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师的职责范文

教师的职责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师的职责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师的职责

第1篇:教师的职责范文

2、认真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树立素质教育的思想观念,掌握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做好角色转变。加强师德修养,关心爱护学生身心健康,自觉做到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3、承担地理课教学工作,按照学校的安排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认真上好每一堂课。

4、认真钻研大纲、新课程标准,把握我校学生实际,制定适合我校学生实际的教学计划(教学进度),并认真执行,期末写出专项总结。

5、工作中要严格遵守我校教学常规的各项要求,准备好实验实习和操作所需的仪器设备,认真备课,写出符合要求的教案,做到常写常新,逐步形成有自己个性化教案,及时布置作业,全批全改,做好作业的检查和评价工作。

6、坚持因材施教和启发式教育原则,从学生实际出发,上好每一节课,课堂教学要做到目的明确、讲解准确、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指导学法、讲练结合、合理组织、师生互动,注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认真贯彻落实教学常规。

7、坚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培养学生兴趣,针对我校学生实际和专业特点,加强对学生课堂管理,做到管教管导,培养良好习惯,寓教育于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和重大节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教育。配合班主任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开展丰富多彩的思想教育课外活动。

8、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思想状况,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实施分层次教学,分层次辅导,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使全体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

9、按规定做好期中,期末考试和升学模拟的出卷工作,认真做好质量分析,及时反馈,改进教学。

10、重视培养学生兴趣和能力,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积极创造条件,上好演示实验,并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

11、主动承担班主任工作。在教学工作中要树立全员育人的思想,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

12、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技术),充分利用学校多媒体教学资源进行教学,完成各类继续教育学习任务,坚持终身学习,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参加各项教研活动,开展课题研究,提高教学质量。

13、学期完成听课16节,下班辅导10次,及时做好家访工作。完成教研组安排的各项任务。

第2篇:教师的职责范文

【关键词】教师;教育;职责

The following series.the education of a teacher's job

Zhang Guofeng

【Abstract】Class is the most basic unit of school, is a student living in one of the most direct and most important, also is the basic unit of the teachers to carry out the education teaching activity. In this unit, classroom, director of the teachers' classes, for the education teaching and class management work, its sacred mission and responsibility. Both to cooperate together to achieve the goal of education.

【Key words】The teacher; Education; Duties and responsibilities

班级是组成学校最基本的单位,是学生生活于其中的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群体,也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在这个单位中,科任教师跟班主任一样,担负着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其使命神圣、责任重大。二者要相互协作,共同实现教育的目标。

然而,一些人认为,科任教师只要上好课就可以了,班级管理应由班主任去完成。事实上, 科任教师对班级的管理是班级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有科任教师在搞好教学的同时,与班主任密切配合抓班级管理,才能形成班级管理的网面,才能形成一个积极进取、充满活力的班集体。

其实,科任教师做班级工作有许多有利条件, 科任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是对班主任工作的有效补充,有科任教师参与的班级工作将做得更为出色, 将培养出更为文明、和谐的优秀班集体。

因此,科任教师应积极参与到班级管理的全过程中去,在班级管理中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1 处理好教学与教育的关系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传道”就是育人,就是教育,就是管理,就是要对学生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就是要言传身教、耳濡目染、春风化雨;“授业解惑”就是传授知识技能,解答疑难问题,就是教学,就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做学问。两者不可偏废。

从根本上来说,教育、教学的目的都是育人,塑造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合格公民。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在前,教学在后。况且,只上课不了解学生,不组织学生,不管理学生,不在学生中树立威信,甚至因种种原因引起学生不服、不满、反感乃至厌恶的科任教师,可以肯定的说,是教不好学的,其教学效果是可想而知的。可以说,不会管理的教师就不会组织,不会管理的教师就不会教学,不会管理的教师就不会育人,不会管理的教师就不是合格的教师。

科任教师只有搞好教学的基础上,积极参与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密切配合、相互支持,使班主任切实感受到科任教师的有力配合是不可或缺的,在共建良好班集体上形成教育的合力,才能够发挥班级管理的整体效能,真正达到育人的目的。

2 处理好与班主任的关系

我们曾听到一些科任老师抱怨班主任:你这个班太烂,你是怎么管的,我没办法上课!我们也曾听到一些班主任背地里抱怨科任老师:你上课管不了学生,反而找我,你自己是干什么的?当然也有班主任、科任老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抱怨。最后的结果是加剧学生对老师的不满、科任老师和班主任的敌对。这样的班级其教育教学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班主任确实是班级管理的主体,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在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导师的作用。同时,班主任负有协调班级学科教学工作和沟通学校与家庭、社会教育之间联系的作用。《中学班主任职责》规定,班主任负责联系和组织科任教师商讨本班的教育工作,互通情况,协调各种活动和课业负担。

那么,科任教师的基本任务和职责应当是:首先搞好本学科的教育教学工作,完成“三维”教学目标任务,教会学生学习和发展,挖掘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第二,协同班主任搞好学生和班级的日常管理,完成阶段性工作任务,培养良好的班集体。

由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的工作区别与联系可见,科任教师的工作很大程度上要靠班主任工作奠定基础,科任教师应当主动与班主任搞好合作。因为良好的班集体是实现学科教育教学目标的根本保证,而良好班集体的培养关键在于班主任。也就是说,支持班主任工作也就是在支持自己的工作。另外,班主任跟学生接触的机会和时间远多于科任教师,对学生的了解更全面、更深入,更有利于把握和教育学生,科任教师不断与之取得联系,搞好合作,更有利于得到班主任的支持与帮助,全面了解和共同教育学生,使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相互树立威信是搞好工作协作的有效补充手段(班主任应带头做到)。因为“亲其师,信其道”,所以,科任教师和班主任在工作中要有意识地向学生传扬学生看不见、听不到和了解不全面的对方的优点及长处(素质特长、工作态度、工作业绩和创新成果等),使学生更加崇拜、欣赏和感恩每一位老师,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各科和班级整体教育教学质量不断进步。

科任教师则应当与班主任配合、合作搞好以下几方面:第一,充分认识班级管理机制和良好班集体对科任工作的支持与帮助。第二,积极支持、主动参与班级管理及有关活动,争取教育思想一致,口径一致,步调一致。第三,经常与班主任互通工作情况及有关信息,共商教育策略,及时处理问题。第四,自觉搞好学科教育科研及教学工作,努力建设优势学科。第五,抓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不拖班级后腿。

科任教师和班主任的关系,也就是科任教师和班主任的工作关系,两者在完成各自工作任务,实现工作目标中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其工作既分工,又密不可分,是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二者只有相互支持、配合,才能相互促进、提高,在实现“双赢”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共同目标。

3 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

科任教师参与班级工作管理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是对班主任工作的重要补充,有时甚至能起到班主任起不到的作用。一个良好班集体的形成,离不开班主任积极有效的教育管理,更离不开全体科任教师的配合管理。作为科任教师处理好与学生关系,有效地参与班级管理,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用生动的教学吸引学生,以学服人。科任教师对学生的教育管理,最终体现是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从事学习活动。教师授课,要用渊博的知识来吸引学生、用生动的教学来感染学生、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征服学生,这样学生就会自觉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因此,教师要研究教材、研究学生,要通过精心的备课与组织教学,让课堂生动起来,吸引学生参与。让学生不仅苦学勤学,而且愿学乐学。

(2)立足自身课堂,以德育人。科任教师要结合教学的内容,适时地对学生开展情感教育,让学生在学知识的同时也学习做人的道理。科任教师和班主任相比,与学生交流的时间相对较少,因此,科任教师一定要把握好自身课堂,充分发挥教书育人的作用。首先,要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遵纪守法教育、道德素质教育、心理品质教育;同时,要当好学生的表率,“身教重于言教”,以情操高尚、严谨治学、努力竞争、执着敬业的形象出现在课堂上,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此外,科任教师还应通过课堂上的纪律状况、学生表现等,分析该班在班级建设中的得失,掌握一些学生个人情况,以便自己在参与班级管理时能有的放矢地介入其中,进行有效的工作。

(3)积极参与班级活动,以情动人。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是学生的“良师益友”,乐于与学生接触,愿意和学生交朋友,寓教育于丰富多采的活动之中。“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因此,科任教师一定要主动参与班级活动,比如野炊、登山、游泳、文艺联欢、劳动、竞赛、主题班会、家长座谈会,组建本学科兴趣小组等,这些活动是科任教师参与班级管理、对学生进行指导教育的最好时机。科任教师参加这些活动,从中能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以至生活困难,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同时,有利于师生间相互了解,增进友谊,培养感情,鼓舞学生,从而起到促进班级建设的作用。

(4)制定课堂纪律并严格执行,以“法”治人。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严明的课堂纪律就是科任教师班级管理的法宝。科任教师在接手新班级,为学生上第一节课时,一定要为学生制订好上课纪律(可组织学生讨论由学生自己来制订,也可以由教师制订),制订出来的纪律必须是学生在一般情况下能遵守,也能做到的。如果学生在课堂上违反了课堂纪律,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否则,虽然有纪律,但因执行力度差,学生就会淡化课堂纪律,这将直接影响到科任教师威信与对学生管理及教学效果。

(5)采取激励教育,和班主任一起做好学困生的教育管理。科任教师在班级管理上的最大难处在于:班上一部分学困生,他们在班主任、学校领导面前表现得较好,一到科任教师上课时,就开始发难——上课不听讲,甚至讲话、逗闹,影响课堂纪律,影响科任教师对课堂的管理,也严重影响到整个班级的管理。因此,科任教师在教学管理的过程中要与班主任进行配合。如发现个别学困生不服管理甚至有顶撞现象时,要注意处理的艺术,不要在课堂上将师生矛盾激化,可在课后与班主任一起配合,对学生进行教育。更不能撒手不管,把主任丢给班主任。其次,科任教师要从学科的角度,关爱学困生,辅导学困生,让学困生在心理上感到温暖,在学习上感受到乐趣。应注意在挖掘他们的优点、闪光点,在积极鼓励他们的基础上,指出其不足之处,并向他们提出一些更高的要求

(6)加强个别教育,正确处理偶发事件。个别教育也是一种参与班级管理的有效方式。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找些学生谈心,鼓励优秀的,帮助后进的。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可能发生一些教师无法预测的突发事件,这就需要科任教师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正确处理偶发事件的能力,表现出较高的教育机智。总之,科任教师既要善于激励学生,也要严格要求学生,无论何时何地,只要自己碰上了,都要尽到一个教育者的应尽职责,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努力做到处理公平、有理、有力、有节、有效。

第3篇:教师的职责范文

关键词 中职学校 教师 基本职责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8-0015-02

一、树立“学校本位”思想

重庆市工业学校是一所创建于1956年,有着50多年悠久历史的“老牌”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如今,“市场化经济”让这个老牌的学校正处在一个关键的时期,对当前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正确的态度:“校兴我荣,校衰我耻”。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每一个教职工和全体学生的切身利益。自从大学毕业我就来到这所学校,在这里一直工作了20多年,因此,我和所有的重庆市工业学校的老职工一样深爱这所学校,我和全校教职员工一样努力树立起“主人公”的意识,团结一心,把学校的利益放在首位,一切以学校的生存发展为宗旨。也只有这样,重庆市工业学校才能在我们这一代工校人的手中发扬光大,我们才无愧于自己的良心。

二、立足本职工作,爱岗敬业

去年10月,由于学校工作的需要,我从建工科被调到总务科,从以前单纯的、有规律的、熟悉的教学工作转为从事复杂的、变化多端的、陌生的基建工作。我需要尽快地适应角色的转变,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校的基建工作中。修建学校“综合楼”是当前学校的一件大事,建成后的“综合楼”将是我校的一座重要建筑,为此,学校投入了几千万的巨资。这座建筑物牵动着全校教职员工的心。我尽心尽力地工作,完成学校“综合楼”的修建工作。为此,我会做到以下几点:

1.培养自己高度的责任感。我很欣赏两句话:“工作的权利在于认真负责”“做出你的最好水平”。责任感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只有心智非常成熟健全的人才会拥有对家人、单位、国家以及人类强烈的责任感。因此,对每一个员工而言,无论你在什么样的岗位上,高度的责任感都是你必须具备的一种心态。这不仅是工作的原则,也是人生的原则。我目前从事的基建工作涉及到今后入住的教职员工的生命安全,涉及到学校几千万资金的使用,这就要求我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感,我一定会把“责任大于利益”的原则牢牢地记在心里,明确自己的责任,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尽自己最大努力为学校修建一座优质的“综合楼”。

2.严把质量关,确保优质工程。百年建筑,质量重于泰山。工程质量,任何时候都不能马虎,任何时候都要按验收要求严格把关。施工过程中,我一定会树立“高要求、高标准、高质量”观点,严把工程质量关:(1)确保建筑材料符合设计要求。建筑工程采用的主要材料、半成品、成品、建筑构配件、器具和设备实行现场验收,凡涉及安全、功能的有关产品,应按各专业工程质量验收规范规定进行复验,不合要求不许用。(2)加强隐蔽工程验收。隐蔽工程是指地基、电气管线、供水供热管线等需要覆盖、掩盖的工程。由于隐蔽工程在隐蔽后,如果发生质量问题,还得重新覆盖和掩盖,会造成返工等非常大的损失。所以我一定要认真对待基坑、基槽等基工程的验收。(3)加强现场质量工序管理。建筑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建筑产品的质量。我一定会运用科学的管理思想、管理组织、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来进行施工现场的管理。总之,一切都是为工程质量打下基础,目的就是让教职员工能安心、舒心、放心地在“综合楼”里工作和学习。

3.廉洁奉公,清白做人。人们都说基建工作是“高危行业”,巨大的运作资金常常会使人丧失原则立场,在让国家集体利益蒙受损失的同时,也给自己带来了牢狱之灾。我一定认真学习中央的有关文件,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政治学习,严格按照中央要求,坚决执行党的廉洁自律等各项规定,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力,坚持严于律己、廉洁奉公,时刻把学校的利益放在首位,严格遵守党纪国法,坚持高尚的精神追求,切实做到拒腐蚀、永不贪。干干净净做事、堂堂正正做人。

4.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出身于教师的我,刚到建筑行业肯定不是内行,但我一定在工作中边实践边学习,让自己尽快地从单纯地把握建筑理论的书本知识过渡到对建筑施工的实践工作的掌控,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水平,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为学校的基建工作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第4篇:教师的职责范文

[关键词]现代语言教学;课堂设计;主导作用

长期以来,语言教学方法一直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关注,随着我国经济的对外开放,各行各业的国际交往不断增加,对适应社会实际需要的应用性人才的需求日益加大,因此就如何培养实用性人才的教学方法的研究也不断深入。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教师对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深感不足,认识到由此培养出来的学生适应能力差、综合素质低,知识单一,缺乏想象力创造力,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要求。大家一直认为:现代语言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在这些方面均显示出极大的优势,因为它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更广泛的空间,更充分的自由。让学生站在自主的平台上尽显自己的才能。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中轻松学习,这不仅使枯燥的语言教学变得生动活泼,而且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对于语言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激发他们潜在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现代语言教学使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们具有广泛的角色和多重责任,教学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功能。教师不再是传统的语言教学中单纯的知识的灌输者和权威,而更多地表现为课题教学的总体设计师、课题活动的组织者、活动实施过程中的学习顾问,以及课堂活动后的综合评论员。教师不仅要参与管理、开发语言课程,制作材料,还充当课堂活动的设计者、课堂学习的主导者、学生进步的媒介、以及信息的来源者。

本文就在现代语言教学中,教师如何集以上多种角色于一身、以及承担相应的责任进行初步探讨。在现代语言教学中,教师应该具备如下的作用和职责:

1.课堂活动的设计

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语言教学中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地位的教学模式转化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使得双方的角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同时也加大了双方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承担各自的任务的难度。就学生而言,他们必须变被动为主导,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做忠实的听众和抄写的机器。对教师而言,也再不能只是一支粉笔一本书,从头到尾满堂灌。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导参与教学,是课堂成功的关键。众所周知,在我国的外语教学中,学生对教师有极强的依赖性,在课堂上往往处于消极被动,尊口难开的状况,教师在教学中提出某个问题后,很少有学生主动回答或予以反映。要改变这种现状,首先要求外语教师对教学过程及方法进行提高和改进,这也就体现在课堂个个环节的设计上。比如需要开展哪些活动,怎样将知识在不同的活动中传输给学生,如何才能让学生积极配合,应达到什么样的预期效果,课堂时间的安排等等。在学生学习活动中,教师充当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管理者。语言教学离不开语言交流,这些交流包括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本身的自我交流,老师在设计这些活动时,应该丰富多彩,并且与社会现实紧密相关,与参与者的个人实际经历相连。课堂活动设计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成为课堂互动的主体,直接获得学习和掌握语言的机会。

课堂环节的设计和决策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兴趣、动机、方法、学习效果和能力发展。在中国这样一个外语使用机会有限的环境下,课堂是学生所能获得的短暂而真正的语言使用空间,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课堂活动让学生愿意使用语言,同时获取信心,提高兴趣,教师的设计和安排要为不同能力的学生创造语言交流机会,使他们在课堂上都可以获得锻炼自己语言能力的机会。

2.媒介作用

媒介作用理论的提出者分别是前苏联的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和以色列教育家费厄斯坦。维果茨基认为学生在发展的过程中,其身边的媒介者(父母、教师、同伴)起着重要作用。媒介作用就是使学生通过使用“工具”,进入和达到一个高层次的水平的过程。有效学习的关键就在于学生与媒介者之间的交流互动质量。 外语教师的媒介作用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

(1)鼓励多于批评:学生在学习英语 过程中,或多或少会碰到各种问题,因此经常会有一种挫败感,失去学习英语的信心。作为英语教师,要多观察和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鼓励他们敢于面对挫折失败,勇于接受挑战,多表扬学生取得的成绩和进步。要让学生明白,语言学习上取得的进步也许无法在一朝一夕体现出来,但只要坚持和努力,迟早会熟练驾驭这门语言,使它成为你与人交流的手段和提升自己的工具。(2)提出超前目标:教师要基于对学生的真实了解提出英语学习的一些超前目标,要让学生认识到外语学习对于今后日常生活和工作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也对教师设计课堂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学生个性展示: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各种活动,例如小组讨论、辩论竞赛、兴趣小组等活动让学生充分展示个性,在这些活动中,教师给予巡回指导,同时培养学生们互相信任、互相尊重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3.主导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充分发挥其在教学活动中的导向学习功能是十分重要的和必要的。通常情况下,学生对于外语教师都有一种权威崇拜和依赖心理。因此要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有利的情感因素,引导学生进行外语学习。老师被认为是向导和学习的傍样。一个有经验的英语老师,总是把情感活动和智力活动联系在一起,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加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要通过介绍目标语的背景知识、文化特色和实用性来影响学生。利用考试的导向作用对学生进行督促,逐渐培养学生的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科学地选择大量与测试挂钩的语言题目,让他们在限期内完成。教师对于课堂教学要有严格的组织,而不是放任自流。要通过分工明确的语言学习任务使学生得到锻炼,充分

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有效地控制学生的活动。要扮演主导者角色,老师还应当准确地得到反馈信息,合理地组织教学,自始至终使教学过程在动态平衡中发展。在课堂教学后,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参与和帮助学生创造语言环境和氛围来练习使用语言。如组织和参与英语角,演讲比赛或引导学生养成阅读外文期刊和文学作品,观看外语影视作品的习惯。语言教师的这种作用无疑有利于课堂知识的深化和学生积极性的提高,最终提高外语学习效率。

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对教学方向、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进程、教学结果和教育质量等方面进行决定和设计。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主要是教育职责所在。“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主要谈的就是教师的主导地位。

当学习新的内容时,老师是释疑者和示范者;在训练语言的过程中,老师是组织者和指导者;在复习和巩固过程中,老师是学生的帮助者。

第5篇:教师的职责范文

关键词:项目教学;高职;教师;角色;职责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3-0028-02

一个教师在成长过程中,如果他一直以来经历的学习方式是“教师讲授,学习者听讲、做笔记”的过程,当他成为教师的时候,他也会把这种方式理所当然地当作教师的教学方式继续进行下去。而当一种变革来临需要他调整时,我们发现,原来的教学方式越是掌握得牢固,重新改变和适应就变得越发艰难。项目教学法是高职院校在实践中探索、引进的一种实效性极强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在课堂中利用多种活动形式,引起学生的关注,同时吸引学生主动参与,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中心和主体。但是,要想发挥这种教学方法最大的优势,就要求每一位教师除了具备高职院校教师必须具备的各种专业知识和教学素质外,还应具备一些有效素质,比如主持和掌控课堂的能力、比普通教学更完善的启发诱导能力以及全面、公正的综合评价能力。随着“以人为本”思想和民主化社会的进程,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民主意识与日俱增。这就动摇了教师作为学生唯一知识源的地位,打破教师只传授传统知识的教学模式,转而向引导学生自主地、探索地学习的角色变化。

一、职业教育对教师角色的诉求

职业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学到对未来职业发展有用的东西,即产生职业学习行为。那么,是否参加了有组织的教学行动就一定意味着发生了学习行为?作为职业教育中的教育者面对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挑战,如何努力探索现代职业学习的规律,明确自己在学生形成职业行为中的责任,这是每一个教师应该追寻的理想境界。

当今,职业教育面临着培养目标复杂化趋势、专业教学的“实践性”、课程模式的“适度劳动过程系统化”、教学方式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活动导向转变的倾向。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教学指导处处长杨进曾指出:职业教育应以能力为本位,努力满足职业岗位实际需要;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实行“订单”化培养模式;以“必需”和“够用”为度,促进文化基础教育功能化;适应行业企业劳动组织和技术发展需要,促进专业教育实际化等八方面的思路和对策。从制度层面和行业层面来看,许多方面的挑战非教师个体可以实现,需要国家教育部门和整个行业共同努力才能推进,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教师要等待一切管理制度、课程调整、质量评价体系形成后才能行使自己的责任。因此,从微观的角度讲,作为每一个教师,应当发挥自己的角色地位,明确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有效利用项目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将学习由教师的责任转为学生自己的责任,并且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共同体,使其在共同体中通过对话和反思,进行初步的社会性学习。

二、高职教师的角色与职责

1.充分发挥教师隐性主体的地位。一直以来,教师是学生成长过程中较重要的人,教师作为社会的代表,系统地、有目的地引导、影响着学生的成长,使之在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发展、态度的养成、行为的形成等方面有步骤、有秩序地按照一定规律发展着。然而,对于学生来讲,教师的影响并不都是以直接的控制方式施加影响的。在项目化教学中的学习者凸显出明显的主体地位,而项目化教学中教师最明智的做法是按照社会的需求和不同职业的要求、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目标,考虑学生的先前经验和成长规律等,设计好相应的项目,引发学生在模拟或接近现实的或现实的情境中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与人交流、合作、克服挫折等。这时的教师不是“缺失”,而是退居“二线”,以更为隐蔽的状态,将教育的意图传达给学生。这种隐性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不是对学生放任自流,而是通过精心的策划,积累和运用丰富的实践性知识,利用权变理论,将错综复杂的外界环境因素和千变万化的学生内在需求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项目化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并获得进入社会的关键能力。

2.明确以全面发展和就业为导向的培养目标。职业教育直接依存经济发展,直接为经济发展提供适应需要的人力资源。从某种程度上讲,职业教育是直接为就业服务的教育。

以职业教育或就业教育为导向,与学生全方位发展的目标并非矛盾,而是相辅相成。在项目化教学中,为了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或标准,学生在完成项目教学过程中,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和职业知识,还通过充分体验、模拟、观察、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不同角色,解决项目中的各类,分析典型案例中的问题、矛盾冲突与解决对策,充分体验现实职业岗位对一个“职业人”的全方位要求。在此基础上,锻炼了学习能力、人际交往与合作能力、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抗挫能力以及进取心、责任心、诚信品格等,这些职业的关键能力与因素,恰恰是一个学习者全面发展的体现。因此,作为教师要充分意识到就业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现实要求,利用、寻找或营造职业要求的各种契机和平台,从中挖掘出对学生有益的项目,让学生在亲历过程中感受、体验、反思、创造,获得职业能力发展的同时达到全面素质的提升。

3.重视学习者的责任。学校的教学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种环境,一种学习环境会造就一种类型的学习,养成一种类型的学习者。项目化教学中提供的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开放的学习环境,所造就的是模拟或真实场景中的学习,所养成的是自主发展的人。因此在这种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任,学会充分利用学习共同体的帮助,就理应成为教师关注的重要方面。

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宰者,他不仅导向着学习目标,也控制着整个教学过程,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也极具权威性。在项目化教学中,教师不仅在学习过程中以隐性主体的身份参与,对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评价也由教师为主体向学生为主体转化,学习的责任通过教师的引导,从教师对学生负责逐步转向学生对自己负责。

三、项目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高职教师的角色

1.准备阶段,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导师。(1)根据课程需要,教师为学生开发、设计教学项目。也可以引导学生和教师一起研究开发项目。这一阶段,也是教师设计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的主要途径。教师根据教学大纲所要达到的目标、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水平,结合生产实际和学校的现有教育资源,开发、设计教学项目。(2)教师提出一些完成教学项目的建议,并帮助学生策划和设计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工作环境,从而使学生能更好地发挥潜能。(3)在整个准备阶段,教师要把操作的信息资料、资源和合适的方式方法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可以自己解决问题。

2.实施阶段,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是教学过程中的主持人。在项目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是教学过程中的主持人,学生成为课堂的学习主体。至于教师“教”得如何,要看学生“学”得如何,教师的作用是要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实践中来。当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应给予相应的帮助。(1)划分学习小组。“学习小组”是项目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和活动形式。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特长和兴趣及要求,对学生进行设计分组。合理地划分学习小组可以充分发挥小组的专业技能,顺利完成项目方案计划。(2)做学习者的主持人和顾问。在进行项目教学过程中,保证富有成效的小组学习过程,保证学习小组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保证学习活动结果的高质量,教师扮演着主持人和顾问的角色。教师在项目化教学过程中正确描述任务,不断激励学生的学习讨论积极性,随时对学习小组的要求做出反应,正确处理意外结果以免破坏学习环境和气氛,随时帮助学生从冲突中解脱出来。教师在项目化实施过程中就要像一本字典一样,做好相关知识的编码准备,随时接受学生的查询;教师要成为实践操作的指导者,教师不仅要能知道学生在操作中的失误,自己还要会标准规范地完成操作任务,为学生做出示范指导。

3.评价阶段,教师是学生学习的评价者与指导者。在项目教学中,学生首先要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自我评价,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多元性评价。在评价方式上强调运用完成项目的方式,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评价标准上,评价学生是否达到项目教学的目标要求,关注学生在项目教学中的进步程度,这样有利于学生的职业能力、实际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评价主体上,鼓励学生主动、客观地评价自己的学习成果,鼓励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通过相互评价,促进对自身学习成果的反思。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以激励和鼓励为主。

德国教育家福尔克曼曾说:“在课堂上流汗的不应是教师,而是学生。”项目化教学模式要求高职教师必须改变传统学科体系下的教学观念的束缚,充分认识到“项目化教学”在高职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及其积极意义,确立现代教育观念,自觉地转换角色,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合理有效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

第6篇:教师的职责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 教师队伍 政府职能 学院职责

[作者简介]张志平(1951- ),男,陕西富平人,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教学院长,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管理;李鲜玲(1968- ),女,陕西武功人,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管理;张大田(1958- ),男,陕西长安人,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经管系主任,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管理。(陕西 咸阳 712000)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4-0080-01

综观高职院校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文献资料可见,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着教师年龄断层明显、数量不足、“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教师科研水平不高、来源途径不宽、激励不力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建设一支符合高职教育要求的专业教师队伍,有必要厘清政府及有关部门的职能、明确高职学院的职责。

一、高职院校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中政府的职能

1.加快职教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的立法,使队伍建设走向法制化。运用法律手段是各发达国家职教师资队伍建设有效而成功经验。借鉴国外的做法,我国应加快职教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的立法,保证职教师资队伍建设法制化。

首先,尽快制定职教教师法。目前,我国职教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可以依据的法律规范主要散见于《教育法》《教师法》《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等法律之中。而这些法律对于职业教育教师和普通教育教师的规定基本上是一样的。但由于职业教育教师职业活动对象的多样性、职业活动目标的多重性、职业活动内容的多变性以及职业活动环境的多元性,必然使职业教育教师的能力、素质、权利义务、培养和培训等不同于其他类型的教师,因此有必要尽快制定我国的职教教师法。

其次,通过立法构建分级分类的职教教师资格制度。教师资格制度是国家实行的一种法定的职业许可制度。构建分级分类的职教教师资格制度,第一,把职教教师分为中职教师和高职教师两个不同的级别,在每一级别中又分为基础文化课教师、专业课教师两大类。第二,规定不同级别和不同类型教师资格证书获取的条件,并提高高职教师资格取得的条件。第三,使各级各类教师资格取得的条件,满足职业教育对教师的要求,并使条件更加的具体化和可操作。第四,实行职教教师资格取得的国家考试,保证教师资格取得的公平性。

再次,在法律层面上,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地位和待遇。从国外情况来看,职业院校的教师在法律上具有很高的待遇和地位。虽然近几年高职教师的待遇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与普通高校教师及国外高职教师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建议通过法律的直接规定,建立职业教育公务员制度,使高职教师的工资和待遇完全按国家公务员施行,直接由国家财政拨款。

最后,立法上把高职教师的培训和继续教育作为一项强制性义务。我国《教师法》和《教育法》虽然把教师的培训和继续教育作为教师的一项权利,但是法律中缺乏学院不安排教师进行培训法律责任的规定,从而使教师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往往不能落到实处,培训和继续教育的随意性比较大。因此,有必要在法律中把教师的继续教育和培训作为一项强制性的义务,以满足高职教育对教师的要求。

2.加强需求预测,制定实施长期的人才规划。人才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国外发达国家实践表明,培养一名高职教师从进入大学开始,基本上需要6年以上的时间。因此,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就要加强人才需求的预测,制定和实施长期的专业人才规划,平衡和满足高职院校对专业人才需求,防止出现人才断层。

3.建立并逐步完善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校外培养培训体系。首先,建立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尽管从1999年开始,国家确定了多个高等院校为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同时还依托大型企业建立了几个专业教师技能培训示范基地,但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培训基地仍然缺乏,需要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进一步建立专门的培养培训基地。其次,实行高职院校专业教师的考培分离制度。实行考培分离,也就是说,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专家编写培训大纲,培训机构根据培训大纲的要求实施培训,而考核则由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或行业协会组织相关专家建立试题库,从试题库中抽取试题进行考试,以确保培训的有效性。最后,加强对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培训的监管。加强对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培训的监督和管理,政府可以依靠行业协会的力量,制定高职教师培训标准,确定培训大纲、培训内容和考核标准,防止培训走过场,保证培训过程按照计划扎实推进。

4.为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提供更多支持。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还需要政府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如政府可以制定政策,要求企业在项目设计、项目建设等活动中必须包含高职院校专业教师;一定规模的企业必须每年接纳一定数量的高职专业教师挂职锻炼;给予在高职专业教师培训中做得好的企业一定的培训费用或在税收上给予优惠;等等。

5.建立科学的高职教师职称评定制度,引导高职教师队伍建设健康有序推进。职称评定制度是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制度。政府应当建立一套适合高职教师,不同于普通高校职称评定的职称评定制度,引导高职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健康推进。

二、高职院校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中院校的职责

1.高度重视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是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要充分认识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在内部制度、组织、人员、费用等方面保证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顺利进行。

2.成立专业委员会,指导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专业委员会由学院内本专业带头人、学术水平高且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和企业专家组成。专业委员对本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提出意见和建议;指导新教师开展教学工作,帮助新教师尽快适应岗位要求;对本专业教师校本培训进行计划、组织和实施;对本专业教师的校外培训提出指导性建议;对本专业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的申请提出建议。

3.积极开展校本培训。首先,实行新教师入职培训计划并减轻新教师的工作量。学院可以制订新教师的培训计划,开发针对新教师的培训课程,筛选优秀教师作为培训教师,组织全体新教师参与培训计划。也可以在学院中设立专门的教师援助日,由有丰富教学经验和教学成果的教师向新教师提供持续的指导和支持。在新教师刚入职的前两年内,适当减轻他们的工作量,以使他们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参与培训、观摩、讨论、反思和探讨有利于他们提高和发展的教学策略。其次,充分发挥本院学术带头人和教学名师的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使其充当优秀教师的孵化器。学院可以通过内部政策,鼓励学术带头人组建项目团队,在承担技术项目的过程中,提升团队教师的科研和教学能力,并逐步将团队的规模和能力进行放大。这样不仅提升项目成员的科研能力和技术推广能力,而且项目成员把自己在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效的解决办法再充实到教学内容之中,也提高了其教学效果。

4.加强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深层次合作,对流人才。高职院校需要加强与企业之间的深层次合作,把专业教师送到企业去顶岗轮训,被暂时顶替的企业人员可以到高职院校指导学生的实训教学。

[参考文献]

[1]付又良.新加坡教师资格制度及其启示[J].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报,2007(2).

[2]刘育峰.论职教教师的职业属性[J].职业技术教育,2007(4).

[3]王振朋.民办高职院校教师地位界定问题及其完善路径[J].齐齐哈尔职业学院学报,2010(9).

[4]项亚光.美国学区新教师的入门培训及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3(6).

第7篇:教师的职责范文

关键词:职业教育;管理责任;评价指标

职业教育是指为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技能或职业知识、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从而满足从事一定社会生产劳动的需要而开展的一种教育活动。

近些年来,职业学校生源在学习基础和生活习惯上良莠不齐,加大了教师教育工作的难度,使得很多职业教师对自我工作的自信心、成就感大打折扣;而部分职教教师心不在教学上,职业责任感缺失也使得职业教育现状堪忧。因此,对于职业教师而言,时刻提醒自己、认清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并适时地进行自我心理调试与提高自我教育水平,才能维护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一、职业教师的责任现状

1.招生责任压力大

现阶段职业教师的责任不单单是教书,更重要的是招生。中等职业学校面临最大的问题是生源,与高等教育进行统一选拔考试招生不同,职业学校实行自主招生,招到学生的数量决定着学校的生死存亡,而且职业学校数量众多,一般一个中等大小的县城大约有5~7所中等职业学校,所以对于大部分中职学校来说,招生是学校工作的第一要务,只有招到学生才有教得好与教不好的问题存在。在招生问题上,面临着人口减少,生源不足的现状,职业学校的招生办法也在不断推陈出新。教师作为学校的一员也需要为学校的生存尽力,教师找关系、拼人脉费尽心力招生。而作为被教师好不容易招来的学生则对学校管理显得有恃无恐,违反校规多次也不会被开除,即使开除了也可以在下一学期招生的时候再以新生的身份回来;对于多年行为不良的学生被一所学校开除可以去其他中职学校,依然可以“为非作歹”。正所谓“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2.管理责任大于教学责任

由于招生工作的困难导致招生重量不重质。近几年,职业教育学校在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下,为了保证招生数量,无论报名学生成绩怎样、思想品德怎样、精神状况怎样,来者不拒,致使招来的学生不仅文化水平差,部分学生行为也有较大偏差,使得职教好比“剩人教育”,教师管理难度大,从而使整体课堂教育水平下降。

3.部分家长不负责任并漠视教师的职责

现今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家长在教育上多有溺爱,使孩子养成许多不良习惯,进入学校以后,教师在教育学生上也会遇到家长的阻力,并且很多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水平较差,家长对其子女也较为失望,但由于孩子年龄较小,不宜进入社会,在家也管不了,怕学坏,故送入职业学校,家长这种拿职业学校当“幼儿园”的态度给职业教师教育学生带来很多问题。比如,学生上课不认真,玩手机,教师管理教育过程中学生不听,反抗教师,甚至辩驳。诸如此类的问题在职业学校教育中比比皆是,它们是导致现今职教教师教学力不从心的主要原因。

4.评价指标难以体现教师责任心

对于职业学校的教师来讲,由于没有升学率高低的问题存在,所以教师评价主要来自于学生和同事。一个职教教师是否先进看选举票数,这种“拼人缘、凭关系”的投票方式很容易影响教师工作积极努力的态度。善良、正直、兢兢业业的教师在工作中付出的努力很难在这样的评价机制下得到肯定,导致教师的工作责任心受挫,对教育工作感到灰心。

教师责任心的树立与发展对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上种种情况不仅会损害教师的职业责任心,更会给新一代学生责任心的养成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在国家大力推动职业教育的新形势下,扭转职业学校在社会中的地位,鼓励职业教育健康发展,职业教师要走出困境除了需要自身努力探索外,也需要政策与社会的支持。

二、职业教师的价值观

新形势下,职业教育竞争激烈,职业教育也如企业一样讲究服务质量,作为直接与客户(即学生)接触的职业教师,他的价值观体现在服务态度、质量、学生成绩以及就业质量上。但职业教师的价值不单单只反映职业教育对教师的需求,也要反映教师对职业的需求,即教师对所从事工作的评价。

1.职业教师的价值观要体现在师德方面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无论古代抑或现代,从事教师职业的人最重要的是师德,品德高尚、情操高洁,能自觉地追求真善美,使自身趋于道德至善,能自觉地实践仁信礼以达于道德垂范,能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和作风以防止道德败坏,才能对青少年学生道德修养产生有利影响,这关系着全社会道德体系的构建。尤其是对职业学校的教师更应具有良好的道德示范作用,在学生本身缺乏相应的道德素养以及道德品质的前提下,教师的德育显得尤为重要。

2.职业教师的价值观要体现在自我实现方面

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职业教育在不断改革创新,作为职业学校的教师需要不断发展与自我实现,不能因为没有升学考试,就放弃自己对教育和教学的追求。成为一个什么样的教师,朝什么方向发展是每一位教师都要思考的问题。现如今职业教师的成长方向大体有三种类型:第一种“双师型”教师,这也是现今教师发展的主流,既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又有丰富的企业经验,即具有“做教师能讲课,进企业能工作”的能力。第二种“研究型”教师,“研究”在职业教育领域主要是指能够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在教学环节中使学生教育有效、知识传授高效。第三种“关怀型”教师,具有深切的人文关怀,他主推爱的教育,即尊重、信任、关注,从心灵与精神上感化学生。

3.职业教师的价值观要体现学生需求

不同年龄、不同的成长环境使学生对教师的需求是不同的,小学生最需要的是关爱,中学生最需要的是正确答案,大学生最需要的是真理,而职业学校的学生最需要的是技能。根据学生需求来看,职业教师在教学上要重视和强化技能训练,也就是说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要“会做事”,只有具有一技之长、有素质、有能力的人才是市场最需要的。因此,对于教师而言必须具备有训练技能的一种职业能力,这也是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4.职业教师的价值观要体现社会需求

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无论好与不好,最终都要接受市场的检验,所以职业学校设置科目、教师确定讲课的内容都要以现阶段市场的需求为导向。作为职业学校教师就需要具有“市场观念”,时刻与社会接轨、与先进的工艺技术接轨,深入企业生产第一线,不断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只有教师自己的知识“接地气”、符合市场需求,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满足社会需要。学生的知识实用了,职业学校学生的就业才能有保证。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职业教育可以为国家提供更多的高素质从业人员,为第二产业的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良好的职业教育教师队伍是培养优秀一线职业人才的基础。自2003年加入世贸组织至今,我国职业教育的弱势已经逐步显现,从社会大环境看,我国的职业教育要积极向西方国家学习,需要改革。从我国职业教育内部看,面对生源质量的变化,教育方式方法也需要改革,这就需要职教教师发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因此,职教教师无论在责任上,抑或在价值观上,务必要以学生为主体,时刻注重自己的行为举止、注意自己的思想方向、认清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并适时地进行自我心理调试与努力提高自我教育水平,唯此才能促进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第8篇:教师的职责范文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英语教学 教学内容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国际化步伐的加快,我国对既有较强专业动手能力、又有实用英语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2000年教育部颁布了《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下简称《基本要求》),指出高职英语教育的培养目标有别于普通专科和本科教育——以培养直接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实用型英语人才为主要目的。如何根据高职英语教育的特点和高职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特点,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就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高职英语教育的特点

(一)高职英语教育具有高等英语教育与职业英语教育的双重属性

1.高职英语教育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中的英语教育,具有职业英语教育的特征。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描述为:“课程内容是面向实际的,是分具体职业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获得从事某个职业或行业或某类职业或行业所需的实际技能和知识,完成这一级学业的学生一般具备进入劳务市场所需的能力和资格。”

2.高职英语教育有别于中职英语教育,具有高等英语教育的特征。它们的课程结构有很大的相似之处,职业英语教育课程均占很大比重,都非常重视实用性。高职英语教育是职业英语教育中的高层次,其知识的深度和广度都比中等职业的英语教育高一层次。

(二)高职英语教育培养的是实用型人才

《基本要求》强调了两个“并重”、一个“更要注重”和一个“原则”。两个“并重”是“强调打好语言基础和培养语言应用能力并重;强调语言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培养实际从事涉外交际活动的语言应用能力并重” 。一个“更要注重”是“要注重培养实际使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使用英语处理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的能力”。一个原则是“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高职英语教育的培养目标以及教学计划区别于普通院校,它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语言的能力为目标,在教学内容中需要突出实用性和针对性。

(三)高职英语教育中的英语教学主要强调的是对专门用途英语的教学

按照国际语言学界普遍认同的观点,高等教育中的英语教学可以划分为专门用途英语与学术英语两大体系,学术英语旨在培养外国语言文学工作者,而专门用途英语旨在培养能够在特定的职业范围使用英语的专门人才,从这一意义讲就是指职业英语。

二、高职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特点

(一)高职学生入学成绩参差不齐,英语基础相对薄弱

据调查,英语高考成绩在60分以下的学生只认识600个左右的基本词汇。他们的阅读、听说能力差,兴趣与学习能力与普通高校生也有明显差异。

(二)高职学生英语学习动机主要为工具性动机

英语学习动机受性别、英语水平、年龄、职业要求、家庭背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它不是简单的个别因素,而是个交叉型、立体型、多层次、多因素构成的过程。据调查和统计,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主要为工具性动机。

三、教学内容的选择

根据著名教育家李秉德的定义,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课外学习以及自学活动的内容纲要和目标体系”。许多教师把教学内容等同于教材,这是一个错误的概念。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词典》对教材的界定为“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日本学者欢喜隆司教授认为“从总体上说教材是受学校教学内容所制约的”,可见教学内容涵盖教材。此外,许多教师在教科研上还存在着一个误区,偏重于对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而忽略教学内容。实际上,教学模式是教学结构的稳定而简明的理论框架,它是为了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而使用的工具和手段。鉴于以上分析,教学内容的选择应兼顾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内容应当重视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

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时应该充分利用高职学生的工具性动机,同时激发他们的融合性动机,以促进教学和学习效果。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兴起,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已逐渐被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所替代,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从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了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因此在选择教学内容时,首先考虑它们是否能够调动起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应紧紧围绕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

高职英语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强调的是培养实用型的英语人才,因此教学内容一定要区别于英语语言文学类的教学内容,应侧重加大语言能力类教学的力度,突出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训练。适当降低“学术”性知识的含量,加强“实用”性知识的训练与培养。

(三)教学内容必须具有典型性

高职英语的教学内容应该做到“少而精”“用得着”,与经营环境、业务环节和涉外交际活动密切相连,和职业岗位密切相关,应当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普遍的指导性和广泛的适用性。比如,在英语应用文的写作上,我们应侧重培训学生撰写简历、通知、信函等,然后根据各专业和岗位职责的要求学习相关的专业应用文书写,而不是要求学生面面俱到。

(四)教学内容应该有助于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教学内容的选择一定要有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主张“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陶行知所说的“教育”是指终生教育,它以“生活”为前提,不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教育就不是真正的教育。只有重视高职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才能使他们在走向工作岗位之后持续进取和不断提高。

(五)教学内容必须承载文化教育

语言是在历史长河的发展中形成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土壤。学好一门语言,不应仅局限于学习它的语音、句法等,还应该学习相关的社会历史文化知识。基于缺乏文化背景知识而造成的语言运用错误,常常会使对方误会而导致交际的失败,同时通过语言的教学内容了解中西文化差异,特别是职业文化的差异将对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乃至素质提高也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综上所述,培养既有专业知识又具备涉外交际能力的复合型实用人才,是我国开放经济迅猛发展的迫切需要。为了顺应这一趋势,在一个较短周期内,打造出高层次、直接服务于社会各行业一线岗位的合格人才,教学内容的合理选择事关重要。

参考文献

第9篇:教师的职责范文

关键词:本科生 导师制 导师责任心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7(a)-0205-02

高校通过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不断融入创新教育理念,在加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力度,已经取得了显著的人才培养效果。随着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在本科教育教学中的比重不断加大,人才培养主要教学环节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在研究型本科教育教学中导师制的普遍实施,对教师和导师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是学校实施教育改革的迫切需要,更是实现高校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在突出创新教学环节改革浪潮中,强化导师责任心教育,将成为新理念下实施导师负责制改革的切入点。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在向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发展的转型期过程中,实施了导师负责制,其具有一定的内涵和意义,也具备条件和可行性。探讨研究和实施中制定了导师负责制在各个关键环节的相关制度、办法和控制措施;设计了实践教学环节的主要内容、主要环节;建立了在本科教育中实施导师负责制的激励措施,完成了《在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中实施导师负责制的指导书》,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加强和提高导师科研能力及科研实践水平方面;在加强指导教师责任心的教育方面;在加强导师与学生的沟通方面;在完善导师负责制相关制度的建设方面;在导师负责制相关的激励机制和措施方面还需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1 加强指导教师责任心的教育是在本科教育中实施导师制的基础

在研究型本科教育中实施导师负责制,即在本科生的大学第二年开始直到学生毕业实行导师制,对本科学生的课程学习加以指导;在治学、为人、做事等方面为学生树立榜样,保持和学生的直接交流,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状况,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和相互理解;指导学生围绕毕业论文主题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负责安排学生的课程设计、实习、创新教学等实践和创新教学环节事宜,以提高学生科学研究以及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研究型大学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培养出高层次精英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不难看出,导师在本科生的大学学习生活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传统的研究生导师制侧重于指导学生的科研方向,而本科生导师制侧重于解决学生如何学习、如何对专业产生兴趣,发挥学生潜在能力的同时,要求指导教师认真地、富有责任地、在治学、为人、做事等方面树立榜样,加以引导。指导教师不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即对学生成长方向的引导和对学生学习途径及方法的指导;而且引导学生发挥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做学习活动的主人,让学生用“主人”的姿态对待所有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学习,独立地学习,达到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学会发展的目的。

大学的指导教师更不同于其他教师,据一份对哈佛本科生的调查报告,大学老师对学生的积极影响,远远超过老师本人的认知。在实际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很多成功人士在谈及大学生活时,总会提到一两个对他影响重大深远的老师。但不是每个老师都能做导师,导师既然要跟学生直面接触,没有一定的学术水平、责任感和爱心,是不能真正胜任的。做人和治学往往是相融的,出色的导师,能在学术交流的同时又不动声色地将生活哲理传达给学生,也能通过日常生活将治学精神对学生潜移默化。

指导教师的责任心教育,不是单指指导教师缺乏责任心,而是更需要教师要有更加严谨治学的积极性。我认为尤其在大学的本科教育中实施导师制,可以把责任心理解为爱岗、敬业和在爱岗、敬业基础上的精业,就是在爱岗、敬业的同时,要不断的掌握广泛文化科学知识,不断的更新知识结构;不断的学习新教育技术,不断的反思总结。在使自己的专业更“精”的同时,在理论的指导下大胆实践、勇于探索,只有这样子才能用更为适合的方式去指导自己的学生,使他们成为合格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教师是一个很特殊的职业,责任重大,尤其在研究型的本科教育中实施导师制,她的使命崇高,更需要精业态度、责任心。大学本科生从高中进入大学,学习、生活模式大为改变,正处于向成年人过渡的途中,加之当今社会价值观、思潮的混乱,一些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不能独自解决,大学生们急需获得一些来自学养深厚的教师的真诚建议。再者,初进入大学的学生在中学阶段对教育科学缺乏认识,进校后学习盲目被动,表现为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方法不当,对今后的学习的前途深感困惑;而且,目前一个年级只有一名辅导员,平常教学以班级授课为主,“因材施教”难以落实。单靠辅导员工作不够,必须让指导教师积极参与,把“教书”与“育人”真正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指导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并与课堂教学相互关照,以制度保证教师主导作用充分发挥,最终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投入到自我教育,自我塑造,自我完善的能动实践之中,促使他们健康发展。

2 加强导师的责任心教育必须从学生和导师自身意识抓起

导师制是一种双向的互动过程。然而现实中,由于师道尊严的传统,我们的学生更习惯洗耳恭听,老师更习惯于谆谆教诲。这种情形也造成一部分导师对学生热情不高的原因之一。如果学生只被动地听,只能逼迫老师一味地重复性灌输,从学生那里汲取不到新的灵感或挑战,天长日久,老师学生的双向厌倦疲惫也在所难免。因此,我们在本科生实行导师制前,把有关在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中实施导师负责制的相关学习资料,包括其内涵和意义,具备条件和可行性,以及制定了导师负责制在各个关键环节的相关制度、办法和控制措施等,下发到学生班级和各位教师,对学生和导师预先进行导师制阐释与学习,使双方都明晰导师制的宗旨、意图,清楚自己有哪些权利和义务,意识到实施导师制不无裨益:师生之间平等、开放式的交流氛围,不仅带动良好学风的形成,对教师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在与学生的接触中,教师们增强了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同时促使大家积极拓宽知识面,多方面提高业务素质,使学生易于提高快速反应的能力,养成逻辑思维和富于反思批判的精神,并在落实中更默契地配合、互动。比如,学生要把握好请教老师的限度,不能事无巨细地咨询导师,要尊重导师的工作、生活方式和时间;导师也要真诚耐心地对待每一个站在十字路口的年轻学子,注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3 加强导师的责任心教育必须赋予任务的驱动、领导的重视

本科生的导师制是一种培养本科人才、大规模因材施教的新的教育方式。总结本科生导师的职责和工作任务,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专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应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实行因材施教,促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在本科生的教育中需要明确导师的职责与任务,并进行不断的总结与学习,建立健全制度的同时也需要指导教师建立自己的工作手册。在事实施的过程中,不难看出有些教师并没有学习下发的资料,对于导师制的宗旨、意图,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也只是凭着感觉在催促下敷衍完成任务而已,更有甚者视而不见,还抱怨太麻烦多事、任务繁重,平时难得见上老师一面的现象还存在。因此,加强导师的责任心教育,必须在领导的高度重视之下,把全体教师的积极性提高、任务的意识性提高。

首先,领导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明确任务、细化任务;其次,领导要加强过程管理与监督检查;最后,要有一个奖惩分明的机制。另外,在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中师生比尤为重要,不能一味的追求多带,出现班主任级别的导师,试想是否有能力带好。对于还带有一批硕士生和博士生的教授规定每届带本科生不超过两名,带有硕士生的规定每届本科生不超过4名,最好3名,使总体的师生比不高,每位教师最多带8人即可。

4 加强导师的责任心教育要不断的进行培训

教师的培训是一项有效培训策略,尤其是对中青年教师,它的特点:一是有效性强;二是受益面大;三是针对性强,通过双向选择、任务驱动、资源共享、相互学习等合作指导方式,有效促进教师个体专业发展,实现“双赢”,全面提高中青年教师综合素质,有利于构建学习型教师组织。各系成立导师培训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与监督考核工作。着重在于培训教师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师德建设,培养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和爱岗敬业的精神,帮助接受培训教师树立崇高的道德情操;培训教师构建新课程理念,转变教学方式,指导备课和撰写教案,培训教学技能,提高说课、听课、评课等教学艺术。培训教师指导科研工作的能力,如课件制作、课题申报、研究和论文的撰写等;培训教师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关心接受培训教师的工作、生活情况,并切实指导和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学习中的困难。

参考文献

[1] 石英.本科生导师制―― 个性化教育[J].北方经贸,2005(2):122-123.