传授答题的技巧,对于需要重点理解与掌握的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并对各科的知识点进行系统的归纳与梳理。第三,强化习题练习,对历年的真题进行分析总结,之后尽量多进行真题模拟。既提高学生对于考试的重视程度,还可以通过模拟测验及早发现学生知识掌握中的盲点,及时进行查遗补缺。教师还要经常开导学生,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尤其是临近考试的一段时间,学生在这段时间心理压力会明显加大,如果不能有效疏导,很可能影响其在考场上的发挥。对于这种情况,学校应该尽量进行疏导,建立心理咨询室,为学生减压。

综上所述,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是护理专业学生最终走上护士岗位的重要通道,考试的通过率,是护理学校或专业教学质量的最直接体现。这就要求中职院校的护理专业根据考试大纲的变化灵活的进行教学改革。这时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学校与教师必须与时俱进,转变一成不变的教学观念,不断的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为学生顺利走上梦寐以求的护理岗位,以及之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第8篇:基础护理知识点范文

一、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一)课堂任务的准备与布置。融入护理与礼仪知识点的教学方式进行课堂教学需要一个前提,就是中职学生已经对于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的相关知识进行了系统的学习,并且扎实地掌握了与患者的沟通技巧和交往礼仪。这就需要老师先对于护理礼仪的书本知识首先进行讲解,然后再向中职学生布置实际演练的任务。总之中职学生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储备才可以进行实际的课堂演练。由于护理人员会接触到不同的患者,会遇到性格暴躁的人、患有特殊疾病的人等。老师可以依照实际护理工作中的不同的情境与不同类型的患者向中职学生布置课堂演练任务,这样可以使得中职学生可以对自己今后的工作状态有一个初步的认识[1]。总之,在课堂任务演练之前,中职学生需要对护理的相关知识有所掌握,老师也要根据班级中职学生情况进行小组与任务的分配,保障实际任务演练的顺利进行。

(二)实际的任务演练。一般来说,每个小组都会有4~5个人,分别扮演患者、患者家属、医生、护士等。在实际任务演练的过程中老师应该尽量进行真实情况的模拟,例如患者在医院突发疾病、患者不配合治疗、患者家属询问患者病情等这些在实际工作中可能发生的一些场景。同时任务演练的过程中还需要用到一些医疗仪器,这都需要进行实际的操作,这样可以对中职学生所学的知识进行一个实际的检验。除此之外, 由于是课堂的场景模拟,很多中职学生在课堂任务演练的过程中可能不会太在意自己的行为、表现,这就需要中职学生端正思想,将课堂演练当作真正的工作实践,对于自身的一些专业行为,如听诊器的使用、手持病历夹的方式、站姿等都要进行重视,并且要善于从其他小组的观察中学习,这样才可以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严格规范自身行为[2]。在任务演练的同时还要进行影像的录制,使得中职学生可以对自己以及其他小组的表现进行观看,便于课后的交流、学习。

(三)针对录像表现进行课堂评价。实际上,集体进行演练影像的观看无论是对于中职学生还是对于老师来说都十分必要。首先影像资料可以反复观看,老师可以对每一组的表现进行细致的观察,及时发现中职学生在实际演练中存在的问题,这样老师可以根据大家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及时的讲解,有效避免了中?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出现同样的失误,同时还可以将这些影像资料保留作为今后的教学资料。其次对于中职学生来说,有时自己意识不到自己在演练中出现了错误,因此通过观看影像资料可以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并且通过其他小组的评价及时改正自身存在的错误行为。最后,演练影像也是中职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一个纪念,具有一定的留念价值。

二、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实践效果

(一)锻炼了中职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护理学基础实验的教学实践中,融入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知识点的教学方式可以对中职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有效的锻炼[3]。在学校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就是将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因此在课堂中进行实际护理情境的模拟演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中职学生的实践水平,保障中职学生在今后的护理工作中在面对各类状况时可以有效应对。对于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来说,给中职学生充分的实践锻炼更加有利于中职学生今后的就业,因此在护理学基础实验课堂上进行实景演练和表现分析可以使得中职学生认识到今后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去做才能够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总之,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实践活动提供指导,在学校学习中如果中职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一定的锻炼,有利于在今后的工作中有一个出色的表现。

(二)深化对护理工作的认识。实际上在学校的教育之下,很多中职学生对于护理工作仅仅停留在感情的认识之上,但是应用这种教学方式的应用可以使得中职学生对护理工作形成一个理性的认知,进而深化了中职学生对自己今后所要从事的职业的认识。护理工作的实际情况远要比书本上描述的复杂得多,需要中职学生具备一定的心理准备,因此中职学生对于护理情境进行模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中职学生进一步对护理工作进行了解。只有对职业有一个全面的认知才可以指导中职学生更好地进行职业的选择,很多中职学生对护理工作的认知较为片面,因此情境体验为中职学生走进护理工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有利于中职学生充分了解护理工作的实际工作流程与其所处的工作环境。

三、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实践意义

第9篇:基础护理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病案教学法;内科护理学;护理程序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2016级护理学专业两个班级学生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8人,对照组50人,两组同学一般资料及上学期成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选取内科护理学教材中的消化系统作为授课内容,两组内科护理教师为同一人。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方法即遵循教学大纲,采用多媒体+板书的教学方法。观察组采用案例教学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第一,在讲授每一个疾病之前先引入1~2个典型案例,案例是从医院、网络等途径获得,并与其他资深教师讨论确认无误后方可引入,案例问题尽量以开放式为主,激发学生自主思考能力。第二,带着案例引入的问题开始具体内容的讲述,内容讲述严格按照三步护理程序执行即进行综合护理评估、提出护理诊断后根据首优原则实施护理措施。第三,每6~7人组成一个小组,讨论案例问题,比如经过分析患者所患什么疾病、哪些信息可以辅助诊断、可从哪些方面展开评估、可提出哪些护理问题、该如何实施具体护理措施等,讨论之后每组选派组长就所提问题给予回答,组长回答完后组内成员可补充,最后由老师统一纠错并就问题进行整体归纳总结,尤其是要强调以护理程序为主线的整体护理过程。

1.3效果评价

单元测试:消化系统内容结束后两组同时进行单元测试,单元测试题目分基础测试(名词解释、填空、选择)和案例分析两部分,测试后分别对两个班级基础测试得分和案例分析得分进行比较。问卷调查:在充分查阅文献和咨询相关专家后,自行设计问卷,调查两组同学对于内科护理学课程及教学方法的满意度,在课程结束后发放问卷,99份问卷全部收回,回收率为100%。

1.4统计学方法

所收集的数据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珋±s表示,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单元测试成绩比较

2.2两组学生对于内科护理学课程及教学方法的满意度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